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有毒中草药在痹证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杜丽[1](2020)在《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厘清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及毒、效特点,搜集历代乌头方剂,构建方药数据库,对炮制、用量、用法、剂型、配伍药物、主治病证等进行数据挖掘,探讨乌头增效减毒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法梳理中医历代文献方药资料,探讨乌头的毒效特征及影响毒效的相关因素,考辨川、草乌分化应用的由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乌头的增效减毒方法及其与主治病证相关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1.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至少在唐朝后期,已早于宋代本草记述而先于临床应用。2.川、草乌的毒效特点为疏利迅速、开通关腠,大辛大热、祛风逐寒,毒紧性烈、善起沉疴,引经报使、直达病所;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包括剂型、炮制、用法、用量、病证、配伍、体质等。3.通过合理配伍可增效减毒,常用方法有:配伍辛味之品以祛邪,诸辛并用,祛风湿邪,辛温同用,祛瘀止痛;配伍辛香之品以行气活血;配伍苦咸寒之品以疗痈疡;配伍息风止痉药以疏风;配伍温里之品以温脏祛寒;配伍有毒药物以毒攻毒。配伍甘味之品以缓毒;配伍益气补脾之品以扶正克毒;配伍酸敛药物以制辛烈;配伍滋阴之品以防伤阴;配伍寒凉药以制热毒。4.川乌最常配伍温里、祛风寒湿、补虚、息风止痉、祛痰、活血化瘀等药物,如肉桂、防风、当归、天麻、天南星、川芎等,主要治疗痹证、中风、痛症、疮疡病类、头痛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虚寒证、风寒湿证、痰瘀互结证、寒凝气滞证等。草乌最常配伍祛风湿、祛痰、活血化瘀、息风止痉、补虚、温里等药物,如羌活、半夏、乳香、天麻、甘草、干姜等,主要治疗疮疡病类、痹证、痛症、骨伤科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风寒湿证、热毒证、风寒冷毒证等。结论:1.乌头毒效一体,其祛风逐寒、温经止痛之效与辛烈温燥之毒,皆源于其味之辛、性之热。2.川乌、草乌二者的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温经逐寒,通痹止痛,其主要中毒机制为倾损中和、泄人真元、燥热耗阴、损伤胎元,草乌的药力更强、毒性更大,川乌毒性稍缓、兼有温补之功。3.古代乌头多以炮制品入药。川乌、草乌多配伍辛、温,归肝经、脾经的药物。4.性味既是乌头毒、效之源,亦是影响毒效发挥的关键。合理调整乌头剂量,可控毒减毒,结合给药途径、剂型、主治病证、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施药,是保证乌头临床安全用药的有效方法。
黄高孝[2](2020)在《基于真实世界的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滑膜细胞炎性增生、血管翳形成并,可侵及下层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治疗RA的手段均存在明显的问题,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中医虽然没有RA这一病名,但有许多论述与RA病名有关,如“顽痹”、“骨痹、“历节”等。在辨治RA也取得肯定的临床疗效,尤其在控制复发方面也明显有优势。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 Study,RWS)就是在临床真实的条件下,受取多种数据,从而评价某种医疗手段对患者健康、疗效真实影响的研究,是流行病学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思路。研究目的:本课题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重大新药创制“基于一致性评价的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新药研发”的理论及临床前研究阶段,此研究结合古籍文献寻找与RA相关的“痹”、“历节”等的定义、治法和辨证论治,并综合分析现代文献治疗RA的研究,为全面探讨了中医对RA的认识;通过真实世界门诊病例研究,探讨RA证型特征、辨证施治、用药规律及疗效;并以整理高永翔教授治疗RA经验,从而共为中医辨证论治RA提供部分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1.本研究进行查阅中医古籍、现代中医及越南传统医学研究,初步梳理和归纳RA的相关病名、病因病机、治法、论治,并查阅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等,将所文献进行分类,综合并分析古代对RA相关论述与现代文献的研究现状。同时总结RWS特征,探讨中医在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以RA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调查,探讨了RA的中医证治规律。2.基于真实世界研究,以临床门诊患者为核心,根据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本研究回顾高永翔教授门诊2017年至2019年病例资料为基础,纳入符合RA诊断的302例,从此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探讨了RA的中医证治规律及疗效。3.从上部分的综合、分析,进行整理高永翔教授对RA辨证论治的临证经验、用药所长及学术思想。研究结果:1.从文献初步总结,分析:(1)RA的发病因素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治疗RA的手段均存在明显的问题,如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病情的发展,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等。(2)从古籍文献记载对RA相关的认识可看,RA的临床病机复杂,多样的治法,发展到清代时期已趋向成熟系统。续承几千年的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当代中医医家多从脏腑、虚实、经络、与痰瘀毒等各方面辨治,从而发挥了中医药治疗作用。(3)越南传统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受中国中医深厚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越南传统医学对RA的认识自有特点,治疗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已提供了中越两国间的传统医学治疗本病的成就。(4)RWS的思想与模式相合了中医诊疗模式特点。利用RWS可提高中医药研究效率,发现和提供中医学的新规律及新特征,从而增进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临床诊疗理论并中药临床评价方法的创新,最终可促进中医的传承和发展。2.真实世界的临床门诊病例研究结果显示:(1)女性发病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7.38:1。在年龄方面,患者在40-59岁为最多,RA病程多于5至10年。RA的合并疾病较多为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疾病较多为干燥综合征。在就诊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35例,采用西药多为慢作用抗风湿药、非甾体抗炎药等。(2)本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组,辨为肝肾亏虚证最多,共82例,占34.89%。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相关具有差距,体现RA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有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RA中医证型分型的依据。(3)在235例病例使用中西医结合,共1103诊次,有144种药物,出现总频数为16814次,其中祛风湿药占比例最大,为15.31%;其次为解表药占14.80%,补肝肾占13.92%,再次祛湿化痰药,活血药。结合常见中药配伍,总体现出用药规律为祛风除湿兼以补益肝肾,发散解表,祛湿活血。(4)结合现代医学及药理学研究,发现治疗RA的常用中药之效及现代医学对RA的治疗极为相符合,主要具备抗炎镇痛作用,调节免疫作用,防止骨关节破损。(5)进一步分析,纳入到165病例资料完整,并特续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个月,其中治疗过程中西药减量有16例,维持剂量有149例,没有需要医药加量的病例。比较分析前后治疗发现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明显下降,症状显着缓解,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RA取得很好疗效。3.高永翔教授治疗RA的经验整理与研究:(1)病因病机:以肾虚为发病的基本病机;外邪侵犯为RA发病的重要因素;及痰瘀阻络为RA的病理基础。(2)辨证要领:强调辨明寒热,分清虚实。(3)治则治法:注重治病求本,标本兼顾。提出补肾为主,结合开玄府,通经络;除痰化瘀;疏肝解郁,调和情绪;滋阴壮水,清热润燥等治法。(4)证治分类:分为6个证型。其中寒湿痹阻证,方以蠲痹汤、九味羌活汤、羌活胜湿汤加减;湿热痹阻证,方以当归拈痛汤、三仁汤、四妙散加减;寒热错杂证,方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痰瘀痹阻证,方以血府逐瘀汤、身痛逐淤汤、二陈汤加减;肝肾亏虚证,方以独活寄生汤加减;阴虚燥热证,方以连梅汤加减。
