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郁症39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晔[1](2021)在《“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抑郁发作肝气郁结证患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抑郁发作肝气郁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成3组,即三位一体组、西药组、三位一体联合西药组。西药采用氟西汀分散片,三位一体疗法即整合了针灸、中药及中药穴位离子导入三种干预方式的治疗方法。治疗周期为28天。治疗前后均需对患者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中医证候量表进行评估。结果:1.病例纳入情况:共有106例患者被纳入本项研究,在此次研究过程中,最终93例患者完成了28天的治疗,其中,三位一体组脱落5例,30例患者完成治疗;西药组脱落5例,31例患者完成治疗;三位一体联合西药组脱落3例,32例患者完成治疗。2.合并用药情况:三位一体组中有2例患者存在合并用药,西药组中有4例患者存在合并用药,三位一体联合西药组中有4例患者存在合并用药,三组的合并用药人数分布均衡(P>0.05)。3.人口学资料:三组在性别、文化水平、年龄、BMI指数方面基线一致(P>0.05)。4.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组内比较显示,三组治疗后的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显示,三组改善程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组内比较显示,三组治疗后的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显示,三组改善程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各项因子:(1)焦虑躯体化因子:组内比较显示,三组治疗后的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显示,三位一体联合西药组及西药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三位一体组(P<0.05)。(2)阻滞因子:组内比较显示,三组治疗后的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显示,三组改善程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体重因子:组内比较显示,三组治疗后的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显示,三位一体联合西药组的改善程度优于三位一体组及西药组(P<0.05)。(4)认知障碍因子:组内比较显示,三组治疗后的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显示,三位一体联合西药组的改善程度优于三位一体组(P<0.05),三位一体组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5)睡眠障碍因子:组内比较显示,三组治疗后的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显示,三位一体联合西药组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西药组的改善程度优于三位一体组(P<0.05)。7.中医证候量表:组内比较显示,三组治疗后的积分均显着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显示,三组改善程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中医证候要素:组内比较显示,三位一体组在胸胁作胀、脘痞、善太息及嗳气频作4个要素上的治疗后评分均显着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另外两组在各个要素上的治疗后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显示,三组各项证候要素的改善程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临床疗效:根据中医证候量表的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三位一体联合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4.4%,西药组为87.1%,三位一体组为73.3%,三组疗效分布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西药组和三位一体联合西药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有效率均达到100.0%,三位一体组为90.0%,三位一体联合西药组及西药组的疗效优于三位一体组(P<0.05)。10.不良反应:仅三位一体组中的1例患者报告了电针灸局部不适症状,患者经休息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未报告不良反应。结论:1.三位一体疗法、氟西汀、三位一体联合氟西汀均可有效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发作,降低HAMD-17评分、减轻病情严重程度、降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安全性佳。2.三位一体疗法在降低HAMD-17评分、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方面与单用氟西汀疗效相当。3.三位一体疗法在改善体重减轻方面与单用氟西汀疗效相当。4.三位一体疗法在改善自罪、自杀、激越方面优于单用氟西汀,在改善自罪、自杀、激越、体重减轻及睡眠障碍方面,三位一体疗法联合氟西汀优于单用氟西汀及单用三位一体疗法。
李俊龙[2](2021)在《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苔黑酚葡萄糖苷(Orcinol Glucoside,OG)是从仙茅属植物中分离出的一种酚糖苷,也是仙茅属植物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既往研究发现,苔黑酚葡萄糖苷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诱导的小鼠显示出抗抑郁作用。目的:这项研究旨在确定OG是否可以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抑郁样症状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本项研究通过卵巢切除-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Ovariotomy-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OVX-CUMS)方法来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鼠的体重变化,小鼠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的表现,评估OG低、中、高剂量(40、80、160 mg/kg)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通过Elisa法测定小鼠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ovary,HPA/HPO)相关的压力激素和性腺激素的水平变化。采用q RT-PCR方式测定CRH、FSH、CRH-receptor1、FSH-receptor在小鼠下丘脑、垂体、海马的m 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OG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海马中BDNF-Trk 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3周的OG(80、160 mg/kg)治疗可显着地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的抑郁样行为(P<0.001),OG通过增加血清雌二醇(E2)和降低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下丘脑中Gn RH来缓解OVX-CUMS诱导的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功能障碍。同时,OG逆转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活动过度,这由血清中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降低降低,及下丘脑和海马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所证明。此外,OG上调围绝经期小鼠海马中BDNF,Trk B的蛋白表达与ERK1/2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结论:OG通过调节HPO/HPA轴功能障碍并激活BDNF-Trk B-CREB信号通路来改善OVX-CUMS小鼠的抑郁行为。
任非非[3](2021)在《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醒脾解郁方组(XPJYF)、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EOT)、醒脾解郁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XPJYF+EOT)。每组根据应激时间各分为3w、6w组。除CON外,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造模,共21d。各组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造模前及造模第3 w、6 w时进行行为学观察。造模3 w时评价脾虚程度,结合行为学实验,评价模型成功与否。取材后以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及XPJYF干预效应。第二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分析线粒体及神经元突触体视学指标;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轴树突分支变化;提取海马突触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重塑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合成蛋白含量;检测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及线粒体酶活性。第三部分:制备XPJYF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鉴定;采用CCK8法进行XPJYF细胞毒性实验;建立皮质酮(CORT)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分为 CON、CORT、CORT+X(H)、(M)、(L)、CORT+E、CORT+E+X(H)、(M)、(L)共9组。以细胞免疫荧光观察SYN、PSD-95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成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及突触重塑蛋白表达;ELISA及RT-PCR检测5-HT、DA及其受体情况。第四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以免疫荧光三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NeuN/CD31/GFAP表达;RT-PCR检测海马AMPK/SIRT1/PGC-1α通路基因表达;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 检测 NeuN、GFAP、VEGF、Collagen Ⅳ蛋白表达。结果:1.第一部分1.1宏观表征:造模前大鼠状态良好,反应灵敏,活动自如。造模3 w后,反应降低,神态倦怠,活动减少,毛发干枯或发黄,粪便逐渐变稀,至6 w时表现更明显,各用药组较模型组有改善。1.2体质量变化:模型各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体重增加(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3 w、联合各组体重增加(P<0.01,P<0.05),西药6 w组降低(P<0.05)。联合各组体重较西药组增加(P<0.01,P<0.05)。1.3行为学:模型各组糖水偏好率(SPT)较空白组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FST)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联合各3 w及各用药6w组SPT升高,FST缩短(P<0.01,P<0.05)。联合各组SPT较中药、西药组升高(P<0.01,P<0.05),FST缩短(P<0.01,P<0.05)。与同组别基线比较,各组各时间点SPT降低(P<0.01),模型各组及中药、西药各6 w组FST延长(P<0.01,P<0.05)。1.4血清淀粉酶、尿D-木糖排泄率比较:造模3 w后血清淀粉酶和尿D-木糖排泄率均降低(P<0.01),至造模6周时更低(P<0.01)。1.5海马CA1区病理改变:HE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分布、形态均无异常,圆形胞核清晰居中。模型3w组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及形态不规则,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呈三角形,细胞核深染、固缩,核仁显示不清;至6w时损伤进一步加重。