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基于生态足迹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一、基于生态足迹的县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林玲[1](2021)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桂北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如何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加强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在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的总结,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和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区域发展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发现当前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支撑不足、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以及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的发展问题。如何应对上述问题,已成为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依据桂北民族地区实际,按照“现状评价—问题分析—政策模拟—对策提出”的思路,结合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系统障碍因子诊断、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特点和思想,构建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度模型—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四位一体”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同时构建相适应的“质量-协调-障碍-仿真-对策”路径,“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方法体系。最终形成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分析的范式。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考虑常规的经济、社会、环境、旅游产业规模、接待能力的维度之外,还根据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独特性,重点突出了少数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维度,为评价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因子。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案例地—龙脊镇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客观数据来源于案例地的统计年鉴,主观数据来源于对案例地居民和管理者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程度的深入式问卷访谈。指标数据的分类量化获取,使得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真实的反映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且,文章通过考虑系统的动态复杂性,建立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进行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仿真分析,模拟不同政策对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干预效果,形成促进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几点成果:第一,通过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我国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分布和社会发展现状存在显着的地域差异。同时,样本中的大部分区域的旅游小城镇产城协调发展不足和产业支撑不足。广西旅游小城镇“桂北集聚”的分布特征,以及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的社会发展现状,表明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明显,不管对于我国旅游小城镇还是广西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典型性。第二,通过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特性、发展机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支撑不足、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以及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的发展问题。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拥有明显的资源和区位发展优势,如何应对以上发展现状,是文章旨在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三,可持续发展是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本质。基于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内涵和目标、作用机理,以及耦合机理分析,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体系。途径模型是三个部分的有机整体: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协调度、障碍度、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彼此衔接。协调度模型是综合评价模型。协调度在可持续发展度的研究基础上,从系统协调的角度,加入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协调性的考核。从系统内部的耦合程度和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两个角度,科学评价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水平。障碍度模型是建立在综合评价基础上的数学统计模型。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指标进行障碍量化,有利于找出影响研究目标发展的关键因素。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障碍度量化,找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来调整管理政策。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政策仿真模型,通过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描述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演化的内在机制,模拟计算统计指标值得分。在此基础上,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政策的有效性和干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并以此作为提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第四,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和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协调-障碍-仿真-对策”路径,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体系。首先,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研究;紧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查明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状态;第三,厘清制约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最后,基于以上结果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政策仿真模拟。该方法体系能够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路径。第五,以桂北龙脊镇为例,依托上文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和方法体系,对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对性的对策。1)近年来龙脊镇旅游小城的可持续发展质量指数增长明显,政府对龙脊镇的旅游小城镇发展调控的成效逐渐显现。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正在愈发加强,协调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业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存在较大波动,作用不够显着等问题。2)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一级障碍因子诊断结构表明:研究期间,龙脊镇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在不断的调整,但并未寻求到最佳的调控策略。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二级指标障碍度因子诊断:在整个研究期间二级指标的平均障碍度中,龙脊镇的旅游产业规模和接待能力,以及龙脊镇的资源环境是二级指标的主要障碍因子。二级指标历年的障碍因子障碍度也发生变化。从2013年,障碍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接待能力、产业规模、经济要素、社会要素、资源环境。2018年该排名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高到低依次是产业规模、资源环境、社会要素、接待能力、经济要素。三级指标障碍度因子。旅游饭店数、旅游接待总人次增长率、网络搜索指数、经济收入多样化指数、旅游从业人员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旅行社数、出行便捷率是历年出现频率最高的障碍度因子。3)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政策模拟仿真实验,仿真步长为1年,仿真时间为2013-2033年,共20年。根据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度因子,以及系统动力模型指标,确定民族文化保护程度、游客数量、收入多样性指数、旅游产业系数、社会服务建设系数作为输出变量,反映龙脊镇发展的调控效果。