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推行现状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燕[1](2020)在《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研究 ——以Q校为例》文中提出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扩大,不管是高职院校数量还是培养人数都呈现出不断增加的发展态势,其体量、规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差距也在明显缩小。因为高职院校生源很多都来源于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和教育背景不好的家庭,这就使得与本科和重点院校相比,贫困生的比例更大,贫困程度更高,并且相比于本科学生,高职学生的能力更差,文化素养也更低,二者在培养目的和方式上还存在诸多差异。目前,国外学者对资助工作理论、运行机制及管理体系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国内学者在研究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时候,很多都是宏观研究,从微观视角出发开展的研究不多,理论上的多,实践上的少。本文以江苏民办高职院校Q校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搜集和梳理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国内外与高校资助工作相关的研究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Q校的资助政策执行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具体的现状分析其原因,经过分析问题主要包括:助学贷款执行不到位、贫困生识别精准度欠缺、资金分配缺乏科学性、资助育人功能不显着,随后提出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分别是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确立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改进贫困生奖助学金分配制度、以德育实现资助育人功能。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研究视角比较新颖,以江苏高职院校资助政策执行为切入点,基于现有的政策体系及政策目标,探讨资助问题。通过对案例院校现状的研究分析,对现有资助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随后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2)研究方法比较得当,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资助工作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江苏高职院校为典型案例开展深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方法对贫困生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本身及政策目标人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体现出案例的现实针对性。
陈光耀[2](2020)在《大学生消费贷款产品设计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文中指出近年,多元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满足了大学生对金融产品的各种选择,这在解决他们消费需求的同时滋生了许多违法违规问题。对此,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励商业银行陆续在各地试点推出大学生贷款业务,这为商业银行打开大学生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文旨在结合大学生金融产品所面临的问题,以商业银行的角度为大学生设计一款消费贷款产品。同时借助该类产品的推行,更好地让大学生重视及培养正确的金融、消费意识。全文依照金融产品设计的要求进行展开,首先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出发,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根据理论知识以及国内外产品的经验,给出具体的产品设计方案,接着进行产品的可行性分析,并给出了推广策略。本文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比较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其中调查问卷法主要以回收的1007份问卷数据为基础,分析大学生对信贷产品的使用意愿,并根据实际调查结果确定产品设计思路,其中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支付能力、对借贷产品以及未来新推出产品的相关问题等。本文主要贡献在于,在结合以往学者研究和实际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大学生消费贷款产品,其中:(1)提供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担保方式;(2)引入学校作为产品主要参与机构;(3)根据担保方式与消费模式的不同,设定了四种产品使用流程;(4)结合大学生的现金流特点,设定了新的还款方式。
刘婷[3](2020)在《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偏差研究》文中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学生资助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连续出台了各种资助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逐渐建立起政府投入、高校落实、社会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基本上实现了不让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的目标。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不断上升,广州公办高职院校执行学生资助政策过程中存在认定偏差、方法偏差、力度偏差、效果偏差。这些问题是全国很多高职院校共同存在的,不是孤立的个案,所以,研究广州公办高职院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偏差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将给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设计针对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情况的调查问卷,深入实地调研、搜集资料,并分别对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公办高职院校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人员以及贫困生代表进行访谈,全面分析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存在的偏差,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如何纠正偏差的手段和方法。论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核心概念和支撑理论,对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政策执行偏差、公共政策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论述教育公平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支撑理论。第三章是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偏差的现状分析。在全面分析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以广州公办高职院校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作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对有效问卷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分析资助政策执行情况、满意程度、满意度与个人信息和政策执行情况的线性回归情况,结合访谈结果,得知目前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过程中主要存在认定偏差、方法偏差、力度偏差、效果偏差。第四章是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分析。剖析出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产生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主体责任不清晰,具体表现为政府履职不到位、高校履职不到位、学生义务不清晰;二是资助资源统筹不力,具体表现为国家资助资源分配不合理、高校资助资源统筹不力;三是执行监督力度不足,具体表现为法律监督存在空白、主管部门监督不力、社会监督缺位。第五章是纠正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建议。针对调查反映的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偏差以及造成偏差的原因,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带来的启示,提出完善认定标准、健全管理体系、加强法治保障、落实资助育人的对策。最后概括和提炼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及研究的不足。
