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有色金属工业形势分析与2001年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孙鹏[1](2019)在《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绿色流通是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以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可持续为主要目标的多环节流通活动。回顾流通活动发展的历史,从简单商品流通到社会化商品流通,再到社会化大流通,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更高级的要素被纳入流通过程,原来以实物流转为主体的商流分流为商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等要素,共同支撑起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速度也不断提高,流通活动不再是经济发展某一领域的分支,而是构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更多反映着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的特征。同时,流通活动进一步与绿色经济相融合并逐步显现出绿色发展的特征,进而逐步演变成绿色流通活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内容分散、观点片面,同时与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理论相互交织、概念难以区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能够集各家绿色理念为一体的完整的绿色流通理论,这为研究和构建绿色流通理论预留了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现有绿色经济理论和学说中提炼绿色思想,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流通经济有效融合,构建出可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绿色流通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证视角考察我国绿色流通发展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达成研究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了解绿色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流通理论的核心思想、定义等进行提炼。通过定性分析法,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线,分析研究绿色流通的特征、环节、发展要求等内容,尝试回答绿色流通是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运用数学分析,如熵值法、计量统计、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数量研究方法,对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各环节、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关联关系进行测度、检验,分析影响绿色流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绿色流通并不等同于绿色经济,绿色流通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流通,绿色经济在总体上包含绿色流通,而绿色流通奠定了绿色经济的形成基础,两者呈现相互包容和促进的关系。(2)绿色流通理论是建立在诸多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学说。绿色商流、绿色物流运行子系统,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系统构成了绿色流通活动的主要内容。效率、和谐、循环、低耗、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实践要求。(3)绿色消费驱动是绿色流通的主要驱动机理,政府行为、市场机制、技术进步、资源约束等对绿色流通形成倒逼机制,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绿色流通活动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4)2000年至2016年间,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呈总体上升、局部波动态势,制造业结构转型、外商投资进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的大规模经济刺激等因素,都对不同阶段的绿色流通实践产生影响。(5)我国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主要环节的绿色化改进空间和作用规模存在差异,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因产能过剩拉长了资本流通时间,同时与再次生产资料环节联系不紧密弱化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传导效应,生活资料流通环节中能源消耗、物流总成本、商业成本等因素制约了绿色转型,说明我国的绿色消费驱动正处于从第二向第三阶段转型的过程。上述研究拓展了绿色流通的研究范畴,对绿色流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最终,本文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判断基础,聚焦提炼各理论中的绿色发展共识,将绿色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到流通经济学之中,构建了以人与自然之间要素流转的绿色流通循环为基础的绿色流通理论框架。研究导出以绿色消费驱动绿色流通的发展机理,论证了市场经济规律对推进绿色流通实践的基础性作用,证明了绿色流通活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必要性。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以及各环节、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得定期测度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成果成为可能。形成了以绿色商流和绿色物流的运行系统以及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的绿色支撑系统为基础的绿色流通分析框架,为流通经济中各子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雪僮[2](2019)在《中国与乌干达的经贸关系》文中研究表明1962年10月18日,中国与乌干达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建交以来双方一直保持着政治友好和经济合作的亲密关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中国与乌干达逐渐发展了经贸关系。中国对乌干达的援助一直在中乌经贸合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对乌干达的援助方式以及内涵都有了新的变化。中国开始注重帮助乌干达挖掘其发展的潜力,而不是再以单纯提供资金或物资援助为主要方式。中国与乌干达的贸易关系有着五十余年的历史,早在1960年乌干达尚未取得独立之时,两国已开展经贸往来。贸易额从最初的几十万美元到如今的数亿美元,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两国的贸易关系取得了显而易见的突破。近年来,中国对乌干达的投资逐步增多,中国已经成为乌干达外国投资的主要来源。尤其在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方面,两国有着极大的合作潜力。两国合作的领域涉及到了房屋、公路、发电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中国企业完成的项目由于质量高同时完成速度快,获得了乌干达政府和人民的赞许。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之后,中乌的经贸合作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中国企业开始在乌干达规划和建设产业园,以更好地利用乌干达本土的资源,进而推动其社会发展。
程胜龙[3](2019)在《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中叶,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国家而诞生,历经长期战乱洗礼的新中国百业待兴。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对于新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尤其是在重工业方面,新中国几乎是一穷二白。特定历史条件下对苏联的选择以及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如同助力器,使新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156项工程”是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关键性工程,工程项目遍布新中国的广阔土地,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对资源分布、国防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工业项目都布置在了内陆地区,尤其是我国中、西部等不易受军事威胁且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此背景下,地处西北内陆而又资源丰富的甘肃地区迎来了一次大好的发展机遇,“156项工程”中就有8项布置在了甘肃,分布在兰州和白银两地,其中6项布置在兰州,2项布置在白银。落建在白银的两大“156项工程”迅速改变了白银地区荒芜的历史,也促成了白银市的诞生,白银市也因此成为“因矿成名,因企设市”城市的典型代表。文章以“156项工程”为线索,演绎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演进历程,归纳演进特征,总结演进规律。文章从共分为内容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研究方法及框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第二章主要论述”一五”时期苏联援华“156项重点工程”的情况,两大工程项目选址白银的原因并对落建白银的两大工程项目进行分别介绍,随后论述“156项工程”落建白银后对白银城市诞生发展的促生作用;第三章对白银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程进行梳理,并对白银市城市规划的演进历史进行分期;第四章对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力机制演进进行研究。分析历版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机制,及其与两大“156项工程”关系;第五章,论文对白银市历版总规中城市空间格局演进的研究。论述空间格局的演进特征、趋势及原因;第六章对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范型演进进行研究,分析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思想范性的演进历程及不同范型对白银市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七章对白银市历版总体规划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并对下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
