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倪帆,周冬梅,孙丽蓉,马静,朱小燕,张军[1](2022)在《基于乡镇尺度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以积石山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对构建乡镇尺度的生态承载力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法,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为例,从人居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出发选取了十二个指标对积石山县十七个乡镇进行生态承载力现状评价,并用k—均值聚类分析将各乡镇分类。结果表明,分别有三个乡镇属于高生态承载区与中生态承载区,其余十一个乡镇属于低生态承载区,分析各类乡镇三个环境之间的关系,针对各类乡镇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改善意见。本文主要贡献了一套易于在乡镇尺度上进行生态承载力现状分析的方法,同时为乡村振兴与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为我国其他乡镇生态承载力研究提供案例。
刘耕源,王雪琪,王宣桦,杨青,陈钰[2](2021)在《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提升逻辑:历史性、关联性与非线性》文中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与城市生态承载力相协调,关系到城市自身的命运,也关系到其周边地区能否顺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研究重新梳理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发展迷思,从系统组成、承载对象、承载供给与需求的特点、环境影响及支撑的理论基础等方面整理了生态承载力的内核,以及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其他复合承载力的差异性.基于现有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提出了生态承载力提升的非线性特征及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联关系框架.研究发现,在通过政府决策提升生态承载力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在横向(部门)和纵向(跨尺度)方面的协调性问题.
李怡[3](2021)在《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延边州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耦合协调分析》文中认为水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可再生资源,通过自然界的循环作用,支撑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土地资源提供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所需要的物质支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统筹延边州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做了以下研究。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8个市(县)为单元,运用空间分析法和生态足迹法,对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时空分析;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10年,2015年,2018年的人均水土资源生态足迹和承载力的耦合状况。得出如下结果:(1)从2000年到2018年延边州的人均综合用水生态足迹变化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和人均农业用水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一致。人均综合用水生态足迹空间上东南地区高,西北地区低,由东南向西北地区递减。比较延边州2000年到2018年多年平均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珲春市>和龙市>龙井市>图们市>汪清县>安图县>敦化市>延吉市;延边州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比较平缓,表现出稍有降低的趋势。空间上东南部承载力较高,西北部、北部和西部承载力较低。比较延边州2000年到2018年多年平均的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安图县>珲春市>敦化市>汪清县>和龙市>图们市>龙井市>延吉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出稍有降低的趋势,延吉市和龙井市的人均水资源有生态赤字,其他市(县)呈生态盈余。由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得出,延边州一半的市(县)属于安全状态,延边州整体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和生态环境较好。(2)2010年到2018年延边州的人均土地资源总生态足迹逐渐降低。从空间上看,延边州人均土地资源总生态足迹西部高,东北部高,中部低。比较延边州2010年,2015年和2018年的多年平均的人均土地资源生态足迹,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敦化市>龙井市>安图县>和龙市>珲春市>汪清县>图们市>延吉市;延边州的各市(县)的各项目的人均土地生态承载力逐渐降低,变化较小,与人均土地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一致,比较延边州多年平均的人均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敦化市>龙井市>安图县>汪清县>珲春市>和龙市>图们市>延吉市;2010年到2018年的人均土地资源总生态赤字逐渐降低。人均草地资源生态赤字变化较大,其他项目变化较小。延边州土地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数值较高,三个年份的所有市(县)都属于不安全状态。(3)从2010年到2018年,延边州各市(县)的人均水土资源生态足迹耦合协调度较低,大部分市(县)属于勉强协调到初级协调范围状态,其耦合协调程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水土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耦合状况整体好于生态足迹的协调状态,大部分市(县)属于勉强协调到中级协调范围状态,其变化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延吉市两者的耦合度都是最低的。延边州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耦合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该地水土资源协调发展。
柴剑雪[4](2021)在《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生态压力,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其中保护生态承载力是一项重要工作。为应对环境问题,我国正从推进清洁取暖、发展非化石能源等方面优化能源结构,电力在能源体系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清洁高效发电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对电源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煤电为主导的电源结构造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规模加速扩大,但过度地开发清洁能源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所以能源开发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电源结构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生态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地区对电源建设的支持和容纳能力不同,所以电源结构优化时应考虑区域差异化因素。因此,本文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和区域差异化因素,研究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和分析了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相关理论。