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玥[1](2021)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拥有无可比拟的自然美和地貌学价值,IUCN明确提出重点关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世界自然遗产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应该被保护起来,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威胁遗产地的生态安全。生态脆弱性评价是实现遗产地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对维护遗产地自然景观完整性与人地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经济学、遗产保护学、人地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平衡、遗产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理论,针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和保护管理等科学问题,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省选择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与荔波-环江石灰岩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对遗产地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运用模型构建、层次分析、熵权法等研究方法,围绕生态压力、生态状态、生态响应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自然环境因素、人为活动因素与生态脆弱性的联系,构建适用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动态演变及其机制,提出生态保护管理策略,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1)2010至2020年,施秉遗产地生态压力得分整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由0.07减少到0.04;而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压力得分增大,由0.24增加到0.26,这主要由荔波-环江遗产地较高的污染压力和旅游压力所致:2010至2020年,荔波-环江遗产地污染压力得分由0.06增加到0.08,旅游压力得分由0.10增加到0.13,污染压力和旅游压力对生态脆弱性综合评分贡献度增大。遗产地周边居民使用的化肥农药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流向遗产地及其周边地区,导致植被死亡、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旅游开发活动加重遗产地生态环境负担,旅游设施的修建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难以修复,旅游道路的地表硬化使得土壤透水透气能力减弱,雨水的下渗速率降低,容易在雨季导致低洼处积水,对植被的生长产生威胁。(2)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施秉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由0.30减少到0.18,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由0.18减少到0.05:植被、土地、气候是反映生态系统状况的直观因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到整个地球圈。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气候状态、土地状态、植被状态得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遗产地生态环境好转,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而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土壤状态得分变化趋势不明显,表明遗产地土壤状况较为稳定。(3)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均逐年减小,施秉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由0.22减少到0.10,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由0.12减少到0.06: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管理措施和植被恢复得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管理机构对遗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有所加强和重视。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能力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显现脆弱性特征,很难恢复到原始状态,若不加以人为保护措施的干预,生态环境可能会持续恶化。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内各景区的游客量不一,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不同。遗产地管理机构应严格进行管理保护,定期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实行轮流开放制度让生态环境脆弱程度高的景点进行生态恢复。(4)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均逐渐降低,施秉遗产地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59减少到0.32,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55减少到0.37,生态脆弱程度均呈现中度-轻度-轻度的转变,表明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脆弱程度减弱,生态环境好转: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的内在属性,与自身的调节能力和外界干扰有关,在一定压力下逐渐显现脆弱性特征。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因其先天脆弱性和外界干扰而呈现不同级别的脆弱性特征,在对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特征、动态演变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施秉模式、荔波模式和环江模式的生态保护管理策略。未来可借助3S技术手段研究遗产地内各功能分区的生态脆弱性,进一步优化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评价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完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不同功能区的生态保护策略制定。
朱满乐[2](2021)在《基于GIS的上杭县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产生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协调好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成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的科学依据。本文以福建省上杭县为研究区域,利用landsat TM数据、地形地貌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了上杭县“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分析2009年、2013年、2019年上杭县的生态环境脆弱状况、时空演变特征及不同乡镇和不同土地利用之间的生态脆弱性特征,同时探究上杭县生态脆弱性主要影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上杭县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分析显示:空间分布上,暴露度、敏感性主要为上杭县西南部,逐渐向东北部降低趋势,适应力为西北部向东南部递减。2009—2013年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均处于快速上升最快阶段;2013—2019年暴露度上升趋势缓慢,敏感性指数上升了较大,适应力指数脆弱性有所下降。(2)通过对上杭县各研究时期生态脆弱性评价显示:2009年、2013年、2019年上杭县生态脆弱性指数介于1.623-9.823之间,其三年生态脆弱性指数均值分别为:3.94、6.33、5.61。2009年上杭县生态脆弱性最低,2013年生态脆弱性上升明显,2019年较2013年缓慢下降。上杭县整体生态脆弱性呈上升状态,空间分布上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从上杭县各生态脆弱等级分布来看,2009年以轻度脆弱(27.83%)和重度脆弱(25.53%)为主;2013年生态脆弱性升高,主要以中度脆弱(27.89%)和重度脆弱(27.19%)为主;2019年也以中度脆弱(25%)与重度脆弱(25.6%)为主,但较之2013年生态脆弱性稍有所缓解。(3)通过上杭县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表明:2009—2013年上杭县生态脆弱等级主要由轻度脆弱和重度脆弱转向中度脆弱和极度脆弱;2013—2019年生态脆弱性有/所缓解,中度脆弱和重度脆弱面积部分转向了微度脆弱和轻度脆弱;2009—2019年微度脆弱和轻度脆弱面积转为了中度脆弱和重度脆弱。整个研究期间仍呈现出“微度向中度演变、中度向重度演变”的变化趋势。(4)对上杭县2009—2019年不同乡镇生态脆弱性分析发现:上杭县绝大部分乡镇在2009年至2013年生态脆弱等级为上升趋势,且极度脆弱面积占比达到最大值,2019年部分乡镇有从极度脆弱转入微度脆弱的趋势。(5)对研究区2009年、2013年、2019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脆弱度分析发现:2009—2013年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生态脆弱性一直处于较高的趋势,灌丛、园地、裸地、水体脆弱等级均呈上升趋势;2013—2019年耕地脆弱等级上升,林地和裸地脆弱等级有所缓解,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脆弱等级变化不大。