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和沟坑口采矿方法演变及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武智勇[1](2021)在《冀北山地采空塌陷区地质灾害模式及致灾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山地老采空区地面移动变形破坏是地面建筑的主要威胁,因此,如何保证城市建设不受采空区的影响、确保地面建筑的安全性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冀北山地鹰手营子矿区为例,综合采用资料收集、野外地质调查、原位监测、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山地老采空区地面地质灾害机理及场地适应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依据冀北山地鹰手营子矿区煤矿开采引起的山地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分布特征,将山地煤矿老采空区场地破坏致灾模式划分为四类:滑动式致灾模式、拉张式致灾模式、沉陷式致灾模式和垮塌式致灾模式。这四类场地破坏模式分别受控于研究区岩石类型及性质、煤层的倾角、断层和地形及第四系松散层。(2)设计并进行了采空区不同岩性冒落物压实蠕变试验,揭示了老采空区冒落破碎岩石的压实蠕变结构变化过程特征。采空区冒落物压实试验表明破碎岩石压实蠕变过程可分成快速压实阶段、缓慢压实阶段和稳定固结阶段。破碎岩石的蠕变特征受载荷、岩性和岩石粒径的综合影响,荷载越大,岩石蠕变变形量越大,蠕变时间越长;破碎泥岩的蠕变变形量和时间最大,其次是砂泥岩混合体,砂岩最小。蠕变过程中,岩石粒径变化程度受岩性、载荷大小的影响,载荷越大,岩石强度越低,粒径变化越大。(3)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实现对采空区进行地面稳定性评价,将研究区分为不稳定、较不稳定、相对较稳定、相对稳定四类地区。利用研究区的地裂缝分布情况和房屋受损情况进行验证,发现地裂缝的长度、宽度和数量以及房屋受损率逐渐增大,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评价结果的有效性。(4)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研究区域地表沉降量、倾斜值、曲率值和水平变形值,评价了煤电机工业园区的地面稳定性,通过模拟对地面施加荷载的方式对该区域剩余移动变形和上覆岩层“活化”进行了计算和判别,对研究区进行了场地适应性评价,将其划分为场地适应性Ⅰ级、场地适应性Ⅱ级、场地适应性Ⅲ级和场地适应性Ⅳ级。场地适应性Ⅰ级的地区主要位于勘查评价区的西北和东北角;场地适应性Ⅱ级的地区主要位于老一路、中风眼、沙石堆和南环路所围区域;场地适应性Ⅲ级的地区主要位于四层煤出露位置以北及西风眼、中风眼以南所围成区域,以及燕鹰游艺机厂西南和勘查治理区以北所围成区域。场地适应性Ⅳ级的地区主要位于南环路以北及四层煤出露位置以南的区域。本论文图94幅,表格25个,参考文献共237篇。
万蕊[2](2020)在《《我国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设计研究 ——以望城岗冶铁遗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矿冶类遗址主要指因采矿、冶炼和铸造而遗留下来的工业设施、建筑厂房、手工业作坊、冶炼原料等相关遗迹和文物,不但深刻反映了我国丰厚的矿冶历史文化资源,还见证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历程。矿冶类遗址作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手工业及工业生产的文化遗产一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矿冶类遗址因其遗址本体脆弱、专业性较强、价值认知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阐释与展示工作进展不顺利。随着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作的重视,开始出台众多与工业遗产相关的法律政策,其中有部分条例与矿冶类遗址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应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全面地阐释与展示矿冶类遗址的价值内涵。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两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分别包括34处和37处矿冶类遗址。本文以矿冶类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研究分析这34处和37处矿冶类遗址的阐释与展示方式、内容等现状情况,梳理了目前矿冶类遗址的阐释与展示存在的困境,通过确定矿冶类遗址的阐释主题与视角,以矿冶类遗址价值内涵为核心,结合矿冶类遗址的自身特点,依据矿冶类遗址的构成要素,归纳总结出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的内容;通过分析矿冶类遗址本体情况及所处环境,较为全面的梳理出矿冶类遗址的阐释与展示模式;为大力宣扬矿冶类遗址包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多种不同类型的阐释与展示方式,构建适合矿冶类遗址的阐释与展示体系。最后,结合望城岗冶铁遗址公园的实践设计项目,以望城岗冶铁遗址的价值特征为出发点,根据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体系的研究成果,提出“一带、四区、多点”的展示结构,形成以展示汉代冶铁和农耕文化的冶铁遗址公园,为矿冶类遗址公园的阐释与展示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最终促进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多样性。
李岚[3](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梁啸[4](2020)在《郑州商城手工业遗存研究》文中认为郑州商城是商代第一座都城已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以往对郑州商城的研究大多涉及分期、年代、性质、布局、演变、墓葬、铜器及城防等方面,相比较而言关于手工业遗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并且,以往关于郑州商城手工业的研究或侧重某个手工业部门的生产环节或年代;或侧重某个手工业作坊区的某一类或几类遗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既没有全面收集与手工业遗存相关的资料,有些研究例如年代判定也存在一定问题,也没有将手工业遗存的研究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经济水平、城市发展和阶级统治等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语境化研究。本文拟对郑州商城的手工业遗存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研究,依次讨论郑州商城手工业遗存的分期年代、生产状况及附属遗存等,再分析手工业遗存与城市、社会、国家之间的关联,进而讨论城市化、社会复杂化及国家演进的程度。关于郑州商城手工业遗存的分期与年代。