一、宁海:城市化进程的五年之变(论文文献综述)
董俐[1](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生态补偿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之一,是解决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措施,已多次出现在国家重要政策当中。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高效的实施生态补偿迫在眉睫。然而,目前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尚存在如不能识别区域复杂的空间异质特性、不能契合不同区域生态补偿需求的迫切性等问题,造成了生态补偿格局不对等、生态效益和资金效益受损,影响了生态补偿的公平与效率。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确定补偿优先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综合生态环境与气象、社会经济、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土地利用/覆被等数据资料,分析了2009-2019年浙江省生态系统格局及时空演化规律,核算了浙江全域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探究了10年间GEP及供给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生态产品的构成和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态盈亏法、生态效益法和聚类分析法,结合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结果优化,研究了省域范围内多目标的生态补偿空间选择。针对现有的浙江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现状,分析了生态补偿格局的不对等关系,并提出了生态补偿实施策略的优化建议,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生态补偿项目——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中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浙江省2009-2019年生态系统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浙江省生态系统结构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2 10年间,城镇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扩张趋势,农田生态系统大幅萎缩,湿地生态系统和灌丛生态系统小幅增长,草地生态系统略有减少;○3生态系统类型转换强度呈现出“北高南低、沿海高内陆低”的分布格局,浙东北(杭宁绍嘉湖及舟山群岛)和浙东南沿海(温台)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活跃,浙西南生态系统较为稳定。(2)浙江省2009年、2014年、2019年GEP核算与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1 2019年,浙江省GEP总值为56381.22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为41467.22亿元,占比73.55%,文化服务价值量为9596.44亿元,占比17.02%,供给产品价值量为5317.56亿元,占比9.43%;○2 10年间,GEP有小幅增长,表现出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表现为先负增长后正增长,总体变化幅度较小,供给产品价值量年均增长率较高且相对稳定,文化服务价值量年均增长率呈先快后“慢”趋势,增长率总体较高;○3浙江省单位面积GEP有一定增长,人均GEP呈下降趋势。浙北和浙东沿海以及千岛湖沿线县(市、区)的单位面积GEP变化较小,钱塘江沿线县(市、区)的单位面积GEP增长幅度较大。(3)基于浙江省GEP损益空间、生态补偿优先指数(ECPS)、生态敏感性分析,并结合人均GEP、人均财政收支差额、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的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损益空间的受损类型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受损为主,集中在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绍兴市以及浙西南丽水市,增益区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浙北平原;○2 ECPS高值区和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省内山地丘陵地区,优先指数最高的5个县为淳安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庆元县、龙泉市和遂昌县;○3浙江省生态敏感性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经浙西北和浙东两大山地丘陵区向东北方向逐级减弱,以浙西南丽水市为极敏感,东部沿海和浙北平原为中、轻度敏感;○4经空间选择,将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级划分为重点受偿区、优先受偿区、次级受偿区和潜在补偿区,全省1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均属于重点受偿区和优先受偿区。(4)对比分析空间选择优化结果与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情况,以诊断浙江省生态补偿现存问题,结果表明:转移支付资金空间分配存在不对等关系,对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优先级偏差较大。一些生态系统服务输出较大、发展受限的区域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较少,对生态补偿效率有一定影响,应优化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格局,衔接配合生态保护红线等政策。
高祎博[2](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提出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杨杨帆[3](2021)在《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研究》文中提出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也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一生30多年在野外游历和考察,留下了60余万字的鸿篇巨着——《徐霞客游记》,为研究明代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和旅游资源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后世各地开发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内的旅游开发已经进入到文旅融合的新阶段。研究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对探索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地方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徐霞客一生七次游浙江,在浙江的游踪甚广,覆盖了所有11个地市。