(6)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驱动因子分析发现:前3个主成分中土壤类型、财政收入和农林牧渔业产值对其贡献率最高。在生态环境保护时应遵循生态功能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①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地方政府积极引导,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综合考虑县域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引导城市规划建设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生态环境重要性宣传,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共处状态。②对建设用地应做好顶层设计,因势利导,遵循上杭县的传统肌理和格局,明确用地规模和管控要求;对耕地、灌丛、园地、林地要严格控制好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边界线,合理规划养殖业适养、限养、禁养的区域;对裸地应利用3s技术进行及时监控,因地制宜复垦或还绿。③对脆弱程度不同的乡镇,应合理针对开发,优化管理措施。微度脆弱和轻度脆弱的乡镇,整体部署规划,发展多种农业种植,增强乡镇发展动力;中度脆弱的乡镇开发建设时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需求,减轻对生态用地的过度开发,实现经济健康发展;重度脆弱极度脆弱的乡镇分片区明确管理责任,加强专业护林人员看守并对其适量提高补贴,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出现隐患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李兰[3](2021)在《基于生态脆弱性的兰州-西宁城市群主体功能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新时期城市群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兰州-西宁城市群区域作为我国西北部重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其发展对实现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维护西北地区繁荣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既要体现作为区域增长核心的重点开发功能,又要完成生态安全保护任务。但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本底的脆弱性,对实现我国国土空间有效开发提出挑战。因此,协调好兰州-西宁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和主体功能的关系,以及基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主体功能区的优化研究,对推动兰西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群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分区管制的理论和方法,贴合兰西城市群的实际情况,运用GIS空间叠加技术方法,评价兰西城市群生态脆弱性状况,并根据生态脆弱性状态对主体功能区进行优化划定研究,为区域规划和国土空间分区管制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兰西城市群生态脆弱性结果评价。依据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计算,得到如下主要生态脆弱性结果:兰西城市群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状况比较复杂,脆弱水平整体偏低,并呈现东北、西南高而其余部分分散破碎的状态;兰西城市群区域生态脆弱性等级结构的县区差异显着,同一等级的脆弱性规模在不同县区间亦显着不同,各县区间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与分异性明显。(2)兰西城市群生态脆弱性与原有不同主体功能区吻合性探索。兰西城市群区域禁止开发区生态脆弱性复杂多变,脆弱程度整体偏高,其中现实胁迫脆弱维度具有极端化特征,重度与轻度脆弱区占比较大,但以重度脆弱性为主;农业型限制开发区的各维度脆弱性状况差异明显,综合脆弱性各等级脆弱区呈正态分布特征;生态型限制开发区的不同维度各等级间生态脆弱性差异较大,综合脆弱性各等级间脆弱区占比相对较小,低度脆弱区占比最高;重点开发区生态综合脆弱性呈正态分布。可见部分区域生态脆弱程度较高,若按照原有主体职能开发,则会导致生态破坏更加严重,这部分区域主要表现在现有重点开发区域。(3)主体功能区优化的探索与分区管制。根据兰西城市群脆弱性与原有功能区主要职能之间的矛盾问题,对主体功能区进行优化改进。形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要功能区。最后根据区划方案,对兰西城市群各主体功能区提出管控措施和建议。
温利华[4](2020)在《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问题,以3S技术、景观移窗法、模糊排序法、隶属度函数和地理探测器为分析手段,融合地形数据、气象数据、LUCC数据、景观格局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在“压力—状态—响应”(PSR)和“暴露—敏感—适应”(VSD)评估体系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模型参数“本地化”处理,提出了适宜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的PSSR评估框架。从时空分异尺度对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量化和可视化表达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初步尝试了应用地理探测器,诊断生态系统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结合质性分析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重子系统自组织演化耦合规律,探索资源型城市演进过程和机制,旨在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保护与恢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复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如下:(1)邯郸并非是一座全域的资源型城市,采矿区分布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以至于东部平原县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低于西部太行山区;伴随近年来华北地区干旱化的发展趋势,邯郸市年平均气温升高、年平均降水量下降、相对湿度降低,PM2.5浓度上升,气象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反映了研究区生境质量下降,固有的自然属性导致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潜藏危机。利用景观格局软件获取研究区的生态敏感度和生态恢复力指标,邯郸市生态敏感度程度和生态恢复力等级都呈现下降趋势。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的采矿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分布在东部平原区;生态恢复力呈下降趋势,且较弱恢复力(IV级)和弱恢复力(V级)扩散式蔓延显着。(2)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PSSR评估体系四个维度的评价因子排序,结合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将邯郸市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划分微度脆弱性、轻度脆弱性、中度脆弱性、重度脆弱性、极度脆弱性五个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5年邯郸市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表现在微度、轻度脆弱区面积持续增加,年变化率分别为32.06km2/a和13.99km2/a,极度脆弱区面积呈现持续减小的趋势,年变化率为68.48km2/a。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变化速度大小排序为极度脆弱区>微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3)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显示:从东部平原区向西部山区脆弱程度呈现加重趋势,有一定的垂直地带性特征。2000—2015年西部山区和邯郸市区脆弱性等级呈现显着减弱趋势,生态修复效果显着;东南部平原区脆弱性呈现轻微加重趋势,东北部平原区呈现轻度减弱趋势。生态脆弱性等级的转化关系分析有严重脆弱性等级向轻、微、中度转化的情况,也不乏微度、轻度向重度、极度转化的现象,脆弱性等级之间转入、转出关系十分复杂,数据总体显示生态意义的正向功能大于负向功能。2000—2015年生态脆弱性等级的重心在空间分布的典型特征是各等级重心的纬度数值越来越大,经度的数值越来越小,表现为从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的迁移路径,若是沿着这条主线采取相应等级的生态保护措施,将有助于在整体上改善研究区的生态环境。(4)基于地理探测器,将生态脆弱性指标与16个社会经济指标建立关联,探析2000—2015年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类发展需求、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解释关系。15年来解释力q值对生态脆弱性影响的解释力正在向均衡化方向发展,解释力最强的六个因子差值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解释力较强的因子不止局限在工业类因子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科技经费支出等因子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解释力在提升,因子成分趋向于多元化。(5)利用风险探测器模型解释了邯郸市的生态脆弱性的演化机制,探测结果发现15年来邯郸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有成效,但经济发展仍旧依赖于第二产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加快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环保企业是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改善的关键。