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月度报告·壹月号 2003中国战略机遇新起点(论文文献综述)
任娜[1](2021)在《世界变局下的中日关系研究》文中提出
汤悦[2](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HH烟草集团招评标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到了瓶颈期,通过单方面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利润已经逐渐变得不太可行。而招评标采购,作为烟草工业企业物资采购供应链的源头,在源头上降低采购成本在行业里还有很大的空间。在“互联网+”背景下,2019年初,云南中烟与阿里巴巴事业部合作,开发“云南中烟企业商城”,目前商城正在试验及研究阶段,系统开发尚未成熟。作为HH烟草集团“互联网+采购模式”试点推进小组主要成员,参与了该平台流程制定、结果分析、优化研究等重要工作,该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结合线下招评标案例对该模式的优化研究。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对线下招评标模式从需求提报、招标文件编制、抽取评标委员会、开标、评标、确定中选供应商等多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在新系统中,模拟招投标全过程得出招标结果,从招标主体、投标主体、评标主体、评标办法四维度进行优化,分析两种采购模式的优劣及招标结果的对比。
郭玉强[3](2017)在《21世纪初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初,日本的东亚地缘安全战略正在步入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期。谋求“普通国家”化的日本,将追求何种目标、遵循何种理念、基于何种规范、秉持何种原则设计、制定和推进东亚安全战略,已成为一个地区性的焦点问题。高调宣称“日本回来了(Japan is back)”的日本,在东亚安全中将成为“中心”还是被“边缘化”,是成为“和平的力量”还是走“军事超级大国”化的老路,再一次成为东亚国家关注日本安全的固定话题。坚持大陆还是海洋战略,谋取主导权势还是追求增加财富、迈向大日本还是小日本主义,也再一次成为思考、研究和评判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原点。从历史来看,日本的地缘安全战略设计易使之与邻国产生潜在和危险性的冲突,21世纪初的日本是否能建立起“金发姑娘共识”(goldilocks consensus)来解决这一难题仍有待观察。这种“既不太硬又不太软,既不太东方也不太西方”的大战略,是否会增强日本的自主性和威望,是否能让日本选择“自我保险的政策”而不是成为一个威胁,也是目前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有鉴于未来日本发展的不确定性、安全战略走向的非确定性,本文从日本的战略理论与历史、战略环境与认知、战略目标、原则与手段、战略设计与结构安排、未来的战略走向、战略影响与应对等六个方面,对日本的东亚地缘安全战略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在总体勾画21世纪初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全貌的同时,也从局部的变化透析日本转型的幅度、变化的速度、影响的深度。在对日本历史战略、现实战略和未来战略的关联性探析中,对日本的战略选择进行了清晰定位和合理评判。除绪论外,本文共由六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从历史视角、理论视角、战略轨迹三个维度,对日本与东亚的关系及其战略进行了宏观阐释。分析了日本在东亚扮演的角色,解析了其地缘战略的思想根源,审视了日本安全战略的历史变迁与其战略布局的变化。第二章主要以东亚地缘环境变迁和日本战略调整为主线,透视战略转型期日本的外部环境认知、因应政策选择的诸多相关问题。从具体的现实层面揭示了地缘安全战略之于日本的时代意义,解析了日本战略认知、思考、定位与摸索的论争及其战略决策问题。第三章主要从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和战略手段分析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价值取向、路线方针和推进方式等问题。主要是从“内在本质”的层面,阐述日本总体战略架构的领域目标、关切重点、利益建构和机制偏好等问题。第四章侧重于研究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外在形态”。重点研究其战略层级结构的设计和安排。自主还是结盟、双边还是多边、国家还是地区等的战略设计,是日本基于历史独特性所形成和继承的基本框架。日美同盟的双边安排、有限的多边安全机制、地区性的安全制度建设,是日本不同安全诉求的承载体。第五章主要探讨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未来走向,据此对其进行定位。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仍处于是回归、是转向、还是整合的一个战略摸索时期;富国强兵、重构对美安全依赖成为一种趋势。两面下注的机会主义战略仍是日本惯用的做法。第六章主要从战略特征、战略效能、战略制约、战略困境等四个维度总体透视日本的战略影响,从日本战略转型的幅度、变化的程度、转变的速度等来透视其影响的广度、深度。最后,基于对日本的客观研判和理性评估,为中国设计合理、高效的应对政策提供现实可行的战略路径。
董大伟[4](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指出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程茂军[5](2017)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规制研究 ——以中小投资者信息需求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虽然证券监管部门基于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修订了相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但总体而言,还是偏重监管需要,强调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对于合法性、合规性问题关注较多,而对公司核心优势、未来发展等投资决策型信息要求不足。在信息披露监管向事中事后转型的背景下,随着市场基础的逐步完善,市场主体的逐步成熟,建立充分满足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信息需求(为简约起见,以下正文内容中表述为“投资者导向”)的信息披露制度已经具备了客观基础。同时,正在修订的《证券法》及相关行政规章也为健全完善投资者导向的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良好契机和法律基础。因此,立足于满足投资者信息需求,从法律视角对信息披露规则予以全面检讨和修订完善,已经成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除导言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从信息披露的信义义务和效率考量的基础理论入手,深入探究了信息披露为何必须是以投资者导向而不是以监管者为导向。在此基础上,第二章试图建立一个投资者导向信息披露的宏观分析框架,以期对具体制度的修订完善提供原则指导。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研究了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总结梳理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第五章探讨信息披露监管权配置和若干新型民事责任制度的健全完善,目的是为投资者导向信息披露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障。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法理与逻辑”。本章未从证券法形成的角度分析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的发展,而是选择另一逻辑进路即从投资者在信息披露法律关系中的主体身份变迁的角度予以探讨。认为,投资者的主体身份经历了由“债权人”向“股东”再到“投资者”的演变过程,作为权利主体享有的法律保护程度逐渐提高。“债权人”受合同法框架下反欺诈原则的规制,公司并无向其披露信息的正当性基础;“股东”由于被视为“剩余索取权人”和董事信义义务的类推适用,公司必须向其披露有限信息;作为证券法视野下的“投资者”,基于信义义务和法经济学视角下的效率理论,公司负有向其全面披露有效信息的法定义务。因此,立足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信息披露制度必然是以投资者为导向,而不是以利益相关者更不是以监管者为导向的。第二章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构架”。缺少一个清晰的法律框架可能是我国现行信息披露制度所有问题的根源。制定投资者导向的信息披露制度首先考虑的,不应当是个别具体制度如何设计而是从宏观层面上建立一个清晰的法律框架,对披露理念、披露原则、信息披露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及其总体制度特征等基本问题进行界定。