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浸渍过程的数学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陈蒲明,崔同尧[1](2020)在《铝电解阳极炭块浸渍过程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炭素阳极是铝电解中最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孔隙率高会导致阳极炭块消耗快、炭渣量升高,造成大量的浪费,是吨铝炭耗远超出理论消耗的主要原因;因此,预焙阳极加密技术的开发是一项具有很大价值的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阳极浸渍时,阳极表面形成滤饼的原因及结果,对阳极孔隙模型与浸渍过程做了一些合理的假设,如将微孔浸渍过程看做泊肃叶流动,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使用MATLAB来对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对不同浸渍压力、 QI(喹啉不溶物)浓度、浸渍剂粘度等参数进行模拟计算,从浸渍效率的结果来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优化。
张亚青[2](2018)在《移动床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模拟与工艺开发》文中指出目前煤炭主要用于直接燃烧,存在利用效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多联产工艺采用CFB锅炉排出的循环灰作为热载体对煤进行低温热解,获得煤气和焦油;热解炉中的半焦和循环灰返回CFB锅炉继续燃烧发电,实现了热、电、油和气的联合生产。本文就固体热载体煤热解工艺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和基本科学规律展开研究。考察了不同灰/煤放置方式、灰煤比、灰组成、灰粒径和升温速率等操作参数对煤热解挥发分二次催化的影响;开展高硫煤在热解/燃烧双阶段实验研究,考察了热解条件和外加矿物质对产物中硫分布和形态的影响,对热解半焦在燃烧过程中硫的二次释放进行研究;结合煤热解动力学研究同时充分考虑移动床中的传热机制,建立了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传热-反应二维数学模型;将C.Tien等人的模型应用于小试规模的颗粒床连续除尘实验,预测了颗粒床滤料性质、滤料直径、过滤料层高度和过滤气速等对粉尘捕集效率的影响;将镍基催化剂作为颗粒床滤料,考察了镍基催化剂优化的工艺条件、稳定性、再生性以及粉尘沉积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对煤焦油的分级冷凝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灰煤比越大、循环灰中Fe203含量越高、循环灰粒度越小、煤阶越低时煤热解挥发分受到的二次催化作用越显着。循环灰会增加热解气体产率,使热解气相产物中H2产率明显降低、CO2和C2+增加。循环灰的增加虽然使焦油的产率有所降低但焦油品质会得到改善。循环灰对煤的慢速和快速热解产生的挥发分具有相似的二次催化作用。循环灰能促进焦油中碳数≥26的组分裂解,从而使≤C25的组分不断增加。另外,循环灰不仅对沥青中含氧、含氮、含硫键的裂解有积极促进作用,还能催化烯烃聚合反应以及提高焦油饱和度。2.迁移到气相的硫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和煤粒径的减小而增多。石英砂与煤的质量比和升温速率对硫的分布几乎没有影响。CaO在煤热解挥发分析出过程中不仅能与气相含硫化合物发生反应,同时对焦油中的S也能起到一定的脱除作用,Fe203在煤热解过程中主要影响气相S至固相S的迁移,MgO、NaOH和KOH等金属氧化物添加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固硫作用。CaO和Fe2O3添加剂都抑制了热解过程中原煤硫酸盐硫的分解和热解固相产物燃烧时SO2的释放,且CaO的抑制作用显着强于Fe2O3。从热解/燃烧分级转化整体的角度看,在热解阶段CaO的固硫效果虽然低于Fe203,但是在燃烧阶段二者的固硫产物CaS比FeS更倾向于生成稳定的硫酸盐从而被固定在灰渣中。3.移动床固体热载体煤热解数学模型不仅可以预测热解气-循环灰-煤颗粒沿热解炉床层高度的温度分布,而且可以预测总挥发分和主要挥发分产物的逸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大颗粒煤的热解脱挥发分过程滞后于其升温过程。减小煤颗粒和灰颗粒的粒径以及提高灰煤比、移动床层速度、煤颗粒的预热温度和循环灰的初始温度都可以加快热解脱挥发分过程。煤热解挥发分的析出主要集中于床层高度0.08~0.24m,工业循环灰热载体移动床反应器中停留时间设计为3~4min是合理的。结合不同煤样的动力学研究,该模型能够对不同煤种热解脱挥发分行为的预测。由于烟煤具有较大热解活化能,其脱挥发分所需的理论床层高度高于褐煤。4.粒径为0~20μm的粉尘很难被颗粒床捕捉。从整个多联产过程来看,半焦作为颗粒床滤料由除尘器排出后可直接加入循环流化床燃烧炉作为锅炉燃料,省去了滤料的再生过程。由于焦油吸附的粉尘易于粘附在滤料介质表面,过滤效率的预测值略低于实验值,C.Tien的初始过滤效率模型预测结果可以作为滤料介质种类和颗粒床设计参数的选择依据。添加助剂Ce/Zr的镍基催化剂作为颗粒床除尘介质时,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再生性能得到显着改善。模拟真实煤热解挥发分含尘环境时,无论是粉尘中的惰性组分还是活性金属氧化物,其沉积时均会覆盖催化剂表面的部分活性中心。引入粉尘后,催化剂表面的C/A1的比值递减顺序为Si02<Blank<MgO<Fe203,这与气体产物产率顺序一致。5.煤热解挥发分的冷凝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相变过程,与冷凝温度和挥发分组成密切相关。当挥发分出口温度大于某一馏分的露点时,该馏分仍有可能冷凝。煤焦油的分级冷凝时,焦油中沥青质的质量分数可达90.99wt%。轻油最高含量可达82.21wt%。随着各级挥发分出口温度的降低,第1级焦油中富集的轻油、酚油、萘油逐渐增多,沥青逐渐减少。酚油和萘油逐渐向第2级富集,第4级冷凝器中的轻油含量显着得到改善。第1、2、3、4级挥发分出口温度分别为360℃、230℃、170℃、0℃时,其相对含量最高的组分分别为蒽、3,5-二甲基苯酚、萘和甲苯。随着冷凝器温度的逐级降低,单环芳烃的相对含量由8.05wt%显着增加至54.00wt%,多环芳烃的相对含量由52.41wt%减少至15.22wt%。
