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所得税知识讲座——第四讲: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论文文献综述)
由晏鸣[1](2020)在《盘锦市企业虚开发票案件税务处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蒋小文[2](2020)在《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亚马逊和易贝在美国上线,标志着一种新兴交易方式的登场,它依托互联网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具有快捷、方便、匿名、不受疆域限制等诸多特点,面世之后,迅速在全球普及开来,且在国内、国际贸易额中所占分量越来越大,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与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相比,跨境电子商务有着特殊之处,尤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易信息的传输是数字化的,交易的空间具有虚拟性,交易的当事方具有隐匿性,交易所依赖的技术装备具有流动性,互联网的无国界性导致交易也可以不受国界限制。跨境电子商务的前述特点导致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等法律要素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此外,也给纳税地点、课税依据等的确定带来困难。当涉及税收事宜时,许多适用于传统国际贸易的税收法律规则难以针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操作,必将导致大量税收流失。互联网改变了跨境交易的方式,但是没有改变有关交易仍然属于跨境贸易的本质,从税收公平、平等竞争以及防止税收流失角度而言,应当依法纳税。文章对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现行适用于跨境贸易模式下的国际税收征管法律规则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粗浅的对策建议。在体例上,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提出了现行国际税收征管法律规则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章和第三章针对第一章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提出了应对跨境电子商务国际税收征管法律问题的策略。文章在介绍和阐释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分类及其起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国家治理的角度和法理的角度分析了对跨境电子商务征税的合理性、必要性和适当性。但是,由于既有的国际税收征管法律规则都是针对传统跨境交易模式所制定的,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难免会有不适应之处,甚至会面临挑战,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的挑战比较突出:一是传统税收管辖权划分规则面临挑战,主要是常设机构原则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难以适用,尤其是难以适用于跨境直接电子商务;二是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法律规则面临的挑战加剧。在传统跨境贸易中,解决税收管辖权问题所依据的一项重要标准是相关主体的常设机构的存在与否,常设机构存在的关键性标志是物理存在,而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尤其是跨境直接电子商务中,几乎所有的环节都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完成,不需要过多依托现实世界中的物理存在,虽然跨境电子商务必须依托网站、服务器、网页及电子终端等以物理方式存在的介质,但经过分析,发现它们都无法承载常设机构的功能。文章在对众多学者和机构就如何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适用常设机构原则的观点进行介绍、分析后,结合国际税收基本知识及税收管辖权有关基本规则,指出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既有的关于税收管辖权划分的常设机构原则在适用方面遇到了挑战,而目前并没有研究出更好的可以完全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特点的、足以彻底替代它的新的规则体系,并且,技术尚在进步中,甚至可能发生跨越性的变革,文章进而提出:在未来不明之前,不适宜过早对既有规则进行伤筋动骨或者是脱胎换骨的修改,需要的是在现行规则和未来规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制定一些过渡性的操作规则,以缓冲将来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剧烈改变国际贸易模式并对国际税收征管规则的冲击,在技术发展到相对明朗稳定的阶段时,再进行根本性的制度变革。因此,在完善税收管辖权方面,分为近期对策和远期对策:通过对增值税及其操作规则的分析,文章提出,在近期,鉴于增值税具有灵活性的本质及其在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从操作层面入手,在尊重国家税收主权、保障国际税收公平的前提下,不大幅度修改既有国际税收征管法律规则,而是协调各国跨境增值税征管规则的衔接并强化其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应用,采用消费地原则,由支出发生地或者消费实际发生地行使税收管辖权。此外,文章提出,从长远而言,可以结合科技发展,建立新的与跨境电子商务相适应的国际税收征管法律体系,通过完善电子认证方面的规则以及建立国际互联网税收结算中心来解决国际税收收入的归属问题。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是长久以来即已存在的问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税收筹划比传统贸易时期更加方便,并且,电子商务是相关各方通过数字化传输开展交易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所具有的无形性的特征使得税务机关很难控制和检查具体的交易活动,税务机关面对的交易记录都体现为数字代码的形式,税务核查员无法准确地计算销售所得和利润所得,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给税收征管带来的困难更大。尽管国际社会原来已经制定了一些规制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规则和方法,但是,跨境电子商务这种数字经济模式对既有规则的有效性形成了挑战。国际组织和主权国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必要的探索,比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缩写为OECD,以下简称OECD)的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Action Plan,缩写为BEPS,以下简称BEPS),以及主权国家为了规制有目的的避税筹划行为,遵循OECD的指引,结合本国实际所制定的反避税规则等。概括而言,具体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要坚持最终消费地原则及修改常设机构认定中的部分条款、防止税收条约的被滥用、促进争议解决机制有效运转等来完善国际税收相关规则;二是要完善国内税收制度中相关规则,比如打击滥用避税天堂进行逃避税的行为、立法要求按照固定比例限制利息的税前扣除、要求跨国公司按照规定的格式对其在位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子公司中进行税收筹划的情况进行强制性披露等;此外,加强国际合作是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重要方法,应当相应完善国际合作方面的规则。最后,对于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有关法律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一是完善国内相关法律制度,二是完善中国与其他国家所签订的税收协定,三是积极参与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规则的制定。
