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肝脏的影像学检查

注意肝脏的影像学检查

一、重视肝脏的影像学检查(论文文献综述)

施国明,黄晓勇,任正刚,陈漪,程蕾蕾,杜世锁,方艺,葛宁灵,李爱民,李苏,李晓牧,卢倩,陆品相,孙建方,王汉萍,魏来,徐立,杨国欢,曾昭冲,张岚,张力,赵海涛,赵灵,赵明,周爱萍,刘荣乐,刘新会,伍家鸣,张莹,樊嘉,周俭,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1](2021)在《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文中指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临床应用显着改善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病人预后。随着ICIs在肝癌中的广泛应用,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越来越受到重视。肝癌复杂的疾病特征和多手段结合的治疗模式对irAE管理提出挑战。因此, 《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编审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并制订该共识。该共识聚焦肝癌irAE管理相关问题, 提出建议, 旨在提高临床医师规范、安全用药的能力, 从而使病人从免疫治疗中得到最大获益。

罗来辉[2](2021)在《肝脏良性肿瘤外科诊疗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脏良性肿瘤(Benign liver tumor,BLT)的诊断,手术指征,外科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173例肝脏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肝海绵状血管瘤136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19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肝腺瘤4例,炎性肉芽肿2例。结果:173例患者行影像学检查,总的诊断符合率为86.13%。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指南规定的手术指征,其中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73例,开腹肝切除(Open hepatectomy,OH)组100例。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开腹组肝门阻断率高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开腹组(P<0.01)。LH组有3例中转开腹病例。术后第一天、第二天LH组患者ALT及AST上升水平低于O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难度组(A组)中,LH组手术出血量及术中输血率高于OH组,(P<0.05),除术后第一、二天LH组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明显低于O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肿瘤直径≥10cm组(B组)中术后第一天LH组AST、直接胆红素上升水平明显低于OH组(P<0.05),术后第一天及第二天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低于O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结论:1、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多依赖于影像学,应充分结合病史;2、手术切除是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开腹肝切除与腹腔镜肝切除均是安全有效的方式;3、在高难度组中,虽然腹腔镜组出血较多,但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均是安全有效。在肿瘤≥10cm组中,开腹肝切除组与腹腔镜肝切除组均是安全有效,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做出个体化治疗选择,提高肝脏良性肿瘤的外科诊治水平。

任波[3](2021)在《基于影像组学评价肝泡型包虫病组织特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肝脏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能谱CT、MRI成像特点与分型,并与组织病理学指标及18氟脱氧葡萄糖标记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18FDG-PET/CT)对照研究,比较能谱CT、MRI成像技术对HAE病灶生物活性的评价效能,找到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利用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肝泡球蚴生物活性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确诊的HAE患者156例。确诊标准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工作组(The WHO Informal Working Group on Echinococcosis,WHO-IWGE)推荐标准,最终入组13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MRI和PET/CT检查,获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如果病灶SUVmax值高于正常肝实质的摄取值即定为具有生物活性,反之,摄取值等于或低于正常肝实质摄取值,则定义为病灶无生物活性。其中18例患者行能谱CT增强扫描检查,分析测量CT值、碘定量、最佳CNR(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值,曲线斜率。收集18例患者手术标本并制备组织切片,行HE、Masson及免疫组化CD34染色。分析病灶不同区域的碘值与相应区域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的相关性,对病灶边缘区域能谱CT碘值和PET/CT代谢活性摄取值SUVmax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根据能谱CT碘图成像和PET/CT图像分别对HAE病灶的活性进行定性评估分级,对评估结果进行两个等级(秩)变量间的一致性分析,计算Kappa值。依据MRI检查结果,对136例HAE患者病灶实施Kodama影像分型,探讨基于MRI征象为基础的Kodama分型与PET/CT生物活性分类结果的相关性。MRI与PET/CT图像分型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使用Fleiss’s Kappa和Cohen’s Kappa检验。以PET/CT结果为标准,将136个病例分为训练集(有活性组),测试集(无活性组),应用训练集T2WI图像,通过图像分割,特征提取,降维处理,建立预测模型,应用测试集T2WI图像数据验证模式的效能。