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乡土与现代设计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张庭瑜[2](2020)在《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中小学教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社会对人综合素养要求的提高,艺术设计教育逐步走进公众的视野,也成为设计与教育研究中重要的课题。艺术设计教育是专业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面对当前文化缺失的现状,文化融入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而乡土文化正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文化资源。针对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融合的研究较少,缺少融入理论与策略的支持,缺少帮助乡土文化资源提取与融入的设计工具等现有不足,本文旨在探究艺术设计教育自身发展的机会与挑战,挖掘更多乡土文化的艺术设计教育功能;提出乡土文化融入策略,梳理融入流程,构建融入模型;开发艺术设计教育文化融入的设计工具,帮助艺术设计教育者进行研究与实践,实现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反思与解构,重组与再创造,完成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本文首先对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分别归纳了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内容。通过调研对乡土文化融入教育的形式、内容、途径、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分析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必要与融入价值,并提出艺术设计教育中乡土文化融入的问题。其次,总结前期研究,选择针对中小学教育阶段进行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研究。在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现状的基础上,从教育的途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环境等四个教育要素入手,总结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同时,从内在环境基础与外在环境基础两个层面出发,调研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基础,社会大环境与校园小环境基础。以此为指导,明确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原则;并从融入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提出原则与方法,构建融入模型;通过开展教学实践,对所提出的融入模型进行测试,总结融入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最后,提出融入策略,完善融入的流程并总结得到最终的融入模型与课程设计工具。基于以上,总结了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策略,主要从决策构建与生态构建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以下结论:首先,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应完善教育系统与顶层架构的设计,在决策制定时考虑平衡教育的内容与内容层次,明确教育的主辅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应注重教育主体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助式发展,教育研究与学校的发展相互促进,构建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社会文化生态。其次,乡土文化元素提取要满足全面性、完整性、时代性的要求,全面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形式、环境、途径,并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融入模型可行性合理性。最后,构建了以文化元素选择、提取、融入三个阶段组成的融入模型,以此模型呈现完整的乡土文化融入流程,并开发设计工具,帮助相关教育者进行教育教学的设计与开展。
董一民[3](2020)在《传统林盘空间要素在当代建筑中传承与转译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和乡村发展缓慢的现象并存,传统建筑的衰败和现代建筑发展过快造成了城乡建筑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当代建筑在城市和乡村的建设都暴露出了很多的弊端。随着可持续地发展观念成为当下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的文化、生态和建筑间的相互协调成为当代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当代建筑发展需要目光更多地投向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上,在传承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进行创新与拓展。传统林盘空间作为川西平原地区物质文明的代表,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具有独特的地域建筑特色,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林盘空间要素进行传承与转译,并与当代建筑创作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林盘空间要素在当代建筑中传承与转译为导向,首先对传统林盘空间构成和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并从传统建筑学和当代建筑两个视角对其要素特征进行分析归纳,传达林盘空间中当代建筑创作中的传承与转译价值。然后结合川西平原当代建筑发展的语境,解析林盘空间要素传承与转译的背景、契合方向、现状问题,表达方式、以及指导原则。最后结合当前川西平原当代建筑创作的微观角度,通过实际项目中对于传统林盘空间的传承与转译表达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传承再现、重构转译、内涵意译三个递进层级,在空间的“形”、“境”、“意”上整理归纳出林盘空间要素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传承和转译的策略。文章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案例的佐证,旨在为林盘空间要素在当代建筑中的传承与转译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使当代建筑在创作中对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人的行为等方面的表达更加紧密契合;同时激励人们为建设当代林盘空间做出更为积极地探索。