谢金昀[3](2019)在《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宏观经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之一。其税收贡献率在我国税收收入组成中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同时房地产行业由于获取利润高、投资金额大、开发周期长、经营业务复杂、涉及税种多,其税务风险也非常高,若发生偷税漏税行为,税款和罚款金额非常大,甚至对企业持续经营带来重大不利影响。但是,仅靠税务机关通过日常性的税务检查来对房地产企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其效率低下而且成本较高,无法从根本上去防范房地产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房地产企业须要加强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提前发现和洞察自身存在的税务风险,并对这些税务风险进行清晰地认识与有效地辨别,进而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归类和分析,针对性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才能有效地控制企业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本文以D房地产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国外和国内在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作出明确界定,采用COSO内部控制框架五要素分析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各要素的含义。从税务风险控制内部环境、税务风险控制评估体系、税务风险控制流程管理,税务风险信息沟通机制,税务风险控制监督机制五个方面找出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即: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的不良,税务风险评估体系的缺失,税务风险控制流程的不完善,税务风险信息沟通机制的不健全,税务风险内部监督机制的缺失。最后从改善风险内控环境,如加强企业风控文化建设,设立相应的风控机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改进税务风险控制的流程管理,如改进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风险分析和应对的措施等;采取有效的税务风险控制活动;完善涉税信息沟通反馈体制;构建内外结合的税务监督模式五个方面,为优化改进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不仅可以帮助D房地产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减少税务风险带来的损失,还可以帮助D房地产企业在税制改革的大环境下不断拓展业务,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此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可供其他同类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在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方面借鉴和参考。
程忆萍[4](2019)在《基于四融机制的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社会对中国的职业教育要求更高了。职业教育负责培养数以万计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要求也越发提高。提高中职教育办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就是开展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目前社会体制、企业转型升级,单一性的校企合作思维观念已不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时代要求。本研究就以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教育四融机制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为主题开展相关研究。(1)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研究当前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重点研究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四融机制”校企合作模式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果,研究新型综合性的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可操作性,为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思路。(2)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校企合作分析视角从企业、学校层面分析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困境,并深入探悉校企合作的复杂性的形成原因。结合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制度现实困境和归因分析,从基地建设、产教资源、双师培育、工学交替四个层面进行深度探索。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获得“四融机制”中职学下校企合作模式实施前后效果,并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获得实施效果。(3)研究结果:通过综合性的“四融机制”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建设成果显着,整体师资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校企合作企业的利益较之前有了一定的保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不少。但是在产教融合的程度上提升幅度不多以及校企合作的长效性还是得不到保证。(4)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今后校企合作的发展必将是多向性的。结合各校企合作模式优势的综合模式能够最大限度促进校企合的发展及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深化改革,结合中国国情,勇于探索,走出中国特色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之路。只有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才能提升中职教育水平,才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力。
