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累积雨量计算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协康,杨坡,孙桐,许泽星[1](2021)在《山区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分区预警研究》文中认为受水沙耦合致灾作用,暴雨山洪灾害一般表现为山洪洪水灾害、山洪水沙灾害及山洪泥石流灾害3种模式,不同灾害模式的成灾特点、灾害规模、致灾指标及阈值常存在显着差异。传统暴雨山洪灾害防治预警技术的研究思路主要以"雨量–径流–成灾水位"雨水情分析为主,缺乏"雨–水–沙"变化系统研究,未充分考虑洪水泥沙耦合作用下山洪灾害易发区的成灾特征,尤其是超量泥沙补给造成的"沟床淤积–水位陡增"型山洪灾害极易漏警。结合金沙江支流中都河小流域和岷江支流白沙河小流域山洪灾害实地调查及分析,初步表明流域内山体滑坡形成的松散体是流域水沙运动的重要泥沙补给源,从而极易诱发暴雨山洪水沙灾害和山洪泥石流灾害。采用TRIGRS模型分析中都河小流域和白沙河小流域的滑坡易发性,将滑坡低风险区划为暴雨山洪洪水灾害预警区,对具有丰富固体物源的滑坡中、高风险区,根据陡缓衔接河段泥沙易灾区判别法划分为山洪水沙灾害和山洪泥石流灾害预警区。结合4种暴雨山洪洪水灾害预警方法,即洪水水位陡涨率判定法、实时累积雨量法、水位–流量反推法及简易雨量站广播预警法,分析中都河小流域典型暴雨山洪灾害预警区的预警指标,以基于河床冲淤变化的洪水位上涨率法确定白沙河小流域暴雨条件下山洪水沙灾害预警区的预警水位。结果表明:TRIGRS模型划分的滑坡风险区与中都河小流域和白沙河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较为吻合;中都河小流域滑坡风险较低,沿河村落均可划为山洪洪水灾害预警区;白沙河小流域下游滑坡风险较低的沿河村落可划为山洪洪水灾害区,中、上游为滑坡中、高风险区,其中,沟床陡缓坡衔接段划为山洪水沙灾害预警区,陡坡段划为山洪泥石流预警区。中都河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预警分析表明:水位–流量反推法和简易雨量站广播预警法预警效果较差;洪水上涨率判定法与实时累积雨量法预警精度较高,对暴雨山洪洪水致灾时刻能够提前捕捉,显着提高预警处置时效。此外,采用河床冲淤变化的水位上涨率法,白沙河小流域暴雨山洪水沙灾害预警效果较好。因此,本文构建的山区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分区预警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孙桐,杨坡,许泽星,王以逵,王协康[2](2021)在《中都河流域“8·16”山洪致灾机理分析》文中指出中国西南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极端暴雨山洪灾害频发,显着制约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科学认识暴雨山洪形成过程,揭示受灾地区致灾机制,构建符合区域特征的山洪灾害预警体系,以四川省屏山县中都河流域"8·16"山洪灾害为例,结合实地调查及基础资料,从地区降雨特性、洪水陡涨过程及人类活动3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此次暴雨山洪的灾变响应过程,以及采用水位流量反推法和洪水水位陡涨率判定法计算山洪灾害预警指标阈值。结果表明:此次山洪灾害成因主要在于上游马边县地区短时强降雨导致下游屏山县中都镇河水陡涨,极大缩短了沿河居民转移时间;当地居民围滩造地侵占河道,减少了行洪面积,属于典型的地区强降雨与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下的突发性暴雨山洪灾害;对比两种预警方法的结果,发现水位流量反推法预警精度稍差且多次出现漏警,洪水水位陡涨率法预警期显着延长,预警效果更为可靠。因此,建议中都河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采用洪水水位陡涨率法和传统预警相结合,以流域划分模式构建马边屏山两县行政联合的山洪预警体系,可为该区域乃至其他类似山洪灾害频发地区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杨坡,许泽星,闫旭峰,王协康[3](2020)在《暴雨山洪灾害预警指标计算方法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山区河流受地形地貌及降雨过程影响,洪水具有显着的陡涨、陡落过程,这种短历时陡涨过程极大缩短了沿河居民的有效安全转移时间,给山洪灾害防治带来了极大困难。山洪预警预报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为水位预警和雨量预警。由于山区洪水历时短且监测站不足,水位预警在国内应用较少,传统流量反推法常以雨洪同频计算预警雨量,预警结果多出现漏警,不能满足防御山洪灾害的实际需求。为提高暴雨山洪的预警精度及预警时长,提出了基于洪水上涨率判定法和实时累积雨量法两种计算预警指标的方法。以四川省金沙江支流中都河流域"8·16"山洪灾害为例,依据不同预警方法的预警准确性与预警时长,探讨了这两种方法与传统水位流量反推法的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水位流量反推法的预警精度较低,难以达到预期的预警效果;洪水上涨率判定法的预警精度较高,但该方法的预警时长受洪水涨退特性影响,对延长预警时长有一定影响;采用基于小流域场次洪水与降雨过程变化关系的实时累积雨量法其结果均未出现漏警,且有效延长了预警时长,若以山洪灾害技术要求的预警时长30 min为准,提出的两种方法延长预警时长基本超过30%,满足预警要求。因此,建议在设定累积雨量阈值的基础上,结合洪水上涨率进行灾害预警,以便更为有效地提高山洪灾害的预警准确率。