首先,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和量化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分析了电源结构优化考虑生态承载力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生态承载力对电源结构优化提出的要求。其次,从发电规模和发电资源潜力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然后,梳理了传统电源结构规划和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电源结构优化方法。最后,对本文的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进行了界定,为本文后续章节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2)研究了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主要分析了我国三种主要的清洁能源,即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对于水电,首先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水电替代火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然后,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要素构建了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最后,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多情景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和耦合协调度评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比较研究结论与当前政策,验证了影响分析的合理性。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作为电源结构优化模型构建的前期基础。(3)构建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各类发电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正负影响同时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相对影响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承载力要素分析和量化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包括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在内的综合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资源和环境发展目标下的电源发展路径。(4)构建了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碳交易因素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总成本对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电源结构应如何倾斜,并进一步研究了碳交易价格通过影响电源结构进而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不同资源和环境要求下的碳交易价格制定提供依据。(5)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纳入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环境和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经分析,对于社会技术承载力,模型只考虑其对电源结构的单向影响,所以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自然和经济发展目标下电源的发展路径。(6)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两个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两地区整体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输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协同优化两地区电源结构,以提高两地区整体的生态承载力。首先,确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和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在单区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力跨省跨区输送因素,加入输电成本目标;以单区域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为基础设置跨区域约束条件,保证满足两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等约束。最后,进行了多情景实证分析,将两地区跨区域协同优化结果与各自单区域优化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多区域的电源统筹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秦鑫[5](2021)在《祁连山地区水-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在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匮乏、供需不平衡、水生态恶化等问题随之产生,水-经济-生态复合系统间的矛盾日益彰显。如何实现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学者广泛关注和亟需解决的议题之一。承载力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水-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中。祁连山地区是我国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西北干旱区的重要水源地,祁连山地区的生态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为了保证祁连山地区水-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将承载力与耦合协调理论相结合,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人类净初级生产力的占用(HANPP)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评估祁连山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和耦合协调度,为祁连山地区水-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祁连山地区水的生产能力并不乐观,水资源开发的潜力较低,耗水率也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由于GDP增长迅速,水资源消费经济模式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祁连山地区各城市的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各城市或多或少都面临缺水的现状,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采已接近限制,没有潜在的承载能力来支持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规模,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城市发展和生态安全。其他地区尽管开采率还未到达威胁生态的地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这些地区的用水量也会持续增多,对水生态的破坏也会随之加剧,从而影响祁连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祁连山地区HANPP、NPP0和NPPact的空间分布情况总体均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情况。从年际变化看,祁连山地区2005-2015年间的HANPP呈现小幅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值最大,为203g C/(m2·a);2006年值最小,为125.04g C/(m2·a)。区域平均值为160.76g C/(m2·a),说明该地区整体的HANPP值较低。NPP0和NPPact的年均值呈现波动式变化,总体值基本不变,NPP0的年均值保持在140-180g C/(m2·a),NPPact的年均值保持在120-140g C/(m2·a)。两者之间的差值(即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NPP变化)也呈现小幅上涨趋势。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占了研究区总面积的26.8%,气候变化影响区域占了研究区总面积的73.2%。