尹诗[4](2020)在《玉树当代藏族建筑创作的地域性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建筑创作的特征是现代文化范式与地域文化语境的批判与共生。本文从玉树当代藏族建筑创作的视野出发,选取地震灾后重建公共项目,运用解构分析法、图解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解析项目案例应答玉树地域的环境、场所、空间、形式、建构、材料以及建筑细部等的建筑创作策略与手法,探讨玉树地区当代藏族建筑在环境融合、建构技术、文脉演变中体现具有传承与创新意义的地域性建筑创作路径,揭示玉树当代藏族建筑地域化探索道路。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来探讨玉树当代藏族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表达:第一部分为提出观点,即绪论部分,简要论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与方法,并阐释了藏族建筑和地域性相关概念。第二部分为研读传统,即第二章,收集查阅资料与文献,并对玉树地区做了实地考察与调研。概述玉树地区自然、宗教与文化特征,对传统民居、宗教等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解析,挖掘传统建筑地域特征;同时对后续章节所分析的建筑做出简要介绍。第三部分为手法解析,即玉树当代藏族建筑地域性创作手法解析,即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从地域性建筑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域环境、建构技术、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玉树地区藏族当代建筑的地域性设计手法、策略进行了剖析解读。第四部分为总结展望,通过以上的解析,归纳总结玉树地区当代建筑创作的地域性创作设计手法与方法论,并对我国藏族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提出建议与展望。
黄庄巍[5](2020)在《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随即台湾光复,重归祖国怀抱,民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延续至台,使我国台湾地区正式走上现代建筑之路。在国际上冷战东西方阵营对立、国内海峡两岸对峙的特殊时空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欧美阵营,客观上与西方战后现代建筑运动直接相通,使之成为战后风起云涌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台湾建筑界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承担了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诸多成就。而1990年代之后,社会多元思潮泛起,台湾地区逐渐走向本土化,以现代化、地域化为创新特征的建筑设计,成为中国当代地域建筑发展的先行样本之一。中国近代建筑是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相融进程,“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二元要素构成了1949年之前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台湾地区战后现代建筑发展和创新进程,是中国近代建筑脉络后续发展的重要分支,是中国战后现代建筑探索、发展历程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塔夫里曾言,“建筑是一种布满意识形态的体制”,台湾现代建筑错综复杂的创新叙事及其内涵,唯有放置于中国两岸乃至世界历史时空中,方能得其要义。本研究以建筑设计创新学为工具,基于大量原始文献和实地调研,联结两岸,承续历史,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活动(1950s-2010s)的全面研究,提出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承续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发展脉络、具有“三重维度”下的创新价值特征,发现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三个时段”创新时段特征、“四条脉络”的创新源流特征、“五种动力”的创新动力特征,认为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九大板块”的创新结构特征。同时本文重点发掘1949年后台湾地区对我国自晚清民国所发展的近现代建筑脉络的延续叙事,重点书写了台湾地区作为1950-1970年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直接碰撞的特殊地区其建筑设计活动在中国建筑现代化与战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创新叙事与价值意义,补充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整体图景中的“台湾拼图”。
管宁[6](2019)在《历史文化:精神与物质财富之源——以文化为导向推动乡村古镇复兴》文中认为乡村古镇的核心价值是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宝藏和生命能量,是创意设计赖以点化的基石。以文化为导向推动乡村古镇复兴,应当成为乡村古镇保护与利用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以文化为导向,就其内涵而言,是提升文化自觉,尊重自然物候,关注乡土价值;这一内涵的逻辑展开则是确立发展伦理、丰富产业内容、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乡村古镇的复兴,就是要使乡村成为今天人们经济、社会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形成有自身独特魅力的新乡村。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当推动乡村古镇从千村一面到千村千面、从农耕习俗到当代生活、从乡土资源到在地创生、从功能需求到文化体验的转化。
赵旭东[7](2019)在《变奏中的乡土设计——后文化自觉时代艺术人类学的乡村应用》文中提出一种变的语境激发了乡土设计观念的出现,这可谓是后文化自觉时代艺术人类学的乡村应用。世界在变,它体现在彼此共在的感知、信息技术超车式发展、主体性意识的凸显、私人订制模式的流行、文化的限量共享模式、健康身体的追求、可移动生活机会的增加、基于品牌的符号化生活的出现、记忆的外在化共享以及游戏生活实践倒逼一种价值转型等十大方面。而站在中国去看世界还要注意到世界变的语境中的乡土特征,这就包括乡土社会的泥土性的、文字不下乡、无讼追求、看重血缘关系、强调循环性、内隐的无意识设计、作为景观的乡土以及乡土的包容性等八个方面。今天的纯粹艺术和纯粹设计理念都应该在乡土和设计的交融互构中去获得一种新理解、新综合以及新创造。