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对生态脆弱性呈正向关系,说明邯郸市在转型过程中尚未找到第三产业发展的生态位,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第三产业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科技经费和人才指标对生态脆弱性的正向关系,表明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及科技经费保障机制缺失导致城市转型面临困境。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逆向关系指向农业生产指标,说明农业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布局,全方位推动了资源型城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6)邯郸市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15年来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中西部地区初级协调发展、东部濒临、轻度失调发展的格局,反映出区域的发展资源过于向西部矿区聚集,缺乏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和政策倾斜。通过对邯郸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刻画和情景描绘,发现城市的演进经历了双重子系统低级协调发展阶段、经济优先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阶段三个阶段,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政策干预与农户行为积极响应的共同驱动下社会和生态环境脆弱性正在朝着改善和优化的方向演变。文章最后针对邯郸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优化第三产业、深耕三农产业链、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五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本研究着重对生态脆弱性、生态效应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进行了评估,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响应的演化机制,系统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人、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约束关系,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实践经验。
赖芳[5](2020)在《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气候变化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全球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等资源环境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可以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角度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生态环境,从而科学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大渡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过渡地带,它是长江、黄河的上游及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该流域跨越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上游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下游位于扬子陆块。大渡河流域属于我国五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山地区,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是气候和生物响应的敏感地带,是进行脆弱性分布以及控制其分布因素研究的天然实验区。科学认知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川西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专家学者对大渡河流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河流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地质学角度解释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以大渡河中下游沿岸作为研究区,首先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概念及其内涵进一步阐述,基于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数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建立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地质环境中的主要地质因素,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因素的关联规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探索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地质因素。本研究为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参考已有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选取高程、坡度、植被盖度、土壤可侵蚀K值、经济等9个因子建立了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投影寻踪模型和GIS技术对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得到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和潜在脆弱五个等级的分区。按照重要性、对应性、可行性的原则,从地质建造和地质构造两方面着手,选取岩性和断层两类因素,确立了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五个维度,采用相关标准和自然断点法等方法筛选出26个地质因子。引入粗糙集模型做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进行脆弱性等级分区与地质因子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与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m/km2),距断层距离(m),断层走向具有关联性。并且发现这些地质因子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
黄倩[6](2020)在《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文中认为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突发事件的大规模发生严重影响旅游产业的正常运作,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旅游行为,对旅游地具有较强的干扰性。因此,如何从源头上预防旅游突发事件成为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话题。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是旅游突发事件产生的重要背景条件,但两者间的影响关系缺乏实证依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探索分析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与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关系,为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治理和旅游突发事件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科学认识省域尺度下旅游突发事件的形成规律,能为我国省域旅游目的地的脆弱性治理和旅游突发事件管控提供经验证据。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围绕“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关系结构及其治理展开研究。研究基于脆弱性理论、系统论和事故致因理论等,分析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关系。以此为基础,研究构建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和旅游突发事件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我国31个省域旅游目的地(不含港澳台)2011-2017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两者的时序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探索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直接效应、门槛效应以及异质性影响,同时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旅游目的地脆弱性的分布特征。本研究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细化为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脆弱性,并从暴露度、敏感度和适应力等三个维度对子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构建出包括“整体脆弱性-子系统脆弱性-子系统维度-指标因子”等4个层面、23个指标在内的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测评的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整体脆弱性和子系统脆弱性的分布基本遵循从东向西依次递增的规律。(2)我国旅游突发事件的分布特征。研究测算了旅游突发事件的规模水平和严重性水平,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基本上呈现出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最低的特征;旅游突发事件严重性基本上表现为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最低。