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河沿线安徽段可持续发展层次分析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孟雨[1](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以五河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诠释,布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这一历史重大任务,为中国农村平稳快速发展提供的前行路径。贯彻实行乡村振兴理念,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人民获得感和实现初心、完成使命具有深刻意义。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积极做出反应,积极探索正确道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到乡村景观规划构建起乡村振兴根基以及探索现阶段乡村景观如何衔接新时代新要求下的发展模式、设计方法、目前尚未明确出相关的理论体系、实施准则和编制指南,因此在此背景下展开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本文以“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背景,把乡村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五大要求对乡村的景观规划进行研究归纳总结。第一步,认识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认清我国乡村发展中存在问题以及现阶段乡村景观规划难点的现实背景,对乡村振兴、乡村景观以及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等相关观点与思想进行归纳整理,并参考国内外景观设计经验,铺垫好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根柢;第二步,针对存在的问题,明确论文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并拟定技术路线;第三步,研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定位、思路、遵循原则及提出乡村景观构成要素,统筹构建好乡村景观与乡村振兴的联系,设立规划体系,保护生态空间,融入自然资源、一二三产、特色风貌、地域文化;第四步,以五河县乡村景观作为实际案例,按照新政策下乡村景观规划的要求进行实践。论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论述。宏观层面研究范围是县域整体,微观层面研究范围是村庄个体。县域范围通过调研分析五河县乡村景观建设情况和问题,提出五河县乡村景观规划路径和措施并对县域村庄风貌分区分类控制引导规划;对五河县胜淮村的基本概况进行分析,提取其乡村景观资源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结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要求,提出胜淮村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理念、优化策略,并进行理念转换成实际措施,对胜淮村进行乡村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节点建筑设计、人居环境整治、文化的保护、树种营造设计等,做到产业培育、环境整治、文化保护、景观规划,塑造胜淮村“宜居”、“宜人”、“宜游”、“宜业”的景观环境。论文结尾总结研究成果,开展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不仅可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面貌,同时可以提振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出不足与展望,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罗恒[2](2020)在《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愈发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内容,同时生态安全也已成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一部分,体现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如何提升国家及地区间生态安全水平,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并行的难题,保障人民健康生活,已成为经济转型期间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区域一一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就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两阶段测度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演变阶段划分,长江经济带经济带生态安全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构建及实施三个核心主体部分进行布局。第一部分,对生态安全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两阶段测度模型的构建及安全阶段划分。将种群共生理论引入生态安全研究领域,构建两阶段生态安全测度模型,第一阶段构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结合DPSIR模型,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完善并检验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构建生态安全综合特征指数及生态安全二维动态演化模型,划分生态安全演变阶段。第二阶段构建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模型,进一步测度生态安全成熟度。第二部分,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基本指数及综合特征指数测度结果,诊断生态安全状况并分析其演变格局,然后进行指标回溯分析探究生态安全问题成因。第三部分,依据测度结果及问题成因分析,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四大保护调控模型并提出了实施建议,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将共生理论引入生态安全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文在共生理论基础上构建的两阶段测度模型能综合特征指数法与指标体系法优势,有利于准确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状况。(2)从生态安全演变时间格局上看,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迅猛,尤其是社会经济驱动力得到强化,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明显提升,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改善状况幅度并不明显,长期处于自然生态偏害发展模式。从生态安全演变空间格局而言,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生态安全格局差异显着,呈现“东西较高,中间偏低”格局。从绿值指数测度结果来看,生态安全成熟度较低。(3)通过指标回溯发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严重、人口过度聚集、自然资源过度利用是造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4)构建的四大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及其实施建议具有问题针对性和可行性,能给长江经济带相关部门的生态安全保护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金兰[3](2020)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文中提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具有承载、养育、仓储、生态系统服务等众多功能,土地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否和人类生存发展的质量高低紧密相关。土地生态安全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针对土地本身的结构和状态,也包含土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一个安全的土地生态系统必须由内而外处于一种健康的动态平衡状态。良好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能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强劲发展,土地生态系统出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评价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科学整治土地生态环境,尤为必要。本文在土地生态安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运用PSR-NES理论框架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求得指标基础权重,利用惩罚型变权模型修正基础权重,得到指标的最终权重。借助云模型能够消除复杂问题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这一优点,将云理论引入物元模型,优化物元模型的定量研究部分,构建云物元模型。