李艳[3](2018)在《无纬布针剌C/C喉衬材料的制备及其烧蚀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纬布针刺预制体克服了2D炭布叠层材料层间缺乏纤维连接的弱点,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适合于各种尺寸、各种形状并且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扩张段、延伸锥、刹车盘等领域。为了将该类型预制体应用于较为厚壁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上,本文进行了无纬布针刺C/C喉衬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表征了所得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能。采用小型发动机试车和全尺寸发动机试车两种方式研究了服役工况下无纬布针刺喉衬材料的烧蚀行为和烧蚀机制,为其使用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预制体内部合适的温度场是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有效致密的前提,对热梯度炉内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获得了沉积开始阶段和终止阶段针刺预制体内部的温度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热梯度致密化模型,设计了厚壁预制体分区致密的方案。通过温度控制方式可实现分区致密,通过对比外壁恒温控温和内壁恒温控温两种方式下的材料的致密化行为,结果发现,内壁恒温控温方式下针刺材料内部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合适的温度梯度,致密化行为符合分区致密方案,能够实现厚壁C/C复合材料密度由内至外的正向增长,致密均匀,致密效率相比现有整体CVI工艺提高了73.8%。在内壁恒温控温方式下,研究了热梯度CVI致密无纬布针刺预制体的致密化行为,结果发现,无纬布针刺预制体内部Z向存在平直的孔隙,更有利于碳源气体的深入渗透,500h内密度达到了1.27g/cm3,内部密度分布比较均匀。采用CVI+树脂联合增密、CVI+沥青联合增密、纯沥青增密三种致密化方式制备了无纬布针刺C/C喉衬材料,热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前两种技术制备的材料性能达到了喉衬材料的指标要求,且第二种技术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好综合性能,该材料的Z向室温拉伸强度和2800℃高温拉伸强度分别达到了24.7MPa和52.9MPa,明显高于广泛使用的针刺整体毡喉衬材料,同时热稳定性好,1000℃Z向热膨胀系数为1.4×10-6/℃,800℃Z向导热系数为81.9 W/(m·K)。材料的性能受预制体性能和最终热处理温度影响较大,当预制体Z向拉伸强度从0.0194MPa升至0.0628MPa,最终材料Z向拉伸强度从16.1MPa提高至31.5MPa,Z向压缩强度略有上升。经过不同温度的最终热处理,材料的力学性能均有下降趋势,并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性能降低越明显,但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通过小型发动机和全尺寸发动机表征了无纬布针刺喉衬材料在服役工况下的抗烧蚀性能。结果发现,无纬布针刺喉衬的平均线烧蚀率较低,烧蚀均匀,型面光滑。CVI+沥青联合增密的材料的平均烧蚀率仅为0.056mm/s,比CVI+树脂联合增密的材料低21%,试车后结构完整。CVI+树脂联合增密的材料氧化活性点多,烧蚀面粗糙,有细小的裂纹,抗热应力因子较低,但仍高于广泛使用的整体毡C/C喉衬材料,且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周绍建,黄剑,吴书锋,嵇阿琳,张智[4](2014)在《沥青浸渍炭化C/C复合材料密度及孔隙分布》文中提出文摘以径棒法编织成型预制体,采用沥青浸渍炭化工艺制备了C/C复合材料(1.50 g/cm3),采用CT检测了试件的密度分布特征,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压汞法分析了试件的孔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沥青浸渍炭化的工艺条件下,试件外端密度最高,由外端到中心沿径向密度递减;以坯体中心为参照点,同一圆周方向密度均匀分布;坯体开孔率沿径向由外端到中心递增;坯体大孔和中孔孔容积比率沿径向从外端到中心递增,而微孔孔容积比率则从外端到中心递减。
徐国忠,金文武,钟祥云,李绍峰,吴红运,王雨婷[5](2014)在《炭泡沫的最新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不同原料为主线,综述了炭泡沫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概述了炭泡沫改性及发泡机理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对炭泡沫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目前炭泡沫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炭泡沫低成本制备技术、炭泡沫制备过程参数调控以及改性方法对炭泡沫性能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整体炭泡沫制备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黄艳[6](2014)在《低QI浸渍剂沥青渗透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两类具有相近流变性能的黏结剂沥青和浸渍剂沥青,模拟炭材料的微孔分布选择滤材测定了两类沥青的渗透率,对比研究了浸渍剂沥青和黏结剂沥青的渗透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浸渍剂沥青的渗透性能远优于黏结剂沥青,浸渍剂沥青的渗透率为黏结剂沥青相应值的3.54~22.13倍,两类煤沥青的渗透性差异是由于其QI含量不同造成的,浸渍剂沥青极低的QI含量(0.2%以下)大大降低了煤沥青向多孔滤材内孔隙的渗透阻力,从而为提高沥青的浸渍效果创造了有利条件。