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公室工作人员“八忌”(论文文献综述)
李承龙[1](2020)在《临沂市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流失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乡镇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国家政策的实施最后都要由乡镇政府落实,而乡镇年轻干部是乡镇干部队伍组成的重要中坚力量。乡镇干部的自身素质及工作方式方法同基层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乡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政府机关的评价和印象,也影响着国家政策的实施效果。当前,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复杂,包括公务员、事业编、选调村官和“三支一扶”大学生等各种不同身份;乡镇政府承接的工作内容十分复杂,承受的压力十分巨大;加之,乡镇的工作环境复杂、工资福利待遇与其他机关单位相比有较大差距、晋升渠道少等原因,导致部分乡镇年轻干部选择到体制外单位比如国企、银行工作,部分则被县直单位借调或者选择自己创业,从而造成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现象严重。如何在新时期保持乡镇年轻干部队伍的稳定,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这是当前乡镇机关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临沂市沂南县是一个革命老区县,其经济文化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从目前沂南县乡镇干部队伍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人数只有143人,仅占全部实有人数的12%。Y镇的综合发展实力在沂南县15个乡镇中名列前茅,年终考核时位列乡镇第一。尽管如此,Y镇留不住年轻人的现象同样十分突出。目前乡镇中出现的年轻干部流失问题影响了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研究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是促进沂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对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流失的现状及影响、流失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分析。第一部分,界定了基层年轻干部、干部流动和干部流失的概念,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和双因素理论,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析了 2014-2019年Y镇年轻干部的数量和分布、结构组成、招录方式、流失的数量、流失的形式和流失的去向,系统论述了Y镇年轻干部的构成及其流失现状。通过对Y镇年轻干部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了 Y镇年轻干部流失的影响因素,并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分析了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流失带来的影响。第三部分,基于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个方面,对造成乡镇年轻干部大量流失的原因进行剖析。其中保健因素主要有:岗位设置匹配度低、工作环境复杂、薪酬待遇与期望值落差较大、缺乏有针对性的干部培训;激励因素有:责权不对等、晋升空间狭窄、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上级领导认可度不高。第四部分,提出应对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干部录用制度、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健全和完善干部晋升制度、强化培训学习效果、营造扎根乡镇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张国启[2](2020)在《安丘市乡镇干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镇政权处于我国国家政权体系的末端,是农村基层治理的基础。乡镇干部属于我国干部体系的最基层,在国家政权体系运行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上级党委政府发布的各项政策需要通过乡镇干部落实到基层,乡镇干部也要负责把基层群众的意见反映到国家政权中去,可以说乡镇干部的素养与能力关系着国家兴衰与群众生产生活,影响着国计民生。作为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的主力军,乡镇干部的工作千头万绪,具体复杂,无数乡镇干部的奉献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伟大建设成就的一个重要保障。但另一方面乡镇干部长期面临着工作任务重、社会期望高、个人发展空间缓慢、付出与收获之间不平衡、岗位环境差等诸多困境,不仅影响乡镇干部群体自身的稳定发展,更影响乡镇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会影响到乡村振兴的进程。本文考察了现阶段安丘乡镇干部现状及其组织、制度与管理措施,分析了安丘乡镇干部管理的运行机制与运行状况,探讨了安丘市在乡镇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乡镇干部交流机制不合理,乡镇干部的激励考核机制不科学,乡镇干部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乡镇干部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乡镇干部数量与结构问题有待解决、管理观念滞后、法制化水平低等。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结合国内乡镇干部管理的主要模式,对乡镇干部管理提出下列对策与建议:通过深化机构改革、明晰县乡职责边界、岗位分析减轻工作与生活上的角色冲突、减少“文山会海”来合理配置乡镇干部的权利与责任;通过有计划地组织乡镇干部与县直干部进行交流、强化培训、乡镇内部调整岗位来建立畅通的干部培养与流动机制;通过健全完善乡镇干部惩戒退出机制、和增强组织关怀来建立上下并行的双轨监督机制;通过改善休假、适当补贴等方式优化干部保障激励机制;通过学法、知法、用法和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干部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林遵杰[3](2020)在《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提炼了一些国内外文献的观点,界定了环境监测、基层环境监测站、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介绍了行政监督理论、戴明循环等理论基础,用来探索研究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这个特定对象,希望探索出能够促进基层环境监测站更好地履职尽责和更快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同时,本次探讨也希望能够加强人民对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认识,提升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管理效率,尤其是基层环境监测站点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实际参考和应用价值。