主要应用了Python 3.6(https://www.python.org/)执行标准化,特征选择和模型构建。使用SPSS20.0版(SPSS Inc.)进行临床信息的统计分析。研究中的检验是双尾检验,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个进行能谱CT的HAE病例,7个为实体型病灶,2个为假囊肿型,9个混合型病灶。HAE病灶边缘区CD34染色阳性表达率为94.4%(17/18),其中强阳性占16.7%(3/18),中等阳性为61.1%(11/18),弱阳性占11.1%(2/18),5.6%(1/18)为阴性。病灶边缘区动脉期、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均值分别为:7.25±3.80,28.40±7.59,26.26±6.74,与同期相实性成分和正常肝实质碘值比较存在差异(P=0.000)。MVD计数在HAE病灶边缘区的均值为27.81±7.17,与病灶内部实性部分(0.72±1.17)和正常肝实质(4.24±2.05)MV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HAE病灶边缘区碘定量值与相应的MVD值相关系数分别为:动脉期(r=0.029,P=0.909),门静脉期(r=0.775,P=0.000)和静脉期(r=0.659,P=0.003)。HAE病灶边缘区碘定量值与PET-CT代谢摄取值SUVma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动脉期(r=0.644,P=0.000),门静脉期(r=0.812,P=0.000)和静脉期(r=0.697,P=0.000)。18个病例在PET/CT结果显示17个(94.4%)个具有生物活性,在能谱CT图像上观察到具有边缘呈现强化模式的病灶有16个(88.9%),两种方法对于生物活性的评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364,P=0.546。136个病例的Kodama分型:1型,4/136(2.7%);2型,33/136(24.3%);3型,83/136(61.3%);4型12/136(8.9%);5型4/136(2.8%)。依据PET/CT结果判别90例病灶具有活性,测得其SUV值的范围从4.4至22.9(平均11.3),主要分布在:1型(100%)4个,2型(81.8%)27个,3型(63.9%)53个、41.7%的4型(41.7%)5个,5型(25.0%)1个。46个病灶不存在生物活性的病灶主要分布在:2型(18.2%)6个,3型(36.1%)30个,4型(58.3%)7个以及5型(75.0%)3个。在T2WI图像分割提取基础上,应用影像组学方法筛选出的最优特征包含一阶统计量特征(n=2)和纹理特征(n=1),以及经过滤波器变换的一阶统计量特征(n=16)及纹理特征(n=29)。3种分类器模型在训练集的表现为:LR模型的AUC值为0.855±0.025,准确度为0.806,敏感性为0.836,特异性为0.775;MLP模型的AUC值为0.925±0.057,准确度为0.886,敏感性为0.883,特异性为0.889;SVM模型的AUC值为0.907±0.037,准确度为0.806,敏感性为0.836,特异性为0.775。3种分类器模型在测试集的表现分别为:LR模型AUC值为0.809±0.046,准确度为0.794,敏感性为0.778,特异性为0.811;MLP模型AUC值为0.830±0.053,准确度为0.817,敏感性为0.822,特异性为0.811;SVM模型AUC值为0.804±0.035,准确度为0.794,敏感性为0.778,特异性为0.811。结论:1)能谱CT多参数成像较常规CT能够提供更多的关于HAE病灶组织结构和血供方面的信息,其中病灶边缘区碘定量值与相应区域的MVD值、SUVmax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HAE病灶的生物活性。2)MRI图像对HAE病灶的细微结构显示更具优势,基于MRI影像特征的Kodama分型,可以较好的反映HAE病灶病理状态和进程,与PET/CT结果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HAE病灶的生物活性。3)应用MRI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基于MRI影像特征建立的HAE生物活性预测模型,具有非常良好的预测价值,与PET/CT结果具有相近的诊断效力,该模型在临床工作中上有望成为监测和随访评估泡型包虫病活性的补充工具。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4](2020)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文中提出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HCC。

张海航[5](2020)在《肾上腺偶发瘤患者78例临床诊治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背景:肾上腺偶发瘤(adrenal incidentaloma,AI)是指患者在正常体检或在行肾上腺疾病之外的诊治过程中,影像学检查无意发现的直径≥1.0cm的肾上腺占位,不包括因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而发现的肾上腺疾病。近年来由于大众体检意识增强,行超声筛查的人群越来越普及,以及CT、MRI薄层扫描的精度日益提高,AI在一般人群筛查中的检出率高达4%~7%。在AI患者中,病理类型最多为良性、无功能性结节,大多起源于肾上腺皮质或者髓质,其中以无功能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最为多见,约占70%,具有内分泌功能的AI约占15%,其中包括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但仍有约10%的AI患者术后病理类型表现为恶性,皮质恶性肿瘤仅有5%可在早期被诊断。因而诊断AI时必须要明确肿瘤的功能以及良恶性。目前对于AI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由于绝大多数AI患者往往缺乏典型的症状,对于此类患者的诊疗方案需要进一步结合影像检查、内分泌检查、临床表现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统一的指南表明哪些患者适合手术,哪些患者建议观察随访。目的:随着影像技术提高和人群体检意识增强,更多既往难以发现的AI患者被检出,因此本文结合近年来我院收治A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理结果分析不同类型AI的影像学特征、内分泌检查以及腹腔镜或开放治疗A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AI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并手术治疗AI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内分泌检查结果、肿瘤直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和术后病理结果。分别比较行超声、CT和MRI检查的AI患者,对这三种影像学检查的定位诊断效率行卡方检验,并将三种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其各自的诊断符合率。