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损检测的内涵演变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郑宇亭[1](2021)在《金刚石表面状态控制及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金刚石优异的综合性能使其能够应用于机械、传热、光学和半导体等诸多领域。平整光洁的表面、可控的表面/亚表面缺陷以及表面键态是实现上述应用的前提。然而,金刚石高的硬度和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导致其表面加工和可再造性差而无法轻易满足各种功能应用需求。因此,金刚石的表面状态控制及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高速三维动态摩擦抛光(3DM-DFP)、氧基等离子体及氢等离子体对金刚石进行表面状态控制研究。作为高效实现金刚石表面控制的方法,多晶及单晶金刚石表面经3DM-DFP的动态摩擦及铁、氧催化氧化最终可使其表面粗糙度可<5 nm甚至1nm。疲劳及能量持续输入导致金刚石形成包括{111}晶面均匀解理层、过渡层和压缩带的近10 μm亚表面损伤。伴随新产生的1425 cm-1,2200cm-1,1750 cm-1和2100 cm-1拉曼特征峰来自于准sp2+sp3无定型结构、碳-空位局部缺陷和sp1相。在太赫兹频率波段下非金刚石相的本征吸收及缺陷散射效应导致了其介电常数的显着降低。等离子体刻蚀则被认为是可以无损伤地实现金刚石表面控制的有效技术。氧基电感耦合等离子(ICP)刻蚀实现金刚石表面调控时,添加辅助气体以及不同的等离子体条件控制对金刚石刻蚀速率及表面状态起决定作用。多晶金刚石黑膜在10%CHF3条件下以4.6 μm/min的刻蚀速率得到了 2.3 nm的表面粗糙度,并对应于最高比例的C-O-C对称键态结构。同时单晶金刚石以0.23μm/min的刻蚀速率实现表面粗糙度<0.5 nm的均匀表面微结构。而针状表面形貌的产生是由于金刚石(111)晶面以及缺陷、孪晶界的优先刻蚀效应。所产生的反式聚合物会在含Cl或H条件下消失,氯化物(sp2 C-Cl)的形成及未出现的氟化物也导致了刻蚀结果的差异。此外,氢等离子体能够有效控制金刚石表面形貌的同时形成的表面C-H键而产生空穴导电。基于氢化后平整金刚石膜的溶液栅极场效应晶体管(SGFET)结构,在不同的溶液中呈现出不同的Ⅰ-Ⅴ响应。表面C-H键在KHP+NaOH+H2SO4混合溶液中随电压升高而发生C-H键反应损伤,电阻从13.57 kΩ增至95.78 kΩ,电流从饱和的1 ×10-4 A/V降至5×10-5 A/V。将该SGFET结构作为电极在无机酸中通过负电势线性扫描后恢复表面C-H键态,电阻从94.33 kΩ降至30.46kΩ,电极电流从6×10-6A升高至1.6×10-5A,并表现出液态环境下更为灵敏的I-V响应,且未产生任何平整度损伤和反应生成物。
贺志强[2](2020)在《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A公司压力容器质量改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制造类企业的质量提升势在必行。作为石油化工类生产企业中常见设备,压力容器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包括泄露和爆炸等,危害极其严重。近年来,压力容器运行过程中事故时有发生,仅在2018年,全国共计发生压力容器安全事故9起,造成不同程度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其质量也倍加受到社会关注。据统计,国内现有近两万家不同规模的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虽然这些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多数企业都在积极寻求改进产品质量的方法,通过内部变革、加强控制等措施来提高产品质量。本文首先通过研读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压力容器质量形成过程,并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分析了影响制造质量的因素,找出了压力容器制造中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点。在掌握A公司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外部客户的调查,发现了A公司压力容器产品质量问题,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是焊接质量,确定了提高焊接一次合格率的改进指标,识别了影响A公司焊接质量的三个重要因素,即原材料使用、焊接工艺评定以及焊接过程控制,结合2019年上半年生产过程的检测数据,从这三个因素分析了具体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质量问题的分析过程可以发现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质量控制的方法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但是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也受到自身原理、操作过程等因素影响,如果检测工作质量不高,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一方面不能真实的反应出产品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无法正确指导实际生产过程。本文通过对A公司内部无损检测工作质量调查,找到了错漏检现象严重、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以及缺乏过程的指导和监督三个主要问题,通过相应对策的制定与实施,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改进了无损检测的工作质量。最后本文从改进产品质量角度分别提出了原材料供应商分类管理,注重使用焊接工艺评定预判质量问题和加强焊接全过程检验的改进措施,改进对策制定并实施后,通过分析和比较产品质量数据,验证了改进活动取得一定效果。在巩固制定计划的同时,将措施纳入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以确保其长期有效实施。针对本次质量改进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提出了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建议。
黄浩然[3](2020)在《基于完整性的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初探》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发生多起世界文化遗产周边建成环境中的建设项目影响到遗产的视觉景观完整性,导致城市历史景观被破坏,遗产的价值受到负面影响的文化遗产保护危机事件。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评估干预以期减小建成环境中建设项目在视觉方面对文化遗产及其景观环境的影响,维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完整,维护文化遗产完整性保护的目标,保护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国际遗产保护趋势的引领下,我国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已将文物影响评估纳入建设项目审批环节,且已从较多关注文物本体安全,逐渐开始并且越来越关注文化遗产及其景观环境的视觉协调,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技术路线,技术标准和评估方法的研究尚存缺口。