对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做了综述。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全面管理和管理改进三个方面。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很多,如行政监督理论等,相关研究正在深入和丰富起来。但是,运用这些理论针对环境监测站管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政府职能转变,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管理需要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层次进行解读、匹配,需要后续继续研究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在如何提高管理方面做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还引入了基本运用于企业管理的PDCA循环,再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对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提出了改进原则和改进措施,对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原先的管理目标做了重新修订,设计改进方案,建立了全面管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对该方案进行了评估。本文最后提出了从优化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加强内外部质量管理、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保证适宜的检测环境、加大人员培训等几方面改进措施。
秦奕[4](2020)在《协同治理视角下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研究 ——以江苏省W区为例》文中指出乡镇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正风反腐的“前哨”、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力军,我国一线反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影响着群众对国家政权的支持和满意度。本文立足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以乡镇纪检监察体制现状为基础,梳理国内外有关乡镇基层纪检监察及反腐败体制改革资料,集中对个例展开分析,总结乡镇纪检监察现行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协同治理理论为视角,建立改革分析框架,重点围绕如何构建权力监督体系的有效协同路径这一问题,结合北京市房山区、南京市高淳区等地的经验做法,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强调乡镇纪检监察在立足主责主业,强化自身履职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党内党外及社会舆论各监督力量协同,提升各监督主体的角色意识,整合各方资源,通过监督实践形成有机整体,实现协同监督的效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研究过程中,涉及同级监督体制改革探索,这方面研究结果对纪检监察“双重领导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毕向波[5](2020)在《1950-1953年江苏省贯彻与宣传婚姻法研究》文中指出建国初期,为了恢复和重建社会秩序,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全方位的国家建设。1950年5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成为中国人民婚姻家庭生活的权威标准,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建立了由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利益组成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为了使新婚姻法得到正确地贯彻,国家对婚姻法的贯彻实施进行了大量的部署。江苏省紧跟着中央的指示,从1950年婚姻法颁布到1953年4月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结束,为贯彻婚姻法采取了大量有效的措施。在这期间,政府不断地组织干部学习婚姻法,并在法院、妇联、青年团等部门和群众团体的配合下,检查婚姻法的执行情况,进行婚姻法的宣传工作。在贯彻婚姻法运动月,江苏省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来领导和布置整个婚姻法运动月的工作,通过提前重点试点积累经验,培训大量的宣传人员展开大规模的宣传工作。通过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后,江苏省贯彻与宣传婚姻法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江苏省,进行了婚姻法贯彻运动的地区,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基本确立,婚姻法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程度。群众树立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等新思想,文明守法的社会新风气也逐渐建立。新婚姻法在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改善家庭关系的同时,解放了妇女的生产力,促进了江苏省的生产建设。此外,从国家方面来看,江苏省贯彻婚姻法运动使得群众政治觉悟提升的同时,逐渐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的认同。当时的中国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时期,江苏也处于政权整合期,受到其他政治运动的影响,婚姻法贯彻与宣传的工作不时被打断,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省内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忙于解决生存的生产工作,无暇顾及婚姻法贯彻工作。而一些参与到贯彻与宣传婚姻法工作的基层干部和宣传员在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上存在问题,也导致贯彻与宣传婚姻法的工作在一些农村没法真正落实。