粮食产量与HANPP之间有显着负向影响,年日照时长、牲畜数量与HANPP之间有显着正向影响。(3)祁连山地区所辖的11个市区W-J-E系统协调水平普遍存在耦合度大于耦合协调度的不充分发展态势,表明城市未来协调发展具有上升潜力。大部分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基本不变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祁连山这11个地区均处在协调发展阶段。耦合协调度高的地区主要位于祁连山地区的中部和西部。祁连山辖区内大部分城市W-J系统耦合协调度在基本协调水平以上。在时间序列上,辖区内甘肃省的市区W-J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呈现震荡小幅上升的趋势,青海省的大部分市区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下降最为严重的是海南自治州。W-E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相对于W-J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有了一定的提升。E-J系统间的多年平均耦合协调度均呈现较高水平。在时间序列上,白银市、武威市、张掖市和海北州E-J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在2005-2015年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涨幅最大的地区是武威市。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地区的三系统和系统内部间的耦合协调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需要当地政府及时调整对策,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注重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邹林韵[6](2021)在《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不断涌现,给人类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厘清资源环境现状、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有着固碳释氧、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是维护地球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全球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生态系统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首先,明确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基于其内涵初步构建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森林资源调查、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技术挖掘生态信息,确定各项指标的实际值;结合当地的发展目标、规划及相关行业标准等,确定指标的参照值,采用标准比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取评价指标值。再次,采用基于相关性的评价指标筛选方法,引入病态指数、信息可替代性进行评价指标筛选;采用专家打分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指标筛选前后的森林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值,根据两者的相对偏差绝对值判断指标筛选的可行性,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进行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分析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中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为: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及自我调节能力、森林资源供给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可维持的最大人类活动。基于该内涵,初步构建的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森林生态弹性力、森林资源供给能力、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人类活动潜力四个方面坡度等20项指标。(2)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信息挖掘。利用GIS技术,计算得到杭州市地形、气象等自然地理信息及森林固碳释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生态环境服务功能量;基于国产卫星高分六号的遥感影像,利用样地数据,在比较多元逐步回归、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模型的估算精度后,采用精度最高的随机森林模型反演得到杭州市森林郁闭度及森林蓄积量,为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探索利用GIS和RS快速、高效、大范围获取森林信息的方法,尝试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一条提升数据时效性且降低成本的技术路径,以弥补传统的森林生态信息获取方法耗时长且复杂的缺陷。(3)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筛选与确定。基于病态指数、信息可替代性进行评价指标筛选,将原始20项指标筛选至16项指标。指标筛选前后森林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值的相对偏差绝对值低于5%,指标筛选可行。筛选后的指标体系包括:坡度、腐殖质厚度、自然度、群落结构4项指标反映森林生态弹性力,森林覆盖率、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森林郁闭度、中幼林占龄级组成比例、公益林比重5项指标反映森林资源供给能力,固碳释氧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森林健康等级4项指标反映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GDP增长率、人均森林占有量、商品林比重3项指标反映人类活动潜力。通过指标筛选降低评价的复杂性、减少工作量,为今后常态化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工作简化提供了思路与借鉴。(4)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与分析。基于筛选后的16项指标进行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市森林总体上处于强承载状态,各县(市、区)的森林生态承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淳安县、临安区、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区、余杭区、中心城区、萧山区。前5个区域的森林均处于强承载状态,后3个区域的森林则处于中等承载状态,且淳安县、临安区、建德市、桐庐县的森林生态承载力超过杭州市总体水平,富阳区、余杭区、中心城区、萧山区则低于杭州市总体水平。人类活动潜力是造成各县(市、区)森林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评价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地的主体功能定位。最后,基于上述评价结果,从资源供给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人类活动潜力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乔媛媛,于晴,金鹏,李军利,张云华[7](2020)在《基于知识图谱的生态承载力研究热点和趋势展望》文中提出从WOS (Web of Science)中检索1991-2019年关于生态承载力的文章共2121篇.利用CiteSpace软件构建知识图谱,从文章的发表数量、发文国家及机构、发文学科和文章的关键词等方面出发,对生态承载力研究趋势和热点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涉及生态承载力发文量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国家和机构是以中国为中心,与其他国家合作较多的是美国;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以及美国地质调查局等发文较多;生态承载力发文的关键词中,承载力、管理、生态足迹、模型、人口等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生态系统服务、城市、研究框架等是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新兴话题.