杨广锐[4](2020)在《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推进实现教育公平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与发达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和实践经验相比,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践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借款学生违约现象和风险管理始终是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这个基础理论出发,以S大学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践情况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情况进行局部考察和研究。根据S大学2010-2019年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数据,结合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情况,识别并归纳出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在风险分析环节,从政府、高校、银行、学生四个行为主体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和风险分担,探索风险问题的成因,并对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两种贷款方式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贷款方式操作流程中风险产生机理的异同点。最后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政府方面,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和风险补偿机制,提高助学贷款代偿制度的资助效果,在教育成本分担和风险分担上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银行方面,建立科学有效的借款学生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断完善贷款偿还机制,降低违约风险。高校方面,加强贷款工作的资源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知识教育,加强贷款毕业生就业指导,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和贷款偿还能力,化解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学生方面,应提高个人金融知识水平,增强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锻炼自身综合实力,提高个人偿还能力,从主观因素方面降低违约风险。
刘亮亮[5](2020)在《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项目管理是当代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热门理念和模式,在当代教育管理中也被广泛采用,美国则是教育项目管理的最早策源地和当代应用最为普遍和成效显着的国家。在今日美国联邦政府层面,几乎所有体现美国国家教育意志和导向需要的教育事务和相应资源,都是以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相应的独立事项为基本单元,设计划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项目来加以推进和管理的。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完整性质和内涵是什么?何以如此之先地在美国土地上原创性生成并有序地发展成长为体现甚至代表当代教育管理走向的教育项目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协调和处理教育国家行政干预和社会市场运作的矛盾中有何优势和局限,能否为我国教育管理模式乃至体制的改革提供相应的启示和借鉴?对这些当代教育项目管理根本问题的热切关注和思考,自然也就使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进入笔者的考察研究视野,成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的首选。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逻辑与历史科学统一的方法论指导下,以教育社会生态理念为基本研究范式,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和纵向比较法,按着教育项目管理形态由单项到体系的演化的基本进程和轨迹,对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演进背景、现实实践、成效问题和主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阶段梳理考察,在简要把握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在二战前萌芽成型奠定的基础上,对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重点创设(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初)、系统整合(20世纪60年代中—80年代初)、体系优化(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末)和创新提升(21世纪初—今)的各个阶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力求揭示其逐步铺开、连续改进和不断优化的发展历程与规律。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发展,是在二战前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萌芽成型所奠定的基础上起步的。现实教育的分散性发展条件、形态和格局,国家机器的天然教育使命、责任和权力,宪法的国会征税权与社会福利保障责任的明确规定,为联邦政府对教育进行直接有力但有限的项目管理干预提供了历史的必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结束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在战前奠定的坚实基础上进入了重点创设阶段,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国会于1944年通过颁布了《退役军人权利法》和1958年《国防教育法》,为联邦政府创设了退役军人教育援助项目和国防研究生奖学金项目及其管理模式,开始了运用教育项目管理对高等教育进行直接干预的重点探索。这些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有力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重点发展和质量提升,为事关全局的现实高等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合法合规、切实适用的机制和抓手,也为联邦政府更加积极全面的教育直接干预提供了基本模式与良好示范。当然,这种直接动用联邦政府力量对眼前的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直接的干预,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应急性、权宜性和局部性的局限或不足。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进入到系统发展阶段。经过二战后的迅速调整与强势拓展,到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社会进入到空前繁荣时期,“民权运动”也应时而生、风起云涌。这不仅使联邦政府财力雄厚,成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也为联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全面干预创造了有利的历史条件和需求。两法和随后国会一系列教育法案中陆续出台的大量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从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双语教育到少数民族教育,从移民教育到国际教育等,可谓遍及教育的各个层次和领域,直至1979年联邦教育部的设立。这些联邦教育项目的创设和实施与整个教育系统对应一致、相辅相成、相映成辉,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教育系统的全层次、全类型的全员性发展,也为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性优化提供了完整的框架、基础和资源。