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贫困生工作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莹[1](2021)在《能力扶贫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帮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高校贫困生创业是教育扶贫和大众创业活动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公共治理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高校贫困生创业活动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其能力建设仍然有待加强,影响了创业成效。基于此,本研究基于能力冰山模型和国内外相关研究,从内外两个角度将创业能力分为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前者包括经济能力和社会资本力,后者包括个人禀赋、创业驱动力和心理力等,在此基础上探究当前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实践应用以及帮扶策略的完善,以提升教育扶贫和大众创业成效。围绕上述问题,本研究对全国6所高校103名在校创业贫困生和316名创业非贫困生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表明,在隐性能力方面,高校贫困生创业内驱力强、个人禀赋与创业素质高度契合,有助于推动高校贫困生创业活动的开展;在显性能力方面,高校贫困生创业经济能力不足、社会资本力不足,加之其心理力(自我效能感)的内隐性能力欠缺,成为制约高校贫困生创业模式选择和创业成效的重要因素。从创业能力的实践应用看,由于贫困生创业存在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的不足,导致其创业资源不足,再加上急于解决生存问题,他们往往规避了投资大、获利期长的机会型创业,而更加倾向于选择“短平快”的生存型创业模式;其启动资金多以小额自有资金和合作投资为主,从事低成本和低风险项目,创业项目与专业所学结合不紧密,业务范围局限于校园。相比之下,普通大学生更倾向于机会型创业,其创业资金更多,创业项目与所学专业结合更为紧密,技术门槛相对更高,业务覆盖面也更广。从创业成效看,高校贫困生创业的减贫成效显着,也提升了自身的实践素质,因此对其创业总体上应予以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由于贫困生大多选择生存型创业项目,这就导致其长期创富潜力有限和高层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的隐忧。因此,有必要开展对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的帮扶,以进一步推动“后精准扶贫时代”的教育扶贫工作和“双创”战略的实施。从当前的帮扶措施来看,目前国内普遍缺乏关于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的专项帮扶政策。即使是在普通大学生创业能力帮扶工作中,也存在创业资金帮扶缺乏针对性、社会帮扶参与程度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缺失等局限。因此,包括政府和高校在内的各类公共部门及其社会各界,应从完善多元治理和能力扶贫理念出发,积极合作,构建有助于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提升的新型帮扶机制。具体而言,在显性能力帮扶机制设计上,可建立政府专项创业补贴、高校创业基金和社会资助基金相结合等多元经济资助网络,夯实贫困生创业的经济基础;同时贫困生应主动调动自身积极性,注重自身资源资本建设和人际交往信任,高校及国家应尽可能的修补和培育贫困生创业的社会资本。在隐性能力帮扶机制设计方面,在不断肯定并强化高校贫困生创业优势的同时,高校创业教育应注重创业个性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和构建完善的创业实践平台,以提升贫困生创业的自我效能感;同时构建贫困生创业教育差异化培养体系,即高校应注重贫困生创业的方向、价值观、与专业结合程度等引导,完善学制安排。综上显性和隐性能力帮扶,多维度培育贫困生创业机会识别和构建能力,并连接政府、企业和学校多方资源,组建贫困生创业能力综合帮扶平台。通过上述措施,推动高校贫困生创业向机会型模式转型,进而由“受助”向“自助”和“助人”转型,为“后精准扶贫时代”大学贫困生素质发展、脱贫成效巩固和大众创业成效提升奠定基础。
张子千[2](2020)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研究 ——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成效显着,但贫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仍在阻碍着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2013年以来,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这一重要概念,并对其作出多次重要的论述,这一概念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教育扶贫一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精准扶贫”的要求下,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不仅对学生的经济状况、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个人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更加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及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整理、总结的基础上,梳理相关政策、理论,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和理论基础,同时对贫困生资助相关概念作出界定,归纳阐述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与演进;之后通过使用实地调查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实状况,并且通过调查问卷和经验总结的方式对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的贫困生工作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在上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独立学院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国家资助投入力度不够、资金来源单一、资助种类少、资助理念陈旧方式单一、组织机构架设不健全、认定程序方法陈旧、资助政策宣传不足、认定识别不精准和学生缺乏感恩和回报意识的问题,分析问题对国家、独立学院工作和学生个人发展造成的危害。然后从国家社会、独立学院和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分析独立学院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提出对策与建议:提高对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视和资金投入;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形成联动机制;加强监督监管、形成资助长效机制;改变现行资助理念、实现资助体系转变;坚持按需帮扶、育人为本,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强化管理培训、扩大宣传,征得社会支持。通过以上途径使独立学院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加精准、合理、规范,使“精准扶贫”理念在独立学院得到更好的落实。独立学院的贫困生资助,不仅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项帮扶政策,也是财政部门对于国家高等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也体现了独立学院与政府的公共组织关系。有利于对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拓展和丰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相关理论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