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中药6 w组和联合组较为明显。尼氏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分布,胞质内可见丰富的尼氏小体,近胞核处呈“虎斑样”,远端呈细颗粒样,核仁清晰。模型3 w组细胞排列散乱,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至6w时,损伤加重,细胞皱缩明显,部分细胞尼氏体减少,并可见中央性染色质溶解现象。各用药组损伤逐渐恢复,以西药3 w组及中药6 w组明显。2.第二部分2.1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组神经元突起较多,线粒体正常,突触结构完整,突触小泡较多。造模3 w后,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突触小泡数量减少。至造模6 w,损伤加重,突触间隙显示不清,突触小泡减少,聚集分布,线粒体膜破坏,嵴断裂,基质空泡样变。各用药组上述损伤减轻。2.2线粒体体视学:模型各组Vvm较空白组升高(P<0.01),NM、δ、δm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vm降低(P<0.01,P<0.05),各6 w组NM升高(P<0.01),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6 w组δ、δm升高(P<0.01,P<0.05)。较中药组,西药6 w组δ、联合6 w组Vvm降低(P<0.01),联合各组δm升高(P<0.01,P<0.05)。2.3突触体视学:模型各组数密度(Nv)、面密度(Sv)、突触小泡面数密度(NS)均较空白组降低(P<0.01)。中药、联合各6 w组Nv、Sv、Ns较模型组升高(P<0.01,P<0.05)。2.4高尔基染色:模型各组Sholl交点数及树突棘较空白组减少(P<0.01)。中药、联合各组Sholl交点数较模型组增多(P<0.01,P<0.05),中药、西药各6 w组及联合各组树突棘密度升高(P<0.01,P<0.05),且联合6 w组较中药、西药各6w组升高(P<0.05)。2.5突触体突触重塑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6w组降低(P<0.05),各组SYN、syntaxin 1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P<0.05),中药、联合各组SYN升高(P<0.01),中药、西药及联合各6 w组syntaxin 1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6 w组SYN降低(P<0.05),联合6 w组GAP-43增加(P<0.01)。2.6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模型各组SIRT1、PGC-1α、AMPK-α1、Tfam、NRF1较空白组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3 w组SIRT1和AMPK-α1、联合各组SIRT1、PGC-1α、Tfam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3 w组AMPK-α1、6w组PGC-1α表达升高(P<0.01)。3.第三部分3.1细胞毒性实验:经免疫荧光鉴定,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符合神经元细胞特征。经CCK8实验,确定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浓度为高剂量组10%、中剂量组10%和低剂量组20%,作用时间确定为24h。3.2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SIRT1、PGC-1α、NRF1、Tfam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组 SIRT1、NRF1、Tfam 升高(P<0.01),CORT+E 组 SIRT1 降低(P<0.05),CORT+X(H)组PGC-1α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H)组 PGC-1α、Tfam 升高(P<0.05),CORT+E+X(M)组 NRF1、Tfam 升高(P<0.01)。3.3突触重塑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GAP-43、SYN、PSD-95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各组 GAP-43、SYN 升高(P<0.01),CORT+X(H)组 PSD-95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PJYF 的 H、M、L 组 GAP-43、SYN、PSD-95 升高(P<0.01,P<0.05)。3.4 5-HT、DA及其受体mRNA含量: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5-HT、DA、5-HT1AR mRNA、DRD1 mRNA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H)组 5-HT、DA 升高(P<0.05),CORT+E 组 5-HT 降低(P<0.05),CORT+X 的 H、M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与 CORT1+E 组比较,CORT+E+X(H)组 5-HT 升高(P<0.05),CORT+E+XPJYF 的 H、M、L 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P<0.05)。4.第四部分4.1线粒体合成基因表达:模型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 SIRT1 mRNA、PGC-1αmRNA、AMPK-α1 mRNA 均升高(P<0.01),中药6w组、西药及联合各组NRF1 mRNA升高(P<0.01),西药3 w组、中药及联合各组Tfam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NRF1 mRNA 均升高(P<0.01),西药 3 w 组 SIRT1 mRNA升高(P<0.01)。4.2突触微环境蛋白表达:模型各组NeuN、GFAP、VEGF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及联合各组NeuN、GFAP、VEGF均升高(P<0.01,P<0.05),西药各组GFAP升高(P<0.01),西药3 w组VEGF升高(P<0.01)。与中药组比较,西药各组GFAP 降低(P<0.05),联合各组 GFAP 升高(P<0.01),联合 3 w 组 VEGF 升高(P<0.05)。结论:1.慢性束缚应激3周时,动物模型符合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标准,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且随应激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不同程度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抑郁样行为,中药的远期保护优势较西药明显,且以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为显着;2.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破坏,线粒体损伤,突触重塑功能降低,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直接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动态调控该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但二者作用的优势环节不同,西药在调节神经递质方面更具优势,而中药在改善线粒体功能方面更为明显,且中药的远期作用效果优于西药。3.抑郁症海马神经元突触微环境中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基底膜损伤,与神经元突触重塑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可通过调控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保护突触微环境,促进抑郁症神经重塑,作用较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更具优势,且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显着。
王承斌[4](2021)在《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不同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时间从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31日,语种仅限于英语和汉语。根据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纳入针灸疗法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introlled trial,RCTs),经质量评价后提取相关数据。然后分别运用Statal 5.0和R 3.6.0软件进行传统Meta分析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检索共得到4838篇相关文献,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共纳入53篇文献,合计4095例抑郁症患者,涉及针刺、电针、针刺+中药、针刺+西药、电针+西药、针刺+中药+西药等6种针灸疗法。传统Meta分析:①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针刺+西药优于西药、针刺优于西药、针刺+中药+西药优于西药、电针优于西药、电针+西药优于西药、针刺+中药优于西药、电针+西药优于针刺+西药;②在降低不良反应率方面,只有针刺+西药低于西药。网状Meta分析:①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与西药相比,6种针灸疗法的疗效均优于西药,电针优于针刺,针刺+西药优于针刺,针刺+中药+西药优于针刺;②在降低不良反应率方面,针刺+中药、针刺+西药均低于西药,针刺+中药低于电针+西药。疗效排序:①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针刺+中药+西药为最优治疗方法的概率最大;②在降低不良反应率方面,针刺+中药有可能成为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的干预措施。结论:针刺+中药+西药成为治疗抑郁症最佳治疗措施的概率最大,但每种针灸疗法都有其优势证型,临床实践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及辨证论治选择针灸疗法。不同针灸疗法两两直接比较的RCT数量较少,仍需开展更多直接比较的 RCT,用来验证本研究间接比较的结果。
赵凡[5](2020)在《黄芩在治疗抑郁症方剂中的配伍应用及其抗抑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黄芩作为传统的清热药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许多含黄芩方剂临床治疗抑郁症疗效显着。目前有关含黄芩治疗抑郁症方剂(以下简称“含黄芩抗抑郁方”)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有报道,而明确含黄芩抗抑郁方的临证应用指征和配伍方法对于中医临床运用黄芩及含黄芩方治疗抑郁症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本论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含黄芩抗抑郁方主治病证特点及主要配伍方法;并运用实验研究观察黄芩及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对皮质酮(CORT)诱导的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效应,从干预抑郁模型小鼠神经发生这一维度,探讨黄芩及黄芩苷的抗抑郁机制,以冀初步阐明抗抑郁方剂配伍黄芩的科学内涵。方法1.数据挖掘研究 收集整理中文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等)1986~2019年公开发表的含黄芩方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文献,将其分为临床研究(病例数30例以上,有对照组)、病案及临证加用黄芩三类。①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统计软件对各部分文献的方剂名称与类别、临床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主治病证的证型及病机(病性和病位证素)、症状和舌脉、配伍药物(单味药和药物类别)、黄芩及核心配伍药物的用量与比例等进行频次统计;②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的Apriori算法对含黄芩抗抑郁方主治病证的高频症状进行两症状和三症状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并对方剂组成中的高频药物进行两药、三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③采用Gephi 0.9.2软件对证素-症状、药物-症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以探讨含黄芩抗抑郁方的证治规律。