顾珊瑞[5](2018)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研究 ——以曲靖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行业,承担着物质、财富流通的重要职责。它涉及广泛的领域,吸引了大量就业人员,促进生产和刺激消费,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物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它的发展壮大将十分显着的活跃经济、创造社会财富。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在发达国家,通过降低物料消耗和降低劳动成本来获取利润的空间日渐缩小,而完善物流行业、降低物流成本获取利润的空间还十分巨大。完善、发达的物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物流业在支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互联网+”经济对现代物流业的依赖也为此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它成为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撑。在此背景下,一方面要尊重市场的主导作用,按照市场规则发展好现代物流业。另一方面要突出政府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探索和研究一系列符合当地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促进行业的快速有序发展。因此,本文研究了当前物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其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总体投入不足,专项扶持政策较少,税收优惠幅度较小,财政支持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财税政策,结合云南省曲靖市现代物流业的现实情况,挖掘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促进曲靖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财税政策的建议。包括增加财政投入比例、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加大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丰富财政支持方式等措施。
董学智[6](2018)在《论税法上的不确定法律概念》文中认为税法规范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法律概念,其蕴含着对征纳双方权益的调制和与事实、政策互动链接的税法理念。由概念到制定具体化规则与在个案中直接适用是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主要方式。在规范层面来看,税法原则作用于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过程,表达了税法的基本价值,起到发展税法的作用。在背景层面视角下,税法上的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过程体现出行政主导性。对此,功能主义立场与法律的不完备性理论可以为其正当性辩护,证明其是宪制结构中的必然制度安排。在中国语境下通往现代税法是一条泥泞之路:"垄断式"的行政权过于强势而亟需法治规训,立法权需回归人大并合理配置,规制征税机关的规则制定权,并加快推动税务专门司法制度的构建。
董学智[7](2017)在《论不确定法律概念与反避税规制——以“合理”一词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反避税规则是税法中理论与实务激烈碰撞,税法思维和实践最为活跃的部分。而作为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合理"一词是我国反避税规则的"点睛"所在。看似简单的"合理"一词蕴含了丰富的税法基础理论,决定了反避税规则的法适用。"合理"一词在实然层面与税法解释密切相连,特别纳税调整规则之所以强调"合理"是由其调整利益的复杂和对立所决定的,"合理"一词的价值表征为调控、链接、规制和调试等作用。而在应然层面,"合理"这一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既是一个法解释的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关联税法中立法、行政与司法权力分配与作用的过程。域外经验启示我国需要反思"行政垄断式"的概念具体化过程与反避税规制模式,迈向税收治理现代化。
李路路[8](2017)在《基于2010-2014年调查的湖南省社会办医费用研究》文中提出社会办医,即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是指相对于国家举办的医疗机构而言,非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和非财政拨款而举办,涵盖个体、民营、私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资本举办的非公立医院。社会办医费用反映了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在开办初始以及在之后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开业医初始投资、资产费用和收支等方面的总流出和总流入。开展湖南省社会办医费用的调查与研究,有利于科学界定社会办医费用核算指标,促使成熟的社会办医费用核算体系形成,对规范卫生总费用核算,提高湖南省卫生总费用测算准确性,优化卫生筹资结构,引导社会办医良性发展等,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根据湖南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选择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对样本地区社会办医医疗机构(个体诊所、民营医院)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进行调查数据和资料的综合分析。2010—2014年湖南省社会办医费用整体来看:一、社会办医机构投资规模增长较快湖南省个体诊所初始投资规模由36.77万元增加到83.2万元,平均增长17,48%;民营医院初始投资规模由1014.67万元增加到2523.7万元,平均增长19.99%。民营医院总资产由1323.59万元增加到1942.73万元,平均增长5.70%;个体诊所总资产由24.43万元增加到69.04万元,平均增长23.09%。二、社会办医的服务效率有所提高湖南省社会办医的门急诊量平均增长15.38%;出院人数平均增长1.00%;病床使用率平均增长1.31%;平均住院日每年平均减少4.34%;门诊次均费用平均增长2.19%;住院次均费用平均增长7.03%。三、社会办医的人员费用支出高但医技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初始投资中,民营医院人员总费用由139.92万元增加到449.77万元,增长26.31%;个体诊所人员总费用由5.97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增长20.23%。在总支出方面,每个个体诊所人员费用支出由5.95万元增加到11.09万元,增长13.26%;每家民营医院人员费用支出由234.47万元增加到414.31万元,增长12.06%。但在卫生人员职称和学历结构中,民营医院的初级职称占比51.92%—54.39%,无职称占比18.36%—20.46%;个体诊所初级职称占比36.93%—41.91%,无职称占比28.68%—33.52%。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都以大专学历(分别占比43.13%—45.56%、43.43%—45.96%)为主,中专及以下学历分别占比30.96%—38.31%和26.14%—33.33%。四、社会办医的收入费用和支出费用增长较快个体诊所总收入由28.85万元增加到29.84万元,平均增长0.68%,民营医院总收入由1118.90万元增加到1885.34万元,平均增长11.00%;个体诊所总支出由10.63万元增加到31.32万元,平均增长12.25%,民营医院总支出由1036.05万元增加到2179.26万元,平均增长16.03%。调查结果与原有的湖南省社会办医费用核算结果、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013年社会办医支出占比29.13%,全国平均水平为35.98%,加入此次研究数据后,2014年社会办医支出占比为32.25%,全国平均水平为36.87%,说明社会办医的初始投资统计口径较窄。与公立医院比较,社会办医还存在政策执行的“玻璃门”及隐形壁垒、高端技术人才缺乏、服务效率较低,医疗市场竞争力偏弱等问题。在社会办医的“热环境”下,需要进一步规范社会办医费用口径;完善社会办医费用测算方法,提高湖南省卫生筹资公平性;切实推进社会办医政策“落地”,消除隐形壁垒,营造“公、社”公平的发展环境。
