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筑与发展数量遗传学理论体系—Falconer《数量遗传学导论》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石晶[1](2014)在《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技术推广相关主体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绒毛用羊养殖以农牧户小规模分散养殖为主,农牧户饲养管理方式较为传统落后,现代化养殖技术应用水平低,这严重制约了绒毛用羊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绒毛用羊产业是我国牧区的重要产业,其产业的发展,即关系到主产区农牧民收入的提高及经济社会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毛纺工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现代科学的养殖技术来发展绒毛用羊生产,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促进绒毛用羊产业发展。绒毛用羊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开展涉及众多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他们在推广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为提高绒毛用羊养殖技术推广的效果,实现绒毛用羊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绒毛用羊技术推广中各相关主体的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文综合运用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计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我国绒毛用羊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中国绒毛用羊技术供给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次,分析政府在绒毛用羊技术推广中的行为方式、影响政府推广行为的因素以及推广行为的效果;再次,分析绒毛用羊技术推广中绒毛用羊养殖合作社、绒毛用羊种羊场、畜牧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在绒毛用羊技术推广中的行为方式,影响这些组织推广行为的因素,并对各组织的推广行为效果进行分析。然后,运用绒毛用羊养殖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养殖户对绒毛用羊养殖技术采用行为以及影响养殖户技术采用的因素。最后,借鉴国外绒毛用羊产业大国的技术推广经验,完善我国多元化的绒毛用羊养殖技术推广体系。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的羊绒、羊毛产量逐步增长且绒毛用羊生产区域集中度增强,我国绒毛用羊技术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但增幅趋缓。(2)政府是绒毛用羊技术推广的主体,政府为绒毛用羊技术推广提供了组织系统、经济支持和制度保障,资金因素及人的因素是影响政府推广行为的主要因素。(3)绒毛用羊政府技术推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绒毛用羊产业增效、养殖户增收,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非政府机构参与技术推广是政府技术推广的重要补充和功能延伸。(4)绒毛用羊合作社通过统一服务、技术指导开展技术推广活动;种羊场通过培养培育优质种羊,并围绕种羊销售开展技术推广活动;研究机构研发绒毛用羊生产新技术,并通过科技合作、技术培训等开展技术服务,这些组织从事绒毛用羊技术推广会受到来自组织内、外部因素的影响。(5)绒毛用羊养殖户比较注重疫病防控、繁育、圈舍修建类技术,绒毛用羊养殖户的教育程度、养殖规模、养羊收入比重、风险偏好以及接受培训的情况对养殖户的技术选择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6)以养殖户为中心,通过资源整合、功能互补,形成绒毛用羊多元技术推广体系。本文的特色与创新在于:(1)本文从技术推广主体行为的视角分析绒毛用羊产业技术推广问题,即可以丰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领域的研究内容,又开拓了提高绒毛用羊技术应用水平的研究思路,促进我国绒毛用羊产业发展。(2)通过对绒毛用羊技术推广部门实地调查研究其推广行为及影响因素,以及在对养殖户问卷调查基础上用logistic模型分析其技术选择行为,可为发展我国畜牧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贵芬[2](2012)在《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势学科是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是高等院校的“品牌”,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重点农业大学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对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选择美国康奈尔大学优势学科生物医学科学和中国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华中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为案例,分析了三所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发展的特点,总结了优势学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借鉴国外大学优势学科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遵循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发展的特点和原则,本论文提出了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若干路径与对策,即:构筑特色研究领域和方向;提升学术队伍整体实力和水平;强化学科平台建设;提升国际化水平;增强服务“三农”服务社会能力;培植可持续发展学科文化;制定优势学科战略规划;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创新优势学科管理体系。本研究围绕优势学科发展路径问题提出了一些创新性观点,并开展了咨询性的专家访谈,因时间和研究水平所限,需进一步结合国内外重点农业大学发展实际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
胡文芳[3](2011)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生物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主要在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和景观生态学等领域。论文立足城市规划专业,研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的范围与期限,规划程序,内容与深度、从管理的视角探讨规划实施政策与策略等相关问题,以期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全国“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建议。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基础、方法与途径及保护实践。