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及华北含油气盆地岩浆活动对碎屑岩的改造与成岩作用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岳庆友[1](2021)在《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成储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深部勘探的进行,渤海湾盆地中生界、古生界等潜山油气藏取得了重大突破,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东部重要的富烃中心,环渤中凹陷构造带中生界火山岩广泛分布且厚度较大,针对潜山的勘探不可避免的要钻遇中生界火山岩地层,由于渤海海域中生界火山岩勘探程度较低,亟待深化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相关描述,刻画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及展布规律,明确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储机理等相关认识,分析储层的主控因素并实现有利目标区预测。本论文在钻井揭示中生界火山岩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岩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刻画了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的展布规律,并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面孔率分析、气测孔渗、X衍射、主量元素分析、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对研究区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储层特征及成储机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获得如下认识。1.火山岩岩性、岩相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火山机构发育模式首次完成了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平面分布。其岩石类型丰富,从基性至酸性、从熔岩至火山碎屑岩均有发现,通过钻井岩心描述、镜下薄片分析以及测井解释图版完成了岩性鉴定并建立了不同岩相的地质-测井解释图版,并结合地震包络线及内部反射特征分析,建立了火山岩相地震标识及地质模式,共识别出6相10亚相,在此基础上共识别出5类火山机构,包括酸性穹窿状火山机构、中酸性丘状火山机构、中酸性层状火山机构、基性盾状火山机构和凝灰岩楔状火山机构。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可划分三个喷发旋回,纵向上具有基性-中性-酸性的演化特征。通过地震剖面的精细刻画,解译了渤中凹陷中生界非连续性火山地质格架。2.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岩作用储集空间主要以气孔、溶蚀孔和裂缝为主,按成岩作用时期可划分为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其中原生储集空间包括原生气孔、杏仁孔、炸裂缝、解理缝和收缩缝,次生储集空间包括基质溶孔、晶内溶孔、脱玻化孔、隐爆岩汁溶蚀孔、粘土晶间孔、构造缝、溶蚀缝。研究区火山岩成岩作用划分为早期成岩作用和晚期成岩作用,早期成岩作用包括挥发分散逸作用、炸裂作用、冷凝收缩作用、脱玻化作用,晚期成岩作用包括充填作用、溶蚀作用、蚀变作用、构造作用、压实作用。3.火山岩储层物性及矿物组成特征火山岩储层物性由好至差排序为粗面岩和粗面质隐爆角砾岩、流纹岩和流纹质隐爆角砾岩、英安岩、玄武岩、凝灰岩,其中优质储层均发育在中酸性火山岩层段。粗面质火山岩和流纹质火山岩中碱性长石含量较高,而英安岩、玄武岩和凝灰岩中粘土含量较普遍较高,通过全岩分析和气测孔渗结果对比来看,长石含量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呈正相关性,粘土矿物含量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呈负相关性。4.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及成储机理本次针对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方面的研究分别采用了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孔径量化表征的实验方法,通过压汞实验孔径分布峰值与核磁共振T2谱波峰对比,将核磁共振T2谱转换为孔径分布,并联合氮气吸附孔径分布实现了火山岩孔隙结构微观量化表征。初步将研究区火山岩孔径分布以50nm和1μm为界限可划分为三个区间,分别对应为微孔(粘土晶间孔和脱玻化孔)、中孔(溶蚀孔)、宏孔(裂缝和杏仁体内孔),并确定了研究区火山岩的储集性能以中孔占主导作用。在火山岩溶蚀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不同岩性的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以及孔隙结构等因素,分别探讨了玄武岩、英安岩、粗面质火山岩、流纹质火山岩以及凝灰岩的成储机理及孔隙结构模式,其中英安岩、流纹质火山岩和粗面质火山岩中富含碱性长石,以溶蚀孔为主,而玄武岩和凝灰岩受粘土矿物的影响,以微孔为主,局部发育中孔和宏孔。在火山岩成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火山机构的地质特征,建立了5类储层地质模式。5.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通过对比产能、物性及储集空间类型,发现研究区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为火山地层旋回界面、火山岩性、岩相及火山机构。整体而言,火山岩有效储层均发育于旋回三界面附近,有利岩性为英安岩、流纹岩及流纹质隐爆角砾岩、粗面岩及粗面质隐爆角砾岩,有利岩相则以中酸性溢流相、火山通道相和侵出相为主。火山机构近源相带为有利目标区,其次为中源相带,远源相带最差。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解析和均方根振幅、波形分类、相干体等地震属性方法刻画研究区火山机构、火山岩相和裂缝等平面展布特征,并联合上述三个要素将火山岩储层划分四类,最终确定了火山岩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研究区断裂带附近。
张园园[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文中认为断裂构造控制着油气的成藏,厘清断裂发育特征是促进油藏增储增产的关键。天环坳陷南段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强烈变形与盆内弱变形的过渡转折区,中-新生界断裂构造十分复杂。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长8段油气富集规律,本文在背景资料搜集与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测井联合连片高精度三维地震的方法,查清了中生界断裂属性特征,明确了断裂类别与构造单元的划分结果,分析了中生代以来的断裂成因与演化机制;结合重点井区实例分析,剖析了长8段油藏的动态形成过程,并提出了断裂-烃源岩-储集体之间的多种配置模式;基于此,探讨了中生代以来主要构造运动的石油地质意义,重点理清了不同规模断裂构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并明确指出了研究区长8段油藏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地质分析法与多种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相结合,明确了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发育复杂断裂体系。除大量高角度裂缝外,北西向、北东东向以及近东西向三组断层十分发育,平面上呈线状延伸、具有走滑性质,剖面上高陡产状、不易识别。中生代以来,断裂先后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的旋回改造与影响,形成了区带级断裂、圈闭级断裂、层组间断裂等,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镇原缓坡带与南部平凉-泾川陡坡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综合地化分析与盆地模拟等结果,明确了长8段油藏由上覆长7段深湖-半深湖相油页岩主力供烃。该套烃源岩于中侏罗世晚期开始生烃,并在早白垩世末达到生油高峰,现今处于中成熟-成熟阶段。通过测井岩性数据统计及钻井岩心观察与描述,阐明了长81重点产油层段发育北东-南西向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微相沉积;砂体虽呈薄层产出,但其几何连通性较好。综合4个重点井区的含油性统计结果,根据断裂组合样式、断距与源-储间距的相对关系,划分了断裂与源储间的配置类型,具体包括源储直接接触地垒式、源储非直接接触地垒式等多种模式。借助烃类包裹体荧光测试、烃类伴生盐水包裹体测温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等,厘定了长8段油气充注起始于晚侏罗世。