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口深度基准面查考(论文文献综述)
石景元,王晶晶[1](2018)在《黄浦江下游段设计低潮位计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收集黄浦江下游段吴淞、黄浦公园、吴泾3站长系列实测年最低潮位,对各站资料进行基面考证和沉降订正,并进行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检验,在此基础上开展P-Ⅲ型曲线频率分析,并对参数进行合理性分析,从而得出不同重现期的设计低潮位,为黄浦江堤防与河口建闸等防御工程措施提供数据参考。
李改肖[2](2012)在《海图水深注记的基准更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建立统一、规范的深度基准体系是海洋测绘成果应用的基本保证。为了消除目前海图应用中水深注记基准面不一致的影响,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平均海面基准为中介的海图新旧深度基准的转换体系,并以某实验海区水深数据为例,构建了基于深度基准面更新模型的海图水深注记的更新方法。经试验验证效果良好。
管梅芳[3](2012)在《矢量—栅格数据混合的海籍管理系统建设》文中指出结合国内外海籍管理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海籍的概念、海籍管理的内容和空间范围、海籍数据的测量和处理规范等,指出了遥感数据在海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利用遥感数据作为海籍空间系统数据支撑的可能性。空间数据管理,尤其是海量栅格数据管理一直是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重点。通过分析海籍数据特征,研究了海籍数据的组织与编码,包含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矢量数据主要包括海域基础数据、海域功能区划数据和海籍专题数据,这些数据根据不同比例尺显示不同细节并分层组织,编码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进行。由于遥感影像数据量大,结构复杂,本文通过构建影像金字塔的方式建立影像数据库来进行有效的组织。影像金字塔的建立过程包括了数据预处理、数据切割、数据压缩等。同时,针对我国海岸带的特殊形态,本文构建了适应我国海岸带的架构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讨论了适合的CMorton编码方式。实验证明,改进的CMorton编码可以有效的组织和存储海籍影像数据,减少数据冗余、提高分块效率。为了合理管理海籍数据,利用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结合关系数据库,建立矢量—栅格混合的海籍空间数据库。矢量—栅格混合的海籍空间数据库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数据格式的优势,实现海籍数据从全貌到细节、从整体到局部、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快速、无缝的浏览、漫游,为海籍管理的有效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还研究了海籍空间数据库的更新方式,探讨了采用影像金字塔局部更新的优越性,详细阐述了具体海籍栅格数据更新模式和技术步骤。
和玉芳,程和琴,杨忠勇,王冬梅,陈吉余[4](2012)在《基于过水断面面积的长江口南支放宽率计算及变化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河槽放宽率是保持潮汐河口河槽稳定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在利用河槽宽度计算放宽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过水断面面积为主要参数计算的天然河口放宽率,能更真实地反映河槽沿程过水能力是否增强以及增强的幅度。1917-2006年长江口南支河槽自白峁沙至吴淞口的放宽率计算结果表明:整体上,近100年来放宽率呈减小之势,与南支河槽不断冲刷相适应,且白峁沙、扁担沙、中央沙、浏河沙等主要沙洲的生长也起到了缩窄河宽,减小河道过水断面面积,缩小放宽率的作用;放宽率在1979年出现最小值,与七丫口-5 m槽宽为历年最窄及充分发挥其节点作用有关;放宽率在2006年增至1.21%,与三峡工程蓄水后流域供沙大幅度减少,南支河槽主要沙体受到侵蚀,特别是中央沙和浏河沙侵蚀最为严重,使石洞口-吴淞口区域过水断面面积增大有关。
钟华[5](2010)在《长江口深度基准面转换的程序实现及其在滩涂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历史原因,长江口水深测量中曾先后采用过多种深度基准面,包括可能最低潮面、略最低低潮面、英国海军部海图深度基准面、吴淞基面和理论深度基准面等。这些基准面的不统一对数据分析及工程应用等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需要考查这些基准面之间的关系,并对它们进行相互转换。针对长江河口地区存在的这种问题,本研究首先选取长江口17个验潮站,根据当地的潮汐调和常数计算验潮站所在位置的不同深度基准面值。然后借鉴地学上对离散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得到一个连续曲面的处理方法,以17个站点的深度基准面值作为样点进行空间插值,拟合出长江口区域范围内几种不同的深度基准面。