王乾坤[4](2020)在《黔南地区中小流域山洪预警预报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黔南地区降雨较为丰沛,山区众多。区域内的中小流域河流广布,是山洪灾害的高发区域。山洪灾害威胁到了当地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亟需加强黔南地区的山洪预报工作,提高区域预警预报精度及洪水灾害应急响应效率。本文结合黔南地区中小流域山洪预警预报技术的现有工作和资料数据,从模型预报和汛期预警两个方面研究了中小流域山洪预警预报技术。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山洪预报模型是山洪预报应用最为广泛的工具,然而对于缺资料或相对缺资料的地区的山洪预报模型的构建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基于变动流速地貌单位线(R-V-GIUH)理论建立了黔南地区小流域的流速地貌单位线(R-V-GIUH)山洪预报模型。选择研究区19场历史洪水进行率定,9场进行验证,以径流深、洪峰、峰现时间和洪水过程为精度指标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在历史资料较少的条件下,R-V-GIUH山洪预报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研究区降雨过程对径流过程的影响。即使是多峰洪水的模拟,模拟的曲线与实测洪水系列拟合的较好。说明模型适用性广,能够作为一种预测手段对缺乏水文资料的小流域进行水文预报。(2)由于水文模型部分子过程的相关参数无法通过监测手段直接获得,只能借助实测资料率定。率定产生的“异参同效”问题是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本文在实现确定性山洪预报的同时,还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研制了山洪概率性预报模型。该模型可根据参数组的分布范围、分布概率以及对洪水预报结果的影响,遍列参数组的取值区间,得到山洪预报的概率和置信区间,增加了山洪预报的安全余量,完善了常规山洪预报方法。(3)除了模型预报,根据降雨提前进行山洪预警,可以有效地提升防洪应急的响应效率。本文基于土壤含水量信息的构建了临界雨量指标,以及融合雨强、前期影响雨量、本次累积雨量的复合雨量指标,具有使用简便、对数据和平台依赖性低等特点,可实现快速山洪预警。特别是复合雨量指标,采用“前期影响雨量”代替动态临界雨量中的“初始土壤含水量”。将动态临界雨量指标法同时需要土壤含水量信息和降雨量信息才能预警的问题,转化为复合雨量指标法中只需要降雨量信息就能预警的问题,且可以实时动态计算复合雨量指标作为判断是否需要发布山洪警报的依据。
陆奕[5](2020)在《基于水文模型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山洪灾害不仅对基础设施、居民财产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本研究以浙江省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分析了浙江省山洪灾害防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山洪灾害预警研究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水文模型应用于山洪研究和山洪预警技术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以杭州建德市寿昌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文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专家经验等信息,构建适用的水文模型,对山洪灾害进行预警,同时开发相应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山丘区水文模型适用性研究。基于1975~2001年的27场水文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成的DEM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新安江模型和HEC-HMS模型,模拟寿昌江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对比分析两模型在寿昌江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模型在寿昌江流域均适用,但新安江模型精度及稳定性更好。虽然HEC-HMS模型是半分布式模型,但由于其参数CN值的敏感性,模拟结果的径流总深偏大,Nash系数等级较低,模型拟合度不高,在寿昌江流域的模拟效果不如新安江模型。新安江模型是在总结分析建德市的新安江流域时提出的,已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获得广泛应用,本次研究的模拟结果Nash系数等级较高,合格率达到88.89%,拟合度较好。因此,新安江模型在寿昌江流域更为适用。(2)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分析方法研究。以寿昌江流域6个典型村落为例,分别选取前期土壤含水量Pa=0.75WM和0.90WM作为典型临界值,通过对新安江模型不断试算确定临界雨量,最后,综合考虑降雨特征、地形地貌、下垫面特征等要素,对比分析得出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值,绘制不同时段雨量预警指标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实现动态预警。(3)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结合小流域山洪动态预警指标分析,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平台。系统采用B/S架构进行设计,采用Java语言和Web Service及GIS技术进行通讯和展示,实现数据存储、查询、预警结果发布和可视化等功能,为山洪预警决策等提供服务,进一步提高基层山洪灾害预警与防御能力。
