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清收不良贷款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高菁璐[1](2021)在《X村镇银行绩效管理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日新月异,几乎颠覆了每一个传统行业。银行作为与资本主义同时兴起的传统行业,正面临着移动支付和网络信贷的挑战。银行业能否借助科技力量焕发新的生机,值得新世纪的银行人为之努力。在面对大环境变革冲击、国家政策导向改变的挑战时,企业是否能生存,最重要,最核心的博弈资本就是人才。合适的人才,在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和实现经营目标,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绩效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人才能否更好地发挥作用。X村镇银行所在的辽宁铁岭地区正面临着经济寒冬、地方政治塌方的双重下行压力,2020年疫情,对于村镇银行的主要服务客户“三农”和“小微”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现在X村镇银行不得不通过自救,来保住自己独立法人的地位。本文将X村镇银行作为主要案例,分析其在遇到生存危机时,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实现转危为安。本文通过对X村镇银行的绩效管理现实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利用真实发生在X村镇银行的典型绩效管理案例描述,梳理X村镇银行绩效管理脉络,发现其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分析X村镇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问题,探究问题发生的本质原因,找到其绩效管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再结合相关的管理理论,引入适合组织的绩效考评办法,最后,论文结合X村镇银行的实际管理基础,有针对性的设计X村镇银行绩效管理改进方案,以提升X村镇银行绩效管理水平,提高其金融利用效率,进而帮助X村镇银行解决化险升级的经营问题,使其度过生存难关,也为同一地域的村镇银行提供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杨西水[2](2020)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城商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促进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放缓,国有大行盈利规模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但城商行整体业绩明显下滑,风险逐步暴露,个别排名靠前的城商行被市场出清。这既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城商行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也引起了对城商行发展未来之路的现实性思考。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文章分为4个部分,具体包括9个章节。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即第2章,论述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金融发展的关系,包括城商行性质、定位与发展环境等;探讨了地方政府干预、城商行发展两者的逻辑关系;梳理了城商行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第三部分,是论文研究对象的作用机理与实证部分。这部分主要是研究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和对内对外开放对城商行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城商行风险、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以及国际经验借鉴和对中国的启示,包括第3章到第8章。第四部分是促进城商行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依据前面的研究结论,具体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城商行进行结构性重组,提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区域均衡战略是城商行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要求后发地区加强对先发地区的追赶,客观上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城商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主体,天然成为区域均衡发展的受益方和风险承担方。经实证检验,GDP增长与城商行信贷规模关联不大,而与城商行利润总额呈显着相关关系。(2)在政府主导背景下,城商行的经营行为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干预,甚至民营城商行未能例外。政府干预扭曲了“银行—企业”间的自由契约模式,以政府意志引导资金流动,形成政府推动型关系融资制度。(3)通过使用辽宁地级市政府信用指数和13家城商行数据,利用计量模型证明了:政府信用指数和城商行贷款规模存在着正向关系,即地方政府信用变好,城商行的贷款规模会扩大,反之亦成立。(4)以数理模型证明,在金融开放条件下,本地城商行、开放条件下新进入的其他城商行、新进入的外资银行3类银行之间会产生竞争效应:均衡贷款量会下降,但市场贷款总量上升;存款均衡利率会提升;本地城商行利润下降。(5)选取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12个指标,构建了一套判断城商行发生风险可能性的预警指标体系。以辽宁省的城商行为样本,实证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即该模型对城商行监管工作有现实意义。(6)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有:一是银行风险暴露后要尽早、尽快干预,不宜过度考虑道德风险。二是提前准备好干预“菜单”,包括及时提供流动性,政府接管以提高信用等级,迅速处置不良资产等。三是确保干预力度的有效性,否则会抬高干预成本,甚至损害市场信心。四是健全风险处置和退出的规制保障,明确各金融管理部门权责。五是谨慎使用央行再贷款等公共资金,合理分摊处置成本。(7)提出了城商行的发展建议:包括推动城商行改革重组,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健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强化金融委横向协调和纵向牵动功能以提高监管效能等。
韩佩泽[3](2020)在《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资产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受到国家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实体经济的阵痛也给中国的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实体经济遭遇发展瓶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也日益膨胀,大量的不良资产不仅侵蚀着商业银行的利润,还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中国金融环境。作为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2019年全年各项不良贷款余额达到了2402亿元,较上年增加51.03亿元,增长2.1%,2019年累计处置各项不良资产合计超过1900亿元。从地方分行看,工商银行Z分行2019年末各项不良贷款余额合计28.32亿元,较上年增长31.75%,不良率为4.98%。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原有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和管理模式难以应对新形势下不良资产的发展。如何高质量的管理处置日益增长的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处置受偿率,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重大课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对工商银行Z分行的不良资产大规模集中爆发的成因以及目前不良资产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工商银行Z分行大规模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整体宏观经济环境较差、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健全、政府的行政干预、行业监管体系不健全、“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影响、区域担保圈体系庞大、贷款企业盈利疲态,还贷能力呈弱势;内部因素包括工商银行Z分行信贷政策的转变、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客户经理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贷款投放结构不合理。如此大规模的不良资产不仅会影响工商银行Z分行的发展、增大工商银行Z分行的声誉风险,还会影响区域金融的稳定。从工商银行Z分行目前不良资产管理情况看,处置方式相对单一,在不良资产管理过程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包括:信贷管理水平较差、不良资产处置人员能力不足、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审批流程过于繁复等问题。本文创新点在于针对工商银行旗下的某一家二级分行,根据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自身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其在不良资产管理方面改进的一些建议,其中包括全面排查资产现状,摸清资产质量,放宽处置政策,拓宽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渠道,运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加强与政府合作,充分利用政策资源,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上述不良资产处置思路和建议,可以为工商银行Z分行提供全新的处置思路,从而能够提高处置管理效率,增加处置受偿率,在目前拨备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提高处置效率。与此同时,本文对其他商业银行从业人员提高不良资产管理水平,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建议对于工商银行Z分行提高不良资产管理水平,拓宽处置思路,提高不良资产受偿率有较大意义。本研究对工商银行Z分行本轮不良资产大规模爆发原因总结,可以为工商银行Z分行目前信贷投放提供有力的参考。本文所研究的不良资产处置案例和提出的改善不良资产管理的建议,可供Z市所有商业银行进行参考借鉴。
