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芜踪棉花催熟试验示范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别墅[1](2012)在《棉花基质育苗创高产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棉花基质育苗移栽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植棉技术,它具有核心技术成熟、育苗风险低、劳动强度小、植棉效率高、增产潜力大、操作易规范的特点,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接班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示范推广中存在着配套技术不
贾朝阳,雷亚柯,刘德征,张景峰,张海芝,魏秀丽,李卫平[2](2011)在《周棉6号的选育与轻简化栽培技术》文中认为1选育经过高产、稳产、多抗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周棉6号系(泗331×周R-3)×(鲁742×9708)复合杂交选育而来,其中泗331是从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引进的抗枯萎病、中早熟、高产材料,鲁742系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提供的抗病早熟材料,周R-3、9708为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丰产、抗病虫、高
肖文娜[3](2010)在《化学催熟技术在油菜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油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同时油菜收获机械化探索也应运而生,但由于油菜固有的特性而使油菜机械收获作业效率较低。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总状无限花序,着生于主茎或分枝顶端。具有无限开花结角的习性,因此油菜主茎及各分枝的角果成熟时间相差较大。本试验是通过在油菜正常成熟前810d喷施化学催熟剂,促使油菜角果一致成熟,为油菜规模种植奠定较好的基础。本试验在催熟剂对油菜催熟效果、产量、品质及生理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试验设置对照(CK:清水)及4个药剂处理(A1:0.5%CEPA+0.3%敌草快,A2:0.3%敌草快,A3:0.15%ABA+0.5%农达,A4:0.5%农达),与4月26日喷施,进行催熟研究,并得到了如下结果和初步结论:1化学催熟剂的选用及其催熟效果1.1 0.5%CEPA+0.3%敌草快:与对照相比,经0.5%CEPA+0.3%敌草快处理的油菜在千粒重上有所降低,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在含油量上有所降低,达极显着水平;产量有所降低,达显着水平,但此处理对抑制油菜光合作用、催枯脱水的效果较好,喷药后第23d植株即全部脱叶变黄。1.2 0.3%敌草快:此处理与对照相比,在千粒重上有所降低,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在含油量上有所降低,达极显着水平;产量有所降低,达极显着水平,但此处理对抑制油菜光合作用、催枯脱水的效果最好,喷药后第2d植株即全部变黄。1.3 0.15%ABA+0.5%农达:经0.15%ABA+0.5%农达处理的油菜千粒重上有所降低,但未达显着水平;在产量有所降低,达显着水平;但在含油量上有所增加,达显着水平;此处理催熟催枯效果较慢,喷药后67d植株变黄脱叶。但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较小。1.4 0.5%农达:此处理与对照相比,在千粒重上有所增加,未达显着水平;但在产量有所降低,达显着水平;在含油量上有所增加,达显着水平;油酸及亚油酸含量上都有所降低,但未达显着水平;在亚麻酸含量上有所增加,但未达显着水平,此处理对油菜产量和品质上的影响较小,催熟脱叶效果与含敌草快的两个处理相比较慢。1.5 0.5%CEPA+0.3%敌草快对油菜的催熟效果比单一的敌草快差,0.15%ABA+0.5%农达对油菜的催熟效果比单一的农达效果好。这说明催熟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具有协同和拮抗作用。1.6对油菜进行催熟处理后,其抗氧化酶的活性均比对照高。这说明可能是因为喷施的催熟剂对油菜有一定的逆境胁迫作用,破坏了油菜自身生物膜系统。油菜自身启动保护酶系统,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抗逆性。2化学催熟剂使用时间的确定本研究是在油菜正常成熟前8-10d喷施药剂,敌草快催枯效果显着,但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在油菜正常成熟前56d使用。农达药效反应较慢,因此建议在油菜正常成熟前10d使用。3生产中建议使用的催熟剂在本试验中,含敌草快的2个处理,对油菜产量影响较大。含农达的2个处理对油菜产量和含油量影响较小。而且农达对环境安全,在土壤中无残效作用,不影响下茬作物生长。根据本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在生产上可采用0.5%农达+0.15%ABA处理,或者低浓度的敌草快+0.5%CEPA,在油菜成熟期进行喷施,实施机械化收获的效果较好。
宋美珍[4](2010)在《我国棉花栽培技术应用及发展展望》文中认为文章简要概述了中国棉花生产上的主要栽培技术,即育苗移栽培、地膜覆盖和化学调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阐述了中国棉花生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郑龙章[5](2009)在《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正在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突出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生产、加工、销售领域多个环节,其中生产环节是形成农产品质量的源头,农户生产行为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农药使用则是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茶叶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产品,是消费者喜爱的健康、绿色、天然饮料。近10年来,全球茶叶消费量以年均3%的增幅递增,中国则达到5%。