首先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对主要地点的陶器进行分型分式,进而将各单位分成先后有别的数组,然后与以往郑州商城总体分期的成果进行对比,以判定各地点的相对年代。关于铭功路西制陶、南关外铸铜、紫荆山北铸铜这三处作坊的使用年代,本文提出了一些修订意见。本文推断紫荆山北制骨遗址应从二里冈下层一期延用至二里冈上层一期,而宫殿区人头骨沟的年代应属于二里冈上层二期。另对二里冈的酿酒、制骨和铸铜遗存、黄委会青年公寓的Y1和周围灰坑、北二七路Y1、河医二附院的白色料礓面、铜锈和浇铸陶范碎块等铸铜遗存、医疗器械厂的铜渣和木材公司的残铜片和坩埚残片等遗存的年代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关于郑州商城手工业生产的状况,本文从操作链角度,重点梳理了制陶、铸铜、制骨三个门类的生产环节及其相关遗存。例如制陶包括原料获取、坯泥制备、陶坯成形、晾坯、烧制等环节;铸铜包括材料制备、制范、铸造及铸后加工等环节;制骨包括原材料获取和制作(包括切割、削、磨、钻、雕等具体环节)两部分。尽量结合实物遗存对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分析,并对一些遗存的具体功能做了可能性推断。也分析了一些其他种类的手工业遗物,并推测有的可能在城内也存在相应的作坊。几处手工业作坊的附属遗存主要包括房址、墓葬、祭祀和占卜四类。对房址的建筑技术、实用功能和平面布局等进行了讨论;以随葬品的多少等对墓葬的级别进行了划分,并对墓主的手工业者身份进行了推断;通过分析与占卜、祭祀相关的遗迹与遗物,讨论了手工业生产活动中对占卜和祭祀的重视。通过分析郑州商城手工业产品及其生产设施的种类和数量,讨论了郑州商城手工业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关系,手工业与农业生产、社会生产力提升、城市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改善、早商王朝阶级统治之间的关联等问题,认为郑州商城的手工业发展加剧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使各手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更加细化和明确化,而且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标准化、模件化、协作性和可预见性的生产体系。手工业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加速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加剧了阶级分化。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手工业产品的剩余,使得交换和贸易更加频繁,从而促进了商业的萌芽。王室手工业是早商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手工业产品特别是青铜器是早商王朝祭祀和战争活动的重要物质载体。王室对手工业生产的集中管控也体现了统治者对整个国家的强大控制力度。郑州商城手工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它在早商聚落中的超级大城地位,从而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强化了郑州商城的都城地位。
杜长乐[5](2020)在《基于折现现金流量的Boffa铝土矿采矿权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和引领下,为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国内企业对外矿业投资越来越多,由于矿业开发具有建设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在矿业投资活动中,矿业权价值评估对于投资方合理配置矿产资源、预先控制投资风险、科学进行投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论文在对Boffa铝土矿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种采矿权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确定了适用于Boffa铝土矿采矿权的评估方法,即折现现金流量法。论文针对境外Boffa铝土矿采矿权的特点,对影响折现现金流量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参数选取应该关注的问题和建议,建立了基于折现现金流量的采矿权评估模型,并针对Boffa铝土矿服务年限的前20年(对应可采储量18,988.61万吨)的部分采矿权进行了价值评估。Boffa铝土矿采矿权价值评估结果表明:应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能够客观反映Boffa铝土矿采矿权的价值,可为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邹桂森[6](2020)在《江西瑞昌铜岭遗址商代冶金考古综合性研究》文中指出长江中地区是商文化在南方重要的分布区域之一,也是中国铜矿、锡矿资源较为集中区域,发现了较多先秦时期矿冶遗址。其中,江西瑞昌铜岭遗址为该区域内目前所确认的唯一一处年代明确的商代中期为主体的采矿、冶炼遗址。长期以来,商文化青铜矿料来源问题为学界所关注,学者通过相关遗址研究认为,在二里岗时期商人向南扩张,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南方铜、锡等珍贵资源,虽然已对该区域内相关遗址作了详细的梳理及分析,但对于该时期相关冶金遗址的科技分析较少,在探讨与中原地区青铜矿料来源关系的问题上仍有较大缺环。本论文以江西瑞昌铜岭遗址冶炼区(铜岭焦炭厂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元素及成分分析、铅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手段对遗址发掘出土的冶金遗物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铜岭遗址冶金技术、生产规模、冶金遗物空间分布及其与同时期相关遗址出土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对比等问题研究。研究方法上,根据遗址情况及出土冶金遗物特征,将重选方式引入到冶金考古遗址取样当中,有效地获取了丰富的冶金遗物,为遗址分析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同时,通过对重选得到炉渣的观察,总结了该遗址商代地层中炉渣的特征形貌,对实际考古发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不同层位、不同区域间取样及以重选方式获取的炉渣,结合实际考古发掘及勘探情况,尝试通过基于地层炉渣质量的方式估算遗址红铜产量及矿石消耗量。在取样方法上,这是对传统取样方法的创新,对冶金考古遗址取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研究维度上,通过对遗址产量估算也可拓展对该遗址在商时期规模及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对铜岭遗址出土的矿石、炉壁、炉渣等冶金遗物的综合分析,确认了该遗址存在合金化活动,结合出青铜工具情况,推断其有可能存在铸造活动。通过对冶金遗物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构建了瑞昌铜岭遗址是一个集采、冶、合金化为一体的古代铜矿冶遗址,以采、冶为主,兼有小规模合金化活动,可能存在铸造青铜工具的功能,遗址功能分区明确,采、冶分离。