披露理念方面,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已经达到弱势有效或者说弱势有效特征已经开始显现,具备了建立投资者导向信息披露制度的市场条件;同时,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和普通投资者的日渐成熟,以及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商业模式等日趋多元化,具备了建立投资者导向信息披露制度的主体条件和客观基础,因此披露理念应当实现由监管者到投资者导向的切实转变。披露原则方面,投资者导向信息披露制度的披露原则仍然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但是相应原则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泛,这是投资者导向理念在披露原则上的具体体现。具体而言,真实性不仅指披露信息中的客观事实,还包括以事实为基础作出的判断和意见,都要做到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准确性是指披露信息应当使用明确、贴切的语言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不得含有任何宣传、广告、恭维或者夸大等性质的词句,不得有误导性陈述。公司披露预测性信息及其他涉及公司未来经营和财务状况等信息时,应当合理、谨慎、客观。完整性是指在重大性标准之下,无论是强制性信息披露还是自愿性信息披露,都应当内容完整、文件齐备,格式符合规定要求。及时性是指在规定的期限内披露所有重大信息,特别是披露软信息的情形下,要在兼顾保护公司商业利益和投资者知情权前提下选择一个适宜的披露时点。公平性强调对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的平等对待,确保他们可以平等地获取同一信息,不得私下提前向特定对象单独透露或者泄露。信息披露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方面,强调要突出中小投资者的法律地位和作用,着力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义务主体方面,认为应当扩张规制范围,将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大额股份持有人、破产重整程序管理人等纳入范围,以期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有效信息;披露内容方面,通过考察重大性标准的历史演变过程,认为信息披露内容的聚焦点随着披露政策、披露环境以及投资者现实诉求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日益扩张的趋势,充分满足了投资者的决策信息需求;法律责任方面,简要构建修订法律责任的分析框架,重点内容放在第五章予以论述。遵循上述披露理论和原则,投资者导向的信息披露制度应当在统筹考虑各方主体披露职责、成本收益比较和法律责任承担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兼容不同利益主体诉求和信息需求内容的规则体系。反映到信息披露制度设计上,应当体现出信息披露内容的差异化、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的互补性、首发披露和持续披露的综合性、特定信息披露内容的例外豁免和注重外部增信措施等特征。第三章是“上市公司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本章首先探讨了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问题,即披露什么和如何披露。对于披露什么的问题,认为由于投资者作出投资判断需要的是关于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有何价值的信息,这与公司管理层作出经营决策所需信息具有同质性,因此披露实践中可以用管理层经营决策所需信息作为披露内容的具体指导标准。对于如何披露或者说是披露模式问题,认为强制披露信息中应当合理配置软硬信息内容;被告统一的标准化披露;进行简明易懂的披露。在此基础上,分别就首发信息披露主要是招股说明书制度、定期披露主要是年度报告、临时披露主要是保密性重大合同、澄清公告进行了详细讨论。首先,关于招股说明书的法律规制。招股说明书既是一个法律文件,披露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和完整,同时为了免除法律责任发行人还应当披露发行所蕴含的全部风险;又是一个销售文件,需对证券发行吸引投资者踊跃申购的亮点进行深度挖掘,推介营销。在对主要成熟市场招股说明书规制的三种模式和主要内容异同点进行比较之后,总结我国目前招股说明书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证案例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结构框架、减少合规信息、提高行业披露的逻辑性,健全分行业披露指引等具体建议。其次,关于年度报告的法律规制。在对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先后15次修订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与招股说明书相比年度报告力求简化,应当立足于提供本年度的增量信息;与其他持续披露文件相比又应当详细,着重于披露本年度已经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项或交易。年度报告作为集合性信息的载体,是对其他载体披露信息的扩展和确认。在阐述其法律定位之后,分析了目前年度报告规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厘清会计准则制定权和监管权关系、强调公司个性化披露,统筹协调公司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披露等具体建议。最后,关于临时报告的法律规制。通过考察临时披露制度的发展历史并分析了其具有的特征之后,认为临时报告的披露定位应当更加注重其“三高”,即及时性公平性要求更高、重大性标准要求更高、公平保护投资者和维护市场效率之间的妥当平衡要求更高。在比较分析主要成熟市场国家对于临时报告的规制方式和认定程序之后,提出完善披露项目列示方式、由上市公司自行认定重大信息,但证券交易所保留要求补披露权的具体建议。另外,该节还对两类典型的临时报告,即保密性重大合同和澄清公告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其信息披露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第四章是“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本章首先探讨了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问题,即披露定位、披露程序和披露标准问题。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应当从管理层运营管理公司的视角自主决定披露内容,披露时要特别关注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之间的相互影响。公司应当按照可靠性、相关性、关联性、持续性原则,采取识别公司重要的成功因素、确认促其成功的战略和计划等五个步骤后予以自愿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虽然是自愿性的,但也要进行相应规制。在对法律文本和披露实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于自愿性披露是否应当符合重大性标准及是否负有更新义务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前者,认为重大性分为法定重大性和认定重大性,自愿性披露信息不应当成为信息冗余的根源而应当在认定重大性标准之下提供有价值信息。对于后者,更新义务应当排除历史事实的适用,仅限于在公开文件或陈述中的预测前瞻性信息,如此才能比较好的平衡各主体间的利益诉求。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界定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的具体项目、公司建立自愿性信息应否披露的评估机制、证券交易所制定特定信息的披露指引等具体建议。另外,本章最后以盈利预测为例,先是分析比较成熟市场国家的规制方式,进而在对我国股票发行、重大资产重组、持续披露公告等三类盈利预测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制定预测性财务信息生成披露准则、加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审核、转变监管方式等具体建议。第五章是“信息披露监管权配置与民事责任制度构建”。为保障实施投资者导向的信息披露制度,首先要对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监管权进行合理划分。对首发披露和持续信息披露监管权配置进行具体分析后,认为信息披露的行政监管主要是界定信息披露的义务主体及其需要履行的信息披露义务范围,至于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诸如以什么方式和何种内容进行披露,则应由证券交易所管理。其次,重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在对我国目前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相关条款进行法条分析的基础上,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探讨了证券持有人是否可作为请求权主体、责任主体是否应当及于次要行为人、连带责任抑或比例责任等法律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条文建议稿。最后,鉴于我国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效果不佳等原因,先是探讨了民事调解在虚假陈述案件中适用的必要性和相关制度设计,后则在实证分析三个先期赔付案例的基础上,较为深入的探讨了先期赔付的制定权、赔付金额计算、协议效力等问题,并提出了先期赔付制度的构建思路与具体适用规则。