2.实验研究①采用慢性CORT皮下注射6周建立抑郁小鼠模型,造模3周后分为空白、模型、阳性药、黄芩苷低剂量、黄芩苷高剂量、黄芩低剂量和黄芩高剂量7组,分别给药治疗3周后进行糖水偏好、悬尾、强迫游泳、开场、新颖摄食行为学测试,同时取血检测血清皮质酮含量,观察黄芩及黄芩苷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血清皮质酮的影响;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齿状回Ki-67及BrdU 阳性细胞数,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齿状回BrdU/DCX/NeuN叠染细胞数,高尔基染色检测齿状回神经元形态、树突长度、树突棘密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蛋白表达;给予PI3K及AKT抑制剂LY294002、Perifosine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黄芩苷对CORT造模后HT-22细胞中上述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芩及黄芩苷基于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对神经发生的影响;③采用高效液相测定黄芩水煎剂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1.数据挖掘研究 共收集整理含黄芩抗抑郁方临床文献464篇,其中临床研究文献249篇,有明确疗效的病例9702例;病案文献122篇,有明确疗效的病案153例;临证加用黄芩文献93篇。三类文献的研究结果如下:1.1临床研究文献在临床研究文献中,所涉及的含黄芩抗抑郁方共90首,方剂类别9种。使用频率位列前4的方剂类别为和解剂、化痰剂、清热剂、理气剂,其中和解剂(使用频率65.49%)远超过其他类别方剂。和解剂中柴胡类方使用频率最高(56.9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居所有方剂之首(33.10%)。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表明,临床含黄芩抗抑郁方中药治疗组、中西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西药对照组(p<0.01)。含黄芩抗抑郁方主治病证的证型有21种,实证为主,亦有虚实夹杂。证型出现频率位列前4的为肝郁气滞(18.72%)、肝郁痰热(12.34%)、肝郁痰阻(10.37%)、肝郁化火(热)(9.66%),累计占51.08%。涉及病性证素1 1种,病性有虚有实,以实为主。主要病性为气滞(85.14%)、火热(46.21%)、痰(30.66%),此外还有气虚(10.97%)、血瘀(10.95%)等。涉及病位证素9种,病位以肝居首(出现频率96.17%),其次为脾(16.03%)、心(12.55%)、胆(6.66%)等。在配伍方面,与黄芩配伍的核心单味药为柴胡、半夏,使用频率分别为88.03%、75.21%;主要配伍药物(使用频率在30%-60%之间)为茯苓、牡蛎、龙骨、白芍、大枣、生姜、桂枝、大黄,以上除白芍外,均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物组成;次要配伍药物(使用频率在15%-30%之间)有郁金、石菖蒲、酸枣仁、合欢皮、远志、当归、陈皮、人参、党参、栀子、枳壳。常见的两药关联主要有半夏-柴胡、茯苓-柴胡、茯苓-半夏等,常见的三药关联主要有桂枝、半夏-柴胡,大黄、半夏-柴胡,大黄、牡蛎-柴胡,大黄、龙骨-牡蛎,大黄、龙骨-柴胡,桂枝、牡蛎-柴胡,多为上述核心药物与主要配伍药物之间形成的关联。与黄芩配伍的主要药物类别为理气药(使用频率93.38%)、补益药(86.02%)、安神药(83.59%)、化痰药(79.15%)、清热药(57.06%),次要配伍药物类别为活血化瘀药、开窍药、泻下药。黄芩及其核心配伍药物的用量,黄芩为2-20g,平均10.50±2.26g;柴胡为6-36g,平均13.45±4.87g;半夏为4-20g,平均10.35±2.54g。黄芩与柴胡、黄芩与半夏的用量比例均以1:1为主,三药配比亦以1:1:1居多。1.2病案文献在病案文献中,所涉及的含黄芩抗抑郁方共46首,方剂类别8种。所治证型有19种,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肝郁气滞证(13.95%),其次为肝郁化火(8.53%)、肝火扰心(8.53%)、肝郁痰热(8.53%)、肝郁痰阻(7.75%)、肝郁脾虚6.98%,累计占54.27%。各类方剂使用频率、主治病证的证型、病性及病位、配伍药物及核心配伍药物用量的统计结果与临床研究文献结果基本一致。有关含黄芩抗抑郁方主治病证的证候研究显示,此类方剂主治病证的症状计有92种,涉及舌象15种,脉象10种。其中,主要症状(出现频率>30%)在神志方面的表现有忧郁,烦躁,易怒;在躯体方面的表现有寐差,纳差,胸胁不适;舌脉表现为舌红、淡红,苔黄、白、腻、薄,脉弦、细。次要症状(出现频率在8.5%-30%之间)在神志方面的表现有悲伤欲哭,少言寡语,厌世求死,记忆力下降,多思多虑,焦虑,精神紧张,兴趣减退;在躯体方面的表现有乏力,口苦,心悸,大便秘结,口干,头晕,咽部不适,脘痞不适,出汗,腹胀,大便稀溏,头痛,叹息,寒热异常感;舌脉表现为舌暗、胖大有齿痕,苔厚,脉数、滑、沉。常见的两症状关联为忧郁-脉弦、纳差-寐差、纳差-脉弦、烦躁-寐差、苔黄-脉弦、苔腻-寐差、舌红-脉弦,常见的三症状关联为易怒、寐差-烦躁,苔黄、忧郁-脉弦,苔腻、纳差-寐差,易怒、烦躁-寐差,舌红、寐差-脉弦,烦躁、脉弦-寐差,纳差、忧郁-脉弦、乏力、寐差-纳差,多为上述主要症状、舌脉与次要症状之间形成的关联。在证治规律即病机、症状与药物关系的研究方面,利用复杂网络勾勒出3个较为清晰的常见病证与选方用药之间的联系脉络。①肝郁气滞、肝郁脾虚等证:涉及的症状有忧郁,少言寡语,悲伤欲哭,厌世求死,反应迟钝,胸胁不适,寒热异常感,胃脘不适,乏力,纳差,腹胀,叹息,嗳气,消瘦,大便稀溏,苔薄,苔白,脉细;所用代表方剂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逍遥散类方。②肝郁痰热、胆热痰扰等证:涉及的症状有精神紧张,幻觉,多思多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寐差,头重,四肢不温,呃逆,苔腻,脉滑;所用代表方剂为温胆汤类方。③肝郁化火、肝火扰心等证:涉及的症状有烦躁,易怒,恐惧感,心神不宁,口苦,口干,耳鸣,头痛,腹痛,全身疼痛,小便黄,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脉弦;所用代表方剂为黄连解毒汤及龙胆泻肝汤。1.3临证加用黄芩文献在临证加用黄芩文献中,所涉及的方剂有60首。研究表明,当临床医家运用不含黄芩的方剂治疗抑郁症时,于原方中加用黄芩的主要依据是:主治病证有热盛、肝郁化火、痰热等病理改变,症状表现为口苦,心烦,大便干结或不畅,急躁易怒,舌苔黄腻,口干等。临床与黄芩同时加入处方的药物主要为栀子、黄连、龙胆,其次为柴胡、瓜蒌、半夏、牡丹皮、胆南星等清热、理气、化痰药。黄芩的常用剂量为6-20g,平均10.35±2.54g。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及中医传统理论可知,黄芩在抗抑郁方剂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①清热泻火以祛热邪;②清气降火以除痰热;③未雨绸缪以防邪郁化热;④配伍柴胡、半夏以调畅气机;⑤以寒制温,以防温药助火。黄芩在抗抑郁方剂中主要作为臣药、佐药,但其作用与地位不可小觑。2.实验研究2.1黄芩及黄芩苷对CORT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血清皮质酮含量的影响慢性皮质酮40mg/kg皮下注射6周后模型小鼠糖水偏好率降低,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延长,新颖摄食中潜伏期增加、食物消耗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现出明显的快感缺失、行为绝望状态;且造模6周后血清皮质酮含量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黄芩1.5g/kg、黄芩苷60mg/kg可显着改善CORT诱导的上述抑郁样行为、降低血清皮质酮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2.2基于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的黄芩及黄芩苷对CORT抑郁模型小鼠神经发生的影响免疫组化显示,模型小鼠齿状回中Ki-67及BrdU 阳性细胞数显着降低(p<0.01),而黄芩苷及黄芩治疗3周可增加阳性细胞数(p<0.01)。免疫荧光显示,模型小鼠齿状回中DCX+/NeuN+/BrdU+标记的未成熟神经元细胞数目显着降低(p<0.01),DCX-/NeuN+/BrdU+标记的成熟神经元阳性细胞数显着下降(p<0.01),而黄芩1.5g/kg、黄芩苷60mg/kg可显着增加存活的成熟及未成熟神经元数目(p<0.01)。高尔基染色显示,模型组齿状回神经元树突分支少、形态简单,树突总长度显着减少(p<0.01),而给予黄芩1.5g/kg、黄芩苷60mg/kg可显着增加神经元树突复杂性,增加树突总长度(p<0.05,p<0.01);神经元树突棘数目统计显示,CORT造模与黄芩苷、黄芩给药均未对神经元总树突棘密度及蘑菇状树突棘密度产生影响(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显示,模型小鼠海马组织中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及突触蛋白PSD95、Synapsin 1表达降低(p<0.01),给予黄芩1.5g/kg、黄芩苷60mg/kg后上述相关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在CORT诱导的HT-22细胞上,黄芩苷可上调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蛋白表达(p<0.05,p<0.01),而给予PI3K及AKT抑制剂LY294002、Perifosine后可抵消黄芩苷作用(p>0.05)。2.3黄芩水煎剂主要成分含量测定黄芩水煎剂主要含有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4种物质成分,其中黄芩苷含量最高,为217.77±1.96mg/g。结论1.含黄芩抗抑郁方临床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肝郁痰热、肝郁痰阻、肝郁化火(热)、肝火扰心和肝郁脾虚等证型。其主治病证以实为主,亦有虚实夹杂。常见病性证素为气滞、火热、痰,此外还有气虚、血瘀等;病位主要在肝(胆),其次为心、脾(胃)等。2.含黄芩抗抑郁方主治病证的主要症状,在神志方面表现为忧郁,烦躁,易怒;在躯体方面表现为寐差,纳差,胸胁胀满。次要症状在神志方面表现为悲伤欲哭,少言寡语,厌世求死,记忆力下降等;在躯体方面表现为乏力,口苦,心悸,大便秘结,口干,头晕,咽部不适,脘痞不适等。舌脉主要表现为舌红、淡红,苔薄、苔白、苔腻,脉弦、细。3.含黄芩抗抑郁方中与黄芩配伍的核心药物为柴胡、半夏,三味药物平均用量分别为10g、13g、10g,黄芩与柴胡、黄芩与半夏的两药配比均以1:1为主,三药配比亦以1:1:1居多。4.在含黄芩抗抑郁方中,与黄芩配伍的单味药除柴胡、半夏外,主要有茯苓、牡蛎、龙骨、白芍、大枣、生姜、桂枝和大黄,此外还有郁金、石菖蒲、酸枣仁、合欢皮、远志、当归、陈皮、人参、党参、栀子和枳壳等。与黄芩配伍的主要药物类别为理气药、安神药、补益药、化痰药和清热药,此外还有活血化瘀药、开窍药和泻下药等。5.对常见病证与选方用药关系的研究表明:以肝郁气滞或肝郁脾虚等为主的病证,所用代表方剂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逍遥散类方;以肝郁痰热或胆热痰扰等为主的病证,所用代表方剂为温胆汤类方;以肝郁化火或肝火扰心等为主的病证,所用代表方剂为龙胆泻肝汤或黄连解毒汤。6.黄芩和黄芩苷可通过上调PI3K/AKT/GSK3 β/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CORT抑郁模型小鼠齿状回神经发生发挥抗抑郁作用。
王毓芳[6](2020)在《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随着中医药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经断前后诸证(PMS)的相关文献越来越多,本研究通过对近30年针刺治疗PMS相关文献与研究的收集与整理,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并进一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证治规律进行研究,为往后开展针刺治疗PMS的相关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电子及手工检索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的数据库,收集由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有关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制定纳入及排除标准,经筛选后提取资料并导入电子表格进行分析:?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根据Jadad评分表进一步对所纳入的RCTs进行质量评价,提取高质量(评分≥4分)的研究数据,利用Rev Man做进一步偏倚风险分析以及荟萃分析;进行异质性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并根据不同关注项目进行亚组分析,针对纳入篇数≥10的结局指标进行发表性偏倚分析,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数据挖掘技术: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 modeler及SPSS statistics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根据病证症的分布、经络分布、腧穴特点等加以分类及分析处理,并运用中医理论及针灸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资料收集:运用相关检索词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及国外数据库进行资料收集,初步检索出文献1124篇,通过Note Express排除重复文献534篇,并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不符合文献450篇,初步纳入文献140篇,同时根据改良版Jadad评分表,排除低质量(评分1-3分)文献98篇,最后纳入42篇高质量(评分4-7分)文献,总计参与者共3886名,包括针刺治疗组共1902名,以及对照组共1984名。