通过研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合理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在对《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及《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解读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目标、原则、指导思想及规划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纲要,并总结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一般工作程序。通过对唐山、衡水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实证研究,提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重点内容包括: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空间布局规划是重要的基础规划,在此基础上专项规划可分为四个体系:核心专项规划(动、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生物多样性特色规划(生物资源、城市性质);支撑体系规划(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科研、重点项目);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应用专项规划等四个体系。支撑体系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复杂性不但表现在技术领域内的多学科理论体系的综合性,是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活动,而且在行政和社会经济范畴表现为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相互配合,以及社会公众的认知与参与。只有技术策略与政策策略不断完善才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主要创新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内容概括为一个空间基础规划及四个规划体系:即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和核心专项规划(城市动、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生物多样性特色规划(生物资源、城市性质);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应用专项规划等四个体系;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撑体系规划(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科研、重点项目)
赵晓春[4](2007)在《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总的趋势是综合化和整体化,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就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只是止于跨学科表象和经验的层面,更没有从跨学科的角度上,就如何提高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实质性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以跨学科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两个核心。对跨学科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和特征;对学科、跨学科学科的分类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国内外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研究,即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和发生模式;并对跨学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从计量学的角度对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进行精密化描述。通过计量分析,从大体上反映出跨学科学科发生的整体状况与一般规律。如何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是本文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当代新兴学科发展是以跨学科为主导;二、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三、从知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主体三个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四、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的实证分析。通过四个方面的论述,系统地探讨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从跨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上,提出跨学科研究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六个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线路安排。第二章首先对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特征,国内外对学科和跨学科的分类模式,指出我国的学科分类存在问题,介绍了我国跨学科学的状况。第三章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学科的层级结构和交叉发生域理论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另一方面从研究客体、研究主体和学科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发生模式。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以蛋白质组学为案例,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的实证研究。第四章以23本学科辞典为样本,以第二章的理论为前提,筛选出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和文理交叉学科;对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的整体的跨学科状况,内部的跨学科状况和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状况进行了计量分析;文理交叉学科则是从相互转移的角度进行了计量研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第六章是在第五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意义,并考察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举措,分析了国外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经验,结合国内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现状,从课题管理、组织管理、成果管理、人才培养及其管理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最后一部分对全文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纵观全文,主要有如下的创新点:1.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跨学科模式。2.对跨学科学科的发生状况进行计量分析。3.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建设。4.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