通过物性与含油显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长81小层原油充注的物性条件。借助岩心及矿物薄片分析测试、X衍射定量检测等,查明了长81储层以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的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现今处于中成岩A期。其中,早成岩阶段的持续压实作用、早成岩B期以来的多次胶结作用是储层加速致密化的关键,对此,采用成岩作用效应模拟的方法恢复了砂岩古孔隙度。进一步结合断裂发育史,将构造演化-储层成岩-原油充注进行匹配分析,总结出长8段油藏形成过程分别为:初始沉积形成、早期低丰度原生岩性油藏形成、中期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发育、晚期较高丰度的分散状次生油藏沿断裂带聚集等四个阶段,指明了早白垩世末期为长8段油藏形成的关键。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均会对延长组油藏的形成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印支运动奠定了研究区基础构造格架,中-晚期燕山运动决定了油气成藏的关键,喜山运动则定格了油藏的最终分布状态。区带级断裂控制了研究区沉积特征及构造格局,圈闭级断裂影响了油气藏类型并决定了烃类有效输导,层组间断裂则主要改善了储层物性。只有富油断裂、结网河道砂体与烃源岩三者在空间上有效匹配,才能共同决定油藏的富集位置和产出程度。就研究区长81小层而言,砂地比大于50%的结网河道砂岩,匹配中等规模的地垒式断裂与源-储配置样式,最易富集高产油藏。
郑健[3](2021)在《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其储层效应》文中认为松辽盆地火山岩储层勘探已经开展20余年,并取得了良好的勘探开发效果。以往火山岩储层研究主要针对火山熔岩,认为火山碎屑岩的储层物性和储集空间演化规律类似于沉积岩。松辽盆地中生界白垩系早期火山活动频繁,发育有多期火山碎屑岩,其中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龙凤山地区和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已有多口探井获得工业气流,证实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勘探潜力巨大。本文基于研究区内12口钻井中钻遇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的代表井段,通过对岩芯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能谱分析等资料的分析,对火山碎屑岩储层进行精细的刻画与表征,识别不同岩性相带的储层发育特征与规律,研究火山碎屑岩储层物性和储集空间演化规律,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主要包括7种岩性,包括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发育2种胶结类型;发育爆发相、火山通道相及火山沉积相等3种火山碎屑岩相5种亚相。研究区内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共发育11种储集空间类型,现存有效储集空间以次生储集空间为主,有效孔隙组合以网状微裂缝加溶蚀孔隙为主。研究区内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共发育有9种成岩作用,经历了早期压实固结成岩→热液流体物质充填→构造作用→基质及斑晶发生溶蚀,次生溶蚀和充填作用普遍存在,但对不同类型火山碎屑岩影响程度和结果有显着差别,充填作用破坏原生孔隙,构造作用及溶蚀作用形成了构造裂缝和溶蚀孔等有效储集空间。结合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资料,总结出研究区内火山碎屑岩储层储集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火山角砾岩类>火山角砾熔岩类>凝灰岩类。火山碎屑岩储层的影响因素包括火山碎屑颗粒粒度、胶结方式、成岩作用与改造。按照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曲线,火山碎屑岩可分为三类,分别为正相关、不相关和V字形相关,意即,中低孔隙度区间二者为负相关,中高孔隙度区间二者为正相关。火山角砾岩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主要表现为正相关性,即渗透率随着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主要由于粒间孔所起的作用。因为粒间孔既贡献了孔隙度,又由于它们彼此间存在一定的连通性,因此也能同时对渗透率有贡献。凝灰岩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常见非相关的关系,表现为渗透普遍较低、且不随孔隙度而变化。原生的粒间孔在埋深压实过程中难以保存,孔隙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次生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溶孔。但由于凝灰岩碎屑颗粒以火山灰为主,在次生溶蚀的同时通常还伴随黏土矿物形成和局部充填作用,从而导致渗透率降低。这就意味着,次生溶蚀作用虽然增加了孔隙度,但没有提高渗透率,火山角砾熔岩类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在中低孔隙范围内通常表现为负相关性,在中高孔隙度范围内表现为正相关性。火山碎屑熔岩的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气孔、粒内孔、溶蚀孔和裂缝;对孔隙度起主要贡献的储集空间为气孔、粒内孔和溶蚀孔,对渗透率起主要贡献的储集空间为具有一定连通性的气孔和裂缝。它们的孔渗关系与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可分为三种端元情况:(1)低孔高渗:原生气孔不发育,溶蚀发育较少,裂缝使得渗透率升高;(2)中孔低渗:充填使原生孔隙降低,溶蚀作用增加新的溶蚀孔,裂缝不发育;(3)高孔高渗:充填作用弱,气孔连通性好。
李弛[4](2021)在《CO2流体活动影响下的砂岩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及孔隙发育机制 ——以莺歌海盆地中新统黄流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莺歌海盆地位于我国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是中国近海典型的高温(地温梯度普遍大于4.0℃/100m)高压(最大压力系数2.3)盆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产区之一。盆地内CO2含量较高,单井CO2相对含量最高可达90%以上。CO2通过盆地内发育的底辟构造及正断层运移至浅部,使得溶蚀作用强度增加,储层物性好于CO2含量低储层,是影响中新统黄流组砂岩储层成岩-孔隙演化过程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莺歌海盆地乐东区与东方区黄流组储层中CO2分布模式存在差异。其中,乐东区黄流组储层中CO2的分布与地层深度相关,深度在3900m以下的储层CO2含量高,3900m以上储层基本不含CO2;东方区单井之间黄流组储层CO2含量差别较大,最高可达75%,含量低的井CO2相对含量最高不超过10%。依据储层受CO2影响程度,将研究区黄流组砂岩储层分为CO2影响储层及未受CO2影响储层两类。通过含烃包裹体岩相学分析、包裹体温度分析、包裹体盐度及捕获压力恢复、铸体薄片显微镜下观察与定量统计、电镜扫描观察、薄片荧光显微分析、阴极发光显微分析、电子探针元素分析、碳酸盐胶结物稳定同位素分析等分析方法,结合单井埋藏热演化史模拟,对上述两类储层的岩石学与物性特征、成岩演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定量恢复CO2影响储层及未受CO2影响储层的孔隙演化过程,结合埋藏热演化史、研究区地震剖面及区域构造背景,构建了CO2影响储层及未受CO2影响储层的埋藏-成岩-孔隙演化过程,分析了CO2影响下的储层成岩-流体充注-孔隙演化过程及孔隙发育机制。结果表明,CO2影响储层及未受CO2影响储层的成岩演化过程存在差异,CO2充注及伴生的超压对压实作用强度及自生矿物溶解-沉淀规律产生影响。未受CO2影响储层由于缺乏超压对原生孔隙的保护,原生孔面孔率随地层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小,其中,乐东区3723m~3900m深度段原生孔面孔率从9.0%下降到0.5%;东方区3125.33m~3900m深度段原生孔面孔率从10.0%减小到3.0%。相对较低的地层压力及贫CO2的孔隙流体使地层中易于沉淀铁方解石(铁方解石:乐东区平均含量7.9%;东方区平均含量1.8%),不易沉淀铁白云石(铁白云石:乐东区平均含量0.2%;东方区平均含量0.1%),且溶蚀作用相对较弱(次生孔面孔率:乐东区4.1%;东方区6.2%),地层中原生及次生孔隙均不发育。CO2影响储层由于超压减弱了的压实作用强度,原生孔面孔率随埋深增大基本不变。其中,乐东区CO2影响储层不同深度上的原生孔面孔率最大值基本保持在2.0%~4.0%,部分层段可达5.5%;东方区CO2影响储层原生孔面孔率最大可达11.0%。CO2流体及高的地层压力使CO2影响储层中的Ca CO3及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度增大,铁方解石及长石易被溶蚀(次生孔面孔率:乐东区5.1%;东方区18.1%),易于沉淀铁白云石(铁白云石:乐东区平均含量1.1%;东方区平均含量2.6%)及硅质胶结物(石英次生加大:乐东区平均0.7%;东方区平均0.4%)。乐东区及东方区沉积-构造演化背景不同,两个地区CO2充注模式及孔隙发育模式存在差异。乐东区位于莺歌海盆地东部斜坡带,区域内深度3900m以下发育较大规模正断层,是区域内CO2运移的主要通道;东方区位于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区域内存在的大规模底辟构造是深部CO2运移到浅部储层的主要通道。深部CO2溶解于高盐度热流体中并通过底辟构造或深大断裂垂向运移至黄流组砂岩储层,改变了储层的成岩环境及孔隙发育过程,导致CO2影响储层中的原生及次生孔隙均较发育,孔隙连通性与物性较好。