从空间差异来看,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高值地区和低值地区的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水平差异很大,空间差异较大。(3)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直接效应。社会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影响系数最大,经济脆弱性次之,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系数最小。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严重性的影响系数均高于对规模的影响系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旅游突发事件受到脆弱性的影响较为明显,中部地区旅游突发事件受到脆弱性的影响较小。(4)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影响的门槛效应。门槛效应的检验分析表明,随着旅游目的地整体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的增加,其对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影响效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态势,分区域的影响效应变化规律也如此。随着静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整体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影响随之减小;静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东部地区脆弱性的影响随之减小、中部地区脆弱性的影响先增加后减小、西部地区脆弱性的影响随之增加。随着动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整体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严重性的影响效应先增加后减小;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影响规律与全国层面相似,西部地区则相反。(5)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旅游突发事件具有异质性影响。分位数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水平越高,脆弱性所扮演的影响作用就越大。在旅游突发事件的不同规模水平下,社会脆弱性、环境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力依次降低。在旅游突发事件的不同严重性水平下,社会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环境脆弱性的影响力依次降低。总体上,社会脆弱性在旅游突发事件的不同规模和严重性水平下的影响效应都居于首位。东部、中部地区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时,社会脆弱性处于主导地位,当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处于较高水平时,经济脆弱性处于主导地位。西部地区在不同旅游突发事件严重性水平下,社会脆弱性的影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贡献在于:第一,构建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体系;第二,从直接影响和异质性影响两个层面探索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预测作用,厘清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影响的发生条件、发生规律,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发生先天因素以及作用逻辑有了更本质的认识。第三,考察了静态和动态旅游发展水平在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和旅游突发事件影响关系中的门槛作用,为认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和旅游突发事件的关系结构提供了更充分的理论和实证证据。本研究提出,我国旅游目的地应建立脆弱性治理体系,提高旅游发展质量,以提高旅游突发事件的管控水平。具体实践策略包括:树立系统协调的脆弱性治理理念;构建基于旅游突发事件水平的差异化脆弱性治理体系;平衡旅游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提升旅游发展质量。
李庭筠[7](2020)在《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南岛是我国唯一热带海岛和热带农业典型区域,地理环境独特。依托优越的水热条件,海南岛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热带水果、反季蔬菜、橡胶等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和热带高效农业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当前海南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结构层次低、生态环境退化、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以及农业不增效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缺陷;同时,受农产品市场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政策和管理制度等人文因素影响,农业地域系统表现出典型的脆弱性特征,海南岛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突出的问题。垦区作为海南岛典型的农业地域,其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工业化转型、农业产业升级的新阶段,而改革进程中出现了政企权责不分、土地矛盾、失业率激增、贫困等系列问题,不仅阻碍了垦区的发展速度,增加了脆弱性风险,还会影响到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通过界定农业地域脆弱性概念,基于脆弱性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评价框架,构建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2010年和2018年两个时间截面,采用综合加权求和模型计算脆弱性指数,基于ArcGIS技术方法划分脆弱性等级并分析时空变化特征。为避免循环论证,构建了可表征脆弱性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儋州市八一农场为案例,采用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中半结构式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深入分析典型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特征及形成机制。以期为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和垦区社会-经济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采用ArcGIS软件中的等距分类法将其分为低脆弱性、较低脆弱性、中等脆弱性、较高脆弱性和高脆弱性等5种等级。从2010年至2018年,高脆弱性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地区和定安县;较高脆弱性地区由北部地区转为白沙黎族自治县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脆弱性地区分布由东中部地区向北部转移;较低脆弱性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沿海市县;低脆弱性地区集中分布在三亚市和海口市等经济强市。(2)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脆弱性总体下降,但地区间存在不平衡性;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区域差异显着,呈金字塔结构;海南岛内陆地区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高于沿海地区;海南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极化现象严重。(3)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表明,就业水平对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农民收入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耕地面积、城乡差距、粮食产量、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支出、非农产业、乡村劳动力、少数民族、农村用电基础设施、化肥用量和财政支农比重。(4)八一农场是典型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系统扰动因素多且强度大;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增收难度大;失业问题激化矛盾,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差。此外,管理体制不完善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社会-经济系统应对能力变差,出现了失业、贫困、治安等系列问题,造成社会-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构成了八一农场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脆弱性。(5)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业态、探寻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人才队伍、强化科技支撑,拓宽引资渠道、完善基础设置建设,搭建网络平台、提高就业指导效率,是提升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和垦区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