因此,本次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小雁塔为例,初步尝试构建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的技术路线,并进行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实践的探索,以填补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的在视觉影响方面的研究缺口。作为正处于城市更新背景环境之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小雁塔的保存与保护受到周边城市片区更新建设的紧迫威胁。面对这样的学科背景与现实背景,基于遗产完整性保护的目的,从视觉感知的角度初步探索评估周边建成环境对小雁塔景观的影响,以现状条件为基础寻找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的标准,探寻合理的评价技术路线是当下小雁塔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迫在眉睫的课题,同时也对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小雁塔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梳理总结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价与视觉景观评估等领域中视觉影响评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世界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指南》及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文件的指导下,对基于遗产完整性保护目的的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的技术路线及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评估周边建成环境对小雁塔文化遗产造成的视觉影响。论文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的研究,第一是基础研究,包括了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的研究缘起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是研究对象认知,基于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视角,对小雁塔遗产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现状、价值与视觉景观等内容进行认知与分析;第三是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的技术路线研究,提出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的技术框架,通过对评估范围、评估方法、评估目标与评估标准4个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构建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的技术路线;第四是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实践,依据现状条件信息对小雁塔进行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针对小雁塔及其周边建成环境的现状进行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诊断,并针对诊断结果提出缓解视觉影响的具体策略与指导未来城市设计的控制与引导策略。本次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研究是在文化遗产保护完整性原则的指导下,借鉴城市设计领域的分析理论与方法,针对古建筑类遗产对象,聚焦视觉影响领域,初步尝试构建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的技术路线,丰富了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填补了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的在视觉方面的研究缺口,对小雁塔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起到了深化作用。
戎卿文[4](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认为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邱发生[5](2019)在《基于磁畴动态行为特征的应力表征研究》文中认为铁磁性材料及构件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石油管道、桥梁建设等工业领域,构件在高温、高压、高载状态下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材料性能退化及缺陷等造成安全隐患。无损评估是保障构件安全使用、设备可靠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各个工业领域的重视,并带来显着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裂纹的产生是材料失效的根本因素之一,被誉为“工业癌症”。裂纹是由于材料在长期循环载荷下萌生微裂纹并不断累积和发展过程引起的。残余应力和应力集中是裂纹产生的先兆。对构件的应力评估可以预判裂纹的产生,并可以作为应力集中程度的判断依据。新兴的磁光成像技术,特别是磁畴动态特性可视化技术,在评估应力状态,研发新的磁传感器和磁无损检测手段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磁畴可视化和磁畴应力表征存在三大挑战:首先,传统磁畴观测技术需要对样品进行抛光,无法实现磁畴的实时观测;其次,磁畴动态行为研究还处于定性描述阶段,磁畴动态特性和材料应力状态之间的定量关系尚不明确;最后,磁畴可视化成像的时间分辨率不足,难以获取交流激励下磁畴状态。针对以上挑战,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为解决试件磁畴实时可视化的难题,本文首先融合了磁光克尔成像和磁光薄膜成像技术,基于该技术实现了涂层电工钢磁畴的实时可视化。基于实时成像技术研究电工钢在不同拉应力状态下的磁畴动态行为。从磁畴运动规律出发,提出了基于180°畴壁翻转阈值磁场特征参数,建立了该特征参数与应力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该特征参数与应力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95。所提出的特征参数在0-61.9MPa应力范围内增加了89.3%,增加斜率为3.57A m-1 MPa-1。与宏观磁特性参数相比,所特征参数具有更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微小应力的变化。同时,对比不同晶粒磁畴动态行为特征和180°畴壁翻转阈值磁场的差异,讨论了晶粒特性对应力评估的影响。2)在磁畴可视化的基础上,针对磁畴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而要实现应力状态的评估,需要建立畴壁运动特性和应力之间的定量关系。本文从畴壁运动量化出发,获取了磁畴运动序列图像,提取了畴壁运动速度特征参数。从畴壁运动速度分布中,提取了速度峰值和峰值位置两个特征参数,建立了应力与两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对比不同晶粒中畴壁速度分布的差异,讨论了峰值和峰值位置对应力表征的鲁棒性。从宏观角度出发,获取了被测试件表面的正切磁场随磁畴移动的演变规律,表明附加磁畴的形成、变化和消失与表面漏磁场变化密切相关。