王玥[6](2019)在《中英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的对比分析 ——以华南理工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行政秘书是高校行政管理中上传下达、左右协调的角色,是行政管理层与师生员工之间的桥梁,是顺利进行对内、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本文以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和我国华南理工大学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行政秘书的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并就两国高校行政秘书的管理工作进行对比分析。希望借鉴他国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中积极的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的高校行政秘书工作水平。本文第一章对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行政秘书概况、管理情况以及其工作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英国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的特点。第二章,以兰卡斯特大学合作院校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秘书的管理工作为重点,分析总结我国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的特点。第三章对一、二章总结的中英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进行异同比较,探究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第四章则是指出我国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孔子学院行政秘书中英结合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观点。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中英高校行政秘书的管理工作在岗位设置、选聘机制、评估机制、奖励机制、人员类型和专业性、指导思想和员工满意度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两国高校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是两国高等教育的历史、高等教育及办学体制、内部管理机制、指导思想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的。我国高校可以通过加强选聘及绩效考核机制、明确岗位职责、注重队伍的专业建设和个人培养等促进我国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的发展。
涂庆红[7](2020)在《清代巴蜀方志文学文献专题研究》文中提出清代巴蜀方志存量大,文学文献丰富,可分为清本朝和清以前两类。由於清代方志绝大多数为单刻,不存在祖本、校本之分,本朝文学文献在版本、校勘、辨伪、1佚等问题上资料很少。故从目录、校勘、考证方面对巴蜀方志中清以前文学文献进行研究;从编纂、提要、作家部分侧重对明清文学文献进行研究。文学文献散见於方志的各类目中,厘清方志文学文献的分布与存现是研究的基础。从分布来看,巴蜀方志中的文学文献多集中在“艺文志”“经籍志”“金石志”“人物志”“地理志”等五个类目,着录的类型与体例并不一致,文本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将巴蜀方志中文学书目与63部目录专书做对比,发现在书目题名与卷帙上均有很多不同。36部同名异作主要是因为不同时代命名方式不同产生,仅1部书题名为记载错误。47部同作异卷是由於误载、重刊、散佚等原因。查阅各类古籍数据库、各大图书馆资源,推断出已亡佚书籍25部,整理出仅存在方志中的明清文学书目474部,可以成为巴蜀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巴蜀方志书目提要撰写方式有转录前代目录书提要、摘录他书资料形成提要、自行撰写提要等方式。方志书目提要体例上受《文献通考》影响较大,内容上则主要依赖《四库全书总目》。所有府县志中,光绪《井研县志》的提要编纂最为出色,可以成为府县志书目提要编写的典范。巴蜀方志中的作品来源驳杂,部分作品在转录过程中也出现)误、错漏。对雍正《四川通志·艺文志》中的“诗”“赋”部分进行校勘後,共纠正)误73例,其中题名12例,作者10例,内容)误51例。补充脱文18例,考证衍文4例,纠正倒文1例,补充阙文1例。研究中发现方志因袭性强,清代巴蜀方志中的“艺文志”与前代方志及嘉靖《四川总志·全蜀艺文志》有极大的相似性。嘉庆《四川通志·经籍志》中667位本籍作家的时代分布不平衡。宋、明、清作家数量多,但汉、唐、宋作家影响力大。地域分布以川西成都府为分布重心,元代以前川西、川中北作家多,川南、川东较少,明代开始,作家分布开始向川南、川东迁移,地域差异逐渐缩减。作家时代、地域分布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也与刻书、藏书业发展,教育资源及文学家影响力等因素相关。巴蜀方志中书目记载、提要内容、作者相关信息部分与其他书籍记载有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了辨析与考证,纠正了书籍提要、作者籍贯、相关资料中的错误,厘清了各书籍与作品的归属问题。
段仕君[8](2018)在《单位制度变迁中的单位“社会” ——以某大型煤炭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建立“单位”制度的初衷在于完成对中国社会的整合。通过单位制度,国家完成了早期的工业积累,实现了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因此“单位”是观察中国“社会”的透镜。早期的单位研究着重于分析单位体制对中国社会的形塑,看到的是一个整体性的“单位社会”。通过对“新传统主义”的反思,发现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在于:中国“社会”在被单位制度形塑的同时也将自身原有的一些特征融入到单位中,“社会”被“单位化”,“单位”亦被“社会化”。单位生产与生活合一的特点与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相契合,单位人通过自己的社会行动将传统“乡土”的纽带关系移植到现代的单位制度中,建构了自己在单位中的“家”——单位“社会”,形成了单位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地制约着单位制度的变革,尤其对于那些“单位”氛围深厚的国有企业而言,单位制度的变革必然伴随着单位“社会”的重构。本文以某大型煤炭企业LA为例,重点分析了单位“社会”的重组过程。国企改革的重点是从制度上改变企业办社会局面,这从根本上触动了早期单位“社会”形成的前提。在研究中发现,即使企业而今从制度上实现了生产与生活的分离,但是单位人原有的“关系”仍旧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生产中,关系维持着单位体制的动员;在行政中,关系保证了单位人行事的“便利”;在生活中,关系维护了单位人的社会交往,克服了生活中的孤立。