结合对遗址冶金遗物重选及检测分析,对遗址各区域功能进行了划分,初步厘清了发掘区内商代台基各分区功能,存在矿石的破碎、矿石与燃料混合等区域,及冶金活动过程中起指挥作用的房址,表明其有可能为冶炼活动前处理及指挥平台,也有可能为主要冶炼平台但却对该平台内的冶金遗物做严格清理。并通过对重选获得冶金遗物情况初步划定了冶炼区东侧分布范围。对遗址出土冶金遗物的铅同位素分析可知,根据206Pb/204Pb比值可将炉渣分为高比值组与低比值组,且高比值组炉渣均为红铜炉渣且不含Ag、Sb等特征元素,低比值组含硫化物且含Ag、Sb等特征元素,结合遗址出土孔雀石的情况初步判断冶炼活动其至少使用了两种矿石,氧化矿来源于本地,而含硫矿石则有可能为外来输入。本研究首次检测到铜岭遗址有高放射性成因铅矿石的存在,是商代高放射性成因铅研究的重要收获,对比其他商代遗址出土含高放射性成因铅的青铜器中铅含量低于1%的铅同位素比值数据可知,两者之间差别较大,应不同源。并对比了冶炼炉壁内挂渣与铜颗粒的铅同位素比值,存在较大差异,认为使用冶金遗物进行溯源时应结合更多科技检测手段进行分析。此外,通过对瑞昌铜岭的研究成果与赣北地区相关遗址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认为瑞昌铜岭与德安地区存在铜锡矿料资源双向流通的情况。对于区域外青铜资源流通问题的讨论,仍需要对该遗址冶金遗物结合其他科技手段检测分析,对其他相关铸造遗址的材料及实验数据进行更多的探讨。
赫素祯[7](2019)在《商代手工业遗址分布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手工业作坊是古代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场所。从事商代手工业作坊分布的研究,对认识当时手工业发展状况、聚落等级与功能、社会组织模式等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文章依据历年考古发掘的商代铸铜、制陶、制骨、玉石加工及盐业作坊的材料,运用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手工业遗址分布形态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释手工业作坊和分布形态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并对手工业研究历史与现状、文章的研究内容、意义与方法进行介绍。第二章为手工业遗址的发现与分布特点。主要对考古发现的手工业遗址进行统计,并对典型遗址进行介绍,总结手工业作坊遗址的分布特征。认为商文化范围内,铸铜作坊主要分布在都城及区域性中心聚落遗址;制陶作坊各聚落普遍设置,因地制宜,遍地开花;大型制骨、石器作坊主要分布在都城遗址中,普通聚落遗址也存在制骨、石器加工活动;玉器作坊目前仅在都城遗址中发现,但不排除方国遗址中存在制玉作坊的可能。盐业作坊主要分布在晋南及山东渤海南岸地区。聚落范围来看,都城及区域性中心聚落中,手工业作坊主要分布在宫殿区外,有郭城的遗址,手工业作坊多位于郭城内;都城遗址中,宫殿区内往往还保留直接服务于王室的手工业作坊。第三章为手工业遗址分布与商代社会。主要考察手工业作坊分布与商代聚落人群、原料分布、管理模式的关系。认为聚落等级越高,手工业作坊的种类越齐全、规模越大;不同手工业作坊受原料分布的影响程度不同,制陶手工业受原料影响较小,盐业作坊分布主要受原料分布的影响,铸铜作坊的设立与原料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种类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模式不同。铸铜、制玉、盐业手工业作坊都采用官营模式,由国家垄断生产。制陶、制骨、石器生产管理比较松散,允许民间设立相关作坊。第四章为手工业遗址分布的发展演变。观察商代前后两期手工业作坊的分布形态,并总结变化特点。认为从商代前期发展到商代后期,都城内手工业作坊的种类增加,规模增大;不同性质手工业作坊的分布由散落到集中,相同性质手工业作坊生产的产品由互补到独立。青铜礼器的生产铸造权下移;制陶作坊的分布随聚落人群的流动发生变化。第五章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与总结。
焦英博[8](2018)在《煤炭矿区生态建设政府规制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煤炭资源是我国基础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早期的煤炭资源开发,无论从是从矿区勘探、开采、矿区退役等各环节,都没有重视环境污染和生态建设问题,导致煤炭开采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生态重建压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社会各界同各级政府也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开始积极探索煤炭开采中的生态建设途径和措施。由于煤炭矿区生态建设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亟需从企业责任、社会参与及政府规制等各角度研究煤炭矿区生态建设问题。本研究梳理了煤炭矿区生态建设政府规制的相关理论,从信息不对称、激励相容和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分析了煤炭矿区生态建设过程中政府规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多重多层委托代理下政府规制方和被规制的企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上政府规制都存在政府难以控制煤炭开发企业的问题,这是导致政府规制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同时,本研究认为,煤炭资源开发的不同阶段,政府规制的措施和重点应有所不同。在煤炭资源开发规划阶段,政府规制的核心任务是对企业的资质及其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以确保企业进入规则范畴后能够有效地实现生态建设。在煤炭资源开发和生产阶段,围绕生态建设所涉及的大气污染、地表污染和水污染等问题,政府各部门都应参与到煤炭矿区的生态建设过程。煤炭矿区进入退役阶段后,土地复垦和再开发利用、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是政府规制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本研究以P、Y两市煤炭矿区生态建设过程中政府规制态势为案例,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了两市煤炭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矿山环境治理保证基金、煤炭资源开发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主要污染以及当地政府相关政策等内容,评估了政府规制的绩效。通过实地调研,访谈了P、Y两市煤炭矿区的生态建设主要负责人和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水利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等相关人员。研究结果显示,当前煤炭矿区生态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是以监管为主,企业是最重要的生态建设主体。