胡军[6](2017)在《国家何以成功:家团底色下的韩国“新村运动”研究》文中认为韩国新村运动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朴正熙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场“农村现代化运动”,它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发展。本文立足于对韩国传统制度底色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选取江原道水白里为主体个案,探讨了国家与农村社会是如何在新村打造中实现相互改变的,主要回答了“国家对农村社会的干预何以能够成功”的问题。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从两方面展开:一是重新认识传统。本文将韩国农民在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稳定制度底色概括为“家团制”,即以紧密的血缘关系构建的家庭基础结构和以多元有效的互助关系构建的社会团体形态共同形成的治理制度。它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以家庭为基础,以团体为保障;平等基础上的有效互惠;家团互动下的有限自主治理。但是,作为适应农业社会的制度底色,它也有其不足性,即内敛性下的有限扩展;有效统合上的低度发展。二是重新认识国家与农民在传统制度底色下的行为选择。“新村运动”是一场“过更好生活”的运动,它蕴含着保存什么与改变什么的抉择。本文从国家与农民社会的互动视角,将国家的新村培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国家的试炼与村庄的回应、国家的调试与村庄的自助、国家的辅助与村庄的自主。这三个阶段所蕴含的基本逻辑是:在社会个体化的进程中,国家输入“新村主义”,并将现代的市场机制与家团互助传统进行有效对接;强调国家指导下的村庄自主选择,村庄则将传统的组织联结与现代“发展主义”理念进行了有效统合;同时,借助国家的政策支持实现资本扩展,将家团底色下的家团有限互利改造为村庄与家庭的双增共赢。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是:第一,新村运动不是现代的理性官僚精心设计下的产物,而是国家与农村社会在互动中通过不断调试形成了理念和社会的适应性,即国家将现代的发展理念通过村庄领导人实现了与传统制度底色的有效对接,从而走向的是将个人(或家庭)的利益追求与对村庄社区的服务相平衡的道路;第二,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在于两个结合:一是在发展主义的导向下,国家的强制性权力与调适性权力的有效匹配;二是在尊重家团底色的基础上,国家的选择性激励与适应性改造的组合联动。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农村发展型治理理论来重新解释新村运动,其突出特点是:以强国家能力对接传统制度遗产;现代的技术官僚和现代社区精英的共同缔造;在发展目标共识下的互动选择性:从国家主导到社区自主。同时,本文得出的基本启示是:国家对农村的任何政策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与农村传统底色及其衍生要素相适应,又要在现代发展理念之下逐渐消解或抑制底色传统中的消极层面的要素。
束芳彬[7](2015)在《微信的传播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即时通讯类软件的重心逐渐从PC端转移至移动端。用户希望通过移动端设备(手机、pad等)随时随地进行方便、快捷而又多样化的交流和沟通,微信在此环境和背景下应运而生。微信推出后便获得了良好的反响,仅仅3年内总用户就超过了6亿,发展势头让同类产品“米聊”、“陌陌”等望尘莫及。微信集合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元素与功能,让人们在社交生活中的信息传递更即时和有效。此外,微信在提供了良好通讯体验的同时,也为其他行业发展带来了契机。企业可以利用微信进行宣传推广互动,达到营销等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为用户提供生活资讯与各类服务。可见,微信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微信具有一定的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角度对微信的传播机制进行研究。在梳理了微信兴起和发展的历程后,对微信传播机制的内涵进行了概述。在借鉴已有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微信本身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尝试总结了微信传播过程的规律,并对其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为了更清晰的了解微信传播机制的特征,本文结合了微信传播发展的历程及其中的经典案例,对微信传播机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微信的传播主体、受众和媒介的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研究发现,微信的传播机制在具备特殊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本文的末尾,结合微信传播机制的特征探究了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所在,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本文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微信传播机制的分析研究,进而探索微信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当下移动端即时通讯类软件的主流,微信将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更深的影响。
张永辉[8](2013)在《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中美贸易研究》文中提出中美贸易的发展及其出现的不平衡问题,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更关系到中美政治、文化、外交等关系的健康与持续发展。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是能够很好解释中美贸易及其不平衡问题出现的原因的。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来解释中美贸易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加快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的步伐,而且对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科学地认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状与本质,理性审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复杂成因和影响,从而,对我国有效处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积极促进中美两国经济和政治的交往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国际价值的形成是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为前提的。国际分工的发展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出现,而世界市场的出现为国际价值的形成和运用提供了现成的舞台。可以说,没有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出现,就不可能产生国际价值。世界范围内的无差别的抽象人类劳动构成了国际价值的实体。而在现有的世界平均技术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强度和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耗费的世界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则构成商品的国际价值量。影响国际价值量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水平、商品的国际供给关系、劳动强度、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的贸易量,对国际超额利润的追逐是各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动力,国际超额利润来源于生产效率较低的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价值转移。国际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国际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国际价值规律既是国际价值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国际价值如何实现的规律。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调节国际分工和各国出口商品的生产、加快了产业的国际转移、刺激贸易各国改进技术和管理,促进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各国调整对外贸易策略、加深了世界各国间的不平衡发展。