与过往相比,“关系”向“制度”渗透的方式由普遍性的“结构”转为了更为私密的“行动”,从频繁的日常交往变为了私人化的“来往”,与此对应的是对交往中“人情”原则的强调。这种“人情”的源头是早期单位人因频繁交往而形成的“自己人”的“情感”,但是当“人情”原则成为交往的规范之时,这种“人情”便与“情感”彻底分离。LA的发展过程代表着单位人与单位“社会”关系的重构——单位“社会”的个体化。这一过程的实质是个体丧失了对整体单位的归属,但保留共同的单位“身份”,同时也继承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单位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单位人之间的“关系”始终在不断调适着个体与国家、市场的关系。单位从出现到膨胀,再到转型式微的过程反映了不同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利益诉求。单位,作为新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其本身就是一部国家史、一部社会史。只是在其历史中,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并没有出现西方意义的对抗博弈,而是采取了互相融合的方式。LA个案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对现代化的制度始终保持着一种包容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没有伴随着传统“血缘”纽带的式微,恰恰相反,早期的单位体制正是得益于此才能够完成对城市社会的整合、控制与动员。如何在单位制度变迁的今天保持并发挥传统“社会”的包容性,将是单位“社会”重组中的难点所在。单位社会的终结并不必然意味着单位人的“原子化”,但是如何将“个体化”的关系网络整合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于萍萍[9](2018)在《《孙子兵法》的博弈思维在情报竞争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同时也是最早的一部博弈着作。它凝聚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智慧,蕴含了古代中国的博弈思想,并可用于指导现代企业竞争和决策。因为存在利益才有了竞争,所以获取最大化的利益就是竞争的目的。博弈就是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战争是竞争的一种状态。在获取利益的过程中敌我双方需要做出策略选择,而这些策略选择又会互相影响,要想在不断变化的策略行动中选择最利己的方案就需要理性地科学分析,将博弈思维贯穿其中,这一系列的决策过程实际上就是博弈的过程。博弈思维的本质就是科学决策,本文从决策的学理定义出发,寻找《孙子兵法》、博弈思维和情报竞争之间的共性,分别绘制出了它们的决策流程,并将各步骤相对应,以理论指导实践。
田富军[10](2014)在《宁夏明清人士着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宁夏出现了汉文着述的高峰。作者呈现家族化态势,以庆藩朱氏家族、胡氏家族等为代表,典型人物如朱橱、胡汝砺、胡侍、赵良栋、俞益谟等,有着述传世者i00多人。他们的着述在数量上速超宁夏明代以前历代文人传世汉文着述的总和,着(编)有文集6工种,其中传世13种,136卷;编纂(修)或参与编纂(修)方志3工种,传世27种;其他散见诗文则更多。这些人物及其着述在当时全国层面上有一定影响,为丰富西部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在宁夏文化、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宁夏地方人文精神发展增添了宝贵的财富。对其开展研究,将向学界全面展现明清宁夏历史人物着述的总体情况,为宁夏地方文史、文化研究奠定坚寅的文献基础;为将来撰写宁夏古代文学史做好铺垫,也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为宁夏地方旅游部门提供学术上的支撑,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研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本论文以宁夏明清人士着述为对象,展开深入研究。所谓宁夏,指地理范畴为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划范围内,包括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等五市,共有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1个县的地域。所谓明清,指时间跨度为从明朝1368年建立起到1911年清朝灭亡止,共543年的历史.所谓宁夏明清人士着述,指明清两朝在宁夏出生(如胡侍),或者虽未在宁夏出生但是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定居於此且後代在宁夏出生之人(如朱橱)(以下简称宁夏人)创作(编)的汉文作品,不含民歌、童谣之类口传心授的民间文学篇什。明清宁夏人的着述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个人独撰的诗文别集和编定的各类诗文集,二为编纂(修)的旧地方志,三为各类文献中的散见着述。本论文的研究任务有三:一是全面搜集、爬梳明清宁夏人及其着述的基本情况,通过查找宁夏旧地方志,查阅各种工具书及相关文献资料,以搜集着述为主线,进而引出着者,理清着者的生平、家世及着述的基本内容、文献着录、存佚情况等;二是运用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传世着述的馆藏、版本、主要内容、写作特色、价值评判及其对後世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三是力争通过对明清事夏人着述的梳理,找到它们之间的发展脉络,概括出发展特点,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论文包括引言、上编、下编和结语四部分。引言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上编为宁夏明代人士着述研究,共五章,分别是朱(?)及其后人着述、胡汝砺及其族人着述、管律及其着述、胡侍及其着述、宁夏明代其他人上着述;下编为宁夏清代人士着述研究,共四章,分别是赵良栋及其後人着述,俞益谟及其族人着述,谢王宠、俞德渊及其着述,宁夏清代其他人士着述。每章均包括研究现状、人物生平、人格评价、家世情况、着述考索、诗文研究、後世影响等几部分,後人(族人)及其他人物也按此模式或详或略进行研究。研究重点是基本情况的考述,特别是在人物生平分期及评价,着述的文献着录、传世情况、版本辨析,诗文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等方面,力求论述全面,分析透彻。创新点在於:个人独撰的诗文别集和编修的各类诗文集,一般前人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是靠笔者搜集资料、目验文献、提炼归纳进行论述;旧地方志,前人研究成果较多,本论文主要是考辨纠错,拾遣补缺,以新的角度进行研究,特别倾向於版本研究与传承关系的梳理;散见着述,则完全是靠笔者从各类文献典籍中查索钩稽、归纳整理後展开论述。结论部分,主要是从总体上对宁夏明清人士着述进行探究,剖析其特贴,分析其产生原因,评论其价值,给予其准确的历史定位。