覃京燕[5](2006)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据收集、存储和管理能力的迅速提高,使得信息处理手段发生急剧变化;而我们理解信息的能力却没有在行为上(对待数据的方式)、思维上(寻找数字背后的意义)和技术上(提供更简便的工具使我们控制数字)得到相应提高。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和图形设计已经成为人类提高认知和理解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它们只是解决了孤立的单个特定问题,在更高层的策略理论及更宽广的应用层面上还存在很多难题,以致出现“信息饥渴”与“信息焦虑”的现象。另一方面,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不仅涉及国家经济发展,还关系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作为信息可视化的重要应用方面——数字化文化遗产领域,信息设计、文博事业及计算机科学领域目前“各自为政”,以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为导向的多学科协同合作往往缺乏有效的、系统性的方法与操作原则。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运用信息思维方法指导数字化文化遗产项目的整体策划,采用信息可视化模型和信息可视化设计原则进行数字化文化遗产中信息管理、信息呈现和信息传播的设计。本文首先从信息理解与认知的角度提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剖析其可行性与复杂性。将信息可视化运用于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信息的采撷、阐释以及重新构想和重新建构。信息可视化过程是由决定构筑信息设计语境资源的“外部限定因素”与重新建构消失的时代氛围和精神的“内部构成因素”共同组成的关联性复杂系统。外部限定因素的不明确以及内部构成因素的缺乏联系(文化发展脉络)是本研究难点,对此笔者提出通过对时间信息的阐释与解读,再经过人的认知逻辑与信息理解的空间重构,揭示文化遗产与信息可视化之间的“显性关系”与“隐藏的逻辑”。信息可视化也由此体现出数字化文化遗产的理性智慧的真、感性智慧的善与知性智慧的美。通过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方法研究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变成一种系统的保护,一种文化脉络的可持续性延续,一种文明精神的有效传播。
曾松亭[6](2006)在《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种子生产与供应系统。但是,中国种子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种子市场管理严重失控。海外公司抢占国内市场,中国种子行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如何提高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水平,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本项研究借鉴企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经济学企业竞争力理论构建中国种子企业提高竞争力水平成为本研究的在理论上探索的问题。研究方法采用了系统分析、比较优势分析,通过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际应用。本项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一是在竞争力理论分析基础上对种子企业竞争力发展理论进行了探索。 第一、从产权制度和企业经济学角度阐明中国种子企业的内部、外部经济学特征,该特性是中国种子企业发生,成长的原动力。 第二、从经典企业竞争力理论角度阐明中国种子企业党争力源泉,其实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理论,战略、结构、绩效(SSP)理论,技术变迁理论是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中国种子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不断从上述理论中汲取经典理论和现代理论之精华。 第三、运用上述理论,构建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构建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四个种子部门的企业竞争力分析。 通过对100家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50%的中国水稻种子企业具竞争力。通过对100家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40%的中国玉米种子企业具竞争力。通过对100家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42%的中国小麦种子企业具竞争力。通过对100家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41%的中国棉花种子企业具竞争力。取得了重要的分析结果。 三是提出了中国种子企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创新的政策建议。 改革种子企业管理体制;深化国有种子企业体制改革;修改不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调整公共财政对种子企业的支持政策;深化种子企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要逐步形成不断提高支持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的政策体系。
冯志杰[7](2000)在《构筑与发展数量遗传学理论体系—Falconer《数量遗传学导论》评介》文中研究指明
二、构筑与发展数量遗传学理论体系—Falconer《数量遗传学导论》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筑与发展数量遗传学理论体系—Falconer《数量遗传学导论》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技术推广相关主体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说明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国绒毛用羊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绒毛用羊生产现状分析 |
3.2 绒毛用羊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绒毛用羊养殖技术推广中政府及其推广机构的行为分析 |
4.1 政府主导绒毛羊养殖技术推广的原因分析 |
4.2 政府在绒毛用羊养殖技术推广中的行为 |
4.3 影响政府及其推广机构行为的因素分析 |
4.4 绒毛用羊技术推广中政府推广行为的效果和不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绒毛用羊养殖技术推广中合作社、种羊场和科研机构的行为分析 |
5.1 非政府机构参与绒毛用羊技术推广的优势分析 |
5.2 绒毛用羊养殖技术推广中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行为分析 |
5.3 绒毛用羊技术推广中种羊场的行为分析 |
5.4 绒毛用羊技术推广中科研机构的行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户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6.1 调查内容与样本结构 |
6.2 绒毛用羊养殖户技术采用情况分析 |
6.3 绒毛用羊养殖户技术采用认知分析 |
6.4 绒毛用羊养殖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绒毛用羊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 |
7.1 国外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概况 |
7.2 国外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的经验借鉴 |