吕柳[3](2020)在《双解消肿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侵害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为现代医学病名,现将其归属于“痹证”范畴。其主要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表现于外的最主要症状就是“肿胀”和“疼痛”,现代医学提到RA,主观的认识本病都是以“疼痛”为第一主症,然而疼痛作为主要临床特征,这并不足以客观呈现RA的病变特点。但以关节“肿胀”对于本病,无论是传统医学、或是现代医学,在诊治RA时,肿胀在RA的临床症状、诊断标准、疾病活动度的评价及实验室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临床价值,关节肿胀比疼痛在实际临床中更具代表性,因此重点关注“肿胀”这一在RA中相对特征性的表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的:1.理论研究:系统归纳整理古今文献对RA肿胀的认识,阐明RA肿胀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的价值。2.临床研究:观察导师经验方“伸灵Ⅲ号方”对活动期RA肿胀寒热错杂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理论研究:基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总结RA关节肿胀在古医籍中的相关病名、肿痛与疼痛的关系以及RA肿胀的特点。2.临床研究:本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64例,采取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通过随机数字表,最终纳入试验组33例、对照组31例(脱落1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甲氨蝶呤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导师经验方“伸灵Ⅲ号方”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记录患者肿胀积分、ACR20/50/70(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VAS评分、患者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医生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HAQ量表等)、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血沉、C-反应蛋白)等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及例数情况,分别进行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1.理论研究:(1)RA关节肿胀在古籍中的相关病名有历节、痛风、鹤膝风、尪痹等。(2)肿胀与疼痛的关系:病因病机——气伤则痛,形伤则肿;临床特征——肿胀疼痛,合为肿痛;治则治法——导气止痛,祛邪消肿;结局预后——疼痛易消,肿胀难除。(3)基于“双毒学说”的理论基础,结合RA分期,早期、中期、晚期RA关节肿胀在病因病机、部位、皮温、疼痛特点等具有很多异同点。2.临床研究:(1)关节肿胀积分方面,试验组在第4周、第8周、第1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9.4%、66.7%、93.9%,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0.0%、43.4%、63.3%,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治疗第4周及第8周,达ACR20、ACR50、ACR70缓解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后试验组达ACR20、ACR50缓解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ACR70缓解的患者,试验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候方面,试验组在4周、第8周、第1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7.3%、45.5%、87.9%,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6.7%、35.5%、73.3%,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2周,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指标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免疫学指标(RF、CCP-Ab)、炎性指标(ESR、CRP)的血清水平,但是对于免疫学指标的降低指标水平的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炎症指标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性意义(P<0.05)。(5)安全评价方面,试验组发现不良反应5例,均为轻度腹泻;对照组不良反应9例,涉及腹泻、肝肾功能异常、月经不调等,实验结束时,除对照组2例患者有轻度肝功能异常,其余患者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1.理论研究:基于“双毒学说”对于本病的认识,关节肿胀是RA患者更具代表性的病变特征。2.临床研究:(1)基于导师应森林教授论治RA的“双毒学说”理论,以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通过“双解消肿法”创立的经验方“伸灵Ⅲ号方”治疗活动期RA肿胀患者,“清邪毒、排伏毒、消肿胀”临床效果显着。(2)“双解消肿法”对于降低关节肿胀疗效更加显着,改善ACR70、中医症候的远期疗效更加具有优势。(3)“双解消肿法”能够更好地降低炎症指标ESR、CRP。(4)安全性方面,“双解消肿法”安全性较高,能一定程度降低甲氨蝶呤的副作用,但临床应用时仍需注意其胃肠道等不良反应。
姚国山[4](2020)在《加味痹痛灵组成药物体外抗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以加味痹痛灵(modified Bitongling,MBTL)方剂为基础,拟构建体外(in vitro)快速评估中药抗炎活性的新模式,并探讨其作为未来分析药物效能指标(pharmaceutical performance indexes,PPIs)的潜力。研究方法:利用抑制蛋白质变性分析(inhibition assay of protein denaturation,IAPD)、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分析(inhibition activity of trypsin activity,IATP)、细胞膜稳定性试验(erythrocyte membrane stabilization,EMS)包括有热诱导溶血(heat-induced haemolysis assay,HIHA)与低张溶液诱导溶血分析(hypotonic-induced haemolysis assay,HPHA)、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等作为体外测试PPIs指标,并以田口式正交分析(Taguchi orthogonal assay,TOA)、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热图层次聚类分析(heatmap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MHCA)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加味痹痛灵(MBTL)方剂在体外(in vitro)之抗炎活性。研究结果:首先在不同萃取溶液(蒸馏水、30%乙醇、50%乙醇、80%乙醇)、萃取时间((30分钟、60分钟)、萃取方法(加热、超音波40KHz与70KHz)等处理方式,对药草中类黄酮(flavonoid)与多酚类(polyphenol)化合物总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以使用50%乙醇当作药物的萃取溶液,并用超音波频率70 KHz处理60分钟,所得的总含量结果最为理想。在对蛋白质变性的抑制效率(IAPD)依序为麻黄(E.sinica)>防风(S divarica)ta>HMC>桂枝(C.cassia)>青风藤(S.acutum)等药物,且与对照组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类似(p>0.05)。对胰蛋白酶活性的抑制率(IATP),则是以防风(S.divaricata)、HMC、桂枝(C.cassia)、麻黄(E.sinica)、沉香(A.sinensis)等药物的表现较佳,并且药效是等类于对照组阿司匹林的抑制效率(P>0.05)。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率,除了防风(E.divaricata)之外,加味痹痛灵中的其他六种药物清除率皆均高于80%以上。此外,防风(S.divariacat)、桂枝(C.cassia),HMA(herbal medicine A),HMC(herbal medicine C),青风藤(S.acutum),与麻黄(E.sinica)等萃取液,对血球细胞膜在低张溶液的环境中皆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但对热诱导引起的溶血抑制率,则以青风藤(S.acutum)与麻黄(E.sinica)较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为佳(p<0.05),其余方剂中的药物较差。经田口式变异分析后,发现加味痹痛灵(MBTL)方剂在体外(in vitro)对蛋白质变性抑制率(IAPD)的强弱,前三名的强弱依序是麻黄>HMC>青风藤,其贡献度(p值)分别是82.70%、12.75%、1.77%,且以F test判断其信心水平(confidence level)皆大于99%。而对胰蛋白酶活性抑制率(IATP),其信心水平除了 HMA药物之外,其余皆达100%,而其贡献度(ρ值)依序为青风藤>HMC>麻黄>防风>桂枝>HMA。对细胞膜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保护有HMA、麻黄(E.sinica)、防风(S.divaricate)、与桂枝(C.cassia)等四种药物,其贡献度分别是37.26%、27.46%、20.18%、4.38%。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而言,痹痛灵方剂的贡献度,其高低依序为HMC(35.99%)>HMA(23.06%)>桂枝(15.90%)>青风藤(11.69%)>防风(4.51%)>麻黄(0.23%)。经主成份分析(PCA)后,发现蛋白质变性抑制率(IAPD)与热诱导溶血抑制率(HIHA)、低张溶液诱导溶血抑制率(HPHA)测试效能指标之间,彼此具有显着的高度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0.786(p<0.05)。而低张溶液诱导溶血抑制率(HPHA)与热诱导溶血抑制率(HIHA)彼此之间,则是具有中度的相关性(0.679)。此外,HPHA,HIHA,与IAPD三个实验测试指标在第一个主成分因子变量中提取的贡献百分比分别是30.7%,34.1%,31.7%;而DPPH,IATP二个测试指标在第二个主成分因子变量中提取的贡献百分比分别是48.4%,51.1%。另外,利用主成份分析(PCA)可以发现加味痹痛灵方剂(MBTL)中,每一种中草药具有其所擅长的特性。例如,以抑制蛋白质变性(IAPD)、保护细胞膜稳定(HPHA、HIHA)、以及DPPH扫除自由基效能为主,其效能较佳的药物有麻黄(E.sinica)、青风藤(S.acutum)与HMC;而对抑制胰蛋白酶活性(IATP)方面,HMA、桂枝与防风(S.divaricate)居于弱势,而以沉香效率最差。以自由基清除(DPPH)和抑制胰蛋白酶活性(IATP)为主,擅长的药物有桂枝、HMC、沉香与麻黄(E.sinica)等。