张棚[4](2019)在《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研究》文中认为重庆市制造行业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重庆市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然而,目前重庆市制造行业却是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对重庆市生态环境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能源绩效作为衡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全要素指标,在现有生产技术及环境条件约束下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到底怎样?哪些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有效?哪些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比较低效?因此,对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研究十分必要,以此为减缓重庆制造行业能源过度消费,提高全要素能源绩效以及重庆制造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础。论文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1)了解重庆市制造行业经济、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现状首先对重庆市制造行业的行业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归纳总结重庆市制造行业经济情况、能源消费情况、碳排放情况。对重庆市制造行业现状的了解一方面有助于充分把握重庆市制造行业的经济、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重庆市制造行业经济、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相关数据的收集为接下来展开的重庆市全要素能源绩效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奠定研究基础。(2)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与评价模型构建根据研究目的设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并结合文献研究法对已有指标进行总结,采用专家访谈法对指标进行选取从而构建出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选取数据包络分析作为评价方法,并进一步对数据包络分析法中CCR模型、SBM模型、DDF模型、NDDF模型进行比较,根据各种模型的适用性选取了NDDF模型作为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基础模型,在基础的NDDF模型上作出了考虑共同前沿和所有时期的改进从而构建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模型;为了反映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跨年动态变化,结合Global Malmquist指数与Meta-frontier Malmquist指数定义了重庆市制造行业Malmquist全要素能源绩效,并从能源技术效率变化、能源最佳实践差距比变化、能源技术缺口比变化三个因素分析重庆市制造行业Malmquist全要素能源绩效变动原因。(3)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根据构建的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使用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模型得到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表现,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出现了改善,但制造行业间全要素能源绩效差异明显,装备制造工业组全要素能源绩效,轻型制造业组其次,原材料工业组第三,具体来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能源绩效最佳,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全要素绩效最差;从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跨年动态变化角度可知重庆市制造行业的全要素能源绩效每年以10.9%提升,能源技术效率增长与能源最佳实践差距比变化提升是导致重庆市制造行业整体全要素能源绩效改善的原因。最后,根据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表现,提出改善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的建议。
尤喆[5](2019)在《矿产品国际价格波动的成因及传导效应研究 ——以铁、铜、铝、铅、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矿产品作为国际市场上交易量与交易金额巨大的大宗商品,其价格风险波及国内巿场的可能性不断增加。矿产品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材料,是国内CPI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国内CPI正面临不断增加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和输入型通货紧缩风险,对矿产品价格问题进行研究十分必要。现有研究主要基于矿产品价格波动特征,矿产品价格波动成因及矿产品价格波动传导效应三个方面展开,主要着眼于矿产品价格波动的成因问题,对于矿产品国际传导的研究较少,将上述三个方面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的也较少。同时,随着国内外矿产品巿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的非对称性逐步显现,对非对称性及其成因的研究越来越有必要。为此,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国际矿产品价格波动特征,矿产品价格波动成因和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国际国内矿产品贸易相关数据对矿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和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各部分成因及相互影响关系。在理论上,本文结合价格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大国效应理论、价格波动非对称传导理论以及国际巿场势力理论,构建矿产品价格波动成因及传导效应的研究框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首先,全球经济状况、全球矿产品供需情况、美元指数和投机因素等因素确实是国际矿产品价格波动成因,并能够进一步影响国内矿产品价格波动;其次,矿产品价格波动沿原材料价格传导路径、消费者价格传导路径、替代路径(进口)和替代路径(出口)四条路径进行国际传导;第三,与贸易的福利效应相同,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的福利效应也存在大国模型和小国模型两种情形;最后,基于剩余需求模型理论结合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大国模型,推导出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大国的国际市场势力模型,模型显示市场势力与价格波动传导效应成正比。在实证上,本文根据贸易量与贸易额的大小,选取黑色金属(铁矿石)和有色金属(铜、铝、铅、锌)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矿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引入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有色金属国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估计,又进一步引入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有色金属国际价格面对各影响因素冲击时的响应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运用模糊断点回归模型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估计。在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大国分析框架下,运用模型从波动溢出和幅度溢出两个方面对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了检验;最后运用剩余需求模型对中国矿产品进出口国际巿场势力进行了实证测度。本文得到以下五点结论:首先,国内生产总值与有色金属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即有色金属价格持续受到供需因素的影响。货币供给量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短暂而剧烈,即金融因素会引起有色金属价格的短期剧烈波动;其次,指数定价机制对铁矿石价格有显着负向影响,供需因素和货币金融因素对铁矿石价格有显着正向影响。第三,矿产品价格波动在沿国际传导路径进行传导时,其传递时滞、传递方向以及传递程度均存在非对称,导致上述非对称性的原因主要在于价格波动传导的短期效果与长期影响运动方向不一致;第四,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在波动溢出方面已经初步显示出大国效应,正是这种大国效应的存在导致中国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会对国际巿场价格产生影响,从而使得价格波动的短期国际传导效果偏离了其长期趋势,但在幅度溢出方面,中国只具有波动导入大国地位,而不具有导出大国地位;第五,中国矿产品进口巿场势力大于出口市场势力,中国在矿产品出口领域的巿场势力确实存在欠缺,正是中国在矿产品出口领域的巿场势力的欠缺阻碍了幅度溢出;第六,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整体呈现出非对称性,而这种非对称性存在传导关系:一方面,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影响因素本身的非对称性导致了矿产品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与波动本身一起能够被传导;另一方面,中国进出口国际巿场势力的非对称性导致了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的非对称性,进而导致了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机理的非对称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注意防范矿产品价格领域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和输入性通货紧缩危险,利用国际市场平抑国内矿产品价格波动以及调整矿产品进出口国际巿场势力结构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国内矿产品价格稳定和资源安全两个维度的目标。