孙汉康[4](2020)在《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文中研究指明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始于住房抵押贷款领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迅速开展起来。90年代初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被引入中国。2005年,中国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之后,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借鉴美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适用性方面,比较了住房抵押贷款等12种主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展动因、制约发展的因素。通过中外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了各种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发展前景。运用分值评定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程度。适用性方面侧重于定性研究。在安全性方面,以“违约率”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三类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的安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安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的年化违约率”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风险程度)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化早偿、资产利率、证券利率、次级占比、评级下调、证券年限”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并将安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流动性方面,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度增长值、证券发行金额、进入二级市场交易额”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SPSS软件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并将流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盈利性方面,以“证券产品利差”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盈利性进行了量化比较。与前两节不一样的是,并没有将“证券产品利差”作为因变量,而是将“证券利润”作为因变量,以“证券产品利差、发行金额、各种费用”为自变量,根据会计准则建立了度量中国资产证券化盈利性的模型。在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为引领,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支撑的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综合评价体系(ASLP),提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对需大力发展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提出了发展路径,包括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的资产证券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产品之间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衡量资产证券产品的标准――“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并率先进行了探索。(2)在对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金融市场中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程度,并提出了衡量产品“适用性”的主要依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风险程度),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产品的流动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标准和模型。(3)本文综合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评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四性”体系(ASLP)。
刘丹[5](2020)在《银行个人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作为金融行业发展的中心支柱和重点,在经济的发展和运行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银行作为特殊的行业,在运营的过程中贷款业务占据着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不良贷款的形成也是贷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且不良贷款是各个银行面临的难题之一,对于银行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来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率及金额方面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不光引起了银行的重视,也引起了监管当局的关注,而这一现象也被学者和专家所关注,纷纷开始研究其成因。当前对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出现的原因和优化策略成为了业内人士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将理论与数据相结合,分析总结出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搜集关于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相关资料,对各种观点作了归纳总结,了解目前不良贷款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理论分析整理不良贷款成因以及与防控相关理论;再者,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探讨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不良贷款的成因,包括宏观经济影响、债务人潜在风险、行政干预、新兴的网络贷款、同业竞争压力、道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员工综合技能、风险管理意识、不良贷款清收和处置方式、信贷投放分布以及授信额度等。最后,在研究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即积极应对宏观经济新常态、提升债务人潜在风险认知、加强对网络贷款管控、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制、提升内部员工综合技能、做好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优化信贷结构、防范客户过度授信等。本文的研究不仅仅是局限于某银行地级市分行,而是建立在所有商业银行需要解决个人不良贷款问题基础之上的。某银行地级市分行在发展过程中既有着商业银行普遍特征,代表着众多商业银行,也有着自身独有的个性。本文探讨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不良贷款出现的原因,希望能够为某银行地级市分行解决个人不良贷款问题提供可参考建议的同时,为其他商业银行改善个人不良贷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进而帮助提升风险抵抗能力,推动其稳定发展。