胡基学[9](2014)在《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物流业与金融业、信息业并称为当今全球三大生产性服务业,英国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指出:500年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成果绝大部分是由通信和运输成本降低带来的。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作为经济调控重要手段的财税政策在支持物流业发展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对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论证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厘清财税政策的作用范围、选择支持的方式。这也就是本文的目的。全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内容。正文部分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是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理论分析,分为四节。第一节对物流、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关系,分析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物流业的特点、21世纪物流业面临的新挑战。第二节对物流市场失灵、物流业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三节以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发展型国家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论证了政府干预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第四节分析了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第三章对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为三节。第一节简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的情况。第二节构建了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对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节分别对货物周转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货物周转量与财政收入进行了回归分析。第四章是对我国物流业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分为三节。第一节回顾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第二节分析了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偏高这一突出问题的表现及其影响。第三节对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物流基础设施质量、物流业税负水平、政府性基金与收费道路车辆通行费以及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是我国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第五章回顾了我国物流业财税政策的演变历史,并分析了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分为四节。第一节梳理了2001年以来我国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支持物流企业技术改造;设立了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第二节回顾了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演变历史和现行主要税种。第三节以物流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年报数据为基础对当前“营改增”试点以后物流企业的税负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节对我国现行物流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体来看,财政对物流业的支持仍显不足,特别是对先进物流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税收政策主要是清理长期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税制,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持性税收政策还比较少。第六章分四节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物流业发展的情况以及这些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将物流业置于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位置优先发展;重视对物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重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除公共投资外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私人资本参与;运用财税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和物流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和绿色物流的发展。第七章是对我国物流业财税政策的建议,分为四节。第一节是物流业财税政策的总体思路。首先要明确物流业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物流业的发展必须让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应体现在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其次要坚持适应现代物流业特点的原则、效率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借鉴国外经验与符合我国国情的原则。第二节是完善我国物流业财政政策的建议,包括:适应物流业发展特点,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增加内河航道建设投入和物流基础设施提质建设投入;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加大对先进物流业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财政支持;增加对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方面的财政投入;培育和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对农村物流业的支持力度。另外,可以创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方式,通过财政奖励、政府采购、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物流业的发展。第三节是完善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建议,包括:统一物流业税目促进物流业一体化发展;对工商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进行主辅业分离所涉及的税收给予优惠,促进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将物流企业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全国,促进物流业网络化发展;完善“营改增”方案;改革政府性基金,规范道路通行收费等。第四节简要探讨了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物流业管理体制、土地政策、交通管理政策等其他配套政策。