本文创新点在于:第一,基于国际贸易、矿业经济和价格传导等理论,构建国际性的矿产品价格波动传导分析框架,拓展了原有孤立的矿产品价格波动传导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从矿产品价格波动、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机理和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三个方面全面、深入、系统地进行分析,在研究范围上有了提高。第二,对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中国视角,向外拓展到全球矿产品价格波动的本质根源及其实质影响。在对铁矿石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创新性地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模型,与之前研究中将定价机制这一因素定性研究不同,定量测算定价机制改变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程度,为科学应对国际矿产品价格波动和定价价值谈判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第三,创新性地运用大国效应理论探讨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给出小国和大国两种分析框架,运用VECM-BEKK-BVGARCH模型,测度了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在此基础上,又基于APT理论,对国际巿场势力与价格波动国际传导大国模型的相互作用机理加以分析,最终从国际巿场势力角度得到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的理论解释。
王欢[6](2019)在《2000-2017年中国含铜商品物质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铜资源的消费和贸易大国,掌握我国铜资源系统的真实利用情况,建立中国铜矿产资源物质流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体系,并测算铜的实际消费量,有助于摸清中国铜资源—经济—环境的运行脉络,为经济社会新常态发展下的绿色GDP评价体系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铜矿产资源循环经济,以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铜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本文筛选了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中主要的含铜商品的海关6位编码共360多项,整理了2000-2017年共13000多项数据,将中国的含铜商品分成了6大类及29小类,并厘定了中国含铜商品的含铜系数,分析了中国含铜商品在国际间的贸易流动情况及中国铜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最后测算出2000-2017年中国铜的实际消费量。结果显示:(1)由于铜矿资源受限,2000-2017年中国含铜商品的净进口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对外依存度高,每年主要是以铜矿砂及其精矿、精炼铜、废杂铜的形式进口;出口的含铜商品中,铜制品占据主导位置,而其中占比最大的是电线电缆、家电、计算机以及发电机等。(2)中国每年从全球进口大量的铜资源,主要从亚洲的日本、哈萨克斯坦、印度、韩国等地进口精炼铜、铜材、铜制品等;从南美洲的智利、秘鲁等地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和精炼铜;从北美洲的美国等地进口废杂铜。2000-2017年中国从全球进口的含铜商品铜物质总量约11159.47万吨,出口的含铜商品铜物质总量约2504.58万吨。出口的铜制品遍及全球,其中接收量靠前的国家有美国、日本等。(3)2000-2017年中国铜的实际消费量呈整体上升趋势,中国在铜冶炼行业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损失率很小,但选矿的损失率相对较大,每年在铜选矿方面的损失量也呈上升趋势。2006年之后,中国铜的实际消费量约是精炼铜表观消费量的89%。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给出如下建议:(1)中国应加大国内铜资源地质调查与勘探,增加国内铜资源储量。(2)减小铜工业选矿方面的损失,发展再生铜产业,开展循环经济。(3)改善含铜商品进出口结构,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现铜资源来源多元化。
刘爽[7](2019)在《中国制造业效率研究 ——基于产业集聚与空间溢出视角》文中提出制造业水平是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效率的高低变化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制造业总量和出口额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制造业也存在主要依赖物质要素投入、产品低端锁定、产业竞争力不足、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等结构性问题。为了实现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制造业发展需要摆脱要素投入的路径依赖,积极推进转型升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而这种转变的本质是实现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制造业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制造业集聚和空间溢出是影响制造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基于报酬递增和外部性的产业集聚及其引发的空间溢出有力地推动着制造业效率变化,并成为国家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工具。现阶段,我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优化制造业的区域配置,积极推动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基于产业集聚与空间溢出视角探讨制造业效率的变化,对认识制造业效率的变化规律,指导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发展为出发点,在系统回顾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制造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制造业效率的关系,重点阐述制造业集聚及空间溢出影响制造业效率的内在机理;采用我国2000-2016年的省区层面的制造业数据对制造业的效率、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测度,并就制造业的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与制造业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除导论外,共分七章:第一章对产业集聚、空间溢出和制造业效率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第二章在界定本文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产业集聚、空间溢出和制造业效率的关系,重点阐述产业集聚、空间溢出影响制造业效率的机理。第三章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和运行情况,运用数据包括分析方法对制造业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制造业效率的变化及其区域和行业差异。第四章采用行业集中度、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等方法,从区域和行业层面测度制造业的区域和行业集聚程度,并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第五章采用莫兰指数、空间收敛分析方法测度制造业的空间关联性和收敛性,以此来检验空间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并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方法从行业内和行业间溢出两个角度分析空间溢出对于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第六章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方法,综合分析产业集聚、空间溢出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最后,第七章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并进行研究展望。本文采用了定量与定性、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产业集聚、空间溢出对制造业效率影响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一、考察期间我国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发展特征,行业结构不断调整,单位要素投入带来产出提升,产业的区域配置呈现出集聚、分散再到小幅集聚的变化特征。从整体上看,制造业的区域配置表现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分散的显着特征,从东部地区分散出去的行业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二、从总体上看,考察期制造业效率呈现出“U”型发展特征,从2000年的0.8123上升到2016年的0.8459,但在2010年前后出现下降的情况;从省区层面看,制造业效率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根据规模要素和技术投入的匹配关系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相对效率高投入、相对效率低投入、高效率高投入、高效率低投入、低效率高投入。