汪晖[6](2020)在《包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目前处于“三期叠加的状态”,经济下行的风险很大,加上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然而,我国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也不健全,信用风险事件频频发生,因此完善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来增加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势在必行。故本文以包商银行为案例来研究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首先,本文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代理人视角来剖析包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道德风险视角来看,由于包商押品行权的不确定性以及贷后跟踪不到位使得银行不能了解借款人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而导致包商银行信用风险加大;从逆向选择视角来看,由于包商银行的风险计量手段落后、风险审批较为粗糙和预警机制及处置机制较为粗糙,导致包商银行不能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信息,使得包商银行处在信息较为被动的一面,进而加大信用风险;从委托-代理人视角来看,由于包商银行风险偏好较大、信用风险文化的缺失、信用风险意识的淡薄以及大股东侵占储户的利益,使得中小股东和存款者的利益受损。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信用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以及处置这五个方面提出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在信用风险识别方面提出“重视软信息”、“重视实地调查”、“重视引入金融科技”和“重视贷后监测”;在信用风险计量方面提出“完善内部评级系统”以及“引入CRM系统”;在信用风险监测方面进一步细化和丰富信用风险预警体系以及个人财务指标;在信用风险控制方面提出“加强内控、提升合规文化”、“加强风险扎口管理及授信政策引领”、“完善贷款定价机制”、“建立独立的审批机制”和“加强贷后管理”;在信用风险处置方面提出“实行目标管理”、“落实处置责任”和“丰富处置方式”。
张秀豪[7](2020)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文中提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我国企业债务问题和银行不良资产诱发的系统性风险引发持续关注。对适合银行未来发展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展开研究,对指引不良资产风险管控和科学处置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提出以清收、呆账核销和以资抵债等为代表的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存在金融风险积聚、资产加速贬值、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探寻以风险隔离理论、看涨期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解决思路,指出针对传统模式的不足应主要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重组和互联网平台化三种优化模式。其次,本文针对三种优化模式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通过对三种模式的发展概况进行研判,提出各优化模式发展存在的现实障碍,并基于此提出各模式如何解决问题的发展方向。同时,本文选取“19工元”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和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平安自建AMS平台等案例,分析各案例及对应模式的特点,为三种模式优化的对比研究提供现实证据和案例支撑。然后,本文着重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重组和互联网平台化三种优化模式在应用分布、资产特征、效率效益和存在的风险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银行和AMC(以及AIC)在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重组两个业务范畴分别具体突出优势,且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可以帮助前两种模式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同时,由于三种模式应用的区域和行业存在差异,为分区域和分行业制定模式发展策略提供现实依据。此外,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互联网平台化的信息披露要求较不充分、各模式中投资者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最为突出等结论。最后,针对三种模式的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提出关于法制建设和信息披露、资本市场体系、不良资产基金、律师角色转变以及各方式结合应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对不良资产行业健康发展做出一定的边际贡献。
丁武龙[8](2020)在《TC银保监分局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改进研究》文中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农村金融实践反复证明一个事实,在所有的脱贫措施和思路中,金融扶贫效果较为明显,是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对脱贫工作的支撑也较为持久,后劲足,贫困户较为满意,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稳定脱贫。特别在产业扶贫中全国范围内重点推广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该业务推广实施以来,不仅能够较好地破解贫困户“贷款申请难、贷款成本贵、贷款时间慢、贷款流程复杂、贷款资料繁多”的难题,而且可以有效激发贫困户开展生产发展的内生动力,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和困难,亟待采取措施解决。本文以TC银保监分局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改进为实例,通过对TC银保监分局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当下流程存在培训环节缺失、宣传环节缺失、贷款三查环节不严谨、考核评价环节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需要对当前信贷流程进行优化改造,明确流程再造的要求是尽可能简化高效,使群众满意,依法合规,符合内外部审计的合规要求。扶贫小额贷款流程改进再造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能够为贫困户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根据客户类别,将该业务规划设计成为能够对贫困户融资需求动态变化做出及时反馈的高效业务流程,同时在业务流程中注重嵌入必要的风控机制,坚持以高效率的流程为出发点规划好组织架构并科学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科技资源,确保业务流程运行高效便捷。进而提出改进流程的原则为坚持精准扶贫,坚持依法合规,坚持发展生产、保障长期获益,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加强风险控制。明确流程再造的主要内容有:增加培训环节,从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方面着手,提出加强对贫困户的培训工作。增加扶贫政策宣传环节,从成立宣传中心、建立长效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等方面,强化政策宣传。改进三查环节中增加了贷后管理环节和优化风险防控环节,贷后管理重点从非现场检查、入户实地检查两个方面着手,在贷款发放后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和发展生产情况的监测引导;优化风险防控环节从成立贷款分类部门、不良清收部门两个方面着手加强风险防控。贷款三查环节还重点对调查与审查环节、贷款审批环节进行了优化改进。对优化考核环节从调整考核权重、增加被考评单位两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为保障流程顺利推进,提出四项保障措施,分别是完善机制和系统支持,推进宣传培训体系建设;完善信贷制度,落实好整改问责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加强信用建设,净化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对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着力解决现行流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提供一种思路和工作路径,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做出一定的理论探索。