影响国际价值规律运行的因素包括:国际垄断、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交通通讯因素以及国际货币因素。国际平均利润的形成,促使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国际价值规律应包括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实现。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更多的利润,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就导致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这样一来,其商品价值就无法实现,为了解决这一困境,这就驱使资产阶级打破一切地域和国家的限制,去开拓和争取国外市场,发展对外贸易。此外,对国际超额利润的追逐也是资本主义选择对外贸易的原因。因为,在以国际价值为基础进行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如一国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就可稳定地获得大大高于国内市场的超额利润。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较多商品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按照国际价值出售商品时,就可以从世界市场上取得国际超额利润,从而能在交换中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这就促使资本主义国家不顾一切地发展对外贸易。至于发展中国家选择和发达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原因,马克思指出,经济不发达国家在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时,这种国家所付出的实物形式的对象化劳动多于它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商品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也就是说,落后国家在出口方面吃亏,但是在进口方面获益。只要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输入的商品在国内市场上实现的价值,大于或至少能等于出口商品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这样,发展中国家也能从国际贸易中也能得到好处。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中美两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原因。马克思的国民工资差异理论,国际价值规律对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结构的影响,国际价值规律对产业的国际转移的影响以及国际价值规律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等等都能很好地解释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由于中美两国国民工资的较大差别,就促使中国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上的明显成本优势。工资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即使低于国际价值出售也能获得相应的利润,这就造成了我国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这就很好的说明了我国货物贸易顺差的原因。国际价值理论还很好地解释了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由于美国工人工资相对较高,这就使得其在低端制造业方面因成本过高不具备竞争优势,这就使美国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制造业,而从事于服务业或高端制造业,因为这些产业商品附加值较高。而中国由于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所以劳动力成本较低,这就使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这样就形成了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美国以服务业或高端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分工格局,这一格局也很好地说明了中国为什么在制造业方面出现顺差,而在服务业方面出现逆差;美国为什么在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方面处于顺差,而在制造业方面处于逆差。国际价值理论还很好地说明了产业的国际转移。美国为了避免本国劳动力工资过高造成的不利地位,更为了获取丰厚的国际利润,于是必然会积极进行产业资本的国际转移。他们把那些在本国劳动力成本高而利润率较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地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因为那里的劳动力成本和其他资源成本普遍较低,在这些国家生产能继续得到本国不能获得的高额利润。这种产业的国际转移,进一步扩大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国际价值理论还很好地解释了由于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而加重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告诉我们,一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获得的国际利润量是和生产这种商品的要素成本及在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息息相关的。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越低,按国际价值或价格出售获得的国际利润就越高,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越能销售出去,就越能实现更多的国际利润量。因此,各国尤其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了避免本国资本的闲置,为了尽量实现自有资本的最大价值,都竞相对别国进行资本输出,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以实现尽可能多的国际利润。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使中美贸易不平衡进一步加剧。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为我们积极推进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从国际价值的生产过程来看,为了推进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我们应采取的战略包括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尽快实现加工贸易的深化升级,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美国直接投资等等。其次,从国际价值的实现过程来看,我们应采取的战略包括实现经济增长由出口导向型为主向内需导向型为主,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创新的国际贸易市场,谨慎对待采取人民币升值的策略,促进成立中美自由贸易区。最后,构建合理的中美贸易沟通渠道也是我们积极推进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良好途径。
郭威[9](2012)在《口腔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卫生部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中,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内部运行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方面。随着中国医疗市场竞争的日驱激烈,民营医院、合资医院渐进发展,公立医院管理者和医院管理研究者必将着力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以在中国卫生事业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市场竞争中得以良好发展作为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没有对形势的清醒研判,就不可能拥有对医院发展的清醒认知。制定适应中国形势的医院发展战略,是在改革和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要素。拥有了好的医院战略,而后如何让战略落地,即如何执行战略,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难点和关键点。本文即研究构建口腔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一所口腔医院的绩效考核实践中。