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空调的能源效率

房间空调的能源效率

一、房间空调器的能源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于天蝉,杨子旭,丁连锐,黄文宇,石文星[1](2021)在《房间空调器在线性能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明房间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性能对于优化其控制策略、降低运行能耗和运行费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系统地总结了空调器现场运行性能测量技术发展现状,指出压缩机能量平衡法(CEC法)能够满足现场性能测量非介入式、无干扰性且精度适宜的要求,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长期在线性能测试方法。针对压缩机CEC法必须解决传感器位置固定与制冷剂状态参数动态变化、压缩机性能衰减与长期较高精度测量的矛盾,分析了基于CEC法动态修正的"全工况制冷剂流量法"的实现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空调器在线性能测量标准,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在线性能测量仪表精度的标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给出空调器的在线性能测量结果,并分析其运行特征、能效现状和在线性能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徐少山,陈星莺,沈俊,胡楠,姜颖金,李振兴[2](2021)在《房间空调器国内外能效指标体系、测试及计算方法差异分析》文中提出详细介绍并对比分析了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沙特及欧盟地区房间空调器的能效标准指标体系、测试方法和计算方法,以期读者能够了解和掌握房间空调器主要应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情况,为房间空调器产品设计及推广提供有效信息和帮助。

李无言[3](2019)在《新型热泵式热回收新风设备仿真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建筑暖通系统中使用新风设备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由于新风的引入会带来额外的冷热负荷,利用排风余热进行新风处理的方案就成为了降低暖通系统能耗的可行方法。带有热泵系统的的新风设备具有出风参数可控,不受地域条件影响的特点。同时它应用方式灵活,可作为单独的冷热源设备使用,这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这类设备的应用最大的障碍是其制冷、制热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对于运行成本相对敏感的家庭用户的要求。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利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增效的两级处理型排风热泵新风设备,并对其开展了包括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和应用模拟等方面的广泛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首先,根据以往对于排风热泵系统以及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的研究基础提出了这种两种设备结合的新风处理设备,设计并且制作样机进行试验测试。在实验测试中,对于该样机在全年变工况下的运行特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测试。特别是对其在夏季工况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验中包括了其四种制冷运行方案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夏季标准工况下,新风主机以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排风热泵的形式运行的制冷能综合效能达到5.12,相比于传统排风热泵系统,实现节能70%以上。其次,建立了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换热器、排风热泵系统中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基于Matlab平台开发出了其数值仿真模型。仿真模型按照每个模块的自身特征和换热特性进行建模,可以模拟可以模拟新风机组在多种运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而且基于各个部件详细的数学模型,对于每个部件的热质交换过程均可利用仿真平台进行研究。仿真平台的准确性同时也利用实验研究中的数据进行了验证和校准。然后,利用仿真平台,对于新风主机在不同室内外环境条件下的运行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新风温、湿度,排风温、湿度以及新风、排风风量的变化对于新风主机在冬夏季制热、制冷工况下对于性能的影响。再者,研究中除了利用传统的能量分析,同时也通过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导出量-?这一指标对于新风主机中发生的热湿交换和能量传递、转换过程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在此过程中,基于板式的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换热器的形体和新风主机的整体运行流程成为了主要的研究对象。结论揭示了新风主机中主要能量损失的来源,为进一步提升其效率建立的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最后,本文建立基于Trnsys和Matlab联合运行的动态仿真平台对于新风主机结合常规热泵空调器的暖通系统在小型民用建筑的全年运行情况进行了模拟,对比了不同控制策略下全年能耗的情况,从而给出了一种基于能耗相应的全年运行策略。这种策略全年比其余两种常规运行策略分别节能14.4%和10.1%。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利用仿真平台模拟了其在不同城市气象条件下系统的运行性能,并和两种常规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新风主机在夏季负荷较大的地区展现出了优秀的节能潜力。

