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村扩镇”平原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减村扩镇”平原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减村扩镇”平原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奂平清[1](2016)在《华北乡村集市变迁、社会转型与乡村建设——以定县(州)实地研究为例》文中提出河北定州的实地调查表明,作为小农经济产物的乡村集市依然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城市化的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继续在集市等传统经济部门中寻求生计,这又促进了乡村集市的"繁荣",这种状况表明乡村发展仍处于"内卷化"状态。当前华北乡村社会转型的主要困境是农业人口的出路问题。实践表明,小城镇是难以承担华北乡村人口转移的艰巨任务的,需要借助于大中城市的拉动。华北的城市化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通过户籍政策改革等社会体制变革,有序推动农业剩余人口的城市化;要在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下,把产业发展和解决就业作为城镇化的基础,根据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合理布局人口,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只有这样,农业剩余人口才能有序向城市转移,现代职业农民才能有条件成长,国家和地方关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建设的相关措施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乡村也才能真正走出内卷化的困境。

陈晓燕[2](2016)在《浅山丘陵区县域聚落空间演变研究 ——以河南省宝丰县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已经造成了较大的城乡差距。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生活的一些观念意识会传输到乡村居民中,村民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发生了改变,并对自身的居住空间做出选择,导致乡村聚落空间不断集聚或分散。本文综合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河南省宝丰县1975-2013年聚落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形态结构的演变特征,探索地形因素、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聚落发展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聚落在空间分布上保持集聚分布,密度空间分布呈现局部变化。通过对宝丰县域聚落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分析出宝丰县域聚落在空间分布上保持集聚分布;山区聚落的密度值会比平原区聚落的密度值高得多,宝丰县的核密度值在东西两翼上是高值区;随着城镇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的交通条件有所改善,聚落沿道路建设,聚落数量增多,这些区域成为新的核密度高值区。2聚落用地规模增加显着,聚落规模增加以平原、丘陵区为主。以CA、MPS和PLAND三个指标来表征聚落的规模特征,1975-2013年间,宝丰县的聚落斑块面积增加显着。分区计算聚落面积增长率,在1975-2013年,聚落面积增长率最大的是DEM<200 m(Ⅰ)区域,聚落面积增长率次之的是200 m≤DEM≤500 m(Ⅱ)区域,DEM>500m(Ⅲ)区域内聚落面积增长率最小。因此,在1975-2013年间,聚落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发生在DEM≤500 m的地区。3山区丘陵聚落呈现小规模集聚分布特征。局部规模分异的“热点”探测分析得出:大规模聚落斑块基本分布于宝丰县的平原与坡度平缓的丘陵地区。对比三年份的核密度分布图,宝丰县山区丘陵区域的聚落存在着小规模集聚分布,平原区局部区域的聚落有大规模集聚分布特征。4聚落斑块形态趋于规则发展,聚落以带状、团状、分散3种形式扩展。聚落斑块形状规则化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快速城镇化下,聚落也在朝向有规划、有规则的方向演变与发展。聚落扩展形式可分3种:第一类是带状扩展,聚落沿着带状地物在两侧或一侧分布。第二类是团状扩展,沿原有斑块向四周蔓延式扩展。第三类是分散扩展,主要特征是新增斑块和原有斑块没有空间的邻接。5山区、丘陵区域聚落消失明显。1975-2013年间,宝丰县某些局部区域内聚落斑块发生消失。其中聚落消失现象比较明显的区域发生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平原区的聚落消失不太明显,几乎没有发生。6聚落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地形因素决定聚落规模大小,山区聚落规模小于平原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聚落逐渐向平坦地形区集中,而在山区的聚落规模变化很小。交通和城镇对聚落布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对聚落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微观的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社会经济因素中人口数量的变化是聚落发生变化的内生动力;乡村居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为聚落景观变化提供现实基础;工程项目对聚落变化的影响具有强制性特征。7宝丰县聚落的未来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1)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政府应加快把原村落的占地改为其他用地,解决一村占两地的问题。(2)政府应加强局部地区的村镇合并工作。集中人口,实现统一规划,解决因山区面积大,村落分布零散,不能提供集中的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的困难。(3)加强农村配套设施的建设。研究中发现宝丰县一些乡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比较低,需要加强这些区域的乡村配套设施建设。(4)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村民是乡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体,在以后的村落规划中,应广泛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参考村民提出的意见,做出符合村民切身利益的规划。

张薇[3](2013)在《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基于1978~2011年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云南作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国家经济布局协调发展的关键区域,但当地居民消费不振已经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云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探索其发展轨迹,不仅对丰富国内消费研究理论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整理和综述有关消费研究理论与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现状和现有政策实施情况,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以西方消费行为理论为基础,对云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探讨其消费行为特征。既有某一年份全国各地区消费情况的比较分析,又有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长期变化趋势研究。第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对国内外消费行为理论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国内有关不同地区居民消费行为研究文献的经验和成果,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对云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现状进行分析。