2.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纳入42篇高质量(Jadad评分4-7分)文献做进一步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2.1.总有效率:针刺组在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亦显示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以及安慰针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更年期相关症状方面:针刺组在改善Kupperman(KI)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亦显示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针刺组与中药对照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的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各维度分析发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提示针刺组在改善心理维度、躯体维度、泌尿生殖维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针刺组在改善自拟中医证候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以≤4w之针刺疗程为佳,当疗程<4w,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生活质量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的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血清激素水平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的血清E2值、FSH值及L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情绪障碍方面:针刺组在改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显示以>6w之针刺疗程为佳,当疗程>6w,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6.睡眠方面:针刺组在改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7.血管舒缩症状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在烘热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偏倚风险分析结果:根据整体风险由最低依次分别为随机序列的产生(选择偏倚)、结果数据的完整性(失访偏倚)、选择性报告(报告偏倚)、其他偏倚、随机分配隐藏(选择偏倚)、评估者盲法(检测偏倚)、受试者与研究人员盲法(实施偏倚)。3.1.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分析模型的选择、数据集的选择等因素敏感性低,整体结果稳定性佳,证据可信度良好。3.2.发表性偏倚: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总有效率、KI评分、血清E值、血清FSH值、血清LH值、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的篇数均≥10篇,做漏斗图分析,其中总有效率以及FSH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性。4.频次分析结果:对纳入文献所载之140条针刺处方数据进行穴位频次分析,穴位使用总频次1193次,共涉及穴位98个。4.1.穴位频次:根据穴位使用的总频次进行排序,从最高依次为三阴交、太冲、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关元、肝俞、太溪。根据辨治模式分析穴位的使用频次,辨病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关元、肾俞、百会、神门、足三里、内关、肝俞、天枢、子宫;辨证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太溪、神门、三阴交、太冲、肾俞、百会;辨症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足三里、百会。4.2.经络频次:PMS的针刺治疗涵盖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针刺经脉频次最高的经络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足阳明胃经。4.3.部位频次:选穴部位频次从最高依次为下肢部、腰背部、头面颈部、上肢部、胸腹部。4.4.特定穴频次:针刺治疗PMS有71穴为特定穴(72%),27穴为非特定穴(28%)。特定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类别,依次为交会穴、五输穴、原穴、背俞穴、募穴。而特定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肝俞、太溪。5.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Modeler的Apriori算法,最低条件支持度为>10%,最小规则置信度为>80%,提升度>1。5.1.腧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0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子宫-关元(94.44%),子宫-三阴交(94.44%),印堂-百会(94.44%)。5.2.针刺部位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12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头面颈部-下肢部(96.94%),腰背部-下肢部(96.77%),胸腹部-腰背部(96.08%)。5.3.特定穴配伍:分类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1条,其中有5组置信度达到100%,分别为络穴-交会穴、下合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募穴-交会穴、原穴-五输穴。具体特定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分析15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肝俞-肾俞(90.57%)、关元-三阴交(90.16%)、合谷-三阴交(90.00%)。6.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进行系统聚类,针对使用频次≥10次的腧穴进行分析,得出主穴及配穴两大聚类。主穴包括太冲-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与频次分析结果一致,为针刺治疗PMS的主要常用腧穴。另一类为配穴,包括辨证用穴、辨症用穴及经验用穴。辨证用穴如中脘-丰隆-风池,血海-膻中-安眠,辨症用穴如百会-内关-太溪、神庭-本神-四神聪,经验用穴如肾俞-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膈俞。结论:1.对国内外1990-2019年针刺治疗PMS的RCT文献进行检索与文献评价,共纳入Jadad评分4-7分的高质量文献42篇做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刺组在改善总有效率、Kupperman(KI)评分、中医证候、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方面均显着优于对照组。2.对纳入文献所载之140条针刺处方数据进行穴位频次分析,穴位使用总频次的排序依次为三阴交、太冲、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关元、肝俞、太溪。针刺治疗PMS有72%为特定穴,使用频次排序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肝俞、太溪。3.腧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0条,包括子宫-关元,子宫-三阴交,印堂-百会等。针刺部位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12条,包括头面颈部-下肢部,腰背部-下肢部,胸腹部-腰背部等。特定穴分类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1条,包括络穴-交会穴、下合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募穴-交会穴、原穴-五输穴。具体特定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分析15条,包括肝俞-肾俞、关元-三阴交、合谷-三阴交。4.聚类分析结果得出主穴及配穴两大聚类。主穴包括太冲-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配穴包括中脘-丰隆-风池、血海-膻中-安眠、百会-内关-太溪、神庭-本神-四神聪、肾俞-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膈俞等。
孟英[7](2020)在《针刺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背景]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终生患病率约为17%,目前全世界至少有3.5亿人受其影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被推荐为抗抑郁的一线治疗方案,临床应用也最为广泛,但仅有60%的病患对该类药物反应较好,30%的患者无法获得治疗反应。由于SSRIs类抗抑郁药物具有“起效延迟”效应,抑郁症患者常常因疗效不足的同时还需要忍受药物副作用而对治疗失望,进而加重病情和降低患者依从性。针刺疗法作为对抑郁症治疗的一项有效补充方法,常常与抗抑郁药联合使用。针刺疗法包括普通针刺及电针,临床试验表明普通针刺和电针作为SSRIs类抗抑郁药物的附加疗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加速治疗反应,并可能减少SSRIs类抗抑郁药物诸多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对原发性抑郁症患者疗效较好。目前有关针刺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尚未出现,而且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优势特点未得到总结与阐述,相关机制也尚未阐明。[目的]通过对针刺或电针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评价针刺或电针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针刺或电针治疗原发性抑郁症快速起效以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给出循证证据。[方法]运用计算机开展文献检索,国内主要包括: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国外主要包括: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搜集随机对照试验.(RCT);主要结果是治疗有效率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Asberg氏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次要结局指标是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HAMD各因子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副反应量表(TESS)。采用RevMan 5.3软件(Cochrane协作网提供)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6项临床研究,2874例患者。对纳入的针刺及电针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发性抑郁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发现36篇文献研究样本量较少,普遍质量不高,存在一定偏倚风险。对于结局评价指标,所有研究均以HAMD评分的变化作为主要的结局评价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药结合组HAMD评分变化在第1、2、4、6、8周与单纯药物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针药结合组在临床有效率以及临床痊愈率方面显着高于药物组;针药结合组SERS指标的分数在2、4、6周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着低于药物组;针药结合组与单纯药物组分别在治疗1、2、4、6、8周前后SDS评分及CGI-SI评分上差异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两组HAMD各因子分的差异:在1、2、4、6周治疗后,针药结合组较单纯药物组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下降,差异表现出明显统计学意义;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在1、4、6周时两组统计学差异明显,2周时差异较小;认知障碍因子评分在1、2周时两组差异明显,第4、6周时两组差异较小;迟滞因子评分在1、2周时两组有差异,第4周时两组差异较小,第6周时两组无差异;两组在1、2、4、6周体重因子评分的变化上基本无差异。