孙宇阳[10](2013)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税收筹划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税收筹划作为反映市场主体成熟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企业现代化管理战略中很重要的部分。税收筹划发展的成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成熟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国家税务部门的征收管理水平。在我国,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行业的销售业绩和现有房产的销售价格都纷纷呈现出逐年上涨的势头,房地产开发商持续升高房产价格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到各种税费比重的压力。为此,各相关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更丰厚的利润,进行税收筹划就十分必要。税收筹划是房地产行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是一个高资金投入、长周期建设的行业,其经营风险、收益率、纳税金额较高,但见效率较低。低成本与高收益已经成为每个房地产相关企业追逐的目标,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这其中税收的多少会对成本影响较大,也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因此,合理的税收筹划有利于房地产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和纳税风险,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随着税收筹划的认识度和普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纳税单位或纳税个人认识到,科学合理的运用税收筹划能够为企业或自身创造更多的价值。房地产行业应当对税收筹划予以必要的重视,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意识,制定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无论从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上都具有重要的内涵。合理的税收筹划是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利保障。但从总体来看,税收筹划还属于相对新鲜的事物,需要企业管理层给与足够的重视。在以上背景意义下,本文通过对税收筹划相关背景知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状况,并针对热门的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典型性分析。在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做简单的介绍基础上,分析房地产行业税收筹划中可以进行筹划的税种和涉及到的主要环节,指出了存在的税收筹划意识相对薄弱,税收筹划人才不专业,税收筹划面对多重风险的问题,通过与国外优秀经验的比较分析,阐述了我国房地产行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环节、建造环节、销售环节、资金清算环节、房产持有环节对房地产行业税收进行了筹划,为今后房地产行业的有利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工作实践。
二、企业所得税知识讲座——第四讲: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所得税知识讲座——第四讲: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论文提纲范文)
(2)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来源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和评价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拟创新点 |
第一章 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一节 跨境电子商务概述 |
一、电子商务的基本问题 |
二、电子商务的起源与发展 |
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
第二节 跨境电子商务应税之辨 |
一、对跨境电子商务征税与不征税之争 |
二、对跨境电子商务征税的合理性、必要性和适当性 |
三、主权国家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取向 |
第三节 现行国际税收征管法律规则面临的问题 |
一、传统税收管辖权划分规则面临挑战 |
二、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规则面临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跨境电子商务税收管辖权问题 |
第一节 税收管辖权划分的基本规则及其面临的挑战 |
一、国际税法发展历史 |
二、现行税收管辖权划分规则 |
三、跨境电子商务对现行税收管辖权划分规则的挑战 |
第二节 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原则适用性分析 |
一、常设机构原则适用于跨境电子商务环境的观点及分析 |
二、常设机构原则不适用于跨境电子商务环境的观点及分析 |
三、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适用常设机构原则的观点及分析 |
第三节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所得的属性 |
一、界定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所得属性的观点及分析 |
二、关于跨境电子商务所得定性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问题 |
第一节 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基本规则及其面临的挑战 |
一、现行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基本规则 |
二、现行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规则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OECD防止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探索 |
一、OECD的 BEPS行动计划 |
二、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举措 |
第三节 防止电子商务环境下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实践 |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 |
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规则 |
第一节 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规则的目标和原则 |
一、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规则的目标价值 |
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规则应遵循的原则 |
第二节 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税收管辖权规则的思考和建议 |
一、基于现行法律规则的思考和建议 |
二、结合科技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三、对学界其他建议的思考和分析 |
第三节 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规则的建议 |
一、完善既有国际税收征管规则 |
二、完善国内税收制度中与国际税收征管相关规则 |
三、完善与打击和防范有害税收竞争相关的合作机制 |
第四节 中国应对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有关法律问题的策略 |
一、完善国内税收相关法律制度 |
二、完善中国与其他国家所签税收协定 |