刘建华[8](2019)在《基于层级分析的包头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北半干旱区,伴随着人口增长,自然景观被人工景观代替,生境破碎,景观连通性变差,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构建多层级的空间生态网络是维持西部半干旱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低层级生态源地稳定依靠高层级生态源地,高层级生态源地对于维持层级生态网络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层级生态源地遭到破坏易影响周围低层级生态源地,以至于影响低层级生态网络稳定,引发层级网络的级联失效,导致整个网络崩溃。故本文以西北典型半干旱城市包头为研究区,在GIS空间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复杂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取了包头市的层级生态网络,对网络空间结构结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2006-2016年十年间市域景观特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生态景观破碎。在2010-2016十年间景观变化在包头市呈现点状分布,主要分布在耕地密布草地破碎的农业耕作区和不同景观交替的边缘。包头市尚未形成优势景观,景观破碎度加剧。在类型尺度上,2006-1016年草地景观的散步与并列指数、分离度指数、分别减少了 15.98和1.12。建设用地的形状指数增长了 55.3,凝聚指数降低了 4.59。耕地的形状指数和分离度指数分别增加了 79.5和447.74。(2)草地景观是包头市生态景观的主体,在景观尺度上,包头市全域内景观相似临近百分比指数与散布与并列指数较高,景观分割指数较低。在类型尺度上,1-7级所占比例较高,斑块密度较低,聚集指数较高。8-12级所占比例较低,景观分割指数高,景观破碎,连通性差。根据所提取的草地景观网络,利用度及度分布评价节点度、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分析生态网络的特点。发现该草地景观网络的度为6的草地斑块节点数量有5个。度最大值为8的节点有2个,平均路径长度为1.6061,该草地景观网络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3)在市域尺度上构成了分层的点-线-面相互交织的潜在生态网络。第一层由8个潜在生态源地,8条潜在生态廊道和7个节点构成。第二层由31个潜在生态源地,35条潜在生态廊道和28个生态节点组成。第三层由123个潜在生态源地,151条潜在生态廊道和47个生态节点组成。通过计算α,β、Y指数对层级生态网络结构进行评价,随着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数量增加,网络中可供物质流动的回路越多,生态源地的平均连通度变好。第二层和第三层网络中连通性高的源地比例较少。基于复杂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分析指标,对所提取的第1、2、3层生态网络的拓扑性质进行分析。(4)生态网络格局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精确模拟其景观生态网络空间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NN模型提取了元胞自动机的邻域规则,同时利用MCR模型构建累积耗费阻力面,基于MCR-ANN-CA模型对包头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演化情况进行模拟,结果精度较高。将MCR-ANN-CA模型模拟结果与CA-Markov模型进行对比,2种模型模拟结果的KIA指数分别为0.89和0.87,相对误差分别为3.10%和5.31%,MCR-ANN-CA模型对包头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的演化过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
于婷婷[9](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伊尔凡江·艾合买提江[10](2019)在《乌鲁木齐市城市脆弱性的综合测度与预测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城市问题开始凸显,城市病日益严重,城市问题的快速解决已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降低城市脆弱性。近年来,对城市脆弱性的研究主要从城市脆弱性的概念内涵、分析框架、动力机制以及脆弱性评价等方面进行,但有关城市脆弱性动态演变的研究较少;特定区域的特定扰动作用下的城市脆弱性研究主要关注资源型城市、沿海城市、旅游城市等特殊类型城市的经济社会脆弱性问题,尤其是对资源型城市研究较多,但是对我国西北地区城市脆弱性的研究较少;城市脆弱性的定量测度研究也得到积极开展,如城市环境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的脆弱性测度,但已有研究大多是对城市单一子系统脆弱性评估,缺乏对脆弱性驱动因素的作用过程、动态变化和调控的综合性研究。城市是一个由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城市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问题也就是城市脆弱性的根本体现,因此有必要将我国西北地区城市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对城市脆弱性进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援疆援助政策的实施,新疆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加上新疆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向西发展的重要门户,对其首府城市乌鲁木齐市城市脆弱性的研究,可对新疆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可为我国其他中西部城市的城市脆弱性研究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为乌鲁木齐市城市脆弱性的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本文针对目前对我国西部城市的城市脆弱性综合研究比较缺乏的现状,以对我国向西发展重点城市进行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动态演变的预测为目的,从资源、生态、经济、社会脆弱性四个方面,筛选乌鲁木齐市2006―2016年的50个具体评价指标,主要采用综合指数分析法,首先对乌鲁木齐城市脆弱性进行了综合测度,结果表明:2006―2016年乌鲁木齐城市综合脆弱性指数处于下降状态;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资源脆弱性整体上也较为平稳,但社会脆弱性逐渐增长,尤其是在2014―2016年的增长趋势更加明显。其次,综合采用贡献率计算法和相关系数分析法对50个评价指标进行了计算处理并提取了城市脆弱性主导影响因素,即与乌鲁木齐市城市脆弱性高度相关的指标。最后,以这些高度相关指标为基础,构建了线性与非线性预测模型,并利用各模型模型对乌鲁木齐市2006-2016年的脆弱性指数进行了仿真拟合,并与该时间段的城市脆弱性指数实测值进行比较,最终选择拟合精度最高的模型为乌鲁木齐市城市脆弱性预测模型,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9年乌鲁木齐市城市脆弱性会呈现出小幅波动且上升趋势,2019年后趋于下降。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乌鲁木齐市未来发展中的需改善问题。该研究结果,可对新疆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可为我国其他中西部城市的城市脆弱性研究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为乌鲁木齐市城市脆弱性的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 |
(二)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 |
(三)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 |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环境特征 |
1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整体特征 |
2 施秉遗产地环境特征 |
3 荔波-环江遗产地环境特征 |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 |
1 自然环境脆弱 |
2 人文环境脆弱 |
四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与模型 |
(一)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 评价指标说明 |
(二)指标数据来源与处理 |
1 指标数据来源 |
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 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 |
五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
(一)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与等级划分 |
1 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 |
2 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 |
(二)生态脆弱性对比分析 |
1 生态压力分析 |
2 生态状态分析 |
3 生态响应分析 |
4 生态脆弱性指数分析 |
六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保护管理机制与策略 |
(一)生态保护管理机制 |
1 环境预警机制 |
2 生态补偿机制 |
3 问责评估机制 |
(二)生态保护管理策略 |
1 建立监测与反馈体系,提高生态弹性 |
2 严控旅游面积开发,减少生态压力 |
3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强健生态响应措施 |
4 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协调人地矛盾 |
(三)施秉模式 |
(四)荔波模式 |
(五)环江模式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GIS的上杭县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解释 |
1.2.1 生态敏感性 |
1.2.2 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 |
1.2.3 生态脆弱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脆弱性概念研究 |
1.3.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3.3 生态脆弱性驱动因子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人地关系理论 |