通过改变模型参数:政府监管系数、旅游节庆拉动系数、旅游宣传系数、旅游产品开发系数,分析模型参数的变动,分析这些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通过不断模拟、讨论、优化,最后形成促进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和系统间协调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结果显示:增强监管投入和市场推广投入,控制旅游产品开发广度,深挖旅游产品开发深度,能够有效推进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的提升,推进龙脊镇旅游小城镇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以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第六,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根据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案例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包括: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创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创新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强化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支撑工作的建;构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以及完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冀晶娟[2](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李保平[3](2020)在《中国履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并于1993年12月正式生效,是全球最重要的多边环境公约之一。《公约》确立了三大目标,即: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名古屋议定书》是专门针对实现第三个目标而缔结的具体协议。《议定书》规定了利用方获取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应得到提供方的“事先知情同意”,并在“共同商定条件”下与提供方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此等资源而产生的惠益。惠益可包括适当转让技术或提供资金等形式,亦应顾及遗传资源和生物技术的所有权问题。《名古屋议定书》生效后,各缔约方通过立法、行政或政策等措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由于国情和体制的差异性,中国在履行《议定书》时遇到较多的“水土不服”问题,至今尚未建成有效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体系。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议定书》条款,结合中国实际,识别出当前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1)法律术语“土着和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和应用。(2)如何实施不同权属类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3)中国如何协调与《议定书》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解决好上述关键问题有利于我国的履约工作。本研究选取了湖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民族生态学田野调查,运用多学科交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比较研究了壮族、瑶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社区与“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的异同,构建了“土着和地方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湖南保靖黄金茶、广西桂林罗汉果等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和专利审查,探讨了不同权属类型的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通过对广西参与式玉米品种选育、瑶族传统医药知识等案例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在履行《议定书》过程中如何协调与其他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法律用语“土着和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与应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j)条提出了“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概念。《名古屋议定书》关于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很多核心条款都涉及到“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别规定了使用方在获取“土着与地方社区”的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时,要征得“土着与地方社区”的“事先知情同意”,并与“土着与地方社区”公平分享惠益。因此,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必须首先要解决“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概念及在中国的适用范围。本文在词源和法律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了国际“土着和地方社区”的基本特征,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与“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异同,建立了“土着与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资源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世居性、自我认同、自治权、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11个二级评价指标及15个辅助量化指标。利用此评价体系与我国广西壮族(马山和那坡县)、瑶族(金秀县)和毛南族(环江县)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由于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现状差异较大,壮族除黑衣壮支系和地方社区,总体上已不具有“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瑶族在地方社区水平上保持了“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毛南族在社区水平上保持了“土着与地方社区”的基本特征。由此得出:在履行《名古屋议定书》而辨别少数民族是否具有“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时,不能对整个民族而论,而应以具体的地方社区作为评估单元。这将为我国在履约过程中应对由“土着和地方社区”概念带来的难题,有效实施公约重要条款提供技术支撑。2、不同权属类型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名古屋议定书》规定了适用于获取与惠益分享的遗传资源应是此种资源的原产国或已履行公约而合法获取此种资源的国家,具体如何实施取决于原产国的法律规定。因此,需要进一步追溯和明确遗传资源的原始提供方,以确定遗传资源的权属主体,进而确保遗传资源的原产地提供方能够分享惠益。本研究在分析公约规定和我国相关法律文本的基础上,探讨了遗传资源的权属理论和实际权益应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三种遗传资源的原产地类型,探讨了各类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应用模式:(1)原产地社区明确。在原产地社区可认定的情况下,可由该遗传资源的原产地社区代表直接与利用方进行获取与惠益分享的谈判。利用方在获取并利用该类型的遗传资源时,应事先征得社区及其代表的知情同意,然后双方在信息对等的前提下共同商定条件,通过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分享因开发利用此种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2)原产地社区不能明确。在原产地范围较大(如超出乡域或县域)而不能确定遗传资源具体地方社区的情况下,可由遗传资源的原产地当地政府指定遗传资源主管部门(环保、农业、林业、中医药等)作为具体的权属主体代表履行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相关程序。利用方在获取并利用此类遗传资源时,应与地方主管部门在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的原则下公平惠益分享,惠益可用于辖区内该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遗传资源具有多个原产地。对于一种遗传资源在多个省份拥有原产地的情况,可由原产地的省级政府作为权属主体代表。涉及国外客体时可由国务院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作为权属主体,直接履行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相关程序,惠益可作为生物多样性基金用于促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不同权属类型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规定了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的持有方应为维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土着和地方社区”。《名古屋议定书》要求土着与地方社区有效参与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过程,并确保“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原则的实施。我国遗传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类型众多,权属复杂,在履行《名古屋议定书》时将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旨在梳理传统知识的不同类型,在相应权属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公约的相关要求,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传统知识的获取与益分享模式:(1)来自于土着和地方社区的传统知识。当获取的传统知识来自具有“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的少数民族地方社区时,当地的少数民族社区应作为该类型传统知识的权属主体,对该类型的传统知识享有共同产权。利用方在获取并利用此类型的传统知识时,须在当地少数民族社区的有效参与下,遵循“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等原则和程序,与当地社区签订“获取与惠益分享”协议合同。(2)来自非土着和地方社区的传统知识。