聂兴[3](2020)在《南昌市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问题研究 ——基于四所高校的调研》文中研究说明“精准扶贫”这一思想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时在湘西调研时提出的,这一思想的首次提出表明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步入了新篇章。我国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方针的实施,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资助高校贫困生也是其中一项工作,并被逐渐引进到“精准资助”的工作方法之中。针对高校贫困生开展精准资助的相关研究,以此找出当前的高效资助政策在资助制度、管理和监督以及对贫困生的识别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解决对策,对高效精准资助方面的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有相当明显的现实层面上的意义。基于社会层面,在贫困生问题上有着普遍的关注度,结合我国各个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用到的方式方法,为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实现精准识别、帮扶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既可以使得贫困生得到有效的资助,又可以及时遏止一些存在于高校资助中的不良风气。本文的样本选取了南昌的四所高校,采取了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并参考借鉴了有关贫困生认定和管理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了这四所大学中出现的贫困生资助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意见。本文分为五部分内容进行阐述,分别是: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其主要对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所用到的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归纳整理了国内外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情况的动态。第二部分,阐述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相关概念包括贫困概念、贫困生概念以及精准资助概念等,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公平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高等教育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等。为本文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现状调查与分析。主要内容为根据问卷分析找出存在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问题,分别是“搭便车”、指标分配不均、贫困生认定存在不公平以及对于资助的监督较弱等,总结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缺乏有效的贫困生资助监督、缺乏有效的贫困生信息管理以及贫困生失信惩戒措施不到位。第四部分,通过梳理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为我国的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政策的设定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国外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对我国的启示有:对政府财政上的投入不应过分依赖;助学工作中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进行参与;将贷款回收的机制不断完善;对广大学生群体就综合素质、心理教育方面的培养引起重视。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实行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资助提出了具体措施。第一,在精准识别方面,尽可能地完善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并逐步建立起具备“三位一体”特征的贫困生数据库;第二,在资助措施的实施方面,资助体系的建立应将国家、社会和学校三个层面结合在一起,设立紧急救助机制,完善指标分配机制和班级评审机制、优化资助结构,加强思想引导和教育工作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生信用系统;第三,在资助机制的监督方面,将重点放在公示--投诉机制的完善以及贫困生动态观测机制和事后监督机制的建立方面。综上所述,该研究可以为研究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资助政策提供一定的现实参考和理论借鉴,为我国高校更好地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李丽娟[4](2020)在《高校贫困生初次就业的收支状况与家庭经济减贫效应 ——基于江西五所高校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关乎家庭减负重担,一直备受各界人士关注,而高等教育亦被视为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摆脱贫困的最佳途径,“高等教育脱贫论”是否成立、寒门子弟读书是否无用等一系列社会敏感问题尚存疑虑。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较多,因此,研究江西高校贫困生就业状况及其对家庭经济减贫效应具有一定代表性。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实证调查+量化测算”的研究方法,对江西五所高校的贫困生进行调查,探讨高校贫困生初次就业的收支状况及其对家庭经济的减贫效应,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江西五所高校贫困生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均在80%以上,整体就业率达到85%;第二,受不同就业地域就业收入与支出影响,高校贫困生对家庭经济贡献上限存在差异,选择在一线城市及沿海地区就业的贫困生对家庭经济贡献的上限高于在其他地区工作贫困生,这意味着在大城市工作的贫困生就业后有更强的能力促进家庭经济实现减贫。第三,在调查的255份有效问卷中,从贫困生就业帮助原生家庭经济减贫的潜在能力看,有78.04%的贫困毕业生就业收入大于日常支出,其收支余额,即家庭经济贡献上限为正数,说明大部分贫困毕业生具备帮助原生家庭经济减贫的能力,但其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次,从贫困生就业对原生家庭的实际经济贡献来看,就业后对原生家庭有实际经济贡献占78%(有199人),其中67%的人对家庭的实际经济贡献超过了各地区贫困县脱贫标准线的平均值(3457.87元/年),占总样本数(255人)的52%,可以认为,高校贫困生就业后对家庭经济脱贫的客观达标率达到52%;另一方面,从主观满意率看,有近83%的贫困生认为自己就业对家庭经济实现了减贫。第四,高校贫困生性别、在校期间所学专业、毕业后所选择的就业地域、本科类型与就业时长、原生家庭致贫原因等方面在其家庭经济减贫效应上存在异质性。理科类专业及女性群体高校贫困生就业对家庭经济减贫效应较大;选择在一线地区及沿海城市就业的贫困毕业生对于家庭经济减贫效应较其他地区更大;另外,一本、二本、三本贫困毕业生对家庭经济减贫效应大小依次递减,而从就业时长来看,就业时间长的高校贫困生对家庭经济减贫效应大于就业时间短的贫困生;比较致贫原因发现,因病致贫以及自然灾害因素致贫的高校毕业生对家庭经济实际贡献最大,几乎等同于家庭经济贡献的上限。可见,无论从贫困生就业对原生家庭经济贡献上限、实际经济贡献,还是客观达标率和主观满意率来讲,大部分高校贫困生就业后对原生家庭经济具有减贫效应。基于此,国家应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毫不松懈推进教育扶贫工作;高校要充分发挥其就业指导的价值,结合社会人才需求科学制定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为贫困生提供精准就业帮扶,同时,要加强贫困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贫困生个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贫困生应主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致富本领等措施。
