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烧伤病人家属应激心理反应及处理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叶道琳,马蕾,徐邦红,马雪,徐源媛,汪玉霄[1](2022)在《系统放松疗法对烧伤患儿家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系统放松疗法对烧伤患儿家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改善效果, 为患儿家长的健康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烧伤患儿及对应的80名家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2019年1-5月入院的患儿及家长作为对照组, 2020年2-6月入院的患儿及家长作为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儿家长实施系统放松疗法, 连续干预4 d。分别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评估2组患儿家长干预前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结果 2组患儿家长干预前PLC-C、MUIS-FM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 观察组反复体验、回避/麻木、警觉性增高维度得分和PCL-C总分分别为(8.40 ± 1.79)、(14.35 ± 2.85)、(8.25 ± 1.28)、(31.10 ± 3.52)分, 低于对照组的(11.28 ± 2.37)、(16.75 ± 2.09)、(9.10 ± 1.93)、(37.13 ± 4.4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76 ~ -2.32, 均P<0.05)。干预后, 观察组患儿家长不明确性、缺乏澄清维度得分及MUIS-FM总分分别为(37.08 ± 6.58)、(20.15 ± 4.38)、(84.38 ± 6.90)分, 低于对照组的(41.13 ± 6.54)、(22.05 ± 3.32)、(90.13 ± 7.8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6、 -2.19、-3.48, 均P<0.05)。结论系统放松疗法可以减轻烧伤患儿家长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和降低患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
江维军[2](2021)在《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对迁移应激的影响 ——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和迁移应激现状;探讨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对迁移应激的影响;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应对方式在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迁移应激之间的中介效应,为制定降低家属迁移应激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某三级甲等医院NICU病房以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70例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57例。调查工具包括:患者一般资料问卷、患者家属一般资料问卷、家属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Family Member Form,MUIS-FM)、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家属迁移应激量表(Family Relocation Stress Scale,FRSS)。采用Eipdata 3.1软件双人数据录入并核对和检验数据的有效性;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分层回归分析;采用AMOS 24.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应对方式在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迁移应激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84.42±17.86)分,处于中等水平;其四个维度得分分别为信息缺乏性(16.54±3.82)分、不明确性(35.58±9.10)分、复杂性(22.54±5.68)分、不可预测性(11.76±3.21)分。2.简易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1.45±0.62)分,消极应对(1.51±0.68)分;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应对。3.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40.36±8.72)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三个维度得分分别为转出焦虑(13.91±4.55)分、对疾病的认识(15.56±4.42)分、对治疗条件与环境改变的认识(10.89±2.61)分。4.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对积极应对有负向影响(β=-0.40,P<0.001);对消极应对有正向影响(β=0.25,P<0.01)。5.家属消极应对对迁移应激有正向影响(β=0.30,P<0.001)。6.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对迁移应激有正向影响(β=0.28,P=0.004);对转出焦虑维度有正向影响(β=0.27,P=0.006);对治疗条件和环境改变的认识维度有正向影响(β=0.25,P=0.02)。7.重度依赖在不同BI评分中的疾病不确定感对迁移应激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家属在不同性别家属中的疾病不确定感对迁移应激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40~49岁年龄段家属在不同年龄段家属中的疾病不确定感对迁移应激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家属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在疾病不确定感与迁移应激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β=0.10,相对效应24.9%)。结论1.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迁移应激处于中等水平;家属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应对。2.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对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有负向影响、对消极应对有正向影响;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对迁移应激有正向影响;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对迁移应激有正向影响;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在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迁移应激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从应激源降低疾病不确定感和中介因素提高积极应对心理可降低家属的迁移应激反应。
耿晨[3](2021)在《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轻度烧伤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并验证其有效性,探索针对轻度烧伤患者的规范化、标准化护理路径。方法:以需求层次理论、整体护理作为理论依据,以现况调查、文献分析、病历回顾的结果作为构建依据,通过作业流程重组,初步构建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经过专家咨询法确定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于2020年11月到2021年1月选择某三甲医院伤口造口治疗中心患者参与半随机对照试验,经样本量公式计算得每组需31人,共62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分别于第1次就诊时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在第4次就诊、第7次就诊时采用成人烧伤结果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护患信任度量表收集数据并采用伤口尺测量伤口面积。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效果。结果:本研究构建了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其内容形成了以就诊时间为纵轴,诊疗护理项目为横轴,集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结果评价、变异为一体的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共纳入轻度烧伤患者69例,其中4例在研究后期选择下级医院就诊,按照就诊时间分组,干预组32例,对照组33例,共65例患者同意参加研究。采用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系列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初次就诊时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护患关系信任度均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护患关系信任度得分比较的组间效应、组内效应和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伤口面积缩小率较高,伤口愈合较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有效提高了轻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增加了护患信任度,促进了伤口愈合,加速了康复进程。
