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随机区间落影的模糊统计对油松抚育间伐年龄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王彬[1](2021)在《贝叶斯框架下秦岭松栎林更新、进界与枯损不确定性建模》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更新、进界与枯损的模拟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未来森林群落的演替及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过程,是林分生长预测和森林经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森林更新、进界与枯损的变化过程受到竞争因子、立地因子、环境因子、人为干扰等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随机过程,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因此,森林更新、进界与枯损的模拟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建模与不确定性研究中的难题。如何定量评价模型预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阐释模型参数对预测不确定性的贡献及意义有助于提升对森林生态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认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模拟和经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以秦岭松栎林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森林更新(包括幼树树高生长)、进界与枯损模型,研究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阐释影响更新、进界与枯损的主导因子及其不确定性。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以泊松(Poisson)模型、负二项(negative binomial,NB)模型、零膨胀泊松(zero-inflated Poisson,ZIP)模型和零膨胀负二项(zero-inflated negative binomial,ZINB)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的秦岭松栎林天然更新模型。结果表明:ZINB模型优于其他模型,适用于更新数据过度离散和零数据过多条件下的更新模拟。林分总断面积、光截留、生长季最低温和坡位是影响松栎林中油松天然更新的最关键因子;而林分总断面积、坡向与海拔的组合(CE)、年均温、最热季节降水量是影响锐齿栎天然更新的最关键因子。油松和锐齿栎更新模拟中立地因子相关的参数传递的不确定性高于竞争因子和气候因子,可作为未来研究中进一步优化的主要目标。油松天然更新数量与生长季最低温和最干季节降水量正相关,与最干季节均温负相关;锐齿栎天然更新数量与年均温、生长季最低温和最热季节降水量正相关,与最干季节均温负相关。油松和锐齿栎的天然更新数量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降水。(2)以秦岭松栎林地带性树种油松幼树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油松幼树树高层次模型,分析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来源,阐释模型参数对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的贡献及其意义,为提高幼树建模的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抽样方法估计模型参数的联合后验分布,量化模型预测误差的不确定性、输入变量(自变量测量误差)的不确定性及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结合贝叶斯统计框架和全局敏感性分析技术,量化每个参数或参数组合传递到模型输出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区间包含了97%的观测点,可较准确覆盖模型中观测数据的随机误差。油松幼树树高5年生长量模拟中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是模型预测误差的不确定性,占总体不确定性的51%;其次是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占43%;不确定性比例最小的是输入变量即自变量(树冠竞争因子、光截留)测量误差的不确定性,仅占6%。对油松幼树树高预测不确定性贡献最大的是树冠竞争因子相关的参数,占参数总体不确定性的64.87%,其次是坡度和光截留相关的参数,分别占15.88%和10.02%,与树高相关的参数仅占1.78%,其他参数贡献的不确定性低于1%。油松幼树树高5年生长量与树冠竞争因子、光截留和坡度呈负相关,与当前树高正相关。结合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得出,参数不确定性越高,其相关的变量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越不显着。(3)林分进界是描述林分动态变化的主要因子,然而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调查间隔期内可能有大量的样地没有发生进界现象,即存在高比例的零数据,其预测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以秦岭松栎林为例,采用固定样地连续观测数据构建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松栎林进界模型。并与全局敏感性分析相结合量化模型中不同来源的不确定性,即模型形式、参数和输入数据(模型随机误差)的不确定性,并阐释每一个参数对模型预测不确定性的贡献及意义。结果表明:ZINB模型在油松和锐齿栎进界模拟中均表现出最高的模拟精度。油松和锐齿栎的进界数量与林分总断面积负相关,与树种密度和地位级指数正相关。锐齿栎树种的进界优于油松,尤其是在锐齿栎树种密度高且立地条件好的林分中具有更大的进界优势。油松树种的进界更多依赖于低的林分断面积,其次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进界数量才有可能接近或大于锐齿栎。油松进界模拟中林分总断面积相关的参数所贡献的不确定性最小,树种密度和地位级指数相关的参数所贡献的不确定性较大;而锐齿栎进界模拟中与树种密度相关的参数所贡献的不确定性最小,林分总断面积和地位级指数相关的参数所贡献的不确定性较大。(4)以秦岭松栎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样地连续复测数据构建基于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的油松和锐齿栎的贝叶斯枯损模型,阐释影响林分枯损的主导因子及其不确定性。结果表明:ZINB模型具有最优的预测精度,适宜模拟数据过度离散和零数据过多条件下的林分枯损。油松枯损数量与林分优势高、油松树种数密度、春季平均温度、年平均夏季降水量正相关,与林分平均胸径和最冷月平均温度负相关。锐齿栎枯损数量与锐齿栎树种密度、坡度、最暖月平均温度正相关,与林分平均胸径和年平均夏季降水量负相关。油松枯损模拟中,与油松树种密度、最冷月平均温度和春季平均温度相关的参数传递的不确定性较小,与林分优势高、林分平均胸径和年平均夏季降水量相关的参数传递的不确定性较大。锐齿栎枯损模拟中,与锐齿栎树种密度、坡度与坡向的组合(SIC)和最暖月平均温度相关的参数传递的不确定性较小,而与林分平均胸径、年平均夏季降水量相关的参数传递的不确定性较大。研究结果为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动态预测及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总之,森林更新及幼树树高生长、进界与枯损变化过程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建模方法将模型预测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以概率分布的方式表达,从而对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该方法可阐释模型中变量及相关参数对预测结果的意义,进而量化解释数据和模型预测的变异。为森林更新、进界与枯损模型参数校正及模型改进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崔义[2](2020)在《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通用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评价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评价城市森林质量是确定合理的城市森林结构、科学构建城市森林的前提。目前在城市森林景观评价方面已有大量研究,但鲜有对多种类型城市森林通用评价技术的探讨。该研究以位于城区的城市公园风景游憩林、居住区城市森林和位于城郊的郊野公园风景游憩林、城郊山地风景林这4种类型的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分尺度上选取评价指标,利用美景度评价法、专家咨询法、相关系数法等不同的方法对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进行评价并筛选评价指标,构建区域性通用的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林内景观质量进行分级,以期为城市森林结构调控、经营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林分结构与林内景观美景度的关系复杂,不同林分结构指标与城市森林林内景观美景度的相关性不同,在不同美景度等级间的差异显着性也不同。共有16个林分结构指标与林内景观美景度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共有10个林分结构指标在不同美景度等级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2)就4种类型城市森林筛选出15项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线性逐步回归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构建林内景观美景度通用量化模型,其中线性逐步回归模型(SBE1=20.797+2.317U1+10.171U2-15.925U3)是有效的,其R2=0.45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林内美景度进行预测。(3)将美景度(SBE)和林分结构质量综合指数(U)作为聚类指标,对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进行系统聚类,并用TOPSIS法将林内景观划分为4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优质景观、高质景观、中级景观、低质景观。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最优景观的指标特点不完全相同。(4)影响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色彩斑块指数不同。从林内色彩斑块类型来看,一定比例的建筑和树冠有利于林内景观质量的提升,而大量的枝干和枯枝则对林内景观产生负面效应。林分结构通过影响林内色彩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对林内景观质量产生影响。