漏磁场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了畴壁的运动速度。从而得到了畴壁运动速度、附加磁畴演变和漏磁场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揭示了应力导致的退磁效应是影响畴壁运动速度变化的微观物理机理。最后,构建了磁畴运动速度积分模型,重构了局部磁滞回线,并与宏观B-H曲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揭示了畴壁速度和宏观磁化曲线之间的内在映射关系。3)针对磁畴可视化时间分辨率不足的难题,论文融合激光技术在高功率、单色性、高时间分辨率等优势实现了交流磁化下内翻转过程的可视化。基于时间分辨磁光成像,研究了磁畴结构对巴克豪森和力-磁耦合行为的影响。选取具有不同倾角磁畴的晶粒,研究了晶粒特性对宏观磁响应信号和微观磁畴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巴克豪森、力磁耦合行为和磁畴倾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巴克豪森噪声信号与应力之间的关系随畴壁倾角变化出现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从表面正切磁场和附加磁畴随磁畴倾角的演变分析中,证明了退磁能和磁弹性能的变化是导致巴克豪森和力磁耦合行为在不同晶粒中随应力出现不同变化趋势的根本原因。4)最后,研究了不同方向的应力对畴壁动态特性和巴克豪森噪声信号的影响。在铁磁构件实际服役过程中,应力可能来自不同方向,应力和磁畴之间角度可能从0°到90°变化。面对多方向应力存在可能性,选取当应力垂直于或平行于磁畴方向时,研究磁畴动态行为、巴克豪森和应力之间的关系。基于时间分辨的磁光克尔显微镜,研究交流激励下磁畴在不同加载应力下的演变过程。表明应力垂直于[001]时,90°畴壁的形成和移动为巴克豪森峰值产生的主要物理机理。通过定量磁光克尔显微镜研究了磁畴重组和磁矩转动过程。表明磁畴由0MPa的“板型”磁畴模式转变为40MPa的I型应力磁畴模式。随应力继续增加,磁畴转变为II型应力磁畴模式。从物理角度,讨论了应力导致的磁晶各向异性能对畴壁动态行为演变、巴克豪森和应力评估的影响。本文从磁畴微观角度出发,很好将磁畴动态行为特征应用到了应力评估中。研究了宏观磁滞回线、表面漏磁场、巴克豪森应力评估技术的微观物理机理,建立了微观磁畴动态行为和宏观磁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对材料微观磁畴动态行为及特征的分析为在役大型服役设备及铁磁构件的关键部位应力状态无损评估检测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研发新的磁传感器和磁无损应力检测技术提供了技术手段。
李海磊[6](2019)在《4-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壁画色彩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绘画形式之一。色彩是壁画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和手段,也是壁画最重要、最活跃的视觉元素。古代壁画色彩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研究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和色彩理论重要的实物资料。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而且深刻反映了当时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社会习俗、审美风尚和色彩观念的变迁。4-6世纪是中国壁画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点,在中国古代壁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研究汉唐绘画之变和色彩观念变迁不可或缺的艺术遗存。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地区丝绸之路沿线形成纷繁复杂、类型多样的壁画色彩体系,呈现出多元化、区域性、差异性、宗教性的时代特征。本文选择保存较为完好的墓室壁画和石窟壁画作为观察中心,以壁画色彩技术作为切入点,在积极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基础上,采用文化地理学、考古类型学、统计分析、色彩图谱分析等方法,对壁画区位分布与类型、色彩观念及对壁画用色影响、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颜料与色彩技术、施彩程序与着色技法、色彩组配规律与风格样式、色彩结构与颜色变量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同时结合古文献中相关颜料记载与现代矿藏勘探成果,借鉴现代科学仪器对壁画颜料检测成果,较为完整地统计分析壁画使用的颜料种类、属性、产地、流通及消费区域,制作壁画分布与矿物颜料分布图表。最后初步提出建构壁画色彩标系的方法和步骤,希望能为壁画色彩保护修复与临摹复原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为中国古代壁画色彩体系建构提供帮助。当然,本文尝试性提出建构壁画色彩标系,或许还存在一些不完整和不足之处,今后还需继续补充与完善,也希望引起学术界对古代壁画色彩研究的重视,能够寻找到解决古代壁画色彩变量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陶亮[7](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鱼子渊[8](2018)在《传递熵理论在结构动态非线性损伤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系统综述目前工程中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从熵的角度出发,基于结构的动力响应数据,应用传递熵理论构建差异化传递熵算法与替代数据传递熵算法,以此来量化结构在不同状态下动力响应中所携带信息量的差异,从而实现对结构非线性特征进行动力识别的目的,并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非线性损伤动力识别领域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以期望为工程结构的实时健康监测与评估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基于传递熵能够量化不同信号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不对称性的这一特点,本文提出了能适用于分析超声波无损检测信号的差异化传递熵指标,用于对梁、柱等结构局部损伤与缺陷进行识别与评估。通过改变模拟信号中声学特征参数来表征超声波信号在损伤结构中的传播特点,以此验证差异化传递熵指标在识别超声波信号中超声参量变化时的有效性与敏感性。构建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梁模型,通过折减损伤区域弹模及设置内部空洞缺陷来结构不同的损伤工况进行模拟,从而进一步验证该算法在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结合差异化传递熵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能提供一种更加稳定、可靠的判断依据,从而改善目前超声波无损检测时对识别结果过多依赖个人判断的不足。引入结合替代数据法的传递熵算法,通过分析原始数据与其对应的替代数据传递熵结果之间的离散程度来评估原始数据中的非线性特征。利用由不同非线性系统生成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该方法的适用性及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递熵结合替代数据法可以在没有线性数据进行比较的情况下,仅仅基于实时获取的原始数据便能一定程度上识别出系统的非线性特征,且这一算法有着较好的鲁棒性及抗噪能力。