王秋晨[4](2020)在《需求导向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临床护士作为医疗活动最直接和主要的参与者,是维护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满足状况堪忧,护士主导的心理护理在维护患者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其主要原因在于护士缺乏足够的心理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尽管部分医院已认识到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尝试对医院内护士开展了部分心理护理在职培训,但尚存在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培训形式过于理论化、培训效果难以实践化等不足,难以满足护士全面、专业、持续推进临床心理护理的现实需求。因此,本课题基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与临床护士的心理护理培训需求,分析参照国内外心理护理相关工作指南、实践标准、培训框架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经过临床护士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及专家论证,构建形成“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以期为临床护士系统性、专业化心理护理在职培训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方法1、护患双方心理护理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根据现象学方法论原则,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2名护士及护理管理者、16名患者及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明晰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及患者和其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2、心理护理相关工作内容的文献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心理护理相关工作指南、实践标准、培训框架以及相关研究文献,析出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的相关工作内容;3、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将质性研究所得学习者(护士)需求和社会(患者/患者家属)需求与内容分析所得心理护理相关工作内容整合,形成包括培训模块、子模块以及学习单元在内的培训知识体系草案。草案经专家小组会议讨论,形成了“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4、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修订与完善:根据“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形成了《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使用问卷星软件,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初稿中涉及的113项学习单元的培训需求程度进行调查,共调查6省市8家综合医院的1017名临床护士对各知识单元的培训需求;依据此调查结果调成培训知识体系初稿,并邀请18位专家对调整后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训知识体系,最终确立了“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结果1、通过对护患双方的深度访谈,共归纳出患方主题2个:“患方可从心理护理中获益但尚存未满足的心理需求”、“患方存在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护方主题3个:“护士认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但自认能力不足”、“护士亟需心理护理专业化培训”、“护士期待系统规范的实操性培训内容”。整合护患双方需求,将需要培训的18项具体内容归纳为7类:(1)促进有效的护患沟通;(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患者心理评估与异常心理识别;(4)临床心理护理常用技术;(5)心理治疗的专业方法;(6)危机中患者的心理支持;(7)临终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2、通过心理护理相关工作指南、实践标准、培训框架的内容分析,析出了护士维护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内容,包括护患沟通与护患关系、临床心理评估、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危机中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4个方面。3、结合质性研究与文献分析的结果,构建包括5个培训模块,26个培训子模块,118个学习单元(分为基础级和进阶级)在内的培训知识体系草案。经过专家小组会议,初步形成适用于临床护士的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包括5个培训模块、25个培训子模块、113个培训学习单元(分为入门级、进阶级和高阶级三级),并对培训模块及子模块的内涵进行了描述。4、针对6省市8家综合性医院1017名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对心理护理培训内容的需求得分均大于4分,总体需求得分为(4.369±0.577)分,依据培训需求得分,调整E模块下部分学习单元的分级。之后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训知识体系,最终确立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包括5个培训模块及其内涵、25个培训子模块及其内涵和107个培训学习单元及其分级;培训学习单元中包括入门级培训内容59项、进阶级培训内容35项和高阶级培训内容13项。结论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明晰了患者心理护理需求、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相关工作内容,经专家论证,确定了 5个培训模块及其内涵、25个培训子模块及其内涵、107个学习单元及其分级,形成了系统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该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培训内容的临床实践性,提升实践技能占比,致力实现培训迁移;模块化、内容进阶式分级的培训设置,既有利于有针对性、灵活性地开展培训,又为全面系统、循序渐进开展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依据。本研究不仅在心理护理培训内容设置方面做出了探索,丰富了我国临床护士在职培训的理论体系,还为未来培训教材以及心理护理能力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韩鸽鸽[5](2020)在《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现况及培训方案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的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并测量其信效度,使用该工具调查安宁疗护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现况,基于此构建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为安宁疗护护理专业人才的培训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的编制及评价本部分结合文献回顾及半结构式访谈结果,编制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初稿,然后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问卷施测稿。问卷测试包括小样本测量和大样本调查,大样本调查分为三个阶段:使用IBM SPSS21.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项目分析、内部一致性、内容效度分析,第二阶段用于测试问卷的重测信度,第三阶段使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第二部分: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水平现况调查使用第一部分编制的问卷调查安宁疗护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共收集有效问卷436份(包括第一部分第三阶段302份),采用IBM 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探讨安宁疗护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现状,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依据前两部分研究结果,在COPA理论及Fink的有意义学习目标理论指导下,设置安宁疗护护士的培训方案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考核评价方式。结果第一部分:编制了的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共有28个条目,包括4个维度:伦理护理能力,身心照护能力,灵性照护能力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4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10%。问卷总体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70,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均>0.9,折半信度为0.889,重测信度为0.976。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标为?2/df=1.650,GFI=0.909,AGFI=0.884,CFI=0.809,IFI=0.819,RMSEA=0.04。信效度检验结果均符合心理学测量要求,可用于对安宁疗护护士的评价。