陈玉玲[3](2020)在《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林业已进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种信息化技术发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人工林经营信息化体系,使得人工林从造林到采伐的经营过程在科学的管理化体系下进行,已成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适地适树和密度控制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两个重要内容,其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研究中最大的问题是经验主观性较大,同时由于人工林培育专家受地域性限制和知识局限性,导致的培育知识的不全面、获取困难也是需解决问题。密度控制研究中许多林业工作者对其经营过程中最优化控制研究经验比较零碎,缺乏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其组装成一个有效实用的体系。因此,有必要深入人工林经营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和密度控制决策方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人工林经营信息化体系,从而推动营造林工作更好地开展。鉴于此,本研究以南方贵州杉木和马尾松典型人工用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小班数据、一类清查数据和解析木数据,开展人工林经营过程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林分密度控制决策和经营效益评估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人工林经营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研究中,利用决策树CART算法从大量数据中自动提取适地适树规则,解决专家系统中宜林性立地规则知识获取和更新维护问题。实现专家系统的造林设计中适地适树规则的智能提取,为造林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撑。(2)人工林经营中密度控制决策研究中,将传统回归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实现人工林经营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中相关模型构建,主要包括地位级指数模型、生长收获模型、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经济效益计算模型等。结果表明利用机器学习在模拟林分生长和林分直径结构方面的预测精度优于传统方法,使用遗传算法在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中更是提高了决策方案求解的运算速度,经济效益计算中在增加了碳汇收益后,与单一木材经济收益相比,杉木最大经济效益年均净现值增长1.36倍,林地期望值增长1.42倍;马尾松最大经济收益分别增加了1.60%(MNPV)和5.41%(LEV)。(3)结合上面的研究,实现人工林培育经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建,对前面构建模型以及算法进行实际应用。重点实现了规则提取编辑导入、林分生长收获效益评估、林分经营密度控制智能设计三个功能模块。
侯贵荣[4](2020)在《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林龄相近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栎类(Quercus dentata Thunb.)次生林为对照,基于林地调查和固定观测的方法获取林分结构(林分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幅、叶面积指数、林分角尺度、林木竞争指数、林木大小比和林层指数)、基于吉县国家生态定位站定位观测设施获取不同林分结构对应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育功能和蓄水减沙功能)等基础数据,对四种林分的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确定急需开展林分结构优化的林分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低效林的判别、分类分级、低效成因以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研究。本文通过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判别出能够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可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解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并量化林分结构因子的调控范围和阈值。本研究拟解决以调控林分密度为主的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关键技术,为实现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精准调控、空间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就林分结构而言,刺槐林、油松林和刺槐×油松混交林等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次生林林分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四种典型林分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林分水平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而垂直结构规律性较弱。混交林各林分结构因子分布特征比纯林更接近于次生林,宜营造混交林。(2)关于水土保持功能,四种典型林分中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次生林土壤保肥功能高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高于氨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次生林蓄水减沙功能优于人工林,混交林地水土流失量相对刺槐和油松较少。四种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急需对人工纯林开展林分结构优化,因刺槐属于速生树种,其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大于油松林,应优先开展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3)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判别及分类分级。根据刺槐林林分结构因子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SWBI,0~10)分布特征曲线,以水土保持功能为导向,本研究将刺槐林划分为正常林分(SWBI为6~10,面积占比为63.59%)和轻度低效林分(SWBI为4~6,面积占比为16.41%)、中度低效林分(SWBI为2~4,面积占比为13.33%)和重度低效林分(SWBI为0~2,面积占比为6.67%),其中,研究区三种低效林总面积占比为36.41%。(4)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三种低效林对水土保持功能有显着影响的林分结构因子类型整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刺槐林轻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树高、冠幅、叶面积指数;造成刺槐林中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树高、角尺度;而造成刺槐林重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树高、林木竞争指数、叶面积指数。不同等级低效林的结构和功能耦合结果还表明林分密度对其余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三种低效林主要林分结构中除了树高因子随低效等级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余结构因子表现为两极分化趋势,不合理的林分结构配置造成了低效刺槐林。此外,在研究区气候条件持续暖干旱化、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低的综合影响下,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也每况愈下。(5)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轻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698株·hm-2,树高=11 m,冠幅=7.52 m2,叶面积指数=2.35;中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529株·hm-2,郁闭度=0.66,树高=9.86m,林木竞争指数=2.14,角尺度=0.62;重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459株·hm-2,郁闭度=0.61,树高=9.39m,林木竞争指数=2.03,叶面积指数=2.1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低效刺槐林优化后可比优化前其水土保持功能有望分别提高0.86倍、3倍和6倍,对不同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进行验证,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可接受用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值的估算(APE<10%)。实践中,林分密度是容易直接调控的因子,而树高、冠幅、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林木竞争指数和角尺度是不易直接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又通过三种低效刺槐林的主要林分结构影响因子与林分密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林分密度实现其余林分结构因子的优化,并提出了不同程度低效刺槐林优化后的林分密度建议。(6)本研究通过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资源和土壤养分资源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对低效林适宜林分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晋西黄土区刺槐林适宜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400~1700株·hm-2之间。为了保证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应将刺槐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曹志[5](2020)在《基于森林健康的林分结构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省海东黄土地区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西北地区植树种草活动”,后经数期后经数期“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形成了目前基本绿化面积的人工林。这期间的造林设计,主要采用未修订前的“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采用用材林的林分结构设计,纯林设计横平竖直;本世纪初,中国林业开始分类经营后,将西北大面积的人工林和次生林划归为生态公益林,历经近20年封禁管理,由于缺乏抚育管理,随着林木的生长,导致现有的林分郁闭程度、林分密度、树种组成和年龄组成极其不合理,人工林结构和功能单一及稳定性较差,病虫鼠害等问题不断出现,大多数森林健康状态逐渐下降。