刘阳[6](2020)在《综合管廊排水系统的运行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它是载运工具的一种新形式,各种市政管线运输集于一体进行节约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然而,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营和维护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一环,其安全问题不可小觑。排水系统是综合管廊附属设施中提供排水安全的支柱,目前国内管廊结构中,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集水坑、潜水泵、排水管道、排水渠、潜水泵支架等。排水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水泵的过度振动、排水管道内水流速度和压力下降、集水坑内形成大量涡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将严重影响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甚至会导致潜水泵损坏、廊内积雨成灾。目前,暴雨对管廊造成的影响极大,在全国的25个管廊试点城市中,暴雨曾对综合管廊造成影响的城市已达半数之上,人们对此叫苦不迭。因此,本文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和模拟试验验证的方法对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进行研究,得出排水系统的运行规律,可为综合管廊排水系统的安全评价和设计提供参考。在综合管廊排水系统的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方面,本文提出了排水系统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参数计算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包括计算模型简化、入水速度函数UDF编译等前处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入水流速、排水管管径、集水坑尺寸不同的工况下排水系统内部速度场、压力场和湍动能的变化规律。集水坑内的水流动可分为紊乱态和稳定态(即前期和稳定期),对于速度场,在前期,经由排水渠出口处的水流流速率先保持不变,而后在水流速度水平和垂直的过度区有所减小,最后在管壁附近处形成不同的速度梯度;在稳定期,排水管靠近中心的区域流速较小,靠近管壁的区域流速较大,外来来流在排水口处与原有水流流场掺混形成了涡,且在每一种工况下,吸水口正下方都对应着一块低速度区域。对于压力场,喇叭口左右内部尖角处区域的压力均较其它处偏小,排水口附近的压力较其它处更大;集水坑的空间越大,压力波动越小,排水口附近的压力越稳定;集水坑空间尺寸越大,稳定值与平均值越接近,即|S-A|的值越小,水流压力越易于稳定在平均值上,可用来粗略估计排水管道中稳定压力的值;压力波动的范围与集水坑尺寸无关。对于湍动能,动能都集中在吸水口处;入水速度为零时近壁区的湍动能高于管内的湍动能;集水坑尺寸越大,水体的湍动能越小,对排水效率越有利。然后研究了潜水泵的临界淹没深度对排水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拟合出了三种不同工况下的公式,最后与何耘公式、Knauss经验公式和Hecker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临界淹没深度与弗劳德数之间的关系趋近于Hecker经验公式。在综合管廊排水系统的模拟试验方面,本文提供了排水系统测试的一套思路和方法,通过传感器、潜水泵、管路等选型并组合搭建了排水系统模拟试验平台,然后进行了排水系统模拟试验,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可以较好的反映出暴雨条件下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
甄廷忠,李子平,张颖[7](2020)在《自动气象站滑动一小时累积雨量报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根据自动气象站雨量观测原理,以分钟雨量数据为数据源,利用SQL数据库技术和企信通短信报警技术,依托滑动1 h累积雨量算法,实现了时间间隔为5 min的滑动1 h累积雨量的监测和报警。相较于以小时雨量数据为数据源的报警,报警时间明显提前、间隔更短、准确性和时效性更高,有效避免了因数据被整点分割造成的漏报,且报警雨量数据更能反映降水实况。另根据相同站点不同时刻的报警雨量大小,可判断该站点雨势变化情况。