二、办公室工作人员“八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办公室工作人员“八忌”(论文提纲范文)
(1)临沂市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流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基层年轻干部 |
2.1.2 干部流动 |
2.1.3 干部流失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双因素理论 |
第3章 临沂市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流失的现状及影响 |
3.1 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构成分析 |
3.1.1 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的数量分布 |
3.1.2 Y镇年轻干部的结构组成 |
3.1.3 Y镇年轻干部的招录方式 |
3.2 沂南县Y镇2014-2019年年轻干部流失的状况 |
3.2.1 Y镇年轻干部流失的数量 |
3.2.2 Y镇年轻干部流失的形式 |
3.2.3 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的去向 |
3.3 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
3.4 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访谈实录 |
3.5 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流失的影响 |
3.5.1 基于个人层面 |
3.5.2 基于组织层面 |
第4章 临沂市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流失的原因分析 |
4.1 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流失的保健因素 |
4.1.1 岗位设置匹配度低 |
4.1.2 工作环境复杂 |
4.1.3 薪酬待遇与期望值落差较大 |
4.1.4 缺乏有针对性的乡镇干部培训 |
4.2 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流失的激励因素 |
4.2.1 责权不对等 |
4.2.2 晋升空间狭窄 |
4.2.3 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 |
4.2.4 上级领导认可度不高 |
第5章 临沂市沂南县Y镇应对年轻干部流失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干部录用制度 |
5.1.1 完善乡镇干部招录体系 |
5.1.2 鼓励就近报考与就近招募、适当增长服务期限 |
5.2 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
5.2.1 完善薪酬制度 |
5.2.2 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 |
5.3 健全和完善干部晋升制度 |
5.3.1 拓宽晋升渠道 |
5.3.2 规范晋升程序 |
5.4 强化培训学习效果 |
5.4.1 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
5.4.2 拓宽培训渠道 |
5.5 营造扎根乡镇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
5.5.1 切实帮助乡镇年轻干部解决实际困难 |
5.5.2 认真落实休假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安丘市乡镇干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乡镇干部管理概述 |
第一节 乡镇政府的地位 |
第二节 乡镇干部的构成 |
第三节 乡镇干部工作的特点 |
第四节 乡镇干部的管理 |
第二章 安丘乡镇干部管理现状 |
第一节 安丘市乡镇发展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安丘市乡镇干部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安丘市乡镇干部管理的组织、制度与措施 |
第四节 安丘乡镇干部管理的运行机制与运行状况 |
第三章 安丘乡镇干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乡镇干部交流机制不合理 |
第二节 乡镇干部的激励考核机制不科学 |
第三节 乡镇干部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四节 乡镇干部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五节 乡镇干部数量与结构问题有待解决 |
第六节 管理观念滞后,法制化水平低 |
第七节 乡镇干部管理中的其他问题 |
第四章 国内乡镇干部管理的主要模式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内乡镇干部管理的主要模式 |
第二节 福建省自2012年以来培养年轻干部的引进生制度 |
第三节 福建省芗城区芝山镇依据“匹配度分析”配班子 |
第四节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多途径探索乡村人才培养新模式 |
第五章 完善安丘市乡镇干部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合理配置乡镇干部的权利与责任 |
第二节 建立畅通的干部培养与流动机制 |
第三节 建立上下并行的双轨监督机制 |
第四节 优化干部保障激励机制 |
第五节 提高干部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关于乡镇干部管理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3)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展望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环境监测 |
2.1.2 基层环境监测站 |
2.1.3 管理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行政监督理论 |
2.2.2 戴明循环 |
第3章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管理现状分析 |
3.1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基本情况 |
3.2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体系 |
3.2.1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文件体系 |
3.2.2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组织机构及职责 |
3.3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外部监管 |
3.3.1 万人评议 |
3.3.2 S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的监督性检测 |
3.3.3 省环境监测中心的年度考核 |
