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掖市荒漠化土地治理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虹伯[1](2019)在《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环境质量差、土地荒漠化沙化严重,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企业违法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论,认为甘肃省应将保护资源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发展环境审计。考虑到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在实践工作中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没有充分有效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本文以祁连山事件为研究案例,针对案例暴露的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一系列应对措施展开研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利用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资料,对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发展情况作出总结,发现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在对环境审计作用认识、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等方面存在不足。其次,对祁连山事件进行研究后发现,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在实践工作中存在未贯彻国家审计全覆盖的要求、独立性难以保证、胜任能力差等问题。通过分析可知,环境审计队伍建设不足和工作开展不到位是导致其实践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措施,第一,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全面开展环境审计工作。第二,丰富政府环境审计内容。第三,制定应对措施,保证环境审计独立性。第四,建设专业审计队伍,提升环境审计胜任力。第五,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审计。本文希望通过这些建议措施提高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工作水平,同时为其他地方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曹启文[2](2019)在《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文中指出湿地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水源、气候、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西北河西走廊地区拥有特色的戈壁绿洲湿地资源相对丰富且尤为珍贵,但是该地区被限制的经济发展和认识水平,是的人们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处于无序和过度的状态,对湿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本文将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的调研结果作为目标,以我国甘肃省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地区内不同区域湿地的比较,分析出戈壁绿洲环境下景观营造应该在保护修复湿地的前提下,展示深层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进而总结出现状湿地资源保护和景观营造时需要重点进行植物空间和生境空间多样性的营造理念。然后立足于人的实际需求和实地景观体验感,从湿地公园现阶段的设计改进需求出发,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富有乡土元素满足使用价值的湿地景观改进策略。最后,依据湿地现状进行优化设计,主要依靠戈壁绿洲湿地区域的优势植物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多样性从而达到景观原生态和动植物多样性的效果,将设计区域分为三大核心景观营造区域,根据场地内不同生态环境与空间需求进行生境景观空间营造,符合了保护修复为主的设计前提又丰富了空间功能及形态。这不仅促进戈壁绿洲环境生态湿地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为今后戈壁绿洲湿地保护和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王光耀[3](2018)在《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环境公平问题研究 ——基于甘肃河西走廊5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文中指出环境公平问题是可持续发展公平性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基于公平性上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环境公平研究的问题涵盖资源消耗与占有、能源消费、环境风险承受、生态恶化以及环境利益分配等议题,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从环境公平角度分析沙漠化防治问题的文献尚不多见,需要进一步推进。本文以甘肃省河西走廊5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为研究案例,从环境公平视角来分析土地沙漠化防治的效果,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和评估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环境公平问题。本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回顾与梳理基础上,界定了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环境公平概念及内涵,并从经济学视角对环境公平做了理论分析,并提出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环境公平问题的研究层面与分析逻辑,本文试图解决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以下问题:宏观层面是否公平的获得环境容量;中观层面是否公平的获得环境治理效果;微观层面环境公平规范如何发挥作用;微观层面是否公平的享有环境利益。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根据不同的利益群体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探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土地沙漠化防治中,存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项目管理方—项目承包方‖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宏观层面的利益主体是中央政府,其利益是通过地方政府(县一级政府)代理实施的生态工程项目产生环境效益实现的,所以,本研究中分析土地沙漠化防治宏观层面利益主体的范围是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同时分析具体生态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可以得出:从县域范围上讲,民勤县、金川区、凉州区、古浪县、永昌县环境公平指数分别为:1.099252、1.021962、0.930585、1.057349、0.952035,定性判断分别为:环境公平、环境基本公平、环境不公平、环境公平、环境基本公平。从项目区范围上讲,梭梭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民勤县)、小山子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金川区)、夹槽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凉州区)、麻黄塘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古浪县)、清河绿洲北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永昌县)环境公平指数分别为:0.991964、1.180518、0.89562、1.117996、1.09767,定性判断分别为:环境基本公平、环境公平、环境不公平、环境公平、环境公平。