进一步探讨不同AI类型在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下CT值的特点。将AI患者分为有功能和无功能两组,对其直径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醛固酮腺瘤、皮质醇腺瘤及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内分泌检查结果,探讨其在AI定性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8人,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病理结果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56例、皮质结节增生5例、囊肿4例、良性嗜铬细胞瘤、髓性脂肪瘤各2例,转移癌、肾上腺皮质腺癌、肉瘤样癌、恶性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脂肪瘤、血管瘤、淋巴管瘤和大结节增生各1例。其中行超声检查75人,MRI检查26人,所有人均行CT检查,其定位诊断的有效率分别为78.67%、100%、100%,超声分别与CT、MRI相比较,定位诊断效率有明显差异(P<0.0167),CT与MR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方面,超声、CT、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符合率分别为74%、88.9%、84.6%,CT和MRI的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优于超声。CT平扫+增强扫描CT值分析:嗜铬细胞瘤动、静脉期CT平均值高于其他类型AI,醛固酮腺瘤平扫的CT平均值低于其他类型A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皮质醇腺瘤动、静脉期CT值明显高于醛固酮腺瘤,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ROC曲线分析,以平扫、动脉、静脉期CT值分别为15Hu、45Hu、62Hu为阈值鉴别二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为100%,曲线下面积为1。对于肾上腺囊肿、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和脂肪瘤,CT往往可以在术前明确诊断。本研究中功能性AI 19例,平均直径为2.68±1.32cm,无功能AI 59例,平均直径为3.35±1.15cm,两组患者肿瘤直径未见明显差异(P>0.05)。将纳入的AI人群分为前4年和后4年两组,前4年组检出AI的平均直径为3.55±0.89cm,后4年组检出AI的平均直径为3.09±1.01cm,检出直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螺旋CT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肿瘤特征,肾上腺腺瘤在动、静脉期表现为轻至中度强化,且皮质醇腺瘤的强化程度高于醛固酮腺瘤;嗜铬细胞瘤的动、静脉CT值明显高于其他类型AI。2、功能性AI的肾上腺内分泌检查结果也可正常,需进一步结合肿瘤形态、密度、CT值特征鉴别诊断。3、由于影像技术提高和人群体检意识增强,AI的平均检出直径较既往有减小趋势;功能性AI和无功能AI不能通过直径差异有效鉴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癌MDT团队,严律南,文天夫[6](2020)在《肝细胞肝癌全程多学科规范化管理:华西医院多学科专家共识(第二版)》文中认为1前言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死亡病因,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1-2],其中85%~90%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我国肝癌长期生存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肝癌高危人群筛查没有普及,早期诊断率低,导致70%~8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3-4];其次是多个学科都在诊治肝癌,肝癌专科化和规范诊治

王变鹤[7](2020)在《15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5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临床资料,探讨AIH组和AIH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组、AIH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AIH合并胆囊结石组和不合并胆囊结石组、AIH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和保肝药物治疗组的临床特征,了解AIH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特点、规律,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便于临床上的早期诊断以及合理规范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为AIH的临床资料,收集AIH的一般情况特征、临床表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常规检验、血清生化、自身抗体、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腹部超声及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以及治疗情况,分别按照是否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否进展至肝硬化,是否合并胆囊结石及治疗方案进行分组研究分析。结果:1.本研究156例男性有22例,构成比为14.1%,女性有134例,构成比为85.9%,男女比例为1/6。患者诊断平均年龄为(51.8±13.7)岁,发病高峰为51-60岁。主要临床表现有乏力、脾大、皮肤巩膜黄染、腹胀、纳差、厌油腻、恶心;部分无临床症状,常因健康查体或其他原因检查发现肝脏功能异常而就诊,最终诊断为AIH;另有表现为皮肤瘙痒、腹腔积液、上腹不适、下肢水肿、关节痛、眼干/口干。2.本研究中68例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有干燥综合征19例(27.9%),桥本甲状腺炎12例(17.6%),类风湿关节炎11例(16.2%),糖尿病8例(1 1.8%),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8.8%),结缔组织病4例(5.9%),过敏性皮炎3例(占4.4%),银屑病2例(2.9%),系统性硬化症1例(1.5%),慢性萎缩性胃炎1例(1.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1.5%)。75例合并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有胆囊结石32例(42.7%),高血压病17例(22.7%),消化道出血8例(10.7%),EB病毒感染7例(9.