随着联邦教育项目的系统化设置与实施,在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美国教育全面完整发展的同时,其固有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显露了出来,特别是随着联邦教育部对联邦教育项目直接干预的日渐加强,各个教育项目实施运行的孤立性、形式化、行政化、各自为政性和发展不平衡性日渐突出,促使和要求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相互协调配合,不断增强所有联邦教育项目的有机体系性,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由此进入体系优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东石油危机,也大大地削弱了美国联邦政府资助教育项目的能力。80年代初期,里根总统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对教育的过分干预,开始了“新联邦主义”教育计划,通过《1981年综合预算调节法》消减和整合联邦教育项目,减少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和干预措施,将联邦政府各部门分散化管理的项目转换为联邦教育部的集中化管理。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乔治·布什总统上台,联邦政府再次调整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结构优化,强化教育项目的相互衔接、体系性与弹性,制定了总揽全局、明确整体目标、优化和提升教育项目总体效能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紧密对接,联邦政府的教育职能也更加广泛,成为“教育标准的制定者”。在1993年《政府绩效和成果法》的影响下,教育部开始注重业绩文化和问责文化的建立,加强联邦教育项目的绩效评估,促进联邦教育项目的结构改进和质量提升。进入21世纪,伴随着“9·11”事件的发生和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缓和各类社会问题和提升教育质量,联邦政府在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育项目管理体系对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体现、支撑和合理合法化的作用,开始了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的创新提升新阶段。国会密集立法加大教育拨款力度,仅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就专门为教育投入了1000多亿美元,其中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为536亿美元的州财政稳定基金项目,包括486亿美元的公式拨款项目和50亿美元的竞争性拨款项目,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联邦教育项目财政管理支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中设置推行的体系化教育项目把社会全员发展作为国家责任和终极目标,把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利完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联邦政府创设实施的STEM系列科技教育项目,重新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覆盖的“十万强”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促进国际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更是把美国国家社会的发展与高科技、全球化和生态化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就美国与人类共同发展的教育项目管理蓝图。上述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发展进程表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产生、发展和最终成为美国教育管理体制的主体模式,既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特定的教育社会生态体系之中,即早期教育分散化发展的起步及后续格局、相应的文化理念和现实教育实践,更得益于美国社会全员普遍具有的能动参与干预意识和行动力;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既不是行政部门拍脑门的忽发奇想、权力任性的结果,也不是墨守成规、固执经验的因因相袭,而是按照教育行动的完整结构和展开过程,立法先行,职能明确,权责对应,事财一体,科学设计,不断创新提升,最终形成健全而富有活力的、国家行政合理干预和社会市场积极运作有机一体的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制。由此启示借鉴,当会大有脾益。
张琳[6](2020)在《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的深刻体现。因此,开展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挖掘其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资助育人,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所谓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是指国家建立的包含奖贷助勤补免等多种制度,以帮助学生解决上学难问题,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成长成才的政策体系。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而且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概括为物质关怀与精神激励功能、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功能、制度认同与情感激发功能以及心理疏导与人格塑造功能。毋庸置疑,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通过实证调查,也看到了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在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上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物质资助为主,与心理关怀融合不足;程序正义为重,对过程育人渗透不佳;资助形式泛化,与学生需求匹配不精;外界帮扶为重,对内生动力激发欠缺。存在困境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四个层面,即资助观念层面的片面物质化、资助运行层面的简单程式化、信息管理层面的建设滞后化、资助对象层面的过分被动化。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应树立“资助与育人结合”的理念,拓展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实现精准资助到精准育人的转向,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王悦[7](2020)在《助学贷款违约问题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X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助学贷款是我国利用金融工具帮扶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金融扶贫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它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高校组织、银行承办的一项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学业的金融政策,其发展经历了国家助学贷款(也就是校园地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多个阶段。助学贷款的意义重大可从多方面考究,于借款人,它帮助了数以万计的学生完成了自己的求学梦,避免了众多困难家庭走上“因学返贫”、“因教致贫”的问题,这在扶贫工作中也是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于学校,它提供了更多的求学机会,缓解校方有限的帮扶资金面对的重大压力;于银行,它扩大了银行业务范围和客户群体,提供了更有潜力的利润来源;于国家,它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经济基础。但由于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申请人多出身于贫困家庭,加上我国自1999年才开始实行助学贷款政策,管理经验欠缺、相关政策不完善,助学贷款常表现为违约率高、风险大、催收难,这不仅为银行的经营带来了风险,长远看来更会使许多真正有需求的学生因此失去申请助学贷款资格,从而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整体培养情况。因而,有效防范助学贷款的大面积违约行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实地调研,从政府及社会、银行、高校、个人四个参与主体分析了助学贷款的违约原因,并且运用SPSS软件对于取得的内蒙古X银行样本数据进行了违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认为学生的个人因素、学生家庭因素和银行的贷款设计都对助学贷款形成不良产生了影响;通过进一步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六个不同的新变量,其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同时又避免了原始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根据分析和研究结果,本文还针对助学贷款参与主体给出了几点解决建议。希望能够以此帮助压降助学贷款发放以后的贷后违约率,使得这一利好政策能够长效至久的发展下去,帮助更多的学生家庭走出因学致贫困境,帮助社会获得更多的人才资源。