考虑到非线性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降低在验证算法有效性时所采用的数据中因实验或人为误差而带来的干扰,本文首先用解析的方法研究了四边简支薄板在冲击荷载下的振动问题,分别计算得到了基于小变形理论和大变形理论下薄板结构振动响应的理论解析解,以用于后续传递熵理论应用的深入研究。通过构建恰当的评估指标来量化该方法的非线性识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出由结构大变形引起的几何非线性特征,且其对应的传递熵非线性评价指标不受结构几何尺寸改变的影响,只与结构此时的非线性程度有关,体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应用传递熵理论对含缺陷圆柱壳结构在径向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振动响应进行了动力损伤识别,并研究了结构损伤程度与其动力响应非线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针对有、无健康状态下结构动力响应基准数据两种情况,分别应用差异化传递熵与替代数据传递熵对薄壁圆柱壳结构进行损伤识别。通过两者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算法在损伤识别时的可靠性,且研究结果还表明传递熵理论在识别结构非线性损伤时对较小程度的表面缺陷仍有较好的辨识度,有着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将分岔和混沌运动等新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到结构动力分析中,鉴于混沌系统的非线性本质,应用传递熵理论深入研究不同受载条件下板、壳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传递熵算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识别出系统的混沌特征,且比较不同动力系统的传递熵结果可以发现,薄板结构在受到额外轴压作用后其响应的非线性程度会降低,非线性特征减弱;而在相同情况下,粘弹性结构动力响应的非线性程度要普遍高于弹性结构。全文结合理论分析、解析推导及数值模拟,系统分析并验证了基于传递熵理论的熵指标在梁、板及圆柱壳结构非线性(损伤)动力识别方面的可靠性和优势,旨在为结构动态安全监测与损伤识别评估提供一种可靠的、较有意义的研究方法。
郁永彬[9](2015)在《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西周青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是西周早期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葬制独特,布局清晰,保存完整,随葬器物种类多、数量大,备受学界关注。本论文对叶家山墓地出土的299件青铜器的金相组织、合金成分、微量元素和铅同位素比值等进行了分析检测,实地考察了部分容器的制作工艺,并进行了X光照相,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叶家山青铜器的技术特征、矿料利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发现,叶家山青铜器中可见锡青铜、铅锡青铜、铅青铜、红铜、纯铅和铅锡砷铜等6种比较重要的材质。铜器本体材质以铜锡铅体系的三元合金为主,有锡青铜、铅锡青铜和铅青铜等3种材质类型。叶家山青铜器的成形工艺以组合陶范铸造为主要形式,铜礼器有成组生产的特征,部分兵器和车马器可能为明器,少量兵器具有“礼器”的性质。叶家山铜器群构成复杂,制作水平整体较高。铅同位素研究表明,叶家山曾国青铜器(有曾国族属铭文者)的铅料可能有多种来源,其中大多数铅锡合金的铅同位素特征与东秦岭地区铅矿有较高的重合度;铜料的来源尚难以确认,但与大冶铜绿山古矿区铜矿料的铅同位素数据更为接近;其他族属铭文的铜器中,有使用与曾国青铜器相同矿料的情况,其他器物的数据则与之存在差异:商代风格的器物中,多数为先周时期制作,个别器物的成器年代则已进入西周时期。论文还通过与周邻地区青铜文化的比较,探讨了西周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青铜技术与文化联系及相互影响,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透视了中国古代青铜技术在不同地区演进的轨迹。论文指出,周王室对青铜物料资源进行了集中管控和配置,在周王室掌控下开展青铜冶铸生产并分配给各诸侯国,是这一时期青铜工业生产体系的主要形式。本文的研究成果,还为深入认识曾国与其他族属或方国间关系、商末周初铸铜产业发展、西周青铜工业生产组织等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李家伟[10](2003)在《无损检测的内涵演变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文中指出就无损检测的内涵如何从探伤演变到评价及无损检测在质量控制中的应有作用作了叙述,希望对相关人员开拓思路、提高工作质量有所裨益。
二、无损检测的内涵演变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损检测的内涵演变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金刚石表面状态控制及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金刚石的性能及制备方法 |
2.1.1 金刚石的优异性能 |
2.1.2 金刚石的制备 |
2.1.3 国内外金刚石制备技术的发展 |
2.2 金刚石表面的高效机械平整化控制 |
2.2.1 金刚石的化学辅助机械抛光 |
2.2.2 催化金属辅助摩擦抛光 |
2.2.3 高速动态摩擦抛光 |
2.3 金刚石的等离子体刻蚀表面状态控制 |
2.3.1 金刚石等离子体刻蚀原理 |
2.3.2 金刚石刻蚀形貌演变机制 |
2.3.3 金刚石的氧基等离子体刻蚀表面控制 |
2.3.4 金刚石的氢等离子体刻蚀表面控制 |
2.4 金刚石质量损伤及表面键态对其应用性能的影响 |
2.4.1 质量损伤及表面键态对电磁波环境下介电特性的影响 |
2.4.2 质量损伤及表面键态对表面导电及输运特性的影响 |
3 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法 |
3.1 研究内容和思路 |
3.1.1 研究内容 |
3.1.2 研究思路 |
3.2 实验方法 |
3.2.1 金刚石膜片的制备方法 |
3.2.2 金刚石膜片表征方法 |
3.2.3 金刚石的预处理及处理后的表面状态 |
4 金刚石高速机械平整化控制过程及表面键态演变机制 |
4.1 不同质量金刚石膜片的制备及表征 |
4.1.1 金刚石膜片的制备及预处理 |
4.1.2 金刚石膜片的基本物相特征 |
4.2 金刚石膜片的高速平整化控制系统及过程 |
4.3 金刚石高速平整化过程的控制影响因素 |
4.3.1 平整化过程外加载荷的影响 |
4.3.2 平整化过程持续时间的影响 |
4.3.3 平整化过程线性速度的影响 |
4.4 金刚石高速平整化过程控制优化 |
4.5 基于优化高速平整化过程的金刚石膜片表面状态 |
4.6 金刚石高速平整化机制及表面键态演变 |
4.7 本章小结 |
5 高速机械平整化金刚石质量损伤精细分析及对应用响应的影响 |
5.1 金刚石高速平整化所致亚表面损伤的演化分析 |
5.2 金刚石动态抛光质量损伤的拉曼光谱精细分析 |
5.3 不同质量多晶金刚石的亚表面损伤分析 |
5.4 金刚石质量损伤的太赫兹精细分析及响应 |
5.4.1 金刚石膜片损伤控制及质量分析 |
5.4.2 金刚石太赫兹超精细质量分析应用测试系统 |
5.4.3 金刚石质置差异及损伤对太赫兹波段精细吸收响应的影响 |
5.4.4 金刚石质量差异及损伤对太赫兹波段介电响应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金刚石氧基等离子体刻蚀表面形貌演变及状态控制 |
6.1 金刚石制备及表面等离子刻蚀控制 |
6.1.1 金刚石膜片的制备及质量检测 |
6.1.2 ICP反应离子刻蚀控制 |
6.2 金刚石不同氧基体系ICP反应离子刻蚀速率 |