从行业层面看,制造业效率由2000年的0.813增长到2016年的0.898,在2010年也有下降情况,前一时期的制造业效率变化受到规模效率的影响较大,后一时期由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大。三、产业集聚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增长,尤其是对于需要大规模要素投入的制造业效率影响较大。产业集聚程度每提高1%,制造业效率的增长指数将提高9.32%。这种集聚对于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也表现出差异性,对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较为显着,对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并不显着。四、考察期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收敛趋势,制造业的空间溢出特征明显、并且具有显着的区域异质性,这种溢出作用对于制造业效率区域差异缩小具有正向效应,而对行业影响则表现出异质性。从水平溢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三个维度就空间溢出效应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进行检验,表明空间溢出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明显的正向作用,前向溢出效应要明显大于后向溢出效应。在水平溢出方面,空间溢出程度每提高1%,对于制造业效率的促进系数要达到3.09%左右。五、产业集聚和空间溢出对于制造业效率的综合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存在门槛效应,这表明积极的产业集聚和空间溢出能够通过区域内部的集聚外部性机制和区域之间的空间溢出传导机制,带动行业间的前向和后向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产生明显的正向作用,进而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提高区域制造业发展中的优势行业集中度。通过合理调配产业市场结构,实现行业规模化经营,同时充分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制造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扩大梯度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来讲,要提高制造业技术、人才、知识在企业、行业和区域之间的流动和转移,加强区域制造业联动发展,实现价值链的网络化配置,加强生产投入要素的优化配置,协调行业分类提升,同时加强产业中介组织培育,搭建沟通协作的畅通渠道。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优先培育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行业。三、完善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破除阻碍制造业要素区域顺畅流动的体制机制,完善制造业的金融支持政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本文深入分析了产业集聚和空间溢出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主要的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深入系统地阐释了产业集聚与空间溢出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关系。第二,分析得出了转型期制造业集聚溢出与行业效率匹配的一般性关系。第三,构建了解析产业集聚和空间溢出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新的方法组合。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可以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杨晶晶[8](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胡维[9](2017)在《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境、成因及对策探索 ——基于货物贸易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货物贸易大国。但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面临了一系列诸如出口效益低下、国际市场环境恶化、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增速下降的难题。要有效化解这一局面,从贸易大国跨越至贸易强国,就必须深入研究我国外贸发展现状,深度分析当前外贸困境、影响因素等,研究应对这一困境的对策措施。在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用比较分析法对当前中国货物贸易困境进行分析,得出当前中国货物贸易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进出口增速下滑、贸易不平衡加剧、出口结构升级缓慢、贸易市场集中化以及贸易方式不合理等。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困境的成因来自于外部环境与内部问题两方面。依据分析结果,构建货物贸易发展困境指标体系并采用单项指标对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困境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当前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困境指标的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因子进行降维,将得出的三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规模因子、效益因子和质量因子,运用其对当前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困境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综合得分。此时的综合得分即为当前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困境指数。而后引入困境成因的国内因素,将困境指数作为因变量,国内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时间序列多元回归分析。根据实证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因子分析得出效益因子和质量因子对当前我国货物贸易困境的影响作用较小,结构规模因子的作用最大;表明目前我国的贸易增长仍然是依托以量取胜而非以质取胜。第二,回归分析得出,房地产的“挤出效应”、企业税收成本和人力资本对当前贸易困境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房地产行业的“挤出效应”影响最大,企业税收成本其次,人力资本的影响相对最小。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抑制泡沫经济,振兴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包括降低企业所得税和推广“单一窗口”制度等,以提升企业投入积极性;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来发展新型业态,培育竞争新优势;调节贸易顺差规模,缓解贸易不平衡,包括以内需填补外需、加强国际协商和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构建内外协调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人才和自主品牌来加快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刘巍[10](2016)在《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和铅元素流研究》文中指出在过去十几年间,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和消费量迅速增长,促进了铅工业的蓬勃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铅污染事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本研究以铅酸蓄电池行业为切入点,研究了铅酸蓄电池产业链铅的利用效率和铅排放动态变化规律,系统评价了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揭示中国社会经济系统铅流量和存量动态演化并分析未来情景,提出了中国铅资源管理和铅污染控制的技术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行业研究层面,调研了铅酸蓄电池产业链80余家企业,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从铅生产到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全过程动态铅产排系数,研究了铅酸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铅排放时空变化,定量分析了清洁生产和污染控制水平提升的铅减排效果。研究表明,20002014年,铅酸蓄电池行业平均铅利用效率从93.6%提升到97.3%;再生铅行业平均铅回收率从83.3%提升到94.2%。2011年以来的国家持续的重金属污染整治扭转了相关行业铅排放继续上升的趋势。在产品层面,以近年用量增长最快的电动自行车动力铅酸蓄电池为对象,建立了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分析了从原材料生产、电池生产、运输、使用和废旧铅酸蓄电池及含铅废物回收处理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结果表明,精铅等原材料生产是资源消耗类环境影响的主要贡献者;电池使用阶段的电耗是能源相关影响的主要贡献者;废旧铅酸蓄电池和含铅废物回收再生铅和塑料可抵消大部分原材料生产的环境影响。与传统铅锑镉外化成工艺相比,无镉内化成技术可减少53%镉排放,从而能减少电池1021%的全生命周期人体和生态毒性潜值。在国家层面,搭建了国家层面铅元素流动态分析模型,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系统铅流量、存量动态演化。20002014年,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中铅使用存量从153万t增加到1198万t,其中铅酸蓄电池中铅使用存量占7577%,是全社会铅使用存量增加的驱动力。19902014年,中国人均铅使用存量从0.70 kg/人增加到8.7kg/人。在情景分析环节,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模拟了20152030年中国铅酸蓄电池铅使用存量变化情景。基于使用存量驱动模型,分析了铅酸蓄电池行业及社会经济系统铅的需求量。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铅需求量将出现明显的增速放缓甚至减少,铅资源供大于求进一步加剧。冗余的铅资源将在精铅矿和废旧铅酸蓄电池中积累,2030年这部分冗余量将达到铅使用存量的2.23.8倍。