杭晨哲[4](2019)在《房间空调器制冷量量值溯源体系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房间空调器制冷量量值溯源体系可以保障制冷量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然而,现有体系中还存在三个关键技术问题:第一、缺少制冷量量值传递装置;第二、缺少平衡环境型房间量热计现场校准方法;第三,进一步研究比对数据分析理论和变频房间空调器全年能源效率不确定度评定。故此,为了完善现有制冷量量值溯源体系,对这三个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针对第一个关键问题,提出制冷量传递的水焓值法,根据该方法设计和研制出制冷量量值传递装置,分别在国家制冷量标准测量装置(房间量热计)和空气焓值法装置中进行实验研究。在标准测量装置中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当制冷量在1600W5800W范围内时,标准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与传递装置的输出结果相对偏差绝对值不超过0.7%,传递装置输出制冷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8%1.6%(k=2),证明了水焓值法的正确性和传递装置的准确性。在准确性得到验证的基础上,传递装置在空气焓值法装置中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得到空气焓值法装置测量结果与传递装置输出结果的偏差,进而率先实现了制冷量由标准测量装置至空气焓值法装置的量值传递。另外,根据最新国际计量术语,提出分辨力的统计分析方法,并借助传递装置和实验结果率先分析了房间量热计和空气焓值法装置对制冷量测量的分辨力。针对第二个关键问题,分析房间量热计在四种测量条件下的能量流,并采用不确定度方法定量分析内侧隔室制冷量和外侧隔室制热量的测量影响因素,得到盘管冷量测量、电功率测量和墙壁漏热量测量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得到房间量热计应满足的计量特性要求。依据计量特性,总结了现场校准方法,提出内侧隔室制冷量本底值和外侧隔室制热量本底值两个新系统参数,以房间量热计的空载状态建立系统参数测量模型并给出具体测量步骤。应用现场校准方法和两个新系统参数,在一年时间内使用房间量热计对多台窗式空调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的平衡比绝对值在2000W4500W制冷量范围内小于2%,在4500W7000W范围内小于1%,改善了平衡比的零点漂移。针对第三个关键问题,首先依据实验室间比对的一般模型和随机影响模型,采用多种方法分析不确定度权重平均值作为参考值的统计学原因和使用条件。然后,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包含参考值线性估计的统计量,并将线性估计的权重组成向量,采用Monte Carlo模拟分析了权重向量处于不同空间位置时该统计量的概率分布:当权重向量处于特定空间内时,该统计量服从n-1阶卡方分布;当权重向量处于特定空间外时,该统计量的概率密度曲线界于n-1阶和1阶方分布之间。基于对参考值线性估计的分析,进一步提出算数平均值的统计量,在一般模型中可应用于比对结果的一致性核验,在随机影响模型中可应用于随机影响的方差估计。此外,以公式表述概率密度函数乘积的几何解释,并提出一种服从概率密度函数乘积分布的随机数生成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比对数据的贝叶斯分析。最后,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全年能源效率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以实例方式详细给出了分析步骤和评定结果。

王派,李敏霞,马一太,王飞波[5](2018)在《我国空调与热泵的能效和标准现状与分析》文中提出本文总结了我国空调热泵的能效标准,阐述了季节能效比SEER、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和热泵热水机组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能效(分级)标准发展历程。其中,空调与热泵的能效标准,风冷从单一工况的制冷能效比EER或性能系数COP,发展到SEER和供热季节性能系数HSPF;水冷从单一工况COP,发展到综合部分负荷系数IPLV。提出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IPLV(H)的3级能效划分建议值。同时,指出能效标准的共性与问题,如理论工作还有待加强,评价指标不统一,部分能效标准缺失,能效标准未能及时与产品标准相对应等,并对今后能效标准的研究思路和方向给出了建议。

成建宏,李红旗,李小双[6](2017)在《房间空调器能效国家标准的升级与挑战》文中指出中国房间空调器市场正由定速产品为主转化为以变频产品为主,同时面临着节能和制冷剂替代的双重挑战,如何实现定速房间空调器和变频房间空调器能效国家标准的升级,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房间空调器的市场竞争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要求,提出标准制(修)订的建议和展望。