6.3 金刚石不同氧基体系ICP反应离子刻蚀表面形貌控制 |
6.3.1 低偏置射频功率不同辅助气体条件下表面形貌及演变 |
6.3.2 高偏置射频功率不同辅助气体条件下表面形貌及演变 |
6.4 基于优化刻蚀工艺的图形化单晶金刚石表面平整化控制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金刚石不同氧基体系等离子刻蚀表面反应与键态 |
7.1 金刚石不同氧基体系ICP刻蚀的化学反应过程 |
7.2 金刚石不同氧基体系ICP反应离子刻蚀的物相及表面键态 |
7.2.1 低偏置射频功率不同辅助气体条件下的物相及表面键态 |
7.2.2 高偏置射频功率不同辅助气体条件下的物相及表面键态 |
7.3 金刚石不同气基体系ICP反应离子刻蚀温度变化 |
7.4 本章小结 |
8 金刚石氢基等离子体表面形貌及半导体化控制 |
8.1 金刚石的制备及质量表征 |
8.2 未半导体化(绝缘)表面键态 |
8.3 金刚石氢等离子体表面状态控制及演变 |
8.3.1 金刚石氢等离子体刻蚀表面形貌控制 |
8.3.2 金刚石表面氢等离子体刻蚀形貌演变机制 |
8.3.3 金刚石表面氢等离子体刻蚀表面状态演变 |
8.4 金刚石表面氢等离子体半导体化及SGFET结构制备 |
8.4.1 金刚石表面氢等离子体半导体化过程控制优化 |
8.4.2 基于表面半导体化金刚石膜片结构设计及制备 |
8.5 本章小结 |
9 金刚石表面碳氢键的应用损伤及无损修复 |
9.1 氢终端金刚石液态环境的直流特性响应 |
9.2 金刚石表面碳氢键的反应损伤 |
9.3 金刚石表面氢终端键无损修复 |
9.3.1 金刚石负电势线性扫描及表面碳氢键的修复 |
9.3.2 表面键态修复后的金刚石性能 |
9.4 金刚石表面化学键反应与修复机制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11 创新点 |
1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A公司压力容器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2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质量管理 |
2.1.1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
2.1.2 质量管理的特性 |
2.1.3 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
2.2 质量改进 |
2.2.1 质量改进的过程 |
2.2.2 质量改进的常用工具 |
2.2.3 质量改进的作用和意义 |
2.3 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内容 |
2.3.1 压力容器质量的三个阶段 |
2.3.2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影响因素 |
2.3.3 压力容器质量控制的要点 |
2.4 压力容器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5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 |
本章小结 |
3 A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
3.1 公司概况 |
3.1.1 资源优势 |
3.1.2 组织机构设置 |
3.2 A公司质量保证体系 |
3.2.1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
3.2.2 质保体系运行状况 |
3.3 A公司压力容器质量 |
3.3.1 问题调查 |
3.3.2 产品质量原因分析 |
3.4 改进内容分析 |
3.4.1 改进指标选定 |
3.4.2 指标影响要素 |
本章小结 |
4 A公司质量改进策划 |
4.1 压力容器质量改进 |
4.1.1 成立质量改进小组 |
4.1.2 改进目标确定 |
4.1.3 确定主要原因 |
4.2 检测工作质量分析 |
4.2.1 检测资源配置 |
4.2.2 存在问题调查 |
4.2.3 检测问题原因分析 |
4.3 无损检测质量改进措施 |
本章小结 |
5 产品质量改进方案与实施 |
5.1 制定对策 |
5.2 对策实施 |
5.3 实施效果评价 |
5.3.1 目标效果评价 |
5.3.2 产生效益评价 |
5.4 制定巩固措施 |
5.5 总结及下一步计划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A公司组织机构图 |
附录 B A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 |
附录 C A公司质量职责分配表 |
附录 D A公司压力容器质量调查表 |
附录 E 访谈人员信息表 |
附录 F A公司供应商绩效考核评价打分表 |
附录 G A公司焊接过程检验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完整性的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危机事件 |
1.1.2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
1.1.3 遗产管理的权限问题 |
1.1.4 遗产影响评估的概况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文化遗产 |
2.1.2 建成环境 |
2.1.3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 |
2.1.4 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 |
2.2 文化遗产完整性相关综述 |
2.2.1 关于真实性原则的说明 |
2.2.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认识发展 |
2.3 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相关综述 |
2.3.1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综述 |
2.3.2 视觉景观评估相关综述 |
2.3.3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综述 |
2.3.4 视觉分析理论梳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完整性的小雁塔文化遗产认知 |
3.1 小雁塔文化遗产的概况 |
3.2 小雁塔与荐福寺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格局演变 |
3.2.1 小雁塔与荐福寺的历史发展脉络 |
3.2.2 小雁塔与荐福寺的格局演变 |
3.3 基于完整性的小雁塔文化遗产认知 |
3.3.1 小雁塔历史纪念物 |
3.3.2 荐福寺塔院 |
3.3.3 小雁塔文化遗产周围历史环境 |
3.4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景观研究 |
3.4.1 研究依据 |
3.4.2 小雁塔文化遗产在书画艺术作品中的视觉景观 |
3.4.3 小雁塔文化遗产在现状场地中的视觉景观 |
3.4.4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景观变化趋势 |
3.5 小雁塔文化遗产价值认知 |
3.5.1 小雁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 |
3.5.2 小雁塔作为文化遗产的遗产价值 |
3.5.3 小雁塔视觉景观原型 |
3.6 本章小结 |
4.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技术路线 |
4.1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技术路线研究 |
4.1.1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的技术路线 |