在当前生态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煤炭矿区生态建设的效果主要依赖企业,同时企业面临被多头环境管理部门管辖的局面,承受着大量的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本研究认为,在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方面,政府应该积极承担更多的职能,服务生态建设的总体大局,促进生态治理收益的货币化和多元化。未来的煤炭矿区生态建设收益的市场化,也能够一定程度提高企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煤炭矿区的生态治理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制度保障。为了解决煤炭矿区生态建设政府规制中的问题,本研究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基于项目管理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构建煤炭矿区生态治理办公室的构想。在该模式下,国家和地方能够实现高效的垂直管理,通过建立资源池、统一标准、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协同工作机制和制定明确的赏罚规则,不仅能为企业生态建设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也可为企业生态建设的收益实现提供政策支持和依据,从而能够整合煤炭矿区生态建设的多元力量,推进煤炭矿区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赵珍理[9](2018)在《民国滇越铁路视域下个旧锡矿与个旧城市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滇越铁路的修筑方便了个旧大锡的外运。但其对个旧矿业和城市的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不可估计过大。个旧在近代发生了交通方面(滇越铁路修通)的变化后,个旧矿业现代化生产并没有全面地开展起来,个旧城市的发展并不似东部其他矿业城市一样现代化特征明显。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滇越铁路及其支线个碧石铁路的修通构筑了滇南围绕个旧为中心的铁路网,为个旧大锡的运出及物资的运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个旧的区位因素、地理条件及社会历史环境的限制,使得个旧作为一个重要的矿业城市,即使拥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如滇越铁路的修通,但因个旧自身的内驱动力不足而致个旧的现代工业发展仍很落后。个旧锡业生产中实现机械化的大多是政府主导型企业,大部分的锡业生产仍以私矿的土法生产为主。因资本缺乏等原因,以致滇越铁路对个旧锡业引进机械化工业生产设备的作用有限,滇越铁路的修通促进了个旧锡业的繁荣,而繁荣时期的大锡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加大人力投入的结果。滇越铁路方便了大锡的外运,但是因为滇越铁路工程设计缺陷,且缺乏与其起到联动作用的次级交通运输线路,致使滇越铁路的运输效能未得到全力发挥。个旧城市“因锡而生,因锡而兴”,滇越铁路的修通又促使了个旧锡业的繁荣,因此个旧城市的发展是滇越铁路和个旧锡矿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个旧锡业的繁荣带动了经济辐射地区的发展,但个旧并非一真正意义的现代城市,因其自身经济发展的条件限制,致其生产结构单一,工业现代化生产部门发展落后。所以经济内驱动力不足的个旧一旦缺乏滇越铁路支持下的锡业繁荣,个旧经济发展疲态立现。
杨帆[10](2018)在《日本对东边道地区经济资源掠夺研究(1905-1945)》文中研究说明东边道是清末时起,在东北边境地带设置的地方行政建制,因其辖区基本处于原“柳条边”的“新边”和“老边”的东侧,故将这一地区俗称为“东边外”,其辖区主要是今天吉林省的白山市、通化市、辽宁省的本溪市、丹东市,其辖县几经变革,民国初年,辖境最大时扩大到抚顺、大连诸市。因此,历史上的东边道基本是一个处于长白山西麓余脉、鸭绿江右岸、浑江两岸的广大山区,与近代历史上的“南满”地区多有重叠。东边道的建置存在时间贯穿于清末、民国乃至伪满洲国,甚至建国以后虽然该行政建制已不复存在,但在民间该区域概念仍然长期存在,是一个极赋历史记忆的区域。近代以来,东边道地区命运多舛,经历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洗礼,见证了近代东北民众的苦难。因清代“柳条边”的隔离封禁,这里成为封禁区的核心地带,保留了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因此被日本垂涎已久;该区紧邻朝鲜半岛,当日本吞并朝鲜后,这里便成为日本侵略东北的前沿和重灾区。优渥的土地和自然资源,成为日本经济掠夺的重要目标。自甲午战争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里经历了日本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军事侵害和经济掠夺,是日本维系对外战争的重要经济资源来源地,因此,日本侵略势力在这里的一切所谓“建设”,都不过是维持它在其他地区发动战争的手段而已。东边道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侵略整个中国乃至侵略亚洲的缩影。把日本对东边道地区的经济掠夺作为展开研究的切入点,可以有力地驳斥所谓日本对中国东北曾作过有益建设的错误论调。事实上,日本侵略势力给东边道乃至整个东北的“建设”,远不及他们对该地区的掠夺和破坏来的更加深重,这是尤其值得世人铭记和警醒的。本论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相关研究现状,选题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以及本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是介绍东边道行政建制的产生、沿革,以及域内主要自然状况和资源状况等。从历史地理角度,介绍东边道在东北地区所处的位置和行政变化,以及在东北历史和地理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清末弛禁,尤其是进入民国以后,东边道因其优渥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很快便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里有丰富的林木资源、肥沃的农田、珍贵的矿藏矿产、以及纵横的河道运输等天然优势,在当地人民辛勤的努力下,使东边道的经济迅速振兴。同时,这些资源和优势,也愈发引起日本侵略者的觊觎。一战期间,整个中国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混战的间隙中,暂时得到了喘息和一定的发展机遇,经济上也稍有一点积累,但很快便悉数被日本侵略势力所侵夺。日俄战争日本获胜后,独占了整个“南满”地区,在加强对南满铁路支线建设的同时,日本还取得了在南满铁路周边的驻军权力。东边道恰在这个区域之内,成为被日本掠夺侵害的重点对象。为了继续对整个东北展开全面侵略,日本在南满地区建立了关东都督府、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及东亚劝业股份公司等庞大的军事、政治、经济机构。第二章是论述日本对东边道地区农业资源的掠夺。东边道虽然地处山区,没有阡陌相连的大片农田,但却有着更为珍贵的农业特产资源,而这些农业特产正是日本垂涎掠夺的重要对象。日本在这里施行残酷的农业“出荷”制度,掠夺粮食等农产品。