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例(6.7%),肝性脑病4例(5.3%),肺部感染2例(2.7%)。3.本研究中显示示血清AST、ALT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ALP、GGT亦可见不同程度升高,但很少超过参考值上限5倍;另外可见TBil、GLB轻度升高,ALB轻度降低;血常规及PTA无明显升高或降低。其中64例行免疫球蛋白检查患者中,可见IgG轻度升高,而IgM无明显升高或降低。4.AIH相关自身抗体中阳性表现为148例(94.9%)ANA,31例(19.9%)ASMA,23 例(14.7%)AMA,19 例(12.2%)抗 SSA,14 例(9.0%)抗 gp210,12 例(7.7%)抗sp100,9 例(5.8%)抗 ul-RNP,8 例(5.1%)抗 SSB,7 例(4.5%)抗 Sm 抗体,5 例(3.2%)壁细胞抗体,4例(2.6%)抗CCP抗体,抗ds-DNA抗体、抗Scl-70抗体各3例(1.9%),抗-LC-1、抗-SLA/LP各1例(0.6%),未发现抗LKM-1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5.156例AIH行腹部超声、腹部CT平扫或增强、腹部MRI等检查发现59例脾大,48例肝硬化,32例胆囊结石,25例表现为肝脏弥漫性损害,未到肝硬化程度,23例出现腹腔积液,12例肝脏肿大,6例门脉高压,40例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表现。6.本研究156例AIH中行肝组织病理检查者15例(9.6%),主要表现为界面性肝细胞炎、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部分有胆管损伤表现。7.本研究中单纯AIH组有131例,AIH-PBC OS组有25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皮肤巩膜黄染、纳差、恶心、厌油腻、脾大,其中AIH-PBCOS组易出现皮肤瘙痒(P=0.005<0.05)。AIH-PBC OS组ALP、GGT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0.001)。自身抗体中AMA和抗gp210抗体和抗sp100易出现在AIH-PBC OS组,其阳性率分别为92.0%、48.0%和20.0%(P值均<0.05)。单纯AIH组患者腹部超声及CT等影像学检查表现常较轻,其中38例(29.0%)未发现明显异常表现,而AIH-PBC OS 组有 2 例(8.0%)(P=0.027<0.05)。64 例行 IgG 和 IgM 免疫球蛋白检测者中AIH-PBC OS组IgM水平比单纯AIH组高(P<0.05),两组患者在IgG水平上无明显差异。8.本研究156例AIH中进展至肝硬化者48例,非肝硬化者108例。肝硬化组患者年龄偏大,临床表现易见脾大(p<0.05)。另外肝硬化组的WBC、HGB、PLT、PTA水平低于非肝硬化组(P值均<0.05),ALB水平低于非肝硬化组(P值<0.05)。64例行免疫球蛋白检查患者中肝硬化组23例,非肝硬化组41例,肝硬化组IgG水平较非肝硬化组轻度升高(P=0.021<0.05),两组在IgM上无统计学差异。9.本研究中32例AIH合并胆囊结石,124例不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组ALP、GGT轻度升高(P值均<0.05)。胆囊结石组中有6例(18.8%)AIH-PBC OS,10例(31.3%)肝硬化;而不合并胆囊结石组中有19例(15.3%)AIH-PBC OS,38例(30.6%)肝硬化,两组在是否合并PBC以及是否已进展至肝硬化上无统计学差异。10.本研究中有98例AIH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主要为激素单药治疗;余58例仅应用保肝药物治疗者中25例担心激素副作用拒绝应用,10例炎症程度较轻未应用,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同时出现严重并发症未应用,7例已进展至肝硬化失代偿阶段未应用,还有因消化道溃疡、血糖控制不佳拒绝应用。另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组AST、ALT、TBil水平较高(P值均<0.05)。结论:1.AIH以中年女性为主,通常慢性起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易反复,也可隐匿起病,约1/3患者诊断时已进展至肝硬化,少数患者以急性发作或肝衰竭起病,且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2.血清学以AST、ALT升高为主,也可见ALP、GGT轻度升高,而且并非所有患者IgG升高;自身抗体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需重视肝脏组织学检查。3.AIH-PBC OS是最常见的重叠综合征,临床上具有转氨酶升高和胆汁淤积双重表现,IgM升高是其特征表现。4.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未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需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AIH的认识及治疗依从性。

赵帅[8](2020)在《68Ga-DOTATOC与18F-FDG PET/CT联合显像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68Ga-DOTATOC在国人正常组织器官的分布特点目的研究68Ga-DOTATOC在国人体内正常组织器官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长海医院行68Ga-DOTATOC PET/CT显像的24例临床怀疑神经内分泌肿瘤(NEN)患者(男13例,女11例,中位年龄50.5岁)PET/CT图像及其他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常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或穿刺病理检查疑诊为NEN但尚未行相关治疗;(2)病理或6个月以上随访资料证实无NEN病灶或病灶单发且直径≤3 cm;(3)主要研究脏器(或组织)及其邻近区域无手术史或病变累及;(4)无全身系统性疾病。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受检者;(2)一个或多个脏器病变,无适宜大小正常组织可供测量的受检者。受检者经静脉注射该显像剂62.1~173.9 MBq后40~60 min进行PET/CT检查,图像由2名经验丰富的核医学医师共同以视觉法分析,并以勾画ROI法测量各脏器SUVmax及SUVmean。脏器间SUVmax及SUVmean的比较,当各组数据均满足正态分布时,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否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体内68Ga-DOTATOC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除集合系统外,以脾脏摄取最高,肝脏、肾上腺、肾皮质、胰腺钩突及垂体摄取明显,腮腺、甲状腺、消化道壁、胰腺(除钩突外)、前列腺及子宫轻度摄取,大脑、小脑、纵隔血池、肺、骨骼肌及骨组织摄取较低。