第二,中观层面利益主体是以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为代表的地方准生态公共品保护与供给的代理者,环境公平参考的主要变量是项目区复合型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环境基本公平的项目区有:小山子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金川区)、清河绿洲北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永昌县)、梭梭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民勤县),环境公平指数分别为1.028494、0.978016、1.042836;环境不公平的项目区有夹漕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凉州区),环境公平指数0.941742;环境公平的项目区有麻黄塘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古浪县),环境公平指数1.050894。从总体上讲,研究区中观层面利益主体实现环境基本公平,环境公平指数1.01016。第三,对微观层面利益群体主要采取动态博弈方法和环境基尼系数法论述环境公平在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必要性与现实性,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微观个体获得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项目区居民实际生态补偿均值与受偿意愿的期望值之间存在差距,差距为1740.361元/户/年。通过动态博弈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单纯依靠政策干预并不会达到有效管护的目的,需要在环境公平规范作用下,提高背叛者的舆论与道德压力,才能抑制背叛促进合作。二是做好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的思路应该遵循庇古思路与科斯思路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应该是土地沙漠化治理的主导方,在政策制定、生态工程投资、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政府干预,另一方面,在保护区建设与经营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保护区周边社区等非政府力量的介入,构建以社会资本为核心的环境公平规范,通过招募周边村民参与工程建设、巡护(承包管护权)等方式实现公有产权一定程度的内部化。三是基于基尼系数计算的方法,得到G=0.083998,定性判断为环境公平。本文认为,从整体上讲项目区微观层面利益群体在综合效益获得方面不具有显着差异性,即总体上讲项目区微观层面利益群体在综合效益分配方面实现环境公平。研究认为微观层面利益群体环境公平处于较低层次公平。
冯莉莉[4](2017)在《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指出中国北方是沙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获取该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及其驱动力因素对于沙漠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沙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持续的沙漠化会导致土地贫瘠、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环境及经济问题。为了有效的大面积估算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分布,本研究主要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数据的反射率产品MODIS09A1的第1波段和第2波段来计算对沙漠化土地反应敏感的荒漠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Desertification Index,NDDI),结合高分一号数据(GF-1)获得沙漠化土地的MODIS-NDDI时间序列图,计算研究区MODIS-NDDI时间序列图与沙漠化土地的MODIS-NDDI时间序列图之间的平均绝对距离,获得20012015年沙漠化土地的可能分布,对可能分布范围设定阈值得到20012015年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状况,并利用交叉收敛映射(Convergent Cross Mapping,CCM)算法分析其驱动力因素。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实现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动态监测。以MODIS09A1为遥感数据源,筛选出对沙漠化土地的敏感波段(MODIS09 A1反射率数据的第1波段和第2波段)计算荒漠化指数NDDI,主要利用MODIS-NDDI时间序列数据以及高分一号(GF-1)数据来获取我国北方的沙漠化土地分布状况,总体精度达到88.38%。(2)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实现中国北方稀疏植被覆盖度的动态监测。本研究中利用MOD09A1数据和MOD15A2数据获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Desertification Index,NDVI)、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rac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FPAR)以及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数据,实现中国北方20012015年植被覆盖度的动态监测。当1<LAI<3时,我们使用非稠密模型;其他情况下,我们使用稠密模型。比较TM估算结果和MODIS估算结果,结果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R2=0.85,RMSE=0.50。(3)分析了中国北方近15年沙漠化土地的动态演变特征。统计近15年沙漠化土地的变化斜率可知,沙漠化土地增加的区域包括70个县,但是变化的斜率都比较小,说明沙漠化土地小幅度的加剧,沙漠化土地无变化或者减少的区域包括250个县,大部分地区的沙漠化程度都在减弱。我国北方近15年期间的沙漠化土地的重心有向高纬度低经度方向移动的趋势,15年期间沙漠化土地重心向北移动了0.06°N,向西移动了2.2°E。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90100°E经度梯度范围和3040°N纬度梯度范围内,我国北方的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2000m以下,沙漠气候区以及草原气候区。从近15年甚至是近10年的尺度来看,我国的沙漠化状况都是有所改善的,但是近5年局部地区沙漠化程度加剧,具体表现在各大河流和湖泊附近。虽然近几年国家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总体上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还是需要注意局部地区的环境变化。(4)分析了中国北方近15年沙漠化土地的驱动力因素。利用所获取的近15年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及相关的降雨、温度和人口数据,采用CCM算法对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与人口互相影响(P<0.05)。同样,利用CCM算法,可知土地沙漠化受温度影响明显,但是受降雨影响不明显。另外,沙漠化土地与风速互相影响明显(P<0.01)。(5)从大的尺度上看,沙漠化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大,人为活动会导致小范围的沙漠化扩张或者逆转。沙漠化土地面积如果不断扩张,会导致大量人口的迁移和社会的不稳定。中国北方是沙尘暴的巨大源头,对于该地区的沙漠化防治,预防尤为重要,我们更应该关注沙漠化潜在发生区域,政策上更应该倾向沙漠化预防。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气候变化,从结果来看,如果某些气候因子发生变化,势必导致沙漠化土地的剧烈变化,同样沙漠化土地也会对气候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国峰[5](2017)在《黑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作为重要的人类生产与生活资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甚至可能危及国家整体安全。特别是链接到干旱半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研究,是纽带国家“一带一路”整体实施规划安全性的重要课题。