4.2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关键技术问题 |
4.2.1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范围的确定 |
4.2.2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原则与目标研究 |
4.2.3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方法的选择 |
4.2.4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标准与指标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实践 |
5.1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前期准备 |
5.1.1 小雁塔相关规划资料整理 |
5.1.2 小雁塔周边建成环境建筑现状调研与分析 |
5.2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 |
5.2.1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模型建立与分析 |
5.2.2 小雁塔周边建成环境现状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 |
5.3 小雁塔及其周边建成环境现状文化遗产视觉影响现状诊断 |
5.3.1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 |
5.3.2 小雁塔文化遗产周边建成环境要素视觉现状诊断 |
5.4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改善策略 |
5.4.1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改善策略 |
5.4.2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缓解策略与方法 |
5.4.3 小雁塔周边建成环境城市设计控制与引导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内容领域有待扩大 |
6.2.2 评估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Ⅳ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标准问卷 |
附录-Ⅴ 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调研问卷 |
致谢 |
(4)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
0.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德文文献 |
3 )英文文献 |
4 )意大利文文献 |
5 )荷兰文文献 |
6 )西班牙文文献 |
7 )法文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磁畴动态行为特征的应力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铁磁构件应力表征无损评估方法 |
1.3 基于宏-微观尺度磁效应的应力表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磁滞回线应力表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巴克豪森应力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磁畴动态行为应力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巴克豪森技术研究畴壁运动特性研究现状 |
1.4 磁光成像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热点 |
1.4.1 磁光成像的发展历程 |
1.4.2 磁光成像研究热点和发展现状 |
1.4.3 磁光成像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
1.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
1.6 论文主要贡献和创新 |
1.7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磁光成像的磁畴可视化检测技术 |
2.1 引言 |
2.2 磁畴的起源 |
2.3 磁畴及其相互作用的能量 |
2.3.1 磁交换能 |
2.3.2 磁晶各向异性能 |
2.3.3 静磁能 |
2.3.4 磁弹性能 |
2.3.5 外加磁场能 |
2.4 磁化过程 |
2.5 巴克豪森效应 |
2.6 基于磁光成像的磁畴可视化技术 |
2.6.1 磁光效应 |
2.6.2 磁光克尔成像 |
2.6.3 磁光法拉第成像 |
2.6.4 磁光薄膜成像 |
2.6.5 磁畴观测的其它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畴壁运动阈值磁场的应力检测 |
3.1 引言 |
3.2 磁畴实时可视化系统和样品准备 |
3.2.1 基于融合的磁光克尔和磁光薄膜成像 |
3.2.2 磁畴实时可视化系统 |
3.2.3 样品准备和实验过程 |
3.3 基于畴壁运动阈值磁场的应力表征 |
3.3.1 基于畴壁运动阈值磁场应力表征 |
3.3.2 晶粒特性对畴壁运动阈值磁场应力表征的影响 |
3.3.3 宏-微观磁特性参数应力表征结果对比分析 |
3.3.4 磁畴动态行为应力表征的重复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畴壁运动速度应力表征及其与宏观磁特性之间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检测系统和样品准备 |
4.2.1 检测系统 |
4.2.2 样品准备和实验过程 |
4.3 基于畴壁速度和表面漏磁场应力表征 |
4.3.1 局部畴壁速度应力评估 |
4.3.2 基于表面正切磁场的应力评估 |
4.3.3 畴壁速度和正切磁场之间的关系 |
4.4 畴壁速度应力表征鲁棒性研究及其与宏观磁滞回线之间的关系 |
4.4.1 畴壁速度应力表征的鲁棒性分析 |
4.4.2 畴壁运动速度和磁滞回线之间的关系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间分辨磁畴动态行为应力评估及其与巴克豪森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时间分辨磁光成像系统和样品准备 |
5.2.1 基于时间分辨的磁光成像和巴克豪森检测系统 |
5.2.2 试件准备和实验过程 |
5.3 畴壁倾角对巴克豪森和正切磁场的影响 |
5.3.1 不同应力退磁状态下的磁畴模式 |
5.3.2 磁畴倾角与巴克豪森之间的关系 |
5.3.3 时间分辨的磁畴动态演变过程 |
5.3.4 正切磁场和畴壁倾角的关系分析 |
5.4 畴壁倾角对力磁耦合行为的影响 |
5.4.1 磁畴的静态演变过程分析 |
5.4.2 畴壁倾角和静态磁滞回线之间的关系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方向应力对巴克豪森和磁畴动态行为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定量磁光成像系统和样品准备 |
6.2.1 定量磁光克尔显微镜 |
6.2.2 样品准备和实验过程 |
6.3 不同应力方向对巴克豪森和磁畴动态行为的影响 |
6.3.1 不同应力退磁状态下的磁畴模式 |
6.3.2 应力平行或垂直于畴壁情况下的巴克豪森效应 |
6.3.3 时间分辨的磁畴演变过程分析 |
6.4 基于定量磁光克尔显微镜的磁化状态演变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4-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壁画色彩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说明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4-6世纪北方地区壁画分布与类型 |