[结论]针刺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发性抑郁症,可以显着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抑郁症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使得起效时间缩短,改善抑郁伴随的其他身体不适,有利于快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睡眠状况,以及恢复患者的认知;同时针刺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物可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其他损害,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针刺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回归正常生活,符合社会及家庭的需要,在临床应用当中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陈萱庭[8](2020)在《赖氏通元针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抑郁症是一类心境障碍综合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迟滞,比如情志低落、思想迟缓、对生活失去兴趣等。当患者患有此病的时候,其经常会表现出情志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没有精神等,如果该症状得不到有效缓解,那么就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自杀倾向,还有部分患者可能会产生幻觉。无论是处于什么年龄期的患者,均可以发病,当患者发病的时候,会伴随有焦虑、失眠和各样不适症状,病情反复,令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损害。抑郁症作为危害人类社会的常见疾病,在世界各地的发病人数正在不断上升。有研究组织在上个世纪末期进行研究法,发现抑郁症不仅对患者的精神造成严重损伤,还会对患者的肉体造成严重损伤。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全球有超过3亿患者正在受到抑郁症的折磨。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不仅会对患者的情绪造成严重威胁,并且还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自杀倾向。由于患者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因此会导致其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有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有超过80万人因为抑郁症自杀,大部分年龄在15-29岁之间。现代医学已经有了可以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但是,全球仅有10%的患者选择接受治疗,而不能接受治疗的原因则有以下几点:第一,怕自己的病情受到歧视,因此选择隐瞒病情;第二,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如何治疗;第三,没有治疗相关资源。此外,如何对抑郁症进行评估也是导致抑郁症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的原因之一。在很多国家,一些抑郁症患者无法得到正确的诊断,导致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抑郁症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世卫曾经对其召开会议,并希望各个国家都能够为治疗抑郁症贡献自己的力量。目的:抑郁症(DEP)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情感障碍疾病,到目前为主,医学家对DEP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晰,此病以长期情绪低落、自我评价过低为主要特征,重度抑郁症更有可能萌生自杀念头,除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为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香港人的工作步伐急速,生活节奏紧张,抑郁症已成为香港其中一个常见的都市病,据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2018年发表的报告指出,香港大概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市民患有抑郁症,而当中更有百分之九的患者有严重抑郁症。目前,临床西方医学常用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虽然可以使患者低落的情绪得以缓解,但是很多机体功能则无法得到改善,而且药费昂贵,并存在各种不同副作用反应,加上抑郁症容易反复,一旦复发吃药时间会比上一次时间更长。如果多次犯病,吃药时间就会更长。针对两次、三次以上的复发,医生一般会建议病人吃药3至5年或考虑更长的时间。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故令不少患者畏疾忌医,导致错失治疗良机,耽误病情。古今国内外文献对本病针刺的研究进展,证实针刺疗法在治疗DEP有明确优势,因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疗效迅速、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等特点,但现时还没有被普及化及善用,因此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赖氏通元针法是全国名老中医赖新生教授以临床实践多年的经验,结合其深厚中医学理论根基总结出来的一套针灸疗法,有疗效佳、思维全面、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的特点。据赖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赖氏通元针法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症。本文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拟通过比较观察通元针法和常规针法对治疗郁结型抑郁症之临床疗效,探讨通元针法治疗本病的临床价值与及推广意义,为今后临床上本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临床参考数据,为针灸治疗抑郁症提供一个全新的优势疗法。方法:收集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的数量为130例,把其分为两组,一组为通元针法组,一组为常规针刺组,由于治疗过程中会有病例脱落,因此实际完成病例为107例,其中通元针法组有54例,常规针刺组有53例。本文实验一个疗程为8周共接受针刺治疗24次,每个患者均评价三次,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时各评价一次;及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远期疗效。首先观察一个疗程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填写相关表格,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第四周,分别使用中医症状改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评估,从而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第四周,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随访跟进,通过对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从而综合性的对通元针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基线比较对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量表评分、SDS基线评分、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没有显着差异,因此可以对两组患者展开研究。2.HAMD评分两组治疗前HAMD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前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后以及随访发现均有和基线有显着差异(P<0.001),提示两组治疗后及随访HAMD分值较前明显均下降。而随访时两组HAMD分值均有升高的现象,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时发现,两者HAMD分值均有明显差异(P<0.001)。相比与常规组,通元组HAMD分值下降趋势更加地明显,而在随访阶段,治疗组HAMD分值上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抑郁量表和延缓其复发均有较好的疗效。3.HAMA评分两组治疗前HAMA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前HAM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后以及随访发现均有和基线有显着差异(P<0.001),提示两组治疗后及随访HAMA分值较前明显均下降;与疗程后相比,两组治疗后HAMA分值仍能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两组HAMA分值均有升高的现象,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时发现,两者HAMA分值均有明显差异(P<0.001)。通元组HAMA分值下降趋势更加地明显,而在随访阶段,通元组HAMA分值上升的趋势相对平缓,通元治疗组在改善抑郁和延缓其复发均有较好的疗效。4.SDS评分两组治疗前SDS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前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后以及随访发现均有和基线有显着差异(P<0.01),提示两组治疗后及随访SDS分值较前明显均下降;与程后相比,两组治疗后SDS分值仍能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两组SDS分值均有升高的现象,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时发现,两者SDS分值均有明显差异(P<0.01)。通元组SDS分值下降趋势更加地明显,而在随访阶段,通元组SDS分值上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组在改善抑郁程度和延缓其复发均有较好的疗效。5.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量表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前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后以及随访发现均有和基线有显着差异(P<0.001),提示两组治疗后及随访中医证候量表分值较前明显均下降;随访时两组SDS分值均有升高的现象,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时发现,两者中医证候量表分值均有明显差异(P<0.001)。通元组中医证候量表分值下降趋势更加地明显,而在随访阶段,通元组中医证候量表分值上升的趋势相对平缓,通元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6.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后有效率比较:两组依据HAMD评分进行总有效率组间比较,经卡方检验,χ2=9.20,P=0.02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治疗效果和分布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常规组主要为有效,为59.26%,通元组主要为显效,为45.28%。以上均提示通元组有更好的疗效。7.复发率比较当患者完成治疗之后,在第四周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组有10人复发,复发率为23.80%,通元组有3人复发,复发率为6.12%,经统计学卡方检验,χ2=26,P=0.003<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针刺对改善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状与生活质量有益处,并且对改善肝气郁结型的中医相关症状亦有良好效果。可见赖氏通元针法除了能改善抑郁症状外,亦能改善相关的内科症状问题,以上四个疗效评价当中,以HAMD为主要的观察指标,评分越高代表抑郁程度越严重,HAMD可以正确地反映抑郁程度。HAMA评价指标则反映患者的焦虑症状,而SDS能有效地反映抑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度方法,补充了HAMD的不足。然而中医治病的精粹在于辨证论治,以上三份量表均不能满足对中医证候评估的需求,因此本研究采用了中医证候量表,以评价两种针灸治疗方法对肝气郁结证候进行评分,充分反映对肝气郁结型的抑郁症及其他中医症状的治疗效用。综合以上四个量表分析结果,患者在成完治疗后,两组均可以有效地降低抑郁程度,赖氏通元针法在完成治疗后的HAMD平均分数值为13.04分与基线时相比减少了15.5分;对照组在完成治疗后的HAMD平均值为18.25分与基线时相比减少了 9.72分,而在有效率方面,赖氏通元针法主要分布在显效,而对照组疗效主要分布在有效。在完成疗程后的4星期进行随访,两组的HAMD分值均有上升,赖氏通元针法的复发率为6.12%,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3.8%,由此可见赖氏通元针法治疗在远期疗效方面最为突出。