再经热图层次聚类分析(HMHC)分析之后,可以快速的依据色块将加味痹痛灵方剂(MBTL)的药物,概略分为三个簇群(cluster),即麻黄(E.sinica)、HMC 为第一簇群,青风藤(S.acutum)、HMA、防风(S.divaricata)是第二簇群,而桂枝(C.cassia)与沉香(A.sinensis)是第三簇群。此外,对中草药在体外进行抗关节炎检测的指标项目而言,分析结果亦与PCA分析结果相类似,即是从热图层次聚类分析中可以快速发现分成二个簇群,DPPH和IATP一个簇群,与IAPD、HIHA和HPHA是另一个簇群。结论:总结上述在体外(in vitro)快速评估分析MBTL方剂之抗炎活性(anti-inflammation activity,AIA)测试分析,证据显示本研究构建之IAPD,IATP,HAHI,HAHP,与DPPH等五种抑制活性之分析,具有作为体外(in vitro)进行检测抗炎中草药效能的测试指标(pharmaceutical performance indexes,PPIs)潜力,并再经过田口式变异分析、主成份分析与热图层次聚类分析法加以归纳,可将此测试效能指标归类为DPPH和IATP,以及IAPD、HIHA和HPHA共二个簇群(cluster)。而MBTL方剂中药物对已构建之IAPD,IATP,HAHI,HAHP,和DPPH抑制活性的效能,依序是为麻黄(E.sinica)、HMC、青风藤(S.acutum)、防风(S.divaricata)、桂枝(C.cassia)、HMA、沉香。此外,又可再依其药效的专长快速的被分类为三个簇群。总之,本研究构建之IAPD,IATP,HAHI,HAHP,DPPH等五种体外测试中草药效能指标(PPIs)新模式,并结合利用田口式变异分析、主成份分析与热图层次聚类分析方法验证后,对应用于体外快速评估中草药抗炎活性具有潜力,并可提供医家未来临床方剂组方配伍的评估与药理机制分析之参考。
马向梅[5](2019)在《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全蝎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搜集整理古代全蝎方剂,构建数据库,对全蝎的炮制、用量、剂型、配伍药物和主治病证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全蝎增效减毒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应用全蝎提供理论依据和文献支持。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梳理古代文献对全蝎毒、效、性的记载。2.构建全蝎古方数据库,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全蝎方基本情况,包括剂型、炮制、用量、药引、主治病证等,多方面探讨全蝎控毒增效的方法。3.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全蝎方主治病证药物配伍规律等。结果:1.影响全蝎毒效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给药途径、炮制、剂型、用量、配伍、送服药物等。2.通过合理配伍可增效减毒,常用方法有:伍以祛风化痰药增其息风止痉之功;配伍辛散祛风药,助其祛邪止痛;配伍气味芳香药,以理气活血、开窍醒神;配伍苦咸之药以软坚攻毒;配伍虫类药攻邪通络。配伍甘缓扶正之品以缓毒减毒;配伍滋阴之品以柔克刚;配伍酸收药物,散收相制以控其毒。3.全蝎最常配伍息风止痉、温化寒痰、开窍、发散风寒、补气、祛风寒湿等药物,如麝香、僵蚕、天麻、白附子、甘草、防风、天南星等,主要治疗惊风、中风、痫病、痹证、疝气等疾病,其证候多为风痰证、痰热证、风热证、风热痰凝证、风寒湿证、风盛脾虚证、风毒证等。结论:1.全蝎息风、通络之效和气烈、攻散之毒均源于其味辛走窜之性。全蝎味辛气烈,性善攻窜走散,既为其毒,又是其效能特征。2.历代全蝎用量差异不大,与主治病证的关系较密切,治疗恶疮、癣病、麻风及风毒证等病证时用量较大,小儿用量应酌减,在1-3g范围内较安全。3.性味既是全蝎毒、效之源,亦是影响其毒、效发挥之关键。在准确辨病辨证的前提下,炮制严格、剂型适当、用量适宜、配伍合理等是保证全蝎疗效最大化和毒性最小化的主要手段。
王强[6](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及分子对接探讨断藤益母汤靶向MAP3K2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组织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疼痛和炎症,减少关节损伤和残疾,维持或改善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的药物治疗多针对单一靶点的调控,然而越来越多的治疗策略倾向于药物的联合使用。相比较于单靶标治疗策略,中医药复方所采取的多靶标的治疗策略显示出一定优势,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历史悠久,疗效显着。在“因地制宜”“辨证论治”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拟出了断藤益母汤这一临床使用有效的复方。前期的研究中,已经研究益母草碱、山奈酚、雷公藤甲素等单体成分的作用。然而,用单体成分代表复方整体疗效受到很多学者质疑,因此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整体机制研究有一定意义。网络药理学已被广泛用于药物设计和发现,这一方法的使用基于这样一种假说,即许多有效药物通过调节多种靶点而非单一靶点发挥作用。系统生物学的进展揭示了与多靶点药物相比,高选择性化合物可能表现出低于预期的临床疗效。因此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药物发现似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分子对接不仅在药物筛选方面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技术,用于预测配体与蛋白质受体或酶结合时的可能性。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者可以选择结合亲和力最优的配体和受体作为进一步生物化学实验和研究的对象。中药中含有大量有效活性成分。然而,如何确定中药中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机制成为中医药作用机制研究不可避免的难题。MAP3K2(MEKK2)属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酶激酶基因家族,参与调节多种MAPK信号通路,而MAPK信号通路对下游炎症反应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中MEKK2的表达升高。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已发现断藤益母汤对MAPK信号通路有调控作用,然而尚不清楚断藤益母汤能否对MAPK上游激活因子起到调控作用。一、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断藤益母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1.断藤益母汤成分虚拟筛选2.断藤益母汤靶点预测3.类风湿关节炎靶点收集4.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及机制分析方法:将断藤益母汤中所含中药在TCMSP、TCMID及CNKI中进行检索。收集复方所含有的所有成分,然后根据药物ADME参数(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进行筛选。筛选结果为断藤益母汤潜在的活性成分。将筛选出的化合物在TCMSP数据库和HIT数据库中检索成分的潜在靶标。合并两个数据库中的结果,并去除重复靶点,以上结果即为断藤益母汤潜在靶点。在Drugbank数据库及TTD数据库中输入“rheumatoid arthritis”作为关键词,检索RA相关的靶点信息。合并两个数据库结果,去除重复项,得到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靶点。将断藤益母汤靶点和类风湿关节炎靶点进行映射后取交集,得到断藤益母汤可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靶点。对共有靶点进行信号通路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构建成分-蛋白-信号通路网络图,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断藤益母汤中有四氢小檗碱、槲皮素、山奈酚等14个成分具有较好的ADME属性。14个成分可以靶向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42个靶点。这42个靶点参与多条信号通路,包括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hl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等。结论:断藤益母汤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发挥治疗作用。其可作用的靶点主要与炎症反应相关或细胞凋亡相关。可能作用的信号通路涉及炎症反应和骨代谢。因此,断藤益母汤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可能主要发挥抗炎活性。二、基于分子对接的断藤益母汤对MAP3K2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1.断藤益母汤中潜在配体筛选。2.断藤益母汤与MAP3K2受体结合能力评估。方法:通过前期网络药理学的研究,从断藤益母汤中筛选出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成分共14种。从TCMSP数据库下载单体的MOL2格式文件。在PyMoL数据库中转换为PDB格式。在AutoDock1.5.6程序中载入单体PDB格式文件,选择检测和可旋转root,保存为PDBQT格式,用于三维结构晶体网格的构建,以及配体和受体的对接。以上为配体的准备。利用PDB数据库寻找MEKK2(MAP3K2)三维晶体结构文件,以PDB格式保存三维结构。利用PyMOL软件对靶蛋白进行预处理,去除水分子,以及一些非活性位点的小分子,如甘油、锌、镁等。以上为受体文件的准备。将PDB格式受体三维晶体结构导入POCASA系统,导出受体蛋白活性口袋三维结构图。采用半柔性对接方法,将受体MEKK2与配体所有的可旋转键进行对接。根据AutoDock Vina评分函数计算出自由结合能排名前10的配体-受体复合物自由结合能,对构象进行评价。结果:MAP3K2蛋白表面共有3个活性口袋;断藤益母汤中,除槲皮素、樟脑苷、异鼠李素不直接MAP3K2活性口袋结合外,其他11个配体均可全部或大部结合于MAP3K2活性口袋。结论:DTYMD可能可以通过1 1个配体与MAP3K2直接结合于活性口袋而发挥作用。三、断藤益母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AP3K2表达的影响目的:1.研究断藤益母汤对MAP3K2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2.