第二部分: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总分标准化得分为(38.60±1.22)分,得分最低的两个维度为身心照护能力及灵性照护能力维度,标准化得分分别为(34.37±1.41)及(29.50±0.37)。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称、科室性质、是否带教及有无培训经历的安宁疗护护士其核心能力水平具有显着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上5个变量可解释总变异的37.3%(P<0.05)。第三部分:设置培训培训对象为工作在安宁疗护病房(机构)的注册护士。将前期编制的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的条目转化为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的培训目标,又依据Fink的有意义学习目标将培训目标分为6类,根据不同的目标分类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考核评价方式。培训内容包括伦理护理、身心照护、灵性照护及自我心理调适四个部分,包括讲授、阅读文献、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习等培训方式,考核评价方式包括问卷测量、理论考试、OSCE等形式。然后邀请7位安宁疗护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专家咨询,形成了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初稿。结论本研究形成了包括4个维度,28个条目的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对安宁疗护护士的调查结果表明其核心能力得分较低,又基于此构建了包括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及考核评价方式的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初稿,后期还需要开展实验研究来测试培训方案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刘磊[6](2019)在《社会工作改善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情绪的实务研究》文中指出烧伤是儿童最高发的意外伤害之一,儿童烧伤后,不仅对其身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同时也会因容貌或肢体上的改变使其在将来生活中失去信心,给其个人及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儿童烧伤一方面是因为儿童调皮,对危险的事件不敏感,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属疏于照看。相比其他患病儿童家属,烧伤患儿家属具有更大的心理负担,为患儿的病情感到焦虑、担忧,为自己的疏忽感到自责。现有的对烧伤患儿的介入服务主要集中在帮助患儿解决生理上的痛苦、促进患儿的治疗康复和提供经济或物质上的支持,而忽视了对于烧伤患儿及其家属心理、社会方面的关注。本文将以烧伤患儿家属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评估烧伤患儿家属心理、社会方面的需求,聚焦于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情绪问题,以个别化的方法为烧伤患儿家属提供针对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本文主要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为烧伤患儿家属提供介入服务,通过问卷、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来进行资料收集,对烧伤患儿家属的非合理自责进行评估,以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模式对其进行个案干预,主要介入策略为情绪疏导、家庭关系调节及非合理信念的改变,旨在改善烧伤患儿家属的非合理自责,帮助其正确、客观的面对患儿烧伤的事实,以便将来继续尽职履责照顾患儿康复。经过个案介入,笔者对服务进行了反思,初步总结出医务社工在提供服务时要擅用同理心、重视专业关系的建立和多维度介入开展服务的经验,提出要提高医务社工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和加强家庭健康教育、预防儿童烧伤的服务建议。
王秀利[7](2019)在《ICU转出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迁移应激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次研究通过调查了解ICU转出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迁移应激状况的现状;比较ICU转出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迁移应激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上存在的差异;深入分析ICU转出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迁移应激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明确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迁移应激的影响,为临床后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延吉市某所三级甲等医院ICU病房即将转出患者的家属,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为289份,有效率为96.30%。问卷调查时采用自制的一般状况调查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孙顺霞编制的ICU转出患者家属转科应激压力评估量表,问卷收回后先使用Excel 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有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结果(1)289位ICU转出患者家属社会支持总得分均值为(37.92±0.62)分,转出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水平居于中等偏高水平。三个维度得分范围和均值为:主观支持(20.52±0.38分)、客观支持(9.51±0.21分)、利用度(7.89±0.08分)。转出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与患者ICU治疗时间、家属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均收入之间存在差异(P<0.05)。(2)289位ICU转出患者家属应对方式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总得分均值分别为(21.49±0.30)分、(11.86±0.23)分,转出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水平居于中等水平。转出患者家属应对方式与患者ICU治疗时间、入科方式、家属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均收人之间存在差异(P<0.05)。(3)289位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总得分均值为(49.36±0.37)分,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六个维度的得分范围及均值分别为:分离焦虑(10.50±0.15分)、环境改变(8.45±0.10分)、病情严重程度(7.92±0.09分)、护理模式改变(7.61 ±0.10分)、转科过程安全性(7.33±0.07分)、照顾者自我效能感(7.74±0.12分)。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与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APACHEII)、ICU治疗时间、入科方式、家属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均收人之间存在差异(P<0.05)。(4)家属的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与迁移应激呈负相关(P<0.05);积极应对与迁移应激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其呈正相关(P<0.05)。(5)家属迁移应激多元线性回归计算得出:ICU治疗时间、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变量可以进入迁移应激回归方程,对变量的影响大小排序: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ICU治疗时间。结论:(1)ICU转出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应对方式与迁移应激均处于中等水平,三者的影响因素中主要有家属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ICU治疗时间、人科方式以及患者的性别。(2)ICU转出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与迁移应激呈负相关;家属的积极应对与迁移应激呈负相关,消极应对与迁移应激呈正相关。可根据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3)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中主观支持影响最大,医护人员可针对该因素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从而降低家属的迁移应激。