本文以徐霞客在浙江的游踪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大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徐霞客游记》文本,并通过实地调查验证,描绘出徐霞客在浙江的游踪全貌,并进行可视化。建立了浙江省徐霞客游踪数据库,识别出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并找到开发的空间承载对象。构建了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价,归纳总结了对应的开发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总结了《徐霞客游记》历史地名匹配认证方法,依托奥维互动地图浏览器软件,构建了“浙江省徐霞客游踪数据库”,为徐霞客游踪的精细化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以浙江省为样板,实现了徐霞客游踪的数字化,为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识别、游线保护和申遗提供了基础性数据,架设起了供后来学者研究交流的开放平台。(2)运用多元大数据检索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徐霞客在浙江省的游踪进行了全面精细的识别,并提出了两个新的发现。第一,万历四十四年(1616),徐霞客第二次游浙江之时,是由常山过开化,沿徽开古道入皖;游览黄山后,沿着徽开古道过马金、开化、常山入赣,再由赣入闽;游完福建九鲤湖返程经过杭州,在杭州游览了一个月,期间到过绍兴兰亭、禹陵和五泄。第二,崇祯五年(1632),徐霞客第六次游浙江,在返程途中,徐霞客与族兄徐仲昭沿浙东运河由宁波至上虞,在上虞分别,徐仲昭去往西陵等候,而徐霞客沿着曹娥江独走四明,五天后带着“朱兰”返回西陵见仲昭。(3)通过研究《徐霞客游记》原文,并综合运用游踪数据库,识别出382个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其中220个资源能在现实世界中精准定位。提出了古代游记中文化旅游资源的提取方法。即先对游记中记载的游踪标志点和现实地理事物进行匹配,前后串联,获得游踪全貌。然后,运用象限分析法,甄别出各游踪标志点对应的或者附近存在的游记关联文化旅游资源。最后,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游踪,并结合多元大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最终确定特定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位置。(4)运用区域分析和多学科交叉方法构建了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探索了地方主题化、规模化、系统化开发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并以此契机,推动地方实现文旅融合,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新路径。形成了包括徐霞客文化名城、徐霞客文化名镇、徐霞客文化村、徐霞客古道和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五个层级的开发体系。建立了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为例,筛选出11个徐霞客文化名城,39个徐霞客文化名镇,156个徐霞客文化村,8条徐霞客古道,为各地进行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提供了模型和方法。(5)总结了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5个总策略,包括树立徐霞客文化旅游的开发旗帜,汇聚徐霞客文化旅游的推广合力,打造徐霞客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建立徐霞客文化旅游的战略联盟,创建徐霞客文化旅游国际化平台。对徐霞客文化名城、徐霞客文化名镇、徐霞客文化村、徐霞客古道分别提出了对应的开发策略,并提出通过举办节庆活动以及推进徐霞客文化旅游国际化,进一步提高徐霞客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唐家凯[4](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周晨阳[5](2020)在《浙江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研究》文中认为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体现了历代统治者和文人墨客对于儒学、理学等思想学说的认可、推崇及褒扬。它物化地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复合载体。随着朝代的更替,书院的主要职能略有差异:唐代初诞生时以藏书为主;宋元时期主要是集会和讲学,兼具藏书与祭祀功能;明清则以讲学和科举并重。浙江是书院大省,历来书院的建设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明清之际,浙江的书院林立,办学规模和数量曾一度达到鼎盛,学者辈出,其中以浙东绍甬地区尤为繁盛。绍甬地区是指地处长江流域、地理位置相邻的绍兴和宁波地区。两地文化背景相近,在历史上的地位、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大体相似,两地间人员往来,物质交换频繁,文化交流活跃,相互影响甚大,因此绍甬地区书院存在着共同的特征。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筑遗存数量较多,为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从书院历史、分布、选址、建筑布局、功能组成、单体空间形态、艺术装饰、景观营造等方面,对该地区现存的明清时期书院建筑案例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探讨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的基本特征。全文66538字,图表152幅(图123幅,表24幅,附录5个)。
汤赟[6](2019)在《建德市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研究 ——基于城市更新的视角》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建设“美丽中国”写入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大目标;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是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的具体实践,也是对历届省委提出的建设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的战略目标的继承和提升。建设美丽城镇,是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谋好城乡融合发展新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为了让城镇居民生活更美好。本文通过对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的研究,探讨在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理论和实际提出适合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力争有所突破,找到一条美丽城镇建设的新路径、新思路。