王育纯[9](2020)在《数据挖掘导师治疗抑郁经验及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结合Meta分析的方法,通过数据挖掘导师治疗抑郁障碍的用药经验及规律,得出治疗抑郁障碍的主方、药对等,对主方进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以获得临证经验和循证证据,为辨治抑郁障碍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数据挖掘:选取2015年1月6日至2019年12月4日韩振蕴主任医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专家门诊诊治的抑郁障碍患者病历资料,汇总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就诊日期、诊断、中药处方等信息,并进行规范和统一,建立数据挖掘库。运用SPSS、Modeler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Meta 分析:系统检索 CNKI、VIP、WanFang Date、SinoMed、PubMed、Embase及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2月,收集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轻中度抑郁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数据挖掘:(1)研究共纳入抑郁障碍患者336例,合计1425诊次,就诊患者男性110人(32.74%),女性226人(67.26%),前3位年龄段为40-59岁、60-79岁和20-39岁。(2)处方共计1425首、215味中药,累计使用中药频数为25912次,平均每首处方用药18.18味,按应用频率排序除甘草外,柴胡居首(1042次,73.12%),应用频率>20%的中药依次为甘草、柴胡、当归、木香、茯苓、牡丹皮、丹参、栀子、生龙骨、生牡蛎、白术、川芎、陈皮、生地黄、半夏、苍术、砂仁、党参、黄芪、北沙参、酸枣仁、白芍、合欢花、瓜蒌、珍珠粉、浮小麦、山药、茯神、紫苏梗、黄芩、黄精共31味,设定为高频中药。(3)高频中药的四气以温、平、微寒、寒性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主要归脾经、心经、肝经、肺经,从功效分类来看主要为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安神药。(4)聚类分析分为7类:①调肝药(镇肝、清肝、疏肝药),②健脾药,③安神药(养心安神、除烦安神、宁心安神药),④和血药(补血、养血、活血药),⑤和胃药,⑥理气化痰药,⑦补气养阴药。(5)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1498条规则,常用药对有:半夏-陈皮、生龙骨-生牡蛎、柴胡-黄芩、柴胡-白芍、木香-砂仁、木香-合欢花、当归-川芎、柴胡-木香-当归等。Meta分析:纳入53项RCT,共4269例患者,结果显示:(1)逍遥散(加减)与SSRIs相比,在有效率(OR=1.34,95%CI[0.89,2.03],P=0.16)、HAMD 评分(MD=-0.51,95%CI[-1.73,0.72],P=0.42)方面疗效相当;在不良反应发生例数(OR=0.19,95%CI[0.09,0.41],P<0.0001)方面,逍遥散优于 SSRIs。(2)逍遥散(加减)联合SSRIs与单用SSRIs相比,二者联合在有效率(OR=3.74,95%CI[3.04,4.61],P<0.00001)、HAMD 评分(MD=-2.95,95%CI[-3.96,-1.94],P<0.00001)、SDS 评分(MD=-4.55,95%CI[-5.36,-3.75],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例数(OR=0.45,95%CI[0.34,0.59],P<0.00001)方面优于单用 SSRIs。研究结论:数据挖掘:(1)导师门诊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以女性多见,中老年人群为主。(2)导师治郁用药主要归脾经、心经、肝经、肺经,提示病位涉及脾、心、肝、肺等脏腑系统;补虚药与泻实药兼用,温、平、微寒、寒性四气用药为主,反映了疾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病性;五味主要用甘、苦、辛味,功效以补虚、理气、清热、安神药为主,配合化湿、化痰、活血、平肝、收涩药,针对脏腑气血阴阳亏损(尤以肺脾气阴亏虚、血虚为先)、气郁、火郁、神扰、湿阻、痰凝、血瘀、阳亢等病机。(3)聚类分析7类结果,涉及调肝(镇肝、清肝、疏肝)、健脾、安神(养心安神、除烦安神、宁心安神)、和血(补血、养血、活血)、和胃、理气化痰、补气养阴等治法。(4)基于数据挖掘结果,导师治郁处方常选用柴胡、当归、茯苓、白术、白芍、甘草等药物,以“疏肝、养血、理脾”为处方思路,结合临证讲授,导师治郁以逍遥散为主方,肝脾同调、补泻兼施,辨证加减用药,常用半夏-陈皮、生龙骨-生牡蛎、柴胡-黄芩、柴胡-白芍、木香-砂仁、木香-合欢花、当归-川芎等药对。Meta分析: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轻中度抑郁与SSRIs相比疗效相当,二者联合应用优于单用SSRIs,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为临证应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轻中度抑郁提供了循证依据。但限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随访时间较短等因素,建议今后的相关研究应在高质量的前提下,明确报告使用的HAMD版本、描述清楚具体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例数,尽可能干预时间应在8周及以上、随访较长时间,使临床研究更加严谨。
周月[10](2020)在《巴戟天提取物联合γ-氨基丁酸/茶氨酸改善抑郁症状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观察巴戟天提取物、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茶氨酸联合干预对抑郁患者精神躯体症状和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通过慢性不可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并给予GABA/茶氨酸混合物或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混合物干预,分析两种混合物作用效果并从单胺类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通过小鼠睡眠实验观察GABA/茶氨酸混合物或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混合物对小鼠睡眠质量和日常精神行为状态的影响,分析两种混合物对小鼠睡眠的作用效果。方法1.2017年9月到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人群中,筛查出135例有抑郁症状的学生,最终将100例实验对象随机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给与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混合物胶囊,安慰剂组每日服用相同剂量与干预品外观相同的玉米淀粉胶囊。干预3个月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2.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法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GABA/茶氨酸低剂量组(灌胃GABA 15 mg+茶氨酸33 mg)/kg/d;GABA/茶氨酸高剂量组(灌胃GABA 45 mg+茶氨酸100 mg)/kg/d;巴戟天/GABA/茶氨酸低剂量组(灌胃巴戟天250 mg+GABA 15 mg+茶氨酸33 mg)/kg/d;巴戟天/GABA/茶氨酸高剂量组(灌胃巴戟天750 mg+GABA 45 mg+茶氨酸100 mg)/kg/d;西酞普兰组(灌胃西酞普兰10 mg/kg/d)。连续灌胃45天,给药期间持续CUMS刺激,共计90天,另设对照组,常规饲养。干预前后检测大鼠体重、糖水偏好程度和旷场实验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等行为学指标;测定大鼠干预前后脑组织和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及其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3.将18~20 g健康雄性ICR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GABA/茶氨酸低剂量组(灌胃GABA 15 mg+茶氨酸33 mg)/kg/d;GABA/茶氨酸高剂量组(灌胃GABA 45 mg+茶氨酸100 mg)/kg/d;巴戟天/GABA/茶氨酸低剂量组(灌胃巴戟天250 mg+GABA 15 mg+茶氨酸33 mg)/kg/d;巴戟天/GABA/茶氨酸高剂量组(灌胃巴戟天750 mg+GABA 45 mg+茶氨酸100 mg)/kg/d。30 d后进行直接睡眠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实验期间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包括外观及被毛,食欲,功能相关的体温、呼吸、反射和粪尿等,精神状态主要观察有无兴奋或少动。结果1.98名实验对象基线SDS总评分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P<0.05)。PSQI量表各成分评分均与SDS总评分呈正相关(P<0.05)。SDS量表因子也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P<0.05)。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混合物干预三个月后,有抑郁症状的学生SDS量表和PSQI量表总评分降低,Blumental法的幸福指数、忧郁心境指数、乐观指数和躯体化症状指数,刘贤臣法的精神运动指数、忧郁焦虑心境指数、性欲/自尊丧失指数和躯体化症状指数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紊乱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善抑郁和睡眠障碍的有效率分别达到51.02%和82.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安慰剂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模型建立后,与对照组比较,CUMS大鼠体重增量、糖水消耗百分比、旷场实验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明显降低(P<0.05);干预45 d后,与模型组比较,GABA/茶氨酸高、低剂量组,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高、低剂量组和西酞普兰组大鼠体重增量、糖水消耗百分比、旷场实验的运动距离和站立次数显着增加(P<0.05),血清及脑组织中5-HT、DA、NE以及BDNF、β-EP的含量升高(P<0.05),IL-6的水平降低(P<0.05)。相同剂量水平下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干预组大鼠体内5-HT、DA、NE和BDNF水平高于GABA/茶氨酸干预组(P<0.05)。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量,糖水消耗百分比,旷场实验的运动距离和站立次数,血清及脑组织中5-HT、DA、NE以及BDNF、β-EP的含量高于低剂量组(P<0.05),IL-6的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0.05)。3.GABA/茶氨酸、巴戟天/GABA/茶氨酸各剂量组均无直接睡眠作用,也不能增加阈下剂量入睡动物数(P>0.05);巴戟天/GABA/茶氨酸高、低剂量组的小鼠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GABA/茶氨酸低剂量组的睡眠时间和睡眠潜伏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GABA/茶氨酸高剂量组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缩短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P<0.05);各组小鼠实验期间外观及被毛,食欲,精神状态均正常。结论1.巴戟天提取物、GABA和茶氨酸联合干预可改善精神躯体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对睡眠无不良影响。2.巴戟天提取物与GABA/茶氨酸联合干预在抗抑郁和改善睡眠质量方面的作用优于仅有GABA/茶氨酸的混合物。3.巴戟天提取物、GABA和茶氨酸联合可能是通过改善抑郁过程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肽、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降低和炎症水平的升高发挥抗抑郁作用。巴戟天提取物与GABA/茶氨酸三者联合提高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能力更强。