詹梦梅[8](2019)在《ICU患者家属应激、焦虑抑郁情绪和需求满足度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调查ICU患者家属的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探讨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的关系,明确需求满足度对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的作用机制,从ICU患者家属的自身因素层面探讨其需求的满足策略,将策略重点从心理护理转向以专业护理服务,从切实行动上满足ICU患者家属需求,为减轻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南昌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90名ICU患者家属,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家属应激量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及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程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正态性检验,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明确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以及需求满足程度在应激和焦虑抑郁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ICU患者家属应激得分为14.00(10.00,18.00)分,其中心理痛苦得分为6.00(4.75,8.00)分,生活扰乱得分为6.00(5.00,6.00)分,负性情绪得分为1.00(0.00,3.00)分,将得分标准化后,由高到低分别是生活扰乱、心理痛苦和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得分为(21.51±4.23)分,其中焦虑情绪得分为(10.70±2.80)分,抑郁情绪得分为(10.81±2.70)分,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水平较高;需求满足度得分为(122.07±25.52)分,其中获得支持因子、获取信息因子、病情保证因子、接近病人因子和自身舒适因子5个维度总分分值范围分别为34.00(28.00,45.00)、24.00(21.00,28.00)、24.00(21.00,26.00)、25.00(23.00,30.00)和(14.31±4.25)分,将得分标准化后,由高到低分别是病情保证因子、获取信息因子、接近病人因子、获得支持因子和自身舒适因子。2.人口统计学变量中性别、月收入、家属身份、职业、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特殊治疗和医保类型对ICU患者家属应激水平具有一定影响(P<0.05);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家属身份、职业、患者年龄、第一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医保类型对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具有一定影响(P<0.05);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家属年龄、学历、月收入、家属身份、职业、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ICU体验、医保类型对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程度具有一定影响(P<0.05)。3.高、低需求满足度的ICU患者家属在家属应激、心理痛苦、生活扰乱、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需求满足度的ICU患者家属在家属应激、心理痛苦、生活扰乱、焦虑情绪得分均低于低需求满足度的ICU患者家属;高需求满足度的ICU患者家属在抑郁情绪得分高于低需求满足度的ICU患者家属。4.家属应激、心理痛苦与焦虑抑郁及其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P<0.01或P<0.05),与满足度及其各维度呈显着负相关(P<0.01或P<0.05);生活扰乱与焦虑抑郁、焦虑情绪呈显着正相关(P<0.01),与满足度及其各维度呈显着负相关(P<0.01或P<0.05);负性情绪与焦虑抑郁及其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P<0.01);满足度、获得支持因子和抑郁情绪呈显着正相关,与焦虑情绪呈显着负相关(P<0.01或P<0.05);获取信息因子、自身舒适因子与抑郁情绪呈显着正相关(P<0.01或P<0.05);接近病人因子与焦虑情绪呈显着负相关(P<0.05)。5.ICU患者家属负性情绪、心理痛苦、生活扰乱和接近病人因子对焦虑情绪具有直接预测作用:负性情绪、心理痛苦对焦虑情绪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接近病人因子对焦虑情绪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患者年龄、自身舒适因子和负性情绪对抑郁情绪具有直接预测作用:自身舒适因子和负性情绪对抑郁情绪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患者年龄对抑郁情绪具有直接负相预测作用;接近病人因子在心理痛苦与焦虑情绪、生活扰乱与焦虑情绪间起中介作用。结论:1.本研究中ICU患者家属的应激、焦虑抑郁处于偏高水平,需求满足度水平偏低。2.人口统计学变量对ICU患者家属应激、焦虑抑郁和需求满足度具有一定影响。3.高需求满足度的ICU患者家属在应激、心理痛苦、生活扰乱、焦虑情绪得分均低于低需求满足度的ICU患者家属;高需求满足度的ICU患者家属在抑郁情绪得分高于低需求满足度的ICU患者家属。4.家属应激与焦虑抑郁、满足度间具有显着相关性,焦虑情绪与应激水平及其各维度、需求满足度、获得支持因子、接近病人因子具有显着相关性,抑郁情绪与家属应激、心理痛苦、负性情绪、需求满足度、获得支持因子、获取信息因子和自身舒适因子具有显着相关性。5.ICU患者家属负性情绪、心理痛苦、接近病人因子和生活扰乱对焦虑情绪具有直接预测作用,患者年龄、自身舒适因子和负性情绪对抑郁情绪具有直接预测作用,接近病人因子在心理痛苦与焦虑情绪、生活扰乱与焦虑情绪间起中介作用。
陈柳媚[9](2019)在《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纵向变化及团体干预方案临床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构建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分析烧伤患者康复治疗阶段伤残接受度、生活质量纵向发展趋势及二者特征。2基于焦点解决压力模式并结合烧伤患者这一特定人群的特点,构建适用于烧伤患者的团体心理干预方案。3探讨焦点解决短期团体(SFBT)心理干预方案对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生活质量的效果作用。方法1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福建省烧伤中心2016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216例康复治疗阶段烧伤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表、伤残接受度量表修订版(ADS-R)及简明烧伤健康量表(BSHS-B)对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进行随访。基于ADS-R和BSHS-B数据分别构建二次增长曲线模型,分析伤残接受度、生活质量的变化趋势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2以SFBT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焦点解决短期团体心理干预方案,并通过Delphi专家函询法对福建省12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以明确具有烧伤特色的心理干预方案内容。3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福建省烧伤中心康复治疗阶段烧伤患者58例,采用非同期对照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最终53例完成随访。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模式(即常规治疗+常规护理+常规康复),干预组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完成4期的SFBT团体心理干预方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ADS-R和BSHS-B量表分别于创面基本愈合期、干预结束时和干预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采用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伤残接受度和生活质量状况,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两因素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探讨伤残接受度和生活质量的干预因素、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水平。结果1烧伤患者康复治疗阶段初始状态的伤残接受度、生活质量水平分别为(73.21±16.78)分和(102.27±36.25)分,在随访期间均呈曲线递增趋势,且递增速度逐渐减缓;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初始状态、发展速度及加速度均存在个体间差异(P<0.001);生活质量初始状态和加速度均呈现出个体间差异(P<0.001);协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病情程度越重,存在并发症的烧伤患者,其生活质量的初始状态越差(P<0.05),而性别、烧伤原因、付费方式及受教育程度对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初始状态和发展速度均无影响(P>0.05);不同时期伤残接受度水平对相应时期的生活质量水平均具有预测作用(P<0.001)。2经两轮专家函询构建烧伤患者康复治疗阶段SFBT团体心理干预方案。该方案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444.97,CV为0.020.10,Kendall’s W为0.1460.205(P<0.001),表明专家组对指标的评分较一致,函询结果的可靠性较好,最终形成4期SFBT团体心理干预方案。3临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创面基本愈合期,两组ADS-R、BSHS-B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均具有可比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组ADS-R各项指标、BSHS-B(总分、情感、人际、性生活、体像、热敏感、配合治疗和工作维度)得分均下降后再上升,干预组经实施SFBT团体心理疗法后,二者平均水平均有所上升,其总体均高于对照组。(2)伤残接受度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ADS-R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说明时间因素对伤残接受度的效应因分组而不同。