在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梅城镇坚持规划引领,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再现千年古府新面貌”的总目标,明确了分年度的节点目标:一年推出一期新梅城、两年基本建成美丽城镇、五年再现“千年古府”新面貌,同时努力探索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的“梅城路径”。通过梅城镇当前建设状态进行调研发现,梅城镇已经开始注重环境提升、古城保护、产业转型等问题,全城镇16个核心区块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部分街道已经完成布局,仍有许多建设工程正在施工。在更新过程中,梅城镇建设依旧存在六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建设资金压力大,公共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差,古城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剧烈,规划思路僵化,美丽城镇建设管理力度不够,产业单一、企业低散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日本、德国等小城镇群建设案例出发分析了各国建设经验对于未来我国城镇升级建设的可行性,对梅城镇的开发给予建议与对策。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美丽城镇建设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在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基础上,推动产业发展拉动美丽城镇建设,并强调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最后,根据国内外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梅城镇的美丽城镇建设发展对策。梅城镇的发展应以人为中心,加强政府工作,完善产业结构,从规划、定位与现存问题出发制定对策。针对梅城镇的建设规划和现存问题,提出了寻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提升人居环境、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城乡功能一体规划、强化统分结合、强化产业支撑等六大发展策略。
王舟凤[7](2019)在《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极端天气情况频发,国内很多城市连续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城市内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不但对城市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且困扰着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秩序的运转,也暴露出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内涝已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之一,但各城市间内涝防治的工作重点不尽相同。伴随着内涝的不断发生,城市排水系统与快速城市化之间的矛盾、强排系统建设与现代化标准之间的矛盾、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滞后、防涝意识和防灾观念薄弱等问题不断出现,影响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同城市的地域特征差异较大,其内涝成因各不相同。本文前期通过文献综述的梳理,阐述了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内涝预防和治理经验,为后续的内涝防治研究奠定基石。以沿海城市浙江宁波为例,从历史内涝、城市排水工程、防涝工程、防灾体系等方面研究宁波防洪排涝的建设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内涝成因分析,发现其在内涝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背景,提出一套以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为目标的内涝防治框架。因地制宜地确定内涝防治策略,是提高城市内涝灾害防御能力的关键。宁波城市的内涝防治是一项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与城市良好运行的重要工程。文章从城市管理的研究视角,提出了推进低影响开发建设、加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防涝排涝体系、加强防灾应急的城市管理工作等对策,以期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宁波城市内涝,为类似地区的城市内涝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马盟雨[8](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刘旭[9](2019)在《风景园林视角下浙江传统海塘景观探究》文中指出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传统海塘景观及其他水利设施逐渐遭到破坏,曾为浙江沿海平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传统水利设施也由于功能的单一而逐步被忽视和荒废,这对于浙江地域的地域景观特征的保护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本文将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充分挖掘各平原内传统海塘的地域性景观特征,并从景观的角度提出可行性的操作方案,为传统海塘水利景观的保护提出自己的意见。本文主要分四部分展开:1)通过解读历史文献,探究浙江传统海塘系统的发展过程,以及浙江传统海塘系统的多种营建模式及其特点;2)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浙江地区各传统海塘的保存情况、营建体系的特点以及海塘与圩田、聚落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对浙江省传统海塘水利系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梳理;3)结合区域的上位规划以及传统海塘系统的遗存情况,提出具有保护作用的绿色生态网络构想;4)在规划网络中选取传统海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块进行设计研究,通过海塘公园的设计为日后海塘景观的优化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案。传统海塘景观承载着我国珍贵的水利历史文化以及地域性景观特征,应受到应有的保护和关注。为了使其适应城市化进程,景观设计师应对传统海塘水利设施进行景观的优化提升,帮助其在社会发展中得以转型和再利用。
