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控制——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区域规划的思考

发展与控制——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区域规划的思考

一、发展与控制——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地区规划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穗府办[2021]1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广州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反映。2021年9月13日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前言一、发展基础(一) 枢纽功能不断增强(二) 临空产业加速集聚(三)国家级平台加快建设(四)对外开放新高地持续提升二、面临形势(一)发展机遇(二)面临挑战

广州市人民政府[2](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2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广州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4月20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目录第一章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竣仁[3](2020)在《“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航空业务的蓬勃发展,空港吸引了各种高新产业的聚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也越来越快,临空产业的发展使得空港地区成为大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汇点,同时带动了相关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了航空城的形成。为了减少发展过程中空港、临空产业和航空城三者之间的矛盾,提高空港地区的综合开发效益,不少空港地区纷纷提出了“港、产、城”三者融合发展的理念。空港工作区是空港的重要保障设施区,交通条件优越,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吸引了许多商务办公和休闲娱乐等产业服务设施的布局,同时其门户地位得到加强,推动了建筑和空间形象的塑造以及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空港工作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如何进行功能方面的构建以及空间形态的塑造。本文第一章首先明确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创新点,界定了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论文的研究方法,并构建了整个研究框架。第二章对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概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临空经济区和临空产业的发展布局特点,分析了临空经济进行“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缘由、必要条件、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了空港工作区的概念、设计特点和发展问题,最后明确了本文在工作区空间形态设计上的主要内容。第三章结合笔者实地调研、参与实际项目以及文献调研等过程中所收集的案例资料,对“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空港工作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包括工作区的产业和功能发展、交通系统的建设、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控制以及景观形象和环境品质的塑造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最后两章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了“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和传统工作区在功能构建以及空间形态上的区别,第四章主要进行了两者在功能配置、功能布局模式、设施布局策略等方面的对比,第五章则分析了两者在路网、街道形态、开放空间形态和建筑形态等方面的区别,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突出“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空港工作区在功能和空间形态方面的特点。“港、产、城”融合模式下的空港工作区在设计上比传统工作区增加了许多非航的产业和功能,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设计过程中要协调控制“港”、“产”和“城”三个系统的平衡,将不同地块和不同功能设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消除工作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隔阂,塑造工作区的门户形象,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景观空间环境,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李鑫[4](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航站楼天然采光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为例》文中指出天然采光作为航站楼的主要采光形式之一,对航站楼的室内空间环境以及节能等多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由于航站楼自身体量巨大,导致其内需空间缺乏光照,而现阶段我国航站楼的采光设计主要是针对照明设计,缺乏对天然采光的重视,同时建筑师在进行采光设计时一般都是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更侧重形式上的虚实对比,缺乏对节能和光学设计的思考。而随着BIM技术在辅助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逐步深入,基于模型共享技术,实现一模多算,高效快捷的完成光环境模拟已成为可能。因此,本文以航站楼天然采光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BIM技术模拟、量化分析航站楼的天然采光效果,从而辅助建筑设计,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本文在天然采光理论的基础上,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航站楼建筑的天然采光优化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航站楼天然采光进行了基本解析,并着重分析了航站楼天然采光的主要设计因素,包括玻璃幕墙采光系统、天窗采光系统、中庭和庭院采光系统以及遮阳系统等。其次,对BIM技术、光环境模拟以及在航站楼建筑中的应用做了总结。