进一步固定时间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第4、8周ADS-R各指标得分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固定组间因素分析提示,对照组ADS-R得分在各时间点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伤残接受水平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干预组ADS-R各指标得分在各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提示SFBT团体心理干预的有效性。(3)生活质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手功能、情感和人际维度的得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而BSHS-B总分、基本生活能力、性生活、体像、热敏感、配合治疗和工作维度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功能、情感和人际维度进一步固定时间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干预结束时测得的情感和人际维度得分简单效应检验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干预后1个月两维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组间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与干预组BSHS的手功能和情感维度得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人际维度得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1烧伤患者伤残接受、生活质量的变化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增长,而是呈曲线递增趋势,且递增速度逐渐减缓。临床工作者可根据其轨迹变化特点,开展院后随访工作,帮助患者重拾自我,接纳残疾现状,提高生活质量,以期能顺利重返社会。2初步拟定具有烧伤特色的焦点解决短期团体心理干预方案,并经专家函询修订后顺利实施,证实其适用性。3 SFBT团体干预方案在烧伤康复治疗阶段患者中应用,可通过帮助其重新定义目标架构,增强家庭支持和人际交互体验,挖掘自身潜能,优化问题策略,从而促进自我接纳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徐蕾[10](2019)在《不同压力源下护生心理应激强度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评估护理学生在高压情况下进行操作时的应激反应情况,监测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完善应激反应的相关研究,为心理应激强度评估提供数据支撑。2、探讨人格特质与心理应激强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现何种人格特质在应对压力、稳定操作方面占据优势。为护理工作入职筛选、灾害救援人员选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帮助护生了解自身主导的人格特质情况,更加有效地匹配合适的工作方向,正确地进行职业规划。3、为工作应激强度较高的科室和参与救援行动前的护理人员培训提供指导,帮助其更好地适应高压高强度的工作,也为本研究后续的干预培训计划奠定基础。4、帮助了解高应激强度作业人员的应激生理反应情况,如飞行员等。为特殊人员职位分析、人员选拔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方法1、临床质性访谈,转录访谈资料。了解护理人员的主要压力源,确定在后期监测试验中的相关因素,如被监测指标操作者的操作类型以及压力源类型等。2、采用实时监测法和场景模拟法。设置不同的压力源场景组织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操作。在操作者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操作的环境、流程等因素,通过佩戴相关仪器捕捉操作者的基本生理指标、心率、皮肤温度和皮肤电阻;并应用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法对研究对象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得出时域分析相关指标。最后对收集的基础生理指标和心理变异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第二部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第三部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问卷调查法,采用DXC-6型多项系列心理测评仪测试研究对象的人格特质情况,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个性因素量表。并在监测试验结束后,根据可能与应激状态相关的10种人格特质的标准分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析低、中、高分组的指标差异。结果1试验基础生理指标和心率变异性的建模分析结果1.1基础生理指标建模情况分析结果心率与皮肤温度在静息期、基线期和应激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8.25,P<0.05;F=42.91,P<0.05),数值大小基本表现为:应激期>基线期>静息期。这两项指标在静息期与基线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期和应激期三种压力条件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心率在时间限制压力与评估考核压力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压力条件下无统计学差异(P>0.05);皮肤温度指标在三种压力条件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电阻总体波动幅度较大,静息期、基线期和应激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97.08,P<0.05),基本表现为:静息期>基线期>应激期。其中静息期与基线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期与应激期三种条件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应激期三种压力条件下的皮肤电阻值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心率变异性建模分析结果心率变异性六项指标在静息期、基线期和应激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Mean HR外,其余指标的数值大小基本表现均为:应激期>基线期>静息期。1.2.1 Mean HR和Mean RR分析结果Mean HR和Mean RR在静息期与基线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期和应激期三种压力条件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时间限制压力与评估考核压力下的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任务干扰压力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数据在评估考核压力与任务干扰压力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1.2.2 SDNN和RMSSD分析结果SDNN与RMSSD两项指标在静息期与基线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期与应激三种条件下的数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DNN在应激的三种压力条件下,只有评估考核压力和时间限制压力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压力之间的无统计学差异(P>0.05)。RMSSD在应激期三种压力条件下数值差异较大,其中时间限制压力与其他两种压力下的数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评估考核压力和任务干扰压力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 NN50和PNN50分析结果NN50和PNN50随着应激强度的增加也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与SDNN和RMSSD的变化趋势较一致。两项指标在静息期和基线期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期与应激期三种压力条件下的NN50和PNN50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应激期三种压力条件下的数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各项人格特质与应激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2.1稳定性人格特质与各项生理指标分析结果心率、皮肤温度和皮肤电阻的Pillai’s trace结果均显示“应激水平*分组”的交互作用的P值小于0.05,表明该作用对应激人格模型有较大贡献。三项基本指标的“应激条件”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的所有指标的Pillai’s trace结果的“应激条件*分组”的交互作用的P值小于0.05。Mean HR、Mean RR、SDNN、RMSSD、NN50和PNN50的值的“应激条件”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60、22.62、18.66、40.28、29.21,P<0.05)。2.2兴奋性人格特质与生理指标分析结果心率、皮肤温度和皮肤电阻的Pillai’s trace结果均显示“应激条件*分组”的交互作用的P值小于0.05。三项基本指标的“应激条件”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心率变异性的所有指标的Pillai’s trace结果的“应激条件*分组”的交互作用的P值小于0.05。Mean HR、Mean RR、SDNN、RMSSD、NN50和PNN50的值的“应激条件”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0、5.33、5.00、8.01、9.34,P<0.05)。