唐步兴[8](2019)在《“莫兰蒂”强台风期间厦门大学区域暴雨积涝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合运用SWMM模型和GIS技术,研究城市暴雨积涝数值模拟理论与技术方法,并且以厦门市厦门大学区域为例,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城市排水管网数据,构建研究区的SWMM模型,利用聚类分析算法进行参数率定,最终对“莫兰蒂”强台风期间的暴雨内涝状况进行模拟重现,并进行台风暴雨致灾评估。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完成构建厦门大学区域城市暴雨积涝仿真模型。本文通过GIS技术,处理研究区基础数据并提取SWMM模型所需参数,将所有参数实现本地化,完成厦门大学区域城市暴雨内涝仿真模型的构建。(2)利用聚类分析算法对SWMM参数进行率定。本文利用聚类分析算法,根据验证点区域的汇水区参数设置,将汇水区进行分类,对比验证点区域的汇水区参数设置,将属于同一类的汇水区参数进行补全并不断优化调整。率定后的参数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实测数据的误差分析表明,所有汇水区的模拟误差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法适用于SWMM模型参数率定。(3)优化地表积水淹没分析算法。本文针对地表积水淹没分析算法的现存问题,对其进行改进与优化。改进后的算法在积水扩散时,对于交叉扩散的栅格,以积水先到达的栅格扩散后的值为最新的高程值,参与下一轮扩散,有效减小计算过程中的误差。并且在扩散时,从水流的连通性考虑,首先计算汇流累积量,并从连续的汇流累积量较大区域开始扩散,每扩散一轮完成后,更新一次栅格高程值,并参与下一轮扩散,减少DEM数据中的异常值和伪洼地对积水扩散的影响。从扩散的结果来看,算法效果良好。(4)对“莫兰蒂”强台风期间暴雨内涝致灾状况进行模拟重现。本文将2016年9月14日22时至9月15日上午10时的实测雨量数据输入模型,模拟积涝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对该场次台风暴雨过程中的检查井溢流状况进行分析,评估积水淹没区域的基础设施影响状况,最后结合本次台风暴雨致灾状况,分析在不同积水深度状况下的雨量分布,为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积涝评估提供定量参考。
缪清华[9](2019)在《基于分布式模型和多源降水的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水文气象监测资料缺乏、预报预警手段有限等特点,山区中小流域的洪水灾害是我国当前受灾面积广、致死率高的自然灾害之一。与此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未来洪水灾害可能会造成更大损失,亟待发展更有效的中小流域洪水预警预报方法。完善的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系统依赖于实时的降雨观测、高时空分辨率的定量降雨预报以及有效的预报和预警方法。本论文从基于临界雨量的山洪预警、基于GPM卫星实时降雨的实时洪水预报和基于定量降雨预报的短期洪水预报等方面展开研究工作,为中小流域洪水提供了不同预见期的预警预报方法。论文选择我国不同气候区的四个典型小流域,基于GBHM模型原理,分别构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开展了水文模拟。基于观测降雨和模拟的逐时流量过程、土壤水动态,利用频率分析和线性划分算法,确定了各流域不同土壤饱和度下的临界雨量指标。根据实测历史流量和降雨资料,对基于临界雨量的山洪预警方法进行了评估,检验了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基于GBHM模型,建立了空间分辨率为0.01°的产流过程及土壤水模拟系统,采用SCS无因次单位线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849个山区小流域计算汇流过程,模拟了1849个小流域2003-2014年的逐时流量过程和土壤饱和度。根据上述模拟结果,分析确定了1849个山区小流域的动态临界雨量指标。为了提高中小流域的实时洪水预报能力,论文评估了GPM卫星实时降水产品的适用性。在湘江流域的评估结果表明,GPM卫星实时降水产品(IMERG)具有较高精度。IMERG降水产品具有准实时性、时空分辨率高,洪水预报精度较好,在中小流域实时洪水预报中具有应用潜力。论文基于CNN和LSTM神经网络,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ECMWF)降雨进行空间降尺度,进一步评估了定量降雨预报在中小流域短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潜力。与ECMWF预报降水相比,在预见期1天至2周内,该方法均能够提高降水预报精度,改善效果虽然随预报期延长而降低,但是对系统性偏差的改善效果仍然显着,从而提高了中小流域短期洪水预报的能力。
邓玖林[10](2019)在《汶川县映秀镇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及起动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降雨条件的泥石流预测预报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汶川县映秀地区为研究区,建立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并模拟泥石流的起动过程。旨在对泥石流可能发生的时间进行预测,减少泥石流危险区内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降低泥石流造成的危害。综合考虑暴雨泥石流形成所需的地形地貌、物源及降雨条件,初步选出泥石流发生的影响因子12个,即流域面积、主沟长度、主沟平均纵坡降、主沟床弯曲系数、流域平均坡度、形状系数、岩性、崩滑比、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累积雨量、降雨历时和平均雨强。利用Boruta算法及Mann-Whitney U检验,筛选暴雨泥石流预测因子。