利用历年云南省居民生活消费资料,从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当前云南省居民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居民总体消费水平偏低和消费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升级。第四部分对影响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19782011年数据构建云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函数,对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受经济改革的影响较为明显,其消费行为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并且对消费习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农村居民对消费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受经济改革的影响不明显,但收入仍然是影响云南省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收入因素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发现,消费习惯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当期收入,而农村居民对现期收入的敏感性过高。因此,为刺激城乡居民消费,应当确保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在借鉴国内典型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提高居民消费能力;(2)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居民合理消费;(3)优化消费环境,放宽消费外部约束;(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5)加强对外贸易合作,发挥区位优势。

鲁敏,李南[4](2010)在《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现状和政策建议》文中指出农村基础设施是向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产品,本文通过实证调研、数据分析和比较分析,明确河北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运用公共管理和经济学相关理论,提出了从体制机制、资金保障、市场导向和城镇化战略来解决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高凯山[5](2010)在《以农业产业化促“三农”问题的解决》文中提出"三农"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艰巨而又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由于"三农"的一些基本问题长期存在而且未得到有效解决,且不断积累、纠结、变形,使之成为关系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因此,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从更高层次和更广视野上提出战略性思路。

徐辉[6](2008)在《基于遥感和GIS的京津冀都市圈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分析》文中认为我国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分析快速城市化下城乡建设用地的特征和存在问题的意义重大。京津冀都市圈是指北京、天津与河北省部分城市所构成的区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人口、经济密集区,在我国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该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1990年、2000年两期Landsat TM、2006年Spot4遥感图像进行解译,结合文献、统计年鉴、相关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土地科学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两方面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城乡建设用地时空变化的特点、扩展模式,获得该地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规律,从而在理论上深化对京津冀都市圈建设用地研究。在数量变化分析方面,本文利用GIS手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模型,得到以下结论:京津冀都市圈1990年、2000年和2006年城乡建设用地的总面积持续增加,分别为11001.81平方公里、13786.14平方公里、15940.55平方公里;年平均变化率为17.8%;北京、唐山相对变化率较大。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该地区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变化。首先利用邻域分析的方法对城镇用地的增长格局进行分析,得到热极迁移轨迹为:由2000年前的北京、石家庄变成2000年后北京、天津。热带迁移轨迹是:2000年前为京张、京石高速公路,2000年后为京津塘、京沪高速公路。研究发现,热极、热带轨迹的迁移,与京津冀都市圈各地区的相关规划的修改基本吻合。利用ArcGIS空间相关分析模块,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相关性分析。从增长面积来看,京津冀都市圈增长热点分布在东部城市,包括唐山、天津、沧州。冷点分布在西部的城市,包括张家口、石家庄和保定的西部。从增长速度来看,京津冀都市圈增长热点在北京及保定的北部,冷点仍然在张家口。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的方向性,得到该地区用地增长的走向为北少、南偏高。主要由于该地区西北部建设用地规模小、发展较慢。分析用地空间演变过程,得到京津冀都市圈的扩展模式为:轴向扩展、蔓延式扩展和飞地式扩展的时空演变模式。

谢海军[7](2008)在《辽宁省农村经济的空间分布及增长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增长是经济学中的重大课题之一。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如何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至关重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认真探讨农村经济增长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研究个的一个重大问题,对农村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农村经济增长的源泉,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这种考虑,为探寻辽宁省农村经济的分布类型和农村经济增长因素作用规律,作者利用辽宁省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数据,在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下,研究了辽宁省农村经济的空间分布状态,进而揭示了不同县域以及不同空间分布状态下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在辽宁省全局农村经济分析中,利用统计描述的方法分析了从1980年起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变化及其阶段特征,利用灰色关联技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产业结构构成因子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排序,得出结论:影响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构成因素是农村工业,商饮业和畜牧业。然后利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在岭回归分析中,除人口增长对辽宁省经济增长起着阻碍作用外,其它变量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作用表现比较显着,而劳动力与技术水平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较弱。