对不同插值算法的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并将插值结果进行三维演示,综合考虑地形因素对长江口深度基准面分布趋势的影响,经比较认为SPLINE插值算法的结果最为接近长江口地区深度基准面的真实形态。在此基础之上,以ArcGISEngine作为开发平台,用.NET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了长江口不同深度基准面之间的快速转换。程序实现了基准面转换的两个核心内容:(1)根据潮汐调和常数计算验潮站当地不同深度基准面值;(2)以各个验潮站计算出的深度基准面值作为样点进行空间插值,拟合出不同深度基准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不同基准面之间的转换。程序将这两部分内容集成到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系统之中。在有关上海市滩涂资源研究的不同资料中,关于上海市滩涂面积的统计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在于计算滩涂面积时所采用的深度基准面有所不同。本文将转换结果用于上海市滩涂面积的量算:以2000年1:120000比例尺的数字化海图为参照,计算得到基于理论深度基准面的-5m和-2m等深线以上滩涂面积分别为2722.12km2和1399.28 km2;转化到吴淞基面相应的滩涂面积分别为2351.39km2和1005.73 km2。采用不同的深度计算基准可分别导致13.6%和28.1%的统计差异。
何茂兵[6](2008)在《基于3S技术的九段沙湿地DEM构建及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九段沙湿地位于长江口北槽与南槽之间,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上海市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之一。然而,由于长江三峡工程等的影响,长江的输沙率和含沙量将下降到长江口前沿潮滩的冲淤转换临界值之下,加之海平面的加速上升,今后几十年长江口前沿潮滩将遭受侵蚀。因此,九段沙湿地的动态变化问题倍受人们关注。本文通过3S技术,即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九段沙湿地在近20a来的冲淤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利用RTK-GPS在九段沙湿地的实测散点数据进行投影坐标转换、基于理论最低潮位基准的高程换算和数据质量检测等预处理,为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可靠的数据。2、针对RTK-GPS实测数据分布极其不规则的特点,分别采用普通Kriging插值法构建栅格DEM、采用带边界约束条件的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构建TIN,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精度相近,但从DEM的表面光滑性来看,普通Kriging方法要优于约束TIN方法。3、通过研究提取遥感水边线的最佳波段与九段沙涨落潮情的关系,总结出在涨潮中期提取水边线的最佳波段是短波红外波段,而在其他潮情条件下提取水边线的最佳波段是红色波段。4、针对九段沙潮间带遥感水边线空间跨度大而且明显起伏的特点,提出了通过遥感水边点宋获取潮间带高程的方法,与把水边线当作等高线宋处理的方法相比,更具合理性。5、针对数据源包括等高线、水边点(接近于等高线分布)及散点数据,而且数据分布又非常不均匀的特点,采用带多种约束条件的狄洛尼TIN来逼近九段沙湿地的实际地形,获得了较可靠的多时相DEM数据。6、依据多寸相DEM数据,分别从面积变化、水平方向的空间冲淤变化以及垂直方向的沉积速率等方面,讨论了九段沙湿地在近20a来的冲淤动态变化特征。7、为了客观评价湿地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年均冲淤活跃度的概念,即年均冲淤活跃度=100%×((淤积面积+冲刷面积)/起始面积)/相隔年数。
刘雁春,暴景阳,李明叁[7](2007)在《我国海洋测绘技术的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概述近五年来我国海洋测绘技术的最新进展状况。分为六个部分:海道测量技术的新进展,海洋重力场与磁力场测量的新进展,空基海洋测绘技术与方法的新进展,海图学与海洋地理信息工程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海洋测绘仪器与软件的新进展,海洋测绘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新进展。