研究断藤益母汤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ACR1987年RA诊断标准的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滑膜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断藤益母汤预处理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断藤益母汤对RA FLSs细胞生存率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断藤益母汤对MAP3K2蛋白的影响;采用RT-qPCR法检测断藤益母汤对MAP3K2 mRNA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断藤益母汤对IL-6、TNF-cα、MMP-1的影响。结果:滑膜组织组织块培养5-7 d可见细长梭形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移行出,呈放射状分布。断藤益母汤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RA FLSs的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在炎症因子IL-1β刺激条件下,MAP3K2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经过不同浓度断藤益母汤和MTX干预后,其表达水平相对于模型组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蛋白印迹分析发现与模型组相比,断藤益母汤高剂量、中剂量组对MAP3K2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断藤益母汤和MTX干预后,MMP-1、IL-6、TNF-α表达显着降低(P<0.001)。结论:断藤益母汤可以下调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AP3K2蛋白及mRNA的表达,对炎症因子MMP-1、IL-6、TNF-α也有下调作用。四、断藤益母汤对CIA小鼠模型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目的:观察断藤益母汤对CIA小鼠关节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42只SPF级DBA/1雄性小鼠,8周龄,分为模型组,断藤益母汤(高、中、低剂量)组,甲氨蝶呤组(MTX)。以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以MTX为阳性对照组。每组样本量为7只。使用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即CIA小鼠模型。实验各组在RA小鼠模型第二次免疫时即在造模第21天开始给予相应的处理。正常组、模型组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kg/d,断藤益母汤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量分别为6.25g/kg、12.5g/kg、25g/kg,MTX给药量为2mg/kg。每周灌胃2次,连续灌胃4周。每2天观察检测小鼠一般情况,称体重并进行小鼠关节炎评分。小鼠取材后计算小鼠脾指数、踝关节采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体质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大于其他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指数有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断藤益母汤低剂量组脾指数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首次免疫后3-5天后,部分造模小鼠双侧踝关节开始出现关节红肿,加强免疫后大部分小鼠发病,严重者出现关节活动受限。而断藤益母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MTX组踝关节红肿不明显,关节炎评分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断藤益母汤可以减轻CIA小鼠模型的关节炎肿胀度,对维持小鼠体重、脾指数有一定作用。
王海洋[7](2018)在《云南民族医药治疗痹证的用药特色初探》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系统收集整理云南少数民族治疗痹证的方剂,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治疗痹证的用药和特色规律,为传承保护民族医药宝贵经验提供支持,为开发治疗痹证新药提供支持,为临床探索治疗痹证新方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以及结合Microsoft Excel(2010版)建立“云南民族医药治痹方”数据表,然后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自带的数据挖掘功能对其药物基本信息、使用频数、配伍组合以及证型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傣医治痹方剂中,主治风寒湿痹证与风湿热痹证的方剂最多,其组方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组合最为常见,祛除邪气,消除病因为主要的用药特点,常用药物组合有苏木、地血香,扁担藤、地血香,七叶莲、钩藤、地血香等。1.1治疗关节剧痛症状的常用药物以活血药、清热药及祛风湿药为主,药味以苦、辛、凉、温为主,按用药频次主要为青牛胆、旱莲草、姜黄、莪术等,常用药物组合有姜黄、青牛胆,莪术、青牛胆等。1.2治疗关节冷痛症状方剂的主要证型为风寒湿痹证,常用药物以温经散寒药及活血止痛药为主,药味以辛、苦、温为主,按用药频次主要为姜黄、生姜、地血香、苏木、红花、辣藤等,常用药物组合有红花、苏木,生姜、姜黄等。1.3治疗关节红肿疼痛症状方剂的主治证型以风湿热痹证为主,常用药物以清热药及祛风湿药为主,药味以苦、凉为主,按用药频次主要为青牛胆、姜黄、钩藤、除风草、伸筋藤、车前草等,常用药物组合有姜黄、莪术,姜黄、青牛胆等。1.4治疗关节屈伸不利症状方剂的主治证型以风寒湿痹证为主,常用药物以活血止痛药及温经散寒药为主,药味以苦、辛、温为主,按用药频次主要为姜黄、地血香、生姜、黄姜、钩藤等,常用药物组合有生姜、姜黄,七叶莲、地血香等。2彝医治痹方中药物以祛风湿药为主,常常配伍活血止痛药,补肝肾、强筋骨药,常用药物组合有牛膝、木瓜,续断、桑寄生、红升麻等。从主治证型来看,彝医治痹方剂中主治风寒湿痹证的方剂最常见,从药味多少来看,彝医治疗痹证多选用小方。其治法主要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法和补益肝肾、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法。3风寒湿痹证为哈尼医痹证治疗中最常见的证型,其所用药物四气总体以温、平、凉为主,五味以苦、辛、甘味为主,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法为哈尼医治疗痹证的主要治法。4白族痹证治疗方药中风寒湿痹证为最常见的证型,其所用药物四气总体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苦、辛、甘味为主,绵萆薢与昆明山海棠药物组合值得借鉴。结论:“内外相因”为云南少数民族痹证发生的主要病因,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法为云南少数民族治痹方体现的核心治法,酒剂为云南少数民族治疗痹证的最常用剂型,习用小方为云南少数民族治痹方药的共同特点,青牛胆、地血香、莪术、姜黄、昆明山海棠、川乌、草乌、附子、黑骨头、八角枫等常用治痹民族药需重点关注,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外治法值得中医临床参考。
董振飞[8](2017)在《基于“毒—效—证”关联性的天南星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搜集历代含天南星方剂,构建数据库,充分利用现代前沿的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天南星的用量、炮制方法、剂型、主治疾病与证型、药物配伍等。基于“毒-效-证”关联性探讨天南星的应用规律,以期在理论层面为天南星的减毒增效与安全应用提供借鉴。方法:文献学与现代统计学相结合。1.梳理历代文献中记载的有关天南星毒、效的内容,并对影响毒、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2.通过不同的数据挖掘算法,多角度、多层次的统计分析天南星减毒增效的规律,包括:给药途径、剂型、药量、炮制等。3.运用spss软件进行关联分析,阐释天南星方中病效关系、证效关系、药物配伍关系,从而归纳天南星方剂的用药规律。结果:1.整理出天南星毒性与效能的特征及对其产生影响的有关因素,包括:产地、采收、炮制、用量、煎服法、病证、配伍等。2.通过收集天南星方剂1398首,建立了天南星方剂数据库。共包含666味中药,132种疾病和118种证型。3.分析了天南星的应用规律,如内服方以制南星应用为多,外用方中生南星应用最多。4.分析天南星在历代方剂中的毒、效相关因素,如炮制、剂型、给药途径等。5.统计天南星用量,寻找其用量规律,内服方用量多处于《中国药典》规定的3~9g之内。治疗小儿疾病和体质虚弱者时用量较小,而在治疗中风、痹证等内科实证疾病时用量偏多。6.总结出天南星方的不同主治病证常用药物组合及高频药物的配伍规律。结论:1.天南星的毒效同源(皆本于偏性)、毒效异类、毒效互化。天南星的主要功效为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效能特点表现在行滞通痹、可升可降,其毒性源于药性偏颇,其机制为紧急性烈、温燥灼阴,主要表现为口舌麻痛、皮肤瘙痒、头晕心悸、呼吸麻痹、性降堕胎等。2.充分发挥其功效的关键是应用有“度”,从而协调天南星的“毒-效”制衡关系,发挥疗效,避免毒害。3.在明确主治病、证的基础上可从多个维度调节“毒-效”关系,充分发挥适度应用的原则,如:严禁配伍、合理炮制、恰当用量、剂型适宜等。