最后,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的天然采光设计为实例,通过BIM技术,模拟分析其天然采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的优化设计,再次进行模拟,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得出航站楼天然采光设计优化的策略,包括玻璃幕墙采光设计优化,天窗采光设计优化,中庭采光设计优化以及遮阳设计优化四部分。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设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BIM的光环境模拟技术,对一个航站楼设计案例进行实践应用研究,并得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对航站楼建筑天然采光设计优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王宏磊[5](2020)在《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以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为主,随着民航旅客运载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提升,一、二线城市相继进入机场扩容之中。如何兼顾内部功能与外部形象是设计者们需要解决的根本命题。金属屋面作为航站楼重要外围护结构之一,对航站楼的室内空间环境与外在建筑形象有着关键性影响,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缺乏对金属屋面深化设计的重视,设计院把屋面设计任务转嫁给屋面加工厂家的设计模式,使其与建筑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从航站楼这一特定建筑类型出发,从建筑师的角度总结兼顾屋面技术与艺术的设计策略,对指导航站楼建筑实践、促进金属屋面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金属屋面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对航站楼建筑的金属屋面从建筑设计角度分析研究。论文首先对航站楼建筑和金属屋面进行了分析,对航站楼金属屋面的应用、特点及审美进行了研究,作为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与国内金属屋面厂家的合作对国内外30个大中型航站楼的金属屋面进行案例收集分析,总结出现阶段航站楼金属屋面应用的主流屋面类型、屋面构型、天窗设计、防水构造以及保温构造类型,分析不同类型在航站楼建筑中的适用性。并选取代表性的案例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特点总结。结合以上案例研究,对航站楼金属屋面的技术体系和技术难点进行解析,提出解决策略。最终基于提升屋面艺术表现力和实现优越的围护功能,从金属屋面整体设计、细部设计与可持续设计三个方面提出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策略。本文在对多个实际工程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践经验与设计理论,提出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的参考性框架,以具体的设计策略引导航站楼设计人员更好地进行设计实践。

许天宇[6](2020)在《基于旅客体验的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航站楼作为机场的主体建筑,是旅客乘机出行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当今旅客对航站楼的心理定位不再是单纯满足基本功能的交通建筑,而是更加关注航站楼内的空间体验。随着旅客流量的增长,航站楼建设规模日益增大,直接导致空间尺度大,旅客步行距离远等问题,需要空间多样性设计形成空间的适度变化,缓解旅客在航站楼内枯燥漫长的流程中可能产生的疲劳、焦虑、不适等感受。本文立足于现阶段国内航站楼的基本情况,把大型航站楼内部主要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旅客的需求与感受出发,提出空间多样性设计策略,旨在为旅客营造出多样丰富的空间环境,提升空间趣味性、识别性和舒适性,改善旅客出行体验。文章首先对航站楼建筑设计、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进行基础研究,并对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的研究范围、表现、必要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研究及调研等方式,分析航站楼中旅客的类型与行为、影响旅客体验的因素、旅客的心理变化等。其次通过调研国内、外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现状,分析国内大型航站楼在内部空间设计上所存在的问题,并对重点案例的实地调研与研究解析,对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手法及对应的空间体验进行分析,为后文策略的提出提供思路与案例支撑。最后结合影响旅客体验的因素,提出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应遵循便捷性、识别性、舒适性及趣味性原则,并从空间流线、空间尺度、空间形态、空间界面、空间序列、景观与功能设施等方面提出改善旅客体验的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策略。本文在吸收航站楼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旅客的需求与感受出发,在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层面予以回应,为我国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提出合理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航站楼的空间品质,为旅客营造出更好出行体验。

马智超[7](2020)在《基于旅客心理行为的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发展迅速,全国各地的机场建设逐渐增多,航站楼的旅客吞吐量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航站楼建筑开始朝向人性化设计、智慧化设计、弹性化设计和功能复合化设计的方向发展。航站楼混流区作为一种功能复合化的设计策略,已经成为了枢纽机场航站楼的设计趋势。我国航站楼混流区的建设和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在设计实践中,我国采用混流区设计的航站楼实例还不多,设计经验相对匮乏;而在航站楼研究中,我国关于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旅客满意度评价、旅客行为测量评价和空间可视性评价三种评价方式,分别从旅客心理,旅客行为和空间客观属性三个角度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的设计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首先对枢纽机场和航站楼混流区的定义进行了阐述,接着介绍了国内外航站楼混流区的发展概况,最后对航站楼混流区设计的优劣势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设计概况;接着对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的流线规划、功能组成、空间设计、标识设计、配套设施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三部分(第四章)首先在评价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选定了旅客满意度评价、行为测量评价和空间可视性评价作为评价方式,接着对三种评价方式进行了设计,最后建立了航站楼混流区的整体评价模型。