动态评价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2010-2018年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时空演变分析。运用阻力诊断模型,诊断各评价指标的阻力值,识别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阻力因子。经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2010-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经历“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演变态势,总体变化呈“M”型曲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明显改善。(2)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八地市按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变化情况可分为两类:六安、滁州、亳州和蚌埠属于稳中趋优型,阜阳、淮南、宿州和淮北属于曲折缓进型。从空间演变趋势来看,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南端城市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高于北端城市。(3)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阻力因子大多来自压力层指标,城市人口密度、节能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等为阻力值较大的阻力因子。(4)根据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结果,立足PSR概念模型,从土地生态系统的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准则层进行思考,提出禁新建、关污源,优化产业结构,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等提高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图[25]表[16]参[81]
王重阳[4](2020)在《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与科技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安徽省自1986年合宁高速公路开建以来,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6年年底通车里程已达4543公里,位居全国第十七位,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徽高速公路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人民的殷切期望。论文着重论述了改革开放以后安徽省高速公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的基本动力,阐述了全省高速公路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总结了过去30多年来全省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的建设管理和科技创新以及融入地域、人文、徽文化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为今后一个时期安徽省更好地建设高速公路提供借鉴并发挥指导作用。本文采用资料收集法、走访讨论法、实例探析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安徽省交通运输发展尤其是公路、高速公路的发展历史,详细阐述了高速公路在我省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建设起步阶段(1986-1991年);稳步发展阶段(1992-2003年);优化提升阶段(2004-2015年)。论文重点阐述了跨江(长江)桥梁、跨河(淮河)桥梁、其他典型桥梁、主要特长隧道、其他典型隧道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其他如:环保、安全、养护、营运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科技创新进行论述。结合具体实例重点阐述了马鞍山长江大桥造型设计和铜黄高速公路的“徽风皖韵”地域特色,泗县至宿州高速公路的“汉风楚韵”地域特色。
方云祥[5](2020)在《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的几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快速的经济发展在带来国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积累了各种环境问题。伴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国民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和要求也日渐提升。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已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中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流域作为一个以水力联系为基础自然形成的地理单元,其区域内各自然环境要素存在着紧密联系,导致很多环境问题往往具有流域性的特征。因此,在解决流域环境问题时,从流域全局以及影响流域生态环境的多要素角度出发进行统筹考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需要从流域的角度出发去解决流域性环境问题,但在相关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机制方面有待完善。本研究从流域的角度开展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流域环境管理对策研究,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选取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作为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研究,通过资料搜集、现场踏勘、样品采集与分析统计,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和国外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评价方法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三个流域开展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理念对安徽省的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本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安徽省境内有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流域。根据对三大流域内一级流域的自然特征、规模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开展情况,选取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作为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根据典型流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特征及其服务功能等,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由决策层、系统层、要素层、指标层和变量层组成的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每项指标建立5个等级的评分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体系中各层级指标进行逐层赋权,建立了逐级加权的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2)对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水资源、水质、人口、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在三个流域共126个点位开展水生生物采集,74个点位开展河道水文状况实地调查;在对调查和采集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对三个流域开展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评价得出: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68.8分、63.6分、77.5分,健康级别均属于良好级别;各流域内部上、中、下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本一致;对比陆域和水域生态系统,陆域生态系统要优于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根据单个具体指标和要素评价,发现水生生物相关指标和河道连通性指标评分较低,是影响三个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根据水质指标和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对比,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了单纯的化学水质指标在反映水环境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发现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总体特征存在着空间条块分割和部门多头管理的特点,从流域整体角度进行环境管理的特点不明显。