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海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董永军[1](2013)在《海岛中小型独立风电系统可靠运行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岛风力发电作为解决海岛居民电力供应的有效途径之一,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结构设计方面还是控制技术方面。很多已用于海岛的风力发电系统只是简单移植内陆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风力发电的环境适应性问题。由于海岛盐雾、腐蚀、强台风、雷电等特殊海洋环境的影响,通常在海岛所立风力发电机组往往运行时间很短就出现无法彻底解决的各种故障。本文结合所依托课题“海岛及沿岸风力发电系统高可靠运行关键技术”,以中小型独立运行风电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运行控制系统和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在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结构和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变速风电机组的不同运行区域提出了基本的控制策略,尤其在额定风速以下的最优化控制和额定风速以上的限速保护和功率控制方面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结合独立运行风电机组的具体控制要求,设计了智能控制器,针对控制器的各主要部分作了详细的分析。在结构可靠性方面,针对适用于海岛风能开发的独立风电机组作了特殊设计。具体而言,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中小型风电机组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讨论了独立运行风力发电系统结构设计和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系统地分析了中小型水平轴定桨距独立风电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基于独立风电系统的典型结构特点,建立了完整的数学和仿真模型。通过对机组数学模型展开分析,研究了变速定桨距风电机组的功率特性和转矩特性以及风力机的实度和偏航角对风电机组运行特性的影响。通过对风力机与发电机之间的匹配性问题进行研究,指出风力机与发电机的匹配性对于风电机组的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可以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中小型水平轴定桨距独立风电系统的结构和控制原理,为文章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讨论了变速定桨距风电机组的基本控制结构,根据变速风电机组的不同运行状态将其工作区间分成三个区间进行研究,提出了基本的控制原理,并针对不同区间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对实现变速风电机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几种常用算法作了比较研究,将线性二次型高斯(LQG)最优控制策略引入中小型定桨距独立风电系统的运行控制,以使随机风引起的机组疲劳载荷和功率波动最小,实现中小型变速定桨距风电系统的多参数优化控制。采用Kalman滤波器进行风速估计,避免风速测量带来的成本与可靠性问题。为弥补LQG控制器设计中因稳定裕度较小所导致的控制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本文在中小型变速独立风电系统LQG控制器中引入回路传输恢复(LTR)技术。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有效风速估计的LQG/LTR控制方法在满足系统控制目标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在随机干扰下的鲁棒性能和稳定性。第四,针对中小型独立风电系统的限速保护展开了研究。分析了变速定桨距风电机组的失速控制特性,研究了实现中小型风电系统大风限速保护的偏转尾翼系统,在非惯性坐标系中建立了尾翼的动力学方程。结合中小型风电系统依靠尾翼自动对风的结构特点,将电传动控制技术引入中小型风电机组的偏转尾翼系统,提出了基于自动偏转尾翼的风力发电系统限速保护与功率调节控制策略。建立了实现尾翼自动偏转的电动直线执行机构的简化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构建了基于自动偏转尾翼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模型,结合相应的功率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从理论上验证了基于自动偏转尾翼实现中小型独立风电机组大风限速保护和功率调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五,实际设计了中小型独立风电机组的智能控制器,在主控制电路、电力参数测量、功率主电路、数据采集与远程监控和偏航控制器方面作了全面的研究,采用ARM处理器作为系统主控制器,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进行软件设计,充分利用ARM处理器的强扩展性以及Linux系统的高稳定性和良好的可移植性。结合独立风电机组具体控制目标,设计了相应的软件控制流程。第六,在海岛独立运行风电机组结构可靠性方面,设计了少见的适合低风速应用的四叶片风轮结构和叠片式高疲劳强度轮毂,叶片采用失速翼型。设计了低起动力矩和高过载能力的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提高了发电机的效率和可靠性。针对海岛风电机组较脆弱的转向轴承设计了高强度非金属转向轴承。设计了轻量化高效率全动式电传动偏转尾翼结构,确保了极端环境下的风电机组避灾保护功能。将整个风电系统应用于实际的海岛环境,经过长期的运行状态监控,对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测试了控制系统的性能,验证了该机组样机的可靠性。
徐群[2](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提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翟绪军[3](2011)在《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产业经济的发展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而每一次创新,都意味着其机制的重置。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既要从理论上挖掘出可以激活的积极要素进而促进机制优化,又要从现实中找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内部相互关联与影响的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涉农企业、农户、社会公众等,并极力促成这些微观主体由彼此互为博弈对象转为影响机制结构和发展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变量因素,达到全社会“尊自然、顺规律、借机理、立人纪”,共同参与和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农业资源配置紧张、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恶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其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定位和发展平台,造成参与主体利益不协调,发展目标不一致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角度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界定了农业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机制的内涵,对循环经济、改造传统农业、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阐述。