樊丞越[8](2020)在《杭州市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是人类赖以进行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资源之一,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增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逐步扩大,加之水资源原有的时空分布不均匀特征以及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加剧,导致全球范围内可利用水资源量愈发紧缺,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有效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制定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基础工作。因此,本文通过对杭州市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开展研究,明晰地区水资源承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确保水资源有效开发管理,缓解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借鉴,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与水资源开发的相互协调。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2004-2017年间杭州市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采用指数平滑模型,对2018-202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压力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4-2017年总水资源生态足迹在3.47-4.22Mhm2之间,且总体较稳定;年总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较为波动,在3.02-9.33Mhm2之间;生态盈余变化趋势与生态承载力基本相同;生态压力指数表现为整体下降但波动较大;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基本为逐年递减。从预测结果来看,2018-2025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压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2018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略有升高。(2)建立包括水资源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4个子系统包含14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并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等级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杭州市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并采用指数平滑法对评分和等级进行预测。评价结果显示:水资源承载力表现为整体上升且波动剧烈,其中2004-2007年水资源承载力属于第Ⅱ级,水资源承载力较强,2008-2011年水资源承载力属于Ⅲ级,资源承载能力为一般,2012-2017年间,水资源承载力除2014年外均为Ⅳ级,水资源承载力较弱,生态系统开始出现不稳定的迹象。从预测结果来看,2018-2025年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得分呈明显下降趋势,至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属于Ⅳ级,2021-2024属于Ⅲ级,水资源承载状况一般,2025年恢复到Ⅱ级水平,水资源承载状况较好。(3)从两种评价方法的分析结果来看,主成分分析模型反映2004-2017年杭州市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基本表现为逐年恶化,生态足迹模型反映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变化波动但整体逐步升高的状态,同时从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来看,到2025年水资源承载力均表现为增强态势,对两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可知,主成分分析结果偏向于反映各类指标对于水资源承载力压力大小变化,因此较为悲观,而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反映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但模型指标数量较少,宜结合两种模型的分析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水资源承载力做综合考量。
王鸽[9](2020)在《基于多情景预测的渭南市水生态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区域社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等水生态问题,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以水生态承载力作为重要抓手,明确水生态支撑下的城市最大发展规模,对于实现水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指导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论文以渭南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渭南市社会经济概况、水资源禀赋条件及水生态状况的基础上,设计了四种城市发展情景方案,分别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各情景下的城市发展规模和最大可承载规模进行了预测和计算,通过预测规模与最大承载规模之间的对比分析,推荐出城市发展的最优方案,为城市经济发展与水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明确了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范围,总结了研究区在水资源与水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梳理水生态承载力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本论文所研究的水生态承载力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整理分析了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概况及水生态状况,对区域水资源约束条件及生态用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生态现状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了研究区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水资源与水生态问题。(2)构建了渭南市水生态与经济发展的SD预测模型,并分析了预测结果。基于一定历史时期的渭南市经济发展、供用水及水生态相关数据,按照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完成了渭南市水生态SD预测模型的构建,设定了常规发展、生态优先、产业结构调整及综合发展四种情景方案进行了城市发展规模预测,从社会经济规模、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影响三个角度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基于DPSI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情景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发展情景的水生态综合指数是四种情景里最大的,并且呈持续上升趋势,水生态综合评价指数从2019年的0.47增加到2030年的0.65,到2030年处于“良好”等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四种情景中对于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改善水生态环境是最有利的。