应用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构建清晰明了的运作模型,给医院管理者带来简洁明晰的管理手段,以期提升管理水平和效果。运用PDCA循环圈作为总体设计理念,应用平衡计分法和战略地图对医院战略进行分层次剖析和建立,着力解决医院战略在医院执行的难题。为全面把握错综复杂的医院绩效管理流程,本文选用IDEF建模法构建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模型,捕获和准确表达管理路径,使医院管理者对管理流程容易理解并达成一致,推进医院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实现医院竞争力的持续增强。美国学者卡普兰和管理咨询专家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法被《哈佛商业评论》誉为75年来最伟大的管理工具。随着该工具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使其从单纯的绩效管理工具发展到战略管理的利器。本文即应用了该方法最新的发展成果,将医院的绩效考核提升为医院绩效管理,将医院战略融入在绩效管理之中,在医院绩效管理的PDCA循环中实现其战略,并得以持续发展。本文应用IDEF建模法针对口腔医院开发了行之有效的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模型。将平衡计分卡和PDCA循环圈方法相结合,在PDCA循环圈的计划、实施、检查、反馈完善四个阶段中,将平衡计分卡思想融入其中,文中提出了旨在使医院战略与医院绩效管理有机结合、使战略落地的具体步骤。在计划阶段提出了成立项目团队、医院现状分析、医院考核现状分析和医院绩效管理项目SMART分析的流程步骤,强调高层领导推动变革。在实施阶段提出了制定战略地图、导入平衡计分卡完善医院战略绩效管理体系、全面沟通和全员培训、内部流程优化的流程步骤,把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在检查阶段提出了绩效考核和绩效回报的流程步骤,让战略成为每个人的日常工作。在反馈完善阶段提出了员工反馈、患者反馈、平衡计分卡五层面业绩检验和管理方案修改完善的流程步骤,以实现使战略成为持续的流程。研究结果能够给医院管理者在医院实施战略绩效管理方面提供便于执行的清晰简单的管理工具,以有效提升医院竞争力。结合K医院实际情况,本文对口腔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对K医院进行了PESTEL分析、SWOT综合分析、绩效考核现状分析、基于平衡计分卡SWOT分析,并提出K医院战略问题清单、确定其战略主题,完善其战略表述,提出K医院战略发展三阶段理念、绘制K医院战略地图、内部流程优化,并做了基于战略绩效管理的员工满意度调查和分析。应用研究说明了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模型的实践应用过程,为K医院的管理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其中,在医院内部流程优化方面,应用工业工程领域的工作研究中的流程分析方法对洁牙流程和消毒供应室牙科手机消毒操作流程进行优化与重构,实现了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操作效率的目的。在医院业务流程优化方法方面做出了有效的尝试。
李渊航[10](2012)在《国有大型企业的传媒集团发展路径研究 ——以英大传媒、南网传媒为例》文中认为近几年,国内国有大型企业兴起一股组建传媒集团的热潮,本文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国有大型企业的传媒集团的发展历程,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探讨了国有大型企业组建传媒集团的主要原因,指出了企业传媒集团面临的五大挑战:组建调研方案不够深入细致,战略制定缺乏科学性;传媒集团与母公司的机制、体制冲突;品牌传播效果欠佳;传播力、影响力有待加强;开拓市场获取广告过程较难。最后,本文论述了国有大型企业的传媒集团发展对策:推动体制机制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强化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与传播力;精心打造内容产品,提升吸引力与竞争力;多管齐下构筑平台赢得行业发展话语权;创新经营模式探寻增长新路径。
二、中国月度报告·壹月号 2003中国战略机遇新起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月度报告·壹月号 2003中国战略机遇新起点(论文提纲范文)
(2)互联网+背景下HH烟草集团招评标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招评标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招评标研究现状 |
1.2.3 烟草行业内招评标相关文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流程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主要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招评标概念 |
2.1.1 基本原则和特征 |
2.1.2 招标采购方式 |
2.2 招标采购流程 |
2.3 评标指标概念 |
2.4 评标方法概述 |
2.4.1 低价中标法 |
2.4.2 综合评分法 |
第三章 HH集团招标现状及案例分析 |
3.1 集团概述 |
3.1.1 集团简介 |
3.1.2 集团总体运行状况 |
3.1.3 集团招标采购情况 |
3.1.4 招评标采购对公司的影响 |
3.2 现行招评标模式案例分析 |
3.2.1 需求计划提报 |
3.2.2 招标代理机构抽取 |
3.2.3 投标单位报名 |
3.2.4 开标 |
3.2.5 评标 |
3.3 评标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存在问题及优化分析 |
4.1 现阶段存在问题 |
4.1.1 招标主体问题 |
4.1.2 投标主体问题 |
4.1.3 评标主体问题 |
4.1.4 评标办法问题 |
4.2 “互联网+”招评标概述 |
4.2.1 “互联网+”招标模式简介 |
4.2.2 “互联网+”招评标模式可行性 |
4.2.3 “互联网+”招评标模式优势 |
4.2.4 “互联网+”招评标模式意义 |
4.3 优化招评标主体 |
4.3.1 优化招标主体 |
4.3.2 优化投标主体 |
4.3.3 优化评标主体 |
4.3.4 优化评标办法 |
第五章 优化案例及结果分析 |
5.1 互联网招评标案例分析 |
5.1.1 构建采购平台 |
5.1.2 互联网+采购流程 |
5.2 优化案例分析 |
5.2.1 网上寻源采购 |
5.2.2 开标 |
5.2.3 评标 |
5.2.4 确定中标供应商 |
5.3 优化后招评标模式效果评价 |
5.3.1 招标流程对比 |
5.3.2 招标主体优化效果对比 |
5.3.3 投标主体优化效果对比。 |
5.3.4 评标主体优化效果对比 |
5.3.5 评标办法优化效果对比 |
5.4 总体优化效果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第三章案例中投标人报价情况及类别划分标准,案例数据来源于 HH 集团 2018 年安防器材实际招标数据 |
(3)21世纪初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结构框架与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重点与难点 |
六、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历史、理论和战略审视 |
第一节 历史视角:东亚国际体系变迁与日本的角色 |
一、东亚国际体系的存在形态及其历史演进 |
二、东亚国际体系中日本的身份与身份悖论 |
三、联盟与东亚国际体系中日本的战略角色 |
四、大国的东亚治理强度与日本的安全模式 |
第二节 理论视角:日本地缘政治安全理论解析 |
一、日本地缘政治学的形成及其演进 |
二、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及其发展 |
三、日本地缘政治理论核心概念及其辨析 |
第三节 战略轨迹: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历史变迁 |
一、延续与断裂: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由战前向战后的转向 |
二、依赖与自主: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由冷战向后冷战的转变 |
三、渐变与激变:21 世纪初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论争 |
第二章 东亚地缘安全环境变迁与日本的战略认知 |
第一节 中国崛起与日本的战略忧虑 |
一、21 世纪初中国崛起态势评估. |
二、日本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忧虑 |
第二节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与日本的战略考量 |
一、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
二、日本对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考量 |
第三节 东亚地区纷争与日本的战略选择 |
一、东亚合作路径之争与日本的战略选择 |
二、钓鱼岛主权争端与日本的战略选择 |
三、南海问题与日本的战略选择 |
第三章 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目标、原则与手段 |
第一节 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总体目标 |