(2)胰头钩突有较明显的生理性摄取,SUVmax与SUVmean分别可达5.56±2.43及4.34±1.85,均显着高于胰腺其他部位;胰尾SUVmax及SUVmean高于胰头除钩突外区域,但与胰体无明显差异;胰头除钩突外区域与胰体摄取无明显差异。(3)部分男性受检者表现为前列腺局部摄取较高,且多对称分布于腺体中央部两侧。(4)不同年龄(≤50岁及>50岁)及不同性别受检者各主要器官放射性分布无明显差异。(5)在注射药物后40~60 min范围内,采集时间间隔≤45 min组受检者较>45min组受检者纵隔血池SUVmax及SUVmean更高(P值分别为0.022及0.015);肝脏SUVmean则以>45min组受检者较≤45 min组受检者高(P=0.020),但SUVmax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75);两组受检者间其余脏器摄取无显着差异。结论68Ga-DOTATOC在国人正常组织器官间的分布存在差异,与68Ga-DOTATATE的分布大致相近,部分生理性摄取较高的器官,尤其是常见NEN原发或转移灶的胰头钩突、垂体、肝脏等,当其存在局限性高摄取灶时须与NEN病灶鉴别。前列腺局部生理性摄取的机制及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在40~60 min范围内,纵隔血池中68Ga-DOTATOC逐渐被清除,而肝脏浓聚有所提升。本研究纳入病例量有限,关于对68Ga-DOTATOC正常摄取影响因素的探讨,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 68Ga-DOTATOC与18F-FDG PET/CT联合显像及双期显像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目的研究68Ga-DOTATOC与18F-FDG PET/CT联合显像及双期显像对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长海医院行68Ga-DOTATOC与18F-FDG PET/CT联合显像,或该院行68Ga-DOTATOC PET/CT并能提供符合本研究要求的其他医院18F-FDG PET/CT显像“.DICOM”格式完整数据的临床疑诊原发NEN患者,或NEN根治术后怀疑复发或转移患者。收集患者病史、常规影像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随访收集患者病理诊断或临床最终诊断。测量所有可疑NEN病灶68Ga-DOTATOC与18F-FDG PET/CT早期及延迟期显像的标准最大摄取值(SUVmax,分别记作SUVG与SUVF),计算肿瘤/本底比值(TBR,分别记作TBRG与TBRF)、SUVG与SUVF比值(GFR)及TBRG与TBRF比值(TBRR),计算两种显像剂在病灶中的滞留指数(RI,分别记作RIG与RIF);绘制上述PET/CT参数诊断NE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最佳诊断阈值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参数诊断效能。分析各参数与NEN病理分级/Ki-67指数的关系。比较早期与延迟期PET/CT参数,分析双期显像诊断效能。结果本部分共纳入患者45例(男24例,女21例,中位年龄51岁),其中疑诊原发NEN患者31例(第1组),NEN术后可疑复发或转移患者14例(第2组)。依据病理、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第1组确诊NEN患者19例,非NEN患者12例;第2组病理确诊及临床最终诊断NEN复发/转移患者12例,无复发/转移患者2例。病例角度分析,68Ga-DOTATOC PET/CT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 77.4%、85.7%、80.0%、5.41 及 0.26,18F-FDG PET/CT 分别为71.0%、57.1%、66.7%、1.66 及 0.51,联合显像分别为 93.5%、50.0%、80.0%、1.87及0.13;病灶角度分析,68Ga-DOTATOC PET/CT上述参数分别为87.4%、84.8%、87.1%、5.77 及 0.15,18F-FDG PET/CT 分别为 52.4%、36.4%、50.5%、0.82 及 1.31,联合显像分别为94.7%、27.3%、86.7%、1.30及0.19;三者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系数在病例与病灶角度分别为0.58、0.27、0.48及0.54、-0.50、0.26。SUVG、TBRG、SUVF、TBRF、GFR、TBRR 的 AUC 分别为 0.869、0.898、0.610、0.643、0.752 及 0.776,截断值分别为 3.525、3.900、2.425、3.515、1.850 及 4.020。病灶长径、SUVF、TBRF与Ki-67指数存在相关性。延迟期显像与早期显像诊断效能相近,NEN 病灶与非 NEN 病灶 RIG分别为-8.0%(-22.9%,9.9%)及-28.1%(-37.5%,-1.8%),RIF分别为 5.3%(-10.6%,40.3%)及 9.2%(-3.2%,30.6%)。结论68Ga-DOTATOC PET/CT对NEN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显像结果与病理或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18F-FDG PET/CT显像参数与NEN病理级别存在显着相关性,对病理活检取材有一定指导意义。联合显像在具备各自显像优势的基础上,可以使敏感度获得一定提升,但特异度下降。延迟后TBR提高可以增强诊断信心,且NEN病灶RIG显着高于非NEN病灶,但延迟显像价值尚待进一步探讨。

陈英男[9](2020)在《肝部分切除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肝内外胆管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难度和效果,因结石发生的部位及其所引起的继发性肝脏、胆管病理改变而明显不同。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将右肝内胆管结石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1、右肝内胆管结石就其发病部位、病理改变、手术治疗方法等方面来讲,其复杂性及治疗难度明显高于左肝内胆管结石,更不同于胆总管结石或胆囊结石;2、由于右肝胆管结构更为复杂、且变异较多,相对于其他部位的结石来说,手术治疗后有更高的残石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因而,我们将其作为独立的结石发生部位,来进行重点的分析研究。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在右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主要适应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右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1 16例,分别接受了肝切除术和非肝切除术两种不同的术式治疗。分析肝切除术组与非肝切除术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特点、手术治疗方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结石残留率、复发率、综合治疗效果等。