张盛威[8](2020)在《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助学贷款是以个人信用为保障的信用贷款,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存在一定风险。商业银行如何有效的对助学贷款风险加以防范,构建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已经成为一项研究的课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展开分析研究。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对国内外有关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得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设计的相关概念、理论进行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探究其原因。为帮助天津GS银行有效的进行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对国外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案例进行剖析,从中得出了一些启示。如:美国的“斯坦福贷学金”风险防范体系及启示,日本“育英基金会”风险防范机制分析与启示。为天津GS银行完善与优化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提供借鉴与参考。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使天津GS银行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得到完善与优化。助学贷款申请阶段,完善贷款种类发展生源地贷款政策,加强贷款学生引导工作树立诚信意识;助学贷款发放阶段,建立针对贷款学生的信用评价体系,引导贷款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助学贷款还款期间,完善助学贷款还款管理机制,强化还款的联控监督机制。通过研究希望能够为天津GS银行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与优化提供帮助,为提升商业银行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洁[9](2020)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对策研究 ——以NH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为保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享受教育的权利,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资助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形成了以“奖、助、贷、勤、补、减”和绿色通道的为主的资助内容。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将精准扶贫的理念和原则引入高校学生资助的工作中去,实现精准资助,既是扶贫工作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也是高校通过资助的方式贯彻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策略之一。精准资助不同于传统的资助方式,对过程和效果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力求资助效果更为显着,真正的将资助政策发挥实效,资助效果落到实处,为所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方便与支持。所以在配置公共资源和目标群体的确定上,精准性要求更高。以NH大学为实例,进行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主要从精准资助的时代背景、研究内容和现状分析入手,根据相关理论,厘清高校精准资助有关概念和关系,对高校精准资助机制的构建和运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是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法。为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根据测度项的有效性的原则,对不同特征的人群进行分类发放与回收问卷,确保问卷采取的数据真实可靠,将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NH大学精准资助的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教育公平理论、教育成本分摊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对精准资助的政策要求、工作体制、运行机制、监督评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精准识别、资助标准精准、精准金额发放时间精准、精准监督准反馈等为主要研究领域,提出对策措施和实施方法,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提出建设的对策,达到立德树人,资助育人的效果。以从NH大学的精准资助工作为实证研究案例,为其他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分析与研究提供参考和可供借鉴的实践方法,提供可供政府和高校参考的对策。
陈孜[10](2020)在《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现今,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中的奋进之笔,是扶贫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实践,高校学生资助制度正是教育扶贫最主要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资助实践,高校资助工作逐渐聚焦于“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但在新形势新时期,精准资助育人机制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完善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一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性意义,另一方面对高校提升资助育人实践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三全育人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访谈法及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厘清高校学生资助机制的演变历程,阐明其演变逻辑;其次,以W大学为例,明确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子机制分类,分析目前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优化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至今,高校资助育人机制经历了旧有机制的补弊起废到新生机制的探索建立,再到现有机制的深化改革等三个阶段,其背后的演变逻辑主要集中于资助理念、资助结构、资助方式和资助模式等几个方面。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来看,精准资助育人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其核心内涵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的相关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观念要素,主客体要素,实践要素,环境要素等主要要素。随着制度及体系的不断深化改革,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运行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目前情况来看,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不足,帮扶对象认定还不清晰,各方责任落实尚不到位,精准资助育人困难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于要素的不完善,多种机制不健全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强化育人意识提升资助理念,坚持物质援助与精神帮扶相结合,坚持发展育人与教育公平相结合,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坚持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完善育人措施,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专业资助队伍,引导受助学生增强自立自强的自助意识,注重学生隐私保护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扩增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资助育人项目,加强学生思政教育与资助育人有机结合;应建立健全机制助力精准资助育人,探索大数据支撑的精准资助识别机制,形成多主体育人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全方位育人的多方面协同机制,健全包含问责反馈的多元评价机制。