(3)建立了采用NSGA-Ⅱ算法求解的水生态承载力多目标计算模型,量算了渭南市水生态承载力。基于城市水生态的有限承载能力,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最优、经济产值最高和人口规模最大为目标,以最大可供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占比及水环境容量为约束,构建了水生态承载力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基于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四种发展情景下的水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求解,从水与生态角度测度了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经济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综合发展情景可承载的经济规模最大,到2030年可承载的GDP为4448亿元。(4)城市发展方案的评价与优选。对比分析不同情景下的城市发展预测规模与水生态最大可承载规模,结合DPSIR模型对四种情景的综合评价,综合发展情景能够实现水生态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与其他三种情景方案相比,在总用水量、总排污量等指标不超过其最大可承载规模的情况下存在最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推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情景方案,最后提出了渭南市未来社会经济与水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
陈兵[10](2020)在《陕西省沿黄生态城镇带生态红线识别与生态要素退化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北起府谷县墙头乡,南至华山脚下的陕西沿黄公路号称中国的“1号公路”,沿着黄河西岸串联陕西省4市14县(市)72个乡镇1220个村,全长约828.5km。沿黄公路贯穿陕西省南北,对沿黄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惠泽沿线群众超过200万人。陕西省沿黄城镇带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要求,既要保护好生态又要发展经济。因此,对该区域进行生态红线区识别与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以陕西省沿黄城镇带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并对生态要素退化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区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陕西省沿黄生态城镇带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一般重要区域、极重要区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6.57%、4.40%,极重要区域大部分布于沿黄生态城镇带的南部地区,该区域土壤侵蚀程度为轻微度,水文条件较好。水源涵养功能一般重要区域、极重要区域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92.89%、0.54%。水源涵养功能一般重要区域面积占比非常大、分布广,重要区域较小、分布较为集中。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一般重要区域、极重要区域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93.79%、2.64%。(2)陕西省沿黄生态城镇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二者占到区域总面积的80%以上。草地广泛分布在整个研究区,耕地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部的合阳、大荔等地。林地主要分布在延安以南地区;水域主要分布在靠近黄河一侧;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榆林以北的部分地区。人口较多的地区主要为研究区域南部的大荔、合阳、华阴县以及研究区域中部的绥德、吴堡县。清涧县、绥德县、吴堡县的人口增加速递滞后于研究区整体变化,研究区人口变化区域差异比较明显。北部发展受到资源环境制约,而研究区南部的经济发展迅速。从1990年以来研究区生态承载力呈上升趋势,1995~2000年承载力变化最大,生态环境得到了提升。南部地区生态承载力大于中部和北部地区,韩城市、合阳县、大荔县、华阴市以及潼关县是陕西省沿黄生态城镇研究区生态承载力较高的县(市)。(3)非红线区域广泛分布整个研究区,在整个研究区占比大。红线区在整个研究区呈现出零散分布的特点,只有在部分地区较为集中。研究区北部发生较小年降水量的概率较大,南部发生较大年降水量的概率较大。年降水量发生较高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较低风险区域面积占到研究区总面积的66.78%、33.15%和0.08%。总体上,研究区气温发生风险等级随纬度增加而增高,由北向南发生较低气温的可能性逐渐降低。植被覆盖退化较高风险区、中度风险区、较低风险区面积占到研究区总面积的3.98%、42.41%、38.77%。总体上研究区植被覆盖退化风险以中度风险和较低风险为主,面积达81.17%以上,高风险区域较少,植被高度退化可能性极低。
二、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乡镇尺度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以积石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方法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数据标准化。 |
2.2.2 熵值法赋权重。 |
2.2.3 k—均值聚类分析。 |
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生态承载力评价 |
4.2 生态承载力分类 |
4.3 生态承载力差异分析 |
4.3.1 高生态承载区。 |
4.3.2 中生态承载区。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3)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延边州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耦合协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3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
1.2.4 相关系统及水土资源的耦合协调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计算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资源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相关概念及计算方法 |
2.2.1 水资源计算模型 |
2.2.2 土地资源计算模型 |
2.2.3 水土资源承载力耦合模型 |
第三章 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布 |
3.1 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结果与分析 |
3.1.1 人均农业用水生态足迹 |
3.1.2 人均工业用水生态足迹 |
3.1.3 人均生活用水生态足迹 |
3.1.4 人均生态用水生态足迹 |
3.1.5 人均水污染生态足迹 |
3.1.6 人均综合用水生态足迹 |
3.2 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结果与分析 |