这类传统知识来自不具有“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的地方社区,或者来自个人和家族,或者来自其他收集、保存和使用单位,其权属主体可以是个人、集体社区、单位机构或者国家。对于权属主体为个人、家族和地方社区的,可参照“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模式,与传统知识的实际持有人进行惠益分享;对于权属主体为单位机构、国家或者权属主体不能确定的,应由国家指定相应的权属组织代表行使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权利。(3)文献化的传统知识。这类传统知识在历史上由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如《本草纲目》等经典药方知识,多数已无法追溯来源及权属,成为国家瑰宝。当国外利用方获取并利用此类传统知识时,国家可指定相关主管部门(如中医药管理局等)作为权属主体实施“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制度条款,并对国外使用的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管,将应得惠益用于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等的保护和传承。4、协调相关公约之间的关系除了《名古屋议定书》,其他一些国际文书也涉及到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在这些公约或协定中,有些与《议定书》的原则相一致,有些与《议定书》并不完全一致。中国是这些公约和协定的缔约方(少量为观察员),并由国内不同的政府部门牵头履行。然而,在各自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和协定时,部门政策和相关行动可能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这将影响国际义务的履行,并有损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此,本研究梳理了主要相关国际公约或协定的目标和要点内容,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了“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冲突及协同增效途径。如以广西参与式玉米育种为案例,探讨了新品种保护制度中产权主体分配存在的弊端,针对植物新品种制度中的社区主体产权失衡,提出了产权主体重构的建议;以广西瑶族传统医药知识保护为例,分析了现代知识产权体系对传统知识保护的局限性,提出构建传统知识的特殊保护制度等建议。并以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和协定时出现的问题,提出履约的协同增效模式和建议。综上,本文运用生态学、民族学及法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针对中国在履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首次构建了适合国际概念和中国国情的“土着和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少数民族具体社区作为“土着与地方社区”的评估单元,有效避免了以单一民族作为评估单元造成的履约困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创造了条件,也为国家能够全面有效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外,本文提出的遗传资源信息权、实物财产权等遗传资源权属理论,不同类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可为国家和地方生物多样性立法、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魏博阳[4](2020)在《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步入新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进步,由此衍生出来的城乡发展失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我国城乡社会的健康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等一系列关注点也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新时期下城乡发展的主题旋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遵循新发展理念,破解城乡发展差距问题等内容,对新时期下城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对乡村地区的保护与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但是,如何进行城乡协调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通过什么尺度来进行城乡协调发展的评判?这是目前学界与政策制定所面临的考验。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化率已经迈过50%,乡村人口首次超过城市人口,但是区域内城乡发展还不是很均衡,城乡基础设施、福利保障、居民收入以及资源要素等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广西作为我国的西部省份,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同时农业生产也占据其经济水平的主导地位,在地理位置上,广西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西南地区拥有着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重要的出海口,在全国城乡区域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城乡协调发展成为了广西新时期下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因此,本次研究在结合新发展理念背景的前提下,围绕“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为主题,对城乡协调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相应的综述,在明确城乡协调度的运行机理上,对传统的城乡协调度模型进行了改进与更新,使得传统的“一维”数值分析的城乡协调度模型评价转变为城乡“二维”的城乡坐标系的评价方式,让城乡两者的综合评价体系来更好地把握城乡协调度的具体情况。通过研究广西111个县级单位在2014年与2019年的城乡协调度,分析其城乡协调发展的差异化问题,并以此依据进行城乡区域分类,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分类指导的措施建议,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类型,得出以下的研究结论:第一,研究分析得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个县级单位的城乡协调发展的程度,其中南宁市青秀区、西乡塘区和柳州市鱼峰区、柳南区等区域的城乡协调度为最高;第二,广西整体城乡协调发展呈现向好趋势,城乡低水平协调型的县级单位在不断减少;第三,广西区域城乡协调空间特征愈加明显。2019年,南宁、柳州、贵港和北部湾地区成为了城乡协调发展较好的聚集区域,与此同时,全区城乡协调水平较低的县级单位的数量较少而且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主要分布在桂西河池市与南宁市交界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及崇左市的大部分县级单位。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结合新时期下新发展理念,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一定建议与措施,其中以新发展理念为基本思路,分别对城乡低水平协调型、城市主导型、城乡协调型和乡村主导型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类发展要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朱浩[5](2020)在《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对于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小镇有多种类型划分,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其中一种。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除了壮族,还有瑶族、京族、侗族、苗族、彝族、仫佬族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因而在广西研究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符合广西区情的。可以说,对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研究是符合时代发展背景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我国的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特色小镇培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201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明确指出了要规范纠偏机制,确保特色小镇的培育数量服从于质量,淘汰变形走样异化的特色小镇,筛选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典型案例,树立标杆,推动特色小镇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比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广西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占优势,但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民族地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可以成为广西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基于这样的理论出发点,本文选取了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作为主要的田野考察点,采用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这些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作为切入点,分析这些地区的特色产业开发现状,对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认清差距,进而探索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对特色小镇、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解析。第二章介绍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从发展目标和建设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特色小镇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罗列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创建数量,印证了广西特色小镇的兴起。