通过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历程,以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机制的制约性因素分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和设计重点方向,其次,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适宜的机制促进其良性运转,文章运用机制理论并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基础理论,为农业循环经济经济发展机制进行了总体框架设计,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微观参与主体、激励机制、运行机制。文章在将农业循环经济的微观参与主体的理论假设从传统的“经济人”到“生态人”,进而演变为“生态经济人”后,运用博弈论分析,明确微观参与主体之间具有非对称不合作的博弈关系,认为是否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在于政府、涉农企业、农户、社会公众能否结成联盟,形成合作博弈,其中,政府与涉农企业是既需要合作又需要政府约束企业行为的关系;政府对农户则有对其进行政策倾斜,扶持农户的意向;而农户与涉农企业从需求关系角度是一对矛盾的关系,涉农企业既需要作为基层生产者的农户的支持,又要从作为消费者的农户获得利益,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结盟的可能。第三、文章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细分为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包括政府职能激励、涉农企业与农户利益激励、社会公众责任激励;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包括市场机制、行政机制和社会机制。特别是针对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需要对微观参与主体进行有效激励,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政府、涉农企业、农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政府作为委托人、涉农企业作为代理人,农户作为重要参与人的三方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假设参与主体风险均为中性情况下,为防止涉农企业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隐藏私人信息欺骗其他参与主体,政府必须采取一定奖励与惩罚的激励约束手段。同时由于农户增强环境敏感性之后,涉农企业在考虑目标多元化的前提下,会接受政府、农户的激励措施和监督职能。然后,将农业循环经济中对微观参与主体及其激励机制、运行机制中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指标化,建立起26个指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实码加速遗传的投影寻踪评价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进行总体评价,增强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效果的可判性。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三方面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对策。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为政府、涉农企业和农户、社会公众等参与主体的决策行为和建立发展联盟提供重要指导价值,还能够为国家和涉农企业制定和落实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制度和长远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以期实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谢新松[4](2009)在《都市农业发展的制度支撑研究 ——兼论昆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从都市农业的定义和理论演变出发,对都市农业的功能、特征及意义进行了概括,借助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和启示,提出了着力从制度经济学方面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其次对制度经济学进行了回顾,并对制度和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中国农业发展制度缺陷的表现、制度缺陷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农业发展制度缺陷的原因。然后以昆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全面深入地剖析了昆明都市农业的现状特征、阶段趋向、环境条件、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了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功能定位、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并对重点建设产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预估。最后结合理论指导和现状分析,提出了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实施策略和各项制度支撑。
苗承舟,朱全岳[5](2000)在《对海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 江泽民总书记在江浙沪考察农村及农业工作时指出,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所必需的。舟山属沿海发达地区的行列,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势在必行,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相当大,舟山有自身的具体实际,各方面的条件还欠缺。另外,现在提倡农业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搞效益农业,而农机化的发展必须紧跟形势,引进、试验、推广的新式农机具也必须是广大农民现在及以后迫切需要的。
二、对海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海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海岛中小型独立风电系统可靠运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中小型风电机组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
1.2.1 国外中小型风电机组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中小型风电机组的发展现状 |
1.2.3 中小型风电机组的应用现状 |
1.3 中小型风电机组的研究现状 |
1.3.1 中小型风电机组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
1.3.2 中小型风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中小型独立风电机组结构与模型分析 |
2.1 引言 |
2.2 系统结构与组成 |
2.2.1 风力机 |
2.2.2 发电机 |
2.2.3 回转与调向装置 |
2.2.4 蓄电池 |
2.2.5 电力变换装置 |
2.2.6 限速保护装置 |
2.3 系统模型分析 |
2.3.1 风速模型 |
2.3.2 风力机模型 |
2.3.3 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 |
2.3.4 传动系统模型 |
2.3.5 功率变换模型 |