本研究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的闇门滩、塔尔沟、杨家寨三个地区的生态公益林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森林健康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三个研究区的森林进行健康评价,根据森林健康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适合各地区提升森林健康等级的目标林分,选取两个典型样地进行结构调控,总结提出适合闇门滩、塔尔沟、杨家寨的林分结构调控技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所选取的22项健康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利用综合指数法确定32块林地的计算并确定健康等级,评价结果整体表现为:生长在阴坡的中龄混交林最健康;阔叶纯林比针叶纯林更健康,中龄林比幼龄林和成熟林更健康,生长在阴坡的林分要比生长在阳坡的林分更健康。(2)通过对三个研究区的森林健康状况分布图研究得出:闇门滩主要以亚健康状态的林地为主,占比81.33%,面积为98.21 hm2;塔尔沟处于健康状态以上的林地面积为92.92 hm2,占比高达94.9%;杨家寨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林地占比为46.4%,面积80.94 hm2;三个研究区处于健康等级以上的林地面积为195.55 hm2,占闇门滩、塔尔沟和杨家寨林地总面积的49.7%,占比最多,研究区森林总体呈现健康状态。(3)准则层指标健康得分情况为:林分结构(0.2965)>立地条件(0.1328)>林分抵抗力(0.0923)>林分生产力(0.0731)。影响该研究区森林健康的主要原因体现在:林分密度过大,树种组成单一,从而使林地的土壤含水量低下,林分生产力降低,抵抗力差。(4)典型林地进行结构优化调控措施:对1号青海云杉林进行两次调整,将1号林地由均匀分布调整到随机分布,平均混交度由0.0192提高的0.4706,由原来的近乎零度混交转变为中度混交。13号林地的平均角尺度由0.3619调整为0.3334,将13号林地由团状分布调整到随机分布,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从0提高到0.5868,由零度混交转变为强度混交。(5)依据森林健康评价结果筛选出结构调整的目标林分,结合典型林地的调控措施,提出相应的结构调控原则,合理的确定目标树和干扰木,依据林地的合理密度进行干扰木的采伐;对经过采伐后的林地中,按照随机分布的形式配置其他树种,主要的配置形式:青杨纯林配置青海云杉;云杉纯林配置白桦;白桦纯林配置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配置柠条;柠条灌木林配置祁连圆柏。
孟岩[6](2020)在《泰山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及森林健康评价》文中指出泰山森林植被是我国华北地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物群落的典型代表,其保护和管理意义重大。泰山森林大多数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营造的人工林,尽管当时的短时间大面积造林对于快速绿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限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和种质资源的制约,造林以纯林为主,树种主要选择了松类(Pinus)(主要是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栎类(Quercus)、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且造林密度大,林分组成结构不尽合理。加之现今泰山的人工林基本已经达到了成熟林甚至过熟林阶段,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下降,当遇到虫害、极端逆境等外在影响时,往往会出现严重受害甚至大片死亡现象。泰山森林亟待进行健康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营林。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泰山国有林场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进行跟踪调查,探讨林分分布动态变化规律及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进而评价泰山森林健康水平并找到主要制约因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营林措施建议。以泰山国有林场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影像,开展了人工林林分分布的动态变化研究并结合研究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森林健康评价。(1)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了2000年及2016年的多光谱Landsat影像数据。应用empirical rotation校正模型对2000年及2016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地形光照校正,降低山区地形阴影的影响;(2)搜集研究区2000年的泰山林场各管理区森林资源现状图(纸质),通过在影像上加载各管理区边界线,并将遥感影像中的山脊、山谷走向和明显地物标识与纸质版森林资源现状图相结合,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平台下手动画出2000年的主要林分分布样本;2016年的林分分布样本来源于研究区基于ArcGIS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通过对树种结构和优势树种两个属性进行同时选择而获得;(3)分别应用2000年的Landsat7 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影像及2016年的Landsat 8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影像(其中每一年份应用4期影像),在地形光照校正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并在GIS系统下处理的样本数据,应用随机森林RF(Random Forest)分类器对研究区2个年份的林分组成及分布进行研究,得到研究区2000年及2016年的四类主要林分分布图;(4)在ArcGIS10.1下,将2000年及2016年的林分分类结果由栅格格式转化为矢量格式,并进行空间叠加,通过建立新的属性字段,对2000年和2016年的树种代码进行对比,将树种代码未发生变化的区域删除,保留变化的区域,得到研究区跨度16年的优势树种林分分布变化结果图;(5)通过对林分变化明显的区域设置样地,对样地进行详细外业调查,研究了泰山人工林林分分布变化的规律及驱动机制;(6)在欧空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官网下载Sentinel-2A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对泰山森林的植被健康程度进行遥感反演,获得森林植被健康程度指标因子;(7)将通过Sentinel-2A数据提取的指标因子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提取的指标因子结合起来,通过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对泰山森林进行健康评价。本研究探讨了泰山主要人工林林分类型(松类人工林、栎类人工林、刺槐人工林和侧柏人工林)分布变化的规律及驱动机制,并进行了森林健康评价。通过在ArcGIS软件下对研究区2000年及2016年的分类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得到研究区跨度16年的林分分布变化结果图。通过GIS的统计功能表明,经过16年的变化,研究区松林和刺槐林是面积变化较大的两个林分类型。松林占整个泰山森林的比例由55.69%下降到50.22%,下降的百分比高达5.47%;侧柏林面积有一定的下降,下降百分比为0.60%;刺槐林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0.15%上升到2016年的13.75%,上升比例为3.60%;栎林面积也有一定的增长,上升比例为1.77%。总体趋势是阔叶林面积不断增加,针叶林面积缩小。在获得主要林分动态变化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样地调查分析树种分布变化的原因及内在驱动机制。4类林分分布动态的内在驱动机制是阔叶树种通过种间竞争逐步使针叶树种变为树下树,长势衰退甚至死亡,在山体的阳坡阔叶树种入侵针叶树种较山体阴坡严重,但人为活动有目的地对阔叶树种的生长进行干预可以减缓阔叶树种的扩张进程。同为针叶树种,松类减少的速度大于侧柏。同为阔叶树种,当栎林处于刺槐林上坡位时会出现栎类侵入刺槐林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应用2016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并结合同期的哨兵-2A(Sentinel-2A)遥感数据提取出反映泰山森林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在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获得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在GIS系统中对泰山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优质等级森林面积(81.69hm2)和健康等级森林面积(2670.48 hm2)仅占到泰山森林总面积的23.46%,60.65%的泰山森林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等级的森林面积为1864.74 hm2,占泰山森林总面积的15.90%,其中含96.92hm2极不健康森林,即超过3/4的泰山森林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本研究认为影响泰山森林健康的主要因素为造林时树种选择单一且并未完全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开展造林,在林业经营过程中反复下层疏伐和割灌,导致大部分森林为单层林,此外气候条件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及降水减少也是影响泰山森林健康的一个制约因子。对泰山林场下一步开展营林活动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逐步调整林分结构,在坡度陡、土层瘠薄、水分含量低等立地条件极差的区域的退化油松林可逐步间伐,营造灌木林;二是及时疏伐,降低林分密度,促进天然下种更新,营造异龄林、复层林;三是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引进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避免大面积纯林;四是针对气候条件变化有规划的引入抗旱性较强的树种。