在茶叶消费不断增长的同时,人们绿色消费意识日益增强,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茶叶农药残留,是目前茶叶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茶农使用农药不合理是茶叶农药残留的源头和关键。茶农使用了已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或使用了某些不合格农药产品是导致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因素。到目前为止,受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的制约,除了少量的有机茶园外,茶树上有害生物的治理仍离不开化学农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茶园农药使用量逐年提高。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对茶叶的高产优质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带来农药环境污染、茶叶农药残留等负面影响。茶农在农药使用中产生的大量外部性没有反映到茶农的私人成本中,造成农药使用的过量和低效率。本研究综合利用自然科学成果和社会科学理论,从交叉科学角度综合研究茶农生产用药行为,探讨影响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根据各因子影响程度的不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茶农利益的前提下,引导茶农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负外部性,以提高茶叶质量、环境质量和保证人体健康,促进我国茶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内容分9章:第1章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方法、目标。第2章对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3章总结茶叶生产中使用农药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对农药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负外部性进行阐述。第4章根据农户行为理论,以茶农是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前提,分析影响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各种因素。第5章分析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特征,对茶农使用农药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并对茶农安全生产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第6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影响福建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第7章应用Logit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福建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8章对安溪县茶叶安全生产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9章研究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研究以福建省为例,调查了福建省主要产茶区的500户茶农,回收386份,其中有效问卷331份,经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应用Logit模型分析影响茶农购买使用绿色或无公害农药意愿的因素。具有显着影响的因素有9个:种茶收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对绿色或无公害农药的了解、参加合作组织、茶叶生产规模、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认识、种植年限、政府绿色补贴,再次是茶叶价格、茶园生态环境。其中前面7个为正面影响,最后2个为负面影响。结果表明,茶叶收入最大化是茶农生产的主要目标,茶农使用农药也以收入最大化为导向,选择最佳的投入组合使产出最优。茶农对绿色或无公害农药的了解越多,对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认识越深,购买的意愿越强。茶农参加合作组织、生产规模扩大、种茶年限的增长和政府绿色补贴有助于扩大绿色或无公害农药的使用。当茶叶价格持续高涨时,茶农的边际收益也不断增加。茶农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茶叶生产中,为保证产量,包括农药在内的生产资料投入也相应增加。由于无公害或绿色农药价格高于一般农药,且药效缓慢,为节省成本,快速杀灭害虫,茶农可能减少使用无公害或绿色农药,而更多地使用一般农药。茶园生态环境改善,会减少农药使用,其中绿色或无公害农药也相应减少。二、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茶农实际使用农药次数(量)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具有显着影响并通过模型检验的因素有6个。依次是:(1)考虑农药使用目标因素。当茶农购买农药时最先考虑的因素是防治效果时,农药使用次数是最多的。当最先考虑的是农药价格时和农药毒性时,使用次数依次减少。当最先考虑的是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时,使用次数更少。(2)茶叶销售方式。销售方式不同,农残检测概率不同。农药残留检测的次数越多,茶农使用农药的道德风险越大,茶农使用农药次数越少。(3)种茶收入比重。种茶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越高,为保证茶叶生产取得最大效益,茶农使用农药次数越多。(4)茶农技术培训。参加了农药使用技术培训的茶农比没有参加的茶农农药使用次数减少。(5)种茶年限。茶农种茶年限越长,农药年使用次数越少。(6)农药危害认识。茶农认为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越轻,使用农药次数越多。根据本文研究,结合我国茶叶生产现状,为了使茶农更加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减少茶叶农药污染和降低农药残留,建议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设生态茶园,优化茶叶生长环境。