综合分析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流域环境管理的经验,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出发,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从管理理念、法规体系、管理目标、管理机构与机制、流域规划、环境问题的诊断识别与预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陈莹[6](2020)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已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7%的中高度增长,依靠规模扩张、要素驱动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由此,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资源驱动”的规模速度型转向“创新驱动”的质量效率型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淮河生态经济带是我国第四个新经济增长极,由于长期缺乏淮河流域统筹规划导致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层次不高,2018年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指出“改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重要引擎。以创新驱动有效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将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状况的指标纳入为创新驱动发展测度体系的重要构件,并以此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测度体系,使其成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航向标”和“紧箍咒”,从而精准地找到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力点,有助于淮河生态经济带更好发挥创新驱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对引导政府相关部门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创新发展理论和测度理论基础上,引入DPSIR模型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然后选择包含序关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变异系数法的单一测度方法集,利用基于Gini准则的组合测度方法对2012-2017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省辖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根据测度结果分析其动态演变过程,这为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从宏观视角把握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空间布局,为统筹推进区域间创新驱动协同发展、解决区域失衡问题提供有力参考,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探究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区域相对差异、演变态势以及差异形成的来源;为缩小创新驱动发展的区域差异,探究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选择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揭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以及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识别出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通过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协同发展提供政策启示。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有:(1)在样本考察期内,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省辖市及总体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现象,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格局,区域差异显着;(3)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不均衡程度不高,但区域差异有缓慢增大趋势,此外,区域间差异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总体区域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4)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中,解释力强度最高的影响因素为对外开放程度,其余依次为非市场化程度、劳动力资本、政府创新支持力度、城市化水平。
王曦月[7](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汪艳[8](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研究说明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刘稳[9](2019)在《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漕运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财富,漕运文化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漕运文化遗存的旅游开发是漕运文化的价值得以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客观选择,也是漕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如何更好地发掘漕运文化遗存内涵,探析漕运文化的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并加以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究的课题。通济渠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变迁及其遗存的旅游开发展开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化遗产价值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界定相关概念;其次,对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的变迁、影响因素及漕运文化遗存展开分析;然后,结合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状况分析其旅游价值及开发条件;最后,通过游客感知问卷调查分析归纳总结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保护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开发优化对策。研究表明: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漕运文化遗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鉴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以及旅游价值,其中旅游价值在漕运文化遗存的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的旅游发展存在政府重视程度不足;保护性开发意识不强,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足;旅游资源特色明显,但旅游开发出现同质化现象;景区偏重于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设施建设;景区服务体验一般,服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旅游资源文化挖掘深度不足;旅游景区宣传营销有待加强等问题。旅游开发主体、旅游开发对象以及旅游市场应加强资源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开发力度;系统营销宣传,打造品牌特色,以更好地实现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资源的开发。
亓军红[10](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认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二、淮河沿线安徽段可持续发展层次分析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河沿线安徽段可持续发展层次分析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以五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及美好乡村建设的时代需要 |
1.1.2 现实背景: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乡村景观规划的现实需要 |
1.2 乡村振兴与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概念、理论、设计经验 |
1.2.1 “乡村振兴”概念解析 |
1.2.2 乡村和乡村景观相关概念 |
1.2.3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理论进展 |