李桓[9](2015)在《基于“异类相制”理论的雷公藤复方配伍减毒方法及代谢组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雷公藤是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有效药物,但由于其对多器官的急慢性中毒损害,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合理配伍,既能使疗效增强,可调其偏性、制其毒性。随着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的目的与形式已远远超出“七情”和“君、臣、佐、使”所论范畴。结合临床实际和前期研究结果,认为有毒中药通过与具有不同功效的药物配伍(不同功效药物间相互作用),可制约其毒烈偏颇之性,提出中药复方配伍“异类相制”减毒的理论。本研究以雷公藤为实践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处方研究对雷公藤“异类相制”配伍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通过代谢组学的研究对清络通痹复方中雷公藤“异类相制”的减毒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目的:对雷公藤“异类相制”配伍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阐明复方配伍减毒效应内涵,为雷公藤安全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以中医方剂数据库、方剂现代应用数据库为数据采集源;临床处方研究以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所有临床处方为数据采集源,对含雷公藤的处方中雷公藤与各药物之间相互配伍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雷公藤“异类相制”配伍的方法,并对与雷公藤配伍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核心处方进行分析。实验研究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比较雷公藤、清络通痹复方、雷公藤与生地配伍、雷公藤与三七配伍作用于大鼠的血清和肝组织匀浆液代谢组学的差异,探讨雷公藤“异类相制”配伍减毒机制。研究结果:文献研究发现与雷公藤配伍的药物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通络药、解表药、健脾除湿药为主,“异类相制”配伍的主要形式有寒热相制、润燥相制、辛甘相制、扶正制毒。临床处方研究发现与雷公藤配伍的药物以补虚药、清热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异类相制”配伍的主要形式有以热制寒、辛甘相制、辛酸相制、散敛相制、润燥相制和扶正制毒。实验研究发现血清中的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的LPC(18:2)、LPC(18:1),磷脂酰胆碱PC(18:1),牛黄鼠胆酸,氧合牛黄胆酸,甘氨胆酸,7-酮基胆固醇,左旋酪氨酸,乙酰左旋赖氨酸,柠檬酸,苯乙酸,10,11-二氢-12R-羟基白三烯E4;肝组织匀浆液中的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的 LPC(18:2)、LPC(18:1)、LPC(18:0)、LPC(20:3)、LPC(14:0),磷脂酰胆碱PC(18:1)、磷脂酸丝氨酸PS(14: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牛磺酸、牛黄胆酸和氧合牛黄胆酸、3b,4b,7a,12a四羟基-5b-胆烷酸、L-2-氨基已二酸腺苷酸、次黄嘌呤、焦磷酸硫胺、左旋丝氨酸、丙酮、苹果酸、粪卟啉可以作为雷公藤肝毒性的潜在标记物。清络通痹复方能升高磷脂代谢中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脂酰丝氨酸的含量,清络通痹复方和三七可直接升高体内的磷脂酰胆碱、降低溶血磷脂酰胆碱;清络通痹复方可降低胆汁酸代谢中的7-酮基胆固醇,升高b,45,7a,12a-四羟基-5b-胆烷酸、牛磺酸,牛黄胆酸;清络通痹复方可升高氨基酸代谢中左旋酪氨酸,左旋丝氨酸;清络通痹复方和生地可升高糖和能量代谢中柠檬酸、苹果酸、苯乙酸、粪卟啉。研究结论:1雷公藤“异类相制”配伍的主要方式有寒热相制、辛甘相制、辛酸相制、散敛相制、润燥相制和扶正制毒。2雷公藤肝毒性的潜在生物标记物以磷脂类、胆汁酸类、氨基酸类、糖和能量代谢类为主。3清络通痹复方配伍对雷公藤肝毒性具有减毒效应,机制可能与其调节磷脂代谢、胆汁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糖和能量代谢有关;生地和三七对雷公藤的肝毒性也有减毒效应,但生地侧重于通过升高三羧酸循环中丙酮、柠檬酸、苹果酸、苯乙酸的实现对对糖代谢的调节,而三七侧重于对磷脂代谢过程中磷脂酰胆碱代谢的调节。
李强[10](2014)在《基于方剂数据挖掘的痹证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痹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从西医学的角度来看,痹证涵盖西医众多疾病,1983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确认的10大类,100多种风湿病或关节病基本都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由于风湿性疾病中的大多数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西医主要以替代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以期改善症状,控制和延缓疾病发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痹证已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和良好的前景,尤其是几千年来,历代中医医家对痹证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中蕴含着千百年来历代医家积累起来的临床经验,需要加以总结,以便把握其证治规律。本研究在全面收集历代痹证方剂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库、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大量痹证方剂信息的分析挖掘,从中总结规律,这对于痹证中医临床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探讨痹证的相关证治规律,为痹证的临床和科研服务;二是以痹证为例,探讨当前数据挖掘在中医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历代痹证文献,系统分析痹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证型和治则治法,力争从整体上把握中医对于痹证的认识,为更加系统的研究痹证奠定理论基础。2.数据挖掘相关研究方法以痹证方剂为切入点,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主要信息来源,筛选出痹证方剂,根据《中华本草》以及五版《中医内科学》和五版《中药学》教材等公认标准,对原始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建立了规范化的痹证方剂数据库。在此基础之上,采用Excel2010和SPSS Clementine软件,运用频繁项集、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痹证方剂数据分析,进行痹证方剂常用药物、常用药物配伍和痹证方剂药证关系等的信息挖掘。结果1.文献研究部分结果(1)痹证病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包括禀赋不足、饮食所伤、劳逸失调、情志失调和痰瘀痹阻等;外因包括感受风寒湿邪、感受热邪、居处环境欠佳和起居调摄不慎等。(2)痹证证型有多种分类方法,有按病因分,有按部位分,有按症状分,有按证候分。通常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型痹证和肝肾两虚型痹证四种。(3)痹证的主要治疗原则为: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和培补肝肾,舒筋止痛。2.数据挖掘部分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痹证方剂1311首,用药15517次,平均每方用药11.84味,涉及中药672种。其中用药频次在20次及以上的中药共157味,用药频次在100次以上的共42味。(2)痹证方剂组方的常用药物类型按频次分前三位依次为补虚药、祛风湿药和解表药等。(3)治疗痹证的常用单味药物:当归、防风、附子、川芎、羌活、肉桂、牛膝、川乌、草乌、独活和白术等。(4)治疗痹证的常用药对:当归+川芎、羌活+防风、肉桂+当归、独活+桑寄生、乳香+没药、白芍+当归、川乌+草乌、秦艽+防风、威灵仙+羌活和牛膝+杜仲等。(5)治疗痹证的常用祛风湿药药对:白花蛇+天麻、乌梢蛇+天麻、桑寄生+独活和桑寄生+防风等。(6)治疗痹证的常用三味药物组合:川芎+防风+当归、羌活+防风+当归、羌活+川芎+当归、甘草+防风+当归、肉桂+防风+当归、甘草+川芎+当归、羌活+川芎+防风、独活+防风+当归、肉桂+川芎+当归和牛膝+防风+当归等。(7)治疗痹证的常用四味药物组合:羌活+川芎+防风+当归、甘草+川芎+当归+防风、川芎+防风+当归+甘草、独活+川芎+当归+防风、牛膝+羌活+当归+防风、牛膝+川芎+当归+防风、肉桂+川芎+当归+防风、独活+防风+当归+羌活、牛膝+羌活+当归+川芎和独活+防风+当归+牛膝等。(8)治疗风寒湿痹的常用单味药物:当归、附子、川芎、肉桂、川乌、独活、白术、麻黄、乳香和草乌等。(9)治疗风湿热痹的常用单味药物:黄柏、升麻、大黄、犀角、石膏、栀子、黄连、白蔹、苦参和踯躅花等。(10)治疗痰瘀痹阻型痹证的常用单味药物:川芎、半夏、没药、天南星、生地、赤芍、威灵仙、木香、陈皮和干姜等。(11)治疗肝肾两虚型痹证的常用单味药物:茯苓、人参、熟地、石斛、山茱萸、五味子、肉苁蓉、泽泻、茯神和枳实等。(12)治疗风寒湿痹的常用药对:虎骨+当归;草乌+川乌;麻黄+当归;麻黄+川芎;虎骨+牛膝;秦艽+当归;川乌+羌活;草乌+当归;秦艽+防风;麻黄+肉桂等。(13)治疗风湿热痹的常用药对:黄柏+羌活;黄柏+苍术;石膏+甘草;升麻+甘草;黄柏+防风;升麻+羌活;栀子+大黄;栀子+甘草;升麻+防风和白蔹+当归等。(14)治疗痰瘀痹阻型痹证的常用药对:半夏+羌活;天南星+羌活;五加皮+川芎;赤芍+甘草;天南星+苍术;半夏+甘草;没药+川芎;天南星+半夏;天南星+牛膝和威灵仙+甘草等。(15)治疗肝肾两虚型痹证的常用药对:山茱萸+茯苓;枳实+附子;石斛+白芍;山茱萸+甘草;枳实+甘草;山茱萸+杜仲;泽泻+附子;茯神+人参;五味子+黄芪和人参+赤芍等。(16)痹证治疗的常用剂型:依次为丸剂、汤剂、散剂和膏剂。(17)从方剂的历代演变情况来看,汉代用于痹证方剂使用的药物种类仅有8种,以补虚药和解表药为主,配以温里药、祛风湿药和利水渗湿药等;至唐代,痹证方剂使用的药物种类已经达到了17种,仍然以补虚药为主,除配以温里药外,祛风湿药开始得到大量应用:从宋代开始,痹证方剂的药物配伍发展的已经比较完善,痹证方剂常以补虚药和祛风湿药为主,配以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和温里药,同时宋代平肝熄风药、化痰药和清热药也开始得到大量应用,用于治疗痹证的平肝熄风药主要包括大量的虫类药,虫类药已被证明对于痹证有走窜经络、搜风剔络、解痉止痛之功效;明、清以及近、现代都是对宋代痹证方剂配伍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结论1.纵观痹证方剂的历史发展,中医对痹证的治则治法和方剂的组方规律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宋代基本确立了痹证的治疗大法,以祛风除湿、补虚扶正配伍解表散邪和活血化瘀等治法;至明清时代对痹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已基本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治疗则基本延续了宋代的主要治则治法,祛风除湿、补虚扶正,但更加注意活血祛瘀药、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的使用,同时出现了对虫类药治疗痹证的探索;近现代的治法方药则更为丰富,除了以祛风除湿和补虚扶正配合活血化瘀之外还有通络化痰、清热解毒和理气止痛等各种治法,并更加重视虫类药、藤类药以及部分有毒中药在痹证治疗中的作用。2.痹证的处方用药规律如下:(1)痹证治疗总以补益扶正和祛风除湿为主要原则。(2)配伍清热药物同样是痹证治疗的基本原则。(3)痹证治疗常辅以活血化瘀、温里助阳、理气止痛和平肝熄风药物。(4)解表药在痹证方剂配伍中的作用不容忽视。(5)动物药、藤类药及有毒中药在痹证治疗中有重要作用。3.痹证的证治规律如下:(1)痹证治疗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2)痹证当从虚论治。(3)痹证治疗应注意主方主药的运用,并根据中药现代药理研究适当选择用药。4.数据挖掘适用于中医方剂研究,能够以量化的形式证明中医理论;通过数据挖掘,可以挖掘出痹证常用药物、药对,可以为临床提供数据依据,也可为科研提供研究思路。但数据挖掘也还有其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二、常见有毒中草药在痹证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见有毒中草药在痹证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乌头相关文献研究 |