发挥茶园的自然调控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条件,是实现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前提,也是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二是加强茶农教育培训,提高农药知识水平。加大对无公害或绿色农药的宣传力度,多举办农药使用技术培训,组织茶农(尤其是新手)参加培训,提高茶农科学、合理、安全用药水平。三是进一步优化茶产业组织,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扩大茶叶经营规模,提高茶业产业化水平。推广茶业合作社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四是大力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规范茶叶生产行为。在制订和完善茶叶标准体系的前提下,全程推行标准化生产,在种植过程中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五是充分发挥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完善茶叶市场。补贴手段对激励农户采用无公害或绿色农药是有效的,要充分利用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发挥政府在推动茶叶安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适当增加投入,建立茶叶安全生产者补贴制度。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检测,确保消费安全。
崔文顺,李建玲,李海,张建广,陈路峰[6](2005)在《“农村信息户联网五个一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开发了农村信息户联网综合平台,摸索总结出农村信息“五个一”综合服务模式,经过实践检验效果较好。
江西省植保植检站[7](2004)在《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发及研究》文中认为1996-2001年,江西省植保植检站在进行“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发及研究”中,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经多年实践,研究开发了一套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推广科学用药及生物农药防治为重点,结合推广物理防治、化学调控、保护天敌等为辅助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在棉铃虫连年偏重至重发生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以棉铃虫为主的病虫危害,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使棉田天敌上升,棉铃虫抗药性下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刘午玲,吐逊古[8](2000)在《克芜踪棉花催熟试验示范总结》文中研究说明采用 2 0 %克芜踪水剂 1hm2分别用 12 0 0 ml、15 0 0 ml、180 0 ml,以 40 %乙稀利水剂2 2 5 0 ml/ hm2和清水作对照。共 5个处理 ,3次重复 ,随机排列。在初霜期来临前 14天 (9月 30日 )喷药。施药后 6天 ,吐絮较明显 ;施药后 15天 ,用 2 0 %克芜踪水剂 180 0 ml/ hm2 的吐絮率最高。较清水增加 30 .18% ;用 2 0 %克芜踪 15 0 0 ml/ hm2的吐絮率较清水增 17.0 6% ;第三为乙烯利 2 2 5 0 ml/ hm2 ,较清水增加 8.94% ;用 2 0 %克芜踪 12 0 0 ml/ hm2 ,仅较清水增加 3.42 %。对棉花产量和衣分作方差分析 ,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在大田示范中分别使用 2 0 %克芜踪15 0 0 ml/ hm2 ,40 %乙烯利 2 2 5 0 ml/ hm2、喷清水为对照 ,施药 15天后 ,喷絮率分别为 30 .5 %、9.45 %及 8.2 6%。用克芜踪催熟 ,霜前花可提高 2 0 %左右。在大田使用可选用 2 0 %克芜踪水剂 15 0 0~ 180 0 ml/ hm2 ,喷水量以 75 0 kg/ hm2 为宜。
刘午玲,吐逊古[9](1997)在《克芜踪棉花催熟试验示范总结》文中指出
二、克芜踪棉花催熟试验示范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克芜踪棉花催熟试验示范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棉花基质育苗创高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规划, 选好品种 |
二、分期播种、培育壮苗 |
三、地膜覆盖、保湿增温 |
四、适时移栽, 提高质量 |
五、安全使用除草剂 |
六、肥水提苗、促早促壮 |
七、利用叶枝, 促进平衡 |
八、科学化调, 前促后控 |
九、平衡施肥, 增施钾肥 |
十、防病治虫, 预防早衰 |
(2)周棉6号的选育与轻简化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
2 主要特征特性 |
2.1 植物学特征 |
2.2 生物学特征 |
2.2.1 生育期。 |
2.2.2 抗病性和抗虫性。 |
2.2.3 稳产性和适应性。 |
3 产量表现 |
3.1 区域试验结果 |
3.2 生产试验结果 |
3.3 多点示范试种结果 |
4 纤维品质 |
5 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
5.1 适时播种 |
5.2 合理密植 |
5.3 简化施肥 |
5.4 合理整枝 |
5.5 科学调控 |
5.6全程化学除草 |
5.6.1芽前处理。 |
5.6.2移栽前处理。 |
5.6.3苗后处理。 |
5.7简化病虫防治 |
5.7.1病害防治。 |
5.7.2虫害防治。 |
5.8化学催熟, 集中采拾 |
(3)化学催熟技术在油菜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化学催熟技术在作物上的应用研究 |
1.1.1 化学催熟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 |
1.1.2 化学催熟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 |
1.1.3 化学催熟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 |
1.1.4 化学催熟技术在油菜上的应用 |