1.2.4 国内外乡村景观设计经验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2.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3.1 乡村景观规划目标定位 |
3.2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思路 |
3.3 乡村景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
3.3.1 整体综合性原则 |
3.3.2 乡村景观的多样性原则 |
3.3.3 地域文化场所契合原则 |
3.3.4 生态美学原则 |
3.3.5 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
3.3.6 尊重乡村生活的时代特征原则 |
3.3.7 积极营造乡村社区原则 |
3.3.8 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原则 |
3.4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
3.4.1 乡村自然景观 |
3.4.2 农作景观 |
3.4.3 聚落景观 |
3.4.4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
第四章 五河县乡村景观现状分析 |
4.1 宏观层面—县域范围 |
4.1.1 县域概况 |
4.1.2 五河县县域乡村景观建设情况和问题 |
4.2 微观层面—以五河县胜淮村为例 |
4.2.1 胜淮村基本概况 |
4.2.2 现状情况 |
第五章 五河县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5.1 宏观层面—县域范围 |
5.1.1 五河县乡村景观规划路径 |
5.1.2 实施措施 |
5.2 五河县域村庄景观风貌 |
5.2.1 风貌总体定位 |
5.2.2 风貌分区引导 |
5.2.3 地形环境要素及村庄聚落特征 |
5.2.4 村庄建筑特色要素提炼 |
5.2.5 村庄风貌分区控制引导 |
5.2.6 控制点和控制带风貌引导 |
5.2.7 小结 |
5.3 微观层面—以五河县胜淮村为例 |
5.3.1 胜淮村景观研究理念及愿景 |
5.3.2 胜淮村景观规划重点 |
5.3.3 胜淮村景观优化策略 |
5.3.4 胜淮村乡村景观总体规划 |
5.3.5 “宜居”的设计方式——底蕴厚重,皖北气魄的村落格调 |
“宜人”的设计方式——留住乡愁,功能完善的美丽乡村 |
5.3.6 “宜游”的设计方式——乡村旅游,丰富体验的田园生活 |
5.3.7 “宜业”的设计方式——循环产业,绿色生产的水乡田园 |
5.3.8 土地利用规划 |
5.3.9 树种营造设计 |
5.3.10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在乡村景观规划策略研究 |
6.1.2 乡村振兴元素在五河县乡村景观规划的项目应用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和展望 |
6.3.1 不足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2.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生态安全概述 |
2.1.1 生态安全的概念 |
2.1.2 生态安全特点 |
2.2 生态安全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生态系统理论 |
2.2.3 共生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3.长江经济带基本概况及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3.1 经济带的形成及特征 |
3.1.1 经济带的形成 |
3.1.2 经济带的特征 |
3.2 长江经济带区域概况 |
3.2.1 长江经济带区位地理概况 |
3.2.2 长江经济带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概况 |
3.3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3.3.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现状 |
3.3.2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方法选择与测度思路 |
4.1.1 常用测度方法 |
4.1.2 测度方法确定及思路 |
4.2 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构建 |
4.2.1 社会经济——自然生态作用机理分析 |
4.2.2 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原理 |
4.2.3 竞争系数测算 |
4.3 DPSIR模型构建 |
4.3.1 指标构建原则 |
4.3.2 指标初选 |
4.3.3 指标筛选 |
4.3.4 指标赋权 |
4.4 特征指数计算、二维共生演化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
4.4.1 特征指数计算 |
4.4.2 二维共生演化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
4.5 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模型应用及分析 |
5.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状况 |
5.1.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综合基本指数测度 |
5.1.2 长江经济带综合特征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状况分析 |
5.2 各省市生态安全指数测度及演变格局分析 |
5.2.1 各省市生态安全基本指数测度 |
5.2.2 各省市特征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演变格局 |
5.3 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研究 |
6.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构建 |
6.1.1 自然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
6.1.2 经济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
6.1.3 社会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
6.1.4 政策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
6.2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实施建议 |
6.2.1 生态保护调控实施建议 |
6.2.2 生态资源调控实施建议 |
6.2.3 经济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
6.2.4 社会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
6.2.5 政策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3)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生态安全 |
2.1.2 土地生态安全 |
2.1.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系统科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生态承载力理论 |
2.2.5 土地生态健康理论 |
3 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模型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PSR-NES模型分析 |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3.2 权重的计算 |
3.2.1 组合赋权模型 |
3.2.2 变权模型 |
3.3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2 物元模型 |
3.3.3 云物元模型 |
3.3.4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划分 |
4 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实证研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环境概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4.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3 基础权重的计算 |
4.3 惩罚型变权模型修正基础权重 |
4.4 土地生态安全实证研究 |
4.4.1 确定标准云及计算等级关联度 |
4.4.2 土地生态安全时序演变分析 |
4.4.3 土地生态安全空间演变分析 |
4.5 土地生态安全阻力分析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6 创新点及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与科技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二章 安徽省公路建设发展历程 |
2.1 新中国成立前 |
2.2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
2.3 改革开放以来 |
2.3.1 高速公路起步阶段(1986-1991年) |
2.3.2 高速公路稳步发展阶段(1992-2003年) |
2.3.3 高速公路优化提升阶段(2004-2015年) |
第三章 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 |
3.1 桥梁工程 |
3.1.1 跨江(长江)桥梁 |
3.1.2 跨河(淮河)桥梁 |
3.1.3 其他典型桥梁 |
3.2 隧道工程 |
3.2.1 主要长大隧道 |
3.2.2 其他典型隧道 |
3.3 路基工程 |