王泉[7](2016)在《基于空气焓值法的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能源产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随着传统能源的日趋枯竭,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节约能源被称为“零成本能源”,成为应对能源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家电领域,房间空调器产品是耗能大户,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5%,夏季部分地区甚至达到40%。由于温室气体的无节制排放,全球变暖的趋势有增无减,进而刺激了房间空调器产品的需求。而房间空调器产品的广泛使用,又进一步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恶性循环。为了延缓这一过程,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尽可能提高房间空调器产品的能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实现该方法的前提则是对房间空调器能效的准确测量。本文针对房间空调器能效的准确测量,在前期调研和充分参阅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解决了设计方案中遇到的技术难点,最终使设计方案最终得以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标准,研究了常见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系统的原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空气焓值法的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该系统实现了对房间空调器能效的自动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及测试精度,对提高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薛韩玲,程凯丽[8](2016)在《房间空调器热力学完善度分析》文中认为房间空调器是使用相当广泛的小型空调设备,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制冷与热泵产品。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和一些主要国家空调器能效标准,引入了热力学完善度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同时对未来房间空调器EERR标准进行了预测分析。分析可见,热力学完善度它反映了动力循环设备偏离状态的程度[1]。此参数可以帮助分析设备性能以及判断产品的节能潜力,可作为指导我国制定空调与热泵装置能效标准的依据。

白韡[9](2016)在《房间空调器能效提升及除霜模式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房间空调器2015年产销量达1.2亿套,占全球产量的90,居世界第一。目前国内空调市场保有量近5亿台,用电量约占总电量的30%。现今环保、节能已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思想,世界各国对于空调能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产品性能和能效,保持市场占有率和引导地位已经成为中国各空调企业的首要任务。因此,开发更加节能高效的空调器,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有效提升空调能效的研究愈发迫切和重要,对我国房间空调器产业和全球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热泵型空调器产品占比已近80%且在不断增加,我国空调普及率最高的长江流域,冬季低温高湿的环境使得空调制热运行时更易结霜,霜层的加厚会使得空调制热能力衰减,而除霜过程又会造成房间温度的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室内环境舒适度。因此,从舒适性和节能角度考虑,热泵结霜和除霜是急需改善和优化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现有机型测试和仿真模拟,寻求在现有基础上有效提升能效和除霜舒适度的低成本改进方案:优化室外机换热器冷媒分配,采用R32环保制冷剂,采用微通道换热器提升能效;研究制热不停机除霜优化模式。采用合适的方法最高可提升APF 6.02%。蓄热除霜模式实现除霜期间室内空气温度波动从传统四通阀换向除霜的8.1度降到3.1度。

卢苇,曹聪,杨林,刘纪云,陈汉[10](2015)在《中国与东盟国家房间空调器能效问题探讨》文中提出分析了中国和东盟部分国家房间空调器的能效限定值和最高能效等级。计算了中国和东盟若干城市气候条件下的制冷发生时间—温度分布,探讨了房间空调器在各地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季节能效比和热力学完善度。能效比相同的空调器运行于不同气候区时其季节能效比和热力学完善度不同;运行于同一气候区的空调器,能效比高则季节能效比和热力学完善度也高,但季节能效比和热力学完善度之间无明确规律。无论以能效比、季节能效比亦或热力学完善度评价,中国房间空调器的能效水平均是中国—东盟区域内的最高水平。

二、房间空调器的能源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房间空调器的能源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1)房间空调器在线性能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测量原理与方法
    2.1 室内侧空气焓差法
    2.2 室外侧空气焓差法
    2.3 制冷剂焓差法
3 全工况制冷剂流量法
    3.1 关键问题
    3.2 实现方法
4 在线性能测量标准
5 性能测量仪表与应用
    5.1 空调器性能测量仪表
    5.2 在线性能测量技术的应用
6 展望