郑学良[7](2020)在《辽东水源涵养林结构对涵养水源功能影响及健康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水源涵养林在涵养水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已开展较多研究和探讨,但在辽东地区林分结构对涵养水源功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明晰。本文以辽东大伙房水库典型水源涵养林为对象,研究水源涵养林结构特征、涵养水源功能特征,并运用通径分析分析林分结构对涵养水源功能的影响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完善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具有功能导向的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以期为水源涵养林经营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林分健康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大伙房水库水源涵养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红松(Pinus korai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针阔混交林(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5种典型水源涵养林林分结构特征,结果显示:3种针叶纯林株数随胸径、树高和冠幅面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正态分布,刺槐林呈双峰分布,针阔混交林呈倒“J”型分布,且小于其他4种纯林。所选样地林下草本共39科78属89种;草本生物量与4个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P<0.05);落叶松林发育后期草本丰富度指数(R)基本稳定,多样性指数(H)随林龄增加而减小。3种针叶林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长势处于中庸到劣势,林木竞争指数在1.14—1.93,比刺槐林和针阔混交林差。(2)5种林分林冠平均截留率大小排序为:刺槐林>针阔混交林>红松林>落叶松林>油松林,变化范围在15.46%—27.43%。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以针阔混交林最大,变化范围在13.61—27.21 t/hm2;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存在显着的对数函数关系:Q=alnt+b(R2>0.86)。不同林分土壤初渗速率相差较大,稳渗速率以针阔混交林最大。(3)对林分涵养水源功能定量综合分析显示:不同林分涵养水源功能综合分值在0.56—1.01之间,大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刺槐林>落叶松林>红松林>油松林。(4)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探究林分结构与涵养水源功能关系发现:林分结构对涵养水源功能有一定影响,尤以林分密度、林分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等因子影响较大。构建水源涵养林结构与涵养水源功能耦合模型,并计算其标准偏差(RSD)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信度较高。(5)运用综合指数法,在常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基础上加入涵养水源功能,确定“系统活力―组织结构―系统恢复力―水源涵养”4个准则层,以及19项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样地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3种状态,健康指数值平均为5.86,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同林分大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刺槐林>落叶松林>红松林>油松林,健康值较低的林分需加强经营与改造。
管惠文[8](2020)在《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低质低效林结构及生态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屏障,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由于早期的不合理经营和过度采伐,林区形成大量的低质低效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使得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和提升,但整体而言,森林资源质量依旧低下,生态环境功能仍然薄弱。本论文在大兴安岭林区选取三种典型低质低效林进行诱导改造,分析诱导改造后生态环境的恢复状态,以期掌握不同低质低效林经诱导改造后的生态环境恢复动态过程,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和林分质量,为大兴安岭林区低质低效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参考,促进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提升。本文以大兴安岭针阔混交林、蒙古栎林和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带宽的带状改造,包括6m(S1)、10m(S2)、14m(S3)、18m(S4),并分别种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西伯利亚红松3种苗木,设置未采伐样地作为对照样地(CK)。同时,在各林分区域内各随机设置5个样地,测定物种名称、树高、胸径、冠幅、位置坐标。对改造样地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层水文效能、枯落物层水文效能、冠层结构、光合作用、物种多样性、保留木和更新木的生长状态指标进行连续观测(2010~2018年),分析不同林分改造样地中各项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以调查期末数据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不同改造样地的生态环境恢复展开综合评价。(1)运用R软件中的数据包分析树高胸径的一元和二元分布特征,利用Winkelmass软件计算三种低质低效林的空间结构参数,结果表明三种林分在未改造时小径级的树木比例高于大径级树木,空间结构呈团状分布,竞争激烈。针阔混交林在树的大小和空间结构特征上没有表现出优势。诱导改造对林分空间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加速林分演替进程。(2)运用指标随时间变化曲线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诱导改造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水文效能的影响。结合枯落物分解模型,分析诱导改造对枯落物水文效能的影响。截至2018年,针阔混交林和白桦林土壤化学性质基本恢复原始状态,而蒙古栎林尚未恢复到改造前状态。改造带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随年份变化而波动,对土壤层水文效能和枯落物分解速率无显着影响。枯落物蓄积量和拦蓄量均随时间变化呈指数函数关系。改造苗木对土壤化学性质无明显影响,对针阔混交林的部分土壤层水文效能指标产生影响,对蒙古栎林和白桦林的土壤层水文效能无显着的影响。不同改造苗木的枯落物分解模型参数存在差异。(3)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诱导改造对三种低质低效林冠层结构参数和林下植被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绘制光合作用参数的日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随带宽增加而减少,截至2018年仍小于未改造样地,带状改造使林分间隙增大,林冠郁闭度低。在14m~18m带宽改造时,林下植被的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较高,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改造苗木对冠层结构和光合参数无显着影响。冠层林隙分数与叶面积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林下植被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正相关,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4)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诱导改造对三种低质低效林物种多样性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状改造对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影响较大,对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影响较小,促进林分内保留木生长,保留树木的生长量偏高。截至2018年,苗木连年生长率和保存率趋于稳定,西伯利亚红松、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的连年生长率都较小,兴安落叶松的保存率较高,红松的保存率较低。(5)本研究筛选出土壤化学性质、林地水文效能、林内光环境、物种多样性、保留木及更新木生长状态5项环境因子的34项指标,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得到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法评价改造方式对各环境因子的影响,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对调查期末各样地的生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限内,针阔混交林未恢复到改造初始状态,白桦林的诱导改造表现出对林分生态环境有一定改善作用。三种林分分别在改造带宽为10m、14m、18m时生态环境最优,但目前仍处在恢复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长期观测加以验证。
王智勇[9](2019)在《抚育间伐强度对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结构及健康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大兴安岭地区的落叶松天然次生林20块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采伐强度为:0.00%~67.25%),通过野外实地作业获取林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空间结构的各项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样地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差异性分析,然后选取上述指标中的24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20块样地的综合得分并进行健康等级划分,最终筛选出最优的间伐强度范围。(1)水平结构中,树种结构由落叶松、白桦组成,各样地落叶松株数平均占比为84.88%,林分直径结构符合天然林生长特点,落叶松径级跨度在6cm~30cm范围内,落在6、8、10、12、14径阶的中小径阶林木数量优势明显。20块样地的Weibull形状参数c值在1.5109~2.6785之间,呈左偏单峰形状。经抚育间伐后,各样地生长结构数据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间伐强度为13.74%的L5样地单株平均蓄积量最大为0.043m3,间伐强度为19.00%的L7样地胸径年均生长量和树高年均生长量最大分别为0.689cm和0.599m,综合来看抚育间伐强度在16.75%~20.86%范围内的抚育效果最佳。(2)垂直结构中,L2~L20样地的林隙分数均大于对照样地L1,随着抚育强度的增加,各样地林隙分数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除L2样地外各样地的开度均大于对照样地L1,间伐强度为67.25%的L20样地林隙分数(9.19%)与开度(9.56%)为最大值;各样地的叶面积指数与平均叶倾角无明显变化规律。采用相邻网格法记录灌木的种类、数量并计算盖度,间伐强度为59.92%的L19间伐样地的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H’)(1.0633)及均匀度指数(J)(0.7670)为最大值;间伐强度为67.25%的L20间伐样地的灌木层多样性指数(H’)(1.3641)为最大值,间伐强度为53.09%的L17样地的灌木层均匀度指数(J)(0.9253)为最大值;间伐强度为59.92%的L19样地的草本层多样性指数(H’)(1.4541)及草本层均匀度指数(J)(1.0489)为最大值。(3)空间结构中,各样地平均混交度在0~0.3727之间,树种隔离程度较低,间伐强度为34.38%的L11样地平均混交度(0.3720)为最大值。各样地平均角尺度分布在0.405~0.563之间,整体趋近于随机分布状态,其中间伐强度为27.85%的L10样地的角尺度(0.563)为最大值。林木大小比数在各个区间内的分布比较均匀,间伐强度为20.86%的L8样地平均大小比数(0.5556)为最大值,不同间伐强度的抚育措施对各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样地的大小分化程度没有显着影响。(4)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样地进行健康评价,结果为:L7(0.841)、L9(0.825、L8(0.821)、L18(0.326)、L13(0.257)、L20(0.238)、L10(0.207)、L17(0.524)、L12(0.386)、L11(-0.062)属于亚健康样地,、L16(-0.085)、L19(-0.109)、L6(-0.139)、L15(-0.249)、L4(-0.267)、L14(-0.337)、L2(-0.361)、L5(-0.458)、L1(-0.643)、L3(-0.896)属于一般健康样地。其中L7样地综合得分最高,表明间伐强度为19.00%时最适宜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林的抚育改造,研究结果能够为后续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抚育经营提供参考和依据。