识别研究问题,本研究着重对黑河流域绿洲农业水资源需求进行研究,估计农业水资源要素与土地资源要素之间替代弹性,梳理辨识黑河流域不同规模、类型和区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现状,重点厘清农业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甄别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方向,提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政策措施,识别黑河流域农业用水需求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技支撑。凝练水资源需求管理政策,构建水资源利用效率估算框架。本文以甘肃省黑河流域作为研究的核心对象,围绕如何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水土资源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是促进还是阻碍?关键影响水土资源作用发挥的因素是什么?其次,不同尺度,包括县域尺度和农户尺度上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现状达到什么程度?区县尺度上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否会表现出趋同的特性?最后,哪些因素影响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这些因素对于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强度多大,作用方向如何?研究旨在基于以上问题,厘定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政策建议与适应性措施。辨识问题需求,调控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关键阈值。本文围绕如何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展开探究,通过宏观与微观层面数据的有序整合来综合评价区县和农户尺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收集数据,包括宏观层面区县数据和微观层面随机抽样调研数据,宏观方面,关键识别地区包括黑河农业区6县2区,即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金塔县、肃州区、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微观方面,采取农户调研数据,构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模型,参数化描述性分析、计量经济学分析刻画并辨识上述三个研究问题。理清发展问题,提炼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适应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就农业水土资源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力来看,内嵌空间异质性理念,黑河流域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不同的作用,此外,对于水土资源综合效应辨识层面来看,总体作用力方向和大小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结构密切相关:其次,厘定的区县尺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异质性特征较为显着,其中,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的区县为民乐县和临泽县,效率相对较低的为金塔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主要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相一致,且研究结果显示,区县层面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随着时间推移趋于稳态的现象。再次,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方面,囊括区县影响因素的5个方面,农业投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与种植结构调整,研究结论揭示,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对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积极效果,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率提高10%,将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0.2%,调整作物种植面积,尤其是小麦播种面积,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具有积极贡献,小麦面积每增加1%,用水效率将增加0.23%,但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特征发展。最后,结果揭示的农户层面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主要集中在0.5-0.7区间内,也就是说,农户层面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超过30%的提升空间,如果仅仅从水资源利用效率层面来看,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优的单个农户种植规模为50亩左右。回答干旱半干旱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状况,提炼该区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厘定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构建动态细分水权交易机制,有效推动节水灌溉技术升级换代,完备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的补贴体系,构建适合当地的基层用水管理组织模式,优化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搭建农业水资源交易机制与平台等,本文建议将为农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甘肃省林业厅[6](2016)在《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公报》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腹地,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贫困,危害了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心腹之患。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甘肃省林业厅于2014年3月—2015年10月组织全面开展了甘
王强[7](2013)在《张掖市植被恢复难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被的恢复和重建是改善张掖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对策,本研究围绕与植被恢复密切相关的土壤及生境等因子,构建张掖市植被恢复难度评价体系,对张掖市植被恢复困难度进行了评价。然后对不同植被恢复困难地的气候特征、土壤状况、群落特征等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张掖市主要造林植物种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本研究在分析不同困难地土壤生境条件,气候条件和主要造林植物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后提出相应的植被恢复措施。1.运用层次分析法数学模型和欧式距离公式对张掖市境内不同植被和立地条件样地的土壤、生境状况与植被恢复关系进行了评价。评价显示:张掖市植被恢复难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易(0-0.424)、中等困难(0.425-0.56)、较难(0.57-0.774)、极难(0.775-1);张掖市植被重建与恢复过程中的主要限制因子为土壤水分、土壤沙粒含量;张掖市植被重建与恢复的难度与植被类型、土壤状况、生境状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张掖市植被恢复难度从极难→较难→中等→易的变化过程中,植被类型也发生规律性变化,依次为:盐碱地/沙地→荒草地→灌丛→灌木林/次生乔林;张掖市不同植被恢复难度地区的群落高度和群落盖度的大小顺序为:植被极难恢复区<植被较难恢复区<植被中等困难恢复区<植被易恢复区;张掖市不同植被恢复难度地区的群落密度的大小顺序为:植被极难恢复区<植被较难恢复区<植被易恢复区<植被中等困难恢复区。