7.3 构建中国绒毛用羊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需要 |
1.1.2 激烈竞争环境的现实需要 |
1.1.3 大学自身发展的长远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4 基本概念 |
2 我国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
2.1.1 系统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学科建设与发展相关理论 |
2.2 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1 与重点学科的关系 |
2.2.2 与特色学科的关系 |
2.2.3 与非优势学科的关系 |
2.3 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2.4 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2.5 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
3 我国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优势学科发展取得的成就 |
3.1.1 优势学科规模不断扩大 |
3.1.2 学科水平排名始终处于前列 |
3.1.3 学科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
3.1.4 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
3.1.5 研究生科研创新质量不断提升 |
3.1.6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加深 |
3.1.7 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
3.2 优势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2 原因分析 |
4 国内外重点大学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 |
4.1 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科 |
4.1.1 独具特色的学科文化 |
4.1.2 凝练学科优势与特色 |
4.1.3 重视改造提升传统学科 |
4.1.4 广纳精英人才 |
4.1.5 建立优质资源共享的教学科研平台 |
4.1.6 重视交叉互补人才培养 |
4.1.7 重视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
4.1.8 注重以服务社会促进学科发展 |
4.2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 |
4.2.1 凝练特色学科研究方向 |
4.2.2 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 |
4.2.3 完善教学科研基础条件 |
4.2.4 注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
4.2.5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
4.2.6 拓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
4.2.7 以学科基地为依托服务社会 |
4.3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 |
4.3.1 培植学科优势与特色 |
4.3.2 构建优质学科创新团队 |
4.3.3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
4.3.4 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4.3.5 构建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4.3.6 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
4.3.7 以产学研推相结合为桥梁服务社会 |
4.4 国内外重点大学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4.4.1 凝练学科优势与特色 |
4.4.2 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
4.4.3 构建优势学科群 |
4.4.4 提升学科队伍整体质量 |
4.4.5 重视研究生教育创新质量 |
4.4.6 构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 |
4.4.7 拓展经费筹措渠道 |
4.4.8 加强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
4.4.9 推动产学研推一体化 |
5 我国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
5.1 构筑特色研究领域和方向 |
5.2 提升学术队伍整体实力和水平 |
5.2.1 培植学科带头人 |
5.2.2 创新学科团队 |
5.2.3 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
5.3 强化学科平台建设 |
5.3.1 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 |
5.3.2 构建产学研推一体化基地 |
5.4 提升国际化水平 |
5.4.1 提升优秀学科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
5.4.2 提升科研的国际化水平 |
5.4.3 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
5.5 增强服务“三农”服务社会能力 |
5.5.1 加深科研与区域“三农”的契合度 |
5.5.2 开展优势学科师生下基层活动 |
5.6 培植可持续发展学科文化 |
5.7 制定优势学科战略规划 |
5.7.1 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
5.7.2 促进三类科学研究有机结合 |
5.8 拓展经费筹措渠道 |
5.8.1 成立优势学科专项基金 |
5.8.2 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
5.8.3 增强自主筹措资金能力 |
5.8.4 加强优势学科捐赠与捐赠基金建设 |
5.9 创新优势学科管理体系 |
5.9.1 构建明晰优势学科组织结构 |
5.9.2 建立开放人本管理模式 |
5.9.3 建立优势学科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
5.9.4 构建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式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部属农业院校3次国家级重点学科评审结果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3)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背景 |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目标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目标 |
1.4 论文内容及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物多样性 |
2.1.2 城市生物多样性 |
2.2 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学科研究进展 |
2.2.1 保护生物学 |
2.2.2 恢复生态学 |
2.2.3 景观生态学 |
2.3 国内外城市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 |
2.4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
2.4.1 国外相关法律法规 |
2.4.2 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 |
2.5 国内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进程 |
