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求同”到“求异”(论文文献综述)
钟华[1](2021)在《全面求异,深入求同——基于副词“都”个案研究的方法论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汉语语法研究的经典案例——副词"都"的个案研究,文章梳理了语法个案研究的三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两种基本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求同思维)的实施途径。在提出问题阶段,要尽可能全面地找出相关论题三个方面的"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对形成"不一致"的深层原因,对与之相关的上位范畴、基础理论等问题进行追问,这是深入、全面地"提出问题",并找到突破方向的主要途径。在分析问题阶段,对所提问题,需要区别对待,即排除"假"问题,区分核心问题、边缘问题,确定目标问题及其研究顺序。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同中求异——"求异思维"。而在"解决问题"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异中求同——"求同思维",寻找一致性。在列举了常见的"求同"途径后,文章还补充并强调了,需要关注"顶层设计",即深入到相关论题的上位范畴及其基础理论中去寻找一致性。另外,文章还简要分析了副词"都"研究的主要失误和成因。
付楠[2](2021)在《初中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能力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而现阶段我国初中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水平处于何种层次、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何培养等都还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同时,初中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最为关键的几年,因此本文基于初中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了第一、二章。第一章指出了研究背景,阐明了研究意义,确定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接着在第二章里综合了前人的研究结果,界定出归纳推理的内涵、归纳推理的分类以及归纳推理能力等相关概念,同时将知网中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了解到近几年学者们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逻辑学、学科教育和归纳推理能力的量化分析等方面。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由第三、四、五章构成。第三章中首先在成都某公立中学展开了问卷调查,问卷围绕学生“对于归纳推理的重视程度”、“已有能力”和“习惯态度”三个维度展开,去了解他们的物理归纳推理能力现状。选取其中两个班级开展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前测,对测试结果进行量化分析。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影响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对归纳推理方法的掌握不具备完整性;(2)对于归纳推理的学习不具备系统性。第四章从概念、规律、习题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布鲁姆的认知学习领域目标的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面展开教学设计。梳理了相应的教材内容、给出了教学案例并开展教育实践。最后通过第五章的后测验证上文提出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后测结果表明:(1)有目的地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归纳推理能力;(2)实验班学生在学习了归纳方法之后,更愿意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上课时的整体氛围也更加活跃;(3)实验班的学生在答题时归纳推理逻辑更清晰,答题内容更准确;(4)实验班学生之间的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差异有所减小,而对照班的个体差异变大。最后一个部分是第六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归纳方法显性化的角度入手去培养学生的物理归纳推理能力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由于笔者的实践经验较少,研究范围和对象的数量有限,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将在今后更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反思该模式的利弊,不断完善本研究。
李畅[3](2020)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比较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比较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之一,即通过比对分析,找出其中的共性之处和个性特征。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即本文论述的比较法)是将有一定联系的认识对象加以比照,通过分析其异同,来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文本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来鉴赏文本,在清晰与直观的比照中辨出文本特色,从而深刻地把握文本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是命题的一种热点形式,是学生思考的一种良好习惯,是学习的一种科学方法,更是思维的一种整合创新。教师将比较法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将比较阅读常态化,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如批判、系统、创新等思维的长足发展,在丰富的文学作品中,享受人文精神的滋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认知,提高核心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另一方面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比较的阅读习惯,自觉应用比较阅读思维,学会有效的阅读方法,学会如何在多文本阅读中、庞杂的信息碎片化时代,辨识提取,比较整合,批判创新,提升常态阅读能力。比较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语文素养,还可以促进教师对教材资源的合理整合与有效利用,使教师的课堂节奏更加紧凑、课堂结构更加立体,从而提高日常教学的效率效果。