二、抑郁症39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抑郁症3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抑郁发作肝气郁结证患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设计 |
1.3 病例来源 |
1.4 诊断标准 |
1.5 病例入组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测项目及观测时点 |
2.3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纳入情况 |
3.2 合并用药情况 |
3.3 人口学资料分布 |
3.4 三组治疗前后的CGI评分比较及分布情况 |
3.5 三组治疗前后的HAMD-17评分比较 |
3.6 三组治疗前后的HAMD-17各项因子评分比较 |
3.7 以HAMD-17减分率作为疗效等级的疗效比较 |
3.8 三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9 三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要素评分比较 |
3.10 以中医证候量表减分率作为疗效等级的疗效比较 |
3.1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 |
1 气郁神伤是病机关键 |
2 疏肝解郁安神是基本治则 |
3 “三位一体”疗法分析 |
4 人口学资料 |
5 疗效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论治抑郁发作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苔黑酚葡萄糖苷(OG)的分离 |
2.1 实验材料 |
2.2 苔黑酚葡萄糖苷单体的分离及纯化 |
2.3 结果 |
3.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实验设计流程 |
3.1 实验材料 |
3.2 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模型 |
3.3 实验设计流程 |
4.结果 |
4.1 苔黑酚葡萄糖苷对OVX-CUMS小鼠的体重变化影响 |
4.2 苔黑酚葡萄糖苷治疗改善了OVX-CUMS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
4.3 苔黑酚葡萄糖苷对OVX-CUMS小鼠子宫形态和子宫指数的影响 |
4.4 苔黑酚葡萄糖苷对OVX-CUMS小鼠与HPO轴相关的性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
4.5 苔黑酚葡萄糖苷对OVX-CUMS小鼠与HPA轴相关的压力激素水平的影响 |
4.6 苔黑酚葡萄糖苷增强了OVX-CUMS小鼠海马中的BDNF/TrkB/CREB信号通路 |
5.讨论 |
6.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个人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综述 中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抑郁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1. 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线粒体损伤 |
2.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突触可塑性损伤 |
3. 线粒体生物合成异常与抑郁症神经元突触重塑 |
4. 从“脾”论治抑郁症或成为中医治疗的新途径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醒脾解郁方对肝郁脾虚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基于AMPK/SIRT1/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突触重塑的影响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突触微环境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初步结论 |
三、存在不足 |
四、创新点 |
五、展望 |
第四部分 附录 |
附录1: 致谢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附录3 个人简历 |
(4)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缩略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
1.1 历史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药治疗 |
1.4 针灸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研究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治疗方法 |
3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Meta分析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文献检索 |
2.1 文献检索途径 |
2.2 检索词 |
2.3 检索策略 |
3 文献筛选与提取 |
4 质量评价 |
5 统计软件的选择及数据分析步骤 |
5.1 传统Meta分析 |
5.2 网状Meta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文献检索情况 |
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4 传统Meta分析 |
4.1 总有效率的传统Meta分析 |
4.2 不良反应率的传统Meta分析 |
5 网状Meta分析 |
5.1 相似性检验 |
5.2 总有效率的网状Meta分析 |
5.3 不良反应率的网状Meta分析 |
5.4 发表偏倚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2 网状Meta分析的结果 |
2.1 传统Meta分析的结果 |
2.2 网状Meta分析的结果 |
3 选穴规律 |
4 针刺+中药+西药疗法的优势 |
5 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5)黄芩在治疗抑郁症方剂中的配伍应用及其抗抑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古代中医对抑郁症相关疾病的论述 |
二、现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与治疗 |
三、清热药及含清热药方的抗抑郁研究 |
1 清热药 |
2 含清热药方 |
四、黄芩及含黄芩方的抗抑郁研究 |
1 黄芩及其活性成分 |
2 临床常用的含黄芩方 |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 含黄芩抗抑郁方的主治病证与配伍方法研究 |
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1 方剂来源 |
2 文献筛选标准 |
3 资料规范 |
二、数据挖掘方法 |
1 频数统计 |
2 关联规则分析 |
3 复杂网络分析 |
三、研究结果 |
(一) 含黄芩抗抑郁方临床研究文献 |
1 常用方剂及类别 |
2 总有效率 |
3 不良反应发生率 |
4 主治病证 |
5 配伍方法 |
6 黄芩与核心配伍药物的用量及比例 |
7 小结 |
(二) 含黄芩抗抑郁方病案文献 |
1 常用方剂及类别 |
2 主治病证 |
3 配伍方法 |
4 黄芩与核心配伍药物的用量及比例 |
5 证治规律 |
6 小结 |
(三) 临证加用黄芩文献 |
1 原方及主治证型 |
2 加用黄芩所对应的病机与症状 |
3 与黄芩同时加入处方的药物 |
4 黄芩用量 |
5 小结 |
四、讨论 |
1 含黄芩抗抑郁方所治病证的主要病机 |
2 含黄芩抗抑郁方所治病证的证候特点 |
3 含黄芩抗抑郁方的常用配伍方法 |
4 含黄芩抗抑郁方的类别及功效 |
5 黄芩在抗抑郁方中的作用与地位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一、研究背景 |
1 抑郁症神经发生假说 |
2 抗抑郁药对神经发生的作用 |
二、黄芩及黄芩苷对CORT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血清皮质酮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三、基于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的黄芩及黄芩苷对CORT抑郁模型小鼠神经发生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四、黄芩水煎剂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经断前后诸证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定义与诊断 |
一、定义 |
二、流行病学 |
三、诊断标准 |
第二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临床表现 |
一、月经紊乱 |
二、血管舒缩症状 |
三、失眠症 |
四、情绪障碍 |
五、骨关节和肌肉痛 |
六、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
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八、其他 |
第三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病因机理 |
一、中医病因病机 |
二、西医病因病理 |
第四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治疗 |
一、中医治疗 |
二、西医治疗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针灸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临床研究进展 |
一、华人地区 |
二、国外地区 |
第二节 机制研究进展 |
一、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二、调整神经递质含量 |
三、抗氧化作用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检索策略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资料的规范化 |
六、资料提取 |
七、质量评价 |
八、统计处理 |
九、偏倚风险评估 |
十、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筛选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 |
三、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
四、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
五、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一、临床研究的方法学 |
二、临床研究的标准化 |
三、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价值性 |
四、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限制性 |
五、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证治规律研究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检索策略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资料的规范化 |
六、资料提取 |
七、统计处理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筛选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 |
三、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
四、频次分析 |
五、关联规则分析 |
六、聚类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一、辨治模式 |
二、三阴交为治疗要穴 |
三、重用足太阳膀胱经 |
四、重用特定穴 |
五、局部取穴直击病所 |
六、穴位相配阴阳皆调 |
七、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针刺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针刺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1. 原发性抑郁症的诊治进展 |
1.1 原发性抑郁症的发病现状 |
1.2 原发性抑郁症的病因及机制研究 |
1.3 原发性抑郁症的治疗现状 |
1.4 原发性抑郁症的中医诊治理论 |
2.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
2.1 SSRIs药物的使用近况 |