3.张掖市不同植被恢复难度地区的土壤容重的大小顺序为:植被极难恢复区<植被较难恢复区<植被中等困难恢复区<植被易恢复区;张掖市不同植被恢复难度地区同一时期的土壤水分的大小顺序为:植被极难恢复区<植被较难恢复区<植被中等困难恢复区<植被易恢复区;张掖市不同植被恢复难度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植被极难恢复区<植被较难恢复区<植被中等困难恢复区<植被易恢复区。4.综合考虑张掖市主要造林植物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和植被恢复困难地的生境条件发现:植被恢复困难地和较困难地适宜栽植的树种为:梭梭、柽柳、花棒、柠条、沙拐枣等;植被易恢复区适宜栽植的树种为:沙枣、圆柏、樟子松、胡杨、苜蓿、新疆杨、榆树。5.张掖市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3.1%;各县区年平均降水量的大小顺序为:民乐>肃南>山丹>甘州>高台>临泽。各县区年蒸发量的大小顺序为:临泽>民乐>肃南>山丹>甘州>高台。张掖市各县区年平均温度的大小顺序为:临泽>高台>甘州>山丹>肃南>民乐。6.张掖市植被恢复主要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依靠自然恢复能力,不同程度的封禁治理根据适地适树适小生境原则,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造林措施、人工促进植被恢复措施,综合配套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恢复效果。
赵博[8](2012)在《基于生态市建设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口急剧膨胀、污染不断加剧,生态和环境质量也在逐渐下降。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方向,规划未来城市最美好的蓝图,实现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共识。张掖市所处地理位置关键,生态屏障作用重要,并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急需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必然。本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内涵,并对建设生态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论述;在对研究区概况进行介绍和回顾总结生态市建设背景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态市建设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采用两种方法对区域在生态市建设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最后,探讨了研究区建设国家生态市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2001-2009年张掖市历经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张掖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近年来在逐渐提升,逐步接近国家生态市要求的发展水平,到2015年,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生态市发展水平。要建成国家生态市,推动张掖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加快产业生态转型,促进经济发展生态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提升环境承载力;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健全支撑保障体系,提升区域管理运营水平。
钟方雷,徐中民,程怀文,盖迎春[9](2011)在《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历史演变》文中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演变过程.辨别了历史上不同时期黑河中游水资源管理的状况,分析了兴衰的原由,探讨了水资源管理演变的趋势、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历史上可资借鉴的经验,说明资源管理问题与社会问题和其他问题相互之间是不断转化的,对策措施集合也是不断调整的.简要论述了部分历史经验在建立水资源利用公平体系、确保生态用水、提高政府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限制地下水资源开采中的借鉴意义.
胥宝一,李得禄[10](2011)在《河西走廊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河西走廊是中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干旱的气候因素是区域土地荒漠化发展的自然背景,不合理的人为的活动及人地关系矛盾的突出是土地荒漠化加剧扩展的内在根源。通过对河西走廊荒漠化现状的分析,可知应当把河西走廊三大流域作为3个生态经济系统来考虑,进行统一规划、系统治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建立生态经济模式;加强荒漠化防治的科技支撑,广泛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提高荒漠化防治效益。同时要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民生活条件,解决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消除人为因素对荒漠化的影响。
二、张掖市荒漠化土地治理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掖市荒漠化土地治理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研究 |
1.2.2 政府审计与反腐败的关系研究 |
1.2.3 政府审计职能研究 |
1.2.4 政府审计内容研究 |
1.2.5 政府环境审计目标研究 |
1.2.6 政府环境审计内容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问卷调查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2.1 基本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环境资源价值论 |
2.1.3 受托环境责任论 |
2.1.4 审计免疫系统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环境审计 |
2.2.2 政府环境审计 |
2.3 政府环境审计要素 |
2.3.1 政府环境审计目标 |
2.3.2 政府环境审计内容 |
2.3.3 政府环境审计依据 |
第3章 甘肃省环境及政府环境审计现状 |
3.1 甘肃省经济发展及环境问题 |
3.1.1 甘肃省经济发展概况 |
3.1.2 甘肃省自然环境问题 |
3.2 甘肃省环保工作资金投入 |
3.3 开展政府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
3.3.1 提升甘肃省环境质量 |
3.3.2 监督受托环境责任履行 |
3.3.3 提高环保资金使用效率 |
3.4 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现状调查 |
3.4.1 问卷设计、发放及回收 |
3.4.2 问卷调查对象情况说明 |
3.4.3 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调查结果 |
3.5 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调查结果分析 |
3.5.1 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存在欠缺 |
3.5.2 环境审计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
3.5.3 环境审计工作开展不到位 |
第4章 祁连山事件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问题研究 |
4.1 案例介绍 |
4.1.1 祁连山保护区基本情况 |
4.1.2 祁连山对甘肃省的重要性 |
4.1.3 祁连山保护区环境破坏情况 |
4.1.4 中央对祁连山事件的原因通报 |
4.2 祁连山事件反映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
4.2.1 环境审计未贯彻审计全覆盖要求 |
4.2.2 未对环境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
4.2.3 环境审计独立性不够 |
4.2.4 环境审计胜任能力差 |
4.3 政府环境审计问题成因分析 |
4.3.1 对环境及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 |