重点分析术后结石残留率(RSR)、复发率(CI)与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合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型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Ⅰ型(26例)、Ⅱ型(52例)、Ⅲ型(38例),并按手术方式分为肝切除术组(96例)与非肝切除术组(20例)(胆肠引流术或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三型右肝内胆管结石病例中,肝切除术组96例患者,并发症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漏、腹腔出血等)40.6%;残石率27%;复发率15.7%;优良率71%。非肝切除术组20例患者,并发症率15%;残石率80%0;复发率75%;优良率25%。肝切除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虽然高于非肝切除组(X2=4.706,P=0.03),但其术后残石率(RSR)(P<0.001)、复发率(CI)(P=0.003)均明显低于后者,而且肝切除术组的手术优良率要明显优于非肝切除术组(X2=14.905,P<0.001)。结论:肝切除术在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时有其明确的适应症,对于符合肝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应积极进行肝切除手术治疗。肝切除术前,应积极评价肝功能,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肝脏切除范围,对于病变局限在规则肝段内的病变,应选择规则性肝切除方式,尽量减少手术并发症;应注重术中彩超、术中胆道镜等手术工具的使用,尽可能的降低术后残石率、复发率,确保患者取得更加优良的手术疗效。

陶文鹏[10](2020)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超声内镜特点及诊疗分析》文中提出背景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起源于弥漫性神经内分泌系统分泌细胞中的异质性肿瘤。神经内分泌细胞是一种有缓慢的生长速度以及分泌各种肽激素和生物胺能力的一大类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散布全身各处,因此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分布于全身不同的解剖位置,但最常见的是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脏器,超过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半数。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多为散发,其确切病因仍在研究中,考虑遗传因素可能与其发生相关。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的诊断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因为这些肿瘤具有多种通常是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如进食哽咽、腹部疼痛、腹部包块、便血、肠梗阻等,这些临床症状大多与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目前,有一半以上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是在成像诊断检查或是因其他适应症而进行的内窥镜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的,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局灶性病变可能很小且通常位于非典型位置而不易被发现。因此,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成像诊断对于确定原发灶的位置、疾病的分级、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治疗效果的监测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认识和诊疗手段的提高,对其病理特点、治疗方式选择及术后并发症、预后的研究颇见成效,但鉴于其发病率较低,且种类繁多,其诊断仍是第一要务,没有一种单独的成像方法是足够的,因此,为了准确诊断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应结合多种成像诊断并结合其形态及功能进行评估。随着近年来超声内镜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师对于超声内镜的认识和操作水平不断提升,因其直观性和可操作性较强,超声内镜对消化道病灶的精准诊断得到认可,也使内镜医师能够更好地结合超声影像对GEP-NENs进行位置、层次、大小、边缘等方面的评估,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内镜下微创治疗也因其优势性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成为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而在内镜下治疗前对病灶进行超声内镜的评估,能够更直观的评估病灶情况,规避术中风险,提高病灶的完整切除率,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目的探讨不同成像诊断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不同成像诊断的优缺点及超声内镜的优势性,同时总结治疗手段,分析超声内镜下病灶的完整切除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评价超声内镜在胃肠神经内分泌瘤内镜治疗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9例病理确诊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研究:(1)一般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分布及其分级。(2)回顾性分析其成像诊断资料,整理其影像学表现及特点,分析其优缺点。总结治疗手段,完整记录内镜治疗患者的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的资料。(3)使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及四格表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9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中,男性为110例,女性为89例,平均年龄为54.37±7.58岁(范围在22-67岁),根据其病理分期分级为:G1期80例(40.2%),G2期40例(20.1%),G3期79例(39.7%)。影像学检查以超声内镜为首选,CT和MRI可作为疑似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的检查方案,其对远处转移病例有一定诊断意义。