3.3.4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及其下级质控中心的能力验证 |
第4章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2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章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
5.1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改进的原则和思路 |
5.2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
5.2.1 管理目标分解表 |
5.2.2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
5.3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改进方案评估 |
5.4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改进的措施 |
5.4.1 优化组织机构 |
5.4.2 完善管理体系文件 |
5.4.3 加强内部控制 |
5.4.4 加强外部控制 |
5.4.5 规范仪器设备管理 |
5.4.6 加强检测环境条件的控制,增强内务管理 |
5.4.7 加大人员再教育力度,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协同治理视角下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研究 ——以江苏省W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创新点和难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难点 |
第2章 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体制和纪检监察体制 |
2.1.2 乡镇纪检监察现行体制概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协同治理理论 |
2.2.2 基于社会协同治理理论的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分析框架 |
第3章 W区乡镇纪检监察体制现状 |
3.1 W区乡镇纪检监察机关基本情况 |
3.2 W区乡镇纪检监察体制现状 |
3.2.1 设立派出监察员办公室 |
3.2.2 整合乡镇(街道)间、乡镇内部监督力量 |
3.2.3 加强村(社区)级监察队伍建设,实现村(社区)监督全覆盖 |
3.2.4 推动巡察工作向村(社区)延伸 |
第4章 W区乡镇纪检监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模式借鉴 |
4.1 W区乡镇纪检监察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未能形成完善的协同治理体系 |
4.1.2 与县级纪检监察部门、村(社区)沟通联系不顺畅 |
4.1.3 缺乏内部监督机制 |
4.2 W区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模式借鉴 |
4.2.1 划片联动监督模式 |
4.2.2 “监督+巡察”协作模式 |
4.2.3 向村(社区)派出监察专员模式 |
第5章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研究 |
5.1 重构组织结构,健全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制度 |
5.1.1 加强党委领导,明确职责定位 |
5.1.2 提高履职能力,加强自身建设 |
5.1.3 派出监察专员,强化村(社区)监督 |
5.2 强化内部协同,完善工作机制 |
5.2.1 建立健全监察员派出统筹机制 |
5.2.2 深化“连片交叉协作”工作机制 |
5.2.3 加强联合巡视 |
5.2.4 设置监督流程,加强同党外部门间协同 |
5.3 推进与社会部门协同,健全监督机制 |
5.3.1 创新监督模式,强化群众监督 |
5.3.2 运用自媒体,推动舆论监督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1950-1953年江苏省贯彻与宣传婚姻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思路、创新之处 |
四、相关界定 |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与实施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的原因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内容与特点 |
第三节 中央政府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部署 |
第二章 江苏省积极贯彻婚姻法 |
第一节 江苏省贯彻婚姻法的主要阶段 |
第二节 江苏省贯彻婚姻法的主要举措 |
第三章 江苏省广泛宣传婚姻法 |
第一节 检查婚姻法执行情况期间宣传婚姻法 |
第二节 贯彻婚姻法运动月期间宣传婚姻法 |
第四章 江苏省贯彻与宣传婚姻法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
第一节 江苏省贯彻与宣传婚姻法的成就 |
第二节 江苏省贯彻与宣传婚姻法的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英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的对比分析 ——以华南理工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行政秘书管理工作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兰卡斯特大学及其行政秘书概况 |
第二节 兰卡斯特大学行政秘书的选聘机制 |
第三节 兰卡斯特大学行政秘书的评价、奖励机制 |
第四节 兰卡斯特大学行政秘书的培养机制 |
第五节 兰卡斯特大学行政秘书的工作现状 |
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秘书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秘书的选聘机制 |
第二节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秘书的评价机制 |
第三节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秘书的奖励和晋升机制 |
第三章 中英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之比较 |
第一节 中、英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的特色 |
第二节 中英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异同 |
第三节 产生差异的原因 |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第一节 我国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 |
第二节 英国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经验之借鉴 |