杨忞[8](2019)在《新乡土建筑选材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乡土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建构方式和传统工艺都表达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然而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现代新型材料、新的施工技术不断的出现,已经逐渐代替了人们原来使用的传统乡土材料以及传统工艺。性能更加优越的材料以及高效的现代技术满足了人们对于现代建筑功能的需求,间接的同时也削弱了建筑与地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建筑师开始反思现代主义出现的问题,开始关注本土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性。乡土建筑由于建筑师长期的“缺席”,其营造技术和建筑形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和优化。随着当代建筑师重新介入乡土建筑,对于乡土材料进行重新解读,以及对乡土材料的传统工艺的进行了改良。创造了很多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本文首先明确了新乡土建筑与乡土建筑的相关定义,并对不同乡土材料的属性展开讨论,列举出了乡土材料的自然属性和感知属性。以乡土材料的两种属性为切入点,分别介绍了竹、夯土、木、石等材料对于地域性表达的典型案例。从而展开对于乡土材料更深入的研究。然后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阐述了这些传统的乡土材料的建构方式,分析每种材料建构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创新点。其次,研究了当代技术对于乡土建筑营造的改进,阐述了材料改良的具体措施。再次,结合笔者参加的2017年德阳高校建造大赛的建造实践活动,解析不同的乡土材料的建构方式,同时横向对比其余高校的优秀作品,最后总结出竞赛期间具有积极意义的选材策略。最后,通过对乡土材料的属性分析、不同的乡土材料建构策略、归纳对乡土材料传统工艺的改良和优化,同时结合自身的实践活动归纳和总结出当代乡土材料的设计策略和实践经验,以及如何运用乡土材料去表达地域的环境、人文、技术特点的设计手法。希望笔者对于新乡土建筑选材策略的研究能够对今后乡土建筑的营造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设计手法和建构方式。
孙丹婷[9](2019)在《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着名的建筑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艺术思想展开研究,挖掘其宝贵的创作经验与理论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梳理分析勒·柯布西耶的创作历程,总结其艺术思想,提炼其思想的基础与核心。绪论部分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内容及方法,对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总体研究框架。第二章全面梳理勒·柯布西耶创作历程,将其创作生涯划分为创作原型积累阶段、创作理念建立阶段与创作风格深化阶段,分析每一阶段影响其艺术思想形成的因素,结合作品探求其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提炼勒·柯布西耶“人本主义”的思想基础,论述勒·柯布西耶“人本主义”的含义、核心及宗旨。第三章从建造观念、建造体系、建造方式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关注人对建筑的物质性需求。通过建造人性化尺度的住所,满足人的居住需求,从而体现适应时代潮流的建造观念;通过创建多米诺体系革新建筑承重结构,奠定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建立现代建筑的建造体系;通过标准化、批量化的建造方式实现精确至上、经济先行的理念,实现为全民建造“宫殿”般住宅的普世理想。第四章从建筑的外型、空间、意境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建筑是纯粹的精神创造”,关注人对建筑的精神性需求。借鉴古典建筑纯粹的几何体造型以及基准线与比例的控制,使建筑在秩序的统领下体现出崇高的美感;将现象学透明性的概念引入建筑,使观者漫步于时间、空间、建筑中体验美感;绘画、雕塑、光色体系、视觉声学与建筑融合,产生“不可言喻的空间”,使富有诗意的建筑表达情感。第五章从统一的秩序、诗意的栖居、“光辉城市”理想三个方面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城市规划学致力于创造幸福”,关注人对城市的社会性需求。统一的几何秩序与功能秩序使人们获得“精神的自由”;诗意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给人们带来“基本的快乐”;“光辉城市”理念体现勒·柯布西耶探索人类、自然、宇宙和谐关系,为全人类谋幸福的理想。第六章从对国际风格的影响、对设计组织的影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对推动现代建筑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论文结语部分解读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直角之诗》,总结其艺术思想的核心,从建筑师的职责与建筑形式之源两方面探讨其思想对当代建筑师的启示。
郭梦露[10](2019)在《当代语境下中国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探析 ——青年建筑师的创作意识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盛行的背景下,中国建筑师坚持不懈与创新求索着我国本土建筑的发展未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部分文化出现没落的现象、相似的设计手法被广泛运用、地域建筑特色渐渐消失等。国际化影响下的中国建筑市场,现代建筑创作理念仍占据主导地位,与之对应的传统乡土文化出现“边缘化”危机。那么,当代中国建筑师如何能够重新唤起中国新乡土建筑文化的发展,这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建筑界的发展势头强劲,当代青年建筑师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已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主力,也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当代青年建筑师,试图突破前辈们传承传统的思考模式,转而进行与传统对话的全新尝试,他们的作品中展现了对传统地域、乡土文化的尊重,体现着明显的时代性以及对建筑本质问题的关注,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与尝试、遭遇的阻力与困境都是对建筑创作方向的新探索和对先锋性建筑的新尝试及对建筑观念的新认识,诚然,目前这部分建筑师的数量只是少数,但是却可以通过他们对中国建筑界的发展现状了解一二,更足以透视出未来的创作方向与发展趋势。