4.3.2 对审计署要求认识不足 |
4.3.3 环境审计组织运行不合理 |
4.3.4 环境审计力量受限 |
4.4 祁连山事件对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的启示 |
4.4.1 环境审计应加强实践工作能力 |
4.4.2 环境审计应促进政府树立环保意识 |
第5章 提高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水平的措施 |
5.1 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全面开展环境审计工作 |
5.1.1 明确政府环境审计目标 |
5.1.2 强化环境审计“免疫功能” |
5.2 丰富政府环境审计内容 |
5.2.1 开展对企业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情况的审计 |
5.2.2 开展对政府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情况的审计 |
5.3 制定应对措施,保证环境审计独立性 |
5.3.1 实行异地交叉环境审计方式 |
5.3.2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环境审计记录制度 |
5.3.3 开展对受托环境责任人公权力运行的审计 |
5.4 建设专业审计队伍,提升环境审计胜任力 |
5.4.1 健全环境审计独立机构 |
5.4.2 提高环境审计人员专业水平 |
5.4.3 环境审计业务适当采取外包形式 |
5.5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审计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B 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现状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2)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与地区背景 |
1.1.2 学科与文化背景 |
1.1.3 时代与政策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相关理论研究 |
2.1 戈壁绿洲湿地相关概述 |
2.1.1 湿地的含义、分类及价值 |
2.1.2 戈壁绿洲概况 |
2.1.3 戈壁绿洲的湿地概况 |
2.2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理论研究 |
2.2.1 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理论 |
2.2.2 湿地景观营造理论 |
2.2.3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的关联性 |
2.3 戈壁绿洲湿地保护过程与景观营造内容研究 |
2.3.1 环境特征总结 |
2.3.2 戈壁绿洲湿地保护过程 |
2.3.3 戈壁绿洲湿地景观营造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3.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现状调查研究 |
3.1 调研对象的地区环境现状 |
3.1.1 调研对象的地区选择——-河西走廊地区 |
3.1.2 河西走廊地区环境特征 |
3.1.3 河西走廊地区湿地类型与分布区域 |
3.1.4 河西走廊地区湿地存在的问题 |
3.2 河西走廊地区绿洲湿地保护现状及景观营造特点 |
3.2.1 永昌县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3.2.2 酒泉市肃州区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3.2.3 嘉峪关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3.3 湿地资源现状和景观营造的总结 |
3.3.1 河西走廊中四个代表区域绿洲资源利用的与比较 |
3.3.2 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湿地景观营造的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景观营造实例研究 |
4.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历史人文背景 |
4.1.3 生态环境现状 |
4.2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前提与目的 |
4.2.1 建设背景 |
4.2.2 湿地保护与营造范围 |
4.3 景观营造的主要内容 |
4.3.1 湿地公园生态格局类型 |
4.3.2 湿地公园使用功能分类和功能结构布局 |
4.3.3 湿地公园景观形态的构成 |
4.3.4 湿地景观形态的组织 |
4.4 景观营造满意度和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 |
4.4.1 调研景观空间的选择及调研方式 |
4.4.2 调查结果的统计 |
4.4.3 不同公众群体的满意度差异分析 |
4.4.4 各个景观空间景观吸引力和景观开发意见的总结分析 |
4.5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现状景观营造调研总结 |
4.5.1 湿地现状保护与景观营造总体特点 |
4.5.2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现存问题 |
4.5.3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的方法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基于实地调研分析对湿地建设提出优化策略及设计 |
5.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优化设计的原则 |
5.1.1 保持地域原始风貌特色 |
5.1.2 继承历史文化络脉 |
5.1.3 保护发展并举,带动各方效益 |
5.2 优化设计的理念、目标与定位 |
5.2.1 设计理念 |
5.2.2 设计目标 |
5.2.3 设计定位 |
5.3 对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提出的优化策略 |
5.3.1 优先合理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 |
5.3.2 营造带有乡土文化元素具有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 |
5.3.3 营造满足使用功能的湿地景观 |
5.4 优化设计的内容 |
5.4.1 优化设计分析 |
5.4.2 植物景观营造 |
5.4.3 湿地生境景观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 |
致谢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环境公平问题研究 ——基于甘肃河西走廊5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必要性分析 |
1.1.3 研究的目标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创新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 |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2 公共物品理论 |
1.4.3 外部性理论 |
1.4.4 制度经济学 |
1.4.5 环境效率理论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环境公平的含义分析 |
2.1.1 关于公平的概念 |
2.1.2 不同学科对环境公平的界定及启示 |
2.2 环境公平相关综述 |
2.2.1 代内环境公平分析 |
2.2.2 代际环境公平分析 |
2.3 土地沙漠化防治相关研究的阐述 |
2.3.1 土地沙漠化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
2.3.2 公共品及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的研究 |
2.4 小结与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1 小结 |
2.4.2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调查过程及基本情况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区域选择说明与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研究区沙漠化防治的现状 |
3.2.1 土地荒漠化及沙化土地现状 |
3.2.2 研究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概况 |
3.3 数据来源及基本情况分析 |
3.3.1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