3.2.1 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
3.2.2 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结果与分析 |
3.2.3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布 |
4.1 人均土地资源生态足迹 |
4.1.1 人均耕地生态足迹 |
4.1.2 人均草地生态足迹 |
4.1.3 人均林地生态足迹 |
4.1.4 人均水域生态足迹 |
4.1.5 人均土地资源总生态足迹 |
4.2 人均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结果与分析 |
4.2.1 人均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
4.2.2 人均土地资源承载力生态赤字(盈余) |
4.2.3 生态安全指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土资源承载力耦合分析 |
5.1 水土资源承载力耦合分析相关数据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人均水土资源生态足迹的耦合结果与分析 |
5.2.2 人均水土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耦合结果与分析 |
5.3 水土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
(4)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2 主要类型发电的生态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电源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 |
2.1.1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
2.1.2 生态承载力的特性 |
2.1.3 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 |
2.2 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 |
2.2.1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规模分析 |
2.2.2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资源潜力分析 |
2.3 电源结构规划模型 |
2.3.1 传统电源结构规划 |
2.3.2 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 |
2.3.3 电源结构规划优化方法 |
2.4 本文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 |
2.4.1 本文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本文生态承载力在电源结构优化中的体现形式 |
2.4.3 本文电源结构优化系统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3.1 水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1.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1.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1.3 实证分析 |
3.2 风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2.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2.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2.3 实证分析 |
3.3 光伏发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3.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光伏发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3.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3.3 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4.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4.1.1 问题描述 |
4.1.2 优化思路 |
4.2 模型构建 |
4.2.1 假设条件 |
4.2.2 符号说明 |
4.2.3 目标函数 |
4.2.4 约束条件 |
4.3 模型求解 |
4.3.1 多目标问题处理方法 |
4.3.2 模型求解算法 |
4.4 实证分析 |
4.4.1 基础数据 |
4.4.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5.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5.1.1 问题描述 |
5.1.2 优化思路 |
5.2 模型构建 |
5.2.1 假设条件 |
5.2.2 符号说明 |
5.2.3 目标函数 |
5.2.4 约束条件 |
5.2.5 模型求解 |
5.3 实证分析 |
5.3.1 基础数据 |
5.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6.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6.1.1 问题描述 |
6.1.2 优化思路 |
6.2 模型构建 |
6.2.1 假设条件 |
6.2.2 目标函数 |
6.2.3 约束条件 |
6.2.4 模型求解 |
6.3 实证分析 |
6.3.1 基础数据 |
6.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7.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7.1.1 问题描述 |
7.1.2 优化思路 |
7.2 模型构建 |
7.2.1 假设条件 |
7.2.2 符号说明 |
7.2.3 目标函数 |
7.2.4 约束条件 |
7.2.5 模型求解 |
7.3 实证分析 |
7.3.1 基础数据 |
7.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祁连山地区水-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3 协调度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状况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土地利用 |
2.5 水资源利用现状 |
2.5.1 降水量 |
2.5.2 地表水资源量 |
2.5.3 地下水资源量 |
2.5.4 水资源总量 |
2.5.5 供水量 |
2.5.6 用水量 |
2.5.7 耗水量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与数据集 |
3.1.1 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2 水资源系统指标 |
3.1.3 经济社会系统指标 |
3.1.4 生态系统指标 |
3.2 生态承载力计算与数据集 |
3.2.1 HANPP的定义和计算 |
3.2.2 NPP_0 的计算 |
3.2.3 NPP_(act)的计算 |
3.2.4 NPP_h的计算 |
3.2.5 数据分析方法 |
3.3 水资源-经济-生态的耦合协调分析 |
第四章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4.1 水资源系统分析 |
4.2 经济社会系统分析 |
4.3 生态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承载力分析 |
5.1 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 生态承载力的年际变化分析 |
5.3 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分析 |
6.1 三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 |