二、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推行现状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推行现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研究 ——以Q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助 |
2.1.2 贫困生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 |
2.2.4 政策执行理论 |
第3章 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的演变 |
3.1 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的发展历程 |
3.1.1 初立探索阶段:人民助学金 |
3.1.2 改革发展阶段:人民奖学金 |
3.1.3 基本完善阶段:混合资助体系 |
3.2 现行资助政策体系与政策目标 |
3.2.1 政策体系 |
3.2.2 政策目标 |
第4章 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的实施现状 |
4.1 个案简介与数据来源 |
4.1.1 个案简介 |
4.1.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4.2 高职院校资助政策执行成效 |
4.2.1 注重政策宣传 |
4.2.2 执行过程公开透明 |
4.2.3 政策保障功能基本实现 |
4.3 高职院校资助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
4.3.1 助学贷款执行不到位 |
4.3.2 贫困生识别精准度欠缺 |
4.3.3 资助资金分配缺乏科学性 |
4.3.4 资助育人功能不突出 |
第5章 高职院校资助政策执行问题化解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助学贷款管理 |
5.1.1 加大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 |
5.1.2 加强助学贷款的过程管理 |
5.1.3 强化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 |
5.2 确立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 |
5.2.1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
5.2.2 建立动态贫困生认定机制 |
5.3 改进奖助学金分配方式 |
5.3.1 调整资助资金配比 |
5.3.2 对贫困生实行分段资助 |
5.4 以德育实现资助育人功能 |
5.4.1 培养资助学生感恩心理 |
5.4.2 树立资助学生励志心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大学生消费贷款产品设计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梳理 |
1.3.2 国内文献梳理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设计路线和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阐述 |
2.1 消费贷款概念 |
2.2 贷款定价理论 |
第三章 大学生借贷意愿调查 |
3.1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
3.2 大学生支付能力分析 |
3.3 大学生对超前消费的认知分析 |
3.4 大学生对借贷产品使用意愿分析 |
3.5 调查结果对产品设计的启示 |
第四章 大学生消费贷款产品设计方案 |
4.1 产品设计理念、定位与功能 |
4.1.1 产品设计理念 |
4.1.2 产品定位 |
4.1.3 产品功能 |
4.2 产品基本结构与操作流程 |
4.2.1 担保方式及申请人资料 |
4.2.2 额度设定及贷款期限 |
4.2.3 产品流程及还款方式 |
4.3 产品定价分析 |
第五章 大学生消费贷款产品可行性分析 |
5.1 宏观环境分析 |
5.1.1 政策环境 |
5.1.2 经济环境 |
5.1.3 社会环境 |
5.2 产品分析 |
5.2.1 机会与风险 |
5.2.2 成本与收益 |
5.3 产品对比分析 |
5.3.1 国外同类产品 |
5.3.2 国内产品现况 |
5.3.3 对比分析 |
第六章 大学生消费贷款产品推广策略 |
6.1 产品推广战略 |
6.1.1 紧跟互联网时代特色 |
6.1.2 共享优势联合推广 |
6.1.3 定向目标市场发力 |
6.1.4 增强产品形象推广 |
6.2 产品推广方式 |
6.2.1 政府积极引导 |
6.2.2 银行主动参与 |
6.2.3 学校参与配合 |
6.2.4 灵活运用公共媒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附录 大学生借贷意愿情况调查 |
(3)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偏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主要支撑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广州公办高职院校 |
2.1.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2.1.3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
2.1.4 政策执行偏差 |
2.1.5 公共政策 |
2.2 主要支撑理论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2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2.3 人力资源成本理论 |
2.2.4 社会救助理论:发展型救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偏差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目标与要求分析 |
3.1.1 学生资助政策的目标 |
3.1.2 学生资助政策的要求 |
3.2 调查研究分析 |
3.2.1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选择 |
3.2.2 问卷设计及信效度检验 |
3.2.3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
3.2.4 资助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3.2.5 满意度情况分析 |
3.2.6 满意度与个人信息和政策执行情况的线性回归分析 |
3.2.7 满意度与执行情况方差分析 |
3.3 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的深度访谈 |
3.3.1 访谈提纲 |
3.3.2 访谈结果分析 |
3.4 执行偏差分析 |
3.4.1 认定偏差 |
3.4.2 方法偏差 |
3.4.3 力度偏差 |
3.4.4 效果偏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分析 |
4.1 主体责任不清晰 |
4.1.1 政府履职不到位 |
4.1.2 高校履职不到位 |
4.1.3 学生义务不清晰 |
4.2 资助资源统筹不力 |
4.2.1 国家资源分配不合理 |
4.2.2 高校资源统筹不科学 |
4.3 执行监督力度不足 |
4.3.1 法律监督存在空白 |
4.3.2 主管部门监督不力 |
4.3.3 社会监督缺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纠正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认定标准 |
5.1.1 坚持困难认定标准科学 |
5.1.2 保证困难认定程序公平 |
5.2 健全管理体系 |
5.2.1 建立动态学生资助管理体系 |
5.2.2 完善学生资助监测机制 |
5.2.3 建立完善的助学贷款制度 |
5.3 加强法治保障 |
5.3.1 完善资助制度立法 |
5.3.2 推进行政程序制度化 |
5.3.3 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
5.4 落实资助育人 |
5.4.1 优化勤工助学模式 |
5.4.2 创新创业就业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理论基础与实践 |
2.1 国家助学贷款定义及分类 |
2.2 国家助学贷款行为主体 |
2.3 国家助学贷款基础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教育公平理论 |
2.3.3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3.4 风险管理理论 |
2.4 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的国家助学贷款发展历程 |
2.4.1 试点探索阶段(1999年6月-2000年8月) |
2.4.2 全面推广阶段(2000年8月-2004年6月) |
2.4.3 突破发展阶段(2004年6月-2015年7月) |