刘小丽[9](2020)在《W农信社小额信贷风险及控制对策研究》文中指出W农信社是由农民、农村个体工商户、企业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长期以来,W农信社作为一家面向“三农”,支持“三农”,服务“三农”,为“三农”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以及农村产业的发展,并缓解了农村小企业和农户的融资困难。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一些金融网点逐步撤出,W农信社作为农村地区主要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在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特别突出的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服务“三农”的任务更加艰巨。然而随着信贷规模的不断增加不良贷款也在与日俱增,如何降低小额信贷风险,切实减少W农信社在经营中的风险是W农信社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以风险控制理论为基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以W农信社的小额贷款数据为基础,从W农信社的概况、小额贷款现状、小额贷款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三方面,运用调查问卷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来研究农信社小额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最后对W农信社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加快合规文化的培养强化信贷队伍的建设、建立合理信贷风险绩效机制等措施,有利于W农信社认识现状、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为邯郸农村信用社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韦芳媛[10](2020)在《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 ——以工行黄山分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消费者购房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已经上升到支柱产业的地位,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也在迅猛扩张。中国工商银行黄山分行成立于1984年,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2000年开始逐年增加,日趋成熟,截至2018年底,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在黄山市同业占比第二。但是,在信贷政策不断变化和愈加收紧的情况下,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风险隐患。近两年来,贷款逾期户数攀升不下,这无疑给黄山分行敲响了警钟,如何有效控制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已是刻不容缓。本文以工行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作为研究对象,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探析。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外的住房金融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其次,通过案例分析的模式,重点分析了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现状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三,基于笔者从工行内部系统下载数据后进行了筛选,以3238个数据样本为基础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阐述了目前实施的风险管理措施及成效。最后,根据以上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风险管理措施和改进方式。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借款人、房地产开发商、抵押物以及黄山分行内部管理。第二,针对借款人因素,研究发现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贷款余额、贷款发放年限、首付款金额是影响影响借款人产生违约风险的最显着的因素。第三,根据研究分析,提出对工行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的管理控制的改进和建议为:其一,加强借款人的风险防范,要多方面多渠道去核实资料的真实性和征信实时情况;其二,提出黄山分行应与保险公司达成协议,在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的同时给借款人配备贷款金额保险产品。最后,要强化个贷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并通过改变考核方式来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浅析清收不良贷款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清收不良贷款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X村镇银行绩效管理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2 案例正文 |
2.1 X村镇银行概况 |
2.1.1 X村镇银行的基本情况及问题的背景 |
2.1.2 X村镇银行组织框架 |
2.1.3 X村镇银行现行薪酬管理体系 |
2.2 管理问题描述 |
2.2.1 浮于表面的考评改革 |
2.2.2 经济下行的被动应对 |
2.2.3 错位的考核内容 |
2.2.4 关乎存亡的危机降临 |
3 案例分析 |
3.1 相关理论综述 |
3.1.1 绩效管理认知 |
3.1.2 绩效诊断与资源评估 |
3.1.3 绩效指标体系与考评工具 |
3.1.4 目标与关键成果考核法 |
3.1.5 组织文化与绩效管理的正向互动 |
3.2 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
3.2.1 绩效管理缺乏计划性 |
3.2.2 绩效考核方法混乱 |
3.2.3 绩效反馈未达到效果 |
3.2.4 绩效管理文化没有形成 |
4 X村镇银行绩效管理改进方案 |
4.1 制定绩效管理计划 |
4.1.1 制定绩效管理计划原则 |
4.1.2 成立人力资源部 |
4.2 确定OKR绩效考评办法 |
4.2.1 选择OKR绩效考评工具 |
4.2.2 工作分析与职位说明书撰写 |
4.3 明确绩效管理五个流程 |
4.4 以战略目标制定绩效指标 |
4.5 绩效考核指标与权重 |
4.5.1 公司级OKR指标 |
4.5.2 部门级OKR指标以资产保全部为例 |
4.5.3 员工个人OKR指标以资产保全部业务科员为例 |
4.5.4 绩效考评主体与指重设计 |
4.6 绩效反馈与结果应用 |
4.6.1 开展绩效面谈 |
4.6.2 建立绩效考评档案 |
4.6.3 绩效结果广泛应用 |
4.7 建立绩效管理文化 |
4.7.1 大力开展绩效管理宣传 |
4.7.2 提升管理层的领导能力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需进一步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X村镇银行绩效管理访谈提纲 |
附录2 X村镇银行绩效诊断面谈提纲 |
附录3 X村镇银行绩效面谈记录表 |
致谢 |
(2)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商行发展 |
1.2.2 政府干预与城商行发展 |
1.2.3 城商行风险识别、预警及处置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逻辑和研究思路 |
1.3.3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逻辑 |
2.1 区域均衡发展挑战、区域金融资源失衡和商业银行的崛起 |
2.1.1 经济增长的区域极化与区域金融资源失衡的相互作用 |
2.1.2 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与城商行的定位及其发展环境 |
2.2 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中的地方政府与城商行的关系 |
2.2.1 城商行在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中的作用 |
2.2.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行政干预 |
2.3 金融开放对城商行影响的数理模型论证 |
2.3.1 城商行的利润函数 |
2.3.2 金融开放条件下各类银行利润函数与反应 |
2.3.3 金融开放对各类银行的影响 |
2.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3章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主要情况 |
3.1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
3.1.1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的定位 |
3.1.2 中国城商行发展的主要特征 |
3.1.3 中国城商行发展的主要问题 |
3.2 中国城商行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区域经济不平衡是城商行发展的大背景 |
3.2.2 城商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
3.2.3 地方政府干预的影响 |
3.2.4 新常态条件下的发展要求 |
3.2.5 金融开放对城商行的冲击 |
3.3 本章研究小结 |
第4章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发展 |
4.1 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本质 |
4.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表现 |
4.1.2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
4.1.3 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
4.2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的互动作用机理 |
4.2.1 城商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4.2.2 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商行的作用机理 |
4.3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互动绩效实证检验——以辽宁为例: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
4.3.1 主要指标设计及数据来源 |