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比较法,旨在研究出比较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方式,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形成有借鉴意义的范本,为教育界同仁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思考;同时对古诗词教学中比较法的相关研究做出梳理整合,以期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即对为什么要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比较法,同时对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首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比较法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从比较中参照对象的选择和比较点的设计两方面论述了比较的原则。比较活动中参照对象的选择要具有目标性、可比性和可行性,比较活动中比较点的设计要具有合理性和启发性。第三部分:从比较中参照对象的选择和比较点的设计两方面论述了比较的角度。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大角度进行比较,也可以从诗歌意象、诗歌语言、艺术手法、思想情感这四个高考常见角度进行比较。第四部分:阐释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方法和运用方式。主要从求同法和求异法两大方法进行阐述,同时介绍了实现求同求异的三种方式,即回顾、置换和表格,并结合相应方法进行了举例说明。第五部分:展示了高中语文古诗词中比较法教学的具体案例,撰写了一个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教学设计和对应的学生导学案,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陈畅足[4](2020)在《求同还是存异? ——居住流动性对在线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交通可达性的提升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变革,个体居住流动性十分普遍。为了更好的生活状态,或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个体出现出差、旅行、升学、搬迁等居住地变更的行为,改变个体感知到的居住流动状态。居住流动性的变化,使人脱离原先熟悉的舒适圈进入相对陌生的社会环境,陌生环境中新的社会关系、社交质量、社会支持、社会身份等重新形成的不确定性影响人们在新环境下的认同感知和心理行为。以往研究多探讨高居住流动性对个体心理行为的消极影响,如安全感降低,引发焦虑、敌对等情绪,甚至导致高犯罪率。随着居住流动性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其所可能带来的积极后效。本文就以不同居住流动个体的在线信息分享行为为切入点,借助认同威胁理论、信息分享动机理论和最佳区别性理论作为不同居住流动情况下个体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聚焦在由居住流动性的高低引起的社交关系处理的变化和认同威胁感知的差异,导致个体积极运用在线信息分享的方式寻求社会联系建立认同的补偿行为,积极探究居住流动性对在线信息分享意愿之间的促进作用,并找到其心理影响机制,丰富了居住流动在企业信息传播机制的研究维度。研究表明,(1)个体居住流动性水平与在线信息分享意愿的关系。居住流动性影响个体在线信息分享意愿,即相较于居住稳定的个体,处于高居住流动的个体的在线信息分享意愿更强烈。同时,个体的居住流动性影响其对不同争议程度的信息的在线分享意愿,具体而言,相对于高争议信息,高居住流动性的个体对低争议信息的分享意愿更高;相对于低争议信息,低居住流动性的个体对高争议信息的分享意愿更高。(2)认同威胁在个体居住流动性水平对不同争议程度信息在线分享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一方面,高居住流动水平的个体,经历变化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遭遇认同威胁,个体通过增加在线信息分享以期获得认同,而低争议信息的分享不容易产生对立意见或不一致态度,能够让高居住流动个体避免在线信息分享后的认同威胁,因此,相较于高争议信息,高居住流动水平的个体对低争议信息有更高的在线分享意愿。另一方面,低居住流动水平的个体,经历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认同感较高,个体更能应对人际沟通和信息分享中相反意见所带来的认同威胁,而高争议信息的分享能在趋同的群体中展现个体的差异性,因此,相较于低争议信息,低居住流动水平的个体对高争议信息有更高的在线分享意愿。(3)自我构建影响居住流动性水平对不同争议程度信息的在线分享意愿。自我建构在居住流动性水平和个体在线信息分享意愿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高居住流动水平下,独立型自我建构个体感知到的认同威胁较低,对高争议信息(vs.低争议信息)会产生更高的在线分享意愿,依赖型自我建构个体感知到的认同威胁较高,对低争议信息(vs.高争议信息)会产生更高的在线分享意愿。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验证了居住流动性对在线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和内在心理机制,找到影响个体在线信息分享意愿的新变量“居住流动性”和“信息争议性”以及中介机制“认同威胁”,理论上拓展了个体在线信息分享研究的前因变量和居住流动性的结果变量,同时丰富了居住流动条件下个体的自我调整策略和企业营销管理的实践应用价值。例如,个体可以通过控制在线信息分享的内容,加强与新旧环境下的社会关系的沟通交流,从而降低或避免居住流动后遭受到的认同威胁感知;企业可以进一步理清自我建构、信息争议性在居住流动性水平对在线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作用,开展具备场景偏向性和人群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戴甜甜[5](2020)在《比较阅读策略知识和教学建议的梳理与评估 ——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对象》文中研究表明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阅读的学习当中,阅读策略又是其核心的内容,比较阅读策略就是其中一种阅读策略。统编本语文教材自2016年正式启用以来,学术界对教材的研究和阅读策略的教学非常多,但是对其中包含的比较阅读策略知识研究却相对不多。通过对统编本六册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的研究发现,教材中都是以课后习题的形式出现“比较阅读”的,没有呈现策略知识。《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没有完整地谈及策略知识,而是在素养提升、教学建议等部分呈现。但我们可以从中推测出相关的策略知识。因此本文以初中语文统编《教师教学用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课文阅读中涉及到的比较阅读教学建议和课后习题为例,推测出其内在的策略知识,进而将其与学术界对比较阅读策略知识的研究进行对照从而评估。同时,对提供的教学建议做梳理,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度为依据,评估其可操作性与价值。