此外,还施行农业投资和产品倾销,将该地区变成其商品倾销地,通过贸易掠夺和金融控制,进一步压榨东边道人民。第三章是论述日本对东边道地区林业资源的掠夺。东边道地处长白山南麓鸭绿江右岸的高山河谷地带,得天独厚的气温与湿度,加上清代长期封禁而人迹罕至,从而孕育了该地区丰富优质的森林资源。对此,日本侵略势力垂涎已久。早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便对这一地区的林业资源做了极为详尽的调查,并成立鸭绿江采木公司,垄断了该地区的林木采伐加工行业。“九·一八”事变后,其对东边道的林业资源的掠夺活动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此外,为了便捷地掠夺这里的林业资源,还加紧了对该地区的道路建设,尤其是铁路网的修建。第四章是论述日本对东边道地区煤炭资源的掠夺。煤炭是东边道内又一宗丰富的自然资源,亦是可以支撑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所需的主要能源。日本对东边道的煤炭资源前期也做过详尽的调查,随后有计划地展开了长期大规模的掠夺。尤其是伪满洲国期间,“通化省”及本溪、抚顺等地煤矿的矿权、矿产、开采运销皆被日本侵略势力所独霸,所掠夺的煤炭资源多达不可统计的程度。第五章是论述日本对东边道地区金属及其它矿产资源的掠夺。其中铁矿作为日本侵略势力对外扩张不可或缺且需求量最大的战略物资,更是日本主要掠夺的对象;金、银、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也是日本侵略势力所急需的战略资源,同样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掠夺;石棉、云母等矿藏在东边道地区亦有相当的存量,同样没有躲过日本侵略势力贪婪的魔爪。
二、南和沟坑口采矿方法演变及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和沟坑口采矿方法演变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冀北山地采空塌陷区地质灾害模式及致灾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2 鹰手营子矿区采空塌陷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概况 |
2.2 采空区地质环境概况 |
2.3 矿区煤系地层特征 |
3 山地煤矿老采空区地表变形监测及致灾模式 |
3.1 矿区煤矿开采情况介绍 |
3.2 汪庄煤矿采空区沉降监测 |
3.3 山地煤矿老采空区场地破坏及致灾模式 |
3.4 采空区场地致灾模式的地质控制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采空区冒落物压实蠕变试验研究 |
4.1 采空区覆岩变形破坏特征 |
4.2 研究区覆岩垮落带特征 |
4.3 试验装置及试验设计 |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模型验证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山地煤矿老采空区地面稳定性评价 |
5.1 InSAR技术监测地面沉降 |
5.2 老采空区地面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
5.3 老采空区地面稳定性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
5.4 评价结果验证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山地煤矿老采空区场地适应性评价 |
6.1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6.2 模型的设计与求解 |
6.3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4 煤电机工业园区老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 |
6.5 场地适应性评价标准及技术路线 |
6.6 评价场地范围介绍 |
6.7 场地适应性评价模型设计与求解 |
6.8 场地适应性评价结果 |
6.9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我国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设计研究 ——以望城岗冶铁遗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遗址保护政策 |
1.1.2. 矿冶文化遗产的价值 |
1.1.3. 矿冶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必要性 |
1.1.4. 实践项目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辨析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辨析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关于考古遗址公园阐释与展示方面的研究 |
1.4.2. 关于矿冶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 |
1.4.3. 关于望城岗冶铁遗址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6.1. 创新点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现状研究 |
2.1. 我国古代矿冶遗址概况 |
2.1.1. 我国古代冶炼技术发展情况 |
2.1.2. 矿冶文化与精神内涵 |
2.1.3. 矿冶类遗址的分类 |
2.2. 我国矿冶类遗址保存现状 |
2.2.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矿冶类遗址 |
2.2.2.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中的矿冶类遗址 |
2.2.3.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的矿冶类遗址 |
2.3.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困境 |
2.3.1. 矿冶类遗址自身特征阐释与展示难度大 |
2.3.2. 矿冶类遗址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
2.3.3.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案例研究 |
3.1. 古代矿冶遗址 |
3.1.1. 原址改建主题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 |
3.1.2. 原生态保护模式—日本石见银山炼银遗址 |
3.2. 近现代矿冶遗址 |
3.2.1. 主题博物馆群—乔治铁桥博物馆群 |
3.2.2. 后工业景观景观公园模式—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3.2.3. 矿山公园模式—黄石矿山公园 |
3.3. 其他工业遗址 |
3.3.1.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景德镇 |
3.3.2. 商业综合开发模式—德国奥伯豪森的森特罗购物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体系研究 |
4.1. 矿冶类遗址的价值特征 |
4.1.1. 文物价值 |
4.1.2. 价值载体构成 |