一、国家利益与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目标 |
二、威胁认识与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目标 |
三、盟国需求与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目标 |
四、未来安全需求与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目标 |
第二节 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指导原则 |
一、“吉田主义”与“一国和平主义”原则 |
二、“威胁基础”转向“能力基础”的安全战略原则 |
三、“安倍主义”与“积极的和平主义”原则 |
第三节 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战略手段 |
一、日本东亚战略手段的“平衡”与“失调” |
二、综合安全保障与综合性的战略手段 |
三、国家安全战略与统合性安全手段 |
第四章 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战略设计 |
第一节 国内基础:安全法制突破与防卫态势的转型 |
一、安全法制突破:从安保法到新安保法 |
二、防卫态势的转型:从消极性防御向进攻性防御 |
第二节 双边同盟:日美同盟强化与防卫合作新方针 |
一、日美同盟的强化:重新定义在东亚安全中地位 |
二、防卫合作新指针:日美军事一体化的新路线图 |
第三节 多边架构:准联盟的扩展与菱形安全共同体 |
一、准联盟的扩展:日本与韩、澳、印的多边合作 |
二、菱形安全共同体:“亚洲版北约”的雏形 |
第四节 机制整合:地区安全体制结构与TPP的构建 |
一、“地区安全体制结构”与东亚安全 |
二、日本构建东亚“地区安全体制结构”的基本形态 |
三、TPP与日本“东亚地区安全体制结构”的塑造 |
第五章 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未来走向 |
第一节 战略回归:富国强兵与地缘战略地位的重构 |
一、日本在东亚地缘战略地位的重构 |
二、日本东亚地区主导权谋求的战略基石 |
第二节 战略转向:依附强者与地缘战略角色的重塑 |
一、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基轴的再稳固 |
二、日本东亚地缘战略角色的重塑 |
第三节 战略整合:“两面下注”与地缘战略空间的拓展 |
一、日本对华“两面下注”政策的内涵 |
二、日本采取对华“两面下注”政策的动因 |
三、日本对华“两面下注”政策的未来走向 |
第六章 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影响及中国的战略应对 |
第一节 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基本特征与战略效能 |
一、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基本特征 |
二、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战略效能 |
第二节 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战略制约与战略困境 |
一、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战略制约 |
二、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战略困境 |
第三节 中国对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战略应对 |
一、中国崛起层面 |
二、中日关系层面 |
三、东亚地区层面 |
四、国际体系层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规制研究 ——以中小投资者信息需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法理与逻辑 |
第一节 投资者主体身份的历史演变 |
一、演变过程 |
二、简要评析 |
第二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信义义务基础 |
一、公司向投资者信息披露的信义义务 |
二、公司是否对利益相关者负有信息披露信义义务的分析 |
三、信义义务作为信息披露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
第三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效率基础 |
一、效率优先视角下向投资者信息披露的内在逻辑 |
二、信息披露制度法理基础的简要评析 |
第二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构架 |
第一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构理念 |
一、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理念应实现由监管者导向到投资者导向的转变 |
二、我国建构投资者导向信息披露制度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
第二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披露原则 |
一、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
二、信息披露基本原则之间的冲突与平衡 |
第三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关系 |
一、信息披露权利主体 |
二、信息披露义务主体 |
三、信息披露内容范围 |
四、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 |
第四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特征 |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差异化 |
二、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的互补性 |
三、首发披露和持续披露制度的综合性 |
四、特定信息披露内容的例外豁免 |
五、注重外部增信措施 |
第三章 上市公司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强制性信息披露规制的基本问题 |
一、基本披露内容 |
二、基本披露模式 |
第二节 首发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以招股说明书为中心 |
一、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法律定位 |
二、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的规制模式和内容 |
三、我国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的规制建议--以东方证券为例 |
第三节 定期披露的法律规制-以年度报告为中心 |
一、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历次修订的实证分析 |
二、年度报告披露的法律定位 |
三、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的规制现状 |
四、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的规制建议 |
第四节 临时披露的法律规制 |
一、临时披露的法律定位 |
二、临时披露项目及认定程序 |
三、保密性重大合同披露的法律规制 |
四、澄清公告的法律规制 |
第四章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自愿性信息披露规制的基本问题 |
一、自愿性信息披露定位 |
二、自愿性信息披露内容确定程序 |
三、自愿性披露信息的标准 |
第二节 自愿性信息披露内容的法律规则 |
一、自愿性信息披露内容实证分析 |
二、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否应当符合重大性标准 |
三、自愿性披露信息更新义务 |
四、法律规制建议 |
第三节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以盈利预测为例 |
一、概述 |
二、主要市场国家盈利预测制度比较分析 |
三、我国三种类型盈利预测实证分析 |
四、法律规制建议 |
第五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权配置与民事责任制度构建 |
第一节 信息披露监管权合理配置 |
一、信息披露监管权配置现状 |
二、信息披露监管权合理配置 |
三、证券交易所需要审核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吗? |
第二节 信息披露民事责任制度:责任条款重构 |
一、证券法第69条之法条分析 |
二、证券法第69条之再建构-兼评证券法(一读稿)第150条 |
第三节 信息披露民事责任制度新发展:调解制度 |
一、我国虚假陈述调解制度现状及缺陷 |
二、虚假陈述调解规则设计 |
三、完善我国虚假陈述调解制度的有关建议 |
第四节 信息披露民事责任制度新发展:先期赔付制度 |
一、先期赔付制度的功能及其引入必要性 |
二、先期赔付案例 |
三、先期赔付制度实践评析 |
四、先期赔付制度的构建思路与规则设计-兼评证券法(一读稿)第173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国家何以成功:家团底色下的韩国“新村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中心问题 |
(一) 不同视角下的韩国“新村运动” |
