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机器人的“家谱”

浏览机器人的“家谱”

一、浏览机器人的“家谱”(论文文献综述)

贾琼[1](2021)在《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意义,能够助推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档案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清晰系统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文明传承,加强历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新。因此,以历史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内容组织、聚合与开发等相关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的不断应用与发展,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与数据化应用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推进的重点领域。一方面,用户对历史文化资源全面获取的需求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政府、社会和个人对历史档案的政治需求、学术需求、文化需求愈发迫切,并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等新特征;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的格局,数字人文、数据挖掘、知识组织等理论方法正在广泛应用于历史文献典籍的数据化加工、深度组织与实际应用等工作。但是面对卷帙浩繁、异构多元的历史档案资源,其深度聚合、语义互联、知识映射等问题的应用有效性有待解决。基于此,引入关联数据技术,构建实现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解决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在理论层面、技术应用层面和实践层面具有较强的研究空间和应用场景。本研究在历史档案资源价值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系统的梳理了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资源聚合、关联数据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具有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的空间;在明确本研究基本研究概念和范畴的基础上,以档案价值论、档案知识组织、数字人文等理论与方法作为指导,展开系统的研究。首先,提出了关联数据技术驱动下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明确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流程及目标,讨论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关联强度、关联维度、关联阶度以及关联粒度四个维度,基于对历史档案资源层级的划分,提出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整体框架。其次,构建了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对常用的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元数据标准选择的思路和步骤,提出了历史档案资源描述的元数据方案;在对历史档案知识分类、知识本体层级划分等工作的基础上,以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档案为案例对象进行元数据实例研究,并以盛宣怀档案为例构建了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通过元数据元素识别、知识本体概念关系抽取等过程,实现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的构建。第三,基于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进一步设计了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语义化操作与发布流程,强化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方案的可操作性。第四,详尽讨论了历史档案资源的聚合服务的主要功能,设计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服务平台。最后,针对目前历史档案资源服务现状,提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实施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调查、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模型构建、技术方案、实现路径等角度进行讨论和分析,为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对于激活历史档案价值实现,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满足政府、社会及个人的现实需求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韩菲菲[2](2021)在《基于感官代偿的老年回忆录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青[3](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管茜[4](2021)在《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研究 ——以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终端通讯设备的普及,为了更好为社会提供服务,档案馆开启数字化转型,探索档案服务模式的创新。为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服务的需求,2019年国家档案局发布《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指南》,明确指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借助移动智能设备,建设具备移动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特点的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形成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档案业务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我国各级档案局(馆)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建设了以微信、微博和APP应用程序为代表的档案移动服务平台,但是其更多被档案机构视为提供资讯信息的推送窗口而非公众参与平台,公众仍旧充当使用者而非建设者,依托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目标和档案移动服务平台上公众参与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相符合。公众参与的相关研究早已在城市规范、环境保护、公共管理等领域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包括对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参与层次、参与机制等方面。目前对以微信为代表的档案移动服务平台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实践应用、评价指标、用户满意度等角度来研究微信公众号的界面设计、功能、内容、影响力等发展现状,而没有以“公众参与”为目标来探析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问题,助力档案业务活动。以微信为代表的档案移动服务平台拓展了公众参与的渠道,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释放公众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优势,使其能以建言献策、资源建设、传播推广等方式参与到“收藏管用”等档案业务活动中去,这有利于缓解档案机构人少事多的压力、提升档案机构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要促进公众参与档案业务,需要借鉴其他学科中关于公众参与的理论成果,梳理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内容、方式和流程,在调查微信平台公众参与客观状况和公众参与主观感知的基础上,梳理当前基于微信平台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症结所在,并针对当前公众参与档案业务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政策法规、资源平台建设、参与机制和主体培育来提升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广度、深度和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从公众参与概念出发,结合档案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公民参与梯级理论,分析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内容边界和方式,并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提炼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4种形式。第二部分通过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来分析当前公众参与档案业务存在的问题。调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以微信平台为代表的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的网络调查,重点调查其公众参与的相关功能模块、参与方式和参与流程;二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意识、能力、经历、评价和需求。在调查基础上,结合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基本要求,从平台、公众、主客体矛盾的视角分析公众参与档案业务存在的问题,包括公众参与相关功能建设不完善、方式较单一、流程不清晰、反馈不及时、积极性不高、能力待提高、业务范围有限和质量控制缺失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应从政策法规、资源平台建设、参与机制、主体培育四个方面来促进公众参与档案业务。政策法规方面,以法律明确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权利、义务和范围,以标准规范公众参与行为;基础设施方面,完善微信平台公众参与相关功能模块,促进微信平台与门户网站、APP、社交媒体等的深度融合,发挥微信平台的优势以创新公众参与方式、简化公众参与流程,加强平台资源建设以增加吸引力;参与机制方面,制定反馈机制、实施激励措施、强化质量控制;主体培育方面,一方面档案机构要树立“协同治理”的工作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强化档案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教育。