(2)房间空调器国内外能效指标体系、测试及计算方法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能效标准指标、测试及计算方法差异分析
    1.1 国内外概况
        1.1.1 国内外能效指标体系概况
        1)中国能效指标体系
        a.能效限定值
        b.能效等级
        c.待机功率
        d.辅助电加热装置
        2)美国能效指标体系
        3)欧盟能效指标体系
        4)日本能效指标体系
        5)印度能效指标体系
        6)沙特能效指标体系
        1.1.2 国内外能效指标计算方法概况
        1)中国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2)美国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3)欧盟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4)日本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5)印度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6)沙特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1.1.3 国内外能效相关参数测试方法概况
        1)制冷/热量及消耗功率
        2)待机和关机模式功耗测试
    1.2 国内外能效差异分析
        1.2.1 能效指标体系差异分析
        1.2.2 从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级确定用参数来看,基本分为3类:
        1.2.3 气候分布差异分析
        1.2.4 样机测试负荷点差异分析
2 国内外能效现状对比分析
    2.1 样机选择
    2.2 实测能效参数对比分析
        2.2.1 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对比分析
        2.2.2 季节能源消耗效率SEER对比分析
        2.2.3 T1工况性能系数EER对比分析
3 结束语

(3)新型热泵式热回收新风设备仿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对照表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排风热回收技术
        1.2.2 蒸发冷却热回收技术
        1.2.3 排风热泵热回收技术
        1.2.4 蒸发冷凝式热泵技术
    1.3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4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新型热泵式热回收新风设备设计及实测
    2.1 新型热泵式热回收新风设备
        2.1.1 新风机组构造与制作
        2.1.2 新风主机运行模式
        2.1.3 新风机组内测点布置
    2.2 实验测试
        2.2.1 测试试验台及实验仪器
        2.2.2 实验测试条件
        2.2.3 实验数据监测及误差分析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夏季标准工况测试结果分析
        2.3.2 夏季标准变工况测试结果分析
        2.3.3 夏季模式1测试结果分析
        2.3.4 冬季测试结果分析
    2.4 小结
3 新风机组数学模型
    3.1 间接蒸发冷却换热芯数学模型
        3.1.1 典型板式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芯体
        3.1.2 模型假设及离散化求解方法
        3.1.3 芯体单元格中热质交换过程分析
        3.1.4 热质交换过程的控制方程
        3.1.5 计算所需附加公式
        3.1.6 初值条件
        3.1.7 叉流段和逆流段的有限差分式
        3.1.8 差分方程求解步骤
    3.2 热泵数学模型
        3.2.1 压缩机数学模型
        3.2.2 冷凝器的数学模型
        3.2.3 蒸发器数学模型
        3.2.4 节流阀数学模型
        3.2.5 热泵相关传热系数的拟合式
        3.2.6 各部件的耦合计算方法
    3.3 新风主机的?分析模型
        3.3.1 湿空气?模型
        3.3.2 间接蒸发冷却的?传递模型
        3.3.3 热泵系统?模型
    3.4 小结
4 仿真平台的建立及实验验证
    4.1 仿真平台的建立
        4.1.1 仿真平台的需求分析
        4.1.2 仿真平台建立的步骤
    4.2 仿真平台的实验验证
        4.2.1 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芯体验证
        4.2.2 夏季变工况实验验证
        4.2.3 冬季变工况实验验证
    4.3 小结
5 新风主机运行性能分析
    5.1 新风机组变工况性能分析
        5.1.1 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芯体参数分析
        5.1.2 夏季标准运行模式参数分析
        5.1.3 冬季标准运行模式参数分析
    5.2 新风机组变风量运行参数分析
        5.2.1 主机性能随两侧风量的变化
        5.2.2 主机性能随新风侧风量的变化
    5.3 小结
6 新风机组的?过程及优化
    6.1 板式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换热器优化
        6.1.1 叉流式换热器
        6.1.2 逆-叉流式换热器