第四部分(第五章至第六章)首先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量化分析,获得了旅客在混流区内的关注要点和满意度评价;接着采用行为地图法和行为轨迹追踪法对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的旅客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进出港旅客在混流区内的行为规律。最后,利用空间句法模拟软件Depthmap对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进行了可视性分析,对前两种评价方式进行了补充验证。第五部分(第七章)在使用后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站楼混流区设计提出了建议。本论文从旅客心理、行为和空间可视性的角度对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进行了评价分析,对今后的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苏涛[8](2020)在《基于GIS的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正式突破60%,城镇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快速城市化背后的诸多问题:交通拥堵、城市内涝、新建建筑千篇一律、城市特色风貌逐渐消失等等。在此背景下,如何塑造城市形象,摆脱特色缺失危机,提升城市整体风貌成为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城市良好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对城市特色风貌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从城市特色、城市风貌规划、城市意象等多个理论进行解读,总结城市特色风貌的定义、概念与特征,探讨了城市特色风貌的构成要素,并归纳城市特色风貌评价的主要方法。在基础理论研究之外,本文着重对广州市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结合传统的意象空间感知等调研方法,引入新型数据环境下的地图空间数据、网络数据、政府公开数据等大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评价的相关方法,试图以量化的数据展现接近意象描述的城市特色风貌概况,从多维角度进行解读。寻找广州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分布的核心要素和对应空间,研究各片区风貌评价的结果,探讨其现状缺陷和可供提升的地方,提出塑造具有场所记忆感和居民认同的当地风貌策略。弥补现有规划中“自上而下”的风貌规划手段,希望最终能呈现一个动态的、可更新的且具有操作性的评价体系,为后续广州中心城区城市设计、风貌管控、公共空间营造等实践工作提供支撑。本文希望通过特定的研究区域——广州市中心城区,总结适用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特色风貌评价体系,梳理城市风貌认知主体参与评价时的认知规律。希望通过研究为其他城市的风貌控制工作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供参考的评价工具,落实“重特色、重生态、重风貌”的规划编制要求。

张小星[9](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提出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谢凌峰[10](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研究表明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二、发展与控制——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地区规划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与控制——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地区规划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3)“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和领域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航空城及临空产业方面的相关研究
        1.3.2 “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1.3.3 空港工作区的相关研究
        1.3.4 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1.3.5 对既有研究的分析评价
    1.4 研究方法、框架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2.1 空港经济与产业发展分析
        2.1.1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概况
        2.1.2 临空产业类型和发展
        2.1.3 临空产业的布局特点
    2.2 “港、产、城”融合发展分析
        2.2.1 临空经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提出
        2.2.2 “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概念及发展阶段
        2.2.3 “港、产、城”融合模式的基本前提条件
        2.2.4 “港、产、城”融合发展现状
        2.2.5 “港、产、城”融合发展存在问题
    2.3 空港工作区概述
        2.3.1 空港和空港工作区相关概念
        2.3.2 空港工作区设计特点
        2.3.3 空港工作区发展问题分析
    2.4 空间形态要素构成与设计内容
        2.4.1 空间形态要素构成
        2.4.2 路网街道形态组织
        2.4.3 建筑形态控制
        2.4.4 景观开放空间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空港工作区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工作区产业和功能的发展
        3.1.1 案例调研分析
        3.1.2 产业类型和发展特点
        3.1.3 产业开发模式及趋势
        3.1.4 功能配置的影响因素
        3.1.5 功能构成与分类
        3.1.6 功能用地兼容性的考虑
    3.2 工作区交通系统建设
        3.2.1 案例调研分析
        3.2.2 交通系统类型与发展特点
        3.2.3 路网设计与城市标准的衔接
    3.3 工作区建筑密度和高度的控制
        3.3.1 案例调研分析
        3.3.2 飞行净空限制面的影响
        3.3.3 限高、土地价值和城市形象的综合考虑
    3.4 工作区景观形象和环境品质营造
        3.4.1 案例调研分析
        3.4.2 景观环境的发展特点
        3.4.3 景观开放空间的层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与传统工作区的功能构建对比研究