2.2 SSRIs药物的临床效应 |
3. 针刺、电针对原发性抑郁症的治疗 |
3.1 针刺及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
3.2 针刺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机制研究 |
3.3 电针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机制研究 |
4. 针药结合抗抑郁的研究进展 |
4.1 针刺、电针与SSRIs药物结合抗抑郁的临床研究 |
4.2 针药结合抗抑郁的机制研究 |
4.3 针药结合抗抑郁的优势与现状 |
5. 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循证医学方法 |
5.1 循证医学与Meta分析 |
5.2 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 |
5.3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 |
5.4 采用的研究方法—循证证据 |
6. 抑郁症与其他疾病关系 |
7. 抑郁症的未来治疗方向 |
7.1 针刺及电针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方案 |
7.2 新型药物的研发 |
7.3 针药结合的抗抑郁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针刺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Meta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病种 |
1.3 干预措施 |
1.4 结局指标 |
2. 排除标准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病种 |
2.3 干预措施 |
2.4 结局指标 |
3. 检索策略 |
4. 数据收集及分析 |
4.1 纳入与筛选 |
4.2 数据提取 |
4.3 质量评价 |
4.4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
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3. 主要结局指标——有效率及痊愈率 |
4. 主要结局指标——HAMD评分 |
5. 主要结局指标——不良反应事件及发生率 |
6. 主要结局指标——SERS评分 |
7. 次要结局指标——SDS评分 |
8. 次要结局指标——HAMD各因子分 |
8.1 焦虑/躯体化因子 |
8.2 认知障碍因子 |
8.3 睡眠障碍因子 |
8.4 迟滞因子 |
8.5 体重因子 |
9. 次要结局指标——CGI-SI评分 |
10. 次要结局指标——TESS评分 |
11. 发表偏倚评估 |
11.1 痊愈率 |
11.2 治疗4周HAMD评分 |
11.3 Egger回归图 |
12. 敏感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纳入文献质量、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 |
2. 针药结合抗抑郁的临床疗效特征 |
2.1 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痊愈率与HAMD评分 |
2.2 HAMD各因子分 |
2.3 SDS评分与CGI-SI评分 |
3. 针药结合抗抑郁的不良反应特征 |
4. 研究欠缺与不足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赖氏通元针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1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
1.1.2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
1.1.3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的阐述 |
1.1.4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
1.2 祖国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2.1 祖国医学对抑郁症理论的历史沿革 |
1.2.2 祖国医学对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
1.2.3 祖国医学对抑郁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
1.2.4 针灸治疗对抑郁症的机理研究 |
1.2.5 针灸治疗对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
1.2.6 针灸治疗对抑郁症的优势与研究前景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2.1 样本估计方法 |
2.2.2 病例来源 |
2.2.3 诊断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流程图 |
2.3.2 随机分组及盲法设计 |
2.3.3 治疗方法 |
2.3.4 观察指标 |
2.3.5 疗效评定标准 |
2.3.6 针刺意外情况及处理 |
2.4 统计方法 |
2.5 试验结果 |
2.5.1 一般数据 |
2.5.2 评价指标结果 |
2.5.3 安全性评价 |
第三章 讨论 |
3.1 疗效结果分析 |
3.1.1 HAMA结果分析 |
3.1.2 HAMD结果分析 |
3.1.3 SDS结果分析 |
3.1.4 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结果分析 |
3.1.5 两组总有效率分析 |
3.1.6 复发率结果分析 |
3.1.7 安全性分析 |
3.1.8 依从性评价 |
3.1.9 综合分析 |
3.2 课题设计 |
3.2.1 赖氏通元法介绍 |
3.2.2 赖氏通元针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理论依据分析 |
3.2.3 赖氏通元针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选穴依据 |
3.3 课题有关问题及展望 |
3.3.1 课题创新之处 |
3.3.2 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9)数据挖掘导师治疗抑郁经验及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抑郁障碍的机制研究及常用抗抑郁剂应用综述 |
1 主流调控机制研究 |
2 常用抗抑郁剂临床应用现状 |
3 小结 |
综述二 抑郁障碍的中医辨证及遣方用药研究现状 |
1 抑郁障碍的中医辨证及研究现状 |
2 抑郁障碍遣方用药循证及机制研究现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基于数据挖掘的导师治疗抑郁障碍用药经验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分析讨论 |
5 典型病案 |
第二节 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轻中度抑郁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一、小结 |
二、不足 |
三、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巴戟天提取物联合γ-氨基丁酸/茶氨酸改善抑郁症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巴戟天提取物联合GABA/茶氨酸改善抑郁症状的随机对照研究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干预制剂 |
1.1.3 主要试剂 |
1.1.4 主要仪器 |
1.1.5 实验方法 |
1.1.6 数据处理 |
1.2 结果 |
1.2.1 干预组和安慰剂组基线情况比较 |
1.2.2 相关性分析 |
1.2.3 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症状的比较结果 |
1.2.4 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联合改善睡眠障碍评定 |
1.2.5 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比较 |
1.2.6 SDS/PSQI/生化指标混合模型分析 |
1.2.7 不良事件报告和安全性指标结果 |
1.3 讨论 |
1.3.1 抑郁的评定和睡眠质量的评估 |
1.3.2 抑郁和睡眠的关系 |
1.3.3 巴戟天联合GABA/茶氨酸对抑郁症的治疗和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 |
1.3.4 抑郁和睡眠质量改善的可能机制 |
1.4 小结 |
二、巴戟天联合GABA/茶氨酸对CUMS大鼠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干预制剂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分组 |
2.2.2 造模方法 |
2.2.3 干预方法 |
2.2.4 实验过程 |
2.2.5 体重记录 |
2.2.6 糖水偏好实验 |
2.2.7 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 |
2.2.8 样品采集 |
2.2.9 血清和脑组织中五羟色胺和多巴胺含量的检测 |
2.2.10 血清和脑组织中IL-6、BDNF和β-EP含量及血清中GABA含量的检测 |
2.2.11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体重变化 |
2.3.2 糖水偏好实验 |
2.3.3 旷场实验 |
2.3.4 脑组织和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
2.3.5 脑组织和血清中 IL-6、BDNF、β-内啡肽的含量 |
2.3.6 脑组织GABA的含量 |
2.4 讨论 |
2.4.1 抑郁动物模型建立 |
2.4.2 巴戟天、GABA和茶氨酸在抗抑郁方面的作用 |
2.4.3 巴戟天/GABA/茶氨酸改善大鼠抑郁症状的可能机制 |
2.5 小结 |
三、巴戟天联合GABA/茶氨酸改善小鼠睡眠作用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干预制剂 |
3.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4 实验分组 |
3.1.5 干预方法 |
3.1.6 改善睡眠功能评价方法 |
3.1.7 小鼠体重记录及一般情况观察 |
3.1.8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预实验结果 |
3.2.2 小鼠体重变化 |
3.2.3 直接睡眠实验结果 |
3.2.4 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 |
3.2.5 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 |
3.2.6 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 |
3.3 讨论 |
3.3.1 抗抑郁药物对睡眠的影响 |
3.3.2 混合物对小鼠睡眠的影响 |
3.3.3 改善小鼠睡眠的可能机制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药食同源植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抑郁症39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抑郁发作肝气郁结证患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 刘晔.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D]. 李俊龙.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D]. 任非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网状Meta分析[D]. 王承斌.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黄芩在治疗抑郁症方剂中的配伍应用及其抗抑郁机制研究[D]. 赵凡.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
- [6]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D]. 王毓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针刺结合SSRIs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Meta分析[D]. 孟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赖氏通元针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 陈萱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数据挖掘导师治疗抑郁经验及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的Meta分析[D]. 王育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巴戟天提取物联合γ-氨基丁酸/茶氨酸改善抑郁症状的研究[D]. 周月.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茶氨酸论文;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论文; 抑郁发作论文; 精神抑郁症论文; 抑郁情绪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