1、“从地下到天上”:李仁远的新村记忆 |
2、再认识:“新村运动”的成败讨论 |
(二) 中心问题:从“国家为何失败”到“国家何以成功”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家改造与农村治理转型的研究 |
1、国家政权建设论 |
2、发展型国家论 |
(二) 农村传统特性及其现代化研究 |
1、现代要素替代论 |
2、传统要素持续论 |
3、传统要素决定论 |
(三) “新村运动”的成功要素研究 |
1、一元归因论 |
2、二元协同论 |
3、多元要素论 |
(四)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田野 |
(一) 研究方法 |
1、一般问题,韩国经验 |
2、“条件一行为”分析 |
3、研究资料说明 |
(二) 田野与个案 |
1、“新村”型村庄 |
2、田野个案的选择历程 |
3、横城郡公根面水白里的简介 |
四、研究思路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二) 核心概念说明 |
1、“新村”与“新村运动” |
2、家团底色 |
第二章 家团底色:对韩国农村社会的再认识 |
一、生活在“纽结”中的农民 |
(一) 从白香玉扩散的村庄关系网 |
(二) 团体网络中的村民 |
二、韩国农村的传统团体形态 |
(一) 生产相助形态 |
(二) 生活相扶形态 |
(三) 行政共担形态 |
(四) 文化相依形态 |
三、共同体论:对韩国传统的认识 |
(一) 村落共同体论 |
1、经济关系上的“共同体”论 |
2、社会关系上的“共同体”论 |
(二) 共同体论再认识 |
四、家团制:对村庄互动深化的尝试性概括 |
(一) 家团制的提出 |
(二) 家团制的内涵基础 |
1、家庭的不自足性与团体的有效保障性 |
2、家庭面向团体的平等性与团体面向家庭的互惠性 |
3、家团互动中的有限自主治理 |
(三) 再认识:家团制的不足 |
1、内敛性下的有限扩展 |
2、有效统合上的低度发展 |
第三章 新村试炼:历史线条下的国家与村庄 |
一、国家的农村开发:一种历史的视角 |
(一) “农村振兴运动”(20世纪30年代) |
1、日殖掠夺下的经营与振兴 |
2、运动下的村庄改善记忆 |
(二) 农村开发运动(20世纪60年代) |
1、“再建国民运动”与精神激励(1961-1964年) |
2、“农业收入增长特别项目”与资金支持(1968-1970年) |
3、自主的村庄开发与意外的蓝本 |
(三) 国家干预的历史经验 |
二、继承与调整:外部环境下的村庄传统变奏 |
(一) 合的延续:土地改革后的村庄互助 |
1、村庄的土改实践 |
2、农民合作的变与不变 |
(二) 争的化解:村庄组合的利益均沾 |
1、氏族竞争:战争的后续遗产 |
2、碾米组合下的村庄重整 |
(三) 变迁中的村庄调试 |
三、再进一步:国家的新村培养与村庄行动 |
(一) 变奏的农村开发:“新村培养运动”的尝试 |
1、朴正熙的新村哲学 |
2、国家的水泥分配 |
(二) 水泥资助下的水白里 |
1、失败的动员:要吃的,而不是“新村” |
2、成功的关键:李香珪的努力 |
(三) 村庄成功中的国家行为反思 |
第四章 多元重组:国家调试下的村庄自助 |
一、政策重组:国家建构的新村支持体系 |
(一) 政策调整:“奖勤激懒”下的村庄跟进 |
1、雏形:资助先进,刺激后进 |
2、量化:三级标准与分层资助 |
(二) 政策实施的新村组织保障 |
1、中央新村组织:统一协调,分别负责 |
2、地方推进组织:上下通道,服务村庄 |
(三) 政策外力的激发与保障 |
二、领导重组:国家指导下的村庄开发体系 |
(一) “双管齐下”:指导者的推选与培训 |
1、选择有能力的指导者 |
2、国家培训激发的行动哲学 |
3、自豪感比经济激励更重要 |
(二) 权威的协调与统合 |
(三) 作为先行者的村庄领导人 |
三、资本重组:国家推动下的集体动员 |
(一) “绿色革命”下的村庄动员逻辑 |
1、粮食自给的国家战略 |
2、“种”与“不种”:农民的纠结 |
3、契约化种植下的村庄动员 |
(二) “集团营农”:家户利益的村庄化 |
1、扩展的农事互助 |
2、利益协调中的合作强化 |
(三) 资本诱发的自主与合作 |
第五章 联结共构:村庄的自主开发之路 |
一、分利:家户与村庄的利益共构 |
(一) 被催生的家户自主性 |
1、换屋顶的心结 |
2、来自村庄的反馈 |
(二) 资本分利:村户利益的连接点 |
1、购贩场:做共同基金的设想 |
2、策略优化:从强制到村户分利 |
(三) 分利的经济社会效果 |
二、分层:村民与村庄的组织联结 |
(一) 青年会:积极的行动者 |
1、青年们的新村热情 |
2、青年们的动力 |
(二) 妇女会:自我价值的证明 |
1、妇女会的存钱 |
2、厨房改良事业的成功 |
3、与传统价值的妥协 |
(三) 组织联结的必要性 |
三、整合与开发:村庄的自主联动 |
(一) 共同夙愿的共同化 |
1、水白桥:悲苦记忆下的夙愿 |
2、基于共利下的全村总动员 |
(二) 家户利益的再整理 |
1、土地调整的利与难 |
2、为了发展的“逃跑” |
(三) 村户共赢的产业链 |
1、抓住赚钱的机遇:稻草—草袋机厂—共同仓库 |
2、规划的远期产业:肥料—韩牛养殖—榨油厂 |
(四) 自主开发的内在之秘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国家为何成功:一种对话与总结性思考 |
(一) 发展愿景与调适性权力:对国家角色的再思考 |
(二) 适应性改造:对国家干预的再认识 |
1、回归:被尊重的家团传统 |
2、改造:对家团底色的提升 |
二、“新村”的理论表达:农村发展型治理 |
(一) “新村”开发的运作逻辑 |
(二) 对韩国“新村”开发理论的反思 |
三、讨论:韩国新村开发的有益经验 |
参考文献 |
一、韩文参考资料 |
二、英文参考资料 |
三、中文参考资料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新道里的“新村革命” |
(一) 破除观念:连接路的修建 |
(二) 共同财产:打造村庄开发的经济基础 |
(三) 改进次序:公共工程优先,家庭改善量力而行 |
附录二: 新村运动培训中的一则成功的案例故事展示 |
(7)微信的传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因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动因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三、文献综述 |
(一) 微信的功能和应用研究 |
(二) 微信的传播学研究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微信传播机制概述 |
一、微信的兴起与发展 |
(一) 微信的起源:KIK |
(二) 微信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
二、微信传播机制的内涵 |
第二章 微信的传播过程 |
一、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的“三位一体” |
(一) 聊天语境下的人际传播 |
(二) 朋友圈和公众平台中的大众传播 |
(三) 低门槛聚合的群体传播 |
(四) “三位一体”的传播方式 |
二、建立在关系基础之上的病毒式传播 |
三、由分众传播到精确传播 |
第三章 微信传播机制的要素分析 |
一、微信的传播主体特征分析 |
(一) 微信个人账号 |
(二) 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 |
(三) 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 |
二、微信传播的受众特征分析 |
(一) 受众关系以强人际关系为基础 |
(二) 受众范围相对较窄 |
(三) 受众群体分层明显 |
(四) 受众与传播者身份界限趋向模糊 |
二、微信的媒介特征分析 |
(一) 从工具到入口:渠道和终端的拓展 |
(二) 从便携到“新器官”:移动性更强的多媒体平台 |
第四章 微信传播机制的缺陷及其补足措施 |
一、微信传播机制存在的缺陷 |
(一) 流言、非理性行为和人际交往的失范 |
(二) 传受双方的互动交流不足 |
(三) 信息传播的过载和泛滥 |
二、弥补微信传播机制缺陷的措施 |
(一) 提升用户媒介素养,营造良好传播环境 |
(二) 丰富微信传播形式,增加双方交流互动 |
(三) 加强网络法制建设,提高信息监管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中美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 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原理 |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
一、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
二、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
三、 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要点 |
第二节 国际价值实体 |
一、 国际价值的成因 |
二、 世界范围的抽象劳动 |
三、 创造价值的新型劳动 |
第三节 国际价值量 |
一、 国际价值量的决定 |
二、 国际价值量的影响因素 |
三、 国际超额利润 |
第四节 国际价值规律 |
一、 国际价值规律的内涵 |
二、 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 |
三、 影响国际价值规律运行的因素 |
第五节 国际生产价格 |
一、 国际交换中的平均利润率 |
二、 国际生产价格的形成 |
三、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二章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中美贸易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国际价值理论与国际贸易 |
一、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原因 |