一、乌头名称衍变及川乌、草乌分化考辨 |
二、乌头产地及基原考证 |
(一) 产地考证 |
(二) 基原考证 |
三、乌头之毒 |
(一) 毒性源流 |
(二) 中毒机制 |
(三) 中毒表现 |
(四) 中毒解救 |
(五) 使用禁忌 |
(六) 配伍禁忌 |
(七) 炮制减毒 |
(八) 配伍减毒 |
四、乌头性效 |
(一) 性味归经 |
(二) 功效主治 |
(三) 性效特点 |
五、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 |
(一) 药材品质 |
(二) 用量 |
(三) 用法 |
(四) 剂型 |
(五) 配伍 |
(六) 煎煮时间 |
(七) 病证 |
第二部分 乌头减毒增效用药规律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一) 数据库选择标准 |
(二) 乌头方信息数据库构建 |
三、研究方法 |
(一) 数据挖掘技术 |
(二) 数据标准化处理 |
(三) 统计学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 历代含乌头方剂基本情况分析 |
(二) 给药途径分析 |
(三) 炮制分析 |
(四) 剂型分析 |
(五) 其它毒效相关因素分析 |
(六) 量效关系研究 |
(七) 乌头方配伍规律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乌头毒效的辩证关系 |
(一) 毒效一体 |
(二) 毒效两面性 |
二、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 炮制 |
(二) 剂型 |
(三) 单复方及是否含酒 |
(四) 用量 |
(五) 给药途径 |
(六) 配伍方法 |
三、乌头主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
(一) 痹证 |
(二) 痛症 |
(三) 寒痛证 |
(四) 风寒湿证 |
(五) 中风病 |
(六) 疮疡病类 |
(七) 虚寒证 |
(八) 热毒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2)基于真实世界的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语缩写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类风湿关节炎现状与问题 |
1 临床流行病学 |
2 RA的危险因素 |
2.1 遗传因素 |
2.2 感染因素 |
2.3 性别、年龄因素 |
2.4 其他因素 |
3 发病机制 |
4 西医治疗RA |
4.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
4.2 慢作用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 |
4.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
二、中医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策略文献分析 |
1 RA的相关病名 |
2 关于历代医家的部分古籍对RA认识汇总 |
2.1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
2.2 隋唐时期 |
2.3 宋金元时期 |
2.4 明代时期 |
2.5 清代时期 |
3 当代中医医家对RA的论治 |
3.1 从脏腑论治 |
3.2 从虚实论治 |
3.3 从络论治 |
3.4 从痰、瘀、毒论治 |
三、越南传统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1 越南传统医学认识RA的特点 |
2 越南传统医学治疗RA的研究 |
四、中医药在真实世界研究现状 |
1 RWS定义与起源 |
2 RWS特点 |
3 RWS数据采集及分析 |
4 术语标准化 |
5 伦理审查 |
6 RWS的优势及局限性 |
7 中医在RWS的应用现状 |
7.1 中医开展RWS的优势 |
7.2 中医在RWS的研究现状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的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治规律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信息采集 |
3.2 记录时间 |
3.3 建立标准化语句 |
3.4 统计分析 |
3.5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中医证治规律 |
4.3 疗效分析 |
5 讨论 |
5.1 病历资料分析 |
5.2 病因病机分析 |
5.3 症状,舌脉分析 |
5.4 中医证型分析 |
5.5 用药规律分析 |
5.6 证型与用药规律 |
5.7 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5.8 疗效分析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高永翔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1 RA的病因病机 |
1.1 以肾虚为发病的基本病机 |
1.2 外邪侵犯为RA发病的重要因素 |
1.3 痰瘀阻络为RA的病理基础 |
2 辨证要领 |
2.1 辨明寒热 |
2.2 分清虚实 |
3 治则治法 |
3.1 治病求本,重视补肾 |
3.2 开玄府,通经络 |
3.3 除痰化瘀,标本兼顾 |
3.4 疏肝解郁,调和情绪 |
3.5 滋阴壮水,清热润燥 |
4 证治分类 |
4.1 寒湿痹阻证 |
4.2 湿热痹阻证 |
4.3 寒热错杂证 |
4.4 痰瘀痹阻证 |
4.5 肝肾亏虚证 |
4.6 阴虚燥热证 |
5 注重调摄 |
5.1 饮食有节 |
5.2 调节情志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附表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记录表 |
综述 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双解消肿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类风湿关节炎肿胀的理论研究 |
1 RA肿胀在古籍中的相关病名 |
1.1 历节 |
1.2 痛风 |
1.3 鹤膝风 |
1.4 尪痹 |
2 RA肿胀与疼痛的关系 |
2.1 病因病机—气伤则通、形伤则肿 |
2.2 临床特征—肿胀疼痛、合为肿痛 |
2.3 治则治法—导气止痛、祛邪消肿 |
2.4 结局预后—疼痛易缓、肿胀难消 |
3 RA肿胀的特点 |
3.1 早期 |
3.2 中期 |
3.3 晚期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双解消肿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病例选择 |
1.1 病例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临床观察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设计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3 注意事项 |
4 观察节点 |
5 疗效评价标准 |
5.1 肿胀评价标准 |
5.2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5.3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6 统计学处理 |
7 疗效分析 |
8 结果 |
8.1 治疗前两组资料对比 |
8.2 治疗前后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
8.3 主要疗效指标 |
8.4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RA肿胀之病因病机 |
1.1 外感邪毒 |
1.2 内生伏毒 |
2 双解消肿法为法,组方“伸灵Ⅲ号方” |
2.1 “伸灵Ⅲ号方”之理论基础 |
2.2 “伸灵Ⅲ号方”之主要药物 |
2.3 “伸灵Ⅲ号方”之方解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疗效方面 |
3.2 中医症候 |
3.3 实验室指标 |
3.4 安全性评价 |
4 验案举隅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从毒论治的研究进展 |
1 从毒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渊源考 |
1.1 “毒”之本义 |
1.2 “毒”之引申义 |
2 从毒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依据 |
2.1 古代文献依据 |
2.2 现代文献依据 |
3 毒邪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
3.1 疼痛 |
3.2 肿胀 |
3.3 类风湿结节 |
4 从毒论治类风湿关节炎各家学说 |
4.1 热毒说 |
4.2 伏毒说 |
4.3 攻毒说 |
4.4 双毒说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加味痹痛灵组成药物体外抗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西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1.1.1 西医对RA的认识 |
1.2 中医对RA的认识 |
1.2.1 概述 |
1.2.2 病因病机 |
1.2.3 中医治疗方法 |
1.3 关节炎症 |
1.3.1 蛋白酶(proteinase) |
1.3.2 自由基(free radicals) |