3.4 路面工程 |
3.5 环保 |
3.6 安全 |
3.7 养护 |
3.8 营运与信息化 |
第四章 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科技创新 |
4.1 典型桥梁工程建设科技创新 |
4.1.1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 |
4.1.2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 |
4.1.3 太平湖大桥 |
4.2 典型隧道工程建设科技创新 |
4.2.1 明堂山特长隧道 |
4.2.2 试刀山隧道 |
第五章 “徽风皖韵”和“汉风楚韵”的地域特色 |
5.1 马鞍山长江大桥造型设计建设中的徽派特色 |
5.1.1 总体美学造型 |
5.1.2 主体构件设计 |
5.2 铜黄高速公路——“人文高速”的楷模 |
5.3 泗县至宿州高速公路的“汉风楚韵” |
5.4 六武高速公路安徽段“展老区风韵、筑生态大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
1.2.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
1.2.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 |
1.2.4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研究 |
1.3.2 安徽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安徽省流域概况及典型流域选取 |
2.1 安徽省流域概况 |
2.1.1 长江流域 |
2.1.2 淮河流域 |
2.1.3 新安江流域 |
2.2 典型流域概况 |
2.2.1 典型流域的选取 |
2.2.2 典型流域概况 |
2.3 小结 |
第三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目标、思路与原则 |
3.1.1 评价目标 |
3.1.2 评价思路 |
3.1.3 评价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框架体系构建 |
3.2.2 评价指标选取 |
3.2.3 指标权重确定 |
3.2.4 指标含义及评价标准 |
3.3 小结 |
第四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因子调查分析 |
4.1 典型流域边界及评价单元划分 |
4.1.1 划分方法 |
4.1.2 划分结果 |
4.2 陆域生态系统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
4.2.1 生态格局要素调查 |
4.2.2 生态功能要素调查 |
4.2.3 生态压力(陆域)要素调查 |
4.3 水域系统评价因子采集与分析 |
4.3.1 生境结构要素调查 |
4.3.2 水生生物要素调查 |
4.3.3 生态压力(水域)要素调查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5.1 陆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5.1.1 生态格局要素评估 |
5.1.2 生态功能要素评估 |
5.1.3 生态压力(陆域)要素评估 |
5.2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5.2.1 生境结构要素评估 |
5.2.2 水生生物要素评估 |
5.2.3 生态压力(水域)要素评估 |
5.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
5.3.1 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概述 |
5.3.2 指标层健康指数评估汇总 |
5.3.3 陆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综合评价 |
5.3.4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综合评价 |
5.3.5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估 |
5.4 评价结果讨论 |
5.4.1 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特征分析 |
5.4.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与水质指标的关系 |
5.4.3 关于流域健康评价结果不确定性的讨论 |
5.5 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启示 |
5.5.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的结果分析 |
5.5.2 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启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与建议 |
6.1 概述 |
6.2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
6.2.1 流域环境管理法律体系 |
6.2.2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机构 |
6.2.3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
6.3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6.3.1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机构 |
6.3.2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地方性法规 |
6.3.3 当前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效果及问题分析 |
6.4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
6.4.1 美国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
6.4.2 欧洲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
6.4.3 澳大利亚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
6.4.4 日本的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
6.4.5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的启示 |
6.5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
6.5.1 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理念 |
6.5.2 健全完善流域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 |
6.5.3 完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与协调机制 |
6.5.4 建立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基础的管理目标 |
6.5.5 加强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体系的规划制定 |
6.5.6 建立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环境问题诊断识别与预警体系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1.1 安徽省典型流域选取和边界划定 |
7.1.2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
7.1.3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
7.1.4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
7.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文附表目录 |
英文附表目录 |
中文附图目录 |
英文附图目录 |
致谢 |
学位申请者简介 |
(6)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创新驱动发展内涵 |
二、创新驱动发展特征 |
三、淮河生态经济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创新驱动理论 |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三、测度方法理论 |
第三章 基于DPSIR模型的创新驱动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构建原则 |
一、全面性原则 |
二、可行性原则 |
三、前瞻性原则 |
第二节 构建依据 |
一、DPSIR模型的引入 |
二、DPSIR模型的适用性 |
三、理论分析 |
第三节 基于DPSIR模型的创新驱动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指标体系框架 |
二、指标说明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测度研究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 |
第二节 测度方法与检验方法 |
一、组合测度方法原理及研究步骤 |
二、单一测度方法集的确定 |
三、一致性检验 |
第三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测度 |
一、单一测度方法测度结果 |
二、基于Gini准则的组合测度结果 |
第四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综合分析 |
一、时间序列分析 |
二、空间格局分析 |
第五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准则层分析 |
一、时间序列分析 |
二、空间格局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差异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描述 |