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70%的样本数据作为训练集,用于构建模型,剩余30%的数据作为验证集,用于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基于逻辑回归模型建立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采用精确度、准确率、漏报率、误报率、F1值和AUC值,定量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为进一步分析泥石流可能的起动位置,运用LHT模型模拟泥石流的起动过程,得出了以下结论:(1)Boruta算法通过比较因子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程度,确定因子的重要性,对于提高模型精度及简化模型有很大帮助。Mann-Whitney U检验以显着性作为因子筛选的标准,也能很好的运用于暴雨泥石流预测因子的选取中。(2)崩滑比、NDVI、平均雨强3个因子对映秀镇暴雨泥石流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其余因子的重要性和显着性较低,故将其作为暴雨泥石流预测因子。(3)基于逻辑回归模型建立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模型训练集与验证集的AUC值分别达到了0.865、0.823,表明逻辑回归模型可适用于构建映秀镇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4)通过与I-D阈值模型、Fisher判别模型、ID-Fisher模型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表明逻辑回归模型在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中具有先进性及适用性。(5)利用LHT模型模拟典型暴雨泥石流的起动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际泥石流的起动时间、起动时的平均雨强基本相符,表明模拟的效果较好。
二、累积雨量计算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累积雨量计算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山区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分区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山洪灾害防治区预警区划 |
1.2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计算方法 |
1.3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时效评估方法 |
2 研究实例 |
2.1 中都河流域山洪灾害预警区划 |
2.2 白沙河流域山洪灾害预警区划 |
3结论 |
(2)中都河流域“8·16”山洪致灾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资料 |
1.1 流域概况 |
1.2 野外调查分析 |
2 水文计算 |
2.1 中都河流域“8·16”洪水过程计算 |
2.2 水位流量关系计算 |
3 中都镇“8·16”山洪灾害机理分析 |
4 山洪灾害预警阈指标阈值计算与分析 |
4.1 水位流量反推法 |
4.2 基于洪水上涨率的预警水位计算法 |
4.3 预警结果比较分析 |
5 结论 |
(4)黔南地区中小流域山洪预警预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山洪预警预报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山洪预警监测手段 |
1.2.2 山洪预警模型 |
1.2.3 山洪灾害预警预报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变动流速地貌单位线(R-V-GIUH)山洪模型的构建 |
2.1 研究区域概况及资料数据收集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山洪灾害成因及特点 |
2.1.3 资料数据收集 |
2.2 模型介绍及相关理论 |
2.2.1 面平均雨量估算 |
2.2.2 产流计算 |
2.2.3 汇流计算 |
2.2.4 R-V-GIUH山洪模型的构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R-V-GIUH模型的应用及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山洪概率预报 |
3.1 羊昌河流域的变动流速地貌单位线参数提取 |
3.2 R-V-GIUH模型参数率定 |
3.2.1 率定算法 |
3.2.2 洪水模拟精度评估指标 |
3.2.3 模型设置及率定设置 |
3.2.4 模型率定验证结果 |
3.2.5 R-V-GIUH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3.3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中小流域山洪概率预报 |
3.3.1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概率水文预报 |
3.3.2 普适似然不确定性估计(GLUE) |
3.3.3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山洪概率预报模型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山洪临界雨量的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其应用 |
4.1 临界雨量指标分析方法 |
4.1.1 单雨量预警指标分析方法 |
4.1.2 复合雨量预警指标分析 |