王智斌[10](2017)在《冠层林隙面积对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文中认为油松(Pinustabulaeformis Carr.)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是中国华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在木材生产、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上世纪80年代营造的大面积人工林,其林分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低下,加之,部分已进入成熟期或近成熟期。因此,如何恢复和重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近自然林经营背景下,开创林隙被认为是一种既能维持林分结构稳定又可以确保树种成功更新,最终实现森林连续覆盖的一种有效培育措施。因此,在本研究中,分别在油松人工纯林(CK(100 m2,林冠下)、L-Ⅰ(0.75 H)、L-Ⅱ(1.00 H)、L-Ⅲ(1.25 H)、L-Ⅳ(1.50 H);H为冠层均高)、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混交林中(CK(100 m2,林冠下)、L-Ⅰ(20-50 m2)、L-Ⅱ(50-100 m2)、L-Ⅲ(100-250 m2)、L-Ⅳ(>250 m2))布设5种不同冠层林隙(简称为林隙)面积等级,深入洞察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的生长和格局分布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油松人工纯林中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1)冠层林隙中发现9种木本植物,包括5种乔木和4种灌木;除油松,其他木本植物仅占全部更新苗的5.12%;林隙与CK之间以及不同面积等级林隙之间的植物多样性格局均无显着变化,说明在油松人工林中开创林隙,在短期时间内不能改变植物的多样性格局。(2)对于林隙形成前已确立的更新苗(REBG)和林隙形成后新确立的更新苗(REAG),林隙面积和林隙区域对更新苗密度无显着性影响,但显着地影响更新苗生长,并且随林隙面积的增大呈现显着增加趋势;苗高最大的更新苗位于L-Ⅲ中,而最低的位于CK中;B区中的更新苗高度显着最高,其平均高度是显着最低的(位于CK中)的2倍多。(3)苗龄、苗高和地径在林隙等级间均呈近似正态分布,并随林隙面积的增加朝向较大尺寸的拖尾变长,说明大面积林隙利于较大范围的更新苗尺寸共存;林隙中较少的小尺寸更新苗可能意味着未来更新会出现断层。(4)分析REBG和REAG的连年高度和地径生长,结果发现,虽然REBG的苗高和地径对林隙的开创具有积极的响应,但不是立即的,而是存在2-4年的时间滞后;REAG一般在更新苗萌发后第2-4年开始在不同面积等级林隙之间出现显着性差异。(5)REAG主要分布在面积小于L-IV林隙的东北方向边缘,而REBG的最高密度主要集中在L-I的中心区域和东南方向边缘、L-IV的东北方向边缘,说明REBG趋向分布在光照充足的区域,而REAG一般分布于边缘木树冠遮阴的区域;最高更新苗苗高的位置,与最高更新苗密度分布的区域几乎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沿着林隙边缘的东北方向进行林隙扩展,可能有利于促进冠层更新。(6)REAG在不同面积林隙尺度上发生聚集分布的频率较REBG的高;REBG、REAG的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并且这两类更新苗之间的空间关联主要为相互独立,这些结果可能是由两类更新苗的光需求差异和林隙中较小的环境异质性所造成的。2.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混交林中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1)林隙中共发现21种木本植物,乔木和灌木更新树种分别有1 1种、10种;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的植物组成百分比在不同林隙中分别为5.23-43.79%、50.96-83.08%;林隙与CK之间的木本植物多样性格局存在显着性差异;L-Ⅳ与其他林隙面积等级之间的木本植物多样性格局也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在L-Ⅰ、L-Ⅱ和L-Ⅲ之间,多样性格局没有发生改变,说明在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中开创一定面积的林隙可以改变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格局。(2)林隙面积对油松、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的密度和生长均具有显着性的影响;L-Ⅰ中的油松更新苗密度(0.89株·m-2)显着地大于其他林隙面积等级的;华北落叶松更新苗密度在L-Ⅰ(2.19株·m-2)和L-Ⅳ(1.81株·m2)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但显着地大于CK中的(0.84株·m-2);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的生长指标,随林隙面积的增加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其中L-Ⅳ中的各生长指标均显着最大,CK中的显着最小;不同林隙区域之间的更新苗密度无显着性差异,但更新苗的各生长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B区的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生长指标显着最大,CK中的显着最小。(3)油松更新苗主要分布在面积小于250m2林隙西南方向上的B区和C区,而主要分布于L-IV的东北和西北方向上的D区,说明随林隙面积的增大,油松更新苗趋向在遮阴环境中分布;油松更新苗苗龄和苗高趋向在光照充足的区域中分布,地径主要以林隙的B区和西北方向上的C、D区最大;随林隙面积的增大,适于华北落叶松更新苗密度分布的区域呈增加趋势,但主要位于林隙东北和东南方向;苗龄较大的华北落叶松更新苗主要位于林隙的B、C区,而苗高和地径的主要分布区域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趋向分布于光照充足的区域。(4)虽然与混交林(3)中的结果几乎一致,但分析距林隙中心不同距离和方向与更新苗密度和生长之间的关系,便于了解适宜更新苗分布和生长的具体林隙位置。(5)在林隙尺度上,油松更新苗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50.98-97.06%),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主要以聚集分布为主(68.63-86.67%),并且聚集分布强度随研究尺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林隙尺度上,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之间均表现为相互独立。(6)除CK的苗龄分布(6.67%的负相关)和L-IV的冠幅生长(2.78%的正相关),油松更新苗的生长在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之间均未检测到显着的空间关联性;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的生长,在面积小于250 m2的林隙中,仅检测到正相关或负相关,而生长在L-IV中的更新苗同时检测到正相关和负相关,并且随研究尺度的增大,负相关逐渐过渡为中性然后呈现为正相关,说明更新苗生长在L-IV的小尺度上相互排斥而在大尺度上相互促进。
二、应用随机区间落影的模糊统计对油松抚育间伐年龄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随机区间落影的模糊统计对油松抚育间伐年龄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贝叶斯框架下秦岭松栎林更新、进界与枯损不确定性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更新模拟 |
1.2.2 幼树树高模拟 |
1.2.3 林分进界模拟 |
1.2.4 林分枯损模拟 |
1.2.5 贝叶斯方法在不确定性建模中的应用 |
1.3 秦岭松栎林更新、进界与枯损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贝叶斯理论与不确定性建模 |
2.1 贝叶斯理论 |
2.2 不确定性与全局敏感性 |
2.2.1 泰勒级数法 |
2.2.2 Sobol指数法 |
2.3 贝叶斯参数估计 |
2.3.1 Metropolis-Hastings算法 |
2.3.2 Gibbs算法 |
2.3.3 算法的收敛性 |
2.4 贝叶斯不确定性分析 |
第三章 森林更新模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建模数据 |
3.1.2 模型结构 |
3.1.3 贝叶斯建模 |
3.1.4 模型评价与验证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模型选择与评价 |
3.2.2 参数收敛性诊断 |
3.2.3 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
3.2.4 更新预测与气候敏感性 |
3.3 讨论 |
3.3.1 贝叶斯框架下四种计数模型的更新模拟表现 |
3.3.2 模型中参数传递的不确定性量化 |
3.3.3 气候敏感性的更新不确定性预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幼树树高模拟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建模数据 |
4.1.2 建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模型评价与验证 |
4.2.2 参数不确定性传递分析 |
4.2.3 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 |
4.3 讨论 |
4.3.1 模型预测中不确定性来源与量化 |
4.3.2 模型的适用性与变量敏感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林分进界模拟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建模数据 |
5.1.2 建模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模型评价及模型形式不确定性 |
5.2.2 模型参数传递的不确定性分析 |
5.2.3 预测误差的不确定性 |
5.2.4 样本量对模型预测不确定性的影响 |
5.2.5 模型预测及其对变量的敏感性 |
5.3 讨论 |
5.3.1 贝叶斯框架下的进界模型的不确定性 |
5.3.2 参数传递的不确定性量化 |
5.3.3 不同变量下林分进界不确定性预测 |
5.4 小结 |
第六章 林分枯损模拟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建模数据 |
6.1.2 建模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模型评价 |
6.2.2 参数不确定性量化及分析 |
6.2.3 模型预测的敏感性分析 |
6.3 讨论 |
6.3.1 贝叶斯框架下的四种计数模型预测能力比较 |