    4.1 功能配置对比
        4.1.1 功能多样性对比
        4.1.2 功能配置比例对比
    4.2 整体功能布局策略对比
        4.2.1 功能布局模式对比
        4.2.2 对交通资源的利用对比
        4.2.3 与周边产业的联动对比
    4.3 主要设施布局策略对比
        4.3.1 商务商业
        4.3.2 酒店旅馆
        4.3.3 会展会议
        4.3.4 公共停车设施
        4.3.5 运营配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与传统工作区的空间形态对比研究
    5.1 路网与街道形态的对比
        5.1.1 路网密度和区块尺度的对比
        5.1.2 主要道路建筑贴线率对比
    5.2 开放空间形态对比
        5.2.1 空间节点体系对比
        5.2.2 轴线空间系统对比
        5.2.3 门户节点形态对比
    5.3 建筑形态的对比
        5.3.1 布局形态和整体肌理对比
        5.3.2 建筑风格协调性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BIM技术的航站楼天然采光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1.1.2 航站楼建筑的高能耗现状
        1.1.3 天然采光设计的节能效用
        1.1.4 BIM模拟技术辅助建筑采光设计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计算机模拟量化法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航站楼与天然采光设计概述
    2.1 航站楼建筑分析
        2.1.1 航站楼的功能与流程
        2.1.2 航站楼建筑构型
        2.1.3 航站楼建筑特征
    2.2 天然采光设计分析
        2.2.1 天然采光设计影响因素
        2.2.2 采光设计标准
    2.3 航站楼天然采光分析
        2.3.1 航站楼天然采光设计的发展
        2.3.2 航站楼天然采光设计的动因
        2.3.3 航站楼玻天然采光设计的原则
        2.3.4 航站楼天然采光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航站楼建筑天然采光设计因素分析
    3.1 天窗采光系统
        3.1.1 航站楼天窗主要设计形式类型
        3.1.2 天窗采光形式
        3.1.3 天窗采光布置方式
        3.1.4 天窗与吊顶的结合
    3.2 玻璃幕墙采光系统
        3.2.1 航站楼玻璃幕墙主要玻璃材料应用类型
        3.2.2 玻璃幕墙材料采光性能
        3.2.3 玻璃幕墙材料类型
    3.3 中庭和庭院采光系统
        3.3.1 航站楼采光中庭剖面主要设计形式类型
        3.3.2 航站楼庭院主要采光形式
    3.4 遮阳系统
        3.4.1 航站楼玻璃幕墙遮阳以及天窗遮阳类型
        3.4.2 航站楼玻璃幕墙遮阳形式
        3.4.3 航站楼屋顶天窗遮阳形式
        3.4.4 智能化遮阳系统
    3.5 其它技术措施
        3.5.1 导光技术
        3.5.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3.5.3 定向反射膜
    3.6 本章小结
4 BIM技术光环境模拟及其在航站楼建筑中的应用
    4.1 BIM概述
        4.1.1 BIM的概念
        4.1.2 BIM特点
        4.1.3 BIM软件
    4.2 建筑光环境模拟概述
        4.2.1 光环境模拟的概念
        4.2.2 模拟方法
        4.2.3 光环境模拟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3 BIM技术在航站楼建筑光环境模拟中的应用
        4.3.1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
        4.3.2 北京大兴机场
        4.3.3 BIM技术在航站楼建筑光环境模拟中的应用优势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BIM技术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天然采光分析
    5.1 项目概述
        5.1.1 项目背景
        5.1.2 建筑设计
        5.1.3 采光设计
    5.2 BIM基本模型
        5.2.1 建模软件介绍
        5.2.2 东航站楼建筑BIM模型建立
    5.3 基于BIM技术的天然采光分析
        5.3.1 光环境模拟软件软件介绍
        5.3.2 参数设置
        5.3.3 天然采光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天然采光设计优化策略
    6.1 BIM技术下基于气象数据的天然采光设计优化
        6.1.1 气象数据
        6.1.2 基于BIM技术的气象数据下的气候环境分析
        6.1.3 地理及气候环境分析策略
    6.2 天窗采光设计优化
        6.2.1 采光天窗的窗地面积比
        6.2.2 采光天窗的分布
        6.2.3 采光天窗的形式
        6.2.4 天窗采光设计优化策略
    6.3 玻璃幕墙采光设计优化
        6.3.1 玻璃幕墙的材料
        6.3.2 玻璃幕墙的层高
        6.3.3 玻璃幕墙采光设计优化策略
    6.4 中庭采光设计优化
        6.4.1 采光中庭剖面形式
        6.4.2 中庭采光设计优化策略
    6.5 遮阳措施设计优化
        6.5.1 屋顶出挑
        6.5.2 玻璃幕墙倾斜
        6.5.3 玻璃幕墙遮阳构件形式
        6.5.4 天窗遮阳形式
        6.5.5 遮阳措施优化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5)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航站楼快速建设背景
        1.1.2 金属屋面在航站楼中的应用背景
        1.1.3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现状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图示分析法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航站楼金属屋面概述
    2.1 航站楼建筑概述
        2.1.1 航站楼建筑构型
        2.1.2 航站楼建筑特征
    2.2 金属屋面概述
        2.2.1 金属屋面的定义
        2.2.2 金属屋面的系统分类
    2.3 航站楼金属屋面概述
        2.3.1 航站楼金属屋面应用发展
        2.3.2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应用动因
        2.3.3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特点
    2.4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设计要素
        2.4.1 金属屋面构型设计
        2.4.2 金属屋面系统选型