吁娟[5](2020)在《贫困生资助方式对就业质量影响的研究 ——以江西省A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校贫困生是我国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中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如果高校贫困生就业的问题没能够妥善处理,必然诱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贫困生进入高校深造的意愿也会大大降低。目前各大高校通过不同的贫困生资助方式改善现状,但并没能完全满足贫困生的需求达到就业质量提升的作用。究其根源,是因为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相比普通学生更为薄弱。如何通过资助工作帮助贫困生提高素质能力,提升就业质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知识改变命运”,高等教育除了为贫困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的机会、还应该帮助贫困生提高专业技能,帮助贫困生拓宽视野,增加社会资本的积累,让贫困生的个人素质和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高校还应坚持资助与育人并重的原则,以素质发展为目标,做到物资资助与精神资助的统一,提高贫困生的综合能力。本人对江西省A高校贫困生进行了研究,分析经济资助方式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探究资助工作具体开展方案,通过不同资助类型比例的优化、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的延长、勤工俭学岗位专业相关度的提升、奖助学金的多元化设置等帮助贫困生改善现状,增强贫困生就业能力。同时,鼓励加大对贫困生关注和社会投入,满足贫困生内在需求,构建贫困生资助体系,增强贫困生就业竞争力。本文从教育机会均等、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成本分担等理论出发,通过现有高校的资助政策对于贫困生就业质量的效果不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资助方式提出改进优化意见。高校资助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以就业为导向的资助体系作为补充和完善,资助育人功能得到了强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不单单是“济困”,更重在“扶志”,资助工作不能是简单的输血工程,而应该是提升贫困生能力的造血项目,真正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
李胜强[6](2020)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研究》文中指出为了保障我国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建立了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社会资助作为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国家资助政策的重要补充,而且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内蒙古自治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资助文化氛围不浓,区内高校办学层次普遍不高等原因导致区内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水平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社会资助的各项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本文于立足内蒙古自治区,选定15所高校,通过2018年的资助数据,对15所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进行分析;通过近11年(2008—2018)间的资助数据,对包头师范学院贫困生社会资助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还通过与部分驻区企业相关人、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二级学院辅导员、贫困生进行访谈,了解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办法。在全面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现状,探寻制约因素,同时借鉴国内外高校社会资助的经验,从国家、社会、高校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举措。法律法规的完善、高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区域经济的繁荣、企业的发展、社会资助文化的培育、高校社会资助机制体制的建立、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校外勤工助学渠道的开辟、创新创业孵化功能的发挥将会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社会资助的育人效果。
蒋雪[7](2021)在《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偏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作为教育扶贫政策重要方面之一,其执行效果对衡量当前精准扶贫成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施行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毋庸置疑,助学贷款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而导致出现政策执行偏差。为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做好教育扶贫工作,进而助力国家精准扶贫工作,识别当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并提出矫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政策执行过程理论为基础,使用“模糊-冲突”模型和场域理论构建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偏差情况进行研究,识别政策执行偏差表现。主要表现为:第一,目标群体靶向不精准。贫困生认定标准不够差异化、认定程序不够合理化、目标群体对政策认知程度不够理想;第二,政策执行权调配偏差。央地目标不相协调、执行主体设计不够合理;第三,支持性配套政策环境偏差。诚信教育效果不佳、全国性征信系统缺乏。基于这些表现出来的偏差,以场域、资本及惯习为分析单位,阐释了政策执行偏差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政策执行权力主体力量不均衡;第二,政策执行场域内的资本结构不适配;第三,政策执行场域内的惯习异化。最后,针对上述我国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偏差表现及原因,提出矫治对策,具体包括:第一,政府和社会方面需加强各方联动与立法建设;第二,银行方面需探索政策性银行组建与征信还款制度;第三,高校方面需健全资助及资助育人体系。