贾琼,王萍[5](2021)在《数字人文视角下LAM资源整合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意义】以跨领域协作为特征的数字人文理念,将为LAM资源的数据化转变、组织与知识服务带来积极影响,也为LAM资源整合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方法/过程】基于文献知识图谱,可视化透视了二者在资源、技术与服务层面的契合度,并据此构建了数字人文视角下LAM资源整合的逻辑框架,最后从机构协同合作、数据驱动、技术驱动与需求导向四个层面,总结了数字人文视角下LAM资源整合的可行路径。【结果/结论】数字人文与LAM资源整合理念存在一定的契合度;数字人文从机构、资源、技术与服务四个层面,丰富LAM资源整合的路径。【创新/局限】从理论层面较为完整的阐述了数字人文视角下LAM资源整合的逻辑与路径,在实践层面仍存在资源样本选择与验证等局限与拓展空间。

刘文英,郑福根[6](2020)在《图书馆未来转型的若干发展方向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着眼于各种新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从技术升级、需求变化和能力不足三个方面分析图书馆面临的挑战,指出未来图书馆的转型应该选择大数据、智能化、可视化和社会化四大发展方向,并阐述了图书馆数据驱动、知识管理、跨界合作、用户体验、智能融合、组织重建、人才为本的七大转型策略。

阿拉提·阿斯木[7](2020)在《他人的篝火》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我们那地方1我们那个地方,除了鸡奶以外,什么东西都有。在那里长大的人,老老少少,嘴巴上都有功夫。主要是肚子里面有糊糊,有时间留下的玫瑰。也有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悟到的蓝天的灿烂和岁月的褶皱。他们灵光的基础是手脚麻利,喜欢把热肚子里的蛔虫编织成彩虹彩带,感谢锅里碗外的经验。在家家户户的许多金筐里,也有斑斓缭绕的花卉,愉悦地鼓励不同语族的朋友

刘新蕊[8](2020)在《国产动车组造型谱系构建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的发展一直既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际间的交流将更加频繁,这些预示着客运需求的潜力很大。大力发展铁路旅客运输完全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动车组技术研发正在向谱系化、标准化看齐,以形成完善的产品体系,而对动车组外观造型的研究与设计也不能忽视,二者共同促进客运列车的发展。虽然我国的高速列车作为一张亮眼的国家名片,但是列车的造型设计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我国的动车组造型设计尚未形成完备的体系。国内动车组的独立自主研发,必然要求造型设计能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谱系化发展道路,为了产生历史的、连续的谱系关系,能够使受众快速准确深刻地发觉特征和其中蕴含的语义内涵,从而提出一个一以贯之的造型原则,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对谱系和谱系学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明确了谱系学的运用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调研谱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并以汽车和国外动车组为例,对谱系化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得出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谱系设计的经验和成果。然后,多维度地对国内动车组造型进行设计梳理和分析,寻找谱系构建的脉络,发掘我国动车组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发展历程迅速的道路上,造型谱系化设计尚未完备的成因。接着展开对动车造型的语义调研,在此基础之上,展开语义分析提取核心语义词汇,结合已有的国内动车组造型设计问题,并在国产动车组既有约束条件之下,提出一个简洁但核心的造型谱系化设计原则。最后,以此原则进行了设计实践,设计出国产动车组造型方案一组,希望为今后国内动车组造型设计提供参考,用以规范今后的设计并促进列车造型设计谱系化的形成。