2.4 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
2.4.1 风力机性能指标 |
2.4.2 风轮功率特性 |
2.4.3 风轮转矩特性 |
2.4.4 风轮与发电机的匹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速定桨距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变速风电机组基本控制策略 |
3.2.1 运行区域 |
3.2.2 额定风速以下的最优转速区 |
3.2.3 额定功率以下的转速恒定区 |
3.2.4 额定风速以上的功率恒定区 |
3.3 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算法 |
3.3.1 TSR 控制 |
3.3.2 PSF 控制 |
3.3.3 HCS 控制 |
3.4 最优状态反馈控制算法 |
3.4.1 最优化控制方法 |
3.4.2 最优调节器 |
3.4.3 最优状态估计 |
3.4.4 LQG 控制器设计 |
3.4.5 LQG/LTR 控制方法 |
3.5 变速风电机组的最优状态反馈控制策略 |
3.5.1 风电机组的线性化 |
3.5.2 有效风速估计 |
3.5.3 控制目标 |
3.5.4 控制器设计 |
3.5.5 控制器仿真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小型变速风电机组限速保护系统研究与设计 |
4.1 引言 |
4.2 变速定桨距风电机组的失速控制特性分析 |
4.2.1 理想失速控制 |
4.2.2 被动失速控制 |
4.2.3 软失速控制 |
4.3 中小型风电机组的折尾翼偏航系统建模 |
4.3.1 折尾翼偏航原理 |
4.3.2 尾翼空气动力分析 |
4.3.3 稳定偏航时的系统特性 |
4.4 电传动尾翼偏航控制原理 |
4.5 全动式偏转尾翼模型 |
4.5.1 执行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4.5.2 执行机构模型 |
4.5.3 偏航机构模型 |
4.5.4 模型仿真分析 |
4.6 基于主动偏转尾翼的风电机组功率控制 |
4.6.1 控制目标 |
4.6.2 控制算法 |
4.6.3 系统仿真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独立风电机组控制器研究与设计 |
5.1 引言 |
5.2 控制器设计要求 |
5.3 电力参数测量 |
5.3.1 霍尔电流电压传感器 |
5.3.2 电流测量电路 |
5.3.3 电压测量电路 |
5.4 功率变换电路 |
5.4.1 主电路结构 |
5.4.2 整流电路的设计 |
5.4.3 BOOST 斩波电路的设计 |
5.4.4 功率管驱动与保护电路 |
5.5 主控制电路 |
5.5.1 系统硬件结构 |
5.5.2 ARM 处理器 |
5.5.3 ARM11 开发平台 |
5.6 远程数据传输与控制 |
5.7 偏航控制电路 |
5.8 软件设计 |
5.8.1 软件设计要求 |
5.8.2 嵌入式 Linux 软件设计 |
5.8.3 应用程序设计流程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岛独立风电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海岛风力发电系统设计 |
6.2.1 失速型风力机 |
6.2.2 永磁同步发电机 |
6.2.3 回转机构 |
6.2.4 电传动偏转尾舵系统 |
6.2.5 控制柜 |
6.2.6 蓄电池与卸荷负载 |
6.3 场地风资源调查 |
6.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6.4.1 数据预处理 |
6.4.2 数据修正 |
6.4.3 比恩法处理 |
6.4.4 试验数据的组合 |
6.4.5 样机功率特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专利申请情况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2)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
一、海岸线变迁 |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一、基本自然环境 |
二、农业自然环境 |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第五节 小结 |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
参考文献 |
(一) 方志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农业循环经济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农业循环经济内涵 |
2.1.1 农业循环经济概念及特征 |
2.1.2 农业循环经济基本原则 |
2.1.3 农业循环经济的外部性 |
2.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内涵 |
2.2.1 机制 |
2.2.2 发展机制 |
2.2.3 农业循环经济机制 |
2.3 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循环经济理论 |
2.3.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3.3 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 |
3.1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经验及启示 |
3.1.1 德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经验 |
3.1.2 日本循环型农业发展实践经验 |
3.1.3 美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实践经验 |
3.1.4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 |
3.2 国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 |
3.2.1 上海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 |
3.2.2 武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 |
3.2.3 青岛发展资源循环型农业的实践经验 |
3.2.4 国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4.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
4.1.1 传统农业经济 |
4.1.2 石油农业经济 |
4.1.3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 |
4.1.4 三种农业经济形态比较 |
4.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4.2.1 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
4.2.2 农业发展方式向现代化与多元化转变 |
4.2.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
4.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农业自然资源存量不足且利用率较低 |
4.3.2 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滞后 |
4.3.3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 |
4.3.4 农民综合素质较差和政策扶持不力 |
4.3.5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障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总体框架设计 |
5.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设计思路 |
5.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设计原则 |
5.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设计结构 |
5.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微观参与主体 |