王清斌[5](2020)在《渤海海域湖相混积岩中流体活动对储集层质量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渤海海域沙一段广泛发育湖相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积岩,混积岩中发现了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在深埋条件下物性好,产能高。本文以渤海海域沙一段湖相混积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沉积基底岩性条件,沉积水体,白云岩化流体,大气水,晚期二氧化碳流体等对储层的影响作用研究。研究表明,沉积期基底岩性条件影响了水体的矿物质含量,进而影响沉积期微生物的富集程度,对混积岩的厚度,白云岩化程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火山岩岩性基底条件有利于厚层优质混积岩的发育。混积岩中白云岩可划分出泥晶白云石,颗粒包壳白云石,泥晶套白云石,多期孔隙衬垫白云石,孔隙充填非平直晶面白云石,微晶鞍状白云石,铁白云石,连晶白云石共八个类别。对不同类型白云石开展了包裹体测温,电子探针,微区碳氧同位素,U-Pb测年,碳氧团簇同位素Δ47研究。研究表明,泥晶白云石和包壳白云石形成较早;孔隙衬垫白云石形成有多个期次,从浅埋藏期一直到中深埋藏期;粒间充填的晶粒非平直晶面白云石形成较晚;鞍形白云石充填于孔隙最内侧,形成较晚;铁白云石是热液活动的证据,局部发育。混积岩储层中早期微生物白云岩对储层的白云岩化及储层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湖相混积岩储层普遍受到了大气水的影响,在大气水环境下形成了渗流带与潜流带,形成了生屑的大量选择性溶蚀及岩屑、砾石的早期溶蚀,奠定了混积岩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部分构造带幔源CO2活跃,幔源CO2的溶蚀作用显着改善了碎屑岩及混积岩的储层物性,形成了大量非选择性粒间溶蚀孔及岩屑、砾石的铸模孔,并生成鞍形白云石。大气水,白云岩化流体,晚期二氧化碳显示出叠加改造的特点,叠加的结果让储层两极分化,可称为储层演化的“马太效应”。
李哲萱[6](2020)在《新疆北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北部地区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复杂的洋陆转换构造演化信息。长久以来,众多学者通过不同的构造研究手段对北疆构造演化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导致存在大量争议,尤其是关于北疆地区石炭-二叠纪构造环境的认识仍存在诸多分歧。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新疆北东部广泛分布的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灰黑色细粒沉积岩中发现了大量由深源物质构成的岩浆-热液喷流沉积岩(喷积岩)。该岩类成因机制中所蕴含的二叠纪深部岩浆活动特征可为构造背景争议提供新颖的沉积学证据。因此,本文通过宏观岩心观察,微观-超微观岩石学、矿物学、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精细研究,对构成喷积岩的碎屑物质来源和成因机理进行重新解释,探讨了其形成可能代表的构造背景,为该区二叠纪构造背景研究提供新的证据。论文主要获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1.喷积岩以夹层形式广泛产出于芦草沟组灰黑色湖相细粒沉积岩中,具有不同矿物组成及沉积结构,主要包扩热液沉淀成因的喷流岩及主要由深源碎屑组成的喷爆岩两种类型。按照主要造岩矿物不同,喷流岩进一步分为白云质喷流岩及方沸石质喷流岩。按照构成碎屑颗粒主要矿物不同,喷爆岩进一步分为方解石喷爆岩、白云石喷爆岩及透辉石喷爆岩三类。同类型喷爆岩按照碎屑颗粒产状不同,又分为碎斑状喷爆岩及团块状喷爆岩两种类型。2.喷爆岩矿物组成种类单一,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低;碎屑晶质颗粒粒内微裂隙发育。认为构成喷爆岩的碎屑颗粒来源是陆内裂谷欠补偿湖盆背景下、源自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不同性质的岩浆-热液物质流体。即由气、液、固三相共存的物质流沿断裂上涌进入湖底喷流通道,自喷口喷出后,随距离喷口远近,在不同机械搬运方式和驱动力下参与沉积。其本质为热液喷流型深源碎屑沉积岩。3.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显示,构成喷爆岩颗粒的矿物为深部来源,甚至可能有幔源物质加入。方解石及白云石喷爆岩具有与碳酸岩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构成其碎屑颗粒的主要矿物(方解石及白云石)具有岩浆及岩浆期后热液改造特征。全岩Th/U比均远低于地壳平均值,而Sr含量远高于沉积碳酸盐岩,且具有与地幔极为相近的Sr、Mg同位素组成。以上表明构成其碎屑颗粒的方解石及白云石源区与岩浆作用及岩浆期后热液改造作用关系密切。4.由于物质来源及沉积过程不同,喷爆岩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团块状喷爆岩为地球不同深度的岩浆-热液物质自喷口喷出后形成高密度物质流体,在重力流机制下沉积而成,为近喷口产物。碎斑状喷爆岩则以晶质矿物为主,在牵引流作用下沉积形成,为远喷口产物。5.喷爆岩整体含量极少,但分布广泛,且富含深源物质,蕴含着重要的构造背景信息。喷爆岩矿物组成以碱性矿物为主,或为富碱性元素矿物。表明其碎屑物质的来源极有可能与碱性岩岩浆有成因联系。以上信息揭示了新疆北东部地区二叠纪芦草沟组沉积时期有丰富的碱性岩浆及碱性热液活动。该发现也进一步为研究区在二叠纪已进入板内伸展构造演化阶段提供了沉积学证据。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灰黑色细粒沉积岩系中深源碎屑沉积岩的确定,既丰富、深化了细粒沉积岩研究,也为探索深源物质如何参与并影响细粒沉积岩的沉积、成岩作用提供了资料和基础。同时,加强细粒沉积岩中深源碎屑物质研究,还提供了利用深源碎屑分析区域构造背景的新思路,为研究区构造演化阶段判断提供了沉积学证据。同时也有助于突破传统找油气理念,探索深源物质对烃源岩形成的影响。
梁庆韶[7](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事件沉积特征及其耦合关系》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是我国西北的能源基地,也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源头。延长组长7段在湖盆扩张期发育“张家滩页岩”,它是延长组最主要的烃源岩层段。近年来对事件沉积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在大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测年技术,结合事件沉积耦合关系,能够定性、定量的分析沉积演化过程,不仅是沉积学研究领域的创新,对其它相关研究也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地层学、事件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盆地周缘的野外剖面及盆地内部的钻井岩心长7地层中的各事件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并建立可靠的年龄框架,探讨长7各亚段沉积事件发生的时序关系及其耦合关系。通过综合分析,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系统描述了长7油层组地震事件、浊流事件、火山事件和缺氧事件沉积特征。长7段的沉积环境以深湖-半深湖为主,沉积速率低且沉积相对稳定,是陆相湖盆沉积事件研究的理想场所;在长7段中保存有众多事件沉积,如地震事件、浊流事件、火山事件和缺氧事件。地震事件的主要沉积响应是大量的沉积变形构造,可以具体划分出(1)软沉积物液化变形;(2)重力作用变形;(3)水塑性变形;(4)脆性变形等;并建立震积序列,分析震积岩特征与地震强度的关系及其平面分布特征。浊积岩是长7浊流事件的物质表现形式,浊积砂体较细、具有完整、不完整的鲍玛序列、见槽模、沟模、两段式粒度概率曲线和平行于C=M基线的C-M图解等构成长7典型浊流沉积的主要特点,浊积岩以长71最为发育。火山事件的物质表现形式为凝灰岩,综合其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为大陆花岗岩环境;利用SHRIMP锆石U-Pb定年分别测得长7底部、中部、顶部凝灰岩中的年龄分别为243.0Ma、240.3Ma、239.3Ma;长7凝灰岩的平面分布呈北西向展布。缺氧事件在长7地层的物质表现形式为富有机质泥页岩,从测井曲线特征、岩性特征、微观特征识别长7缺氧事件;缺氧事件贯穿于整个长7的沉积过程,长73还原性最强、长72次之、长71最弱;由长7各亚层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平面分布规律可以看出,其缺氧事件的分布规律与长7各期深湖-半深湖环境吻合。