4.3.2 计量模型建立 |
4.3.3 计量处理与结果 |
4.3.4 计量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干预对城商行发展的影响 |
5.1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干预:历史、模式与动力 |
5.1.1 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系统的干预:金融分权的历史视角 |
5.1.2 地方政府干预城商行的动力 |
5.1.3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干预模式 |
5.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干预的作用机理 |
5.2.1 政府行为对城商行的直接作用机制:基于股权控制和行政干预渠道 |
5.2.2 政府干预对地方金融机构的间接作用机制:基于信用体系渠道 |
5.2.3 地方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及政府行为的反作用影响 |
5.3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干预影响的实证检验:以辽宁为例 |
5.3.1 政府行政干预指标设计及模型建立 |
5.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5.3.3 实证研究结论 |
5.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6章 城商行的风险及监测预警机制 |
6.1 城商行的风险类型及表现 |
6.1.1 市场约束带来的风险 |
6.1.2 政府干预带来的风险 |
6.1.3 城商行自身风险 |
6.2 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基于熵值法 |
6.2.1 指标设计 |
6.2.2 监测预警体系 |
6.2.3 实证分析及预警效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府救助和处置的国际经验借鉴 |
7.1 危机救助的经验借鉴 |
7.1.1 次贷危机期间的美国政府救助经验 |
7.1.2 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救助经验 |
7.1.3 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教训 |
7.2 市场化处置和退出的国际经验借鉴 |
7.2.1 健全法律法规 |
7.2.2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
7.2.3 退出的条件 |
7.2.4 退出的方式 |
7.3 对中国的启示 |
7.3.1 明确职责及流程 |
7.3.2 丰富市场化处置手段 |
7.3.3 存款保险向“风险最小化型”转变 |
7.3.4 建立危机信息共享和处置协调机制 |
7.4 小结 |
第8章 A城商行案例分析 |
8.1 案例背景 |
8.2 发展历程 |
8.2.1 经营规模扩张情况 |
8.2.2 经营效益增长情况 |
8.2.3 与地方政府关系 |
8.2.4 区域经济对A城商行的支持情况 |
8.3 风险承担 |
8.3.1 风险规模 |
8.3.2 原因探析 |
8.4 风险处置 |
8.4.1 处置框架 |
8.4.2 政府注资的方式 |
8.4.3 风险资产处置 |
8.5 处置效果 |
8.5.1 逐步恢复市场信心 |
8.5.2 有效修复监管指标 |
8.5.3 资产负债结构改善明显 |
8.6 经验总结 |
8.6.1 银行自身经验 |
8.6.2 政府层面经验 |
第9章 发展建议 |
9.1 推动城商行整合重组 |
9.1.1 整合重组的思路与模式 |
9.1.2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9.2 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9.2.1 厘清政府与银行边界,给与银行充分的自主权 |
9.2.2 加强与政府融资平台合作,拓展城商行生存空间 |
9.2.3 加快向零售银行转型 |
9.3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
9.3.1 多渠道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
9.3.2 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
9.3.3 健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
9.4 多措并举提高抗风险能力 |
9.4.1 将贷款权向总行集中,足额建立贷款损失专项准备 |
9.4.2 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综合竞争力 |
9.4.3 实施市场扩张战略,拓展利润来源渠道 |
9.5 提高对城商行的监管效能 |
9.5.1 加强“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框架的横向协调 |
9.5.2 强化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协调 |
9.5.3 发挥好金融科技在监管中的功能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资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 |
第2章 理论依据和研究综述 |
2.1 理论依据 |
2.1.1 内部控制理论 |
2.1.2 风险管理理论 |
2.1.3 资产组合理论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2 不良资产管理方式的研究 |
2.2.3 我国不良资产法治化建设研究 |
2.2.4 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后果分析 |
3.1 工商银行Z分行发展历程 |
3.2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 |
3.2.1 按照担保方式划分 |
3.2.2 按照产品划分 |
3.2.3 按照行业划分 |
3.3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
3.3.1 外部因素 |
3.3.2 企业内部因素 |
3.4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的后果分析 |
3.4.1 影响工商银行Z分行的发展 |
3.4.2 增大工商银行Z分行的声誉风险 |
3.4.3 影响区域金融的稳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管理方式与问题 |
4.1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管理方式 |
4.1.1 现金清收 |
4.1.2 诉讼清收 |
4.1.3 还款免息 |
4.1.4 以物抵债 |
4.1.5 破产重整 |
4.1.6 批量转让 |
4.1.7 呆账核销 |
4.2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
4.2.2 信贷管理水平较差 |
4.2.3 不良资产处置人员能力不足 |
4.2.4 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审批流程过于繁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先进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经验借鉴 |
5.1 银行主导跨区域产业重整模式 |
5.1.1 案例情况 |
5.1.2 关键要点 |
5.1.3 应用条件 |
5.2 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 |
5.2.1 案例情况 |
5.2.2 关键要点 |
5.2.3 应用条件 |
5.3 重点企业债务重组模式 |
5.3.1 案例情况 |
5.3.2 关键要点 |
5.3.3 适用条件 |
5.4 互联网+不良资产管理模式 |
5.4.1 案例情况 |
5.4.2 关键要点 |
5.4.3 应用条件 |
5.5 政府定向打包模式 |
5.5.1 案例情况 |
5.5.2 关键要点 |
5.5.3 应用条件 |
5.6 化解担保圈模式 |
5.6.1 案例情况 |
5.6.2 关键要点 |
5.6.3 应用条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商银行Z分行改善不良资产管理的对策 |
6.1 全面排查,摸清资产质量 |
6.2 放宽不良贷款处置政策 |
6.3 进一步拓宽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渠道 |
6.4 运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 |
6.5 加强与政府合作,充分利用政策资源 |
6.6 完善内部考核机制 |
6.7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访谈提纲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境外研究文献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适用性分析 |
1.4.2 “三性”原则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7.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产品综述 |
2.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结构 |
2.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2.1.2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方 |
2.1.3 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原因 |
2.1.4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
2.2 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分类 |
2.2.1 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
2.2.2 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 |