赵娟[8](2006)在《长江河口(南支)冲淤变化对流域来水来沙的响应研究》文中提出河口是陆地与海洋、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区,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及其它工程令入海水沙量显着变化,将对河口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的剧变及河口环境产生影响。本文以长江口徐六泾以下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以水为载体,研究河口地形冲淤变化对上游的来水来沙变化的响应。 根据实测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长江口的水动力条件及泥沙环境。利用GIS工具建立长江口不同时期的水下数字高程模型,应用河口海岸动力地貌与动力沉积过程的研究方法研究自1842年来河口地形的演变历程,同时计算不同年份间的冲淤量。应用数理统计和水文分析方法,探讨长江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和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水文泥沙过程的影响,预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工程对大通断面的水沙变化的影响情况。分析了由于流域来水来沙的变化所致的长江口水下地形的变化情况,初步预测其未来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域来沙的减少,南支和南港、北港上段整体呈冲刷的状态,江心沙洲缩小,河道主槽容积扩大;随着流域来沙的减少,拦门沙区域涨潮含沙量虽然变化不大,但长历时的流域来沙量的持续减少仍然会使拦门沙区域整体淤积速率下降,将会影响河口的滩涂资源开发利用。随着流域来沙的减少,长江三角洲是否会由淤涨型转为冲刷型仍待进一步研究。
劳顺根,胡连法[9](2003)在《长江口深度基准面查考》文中提出通过对长江口近代历史海图各深度基准面的查证、计算和探讨 ,推求其与某一假定高程的关系 ,并进行误差分析 ,确定其最后可能值 ,供研究长江口近代历史海图时参考。
劳顺根,胡连法[10](2003)在《长江口深度基准面查考》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长江口近代历史海图各深度基准面的查证、计算和探讨,推求其与某一假定高程的关系,并进行误差分析,确定其最后可能值,供研究长江口近代历史海图时参考。
二、长江口深度基准面查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口深度基准面查考(论文提纲范文)
(1)黄浦江下游段设计低潮位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检验 |
1.1 可靠性检验 |
1.2 代表性检验 |
1.3 一致性检验 |
2 年最低潮位频率分析 |
3 结论 |
3.1 关于潮位资料 |
3.2 关于潮位频率分析 |
3.3 关于潮位设计成果 |
(2)海图水深注记的基准更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更新原理与误差分析 |
2.1 基本原理概述 |
2.2 更新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
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1 实验验证 |
3.2 结果分析 |
4 结束语 |
(3)矢量—栅格数据混合的海籍管理系统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海籍管理研究与发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方法 |
1.4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海籍管理的内容及数据分析 |
2.1 海籍的概念 |
2.2 海籍管理 |
2.2.1 海籍管理内容 |
2.2.2 海籍管理空间范围 |
2.3 海籍数据类型 |
2.4 海籍数据测量及处理规范 |
2.4.1 海籍数据基准参数的规定 |
2.4.2 海籍数据测量规范 |
2.4.3 海籍数据处理规范 |
2.5 遥感数据在海籍管理中的作用 |
2.5.1 海岸带地物变化的遥感监测应用 |
2.5.2 对岸线变化的遥感监测应用 |
2.5.3 遥感技术在海域勘界中的辅助作用 |
2.6 适应海籍管理的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特征 |
2.6.1 遥感数据选取要求 |
2.6.2 国产卫星数据的特征及应用情况 |
第三章 海籍数据的组织与编码 |
3.1 海籍矢量数据组织 |
3.2 海籍矢量数据编码 |
3.3 海籍栅格数据组织 |
3.3.1 影像金字塔 |
3.3.2 数据预处理 |
3.3.3 数据切割 |
3.3.4 数据压缩 |
3.3.5 实验 |
3.4 海籍栅格数据编码 |
3.4.1 编码原理 |
3.4.2 编码实现 |
第四章 海籍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4.1 海籍空间数据库的发展 |
4.2 建库目标 |
4.3 运行环境的配置 |
4.3.1 硬件环境 |
4.3.2 软件环境 |
4.4 建库原理及步骤 |
4.4.1 Geodatabase |
4.4.2 ArcSDE |
4.4.3 建库模式 |
4.4.4 建库步骤 |
4.5 数据库总体设计 |
4.6 数据库详细设计 |
4.6.1 矢量数据库详细设计 |
4.6.2 栅格数据库详细设计 |
4.7 数据库应用 |
第五章 海籍空间数据库的更新 |
5.1 海籍数据库更新方法 |
5.2 海籍数据库更新流程 |
5.2.1 前期准备 |
5.2.2 多源数据的准备与整合 |
5.2.3 建立新旧影像金字塔的更新机制 |
5.2.4 根据控制点修正整合 |
5.3 影像金字塔局部更新 |
5.3.1 局部更新的优越性 |
5.3.2 局部更新的方法与步骤 |
5.3.3 实验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发表情况 |
项目资助 |
后记 |