2.3紧张性人格特质与各项生理指标分析结果心率、皮肤电阻和皮肤温度的Pillai’s trace结果均显示“应激条件*分组”的交互作用的P值小于0.05,表明该作用对模型有较大贡献。心率和皮肤温度的“应激条件”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电阻的“应激条件”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的所有指标的“应激条件*分组”的交互作用的P值小于0.05。Mean HR、Mean RR、SDNN、RMSSD、NN50和PNN50的值的“应激条件”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7、3.49、18.66、6.01、4.74,P<0.05)。2.4适应与焦虑性特质与各项生理指标分析结果心率、皮肤温度和皮肤电阻的Pillai’s trace结果均显示“应激条件*分组”的交互作用的P值小于0.05,表明该作用对模型有较大贡献。三项基本指标的“应激条件”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除SDNN值以外得其他指标的“应激条件*分组”的交互作用的P值小于0.05。Mean HR、Mean RR、SDNN、RMSSD、NN50和PNN50的值的“应激条件”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8、4.40、3.22、5.95、4.35,P<0.05)。2.5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特质与各项生理指标分析结果皮肤温度和皮肤电阻的Pillai’s trace结果均显示“应激条件*分组”的交互作用的P值小于0.05,心率的相应值大于0.05。三项基本指标的“应激条件”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除NN50外的其他指标Pillai’s trace结果的“应激条件*分组”的交互作用的P值小于0.05。Mean HR、Mean RR、SDNN、RMSSD、NN50和PNN50的值的“应激条件”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1、4.43、5.00、4.67、5.02,P<0.05)。其他五项人格特质:自律性、忧虑性、敏感性、内向和外向性及怯懦与果敢性。在基础生理指标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结果显示他们与研究对象的应激生理指标变化基本无相关性。结论1、本研究有效地建立了不同压力条件下护生应激操作模型。通过对模型三个时期的指标分析,可排除模型中操作动作自身带来生理指标值改变这一干扰因素。同时,结果显示试验模型所设置的三种压力强度可以激发操作者的应激状态。2、生理指标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趋势与紧张程度基本一致。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个体表现为心率增快、皮温适当增加、皮肤电阻值下降以及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的下降,反映了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弱,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调节中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3、不同人格特质主导的人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应激强度存在差异。人格特质中的兴奋性、稳定性、紧张性特质和次级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特质与心理应激强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情绪稳定沉着,适应性强和理智警觉的人在现场救援或急救工作中更有优势,在应激场景下生理指标波动更小,调节能力更强;容易感情用事、冲动和缺乏耐心的护理人员相对来说在高应激工作中优势不足。因此,在护理人员灾害救援人员选派和职业规划中加入人格特质这一因素非常有必要。5、本研究表明,生理学评价指标在应激强度评价上有重要意义,若与心理学评价的指标相结合,可对应激状态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和研究。在下一步军事作业人员应激状态研究中,应当结合两方面指标从而更系统科学地评估应激反应。
二、烧伤病人家属应激心理反应及处理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烧伤病人家属应激心理反应及处理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对迁移应激的影响 ——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理论框架 |
1.6 研究假设 |
1.7 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工具 |
2.4 资料收集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及家属一般资料现状 |
3.1.1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现状 |
3.1.2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一般资料现状 |
3.2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迁移应激现状 |
3.2.1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 |
3.2.2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应对方式现状 |
3.2.3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现状 |
3.3 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对迁移应激的影响分析 |
3.3.1 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分析 |
3.3.2 家属应对方式对迁移应激的影响分析 |
3.3.3 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对迁移应激及各维度的影响分析 |
3.3.4 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对迁移应激的分层回归分析 |
3.4 家属应对方式在疾病不确定感与迁移应激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4.1 结构模型构建 |
3.4.2 结构方程拟合度指标 |
3.4.3 测量模型的验证 |
3.4.4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4.5 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分析 |
4 讨论 |
4.1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及家属一般资料特点 |
4.1.1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特点 |
4.1.2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一般资料特点 |
4.2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迁移应激的现状讨论 |
4.2.1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 |
4.2.2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应对 |
4.2.3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迁移应激处于中等水平 |
4.3 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对迁移应激的影响讨论 |
4.3.1 疾病不确定感对积极应对有负向影响、对消极应对有正向影响 |
4.3.2 消极应对对迁移应激有正向影响 |
4.3.3 疾病不确定感对迁移应激及维度有正向影响 |
4.3.4 疾病不确定感对迁移应激的分层回归分析 |
4.3.5 应对方式在疾病不确定感与迁移应激之间的中介效应 |
4.4 本研究对临床护理的启示 |
4.5 总结 |
5 结论 |
6 创新性和局限性 |
6.1 创新性 |
6.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临床护理路径 |
1.2.2 临床护理路径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4.1 轻度烧伤 |
1.4.2 临床护理路径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构建 |
2.1 理论依据 |
2.2 准备阶段 |
2.2.1 选择病种的原则 |
2.2.2 确定研究病种 |
2.3 研究过程和方法 |
2.3.1 构建临床护理路径的组织体系 |
2.3.2 构建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 |
2.4 研究结果 |
2.4.1 现况调查结果 |
2.4.2 文献分析结果 |
2.4.3 病历回顾结果 |
2.4.4 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初稿 |
2.4.5 专家咨询结果 |
2.4.6 构建结果 |
2.5 讨论 |
2.5.1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分析 |
2.5.2 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
2.5.3 临床护理路径必要性分析 |
2.5.4 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分析 |
第三章 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的初步应用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来源 |
3.1.2 样本量估计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分组 |
3.2.2 干预方案 |
3.2.3 研究工具 |
3.2.4 结局指标 |
3.2.5 质量控制 |
3.2.6 伦理学问题 |
3.2.7 统计学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两组轻度烧伤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3.2 两组轻度烧伤患者伤口面积缩小率比较 |
3.3.3 两组轻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