吴丹丹[10](2019)在《宁海县黄坛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三农”工作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差别的缩小和“三农”等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中国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进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己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如何引导和促进农村劳动力高效有序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利用2015年-2017年宁波市人力资源调查数据和村级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分析宁海县黄坛镇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政策、转移特点和转移存在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黄坛镇基于自身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农业基础,吸引了本地劳动力的就业;与此同时,黄坛镇政府也实施了多种多样的就业创业措施,例如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做好实用人才推荐工作、培育好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实施“民间人才”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通过对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的分析后发现,黄坛镇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宁海县和县内其他乡镇,主要以就地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入第二产业;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多元;以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主;女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逐渐增多;农村劳动力自发转移为主;香榧行业吸纳了一定的农村劳动力。(3)黄坛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目前存在着农村劳动力流出速度比城镇劳动力流出速度更高,农村高素质人才流出较多;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就以人员就业面狭窄;农村转移农村劳动力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工人数缺口较大;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意愿较低,农村空心化严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2)政府部门出台政策保障和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3)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就业;(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人才返流;(6)挖掘特色农产品,打造地域品牌。
二、宁海:城市化进程的五年之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海:城市化进程的五年之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2.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
2.4 生态补偿理论与空间选择研究 |
2.4.1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 |
2.4.2 空间选择研究 |
2.5 国内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梳理 |
2.5.1 生态补偿机制演变路径 |
2.5.2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演进 |
3 数据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预处理 |
3.3 研究方法 |
3.3.1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研究方法 |
3.3.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
3.3.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损益空间识别方法 |
3.3.4 生态补偿优先指数计算方法 |
3.3.5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
3.3.6 生态补偿空间选择聚类分析方法 |
4 浙江省生态系统格局时空演变研究(2009-2019) |
4.1 浙江省生态系统结构与变化分析(2009-2019) |
4.2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2009-2019) |
4.2.1 生态系统空间变化特征 |
4.2.2 县域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特征 |
4.3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分析(2009-2019) |
4.3.1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模式与特征分析 |
4.3.2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年综合转换率分析 |
5 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时空演变(2009-2019) |
5.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 |
5.1.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结果(2019) |
5.1.2 供给产品价值核算结果 |
5.1.3 调节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
5.1.4 文化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
5.2 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时空演变分析(2009-2019) |
5.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时空演变 |
5.2.2 供给产品价值时空演变 |
5.2.3 调节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5.2.4 文化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6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实施策略 |
6.1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思路 |
6.2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的比较分析 |
6.2.1 浙江省生态系统非市场化产值的损益空间分析 |