4.2 临界雨量基础参数的确定 |
4.2.1 防灾对象 |
4.2.2 预警流量 |
4.2.3 预警时段 |
4.3 单雨量预警指标 |
4.4 复合雨量预警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水文模型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文模型在山洪预警中的应用现状 |
1.2.2 山洪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寿昌江流域基本情况 |
2.1 流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水文气象 |
2.1.3 河流水系 |
2.2 历史山洪灾害 |
第三章 水文模型适用性研究 |
3.1 HEC-HMS模型 |
3.1.1 HEC-HMS模型概述 |
3.1.2 基础数据处理 |
3.1.3 流域模块 |
3.1.4 时间序列模块 |
3.1.5 气象模块 |
3.1.6 控制运行模块 |
3.2 新安江模型 |
3.2.1 新安江模型概述 |
3.2.2 蒸散发计算 |
3.2.3 产流计算 |
3.2.4 水源划分 |
3.2.5 汇流计算 |
3.2.6 模型参数取值范围 |
3.3 模型的综合评价 |
3.3.1 HEC-HMS模型模拟精度 |
3.3.2 新安江模型模拟精度 |
3.3.3 模型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的确定 |
4.1 山洪预警指标的定义和分类 |
4.2 防灾区基本概况 |
4.2.1 典型村落位置分布 |
4.2.2 河道断面情况 |
4.3 研究区预警指标的计算 |
4.3.1 水文模型法 |
4.3.2 水位/流量反推法 |
4.3.3 动态预警指标的计算 |
4.4 研究区预警指标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应用 |
5.1 系统建设目标及方法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3 系统功能与操作 |
5.3.1 首页 |
5.3.2 综合信息 |
5.3.3 日常管理 |
5.3.4 调查评价1 |
5.3.5 调查评价2 |
5.3.6 基础信息 |
5.3.7 水库巡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综合管廊排水系统的运行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论文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章节安排 |
2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工程背景与理论基础 |
2.1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的工程背景 |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1.2 排水系统的要求 |
2.1.3 排水系统的组成 |
2.2 管廊排水系统的理论基础 |
2.2.1 CFD简介 |
2.2.2 质量守恒定律 |
2.2.3 动量守恒定律 |
2.2.4 标准k-?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排水系统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模型 |
3.1 参数计算 |
3.1.1 最小水流速度计算 |
3.1.2 暴雨强度公式与水流速度 |
3.1.3 排水系统输入水流速度 |
3.1.4 排水管路水流状态计算 |
3.1.5 累积雨量过程线与变流量工况下的输入水流速度 |
3.2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建立 |
3.2.1 排水系统二维模型的建立 |
3.2.2 排水系统三维模型的建立 |
3.3 UDF编译 |
3.4 求解器设置 |
3.5 本章小结 |
4 排水系统运行规律影响因素研究 |
4.1 入水流速的影响规律 |
4.1.1 速度场分析 |
4.1.2 压力场分析 |
4.1.3 湍动能分析 |
4.2 排水管管径的影响规律 |
4.2.1 速度场分析 |
4.2.2 压力场分析 |
4.2.3 湍动能分析 |
4.3 集水坑尺寸的影响规律 |
4.3.1 速度场分析 |
4.3.2 压力场分析 |
4.3.3 湍动能分析 |
4.4 潜水泵的临界淹没深度规律 |
4.4.1 无量纲参数的选择 |
4.4.2 涡的形成 |
4.4.3 临界淹没深度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管廊排水系统模拟试验 |
5.1 排水系统模拟试验台设计 |
5.1.1 潜水泵的选型 |
5.1.2 排水管路的加工及长度 |
5.1.3 测试系统的选型 |
5.1.4 试验台零部件汇总 |
5.2 排水系统模拟试验 |
5.2.1 排水系统无入水速度运行规律模拟试验 |
5.2.2 排水系统工程运行规律模拟试验 |
5.2.3 排水系统入水流速差异化模拟试验 |
5.3 排水系统仿真和模拟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3.1 排水系统无入水速度运行规律仿真试验对比分析 |
5.3.2 排水系统工程运行规律仿真试验对比分析 |
5.3.3 排水系统入水流速差异化运行规律仿真试验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排水系统试验预处理计算结果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自动气象站滑动一小时累积雨量报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场景分析 |