2.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
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
2.3.1 发展现状 |
2.3.2 外部环境 |
2.3.3 存在的问题 |
2.3.4 特点分析 |
第三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比较 |
3.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
3.1.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发行量分析 |
3.1.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
3.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比较 |
3.2.1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的评分依据 |
3.2.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得分 |
3.3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结论 |
3.3.1 高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3.3.2 中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3.3.3 低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第四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 |
4.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比较 |
4.1.1 历史数据比较 |
4.1.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
4.1.3 验证模型 |
4.2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比较 |
4.2.1 历史数据比较 |
4.2.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
4.2.3 验证模型 |
4.3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比较 |
4.3.1 历史数据比较 |
4.3.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
第五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
5.1 “四性”综合评价体系(ASLP)的建立及运用 |
5.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 |
5.2.1 大力发展适用性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5.2.2 适度发展适用性居中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5.2.3 谨慎发展适用性较差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5.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策略 |
5.3.1 不同类别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策略 |
5.3.2 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特点确定发展策略 |
第六章 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路径 |
6.1 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
6.1.1 组建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
6.1.2 评级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
6.1.3 规范汽车贷款证券的后期管理 |
6.2 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的发展路径 |
6.2.1 规范REITs的流程 |
6.2.2 完善REITs的信用增级分析 |
6.2.3 分析REITs评级的影响因素 |
6.2.4 明确REITs的发展方向 |
6.3 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
6.3.1 建立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
6.3.2 确定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原则 |
6.3.3 合理设计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方案 |
6.3.4 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 |
6.3.5 规范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框架和流程 |
6.4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
6.4.1 明确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程序 |
6.4.2 稳妥有序地发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
6.4.3 严格筛选PPP项目资产 |
6.4.4 采用主信托方式进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
6.4.5 完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七章 结论 |
7.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四性”的比较 |
7.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
7.3 衡量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标准、指标、依据、模型及评价体系 |
7.4 中国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的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银行个人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银行不良贷款研究 |
1.2.2 国内银行不良贷款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及内容 |
1.3.1 基本框架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银行不良贷款的概念界定 |
2.1.1 不良贷款的含义 |
2.1.2 不良贷款的分类 |
2.2 基本理论 |
2.2.1 内部控制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3.1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基本情况 |
3.1.1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概况 |
3.1.2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贷款业务类型及特点 |
3.1.3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贷款经营现状 |
3.2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不良贷款的基本情况 |
3.2.1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不良贷款的分布 |
3.2.2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不良贷款的特征 |
3.2.3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不良贷款的趋势 |
3.3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不良贷款案例分析 |
3.3.1 案例一——个人商务贷款之小企业法人授信不良 |
3.3.2 案例二——小额贷款投资集中于“三农” |
3.3.3 案例三——一手房操作错误,导致担保权落空 |
3.3.4 案例四——个人二手房贷款之贷款人潜在风险 |
4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
4.1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不良贷款成因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的发放和收回 |
4.1.3 问卷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4 结果分析 |
4.2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不良贷款形成原因 |
4.2.1 宏观经济影响 |
4.2.2 债务人潜在风险大 |
4.2.3 新兴的网络贷款的冲击 |
4.2.4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
4.2.5 内部员工综合技能有待提升 |
4.2.6 不良贷款清收和处置方式不太合理 |
4.2.7 信贷投放过于集中 |
4.2.8 银行对企业过度授信 |
5 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个人不良贷款防范及治理对策 |
5.1 积极应对宏观经济新常态 |
5.2 提升债务人潜在风险认知 |
5.3 加强对网络贷款管控 |
5.4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制 |
5.5 提升内部员工综合技能 |
5.6 做好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