1.4.4 环境承载力理论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总体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3S技术 |
2.2.2 空间主成分分析 |
2.2.3 定性定量分析法 |
2.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预处理 |
3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生态脆弱性表现及成因 |
3.1.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1.2 自然环境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1.3 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2 上杭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选取 |
3.2.3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暴露-敏感-适应”框架下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分析 |
3.3.1 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指标体系 |
3.3.2 生态暴露度评价指数 |
3.3.3 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数 |
3.3.4 生态适应力评价指数 |
3.4 评价指标归一化与权重赋值 |
3.4.1 定量指标处理 |
3.4.2 定性指标处理 |
3.4.3 指标权重赋值 |
4 上杭县生态脆弱性评价及时空演变研究 |
4.1 “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生态脆弱性分析 |
4.1.1 暴露度时空分析 |
4.1.2 敏感性时空分析 |
4.1.3 适应力时空分析 |
4.2 上杭县各研究时期生态脆弱性评价 |
4.2.1 上杭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等级划分 |
4.2.2 上杭县2009年生态脆弱性评价 |
4.2.3 上杭县2013年生态脆弱性评价 |
4.2.4 上杭县2019年生态脆弱性评价 |
4.3 上杭县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 |
4.3.1 上杭县2009-2013年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 |
4.3.2 上杭县2013-2019年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 |
4.3.3 上杭县2009-2019年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 |
4.4 上杭县各乡镇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 |
4.5 本章小结 |
5 上杭县生态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及保护建议 |
5.1 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脆弱性响应 |
5.2 基于主成分特征的生态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 上杭县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
5.3.1 上杭县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
5.3.2 上杭县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
5.3.3 上杭县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生态脆弱性的兰州-西宁城市群主体功能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数据源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2章 兰西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3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提取 |
2.4 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
2.4.1 生态脆弱性评价单元的选取 |
2.4.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2.4.3 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
2.4.4 生态脆弱性评价分级 |
第3章 兰西城市群生态脆弱性评价分析 |
3.1 自然潜在脆弱性分析 |
3.1.1 总体特征分析 |
3.1.2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 |
3.2 现实胁迫脆弱性分析 |
3.2.1 总体特征分析 |
3.2.2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 |
3.3 兰西城市群生态脆弱性评价 |
3.3.1 总体特征分析 |
3.3.2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 |
3.4 兰西城市群脆弱性综合评价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兰西城市群不同主体功能区生态脆弱性分析 |
4.1 现有不同主体功能区内生态脆弱性分析 |
4.1.1 重点开发区脆弱性分析 |
4.1.2 限制开发区脆弱性分析 |
4.1.3 禁止开发区脆弱性分析 |
4.2 不同功能区脆弱性与主体功能的吻合性分析 |
4.2.1 重点开发区吻合性分析 |
4.2.2 限制开发区吻合性分析 |
4.2.3 禁止开发区吻合性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主体功能区优化研究 |
5.1 主体功能区优化思路 |
5.1.1 主体功能区优化原则 |
5.1.2 主体功能区优化依据 |
5.2 主体功能区优化结果 |
5.2.1 优化开发区 |
5.2.2 重点开发区 |
5.2.3 限制开发区 |
5.2.4 禁止开发区 |
5.2.5 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
5.3 主体功能区问题管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 |
1.2.2 资源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3 生态脆弱性研究 |
1.2.3.1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
1.2.3.2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1.2.3.3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
1.2.4 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1.6 特色和创新 |
2.研究区概况 |
2.1 区位特征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水系 |
2.2.4 地层岩性 |
2.2.5 土壤 |
2.2.6 植被 |
2.2.7 淡水资源 |
2.2.8 矿产资源 |
2.3 社会经济 |
2.3.1 产业布局 |
2.3.2 文化资源 |
2.4 生态环境存在的现实问题 |
2.4.1 矿产资源过渡开发 |
2.4.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2.4.3 大气环境污染严重 |
2.4.4 生态环境恶化 |
2.4.5 水资源承载力低 |
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FAHP模型综合评价 |
3.2.2 移动窗口法 |
3.2.2.1 移动窗口法的原理 |
3.2.2.2 移动窗口大小选择 |
3.2.2.3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
4.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
4.1 PSSR框架模型 |
4.2 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3 评价因子释义 |
4.4 基于FHAP模型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1 构建递级层次结构模型 |
4.4.2 构建AHP两两判断矩阵 |
4.4.3 建立三角模糊数判断矩阵 |
4.4.4 构建综合模糊判断矩阵 |
4.4.5 初始权重的计算 |
4.4.6 归一化处理初始权重 |
4.5 模糊综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邯郸市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 |
5.1 邯郸市自然压力空间分布研究 |
5.1.1 邯郸市地形空间分布研究 |
5.1.2 邯郸市气象时空分布研究 |
5.2 邯郸市自然状态指数时空分异研究 |
5.2.1 植被覆盖时空分异研究 |
5.2.2 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研究 |
5.3 邯郸市生态敏感度时空分异研究 |
5.4 邯郸市生态恢复力时空分异研究 |
5.5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5.5.1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时间变化分析 |
5.5.1.1 时间系列分析 |
5.5.1.2 等级变化速率 |
5.5.2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变化 |
5.5.2.1 转移矩阵 |
5.5.2.2 重心变化 |
5.5.2.3 生态脆弱性分县统计 |
5.6 本章小结 |
6.生态脆弱性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6.1 地理探测器原理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探测结果 |
6.3.1 分异及因子探测 |
6.3.2 交互作用探测 |
6.3.3 风险探测 |
6.3.4 生态探测 |
6.4 本章小结 |
7.资源型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及对策分析 |
7.1 城市自组织演化与耦合模型 |
7.1.1 耦合关系 |
7.1.2 指标体系说明 |
7.1.3 演化规律模型 |
7.2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演变 |
7.2.1 系统发展指数 |
7.2.2 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特征 |