6.2.2 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指数(ECPS)空间分析 |
6.2.3 浙江省生态系统敏感性空间分析 |
6.2.4 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级比较分析 |
6.3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的聚类分析 |
6.4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
6.4.1 基于国家空间用途管制的分析与优化 |
6.4.2 基于浙江省转移支付资金的比较分析 |
6.5 基于空间选择结果的生态补偿策略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
一、落寞的英雄 |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
一、越界的母女 |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界定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 研究回顾与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探讨 |
2.1 研究回顾 |
2.2 学科背景与理论基础 |
2.3 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3 徐霞客游踪数据库构建——基于GIS的游踪识别方法 |
3.1 浙江省徐霞客游踪研究存在的争论和不足 |
3.2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支撑数字徐学研究 |
3.3 徐霞客游踪数据库的架构和建设 |
3.4 徐霞客游踪数据库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徐霞客浙江游踪数字化识别及分析 |
4.1 游踪概况 |
4.2 第一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
4.3 第二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
4.4 第三、四、五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
4.5 第六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
4.6 第七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
4.7 本章小结 |
5 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提取与剖析 |
5.1 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提取 |
5.2 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
5.3 徐霞客笔下的关联旅游景区 |
5.4 徐霞客在浙江的科学考察相关旅游资源分析 |
5.5 徐霞客笔下的浙江生产生活场景、奇闻轶事、生物资源等 |
5.6 本章小结 |
6 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及评价 |
6.1 构建开发体系 |
6.2 选取评价对象 |
6.3 确定评价原则 |
6.4 建立评价模型 |
6.5 资源潜力评价 |
6.6 评价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
7.1 总体开发策略 |
7.2 徐霞客文化名城开发策略 |
7.3 徐霞客文化名镇开发策略 |
7.4 徐霞客文化村开发策略 |
7.5 徐霞客古道开发策略 |
7.6 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发策略 |
7.7 徐霞客文化旅游国际化策略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 |
8.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家问卷 |
附录2 资源评价问卷 |
附录3 游踪标志点统计表 |
个人简历 |
(4)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内涵界定 |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状况 |
3.2 地形地貌状况 |
3.3 气候水文状况 |
3.3.1 气候条件 |
3.3.2 水文条件 |
3.4 水资源状况 |
3.5 社会经济状况 |
3.5.1 人口数量 |
3.5.2 城市化进程 |
3.5.3 经济发展水平 |
3.5.4 科学技术水平 |
3.6 生态环境状况 |
3.6.1 生态环境质量 |
3.6.2 污染排放 |
3.6.3 环境保护治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
6.1 模型构建 |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浙江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对象 |
1.3.1 主要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
2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概况 |
2.1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的历史沿革 |
2.1.1 唐代——初兴与肇始 |
2.1.2 宋代、元代——发展与完善 |
2.1.3 明代——繁荣与积淀 |
2.1.4 清代——普及与转型 |
2.2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的历史分布和遗存现状 |
2.3.1 历史分布 |
2.3.2 遗存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选址与布局 |
3.1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的类型 |
3.1.1 山林书院——寻求隐逸,潜心修学 |
3.1.2 乡村书院——耕读文化,服务乡民子弟 |
3.1.3 城镇书院——靠近政教中心 |
3.2 绍甬地区书院建筑的选址特征 |
3.2.1 依山傍水 |
3.2.2 藏于市井 |
3.3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选址的影响因素 |
3.3.1 自然环境因素 |
3.3.2 堪舆观念因素 |
3.3.3 经济因素 |
3.3.4 文化因素 |
3.4 书院建筑功能组成 |
3.4.1 前导区——甬道、门坊 |
3.4.2 讲学区——讲堂 |
3.4.3 尊礼区——祭祠 |
3.4.4 藏书区——藏书阁(楼) |
3.4.5 生活区——师生斋舍 |
3.4.6 游憩区——园林 |
3.5 书院建筑空间布局特点 |
3.5.1 规整式布局 |
3.5.2 自由式布局 |
3.6 影响书院空间布局因素 |
3.6.1 地形因素 |
3.6.2 文化因素 |
3.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筑空间形态与单体营造 |
4.1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筑空间形态 |
4.1.1 空间形态与营造特点 |
4.1.2 空间处理手法 |
4.2 书院主要建筑单体营造分析 |
4.2.1 讲堂 |
4.2.2 祭祠 |
4.2.3 藏书楼 |
4.2.4 斋舍 |
4.3 书院主要建筑元素的形式与特征 |
4.3.1 院墙门 |
4.3.2 墙窗 |
4.3.3 屋顶 |
4.4 绍甬地区书院建筑形制与当地传统民居的联系 |
4.4.1 择址观 |