微细炭黑粉的添加使浸渍剂沥青的渗透性能明显变差,沥青浸透率降低幅度高达39%~84%。与原生QI结构性质相类似的炭黑粉能较好地模拟浸渍剂沥青中原生QI颗粒对沥青渗透性能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沥青中原生QI组分对浸渍剂沥青渗透性能的负面影响。向浸渍剂沥青中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油酸可明显改善浸渍剂沥青的渗透性能,油酸改性沥青渗透率提高幅度为15%~55%。低QI浸渍剂沥青性能指标与组分组成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
曹曙林[7](2011)在《细结构产品浸渍工序质量稳定性控制》文中研究表明简要概括细结构产品浸渍工序中质量稳定性控制的影响因素,并对浸渍工序中原料、条件、过程因素及其对浸渍工序的影响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刘伟[8](2010)在《C/C泡沫预制体气相反应制备C/SiC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SiC复合材料以其低密度、高模量、低的热膨胀系数和高的导热系数等独特性能在新型光学反射镜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全面综述C/SiC复合材料反射镜的制备工艺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在气相反应过程中C/C预制体孔径分布不均匀而造成Si-C反应不完全、材料性能不高的缺点,在预制体制备过程中引入C泡沫的制备技术,得到了一种新型的C/C泡沫复合材料预制体。预制体再气相反应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的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C/C预制体孔隙率和孔径分布对气相反应制备C/SiC复合材料的影响规律,发现C/C预制体孔隙率为48.41%、最可几孔径分布为18μm时气相反应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性能较好,强度为146MPa,模量为221GPa。结合Si-C气相反应机理和C/C预制体孔径分布研究得出:当预制体孔径小于10μm时,气相Si在小孔内发生凝聚,Si-C反应产生的体积膨胀堵塞Si的扩散通道,造成反应终止。孔径大于10μm时,气相Si和C反应生成SiC。当Si-C反应完全后,若剩余孔径大于10μm时,则会在复合材料中留下气孔。结合C泡沫孔径分布均匀的特点和气相反应对C/C预制体孔结构的具体要求,首次在C/C预制体制备过程中引入C泡沫发泡技术,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C/C泡沫预制体。采用黏胶基碳毡为增强体,通过发泡工艺制备出了C/C泡沫预制体并经气相反应得到了C/SiC复合材料。黏胶基C/C泡沫预制体孔径分布在20μm左右时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性能较好,强度为137MPa,模量为150GPa。黏胶基碳毡本身强度不高和纤维被硅化是造成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采用T700 C纤维制备了整体碳毡,利用CVD C和SiC涂层对碳毡进行界面预处理后再发泡制备了C/C泡沫预制体。经CVD SiC 15h预处理的预制体气相反应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的性能较优异,强度为156MPa,模量为289GPa。高温热处理可以使C/C泡沫预制体中部分闭孔转变为开孔,为气相Si的扩散渗入提供了更多的孔隙通道。CVD SiC15h预处理的C/C泡沫预制体再经高温处理后,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强度为165MPa,模量为322GPa,热导率为106.2W·m-1·K-1。
刘朝晖[9](2007)在《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CRC+AC)是将CRC板的高强度与AC的行车舒适性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复合式路面结构,CRC作为刚性基础,主要起承重作用,表面AC层主要起功能作用。CRC+AC结构整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小,是重载交通高速公路长寿命路面结构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长潭高速公路、长永高速公路、325国道广东恩平一级公路大修工程为技术依托,根据CRC+AC的结构特点,围绕CRC+AC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荷载应力、温度应力、端部位移与结构、路肩板不配筋时纵缝拉杆受力分析与设计、层间剪应力分析、层间材料抗剪强度试验、CRC+AC结构设计、配筋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材料性能与实体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根据CRC+AC路面结构的特点,形成CRC+AC的结构体系理论;分析了CRC+AC结构的损坏模式,提出层间界面的滑动与推移、CRC板边冲断破坏和钢筋拉断破坏等三种主要破坏形式,层间滑动需要通过沥青面层厚度设计与层间结构与材料设计来控制;CRC板边冲断破坏可通过板厚与配筋设计进行控制;钢筋拉断破坏主要是通过配筋设计来满足混凝土体积收缩应力。