2.5.1 城市外围生物多样性保护 |
2.5.2 农业用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
2.5.3 城市规划区内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 |
2.5.4 基于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2.6 国外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
2.6.1 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与各国生物多样性战略行动 |
2.6.2 国外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
2.7 本章小结 |
3 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研究 |
3.1 评价的范畴 |
3.1.1 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 |
3.1.2 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 |
3.1.3 生物多样性威胁评价 |
3.1.4 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 |
3.2 评价的指标 |
3.2.1 遗传多样性 |
3.2.2 物种多样性 |
3.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
3.2.4 景观多样性 |
3.3 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
3.4 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约束性指标比较 |
4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研究 |
4.1 以物种为中心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
4.1.1 植物园在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
4.1.2 动物园在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
4.2 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
4.2.1 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
4.2.2 景观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
4.2.3 城市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
5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系统的关系探讨 |
5.1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5.2 与土地利用规划 |
5.3 与城市总体规划 |
5.4 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程序研究 |
6.1 资料搜集 |
6.1.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 |
6.1.2 规划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信息获取 |
6.2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
6.2.1 城市生物多样性资源评价 |
6.2.2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评价 |
6.2.3 相关管理机构以及政策法规的建立和实施状况 |
6.3 相关规划解读 |
6.3.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二五) |
6.3.2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12) |
6.3.3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 |
6.3.4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
6.4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大纲制定、规划编写 |
6.4.1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大纲的制定 |
6.4.2 规划期限与范围 |
6.4.3 规划编制依据 |
6.4.4 规划目标的确定 |
6.4.5 指导思想与原则 |
6.4.6 规划重点内容 |
6.5 本章小结 |
7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内容研究 |
7.1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规划——空间布局规划 |
7.1.1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的依据 |
7.1.2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原则 |
7.1.3 空间布局规划方法研究 |
7.2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规划——动、植物保护规划 |
7.2.1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7.2.2 城市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7.3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应用规划 |
7.3.1 城市园林植物及其景观多样性规划 |
7.3.2 乡土野生观赏植物引种驯化规划 |
7.4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特色专项规划 |
7.4.1 矿区及采矿废弃地生物多样性恢复专项规划——以唐山为例 |
7.4.2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7.5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撑体系规划 |
7.5.1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规划 |
7.5.2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规划 |
7.5.3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策略规划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插图目录 |
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问题的意义 |
1.1.2 问题的设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安排 |
1.3.1 对跨学科学科群的研究方法 |
1.3.2 对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线路安排 |
第2章 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 |
2.1 什么是学科 |
2.1.1 学科的定义及其特征 |
2.1.2 学科的两大系统 |
2.1.3 学科系统的转换 |
2.2 跨学科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
2.2.1 跨学科概念的源起 |
2.2.2 跨学科学科概念的界定 |
2.2.3 跨学科学科的特征 |
2.3 学科、跨学科学科分类研究 |
2.3.1 学科分类思想的历史回顾 |
2.3.2 当代学科分类模式 |
2.3.3 跨学科学科分类模式 |
2.4 跨学科学的内涵和研究状况 |
2.4.1 跨学科学的内涵 |
2.4.2 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 |
第3章 跨学科模式研究 |