4.4.2 布局形式 |
4.4.3 建筑营造方式 |
4.5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与其他地区书院比较分析 |
4.5.1 与岳麓书院布局特点的比较分析 |
4.5.2 与省内其他地区书院的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艺术装饰与景观营造 |
5.1 书院建筑的艺术装饰 |
5.1.1 图案装饰 |
5.1.2 文字装饰 |
5.2 书院景观营造 |
5.2.1 自然之趣 |
5.2.2 人工之巧 |
5.2.3 文化之雅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结语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两宋时期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创建情况统计 |
附录二:明代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造情况统计 |
附录三:清代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造情况统计 |
附录四:绍甬地区传统书院遗存状况 |
附录五:部分遗存书院测绘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6)建德市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研究 ——基于城市更新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城市更新概念 |
2.1.2 美丽城镇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本节小结 |
3 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现状 |
3.1 建德市概况 |
3.2 梅城镇简介 |
3.2.1 基本情况 |
3.2.2 梅城镇人文历史 |
3.3 建设现状 |
3.4 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主要做法 |
3.4.1 坚持规划引领,绘就美好蓝图 |
3.4.2 围绕六美共建,探索特色路径 |
3.4.3 注重城乡统筹,凝聚强大合力 |
4 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建设资金压力大 |
4.1.1 资金投入机制单一 |
4.1.2 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 |
4.2 公共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差 |
4.2.1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
4.2.2 人居环境有待提升 |
4.3 古城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剧烈 |
4.3.1 古城保护与开发的思路不清 |
4.3.2 古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
4.4 规划思路僵化 |
4.4.1 开发建设缺乏有效指引 |
4.4.2 缺乏宏观规划认知 |
4.5 美丽城镇建设管理力度不够 |
4.5.1 考核机制过度 |
4.5.2 事前管控工作繁琐 |
4.6 产业单一,企业“低散乱” |
4.6.1 古城旅游资源挖掘不够 |
4.6.2 缺乏特色产业支撑 |
5 国内外美丽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
5.1 国内外美丽城镇建设经验 |
5.1.1 日本的美丽城镇建设经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
5.1.2 德国的城市更新经验:在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下 |
5.1.3 民和县官亭镇的美丽城镇建设经验:注重高站位规划 |
5.1.4 宁海梅林街道的美丽城镇建设经验:注重规划分期实施 |
5.2 国内外美丽城镇建设启示 |
5.2.1 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
5.2.2 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 |
5.2.3 政府对美丽城镇建设的合理指导和监督 |
5.2.4 产业发展对美丽城镇建设的推动作用 |
6 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的发展对策 |
6.1 打破常规,寻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
6.1.1 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 |
6.1.2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城镇建设 |
6.2 以人为本,提升人居环境 |
6.2.1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
6.2.2 丰富城镇社区文化生活 |
6.3 保护与开发,注重协调发展 |
6.3.1 明确保护与开发的思路 |
6.3.2 同步推进古城利用和新城建设 |
6.4 精准定位,注重城乡一体规划、城镇辐射功能 |
6.4.1 注重城乡一体规划 |
6.4.2 注重城镇功能辐射 |
6.5 统分结合,强化工作合力 |
6.5.1 大力整合美丽城镇建设力量 |
6.5.2 建立部门协调会商机制 |
6.6 强化产业,支撑美丽城镇建设 |
6.6.1 着力打造旅游产业 |
6.6.2 深入挖掘特色产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特色、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特色 |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内涝 |
2.1.2 生态城市 |
2.1.3 海绵城市 |
2.1.4 雨洪管理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弹性城市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2.3 低影响开发理论 |
3 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的现状 |
3.1 宁波城市内涝概况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历史内涝统计 |
3.1.3 近期内涝情况 |
3.2 宁波内涝的影响因素 |
3.2.1 自然因素 |
3.2.2 城市化因素 |
3.3 宁波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设 |
3.3.1 城市排水工程 |
3.3.2 城市防涝工程 |
3.3.3 城市防灾体系 |
3.4 宁波城市内涝治理工作 |
3.4.1 防洪排涝建设 |
3.4.2 海绵城市建设 |
4 宁波城市内涝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宁波内涝防治存在的问题 |
4.1.1 城市排水系统与快速城市化相矛盾 |
4.1.2 强排系统建设与现代化标准不匹配 |
4.1.3 防洪排涝体系不完善 |
4.1.4 内涝防治工作缺乏公众参与 |
4.2 宁波城市内涝防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城市排水系统不适应城市化发展 |
4.2.2 强排系统建设与城市规划脱节 |
4.2.3 防洪排涝工作偏失 |
4.2.4 城市管理工作失衡 |