        2.4.3 金属屋面细部构造
        2.4.4 金属屋面的节能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应用及实例研究
    3.1 调研的目的、对象和方式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对象
        3.1.3 调研方式
    3.2 航站楼金属屋面应用类型研究
        3.2.1 金属屋面的板型体系
        3.2.2 金属屋面构型设计
        3.2.3 金属屋面采光天窗形式
        3.2.4 金属屋面的防水构造
        3.2.5 金属屋面的保温构造
    3.3 国内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实例解析
        3.3.1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3.3.2 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
        3.3.3 桂林两江机场T2航站楼
        3.3.4 昆明长水机场航站楼
        3.3.5 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
    3.4 国外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解析实例
        3.4.1 日本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
        3.4.2 西班牙马德里巴拉哈斯国际机场T4航站楼
    3.5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问题总结
    3.6 本章小结
4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艺术表现与技术难点
    4.1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艺术表现
        4.1.1 表皮处理
        4.1.2 平面构成
        4.1.3 立体造型
    4.2 航站楼金属屋面技术难点分析
        4.2.1 航站楼金属屋面抗风设计
        4.2.2 航站楼金属屋面防水设计
        4.2.3 航站楼金属屋面声学设计
        4.2.4 航站楼金属屋面防雷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策略
    5.1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原则
        5.1.1 构造合理原则
        5.1.2 技术适宜原则
        5.1.3 形式美观原则
    5.2 航站楼金属屋面整体设计
        5.2.1 基于围护功能
        5.2.2 基于空间需求
        5.2.3 基于建筑表现
    5.3 航站楼金属屋面细部设计
        5.3.1 适宜的屋面选型
        5.3.2 合理的采光窗设计
        5.3.3 科学的构造设计
    5.4 航站楼金属屋面可持续设计
        5.4.1 金属屋面性能优化
        5.4.2 屋面节能技术应用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总结
    6.2 航站楼金属屋面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致谢

(6)基于旅客体验的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航站楼建设背景与存在问题
        1.1.2 重视旅客体验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3.1 航站楼内部空间
        1.3.2 旅客体验
        1.3.3 多样性设计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概述
    2.1 航站楼建筑设计
        2.1.1 平面构型与剖面模式
        2.1.2 流程组织与功能组成
        2.1.3 我国航站楼发展历程及趋势
    2.2 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
        2.2.1 主要出发流程空间
        2.2.2 主要到达流程空间
        2.2.3 辅助功能空间
    2.3 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
        2.3.1 空间多样性设计的研究范围
        2.3.2 空间多样性设计的表现
        2.3.3 空间多样性设计的必要性
        2.3.4 空间多样性设计的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旅客相关分析研究
    3.1 相关理论研究
        3.1.1 需求层次理论
        3.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3.2 旅客类型与行为分析
        3.2.1 旅客类型分析
        3.2.2 旅客行为分析
    3.3 旅客体验调研分析
        3.3.1 调研对象、方式及目的
        3.3.2 调研结果与问题总结
    3.4 旅客体验主观影响因素——旅客需求分析
        3.4.1 便捷性需求
        3.4.2 识别性需求
        3.4.3 舒适性需求
        3.4.4 趣味性需求
    3.5 旅客体验客观影响因素——空间环境影响
        3.5.1 空间的尺度
        3.5.2 空间的形态
        3.5.3 空间的界面
        3.5.4 空间序列感
        3.5.5 景观与设施
    3.6 旅客心理情绪变化分析
        3.6.1 旅客心理与出行目的
        3.6.2 旅客心理与流程节点
        3.6.3 旅客心理与行进距离
        3.6.4 旅客心理与等候时间
    3.7 本章小结
4 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案例调研分析
    4.1 调研目的、对象和方式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对象
        4.1.3 调研方式
    4.2 国外航站楼调研案例分析
        4.2.1 国外航站楼设计现状分析
        4.2.2 国外特色航站楼案例解析
    4.3 国内航站楼调研案例初步分析
        4.3.1 国内航站楼基本情况概述
        4.3.2 国内航站楼内部空间现状
        4.3.3 国内航站楼现存问题总结
    4.4 国内航站楼重点调研案例解析
        4.4.1 北京大兴机场T1航站楼
        4.4.2 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
        4.4.3 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
        4.4.4 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
    4.5 国内航站楼重点调研案例对比分析
        4.5.1 空间多样性设计对比分析
        4.5.2 空间多样性设计经验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旅客体验的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策略