3.1 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研究 |
3.1.1 现代学科的层级结构及交叉发生域理论 |
3.1.2 非全域跨学科模式分析 |
3.2 跨学科学科的发生模式研究 |
3.2.1 学科的创生与演化分析 |
3.2.2 研究客体的跨学科 |
3.2.3 研究主体的跨学科 |
3.2.4 学科理论的跨学科 |
3.3 跨学科模式实证研究——以蛋白质组学为例 |
3.3.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客体跨学科分析 |
3.3.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体的跨学科分析 |
3.3.3 蛋白质组学的学科理论的跨学科分析 |
第4章 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计量分析 |
4.1 计量分析的样本选择和统计 |
4.1.1 样本的选择 |
4.1.2 跨学科学科的数量统计 |
4.2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
4.2.1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
4.2.2 自然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
4.2.3 自然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
4.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
4.3.1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
4.3.2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
4.3.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
4.4 文理交叉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
4.4.1 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
4.4.2 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
第5章 跨学科与科研创新 |
5.1 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 |
5.1.1 科研创新能力概述 |
5.1.2 科研创新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
5.2 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概述 |
5.2.1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
5.2.2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
5.3 跨学科学科与科研创新关系 |
5.3.1 当代新兴学科演化是以跨学科为主导 |
5.3.2 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 |
5.4 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 |
5.4.1 知识背景的跨学科特性分析 |
5.4.2 研究领域跨学科方法应用 |
5.4.3 研究主体跨学科集体协作 |
5.4.4 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规律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探索 |
6.1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意义 |
6.1.1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新领域新观念的主要途径 |
6.1.2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主要途径 |
6.2 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国际借鉴 |
6.2.1 美国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战略思想 |
6.2.2 美国对跨学科研究资助的状况 |
6.2.3 美国大学推动跨学科研究的举措 |
6.2.4 美国跨学科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 |
6.2.5 发达国家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案例简介 |
6.3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
6.3.1 我国跨学科研究活动的总体现状 |
6.3.2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模式 |
6.3.3 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学科背景和研究论文跨学科计量分析 |
6.3.4 中国的跨学科教育状况 |
6.4 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管理 |
6.4.1 跨学科研究的课题管理 |
6.4.2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管理 |
6.4.3 跨学科研究的评价管理 |
6.4.4 跨学科研究的人才培养及其管理 |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
医学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
工程与技术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源起 |
1.1.2 海量数据引起的“信息饥渴”和“信息焦虑” |
1.1.3 “各自为政”的数字化文化遗产(DCH)现状 |
1.1.4 信息设计在多学科合作领域的意识和方法 |
1.2 研究意义 |
1.2.1 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的体系化 |
1.2.2 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意义 |
1.2.3 对我国设计人才培养方向的借鉴作用 |
1.3 研究方法 |
1.3.1 比较研究方法 |
1.3.2 文献研究方法 |
1.3.3 模型研究方法 |
1.3.4 逻辑研究方法 |
1.3.5 访谈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流程 |
第2章 DCH 中的信息理解与信息可视化 |
2.1 关于信息可视化 |
2.1.1 信息的词源学考证 |
2.1.2 信息可视化(IV)的概念 |
2.1.3 信息可视化的基本研究现状 |
2.2 信息理解与信息可视化 |
2.2.1 信息理解的含义 |
2.2.2 信息理解的相关研究 |
2.2.3 信息理解与信息可视化的关系 |
2.3 DCH 中的信息理解与信息可视化 |
2.3.1 关于DCH 中的信息理解 |
2.3.2 DCH 中的信息理解与信息可视化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DCH 中信息可视化的内容与管理流程 |
3.1 信息可视化的深入研究 |
3.1.1 信息可视化的概念辨析 |
3.1.2 信息可视化的应用对象 |
3.1.3 信息可视化的特点和趋势 |
3.2 信息可视化与数字化文化遗产(DCH)的关系 |
3.2.1 数字化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3.2.2 考古中的信息可视化 |
3.2.3 博物馆中的信息可视化 |
3.3 DCH 中信息可视化的管理流程 |
3.4 DCH 中信息可视化的构建 |
3.4.1 概念设计 |
3.4.2 信息数据内容的组织 |
3.4.3 信息结构的建立 |
3.4.4 信息界面的设计 |
3.4.5 信息导航的编排 |
3.4.6 信息呈现和信息发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DCH 中信息可视化的模型构建 |
4.1 模型构建的意义 |
4.1.1 模型的作用 |
4.1.2 模型构建的要素 |
4.1.3 现有模型的局限性 |
4.2 现象中的数据结构关系分析 |
4.2.1 现象的结构分类 |