消费因素对辽宁省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居民消费支出是构成内需的主体。外资对辽宁省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作用,城乡结构作用突出,产业结构对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利用空间自相关统计方法从空间角度对辽宁省农村经济空间分布状态进行研究,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将农村经济分为4种空间分布状态(扩散效应区、低速扩散区、极化效应区和离心效应区),并分析了县域单元农村经济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结论表明:从全局自相关系数看,辽宁省整体在1992-2005呈现正向弱相关状态,经济集聚不明显。从局部自相关分析看,2000—2005年空间分布格局与1992-1999年期间相似,但局部个体发生了一些变化,农村经济扩散效应区数量减少,尤其是经济增长较快的县域数量减少了3个。辽宁省面积广大,各地经济发展的条件存在显着差异,农村经济增长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大多数县域农村经济增长处于较低水平,扩散效应区只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辽南、辽中和辽西的锦州地区,但扩散的强度和空间范围较小,并且处于这种扩散效应的地区数量在研究时段内有所减少。农村经济的扩散方式并不是简单的临域扩敞,而是存在方向上的扩散特征。在不同县域农村经济增长因素研究中,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对辽宁省27个农业县和县域4种不同空间分布类型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第一,从27个农业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分析看,1992--2005年间,人力资本、农民纯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经济结构、粮食产量和政府财政投入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共同影响均是正值且是显着的;而劳动力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为负且不显着,劳动力在数量上变化不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产生影响;城镇化率的提高与农村经济发展呈正向变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有助于农村经济增长;外资的投入和出口额的增加对农村经济增长没有显着影响。第二,从不同空间类型农村经济发展看,处于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的较为发达农村经济类型区在不同时段农村经济增长都受到人力资本、农民收入、经济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财政投入的不同影响,而且这两种类型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与全局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有着趋同的现象。而离心效应区和低速扩散区不完全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这些地区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者这些地区还不具备使这些因素发挥推动经济增长的条件。本文特色在于将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和空间经济结合,使用空间统计技术对农村经济类型在空间上进行刻画,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农村经济增长因素在时间和截面2个尺度进行实证研究,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荣慧芳[8](2008)在《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市场经济运作的大环境下,大量的优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进一步加大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农村经济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等各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首先,本文针对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的有关研究成果,以现行行政区域为基础,通过截取甘肃省14个市(州)作为样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包括总量指标:农村社会总产值;人均指标:农村人均社会总产值、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等,运用变异系数、综合指数等计量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分析结果将甘肃省14个市(州)按照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由高到低排序;对差异产生的原因着重从自然资源、劳动力条件、农业生产条件、技术条件、产业结构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先进科学技术的适用,产业结构的优化等对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起决定性的作用。最后,从甘肃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结合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战略,并分别从各个影响因素的优化发展、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刘兵权[9](2007)在《洞庭湖区城镇体系演变的历史过程》文中研究指明城镇体系,是指某一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的城镇所组成,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地域结构、相互联系的城镇网络的有机整体。本文依据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洞庭湖区城镇体系的历史变迁过程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的现存问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改善的对策和措施。除结语部分外,全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选题的范畴、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等内容。第二部分,先秦两汉时期的情况。洞庭湖远未形成大气候。湖区城镇处于发源与兴起之期。文章从洞庭湖的原始概貌、湖区的先秦古城入手,简要介绍了该时期湖区两级城市等级系列的形成和发展。第三部分,三国两晋南朝隋唐时期的情况。洞庭湖逐步形成了浩淼之势。湖区城镇体系得到初步发展。文章详细介绍了城镇建置的频繁变动,附带地点明了原因。第四部分,五代两宋时期的情况。洞庭湖仍维持着浩瀚局面,但水情已经开始恶化。湖区城镇体系处于进一步发展之时。文章从经济、政治等原因方面,阐述了湖区城市等级系列的更替演进。第五部分,元明清时期的情况。洞庭湖开始萎缩。湖区城镇迅速发展。文章从人口、经济等原因方面,描述了湖区城镇迅速发展的特征。第六部分,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的情况。洞庭湖仍呈缩小趋势。湖区城镇处于畸形发展之期。文章从国内外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因素方面,描写了湖区城镇的畸形发展,简要介绍了与之相随的湖区近代工业的起步与进展情况。第七部分,建国后的情况。洞庭湖已成支离破碎之貌。湖区城镇经历了起伏变动的四阶段,但相对于解放前来说,取得了显着突出的进步。第八部分,洞庭湖区城镇体系发展中的现存问题。文章主要指出了缺乏统一规划、结构不完善、受水制约大等现存问题。第九部分,洞庭湖区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浅探。