应用空间等参元有限元模型,对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结构的最不利荷位及各参数对CRC板应力的影响规律,得到不同裂缝间距Ld时,CRC板的两种临界荷位,并分析指出最佳裂缝间距Ld=1.5~2.0m时,CRC+AC结构的受力状态最佳。为方便结构设计,分析了无沥青面层时CRC板的应力,并绘制诺谟图、回归计算公式,同时提出了地基模量Et的修正系数Kd。针对路肩边板不配筋的设想与实践,分析了边板配筋与不配筋时CRC板的端部位移,并运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考虑路肩边板纵缝拉杆约束条件下滑动区长度L1的计算。根据CRC+AC结构端部位移状况与工程实践,针对其与CRCP路面的不同,提出了桥梁伸缩毛勒缝的端部处理方式并与桥梁结构伸缩装置合并的处理模式及相应的结构形式。以CRC+AC结构层间界面剪应力分析、层间粘结层材料抗剪强度试验为基础,提出考虑层间剪切指标的沥青面层厚度设计模式,并综合考虑层间界面剪应力、粘结层材料抗剪强度、沥青面层车辙容许深度的沥青面层厚度确定方式以及层间界面结构形式与材料要求。根据CRC+AC的临界荷位与荷载组合,以现行规范JTG D40-2002为基础,以板底综合疲劳应力为指标,提出CRC板厚设计方法。提出以横缝边缘中部的荷载应力加相应位置横向温度翘曲应力的荷载组合Ⅰ为控制CRC板边冲断破坏的最不利荷载模式;并提出极端裂缝间距条件下CRC的板边冲断破坏验算方法。以JTG D40-2002中CRC板的配筋设计为基础,分析了裂缝的最佳间距(1.5m~2.0m)和裂缝的合适宽度(0.7mm~1.0mm),提出了纵向钢筋直径与间距的选择原则、布置方式与要求;提出CRC板的平面尺寸、接缝设置以及路肩边板不配筋时纵缝拉杆的设计。通过修筑CRC+AC及CRCP试验路,实际考察了CRC+AC的路用性能,积累了CRC+AC路面的设计与施工经验,成功解决了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包括钢筋制作、安装与支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指标,双掺量混凝土材料的膨胀性能控制,施工布料与振捣控制,端部处理施工等。并对试验路进行了跟踪观测,调查了试验路CRC板的裂缝变化情况。
任呈强[10](2006)在《沥青基碳材料浸渍—碳化的数值计算》文中认为碳/碳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造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课题,因此,以煤沥青为基体前驱体的低压浸渍—碳化法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工艺依然具有潜力可挖掘。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经在材料科学的许多领域成功应用,但是却几乎没有在煤沥青浸渍—碳化中应用的报道。可能是由于煤沥青的具体成分不明、缺乏非平衡中间态的数据和其特殊的平面芳环大分子结构。影响煤沥青浸渍—碳化的因素很多,建立适当的统计模型对煤沥青浸渍—碳化进行数值计算,对优化工艺、评价和设计原料、弄清演变机理、提高制备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此领域进行了下列探索性研究:通过对煤沥青中喹啉不溶物(QI)颗粒的受力分析,发现QI滤饼的形成类似于悬浮液的恒压过滤。对一维球体堆积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Endo等提出的渗透系数方程,对已知QI颗粒尺寸分布的沥青的滤饼渗透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接近。并定量计算了QI颗粒分布对QI滤饼的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小颗粒含量或增大其直径都可以提高滤饼的渗透系数。通过模拟渗透性实验,结合渗透性的理论计算,确定了增塑剂、絮凝剂和化学改性剂对煤沥青渗透性的作用机理。增塑剂通过在煤沥青中不同极性的分子间定向吸附,降低沥青的粘度来提高其渗透性。絮凝剂通过凝结小QI颗粒形成较大的凝胶束来提高沥青的渗透效率,与沥青的组分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改变沥青的粘度。改性剂与沥青中的低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增大了粘度,也增加了二次QI,前者对渗透不利,后者具有助滤作用,总体上使沥青渗透性大幅度降低。在考虑QI颗粒的尺寸分布、预制体的孔隙类型与尺寸分布的基础上,耦合液体沥青在不同介质中的流动行为,建立了煤沥青浸渍工艺的数学模型。计算发现闭孔难以被填充,浸渍效率主要由开孔浸渍效果决定,取得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讨论了沥青性能、工艺参数、预制体结构对浸渍效率的影响,为浸渍工艺优化和原料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成功地采用分段连续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改性沥青的TG-DTG曲线进行拟合,克服了单阶反应模型的不足。Coats-Redfern方法计算表明,三种伪组分的表观活化能和残碳率分别为36.807KJ/mol、185.205KJ/mol、65.828KJ/mol和20.5%、72.2%、94.3%,与甲苯可溶物、甲苯不溶而喹啉可溶物、喹啉不溶物的文献值接近,并且每一种组分的热解都是一级反应。对加热速率分别为2.5K/min、5K/min和10 K/min的沥青热失重进行计算,其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接近。在连续性二聚机理基础上,建立了煤沥青分子量分布的Monte Carlo模型,计算了煤沥青等温热解的分子量分布结果,与文献中的数据吻合良好。440℃时,反应时间延长,低分子量物质热解减缓,而中等分子量组分反应速率增加。温度从440℃提升到450℃,加剧了煤沥青热解,其中中等分子量组分的反应速率提高得更加明显。