通过梳理评估发现统编本语文教材中的策略知识相对完善,但其最大的缺点在于不是“显性”呈现的,如果教师不能准确捕捉到其中涉及的策略知识,那么作为阅读策略教授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作为教学建议而言,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给学生提供课文理解的“抓手”,也基本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四学段目标和教学建议。但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师教学用书》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完善,如果可以加强策略性知识的直接呈现就更加好了。研究所得希望对一线教师的比较阅读策略教学和语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比较阅读知识编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林丹娜[6](2020)在《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物理学中,许多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都是通过归纳推理得出的。归纳推理是一种从个别性认识中归纳出一般性认识的推理过程和思维形式。归纳推理作为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思维方式。同时,高中时期又是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一物理教学中进行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界定了归纳推理的内涵和分类。然后,选取上海市某中学高一年级140名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测量试卷从归纳推理的认识、行为、习惯以及能力值等几个方面了解目前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现状。调查表明:(1)高一学生大多具有初级阶段的归纳推理能力,但不重视归纳推理的训练;(2)部分学生从归纳推理到结论得出的过程不清晰;(3)部分学生缺乏丰富的表象,难以找出生活中具有共性的例子;(4)部分学生不能根据实验数据归纳推理出实验结论。针对目前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相应的教学策略:(1)利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挖掘归纳推理素材;(2)基于已有认知水平,及时显化归纳推理过程;(3)创设归纳推理情境,反复训练归纳推理能力。结合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借鉴“一方多知”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培养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四个循序渐进的教学阶段,即“感知阶段——明示阶段——运用阶段——深化阶段”,并由此设计出了12个包括“共变法”、“求同法”、“求异法”在内的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具体教学案例。最后,在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同质的情况下开展了为期8周,共12次的教学实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结果表明:(1)实验班的归纳推理能力水平有所提高,学生能主动搜集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归纳推理素材;(2)实验班学生的归纳推理过程更加清晰,能够通过现象间的共性归纳推理出一般性结论;(3)实验班学生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思考,习惯初步养成。
任仕蓉[7](2020)在《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建构 ——以新疆某地区为例》文中认为目前中国已进入扶贫攻坚决胜阶段,教育扶贫势在必行。教育落后是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根源,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是扶贫攻坚战中的最短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教育比较落后的群体主要是西部少数民族,因此民族地区教育脱贫就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综述了民族化学教育中现存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分析其原因发现,民族地区化学教育评价落后,因此本研究从评价的角度入手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化学教育落后的原因。在教育领域,早在2014年3月教育部就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它明确表示了应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实的落脚点。学生核心素养是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证据推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因此本研究从民族地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核心——证据推理核心素养的评价入手,构建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测评模型,从而分析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育评价落后的现状。研究主要包括下面几个部分:第一,通过文献梳理、课标分析,明确了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内涵,化学证据推理的结构可以分为化学证据、推理以及证据和推理之间的关系三部分,化学证据推理的过程与科学探究过程相似,但是不同的知识类型所经历的推理过程不同。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是在化学证据推理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通过已有文献、课程标准解读并进行计量分析,提炼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行为表现,进而初步构建民族地区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和4个测评指标。第二,根据4个测评指标编制测试题,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高一、高二和高三三个年级共110名学生进行了测试,测试题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12。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民族地区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进行聚类和降维,最后确定了三个一级测评指标,分别是“收集化学证据”,“基于证据提出假设”和“推理得出结论”。第三,根据文献梳理,划分二级测评指标,然后设置专家认可度问卷,进行专家认可度调查,本研究调查了168名调查对象,其中有效问卷155份,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71。