6.2 系统间协调发展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 |
6.2.1 W-J系统间协调发展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 |
6.2.2 W-E系统间协调发展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 |
6.2.3 E-J系统间协调发展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 |
6.3 耦合协调问题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和发展 |
1.3.2 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
1.3.3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
1.3.4 森林郁闭度与森林蓄积量测定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4.1 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探讨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4.2 基于GIS及RS的生态信息挖掘 |
1.4.3 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现状评价及对策分析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江河水系 |
2.1.4 气象气候 |
2.1.5 社会经济条件 |
2.1.6 森林概况 |
2.2 基础数据 |
2.2.1 遥感影像数据 |
2.2.2 森林调查数据 |
2.2.3 生态环境数据 |
2.2.4 社会经济数据 |
3 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
3.1 森林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
3.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方法 |
3.2.1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3.2.2 评价指标参照值的确定 |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与评价值计算方法 |
3.4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可行性判断 |
3.4.1 基于病态指数的指标体系重叠度分析 |
3.4.2 基于信息可替代性的评价指标筛选 |
3.4.3 评价指标筛选的可行性判断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信息挖掘 |
4.1 基于GIS的自然地理信息获取 |
4.1.1 地形信息提取 |
4.1.2 气象信息提取 |
4.2 基于GIS的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功能量确定 |
4.2.1 固碳释氧功能 |
4.2.2 水源涵养功能 |
4.2.3 土壤保持功能 |
4.3 基于高分六号的森林郁闭度与森林蓄积量反演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遥感特征提取 |
4.3.3 建模因子选择方法 |
4.3.4 森林郁闭度反演 |
4.3.5 森林蓄积量反演 |
4.4 本章小结 |
5 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 |
5.1 评价单元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评价指标值确定 |
5.2.2 评价指标筛选 |
5.2.3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5.3 森林生态承载力评判标准确定 |
5.4 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1 森林生态弹性力 |
5.4.2 森林资源供给能力 |
5.4.3 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
5.4.4 人类活动潜力 |
5.4.5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5 提高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5.1 基于森林资源供给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5.2 基于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5.3 基于人类活动潜力的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基于知识图谱的生态承载力研究热点和趋势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态承载力总体趋势分析 |
2.2 生态承载力研究国家和机构分析 |
2.3 生态承载力发文学科分析 |
2.4 生态承载力研究热点分析 |
2.5 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趋势分析 |
2.5.1 研究热点时序演进 |
2.5.2 关键词突变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8)杭州市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性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杭州市河口地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1.4 河流水系 |
2.2 经济社会概况 |
2.3 水资源概况 |
2.3.1 水资源量 |
2.3.2 供用水情况 |
2.3.3 水质概况 |
2.3.4 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杭州市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
3.1 评价模型选取 |
3.2 生态足迹模型 |
3.2.1 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 |
3.2.2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指标 |
3.3 主成分分析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杭州市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评价 |
4.1 生态足迹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1.1 历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盈余 |
4.1.2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预测分析 |
4.2 主成分分析模型的杭州市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准则 |
4.2.2 评价指标构建 |
4.2.3 评价等级划分 |
4.2.4 主成分分析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3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3.1 评价结果分析 |
4.3.2 评价结果差异性分析 |
4.4 提高杭州市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多情景预测的渭南市水生态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承载力 |
1.3.2 水生态承载力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发展 |
2.2.2 经济发展状况 |
2.3 水资源概况 |
2.3.1 水资源量 |
2.3.2 水资源约束条件 |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2.4.1 供水量分析 |
2.4.2 用水量与用水结构 |