计算结果表明煤沥青分子量的一些参数如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散系数、分子量分布宽度等在碳化过程中存在遗传性。联合煤沥青的热解动力学方程与气泡生长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沥青中由于挥发分导致的气泡的生长过程,定性地解释了实验过程中的一些表观现象。尽管表面张力、液体粘度和温度对气泡的生长都会产生影响,但挥发分的增加是决定气泡生长动力学的主导因素。加热速率从2.5K/min升至10K/min,气泡生长动力学机制并不发生变化,然而气泡半径增长速率和液体的径向速率却成倍增大,易导致液态沥青外溢和固相半焦产生裂纹。与中温煤沥青相比,低温煤沥青产生的气泡尺寸更大。在“气泡有限逃逸”机制的基础上,将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的碳化分为两个区域,即液态反应区和固化半焦区,产生的气体大部分被限定在液相区,并在固相区释放。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能量方程、动力学方程、连续性方程组成的微分方程组,得到了温度、压力、沥青的转化率等在碳/碳复合材料中的分布。讨论了加热速率、试样厚度和原料沥青对这些参数的影响,为制定更合理的碳化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沥青浸渍过程的数学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浸渍过程的数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铝电解阳极炭块浸渍过程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阳极浸渍过程分析 |
2 浸渍过程数学模型 |
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1 计算参数选定 |
3.2 工艺参数对浸渍的影响分析 |
4 结论 |
(2)移动床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模拟与工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CFB燃烧/煤热解分级转化工艺 |
1.3 煤热解一次产物的催化反应 |
1.4 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 |
1.5 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数学模型 |
1.6 煤快速热解工艺中的油尘分离 |
1.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2.1 实验物料 |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2.3 实验分析与测试方法 |
3 循环灰热载体对煤热解初次挥发分的催化作用研究 |
3.1 循环灰对不同煤阶的煤热解初次挥发分二次催化作用 |
3.2 不同工艺条件下循环灰对初次挥发分的二次催化影响 |
3.3 循环灰对快速热解与慢速热解挥发分二次催化产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煤中含硫污染物在分级转化系统中的迁移行为 |
4.1 移动床热解过程中的硫迁移 |
4.2 CFB燃烧过程中碱性无机矿物质对气相硫释放的影响 |
4.3 CFB燃烧/煤热解分级转化工艺中硫的迁移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5 移动床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数学模型建立 |
5.1 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数学模型 |
5.2 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煤热解挥发分除尘/裂解一体化工艺开发 |
6.1 固体热载体煤热解挥发分颗粒床除尘 |
6.2 活性颗粒床滤料对挥发分的催化裂解作用 |
6.3 本章小结 |
7 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挥发分分级冷凝 |
7.1 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产物组成 |
7.2 焦油和水在四级冷凝器中的分布 |
7.3 各级温度对焦油馏分组成的影响 |
7.4 各级焦油的GC-MS组成及元素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论文的创新点及贡献 |
8.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无纬布针剌C/C喉衬材料的制备及其烧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1章 绪论 |
1.1 C/C复合材料概论 |
1.1.1 C/C复合材料的热物理特性 |
1.1.2 C/C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
1.2 C/C复合材料预制体研究现状 |
1.2.1 炭纤维预制体发展历程 |
1.2.2 针刺预制体制备技术 |
1.2.3 国外针刺预制体的发展与应用 |
1.2.4 国内针刺预制体的发展与应用 |
1.3 C/C复合材料致密化技术 |
1.3.1 CVI工艺 |
1.3.2 液相浸渍-炭化工艺 |
1.3.3 石墨化工艺 |
1.4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C/C喉衬材料研究现状 |
1.4.1 C/C喉衬材料的发展历程 |
1.4.2 国外C/C喉衬材料研究现状 |
1.4.3 国内C/C喉衬材料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制备与试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原材料 |
2.2.1 碳源前驱体 |
2.2.2 纤维 |