调查对象包括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和化学教育的研究生,发现都对测评指标表示非常高的认同,认可度达到4.48以上。然后将数据经过AMOS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此测评模型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和信度,最后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因素负荷量以及层次分析法两个方面确定了民族地区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用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为:(4=0.31+0.36+0.33,其中(4代表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A代表收集化学证据,B代表基于证据提出假设,C代表推理得出结论。第四,将此模型运用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从能力测试成绩的正态分布检验和同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民族地区高中生的化学证据推理能力。另外,还分析了该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特征,选择该学校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班级共221名学生进行了测试题分析,结果发现,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发展与化学成绩呈显着正相关,学生的化学证据推理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学生的民族差异明显。学生在“收集化学证据”的得分率最高,“推理得出结论”得分率最低,说明民族地区学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主要处于感性水平和低级理性推理水平,处于中级理性推理或高级理性推理水平的学生较少。并且从数据分析发现,民族地区学生的化学证据推理水平整体偏低,平均分低于及格水平,此外学生的化学证据推理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学生的民族差异。论文共分六章,第1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章为文献综述,对民族地区化学教育落后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综述了证据推理的相关研究,梳理了证据推理,测评模型,科学推理测试等相关理论;第3章则对化学证据推理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且探析了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利用因子分析法探索出测评指标;第4章是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的构建,通过对测评指标的认同度调查,并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构建了测评模型;第5章是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的应用,首先对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进行了验证,然后验证分析发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某高中的一些特征;第6章是研究总结,总结了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并给出了一定的启示。
刘艳霞,袁小平[8](2020)在《定性调查的“求异”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要使求异法成为一套完整的方法,必须明确两点,即求什么异以及如何求异。既有研究对于二者均缺乏深入探讨。定性调查不能求出事物全部的异,只能求出比较的异、可能的异、研究者需要的异以及建构的异。四种异的维度不同、特征不一,求异难度也有不同。由于异的一体多面性,要准确求异,需要研究者要结合研究范式来分辨求异维度与场景,根据求异的目标来安排求异的内容和样本的选择,并将求异思维贯彻在定性调查的全过程,最大限度求异、全程求异。
李萍[9](2020)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阅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等的探索一直是语文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学生阅读能力。许多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处理教材和进行教学实践,但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低效、低质的弊端或问题,比较阅读作为一种整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阅读方法,不失为提质增效的一个较为有效的办法和途径。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阅读运用价值和实施策略进行探究。首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对问题研究的缘起进行阐释;明确比较阅读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对比较阅读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主要从国内和国外进行文献综述,国内从比较阅读的发展、内容、原则、方法、策略以及比较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课例和价值两方面来梳理前人的相关研究;国外主要从国外母语教学中关于比较阅读的研究进行综述。第三,进行理论分析,明确比较阅读实施的相关依据,确定比较阅读的实施原则并进行分析。第四,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比较阅读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最后提出比较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相关启示或实施策略。研究发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打破了学生单篇、孤立的阅读思维和模式,使学生语文阅读的视野更加开阔,语文知识得到整合与建构;对于教师来说,促进教师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实现了师生的良好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实施比较阅读时,教师要从比较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两方面考虑。在选择比较阅读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挖掘教材资源,整合比较内容;链接课外资源,精选比较内容;在运用比较阅读方法时,主要运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实践。最后在实施比较阅读时,还应注意比较阅读与其他阅读方法的结合,确定合适的比较阅读教学目标,注意比较阅读的反思和评价,以促进比较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得到有效地发挥。总的来说,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既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又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