        6.1.3 两种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性能对比
        6.1.4 逆-叉流换热器参数优化
        6.1.5 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流程优化
    6.2 新风机组整机?过程及优化
        6.2.1 夏季标准工况
        6.2.2 冬季标准工况
    6.3 小结
7 全年运行策略及性能分析
    7.1 动态热负荷仿真平台搭建
        7.1.1 Trnsys仿真平台简介
        7.1.2 Trnsys住宅建筑模型
        7.1.3 结合新风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
        7.1.4 新风主机全年运行模式
        7.1.5 建筑附加冷热源系统
        7.1.6 全年运行策略的基本原则
        7.1.7 室外气象参数
    7.2 新风主机全年优先运行的方案
        7.2.1 全年运行方案原理
        7.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7.2.3 全年运行方案总结
    7.3 新风主机供冷优先的运行方案
        7.3.1 全年运行方案原理
        7.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7.3.3 全年运行方案总结
    7.4 基于负荷响应的运行方案
        7.4.1 全年运行方案原理
        7.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7.4.3 全年运行方案总结
    7.5 方案对比
    7.6 小结
8 地区适应性及同其他设备的对比
    8.1 常规暖通系统简介
        8.1.1 房间空调器+不带热回收的新风系统
        8.1.2 房间空调器+带全热回收的新风系统
    8.2 全年能耗对比
        8.2.1 模拟条件
        8.2.2 新风主机的地区适应性
        8.2.3 同其他设备的能耗对比
    8.3 小结
9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房间空调器制冷量量值溯源体系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物理名称及符号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房间空调器行业现状
        1.1.2 第一个关键问题
        1.1.3 第二个关键问题
        1.1.4 第三个关键问题
        1.1.5 制冷量量值溯源体系现状
    1.2 文献综述
        1.2.1 换热特性实验装置和水焓值
        1.2.2 制冷量测量装置、校准和比对
        1.2.3 比对数据分析理论和不确定度评定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制冷量量值传递装置实验研究
    2.1 水焓值法
    2.2 设计与研制
        2.2.1 传递装置结构设计
        2.2.2 实验装置系统研制
    2.3 测量系统准确度提升
        2.3.1 温度测量系统
        2.3.2 压力测量系统
        2.3.3 技术指标
    2.4 实验研究
        2.4.1 房间量热计
        2.4.2 空气焓值法装置
        2.4.3 房间量热计与空气焓值法装置的分辨力
        2.4.4 传递装置输出制冷量不确定度评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房间量热计现场校准方法研究
    3.1 房间量热计测量模型
        3.1.1 分体式高制冷量测量
        3.1.2 分体式低制冷量测量
        3.1.3 窗式高制冷量测量
        3.1.4 窗式低制冷量测量
    3.2 不确定度分析和计量特性
    3.3 现场校准方法
        3.3.1 测量系统校准
        3.3.2 系统参数测量
    3.4 分析和测量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比对数据分析理论和APF不确定度评定
    4.1 比对模型及分析
        4.1.1 一般模型
        4.1.2 随机影响模型
        4.1.3 模型分析
        4.1.4 不确定度权重平均值的使用条件
    4.2 线性估计的一致性核验统计量
        4.2.1 线性估计的卡方统计量
        4.2.2 统计量的基本性质
        4.2.3 Monte Carlo模拟方法
        4.2.4 模拟结果和分析
        4.2.5 应用举例
    4.3 概率密度函数乘积的随机数生成方法
        4.3.1 Metropolis-Hasting采样算法简介
        4.3.2 概率密度函数乘积的几何解释
        4.3.3 随机样本生成方法
        4.3.4 举例和比较
    4.4 APF不确定度评定
        4.4.1 测量模型
        4.4.2 模拟流程
        4.4.3 评定结果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我国空调与热泵的能效和标准现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房间空调器的EER和SEER、COP和HSPE
2 IPLV的由来和发展
3 冷水机组的COP和IPLV
4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的IPLV (H)
5 APF和ACOP的定义及由来
6 我国能效 (分级) 标准发展历程
7 空调机组能效等级的共性
8 能效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9 结论