4.2.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内容 |
4.2.1. 阐释主题与视角 |
4.2.2. 主要阐释与展示对象 |
4.3.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的模式研究 |
4.3.1.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模式主要影响因素 |
4.3.2. 以遗址保护为主 |
4.3.3. 以考古研究为主 |
4.3.4. 以经济收益为主 |
4.4.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方式研究 |
4.4.1. 实物展示方式 |
4.4.2. 虚拟展示方式 |
4.4.3. 文化活动展示方式 |
4.5. 小结 |
第五章 望城岗冶铁遗址的阐释与展示实践研究 |
5.1. 遗址现状评估 |
5.1.1. 遗存概况及其分布区域 |
5.1.2. 遗址现状与价值 |
5.1.3. 遗址影响因素与土地利用 |
5.1.4. 遗址考古与保护工作情况 |
5.2. 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
5.2.1. 总体定位 |
5.2.2. 总体布局 |
5.2.3. 展示结构与功能分区 |
5.2.4. 阐释与展示方式 |
5.3. 遗址公园专项设计 |
5.3.1. 交通系统展示设计 |
5.3.2. 植物景观展示设计 |
5.3.3. 导视系统设计 |
5.4. 遗址公园节点设计 |
5.4.1. 历史环境展示区设计 |
5.4.2. 考古发掘文物展示区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1. 结论与建议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B:望城岗冶铁遗址实地调研拍摄照片 |
附录C:望城岗冶铁遗址遗存简况表 |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
2.1.1 太原概况 |
2.1.2 山川形势 |
2.1.3 交通条件 |
2.1.4 资源环境 |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
2.2.1 行政建置沿革 |
2.2.2 晋商都会 |
2.2.3 地方历史名人 |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
3.3 本章小结 |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
4.3.1 督军府 |
4.3.2 傅公祠 |
4.3.3 同蒲铁路 |
4.3.4 西北实业公司 |
4.3.5 环城公路 |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
4.3.8 植树造林 |
4.3.9 古迹保护 |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
4.6 本章小结 |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
5.3.1 交通运输 |
5.3.2 工矿企业 |
5.3.3 水道建设 |
5.3.4 其它方面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
6.2.3 市政改善工程 |
6.3 本章小结 |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
7.6 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郑州商城手工业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手工业综合性研究 |
(二)各门类手工业专题研究 |
(三)手工业者、手工业性质及手工业管理 |
三、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
(一)文章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郑州商城手工业遗存的分期与年代 |
一、铭功路西制陶作坊的分期与年代 |
(一)铭功路西制陶作坊的分期 |
(二)铭功路西制陶作坊的年代 |
二、南关外铸铜作坊的分期与年代 |
(一)南关外铸铜作坊的分期 |
(二)南关外铸铜作坊的年代 |
三、紫荆山北铸铜作坊的分期与年代 |
(一)紫荆山北铸铜作坊的分期 |
(二)紫荆山北铸铜作坊的年代 |
四、紫荆山北制骨作坊的分期与年代 |
五、郑州商城其他手工业遗存的年代 |
(一)黄委会青年公寓遗址 |
(二)北二七路遗址 |
(三)河医二附院遗址 |
(四)二里冈遗址 |
(五)医疗器械厂遗址 |
(六)木材公司遗址 |
(七)回民中学遗址灰坑91H32 |
(八)铭功路东H1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商城手工业发展研究 |
一、制陶业 |
(一)原材料获取 |
(二)坯泥制备 |
(三)陶器成形 |
(四)晾坯 |
(五)烧制 |
(六)出窑处理 |
二、青铜铸造业 |
(一)原料采办 |
(二)陶范制作 |
(三)铸造 |
(四)铸后加工及维护 |
(五)垃圾处理和用水问题 |
三、制骨业 |
(一)备选原材料 |
(二)骨器制作 |
四、其他手工业 |
(一)酿酒 |
(二)制车 |
(三)纺织 |
小结 |
第三章 郑州商城手工业作坊内的其他遗存研究 |
一、手工业作坊内的房址 |
(一)铭功路西制陶作坊的房址 |
(二)紫荆山北铸铜作坊的房址 |
二、手工业作坊内的墓葬 |
(一)铭功路西制陶作坊中的墓葬 |
(二)南关外铸铜作坊中的墓葬 |
(三)紫荆山北铸铜作坊中的墓葬 |
(四)紫荆山北制骨作坊中的墓葬 |
三、手工业作坊内的祭祀和占卜遗存 |
(一)南关外铸铜作坊内的祭祀和占卜遗存 |
(二)紫荆山北铸铜作坊内的祭祀和占卜遗存 |
(三)紫荆山北制骨作坊内的祭祀遗存 |
小结 |
第四章 郑州商城手工业遗存反映的当时社会与国家 |
一、手工业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
(一)社会分工 |
(二)专业化生产 |
二、手工业与社会发展 |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二)阶级的进一步分化 |
(三)商业的萌芽 |
(四)城市的发展 |
三、手工业与国家机器 |
(一)手工业与财政 |
(二)手工业与祭祀和战争 |
(三)商王朝对手工业资源的控制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折现现金流量的Boffa铝土矿采矿权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采矿权价值评估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矿产资源的性质和价值 |
2.1.2 采矿权及其特征 |
2.1.3 采矿权与矿产资源之间的关系 |
2.1.4 采矿权价值及影响因素 |
2.1.5 采矿权价值评估 |
2.2 基础理论 |
2.2.1 时间价值理论 |
2.2.2 生产与成本理论 |
2.2.3 效用价值理论 |
2.2.4 实物期权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Boffa铝土矿采矿权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
3.1 Boffa铝土矿采矿权概况 |
3.1.1 矿区自然和地理 |
3.1.2 矿区地质概括 |
3.1.3 矿产资源概况 |
3.1.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3.1.5 矿区勘查和开发利用现状 |
3.2 采矿权价值评估方法 |