第三节 孔子学院行政秘书的管理工作 |
第四节 我国行政秘书管理工作改进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7)清代巴蜀方志文学文献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巴蜀方志的整理 |
二、巴蜀方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述篇 |
第一节 巴蜀方志概述 |
一、宋元明巴蜀方志 |
二、清代巴蜀方志 |
第二节 巴蜀方志中的文学文献 |
一、文学文献的类目 |
二、文学文献的文本表现 |
第三节 方志的修纂与权属 |
一、纂修机构与撰人 |
二、方志署名及权属 |
第三章 书目篇 |
第一节 方志文学书目研究 |
一、着录体例 |
二、文学书目地域与时代分布 |
第二节 方志着录与目录专书的比较 |
一、同书异名 |
二、同书异卷 |
三、方志着录,目录着作失收 |
四、方志目录与目录专书之间的相互补充 |
第四章 提要篇 |
第一节 目录提要发展述略 |
第二节 方志文学书目提要分析 |
一、方志提要内容 |
二、方志提要编写特点 |
第三节 方志文学书目提要杂考 |
一、方志目录提要辨析 |
二、他书目录提要辨误 |
第五章 校勘篇 |
第一节 讹误 |
一、题名误 |
二、作者误 |
三、内容讹误 |
第二节 脱文 |
一、方志脱 |
二、他书脱 |
第三节 衍文 |
一、方志衍 |
二、他书衍 |
第四节 倒文 |
第五节 阙文 |
第六节 方志的因袭性 |
第六章 作家篇 |
第一节 本籍作家的时代分布 |
一、作家时代分布概况 |
二、作家时代分布成因 |
第二节 本籍作家地域分布 |
一、作家地域分布概况 |
二、作家地域分布成因 |
第三节 作家考证 |
一、作者籍贯、占籍之误 |
二、作者相关资料之误 |
三、作品归属之误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8)单位制度变迁中的单位“社会” ——以某大型煤炭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会的“单位化”与单位的“社会化” |
1.1 问题的缘起:“单位”与“社会”的争论 |
1.1.1 中国“单位社会”——社会的“单位化” |
1.1.2 新传统主义——单位的“社会化” |
1.1.3 “单位”研究中的单位“社会化” |
1.2 研究的基点——单位“社会” |
1.2.1 单位的社会空间:非正式组织? |
1.2.2 如何对待传统 |
1.2.3 研究的出发点——单位“社会” |
1.2.4 单位社会的二重意涵 |
1.3 单位制度变迁与单位“社会” |
2 本土化与单位“社会”研究 |
2.1 社会学本土化的命题 |
2.2 单位“社会”的二重性与中国单位研究 |
2.3 研究的基本立场与观点 |
2.3.1 单位“社会”的实质——关系社会 |
2.3.2 国家——社会关系范式 |
2.3.3 市场的作用 |
2.3.4 个案的选择 |
2.3.5 国家、市场与单位“社会”关系的理论架构 |
3 单位“社会”的单元——单位“关系” |
3.1 单位堡垒——从摇篮到坟墓的设置 |
3.2 单位“社会”关系的特征 |
3.3 差序性——单位关系的名与实 |
4 “新传统主义”在今天——单位“制度”中的单位“社会” |
4.1 “生产”单位——新传统“关系”的存留 |
4.1.1 班组的生产 |
4.1.2 “情感”的“效率” |
4.2 “行政”单位——制度对关系的重构 |
4.2.1 制度的重构 |
4.2.2 管理的“效率”叙事 |
4.2.3 办公室关系的变化 |
4.3 关系与制度小结 |
4.4 企业文化——新单位“意识”的塑造 |
4.4.1 基于“差异”的单位“意识” |
4.4.2 “管理”与单位“意识” |
4.4.3 小“家”的温暖 |
4.4.4 单位意识”的消弭? |
5 制度的“私”化 |
5.1 私人性的“关系” |
5.1.1 制度的“私”化 |
5.1.2 “私”化的前提——“单位”的制度 |
5.1.3 私化的逻辑——“制度”与“关系”的相互作用 |
5.2 关系链的结构特征 |
5.2.1 并联的私密性 |
5.2.2 串联的单向性 |
5.3 “情动社会”的变迁 |
5.3.1 情感——人情的分化; |
5.3.2 实用性——工具性变化 |
5.3.3 情与行动关系的变化 |
6 生活中的单位“社会” |
6.1 涉及“制度”与“社会”的“红白事” |
6.1.1 红白事的“社会”面向 |
6.1.2 红白事的“公共性” |
6.1.3 红白事的“地位”面向 |
6.1.4 红白事”的“人情”面向 |
6.1.5 不反对“情感”的“制度” |
6.2 交往的“名”“上礼” |
6.3 交往的“实”——重“情”轻“礼” |
6.4 关系网络的变化 |
6.4.1 泛单位到跨单位 |
6.4.2 关系的重组 |
6.5 本章小结 |
7 情感与人情:单位人的行动分析 |
7.1 既有“关系”研究的分析 |
7.1.1 西方社会学研究 |
7.1.2 本土化研究 |
7.1.3 “情”与“人情”的分化 |
7.2 差序的行动方式——差序“域” |
7.2.1 夏村差序场——二维分解 |
7.2.2 单位的差序域——三维分解 |
7.2.3 行动的差序“域” |
8 结论——单位“社会”的终结 |
8.1 单位“社会”的实质 |
8.2 单位“社会”的“个体化” |
8.3 单位“社会”的终结——单位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
参考文献 |
1 期刊、专着 |
2 档案资料 |
3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结构式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提名法问卷 |
附录三: 名法问卷统计结果 |
(9)《孙子兵法》的博弈思维在情报竞争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孙子兵法》概述 |
2.1.1 《孙子兵法》产生背景 |
2.1.2 《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
2.2 博弈思维概述 |
2.2.1 博弈的定义 |
2.2.2 思维的定义 |
2.2.3 思维的分类 |
2.2.4 博弈思维 |
2.2.5 博弈思维流程 |
2.3 情报竞争概述 |
2.3.1 竞争情报和情报竞争 |
2.3.2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流程 |
2.3.3 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流程 |
2.4 《孙子兵法》中蕴含的博弈思维 |
2.4.1 《孙子兵法》中博弈思维的总括 |
2.4.2 战略筹划中体现的博弈思维 |
2.4.3 作战计划中体现的博弈思维 |
2.5 博弈思维对情报竞争的指导意义 |
2.5.1 指导情报需求规划 |
2.5.2 指导竞争情报搜集 |
2.5.3 指导情报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孙子兵法》中的博弈思维的具体体现 |
3.1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在博弈思维流程中的总述 |
3.2 《孙子兵法》中蕴含的博弈思维流程的具体体现 |
3.2.1 以“利”为导向确定目标 |
3.2.2 以“知”为核心搜集情报 |
3.2.3 以“算”为依据,拟定方案 |
3.2.4 以“诡道”手段,选择方案 |
3.2.5 以“动”为方式执行方案 |
3.2.6 以“知”为宗旨反馈信息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孙子兵法》中的博弈思维在情报竞争中的应用研究 |
4.1 “利”..竞争情报需求规划 |
4.1.1 情报需求 |
4.1.2 情报需求规划与定向 |
4.1.3 以“利”为导向指导课题选择 |