6.3.2 模型中不同参数传递的不确定性量化 |
6.3.3 竞争、立地与气候敏感性的林分枯损不确定性预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7.2 研究结论 |
7.2.1 森林更新模拟 |
7.2.2 幼树树高模拟 |
7.2.3 林分进界模拟 |
7.2.4 林分枯损模拟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通用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城市森林的概念及类型 |
1.2.2 城市森林的结构及其对景观美学质量的影响 |
1.2.3 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城市森林概况 |
2.3 试验地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样地设置、调查与数据收集 |
3.1.1 样地设置 |
3.1.2 样地调查与数据收集 |
3.2 评价指标的初选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评价指标的初选 |
3.3 景观照片拍摄与筛选 |
3.4 SBE评价法 |
3.4.1 评判者的选取 |
3.4.2 评判过程 |
3.5 色彩斑块的提取与计算 |
3.6 数据处理 |
3.6.1 美景度SBE值的计算 |
3.6.2 美景度等级的划分 |
3.6.3 简相关分析 |
3.6.4 逐步回归分析 |
3.6.5 因子分析 |
3.6.6 系统聚类法 |
3.6.7 TOPSIS法 |
3.6.8 差异显着性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城市森林林分结构与林内景观美景度的关系 |
4.1.1 林分结构指标与林内景观美景度的相关分析 |
4.1.2 不同美景度等级间林分结构指标的差异 |
4.2 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指标的复选 |
4.2.2 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4.2.3 林内景观质量通用评价模型 |
4.3 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影响机制 |
4.3.1 林分结构对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 |
4.3.2 林内色彩斑块特征对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 |
4.3.3 林内色彩斑块特征与林分结构的关系 |
4.4 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判定技术 |
4.4.1 林内景观质量的TOPSIS分级 |
4.4.2 林内景观质量判定标准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林分结构与林内景观美景度的关系 |
5.1.2 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定量评价技术 |
5.1.3 色彩斑块特征对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 |
5.2 主要结论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
附录B 城市森林林内景观美景度评价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适地适树宜林性研究进展 |
1.2.2 林分生长与收获预估模型研究进展 |
1.2.3 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2.4 人工林经营效益评估研究进展 |
1.2.5 人工林经营决策系统研究进展 |
1.2.6 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1.1 贵州省概况 |
2.1.2 锦屏县概况 |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2.1 贵州省一清数据收集整理 |
2.2.2 锦屏县小班数据收集整理 |
2.2.3 贵州省解析木数据收集整理 |
2.3 研究涉及理论方法 |
2.3.1 重要概念辨析 |
2.3.2 研究方法 |
3 人工林适地适树宜林性规则研究 |
3.1 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3.2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宜林性立地规则提取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
4.1 地位级指数模型 |
4.1.1 研究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讨论 |
4.2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
5.1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讨论 |
5.2 林分材种出材率的确定 |
5.2.1 树高-胸径模型 |
5.2.2 削度方程 |
5.2.3 林分材种出材率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6 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研究 |
6.1 林分密度效应分析 |
6.1.1 全林分蓄积模型密度效应分析 |
6.1.2 抛物线型密度效应模型分析 |
6.2 抚育间伐技术 |
6.2.1 抚育间伐起始年龄 |
6.2.2 林分抚育间伐强度 |
6.2.3 抚育间伐间隔期 |
6.3 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 |
6.3.1 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建立 |
6.3.2 动态规划模型求解 |
6.3.3 人工林经营过程密度控制遗传算法决策 |
6.4 本章小结 |
7 人工林经营效益评估 |
7.1 人工林经营技术指标 |
7.2 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估 |
7.3 人工林多功能效益评估 |
7.3.1 人工林多功能评价模型 |
7.3.2 人工林多功能效益评估 |
7.4 本章小结 |
8 人工林培育经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建 |
8.1 系统需求分析 |
8.2 系统设计 |
8.2.1 系统流程 |
8.2.2 功能结构 |
8.2.3 数据库设计 |
8.3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8.3.1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规则提取器 |
8.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密度控制决策 |
8.3.3 基于间伐参数的效益评估算法 |
8.4 系统实例 |
8.4.1 规则提取编辑导入 |
8.4.2 林分生长收获效益预测 |
8.4.3 林分经营密度控制智能设计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附件A |
附件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效林研究现状 |
1.2.2 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
1.2.3 刺槐人工林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2.研究区概况 |
2.1 吉县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 |
2.1.4 气候 |
2.1.5 水文 |
2.1.6 植被 |
2.1.7 社会经济 |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气候特征 |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
2.2.5 社会经济 |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
3.2.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
3.2.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目标与调控措施 |
3.3 研究方法 |
3.3.1 标准样地设置 |
3.3.2 林分结构调查 |
3.3.3 水土保持功能定位监测 |
3.3.4 低效林判别及分类分级 |
3.3.5 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分析 |
3.3.6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技术 |
3.3.7 数据处理 |
3.4 技术路线 |
4.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
4.1 典型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
4.1.1 不同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
4.1.2 林分结构整体特征 |
4.2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
4.2.1 涵养水源功能对比分析 |
4.2.2 保育土壤功能对比分析 |
4.2.3 蓄水减沙功能对比分析 |
4.2.4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低效刺槐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
5.1 低效林界定 |
5.1.1 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构建 |
5.1.2 低效林判定 |
5.2 低效林分级 |
5.3 低效林成因 |
5.3.1 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 |
5.3.2 林地土壤水分、养分资源不足 |
5.4 低效林特征分析 |
5.4.1 林分结构特征 |
5.4.2 低效林自然地理分布特征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
6.1 林分结构优化目标分析 |
6.1.1 轻度低效 |
6.1.2 中度低效 |
6.1.3 重度低效 |
6.1.4 优化目标验证 |
6.2 林分结构调控措施分析 |
6.2.1 封山育林 |
6.2.2 抚育疏伐和更替补植 |
6.2.3 适宜林分密度验证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结论、展望和创新点 |
7.1 结论 |
7.1.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 |
7.1.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其林分特征分析 |
7.1.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基于森林健康的林分结构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森林健康的概念 |
1.3.2 森林健康评价 |
1.3.3 林分空间结构的研究 |
1.3.4 结构调控采伐和补植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状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情况 |
2.5 土质情况 |
2.6 植被情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健康评价 |
3.1.2 提出结构调控技术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设置 |
3.2.2 样地调查 |
3.3 技术路线 |
4 健康评价 |
4.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构建原则 |