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进展和分布特征概括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并依据聚居的民族、主导的产业、旅游产业的地位对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进行类型划分,以便认清不同特色小镇的资源特色和产业特色。第三章对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四个典型案例逐个进行了解读,分析这四个建设的建设成效和发展模式,总结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优势,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可依托这些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第四章阐述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即明确了特色小镇应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同时以生态维度、产业维度、创新维度、传承维度作为评价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尺度,指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是因为: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特色小镇艰涩和存在同质化现象、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第五章提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首先,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其次,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再次,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最后,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唐羽薇[6](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研究 ——以上林县大浪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时期。上林县这个集国家级贫困县、自治区级贫困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于一身的典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能否取得最终胜利,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出贫困村分类、贫困根源及致贫影响因素,并通过选取典型贫困地区的太行山贫困地区和彝良县贫困山区作对比研究,总结归纳出贫困村致贫影响因素的根源因子和一般因子分析表;其次,从上林县贫困村石漠化和壮族历史文化的贫困特征和基于社会调查分析的扶贫实施效果2个方面,对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的突出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提炼出上林县贫困村应属于兼具区域发展障碍型、可行能力不足型和族群型贫困,致贫根源是:对外商贸物流交通差、石漠化、传统落后观念等壮族文化制约和文化素质低。再次,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乡村振兴战略对贫困村村庄建设的要求和规划策略,据此找到解决上林县贫困村致贫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策略,并提出围绕生态经济新业态、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3个方面规划策略的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要点;最后,以大浪村村庄规划作为实证研究,规划基于致贫因素突出问题分析的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思路,从大浪村致贫影响因素突出问题分析入手,围绕面向发展生态经济新业态、面向壮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挖掘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服务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3个方面的规划策略,编制完成大浪村村庄规划设计方案。本文从实践意义来看是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的反馈验证,为广西不同类型的贫困村脱贫摘帽,为下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路径方向。从理论意义来看是从城乡规划与设计的视角关注贫困村这一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差别化的贫困村规划政策制定。

李浩楷[7](2020)在《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县域经济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相对而言,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独立性,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有利于反映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所以,在县域经济维度上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有利于提升研究结论的有效性,而且其研究结论可以用于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划,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左右江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是我国土地革命阶段建立的早期根据地,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民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但是受到区位因素、自然因素以及历史因素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左右江革命老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2015年2月国务院制定《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支持老区在新形势下加快振兴发展。规划制定以来,左右江革命老区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综合实力有所提升,但是由于资源、人口、社会等因素的多方面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因此,以老区县域经济为切入点,对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性进行量化研究,提升老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为实现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对关于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文献及区域发展理论进行研究与梳理,然后介绍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基本情况,再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2013年至2017年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时间维度分析涵盖了两方面,一方面是绝对差异,另一方面是相对差异。其中,衡量绝对差异有两个指标,一是标准差,二是极差;衡量相对差异有三个指标,分别是泰尔系数、基尼系数以及加权变异系数。空间维度分析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等级的划分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接着,本文以制度、生产要素、城镇化以及经济基础为切入点,确定了五个指标,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探究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得到了以下结论:一、在时间维度上,2013年至2017年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经济发展极化现象显着。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都在波动中上升。2013年至2017年基尼系数及整体泰尔指数呈现“U”型,“U”的拐点位于2015年,恰好为国务院制定《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时间点。二、在空间维度上,2013年、2015年、2017年三个时间截面,各等级区间的县域数量大体呈“纺锤体”,在研究时间期内,老区中低于平均值的县域出现分异的情况,滞后型的县逐渐增加,部分欠发达的县逐渐上升为较发达型,而发达型县的数量比较稳定。老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多核的格局。广西地区主要以百色市的右江区和崇左市的江州区为核心,贵州地区主要以黔西南州的兴义市和黔南州的都匀市为核心,云南地区主要以文山州的文山县为核心。三、从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理论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因素和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总效应系数与直接效应系数不显着、间接效应显着;城镇化水平对区域县域经济发展存在负相关,总体效应与直接效应不显着,间接效应显着。这一结论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有所出入,相关的成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物质资本对老区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直接或者间接效应都满足显着性要求,表示物质资本的投入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人口密度与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类似,总效应与直接效应系数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人口与产业资源的集聚,会形成虹吸效应,使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极化现象。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最后为加快老区在新形势下振兴发展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计划生育、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陈田[8](202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还存在于区域内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地和华南、西南、东盟三个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特点,虽然区位优越,但区域内情况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就经济总体水平而言,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6市人均GDP为36639元,而桂西资源富集区仅为23939元;柳州市、防城港市人均GDP分别为75945、73601元,而河池市、贵港市分别仅为22302元、26635元。