1.4 正交法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架构与流程 |
2.1.1 研究架构 |
2.1.2 研究流程 |
2.2 研究材料与步骤 |
2.2.1 材料与设备 |
2.2.2 研究步骤 |
2.2.3 体外抗关节炎活性评估(In vitro assay of anti-arthritic activity) |
2.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药物中不同萃取方法之比较分析 |
3.1.1 药物中所含类黄酮与多酚类总量之测定 |
3.2 蛋白质变性抑制分析 |
3.3 蛋白酶活性抑制分析 |
3.3.1 偶氮酪蛋白(azocasein)的合成 |
3.3.2 磺胺校正标准曲线 |
3.3.3 胰蛋白酶活性测试 |
3.4 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 |
3.5 膜稳定性测试(Membrane stabilization test) |
3.5.1 低张溶液诱导溶血试验(Hypotonic-induced haemolysis assay) |
3.5.2 热诱导溶血试验(Heat-induced haemolysis assay) |
3.6 小结 |
3.7 田口式变异分析(Variance analysis ofTaguchi method) |
3.8 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
3.9 热图层次聚类分析(heatmap clustering analysis) |
第四章 结语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新发现 |
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索引 |
(5)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全蝎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全蝎毒、效相关文献研究 |
一、全蝎之毒 |
(一)毒性源流 |
(二)中毒机制 |
(三)中毒表现 |
(四)使用禁忌 |
(五)中毒解救 |
(六)炮制减毒 |
(七)配伍减毒 |
二、全蝎之性效 |
(一)性味归经 |
(二)功效主治 |
(三)增效配伍 |
(四)性味功效特点 |
第二部分 全蝎增效减毒用药规律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一)全蝎方药数据库选择标准 |
(二)全蝎方药信息数据库构建 |
三、研究方法 |
(一)中医文献学方法 |
(二)数据标准化处理 |
(三)统计学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古代全蝎方基本情况分析 |
(二)全蝎炮制分析 |
(三)全蝎方剂型分析 |
(四)全蝎方送服药物分析 |
(五)全蝎方量效关系分析 |
(六)全蝎方配伍规律研究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全蝎毒效的辨证关系 |
(一)毒效源自药性 |
(二)毒效发挥赖于合理运用 |
二、影响全蝎毒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给药途径 |
(二)合理炮制 |
(三)药用部位 |
(四)剂型 |
(五)送服药物 |
(六)用量 |
(七)配伍方法 |
(八)辨病辨证 |
三、全蝎主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
(一)惊风 |
1.痰热动风证 |
2.风热痰凝证 |
3.脾胃虚弱证 |
(二)中风 |
1.风痰入络证 |
2.痰浊蒙窍证 |
3.痰热壅盛证 |
(三)痫病 |
1.风痰闭阻证 |
2.痰火扰神证 |
3.心神不宁证 |
(四)痹证 |
1.风寒湿证 |
2.肝肾两虚证 |
(五)痈疽 |
1.热毒证 |
2.风毒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6)基于网络药理及分子对接探讨断藤益母汤靶向MAP3K2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
一、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
三、小结 |
第二节 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 |
一、网络药理学概述 |
二、中医药的整合机制研究 |
三、网络药理学研究内容 |
四、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 |
五、小结 |
第三节 分子对接研究进展 |
一、基于配体的分子对接原理及方法 |
二、基于受体的分子对接原理及方法 |
三、基于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对接原理和方法 |
四、小结 |
第四节 断藤益母汤研究进展 |
一、断藤益母汤概述 |
二、断藤益母汤药物研究 |
三、断藤益母汤药理学机制研究 |
四、断藤益母汤临床研究 |
五、小结 |
第五节 MAP3K2研究概述 |
一、MAP3K2概述 |
二、MAP3K2在肿瘤中的作用 |
三、MAP3K2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
四、MAP3K2在骨代谢中的作用 |
五、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断藤益母汤作用机制研究 |
一、目的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分子对接的断藤益母汤作用机制研究 |
一、目的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章 断藤益母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AP3K2表达的影响 |
一、目的 |
二、实验对象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五、结果 |
六、讨论 |
第五章 断藤益母汤对胶原诱导型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治疗作用 |
一、目的 |
二、实验对象与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五、结果 |
六、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附件 |
(7)云南民族医药治疗痹证的用药特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方案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 资料收集 |
3.1 资料来源 |
3.2 资料选取 |
4 资料规范 |
4.1 药物名称、功效及分类 |
4.2 药物用量 |
4.3 痹证证型的规范 |
5 资料的处理 |
6 资料的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傣医治痹方的研究结果 |
1.1 傣医治痹方的证型研究结果 |
1.2 傣医治痹方剂中的用药结果 |
1.3 组方规律分析 |
1.4 傣医方药治疗痹证不同症状的研究结果 |
1.5 傣医方药在痹病治疗中的关键配伍组合分析 |
1.6 小结 |
2 彝医治痹方的研究结果 |
2.1 彝医治痹方的证型研究结果 |
2.2 彝医治痹方中的用药结果 |
2.3 组方规律分析 |
2.4 彝医方药在痹病治疗中的关键配伍组合分析 |
2.5 小结 |
3 哈尼医治痹方的研究结果 |
3.1 哈尼医治痹方中的证型研究结果 |
3.2 哈尼医治痹方中的用药研究结果 |
3.3 小结 |
4 白族医治痹方的研究结果 |
4.1 白族医治痹方中的证型研究结果 |
4.2 白族医治痹方中的用药研究结果 |
4.3 组方规律分析 |
4.4 白族方药在痹病治疗中的关键配伍组合分析 |
4.5 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内外相因 发为痹证 |
2 对因施药 攻邪为先 |
3 剂型多样 最常用酒 |
4 药少力专 习用小方 |
5 特色药物 重点关注 |
昆明山海棠 |
青牛胆 |
地血香 |
透骨草 |
飞龙掌血 |
伸筋草 |
川乌 草乌 附子 |
八角枫 |
黑骨头 |
6 外治多样 值得参考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基于“毒—效—证”关联性的天南星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天南星毒、效相关文献研究 |
一、天南星之毒 |
(一) 毒性源流 |
(二) 中毒表现 |
(三) 中毒机制 |
(四) 解毒措施及机制 |
(五) 炮制减毒 |
二、天南星性效沿革 |
(一) 性味归经 |
(二) 功效与主治 |
(三) 功效特点 |
三、影响天南星毒、效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
(一) 产地 |
(二) 采收 |
(三) 炮制 |
(四) 用量 |
(五) 煎法 |
(六) 服法 |
(七) 病证 |
(八) 配伍 |
第二部分 天南星减毒、增效用药规律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一) 数据标准化处理 |
(二) 天南星方剂信息数据库构建 |
三、研究方法 |
(一) 中医文献梳理方法 |
(二) 统计学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 历代天南星方基本情况分析 |
(二) 天南星方毒效相关因素分析 |
(三) 天南星方量效相关因素分析 |
(四) 天南星方配伍规律研究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天南星毒性、功效的辩证关系 |
(一) 效能、毒性常变论 |
(二) 毒效关系之“常”——同源异类 |
(三) 毒效关系之“变”——毒效互化 |
二、影响天南星毒效发挥的相关因素 |
(一) 炮制方法 |
(二) 配伍 |
(三) 药物用量 |
(四) 剂型 |
(五) 给药途径 |
(六) 辨病辨证 |
(七) 药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9)基于“异类相制”理论的雷公藤复方配伍减毒方法及代谢组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 对中药毒性和有毒中药的认识 |
1 对有毒中药和中药毒性内涵的认识 |
2 中药毒性的相对性以及中药药性之间的关系 |
3 中药毒性的影响因素 |
4 降低毒性的方法 |
二 基于中医理论的中药配伍减毒方法 |
1 君臣佐使理论应用于中药配伍减毒 |
2 七情理论应用于中药配伍减毒 |
三 “异类相制”配伍减毒理论的探讨 |
1 性味相制 |
2 异效相制 |
3 扶正制毒 |
4 三因制宜理论指导“异类相制”的合理使用 |
5 毒性中药“异类相制”配伍减毒机制探讨 |
四 雷公藤的毒性特点及减毒方法 |
1 雷公藤的毒性分析 |
2 雷公藤减毒研究 |
五 清络通痹方组方依据 |
1 尪痹阴虚络热证的基本病机 |
2 清络通痹方的组方依据 |
3 清络通痹方“异类相制”配伍减毒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文献处方的雷公藤“异类相制”配伍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资料来源及筛选 |