2 软件设计 |
2.1 设计思路 |
2.2 开发及运行环境 |
2.3 结构设计 |
3 功能模块及技术 |
3.1 数据整合 |
3.2 报警区域判定 |
3.3 滑动1 h累积雨量算法 |
3.4 报警机制和方式 |
4 业务应用 |
(8)“莫兰蒂”强台风期间厦门大学区域暴雨积涝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市暴雨积涝模型研究进展 |
1.2.2 SWMM模型参数率定研究进展 |
1.2.3 地表积水淹没分析研究进展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SWMM模型 |
2.2.2 聚类分析算法 |
2.2.3 随机森林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暴雨内涝仿真模型构建 |
3.1 模型构建概述 |
3.2 模型基本数据预处理 |
3.2.1 下垫面概化 |
3.2.2 管网概化及属性提取 |
3.2.3 汇水区划分及参数提取 |
3.2.4 雨量数据处理 |
3.3 研究区暴雨内涝仿真模型构建 |
3.4 模型参数率定 |
3.5 地表积水淹没分析研究 |
3.5.1 地表积水淹没分析算法原理 |
3.5.2 地表积水淹没分析算法改进 |
3.6 模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莫兰蒂”强台风期间暴雨内涝模拟重现 |
4.1 雨量时空分布 |
4.2 积涝动态演变 |
4.3 台风暴雨致灾评估 |
4.3.1 检查井溢流状况 |
4.3.2 致灾临界雨量评估 |
4.3.3 淹没区域基础设施影响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现存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基于分布式模型和多源降水的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1.2.2 基于临界雨量的预警预报方法 |
1.2.3 多源降水观测及其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1.2.4 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及其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1.2.5 我国中小河流预警预报研究进展 |
1.2.6 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山区小流域洪水预警的临界雨量确定方法 |
2.1 概述 |
2.2 研究区域与数据 |
2.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2 研究中使用的数据 |
2.3 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的建立与验证 |
2.3.1 GBHM分布式模型原理与构建 |
2.3.2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
2.4 基于动态临界雨量指标的山洪预警 |
2.4.1 临界流量的确定方法 |
2.4.2 临界雨量的确定方法 |
2.4.3 典型流域临界雨量计算结果 |
2.5 预警方法的效果评估 |
2.5.1 在率定流域的效果评估 |
2.5.2 在未率定流域的效果评估 |
2.5.3 临界雨量的不确定性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全国山区小流域洪水预警的动态临界雨量指标 |
3.1 概述 |
3.2 基于GBHM的全国产流和土壤水动态模拟及评价 |
3.2.1 全国产流和土壤水动态模拟模型的构建 |
3.2.2 模拟结果的合理性评价 |
3.3 基于SCS无因次单位线的山区小流域汇流模拟 |
3.3.1 基于SCS无因次单位线的汇流计算 |
3.3.2 小流域的划分 |
3.4 全国山区小流域临界雨量指标确定 |
3.5 小结 |
第4章 GPM卫星降雨数据评估与实时洪水预报应用 |
4.1 概述 |
4.2 研究区域及数据 |
4.2.1 研究区域简介 |
4.2.2 使用数据 |
4.3 GPM卫星降雨的精度评估 |
4.3.1 点尺度评价 |
4.3.2 流域尺度评价 |
4.4 GPM卫星降雨在实时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4.4.1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建立与率定验证 |
4.4.2 卫星降水产品的在衡山站的模拟结果评价 |
4.4.3 卫星降水产品在内部中小子流域的模拟结果评价 |
4.5 小结 |
第5章 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在湘江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5.1 概述 |
5.2 降尺度方法及使用数据 |
5.2.1 卷积神经网络 |
5.2.2 耦合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
5.2.3 支持向量机 |
5.2.4 分位数校正方法 |
5.2.5 研究区域与使用的数据 |
5.3 降尺度方法效果评估 |
5.3.1 不同预报因子的效果评估 |
5.3.2 不同预报方法的效果评估 |
5.3.3 在预报降雨中的效果 |
5.4 降尺度产品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5.4.1 衡山站处不同降雨输入的水文模拟评价 |