2.首次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米兰科维奇旋回天文年代标尺。运用频谱分析法对长7地层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建立长7地层的天文年代标尺,外加SHRIMP所测得的长7底部、中部及顶部的凝灰岩夹层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作为年代控制点,可以获得长7各个事件沉积层的精确年龄:长73的沉积时限为243.0-241.0Ma;长72的沉积时限为241.0-240.125Ma;长71的沉积时限为240.125-239.250Ma;明确长7在时间上归属中三叠世拉丁期,并结合米兰科维奇旋回首次建立了长7油层组天文年代标尺。3.首次系统建立了有时间刻度的长7多种事件沉积耦合模式。垂向上,震积岩、浊积岩、凝灰岩和优质烃源岩互层发育,相互影响。震积岩的发育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长73期的构造活动最强,震积岩也最为发育;浊积岩的形成与地形特征联系紧密,浊流事件可将陆源物质沿一定坡度搬运至深湖地区;凝灰岩的形成与火山事件有关,而火山主要形成于板块交界处,与构造活动有关;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形成于长73期的深湖-半深湖内的缺氧环境。在长73期,主要发育缺氧事件、火山事件,长72、长71期主要发育浊流事件、地震事件;长73期缺氧事件形成的优质烃源岩与长72期、长71期浊流事件形成的大规模浊积岩紧邻接触,形成了良好的“下生上储”关系,为长7致密油的发育创造了条件。在精确的时间标尺下,结合事件沉积的耦合关系,把长7沉积过程定时、定性、定量、全面地精细描述,最终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事件沉积时空组合模式。
李咪[8](2020)在《煤系致密砂岩成岩-孔隙差异性演化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2段为例》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山2段煤系致密砂岩是上古生界气藏的主力含气层段之一,但物质成分多样、微观孔喉面貌复杂、物性变化显着,严重制约了储层质量评价与预测。论文以山2段煤系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储层岩石学特征、微观孔喉特征及成岩—孔隙演化特征研究,以揭示相似沉积相中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及机理,为储层质量评价与优质储层预测提供依据。论文取得以下创新认识:揭示了砂岩的三类孔喉配置模式以及物性响应。根据孔喉配置模式可将砂岩分为三类,Ⅰ类为粒间孔优势型储层,多种喉道类型共存,渗透率普遍大于0.5mD,通常为气层;Ⅱ类为粒内孔优势型储层,主要发育片状、管束状喉道,渗透率普遍大于0.3mD,通常为含气层—气层;Ⅲ类为晶间孔优势型储层,主要发育管束状喉道,渗透率普遍小于0.3mD,通常为干层—含气层。发现了砂岩的孔喉配置对孔隙结构、孔喉半径分布的显着影响。由Ⅰ类至Ⅲ类砂岩,砂岩的平均孔喉半径呈现减小趋势,孔喉的分选性变差;平均喉道半径显着减小,喉道半径分布曲线依次呈现多峰态—低峰值型、双峰态—低峰值型、单峰态—高峰值型特征;总进汞压力曲线的孔隙主导阶段降低、喉道主导阶段增长,反映了喉道对砂岩渗流的控制逐渐增强。揭示了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及形成机理。塑性岩屑主导的压实作用是造成原生粒间孔损失的关键,由于塑性岩屑含量的分布差异,砂岩的压实程度由Ⅰ类至Ⅲ类逐渐增强。泥岩压释水携带有机酸运移至砂岩,使硅酸盐矿物发生溶蚀,而原生粒间孔作为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其分布特征导致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Ⅰ类、Ⅱ类砂岩,且分别以粒间溶蚀、粒内溶蚀为主。由于溶蚀产物难以迁移,溶蚀作用的增孔效应微弱。胶结作用是造成砂岩孔隙损失的第二因素,且具有较强的分异性。黏土矿物胶结是晶间孔的主要来源。建立了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模式。砂岩的原始物质组分(石英骨架颗粒、塑性岩屑、火山岩屑以及黏土杂基)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在研究区特定的成岩环境和成岩流体背景下,砂岩的原始物质组分显着影响了早期压实、胶结作用强度,决定了残余原生粒间孔的分布,进而制约了后期溶蚀、胶结作用的类型及强度,影响了次生溶孔与胶结物的分布,使砂岩形成现今的孔喉配置模式。物源控制与沉积改造,共同决定了研究区砂岩原始物质组分的分布特征;基于该分布特征,结合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模式,可以预测各类砂岩储层的分布。该论文有图100幅,表28个,参考文献273篇。
屈怡倩[9](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石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及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致密油作为我国非常现实的非常规油气,已经实现了商业性开发。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是我国致密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其中延长组长8段油水关系复杂,产量差异明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杂的孔喉结构导致可采收能力差异。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制约因素,是厘清可采收能力的基础工作,目前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多手段联合表征的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在资料搜集及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实验测试对白豹-华池区块以及贺旗-马岭区块长8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埋藏-充注史进行研究;综合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分析,并引入分形理论针对储层孔喉大小、孔径分布及复杂程度进行研究并分类;综合核磁共振、核磁成像以及油水相渗实验对储层流体可动用程度进行研究,并基于生产动态对储层可采收能力进行评价;综合上述研究,分析不同可采收能力储层的孔喉结构差异及造成孔喉结构差异的基础因素,最终建立储层可采收能力与孔喉结构之间的响应关系。白豹-华池区块长石含量较高,绿泥石膜发育,贺旗-马岭区块岩屑含量相对较高,白豹-华池区块的物性整体上优于贺旗-马岭区块;贺旗-马岭区块由于埋藏深度较深,导致储层压实程度更高,溶蚀作用较强,但中晚期胶结程度高,因此受控于沉积及成岩作用的差异,白豹-华池区块现今面孔率更高,粒间孔更为发育。白豹-华池区块高压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以Ⅰ类和Ⅱ类为主,贺旗-马岭区块以Ⅱ、Ⅲ和Ⅳ类为主;恒速压汞曲线白豹-华池区块全部为孔隙主导型,贺旗-马岭区块Ⅲ和Ⅳ类为喉道主导型;白豹-华池区块孔喉特征优于贺旗-马岭区块。联合表征法能克服各种实验手段的缺陷,更真实反映储层孔喉结构全尺径分布特征,基于全尺径孔喉表征结果,由Ⅰ类至Ⅳ类孔喉分布区间收窄,大孔喉为主向小孔喉为主过渡。分形维数可以很好地表征储层孔喉结构复杂程度,分形维数越大,孔喉结构复杂程度越高。基于前述研究成果对孔喉结构分类可得,两个研究区块储层孔喉结构各分为4类,由Ⅰ类至Ⅳ类孔喉结构逐渐变差。储层可采收能力由1类至4类逐渐变差,对应的可动流体饱和度逐渐降低,T1-T2图信号分布面积逐渐减小,相渗能力逐渐降低,驱油效率逐渐降低,日产油量逐渐降低,稳产周期逐渐缩短,白豹-华池区块比贺旗-马岭区块具有更好地生产动态表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孔喉结构的差异。由1类至4类粒间孔含量减小,粒间孔主导逐渐变为晶间孔主导,溶蚀孔含量在前两类较为发育;最大孔喉半径逐渐减小,喉道半径平均值减小,分形维数值增大,孔喉半径减小且孔喉结构复杂程度增加。沉积及成岩是影响孔喉结构的基础因素,由1类至4类石英含量减少,填隙物含量增加,比较显着的差异在于1类以高绿泥石膜含量为特征,2类溶蚀增孔作用强,但压实程度高于,3类易塑变组分含量高,因此压实程度最高,4类发育大量碳酸盐岩胶结物,导致致密无孔。白豹-华池区块压实程度相对较弱,粒间孔保存较好,且长石溶孔发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孔喉结构。