4.2.2 数据关系的结构分类 |
4.2.3 现象与数据的对应关系 |
4.3 DCH 中现象的结构关系分析 |
4.4 案例分析——穴居人研究数字工具 |
4.4.1 案例背景 |
4.4.2 设计目标 |
4.4.3 模型应用 |
4.4.4 效果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DCH 中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思想特征与设计指导原则 |
5.1 DCH 中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思想特征 |
5.1.1 信息思维层面 |
5.1.2 文化认知层面 |
5.1.3 经济创意层面 |
5.1.4 设计技巧层面 |
5.1.5 媒介传播层面 |
5.1.6 技术美学层面 |
5.2 DCH 中信息可视化的设计原则 |
5.2.1 系统关联原则 |
5.2.2 功能交互原则 |
5.2.3 界面体验原则 |
5.2.4 网络维基(Wiki)原则 |
5.2.5 通用设计原则 |
5.2.6 结构导航原则 |
5.3 案例分析——“皮影”艺术互动演示设计 |
5.3.1 案例背景分析 |
5.3.2 设计目标设定 |
5.3.3 设计结构创建 |
5.3.4 设计原则应用 |
5.3.5 设计效果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DCH 中信息可视化的应用前景与问题分析 |
6.1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6.1.1 信息可视化的网络体验积累“社会资本” |
6.1.2 信息可视化的设计带动文化创意产业 |
6.2 推动文博教育的发展 |
6.2.1 “寓教于乐”的可视化体验式教育 |
6.2.2 信息可视化推进文博事业可持续发展 |
6.3 从信息可视化到思维可视化 |
6.3.1 对“所见即所得”的剖析 |
6.3.2 信息可视化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 |
6.3.3 信息可视化引发的信息伦理问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成果 |
7.1.1 从“零”到“整” |
7.1.2 从“静”到“活” |
7.1.3 从“隐”到“显” |
7.2 针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建议 |
7.2.1 理性数据与感性视觉适当结合 |
7.2.2 交互界面的多维无缝连接 |
7.2.3 设计效果的直观实时评估 |
7.2.4 小结 |
7.3 结束语 |
7.3.1 理解过去 |
7.3.2 创造未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台湾数字典藏内容管理系统 |
附录 B 柏林开放存取宣言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1 农业的竞争首先是良种的竞争 |
1.2.2 加快建设先进的中国种子科技自主创新体系 |
1.2.3 是入世后提高种子企业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关于种子企业技术的主要结论 |
1.3.2 关于种子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结论 |
1.3.3 关于植物品种保护的主要结论 |
1.4 国内有关种子企业问题的文献分析 |
1.4.1 育、繁、推、销一体的种子企业集团化战略。 |
1.4.2 育种高科技化战略 |
1.4.3 品种研发商品化战略: |
1.4.4 经营网络化战略 |
1.4.5 经营国际化战略 |
1.4.6 关键种子企业技术的主要结论 |
1.4.7 关于种子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结论 |
1.5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1.5.1 行业发展动力理论 |
1.5.2 行业集中度对种子供给和种子企业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 |
1.5.3 非市场壁垒理论 |
1.5.4 一体化经营理论 |
1.5.5 集团化经营理论 |
1.5.6 品种产权制度对种子供给和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集团化经营 |
1.5.7 竞争优势理论 |
1.5.8 技术创新理论 |
1.6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6.1 思路 |
1.6.2 结构安排 |
1.6.3 论文结构 |
1.7 研究方法 |
1.7.1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1.7.2 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
1.7.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7.4 综合指数分析方法 |
1.7.5 多学科交叉分析方法 |
1.8 研究方案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8.1 研究方案 |
1.8.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9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种子企业特征性研究 |
2.1 中国种子企业现阶段总体特质 |
2.1.1 跨国种子企业公司直接参与国内市场竞争 |
2.1.2 国有种子公司体制改革步履艰难 |
2.1.3 育种科研体制改革缓慢,衰减了种子产业发展动力 |
2.1.4 民营种子产业方兴未艾 |
2.2 中国种子产业的市场特质 |
2.2.1 市场结构的二重性 |
2.2.2 种子需求的价格弹性低,供给的价格弹性高 |
2.2.3 “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 |
2.2.4 种子消费行为价格取向 |
2.3 中国种子产业的经济学特征 |
2.3.1 中国种子产业交易费用 |
2.3.2 中国种子产业需求特征分析 |
2.3.3 中国种子产业需求弹性分析 |
2.3.4 中国种子产业供给特征分析 |
2.3.5 中国种子市场均衡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理论源泉 |
3.1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理论源泉 |
3.1.1 企业竞争力的提出 |
3.1.2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
3.1.3 企业竞争力理论 |
3.2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理论形成 |
3.2.1 比较优势 |
3.2.2 战略、结构、绩效(SSP)理论 |
3.2.3 技术变迁利制度演化理论 |
第四章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理论应用 |
第五章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5.1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5.1.1 综合评价方法 |
5.1.2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水平 |
5.1.3 多变量综合的主成分旋转法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
5.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2.3 评价指标体系 |
5.2.4 指标体系的内涵 |
5.3 数据获得及处理 |
第六章 中国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6.1 中国水稻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及产业化现状 |
6.1.1 中国水稻生产 |
6.1.2 中国水稻消费 |
6.1.3 我国水稻生产增长的动力 |
6.2 我国水稻种子产业化的现状与问题 |
6.2.1 水稻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
6.2.2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主要问题 |