翟鹿[10](2019)在《再论变异学几个基础问题——答程培英博士的质疑》文中提出15年来,变异学理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收获了可喜的成果,也收到了不同的声音。复旦大学程培英在其博士论文《比较文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2013)中,以第八章一整章的篇幅论述了她对于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思考,其中就变异学理论提出了一些质疑。本文逐一回答与辨析程在论文中提到的关于变异学的质疑,就可比性基础、理论建构与话语权、方法与实践以及从求"异"到世界文学四个维度,在回应程培英博士质疑的基础上,对学术界易产生误解的几个基础问题再次梳理与论述,力图理清思路,排解疑问。
二、从“求同”到“求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求同”到“求异”(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求异,深入求同——基于副词“都”个案研究的方法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求异之一:提出问题 |
2.1 寻找不一致,为“提出问题”做好准备 |
2.1.1 理论与理论的不一致 |
2.1.2 理论与语言事实的不一致 |
第一、疑问代词/短语必须是复数性的 |
第二、疑问代词/短语是单数性的。例如: |
第三、疑问代词/短语是单数性、复数性两可的。例如: |
2.1.3 语言事实之间的不一致 |
2.2 根据“不一致”,提出问题 |
3 求异之二:分析问题 |
4 求同:解决问题 |
5 副词“都”研究过程中的主要失误及其成因 |
6 结语 |
(2)初中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对教师的意义 |
1.2.2 对学生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归纳推理 |
2.1.2 归纳推理的分类 |
2.1.3 归纳推理能力 |
2.2 文献综述 |
2.2.1 涉及归纳推理能力研究的内容分析 |
2.2.2 逻辑学领域关于归纳推理的研究 |
2.2.3 学科教学领域关于归纳推理的研究 |
2.2.4 物理学科中对于归纳推理能力的量化分析研究 |
3 初中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现状调查及水平测量 |
3.1 调查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问卷调查 |
3.3.1 问卷设计 |
3.3.2 问卷结果分析 |
3.4 能力测量 |
3.4.1 前测试卷设计 |
3.4.2 前测结果分析 |
3.5 综合分析 |
4 基于初中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
4.1 通过概念教学使学生了解归纳方法 |
4.1.1 操作程序 |
4.1.2 教材梳理 |
4.1.3 教学案例 |
4.2 通过规律教学使学生理解归纳方法 |
4.2.1 操作程序 |
4.2.2 教材梳理 |
4.2.3 教学案例 |
4.3 通过习题教学使学生应用归纳方法 |
4.3.1 操作程序 |
4.3.2 教学案例 |
5 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后测 |
5.1 后测试卷设计 |
5.2 后测数据分析 |
5.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归纳推理能力后测结果比较 |
5.2.2 实验班前后测量对比分析 |
5.2.3 对照班前后测量对比分析 |
5.3 后测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等价排除法相关概念 |
附录2:中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归纳推理能力测量前测试题 |
附录4:归纳推理能力测量前测试题评分细则 |
附录5:归纳推理能力测量后测试题 |
附录6:归纳推理能力测量后测试题评分细则 |
致谢 |
(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比较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教师层面 |
(二)学生层面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比较法的比较原则 |
第一节 比较法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参照对象的选择原则 |
一、目标性 |
二、可比性 |
三、可行性 |
第三节 比较点的设计原则 |
一、合理性 |
二、启发性 |
第二章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比较法的比较角度 |
第一节 参照对象的选择角度 |
一、纵向角度 |
二、横向角度 |
第二节 比较点的设计角度 |
一、诗歌意象 |
二、诗歌语言 |
三、艺术手法 |
四、思想情感 |
第三章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方法 |
第一节 求同法 |
第二节 求异法 |
第四章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比较法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教学设计 |
第二节 学生导学案 |
第三节 案例述评 |
一、教材地位 |
二、学情分析 |
三、比较鉴赏综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求同还是存异? ——居住流动性对在线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居住流动性 |
2.2 认同威胁 |
2.3 在线信息分享意愿 |
2.4 信息争议性 |
2.5 自我建构 |
2.6 本研究核心理论基础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模型 |
4 实验研究 |
4.1 研究概览 |
4.2 研究一居住流动性对在线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 |
4.3 研究二认同威胁对居住流动性和在线信息分享意愿关系的中介效应 |
4.4 研究三自我建构对居住流动性和在线信息分享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与讨论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局限 |
5.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比较阅读策略知识和教学建议的梳理与评估 ——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比较阅读策略的综述 |
二 比较阅读策略教学的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比较阅读策略的具体介绍 |
第一节 比较阅读目的的确定 |
一 阅读体验的丰富 |
二 文本理解的深化 |
三 作家作品特性和共性的明确 |
第二节 文本选择 |
第三节 确定比较点和选择比较方式 |
第四节 比较阅读的结果记录 |
第二章 《教师教学用书》中比较阅读策略的梳理评估 |
第一节 《教师教学用书》中比较阅读策略的梳理 |
一 比较目的的确定 |