这群思想活跃的青年建筑师近年来的作品大都集中在新乡土建筑领域,笔者试着通过这些设计作品来尝试分析青年建筑师的设计价值取向,以期厘清中国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们不难从青年建筑师的建筑实践中看出,中国建筑界对于地域乡土文化领域的日渐关注。笔者在文中还探讨了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创作意识与实践的突破及局限,并提出个人的总结及建议,引申为对中国当代新乡土建筑创作的思考。全文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章为总领章节。概述了本文研究论题的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笔者的研究思路与逻辑,并重点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阐释,以期初步形成完整和清晰的理论共识。总论部分(第二章)为背景分析。系统梳理了中国新乡土建筑所处的社会背景,归纳总结出其在不同时期阶段的发展历程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的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在自然环境、时空架构、文化传承和技术建构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建筑类型的创作意识:在环境方面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文化传承方面追求和而不同,在建构方面追求发展革新。分论部分(第三、四、五章)为分类综述。分别从创作思路、手法策略和创作特征三个方面展开对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新乡土建筑创新实践的总结、梳理和论述。布局谋篇上,根据每章特定的论题,综合解析出中国新乡土建筑在当代语境下的创作现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梳理了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在相应方面所采取的创新实践思路和创作态度,分类论述融合渗透的自然共生、情景交融的空间体验、一以贯之的文脉传承、乡土语言的内涵升华、因地制宜的材料择用、延续创新的技术应用,对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手法与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总结。结论部分(第六、七章)为评价与展望。首先统筹全局,总结了新乡土建筑的成就和发展困境,继而以前瞻性视角,展望中国新乡土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以此为立足点指明新乡土建筑仍需付诸的长足改进,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二、当代乡土与现代设计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乡土与现代设计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中小学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2.1 艺术设计教育是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 |
1.2.2 文化资源融入是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之一 |
1.2.3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价值 |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1 文化构成与符号学相关研究 |
1.3.2 乡土文化教育的国内外研究 |
1.3.3 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6 研究流程和框架 |
第二章 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 |
2.1 乡土文化与乡土文化教育 |
2.1.1 乡土文化的定义 |
2.1.2 乡土文化融入教育的现状 |
2.2 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构成 |
2.2.1 乡土文化的构成要素 |
2.2.2 艺术设计教育的构成 |
2.3 乡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 |
2.3.1 艺术设计教育中乡土文化的融入必要 |
2.3.2 艺术设计教育中乡土文化的融入价值 |
2.3.3 艺术设计教育中乡土文化的融入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研究 |
3.1 调研背景与计划 |
3.1.1 调研背景 |
3.1.2 调研计划与目的 |
3.1.3 调研内容与对象 |
3.1.4 调研方法与准备 |
3.2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融入乡土文化的实践调研 |
3.2.1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现状 |
3.2.2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途径 |
3.2.3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容 |
3.2.4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形式 |
3.2.5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环境 |
3.2.6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3.3 乡土文化融入基础的调查研究 |
3.3.1 内在环境基础 |
3.3.2 外在环境基础 |
3.3.3 融入基础调研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型构建 |
4.1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原则 |
4.1.1 以中小学生认知心理为准则 |
4.1.2 以教师团队的执行性为参考 |
4.1.3 以学校建设创新性为小环境 |
4.1.4 以社会发展时代性为大环境 |
4.2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元素选择 |
4.3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提取方式 |
4.3.1 元素提取全面性 |
4.3.2 元素提取完整性 |
4.3.3 元素提取时代性 |
4.4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方式 |
4.4.1 融入教育途径 |
4.4.2 融入教育形式 |
4.4.3 融入教育环境 |
4.5 模型验证与改进 |
4.5.1 以无锡地区为例的模型验证 |
4.5.2 融入模型的问题与改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 |
5.1 融入的决策构建策略 |
5.1.1 艺术设计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设计并完善系统构建 |
5.1.2 平衡文化素养与创新科技的内容,研究与形成教育层次 |