文章对湖区城镇体系的今后发展提出了三大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李红英[10](2006)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认为: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并不是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人口文化水平较低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主要障碍;依靠单一的、人为的途径无法使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中等城市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较为理想的目的地;技术创新是农业和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等。在对河北省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函数转换、求解原始函数及分解后,发现二者都对投资过于依赖,而科技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推动作用。本文提出的战略观点是: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资,主要方向为科技创新研究及推广、环境保护、教育、农村社会保障等;逐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及其推广的力度和广度;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提高农民的素质;建立和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开拓农产品市场;等。

二、“减村扩镇”平原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减村扩镇”平原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2)浅山丘陵区县域聚落空间演变研究 ——以河南省宝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1.1.2 乡村聚落的变化
    1.2 研究意义
    1.3 案例区选择
    1.4 研究思路
    1.5 技术路线
2 文献评述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
        2.1.2 理论基础
    2.2 研究评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2.3 国内外研究特点
        2.2.4 存在问题
3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位置
        3.1.2 自然环境
        3.1.3 社会经济
        3.1.4 交通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分析方法
        3.3.1 核密度估计方法
        3.3.2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3.3.3 平均最邻近指数
        3.3.4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 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4.1 空间分布研究
        4.1.1 聚落保持集聚分布模式
        4.1.2 聚落密度空间分布呈现局部变化
    4.2 规模研究
        4.2.1 聚落用地规模增加显着
        4.2.2 聚落规模增加以平原、丘陵区为主
        4.2.3 山区丘陵聚落呈现小规模集聚特征
    4.3 斑块形态研究
        4.3.1 聚落斑块形态趋于规则发展
        4.3.2 聚落以带状、团状、分散3种形式扩展
    4.4 部分聚落发生消失
5 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5.1 地形因素
        5.1.1 高程
        5.1.2 坡度
    5.2 区位因素
        5.2.1 交通的影响
        5.2.2 城镇的影响
    5.3 社会经济因素
        5.3.1 人口
        5.3.2 经济发展
        5.3.3 工程项目
6 结语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创新点与不足
        6.3.1 创新点
        6.3.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3)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基于1978~2011年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 本文可能的创新
        二、 本文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消费理论研究
        一、 西方古典消费理论
        二、 马克思消费理论
        三、 西方现代消费理论
    第二节 国内消费理论研究
    第三节 国内不同地区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第三章 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
    第一节 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一、 城乡居民总体消费水平偏低
        二、 城镇居民消费增速过慢,农村居民消费增速加快
        三、 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第二节 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
        一、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二、 城镇居民交通通信支出增长迅速,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支出不足
        三、 农村居民食品和居住支出比重偏大,文教娱乐支出不足
第四章 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收入差距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消费观念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消费环境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五节 利率和价格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 利率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二、 价格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六节 收入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 收入对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二、 收入对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七节 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一、 指标选取和模型建立
        二、 城乡居民消费函数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我国典型地区促进居民消费的经验
        一、 广州省经验
        二、 浙江省经验
        三、 江苏省苏南地区经验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 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二、 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三、 优化消费环境,放宽消费外部约束
        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五、 加强对外贸易合作,发挥区位优势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项目成果目录

(4)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现状和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
二 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1 总量不强
    2 结构不优