2.2.3 预制体 |
2.3 无纬布针刺C/C喉衬材料制备 |
2.4 性能测试方法 |
2.4.1 体积密度 |
2.4.2 孔隙分布 |
2.4.3 微观形貌分析 |
2.4.4 力学性能测试 |
2.4.5 热物理性能表征 |
2.4.6 密度分布情况 |
2.4.7 高温拉伸性能测试 |
2.4.8 抗烧蚀性能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VI致密无纬布针刺C/C喉衬材料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CVI工艺原理 |
3.3 CVI温度场数值模拟 |
3.3.1 边界条件设计输入 |
3.3.2 数学模型建立 |
3.3.3 计算结果 |
3.4 分区致密方案设计 |
3.5 试验验证情况 |
3.5.1 温度控制方式 |
3.5.2 致密效率对比 |
3.5.3 微观形貌对比 |
3.5.4 密度分布情况 |
3.6 无纬布针刺预制体的CVI致密化行为 |
3.6.1 预制体密度演变 |
3.6.2 微观形貌分析 |
3.6.3 密度分布情况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纬布针刺C/C喉衬材料的致密化及性能 |
4.1 引言 |
4.2 无纬布针刺C/C喉衬材料的致密化 |
4.2.1 致密化方式对无纬布针刺C/C喉衬材料基本性能的影响 |
4.2.2 不同致密化方式下材料的微观结构 |
4.2.3 不同致密化方式下材料的常温力学性能 |
4.2.4 不同致密化方式下材料的破坏行为 |
4.2.5 不同致密化方式下材料的Z向热性能 |
4.2.6 无纬布针刺C/C喉衬材料的高温拉伸行为 |
4.3 无纬布针刺C/C喉衬材料的孔隙特性 |
4.3.1 孔隙的光学图像 |
4.3.2 孔结构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纬布针刺C/C喉衬材料性能调控研究 |
5.1 引言 |
5.2 预制体性能调控对针刺C/C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最终热处理温度调控对无纬布针刺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1 最终热处理温度对基本性能的影响 |
5.3.2 最终热处理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 最终热处理温度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无纬布针刺C/C喉衬材料的烧蚀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小型发动机下无纬布针刺C/C喉衬的抗烧蚀行为 |
6.3 全尺寸发动机下针刺C/C喉衬的烧蚀机制 |
6.3.1 喉衬材料的表观烧蚀行为 |
6.3.2 烧蚀型面微观形貌分析 |
6.3.3 无纬布针刺喉衬烧蚀机制研究 |
6.3.4 IR-C/C喉衬材料烧蚀可靠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沥青浸渍炭化C/C复合材料密度及孔隙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密度分布 |
2.2 孔隙光学图像 |
2.3 压汞曲线 |
2.4 开孔率和比表面积变化 |
2.5 机理讨论 |
3 结论 |
(5)炭泡沫的最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炭泡沫的制备 |
1.1 以有机聚合物为前驱体制备炭泡沫 |
1.2 以中间相沥青为前驱体制备炭泡沫 |
1.3 以煤为原料制备炭泡沫 |
1.4 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炭泡沫 |
2 炭泡沫的改性 |
2.1 添加物改性 |
2.2 涂层改性 |
3 发泡机理 |
4 炭泡沫的应用 |
5 结束语 |
(6)低QI浸渍剂沥青渗透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石墨材料生产工艺中浸渍密实化处理 |
1.2.1 石墨材料的孔隙结构特点 |
1.2.2 石墨材料生产过程中浸渍的意义 |
1.2.3 炭材料浸渍密实化处理工艺过程 |
1.2.4 炭材料浸渍效果的综合评价 |
1.2.5 炭材料浸渍密实化处理模型 |
1.3 炭材料浸渍密实化处理用浸渍剂沥青 |
1.3.1 浸渍剂沥青对浸渍密实化处理的影响 |
1.3.2 浸渍剂沥青所含 QI 组分对浸渍效果的影响 |
1.3.3 煤沥青中 QI 组分的结构组成 |
1.4 炭材料生产用浸渍剂沥青开发现状 |
1.5 有关低 QI 含量浸渍剂沥青的研究 |
1.6 低 QI 含量浸渍剂沥青的生产方法 |
1.7 课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煤沥青原料 |
2.2 添加剂 |
2.3 沥青黏度的测定 |
2.4 沥青渗透性的测试 |
2.5 煤沥青常规性能指标测定 |
第三章 浸渍剂沥青渗透性能及其组分相关性研究 |
3.1 黏结剂沥青和浸渍剂沥青 QI 差异分析 |
3.2 黏结剂沥青和浸渍剂沥青的流变性能 |
3.3 黏结剂沥青和浸渍剂沥青的渗透性比较 |
3.4 黏结剂沥青和浸渍剂沥青渗透率随温度的变化 |
3.5 浸渍剂沥青高渗透性能原因分析 |
3.6 炭黑添加对浸渍剂沥青渗透性能的影响 |
3.7 油酸对浸渍剂沥青渗透性能的影响 |
3.8 浸渍剂沥青性能指标和组分组成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件 |
(7)细结构产品浸渍工序质量稳定性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浸渍工序原料控制 |
2 浸渍工序条件控制 |
3 浸渍工序过程控制 |
4 结论 |
(8)C/C泡沫预制体气相反应制备C/SiC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分辨率空间相机对反射镜的各种要求 |
1.1.1 高分辨率空间相机对反射镜材料的要求 |
1.1.2 高分辨率空间相机对反射镜轻量化结构的要求 |
1.2 反射镜材料和轻量化结构研究现状 |
1.3 C/SiC复合材料反射镜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