5.1.3 明确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主辅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
5.2 融入的生态构建策略 |
5.2.1 教育主体师生间互助互利的持续发展 |
5.2.2 教育模式创新与学校发展的相互促进 |
5.2.3 社会艺术文化生态的建设与可持续性 |
5.3 融入的模型最终呈现 |
5.3.1 融入流程 |
5.3.2 元素选择阶段的方法 |
5.3.3 元素提取阶段的方法 |
5.3.4 元素融入阶段的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和表格来源 |
附录二 :调研的学校、机构、组织 |
附录三 :实践调研焦点小组提纲 |
附录四 :实践调研个人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实践活动 |
(3)传统林盘空间要素在当代建筑中传承与转译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定义 |
1.3.1 林盘 |
1.3.2 林盘建筑 |
1.3.3 当代建筑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乡村聚落 |
1.4.2 乡土民居研究 |
1.4.3 川西林盘研究 |
1.4.4 当代建筑研究 |
1.4.5 文献汇总 |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传统林盘空间要素的特征解析 |
2.1 林盘空间构成要素与影响要素分析 |
2.1.1 林盘空间的构成要素分析 |
2.1.2 林盘空间的影响要素分析 |
2.1.3 要素小结 |
2.2 传统建筑学视角下的林盘空间要素特征 |
2.2.1 形态特征 |
2.2.2 文化特征 |
2.2.3 生态特征 |
2.2.4 生活生产特征 |
2.3 当代建筑语境下的林盘空间要素特征 |
2.3.1 构成属性特征 |
2.3.2 空间内涵特征 |
2.3.3 行为属性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林盘空间要素在当代建筑中的传承与转译解读 |
3.1 川西平原当代建筑发展的时代背景 |
3.1.1 川西平原城市建设背景 |
3.1.2 川西平原乡村建设背景 |
3.2 林盘空间要素与川西平原当代建筑的契合方向分析 |
3.2.1 地域性文化表达 |
3.2.2 建筑生态性表达 |
3.2.3 空间渗透表达 |
3.2.4 传统与当代建筑技术的融合 |
3.3 传统建筑形式在当代建筑表达中的现状问题 |
3.3.1 传统符号在城市中的杂糅拼凑 |
3.3.2 传统建筑与现代风貌的对立 |
3.3.3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
3.4 传统林盘空间要素传承与转译的表达方式解读 |
3.4.1 “形”的传承 |
3.4.2 “境”的转译 |
3.4.3 “意”的隐喻 |
3.5 传统林盘空间要素传承与转译的原则 |
3.5.1 传承延续性原则 |
3.5.2 适宜性表达原则 |
3.5.3 转译创新性原则 |
3.5.4 协调性表达原则 |
3.5.5 需求体验主导原则 |
3.5.6 开放渗透性原则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体案例中林盘空间要素传承与转译分析 |
4.1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 |
4.1.1 项目概况 |
4.1.2 林盘空间要素的传承与转译思考 |
4.1.3 林盘空间要素的传承与转译的策略手法 |
4.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基地科研综合楼 |
4.2.1 项目概况 |
4.2.2 林盘空间要素的传承与转译思考 |
4.2.3 林盘空间要素的传承与转译的策略手法 |
4.3 道明竹里 |
4.3.1 项目概况 |
4.3.2 林盘空间要素的传承与转译思考 |
4.3.3 林盘空间要素的传承与转译的策略手法 |
4.4 案例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林盘空间要素传承与转译的表达策略 |
5.1 传统林盘空间要素传承再现的表达策略 |
5.1.1 布局形态的传承再现 |
5.1.2 外在形式的传承再现 |
5.1.3 空间原型的传承再现 |
5.1.4 设计符号的传承再现 |
5.2 传统林盘空间要素重构转译的表达策略 |
5.2.1 自然要素的重构转译 |
5.2.2 建筑形态的重构转译 |
5.2.3 建筑要素的重构转译 |
5.3 传统林盘空间要素内涵意译的表达策略 |
5.3.1 虚实渗透的空间形态 |
5.3.2 空间的有序与错乱 |
5.3.3 整体形态的变化与统一 |
5.3.4 行为体验下的空间意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作者在学业期间参与的与论文相关的实践项目 |
附录2 文中相关的主要当代建筑实践案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玉树当代藏族建筑创作的地域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既往研究 |
1.3.1 地域性建筑的研究 |
1.3.2 藏族建筑的研究 |
1.3.3 玉树地区藏族建筑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4.1 名词概念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玉树传统建筑解析 |
2.1 玉树地区的自然、宗教和文化 |
2.1.1 自然特征 |
2.1.2 宗教特征 |
2.1.3 文化特征 |
2.1.4 地域特征对建筑影响 |
2.2 玉树传统聚落调研解析 |
2.2.1 选址与布局 |
2.2.2 空间组织 |
2.2.3 结古寺周围传统聚落 |
2.3 玉树地区传统建筑调研分析 |
2.3.1 结古寺 |
2.3.2 嘛呢石堆 |
2.3.3 居住建筑 |
2.3.3.1 外部形态 |
2.3.3.2 功能布局 |
2.3.3.3 建构技术 |
2.4 玉树灾后重建项目调研分析 |
2.4.1 玉树州行政中心 |
2.4.2 玉树州博物馆 |
2.4.3 康巴艺术中心 |
2.4.4 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 |
2.4.5 格萨尔广场 |
2.4.6 地震遗址纪念馆 |
2.4.7 文成公主纪念馆 |
2.4.8 太阳湖假日酒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地域环境的玉树当代藏族建筑设计表达 |
3.1 应对地域气候 |
3.1.1 高原气候的适应 |
3.1.2 日照的合理利用 |
3.2 适应地方场所 |
3.2.1 顺应地形地势 |
3.2.2 融入场地环境 |
3.3 回应城市环境 |
3.3.1 城市肌理的延续 |
3.3.2 城市空间的融合 |
第4章 基于建构技艺的玉树当代藏族建筑设计表达 |
4.1 结合地域材料 |
4.1.1 地域材料现代表达 |
4.1.2 现代材料地域表现 |
4.2 传承建构逻辑 |
4.2.1 转化传统建构 |
4.2.2 采用现代结构 |
4.3 运用适宜技术 |
4.3.1 延续传统技艺 |
4.3.2 适用高新技术 |
第5章 基于文化内涵的玉树当代藏族建筑设计表达 |
5.1 重现原型与空间 |
5.1.1 解构地域原型 |
5.1.2 重构地域空间 |
5.2 延续地方文脉 |
5.2.1 解读文化内涵 |
5.2.2 继承习俗文化 |
5.3 转译地域符号 |
结语 |