(6)房间空调器能效国家标准的升级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房间空调器能效国家标准的发展历程
2 中国房间空调器能效标准升级的必要性
3 当前中国房间空调器节能环保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4 能效标准展望与建议

(7)基于空气焓值法的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房间空调器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房间空调器的发展及能耗现状
        1.2.2 国内外房间空调器的能效政策现状
        1.2.3 国内外房间空调器的能效测试现状
    1.3 本文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 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标准
    2.1 房间空调器能效的基本理论
    2.2 房间空调器能效相关标准
        2.2.1 我国房间空调器能效相关标准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现行的房间空调器能效标准
第三章 常见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系统的原理及优缺点
    3.1 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系统的基本原理
    3.2 常见的房间空调器制冷量测试方法
        3.2.1 房间型量热计法
        3.2.2 空气焓值法
    3.3 两种制冷量测试方法之间差异
        3.3.1 试验装置的差异分析
        3.3.2 应用方面的差异分析
第四章 基于空气焓值法的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系统设计
    4.1 测试系统概要
        4.1.1 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
        4.1.2 测试系统的整体布局
        4.1.3 测试系统的运行环境的要求
    4.2 测试实验室设计
        4.2.1 室体结构设计
        4.2.2 空气调节系统设计
        4.2.3 风量测量装置设计
        4.2.4 温度采样测量装置设计
        4.2.5 控制系统设计
        4.2.6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4.3 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4.3.1 可实现功能
        4.3.2 主要构成
第五章 基于空气焓值法的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系统性能分析
    5.1 主要性能技术指标
        5.1.1 可进行的测试项目
        5.1.2 可测试的房间空调器类型
        5.1.3 可进行的试验范围
        5.1.4 可模拟的试验工况环境
        5.1.5 测量精度及重复性
        5.1.6 主要测试参数及技术指标
    5.2 误差及精度分析
        5.2.1 风量测试的误差影响
        5.2.2 温度测试误差的影响
        5.2.3 功率计的合理选用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表

(8)房间空调器热力学完善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房间空调器能效标准和标识对比
2 热力学完善度理论基础
    2.1 理想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分析
    2.2 热力完善度的热力计算
3 房间空调器及其热力学完善度分析
    3.1 房间空调器的能效
    3.2 房间空调器及其热力学完善度分析
4 未来房间空调器EERR标准的预测
5 结论