舒月[9](2020)在《科学可视化的跨媒体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与艺术融合背景下的科学可视化设计,因其兼具理性的科学内涵与感性的视觉审美,成为展示前沿科学的有效方式。科学信息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跨媒体传播,有效地帮助大众认知与理解复杂的科学与技术,因此科学可视化的跨媒体传播成为科学普及的特色与趋势。本文首先阐述科学可视化的概念、发展与应用领域,以及可视化的视觉呈现技术,通过分析科学与艺术跨界融合的设计案例,简述科学可视化的典型特征,以此说明科学可视化通过科技艺术融合呈现的必然性。其次,叙述跨媒体的起源与发展,并且结合目前科学信息的媒体传播现状及途径,论述科学信息的跨媒体传播对于大众认知科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再者,鉴于科学博物馆是科学展示成果以及跨媒体传播的集中呈现场所,文章梳理了科学博物馆的展览内容、科普教育理念以及跨媒体运用,说明本文研究的主题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和数字素养提升。最后提出普适的科学可视化跨媒体设计思路,并通过笔者的设计实践验证其可实施性。希望本文研究的可视化设计策略与流程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相关人士开展此类设计。

付茜雯[10](2020)在《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文中指出科研论文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作用重大,推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共享。摘要是科研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是对论文的概括性总结,也是读者发现和探寻相关领域知识的快捷途径。然而,目前英文摘要的机器翻译质量在精确性和专业性方面都不尽人意,需要通过后期编辑和人工校对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中文翻译文本。本文以计算机科学论文摘要为例,对谷歌机器翻译的300篇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进行了翻译错误类型分析并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首先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再邀请计算机专业以及翻译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确认。之后以DQF-MQM错误类型分类框架为依据,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中的错误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机器翻译的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中存在七大类翻译错误,其中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翻译错误占比最大,其次是术语误译、误译、欠译、漏译、过译以及赘译。本论文研究发现,由于源文本的信息型学术文本特征,长难句、被动语态以及术语翻译是造成机器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针对源文本的逻辑缜密、语步序固定等特征,本研究针对性地对各类错误类型提出了相应译后编辑策略。建议译者在译后编辑中通过将隐性连接转换为显性连接从而保持源文逻辑性,通过增加主语以及调整语序处理被动语态保持源文的学术精准,通过恰当选取词意处理半技术词汇等。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归类了计算机科技文本摘要中机器翻译出现的错误,并提出相应译后编辑策略,为该领域的译者提供参考建议,从而提高该领域的机器翻译质量。

二、浏览机器人的“家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浏览机器人的“家谱”(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畴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文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历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开发
        2.1.2 档案资源聚合
        2.1.3 关联数据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2.1.4 研究述评
    2.2 相关理论
        2.2.1 档案价值论
        2.2.2 知识组织理论
        2.2.3 数字人文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
    3.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流程及目标
        3.1.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
        3.1.2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流程
        3.1.3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目标
    3.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的多维分析
        3.2.1 关联强度
        3.2.2 关联维度
        3.2.3 关联阶度
        3.2.4 关联粒度
    3.3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构建
        3.3.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层级划分
        3.3.2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结构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
    4.1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4.1.1 常用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比较分析
        4.1.2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设计思路
        4.1.3 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设计步骤
        4.1.4 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
        4.1.5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实例
    4.2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建模
        4.2.1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分类体系
        4.2.2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的类型
        4.2.3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构建
        4.2.4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构建实例
    4.3 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构建
        4.3.1 元数据元素识别
        4.3.2 知识本体概念关系抽取
        4.3.3 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发布与聚合
    5.1 历史档案资源语义化处理
        5.1.1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语义化转换
        5.1.2 历史档案资源RDF化过程
        5.1.3 历史档案资源实体语义关联关系识别
    5.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发布
        5.2.1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URI命名
        5.2.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存储
        5.2.3 基于D2R的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发布
        5.2.4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发布实例
    5.3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聚合
        5.3.1 关联数据聚合方法
        5.3.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互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历史档案资源的聚合服务
    6.1 基于关联数据的聚合服务功能
        6.1.1 历史档案资源检索服务
        6.1.2 历史档案资源推荐服务
        6.1.3 历史档案资源可视化服务
    6.2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服务平台结构设计
        6.2.1 存储层
        6.2.2 描述层
        6.2.3 服务层
        6.2.4 应用层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策略
    7.1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实施策略
        7.1.1 实现多源异构历史档案资源采集方法
        7.1.2 建立多元协作的组织机制
        7.1.3 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
        7.1.4 提供泛在化关联数据应用服务
    7.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的保障机制
        7.2.1 政策保障
        7.2.2 技术保障
        7.2.3 人才保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研究 ——以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众参与
        2.1.2 档案业务
        2.1.3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
    2.2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理论依据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档案多元论
        2.2.3 档案社群范式
        2.2.4 公民参与梯级理论
3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现状调查
    3.1 平台客观状况调查
        3.1.1 调查设计与调查方式
        3.1.2 网络调查数据分析
    3.2 主体主观认知调查
        3.2.1 调查设计与调查方式
        3.2.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4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问题分析
    4.1 公众参与度问题
        4.1.1 公众参与业务层次待深入
        4.1.2 公众参与相关功能不完善
    4.2 主体认知问题
        4.2.1 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4.2.2 公众参与能力待提升
    4.3 参与机制问题
        4.3.1 反馈机制不明确
        4.3.2 激励机制未建立
        4.3.3 质量控制待提高
5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改进措施
    5.1 政策制度层面
        5.1.1 制定相关法律政策,明确公众参与度
        5.1.2 完善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公众参与行为
    5.2 平台资源层面
        5.2.1 完善平台功能建设,增强联动性
        5.2.2 强化资源内容建设,加强吸引力
        5.2.3 创新公众参与方式,拓宽选择面
    5.3 主体层面
        5.3.1 转变工作理念,彰显公众参与理念
        5.3.2 重视宣传教育,培育公众参与主体
    5.4 参与机制层面
        5.4.1 建立公众参与反馈机制
        5.4.2 实施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5.4.3 强化公众参与质量控制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基于档案移动服务平台的公众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6)图书馆未来转型的若干发展方向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2.1 技术升级
    2.2 需求变化
    2.3 能力不足
3 图书馆战略转型的新方向
    3.1 数据化
    3.2 智能化
    3.3 可视化
    3.4 社会化
4 图书馆转型的新策略
    4.1 数据驱动策略
    4.2 知识管理策略
    4.3 跨界合作策略
    4.4 用户体验策略
    4.5 智能融合策略
    4.6 组织重建策略
    4.7 人才为本策略
5 结语