    3 效率不高
    4 管护不够
    5 机制不活
三 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
    1 调强总量促经济
    2 优化结构保民生
    3 规模建设提效率
    4 管建并重上水平
    5 市场导向活机制
四 具体措施
    1 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级投入和分类管理问题
    2 大力推进城镇化,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效益
    3 加快以财政改革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 稳定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国家投入增长机制
    4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改革
    5 建立“自下而上”的基础设施需求表达机制
    6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5)以农业产业化促“三农”问题的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化战略应当体现多样性
二、以市场化推进基层政府职能的转变
三、农业产业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

(6)基于遥感和GIS的京津冀都市圈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对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对京津冀都市圈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概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遥感处理及专题信息提取
    2.1 数据情况
    2.2 遥感图像处理
        2.2.1 几何纠正
        2.2.2 图像配准
    2.3 专题信息提取
        2.3.1 分类体系确定
        2.3.2 分类方法的选择
    2.4 数据精度分析
第三章 京津冀都市圈城乡建设用地数量变化分析
    3.1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幅度
    3.2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速度
    3.3 城乡建设用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
第四章 京津冀都市圈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变化分析
    4.1 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分析
        4.1.1 分析方法
        4.1.2 京津冀都市圈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分析
    4.2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相关性分析
        4.2.1 分析方法
        4.2.2 京津冀都市圈城乡建设用地相关性分析
    4.3 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的方向性分析
    4.4 城乡建设用地的扩展模式分析
        4.4.1 城镇用地扩展模式
        4.4.2 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模式
        4.4.3 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辽宁省农村经济的空间分布及增长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村经济空间分布状态研究
        1.2.2 国外关于农村经济增长的研究
        1.2.3 国内关于农村经济增长的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样本时间尺度选择
        1.4.3 指标变量
        1.4.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之处
    1.6 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古典增长理论
    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4 新经济地理理论
        2.4.1 经济行为的空间集聚
        2.4.2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
        2.4.3 几个概念的说明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分析
    3.1 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分析
        3.1.1 辽宁省“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回顾
        3.1.2 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描述分析
        3.1.3 辽宁省农村经济的阶段特征分析
        3.1.4 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2 辽宁省农村产业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分析
        3.2.1 辽宁省农村产业结构变动
        3.2.2 三次产业对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3.2.3 影响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因素分析
    3.3 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岭回归分析
        3.3.1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3.3.2 计量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宁省县域单元农村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4.1 空间自相关
        4.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及 Moran's I指数
        4.1.2 空间相关局部指标—LISA
    4.2 辽宁省农村经济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4.2.1 辽宁省县域单元农村经济全局自相关分析
        4.2.2 辽宁省县域单元农村经济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辽宁省县域单元农村经济空间分布格局
        4.3.1 辽宁省县域单元农村经济局部Moran指数及空间分布
        4.3.2 不同阶段农村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格局及其变化
        4.3.3 结论说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宁省县域空间农村经济增长因素研究
    5.1 Panel Data(面板数据)模型方法
        5.1.1 面板数据模型
        5.1.2 模型形式的设定
    5.2 辽宁省27个农业县农村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5.2.2 样本代表性、数据来源及工具
        5.2.3 辽宁省27个农业县农村经济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
    5.3 辽宁省不同空间分布状态下农村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5.3.1 不同时段农村经济的空间分布状态
        5.3.2 不同农村经济空间分布状态的面板模型形式选择
        5.3.3 不同农村经济空间分布状态下农村经济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
        5.3.4 结论及说明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8)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资料的获取