3.2.1 可比销售法 |
3.2.2 折现现金流量法 |
3.2.3 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 |
3.2.4 剩余利润法 |
3.2.5 收入权益法 |
3.2.6 实物期权法 |
3.3 Boffa铝土矿采矿权评估方法的选择 |
3.3.1 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
3.3.2 评估方法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采矿权折现现金流量评估模型构建 |
4.1 折现现金流量评估关键参数 |
4.1.1 资源储量 |
4.1.2 产品销售价格 |
4.1.3 投资和生产成本 |
4.1.4 税费政策 |
4.1.5 折现率 |
4.2 折现现金流量评估模型 |
4.2.1 折现现金流评估原理 |
4.2.2 现金流入和流出项分析 |
4.2.3 Boffa铝土矿采矿权评估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几内亚Boffa铝土矿采矿权价值评估 |
5.1 评估实施过程 |
5.1.1 评估程序 |
5.1.2 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 |
5.1.3 评估基准日 |
5.2 开发利用方案 |
5.2.1 开采范围 |
5.2.2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
5.2.3 开采方案 |
5.2.4 原矿运输和码头堆场工艺 |
5.3 评估参数的确定 |
5.3.1 参数确定的依据 |
5.3.2 技术参数 |
5.3.3 经济指标 |
5.3.4 折现率 |
5.4 评估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6)江西瑞昌铜岭遗址商代冶金考古综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研究背景 |
2.1 商文化的分布及其在南方的扩张 |
2.1.1 商文化概述 |
2.1.2 商文化南方的扩张 |
2.1.3 商文化对南方资源的开发 |
2.1.4 长江中游地区商代矿冶遗物及金属器研究现状 |
2.1.5 小结 |
2.2 国内铜冶金遗址的相关研究 |
2.2.1 调查遗址研究 |
2.2.2 发掘遗址研究 |
2.2.3 小结 |
2.3 国外铜冶金遗址的相关研究 |
2.3.1 遗址研究 |
2.3.2 模拟实验 |
2.3.3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选题意义 |
3.4 创新点 |
4 遗址介绍 |
4.1 地理地质背景 |
4.2 相关发掘情况 |
5 冶金遗物取样方案 |
5.1 取样单位介绍 |
5.2 土样采集工作 |
5.3 土样浮选工作 |
5.4 大尺寸炉渣挑选 |
5.5 小尺寸炉渣挑选 |
5.6 各地层冶金遗物挑选 |
6 冶金遗物分析 |
6.1 出土矿石分析 |
6.1.1 样品情况 |
6.1.2 实验结果 |
6.2 出土炉壁分析 |
6.2.1 样品情况 |
6.2.2 实验结果 |
6.3 出土炉渣分析 |
6.3.1 样品情况 |
6.3.2 实验结果 |
6.4 冶金遗物铅同位素分析 |
6.4.1 样品情况 |
6.4.2 实验结果 |
7 讨论 |
7.1 铜岭遗址商代产量估算 |
7.2 铜岭遗址冶金技术研究及技术路线重建 |
7.3 铜岭遗址的空间分布重构 |
7.4 高放射性成因铅矿石的发现及相关数据的使用 |
7.5 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资源流通 |
7.6 古代冶金遗址取样方法的思考 |
8 绪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相关冶铜遗址信息统计表 |
附录B Tylecote模拟实验炉B中实验条件 |
附录C Hanning模拟实验炉B中相关矿石炉渣数据 |
附录D 炉渣挑选实验各分组样品成分结果统计表 |
附录E 铜岭遗址炉渣内金属颗粒相关数据 |
附录F 铜岭遗址出土炉渣特征物相及元素含量情况统计 |
附录G 铜岭遗址出土炉渣(实验部分)尺寸及磁性统计 |
附录H 发掘采集炉渣及部分挑选炉渣粒径统计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商代手工业遗址分布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 |
一 手工业作坊与分布形态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 研究历史 |
二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手工业遗址的发现与分布特点 |
第一节 手工业遗址的发现 |
一 铸铜遗址 |
二 制骨遗址 |
三 制陶遗址 |
四 玉石作坊遗址 |
五 盐业遗址 |
第二节 手工业作坊的分布特点 |
第三章 手工业作坊遗址分布与商代社会 |
第一节 聚落与作坊分布 |
一 聚落等级与手工业作坊 |
二 手工业与聚落生活 |
第二节 原料与手工业作坊分布 |
一 铜矿分布与铸铜遗址 |
二 原料与陶瓷产地 |
三 原料与制骨、玉石作坊分布 |
第三节 管理模式与作坊分布 |
第四章 手工业遗址分布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商代前期的手工业分布 |
第二节 商代后期的手工业分布 |
第三节 分布发展变化特征 |
第五章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煤炭矿区生态建设政府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2 煤炭矿区生态建设政府规制的理论基础 |
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 激励相容理论 |
2.3 生态系统理论 |
3.煤炭矿区生态建设政府规制概述 |
3.1 相关概念 |
3.2 煤炭矿区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 |
3.3 生态建设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
3.4 生态建设政府规制的目标与手段 |
3.5 我国煤炭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政府规制的发展 |
3.6 本章小结 |
4 煤炭矿区生态建设政府规制问题分析 |
4.1 煤炭矿区开发准入阶段生态建设与政府规制 |
4.2 煤炭矿区开发阶段生态建设与政府规制 |
4.3 煤炭矿区退役阶段生态建设与政府规制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矿区生态建设政府规制效果的影响因素:P、Y两地 |
5.1 研究设计 |
5.2 扎根分析及其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优化煤炭矿区生态建设政府规制的路径选择 |
6.1 生态建设政府规制办公室的管理逻辑及其合理性 |
6.2 生态建设政府规制项目管理办公室EPRO的组织架构 |
6.3 生态建设政府规制办公室EPRO的运行机制 |
6.4 生态建设政府规制办公室EPRO的关键控点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二 深层访谈提纲(政府规制方) |
附录三 深层访谈提纲(受规制方) |
附录四 深层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
(9)民国滇越铁路视域下个旧锡矿与个旧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资料概述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五、相关概念及时间断限说明 |