4.1.2 建立指标体系及概述 |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4.2.2 构造比较判别矩阵 |
4.2.3 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
4.2.4 总的排序选优并做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4.3.1 定性指标标准化 |
4.3.2 定量指标标准化 |
4.4 健康评价模型的建立 |
4.5 森林健康评价等级的划分 |
4.6 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
4.6.1 健康评价结果 |
4.6.2 不同林型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
4.6.3 不同林龄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
4.6.4 不同立地条件的森林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
4.6.5 森林健康状况分布图 |
4.6.6 影响林分健康的具体原因分析 |
5 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
5.1 林分空间结构单元的确定 |
5.2 边缘效应处理 |
5.3 林分空间结构指标 |
5.3.1 角尺度(W_i) |
5.3.2 大小比数(U_i) |
5.3.3 混交度(M_i) |
6 结构调控 |
6.1 青海云杉纯林 |
6.1.1 边缘矫正 |
6.1.2 空间结构单元的确定 |
6.1.3 确定采伐和补植强度 |
6.1.4 确定调控周期 |
6.1.5 采伐及补植措施 |
6.1.6 云杉纯林结构调整结果 |
6.2 青杨纯林 |
6.2.1 边缘矫正 |
6.2.2 空间结构单元的确定 |
6.2.3 确定采伐和补植强度 |
6.2.4 采伐及补植措施 |
6.2.5 青杨纯林调整结果 |
7 结构调控技术 |
7.1 结构调控原则 |
7.2 采伐措施 |
7.2.1 林木类型的划分 |
7.2.2 密度控制 |
7.2.3 采伐强度和调整周期 |
7.2.4 采伐干扰木 |
7.3 补植措施 |
7.3.1 配置形式 |
7.3.2 栽植位置分布 |
7.3.3 补植技术要求 |
8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泰山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及森林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林分分类研究进展 |
1.2.2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及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环境状况 |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2.1.3 研究区林分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数据及数据预处理 |
2.2.2 林分分类及分布动态研究方法 |
2.2.3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林分分布动态结果 |
3.1.1 地形光照校正结果 |
3.1.2 林分分类结果 |
3.1.3 分类精度结果 |
3.1.4 林分分布空间变化结果 |
3.1.5 外业调查结果 |
3.1.6 泰安市气象数据结果分析 |
3.1.7 四类主要林分分布动态驱动机制分析 |
3.2 森林健康评价结果 |
3.2.1 各指标分级结果 |
3.2.2 森林植被健康程度指标遥感反演结果 |
3.2.3 泰山森林健康状况 |
3.2.4 森林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的研究意义及与森林健康的关系 |
4.1.1 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的研究意义 |
4.1.2 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与森林健康的关系 |
4.2 遥感技术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4.2.1 应用陆地卫星数据研究林分分布动态的优势与劣势 |
4.2.2 林分分类方法的选择 |
4.2.3 森林植被健康指数遥感反演的应用 |
4.2.4 遥感技术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
4.3 人类干扰对泰山人工林的影响 |
4.3.1 人类干扰对泰山林分分布动态的影响 |
4.3.2 人类活动对泰山森林健康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辽东水源涵养林结构对涵养水源功能影响及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林分结构研究进展 |
1.2.2 水源涵养林林分结构研究 |
1.2.3 水源涵养林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
1.2.4 水源涵养林结构对功能影响机制研究 |
1.2.5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4 水文条件 |
2.5 土壤状况 |
2.6 植物资源 |
2.7 社会经济条件 |
2.8 大伙房水库 |
2.9 森林资源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标准地设置 |
3.2.2 样地基本信息 |
3.2.3 室内外实验及数据处理 |
3.3 技术路线 |
4 水源涵养林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 |
4.1 林分径级特征 |
4.1.1 不同林分径级特征 |
4.1.2 综合对比分析 |
4.2 林分树高特征 |
4.2.1 不同林分树高特征 |
4.2.2 综合对比分析 |
4.3 林分冠幅特征 |
4.3.1 不同林分冠幅特征 |
4.3.2 综合对比分析 |
4.4 林下草本多样性分析 |
4.4.1 林下草本组成分析 |
4.4.2 林下草本多样性分析 |
4.4.3 林下草本生物量 |
4.4.4 林龄对草本多样性的影响—以落叶松为例 |
4.5 小结 |
5 水源涵养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
5.1 林分大小比数分析 |
5.1.1 油松林大小比数 |
5.1.2 落叶松林大小比数 |
5.1.3 红松林大小比数 |
5.1.4 刺槐林大小比数 |
5.1.5 针阔混交林大小比数 |
5.2 林分角尺度分析 |
5.2.1 油松林角尺度 |
5.2.2 落叶松林角尺度 |
5.2.3 红松林角尺度 |
5.2.4 刺槐林角尺度 |
5.2.5 针阔混交林角尺度 |
5.3 林木竞争指数分析 |
5.3.1 油松林竞争指数 |
5.3.2 落叶松林竞争指数 |
5.3.3 红松林竞争指数 |
5.3.4 刺槐林竞争指数 |
5.3.5 针阔混交林竞争指数 |
5.4 综合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6 不同林分涵养水源功能分析 |
6.1 林冠层涵养水源功能 |
6.1.1 树干径流量分析 |
6.1.2 林冠截留率分析 |
6.2 枯落物层涵养水源功能 |
6.2.1 枯落物蓄积量 |
6.2.2 枯落物持水能力 |
6.2.3 枯落物拦蓄能力 |
6.3 土壤层涵养水源功能 |
6.3.1 土壤物理特性 |
6.3.2 土壤蓄水能力 |
6.3.3 土壤渗透性能 |
6.4 林分涵养水源功能综合评价 |
6.4.1 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
6.4.2 林分涵养水源功能综合评价 |
6.5 小结 |
7 水源涵养林结构对涵养水源功能影响机制研究 |
7.1 研究方法与过程分析 |
7.1.1 通径分析 |
7.1.2 因子筛选 |
7.2 林分结构对林冠层涵养水源功能影响 |
7.3 林分结构对枯落物层涵养水源功能影响机制 |
7.4 林分结构对土壤层涵养水源功能影响机制 |
7.5 林分结构与涵养水源功能耦合模型 |
7.5.1 耦合模型方程表达 |
7.5.2 模型可信度验证 |
7.6 小结 |
8 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 |
8.1 基于水源涵养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8.1.1 评价指标选取 |
8.1.2 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8.1.3 评价指标权重 |
8.2 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方法分析 |
8.3 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与分析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低质低效林结构及生态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诱导改造对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2 诱导改造对森林水文效能的影响 |
1.2.3 诱导改造对森林光环境的影响 |
1.2.4 诱导改造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
1.2.5 诱导改造对物种多样性和林分更新的影响 |
1.3 研究区域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样地设置 |
1.4 研究内容 |
2 诱导改造对低质低效林结构的影响 |
2.1 研究方法 |
2.1.1 样地设置 |
2.1.2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2 三种典型低质低效林的树高胸径特征分析 |
2.2.1 林分的树高胸径一元分布特征 |
2.2.2 林分的树高胸径二元分布特征 |
2.3 三种典型低质低效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2.3.1 空间结构参数的一元分布特征 |
2.3.2 空间结构参数的二元分布特征 |
2.4 诱导改造对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诱导改造对低质低效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2 改造带宽对低质低效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1 改造带宽对针阔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2 改造带宽对蒙古栎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3 改造带宽对白桦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 改造苗木对低质低效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1 改造苗木对针阔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2 改造苗木对蒙古栎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3 改造苗木对白桦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诱导改造对低质低效林水文效能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2 改造带宽对土壤和枯落物水文效能的影响 |
4.2.1 改造带宽对针阔混交林土壤水文效能的影响 |
4.2.2 改造带宽对蒙古栎林土壤水文效能的影响 |
4.2.3 改造带宽对白桦林土壤水文效能的影响 |
4.2.4 改造带宽对枯落物水文效能的影响 |
4.3 改造苗木对土壤和枯落物水文效能的影响 |
4.3.1 改造苗木对针阔混交林土壤水文效能的影响 |
4.3.2 改造苗木对蒙古栎林土壤水文效能的影响 |
4.3.3 改造苗木对白桦林土壤水文效能的影响 |
4.3.4 改造苗木对枯落物水文效能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诱导改造对低质低效林冠层结构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2 改造带宽对低质低效林冠层结构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