三、参与国际组织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规则的制定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或特色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税务风险与内部控制的概念 |
2.1.1 税务风险的概念 |
2.1.2 内部控制的涵义 |
2.2 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控制概述 |
2.2.1 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
2.2.2 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特征及风险控制的目标 |
2.2.3 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方法及环节 |
2.3 理论基础 |
2.3.1 税法遵从原则 |
2.3.2 COSO内部控制理论 |
3 基于COSO内控框架的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分析 |
3.1 D房地产企业概况 |
3.1.1 D房地产企业的基本情况 |
3.1.2 D房地产企业的组织架构 |
3.1.3 D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情况 |
3.2 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的现状分析 |
3.2.1 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的总体情况 |
3.2.2 D企业主要业务流程及其税务风险 |
3.3 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
3.3.1 对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问卷调查 |
3.3.2 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归纳 |
3.4 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税务风险控制内部环境不良好 |
3.4.2 税务风险控制评估体系不全面 |
3.4.3 税务风险控制流程管理不完善 |
3.4.4 税务风险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
3.4.5 税务风险控制的监督机制缺失 |
4 优化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建议 |
4.1 改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 |
4.1.1 强化企业税务风险控制意识 |
4.1.2 设立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机构 |
4.1.3 加强风险内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 改进税务风险控制的流程管理 |
4.2.1 建立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 |
4.2.2 有效开展税务风险分析和应对 |
4.3 采取有效的税务风险控制活动 |
4.4 完善涉税信息沟通反馈体制 |
4.5 构建内外结合的税务监督模式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四融机制的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校企合作国内外研究 |
1.3.2 四融机制国内外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校企合作相关理论分析及内涵解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校企合作界定 |
2.1.2 四融机制界定 |
2.2 校企合作理论基础 |
2.2.1 校企多元共治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论 |
2.2.3 职业教育战略管理和战略联盟理论 |
2.3 校企合作内涵解析 |
2.3.1 校企合作特点 |
2.3.2 校企合作模式 |
第3章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基本情况 |
3.2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需求分析 |
3.2.1 社会需求 |
3.2.2 企业需求 |
3.2.3 学校需求 |
3.3 校企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 |
3.3.1 校企合作现状 |
3.3.2 校企合作存在问题 |
3.4 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3.4.1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 |
3.4.2 中职学校技能培养少而浅,而企业技能需求全而精 |
第4章 中等职业教育四融机制机械专业校企合作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 |
4.1 推动校企合作政策保障机制建设 |
4.1.1 政府职能政策机制的建设 |
4.1.2 校企互动保障机制的建设 |
4.2 四融机制校企合作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 |
4.2.1 基地建设融合机制 |
4.2.2 产教资源融合机制 |
4.2.3 双师培育融合机制 |
4.2.4 工学交替融合机制 |
4.3 四融机制校企合作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5章 四融机制机械专业校企合作实施质量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地建设融合机制建设成果分析 |
5.3 产教资源融合机制建设成果分析 |
5.4 双师培育融合机制建设成果分析 |
5.5 工学交替融合机制建设成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研究 ——以曲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和创新 |
五、现代物流业基本理论 |
(一)现代物流业的界定 |
(二)现代物流业的结构 |
(三)现代物流业的特征 |
(四)财税政策的界定 |
六、现代物流业的财税政策基础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三)区域政策理论 |
第一章 曲靖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与现行财税政策分析 |
第一节 曲靖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曲靖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总体规划 |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三、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曲靖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
一、现行财政政策 |
二、现行税收政策 |
第二章 财税政策与现代物流业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财税政策对现代物流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财政政策对现代物流业的影响分析 |
二、税收政策对现代物流业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分析思路和变量选取 |
一、分析思路 |
二、变量选取 |
第三节 模型构建、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曲靖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财政投入不合理 |
二、税收支持政策较少 |
三、政府重视不够 |
四、税收导向不明 |
五、经济发展有限 |
第三章 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 |
一、美国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经验 |
二、德国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经验 |