5.4.2 内部中小子流域处不同降雨输入的水文模拟评价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中的不足与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汶川县映秀镇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及起动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研究现状 |
1.2.2 泥石流起动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条件 |
2.3 气象水文 |
2.4 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2.6 流域分布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暴雨泥石流预测因子选取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1 地形地貌数据 |
3.1.2 岩性数据 |
3.1.3 崩滑体分布数据 |
3.1.4 植被覆盖数据 |
3.1.5 降雨数据 |
3.1.6 泥位数据 |
3.2 泥石流发生的影响因子 |
3.2.1 流域面积 |
3.2.2 主沟长度 |
3.2.3 主沟平均纵坡降 |
3.2.4 主沟床弯曲系数 |
3.2.5 流域平均坡度 |
3.2.6 形状系数 |
3.2.7 岩性 |
3.2.8 崩滑比 |
3.2.9 NDVI |
3.2.10 累积雨量 |
3.2.11 降雨历时 |
3.2.12 平均雨强 |
3.3 暴雨泥石流预测因子选取 |
3.3.1 数据集建立 |
3.3.2 多重共线性分析 |
3.3.3 因子重要性排序 |
3.3.4 Mann-Whitney U检验 |
3.3.5 暴雨泥石流预测因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映秀镇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 |
4.1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 |
4.1.1 逻辑回归模型 |
4.1.2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 |
4.1.3 逻辑回归模型的评价与验证 |
4.2 模型对比 |
4.2.1 基于I-D阈值模型的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 |
4.2.2 基于Fisher判别模型的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 |
4.2.3 基于ID-Fisher模型的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 |
4.2.4 基于ID-LR模型的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 |
4.2.5 基于Fisher-LR模型的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 |
4.3 映秀镇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暴雨泥石流的起动过程模拟 |
5.1 滑坡流体力学触发(LHT)模型原理 |
5.2 典型暴雨泥石流 |
5.2.1 红椿沟暴雨泥石流 |
5.2.2 牛圈沟暴雨泥石流 |
5.3 暴雨泥石流起动过程模拟 |
5.3.1 红椿沟暴雨泥石流起动过程模拟 |
5.3.2 牛圈沟暴雨泥石流起动过程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累积雨量计算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区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分区预警研究[J]. 王协康,杨坡,孙桐,许泽星.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1(01)
- [2]中都河流域“8·16”山洪致灾机理分析[J]. 孙桐,杨坡,许泽星,王以逵,王协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1(01)
- [3]暴雨山洪灾害预警指标计算方法比较研究[J]. 杨坡,许泽星,闫旭峰,王协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0(04)
- [4]黔南地区中小流域山洪预警预报问题研究[D]. 王乾坤. 天津大学, 2020(02)
- [5]基于水文模型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D]. 陆奕.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6]综合管廊排水系统的运行规律研究[D]. 刘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自动气象站滑动一小时累积雨量报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 甄廷忠,李子平,张颖. 广东气象, 2020(02)
- [8]“莫兰蒂”强台风期间厦门大学区域暴雨积涝数值模拟研究[D]. 唐步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9]基于分布式模型和多源降水的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方法[D]. 缪清华. 清华大学, 2019(02)
- [10]汶川县映秀镇暴雨泥石流预测模型及起动数值模拟[D]. 邓玖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