7.2.3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格局 |
7.3 基于质性分析的情景界定 |
7.3.1 阶段1:两系统低级协调的情景 |
7.3.2 阶段2:经济优先的情景 |
7.3.3 阶段3: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的情景 |
7.4 邯郸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
7.4.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7.4.2 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 |
7.4.3 优化第三产业 |
7.4.4 深耕三农产业链 |
7.4.5 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 |
7.5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1.3.2 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4 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5 区域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地理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1.1 气候条件 |
2.1.2 水文特征 |
2.1.3 植被状况 |
2.1.4 地貌特征 |
2.1.5 经济与人口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构造特征 |
2.2.3 地层岩性 |
第3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 |
3.1.2 地质环境概念及本研究理念 |
3.2 投影寻踪模型 |
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
3.3.1 评价指标体系 |
3.3.2 综合量化模型 |
3.3.3 脆弱性程度分级 |
3.3.4 脆弱性变化趋势 |
3.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4.1 200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4.2 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5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 |
3.5.2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区 |
3.5.3 有关分析 |
3.5.4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生态建设建议 |
第4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1.1 岩性影响土壤、植被的形成 |
4.1.2 构造运动塑造地形地貌、影响气候 |
4.1.3 人地互动影响生态环境 |
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
4.2.1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
4.2.2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
4.3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维度确定 |
4.3.1 地层岩性因素维度 |
4.3.2 断层因素维度 |
4.3.3 有关分析 |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信息获取 |
4.4.1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来源 |
4.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处理与分级 |
第5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5.1 粗糙集模型 |
5.1.1 粗糙集理论相关知识 |
5.1.2 知识约简与依赖 |
5.1.3 粗糙集信息系统 |
5.1.4 粗糙集决策表 |
5.1.5 粗糙集模型 |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环境指标耦合模型构建 |
5.3 构建耦合信息决策表 |
5.4 耦合决策分析 |
5.5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影响因素耦合关联结果分析 |
5.5.1 耦合关联结果 |
5.5.2 耦合关联规则及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及分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1 综合信息决策表 |
附录2 区别对象属性集合p(x,y) |
(6)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脆弱性 |
2.1.2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 |
2.1.3 旅游突发事件 |
2.2 研究综述 |
2.2.1 脆弱性研究综述 |
2.2.2 旅游突发事件研究综述 |
2.2.3 总体研究述评 |
2.3 基础理论 |
2.3.1 VSD脆弱性模型 |
2.3.2 事故致因理论 |
2.3.3 系统论 |
2.3.4 系统安全理论 |
2.4 本研究拟探索方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和旅游突发事件的水平测度 |
3.1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的水平测度 |
3.1.1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指标体系 |
3.1.2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结果 |
3.2 旅游突发事件的水平测度 |
3.2.1 旅游突发事件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3.2.2 旅游突发事件评价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直接效应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2.1 模型设定 |
4.2.2 数据说明 |
4.3 实证分析 |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2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直接效应分析 |
4.3.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直接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门槛效应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2.1 面板门槛模型设定 |
5.2.2 数据说明 |
5.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门槛效应分析 |
5.3.1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分析 |
5.3.2 静态旅游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分析 |
5.3.3 动态旅游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6.2 面板分位数模型设定 |
6.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3.1 整体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3.2 子系统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4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异质性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6.4.1 东部地区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4.2 中部地区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4.3 西部地区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1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具有显着的时空特征 |
7.1.2 旅游突发事件具有显着的时空特征 |
7.1.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具有显着的直接效应 |
7.1.4 旅游目的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存在门槛效应 |
7.1.5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具有异质性影响 |
7.1.6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区域异质性 |
7.2 研究的创新与贡献 |
7.2.1 构建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体系 |
7.2.2 揭示了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预测作用 |
7.2.3 考察了旅游发展水平的门槛作用 |
7.3 管理启示 |
7.3.1 树立系统协调的脆弱性治理理念 |
7.3.2 构建基于旅游突发事件水平的差异化脆弱性治理体系 |
7.3.3 平衡旅游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提升旅游发展质量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4.1 研究局限 |
7.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2011-2017年全国31省域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得分 |
附录 B 2011-2017年全国31省域旅游目的地旅游突发事件评价得分 |
附录 C 2011-2017年全国31省域旅游突发事件数量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自然灾害脆弱性 |
1.3.2 生态系统脆弱性 |
1.3.3 气候变化脆弱性 |
1.3.4 农业脆弱性 |
1.3.5 研究评述 |
第二章 脆弱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
2.1 概念界定 |
2.1.1 脆弱性 |
2.1.2 农业脆弱性 |
2.1.3 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 |