3.3.4 两组轻度烧伤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 |
3.3.5 两组轻度烧伤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得分比较 |
3.4 讨论 |
3.4.1 标准化路径管理的有效性 |
3.4.2 标准化路径管理的适用性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性 |
4.3 局限性 |
4.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需求导向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文献分析 |
三、相关理论及借鉴 |
四、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五、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心理护理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心理护理工作内容的文献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四部分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 |
一、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框架特征 |
二、培训模块与子模块的拟定 |
三、培训学习单元的选择与分级 |
四、专家论证 |
五、小结 |
第五部分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修订与完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创新及局限性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检索策略 |
附录二: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专家小组会议讨论草案 |
附录三: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综述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一、发表论文情况 |
二、学术会议 |
致谢 |
(5)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现况及培训方案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背景 |
1.1 安宁疗护护士培训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安宁疗护护士培训现状 |
1.3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评估是制定培训方案的基础 |
1.4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现况 |
1.5 国内外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工具 |
1.6 小结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操作性定义和理论框架 |
3.1 操作性定义 |
3.2 理论依据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的编制及评价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质性研究 |
2.2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2.3 问卷调查 |
2.4 质量控制 |
2.5 伦理原则 |
3 研究结果 |
3.1 文献研究 |
3.2 质性研究 |
3.3 德尔菲专家咨询 |
3.4 小样本施测 |
3.5 正式施测 |
4 讨论 |
4.1 问卷编制符合临床需要 |
4.2 问卷编制的流程科学严谨 |
4.3 问卷信效度良好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水平现况调查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 |
2.3 样本量及抽样方法 |
2.4 资料收集 |
2.5 数据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原则 |
3 研究结果 |
3.1 安宁疗护护士一般资料 |
3.2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水平现况 |
3.3 不同人口学特征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水平差异 |
3.4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
4.2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 |
1 培训方案构建 |
1.1 培训对象 |
1.2 培训目标 |
1.3 培训内容 |
1.4 培训方式 |
1.5 考核评价方式 |
1.6 培训方案整合 |
2 专家咨询 |
2.1 咨询专家的选择 |
2.2 专家咨询的方法 |
2.3 专家咨询结果 |
3 实施培训方案的建议 |
4 讨论 |
4.1 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的形成较为科学 |
4.2 培训方案能较好地指导安宁疗护护士培训开展 |
4.3 根据安宁疗护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现况选择培训方式 |
5 小结 |
结论 |
1 研究主要结论 |
2 研究创新性 |
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内外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培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社会工作改善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情绪的实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二)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1. 非合理自责概念界定 |
2. 理论依据 |
(三) 文献综述 |
1. 有关患儿家属的研究 |
2. 有关患儿家属压力的研究 |
3. 有关烧伤患儿家属的研究 |
4. 文献述评 |
(四) 研究点及研究对象 |
1. 研究点介绍 |
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五) 资料收集方法 |
1. 深度访谈法 |
2. 参与观察法 |
3. 问卷法 |
一、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的表现及不良影响分析 |
(一) 烧伤患儿家属基本情况 |
1. 负面情绪较多 |
2. 后期康复缺乏 |
3. 家庭关系紧张 |
4. 社会援助薄弱 |
5. 社会融入困难 |
(二) 烧伤患儿家属自责情绪的来源 |
1. 非合理自责的类型 |
2. 非合理自责的来源 |
(三) 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的表现 |
1. 生理上反应明显 |
2. 心理上难以接受 |
3. 行为上过于分化 |
(四) 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的不良影响 |
1. 不利于家庭关系和谐 |
2. 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 |
3. 不利于继续角色实践 |
二、缓解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的个案服务 |
(一) 个案介入一 |
1. 案主基本情况 |
2. 案主背景资料 |
3. 案主需求分析 |
4. 干预目标 |
5. 干预策略 |
6. 评估 |
(二) 个案介入二 |
1. 个案基本情况 |
2. 案主需求分析 |
3. 干预目标 |
4. 干预策略 |
5. 评估 |
三、反思与建议 |
(一) 个案介入后的经验总结 |
1. 擅用同理心 |
2. 重视专业关系的建立 |
3. 多维度介入开展服务 |
(二) 社会工作介入烧伤患儿家属后的反思 |
1. 缺乏医护合作 |
2. 医务社工的必要性 |
3. 社工本人的反思 |
(三) 实务开展过程中的难点与不足 |
1. 服务的完整性难以保证 |
2. 社会工作者能力与经验不足 |
(四) 建议 |
1. 促进医务社工与医护人员的合作 |
2. 构建健全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
3. 加强家庭健康教育的宣传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ICU转出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迁移应激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相关概念 |
1.6 文献回顾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工具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处理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问题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3.2 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现状 |
3.3 研究对象的应对方式现状 |
3.4 研究对象的迁移应激现状 |
3.5 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迁移应激的相关性分析 |
3.6 研究对象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ICU转出患者及家属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
4.2 ICU转出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 |
4.3 ICU转出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 |
4.4 ICU转出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现状及影响因素 |
4.5 ICU转出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迁移应激的相关性分析 |
4.6 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 |