3.3.2 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 |
3.3.3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3.3.4 项目区受访者家庭人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经济学视域下环境公平分析 |
4.1 经济学视域下环境公平的分析依据 |
4.1.1 代内公平是环境公平分析的基础 |
4.1.2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公平分析的根本标准 |
4.2 经济学方法在分析环境公平问题时的使用 |
4.2.1 国外学者关于经济学方法的使用 |
4.2.2 国内学者关于经济学方法的使用 |
4.3 经济学视角的环境不公平理论分析 |
4.3.1 经济发展利益追求下的环境不公平 |
4.3.2 外部性行为引致的环境不公平 |
4.3.3 微观个体收入水平差距引起的环境不公平 |
4.3.4 市场失灵引致的环境不公平 |
4.3.5 制度因素引致的环境不公平 |
4.4 经济学视角下生态治理过程中行为主体的理性分析 |
4.4.1 生态治理中政府的理性行为与作用机制 |
4.4.2 生态治理中农户的决策机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环境公平问题的研究层面与分析逻辑 |
5.1 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环境公平的分析层面 |
5.1.1 环境公平宏观层面利益主体与公平评估依据 |
5.1.2 环境公平中观层面利益主体与公平评估依据 |
5.1.3 环境公平微观层面利益主体与公平评估依据 |
5.2 环境公平与环境效率在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关系 |
5.2.1 环境公平与环境效率的辩证统一 |
5.2.2 在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环境公平与环境效率的统一性 |
5.2.3 环境公平在本研究中居于中心地位 |
5.3 环境公平问题在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分析逻辑 |
第六章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宏观层面环境公平分析 |
6.1 保护区建设宏观层面环境公平评价标准与依据 |
6.1.1 宏观层面的界定 |
6.1.2 卡尔多-希克斯标准下生态安全与环境公平模型的构建 |
6.2 土地沙漠化防治环境公平评价宏观层面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构建原则 |
6.2.2 构建指标的内容与标准 |
6.2.3 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 |
6.3 研究区生态安全分析 |
6.3.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前生态安全分析 |
6.3.2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后生态安全分析 |
6.4 宏观层面环境公平分析 |
6.5 基本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中观层面环境公平分析 |
7.1 保护区建设中观层面环境公平评价标准与依据 |
7.1.1 中观层面的界定 |
7.1.2 中观层面环境公平的评估依据 |
7.1.3 卡尔多-希克斯标准下区域生态系统耦合与环境公平模型的构建 |
7.2 土地沙漠化防治环境公平评价中观层面指标体系构建 |
7.2.1 构建原则 |
7.2.2 构建指标的内容与标准 |
7.3 中观层面环境公平分析 |
7.3.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分析 |
7.3.2 基于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下的中观层面环境公平评价 |
7.4 基本结论 |
第八章 土地沙漠化防治中微观个体基于环境公平规范的动态博弈分析 |
8.1 土地沙漠化防治微观层面利益主体冲突分析 |
8.1.1 土地沙漠化防治微观利益群体及其理性分析 |
8.1.2 土地沙漠化防治微观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分析 |
8.2 沙漠化防治中微观利益主体的动态博弈构建 |
8.2.1 基础博弈模型构建 |
8.2.2 环境公平规范下利益主体的效用函数 |
8.2.3 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 |
8.2.4 异质性对动态博弈模型的改进 |
8.2.5 颤抖手均衡对动态博弈模型的改进 |
8.3 沙漠化防治中微观利益主体的动态博弈演化分析 |
8.3.1 基础动态博弈模型演化分析 |
8.3.2 动态博弈异质性改进模型的演化分析 |
8.3.3 动态博弈颤抖手均衡改进模型的演化分析 |
8.4 环境公平规范下的农民响应分析 |
8.4.1 政策干预的现状及受偿意愿分析 |
8.4.2 环境公平规范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的意义 |
8.5 小结 |
第九章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微观层面的环境公平分析 |
9.1 保护区建设综合绩效视域下微观层面环境公平评判标准与依据 |
9.1.1 微观层面利益群体保护区建设综合效益分析 |
9.1.2 保护区建设综合效益基础上环境公平模型构建 |
9.2 基于保护区微观层面综合绩效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
9.2.1 构建原则 |
9.2.2 指标体系内容与评价权重的确定 |
9.3 微观层面利益群体的综合效益测评 |
9.4 基于综合效益下环境公平分析 |
9.4.1 基于基尼系数的环境公平的判别 |
9.4.2 综合效益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环境公平的启示 |
9.5 基本结论 |
第十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项目区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林业部门调查问卷 |
附录3:甘肃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考察提要及访谈录音整理报告 |
附录4:从相关职能部门获得的资料清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4)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2.1.2 青海省 |
2.1.3 甘肃省 |
2.1.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1.5 内蒙古自治区 |
2.2 数据 |
2.2.1 MODIS数据 |
2.2.2 高分一号(GF-1)数据 |
2.2.3 TM数据 |
2.2.4 气象、人口数据 |
2.2.5 荒漠化调查数据 |
2.2.6 DEM数据 |
2.2.7 气候分区数据 |
2.2.8 荒漠普查数据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遥感监测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北方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时空演变 |
5.1 变化斜率分析 |
5.2 沙漠化程度分析 |
5.3 重心迁移分析 |
5.4 经纬度分析 |
5.5 海拔高度分析 |
5.6 气候区分析 |
5.7 年变化率分析 |
5.8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驱动力分析 |
6.1 因果关系研究方法 |
6.1.1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 |
6.1.2 交叉收敛映射(Convergent Cross Mapping) |
6.2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驱动力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黑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农业水资源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1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外效率估算研究现状 |
1.4.3 文献述评 |
1.5 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7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水资源 |
2.1.2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
2.1.3 阻尼效应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生态系统理论 |