(7)他人的篝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我们那个地方
    1
    2
    3
    4
    5
    6
    7
    8
    9
第二章陌生的路和自己的影子
    1
    2
    3
    4
    5
    6
    7
    8
第三章成长的学费
    1
    2
    3
    4
第四章时间是天下的朋友
    1
    2
    3
    4
    5
    6
    7

(8)国产动车组造型谱系构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1.3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第2章 谱系化设计相关理论
    2.1 谱系与谱系学的基础理论
    2.2 谱系学的理论运用
        2.2.1 以“语言学”为主的谱系学理论
        2.2.2 以“遗传生物进化论”为主的谱系学理论
        2.2.3 以“家族血缘”为主的谱系学理论
        2.2.4 以“福柯”为主的谱系学理论
    2.3 产品谱系的构建与方法描述
    2.4 谱系化设计研究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动车组造型设计特点研究
    3.1 国外动车组造型设计现状
        3.1.1 德国ICE高速列车
        3.1.2 日本新干系高速列车
    3.2 我国动车组造型设计现状
        3.2.1 我国动车组发展历程
        3.2.2 主机厂动车组造型分析比较
    3.3 我国动车组造型设计现状成因研究
        3.3.1 影响动车组造型谱系化的构成因素
        3.3.2 国内外动车组造型谱系化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3.3.3 我国动车组造型谱系化分析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产动车组造型设计研究
    4.1 国产动车组造型语义获取
        4.1.1 实验流程说明
        4.1.2 语义素材收集
        4.1.3 文本整理
        4.1.4 语义提炼
    4.2 核心语义词汇的筛选与解析
        4.2.1 语义特征标定
        4.2.2 语义特征情景构建
    4.3 造型的非语义特征分析
        4.3.1 可行性约束
        4.3.2 环境适应性约束
        4.3.3 文化和地域特征表达
        4.3.4 差异性
    4.4 构建我国动车组造型谱系化设计原则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产动车组谱系化设计实践
    5.1 设计定位与目标
        5.1.1 设计定位
        5.1.2 设计目标
    5.2 车辆结构选型及参数设计
        5.2.1 车辆结构选型
        5.2.2 车辆主要参数设计
    5.3 设计内容
        5.3.1 设计元素分析
        5.3.2 草图方案设计
        5.3.3 方案效果图制作
    5.4 设计方案评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产动车组造型语义词汇
附录2 关于语义特征标定的问卷设置及结果
附录3 设计方案评价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科学可视化的跨媒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科学可视化
        二、跨媒体与跨媒体艺术
        三、科学博物馆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五节 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科技艺术融合下的科学可视化
    第一节 科学可视化的概念与发展
        一、科学可视化的概念界定
        二、科学可视化的跨学科应用
    第二节 科学可视化的视觉展现形式
        一、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之力
        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第三节 科学可视化的特征
        一、“真”——科学知识的理性认知
        二、“善”——科学信息的全民普及
        三、“美”——科学内容的审美提升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科学信息的有效传播渠道——跨媒体
    第一节 不同视角下的跨媒体
        一、传播学视角下的跨媒体叙事
        二、设计学视角下的跨媒体艺术
    第二节 科学信息的跨媒体传播方式
        一、科学网站
        二、科普自媒体
        三、科教数字应用
        四、科技互动媒体装置
    第三节 跨媒体在科学信息传播上的多维优势
        一、多重媒介促进信息传播的广度
        二、用户参与促进信息传播的深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学博物馆中的跨媒体设计与教育理念
    第一节 科学博物馆的主体功能
        一、国内外科学博物馆的概况
        二、展览呈现:科学与技术的集中呈现
        (一)展览内容
        (二)跨媒体展览
        三、展览目的:全民性的科普
    第二节 针对少年儿童的科学教育理念
        一、科学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形式
        二、“科学资本”——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的教育理念
        三、“优质教育”——美国STEAM的全面发展理念
    第三节 公众的素养提升
        一、科学素养和数字素养
        二、素养的有效提升方式
        (一)信息类互动体验
        (二)游戏类互动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学可视化的跨媒体设计思路与实践
    第一节 科学信息的最大化
        一、内容为王
        二、跨界合作
    第二节 艺术设计的多样化
        一、从直白表述到图形转译
        二、创新性展示
    第三节 跨媒体的广泛参与
        一、社交媒体的实时参与
        二、有目的地玩:趣味+参与互动
    第四节 医学图像可视化的设计实践
        一、选题源起
        二、图像可视化的设计思路
        三、毕业设计《New Life》创作
        (一)视觉图形设计