6.3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6.3.1 我国水稻种子经营状况 |
6.3.2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 |
6.3.3 指标体系内涵 |
6.3.4 数据处理 |
6.4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6.5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6.5.1 竞争力水平判断标准 |
6.5.2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6.6 促进我国水稻种子产业化推进战略 |
6.6.1 革故鼎新,加快育、繁、推、销一体化 |
6.6.2 优质精品,创立杂交水稻种子名牌 |
6.6.3 严格管理,规范杂交水稻种子市场 |
6.6.4 外向发展,拓宽杂交水稻种子国际市场 |
第七章 中国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7.1 中国玉米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及产业化现状 |
7.1.1 中国玉米生产 |
7.1.2 玉米需求分析 |
7.1.3 影响玉米生产的环境因素 |
7.1.4 玉米育种研究的技术创新方向 |
7.1.5 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 |
7.1.6 商业育种与体制改革 |
7.1.7 玉米种子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7.2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7.2.1 我国玉米种子经营总体状况分析 |
7.2.2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 |
7.2.3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 |
7.3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7.3.1 竞争力水平判断标准 |
7.3.2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7.4 促进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
7.4.1 政府引导,规范企业行为 |
7.4.2 保护知识产权 |
7.4.3 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 |
7.4.4 设立种子风险基金 |
第八章 中国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8.1 中国小麦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及产业化现状 |
8.1.1 小麦生产现状 |
8.1.2 我国小麦生产的优势 |
8.1.3 我国小麦生产主要问题 |
8.2 小麦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8.3 中国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8.3.1 我国小麦种子经营状况 |
8.3.2 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8.3.3 数据处理 |
8.3.4 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 |
8.4 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8.4.1 竞争力水平判断标准 |
8.4.2 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8.5 促进我国小麦种子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
8.5.1 基础工程对策 |
8.5.2 科技制高点或品牌对策 |
8.5.3 规模效益对策 |
8.5.4 优化布局,合理规划,提高我国优质小麦比重 |
8.5.5 加快品种引进、改良、筛选和扩繁,打好优质小麦生产基础 |
8.5.6 加强保优节本高效标准化技术研究与推广,确保商品小麦质量稳定 |
8.5.7 加强组织服务,扩大产销衔接,推进产业化经营 |
8.5.8 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及中试中心建设,加大优质商品基地建设力度 |
8.5.9 加强内外检疫及病虫害预防,确保小麦和粮食生产安全 |
第九章 中国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9.1 中国小麦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及产业化现状 |
9.1.1 中国棉花生产 |
9.1.2 中国棉花种植制度与技术 |
9.2 我国棉花种子产业化的现状与问题 |
9.2.1 我国棉花种子行业存在的问题 |
9.2.2 棉花种子企业经营问题 |
9.3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9.3.1 我国棉花种子经营状况 |
9.3.2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 |
9.3.3 指标体系内涵 |
9.3.4 数据处理 |
9.3.5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 |
9.4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9.4.1 竞争力水平判断标准 |
9.4.2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9.5 促进我国棉花种子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
9.5.1 更新观念,加强联合 |
9.5.2 支持科技创新,加强产权保护 |
9.5.3 增强质量意识,实施品牌战略 |
9.5.4 理顺品种管理制度,促进公平竞争 |
第十章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发展的政策建议 |
10.1 种子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
10.2 深化国有种子企业体制改革 |
第十一章 案例分析 |
11.1 登海种业 |
11.1.1 创业 |
11.1.2 产业发展 |
11.1.3 企业管理 |
11.1.4 经营理念 |
11.1.5 公司业绩 |
11.2 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构筑与发展数量遗传学理论体系—Falconer《数量遗传学导论》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技术推广相关主体行为研究[D]. 石晶.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2]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D]. 王贵芬.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 [3]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D]. 胡文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6)
- [4]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 赵晓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5]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D]. 覃京燕. 清华大学, 2006(08)
- [6]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研究[D]. 曾松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1)
- [7]构筑与发展数量遗传学理论体系—Falconer《数量遗传学导论》评介[J]. 冯志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