三、日本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经验 |
第二节 国内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财税政策经验 |
一、上海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经验 |
二、浙江省鼓励现代物流业的政策经验 |
第三节 发达国家及地区的财税政策经验借鉴 |
一、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二、强化财政政策导向 |
三、丰富税收优惠方式 |
第四章 促进曲靖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与配套措施 |
第一节 曲靖市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一、增加财政投入比例 |
二、调整财政投入比例 |
三、丰富财政支持方式 |
第二节 促进曲靖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
一、强化税收导向性 |
二、拓宽税收优惠范围 |
第三节 曲靖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财税政策调整的配套措施 |
一、完善现代物流业管理体制 |
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管体系 |
三、加大对现代物流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
四、完善交通管理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论税法上的不确定法律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讨论价值与本文结构 |
二、税法上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厘定 |
(一) 内涵阐释 |
(二) 蕴含的税法理念 |
1. 调制权力与权利 |
2. 链接事实与政策 |
三、税法上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 |
(一) 具体化中的行政主导 |
1. 制度经验剖析:从权力结构的视角切入 |
2. 理论解释:经济宪制下的“功能最优” |
(二) 具体化与税法原则 |
1. 通过原则来发展规则 |
2. 原则如何发挥作用? |
四、中国税法语境下的具体化 |
(一) 走向极致的“行政垄断”[44] |
1. 现状叙说:优势渐失与问题凸显 |
2. 成因分析 |
(二) 通往现代税法的泥泞之路 |
1. 规则制定权的法律规制 |
2. 推动司法审查 |
五、结论:认真对待税法上的不确定法律概念 |
(7)论不确定法律概念与反避税规制——以“合理”一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理解反避税规制的新视角 |
二、反避税规则中的不确定法律概念 |
(一) 何为不确定法律概念? |
(二) 不确定法律概念缘何在反避税规则中如此重要? |
三、反避税规制中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 |
(一) 中国法经验 |
1. 规范上以行政规则为中心的体系结构 |
2. 实践中以行政权为中心的运行现状 |
(二) 与域外经验的比较 |
1. 具体化的主体 |
2. 具体化的表现形式 |
四、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中国问题及其改进 |
(一) 对中国经验的反思 |
(二) 围绕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制度改进———兼谈《税收征管法》的修订 |
五、结论 |
(8)基于2010-2014年调查的湖南省社会办医费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社会办医费用及相关指标界定 |
2.1 社会办医费用的涵义 |
2.2 社会办医费用的相关指标界定 |
第三章 卫生政策对社会办医费用的影响 |
3.1 建国以来社会办医政策的简要回顾 |
3.2 1990 年以来全国及湖南社会办医费用增长分析 |
第四章 2010—2014 年湖南省社会办医费用的调查 |
4.1 资料来源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2010 —2014 年湖南省社会办医之初始投资核算结果 |
4.3.2 2010 —2014 年湖南省社会办医基本情况 |
4.3.3 2010 —2014 年湖南省社会办医的资产费用 |
4.3.4 2010 —2014 年湖南省社会办医收支情况 |
4.4 结论 |
4.4.1 湖南省社会办医费用初始投资增长较快 |
4.4.2 社会办医的从业人员增长较快 |
4.4.3 社会办医的服务效率有所提高 |
4.4.4 社会办医的资产费用增长较快 |
4.4.5 社会办医的收入费用增长较快 |
4.4.6 社会办医的支出费用增长较快 |
4.5 讨论与分析 |
4.5.1 社会办医的初始投资统计口径较窄 |
4.5.2 缺乏社会办医费用直报系统导致数据测算失真 |
4.5.3 社会办医高薪难吸引高端技术人才 |
4.5.4 社会办医服务效率依旧偏低 |
4.5.5 社会办医政策执行遭遇“隐形”壁垒 |
4.5.6 民营医院投资大、回报慢 |
第五章 改善湖南卫生费用测算及促进社会办医发展的建议 |
5.1 改进湖南省社会办医费用测算 |
5.2 切实推进社会办医政策“落地”消除隐形壁垒 |
5.3 突破社会办医人才瓶颈 |
5.4 拓宽社会办医投融资渠道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社会办医初始投资调查表 |
附录二:民营医院调查表 |
附录三:个体办医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回顾 |
1.2.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物流 |
2.1.2 物流业 |
2.1.3 现代服务业 |
2.2 市场、政府与物流业发展 |
2.2.1 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 |
2.2.2 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 |
2.3 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2.3.2 外部性理论 |
2.3.3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2.3.4 发展型国家理论 |
2.4 物流业财税政策的作用机理 |
2.4.1 物流业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 |
2.4.2 物流业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的互动关系研究 |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物流业与财政收入的发展状况 |
3.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状况 |
3.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 |
3.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 |
3.2 中国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 |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简介 |
3.2.2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的预处理 |
3.2.3 模型的构建、检验与分析 |
3.3 货物周转量与经济增长及财政收入的协整检验与回归分析 |
3.3.1 散点图观测 |
3.3.2 协整检验 |
3.3.3 回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4.1.1 探索阶段(1978—1991年) |
4.1.2 起步阶段(1992—1999年) |
4.1.3 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
4.2 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
4.2.1 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物流成本偏高 |
4.2.2 我国物流成本偏高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