(9)房间空调器能效提升及除霜模式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1.1.1 提升空调能效的意义
        1.1.2 研究空调器不停机除霜的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2.1 空调能效提升研究现状
        1.2.2 除霜模式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现状总结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试验计算和仿真软件
    2.1 测试标准
    2.2 试验装置
        2.2.1 测试能力
        2.2.2 测试工况
        2.2.3 测试内容
        2.2.4 控制与测量参数
        2.2.5 主要设备
        2.2.6 测试精度
    2.3 变频热泵APF计算
        2.3.1 制冷量计算
        2.3.2 制热量计算
        2.3.3 制冷季节能源消耗计算
        2.3.4 制热季节能源消耗效率计算
        2.3.5 全年能源消耗效率计算
        2.3.4 测试软件
    2.4 仿真软件简介
        2.4.1 CoilDesigner
        2.4.2 VapCyc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准测试及仿真模拟
    3.1 基准样机简况
    3.2 基准样机配置
    3.3 基准测试
        3.3.1 空调过冷度与过热度分析
        3.3.2 换热器压降损失分析
    3.4 基准线仿真模拟
        3.4.1 VapCyc应用
        3.4.2 CoilDesigner应用
    3.5 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比对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房间空调器能效提升研究
    4.1 整体思路
    4.2 室外冷凝器制冷剂流路优化
        4.2.1 换热器优化仿真及模拟
        4.2.2 结果比对
    4.3 采用GWP系数更低的R32替代R410A
        4.3.1 制冷剂物性比较
        4.3.2 制冷剂充注量的确认
        4.3.3 试验结果的比较
        4.3.3.1 能效对比
        4.3.3.2 排气温度对比
        4.3.3.3 系统排气压力对比
        4.3.3.4 蒸发压力损失对比
    4.4 室外换热器更换为微通道换热器
        4.4.1 基本形状及关键尺寸
        4.4.2 主要尺寸设计
        4.4.3 回路数设计
        4.4.4 利用CoilDesigner进行微通道冷凝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房间空调器除霜模式优化研究
    5.1 背景说明
    5.2 不停机除霜方法的调查与选取
    5.3 双热气旁通除霜(DHBD)方法的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
        5.3.1 双热气旁通除霜(DHBD)系统原理
        5.3.2 双热气旁通除霜(DHBD)压焓图
        5.3.3 双热气旁通除霜(DHBD)与传统的四通阀换向除霜(RCD)的试验对比
        5.3.3.1 双热气旁通除霜系统样机管路改造
        5.3.3.2 试验对比及分析
    5.4 PCM蓄热除霜的可行性分析及试验对比
        5.4.1 相变蓄热技术概述
        5.4.1.1 热能储存的方式
        5.4.1.2 相变蓄热材料的分类和选择
        5.4.1.2.1 中低温相变蓄热材料
        5.4.2 PCM蓄热除霜系统原理图
        5.4.3 PCM蓄热除霜压焓图
        5.4.4 PCM需要蓄积的能量计算
        5.4.5 PCM相变温度确定及材料选定
        5.4.6 PCM蓄热除霜试验对比
        5.4.6.1 PCM蓄热除霜系统试验样机结构图
        5.4.6.2 PCM蓄热除霜试验样机系统配置
        5.4.6.3 两种PCM蓄热器对比试验
        5.4.6.3.1 影响条件
        5.4.6.3.2 吸热升温过程对比
        5.4.6.3.3 除霜过程-出风温度对比
        5.4.6.3.4 节能安全性对比
        5.4.6.3.5 压缩机壳体蓄热不同工况对比
        5.4.6.3.6 PCM蓄热除霜过程
        5.4.6.3.7 各工况PCM蓄热除霜期间室内机出风温度对比
        5.4.6.3.8 PCM蓄热除霜期间房间温度波动
        5.4.7 PCM蓄热除霜控制方法
        5.4.8 试验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国与东盟国家房间空调器能效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房间空调器能效标准对比分析
2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气候特点和空调季节能效比
    2.1制冷发生时间—温度分布
    2.2空调季节能效比计算原理
    2.3空调器运行于不同地区的SEER
3房间空调器热力学完善度对比分析
    3.1热力学完善度计算方法
    3.2空调器运行于不同地区的热力学完善度
4结论

四、房间空调器的能源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 [1]房间空调器在线性能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于天蝉,杨子旭,丁连锐,黄文宇,石文星. 家电科技, 2021(06)
  • [2]房间空调器国内外能效指标体系、测试及计算方法差异分析[J]. 徐少山,陈星莺,沈俊,胡楠,姜颖金,李振兴. 制冷与空调, 2021(03)
  • [3]新型热泵式热回收新风设备仿真与实验研究[D]. 李无言. 重庆大学, 2019(01)
  • [4]房间空调器制冷量量值溯源体系关键问题研究[D]. 杭晨哲.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5]我国空调与热泵的能效和标准现状与分析[J]. 王派,李敏霞,马一太,王飞波. 制冷学报, 2018(03)
  • [6]房间空调器能效国家标准的升级与挑战[J]. 成建宏,李红旗,李小双. 制冷与空调, 2017(08)
  • [7]基于空气焓值法的房间空调器能效测试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D]. 王泉. 山东大学, 2016(04)
  • [8]房间空调器热力学完善度分析[J]. 薛韩玲,程凯丽. 电子世界, 2016(09)
  • [9]房间空调器能效提升及除霜模式优化[D]. 白韡.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10]中国与东盟国家房间空调器能效问题探讨[J]. 卢苇,曹聪,杨林,刘纪云,陈汉. 科技和产业, 2015(08)

标签:;  ;  ;  ;  ;  

房间空调的能源效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