5.7 优化信贷结构 |
5.8 防范客户过度授信 |
6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包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相关文献 |
1.2.2 关于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文献 |
1.2.3 关于信息不对称与信用风险的文献综述 |
1.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以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1 委托-代理人理论 |
2.1.2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
2.2 信用风险的特点 |
2.3 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
2.3.1 信用风险的识别 |
2.3.2 信用风险的度量 |
2.3.3 信用风险的监测 |
2.3.4 信用风险的控制 |
2.3.5 信用风险的处置 |
3 包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3.1 概况 |
3.1.1 基本经营情况 |
3.1.2 包商银行的组织架构 |
3.1.3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情况 |
3.1.4 信贷情况 |
3.2 包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历史沿革及贷款流程 |
3.2.1 包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历史沿革 |
3.2.2 包商银行的贷款流程 |
3.3 包商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3.3.1 信用风险识别方面 |
3.3.2 信用风险计量方面 |
3.3.3 信用风险监测与控制方面 |
3.3.4 信用风险处置方面 |
4 包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4.1 基于道德风险视角的信用风险分析 |
4.1.1 抵押品行权的不确定性 |
4.1.2 贷后跟踪不到位 |
4.1.3 预警机制和处置机制粗糙 |
4.2 基于逆向选择视角的信用风险分析 |
4.2.1 风险计量和识别手段落后 |
4.2.2 风险审批较为粗糙 |
4.3 基于委托-代理人视角的信用风险分析 |
4.3.1 贷款质量恶化 |
4.3.2 信用风险文化的缺失和信用风险意识的淡薄 |
4.3.3 大股东侵占储户的利益 |
5 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案优化 |
5.1 信用风险的识别 |
5.1.1 重视实地调查 |
5.1.2 重视“软信息”的价值 |
5.1.3 重视“贷后监测” |
5.1.4 重视金融科技 |
5.2 信用风险的度量 |
5.2.1 完善内部评级 |
5.2.2 引入CRM系统 |
5.3 信用风险的监测 |
5.3.1 细化信用风险指标 |
5.3.2 丰富信用风险个人指标 |
5.4 信用风险的控制 |
5.4.1 加强内控,提升合规文化 |
5.4.2 加强风险扎口管理授信政策引领 |
5.4.3 完善贷款定价机制 |
5.4.4 建立独立的审批机制 |
5.4.5 加强贷后管理 |
5.5 信用风险的处置 |
5.5.1 实施目标管理 |
5.5.2 落实处置责任 |
5.5.3 丰富处置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不良资产成因研究 |
1.2.2 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
1.2.3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逻辑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方向 |
2.1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与发展趋势 |
2.1.1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 |
2.1.2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发展趋势 |
2.2 银行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及其现实问题 |
2.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
2.3.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2.3.2 不良资产重组的概念 |
2.3.3 互联网平台化的概念 |
2.4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方向 |
2.4.1 优化方向一:缓解金融风险积聚 |
2.4.2 优化方向二:克服资产加速贬值 |
2.4.3 优化方向三:降低信息不对称 |
2.4.4 优化方向的不确定性 |
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不良资产证券化 |
3.1 不良资产证券化概况 |
3.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障碍 |
3.3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方向 |
3.3.1 稳步提升投资者的认购信心 |
3.3.2 科学组合基础资产的贷款分布 |
3.3.3 强化证券化中银行的主导地位 |
3.4 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以“19工元”为例 |
4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不良资产重组 |
4.1 不良资产重组概况 |
4.2 不良资产重组的现实障碍 |
4.3 不良资产重组的发展方向 |
4.3.1 丰富市场化参与主体 |
4.3.2 加强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协调 |
4.3.3 完善投资者现金回流和退出机制 |
4.4 不良资产重组的实践:以“华菱钢铁”为例 |
5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互联网平台化 |
5.1 互联网平台化概况 |
5.2 互联网平台化的现实障碍 |
5.3 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方向及实践 |
5.3.1 债权人处置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平安模式 |
5.3.2 不良资产服务商催收产业链创新:青苔模式 |
5.3.3 AMC和互联网平台战略合作创新:“AMC—阿里模式” |
6 三种优化模式的比较研究 |
6.1 三种优化模式的应用分布比较研究 |
6.1.1 发起主体的性质和优势 |
6.1.2 参与主体的数量和标准 |
6.1.3 实施的动因和政策支持 |
6.2 三种优化模式的资产特征比较研究 |
6.2.1 债权的类型和质量分布 |
6.2.2 债权的区域和行业分布 |
6.3 三种优化模式的效率效益比较研究 |
6.3.1 处置周期和信息披露 |
6.3.2 处置成本和社会效益 |
6.4 三种优化模式的风险比较研究 |
6.4.1 投资主体面临的风险 |
6.4.2 发起主体面临的风险 |
6.4.3 其他主体面临的风险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情况(截至2019/12/12) |
附录二 市场化债转股典型案例汇总(2016-2019年) |
附录三 文中简称与全称对应表 |
(8)TC银保监分局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扶贫小额信贷的概念 |
2.1.1 国际上的概念界定 |
2.1.2 我国的概念界定 |
2.2 扶贫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
2.2.1 国际上的发展历史 |
2.2.2 我国的发展历史 |
2.3 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理论 |
2.3.1 流程再造的概念及内涵 |
2.3.2 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 |
2.3.3 相关理论 |
2.4 扶贫小额贷款流程的主要模式 |
2.4.1 格莱珉银行模式 |
2.4.2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 |
2.4.3 信贷工厂模式 |
2.4.4 我国扶贫小额信贷实践中的主要模式 |
第三章 TC银保监分局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现状分析 |
3.1 TC市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概况 |
3.2 TC银保监分局整体流程现状 |
3.3 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 |
3.3.1 扶贫小额信贷的客户标准 |
3.3.2 扶贫小额信贷的申请条件 |
3.3.3 扶贫小额信贷的申请程序 |
3.3.4 扶贫小额信贷的使用 |
3.3.5 扶贫小额信贷的偿还 |
3.4 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运行存在问题分析 |
3.4.1 流程中培训环节缺失 |
3.4.2 流程中宣传环节缺失 |
3.4.3 流程中贷款三查环节不严谨 |
3.4.4 考核评价环节不完善 |
第四章 TC银保监分局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改进方案设计 |
4.1 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改进的目标及必要性分析 |
4.1.1 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改进的目标 |
4.1.2 扶贫小额信贷流程改进的必要性分析 |
4.2 扶贫小额信贷流程改进的原则 |
4.2.1 坚持精准扶贫,坚持依法合规 |
4.2.2 坚持生产发展,保障长期获益 |
4.2.3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加强风险控制 |
4.3 扶贫小额信贷流程优化改进内容 |
4.3.1 改进培训体系 |
4.3.2 改进宣传体系 |