2.1.4 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 |
2.2 分析框架 |
2.3 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基本概况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3 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熵值法 |
3.2.2 综合加权求和模型 |
3.3 数据来源 |
3.4 指标体系构建 |
3.4.1 构建原则 |
3.4.2 确定指标体系 |
3.5 结果分析 |
3.5.1 脆弱性指数 |
3.5.2 脆弱性等级划分 |
3.5.3 时空变化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理探测器 |
4.2 指标选取 |
4.3 计算结果 |
4.4 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就业水平 |
4.4.2 农民收入水平 |
4.4.3 农业机械化水平 |
4.4.4 耕地面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典型案例分析 |
5.1 八一农场概况 |
5.1.1 基本概况 |
5.1.2 改革历程 |
5.1.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 数据来源 |
5.3 结果分析 |
5.3.1 统计描述 |
5.3.2 脆弱性特征 |
5.3.3 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适应性策略 |
6.1 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
6.2 培育新业态,探寻新经济增长点 |
6.3 建设人才队伍,强化科技支撑 |
6.4 拓宽引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6.5 搭建网络平台,提高就业指导效率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8)基于层级分析的包头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景观格局的优劣决定区域生态环境稳定 |
1.1.2 生态网络结构稳定可有效遏制荒漠化 |
1.1.3 复杂系统科学的发展促进景观生态学的进步 |
1.1.4 层级生态网络构建现实意义重大 |
1.2 干旱区景观格局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区的生态脆弱性 |
1.2.2 干旱区景观格局重要性 |
1.3 复杂系统理论 |
1.3.1 系统科学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复杂网络研究进展 |
1.4 生态网络相关研究进展 |
1.4.1 生态网络提取模型 |
1.4.2 生态网络与景观格局 |
1.4.3 生态网络结构稳定性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2.3 技术路线 |
2.2.4 关键科学问题 |
3. 包头市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景观格局动态度 |
3.2.2 景观格局转移矩阵 |
3.2.3 密度分析模型 |
3.2.4 景观格局分布重心模型 |
3.2.5 景观格局指数 |
3.3 研究结果 |
3.3.1 景观格局动态度变化分析 |
3.3.2 景观格局转移网络分析 |
3.3.3 景观格局变化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3.3.4 景观格局重心转移变化 |
3.3.5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
3.3.6 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包头市主体景观结构及格局特征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草地景观分类 |
4.1.2 草地景观斑块格局 |
4.1.3 草地景观斑块耦合网络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草地景观分区 |
4.2.2 草地景观斑块格局分析 |
4.2.3 草地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包头市生态网络层级性特点及拓扑结构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层级网络提取模型 |
5.1.2 基于图论的层级生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 |
5.1.3 复杂网络模型 |
5.1.4 分层生态网络鲁棒 |
5.2 研究结果 |
5.2.1 层级生态源地提取 |
5.2.2 层级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的提取与分析 |
5.2.3 层级生态网络构建 |
5.2.4 层级生态网络结构分析 |
5.2.5 层级生态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5.2.6 层级生态网络鲁棒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格局模拟预测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最小累积耗费阻力模型(MCR) |
6.1.2 元胞自动机模型(CA) |
6.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 |
6.1.4 MCR-ANN-CA模型 |
6.2 研究结果 |
6.2.1 基于MCR模型的适宜性规则构建 |
6.2.2 基于ANN的CA邻域规则提取 |
6.2.3 MCR-ANN-CA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模拟 |
6.2.4 模型模拟精度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文中关键代码 |
(1) 生态廊道提取代码 |
(2) 恢复鲁棒性代码 |
(3) 连接鲁棒性代码 |
(9)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
1.3.2 景观脆弱性 |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
1.4 研究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
2.1.4 人地关系理论 |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
2.4.1 指标体系法 |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
3.1 乡村概况 |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
3.3.3 自然环境景观 |
3.3.4 聚落景观 |
3.3.5 经济景观 |
3.3.6 文化景观 |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
4.2.1 脆弱性三要素 |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4.1 评价指标筛选 |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3 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评价单元选取 |
5.1.3 评价指标体系 |
5.1.4 数据来源 |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1 评价结果 |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1 因子分级方法 |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
6.2.1 目标体系 |
6.2.2 规划衔接 |
6.2.3 规划模式 |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乌鲁木齐市城市脆弱性的综合测度与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国际研究背景 |
1.1.2 国内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城市脆弱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市脆弱性概念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资源概况 |
2.3 生态环境概况 |
2.4 社会概况 |
2.5 经济概况 |
3 乌鲁木齐城市脆弱性综合测度与分析 |
3.1 城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3 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 城市脆弱性测度 |
3.4.1 准则层脆弱性测度 |
3.4.2 目标层脆弱性测度 |
3.4.3 城市脆弱性测度 |
3.5 城市脆弱性分析 |
3.5.1 资源脆弱性和生态脆弱性分析 |
3.5.2 社会、经济脆弱性分析 |
3.5.3 乌鲁木齐市综合脆弱性分析 |
4 乌鲁木齐城市脆弱性预测分析 |
4.1 变量选取 |
4.2 预测模型构建与优选 |
4.3 城市脆弱性动态演变预测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D]. 陈玥.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GIS的上杭县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D]. 朱满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生态脆弱性的兰州-西宁城市群主体功能区优化研究[D]. 李兰.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D]. 温利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5]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D]. 赖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D]. 黄倩. 华侨大学, 2020(01)
- [7]海南岛农业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D]. 李庭筠.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层级分析的包头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D]. 刘建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10]乌鲁木齐市城市脆弱性的综合测度与预测分析[D]. 伊尔凡江·艾合买提江.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