5 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的改善对策 |
5.1 采用工程措施稳定城市排水系统 |
5.1.1 制定城市排水设计标准 |
5.1.2 构建良性城市排水系统 |
5.1.3 提高管网管理维护水平 |
5.2 采用生态综合措施推进城市规划与强排系统建设 |
5.2.1 推进低影响开发建设 |
5.2.2 增加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
5.2.3 适当提高排水系统设计参数 |
5.3 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建设 |
5.3.1 加强海绵城市发展建设 |
5.3.2 建立城市调蓄工程体系 |
5.3.3 加强防洪排涝风险管理 |
5.4 加强防灾应急的城市管理工作 |
5.4.1 引导并鼓励公众有序参与内涝防治工作 |
5.4.2 健全内涝防治工程管理与监督机制 |
5.4.3 加强预警应急的防灾体系建设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
1.3 概念辨析 |
1.3.1 城市 |
1.3.2 山水 |
1.3.3 城市山水系统 |
1.3.4 营造思想 |
1.4 研究范畴 |
1.4.1 时间范畴 |
1.4.2 空间范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相关研究 |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调查研究 |
1.6.2 系统分析方法 |
1.6.3 地志、舆图分析 |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
导言 |
2.1 环境基础 |
2.1.1 中国地理环境 |
2.1.2 宁波地理环境 |
2.1.3 小结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
2.3 系统析要 |
2.3.1 建构思想 |
2.3.2 系统特质 |
2.3.3 诠释方法 |
2.4 系统组成 |
2.4.1 山水本底体系 |
2.4.2 山水建构体系 |
2.4.3 山水意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
导言 |
3.1 发展脉络 |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
3.1.6 小结:脉络梳理 |
3.2 发展动因 |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
3.3 本章小结 |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
导言 |
4.1 营造传统 |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
4.2 文化体现 |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
4.3 本章小结 |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
导言 |
5.1 象位 |
5.1.1 城市选址 |
5.1.2 秩序呼应 |
5.1.3 间架构建 |
5.2 量度 |
5.2.1 水利骨架 |
5.2.2 耕地区划 |
5.2.3 聚落单元 |
5.3 场域 |
5.3.1 支撑型场域 |
5.3.2 政权型场域 |
5.3.3 教化型场域 |
5.3.4 利济型场域 |
5.4 焦点 |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
5.5 共感 |
5.5.1 意象格局 |
5.5.2 城市“八景” |
5.6 本章小结 |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
导言 |
6.1 启示 |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
6.2 传承 |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
7.2 创新点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风景园林视角下浙江传统海塘景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海塘的概念 |
1.1.2 城镇化对传统海塘系统产生的影响 |
1.1.3 传统海塘系统的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项目来源于经费支持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相关研究现状及评价 |
1.6.1 水利史领域 |
1.6.2 工程史领域 |
1.6.3 风景园林相关领域 |
2 浙江省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形地貌 |
2.2 河网水系 |
2.3 土壤类型 |
2.4 气候条件 |
3 浙江历代传统海塘修建的历史沿革 |
3.1 萌芽时期——汉晋时期 |
3.2 发展时期——隋唐宋元时期 |
3.2.1 隋唐时期 |
3.2.2 宋元时期 |
3.3 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
3.4 稳定时期——民国时期 |
4 浙江传统海塘的营建体系解析 |
4.1 海塘塘身结构 |
4.2 主塘类型 |
5 浙江传统海塘体系的衍生物 |
5.1 经费来源 |
5.2 管理制度 |
5.3 民俗文化 |
5.4 沿塘镇水建筑 |
5.4.1 祠庙 |
5.4.2 塔、楼 |
6 浙江传统海塘系统的实例解析 |
6.1 浙西海塘 |
6.1.1 历史沿革 |
6.1.2 主要海塘营建体系解析 |
6.1.3 海塘与圩田开垦 |
6.1.4 海塘与聚落营建 |
6.2 萧绍平原海塘 |
6.2.1 历史沿革 |
6.2.2 主要海塘营建体系解析 |
6.2.3 海塘与圩田开垦 |
6.2.4 海塘与聚落营建 |
6.3 三北平原海塘 |
6.3.1 历史沿革 |
6.3.2 主要海塘营建体系解析 |
6.3.3 海塘与圩田开垦 |
6.3.4 海塘与聚落营建 |
6.4 三门湾、象山港海塘 |
6.4.1 历史沿革 |
6.4.2 主要海塘营建体系解析 |
6.4.3 海塘与圩田开垦 |
6.4.4 海塘与聚落营建 |
6.5 台州海塘 |
6.5.1 历史沿革 |
6.5.2 主要海塘营建体系解析 |
6.5.3 海塘与圩田开垦 |
6.5.4 海塘与聚落营建 |
6.6 温州海塘 |
6.6.1 历史沿革 |
6.6.2 主要海塘营建体系解析 |
6.6.3 海塘与圩田开垦 |
6.6.4 海塘与聚落营建 |
7 浙江传统海塘系统在城市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及其策略 |
7.1 面临挑战 |
7.1.1 海塘功能需现代意义的转化 |
7.1.2 地域海塘景观缺乏保护及利用 |
7.1.3 传统海塘系统破碎化 |
7.2 解决策略 |
7.2.1 传统海塘系统功能的多元化 |
7.2.2 海塘为核心的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
7.2.3 以海塘为基础的生态网络体系的建设 |
7.3 以镇海区绿色生态网络构想为例 |
8 案例研究 |
8.1 构建巢湖半岛蓝绿生态网络的总体规划 |
8.1.1 项目概况 |
8.1.2 设计要点 |
8.1.3 借鉴要点 |
8.2 美国亚特兰大城市环路 |
8.2.1 项目概况 |
8.2.2 设计要点 |
8.2.3 借鉴要点 |
8.3 新英格兰绿道网络规划 |
8.3.1 项目概况 |
8.3.2 设计要点 |
8.3.3 借鉴要点 |
8.4 琴江老河道湿地公园设计 |
8.4.1 项目概况 |
8.4.2 设计要点 |
8.4.3 借鉴要点 |
8.5 休斯顿河湾绿道系统规划 |
8.5.1 项目概况 |
8.5.2 设计要点 |
8.5.3 借鉴要点 |
9 镇海后海塘带状公园设计 |
9.1 前期分析 |
9.1.1 区位分析 |
9.1.2 相关上位规划解读 |