(4)基于过水断面面积的长江口南支放宽率计算及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2.1 以河宽为参数计算放宽率 |
2.2 以过水断面面积为参数计算放宽率 |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处理 |
3 河段横断面沿程变化特征 |
3.1 沿程陆地岸线、0 m等深线断面宽度变化特征 |
3.2 沿程平均海平面以下过水断面面积变化特征 |
4 放宽率的计算结果 |
4.1 以河宽为主要参数的放宽率 |
4.2 以0 m等深线以下过水断面面积为主要参数的放宽率 |
5 讨论和治理建议 |
5.1 影响放宽率变化的因素 |
5.1.1 河槽冲淤演变 |
5.1.2 沙洲演变 |
5.1.3 七丫口节点逐渐形成 |
5.1.4 流域大型工程 |
5.2 治理建议 |
6 结 论 |
(5)长江口深度基准面转换的程序实现及其在滩涂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我国深度基准面及不同深度基准面之间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1 理论深度基准面计算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1.2.2 我国各种深度基准面的转换关系研究 |
1.3 GIS技术在河口海岸研究中的应用 |
1.4 研究思路和全文内容 |
1.5 本文特色 |
第二章 长江口深度基准面转换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长江口不同深度基准面之间的转换方法 |
2.2.1 长江口不同深度基准面的计算 |
2.2.2 不同空间插值方法的选择 |
第三章 基于ArcGIS Engine的长江口深度基准面计算及转换程序开发实现 |
3.1 需求分析和实现目标 |
3.2 基于AO的组件式GIS开发 |
3.2.1 ArcGIS和AO简介 |
3.2.2 ArcGIS二次开发方式的选择 |
3.3 基于ArcGIS Engine长江口深度基准面转换的程序开发 |
3.3.1 程序总体设计和基于OMT方法的建模 |
3.3.2 程序实现及各功能模块详细介绍 |
第四章 长江口不同深度基准面转换结果在上海市滩涂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
4.1 上海市滩涂资源概况 |
4.2 基于不同深度基准面的上海市滩涂面积计算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基于3S技术的九段沙湿地DEM构建及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3S技术概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工作 |
1.5 论文的整体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域 |
2.1 地理位置及组成 |
2.2 主要工程建设 |
2.3 地貌与沉积物特征 |
2.4 水动力环境与气候特征 |
2.5 植被分布与动物活动 |
第三章 基于 RTK-GPS和 GIS的九段沙湿地DEM构建 |
3.1 RTK-GPS实地观测数据 |
3.1.1 RTK-GPS观测原理 |
3.1.2 采样点布设方法 |
3.1.3 RTK-GPS野外观测结果 |
3.2 RTK-GPS数据处理 |
3.2.1 统一空间坐标系统 |
3.2.2 基于理论最低潮面的高程换算 |
3.2.3 数据质量检验 |
3.3 DEM构建 |
3.3.1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概念 |
3.3.2 DEM的类型 |
3.3.3 DEM数据来源 |
3.3.4 DEM构建方法 |
3.3.4.1 正方形格网 DEM(Grid)构建方法 |
3.3.4.2 不规则三角网 DEM(TIN)构建方法 |
3.3.4.3 Grid与TIN比较 |
3.3.5 DEM结果 |
3.3.5.1 Grid-DEM |
3.3.5.2 TIN-DEM |
3.3.5.3 DEM比较 |
第四章 基于 RS和 GIS的九段沙湿地 DEM构建 |
4.1 深水带高程数据获取 |
4.1.1 深水带高程数据来源 |
4.1.2 深水带高程数字化表达 |
4.2 潮间带高程遥感获取 |
4.2.1 多时相遥感数据选择 |
4.2.2 遥感水边线提取 |
4.2.2.1 水体的波谱特征 |
4.2.2.2 提取水边线的最佳波段 |
4.2.2.3 水边线提取结果 |
4.2.3 遥感水边点高程计算 |
4.2.4 高程精度分析 |
4.3 DEM构建 |
4.3.1 DEM构建方法与结果 |
4.3.2 DEM精度分析 |
第五章 九段沙湿地动态变化分析 |
5.1 面积变化分析 |
5.2 水平冲淤分析 |
5.2.1 潮间带水平冲淤分析 |
5.2.2 深水带水平冲淤分析 |
5.2.3 年均冲淤活跃度分析 |
5.3 沉积速率分析 |
5.4 动态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工作目标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海洋测绘技术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道测量技术的新进展 |
二、海洋重力场与磁力场测量的新进展 |
1. 海洋重力场测量的新进展 |
2. 海洋磁力场测量的新进展 |
1. 磁背景场测量方面的进展。 |
2. 磁探测方面的进展。 |
3. 日变监测方面的新进展。 |
三、空基海洋测绘技术与方法的新进展 |
1. 卫星测高技术在海洋测量中的应用新进展 |
2. 计算海面形状及海洋重力场 (重力异常) 方面进展。 |