作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促进整个广西经济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地理、经济基础等因素致使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滞后并且区域经济差距大,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但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划分广西的经济区域才能较全面的观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程度是怎样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因素是什么?未来如何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进行划分,剖析其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测度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探究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内容安排: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介绍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章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对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前人成就、挖掘文献留白,借鉴基础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第3章介绍广西的禀赋,动态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总体的经济演进,静态解剖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4章基于所划分的经济区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法,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四种指数,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差距;第5章在全面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第6章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第7章基于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机遇,结合国家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文件,探寻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推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基本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主要观点和结论有:(1)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但横向比较依然落后。从广西内部的区域来看,桂南沿海经济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则相对滞后。(2)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存在于经济板块间、城市间、县域间、城乡间,表现于经济总体水平、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等多个层面,是多维的不平衡。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3)经济总体水平在各等级的区域间呈现扩大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人均GDP差距,区域经济总体差距依次来源于区域间差距、区域内差距、超变密度;人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表现为收入差距的缩小,但差距依然明显;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也呈缩小的趋势,表现为小学教育差距和医疗卫生差距的缩小,但是,中学教育的差距还较大。因此,要缩小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广西的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民族自治(待遇)县之间、陆地边境县之间、民族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分明,不平衡性突出,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明显。未来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经济的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并注重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5)2010-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从2010年的勉强协调或濒临失调逐渐向2018年的中等协调或初级协调转变,预计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进一步提升。但是,面临边地和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发展滞后,以及地理禀赋、科教水平、开放程度区域差距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拥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等诸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6)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采取“集中均衡”式发展模式,要积极打造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经济高地,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推动区域之间融合、互动发展;要加大力度支持广西欠发达地区、民族自治(待遇)地区、沿边地区加快发展;要深化新时代广西经济对外开放,以大开放激发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注重经济与社会尤其是经济与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经济与社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聚居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坚持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前提下,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力度,破除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语言障碍,力求缩小广西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

邓克鹏[9](2019)在《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进行研究,探寻其中的规律性,有利于广西贫困地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有利于深化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认识。本文深入对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进行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11-2017年广西贫困地区及其社会发展扶贫指标、教育扶贫指标、重要经济扶贫指标、贫困数值指标、健康扶贫指标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数据处理后,运用线性加权和法计算得出广西贫困地区及其33个县的得分,并综合对比得分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法,以广西贫困地区33个贫困县中的昭平县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入户访谈、实地查看、查阅台账资料、座谈等方式深入研究。分析研究的结果主要表明: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综合得分持续攀升、重要民生指标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较快、社会保障领域稳步增长、脱贫成效显着。但是,也暴露出了不少薄弱点和不足之处,包括发展不均衡、教育和网络发展滞后、机关事业和民营企业结对帮扶有待完善、健康扶贫存在短板、产业扶贫工作滞后、金融扶贫隐患难除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加以重视,研究解决。为了提升广西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成效,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开发规划,增强工作前瞻性;二是推进统筹协调,促进均衡发展;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蓄持久长远发展的源动力;四是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助力扶贫脱贫;五是培育多元扶贫主体,健全结对帮扶制度;六是聚焦健康扶贫薄弱环节,因势利导推动医疗改革;七是发挥自身优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调整产业布局;八是创新金融体制机制模式,确保扶贫资金效率与安全“双赢”;九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边境贸易活力;十是注重文化传承,搞活文化经济。