第三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
一、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区域差异 |
二、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区域内差异 |
三、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区域间差异 |
四、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差异来源及其贡献率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创新驱动发展影响因素选取 |
一、影响因素选取理论基础 |
二、具体指标计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一、影响因素探测结果分析 |
二、影响因素交互影响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陂与陂塘 |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
1.4 相关领域研究 |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
1.4.3 陂塘相关研究 |
1.4.4 古籍文献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
2.1 思想哲学基础 |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
2.2 营建意匠基础 |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
3.1.4 相似概念辨析 |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
3.3 小结 |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
4.8 小结 |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1 两淮地区 |
5.1.2 江南地区 |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
5.1.4 小结 |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
5.3 小结 |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
7.1.1 竖向关系 |
7.1.2 平面关系 |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
7.2.2 陂城比邻 |
7.2.3 城牵离陂 |
7.2.4 陂嵌城中 |
7.3 小结 |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
8.3.1 诗词歌赋 |
8.3.2 山水画作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
9.3 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
(8)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的城市化 |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名词定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3 理论框架构建 |
2.4 研究框架构建 |
2.5 研究方法 |
2.5.1 总体研究方法 |
2.5.2 具体研究方法 |
2.6 研究思路 |
2.7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
4.3.1 影响因素 |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
4.3.4 城市管理总结 |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
6.1 发展经验总结 |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
6.3.1 论文的创新点 |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名目录 |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 |
1.1.2 申遗成功为通济渠漕运文化的保护利用提供助力 |
1.1.3 通济渠漕运文化价值揭示与旅游开发的现实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大运河文化研究综述 |
1.3.2 漕运文化研究综述 |
1.3.3 大运河漕运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大运河文化遗存 |
2.1.2 漕运文化遗存 |
2.2 基础理论 |
2.2.1 文化遗产价值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变迁及漕运文化遗存 |
3.1 通济渠安徽段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社会经济背景 |
3.1.3 文化背景 |
3.2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变迁 |
3.2.1 变迁历史 |
3.2.2 变迁影响因素 |
3.3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特征 |
3.3.1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状况 |
3.3.2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的特征 |
第4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
4.1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资源分类 |
4.2 三大价值评价 |
4.2.1 历史文化价值 |
4.2.2 艺术观赏价值 |
4.2.3 科学考察价值 |
4.3 三大效益评价 |
4.3.1 经济效益 |
4.3.2 社会效益 |
4.3.3 环境效益 |
4.4 六大条件评价 |
4.4.1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
4.4.2 景象的地域组合条件 |
4.4.3 旅游环境容量条件 |
4.4.4 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
4.4.5 投资能力 |
4.4.6 施工条件 |
4.5 小结 |
第5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
5.1 开发总体状况 |
5.2 游客感知调查 |
5.2.1 问卷设计与游客感知要素的选取 |
5.2.2 数据收集及结果 |
5.3 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5.3.1 政府重视程度不足 |
5.3.2 保护性开发意识不强 |
5.3.3 旅游开发出现同质化现象 |
5.3.4 景区设施建设不完善 |
5.3.5 服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
5.3.6 旅游资源文化挖掘深度不足 |
5.3.7 旅游景区宣传营销有待加强 |
第6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开发对策 |
6.1 加强资源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 |
6.1.1 提升重视程度 |
6.1.2 加大法规政策保障力度 |
6.1.3 加强资源保护 |
6.2 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开发力度 |
6.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2.2 完善产品体系 |
6.2.3 提升服务质量 |
6.2.4 进行科学管理 |
6.3 系统营销宣传,打造特色品牌 |
6.3.1 加强营销宣传力度 |
6.3.2 打造特色品牌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B: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游客感知调查问卷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10)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淮河沿线安徽段可持续发展层次分析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以五河县为例[D]. 周孟雨.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2]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D]. 罗恒.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D]. 金兰.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4]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与科技创新[D]. 王重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D]. 方云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莹.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2)
-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9]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 刘稳. 湘潭大学, 2019(02)
- [10]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