9.1.3 山水结构分析 |
9.1.4 交通分析 |
9.1.5 周边绿地分析 |
9.1.6 历史文化遗产分析 |
9.1.7 场地现状分析 |
9.1.8 机遇与挑战分析 |
9.2 设计定位与理念 |
9.2.1 设计愿景 |
9.2.2 设计定位 |
9.2.3 设计理念 |
9.2.4 设计策略 |
9.3 总体设计 |
9.3.1 景观分区 |
9.3.2 景观结构 |
9.3.3 景观空间规划 |
9.4 分区设计 |
9.4.1 欢动休闲娱乐区 |
9.4.2 滨水观光游憩区 |
9.4.3 历史文化展示区 |
9.4.4 科普教育体验区 |
9.4.5 海塘遗韵观赏区 |
9.4.6 幽静密林漫步区 |
9.5 专项规划 |
9.5.1 交通规划 |
9.5.2 驳岸规划 |
9.5.3 植物景观规划 |
9.5.4 节日活动规划 |
9.5.5 历史探访路径规划 |
9.5.6 竖向规划 |
9.5.7 照明规划 |
9.5.8 服务设施规划 |
9.6 经济技术指标 |
10 结论 |
10.1 镇海后海塘水利景观特征及其发展方向总结 |
10.2 浙江传统海塘景观研究对笔者今后从事景观规划工作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校内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10)宁海县黄坛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劳动力 |
2.1.2 农村剩余劳动力 |
2.1.3 农村劳动力转移 |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历史 |
2.2.1 国外研究历史 |
2.2.2 国内研究历史 |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 |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 |
2.4.1 城镇化发展 |
2.4.2 收入预期 |
2.4.3 土地制度 |
2.4.4 农业科技进步 |
2.5 农村劳动力转移阻碍因素 |
2.5.1 经济因素 |
2.5.2 制度因素 |
2.5.3 自身素质因素 |
2.6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 |
2.6.1 发展乡镇企业 |
2.6.2 进入大城市 |
2.6.3 提高劳动力素质 |
2.6.4 制度改革 |
2.6.5 加强产业融合 |
2.7 综合评述 |
3 黄坛镇农村劳动力现状及转移情况 |
3.1 黄坛镇概况 |
3.1.1 区域发展现状 |
3.1.2 黄坛镇产业发展情况 |
3.2 黄坛镇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
3.2.1 黄坛镇农村劳动力情况 |
3.2.2 黄坛镇农村劳动力结构 |
3.3 黄坛镇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措施 |
3.3.1 因地制宜促进创业就业 |
3.3.2 培养乡村特色产业人员 |
3.3.3 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 |
3.3.4 做好农村实用人才职称推荐工作 |
3.3.5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育 |
3.3.6 实施“民间人才‘千人计划’” |
3.4 黄坛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 |
4 黄坛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和问题研究 |
4.1 数据概况 |
4.1.1 普查数据情况 |
4.1.2 调研数据情况 |
4.2 黄坛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
4.2.1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为主 |
4.2.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进入第二产业 |
4.2.3 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多元 |
4.2.4 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 |
4.2.5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逐渐增多,并以就地转移为主 |
4.2.6 农村劳动力自发转移就业为主,“帮带”转移为辅 |
4.2.7 香榧生产对农村劳动力就地提供了一定岗位 |
4.3 农村劳动力转移原因分析 |
4.4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
4.4.1 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出较多,乡村建设缺乏人才 |
4.4.2 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转移人员就业面狭窄 |
4.4.3 农村转移劳动力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力竞争力弱 |
4.4.4 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意愿较低,农村空心化进一步凸显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 |
5.2.2 政府部门出台政策保障和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
5.2.3 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
5.2.4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
5.2.5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人才返流 |
5.2.6 挖掘特色农产品,打造地域品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宁海:城市化进程的五年之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董俐. 浙江大学, 2021(09)
- [2]“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 杨杨帆. 浙江大学, 2021
- [4]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5]浙江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研究[D]. 周晨阳.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6]建德市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研究 ——基于城市更新的视角[D]. 汤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2019(12)
- [7]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研究[D]. 王舟凤.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风景园林视角下浙江传统海塘景观探究[D]. 刘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宁海县黄坛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 吴丹丹.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