第一节 中原地区墓室壁画 |
一、以平城—洛阳为中心北魏墓室壁画 |
二、以邺城—晋阳为中心东魏北齐墓室壁画 |
三、以长安为中心的西魏北周墓室壁画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墓室和石窟壁画 |
一、河西地区墓室壁画 |
二、龟兹石窟壁画 |
三、敦煌莫高窟壁画 |
四、其它石窟壁画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墓室壁画 |
一、辽东地区三燕墓室壁画 |
二、集安高句丽墓室壁画 |
小结 |
第二章 4-6世纪色彩观转变及其在壁画上的体现 |
第一节 “五行五色”色彩观 |
一、“五行五色”对绘画色彩的影响 |
二、北朝“尚色”变迁 |
第二节 绘画色彩论 |
一、以色貌色 |
二、随类赋彩 |
第三节 佛教传播与佛教色彩观 |
一、佛经中“色”、“色空”、“色相”释义表达 |
二、佛教“色光”观 |
三、佛教色彩观在石窟壁画中体现 |
第四节 中亚壁画色彩观影响 |
一、中亚粟特壁画色彩特点 |
二、中亚壁画对西域壁画色彩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4-6世纪壁画制作过程中的色彩技术 |
第一节 支撑体与地仗制作材料工艺 |
一、壁画支撑体 |
二、地仗制作材料与工艺 |
第二节 颜料研制与调配技术 |
一、颜料研制技术 |
二、颜料调配与胶结剂 |
三、矿物颜料性能与发色原理 |
第三节 壁画施彩程序与着色技法 |
一、壁画施彩程序与“色标” |
二、着色技法 |
第四节 匠师迁徙与绘画技术交流 |
一、龟兹地区匠师来源 |
二、敦煌地区匠师制度与分工 |
小结 |
第四章 壁画颜料颜色与色彩结构 |
第一节 颜色类别及颜料属性 |
一、红色系列 |
二、黄色系列 |
三、蓝色系列 |
四、绿色系列 |
五、黑色系列 |
六、白色系列 |
第二节 颜料产地与流通 |
一、矿物颜料产地分布 |
二、颜料消费与流通 |
第三节 壁画颜色变量分析 |
一、壁画颜色变量 |
二、壁画变色影响因素 |
三、壁画颜色层分析 |
第四节 壁画色彩结构与组配规律 |
一、壁画中色彩对比应用 |
二、菱形格图式与色彩组配规律 |
三、仿木结构凹凸色块组配规律 |
小结 |
第五章 壁画色彩技术理论及应用 |
第一节 壁画颜料分析检测技术 |
第二节 壁画色彩标系建构方法 |
一、壁画颜色样品选择标准 |
二、壁画色彩标系建构方法 |
第三节 壁画色彩保护与修复 |
一、壁画色彩保护修复原则与方法 |
二、墓室壁画色彩修复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壁画色彩临摹与复原色彩校准 |
一、壁画色彩临摹理念与方法 |
二、复原性临摹的色彩校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
2.5.1 范围管理 |
2.5.2 进度管理 |
2.5.3 质量管理 |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
2.5.5 沟通管理 |
2.5.6 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
3.5.1 设计到代理 |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
3.5.3 职业化精神 |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
4.2.5 案例讨论 |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3.5 案例讨论 |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4.5 案例讨论 |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
4.5.5 案例讨论 |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6.5 案例讨论 |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7.5 案例讨论 |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论文的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
致谢 |
附件 |
(8)传递熵理论在结构动态非线性损伤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损伤识别研究现状 |
1.2.1 结构安全评估与损伤识别研究现状 |
1.2.2 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损失识别中存在的不足 |
1.3 熵理论研究现状 |
1.3.1 信息熵理论的发展 |
1.3.2 不同熵理论在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
1.3.3 现有基于熵理论的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
1.3.4 传递熵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算法研究 |
2.1 传递熵算法 |
2.1.1 传递熵算法的理论基础 |
2.1.2 考虑时间因子的传递熵算法基本理论 |
2.1.3 基于核密度估计算法的改进传递熵 |
2.2 替代数据法 |
2.2.1 基本原理 |
2.2.2 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替代数据法 |
2.2.3 改进的替代数据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超声波的传递熵局部损伤识别应用与研究 |
3.1 引言 |
3.2 超声波无损检测中的声波特征参数 |
3.3 差异化传递熵算法基本原理 |
3.4 基于模拟信号的传递熵损伤识别 |
3.4.1 信号主频降低的影响 |
3.4.2 信号波幅衰减的影响 |
3.4.3 信号中相位差的影响 |
3.5 数值模拟 |
3.5.1 数值仿真模型 |
3.5.2 超声波在结构中的传播过程 |
3.5.3 损伤程度的影响 |
3.5.4 损伤区域大小的影响 |
3.5.5 内部空洞缺陷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递熵结合替代数据法在评估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传递熵理论在不同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应用 |
4.2.1 非线性系统及其相空间 |
4.2.2 非线性识别及评价指标建立 |
4.3 抗噪性研究 |
4.3.1 基于离散非线性系统的研究 |
4.3.2 基于连续非线性系统的研究 |
4.4 替代数据组数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递熵在的薄板非线性动力识别中的应用与研究 |
5.1 引言 |
5.2 薄板结构振动响应的计算 |
5.2.1 理论模型 |
5.2.2 基于小变形理论的薄板振动响应计算方法 |
5.2.3 基于大变形理论的薄板动力响应计算方法 |
5.2.4 计算结果对比与分析 |
5.3 基于传递熵的非线性识别 |
5.3.1 传递熵演变规律及控制参数分析 |
5.3.2 薄板振动响应的原始数据及其替代数据传递熵结果 |
5.3.3 结构非线性程度对传递熵评价指标的影响 |
5.3.4 传递熵评价指标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传递熵理论在结构缺陷识别中的应用与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半解析解的圆柱壳结构动力响应计算方法 |
6.3 传递熵理论在圆柱壳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
6.3.1 圆柱壳结构大变形的识别与区分 |