4.3 我国物流成本偏高的原因分析 |
4.3.1 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分析 |
4.3.2 税收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分析 |
4.3.3 政府性基金与车辆通行费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 |
5.1 我国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
5.1.1 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 |
5.1.2 支持物流企业技术改造 |
5.1.3 设立了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
5.1.4 设立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 |
5.2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分析 |
5.2.1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变迁 |
5.2.2 我国物流业现行主要税种 |
5.3 “营改增”对我国物流业税负的影响 |
5.3.1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影响的理论分析 |
5.3.2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的取得 |
5.3.3 可抵扣固定资产对物流企业“营改增”后税负的影响 |
5.3.4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影响的测算 |
5.4 我国物流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5.4.1 我国物流业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5.4.2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国外物流业财税政策及其借鉴 |
6.1 美国物流业财税政策 |
6.1.1 美国物流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6.1.2 美国物流业财税政策 |
6.2 德国物流业财税政策 |
6.2.1 德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
6.2.2 德国物流业财税政策 |
6.3 日本物流业财税政策 |
6.3.1 日本物流业发展现状 |
6.3.2 日本物流业财税政策 |
6.4 其他国家物流业财税政策借鉴 |
6.4.1 间接税优惠政策 |
6.4.2 直接税优惠政策 |
6.5 本章小结 |
7 支持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
7.1 总体思路 |
7.1.1 明确物流业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
7.1.2 完善我国物流业财税政策的基本原则 |
7.2 完善我国物流业财政政策的建议 |
7.2.1 适应物流业发展特点,调整财政投入结构 |
7.2.2 创新财政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方式 |
7.3 完善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
7.3.1 促进物流一体化的税收政策 |
7.3.2 鼓励物流服务外包的税收政策 |
7.3.3 鼓励物流网络化经营的税收政策 |
7.3.4 完善“营改增”试点方案 |
7.3.5 改革政府性基金,规范道路通行收费 |
7.4 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其他配套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我国房地产行业税收筹划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税收筹划相关概念和理论方法 |
2.1 基本概念 |
2.1.1 税收的概念 |
2.1.2 税收筹划的概念 |
2.1.3 税收筹划的原则 |
2.1.4 税收筹划的作用 |
2.2 税收筹划基本方法 |
2.2.1 税额筹划方法 |
2.2.2 税基筹划方法 |
2.2.3 税率筹划方法 |
2.3 税收筹划相关理论 |
2.3.1 税收价格理论 |
2.3.2 契约理论 |
2.3.3 税收法定理论 |
第3章 我国房地产行业税收筹划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我国房地产行业税收筹划发展现状 |
3.2 我国税收筹划管理存在问题及分析 |
3.2.1 税收筹划观念上的误区 |
3.2.2 税收筹划专业人员缺乏 |
3.2.3 对税收筹划潜在风险防范的忽视 |
3.3 国外税收筹划管理经验借鉴及启示 |
3.3.1 国外税收筹划发展现状 |
3.3.2 国外税收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3.4 房地产行业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
3.4.1 房地产行业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
3.4.2 房地产行业税收筹划的可操作性 |
第4章 我国房地产行业税收筹划管理方案的实施 |
4.1 筹资开发阶段税收筹划的实施 |
4.1.1 土地获取方式的选择 |
4.1.2 开发方式的选择 |
4.1.3 筹资方式的选择 |
4.1.4 筹资开发阶段的风险防范 |
4.2 建造阶段税收筹划的实施 |
4.2.1 合同类型的选择 |
4.2.2 耗费成本的筹划 |
4.2.3 建造阶段的风险防范 |
4.3 销售阶段税收筹划的实施 |
4.3.1 定价方式的选择 |
4.3.2 收入确认时间的选择 |
4.3.3 处置方式的选择 |
4.3.4 销售阶段的风险防范 |
4.4 资金清算阶段税收筹划的实施 |
4.4.1 成本确认时间的筹划 |
4.4.2 开发成本费用核算 |
4.4.3 资金清算阶段的风险防范 |
4.5 持有阶段税收筹划的实施 |
4.5.1 使用方式的选择 |
4.5.2 持有阶段的风险防范 |
4.6 综合管理方面税收筹划的实施 |
4.6.1 正确认识税收筹划 |
4.6.2 重视相关人才培养 |
4.6.3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企业所得税知识讲座——第四讲: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论文参考文献)
- [1]盘锦市企业虚开发票案件税务处理对策研究[D]. 由晏鸣.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2]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问题研究[D]. 蒋小文. 西南政法大学, 2020
- [3]D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研究[D]. 谢金昀.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8)
- [4]基于四融机制的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 程忆萍.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7)
- [5]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研究 ——以曲靖市为例[D]. 顾珊瑞. 云南财经大学, 2018(05)
- [6]论税法上的不确定法律概念[J]. 董学智. 交大法学, 2018(02)
- [7]论不确定法律概念与反避税规制——以“合理”一词为例[J]. 董学智.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8]基于2010-2014年调查的湖南省社会办医费用研究[D]. 李路路.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7(05)
- [9]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胡基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10]我国房地产行业税收筹划管理问题研究[D]. 孙宇阳. 吉林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