侯晓伟[10](2020)在《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下特有的岩性多样、旋回性叠置沉积产物——煤系,具备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及合探共采的基础和可能,亟需开展创新性探索。本文力求全面地表征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控制效应,探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运移机理及赋存规律,揭示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以沁水盆地太原组–山西组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调研→野外勘探→实验测试→数值模拟→示范工程剖析→理论升华的综合研究思路,以分异–互联储层控气机理调控下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为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凝练出以下主要认识:(1)精细评价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指出了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III型干酪根,整体处于高–过成熟热演化阶段,聚集有机质煤不仅具有相对良好的物性条件,同时具备了极好的生烃潜力,对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潜力起决定性作用。有机–无机组分控制了煤系气储层孔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依据控气作用差异性将全尺度孔裂隙系统(TPV)划分为束缚孔系统(IPV)和自由孔系统(MPV),前者控制了煤系气储层的吸附性能,后者则决定了煤系气储层的渗透能力;(2)深入阐释了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其地质控制效应:创新地提出变孔压缩系数理念并依此反演了深部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响应规律。构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阐述了煤系气运移/传输机理。综合运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优选了煤系气原位含气性评价方案,剖析了原位煤系气含量的地质控制效应,阐明了深部煤系气差异性分段式赋存规律;(3)详实剖析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及共生成藏效应:划分出源–储综合体系叠置配套期、初次生烃高峰期、生烃停滞–动态调整期、二次生烃高峰期和共生调整定型期五个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阶段,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建立了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演化模式并定量评价了煤系气运移和赋存规律的阶段式地质演化过程。揭示了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并剖析了煤系气共生调节机制;(4)系统判识了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时空发育规律并阐明了其地质选择过程:识别出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空间规律性间断式分布特征,划分了煤系页岩气主导型共生气藏、煤层气主导型共生气藏和多元型煤系气共生气藏三类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组合类型。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有效含气层段需要同时兼具优势的生、储、盖组合配置——煤层发育程度决定了有效共生含气层段的发育程度,埋藏条件造就了共生煤系气优势气藏类型的差异性,有机–无机组分与物性特征限制了煤系页岩气和煤系砂岩气的成藏潜力。证实了区内广覆式共生煤系气藏具有气源同源性,揭示了有效含气层段多阶段分异性时空演化的地质选择过程。该论文有图226幅,表19个,参考文献300篇。
二、东北及华北含油气盆地岩浆活动对碎屑岩的改造与成岩作用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北及华北含油气盆地岩浆活动对碎屑岩的改造与成岩作用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成储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现状 |
1.2.2 非常规油气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研究进展 |
1.2.3 火山岩储层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地质背景和开发概况 |
1.3.1 渤海海域中生界构造演化特征 |
1.3.2 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地层及岩性特征 |
1.3.3 研究区火山岩油气开发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论文创新点 |
1.5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火山岩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
2.1 火山岩岩性特征 |
2.1.1 火山岩岩矿学分析 |
2.1.2 火山岩测井识别 |
2.2 火山岩岩相特征 |
2.2.1 火山岩相地质特征 |
2.2.2 火山岩相测井特征 |
2.2.3 火山岩相地震特征 |
2.3 火山机构特征 |
2.3.1 火山喷发旋回 |
2.3.2 火山机构类型及模式 |
2.3.3 火山地层分布规律 |
第3章 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及物性特征 |
3.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3.1.1 原生储集空间 |
3.1.2 次生储集空间 |
3.2 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 |
3.2.1 早期成岩作用 |
3.2.2 晚期成岩作用 |
3.3 不同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 |
3.3.1 孔隙度、渗透率及面孔率分析 |
3.3.2 全岩、粘土含量及主量元素分析 |
第4章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及成储机理 |
4.1 储层孔隙结构实验 |
4.1.1 氮气吸附实验及结果 |
4.1.2 高压压汞实验及结果 |
4.1.3 核磁共振实验及结果 |
4.2 储层孔隙微观定量表征 |
4.2.1 核磁共振孔径分布 |
4.2.2 孔隙结构微观量化表征 |
4.3 火山岩储层微观成储机理 |
4.3.1 差异性溶蚀作用分析 |
4.3.2 粗面质火山岩微观成储机理 |
4.3.3 流纹质火山岩微观成储机理 |
4.3.4 英安岩微观成储机理 |
4.3.5 玄武岩微观成储机理 |
4.3.6 凝灰岩微观成储机理 |
4.4 储层地质模式 |
4.4.1 粗面质丘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4.4.2 流纹质穹窿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4.4.3 英安质层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4.4.4 玄武质盾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4.4.5 凝灰岩楔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第5章 火山岩储层分布规律 |
5.1 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 |
5.1.1 火山地层旋回界面 |
5.1.2 岩性和岩相 |
5.1.3 火山机构 |
5.2 火山岩储层预测 |
5.2.1 火山机构地震识别 |
5.2.2 岩相地震识别 |
5.2.3 裂缝识别及划分 |
5.2.4 典型实例分析 |
第6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裂识别与刻画 |
1.2.2 镇泾地区中-新生界构造特征与演化 |
1.2.3 延长组致密油控藏因素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延长组地层展布 |
2.2.1 小层划分 |
2.2.2 地层对比 |
2.3 长8 段含油性评价 |
2.3.1 测井解释含油性评价 |
2.3.2 录井显示含油性评价 |
第三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识别与刻画 |
3.1 地质分析法识别裂缝 |
3.1.1 野外露头及岩心裂缝观察 |
3.1.2 常规测井结合成像测井识别裂缝 |
3.1.3 钻、录井参数异常识别裂缝 |
3.2 三维地震解释分析法识别断裂 |
3.2.1 三维地震资料品质 |
3.2.2 构造解释流程 |
3.2.3 层位标定及其特征 |
3.2.4 断层解释与刻画 |
3.2.5 层面构造精细解释 |
3.2.6 断裂展布平面预测 |
第四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特征与演化 |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4.1.1 剖面特征 |
4.1.2 平面特征 |
4.2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4.2.1 镇原-西峰缓坡带 |
4.2.2 平凉-泾川陡坡带 |
4.3 中-新生代构造成因与演化 |
4.3.1 盆地基底断裂特征 |
4.3.2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4.4 中生界断裂分级 |