二、2000年有色金属工业形势分析与2001年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有色金属工业形势分析与2001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绿色流通研究范畴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流通理论界定 |
2.1.1 流通内涵的多重视角剖析 |
2.1.2 绿色流通概念界定 |
2.1.3 绿色流通内涵特征 |
2.1.4 绿色流通与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流通基础理论 |
2.2.2 社会再生产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4 绿色经济及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研究 |
3.1 我国绿色流通主要领域发展概述 |
3.1.1 绿色商业运营环境改善不彻底 |
3.1.2 绿色物流改进效果不明显 |
3.1.3 绿色消费引导效果不及预期 |
3.2 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绿色流通驱动机理分析 |
3.2.1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绿色实现原理 |
3.2.2 绿色消费市场势力由弱到强的阶段发展分析 |
3.2.3 绿色消费对绿色流通环节的往复推动效应 |
3.3 系统关联视角下绿色流通倒逼机理分析 |
3.3.1 政府行为的引导激发 |
3.3.2 市场机制的推动效应 |
3.3.3 资源储能的现实约束 |
3.3.4 技术进步的绿色实践 |
3.4 市场经济运行视角下绿色流通作用机理分析 |
3.4.1 绿色流通系统关联作用 |
3.4.2 绿色流通协同发展作用 |
3.4.3 绿色流通生态改善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要求及整体水平测度分析 |
4.1 中国特色绿色流通实践的发展要求 |
4.1.1 效率是绿色流通的本质要求 |
4.1.2 和谐是绿色流通的重要内涵 |
4.1.3 循环是绿色流通的运转基础 |
4.1.4 低耗是绿色流通的实践特征 |
4.1.5 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动态追求 |
4.2 绿色流通实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原则 |
4.3 基于动态循环特性的绿色流通指标体系研究设计 |
4.3.1 效率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2 和谐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3 循环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4 低耗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5 可持续层次的指标设计 |
4.4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的指标测度 |
4.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4.2 熵值法数理分析原理 |
4.4.3 基于熵值法的绿色流通实践水平综合测度 |
4.5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发展评价分析 |
4.5.1 2000年至2004年初期稳定发展阶段 |
4.5.2 2005年至2006年快速提升阶段 |
4.5.3 2007年至2012年波动发展阶段 |
4.5.4 2013年至2016年稳步提升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的路径研究 |
5.1 绿色流通子系统的绿色检验 |
5.1.1 绿色商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2 绿色物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3 信息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4 资金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5 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2 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与整体的动态协调关系 |
5.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2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及模型原理 |
5.2.3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
5.2.4 绿色流通子系统与整体间协调关系分析 |
5.3 绿色流通子系统间比较分析 |
5.4 绿色流通子系统发展路径选择 |
5.4.1 推进绿色流通的路径选择 |
5.4.2 推进绿色物流的路径选择 |
5.4.3 提升绿色支撑效应的路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路径研究 |
6.1 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再认识 |
6.2 生产与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3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流通环节的比较分析 |
6.3.1 初次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传导效应显现 |
6.3.2 绿色消费驱动二阶到三阶之间特征明显 |
6.3.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对流通环节的绿色贡献较弱 |
6.4 绿色流通主要环节发展路径选择 |
6.4.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4.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4.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推进我国绿色流通的政策建议 |
7.1 不断提升绿色消费驱动势能 |
7.2 加快推动地方绿色流通立法 |
7.3 持续优化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
7.4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 |
7.5 运用综合评价手段推动绿色流通实践 |
7.6 营造鼓励绿色发展政务环境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中国与乌干达的经贸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方法与创新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案例研究法 |
四、创新与困难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经贸合作 |
(二) 贸易 |
(三) 境外投资 |
(四) 产业园 |
(五) 国际经济援助 |
第一章 中国同乌干达的贸易历程及特点 |
第一节 中国同乌干达贸易政策的演变 |
一、1978年以前对乌干达的贸易政策 |
二、1978-1999年的对乌干达的贸易政策 |
三、2000年以后的对乌干达的贸易政策 |
第二节 我国同乌干达贸易合作发展历程 |
一、1978年以前的中乌贸易发展历程 |
二、1978-1999年的中乌贸易发展历程 |
三、2000年以后的中乌贸易发展历程 |
第三节 中国同乌干达贸易的特点 |
一、中乌之间贸易额增速较快,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
二、双边合作机制加强,利好政策逐渐增多 |
第二章 中国对乌干达的投资方式及特点 |
第一节 中国对乌干达的投资方式 |
第二节 中国对乌干达投资的特点 |
一、投资额逐年扩大 |
二、投资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 |
三、投资领域逐步拓宽 |
第三章 中国在乌干达的产业园建设 |
第一节 中乌产业园建设的背景 |
第二节 中乌产业园建设的具体案例 |
第三节 中乌产业园建设的特点 |
一、政府给予指导,由中国生产企业自主开发 |
二、注重技术和人才的培养 |
三、乌干达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
第四章 中国对乌干达援助的形式与特点 |
第一节 中国对乌干达援助的背景 |
第二节 中国对乌干达援助的形式 |
一、物资援助 |
二、提供援建项目 |
三、卫生医疗援助 |
四、农业援助 |
五、进行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 |
第三节 中国对乌干达援助的特点 |
一、将乌干达视为平等合作的伙伴 |
二、注重援助的发展性 |
三、规模逐步扩大,方式逐步灵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时间界定 |
1.3.2 空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与白银市的城市发展 |
2.1 苏联援华“156 项工程”概况 |
2.1.1 “156 项工程”的背景 |
2.1.2 “156 项工程”的诞生历程 |
2.1.3 “156 项工程”的布局 |
2.2 “156 项工程”选址白银的原因分析 |
2.2.1 白银丰富的矿产资源 |
2.2.2 白银地理位置优势 |
2.2.3 白银悠久的采矿历史 |
2.2.4 国家行政政策的支持 |
2.3 “156 项工程”的落建与白银城市的诞生 |
2.3.1 两大工程的落建 |
2.3.2 企业入轨运营 |
2.3.3 白银市诞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56项工程”导向下的白银市总体规划编制历史回顾 |
3.1 白银市城市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期 |
3.1.1 白银市建制沿革回顾 |
3.1.2 基于“156 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 |
3.2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历程回顾与分期 |
3.2.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回顾 |
3.2.2 “基于156 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分期 |
3.3 初创形成期(1954—1957 年) |
3.3.1 1955 年《白银市(郝家川)初步规划》 |
3.3.2 1956 年《白银市初步规划》 |
3.3.3 1957 年《白银市规划新方案》 |
3.3.4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
3.4 波动与停滞期(1958—1976 年) |
3.4.1 1960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
3.4.2 1965 年《兰州市白银区(郝家川)总体规划》 |
3.4.3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
3.5 恢复重启期(1977—1984 年) |
3.5.1 1978 年《兰州市白银区总体规划》 |
3.5.2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