2.4.4 成熟完善阶段(2015年7月至今) |
第三章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考察 |
3.1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现状 |
3.1.1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基本情况 |
3.1.2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违约情况 |
3.2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典型案例 |
3.2.1 一朝疏忽终后悔-重视程度不够 |
3.2.2 恶意拖欠,自酿苦果-契约精神匮乏 |
3.2.3 就业难引发的失信—偿还能力不足 |
3.3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表现 |
3.3.1 信用风险 |
3.3.2 管理风险 |
3.3.3 社会风险 |
3.3.4 政策风险 |
第四章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析 |
4.1 基于事故树法的风险成因分析 |
4.1.1 学生视角风险成因 |
4.1.2 高校视角风险成因 |
4.1.3 银行视角风险成因 |
4.1.4 政府视角风险成因 |
4.2 基于流程图法的风险产生机理分析 |
4.2.1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操作流程风险分析 |
4.2.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操作流程风险分析 |
4.2.3 两种贷款方式的对比分析 |
4.3 基于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
第五章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以政府为主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
5.1.1 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
5.1.2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
5.1.3 提高助学贷款代偿制度的资助效果 |
5.2 以银行为主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
5.2.1 建立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体系 |
5.2.2 提高助学贷款风险管理水平 |
5.2.3 完善贷款偿还机制 |
5.3 以高校为主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
5.3.1 加强贷款工作的资源投入 |
5.3.2 加强诚信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 |
5.3.3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
5.4 以学生为主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
5.4.1 提高个人金融知识水平 |
5.4.2 提高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 |
5.4.3 提高个人偿还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5)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育项目 |
(二)美国联邦教育项目 |
(三)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一)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演变历程的分期依据 |
(二)各章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本论文的创新点 |
(二)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重点创设(二战后至20 世纪60 年代初)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奠基 |
一、美国建国前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萌芽 |
二、20世纪初期美国教育项目管理的雏形生成 |
第二节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实践 |
一、退役军人教育援助项目的创设 |
二、国防研究奖学金项目的创设 |
三、国际交流与教育项目的创设 |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特点 |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成效 |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问题 |
第二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系统整合(20 世纪60 年代中至80 年代初)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背景 |
一、“民权运动”的兴起与“伟大社会”建设 |
二、联邦管理体制的变革 |
三、从联邦教育总署到联邦教育部的管理探索 |
第二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实践 |
一、初中等教育法中的系列教育项目的设置与运作 |
二、高等教育项目管理的系列化运作 |
三、关注社会地位处境不利人群项目的创设 |
四、职业教育项目管理的调整 |
五、影响援助项目的创设 |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特点 |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成效 |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问题 |
第三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优化(20 世纪80 年代初至20 世纪末) ··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背景 |
一、教育项目管理固有局限的逐渐显露 |
二、教育项目管理主体的“门户”之行 |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实践 |
一、1981 年《综合预算调节法》对项目管理的改革 |
二、教育项目管理向早期教育干预层面的延伸 |
三、教育项目管理向优质学校示范引领层次的拓展 |
四、教育项目管理向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跨越 |
五、教育灵活性示范项目的设立 |
六、大学生资助项目的反复调整 |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特点 |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成效 |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问题 |
第四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创新提升(21世纪初至今)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背景 |
一、苏东剧变与世界体系的震荡 |
二、多极化世界格局的新挑战 |
三、教育升级创新的新需要 |
第二节 联邦政府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实践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战略的升级与落实 |
二、强化联邦对教育项目管理体制的操控 |
三、项目引导各地构建STEM学习生态系统 |
四、“十万强”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的全球覆盖 |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特点 |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成效 |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问题 |
结语 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启示 |
一、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教育社会生态的文化土壤 |
二、联邦运作的法制化为教育项目管理提供合法性权威 |
三、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社会全员主体的能动参与和干预 |
四、结构清晰精细的教育项目科学设计 |
五、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不断探索、创新与提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
2.1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及其历史考察 |
2.2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
2.3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3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审视 |