第五章 断裂与源-储配置关系 |
5.1 长7 段烃源岩展布特征 |
5.1.1 沉积背景 |
5.1.2 空间分布规律 |
5.2 长8 段砂泥岩展布特征 |
5.2.1 长8_1小层 |
5.2.2 长8_2小层 |
5.2.3 砂体连通性评价 |
5.3 烃源岩与储层接触关系 |
5.4 断裂与源-储组合类型及模式 |
第六章 长8 段油气成藏过程解剖 |
6.1 静态地质特征 |
6.1.1 井区构造特征 |
6.1.2 地层展布与砂体连通性 |
6.1.3 圈闭及油气藏类型 |
6.2 烃源岩特征与热演化 |
6.2.1 烃源岩地化特征 |
6.2.2 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
6.3 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 |
6.3.1 砂岩储层特征 |
6.3.2 成岩作用类型 |
6.3.3 成岩演化及古孔隙度恢复 |
6.4 构造演化-成岩-成藏匹配关系 |
6.4.1 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间 |
6.4.2 原油充注物性下限 |
6.4.3 油藏动态形成过程 |
第七章 构造控藏作用与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7.1 构造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7.1.1 构造运动对成藏的影响作用 |
7.1.2 断裂构造差异控藏 |
7.2 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7.2.1 砂岩展布状况 |
7.2.2 成藏期储层物性 |
7.2.3 富油断裂发育规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其储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3章 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岩性与岩相 |
3.1 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岩性特征 |
3.1.1 火山碎屑岩分类方案 |
3.1.2 火山碎屑的成分 |
3.1.3 火山碎屑的粒度 |
3.1.4 研究区常见火山碎屑岩岩性类型 |
3.2 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岩相特征 |
3.2.1 岩相分类方案 |
3.2.2 岩相特征 |
3.2.3 火山碎屑岩岩相特征及分布规律 |
第4章 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的储集空间特征 |
4.1 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分类 |
4.2 原生储集空间特征 |
4.2.1 酸性岩 |
4.2.2 中基性岩 |
4.3 次生储集空间特征 |
4.2.1 酸性岩 |
4.2.2 中基性岩 |
4.4 储集空间成因与分布规律 |
第5章 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储层演化方式 |
5.1 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分类 |
5.2 早期成岩作用 |
5.3 晚期成岩作用 |
5.4 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演化 |
第6章 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的储层发育规律 |
6.1 火山碎屑岩物性和微观储集空间发育特征 |
6.1.1 火山碎屑岩物性特征 |
6.1.2 火山碎屑岩微观储集空间发育特征 |
6.2 火山碎屑岩粒度和胶结物对物性的影响 |
6.3 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松南长岭地区典型火山碎屑岩照片及薄片鉴定 |
2 松南梨树地区典型火山碎屑岩照片及薄片鉴定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CO2流体活动影响下的砂岩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及孔隙发育机制 ——以莺歌海盆地中新统黄流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岩-流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2.2 CO_2流体充注特征研究进展 |
1.2.3 莺歌海盆地油气勘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实验及分析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沉积地层特征 |
2.2 盆地构造演化背景 |
2.3 地层温度及压力特征 |
2.3.1 现今温度、压力场 |
2.3.2 古温、压特征 |
第三章 储层岩石学及物性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碎屑成分及砂岩类型 |
3.1.2 填隙物类型及含量 |
3.2 储层孔隙类型与组合、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 |
3.2.1 孔隙类型与组合 |
3.2.2 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_2流体及烃类充注期次与特征 |
4.1 烃类充注的岩相学特征及期次 |
4.2 CO_2流体及烃类充注的包裹体证据 |
4.2.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2 包裹体成分特征 |
4.3 流体充注与储层温度、压力的响应 |
4.3.1 储层流体包裹体温度特征 |
4.3.2 储层流体包裹体捕获压力特征 |
4.4 天然气组分中的CO_2流体充注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储层成岩演化分析 |
5.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1.1 未受CO_2影响储层 |
5.1.2 CO_2影响储层 |
5.2 储层成岩演化序列 |
5.2.1 未受CO_2影响储层 |
5.2.2 CO_2影响储层 |
5.2.3 成岩演化差异 |
5.3 储层孔隙演化定量表征 |
5.3.1 孔隙演化定量计算方法 |
5.3.2 孔隙演化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O_2流体活动影响下的储层孔隙发育机制 |
6.1 盆地构造-热活动过程控制了CO_2流体的充注过程 |
6.1.1 CO_2流体成因及物质来源 |
6.1.2 CO_2流体活动通道及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
6.2 流体活动与储层成岩演化时序关系 |
6.3 CO_2流体活动对成岩-孔隙演化过程的影响 |
6.3.1 地层超压对压实作用的影响 |
6.3.2 CO_2流体对碳酸盐胶结物沉淀-溶解的影响 |
6.3.3 CO_2流体对长石溶蚀及石英胶结物沉淀的影响 |
6.4 CO_2流体活动控制下的孔隙发育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渤海海域湖相混积岩中流体活动对储集层质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论文依托项目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0.3.1 研究目的 |
0.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0.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0.5 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渤海海域混积岩地质特征 |
1.1 区域构造及地层概况 |
1.2 古沉积背景 |
1.3 古气候背景 |
1.4 古湖泊水介质条件 |
1.4.1 水体盐度特征 |
1.4.2 渤海海域沙一段湖泊镁含量特征 |
1.5 典型湖相混积岩发育古地貌背景及岩性组合特征 |
1.5.1 混积岩岩石分类及岩性组合 |
1.5.2 混积岩发育古地貌背景 |
1.6 渤海海域沙一段混积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 |
1.6.1 渤海海域沙一段混积岩储层物性特征 |
1.6.2 储层物性差异 |
1.6.3 混积岩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岩作用 |
1.7 小结 |
第2章 基底岩性条件对湖相混积岩的控制作用 |
2.1 湖相混积岩基底岩性条件与储层物性及产能的关联性 |
2.2 基底岩性矿物水解能力及其对藻类发育的影响 |
2.3 火山岩基底条件对白云岩化作用的影响 |
2.3.1 混积岩中微生物白云岩 |
2.3.2 埋藏条件下富镁矿物水解对埋藏白云岩化的贡献 |
2.4 混积岩中火山岩成分对次生溶蚀孔隙的贡献 |
2.5 不同类型基底混积岩沉积模式 |
2.5.1 火山岩成分混合方式及沉积过程 |
2.5.2 混积岩沉积模式 |
2.6 小结 |
第3章 湖相混积岩储层中的白云岩化作用及其成因 |
3.1 混积岩储层中白云岩化作用及其与物性的相关性 |
3.2 混积岩储层中白云岩分类、世代性及白云岩化成因分析 |
3.2.1 白云石的分类及其产状特征 |
3.3 白云岩化流体演化及成因分析 |