1.2 常用化学催熟剂及其催熟机理 |
1.2.1 乙烯利 |
1.2.2 农达 |
1.2.3 百草枯 |
1.2.4 敌草快 |
1.3 影响化学催熟效果的主要因素 |
1.3.1 温度 |
1.3.2 湿度 |
1.3.3 其他因素 |
1.4 化学催熟剂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5 作物的光合作用及逆境胁迫 |
2 引言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条件及主要仪器和试剂 |
3.2 供试材料 |
3.3 试验设计 |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喷施化学催熟剂后油菜角果颜色变化 |
4.2 不同催熟处理对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1 对油菜角果皮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2 对油菜籽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对油菜角果皮净光合速率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4.3 不同催熟处理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4.3.1 不同催熟处理对油菜千粒重的影响 |
4.3.2 不同催熟处理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4.4 不同催熟处理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
4.4.1 对油菜含油量的影响 |
4.4.2 对油菜油酸含量的影响 |
4.4.3 对油菜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
4.4.4 对油菜亚麻酸含量的影响 |
4.5 催熟剂对油菜产量、品质影响及其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 |
4.6 化学催熟对油菜角果MDA 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4.6.1 对油菜角果皮MDA 含量的影响 |
4.6.2 对油菜角果皮SOD 活性的影响 |
4.6.3 对油菜角果皮POD 活性的影响 |
4.6.4 对油菜角果皮CAT 活性的影响 |
5 讨论与结论 |
5.1 催熟剂对油菜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作用效果 |
5.2 催熟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协同或拮抗效应 |
5.3 催熟剂对油菜角果皮MDA 含量变化的影响 |
5.4 催熟剂对油菜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4)我国棉花栽培技术应用及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棉花生产上的主要栽培技术 |
1.1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 |
1.1.1 长江流域棉区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 |
1.1.2 黄河流域棉区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 |
1.2 棉花地膜覆盖技术 |
1.2.1 棉花地膜覆盖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
1.2.2 棉花地膜覆盖技术机械化的发展与展望 |
1.3 棉花化学调控技术 |
1.3.1 矮壮素的应用与发展 |
1.3.2 缩节胺的应用与发展 |
1.3.3 乙烯利的应用与发展 |
2 我国棉花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
2.1 两无两化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2.2 麦 (油) 后移栽或直播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2.2.1 麦 (油) 后直播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2.2.2 麦 (油) 后移栽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2.3 棉田化学除草技术 |
2.3.1 棉田杂草种类与危害 |
2.3.2 棉田杂草的防治 |
2.3.3 棉田化学除草的应用与展望 |
(5)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的含义 |
1.2.3 研究目标 |
1.2.4 研究关键问题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特色和创新 |
2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相关文献综述 |
2.1 食品安全相关理论与研究 |
2.1.1 “柠檬市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2 交易费用理论 |
2.1.3 食品安全理论 |
2.1.4 农户行为理论 |
2.1.5 经济组织与标准化 |
2.2 茶叶农药使用研究 |
2.2.1 农药使用的历史 |
2.2.2 茶叶农药使用与残留 |
2.2.3 茶叶农药残留来源 |
2.2.4 茶叶农药残留标准 |
2.2.5 茶叶农药残留降解 |
2.3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与茶叶安全生产研究 |
2.3.1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与茶叶安全生产 |
2.3.2 安全茶叶生产认证 |
2.3.3 茶产业组织 |
2.3.4 茶叶品牌 |
2.4 文献综述的启示与借鉴 |
3 茶叶生产中农药使用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及趋势 |
3.1 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概况 |
3.1.1 中国茶叶生产概况 |
3.1.2 中国茶叶消费概况 |
3.1.3 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茶叶生产中农药使用的历史 |
3.3 茶叶生产中农药使用的现状 |
3.3.1 茶树害虫防治的基本方法 |
3.3.2 茶树害虫防治的最重要方法----化学农药防治 |
3.3.3 茶叶不同品质等级对农药及其使用的要求 |
3.4 茶叶生产中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