    5.1 基于旅客体验的空间多样性设计原则
        5.1.1 便捷性原则
        5.1.2 识别性原则
        5.1.3 舒适性原则
        5.1.4 趣味性原则
    5.2 航站楼内部空间流线的多样性设计
    5.3 航站楼内部空间形式的多样性设计
        5.3.1 多样的空间尺度设计
        5.3.2 多样的空间形态设计
        5.3.3 丰富的空间界面设计
        5.3.4 营造空间序列节奏感
    5.4 航站楼内部空间景观与设施的多样
        5.4.1 丰富的景观小品布置
        5.4.2 多元的功能设施配置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研究成果总结
        6.1.2 研究成果创新性
        6.1.3 研究不足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国内千万级机场大型航站楼统计表
附录二 旅客体验调研问卷
附录三 国内大型航站楼基本情况汇总表

(7)基于旅客心理行为的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航站楼建设的增加
        1.2.2 航站楼旅客量日益增加
        1.2.3 航站楼的设计趋势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5.1 国内外航站楼建筑的研究现状
        1.5.2 国内外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概述
    2.1 枢纽机场概述
        2.1.1 枢纽机场的定义
        2.1.2 枢纽机场的分类
        2.1.3 枢纽机场的特点
    2.2 航站楼混流区的定义及特征
        2.2.1 航站楼混流区的定义
        2.2.2 航站楼混流区的特征
    2.3 航站楼混流区的发展概况
        2.3.1 国外航站楼混流区的发展
        2.3.2 我国航站楼混流区的发展
    2.4 航站楼混流区的优劣势
        2.4.1 航站楼混流区的优势
        2.4.2 航站楼混流区的劣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设计概要
    3.1 白云机场T2航站楼设计概况
        3.1.1 建设背景
        3.1.2 总平面规划
        3.1.3 形体构成
        3.1.4 功能布局
        3.1.5 流程设计
    3.2 T2航站楼混流区设计概况
        3.2.1 流线规划
        3.2.2 功能布局
        3.2.3 空间设计
        3.2.4 标识设计
        3.2.5 配套设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T2航站楼国内混流区使用后评价研究设计
    4.1 评价的范围、目标及过程
        4.1.1 评价范围
        4.1.2 评价目标
        4.1.3 评价过程
    4.2 评价的前期准备
        4.2.1 相关资料收集整理
        4.2.2 前期探索性研究
    4.3 评价方式
        4.3.1 评价方式的发展趋势
        4.3.2 评价方式的选取
    4.4 评价主体的选取
    4.5 满意度评价设计
        4.5.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5.3 调查问卷的设计
        4.5.4 满意度评价标准
        4.5.5 数据分析方法
    4.6 行为测量评价设计
        4.6.1 行为测量评价方法
        4.6.2 行为测量评价设计
    4.7 计算机辅助评价
        4.7.1 空间可视性评价
    4.8 评价模型的建立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调研结果及分析
    5.1 评价指标重要性调研结果分析
        5.1.1 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
        5.1.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2 满意度评价调研结果分析
        5.2.1 调研的实施
        5.2.2 问卷的检验
        5.2.3 数据统计结果
        5.2.4 满意度评价分析总结
    5.3 行为测量评价调研结果分析
        5.3.1 调研的实施
        5.3.2 行为地图结果分析
        5.3.3 行为轨迹分析
        5.3.4 总结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航站楼混流区软件模拟评价
    6.1 混流区空间可视性分析
        6.1.1 软件选择及分析步骤
        6.1.2 相关参数变量结果分析
    6.2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航站楼混流区设计建议
    7.1 大型枢纽航站楼混流区的设计建议
        7.1.1 功能布局设计建议
        7.1.2 旅客流线规划的设计建议
        7.1.3 空间环境的设计建议
        7.1.4 标识系统的设计建议
        7.1.5 配套设施的设计建议
        7.1.6 地域表达的设计建议
    7.2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
    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使用后评价调查问卷(旅客)
    附录2 :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评价指标重要性调研问卷(专家)
    附录3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附录4 :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调研计划
    附录5 :间隔时间录像点位布置
    附录6 :旅客行为轨迹追踪结果
    附录7 :Depthmap软件模拟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GIS的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千城一面”的城市特色风貌危机
        1.1.2 基于城市特色的规划编制需求
        1.1.3 广州市“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的目标愿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城市特色风貌理论及评价体系构建
        1.3.2 广州市中心城区特色风貌现状评价
        1.3.3 基于评价结果的风貌塑造策略
    1.4 研究范围
    1.5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1.5.1 城市特色理论研究
        1.5.2 城市风貌概念研究
        1.5.3 城市风貌评价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特色风貌理论研究
    2.1 城市特色风貌的概念
    2.2 城市特色风貌的构成要素
        2.2.1 自然环境
        2.2.2 建成环境
        2.2.3 历史文化
        2.2.4 认知形象
        2.2.5 城市活力
    2.3 城市风貌规划案例研究
    2.4 基于GIS的城市特色风貌评价