2.4 水资源价值理论 |
2.5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黑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1 黑河流域水资源状况 |
3.2 自然状况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温状况 |
3.2.3 降水状况 |
3.2.4 水系与水资源状况 |
3.3 社会经济情况 |
3.3.1 国民生产总值分布状况 |
3.3.2 产业分布状况 |
3.3.3 人口分布状况 |
3.3.4 农业分布状况 |
3.3.5 农业水资源消耗 |
3.4 黑河流域分水政策演变 |
3.5 农业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
3.5.1 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呈下降态势 |
3.5.2 用水结构不合理,用水效率有待提升 |
3.5.3 超载滥牧,毁草开荒问题严重 |
3.6 本章小结 |
4 黑河流域水资源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
4.1 水资源对农业生产影响框架 |
4.1.1 生产函数形式选择 |
4.1.2 水土资源替代弹性框架 |
4.1.3 水土资源替代弹性估算 |
4.2 水土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力分析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模型数据 |
4.2.3 计量分析 |
4.2.4 水土资源阻尼效应空间分布 |
4.2.5 水土资源增长作用力影响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5 黑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分析 |
5.1 生产前沿面的理论与方法 |
5.1.1 生产前沿面理论 |
5.1.2 前沿面分析方法的种类 |
5.2 黑河流域县域尺度水资源利用效率 |
5.2.1 县域尺度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范围界定 |
5.2.2 基于面板数据的效率测算模型 |
5.2.3 区县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估算 |
5.2.4 区县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趋同检验 |
5.2.5 基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节水潜力估算 |
5.3 黑河流域农户尺度水资源利用效率 |
5.3.1 基于截面数据的效率测度模型 |
5.3.2 数据来源和统计描述 |
5.3.3 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黑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1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6.1.1 影响因素数据来源及处理 |
6.1.2 区县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模型构建 |
6.2 区县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模型估计与结果解释 |
6.2.1 县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模型估计 |
6.2.2 县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6.3 农户尺度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 |
6.3.1 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框架搭建 |
6.3.2 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种植面积之间关系分析 |
6.4 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7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对策建议 |
7.1 构建动态细分水权交易机制 |
7.2 有效推动节水灌溉技术升级换代 |
7.3 完备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的补贴体系 |
7.4 构建适合当地的基层用水管理组织模式 |
7.5 优化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 |
7.6 搭建农业水资源交易机制与平台 |
7.7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论文创新之处 |
8.3 研究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6)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公报(论文提纲范文)
一、监测范围和区域 |
二、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 |
(一)荒漠化土地现状 |
(二)沙化土地现状 |
(三)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现状 |
三、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动态 |
(一)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 |
(二)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
(三)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动态变化 |
四、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变化总体趋势 |
(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程度减轻 |
(二)沙化土地总体上减少,程度进一步减轻 |
五、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变化原因分析 |
(一)各类生态工程建设效果显着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减少最重要的原因 |
(二)防沙治沙工程的持续实施,使沙化土地进一步减少 |
(三)气候条件好转是荒漠化、沙化面积减少和程度减轻的因素 |
(四)基础设施建设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 |
(五)人口数量的减少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的另一个因素 |
六、荒漠化和沙化的严峻形势及防治对策 |
(一)严峻形势 |
(二)防治对策 |
说明: |
(7)张掖市植被恢复难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张掖市荒漠化的现状 |
1.2.1 荒漠化的定义 |
1.2.2 张掖市荒漠化的驱动原因 |
1.2.3 张掖市土地退化现状 |
1.3 张掖市植被恢复措施研究与实践 |
1.4 植被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资源特征 |
2.1.5 植被特征 |
2.1.6 土壤特征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3.2.1 植被调查 |
3.2.2 土壤调查 |
3.2.3 主要造林植物种光合生理特性的测定 |
3.2.4 气象数据收集 |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4. 张掖市植被恢复困难度评价 |
4.1 评价指标选取 |
4.2 评价思路 |
4.3 评价过程 |
4.3.1 构建层次分析结构图 |
4.3.2 构建判断矩阵 |
4.3.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3.4 各指标权重分布情况 |
4.3.5 植被恢复困难度计算 |
4.4 评价结果 |
4.5 讨论 |
4.6 小结 |
5. 张掖市气候特征 |
5.1 张掖市降水量和蒸发量情况 |
5.1.1 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
5.1.2 蒸发量的时空分配特征 |
5.2 张掖市气温变化规律 |
5.3 小结 |
6. 张掖市植被恢复困难地的群落特征 |
6.1 植被类型及物种组成变化 |
6.2 群落高度、密度及盖度变化 |
6.3 小结 |
7. 张掖市植被恢复困难地的土壤特征 |
7.1 土壤物理性质 |
7.2 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
7.3 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
7.4 本章小结 |