5.2.1 改造带宽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
5.2.2 改造带宽对植被光合参数的影响 |
5.3 改造苗木对低质低效林冠层结构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
5.3.1 改造苗木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
5.3.2 改造苗木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5.4 冠层结构和光合参数指标相关性分析 |
5.5 光合参数的日变化情况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诱导改造对物种多样性及林分生长的影响 |
6.1 研究方法 |
6.2 诱导改造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6.3 诱导改造对保留木生长的影响 |
6.4 诱导改造对更新苗木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诱导改造对低质低效林生境恢复效果的评价 |
7.1 综合评价方法 |
7.1.1 主客观综合赋权 |
7.1.2 灰色关联度法 |
7.1.3 模糊隶属函数 |
7.2 诱导改造对森林生境恢复效果的评价 |
7.2.1 诱导改造对土壤化学性质恢复效果的评价 |
7.2.2 诱导改造对林地水文效能恢复效果的评价 |
7.2.3 诱导改造对林地光环境恢复效果的评价 |
7.2.4 诱导改造对林分物种多样性恢复效果的评价 |
7.2.5 诱导改造对保留木以及更新木生长状态恢复效果的评价 |
7.2.6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抚育间伐强度对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结构及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改造对水平结构的影响 |
1.3 改造对垂直结构的影响 |
1.4 改造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
1.5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 |
2 试验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威布尔分布函数 |
2.3.2 物种结构参数测定 |
2.3.3 冠层结构参数测定 |
2.3.4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2.3.5 空间结构参数测定 |
2.3.6 健康评价方法 |
3 抚育间伐对林分水平结构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2 抚育间伐对径级结构的影响 |
3.3 抚育间伐对生长结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抚育间伐对林分垂直结构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2 抚育间伐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
4.3 抚育间伐对物种结构的影响 |
4.4 抚育间伐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抚育间伐对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2 抚育间伐对树种空间隔离程度的影响 |
5.3 抚育间伐对个体水平分布格局的影响 |
5.4 抚育间伐对林木大小分化程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抚育间伐效果的健康评价 |
6.1 评价方法 |
6.2 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 确定健康等级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冠层林隙面积对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人工林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
1.3 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 |
1.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 |
1.5 影响天然更新的因子研究 |
1.5.1 影响油松天然更新的因子研究 |
1.5.2 影响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的因子研究 |
1.6 不同抚育方式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
1.6.1 不同抚育方式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
1.6.2 不同抚育方式对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
1.7 林隙对天然更新影响研究 |
1.7.1 林隙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
1.7.2 林隙对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
1.8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9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树种介绍和研究地概况 |
2.1 树种介绍 |
2.2 研究地概况 |
3 油松人工纯林中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 |
3.1 试验设计 |
3.2 野外调查 |
3.2.1 林隙面积等级设置及林隙选择 |
3.2.2 林隙形成年龄确立 |
3.2.3 林隙区域划分 |
3.2.4 更新苗指标测量 |
3.3 统计分析 |
3.3.1 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格局 |
3.3.2 密度和生长 |
3.3.3 苗龄和尺寸分布 |
3.3.4 连年高度和地径生长响应 |
3.3.5 更新苗在林隙空间上的分布 |
3.3.6 空间点格局分布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冠层林隙面积对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
3.4.2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密度和生长的影响 |
3.4.3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苗龄和尺寸分布的影响 |
3.4.4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连年高度和地径生长的影响 |
3.4.5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空间分布的影响 |
3.4.6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分布格局的影响 |
3.5 小结 |
4 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混交林中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 |
4.2 野外调查 |
4.3 统计分析 |
4.3.1 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格局 |
4.3.2 密度和生长 |
4.3.3 更新苗的密度与生长在林隙空间上的分布 |
4.3.4 距林隙中心不同距离和方向上的更新苗密度和生长 |
4.3.5 空间点格局分布 |
4.3.6 更新苗生长的空间关联性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冠层林隙面积对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
4.4.2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密度和生长的影响 |
4.4.3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空间分布的影响 |
4.4.4 冠层林隙面积对距林隙中心不同距离和方向上的更新苗密度和生长的影响 |
4.4.5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分布格局的影响 |
4.4.6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生长空间关联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5 讨论 |
5.1 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中木本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性格局分布 |
5.2 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中更新苗的密度和生长 |
5.3 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中更新苗的苗龄和尺寸分布 |
5.4 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中更新苗的连年高度和地径生长 |
5.5 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中更新苗在林隙空间的分布 |
5.6 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中更新苗的点格局分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成果清单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应用随机区间落影的模糊统计对油松抚育间伐年龄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贝叶斯框架下秦岭松栎林更新、进界与枯损不确定性建模[D]. 王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通用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评价技术研究[D]. 崔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D]. 陈玉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D]. 侯贵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5]基于森林健康的林分结构调控技术研究[D]. 曹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泰山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及森林健康评价[D]. 孟岩.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7]辽东水源涵养林结构对涵养水源功能影响及健康评价[D]. 郑学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8]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低质低效林结构及生态功能的影响[D]. 管惠文.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9]抚育间伐强度对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结构及健康的影响[D]. 王智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冠层林隙面积对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D]. 王智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