朱蕾[8](2020)在《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协同治理研究 ——以Y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发展的非均衡化,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匀,引发区域间、家庭间的贫富分化。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更多的人获得了高等教育的机会。伴随着受教育人数的上涨,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成了特别关注的群体。如何保证高校贫困生维护自身受教育的权利,又能顺利地完成学业,中国社会完成了由单一减免到多元救助的转变。在多元救助下,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构成了一个协同治理的局面,高校贫困生也实现了由单向性接受救助的客体到共同消除贫困的主体的演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运用协同治理理论探讨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协同治理的理论为研究的切入点,对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工作的体系以及现状全面梳理,并以Y高校为例,结合调查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对教育救助的认知度、偏好性、需求度以及满意度,并发现和找出其在教育救助协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贫困生教育救助协同治理的对策。文章主要从如下六个部分内容进行展开,第一部分对文章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第二部分简要分析该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协同治理的现状进行系统性阐述,实事求是地肯定了教育救助协同治理取得的成绩。第四部分通过调查问卷,以实证的方法对Y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协同治理进行了问卷分析。第五部分对Y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协同治理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列明。第六部分提出了完善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协同治理的建议。
聂慧芝[9](2019)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准扶贫能够丰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升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但目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高校贫困生识别和认定、帮助和扶持、管理和资助等方面。为改进这些不足,应该把握精准扶贫的背景,进行精准识别和认定,推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开展精准帮助和扶持,提升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并注重精准管理和资助,确保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张泽正[10](2019)在《基于陕西高校结对帮扶工作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研究》文中提出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消除贫困,精准脱贫。数据显示,2018年陕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含特困生)的人数约为21.9万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含特困生)占全日制在校学生数的百分比约为25%-30%。如何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生活、学习问题,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许多政策,并化解了贫困生的困难。为了精准资助育人,陕西省针对高校贫困生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做到有政策、有布置、有落实,有效地推进了陕西高校贫困生的脱贫问题。在陕西高校结对帮扶工作中,应该重视了解结对帮扶对象的思想状况,把握贫困生对此项工作的看法,以及如何实现自己脱贫的所思、所愿,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和有效帮扶,从而有效提升高校结对帮扶贫困生的质量。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时代促进高校贫困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从高校结对帮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入手,针对结对帮扶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实际问题开展调研。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调查研究法、通用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法和理论与实践结合法。在实证研究中,运用现代心理测量理论与技术、统计分析理论与工具对陕西4所高校结对帮扶工作的实证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调查中,设计效度与信度良好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利用调查后的纵贯数据,用SPSS定量分析了结对帮扶中样本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思想现状以及思想教育的实效性,获得了样本数据相应的定量化结果,为进一步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提供科学数据与素材。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结对帮扶和参与学生(样本)的思想成熟、心理健康以及政治上的进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对参与学生(样本)的思想进步总体上有促进作用。本论文还从个人因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方面分析了影响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实效性的因素。然后从更新教育理念、充实教育内容、完善结对帮扶政策、建立专兼结合的结对帮扶队伍、多举措育人、建立高校贫困生结对帮扶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实效性的有效对策。
二、高校贫困生工作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贫困生工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能力扶贫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帮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创业能力的研究 |
1.2.2 关于能力扶贫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调查方案 |
2.1 基本概念 |
2.1.1 高校贫困生 |
2.1.2 贫困生创业 |
2.1.3 贫困生显性和隐性创业能力 |
2.1.4 生存型和机会型创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业理论 |
2.2.2 能力扶贫理论 |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2.3 调查方案 |
2.3.1 调查对象 |
2.3.2 调查方法 |
2.3.3 调查内容 |
第3章 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
3.1 显性创业能力现状 |
3.1.1 创业经济能力不足 |
3.1.2 创业社会资本力不足 |
3.2 隐性创业能力现状 |
3.2.1 创业心理力薄弱 |
3.2.2 创业内驱力强 |
3.2.3 个性禀赋与创业素质契合度高 |
第4章 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的实践应用 |
4.1 创业模式:创业能力的应用 |
4.1.1 创业动机与模式 |
4.1.2 创业特点 |
4.1.3 创业模式案例分析 |
4.2 创业成效:创业能力的反映 |
4.2.1 创业减贫成效良好,但长期创富潜力有限 |
4.2.2 实践素质提升显着,但高层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 |
4.3 创业能力、模式和成效影响路径 |
第5章 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帮扶的措施与不足 |
5.1 当前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帮扶的主要措施 |