8. 张掖市主要造林植物种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8.1 环境因子的日变化 |
8.2 各植物种光合速率日变化 |
8.3 各植物种蒸腾速率日变化 |
8.4 各植物种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 |
8.5 小结 |
9. 张掖市植被恢复技术 |
9.1 张掖市植被恢复的不利因素分析 |
9.1.1 人为因素 |
9.1.2 自然因素 |
9.2 张掖市植被恢复的有利因素分析 |
9.3 张掖市植被恢复技术 |
9.3.1 张掖市植被恢复措施 |
9.3.2 张掖市不同植被恢复困难地的经营模式 |
9.3.3 其他综合配套技术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讨论 |
10.2.1 创新之处 |
10.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8)基于生态市建设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2 生态城市的内涵 |
2.1.3 建设生态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
2.2 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动态 |
2.2.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
2.2.2 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
2.3 可持续发展国内研究动态 |
2.3.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
2.3.2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和实证研究 |
2.3.3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生态市建设背景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区位范围 |
3.1.2 自然地理 |
3.1.3 经济社会 |
3.1.4 资源环境 |
3.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 |
3.3 生态市建设成效回顾 |
第四章 张掖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4.2 评价模型构建 |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2.2 综合指数分析法 |
4.2.3 指标权重确定 |
4.3 评价结果 |
4.3.1 灰色关联分析 |
4.3.2 综合指数分析 |
4.3.4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张掖市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5.1 加快产业生态转型,推进经济生态化发展 |
5.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升环境承载力 |
5.3 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5.4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
5.5 健全支撑保障体系,提升区域运营管理水平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硏究成果 |
致谢 |
(9)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历史演变 |
1.1 西汉前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 |
1.2 西汉至明清时期黑河中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 |
1.3 明清黑河中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 |
1.3.1 明朝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 |
1.3.2 清朝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 |
1.4 建国到2000年黑河中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 |
1.5 21世纪以来的水资源管理 |
2 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
3 结语 |
(10)河西走廊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河西走廊的自然概况 |
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1.2 地质地貌特征 |
1.3 气候特点 |
1.4 水资源 |
1.5 主要土地类型 |
2 土地荒漠化现状 |
3 荒漠化加剧扩展的成因 |
3.1 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因素 |
3.2 人为活动 |
3.2.1 水资源减少, 水环境恶化源自河西走廊祁连山 |
3.2.2 天然绿洲面积减少, 植被破坏严重20世纪50、 |
3.2.3 人口增长过快, 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是荒漠化扩展 |
4 遏制荒漠化加剧扩展的对策 |
4.1 统一规划, 系统治理 |
4.2 加强水资源管理, 调成产业结构,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4.3 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与建设 |
4.4 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缓解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 |
4.5 开展科学研究, 提高荒漠化防治的科技含量 |
4.6 健全法制, 依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防治土地荒漠化 |
4.7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公众全面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意识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生态环境异常脆弱 |
5.2 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 |
5.3 控制人口数量,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根本出路 |
四、张掖市荒漠化土地治理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政府环境审计问题研究[D]. 刘虹伯.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2)
- [2]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D]. 曹启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环境公平问题研究 ——基于甘肃河西走廊5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D]. 王光耀. 兰州大学, 2018(11)
- [4]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D]. 冯莉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2)
- [5]黑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D]. 王国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6]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公报[N]. 甘肃省林业厅. 甘肃日报, 2016
- [7]张掖市植被恢复难度研究[D]. 王强.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
- [8]基于生态市建设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D]. 赵博. 兰州大学, 2012(09)
- [9]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历史演变[J]. 钟方雷,徐中民,程怀文,盖迎春. 冰川冻土, 2011(03)
- [10]河西走廊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探讨[J]. 胥宝一,李得禄.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