杨润春[10](2019)在《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精神方面的追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在节庆旅游不断发展的今天,民族节庆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广西世居12个民族,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资源丰富。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广西丰富的民族节庆资源,整合民族节庆旅游产品,提升广西民族节庆旅游的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全域旅游、节庆旅游以及民族节庆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节庆旅游和民族节庆旅游定义进行了理清,以系统论、区域理论、旅游体验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法和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全域旅游视角,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包括:(1)本文选择广西为研究区域,对广西民族节庆的环境、资源分布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①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在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下迅速发展,出现“壮族三月三”等品牌,并向个性化需求发展;②民族节庆资源类型丰富、季节性明显、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等特点,主要分为浓郁的壮文化、多彩的瑶文化、原生态的侗苗文化、独特的京族文化和毛南文化、丰富的仫佬文化、仡佬文化等;③以武鸣“三月三为案例,对游客的满意度进行了市场分析,发现:广西民族节庆旅游主要是以学历较高的中青年人群为主,游客对“指示牌清晰度、活动氛围浓郁度、当地人友好程度、购物环境舒适度、娱乐项目种类/特色、旅游商品种类/价格”等满意度较高,对“公共休息区、公共厕所、交通便利度、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市场容量、娱乐项目互动性/参与性强弱、旅游商品质量/特色”等满意度较低,其中“市场容量”满意度最低。(2)通过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活动现状进行梳理,从全域旅游视角,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存在缺乏品牌知名度、开发层次浅、民族节庆旅游与产业融合不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智慧旅游体系平台建立不完善和缺少旅游专业人才等问题进行分析。(3)通过分析借鉴国外的加拿大枫糖节、诺丁山狂欢节和国内知名度高的西双版纳泼水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和凉山彝族火把节等典型案例,从全域旅游视角,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提出了①“全空”布局,优化整合民族节庆旅游资源;②“全景”引客,扩大民族节庆旅游吸引力;③“全时”迎客,打造全天候民族节庆旅游活动;④“全业”好客,共建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举办地;⑤“全民”留客,发挥全民参与能动性;⑥“全程”服务,提高民族节庆旅游服务质量;⑦“全制”保障,塑造民族节庆旅游大环境。

二、基于生态足迹的县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生态足迹的县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旅游城镇化研究
        1.3.2 旅游小城镇研究
        1.3.3 桂北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1.3.4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1.3.5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
        1.3.6 总体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桂北民族地区
        2.1.2 民族旅游
        2.1.3 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2.1.4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新型城镇化理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协调发展理论
        2.2.5 旅游真实性理论
        2.2.6 系统动力学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3.1.1 数据资料情况
        3.1.2 我国旅游小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3.1.3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3.2 我国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3.2.1 数据资料情况
        3.2.2 我国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3.3 广西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3.3.1 广西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3.3.2 广西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4.1 桂北民族地区小城镇特性
        4.1.1 桂北民族地区区位和民族聚落分布特点
        4.1.2 桂北民族地区地理环境
        4.1.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4.2 桂北民族地区发展的机遇分析
        4.2.1 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
        4.2.2 旅游业发展宏观背景
        4.2.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
    4.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
        4.3.1 桂北民族地区当代小城镇主要类型和数量
        4.3.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4.3.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综合效益分析
    4.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
        4.4.1 小城镇空间组织的离散性
        4.4.2 产业支撑不足
        4.4.3 产城协调发展不足
        4.4.4 生态保护任务重
        4.4.5 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
        4.4.6 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5.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描述
    5.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5.2.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5.2.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析
    5.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作用机理
        5.3.1 小城镇建设对民族旅游发展的作用机理
        5.3.2 民族旅游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机理
    5.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机理
        5.4.1 经济耦合协调
        5.4.2 社会耦合协调
        5.4.3 资源环境协调
    5.5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构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6.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6.1.1 桂北面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内涵辨析
        6.1.3 指标权重赋值
        6.1.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方法
    6.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
    6.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6.3.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层级构建
        6.3.2 障碍度诊断模型构建
    6.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
        6.4.1 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的原理和步骤
        6.4.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系统反馈结构分析
        6.4.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6.4.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参数、检验和策略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以龙脊镇为例
    7.1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数据来源和处理
    7.2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系统协调性、障碍因子诊断和识别
        7.2.1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7.2.2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发展质量分析
        7.2.3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分析
        7.2.4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障碍因子识别和诊断
    7.3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与仿真分析
        7.3.1 模型参数选取
        7.3.2 模型的仿真分析
        7.3.3 模型的策略分析
        7.3.4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8.1 规划引领,顶层设计
    8.2 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
    8.3 创新升级旅游产品
    8.4 强化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工作
    8.5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8.6 完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3)中国履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概念术语及适用范围
        1.2.2 有关产权理论的评析
        1.2.3 《名古屋议定书》与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