治疗上多选择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放化疗,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因其解剖学位置大多选择手术、药物或放化疗治疗,胃肠神经内分泌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I-NENs)大多选择内镜下治疗,共115例,对其术后切缘进行病理学检查,共有68例达到完整切除,大部分为肿块<10mm,位于粘膜层的G1期胃肠神经内分泌瘤(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其术中穿孔、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共有术中穿孔2例,术后迟发性出血5例,及时有效处理并发症后均未追加手术治疗。结论1.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在不同影像检查中具有一定特异性。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定位上超声内镜较其他影像学检查存在优势。2.根据其成像诊断明确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级,对其治疗手段选择具有指导意义。3.胃肠神经内分泌瘤在超声内镜指导下进行治疗,能够提高内镜治疗的完整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更好的预后效果。

二、重视肝脏的影像学检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肝脏的影像学检查(论文提纲范文)

(2)肝脏良性肿瘤外科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方法和资料
    2.1 资料来源
    2.2 外科治疗方法
        2.2.1 术前检查及准备
        2.2.2 手术步骤
        2.2.3 术后处理
        2.2.4 出院标准
    2.3 观察指标
        2.3.1 术前资料
        2.3.2 术中资料
        2.3.3 术后资料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情况
    3.2 OH组与LH患者术前资料比较
    3.3 OH组与LH患者术中术后资料比较
    3.4 OH组与LH患者术后实验室资料比较
    3.5 亚组间OH组与LH患者术前资料比较
    3.6 亚组间OH组与LH患者术中术后资料比较
    3.7 两亚组间LH组与OH患者术后实验室资料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影像学检查和术前诊断
    4.2 手术治疗指征及方法
    4.3 术中出血与手术时间
    4.4 术后并发症
    4.5 术后实验室指标与住院时间
    4.6 不足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3)基于影像组学评价肝泡型包虫病组织特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能谱CT肝泡型包虫病功能成像与PET/CT的对比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肝泡球蚴MRI影像特征与FDG-PET/CT代谢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磁共振扫描方法及参数
        1.3 PET/CT扫描方法及参数
        1.4 图像分析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MR影像组学对肝泡型包虫病生物活性预测模型的初步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4)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筛查和诊断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2.2.1 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US)
        2.2.2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2.2.5 穿刺活检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
    2.4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2.4.1 肝癌标本处理和取材
        2.4.2 病理学诊断要点
        2.4.3 肝癌病理学诊断报告
    2.5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3 分期
4 治疗
    4.1 肝癌的外科治疗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4.1.2 术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4.1.3 肝癌切除的适应证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4.1.5 手术切除技术
        4.1.6 术前治疗
        4.1.7 术后治疗(术后转移复发的防治)
    4.2 肝移植术
        4.2.1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4.2.2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4.3 局部消融治疗
        4.3.1 常见消融手段包括
        4.3.2 基本技术要求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4.3.3 对于直径≤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4.3.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4.4.1 TACE的基本原则
        4.4.2 TACE的适应证
        4.4.3 TACE禁忌证
        4.4.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53](证据等级3)
        4.4.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4.6 TACE治疗的疗效评价
        4.4.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47]
        4.4.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4.4.9 TACE治疗注意点
    4.5 放射治疗
        4.5.1 外放射治疗
        4.5.2 内放射治疗
    4.6 系统治疗
        4.6.1 一线治疗
        4.6.2 二线治疗
        4.6.3 其他治疗
    4.7肝癌破裂治疗
附录
    附录1证据等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