3.1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界定 |
3.2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分析 |
3.3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质 |
4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困境及原因 |
4.1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现状调查 |
4.2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困境 |
4.3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存在困境的原因 |
5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实现的路径 |
5.1 树立“资助与育人结合”的理念 |
5.2 拓展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5.3 创新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 |
5.4 实现精准资助到精准育人的模式转向 |
5.5 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助学贷款违约问题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X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助学贷款概念及种类 |
2.1.1 商业助学贷款 |
2.1.2 国家助学贷款 |
2.1.3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成本分担理论 |
2.2.2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贷款需求理论 |
2.2.5 还款违约 |
第三章 助学贷款政策现状及违约分析 |
3.1 助学贷款发展概况及相关政策 |
3.1.1 发展现状 |
3.1.2 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 |
3.1.3 内蒙古地区助学贷款的发展进程 |
3.1.4 内蒙古地区助学贷款的运行机理 |
3.2 内蒙古助学贷款违约原因分析 |
3.2.1 政府及社会 |
3.2.2 银行 |
3.2.3 高校 |
3.2.4 借款人 |
第四章 内蒙古X银行不良助学贷款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变量的选取 |
4.2 研究假设 |
4.2.1 学生个人因素 |
4.2.2 学生家庭背景 |
4.2.3 银行贷款信息分析 |
4.3 描述统计与假设检验 |
4.3.1 个人因素分析 |
4.3.2 家庭因素分析 |
4.3.3 银行贷款信息分析 |
4.3.4 各违约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
4.4 因子分析 |
4.4.1 KMO和 Bartlett的检验 |
4.4.2 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
4.4.3 主成分分析 |
第五章 解决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建议 |
5.1 政府及社会方面 |
5.1.1 建立健全大学生信用档案 |
5.1.2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
5.1.3 加大违约惩罚力度 |
5.2 银行方面 |
5.2.1 丰富产品设计 |
5.2.2 强化贷前评估体系 |
5.2.3 增强银行的贷后管理能力 |
5.3 学校方面 |
5.3.1 细化贷前资格审查工作 |
5.3.2 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
5.3.3 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
5.3.4 保持与学生的紧密联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家助学贷款 |
2.1.2 国家助学贷款特性 |
2.1.3 信贷风险 |
2.1.4 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章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现状分析 |
3.1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现状 |
3.1.1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基本情况 |
3.1.2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办理流程 |
3.1.3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情况 |
3.1.4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质量 |
3.2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
3.2.1 从银行的角度分析风险成因 |
3.2.2 从贷款学生的角度分析风险成因 |
3.2.3 从高校角度分析风险成因 |
3.3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分析 |
3.3.1 贷前调查风险防范现状 |
3.3.2 贷中审查风险防范现状 |
3.3.3 贷后风险防范管理现状 |
第4章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问题与成因分析 |
4.1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
4.1.1 贷前调查流于形式,风险防范不全面 |
4.1.2 贷中审批不完善 |
4.1.3 贷后风险管理不到位 |
4.2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外部因素 |
4.2.2 内部原因 |
第5章 国外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案例启示 |
5.1 美国“斯坦福贷学金”风险防范体系及启示 |
5.1.1 “斯坦福贷学金”风险防范体系 |
5.1.2 “斯坦福贷学金”风险防范的启示 |
5.2 日本“育英基金会”风险防范机制分析与启示 |
5.2.1 日本“育英基金会”风险防范机制分析 |
5.2.2 日本“育英基金会”风险防范的成功启示 |
第6章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与优化对策 |
6.1 助学贷款申请阶段的防范 |
6.1.1 完善贷款种类发展生源地贷款政策 |
6.1.2 加强贷款学生引导工作树立诚信意识 |
6.2 助学贷款发放阶段的防范 |
6.2.1 建立针对贷款学生的信用评价体系 |
6.2.2 引导贷款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 |
6.3 助学贷款还款期间的防范 |
6.3.1 完善助学贷款还款管理机制 |
6.3.2 强化还款的联控监督机制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相关成果 |
(9)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对策研究 ——以N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特色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精准资助政策发展及相关理论概念 |
2.1 当前高校资助的基本内容 |
2.2 我国高校精准资助的内涵与形式 |
2.2.1 注重效率和公平 |
2.2.2 多方参与的形式 |
2.2.3 多样化的资助内容 |
2.3 精准资助有关概念的界定 |
2.3.1 资助 |
2.3.2 高校资助 |
2.3.3 高校精准资助 |
2.3.4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2.3.5 精准扶贫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人力资本理论 |
2.4.2 教育成本分摊理论 |
2.4.3 教育公平 |
第3章 NH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NH大学资助工作的基本情况 |
3.2 NH大学学生资助的工作过程 |
3.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组织 |
3.2.2 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审评标准 |
3.2.3 家庭困难学生资助认定过程 |
3.3 NH大学资助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 |
3.3.2 问卷调查发放与回收 |
3.3.3 问卷信度分析 |
3.4 NH大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4.1 收回答卷者的基本情况 |
3.4.2 不同职业对NH大学精准资助态度差异的分析 |
3.4.3 NH大学学生与教职工对学校精准资助态度分析 |
3.4.4 NH大学教职工访谈结果 |
3.4.5 NH大学精准资助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普通高校精准资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不准确 |
4.1.1 资助群体人数较多 |
4.1.2 受助群体致贫原因复杂 |
4.1.3 资助过程繁琐缺乏信息化数据支撑 |
4.2 精准资助主体难协同 |