        1.2.4 尚未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1.3 选题目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2.1 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的主要问题梳理
        2.2.2 “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概念理解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3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权属与“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实施
        2.2.4 相关国际文书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关系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研究
        2.3.2 专家咨询
        2.3.3 实证研究
        2.3.4 数理统计分析
    2.4 研究选点和时间安排
        2.4.1 研究区域
        2.4.2 选点原因
        2.4.3 时间安排
    2.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中国实施《名古屋议定书》的主要问题梳理
    3.1 《名古屋议定书》的产生背景及谈判的焦点问题
        3.1.1 《名古屋议定书》的产生背景
        3.1.2 《名古屋议定书》谈判的焦点
    3.2 《名古屋议定书》主要条款的梳理
    3.3 中国实施《名古屋议定书》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3.3.1 法律术语“土着和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和应用
        3.3.2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权属和“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实施
        3.3.3 相关国际文书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关系
第四章 “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理解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问题的提出
    4.2 “土着和地方社区”概念的理解
        4.2.1 “土着和地方社区”的词源分析
        4.2.2 国际组织和不同公约对“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理解
        4.2.3 中国对“土着”和“少数民族”的理解
        4.2.4 研究假设
    4.3 “土着与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指标的筛选与评价
        4.3.2 “少数民族社区”与“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比较研究
        4.3.3 “土着与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验证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权属及“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实施
    5.1 要点概述
        5.1.1 《公约》关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权属的规定
        5.1.2 中国实施公约有关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权属理论问题研究
        5.2.1 遗传资源的“信息权”和“实物财产权”
        5.2.2 不同类型相关传统知识的权属划分
    5.3 不同权属类型的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研究
        5.3.1 原产地社区可确定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5.3.2 原产地社区不确定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5.3.3 多个原产地情况下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5.3.4 小结
    5.4 不同权属类型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5.4.1 “土着和地方社区”持有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5.4.2 非“土着和地方社区”持有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5.4.3 文献化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5.4.4 小结
第六章 相关国际协定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关系
    6.1 《名古屋议定书》与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
        6.1.1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中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6.1.2 《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关系
        6.1.3 TRIPS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冲突关系及其协调
        6.1.4 WIPO及相关公约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6.2 中国履行相关公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6.2.1 社区在传统品种保育和新品种选育中的权利
        6.2.2 现代知识产权体系对我国传统知识的保护
    6.3 不同国际规则下我国实施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几点建议
        6.3.1 协调粮食与农业遗传资源相关公约的关系
        6.3.2 制衡新品种产权保护制度中的农民权
        6.3.3 构建特殊保护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社区的权益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的识别
        7.1.2 “土着与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关于我国遗传资源的权属理论的提出
        7.1.4 遗传资源不同原始提供方类型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7.1.5 协调不同公约关系,促进《名古屋议定书》在中国的实施
    7.2 主要建议
        7.2.1 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体系的构建
        7.2.2 发挥民族地区制度先行的试点示范作用
        7.2.3 加强对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惠益分享的宣传教育
    7.3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1 研究方法
        7.3.2 理论概念
        7.3.3 研究成果应用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ABS相关英文缩略词
    附录2 少数民族社区自我认同的问卷设计
    附录3 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调查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乡关系
        1.3.2 新发展理念
        1.3.3 城乡协调度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乡协调度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构建城乡协调度的理论基础
        2.1.1 城乡协调的本质
        2.1.2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2.1.3 城乡协调度的基本含义
    2.2 城乡协调度单元选择
    2.3 城乡协调度的评价标准
第三章 广西城乡发展现状特征
    3.1 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化
    3.2 城镇化建设面临拐点
    3.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3.4 经济贸易呈现劣势
    3.5 人口年龄两极化明显
第四章 城乡协调度指标体系构建
    4.1 构建标准与原则
    4.2 指标选取及城乡协调度体系构建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五章 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分析
    5.1 广西各县区城乡发展水平评价
        5.1.1 城市发展水平整体趋势向好
        5.1.2 乡村发展呈现两极分化
    5.2 广西城乡协调关联的动态特征
    5.3 广西城乡协调度时空发展特征
    5.4 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类型
        5.4.1 城乡低水平协调型
        5.4.2 城市主导型
        5.4.3 城乡协调型
        5.4.4 乡村主导型
第六章 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6.1 广西各县区城乡协调发展类型与相关发展策略建议
    6.2 城乡低水平协调型发展策略
    6.3 城市主导型发展策略
    6.4 城乡协调型发展策略
    6.5 乡村主导型发展策略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特色小镇
        (二)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
        (三)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研判
    一、广西特色小镇概况
        (一)发展目标
        (二)创建数量
        (三)建设意义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进展
        (一)建设进展
        (二)分布特征
    三、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类型划分
        (一)依据聚居的民族进行划分
        (二)依据主导的产业进行划分
        (三)依据旅游的产业地位进行划分
第三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典型案例解读
    一、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
        (一)四大优势助力小镇培育
        (二)建立了康养产业五大支撑体系