5.1.1 当前显性创业能力帮扶措施 |
5.1.2 当前隐性创业能力帮扶措施 |
5.2 当前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帮扶的局限性 |
5.2.1 经济能力:政府创业资金帮扶针对不强 |
5.2.2 社会资本力:社会多元参与不足 |
5.2.3 心理力:高校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
第6章 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的多元帮扶机制构建 |
6.1 显性能力帮扶:高校贫困生创业的基础策略 |
6.1.1 政府:建立贫困生创业专项补贴机制 |
6.1.2 高校:建立贫困生创业资助与投资机制 |
6.1.3 社会:建立贫困生创业多元投入机制 |
6.1.4 多元主体:充足贫困生创业社会资本 |
6.2 隐性能力帮扶:高校贫困生创业的深化策略 |
6.2.1 提升贫困生创业自我效能感 |
6.2.2 构建贫困生创业教育差异化培养体系 |
6.3 培育贫困生创业机会识别和构建能力 |
6.4 建立贫困生创业能力综合帮扶平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访谈提纲 |
附件2 高校创业基地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3 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问卷 |
(2)“精准扶贫”背景下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研究 ——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4.1 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检视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 |
1.4.2 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丰富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内涵 |
1.4.3 探索政府与独立学院的公共组织关系,拓宽公共管理研究领域 |
第二章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概述 |
2.1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的概念界定 |
2.1.1 独立学院 |
2.1.2 贫困生资助 |
2.1.3 精准扶贫与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的关系 |
2.2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的理论依据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2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2.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3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与演进 |
2.3.1 零资助政策 |
2.3.2 学校自给自足 |
2.3.3 国家政策覆盖,多元化资助 |
第三章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调查及结果分析 |
3.1 调查对象及方式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式 |
3.2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3.2.1 获国家拨款情况及学生人均受助金额 |
3.2.2 贫困生建档人数及占比 |
3.2.3 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 |
3.2.4 学费标准 |
3.2.5 资助机构设立及工作人员配置 |
3.2.6 资助种类 |
3.3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效果调查及结果分析 |
3.3.1 学生对贫困生资助的了解程度 |
3.3.2 学生对贫困生建档工作的满意度 |
3.3.3 贫困生认定中意见比重的分配 |
3.3.4 学生对资助的需求和认识度 |
3.3.5 学生对贫困生建档工作透明度要求 |
3.3.6 贫困生的感恩回报意识 |
第四章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
4.1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国家投入力度不够,不能满足基本需求 |
4.1.2 资金来源单一、种类少 |
4.1.3 理念陈旧、方式单一 |
4.1.4 组织机构架设不健全 |
4.1.5 认定程序方法陈旧 |
4.1.6 资助政策宣传不足 |
4.1.7 认定识别不精准 |
4.1.8 部分学生缺乏感恩意识 |
4.2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 |
4.2.1 破坏“精准扶贫”成果,影响全面脱贫目标实现 |
4.2.2 影响独立学院工作有序开展 |
4.2.3 影响贫困生健康成长 |
第五章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5.1 国家、社会层面原因 |
5.1.1 政策导向不足 |
5.1.2 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
5.1.3 重视程度不够 |
5.1.4 关心不够、存在误解 |
5.1.5 信息资源缺乏共享联动 |
5.2 独立学院层面原因 |
5.2.1 影响力、吸引力有限 |
5.2.2 对资助工作不够重视 |
5.2.3 工作人员不专业 |
5.2.4 在认定过程中统筹不足 |
5.2.5 对贫困生思想引导不够 |
5.2.6 没有利用勤工助学实现资助育人 |
5.3 学生自身层面原因 |
5.3.1 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
5.3.2 在评定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 |
第六章 完善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
6.1 提高对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视和资金投入 |
6.1.1 加大资助资金投入 |
6.1.2 执行特殊的资助标准 |
6.1.3 设立定向学费补贴 |
6.2 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形成联动机制 |
6.2.1 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
6.2.2 建立多方联系平台,形成联动机制 |
6.3 加强监督监管,形成资助长效机制 |
6.3.1 将资助工作考核纳入独立学院办学评估范围 |
6.3.2 形成对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的长效机制 |
6.4 改变现行资助理念,实现资助体系转变 |
6.4.1 改变现行资助理念和资助方式 |
6.4.2 实现资助体系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
6.5 坚持按需帮扶、育人为本,发挥资助育人作用 |
6.5.1 按需帮扶,实现精准帮扶 |
6.5.2 坚持育人为本,培养贫困生综合素质 |
6.5.3 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培养贫困生社会责任感 |
6.6 强化管理培训、扩大宣传,征得社会支持 |
6.6.1 强化资助管理和工作人员培训 |
6.6.2 扩大宣传、消除误解,征得社会支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本科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B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南昌市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问题研究 ——基于四所高校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高校贫困生 |
2.1.3 精准资助 |
2.2 理论依据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章 南昌市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研时间和对象 |
3.1.2 调研方法 |