4.7 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研究工具 |
附录C:综述 |
参考文献 |
(8)ICU患者家属应激、焦虑抑郁情绪和需求满足度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CU患者家属需求 |
1.2.2 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 |
1.3 理论依据 |
1.3.1 罗伊适应模式理论 |
1.3.2 家庭系统理论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患者家属 |
1.4.2 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 |
1.4.3 应激 |
1.4.4 焦虑抑郁情绪 |
1.5 研究假设、研究目的及研究路径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假设 |
1.5.3 研究目的 |
1.5.4 研究路径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2.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2.1.3 研究对象的剔除标准 |
2.2 样本量估计 |
2.2.1 正式调查样本量 |
2.2.2 预调查样本量 |
2.3 抽样方法 |
2.4 研究工具 |
2.4.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4.2 家属应激量表(RSS) |
2.4.3 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 |
2.4.4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程度量表(NMI) |
2.5 资料收集 |
2.6 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7.1 研究设计阶段 |
2.7.2 问卷发放阶段 |
2.7.3 数据整理阶段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 |
3.2 ICU患者家属应激、焦虑抑郁水平和需求满足度 |
3.2.1 ICU患者家属应激水平 |
3.2.2 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水平 |
3.2.3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 |
3.3 ICU患者家属应激、焦虑抑郁水平和需求满足度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3.3.1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科室方面的分析 |
3.3.2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性别方面的分析 |
3.3.3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家属年龄方面的分析 |
3.3.4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学历方面的分析 |
3.3.5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月收入方面的分析 |
3.3.6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家属身份方面的分析 |
3.3.7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职业方面的分析 |
3.3.8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是否同住方面的分析 |
3.3.9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患者年龄方面的分析 |
3.3.10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患者第一诊断方面的分析 |
3.3.11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APACHEⅡ评分方面的分析 |
3.3.12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ICU体验方面的分析 |
3.3.13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ICU住院天数方面的分析 |
3.3.14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特殊治疗方面的分析 |
3.3.15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在医保类型方面的分析 |
3.4 需求满足度高、低患者家属的应激水平、焦虑抑郁比较 |
3.5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分析 |
3.6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的回归分析 |
3.7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在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7.1 接近病人因子在心理痛苦和焦虑情绪影响关系中的的中介效应 |
3.7.2 接近病人因子在生活扰乱和焦虑情绪影响关系中的的中介效应 |
第4章 讨论 |
4.1 ICU患者家属应激、焦虑抑郁水平和需求满足度的现状分析 |
4.1.1 ICU患者家属应激现状 |
4.1.2 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现状 |
4.1.3 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现状 |
4.2 ICU患者家属应激、焦虑抑郁水平和需求满足度的个体影响因素 |
4.2.1 影响ICU患者家属应激的个体特征因素 |
4.2.2 影响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的个体特征因素 |
4.2.3 影响ICU患者家属需求满足度的个体特征因素 |
4.3 ICU患者家属的需求满足度、应激和焦虑抑郁水平间的关系 |
4.4 临床心理护理启示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
6.1 研究的创新点 |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纵向变化及团体干预方案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研究理论框架及操作性定义 |
5 研究技术路线 |
6 质量控制 |
7 伦理学问题 |
第一部分 基于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纵向变化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烧伤患者焦点解决短期团体心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烧伤患者焦点解决短期团体心理干预方案临床效果评价 |
1 研究设计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
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3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不同压力源下护生心理应激强度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应激源(压力源) |
2 中介因素 |
3 应激反应 |
4 应激管理和控制 |
5 心理应激强度测量 |
整体研究设计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课题设计 |
4 课题技术路线 |
5 研究工具 |
6 可行性分析 |
第一部分 临床考察——压力源、操作种类的确定和试验条件探究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不同压力源下护生应激操作模型的建立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不同压力源下护生心理应激强度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烧伤病人家属应激心理反应及处理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放松疗法对烧伤患儿家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J]. 叶道琳,马蕾,徐邦红,马雪,徐源媛,汪玉霄.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2(02)
- [2]N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对迁移应激的影响 ——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D]. 江维军. 海南医学院, 2021
- [3]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研究[D]. 耿晨. 兰州大学, 2021(09)
- [4]需求导向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D]. 王秋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3)
- [5]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现况及培训方案的构建研究[D]. 韩鸽鸽. 郑州大学, 2020(02)
- [6]社会工作改善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情绪的实务研究[D]. 刘磊. 云南大学, 2019(03)
- [7]ICU转出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迁移应激的相关性研究[D]. 王秀利. 延边大学, 2019(01)
- [8]ICU患者家属应激、焦虑抑郁情绪和需求满足度的相关研究[D]. 詹梦梅. 南昌大学, 2019(01)
- [9]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纵向变化及团体干预方案临床实证研究[D]. 陈柳媚.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不同压力源下护生心理应激强度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研究[D]. 徐蕾.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