3.6 转型发展期(1985 年—至今) |
3.6.1 198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 年)》 |
3.6.2 2001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
3.6.3 200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局部调整》 |
3.6.4 2015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
3.6.5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力机制演进 |
4.1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因素分析 |
4.1.1 国家的行政决策的推动 |
4.1.2 “156 项工程”发展的推动 |
4.1.3 城市转型发展诉求的推动 |
4.1.4 行政区划调整的推动 |
4.1.5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推动 |
4.2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关联解析 |
4.2.1 “156 项工程”与第一版总规 |
4.2.2 “大跃进”与第二版总规 |
4.2.3 撤销建制与第三版总规 |
4.2.4 改革开放与第四版总规 |
4.2.5 恢复建制与第五版总规 |
4.2.6 转型发展与第六、七版总规 |
4.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动力机制演进特征分析 |
4.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演进的直接动力 |
4.3.2 “156 项工程”是推动演进的动力根源 |
4.3.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具有综合性 |
4.3.4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具有典型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格局演进 |
5.1 白银市城市空间的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地形条件的制约和矿产资源分布的影响 |
5.1.2 交通线路的约束与引导 |
5.1.3 “156 项工程”的影响 |
5.1.4 国家政策和规划思想的影响 |
5.1.5 城市转型及城市性质转变的影响 |
5.1.6 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客观要求的影响 |
5.2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白银市城市空间演进特征 |
5.2.1“156 项工程”对城市空间演进影响明显 |
5.2.2 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东业西居”格局长期保持 |
5.2.3 城市空间拓展呈现“居”快“业”缓 |
5.2.4 城市空间拓展在时空上呈现“N”形 |
5.2.5 城市空间拓展以“向西向南”为主 |
5.3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工业空间的演进 |
5.3.1 工业用地占比较高 |
5.3.2 工业与生活用地经历“分-合-分”的演进过程 |
5.3.3 工业用地向南拓展明显 |
5.4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居住空间的演进 |
5.4.1 比例不断增高 |
5.4.2 居住用地向西拓展明显 |
5.5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空间的演进 |
5.5.1 绿地的延续性强 |
5.5.2 公共绿地占比增高 |
5.6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行政及商业空间的演进 |
5.6.1 与行政区划变动及国家经济制度相呼应 |
5.6.2 从“一核到多核,集中到分散”的演进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范型演进 |
6.1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范型演进回顾与分期 |
6.1.1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回顾 |
6.1.2 白银市历版总体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分期 |
6.2 各阶段城市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历程及对白银城市的影响 |
6.2.1 苏联模式主导阶 |
6.2.2 自主探索发展阶段 |
6.2.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主导阶段 |
6.2.4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主导阶段 |
6.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范型演进特征分析 |
6.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思想范型演进的直接动力 |
6.3.2 “156 项工程”始终影响着思想范型的演进 |
6.3.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范型的演进具有代表性 |
6.3.4 白银市城市规划思想范型的演进具有复杂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评价 |
7.1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调查 |
7.2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对白银市城市发展的意义 |
7.2.1 第一版:1957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
7.2.2 第二版:1960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
7.2.3 第三版:1965 年《兰州市白银区(郝家川)总体规划》 |
7.2.4 第四版:1978 年《兰州市白银区总体规划》 |
7.2.5 第五版:198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 年)》 |
7.2.6 第六版:2001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
7.2.7 第七版:2015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
7.3 对下版白银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建议 |
7.3.1 总结历史经验,延续规划脉络 |
7.3.2 利用工业基础,促进转型发展 |
7.3.3 树立区域眼光,注重区域协作 |
7.3.4 提升环境品质,创建宜居城市 |
7.3.5 保护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要素能源绩效研究综述 |
1.2.2 全要素能源绩效研究综述 |
1.2.3 制造业全要素能源绩效实证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2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能源的定义及分类 |
2.1.1 能源的定义 |
2.1.2 能源的分类 |
2.2 能源绩效概念 |
2.2.1 单要素能源绩效 |
2.2.2 全要素能源效率 |
2.2.3 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 |
2.2.4 全要素能源绩效指数 |
2.2.5 各种能源绩效指标对比 |
2.3 制造业与制造行业概念 |
2.3.1 制造业概念 |
2.3.2 制造行业概念 |
2.4 理论基础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数据包络分析 |
2.4.3 技术效率理论 |
2.4.4 生产要素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重庆市制造行业现状、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分析 |
3.1 重庆市制造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
3.1.1 重庆市制造行业发展历史 |
3.1.2 重庆市制造行业现状 |
3.2 重庆市制造行业能源消费分析 |
3.2.1 能源消费总量分析 |
3.2.2 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
3.2.3 能耗强度分析 |
3.3 重庆市制造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
3.3.1 重庆市制造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 |
3.3.2 重庆市制造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4.1 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
4.1.1 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文献研究法总结已有指标 |
4.1.3 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构建 |
4.2 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模型选择 |
4.2.1 CCR-DEA模型 |
4.2.2 SBM-DEA模型 |
4.2.3 方向性距离函数(DDF) |
4.2.4 非径向的方向性距离函数(NDDF) |
4.2.5 模型对比与选择 |
4.3 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4.3.1 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进一步改进 |
4.3.2 基于改进NDDF的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4.4 重庆市制造行业MALMQUIST全要素能源绩效 |
4.4.1 Malmquist全要素能源绩效的构建 |
4.4.2 Malmquist全要素能源绩效的分解 |
4.4.3 Malmquist全要素能源绩效分解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5 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决策单元的确定与分组 |
5.2.1 决策单元的确定 |
5.2.2 决策单元的分组 |
5.3 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结果及分析 |
5.3.1 重庆市制造行业同期、跨期、全局全要素能源绩效结果对比 |
5.3.2 重庆市制造行业全局全要素能源绩效分析 |
5.3.3 重庆市制造行业跨期全要素能源绩效分析 |
5.4 重庆市制造行业MALMQUIST全要素能源绩效结果及分析 |
5.4.1 重庆市制造行业Malmquist全要素能源绩效、分解指标的平均值分析 |