6.3.2 差异化传递熵在圆柱壳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
6.3.3 传递熵结合替代数据法在圆柱壳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
6.4 不同损伤程度对传递熵结果的影响 |
6.4.1 差异化传递熵结果 |
6.4.2 结合替代数据法的传递熵结果 |
6.4.3 结果比较与分析 |
6.5 损伤形式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传递熵的板、壳结构混沌运动识别与研究 |
7.1 引言 |
7.2 初始缺陷薄板混沌运动的研究与分析 |
7.2.1 控制方程 |
7.2.2 混沌临界条件 |
7.2.3 数值计算与结果对比 |
7.2.4 熵值演变规律与混沌识别 |
7.2.5 荷载变化对传递熵的影响 |
7.3 轴压初始缺陷薄板的混沌行为研究 |
7.3.1 控制方程 |
7.3.2 数值计算与混沌识别 |
7.4 缺陷圆柱壳在横向扰动下的混沌行为 |
7.4.1 控制方程 |
7.4.2 数值计算与混沌识别 |
7.5 初始缺陷粘弹性圆柱壳混沌行为研究 |
7.5.1 控制方程 |
7.5.2 数值计算与混沌识别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9)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西周青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西周青铜器出土概况 |
2.2 西周青铜器研究简况 |
2.2.1 青铜文化研究 |
2.2.2 科学分析研究 |
2.2.3 铸造工艺研究 |
2.2.4 小结 |
2.3 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 |
2.3.1 墓地概况 |
2.3.2 年代与布局 |
2.3.3 文化与族属 |
2.4 叶家山青铜器研究 |
2.4.1 铜器出土概况 |
2.4.2 相关问题研究 |
2.5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金相组织检验 |
3.2.2 SEM-EDS分析 |
3.2.3 ICP-AES分析 |
3.2.4 MC-ICP-MS分析 |
3.2.5 X射线探伤无损检测 |
3.2.6 制作工艺现场调查 |
4 样品与分析检测结果 |
4.1 样品采集情况说明 |
4.2 材质界定与说明 |
4.3 叶家山墓地出土青铜器的检测分析 |
4.3.1 大型墓出土铜器检测结果 |
4.3.2 中型墓出土铜器检测结果 |
4.3.3 中小型墓出土铜器检测结果 |
4.3.4 小结 |
4.4 叶家山M28出土铜锭的检测分析 |
4.5 羊子山M4出土青铜器的检测分析 |
4.5.1 羊子山M4铜器检测结果 |
4.5.2 羊子山M4铜器技术特征 |
4.6 铅同位素比值与微量元素的分析 |
4.6.1 叶家山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分析 |
4.6.2 羊子山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分析 |
4.6.3 叶家山铜器微量元素分析 |
5 叶家山青铜器技术特征及相关问题 |
5.1 青铜器器物类型与合金成分 |
5.1.1 材质构成 |
5.1.2 少量与微量元素 |
5.2 叶家山铜器若干成形与加工工艺 |
5.2.1 铜甗挂箅钩的制作 |
5.2.2 铜器的焊接工艺 |
5.2.3 铜器的铸补工艺 |
5.2.4 铜器芯撑的制作 |
5.3 叶家山大墓出土青铜器的比较 |
5.4 关于叶家山青铜“兵礼器” |
5.5 关于成组铜礼器生产的问题 |
5.6 小结 |
6 叶家山铜器群矿料利用的相关问题 |
6.1 铅同位素考古在古代青铜器研究中的应用 |
6.2 铅同位素考古的原理及存在的问题 |
6.2.1 铅同位素考古的原理 |
6.2.2 铅同位素考古存在的问题 |
6.3 MC-ICP-MS技术在铅同位素考古中的应用 |
6.4 叶家山青铜器群铅同位素比值研究 |
6.4.1 关于铜器锈蚀产物铅同位素比值的问题 |
6.4.2 合金料的添加对铜器铅同位素比值结果的影响 |
6.4.3 叶家山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
6.5 叶家山青铜器与其他地区同时期铜器铅同位素的比较 |
6.5.1 叶家山曾器与其他地区西周铜器铅同位素的比较 |
6.5.2 叶家山曾器与其他地区商代铜器铅同位素的比较 |
6.5.3 叶家山商器与其他地区商代铜器铅同位素的比较 |
6.6 叶家山墓地出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 |
6.6.1 叶家山青铜器的铅同位素V矢量填图 |
6.6.2 叶家山曾国青铜器的铜矿料来源 |
6.6.3 叶家山曾国青铜器的铅矿料来源 |
6.7 小结 |
7 随州地区青铜文化区域特征暨西周时期青铜生产机制问题 |
7.1 关于M28出土铜锭的相关问题 |
7.1.1 铜锭的成分 |
7.1.2 铜锭的产地 |
7.1.3 铜锭的文化内涵 |
7.2 随州与其他地区青铜文化的关系 |
7.2.1 与殷墟铜器的关系 |
7.2.2 与洛阳地区的关系 |
7.2.3 与关中地区的关系 |
7.2.4 与晋南地区的关系 |
7.2.5 与山东地区的关系 |
7.2.6 与北京琉璃河的关系 |
7.2.7 小结 |
7.3 随州及周邻地区青铜文化的区域特征 |
7.3.1 叶家山曾侯墓与羊子山噩侯墓铜器比较 |
7.3.2 叶家山铜器与随枣地区其他时期铜器的比较 |
7.4 西周时期金属物料流通暨青铜工业生产组织架构 |
7.4.1 关于西周时期金属物料流通的问题—“金道锡行” |
7.4.2 西周青铜工业生产组织—周王室集中配置青铜物料资源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地出土西周时期重要铜器群统计表(不完全统计) |
附录B 叶家山墓地出土铜器金相组织鉴定结果 |
附录C 羊子山M4出土铜器金相组织鉴定结果 |
附录D 叶家山墓地出土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结果 |
附录E 叶家山墓地出土铜器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无损检测的内涵演变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刚石表面状态控制及应用基础研究[D]. 郑宇亭.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A公司压力容器质量改进研究[D]. 贺志强.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完整性的小雁塔文化遗产视觉影响评估初探[D]. 黄浩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
- [5]基于磁畴动态行为特征的应力表征研究[D]. 邱发生.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6]4-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壁画色彩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李海磊. 上海大学, 2019(02)
- [7]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8]传递熵理论在结构动态非线性损伤识中的应用研究[D]. 鱼子渊. 浙江大学, 2018(01)
- [9]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西周青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D]. 郁永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15
- [10]无损检测的内涵演变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 李家伟. 航空材料学报,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