二 比较文本的选择 |
三 比较点的设置 |
四 比较方式 |
第二节 《教师教学用书》中比较阅读策略的评估 |
一 文本选择与目的的契合度 |
二 多层次比较点的设置 |
三 比较方式的选择依据 |
四 整体评估 |
第三章 《教师教学用书》中比较阅读教学建议的梳理评估 |
第一节 《教师教学用书》中比较阅读教学建议的梳理 |
一 七年级 |
二 八年级 |
三 九年级 |
第二节 《教师教学用书》中比较阅读教学建议的评估 |
一 以《义务课程标准》为依据 |
二 以教学目标的完成度为依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丰富归纳推理的内涵和教育价值 |
1.2.2 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
1.2.3 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推理 |
2.1.1 科学推理 |
2.1.2 物理推理 |
2.2 归纳推理 |
2.2.1 归纳推理的内涵 |
2.2.2 归纳推理的分类 |
第3章 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现状及水平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内容 |
3.2 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现状调查 |
3.2.1 调查问卷设计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3.3 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水平调查 |
3.3.1 测量试卷设计 |
3.3.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章 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探讨 |
4.1 教学策略 |
4.1.1 利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挖掘归纳推理素材 |
4.1.2 基于已有认知水平,及时显化归纳推理过程 |
4.1.3 创设归纳推理情境,反复训练归纳推理能力 |
4.2 教学阶段 |
4.2.1 感知阶段 |
4.2.2 明示阶段 |
4.2.3 运用阶段 |
4.2.4 深化阶段 |
第5章 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研究方案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对象 |
5.1.3 研究设计 |
5.2 实验研究案例 |
5.2.1 “共变法”归纳推理能力的教学案例 |
5.2.2 “求同法”归纳推理能力的教学案例 |
5.2.3 “求异法”归纳推理能力的教学案例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实验班前后测对比 |
5.3.2 对照班前后测对比 |
5.3.3 实验班、对照班后测对比 |
5.4 实验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水平测量试卷(前测) |
附录C 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水平测量试卷(后测) |
附录D 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水平测量评分细则(前测) |
附录F 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水平测量评分细则(后测) |
致谢 |
(7)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建构 ——以新疆某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落后的现实困境 |
1.1.2 提高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质量的需要 |
1.1.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
1.1.4 研究者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所课题的支持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民族化学教育”的现状 |
1.2.2 “证据推理测评”的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调查法 |
1.4.3 因子分析法 |
1.4.4 层次分析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民族地区 |
2.1.2 证据推理 |
2.1.3 化学证据推理能力 |
2.1.4 测评模型 |
2.2 相关研究 |
2.2.1 有关“推理”的综述 |
2.2.2 关于“证据推理”的综述 |
2.2.3 关于“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综述 |
2.2.4 关于“科学推理能力”的综述 |
2.2.5 有关“测评基本框架”的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Van Hiele思维水平理论 |
2.3.2 知识学习阶段理论 |
2.3.3 结构方程模型 |
2.3.4 杜威的科学探究过程 |
3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探析 |
3.1 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内涵 |
3.1.1 化学证据推理的结构探析 |
3.1.2 不同知识类型化学证据推理的过程 |
3.1.3 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水平划分 |
3.2 化学证据推理能力行为表现的探析 |
3.2.1 已有文献中的化学证据推理能力行为表现的计量分析 |
3.2.2 课程标准中对化学证据推理能力行为表现的描述 |
3.2.3 专家对化学证据推理能力行为表现的认识 |
3.3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操作性定义的构建 |
3.3.1 操作性定义构建的一般方法 |
3.3.2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操作性定义 |
3.4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的探析 |
3.4.1 测试工具选择及测试卷的编制 |
3.4.2 测试调查的抽样与施测 |
3.4.3 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初步探索测评指标 |
3.4.4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的解析 |
3.5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的初步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构建 |
4.1 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 |
4.1.1 调查工具选择和问卷编制 |
4.1.2 调查对象选择 |
4.1.3 数据整理 |
4.1.4 问卷信效度分析 |
4.2 测评指标的认同度分析 |
4.2.1 测评指标总体认同度分析 |
4.2.2 不同群体的测评指标认同度分析 |
4.3 测评指标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1 观测变量对潜在变量的解释情况 |
4.3.2 测评指标间互相影响的显着性分析 |