玉树地域建筑创作手法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概述与研究综述 |
1.2.1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综述 |
1.2.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
1.2.3 研究思路:“三重维度”“三个时段”“四条脉络”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架构:九个创新板块 |
第2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一阶段(1950s-1970s) |
2.1 世界冷战与两岸对峙格局下的现代主义中国传播 |
2.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经典现代主义阶段) |
2.2.1 二战前后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传播 |
2.2.2 西方建筑师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群体 |
2.2.3 特殊历史情境下的现代建筑启蒙 |
2.2.4 西方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的现代主义创作 |
2.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2.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民族主义主导阶段) |
2.3.1 中国古典复兴脉络的边陲延续 |
2.3.2 中国建筑文化本位主义者们的执着与坚守 |
2.3.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下的建筑理论建构 |
2.3.4 古典形态下的中国宫廷美学与现代空间发展 |
2.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2.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人文主义主导阶段) |
2.4.1 现代空间与东方气韵的早期碰撞 |
2.4.2 不同源流背景下的闪耀群星 |
2.4.3 中国传统哲学、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理论的碰撞融合 |
2.4.4 一次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高峰 |
2.4.5 本板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二阶段(1970s-1990s) |
3.1 经济腾飞与矛盾政经形势下多种思潮的输入与发展 |
3.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行阶段) |
3.2.1“美国化”与“中国化” |
3.2.2 汉宝德与高尔潘 |
3.2.3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
3.2.4 西方思潮的进一步移植与发展 |
3.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3.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建筑商品化时期) |
3.3.1 中国古典复兴与建筑商品化的合流与发展 |
3.3.2 李祖原与王昭潘 |
3.3.3 中国哲学在商业化语境下的形式流变 |
3.3.4 后现代与商业化语境下中国元素的形式转译 |
3.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3.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地域主义萌芽阶段) |
3.4.1 台湾乡土文学运动与西方乡土运动 |
3.4.2 中国地域建筑的一支:台湾乡土建筑 |
3.4.3 王镇华、李乾朗与汉宝德 |
3.4.4 中国当代乡土建筑的先行实践 |
3.4.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三阶段(1990s-2010s) |
4.1 多元思潮与政经形势下的嬗变 |
4.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
4.2.1“去中心”“去符号化”下的城乡地景营造 |
4.2.2 中生代建筑师的群体崛起 |
4.2.3 日常、公共与平民的建筑 |
4.2.4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4.3 中国地域建筑一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
4.3.1 多元思潮下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发展 |
4.3.2 闽南、客家、高山族与闽东海岛建筑传统的当代实践 |
4.3.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4.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多元化思潮阶段) |
4.4.1 意义的解构与中式美学的兴起 |
4.4.2 现代中式人文美学、空间形态的发展 |
4.4.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我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1950s-2010s)维度、脉络、动力特征及研究展望 |
5.1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三重维度” |
5.1.1 世界维度 |
5.1.2 中国维度 |
5.1.3 地域维度 |
5.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四条脉络” |
5.2.1 现代脉络 |
5.2.2 古典脉络 |
5.2.3 人文脉络 |
5.2.4 乡土脉络 |
5.3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五种动力” |
5.3.1 家国情怀之力 |
5.3.2 政治文化之力 |
5.3.3 外来思潮之力 |
5.3.4 技术革新之力 |
5.3.5 经济起伏之力 |
5.4 台湾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展望及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变奏中的乡土设计——后文化自觉时代艺术人类学的乡村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乡土与设计 |
应用于一种变的语境 |
站在中国看世界 |
基于变的乡土设计 |
在追求设计中去理解中国乡土文化 |
余 论 |
(8)新乡土建筑选材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与地域性 |
1.2.2 乡土材料探索的兴起。 |
1.2.3 现代技术与传统建筑材料的结合 |
1.3 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对于乡土建筑选材的研究概况 |
1.3.2 国内对于乡土建筑选材的研究概况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新乡土建筑的概念与乡土材料的发展 |