1.2 数据规范 |
1.3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疾病频次统计 |
2.3 药物频次统计 |
2.4 因子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基于文献的疾病频次统计分析 |
3.2 基于文献的药物频次统计分析 |
3.3 基于文献处方的雷公藤“异类相制”配伍探讨 |
第三部分 基于临床处方的雷公藤“异类相制”配伍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资料来源及筛选 |
1.2 数据规范 |
1.3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般情况 |
2.2 疾病频次统计 |
2.3 药物频次统计 |
2.4 因子分析 |
2.5 雷公藤配伍治疗风湿免疫病的核心药物 |
3 讨论 |
3.1 基于临床的雷公藤所治疗疾病种类分析 |
3.2 与雷公藤配伍使用的高频药物分析 |
3.3 与雷公藤配伍使用的高频药对及药物组合分析 |
3.4 基于临床处方的雷公藤“异类相制”配伍探讨 |
3.5 雷公藤配伍治疗风湿免疫病的核心药物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清络通痹复方配伍减轻雷公藤肝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
1 清络通痹复方对雷公藤所致肝损伤SD大鼠的肝功能及肝组织学影响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 |
2 清络通痹复方对雷公藤所致肝损伤SD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与结果 |
2.4 小结 |
3 清络通痹复方对雷公藤所致肝损伤SD大鼠的肝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
3.1 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与结果 |
3.4 小结 |
4 讨论 |
4.1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配伍减毒研究策略探讨 |
4.1.1 代谢组学和药物代谢物组学应用于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研究的优势 |
4.1.2 基于代谢组学的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研究内容 |
4.2 雷公藤导致肝损伤的代谢组学机制 |
4.3 清络通痹复方配伍减毒效应的代谢组学机制 |
4.4 清络通痹复方“异类相制”减毒效应的代谢组学特点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方剂数据挖掘的痹证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一 痹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分型 |
3 临床研究 |
3.1 经方 |
3.2 时方 |
3.3 自拟方 |
3.4 单味中药 |
4 实验研究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
1 研究角度 |
1.1 数据挖掘在特定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1.2 数据挖掘在方剂领域中的应用 |
1.3 数据挖掘在医案领域的应用 |
1.4 数据挖掘在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中的应用 |
1.5 其他 |
2 数据挖掘方法 |
2.1 频数统计方法 |
2.2 关联规则 |
2.3 聚类分析 |
2.4 因子分析 |
2.5 其他 |
3 数据挖掘软件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1 文献研究 |
1.1 痹证病名 |
1.2 痹证病因病机 |
1.2.1 内因 |
1.2.1.1 禀赋不足 |
1.2.1.2 饮食所伤 |
1.2.1.3 劳逸失调 |
1.2.1.4 情志失调 |
1.2.1.5 痰瘀痹阻 |
1.2.2 外因 |
1.2.2.1 感受风寒湿邪 |
1.2.2.2 感受热邪 |
1.2.2.3 居处环境欠佳 |
1.2.2.4 起居调摄不慎 |
1.3 痹证证型分类 |
1.3.1 按病因分 |
1.3.2 按部位分 |
1.3.3 按症状分 |
1.3.4 按证候分 |
1.4 痹证治则治法 |
1.4.1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
1.4.2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
1.4.3 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
1.4.4 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
2 数据挖掘研究 |
2.1 方剂来源 |
2.2 方剂选择标准 |
2.2.1 方剂纳入标准 |
2.2.2 方剂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规范 |
2.3.2 资料整理 |
2.3.3 数据挖掘分析 |
2.3.3.1 药物频数分析 |
2.3.3.2 药物配伍分析 |
2.3.3.3 药物剂型分析 |
2.3.3.4 药证相关分析 |
2.3.3.5 痹证方剂源流演变分析 |
2.3.3.6 以药名为方剂名称的药物情况分析 |
2.4 研究结果 |
2.4.1 药物频数分析 |
2.4.1.1 痹证方剂药物使用总体情况频数分析 |
2.4.1.2 痹证方剂药物类型频数分析 |
2.4.1.3 痹证方剂各类型药物频数分析 |
2.4.1.4 痹证常用特殊类型药物频数分析 |
2.4.2 药物配伍分析 |
2.4.2.1 痹证方剂常用药对配伍分析 |
2.4.2.2 痹证方剂常用三味药配伍分析 |
2.4.2.3 痹证方剂常用四味药配伍分析 |
2.4.2.4 常用祛风湿药药对配伍分析 |
2.4.3 剂型分析 |
2.4.4 药证相关分析 |
2.4.4.1 痹证方剂主治证型与单味药相关性分析 |
2.4.4.2 痹证方剂主治证型与两味药使用相关性分析 |
2.4.5 历代痹证方剂源流演变分析 |
2.4.5.1 历代痹证方剂分布情况 |
2.4.5.2 历代痹证方剂用药变化情况 |
2.4.5.3 以药名为方剂名称的药物情况分析 |
3 讨论 |
3.1 痹证常用药物分析 |
3.1.1 单味药物 |
3.1.1.1 当归 |
3.1.1.2 防风 |
3.1.1.3 附子 |
3.1.1.4 川芎 |
3.1.1.5 羌活 |
3.1.1.6 肉桂 |
3.1.1.7 牛膝 |
3.1.1.8 川乌、草乌 |
3.1.1.9 虎骨 |
3.1.1.10 乳香 |
3.1.1.11 萆薢 |
3.1.1.12 独活 |
3.1.1.13 天麻 |
3.1.1.14 白术 |
3.1.2 知药对 |
3.1.2.1 当归、川芎 |
3.1.2.2 羌活、防风 |
3.1.2.3 肉桂、当归 |
3.1.2.4 独活、桑寄生 |
3.1.2.5 乳香、没药 |
3.1.2.6 白芍、当归 |
3.1.2.7 川乌、草乌 |
3.1.2.8 秦艽、防风 |
3.1.2.9 威灵仙、羌活 |
3.1.2.10 牛膝、杜仲 |
3.1.2.11 赤芍、当归 |
3.1.3 待探讨药对 |
3.2 痹证方剂处方规律分析 |
3.2.1 痹证治疗总以补益扶正和祛风除湿为主要原则 |
3.2.2 配伍清热药物同样是痹证治疗的基本原则 |
3.2.3 痹证治疗常辅以活血化瘀、温里助阳、理气止痛和平肝熄风药物 |
3.2.4 解表药在痹证方剂配伍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
3.2.5 动物药、藤类药及有毒中药在痹证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
3.2.5.1 痹证方剂常配伍动物药,其中虫类药的使用尤其值得重视 |
3.2.5.2 痹证方剂常配伍藤类药 |
3.2.5.3 痹证方剂常配伍有毒中药 |
3.3 痹证证治规律探讨 |
3.3.1 痹证治疗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3.3.2 痹证当从虚论治 |
3.3.3 痹证用药策略 |
3.3.3.1 注意主方主药的运用 |
3.3.3.2 参考中药现代药理研究选择用药 |
3.4 本研究存在问题 |
3.4.1 数据来源问题 |
3.4.2 方剂资料的收录及分析不够全面 |
3.4.3 现有数据挖掘算法尚不能完整体现痹证处方用药规律 |
3.5 对中医方剂数据挖掘的思考与探讨 |
3.5.1 中医方剂数据挖掘研究的目的 |
3.5.2 中医方剂数据挖掘研究的数据质量 |
3.5.3 中医方剂数据挖掘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
3.5.4 数据挖掘结果的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一 方剂大辞典收录的痹证方剂药物使用情况 |
附录二 本论文所引方剂来源书目列表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四、常见有毒中草药在痹证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D]. 杜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基于真实世界的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 黄高孝.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双解消肿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吕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加味痹痛灵组成药物体外抗炎机制研究[D]. 姚国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全蝎用药规律研究[D]. 马向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6]基于网络药理及分子对接探讨断藤益母汤靶向MAP3K2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D]. 王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云南民族医药治疗痹证的用药特色初探[D]. 王海洋. 云南中医学院, 2018(11)
- [8]基于“毒—效—证”关联性的天南星用药规律研究[D]. 董振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9)
- [9]基于“异类相制”理论的雷公藤复方配伍减毒方法及代谢组学机制研究[D]. 李桓.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1)
- [10]基于方剂数据挖掘的痹证证治规律研究[D]. 李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