4.3.3 拟合度分析 |
4.4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构建步骤及假设 |
4.4.1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构建步骤 |
4.4.2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构建假设 |
4.4.3 符号说明 |
4.5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的构建 |
4.5.1 因子分析法确定测评模型 |
4.5.2 层次分析法确定测评模型 |
4.5.3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的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的应用 |
5.1 测评工具的开发 |
5.1.1 测评工具的理论 |
5.1.2 测试题的编制 |
5.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5.2.1 实施测试 |
5.2.2 测试题难度、区分度和信效度分析 |
5.3 测评模型的验证 |
5.3.1 正态性检验 |
5.3.2 同期末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5.4 成绩分析 |
5.4.1 总体成绩分析 |
5.4.2 年级差异分析 |
5.4.3 性别差异分析 |
5.4.4 民族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创新 |
6.4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Ⅱ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行为表现访谈提纲 |
附录Ⅲ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的测试题 |
附录Ⅳ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Ⅴ SEM综合测评指标以及判断标准 |
附录Ⅵ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试题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定性调查的“求异”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缘起 |
二、求什么异 |
(一)求比较的异 |
(二)求可能的异 |
(三)求研究需要的异 |
(四)求建构的异 |
三、定性调查中的求异策略 |
(一)要结合研究范式来分辨求异维度与场景 |
(二)根据求异的目标来安排求异的内容和样本的选择 |
(三)将求异思维贯彻在定性调查的全过程,最大限度求异,全程求异 |
1. 以求全的标准来最大限度地求异 |
2. 不能一次求异,而应多次求异,最好是全程求异 |
四、结论与讨论 |
(9)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阅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国家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
1.1.3 阅读教学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概述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概念界定 |
1.3.1 阅读 |
1.3.2 阅读教学 |
1.3.3 比较阅读的内涵及特征 |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内比较阅读研究综述 |
2.1.1 比较阅读的相关研究 |
2.1.2 比较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2.2 国外比较阅读研究综述 |
2.3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述评 |
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研究的理论分析 |
3.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实施依据 |
3.1.1 理论依据 |
3.1.2 现实依据 |
3.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实施原则 |
3.2.1 比较阅读的材料遵循可比的原则 |
3.2.2 比较阅读的实施考虑学情的原则 |
3.2.3 比较阅读的实施注重发展的原则 |
4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
4.1 根据比较阅读内容分类分析 |
4.1.1 字词句的比较 |
4.1.2 篇章结构的比较 |
4.1.3 人物形象的比较 |
4.1.4 思想情感的比较 |
4.2 根据比较阅读方法分类分析 |
4.2.1 异中求同 |
4.2.2 同中求异 |
5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实施策略 |
5.1 比较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 |
5.1.1 挖掘教材资源,整合比较内容 |
5.1.2 链接课外资源,优选比较内容 |
5.2 比较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 |
5.2.1 异中求同 |
5.2.2 同中求异 |
5.3 比较阅读的其他注意事项 |
5.3.1 比较阅读与其他阅读方法结合 |
5.3.2 确定合适的比较阅读教学目标 |
5.3.3 注意对比较阅读的反思和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求同”到“求异”(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求异,深入求同——基于副词“都”个案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 钟华. 语言科学, 2021(04)
- [2]初中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D]. 付楠.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比较法研究[D]. 李畅. 西南大学, 2020(05)
- [4]求同还是存异? ——居住流动性对在线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研究[D]. 陈畅足. 暨南大学, 2020(04)
- [5]比较阅读策略知识和教学建议的梳理与评估 ——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对象[D]. 戴甜甜.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 林丹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建构 ——以新疆某地区为例[D]. 任仕蓉. 西南大学, 2020(01)
- [8]定性调查的“求异”策略研究[J]. 刘艳霞,袁小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9]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阅读研究[D]. 李萍.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10]再论变异学几个基础问题——答程培英博士的质疑[J]. 翟鹿.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