二、 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原因 |
第二节 旧中国及改革开放前的中美贸易历史简述 |
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美贸易回顾 |
二、 新中国成立后到中美建交前的中美贸易关系回顾 |
第三节 中美双边货物贸易的现状和特征 |
一、 中美双边货物贸易的规模 |
二、 中美双边货物贸易的平衡状况 |
三、 中美货物贸易产品结构 |
第四节 中美双边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特征 |
一、 中美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 |
二、 中美双边服务贸易的规模和增长趋势 |
三、 中美双边服务贸易的平衡状况 |
四、 中美双边服务贸易的结构 |
第三章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
第一节 中美工资国民差异与中美贸易不平衡 |
一、 马克思的工资国民差异理论 |
二、 中美存在工资国民差异的原因分析 |
三、 中美工资的国民差异与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
四、 中美工资国民差异的未来变化趋势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国际劳动分工与中美贸易不平衡 |
一、 国际劳动分工 |
二、 中美劳动分工与中美贸易不平衡 |
三、 虚拟经济的发展与中美贸易不平衡 |
第三节 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国际产品内分工与中美贸易不平衡 |
一、 国际产品内分工 |
二、 中美国际产品内分工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 |
三、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对当代中国参与世界分工的意义 |
第四节 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国际产业结构转移与中美贸易不平衡 |
一、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国际产业转移 |
二、 国际产业转移主要类型 |
三、 国际产业结构转移所引起的中美贸易不平衡 |
第五节 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国际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不平衡 |
一、 国际直接投资 |
二、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动力、历程和特点 |
三、 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角度看中美贸易不平衡 |
第四章 在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指导下推进和发展中美贸易 |
第一节 国际价值的生产过程与我国创新驱动战略 |
一、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 |
二、 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 |
三、 尽快实现产品内分工的深化升级 |
四、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美国直接投资 |
第二节 国际价值的实现过程与我国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一、 实现经济增长由出口导向型为主转向内需导向型为主 |
二、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创新的国际贸易市场 |
三、 谨慎对待人民币升值 |
四、 促进成立中美自由贸易区 |
第三节 构建合理的中美贸易沟通渠道 |
一、 加强中美贸易协助与合作,大力促进美国对华出口增长 |
二、 针对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应采取的对策 |
三、 充分利用 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 |
四、 加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口腔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2.3 研究内容 |
1.2.4 研究创新点 |
1.3 理论基础 |
1.3.1 战略绩效管理 |
1.3.2 平衡计分卡 |
1.3.3 PDCA 循环圈 |
1.3.4 SWOT 分析 |
1.3.5 PESTEL 分析 |
1.3.6 SMART 原则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状况 |
1.4.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2章 构建口腔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功能模型 |
2.1 引言 |
2.2 构建顶层模型 |
2.2.1 确定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开发程序 |
2.2.2 确定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开发过程节点 |
2.2.3 构建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顶层模型 |
2.2.4 构建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 PDCA 四阶段 IDEF0 图 |
2.3 PDCA 四阶段模型构建 |
2.3.1 计划阶段流程分析 |
2.3.2 构建计划阶段模型 |
2.3.3 实施阶段流程分析 |
2.3.4 构建实施阶段模型 |
2.3.5 检查阶段流程分析 |
2.3.6 构建检查阶段模型 |
2.3.7 反馈完善阶段流程分析 |
2.3.8 构建反馈完善阶段模型 |
2.4 小结 |
第3章 K 医院应用研究 |
3.1 K 医院介绍 |
3.2 构建 K 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模型 |
3.3 K 医院战略绩效流程分析 |
3.3.1 计划阶段流程分析 |
3.3.2 实施阶段流程分析 |
3.3.3 检查阶段流程分析 |
3.3.4 反馈完善阶段流程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国有大型企业的传媒集团发展路径研究 ——以英大传媒、南网传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4 独创及新颖之处 |
2 国内国有企业传媒集团发展概况及兴起原因分析 |
2.1 对当前国企传媒集团发展态势的总体评价 |
2.2 国有企业传媒集团兴起原因分析 |
3 国有企业传媒集团面临的挑战 |
3.1 组建调研方案不够深入细致,战略制定缺乏科学性 |
3.2 传媒集团与母公司的机制、体制冲突 |
3.3 品牌传播效果欠佳 |
3.4 传播力、影响力有待加强 |
3.5 开拓市场获取广告渠道不畅 |
4 国有企业传媒集团创新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
4.1 推动体制机制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 |
4.2 强化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
4.3 精心打造内容产品提升吸引力与竞争力 |
4.4 多管齐下构筑平台赢得行业发展话语权 |
4.5 创新经营模式探寻增长新路径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学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四、中国月度报告·壹月号 2003中国战略机遇新起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变局下的中日关系研究[D]. 任娜. 延边大学, 2021
- [2]互联网+背景下HH烟草集团招评标模式优化研究[D]. 汤悦.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21世纪初日本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研究[D]. 郭玉强. 吉林大学, 2017(09)
- [4]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规制研究 ——以中小投资者信息需求为视角[D]. 程茂军.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6]国家何以成功:家团底色下的韩国“新村运动”研究[D]. 胡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9)
- [7]微信的传播机制研究[D]. 束芳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8]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中美贸易研究[D]. 张永辉. 苏州大学, 2013(09)
- [9]口腔医院战略绩效管理流程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郭威. 吉林大学, 2012(03)
- [10]国有大型企业的传媒集团发展路径研究 ——以英大传媒、南网传媒为例[D]. 李渊航. 暨南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