4.2 “知”“间”—竞争情报收集 |
4.2.1 “知”—竞争情报收集的内容 |
4.2.2 “间”—竞争情报收集的方法 |
4.3 “算”—竞争情报分析 |
4.3.1 竞争情报分析的内容 |
4.3.2 竞争情报分析的方法 |
4.4 “动”—竞争情报产品应用 |
4.4.1 竞争情报产品应用 |
4.4.2 PDCA循环 |
4.4.3 以“动”为方式的产品应用 |
4.5 “知”—竞争产品实践反馈 |
4.5.1 情报反馈 |
4.5.2 以“间”为手段的情报反馈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孙子兵法》中的博弈思维在反竞争情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
5.1 “利”—明确反竞争情报工作目标 |
5.1.1 任务确定 |
5.1.2 竞争情报需求规划 |
5.2 “知”—情报收集 |
5.3 “算”—反情报分析 |
5.3.1 分析自身薄弱点 |
5.3.2 分析威胁 |
5.4 “动”—制定并实施策略 |
5.4.1 制定反竞争情报对策 |
5.4.2 实施反竞争情报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宁夏明清人士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 |
上编 宁夏明代人士着述研究 |
第一章 朱(?)及其後人着述 |
第一节 朱(?)的生平 |
一、庆靖王之名用字问题 |
二、朱(?)的排行问题 |
三、朱(?)的生平分期 |
四、朱(?)的家世 |
第二节 朱(?)的着述 |
一、《文章类选》 |
二、(正统)《宁夏志》 |
三、朱(?)的其他着述 |
第三节 朱氏後人及其着述 |
一、朱秩煃及其着述 |
二、朱秩炅及其着述 |
三、朱(?)其他後人及其着述 |
第二章 胡汝砺及其族人着述 |
第一节 胡汝砺的生平 |
一、胡汝砺的籍贯 |
二、胡汝砺的生平分期 |
三、胡汝砺的评价 |
四、胡汝砺的家世 |
第二节 胡汝砺的(弘治)《宁夏新志》 |
一、(弘治)《宁夏新志》的文献着录 |
二、(弘治)《宁夏新志》的版本和内容 |
三、(弘治)《宁夏新志》的评价 |
第三节 胡汝砺的其他着述及胡氏其他族人着述 |
一、胡汝砺的其他着述 |
二、胡氏其他族人着述 |
第三章 管律及其着述 |
第一节 管律的生平 |
一、管律的字号 |
二、管律一生主要事迹 |
三、管律的评价 |
第二节 管律的(嘉靖)《宁夏新志》 |
一、(嘉靖)《宁夏新志》的文献着录 |
二、(嘉靖)《宁夏新志》的版本和内容 |
三、(嘉靖)《宁夏新志》的评价 |
第三节 管律的《芸庄杂录备遗》及其他散见着述 |
一、《芸庄杂录备遣》 |
二、管律的散见着述 |
第四章 胡侍及其着述 |
第一节 胡侍的生平 |
一、胡侍的籍贯辨析 |
二、胡侍字“承之”辨析 |
三、胡侍别号辨析 |
四、胡侍的生平分期 |
五、胡侍的评价 |
第二节 胡侍的着述 |
一、《胡蒙谿诗集》《胡蒙谿文集》《胡蒙谿续集》 |
二、《墅谈》 |
三、《真珠船》 |
四、胡侍的散佚着述 |
第三节 胡侍的杂文 |
一、《墅谈》和《真珠船》是杂文集 |
二、胡侍杂文的主要内容 |
三、胡侍杂文的艺术特色 |
第四节 胡侍的诗文 |
一、胡侍的诗歌 |
二、胡侍的文 |
第五节 胡侍着述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第五章 宁夏明代其他人士着述 |
第一节 张嘉谟及其着述 |
一、张嘉谟的生平 |
二、张嘉谟的家世 |
三、张嘉谟的着述 |
第二节 杨经及其着述 |
一、杨经的生平 |
二、杨经的(嘉靖)《固原州志》 |
三、杨经的散见着述 |
第三节 杨寿等人的(万历)《朔方新志》 |
一、杨寿等人生平及其编纂(万历)《朔方新志》的过程 |
二、(万历)《朔方新志》的文献着录情况 |
三、(万历)《朔方新志》的版本 |
四、(万历)《朔方新志》的主要内容 |
五、(万历)《朔方新志》的评价 |
第四节 宁夏明代其他人物着述 |
一、宁夏明代其他人物的诗 |
二、宁夏明代其他人物的文 |
下编 宁夏清代人士着述研究 |
第一章 趟良楝及其後人着述 |
第一节 赵良楝的生平 |
一、赵良楝的生平分期 |
二、赵良栋的评价 |
第二节 赵良楝的《奏疏存藁》 |
一、《奏疏存藁》的文献着录 |
二、《奏疏存藁》的版本 |
三、《奏疏存藁》的主要内容 |
四、《奏疏存藁》的价值 |
第三节 赵良栋的家世情况及其後人着述 |
一、赵良栋的家世 |
二、赵弘灿、赵弘燮的着述 |
第二章 俞益谟及其族人着述 |
第一节 俞益谟的生平 |
第二节 俞益谟的《青铜自考》 |
一、《青铜自考》题解 |
二、《青铜自考》的主要内容 |
三、《青铜自考》的文献着录 |
四、《青铜自考》的版本 |
五、《青铜自考》的禁毁原因 |
六、《青铜自考》的价值 |
第三节 俞益谟的其他着述 |
一、《办苗纪略》 |
二、《孙思克行述》 |
三、(康熙)《新修朔方广武志》 |
四、俞益谟其他着述 |
第四节 俞益谟的诗文 |
一、俞益谟的诗词 |
二、俞益谟的文 |
第五节 俞氏族人及其着述 |
第三章 谢王宠、俞德渊及其着述 |
第一节 谢王宠及其《愚斋反经录》 |
一、谢王宠的生平 |
二、谢王宠的家世情况 |
三、谢王宠的《愚斋反经录》 |
四、谢王宠的评价 |
第二节 俞德渊及其族人着述 |
一、俞德渊的生平 |
二、俞德渊的《默斋公牍》及其他着述 |
三、俞德渊的家世及其族人着述 |
第四章 宁夏清代其他人士着述 |
第一节 张煦及其家族人物着述 |
一、张煦的生平 |
二、张煦的着述 |
三、张氏家族其他人物及其着述 |
第二节 作品集亡佚的清代宁夏人及其散见诗文 |
一、刘芳猷的着述 |
二、孟养龙的着述 |
三、朱廷翰的着述 |
四、岳咨的着述 |
五、赵飞熊的着述 |
六、王绥的着述 |
七、许体元的着述 |
八、路谈的着述 |
九、润光老人的着述 |
十、景琪的着述 |
十一、宁夏清代其他人士及其亡佚诗文集 |
第三节 宁夏清代其他人士散见诗文 |
一、宁夏清代其他人士的散见诗 |
二、宁夏清代其他人士的散见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办公室工作人员“八忌”(论文参考文献)
- [1]临沂市沂南县Y镇年轻干部流失问题研究[D]. 李承龙. 山东大学, 2020(11)
- [2]安丘市乡镇干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国启. 青岛大学, 2020(02)
- [3]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林遵杰.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协同治理视角下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研究 ——以江苏省W区为例[D]. 秦奕. 南昌大学, 2020(01)
- [5]1950-1953年江苏省贯彻与宣传婚姻法研究[D]. 毕向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中英高校行政秘书管理工作的对比分析 ——以华南理工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为例[D]. 王玥. 暨南大学, 2019(02)
- [7]清代巴蜀方志文学文献专题研究[D]. 涂庆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8]单位制度变迁中的单位“社会” ——以某大型煤炭企业为例[D]. 段仕君. 浙江大学, 2018(12)
- [9]《孙子兵法》的博弈思维在情报竞争中的应用研究[D]. 于萍萍.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10]宁夏明清人士着述研究[D]. 田富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