3.2 调查数据及统计结果 |
3.3 南昌市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出现的问题 |
3.3.1 贫困生存在“搭便车”现象 |
3.3.2 贫困指标分配以及认定欠缺公平 |
3.3.3 贫困生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
3.3.4 资助过程的监督功能弱化 |
3.4 南昌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成因分析 |
3.4.1 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 |
3.4.2 资助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
3.4.3 贫困生信息缺乏有效管理 |
3.4.4 贫困生失信惩戒措施不到位 |
第4章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经验及启示 |
4.1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介绍 |
4.1.1 美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模式 |
4.1.2 英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模式 |
4.1.3 日本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模式 |
4.2 国外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4.2.1 不应依赖政府财政投入 |
4.2.2 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助学 |
4.2.3 合理分配资助资金 |
4.2.4 健全贷款回收机制 |
4.2.5 注重学生心理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 |
第5章 优化南昌市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政策的建议 |
5.1 精准识别贫困学生 |
5.1.1 制定科学的认定标准 |
5.1.2 建立“三位一体”的贫困生数据库 |
5.2 精准实施资助措施 |
5.2.1 加强国家、社会与学校相结合的有偿资助体系 |
5.2.2 完善资助指标分配机制 |
5.2.3 优化资助结构设置 |
5.2.4 建立贫困生紧急救助机制 |
5.2.5 完善班级评审机制 |
5.2.6 加强正确思想引导教育 |
5.2.7 建立贫困生信用系统 |
5.3 加强精准资助监督措施 |
5.3.1 完善公示一投诉机制 |
5.3.2 建立贫困生动态观测机制 |
5.3.3 健全贫困生事后监管机制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高校贫困生初次就业的收支状况与家庭经济减贫效应 ——基于江西五所高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1.4.1 基本概念 |
1.4.2 相关理论基础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创新 |
1.6.2 不足 |
第2章 调查方案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背景与动因 |
2.3 问卷设计与访谈提纲 |
第3章 江西高校贫困生就业的基本状况 |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3.1.1 性别与专业类型分布情况 |
3.1.2 调查对象家庭所在地分布情况 |
3.1.3 贫困生就业时长情况 |
3.1.4 就读学校与本科类别 |
3.2 就业率与就业去向 |
3.3 贫困生就业收支 |
3.3.1 贫困生就业薪资水平 |
3.3.2 贫困生就业后日常支出情况 |
第4章 江西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家庭经济减贫效应 |
4.1 高校贫困毕业生对家庭经济贡献的上限 |
4.2 高校贫困毕业生对家庭的实际经济贡献 |
4.3 高校贫困毕业生对家庭经济减贫的客观达标率 |
4.4 高校贫困毕业生对家庭经济减贫的主观满意率 |
第5章 江西高校贫困毕业生家庭经济减贫效应的异质性 |
5.1 基于专业的家庭经济减贫效应异质性 |
5.2 基于性别的家庭经济减贫效应异质性 |
5.3 基于就业地域的家庭经济减贫效应异质性 |
5.4 基于本科类型与就业时长的家庭经济减贫效应异质性 |
5.5 基于致贫原因的家庭经济减贫效应异质性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第7章 研究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贫困生就业的家庭经济减贫效应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校贫困生就业对家庭经济减贫效应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5)贫困生资助方式对就业质量影响的研究 ——以江西省A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概述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2 理论与现实基础 |
2.1 基本理论 |
2.1.1 就业质量理论 |
2.1.2 学生资助理论 |
2.2 我国的贫困生资助现状 |
2.3 经济资助方式与就业质量的理论关系 |
3 调查方案与就业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3.1.2 调查设计原则 |
3.2 调查情况 |
3.2.1 基本情况 |
3.2.2 调查数据、样本和变量的选择 |
3.3 贫困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及模型 |
3.3.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3.2 评价模型构建过程 |
4 经济资助方式对就业质量影响的分析 |
4.1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
4.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经济资助方式多重响应分析 |
4.2.2 经济资助方式与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
4.2.3 经济资助方式与就业质量实证分析 |
4.3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5 促进就业质量提升的贫困生资助方式探讨意见 |
5.1 贫困生当前资助方式政策存在的问题 |
5.1.1 资助结构重“贷、奖、助”,轻“减、免、补” |
5.1.2 勤工俭学岗位未能发挥价值 |
5.1.3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不够完善 |
5.1.4 奖学金、助学金助困作用小 |
5.1.5 经济资助途径来源渠道单一 |
5.2 提升贫困生就业质量的资助方式调整对策 |
5.2.1 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标准 |
5.2.2 当前资助方式体系调整对策 |
5.3 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质量其他对策 |
5.3.1 依托校内优势,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 |
5.3.2 以就业为导向,引导贫困生择业观念 |
5.3.3 强化就业指导,帮助贫困生创业创新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依据 |
四、研究范围、概念的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七、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内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的孕育与发展 |
一、国内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的历史演进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1949 年前)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1949—1978 年) |
(三)改革开放后的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1979 年—今) |
二、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的发展状况 |