5.4.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参与主体的理论假设 |
5.4.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微观参与主体的结构模型 |
5.4.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微观参与主体关系识别 |
5.4.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微观参与主体关系的博弈分析 |
5.4.5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微观参与主体角色 |
5.5 本章小结 |
6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细分 |
6.1 农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 |
6.1.1 农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原理 |
6.1.2 农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构建 |
6.1.3 农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条件 |
6.1.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农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 |
6.2 基于预期目标的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
6.2.1 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
6.2.2 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的可行性 |
6.2.3 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预期目标的确定 |
6.2.4 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的构建 |
6.3 本章小结 |
7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综合评价 |
7.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指标体系构建 |
7.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与指标确定原则 |
7.1.2 评价指标的创新性选择 |
7.1.3 指标体系建构 |
7.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综合评价方法 |
7.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7.2.2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简介 |
7.2.3 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 |
7.3 基于RAGA-PPE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评价 |
7.3.1 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7.3.2 数据选取 |
7.3.3 样本评价指标集的归一化处理 |
7.3.4 最佳投影方向的确定 |
7.3.5 一维投影值计算与优劣排序 |
7.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优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对策 |
8.1 协调明确各微观主体关系 |
8.1.1 加强政府引导职能 |
8.1.2 调动涉农企业与农户的主观参与能动性 |
8.1.3 鼓励社会公众监督与中介组织辅助 |
8.2 运用激励与约束方式来强化激励机制 |
8.2.1 提高经济政策激励与约束效率 |
8.2.2 调节法律法规的激励与约束能力 |
8.3 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发展机制良性运行 |
8.3.1 发挥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能力 |
8.3.2 加快农业循环经济规划的制定 |
8.3.3 培养和提升全社会成员的环保意识 |
8.3.4 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训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都市农业发展的制度支撑研究 ——兼论昆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都市农业概述 |
第一节 都市农业的定义及理论演变 |
第二节 都市农业的特征、功能与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历程及启示 |
第二章 制度经济学理论综述与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制度经济学回顾 |
第二节 制度与经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第三章 中国农业发展的制度缺陷 |
第一节 中国农业发展制度缺陷的表现 |
第二节 制度缺陷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农业发展制度缺陷的原因 |
第四章 昆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
第二节 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阶段趋向 |
第三节 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及环境分析 |
第四节 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
第一节 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第二节 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
第四节 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
第五节 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 |
第六节 昆明都市农业重点建设产业的效益预估 |
第六章 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策略与制度支撑 |
第一节 昆明市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策略 |
第二节 昆明市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制度支撑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对海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岛中小型独立风电系统可靠运行技术研究[D]. 董永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2]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3]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D]. 翟绪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4]都市农业发展的制度支撑研究 ——兼论昆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D]. 谢新松. 苏州大学, 2009(S1)
- [5]对海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 苗承舟,朱全岳. 浙江农村机电,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