1.3.1 C/SiC复合材料反射镜的特色与优势 |
1.3.2 C/SiC复合材料反射镜的制备工艺 |
1.3.3 C/SiC复合材料反射镜的应用进展 |
1.4 液/气相反应工艺中C/C预制体的优化研究 |
1.4.1 C/C预制体优化的方法 |
1.4.2 C泡沫发泡技术在C/C预制体优化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
1.5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用主要原材料 |
2.2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
2.2.1 C/C泡沫预制体的制备 |
2.2.2 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物理及力学、热学性能测试 |
2.3.1 密度及孔隙率测试 |
2.3.2 残余Si和残余C含量测试 |
2.3.3 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测试 |
2.3.4 孔径分布测试 |
2.3.5 热导率测试 |
2.4 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表征 |
2.4.1 物相组成分析 |
2.4.2 显微组织结构观察与分析 |
第三章 C/C泡沫预制体的制备及其气相反应制备C/SiC复合材料的研究 |
3.1 气相反应C/SiC复合材料组成设计 |
3.1.1 气相反应C/SiC复合材料组成设计原则 |
3.1.2 C/C预制体孔隙率对气相反应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1.3 Si-C气相反应机理研究 |
3.1.4 小结 |
3.2 C/C泡沫预制体的设计思路 |
3.2.1 C泡沫的结构 |
3.2.2 C泡沫预制体气相反应制备C/SiC复合材料研究 |
3.2.3 C/C泡沫预制体的设计 |
3.2.4 小结 |
3.3 C/C泡沫预制体气相反应制备C/SiC复合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
3.3.1 C/C泡沫预制体的制备 |
3.3.2 C/C泡沫预制体气相反应制备C/SiC复合材料 |
3.3.3 小结 |
3.4 C/C泡沫复合材料预制体的优化制备 |
3.4.1 碳毡界面涂层预处理 |
3.4.2 C/C泡沫复合材料预制体的制备 |
3.4.3 高温热处理对C/C泡沫预制体孔隙率的影响 |
3.4.4 小结 |
3.5 C/C泡沫预制体处理方式对C/SiC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5.1 界面涂层预处理的影响 |
3.5.2 高温热处理的影响 |
3.5.3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RC+AC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分析 |
2.1 CRC+AC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分析体系理论 |
2.2 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 |
2.3 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荷载应力有限元分析 |
2.4 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RC+AC端部位移分析与端部处理方式 |
3.1 CRC+AC结构端部位移分析模型 |
3.2 CRC复合材料的参数 |
3.3 CRC板的端部位移分析 |
3.4 CRC板端部位移有限元分析 |
3.5 CRC+AC复合式路面端部处理方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RC+AC路肩板不配筋时纵缝拉杆受力分析 |
4.1 路肩板不配筋时纵缝拉杆的设置与形式 |
4.2 CRC板和路肩素混凝土板纵缝拉杆的受力分析 |
4.3 CRC板在回复位移时拉杆的受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RC+AC层间界面剪应力分析 |
5.1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与计算软件 |
5.2 CRC+AC层间界面水平剪应力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RC+AC层间界面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
6.1 层间界面抗剪强度测试设备 |
6.2 层间界面抗剪强度试件制备 |
6.3 层间界面抗剪强度测试步骤 |
6.4 层间界面抗剪强度测试结果 |
6.5 层间界面抗剪强度的稳定性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CRC+AC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
7.1 设计基础 |
7.2 CRC+AC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
7.3 沥青面层(AC)结构厚度设计 |
7.4 CRC板结构厚度设计 |
7.5 CRC板结构配筋设计 |
7.6 CRC+AC复合式沥青路面接缝与端部设计 |
7.7 CRC+AC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与设计示例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CRC+AC复合式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工程应用 |
8.1 CRC+AC复合式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
8.2 CRC材料性能试验与裂缝控制 |
8.3 CRC+AC复合式沥青路面工程应用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10)沥青基碳材料浸渍—碳化的数值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碳材料概述 |