1. GPS RTK验潮。 |
2. GPS无验潮深度测量。 |
四、海图学与海洋地理信息工程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 |
1. 自动综合方面。 |
2. 数字海图标准方面。 |
3. 数据格式与符号库方面。 |
4. 软件实现方面。 |
5. 海洋3维模型建立方面。 |
五、海洋测绘仪器与软件的新进展 |
1. 仪器研制方面。 |
2. 多波束方面。 |
3. 综合系统方面, 主要靠引进国外成熟产品。 |
六、海洋测绘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最新进展 |
1. 学科建设的新进展 |
2. 培养层次的新进展 |
七、结束语 |
(8)长江河口(南支)冲淤变化对流域来水来沙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地理信息系统 |
2.2 数字高程模型 |
2.2.1 基本概念 |
2.2.2 DEM常用插值方法 |
2.2.3 DEM的精度 |
2.3 百余年来长江口海图基准面研究 |
2.3.1 深度基准面概念 |
2.3.2 百余年来长江口海图使用的深度基准面 |
2.3.3 海图理论深度基准面推算 |
2.3.4 深度基准面计算 |
2.3.5 确立各深度基准面与理论深度基准面之间的关系 |
2.3.6 长江口深度基准面改正数的分布场 |
第三章 长江口水动力和泥沙环境 |
3.1 长江河口区分段及分汉形势 |
3.2 风与波浪 |
3.3 长江口水动力环境 |
3.3.1 径流 |
3.3.2 潮汐潮流 |
3.3.3 风暴潮 |
3.4 泥沙环境 |
3.4.1 含沙量分布和变化 |
3.4.2 拦门沙地区泥沙运动 |
第四章 百余年来长江河口水下地形演变过程 |
4.1 百余年来南支河床演变过程 |
4.1.1 南支河床演变过程 |
4.1.2 南支断面变化 |
4.1.3 南、北港分流汉道的变迁过程 |
4.1.4 小结 |
4.2 百余年来南北港水下地形演变过程 |
4.2.1 南北港水下地形演变过程 |
4.2.2 横断面分析 |
4.2.3 冲淤厚度分布图分析 |
4.2.4 小结 |
4.3 百余年来长江口拦门沙及水下三角洲冲淤变化过程 |
4.3.1 长江口拦门沙及水下三角洲冲淤变化过程 |
4.3.2 拦门沙横断面分析 |
4.3.3 拦门沙及水下三角洲纵断面分析 |
4.3.4 冲淤厚度分布图分析 |
第五章 流域来水、来沙条件 |
5.1 统计分析 |
5.1.1 趋势分析 |
5.1.2 线性趋势回归拟和 |
5.1.3 阶段性分析 |
5.1.4 年水沙组合情况 |
5.1.5 结果浅析 |
5.2 重大水利工程影啊 |
5.2.1 三峡水利枢纽对大通来水来沙量的影响 |
5.2.2 南水北调工程对入海水沙量的影响 |
5.2.3 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水库联合运行入海水沙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水下地形的演变对来水来沙变化的响应 |
6.1 河口上段水下地形的演变对上游来水来沙变化的响应 |
6.1.1 南支冲淤计算及结果分析 |
6.1.2 南港、北港上段冲淤计算及结果分析 |
6.1.3 从河相关系角度分析流域来沙变化对河口上段演变的影响 |
6.2 拦门沙及水下三角洲演变与上游来水来沙量的关系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长江口深度基准面查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概 况 |
2.1 1958年前曾采用的深度基准面 |
2.2 1958年起所采用的深度基准面 |
3 求 证 |
3.1 转换方法 |
3.2 数据推算 |
3.3 最可能值 |
3.4 误差分析 |
(1) 潮信资料法计算值 |
(2) 公式计算法计算值 |
(3) 平均值精度 |
3.5 基准面关系 |
4 结束语 |
四、长江口深度基准面查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浦江下游段设计低潮位计算分析[J]. 石景元,王晶晶. 测绘通报, 2018(S1)
- [2]海图水深注记的基准更新方法研究[J]. 李改肖. 测绘科学, 2012(03)
- [3]矢量—栅格数据混合的海籍管理系统建设[D]. 管梅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 [4]基于过水断面面积的长江口南支放宽率计算及变化特征分析[J]. 和玉芳,程和琴,杨忠勇,王冬梅,陈吉余.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2(01)
- [5]长江口深度基准面转换的程序实现及其在滩涂资源调查中的应用[D]. 钟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6]基于3S技术的九段沙湿地DEM构建及动态变化研究[D]. 何茂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7]我国海洋测绘技术的新进展[J]. 刘雁春,暴景阳,李明叁. 测绘通报, 2007(03)
- [8]长江河口(南支)冲淤变化对流域来水来沙的响应研究[D]. 赵娟. 河海大学, 2006(06)
- [9]长江口深度基准面查考[J]. 劳顺根,胡连法. 海洋测绘, 2003(02)
- [10]长江口深度基准面查考[A]. 劳顺根,胡连法. 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大会论文集,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