(一)社会团体、企业成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的重要力量 |
(二)教育基金会的成立提升了高校筹资水平 |
(三)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特点 |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现状 |
一、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数据分析 |
(一)贫困生社会资助数据采集 |
(二)贫困生社会资助情况分析 |
二、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制约因素 |
(一)法律法规现状影响社会资助 |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社会资助 |
(三)高校办学层次影响社会资助 |
(四)高校类别影响社会资助 |
(五)高校社会影响力影响社会资助 |
(六)高校重视程度影响社会资助 |
第三章 国内外高校社会资助经验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的启示 |
一、美国 |
(一)美国国家、社会层面的社会资助体制机制健全 |
(二)美国高校内部运行科学规范 |
二、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 |
三、国内高校社会资助经验 |
(一)成立教育基金会,完善社会资助制度 |
(二)加强对外信息交流,提升高校社会影响力 |
(三)密切与校友的联系,巩固社会资助的源头 |
(四)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推动社会资助向纵深发展 |
四、国内外高校社会资助经验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的启示 |
第四章 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发展的举措 |
一、国家层面的举措 |
(一)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政策制度,为贫困生社会资助保驾护航 |
(二)提升高校办学层次,扶持师范类高校,提高贫困生社会资助质量 |
二、社会层面的举措 |
(一)繁荣区域经济,支持企业发展,为贫困生社会资助打牢物质基础 |
(二)培育社会资助文化,为贫困生社会资助储备潜在力量 |
三、高校层面的举措 |
(一)建立健全社会资助运行机制,为贫困生社会资助铺平道路 |
(二)提高社会影响力,为贫困生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
(三)增设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生拓宽社会资助渠道 |
(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为贫困生孕育更多的社会资助项目 |
(五)发挥社会资助育人功能,助力贫困生成长成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偏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高校贫困生 |
1.3.2 国家助学贷款 |
1.3.3 政策执行偏差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发展研究 |
1.4.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研究 |
1.4.3 政策执行偏差研究 |
1.4.4 文献述评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依据 |
2.1.1 政策执行过程理论 |
2.1.2 “模糊-冲突”模型 |
2.1.3 场域理论 |
2.2 分析框架 |
2.2.1 权力场域内央地力量失衡影响政策执行效果 |
2.2.2 资本缺失或失衡导致政策高模糊性 |
2.2.3 惯习异化导致政策高冲突性 |
3 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偏差表现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工具 |
3.1.2 数据的选择 |
3.1.3 数据的收集 |
3.1.4 数据分析步骤 |
3.2 目标群体靶向不精准 |
3.2.1 认定不精准问题 |
3.2.2 政策认知度问题 |
3.3 政策执行权调配偏差 |
3.3.1 央地目标不相协调 |
3.3.2 执行主体设计偏差 |
3.4 支持性配套政策环境偏差 |
3.4.1 诚信环境有偏差 |
3.4.2 征信制度环境有偏差 |
4 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偏差原因分析 |
4.1 政策执行权力主体力量不均衡 |
4.1.1 央地执行权力不均衡 |
4.1.2 央地执行能力不匹配 |
4.2 政策执行场域内的资本结构不适配 |
4.2.1 资本缺失带来政策目标的高模糊性 |
4.2.2 资本失衡带来政策工具的高模糊性 |
4.3 政策执行场域内的惯习异化 |
4.3.1 央地目标异质性冲突 |
4.3.2 央群目标异质性冲突 |
5 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治 |
5.1 政府和社会方面:加强各方联动与立法建设 |
5.1.1 加强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引导 |
5.1.2 建立健全全国性收入申报系统 |
5.1.3 加快助学贷款政策立法进程 |
5.2 银行方面:探索政策性银行组建与征信还款制度 |
5.2.1 组建助学贷款政策性银行 |
5.2.2 实施多样灵活的还款方式 |
5.2.3 建立健全全国性征信系统 |
5.3 高校方面:健全资助及资助育人体系 |
5.3.1 健全资助体系 |
5.3.2 加强人文关怀和就业帮扶 |
5.3.3 积极开展诚信教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协同治理研究 ——以Y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问卷分析法 |
1.4.3 访谈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 |
2.1.2 高校贫困生 |
2.1.3 教育救助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体系及协同治理的现状 |
3.1 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体系 |
3.1.1 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体系演变史 |
3.1.2 我国高校贫困生多元教育救助体系的具体内容 |
3.2 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协同治理的现状 |
3.2.1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协同治理主体多元化 |
3.2.2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协同治理方式多样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Y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协同治理的实证分析 |
4.1 Y高校的基本情况及贫困生救助现状 |
4.1.1 Y高校的基本情况 |
4.1.2 Y高校贫困生救助现状 |
4.2 Y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问卷调查 |
4.2.1 问卷依据及内容设计 |
4.2.2 问卷发放和实施过程 |
4.2.3 调查问卷总信效度分析 |
4.3 Y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深度访谈 |
4.3.1 访谈目的和对象 |
4.3.2 访谈方式和内容 |
4.4 Y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协同治理问卷分析 |
4.4.1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认知度分析 |
4.4.2 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偏好性分析 |
4.4.3 高校贫困生协同救助的需求度分析 |
4.4.4 高校贫困生协同治理的满意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Y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协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资助宣传工作的效果不佳 |