3.3.1 成岩流体演化 |
3.3.2 白云石的形成时间的包裹体证据 |
3.3.3 不同期次白云石的形成时间的U-Pb证据 |
3.3.4 不同期次白云石的形成的碳氧团簇同位素Δ47证据 |
3.3.5 不同类型白云石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成因分析 |
3.4 微生物白云岩的证据及其对白云岩化的作用 |
3.5 小结 |
第4章 大气水成岩环境对混积岩储层演化的影响 |
4.1 混合沉积储层溶蚀作用特征 |
4.1.1 混积岩溶蚀储集空间类型 |
4.2 大气水成岩环境的岩石学证据 |
4.2.1 岩心大气水淋滤标志 |
4.2.2 湖浪淘洗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4.2.3 碳酸盐胶结物标志 |
4.2.4 火山岩砾石识别标志 |
4.3 大气水成岩环境对储层的影响及模式 |
4.3.1 沉积期大气水对火山岩砾石的影响 |
4.3.2 大气水渗流环境对储层的改造作用及储层发育模式 |
4.4 小结 |
第5章 晚期流体活动对混积岩储层的影响 |
5.1 CO_2流体来源判别 |
5.2 热流体活动的证据 |
5.2.1 储层中黄铁矿的成分特征 |
5.2.2 包裹体证据 |
5.3 热流体对储层的影响 |
5.3.1 CO_2流体热效应对碎屑岩伊蒙混层矿物的影响 |
5.3.2 CO_2长石的溶蚀作用及自生高岭石的形成 |
5.3.3 CO_2侵位后形成的偏酸性流体环境对黏土矿物转化的影响 |
5.3.4 幔源CO_2流体溶蚀作用对混积岩储层的影响 |
5.3.5 热液对白云岩化的作用 |
5.4 热液运移模式 |
5.5 混积岩储层流体活动期次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5.5.1 早成岩期或准同生期 |
5.5.2 浅埋藏期 |
5.5.3 中深埋藏期 |
5.5.4 晚期流体活动期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新疆北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外细粒沉积岩研究现状 |
1.3 中国陆相细粒沉积岩研究进展 |
1.4 喷流岩研究现状 |
1.4.1 现代喷流沉积研究 |
1.4.2 地质历史时期喷流岩研究 |
1.5 喷积岩研究现状 |
1.6 新疆北部地区构造背景争议 |
1.7 主要研究思路 |
1.8 论文工作量 |
1.9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三塘湖盆地构造背景 |
2.1.1 三塘湖构造单元划分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1.3 三塘湖盆地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地层发育概况 |
2.2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 |
2.2.1 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2 构造演化特征 |
2.2.3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质特征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3.1 钻井岩心观察和样品采集 |
3.2 普通岩石薄片研究 |
3.3 岩石学、矿物学研究 |
3.4 微量元素研究 |
3.5 同位素特征研究 |
3.6 实验技术方法 |
第四章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 |
4.1 喷流岩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4.1.1 白云质喷流岩 |
4.1.2 方沸石质喷流岩 |
4.2 喷爆岩特征 |
4.2.1 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4.2.2 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数据结果分析 |
4.2.4 物质来源讨论 |
第五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 |
5.1 喷流岩特征 |
5.1.1 白云质喷流岩 |
5.1.2 方沸石质喷流岩 |
5.1.3 其他特殊热液矿物 |
5.2 喷爆岩特征 |
5.2.1 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5.2.2 地球化学特征 |
5.2.3 数据结果分析 |
5.2.4 沉积过程及方式讨论 |
第六章 新疆北东部地区喷积岩形成构造背景探索及相关问题探讨 |
6.1 石炭-二叠纪区域岩浆活动特征 |
6.1.1 新疆北东部区域性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特征 |
6.1.2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火山-沉积地层特征 |
6.2 新疆北东部地区喷积岩发育特征 |
6.2.1 喷流岩 |
6.2.2 喷爆岩 |
6.2.3 喷流岩及喷爆岩特征小结 |
6.2.4 热液流体示踪矿物 |
6.3 喷积岩形成构造背景探索 |
6.4 喷积岩成因机制模式 |
6.5 相关问题讨论 |
6.5.1 喷爆岩与正常沉积碎屑岩 |
6.5.2 喷爆岩与火山碎屑岩 |
6.5.3 喷爆岩与喷流岩 |
6.6 存在问题及展望 |
6.6.1 概念的更新与完善 |
6.6.2 喷爆岩沉积、成岩过程有待深入研究 |
6.6.3 深源物质与油气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
6.6.4 开发新技术或新研究手段的需求 |
结论及主要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事件沉积特征及其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意义及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事件沉积的研究起源及发展趋势 |
1.2.2 地震事件的研究现状 |
1.2.3 浊流事件的研究历史与方法进展 |
1.2.4 火山事件的研究现状 |
1.2.5 缺氧事件的研究现状与判别方法 |
1.2.6 鄂尔多斯盆地长7研究基础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单元划分 |
2.1.3 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
2.2 延长组地层特征 |
2.2.1 延长组地层沿革 |
2.2.2 延长组地层特征 |
2.3 长7地层特征 |
2.3.1 划分方案 |
2.3.2 地层对比 |
2.4 长7沉积特征 |
2.4.1 长7_3期沉积环境精细划分 |
2.4.2 长7_2期沉积环境精细划分 |
2.4.3 长7_1期沉积环境精细划分 |
2.5 长7沉积事件类型 |
第3章 地震事件沉积 |
3.1 地震事件与震积岩 |
3.2 震积岩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
3.2.1 软沉积物液化流动变形 |
3.2.2 重力作用变形 |
3.2.3 水塑性变形 |
3.2.4 脆性变形 |
3.3 震积岩沉积序列 |
3.4 震积岩特征与地震强度的关系 |
3.5 震积岩平面分布特征 |
第4章 浊流事件沉积 |
4.1 浊积岩形成条件 |
4.2 长7浊积岩的识别 |
4.3 长7浊积岩的特征 |
4.3.1 岩性特征 |
4.3.2 粒度特征 |
4.3.3 浊积岩的沉积构造 |
4.3.4 浊积岩的复理石构造 |
4.4 长7浊积岩相分类 |
4.5 长7浊积岩演化规律 |
4.5.1 垂向演化规律 |
4.5.2 平面分布规律 |
4.5.3 长7浊积岩沉积模式 |
第5章 火山事件沉积 |
5.1 长7火山事件的物质表现形式 |
5.2 凝灰岩成因 |
5.2.1 空降型火山灰沉积 |
5.2.2 水携型火山灰沉积 |
5.3 凝灰岩微观特征及类型 |
5.3.1 晶屑凝灰岩 |
5.3.2 玻屑凝灰岩 |
5.3.3 双屑、混合型凝灰岩 |
5.3.4 尘灰凝灰岩 |
5.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SHRIMP锆石U-Pb定年 |
5.5.1 锆石CL图像 |
5.5.2 Th/U比值 |
5.5.3 锆石U-Pb年龄 |
5.6 凝灰岩分布 |
第6章 缺氧事件沉积 |
6.1 缺氧环境识别 |
6.2 缺氧事件沉积物的识别 |
6.2.1 测井曲线特征 |
6.2.2 野外及岩心特征 |
6.2.3 镜下特征 |
6.2.4 扫描电镜特征 |
6.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6.3.1 长7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6.3.2 长7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演化特征 |
6.4 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
6.4.1 主量元素特征 |
6.4.2 微量元素特征 |
6.5 氧化还原性垂向演化特征 |
6.6 长7缺氧事件产物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7章 事件沉积时空耦合关系 |
7.1 建立天文年代标尺 |
7.2 长7沉积事件发育的垂向序列 |
7.2.1 野外露头剖面上长7多种事件沉积叠置关系 |
7.2.2 钻井剖面上长7多种事件沉积叠置关系 |
7.2.3 连井剖面上长7多种事件沉积对比 |
7.3 长7沉积事件的耦合关系 |
7.3.1 火山事件与缺氧事件的关系 |