5.4.2 重庆市制造行业Malmquist全要素能源绩效历年变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提升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的建议 |
6.1 提升重庆市各制造行业组全要素能源绩效的建议 |
6.1.1 提升轻型制造业组全要素能源绩效的建议 |
6.1.2 提升原材料制造业组全要素能源绩效的建议 |
6.1.3 提升装备制造业组全要素能源绩效的对策建议 |
6.2 从整体视角出发提升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的建议 |
6.2.1 建立制造行业能源绩效监督部门 |
6.2.2 完善制造行业绿色发展评价制度 |
6.2.3 加快转变制造行业发展方式 |
6.2.4 合理优化制造行业能源结构 |
6.2.5 构建制造行业能源技术交流平台 |
6.2.6 发展制造行业的循环经济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评价指标选取调研访谈报告总结 |
B.2000~2017年重庆市制造行业投入产出数据 |
C.2000~2017年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 |
D.2000~2017年重庆市制造行业MALMQUIST全要素能源绩效及其分解 |
E.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矿产品国际价格波动的成因及传导效应研究 ——以铁、铜、铝、铅、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矿产品定价机制 |
1.2.2 矿产品价格波动特性 |
1.2.3 矿产品价格波动成因 |
1.2.4 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矿产品价格选择依据及价格决定理论 |
2.1 矿产品价格决定理论 |
2.1.1 矿产品价格决定理论 |
2.1.2 Frankel的商品价格决定理论 |
2.2 本文对商品价格决定理论的改进 |
2.2.1 供需因素 |
2.2.2 期货市场 |
2.2.3 货币政策 |
2.2.4 市场集中度 |
2.2.5 运输成本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产品价格波动成因实证研究 |
3.1 基于PVAR模型的国际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
3.1.1 模型选择、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3.1.2 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3 有色金属国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3.2 基于断点回归模型的国际铁矿石价格影响研究 |
3.2.1 铁矿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作用的内在机理 |
3.2.2 模型选择、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3.2.3 实证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产品国际价格波动传导机理研究 |
4.1 国际矿产品价格与国内矿产品价格波动特征性 |
4.1.1 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性 |
4.1.2 矿产品价格的巿场联动性 |
4.2 矿产品国际价格波动的传导路径 |
4.2.1 矿产品价格国际传导路径种类 |
4.2.2 矿产品价格波动传导路径的长期均衡 |
4.3 基于VAR模型的矿产品国际价格分路径传导实证 |
4.3.1 矿产品价格国际传导路径检验 |
4.3.2 矿产品价格国内传导路径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研究 |
5.1 矿产品价格国际传导效应模型 |
5.1.1 矿产品价格传导小国模型分析 |
5.1.2 矿产品价格传导效应大国模型分析 |
5.2 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的检验 |
5.2.1 VECM-BEKK-BVGARCH(1,1)模型的推导 |
5.2.2 基于VECM-BEKK-BVGARCH(1,1)模型的实证结果 |
5.3 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国际传导路径分析 |
5.3.1 原材料价格传导路径 |
5.3.2 消费者价格传导路径 |
5.3.3 替代路径(进口) |
5.3.4 替代路径(出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的理论解释 |
6.1 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与国际市场势力 |
6.2 中国矿产品进出口国际巿场势力比较分析 |
6.2.1 中国矿产品进出口国际巿场势力直观分析 |
6.2.2 中国矿产品国际市场势力测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2.1 注意防范矿产品价格领域的输入性风险,保证国内矿产品供给,确保国内矿产品价格稳定 |
7.2.2 制定灵活多变、适应市场变化的贸易政策,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制定矿产品进出口贸易计划 |
7.2.3 调整矿产品进出口国际巿场势力结构,以维护资源安全 |
7.2.4 鼓励中国矿企积极参与国际矿业合作,增强定价话语权 |
7.2.5 以践行“一带一路”政策为契机,统筹好国内国外两个矿产品市场,促进与其他国家的资源合作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2000-2017年中国含铜商品物质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物质流分析的定义 |
1.2.2 物质流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预期创新型研究成果 |
1.6 研究中的不足 |
2 中国铜产业发展概况 |
2.1 铜产业总体情况 |
2.1.1 产业规模 |
2.1.2 固定资产投资变化 |
2.1.3 节能减排与技术进步 |
2.2 我国铜资源概况 |
2.3 铜产品产量变化 |
2.4 铜产品消费量变化 |
2.5 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进出口含铜商品物质流分析 |
3.1 系统边界及数据来源 |
3.2 分析与计算方法 |
3.2.1 中国进出口含铜商品的分类 |
3.2.2 中国进出口含铜商品系数的确定 |
3.2.3 数据的计算 |
3.3 中国国际贸易中铜流量的结构与变化 |
3.3.1 六大类含铜商品铜流量情况 |
3.3.2 24小类铜制品铜流量情况 |
3.4 中国国际贸易中铜流量的空间格局分析 |
3.5 中国铜资源对外依存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铜实际消费量核算 |
4.1 系统边界及数据来源 |
4.2 分析和测算方法 |
4.2.1 原材料加工损失量 |
4.2.2 进出口贸易中铜物质的量 |
4.2.3 中国铜实际消费量核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铜原材料加工损失量变化 |
4.3.2 中国铜实际消费量变化 |
4.3.3 中国铜的实际消费量与表观消费量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国制造业效率研究 ——基于产业集聚与空间溢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的局限性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一章 产业集聚、空间溢出和生产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制造业效率研究 |
一、有关制造业效率的理论回顾 |
二、有关制造业效率的实证检验研究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研究 |
一、有关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回顾 |
二、有关产业集聚的一般性实证研究 |
三、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检验研究 |
第三节 空间溢出研究 |
一、有关空间溢出的相关理论回顾 |
二、有关空间溢出的一般性实证研究 |
三、有关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文献简要评述 |
第二章 产业集聚、空间溢出和制造业效率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产业集聚 |
二、空间溢出 |
三、制造业效率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空间溢出和制造业效率的形成 |
一、制造业集聚的形成 |
二、空间溢出的形成 |
三、制造业效率的形成 |
第三节 产业集聚、空间溢出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效率的测度 |
第一节 制造业发展回顾与现状 |
一、制造业发展回顾 |
二、制造业运行 |
第二节 制造业效率测度方法及数据选取 |
一、模型选取 |
二、样本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三节 测度结果与分析 |
一、制造业效率的波动性增长 |
二、制造业效率的区域类型 |
三、制造业效率增长的行业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集聚的经验观察及解释 |
第一节 制造业集聚现状 |
第二节 实证方法及数据选取 |
一、模型选取 |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一、制造业集聚总体情况 |
二、制造业集聚的区域分析 |
三、制造业集聚的行业分析 |
四、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空间溢出的经验观察及解释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简述 |
第二节 实证方法及数据选取 |
一、模型选取 |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一、制造业的区域分布特征分析 |
二、制造业的空间收敛性检验 |
三、制造业效率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三、空间溢出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集聚和空间溢出对制造业效率的综合影响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简述 |
第二节 实证方法及数据选取 |
一、模型选取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一、产业集聚与制造业效率的关系检验 |
二、空间溢出与制造业集聚的关系检验 |
三、产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提高区域优势行业集中度 |
二、扩大梯度区域溢出效应 |
三、完善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表1:分区域制造业效率估算结果 |
附表2:分行业制造业效率估算结果 |
附件3:制造业行业区位熵估算结果 |
附件4:制造业效率的莫兰指数估算结果 |
致谢 |