4.2.1 资助主体沟通合作存在困难 |
4.2.2 资金结构不合理,资助额度欠均衡 |
4.2.3 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4.3 精准资助实施中缺乏标准化支撑 |
4.3.1 缺乏有针对性的资助标准 |
4.3.2 奖助学金评选标准存在注重平衡现象 |
4.3.3 学校奖助学金评选指标不全面 |
4.4 高校资助育人效果不够明显 |
4.4.1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责任意识不高 |
4.4.2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不强 |
4.4.3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意识不足 |
4.4.4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励志教育存在差距 |
4.5 监督评估反馈机制缺乏 |
4.5.1 院系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
4.5.2 学校的评估反馈机制有待完善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实施精准资助对策研究 |
5.1 提升资助对象、力度和时间的精准性 |
5.1.1 建立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认定方式 |
5.1.2 完善资助标准精准,提升资助效果 |
5.1.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精确资助时间 |
5.2 完善资助主体建设促进教育成本分摊 |
5.2.1 强化政府在资助管理的主导作用 |
5.2.2 建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资助工作政策措施 |
5.3 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加强精准化资助标准 |
5.3.1 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原则 |
5.3.2 强化政策的法规性和执行力 |
5.3.3 根据学生特点设置资助指标体系 |
5.4 增强以人为本的育人效果开展 |
5.4.1 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上的引导 |
5.4.2 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5.5 提高精准资助工作效率 |
5.5.1 改进资金拨付和发放形式 |
5.5.2 加强对资助队伍建设 |
5.5.3 完善监督反馈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10)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精准资助 |
2.1.2 资助育人 |
2.1.3 精准资助育人 |
2.1.4 精准资助育人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精准扶贫思想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2.2.3 三全育人理论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机制的演变历程和逻辑 |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机制的演变历程 |
3.1.1 旧有机制的补弊起废(1978-1986 年) |
3.1.2 新生机制的探索建立(1987-2007 年) |
3.1.3 现有机制的深化改革(2007 年-至今) |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机制的演变逻辑 |
3.2.1 资助理念:从教育公平到学生发展 |
3.2.2 资助结构:从类型单一到多元全面 |
3.2.3 资助方式: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
3.2.4 资助模式:从经济保障到发展育人 |
第4章 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现状分析——以W大学为例 |
4.1 W大学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的访谈调查与分析 |
4.1.1 案例W大学的代表性分析 |
4.1.2 访谈目的与访谈对象 |
4.1.3 访谈设计与访谈实施 |
4.1.4 基于访谈资料的相关分析 |
4.2 W大学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的构成要素、种类及其取得的成效 |
4.2.1 W大学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的构成要素 |
4.2.2 W大学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的相关分类 |
4.2.3 W大学精准资助育人机制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 |
4.3 W大学精准资助育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3.1 学生地位重视不足,发展育人行动滞后 |
4.3.2 识别机制不够健全,对象认定还不精准 |
4.3.3 育人项目协同不畅,精准资助育人困难 |
4.3.4 监督反馈力度不够,责任落实尚不到位 |
4.4 W大学精准资助育人机制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4.4.1 资助育人理念尚未升级 |
4.4.2 资助队伍建设还不完善 |
4.4.3 学生自助意识有待加强 |
4.4.4 联动协同机制较为欠缺 |
4.4.5 问责反馈制度尚不健全 |
第5章 优化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的实现路径 |
5.1 强化资助育人意识提升资助理念 |
5.1.1 坚持物质援助与精神帮扶相结合 |
5.1.2 坚持发展育人与教育公平相结合 |
5.1.3 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
5.1.4 坚持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
5.2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完善育人措施 |
5.2.1 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专业资助队伍 |
5.2.2 引导受助学生增强自立自强的自助意识 |
5.2.3 注重学生隐私保护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
5.2.4 扩增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资助育人项目 |
5.2.5 加强学生思政教育与资助育人有机结合 |
5.3 建立健全机制助力精准资助育人 |
5.3.1 探索大数据支撑的精准资助识别机制 |
5.3.2 形成多主体育人的多部门联动机制 |
5.3.3 建立全方位育人的多方面协同机制 |
5.3.4 健全包含问责反馈的多元评价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访谈提纲 |
四、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推行现状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研究 ——以Q校为例[D]. 朱文燕.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2]大学生消费贷款产品设计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D]. 陈光耀. 广西大学, 2020(07)
- [3]广州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偏差研究[D]. 刘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杨广锐.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D]. 刘亮亮. 河北大学, 2020(08)
- [6]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张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2)
- [7]助学贷款违约问题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X银行为例[D]. 王悦.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 张盛威.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
- [9]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对策研究 ——以NH大学为例[D]. 李洁. 南华大学, 2020(12)
- [10]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研究[D]. 陈孜.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标签:国家助学贷款论文; 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论文; 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论文; 助学贷款还款方式论文; 项目执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