第二章 理论回顾及相关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2 理论述评
    2.3 文献综述
第三章 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3.1 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3.2 甘肃省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
    4.1 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测评
    4.2 发展速度区域差异测评
    4.3 农村经济效益区域差异测评
    4.4 甘肃省农村经济综合差异分析
第五章 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5.1 自然资源
    5.2 劳动力
    5.3 农业生产条件
    5.4 技术条件
    5.5 产业结构
第六章 促进甘肃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6.1 指导思想
    6.2 基本原则
    6.3 发展战略
    6.4 甘肃省农村经济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应对分析
    6.5 针对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6.6 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需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洞庭湖区城镇体系演变的历史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3 研究的思路及构想
2. 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区城镇的起源
    2.1 “洞庭之野”上的古城文明
    2.2 两级城镇等级体系的产生
3. 三国两晋南朝隋唐时期:洞庭湖区城镇体系的初步发展
    3.1 “八百里洞庭”的盛况
    3.2 频繁变动中的城镇完善过程
4. 五代两宋时期:洞庭湖区城镇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4.1 洞庭湖名盛实衰
    4.2 多因素影响下的城镇职能转变
    4.3 城镇等级系列的嬗变
5. 元明清时期:洞庭湖区城镇的比较迅速发展
    5.1 洞庭湖鼎盛下的水文巨变
    5.2 政治、军事影响下的人口巨变
    5.3 商品经济下的小城镇兴盛
6. 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洞庭湖区城镇的畸形发展
    6.1 洞庭湖大幅萎缩
    6.2 城镇发展的突出点
    6.3 内外交困、畸形发展的城镇
    6.4 近代工业的影响
7. 建国以后: 洞庭湖区城镇的显着发展
    7.1 洞庭湖缩至历史最小局面
    7.2 湖区人口的新变动
    7.3 湖区城镇的显着发展
    7.4 目前湖区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
    7.5 目前湖区城镇的职能体系
8. 洞庭湖区城镇发展的现存问题
    8.1 城镇体系规划的问题
    8.2 结构不太完整的问题
    8.3 水文及其他灾变的影响
9. 洞庭湖区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浅探
    9.1 城镇体系结构的设想
    9.2 可行的实施方案与对策
结语和启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1.2.2 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衡量
    1.3 河北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
第二章 河北省农村社会发展研究
    2.1 人口
        2.1.1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和人口贫困理论
        2.1.2 河北省人口分析
    2.2 收入
        2.2.1 库兹涅茨曲线
        2.2.2 河北省农民收入分析
    2.3 教育
        2.3.1 人力资本理论
        2.3.2 河北省农村教育分析
    2.4 社会保障
        2.4.1 社会保障的功能
        2.4.2 河北省社会保障分析
    2.5 乡镇企业
        2.5.1 乡镇企业的作用
        2.5.2 河北省乡镇企业分析
    2.6 人口流动、就业与城市化
        2.6.1 二元经济理论
        2.6.2 城市化概念
        2.6.3 人口流动、就业与农村城市化分析
第三章 河北省农业发展研究
    3.1 生态环境保护
        3.1.1 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3.1.2 河北省生态环境因素分析
    3.2 制度创新
        3.2.1 制度创新理论
        3.2.2 河北省农业制度创新分析
        3.2.2.1 土地制度
        3.2.2.2 金融信贷制度
        3.2.2.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3 技术创新
        3.3.1 技术创新理论
        3.3.2 河北省农业技术创新分析
    3.4 区域经济一体化
        3.4.1 经济新增长理论
        3.4.2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第四章 河北省农业发展及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分解
    4.1 回归方程与分解方法
        4.1.1 回归方程
        4.1.2 分解方法
    4.2 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因素分解
    4.3 河北省农业发展因素分析
    4.4 分解结果分析
第五章 河北省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5.1 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化水平
    5.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5.3 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
    5.4 构建良好政策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5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四、“减村扩镇”平原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乡村集市变迁、社会转型与乡村建设——以定县(州)实地研究为例[J]. 奂平清. 社会建设, 2016(05)
  • [2]浅山丘陵区县域聚落空间演变研究 ——以河南省宝丰县为例[D]. 陈晓燕. 河南大学, 2016(03)
  • [3]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基于1978~2011年数据的分析[D]. 张薇. 云南财经大学, 2013(07)
  • [4]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现状和政策建议[J]. 鲁敏,李南.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5]以农业产业化促“三农”问题的解决[J]. 高凯山. 商场现代化, 2010(31)
  • [6]基于遥感和GIS的京津冀都市圈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分析[D]. 徐辉.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2)
  • [7]辽宁省农村经济的空间分布及增长因素研究[D]. 谢海军. 沈阳农业大学, 2008(01)
  • [8]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研究[D]. 荣慧芳. 兰州大学, 2008(01)
  • [9]洞庭湖区城镇体系演变的历史过程[D]. 刘兵权.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研究[D]. 李红英.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6(09)

标签:;  ;  ;  ;  ;  

“减村扩镇”平原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