4.3.3 优化贷款三查流程 |
4.3.4 优化完善不良贷款风险防控机制 |
4.3.5 优化完善考核环节 |
第五章 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改进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1 完善机制和系统支持,推进宣传培训体系建设 |
5.1.1 完善机制,推进宣传培训体系建设 |
5.1.2 引入系统支撑,推进宣传培训工作规范化 |
5.2 完善信贷制度,落实好整改问责机制 |
5.2.1 完善信贷制度,规范信贷行为 |
5.2.2 成立专职部门,保障贷款三查工作的独立性 |
5.2.3 落实好整改问责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
5.3 加大人才培养,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 |
5.3.1 加大人才培养,强化技能培训 |
5.3.2 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有效服务辖区经济 |
5.4 加强信用建设,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
5.4.1 开展信用等级评定,规范建档评级 |
5.4.2 加大信用惩戒,打击逃废银行债务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W农信社小额信贷风险及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1.2.2 农信社功能与风险结构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信社 |
2.1.2 小额信贷 |
2.2 信贷风险 |
2.2.1 信贷风险的特征 |
2.2.2 信贷风险的类型 |
2.3 信贷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 |
2.3.1 内部控制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3 风险限额管理理论 |
2.3.4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4 信贷风险控制 |
2.4.1 信贷风险控制流程 |
2.4.2 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W农信社小额信贷风险分析 |
3.1 W农信社基本情况 |
3.2 W农信社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流程及办法 |
3.3 小额信贷产品现状 |
3.3.1 小额信贷资产质量情况 |
3.3.2 贷款期限分析 |
3.3.3 行业分布 |
3.3.4 担保方式分析 |
3.3.5 小额信贷逾期天数分布 |
3.3.6 小额不良贷款分类分析 |
3.4 调查问卷分析 |
3.4.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4.2 调研实施 |
3.4.3 调研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W农信社小额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案例分析 |
4.2 存在的问题 |
4.2.1 贷前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
4.2.2 贷中审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2.3 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 原因分析 |
4.3.1 外部原因分析 |
4.3.2 内部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W农信社完善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的建议 |
5.1 优化W农信社内部控制环境 |
5.1.1 强化W农信社的法人治理结构 |
5.1.2 加强合规文化建设 |
5.1.3 加强信贷队伍的建设 |
5.2 完善岗位制衡机制 |
5.2.1 完善监督机制 |
5.2.2 严格落实岗位不相容原则 |
5.3 完善奖惩分明的业绩考核体系 |
5.3.1 完善责任认定机制 |
5.3.2 完善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 |
5.4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10)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 ——以工行黄山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结构框架 |
第二章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的理论基础 |
2.1 个人住房贷款相关基本概念 |
2.1.1 个人住房贷款的定义和产品分类 |
2.1.2 个人住房贷款的特征 |
2.1.3 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特征 |
2.1.4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类别 |
2.1.5 个人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 |
2.2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国外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情况 |
3.1.1 美国住房金融的发展历程 |
3.1.2 美国的住房金融机构和运作制度 |
3.1.3 其他国家个人住房贷款情况 |
3.2 对我国的启示 |
3.3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现状 |
3.3.1 我国房地产政策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历程 |
3.3.2 业务现状分析 |
3.3.3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特点 |
3.3.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现状 |
第四章 工行黄山分行的案例分析 |
4.1 工商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4.1.1 工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总体发展情况 |
4.1.2 工行安徽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4.2 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4.2.1 基本情况 |
4.2.2 组织架构 |
4.2.3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情况简要分析 |
4.2.4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现状 |
4.3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1 风险控制和管理方面 |
4.3.2 风险分散和转移手段方面 |
4.3.3 绩效考核机制方面 |
4.4 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的统计分析 |
4.4.1 样本数据来源、统计变量选取 |
4.4.2 分类变量的统计 |
4.5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的风险控制 |
4.5.1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 |
4.5.2 个人住房贷款的全流程管理 |
4.5.3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实施管理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行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 |
5.1 借款人的风险管理方面 |
5.2 银行内部风险管理能力方面 |
第六章 论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浅析清收不良贷款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X村镇银行绩效管理案例研究[D]. 高菁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 杨西水. 辽宁大学, 2020(07)
- [3]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资产管理研究[D]. 韩佩泽. 山东大学, 2020(05)
- [4]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D]. 孙汉康. 河北大学, 2020(02)
- [5]银行个人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某银行地级市分行为例[D]. 刘丹. 河南大学, 2020(02)
- [6]包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D]. 汪晖.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7]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D]. 张秀豪. 浙江大学, 2020(02)
- [8]TC银保监分局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改进研究[D]. 丁武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W农信社小额信贷风险及控制对策研究[D]. 刘小丽.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10]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 ——以工行黄山分行为例[D]. 韦芳媛.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