1.1.1 碳元素及其结构 |
1.1.2 碳材料的结构及应用 |
1.2 碳/碳复合材料概述 |
1.2.1 碳/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应用 |
1.2.2 碳/碳复合材料的致密化技术 |
1.3 基体前驱体沥青概述 |
1.3.1 煤沥青的组成与性能 |
1.3.2 煤沥青的碳化 |
1.3.3 煤沥青组成对碳/碳复合材料的影响 |
1.4 材料制备与性能的计算模拟 |
1.4.1 材料计算的意义 |
1.4.2 碳/碳复合材料的数值计算现状 |
1.5 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煤沥青中喹啉不溶物滤饼的渗透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 |
2.3 理论模型 |
2.3.1 滤饼的形成分析 |
2.3.2 滤饼的孔隙率模型 |
2.3.3 滤饼的渗透性模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孔隙率模型的验证 |
2.4.2 渗透系数的实验对比 |
2.4.3 粒径分布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添加剂对沥青渗透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原料沥青的组成结构 |
3.3.2 煤沥青渗透性理论 |
3.3.3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 |
3.3.4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
3.3.5 交联剂的作用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煤沥青浸渍的数值计算 |
4.1 前言 |
4.2 浸渍模型 |
4.2.1 浸渍过程分析 |
4.2.2 浸渍热力学 |
4.2.3 浸渍动力学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浸渍效率的验证 |
4.3.2 浸渍效率的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煤沥青碳化动力学 |
5.1 前言 |
5.2 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热失重曲线分析 |
5.3.2 动力学模型 |
5.3.3 热失重实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煤沥青在碳化过程中的分子量分布模拟 |
6.1 前言 |
6.2 Monte Carlo模型 |
6.2.1 碳化机理 |
6.2.2 反应模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反应时间对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6.3.2 碳化温度对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6.3.3 原料沥青对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煤沥青在碳化过程中孔隙的计算 |
7.1 前言 |
7.2 基本控制方程 |
7.2.1 孔洞的形成机理 |
7.2.2 控制方程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气泡生长动力学 |
7.3.2 加热速率对气泡生长的影响 |
7.3.3 原料沥青对气泡生长的影响 |
7.3.4 沥青粘度对气泡生长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碳/碳复合材料碳化过程中温度与压力分布 |
8.1 前言 |
8.2 理论计算模型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温度与压力场分布 |
8.3.2 加热速率对温度与压力的影响 |
8.3.3 试样厚度对温度与压力的影响 |
8.3.4 原料沥青对温度与压力的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四、沥青浸渍过程的数学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铝电解阳极炭块浸渍过程规律研究[J]. 陈蒲明,崔同尧.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2020(04)
- [2]移动床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模拟与工艺开发[D]. 张亚青.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3]无纬布针剌C/C喉衬材料的制备及其烧蚀机制研究[D]. 李艳.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4]沥青浸渍炭化C/C复合材料密度及孔隙分布[J]. 周绍建,黄剑,吴书锋,嵇阿琳,张智. 宇航材料工艺, 2014(06)
- [5]炭泡沫的最新研究进展[J]. 徐国忠,金文武,钟祥云,李绍峰,吴红运,王雨婷. 材料导报, 2014(23)
- [6]低QI浸渍剂沥青渗透性能研究[D]. 黄艳. 武汉科技大学, 2014(03)
- [7]细结构产品浸渍工序质量稳定性控制[J]. 曹曙林. 炭素技术, 2011(03)
- [8]C/C泡沫预制体气相反应制备C/SiC复合材料的研究[D]. 刘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3)
- [9]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研究[D]. 刘朝晖. 长沙理工大学, 2007(12)
- [10]沥青基碳材料浸渍—碳化的数值计算[D]. 任呈强. 西北工业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