3.4.1 对农药使用负外部性的忽视 |
3.4.2 茶农使用农药不够科学 |
3.4.3 农药使用管理难度大 |
3.5 茶园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 |
3.6 茶叶生产中农药使用的趋势 |
3.6.1 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更多使用绿色或无公害农药 |
3.6.2 大力发展使用生物农药,成为茶园农药使用新趋势 |
3.7 本章小结 |
4 茶农行为理论及使用农药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 农户行为理论 |
4.1.1 农户行为理论主要学派 |
4.1.2 农户模型 |
4.2 茶农行为主要特征 |
4.2.1 茶农行为的理性化 |
4.2.2 茶农行为的社会化 |
4.2.3 茶农行为的相对稳定性 |
4.3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影响因素 |
4.3.1 茶农个人因素 |
4.3.2 市场经济因素 |
4.3.3 生态环境因素 |
4.3.4 产业组织与规模 |
4.3.5 茶叶生产标准化程度 |
4.3.6 茶叶生产安全管理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5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博弈分析 |
5.1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分析 |
5.1.1 茶农使用农药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 |
5.1.2 茶农使用农药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
5.1.3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存在路径依赖 |
5.2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博弈分析 |
5.2.1 茶农与消费者的博弈 |
5.2.2 茶农与政府的博弈 |
5.2.3 茶农之间的博弈 |
5.3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与绿色生产补贴 |
5.3.1 茶业绿色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
5.3.2 茶业绿色生产补贴的模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福建茶农使用农药行为调查分析 |
6.1 福建省茶叶生产概况 |
6.2 福建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问卷调查 |
6.2.1 调查问卷设计 |
6.2.2 样本的选择 |
6.2.3 研究与整理方法 |
6.3 福建茶农使用农药行为描述性分析 |
6.3.1 茶农的基本情况 |
6.3.2 茶农农药基本知识 |
6.3.3 茶农购买农药情况 |
6.3.4 茶农使用农药情况 |
6.3.5 茶叶农药检测与农药残留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7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福建为例 |
7.1 茶农使用不同类型农药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1.1 影响因素假定 |
7.1.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
7.1.3 模型计算:应用SPSS软件 |
7.1.4 结果与分析 |
7.2 茶农实际使用农药数量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回归模型建立:Y =α_0 +α_1Z + u |
7.2.2 模型的计算:应用皮尔逊相关法、向前逐步线性回归法 |
7.2.3 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福建安溪茶叶安全生产的案例分析 |
8.1 安溪县茶叶生产概况 |
8.2 安溪县茶叶安全生产的案例调查分析 |
8.2.1 建设生态茶园 |
8.2.2 探索创新茶产业组织 |
8.2.3 充分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建设生态茶园,优化茶叶生长环境 |
9.2.2 加强茶农教育培训,提高农药知识和技术水平 |
9.2.3 创新茶产业组织模式,提高茶业产业化水平 |
9.2.4 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茶叶生产行为 |
9.2.5 充分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完善茶叶市场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茶农使用农药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克芜踪棉花催熟试验示范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棉花基质育苗创高产技术[J]. 别墅. 农民科技培训, 2012(02)
- [2]周棉6号的选育与轻简化栽培技术[J]. 贾朝阳,雷亚柯,刘德征,张景峰,张海芝,魏秀丽,李卫平. 中国棉花, 2011(06)
- [3]化学催熟技术在油菜上的应用研究[D]. 肖文娜. 安徽农业大学, 2010(05)
- [4]我国棉花栽培技术应用及发展展望[J]. 宋美珍. 农业展望, 2010(02)
- [5]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郑龙章.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0)
- [6]“农村信息户联网五个一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 崔文顺,李建玲,李海,张建广,陈路峰. 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05
- [7]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发及研究[A]. 江西省植保植检站. 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 2004
- [8]克芜踪棉花催熟试验示范总结[J]. 刘午玲,吐逊古. 新疆农业科学, 2000(S1)
- [9]克芜踪棉花催熟试验示范总结[J]. 刘午玲,吐逊古. 新疆农业科技, 19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