    附录2肝癌的新型标志物与分子分型介绍
    附录3原发性肝癌及相关病变的诊断名词(参照2019版WHO分类标准)[237]
    附录4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报告模板
    附录5门静脉癌栓分型
    附录6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进展
    附录7肝癌外放射治疗正常组织具体耐受剂量参考
    附录8正在进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关的研究
    附录9《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编写专家委员会

(5)肾上腺偶发瘤患者78例临床诊治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注释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一般资料
    1.4 临床症状和体征
    1.5 肾上腺内分泌检查
    1.6 影像学检查
    1.7 围术期准备
    1.8 手术方式
    1.9 术后随访
    1.10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和病理结果
    2.2 AI检出原因
    2.3 影像学检查
        2.3.1 影像学对AI的定位诊断
        2.3.2 影像学对AI的定性诊断
        2.3.3 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CT值比较
    2.4 内分泌检查
        2.4.1 AI的内分泌功能分类
        2.4.2 AI内分功能比较
    2.5 手术治疗
    2.6 AI的不同分类与直径的关系
3 讨论
    3.1 肾上腺偶发瘤的流行病学
    3.2 AI的病理类型
    3.3 AI的内分泌功能
    3.4 AI的影像学检查
    3.5 AI的外科治疗
    3.6 AI分类与直径的关系
    3.7 本研究局限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肾上腺偶发瘤的诊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等情况

(7)15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入选标准
    2.2 资料收集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般资料
    3.2 实验室检验指标
    3.3 影像学检查结果
    3.4 肝脏组织学结果
    3.5 单纯A1H和AIH-PBC重叠综合征临床资料比较
    3.6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和非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3.7自身免疫性肝炎是否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3.8 治疗情况
第四章 讨论
    4.1 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合瓶
    4.2 实验室栓验及自身抗体
    4.3 肝脏组织学
    4.4 单纯AIH和AIH-PBC重叠综合征
    4.5 自身免疫性肝炎硬化临床资料
    4.6 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胆囊结石临床资料
    4.7 治疗情况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68Ga-DOTATOC与18F-FDG PET/CT联合显像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68)GA-DOTATOC在国人正常组织器官的分布特点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68)GA-DOTATOC与~(18)F-FDG PET/CT联合显像及双期显像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68)Ga-SSA/~(18)F-FDG PET/CT 联合显像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肝部分切除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超声内镜特点及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重视肝脏的影像学检查(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J]. 施国明,黄晓勇,任正刚,陈漪,程蕾蕾,杜世锁,方艺,葛宁灵,李爱民,李苏,李晓牧,卢倩,陆品相,孙建方,王汉萍,魏来,徐立,杨国欢,曾昭冲,张岚,张力,赵海涛,赵灵,赵明,周爱萍,刘荣乐,刘新会,伍家鸣,张莹,樊嘉,周俭,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1(12)
  • [2]肝脏良性肿瘤外科诊疗分析[D]. 罗来辉. 南昌大学, 2021(01)
  • [3]基于影像组学评价肝泡型包虫病组织特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D]. 任波.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4]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传染病信息, 2020(06)
  • [5]肾上腺偶发瘤患者78例临床诊治回顾性分析[D]. 张海航. 河南大学, 2020(02)
  • [6]肝细胞肝癌全程多学科规范化管理:华西医院多学科专家共识(第二版)[J].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癌MDT团队,严律南,文天夫.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09)
  • [7]15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征分析[D]. 王变鹤. 山东大学, 2020(02)
  • [8]68Ga-DOTATOC与18F-FDG PET/CT联合显像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D]. 赵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9]肝部分切除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的研究[D]. 陈英男. 山东大学, 2020(09)
  • [10]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超声内镜特点及诊疗分析[D]. 陶文鹏.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注意肝脏的影像学检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