        2.4.1 量化评价基础——心理-物理模式的景观评价原则
        2.4.2 GIS空间分析与量化综合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体系构建
    3.1 城市特色风貌评价的整体框架
        3.1.1 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3.1.2 评价整体流程
        3.1.3 评价方法
    3.2 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现状
        3.2.1 自然环境概况
        3.2.2 建成环境概况
        3.2.3 历史文化概况
        3.2.4 公众认知视角下的风貌调查
    3.3 筛选城市特色风貌评价因子
        3.3.1 评价因子初筛
        3.3.2 评价因子归类与说明
    3.4 确定因子权重,构建评价模型
        3.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3.4.2 构造判断矩阵与确定因子权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GIS的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实践
    4.1 建立评价基础数据库
        4.1.1 广州中心城区基础地理数据
        4.1.2 风貌因子构成数据
    4.2 基于GIS的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内容
        4.2.1 自然山水环境评价
        4.2.2 建成空间环境评价
        4.2.3 历史文化遗存评价
        4.2.4 城市生活风貌评价
        4.2.5 意象认知体验评价
    4.3 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综合评价结果
        4.3.1 整体风貌评价结果
        4.3.2 街区分级评价结果
        4.3.3 街区特色风貌的多维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策略
    5.1 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现状问题
        5.1.1 山水格局不够完整
        5.1.2 城区风貌断裂明显
        5.1.3 特色资源引导不足
    5.2 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提升策略
        5.2.1 坚持“云山珠水”的生态本底
        5.2.2 提升街区环境,构建公共空间网络
        5.2.3 挖掘风貌特色,塑造“老城市,新活力”
        5.2.4 打造标志景观,强化城市形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1.1 城市特色风貌评价是开展城市设计、进行风貌规划的必要性基础研究
        6.1.2 基于多源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6.1.3 广州中心城区的特色风貌核心突出,空间上集聚程度高、组团明显
    6.2 研究创新点
        6.2.1 构建了系统的城市特色风貌理论体系
        6.2.2 采用基于多源数据和GIS空间分析的定量化城市特色风貌评价方法
        6.2.3 提出基于评价结果的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策略
    6.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1.3.2 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1.4 研究视角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2.1 导言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1 导言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3.3.3 小结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3.5.2 内在机制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1 导言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4.3.3 小结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4.5.2 内在机制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5.1 导言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6.1 导言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1.2.3 相关研究评析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1.4.1 地理范畴
        1.4.2 时间范畴
        1.4.3 研究对象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6.2 启示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6.3 创新点
    6.4 研究展望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发展与控制——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地区规划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32)
  • [2]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20)
  • [3]“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D]. 关竣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BIM技术的航站楼天然采光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为例[D]. 李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D]. 王宏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旅客体验的航站楼内部空间多样性设计研究[D]. 许天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旅客心理行为的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为例[D]. 马智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GIS的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研究[D]. 苏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10]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发展与控制——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区域规划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