7.3.2 地震事件与浊流事件的关系 |
7.3.3 缺氧事件与浊流事件的关系 |
7.4 事件沉积时空组合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煤系致密砂岩成岩-孔隙差异性演化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2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与范围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4 区域沉积及演化 |
2.5 研究区山2段物源与沉积特征 |
2.6 小结 |
3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 岩石类型及分布 |
3.2 岩石矿物成分 |
3.3 碎屑类型及分布 |
3.4 胶结物类型及特征 |
3.5 杂基类型及分布 |
3.6 岩石结构特征 |
3.7 小结 |
4 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
4.1 孔隙类型及特征 |
4.2 喉道类型及特征 |
4.3 孔喉配置模式及分布 |
4.4 孔喉配置模式与孔隙结构 |
4.5 孔喉配置模式与孔喉半径分布 |
4.6 孔喉配置模式与物性 |
4.7 小结 |
5 储层成岩作用与演化 |
5.1 成岩环境 |
5.2 成岩流体 |
5.3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4 成岩阶段与成岩演化序列 |
5.5 小结 |
6 储层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及机理 |
6.1 压实作用的差异性与储层致密 |
6.2 溶蚀作用的非均质性与增孔效应 |
6.3 胶结作用的分异性与物性响应 |
6.4 储层成岩—孔隙演化模式 |
6.5 对优质储层预测的启示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岩作用 |
1.2.2 孔隙演化 |
1.2.3 微观孔喉结构 |
1.2.4 流体可动用程度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 |
2.3.1 沉积特征 |
2.3.2 砂体特征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储集层基本特征研究 |
3.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类型 |
3.1.2 碎屑颗粒成分及特征 |
3.1.3 填隙物成分特征 |
3.1.4 碎屑结构特征 |
3.2 储集层物性特征 |
3.2.1 物性参数特征 |
3.2.2 物性分布特征 |
3.3 成岩作用 |
3.3.1 压实作用 |
3.3.2 压溶作用 |
3.3.3 胶结作用 |
3.3.4 溶蚀作用 |
3.3.5 交代作用 |
第四章 充注期次及孔隙演化研究 |
4.1 储层烃类类型及成熟度 |
4.1.1 烃类类型 |
4.1.2 烃类成熟度 |
4.2 埋藏史及油气充注期次 |
4.2.1 埋藏演化史研究 |
4.2.2 充注期次及时间 |
4.3 孔隙演化 |
4.3.1 孔隙演化定量过程 |
4.3.2 各研究区孔隙演化特征 |
第五章 孔喉结构特征研究 |
5.1 孔隙及喉道定性识别 |
5.1.1 孔隙类型 |
5.1.2 孔隙组合类型 |
5.1.3 喉道类型 |
5.2 高压压汞定量表征孔喉结构 |
5.2.1 高压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分类 |
5.2.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
5.3 恒速压汞定量表征孔隙及喉道特征 |
5.3.1 恒速压汞曲线分类 |
5.3.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
5.4 全尺径孔喉分布 |
5.4.1 核磁共振T_2谱向孔喉半径转化方法 |
5.4.2 全尺径孔喉分布特征 |
5.5 分形表征储层孔喉结构复杂性 |
5.5.1 分形理论 |
5.5.2 孔喉及喉道分形特征 |
5.5.3 孔喉结构复杂性分类 |
5.6 储层孔喉结构分类 |
5.6.1 白豹-华池区块 |
5.6.2 贺旗-马岭区块 |
第六章 渗流特征及储层流体可动程度分析 |
6.1 核磁共振T_2谱表征储层流体可动程度 |
6.1.1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 |
6.1.2 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影响因素 |
6.2 联合T_1-T_2表征流体可动程度 |
6.2.1 样品饱和水及离心状态成像特征 |
6.2.2 样品T_1-T_2图像特征及划分 |
6.3 油水相渗表征流体可动程度 |
6.3.1 油水相渗曲线分类 |
6.3.2 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
6.4 储层流体可动程度综合评价 |
6.4.1 白豹-华池区块 |
6.4.2 贺旗-马岭区块 |
第七章 可采收能力及其与孔喉结构的响应规律 |
7.1 储层可采收能力评价 |
7.1.1 白豹-华池区块 |
7.1.2 贺旗-马岭区块 |
7.2 成岩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
7.2.1 岩石学特征与孔喉结构的关系 |
7.2.2 孔隙演化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
7.3 孔喉结构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 |
7.3.1 白豹-华池区块 |
7.3.2 贺旗-马岭区块 |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3 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评价 |
3.1 煤系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
3.2 煤系气储层物性特征评价 |
3.3 煤系气源–储层综合评价体系 |
3.4 小结 |
4 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研究 |
4.1 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控制效应 |
4.2 多尺度煤系气储层中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 |
4.3 煤系气储层气体运移特征与传输机理 |
4.4 深部煤系气赋存特征与赋存规律 |
4.5 小结 |
5 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
5.1 研究区构造演化史 |
5.2 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 |
5.3 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 |
5.4 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
5.5 小结 |
6 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及共生成藏组合类型 |
6.1 有效含气层段空间分布特征及共生成藏类型 |
6.2 有效含气层段地质基础与时空配置条件 |
6.3 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东北及华北含油气盆地岩浆活动对碎屑岩的改造与成岩作用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成储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D]. 岳庆友. 吉林大学, 2021(01)
- [2]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D]. 张园园. 西北大学, 2021(12)
- [3]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其储层效应[D]. 郑健. 吉林大学, 2021(01)
- [4]CO2流体活动影响下的砂岩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及孔隙发育机制 ——以莺歌海盆地中新统黄流组为例[D]. 李弛. 西北大学, 2021(12)
- [5]渤海海域湖相混积岩中流体活动对储集层质量的控制作用[D]. 王清斌. 吉林大学, 2020(03)
- [6]新疆北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探索[D]. 李哲萱. 西北大学, 2020(01)
- [7]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事件沉积特征及其耦合关系[D]. 梁庆韶.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煤系致密砂岩成岩-孔隙差异性演化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2段为例[D]. 李咪.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D]. 屈怡倩. 西北大学, 2020
- [10]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D]. 侯晓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