5.1.2 多方筹措的资金面对庞大的贫困生群体惠及度有限 |
5.1.3 多方主体参与的认定工作不到位 |
5.1.4 协同治理主体在贫困生精神和能力救助上投入不足 |
5.2 原因的分析 |
5.2.1 政府层面的原因 |
5.2.2 高校层面的原因 |
5.2.3 社会层面的原因 |
5.2.4 学生自身的因素 |
第6章 完善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协同治理的建议 |
6.1 发挥政府贫困生教育求助掌舵者的作用 |
6.1.1 加强法制化建设,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6.1.2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资助宣传力度 |
6.1.3 重视经济引导性,加大多元资金投入 |
6.2 多方融合保证高校在贫困生教育救助中的功能 |
6.2.1 多元联动与协作,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功能 |
6.2.2 融合多方资源,提升高校贫困生育人功能 |
6.3 强化社会责任,引领社会资源为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力 |
6.4 鼓励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提升自身能力实现自我救助 |
6.4.1 克服心理障碍,主动了解资助政策 |
6.4.2 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
6.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精准扶贫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一) 丰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二) 创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三) 提升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
(一) 高校贫困生识别和认定存在不足 |
(二) 高校贫困生帮助和扶持存在不足 |
(三) 高校贫困生管理和资助存在不足 |
三、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
(一) 精准识别和认定, 推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 |
(二) 精准帮助和扶持, 提升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三) 精准管理和资助, 确保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四、结束语 |
(10)基于陕西高校结对帮扶工作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5.1 研究的特色 |
1.5.2 研究的创新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定位 |
2.1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 |
2.1.1 高校贫困生的涵义 |
2.1.2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与思想状态 |
2.2 精准扶贫 |
2.2.1 精准扶贫的含义 |
2.2.2 精准扶贫的实践意义 |
2.3 陕西高校结对帮扶 |
2.3.1 高校结对帮扶的意义 |
2.3.2 陕西高校结对扶贫的内容 |
2.4 理论依据与相关借鉴 |
2.4.1 理论依据 |
2.4.2 相关理论借鉴 |
3 陕西高校结对帮扶中的贫困生及其思想现状调查分析 |
3.1 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 |
3.1.1 高校贫困生的思想现状 |
3.1.2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 |
3.1.3 高校学生对结对帮扶的态度 |
3.1.4 高校教师对结对帮扶的态度 |
3.2 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现状调查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调查问卷的效度与信度分析 |
3.3.2 结对帮扶贫困生的心理与思想现状分析 |
4 陕西高校结对帮扶下贫困生思想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机制尚不健全 |
4.1.2 高校贫困生教育具有特殊性 |
4.1.3 教育者思想认识不到位 |
4.1.4 贫困生信用机制不完善 |
4.2 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社会原因 |
4.2.2 学校因素 |
4.2.3 家庭影响 |
4.2.4 个人因素 |
5 陕西高校结对帮扶下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有效对策 |
5.1 更新教育理念 |
5.1.1 人的全面发展理念 |
5.1.2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5.2 充实内容多措并举育人 |
5.2.1 ―三观‖教育 |
5.2.2 心理健康教育 |
5.2.3 感恩育人 |
5.3 完善高校贫困生结对帮扶政策 |
5.3.1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
5.3.2 完善高校贫困生结对帮扶体系 |
5.4 建立具有高综合素质的高校贫困生结对帮扶队伍 |
5.4.1 提升高校贫困生结对帮扶队伍的综合素质 |
5.4.2 建立专业的高校贫困生结对帮扶队伍 |
5.5 构建高校贫困生结对帮扶评估机制 |
5.5.1 实施高校贫困生动态管理 |
5.5.2 对高校结对帮扶工作实施考评 |
5.5.3 对高校结对帮扶工作进行监督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高校贫困生工作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能力扶贫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帮扶机制研究[D]. 李莹.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精准扶贫”背景下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研究 ——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为例[D]. 张子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3]南昌市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问题研究 ——基于四所高校的调研[D]. 聂兴.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4]高校贫困生初次就业的收支状况与家庭经济减贫效应 ——基于江西五所高校的调查[D]. 李丽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5]贫困生资助方式对就业质量影响的研究 ——以江西省A高校为例[D]. 吁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6]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研究[D]. 李胜强.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2020(07)
- [7]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偏差研究[D]. 蒋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8]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协同治理研究 ——以Y高校为例[D]. 朱蕾.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9]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 聂慧芝.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15)
- [10]基于陕西高校结对帮扶工作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研究[D]. 张泽正.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