        (二)跨媒体展示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Aims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2.1 Overview on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Post-editing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and Post-Editing Strategies
    2.3 DQF-MQM Error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2.4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of Paper Abstracts
    2.5 Text Typology Theory
        2.5.1 Text Typology Theory of Reiss
        2.5.2 Previous Studies on Informative Texts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CHAPTER3 METHODOLOGY
    3.1 Source Text and Text Analysis
        3.1.1 Source Text
        3.1.2 Text Analysis
    3.2 Research Method
    3.3 Translation Process
        3.3.1 Translating300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s with MT system
        3.3.2 Post-editing the MT-generated translation based on Text Typology Theory
        3.3.3 Conduct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ensuring post-editing quality
        3.3.4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rrors in300 abstracts
        3.3.5 Preliminary error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DQF-MQM Framework
        3.3.6 Conducting the2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nfirm error classifications
        3.3.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l MT errors in the300 abstracts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ed English Abstracts
        4.1.1 Unidiomatic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2 Terminology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3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4 Und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5 Omission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6 Ov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7 Errors of Addition in MT Output
    4.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Machine Translated Abstracts
        4.2.1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4.2.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4.2.3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Technical Terms
CHAPTER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of300 Abstracts
    1-20 Abstracts
    21-40 Abstracts
    41-60 Abstracts
    61-80 Abstracts
    81-100 Abstracts
    101-120 Abstracts
    121-140 Abstracts
    141-160 Abstracts
    161-180 Abstracts
    181-200 Abstracts
    201-220 Abstracts
    221-240 Abstracts
    241-260 Abstracts
    261-280 Abstracts
    281-300 Abstracts
ACKNOWLEDGEMENTS

四、浏览机器人的“家谱”(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D]. 贾琼.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感官代偿的老年回忆录产品设计研究[D]. 韩菲菲.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4]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研究 ——以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为例[D]. 管茜. 武汉大学, 2021(12)
  • [5]数字人文视角下LAM资源整合路径研究[J]. 贾琼,王萍. 情报科学, 2021(04)
  • [6]图书馆未来转型的若干发展方向探讨[J]. 刘文英,郑福根.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08)
  • [7]他人的篝火[J]. 阿拉提·阿斯木. 民族文学, 2020(07)
  • [8]国产动车组造型谱系构建研究与应用[D]. 刘新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科学可视化的跨媒体设计研究[D]. 舒月.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10]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D]. 付茜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浏览机器人的“家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