第一章 滇越铁路的修筑及个旧兴起条件 |
第一节 滇越铁路及其支线的修筑 |
一、法国对中国筑路权的侵夺 |
二、滇越铁路的开通 |
三、滇越铁路及其支线形成的滇南铁路网 |
第二节 个旧地理界定及区位条件 |
第三节 滇越铁路开通前的个旧锡矿开发史 |
一、近代以前个旧锡矿发展概况 |
二、清末民初的锡业开采状况 |
三、锡务公司建立后的锡务发展状况 |
第二章 滇越铁路与个旧大锡生产 |
第一节 个旧大锡的土法生产 |
一、个旧大锡土法生产占主体地位 |
二、大锡土法生产的主要工序 |
三、个旧土法生产经营方式 |
第二节 个旧大锡的新法生产 |
一、新式企业的建立 |
二、新式企业新法生产的工序 |
三、个旧新厂新法生产的作用 |
第三节 滇越铁路与个旧大锡产量关系辨析 |
一、滇越铁路开通后土法生产仍占主体地位 |
二、个旧锡矿生产经营规模小 |
三、矿区工人生产水平低下 |
四、个旧矿区治安不稳 |
五、新技术引进浮于表层 |
第三章 滇越铁路与个旧大锡运销 |
第一节 滇越铁路修通前的个旧大锡运输 |
一、关于个旧大锡运销概念的界定 |
二、个旧大锡主要供出口的原因 |
三、滇越铁路开通前的近代个旧大锡运销 |
第二节 滇越铁路修通后的个旧大锡运销(1910—1940) |
第三节 滇越铁路与个旧大锡运销 |
一、滇越铁路与大锡运输成本的关系 |
二、滇越铁路与大锡运输的安全性 |
三、滇越铁路对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的冲击 |
四、法国人掌握下的滇越铁路路权 |
五、滇越铁路自身的缺陷 |
第四章 路、矿支撑下的个旧城市 |
第一节 因锡而生、因锡而兴的个旧 |
一、城市的定义 |
二、个旧城市的发展是路、矿支撑的结果 |
三、个旧城市发展和繁荣的体现 |
四、个旧城市建设的起步 |
第二节 个旧商业的发展 |
一、个旧商业发展的契机 |
二、个旧商业经营的主要内容 |
三、个旧城市商业的经营特点 |
第三节 滇越铁路沟通的个旧及其辐射地区 |
一、通过铁路联系的个旧与其辐射地区 |
二、滇越铁路及其支线对个旧与其辐射地区的作用 |
三、个旧与其经济辐射区的经济交流 |
四、个旧及其辐射区经济联系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个旧作为矿业城市发展的不足 |
一、个旧生产结构单一 |
二、个旧城市建设及资本所用不科学 |
三、个旧治安十分不稳定 |
四、促成个旧工业发展的路网建设并不完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日本对东边道地区经济资源掠夺研究(1905-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状况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东边道的行政沿革及经济状况 |
第一节 东边道的概况 |
一、东边道的设置与衙署变迁 |
二、东边道的行政沿革 |
三、东边道的自然生态 |
第二节 清末民国东边道的经济初兴 |
一、东边道农业经济的转型 |
二、东边道早期的林业经济 |
三、东边道民族工商业的兴起 |
四、东边道交通运输业的开辟 |
第三节 日本夺据“南满”及对东边道的初期经济侵略 |
一、日俄战争及日本夺据“南满” |
二、日俄美争夺中国东北与日俄博弈“满蒙” |
三、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的核心侵略机构 |
四、对东边道的初期经济侵略 |
第二章 日本对东边道农业资源的掠夺 |
第一节 日本对中国东北土地资源的掠夺 |
一、东亚劝业会社设立前后对土地资源的掠夺 |
二、日本掠夺中国东北土地的价格分析 |
第二节 日本对东边道土地资源的掠夺 |
一、满铁在东边道附属地的新设和扩大 |
二、日本在东边道的殖民活动 |
第三节 日本对东边道农产资源的掠夺 |
一、“经济统制”政策与“粮食出荷” |
二、对大豆油脂的掠夺 |
三、对柞蚕养殖业的垄断与掠夺 |
第三章 日本对东边道林业资源的掠夺 |
第一节 中日合办“鸭绿江采木公司” |
一、“鸭绿江采木公司”创立的背景 |
二、“鸭绿江采木公司”运营形式及范围 |
三、伪满州国建立前对东边道林业资源的掠夺 |
第二节 日本对东边道林木运输等交通事业的垄断 |
一、对东边道地区路权的攫取 |
二、对东边道交通建设事业的垄断 |
第三节 伪满时期对东边道林业资源的掠夺及其方式 |
一、对东边道林业资源的掠夺 |
二、对东边道林业资源掠夺的方式 |
第四章 日本对东边道煤炭资源的掠夺 |
第一节 日本对东边道煤矿开采权与经营权的劫夺与垄断 |
一、对东边道煤矿开采权的劫夺 |
二、对东边道煤矿企业的投资与垄断 |
三、“满洲炭矿株式会社”与煤炭统制 |
第二节 日本对东边道煤炭资源的开采与掠夺 |
一、对东边道北部地区煤矿的开采与掠夺 |
二、对东边道南部地区煤矿的开采与掠夺 |
第三节 满铁贩卖课掌控下的东边道煤炭销售 |
一、满铁贩卖课与“满炭”之间的竞争与协调 |
二、“七·七”事变前满铁对东边道煤炭销售的垄断 |
三、满铁、满炭对东边道煤炭业的“经营” |
第五章 日本对东边道金属矿产资源的掠夺 |
第一节 日本施行的“东边道开发计划” |
一、对东边道矿产资源的初步调查 |
二、对东边道矿产资源的全面调查 |
三、对东边道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计划 |
第二节 日本对东边道铁矿资源的开采与掠夺 |
一、掠夺开发东边道矿业资源的侵略会社 |
二、对东边道北部地区铁矿的开采与掠夺 |
三、对东边道南部地区铁矿的开采与掠夺 |
四、“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对铁矿资源的掠夺 |
五、“东边道东南地区开发计划”的出台 |
第三节 日本对东边道金矿的开采与掠夺 |
一、对临江金矿的开采 |
二、对大庙沟金矿的开采 |
三、对东边道内其它地区金矿的开采 |
第四节 日本对东边道其它矿产资源的开采与掠夺 |
一、对东边道银矿的开采 |
二、对东边道铝矿的开采 |
三、对东边道铜铅锌矿的开采 |
四、对东边道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南和沟坑口采矿方法演变及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冀北山地采空塌陷区地质灾害模式及致灾机理[D]. 武智勇.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2]《我国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设计研究 ——以望城岗冶铁遗址为例》[D]. 万蕊.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郑州商城手工业遗存研究[D]. 梁啸. 河南大学, 2020(02)
- [5]基于折现现金流量的Boffa铝土矿采矿权价值评估研究[D]. 杜长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江西瑞昌铜岭遗址商代冶金考古综合性研究[D]. 邹桂森.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7]商代手工业遗址分布形态研究[D]. 赫素祯. 郑州大学, 2019(08)
- [8]煤炭矿区生态建设政府规制研究[D]. 焦英博.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9]民国滇越铁路视域下个旧锡矿与个旧城市发展研究[D]. 赵珍理.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日本对东边道地区经济资源掠夺研究(1905-1945)[D]. 杨帆.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