2.1 乡土建筑 |
2.2 乡土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2.3 新乡土建筑 |
2.4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对比以及关联 |
2.4.1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对比 |
2.4.2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的关联性 |
2.5 新乡土建筑与乡土材料的发展 |
2.5.1 新的空间形态 |
2.5.2 传统材料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土材料的属性与地域性表达 |
3.1 材料的概念 |
3.2 材料的属性 |
3.2.1 材料的自然属性 |
3.2.2 材料的感知属性 |
3.3 乡土材料 |
3.4 乡土材料的地域性表达 |
3.5 竹材 |
3.5.1 竹子的属性 |
3.5.2 竹材的地域性表达-竹蓬乡堂案例分析 |
3.6 夯土 |
3.6.1 夯土的属性 |
3.6.2 夯土的地域性表达-飞茑集案例分析 |
3.7 木材 |
3.7.1 木的属性 |
3.7.2 木材的地域性表达-团结村木屋酒店案例分析 |
3.8 砖材 |
3.8.1 砖的属性 |
3.8.2 砖材的地域性表达-三河村村民活动中心案例分析 |
3.9 石材 |
3.9.1 石材的属性 |
3.9.2 石材的地域性表达-雷宅案例分析 |
3.10 现代建筑材料与传统工艺 |
3.10.1 轻钢 |
3.10.2 混凝土 |
3.10.3 现代建筑材料的地域性表达-渔乡茶舍案例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土材料的建构方式研究 |
4.1 建构的实质 |
4.2 乡土材料的建构思考 |
4.3 木的建构方式 |
4.3.1 抬梁式 |
4.3.2 穿斗式 |
4.3.3 井干式 |
4.3.4 木框架结构 |
4.3.5 编织 |
4.3.6 榫卯穿插 |
4.3.7 木构界面 |
4.4 竹材的建构方式 |
4.4.1 竹骨架 |
4.4.2 竹编夹泥墙 |
4.4.3 绑扎和榫接 |
4.4.4 竹与金属连接件 |
4.5 砖材的砌筑方式 |
4.5.1 错缝砌筑 |
4.5.2 空斗砌筑 |
4.5.3 透空砌筑 |
4.5.4 凹凸砌筑 |
4.6 石材的建构方式 |
4.6.1 石材叠砌建构 |
4.6.2 石材填充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土材料建筑营造技术的更新与改良 |
5.1 传统结构体系改良 |
5.1.1 轻型钢木结构体系 |
5.1.2 钢筋混凝土基础 |
5.2 夯土墙营造技术的改良 |
5.2.1 夯土工具的改良 |
5.2.2 添加剂的加入 |
5.2.3 施工方式的改良 |
5.3 石材营造技术的改进 |
5.3.1 石墙内衬的改善 |
5.3.2 石材编织工艺的更新 |
5.4 木材的加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乡土建筑的实地研究和实践 |
6.1 活动背景 |
6.2 基地介绍 |
6.3 设计过程 |
6.4 实践过程 |
6.4.1 场地建造 |
6.4.2 石材的应用 |
6.4.3 木材的建构 |
6.4.4 瓦材的装饰 |
6.4.5 建筑的部分建造 |
6.5 成果展示 |
6.6 其他高校方案分析 |
6.6.1 北南鸽舍(东南大学) |
6.6.2 山间茶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6.6.3 自做家(华南理工大学) |
6.6.4 设计反思及小结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乡土建筑选材策略的思辨 |
7.1 材料的真实性 |
7.1.1 表达乡土材料的天然本性设计策略 |
7.2 材料的连贯性 |
7.2.1 乡土材料的历史记忆连贯性 |
7.2.2 乡土材料的时间连续性 |
7.2.3 乡土材料与环境的整体连贯性设计策略 |
7.3 材料的适宜性 |
7.3.1 结合地方气候 |
7.3.2 传承本土营造技术 |
7.3.3 适宜建造技术的选择 |
7.3.4 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设计策略 |
7.4 材料的生态性策略 |
7.4.1 乡土材料的自然降解与自然再生 |
7.4.2 乡土材料的旧材新用设计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竞赛 |
致谢 |
(9)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勒·柯布西耶创作历程及思想基础 |
2.1 创作原型积累阶段(1888-1917) |
2.1.1 成长环境 |
2.1.2 教育经历 |
2.1.3 早期创作:地区主义 |
2.2 创作理念建立阶段(1917-1944) |
2.2.1 纯粹主义提供视觉语言 |
2.2.2 《新精神》拓展传播途径 |
2.2.3 理论研究阐释艺术思想 |
2.2.4 中期创作:功能主义 |
2.3 创作风格深化阶段(1945-1965) |
2.3.1 扩展功能主义的内涵 |
2.3.2 追寻内心世界的观照 |
2.3.3 倾向个人意志的表达 |
2.3.4 晚期创作:粗野主义 |
2.4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基础:人本主义 |
2.4.1 人本主义的释义 |
2.4.2 人本主义的核心 |
2.4.3 人本主义的宗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
3.1 建造观念 |
3.1.1 符合时代的新精神 |
3.1.2 遵循人性化的尺度 |
3.1.3 满足人的居住需求 |
3.2 建造体系 |
3.2.1 “多米诺”结构体系 |
3.2.2 “雪铁龙”住宅模型 |
3.2.3 “新建筑五原则” |
3.2.4 四种基本住宅类型 |
3.3 建造方式 |
3.3.1 标准化体现秩序原则 |
3.3.2 批量化体现经济法则 |
3.4 创作实践 |
3.4.1 弗吕日现代居住区 |
3.4.2 马赛公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是纯粹的精神创造” |
4.1 形体秩序体现美感 |
4.1.1 几何体是造型的本质 |
4.1.2 基准线是秩序的保证 |
4.2 时空建筑传达美感 |
4.2.1 空间构成 |
4.2.2 建筑漫步 |
4.3 诗意建筑表达情感 |
4.3.1 绘画引发诗意的隐喻 |
4.3.2 建筑引发观者的情感 |
4.4 创作实践 |
4.4.1 朗香圣母教堂 |
4.4.2 拉图雷特圣玛丽修道院 |
4.4.3 东京国家西方美术馆 |
4.4.4 昌迪加尔建筑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规划学致力于创造幸福” |
5.1 统一秩序获得“精神自由” |
5.1.1 几何秩序 |
5.1.2 功能秩序 |
5.2 诗意栖居带来“基本快乐” |
5.2.1 物质环境 |
5.2.2 人文环境 |
5.3 “光辉城市”构建理想模型 |
5.3.1 “瓦赞规划” |
5.3.2 “光辉城市” |
5.4 创作实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影响 |
6.1 对国际风格的影响 |
6.2 对设计组织的影响 |
6.2.1 对CIAM的影响 |
6.2.2 对其他组织的影响 |
6.3 对国家地区的影响 |
6.3.1 日本 |
6.3.2 美国 |
6.3.3 欧洲 |
6.3.4 南美 |
6.3.5 印度 |