(8)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境、成因及对策探索 ——基于货物贸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基于对外贸易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相关研究 |
1.2.2 基于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2.3 评价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相关的实证研究 |
1.2.4 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货物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其演变 |
2.1 货物贸易的概念界定 |
2.2 货物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3 中国货物贸易发展的演变历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
3.1 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困境分析 |
3.1.1 进出口增速下滑 |
3.1.2 贸易不平衡加剧 |
3.1.3 出口结构升级缓慢 |
3.1.4 贸易市场集中化 |
3.1.5 贸易方式不合理 |
3.2 当前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
3.2.1 外部环境的挑战 |
3.2.2 内部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困境的测度 |
4.1 构建货物贸易发展困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
4.1.1 发展规模评价指标 |
4.1.2 发展结构评价指标 |
4.1.3 发展效益评价指标 |
4.1.4 发展质量评价指标 |
4.2 对当前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困境的单项指标测度 |
4.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4.2.2 贸易条件指数 |
4.2.3 出口依存度 |
4.2.4 出口集中度 |
4.2.5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4.2.6 竞争优势指数 |
4.2.7 劳动生产率 |
4.2.8 专利授权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前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困境成因的实证分析 |
5.1 因子分析与评价 |
5.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1.2 因子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5.1.3 因子分析过程 |
5.1.4 综合评价 |
5.2 多元回归分析 |
5.2.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5.2.2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
5.2.3 回归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6.1 抑制泡沫经济,振兴实体经济 |
6.2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
6.3 发展新型业态,培育竞争新优势 |
6.4 实行贸易多元化战略,缓解贸易不平衡 |
6.5 加快构建内外协调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6.6 加快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和铅元素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铅污染源分析 |
1.1.2 铅酸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 |
1.1.3 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控制 |
1.2 研究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铅酸蓄电池系统产排污系数测算 |
2.1.1 产排污系数相关概念 |
2.1.2 国内外铅酸蓄电池系统产排污系数研究 |
2.1.3 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
2.2 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 |
2.2.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概述 |
2.2.2 国内外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
2.2.3 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
2.3 铅元素流分析 |
2.3.1 元素流分析方法 |
2.3.2 国内外铅元素流研究进展 |
2.3.3 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
第3章 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行业铅排放时空变化 |
3.1 铅酸蓄电池行业铅排放时空变化 |
3.1.1 铅酸蓄电池生产工艺和产排污节点 |
3.1.2 2000~2014 年铅酸蓄电池行业铅产排系数测算 |
3.1.3 2000~2014 年铅酸蓄电池行业铅排放变化 |
3.1.4 2000~2014 年省际层面铅酸蓄电池行业铅排放变化 |
3.2 再生铅行业铅排放时空变化 |
3.2.1 再生铅冶炼工艺和产排污节点 |
3.2.2 2000~2014 年再生铅行业铅产排系数测算 |
3.2.3 2000~2014 年再生铅行业铅排放变化 |
3.2.4 2000~2014 年省际层面再生铅行业铅排放变化 |
3.3 清洁生产和污染控制水平提升的铅污染减排分析 |
3.3.1 主要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 |
3.3.2 铅污染减排分析 |
3.4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改进措施 |
3.5 小结 |
第4章 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4.1 目标和范围定义 |
4.2 清单分析 |
4.2.1 原材料生产 |
4.2.2 电池生产 |
4.2.3 电池运输 |
4.2.4 电池使用 |
4.2.5 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 |
4.2.6 生命周期排放清单 |
4.3 环境影响评价 |
4.4 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结果 |
4.4.1 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
4.4.2 资源与能源消耗 |
4.4.3 一般环境影响 |
4.4.4 人体和生态毒性 |
4.4.5 灵敏度分析 |
4.5 无镉内化成工艺技术环境效益分析 |
4.5.1 无镉内化成技术工艺发展 |
4.5.2 数据收集和处理 |
4.5.3 内外化成工艺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4.6 电池修复技术环境效益分析 |
4.6.1 电池修复技术 |
4.6.2 数据收集和处理 |
4.6.3 修复前后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4.7 改善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建议 |
4.8 小结 |
第5章 2000~2014 年中国社会经济系统铅流量和存量分析 |
5.1 铅元素分析方法 |
5.1.1 系统边界和分析模型 |
5.1.2 流量和存量分类 |
5.1.3 流量核算 |
5.1.4 存量核算 |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1 含铅产品产量和铅消费量 |
5.2.2 铅生产和消费过程的铅损失率及产排污系数 |
5.2.3 含铅产品的铅含量 |
5.2.4 含铅产品进出口量 |
5.2.5 含铅终端产品的服务年限 |
5.3 2000~2014 年铅流量及其结构变化 |
5.3.1 铅生产量、消费量及其结构变化 |
5.3.2 铅进出口量及其结构变化 |
5.3.3 铅损失量及其结构变化 |
5.4 2000~2014 年铅存量及结构变化 |
5.4.1 铅矿储量、精铅矿和精铅库存 |
5.4.2 铅使用存量 |
5.4.3 铅酸蓄电池中铅使用存量 |
5.4.4 铅损失存量 |
5.5 铅流量和存量的不确定性分析 |
5.5.1 数据质量分析 |
5.5.2 铅消费结构对铅使用存量和损失流量的影响 |
5.5.3 产品服务年限及分布对铅使用存量和报废流量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2015~2030 年中国铅使用存量与供求情景分析 |
6.1 物质流情景分析模型 |
6.2 2015~2030 年中国铅使用存量及铅需求量情景分析 |
6.2.1 铅酸蓄电池及其中铅使用存量 |
6.2.2 铅酸蓄电池行业铅需求量 |
6.2.3 中国铅需求量和铅使用存量 |
6.3 2015~2030 年中国铅供应模式情景分析 |
6.3.1 原生铅产量 |
6.3.2 再生铅产量 |
6.3.3 铅供应模式分析 |
6.4 2015~2030 年中国铅流量和存量情景分析 |
6.4.1 铅排放和损失量 |
6.4.2 铅流量和存量 |
6.4.3 资源环境政策建议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2000年有色金属工业形势分析与2001年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 孙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2]中国与乌干达的经贸关系[D]. 刘雪僮. 云南大学, 2019(03)
- [3]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D]. 程胜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4]重庆市制造行业全要素能源绩效研究[D]. 张棚. 重庆大学, 2019(01)
- [5]矿产品国际价格波动的成因及传导效应研究 ——以铁、铜、铝、铅、锌为例[D]. 尤喆.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6]2000-2017年中国含铜商品物质流分析[D]. 王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中国制造业效率研究 ——基于产业集聚与空间溢出视角[D]. 刘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8]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9]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境、成因及对策探索 ——基于货物贸易分析[D]. 胡维. 福州大学, 2017(03)
- [10]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和铅元素流研究[D]. 刘巍. 清华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