2.4.3 用水水平评价 |
2.5 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现状分析 |
2.5.1 水功能区划 |
2.5.2 地表水水质 |
2.5.3 地下水水质 |
2.5.4 水环境状况 |
2.6 城市生态用水量分析 |
2.7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水资源与水生态问题 |
2.8 本章小结 |
3 基于SD模型的渭南市水生态与经济发展多情景模拟预测 |
3.1 系统动力学理论 |
3.2 系统动力学模型 |
3.2.1 变量及方程式 |
3.2.2 流程图 |
3.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3.4 模型构建 |
3.4.1 模型边界 |
3.4.2 水生态系统结构及行为模式分析 |
3.4.3 模型参数与变量 |
3.4.4 子系统分析及参数估计 |
3.4.5 模型检验 |
3.5 方案设计与模拟结果 |
3.5.1 情景方案设计 |
3.5.2 模拟结果分析 |
3.6 基于DPSIR模型对渭南市水生态与经济发展情景方案的综合评价 |
3.6.1 DPSIR模型简介 |
3.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6.3 水生态状况分级量化步骤 |
3.6.4 水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4 水生态承载力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
4.1 建模思路 |
4.2 情景方案设定 |
4.3 模型构建 |
4.3.1 主要决策变量的确定 |
4.3.2 目标函数构建 |
4.3.3 约束条件设定 |
4.4 水生态承载力优化模型的NSGA-II算法求解 |
4.4.1 基本遗传算法 |
4.4.2 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渭南市水生态承载力计算 |
5.1 模型输入条件 |
5.2 多目标优化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3 SD模型预测值与多目标结果对比 |
5.4 情景方案优选 |
5.5 渭南市发展的合理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陕西省沿黄生态城镇带生态红线识别与生态要素退化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
1.2.2 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红线研究进展 |
1.2.4 生态退化风险评价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特色之处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理区位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与植被 |
2.2 自然资源现状 |
2.2.1 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 |
2.2.2 生态资源 |
2.3 水土流失状况 |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5 研究方法 |
2.5.1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方法 |
2.5.2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方法 |
2.5.3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评价方法 |
2.5.4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
2.5.5 NICH指数 |
2.5.6 生态要素退化风险概率 |
3 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3.1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
3.1.1 降雨侵蚀力 |
3.1.2 土壤可蚀性 |
3.1.3 植被覆盖因子 |
3.1.4 坡度坡长因子 |
3.1.5 水土保持服务功能评价 |
3.2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3.2.1 降水因子 |
3.2.2 坡度因子 |
3.2.3 土壤渗流因子 |
3.2.4 NPP因子 |
3.2.5 水源涵养服务功能评价 |
3.3 生物多样性功能评价 |
3.3.1 气温因子 |
3.3.2 海拔因子 |
3.3.3 NPP因子和降水因子 |
3.3.4 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估 |
4.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
4.1.1 土地利用时空分布 |
4.1.2 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 |
4.1.3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差异 |
4.2 人口分布时空变化 |
4.2.1 人口分布时空分布 |
4.2.2 人口空间分布差异 |
4.3 人口与土地利用关系分析 |
4.4 生态承载力评估 |
4.4.1 生态承载力时空分布 |
4.4.2 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红线区识别及生态要素退化风险评价 |
5.1 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红线区 |
5.2 结合生态承载力评价的红线区识别 |
5.3 区域生态红线识别结果 |
5.4 区域生态要素退化风险评价 |
5.4.1 降水量减少风险概率 |
5.4.2 气温降低风险概率 |
5.4.3 植被覆盖退化风险概率 |
5.5 区域生态要素退化风险分区 |
5.5.1 降水量减少风险分区 |
5.5.2 气温降低风险分区 |
5.5.3 植被覆盖退化风险分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乡镇尺度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以积石山县为例[J]. 倪帆,周冬梅,孙丽蓉,马静,朱小燕,张军.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2(01)
- [2]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提升逻辑:历史性、关联性与非线性[J]. 刘耕源,王雪琪,王宣桦,杨青,陈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3]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延边州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耦合协调分析[D]. 李怡. 延边大学, 2021(02)
- [4]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 柴剑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祁连山地区水-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D]. 秦鑫. 西北大学, 2021(12)
- [6]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D]. 邹林韵. 浙江大学, 2021(09)
- [7]基于知识图谱的生态承载力研究热点和趋势展望[J]. 乔媛媛,于晴,金鹏,李军利,张云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7)
- [8]杭州市河口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樊丞越.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9]基于多情景预测的渭南市水生态承载力研究[D]. 王鸽.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陕西省沿黄生态城镇带生态红线识别与生态要素退化风险评价研究[D]. 陈兵.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