6.3.6 中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
7.2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核心:融合 |
7.2.1 艺术的融合 |
7.2.2 .思想的融合 |
7.3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启示 |
7.3.1 建筑师的职责 |
7.3.2 建筑形式之源 |
7.4 由勒·柯布西耶个案研究引发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A 勒·柯布西耶的着作及报告 |
附录B 国内出版的研究勒·柯布西耶个案的部分着作 |
附录C 国内研究勒·柯布西耶的部分期刊论文 |
附录D 译介的代表性学术着作汇总表 |
附录E 国外研究勒·柯布西耶的代表性着作 |
(10)当代语境下中国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探析 ——青年建筑师的创作意识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3.1 乡土建筑 |
1.3.2 新乡土建筑 |
1.3.3 当代乡土 |
1.3.4 地域主义建筑 |
1.3.5 乡土营建 |
1.3.6 青年建筑师 |
1.3.7 相关概念辨析 |
1.3.8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案例选取 |
1.4.3 研究内容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青年建筑师及其作品研究概述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7.1 研究难点 |
1.7.2 研究创新点 |
2.中国新乡土建筑发展历程 |
2.1 中国新乡土建筑的社会背景 |
2.1.1 农耕文明转型与城乡二元化 |
2.1.2 当代乡村聚落发展境遇 |
2.1.3 对文化传承的迫切诉求 |
2.1.4 特殊事件导向下的需求 |
2.2 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发展历程 |
2.2.1 先驱探索:建国初期 |
2.2.2 承前启后:文革时期 |
2.2.3 多元突破:改革开放时期 |
2.2.4 理性创新:新时代的新尝试 |
2.3 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发展背景 |
2.4 本章小结 |
3.青年建筑师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现象解读 |
3.1 建筑师群体特征 |
3.2 实践工作方式 |
3.3 项目地域分布 |
3.4 项目功能类型 |
3.5 项目性质 |
3.6 实践介入模式 |
3.7 本章小结 |
4.青年建筑师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意识与思路 |
4.1 重视乡土价值 |
4.1.1 自然环境因素 |
4.1.2 建成环境因素 |
4.1.3 人文环境因素 |
4.2 融入现代设计 |
4.2.1 引入现代观念 |
4.2.2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 |
4.2.3 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
4.3 模糊设计模式 |
4.3.1 在地设计 |
4.3.2 向民间学习 |
4.4 本章小结 |
5.青年建筑师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手法与策略 |
5.1 融合渗透的自然共生 |
5.1.1 应对自然环境条件 |
5.1.2 气候的适应与调节 |
5.1.3 返璞归真的设计语言 |
5.2 情景交融的空间体验 |
5.2.1 外部空间表达 |
5.2.2 内部空间塑造 |
5.2.3 内外部空间沟通 |
5.3 一以贯之的文脉传承 |
5.3.1 注重细部表达 |
5.3.2 把握色彩质感 |
5.3.3 借鉴民俗民风 |
5.3.4 再现乡土图景 |
5.4 乡土语言的内涵升华 |
5.4.1 提炼与转译 |
5.4.2 隐喻与象征 |
5.5 因地制宜的材料择用 |
5.5.1 传统材料的新演绎 |
5.5.2 现代材料表达乡土性 |
5.5.3 新旧材料的对比与融合 |
5.6 延续创新的技术应用 |
5.6.1 应用适宜技术 |
5.6.2 革新建造工艺 |
5.6.3 改进乡土技术 |
5.6.4 引入现代技术 |
5.7 本章小结 |
6.中国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启示与展望 |
6.1 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的观念取向 |
6.1.1 自发性 |
6.1.2 自觉性 |
6.1.3 自省性 |
6.2 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的设计启示 |
6.2.1 创作成就 |
6.2.2 困境与束缚 |
6.3 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的意义探讨 |
6.3.1 社会层面 |
6.3.2 建筑学层面 |
6.4 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的发展展望 |
6.4.1 边缘方向拓展 |
6.4.2 对立与融合 |
6.4.3 多维度探索 |
6.4.4 高技化演变 |
6.4.5 可持续性发展 |
6.5 本章小结 |
7.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四、当代乡土与现代设计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中小学教育为例[D]. 张庭瑜. 江南大学, 2020(01)
- [3]传统林盘空间要素在当代建筑中传承与转译表达研究[D]. 董一民.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玉树当代藏族建筑创作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 尹诗.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5]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黄庄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历史文化:精神与物质财富之源——以文化为导向推动乡村古镇复兴[J]. 管宁. 文化产业研究, 2019(04)
- [7]变奏中的乡土设计——后文化自觉时代艺术人类学的乡村应用[J]. 赵旭东. 社会科学, 2019(10)
- [8]新乡土建筑选材策略研究[D]. 杨忞. 湖南大学, 2019(01)
- [9]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D]. 孙丹婷.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10]当代语境下中国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探析 ——青年建筑师的创作意识与实践[D]. 郭梦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建筑论文; 当代建筑论文; 4·14玉树地震论文; 建筑文化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