        (三)“瑶族文化+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
    二、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
        (一)具有边海民族特色的“中国最美村镇”
        (二)建设滨海宜居小镇
        (三)“京族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
    三、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
        (一)支撑小镇建设的特色资源
        (二)体育赛事驱动小镇的发展
        (三)“壮族文化+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
    四、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
        (一)“百镇建设”工程助力小镇培育
        (二)建设“中国月柿之乡”
        (三)“瑶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第四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
    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
        (一)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
        (三)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
        (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五)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
        (六)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对标高质量发展
        (一)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
        (二)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
        (三)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四)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三)特色小镇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
        (四)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五)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
第五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专项政策体系
        (二)强化小镇顶层设计
        (三)健全发展长效机制
        (四)科学指导建设规划
        (五)正确处理“双向互动”
    二、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理念塑造特色业态
        (二)协调理念营造和谐氛围
        (三)绿色理念推动生态建设
        (四)开放理念创建包容环境
        (五)共享理念打造交流平台
    三、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一)依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
        (二)运营特色产业,构建服务平台
        (三)突出产业特色,促进文旅融合
        (四)坚持人本导向,引导产城融合
    四、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一)尊重民族地区现有形态,理性拆旧建新
        (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拒绝盲目搬袭
        (三)挖掘民族地区乡土文化,锻铸文化内核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研究 ——以上林县大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扶贫工作进入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时期
        1.1.2 我国贫困村村庄规划进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期
        1.1.3 广西扶贫工作和贫困村建设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定义
        1.3.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的确定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
    2.1 贫困村的贫困特征
        2.1.1 贫困根源和致贫影响因素研究梳理
        2.1.2 典型贫困地区贫困特征及其致贫影响因素分析
        2.1.3 贫困村致贫的影响因素分析
    2.2 基于贫困特征的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
        2.2.1 上林县石漠化特征的致贫因素分析
        2.2.2 上林县历史民族文化特征的致贫因素分析
        2.2.3 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的贫困特征的分析结果
    2.3 基于扶贫实施效果分析的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
        2.3.1 扶贫实施效果分析标准
        2.3.2 基于社会调查分析的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2.3.3 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的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2.4 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的综合分析结果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脱贫策略分析
    3.1 乡村振兴战略对村庄建设要求的研究梳理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重点
        3.1.3 乡村振兴战略专家解读
    3.2 乡村振兴战略对上林县贫困村村庄建设的要求和规划策略
    3.3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研究
        3.3.1 基于解决石漠化问题的生态经济新业态的乡村振兴策略
        3.3.2 基于民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挖掘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乡村振兴策略
        3.3.3 基于解决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振兴策略
    3.4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要点
        3.4.1 村庄规划编制研究梳理
        3.4.2 上林县贫困村与致贫因素相关的突出问题
        3.4.3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解决致贫突出问题的上林县贫困村规划原则和策略
        3.4.4 面向解决石漠化问题的生态经济新业态策略的规划设计要点
        3.4.5 面向挖掘壮族特色文化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要点
        3.4.6 面向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要点
        3.4.7 基于致贫因素影响分析的上林县贫困村村庄规划编制思路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大浪村规划设计实践
    4.1 基于贫困特征的大浪村致贫因素分析
        4.1.1 石漠化特征
        4.1.2 壮族特征
        4.1.3 大浪村贫困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4.2 基于社会调查分析的大浪村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4.3 大浪村与致贫因素相关的突出问题的综合分析结果
    4.4 基于贫困根源的大浪村规划设计
        4.4.1 面向发展生态经济新业态策略的规划设计
        4.4.2 面向壮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挖掘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
        4.4.3 面向服务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
    4.5 大浪村脱贫效果
        4.5.1 大浪村扶贫工作成效
        4.5.2 大浪村规划建设成效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上林县贫困村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分析的主要结论
        5.1.2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规划策略、设计要点及编制思路的主要结论
        5.1.3 大浪村致贫因素影响分析及乡村振兴策略下的规划设计实践的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意义及应用前景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3.在我国应用的前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革命老区研究现状
        2.县域经济研究现状
        3.研究水平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及模型
        3.数据来源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理论基础
    (一)均衡发展理论
        1.低水平陷阱理论
        2.大推动理论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1.不平衡增长理论
        2.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3.梯度转移理论
    (三)本章小结
三、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
    (一)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的基本情况
        1.研究区域概述
        2.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区域特点
        3.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发展机遇
    (二)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时序差异分析
        1.时间序列测度方法
        2.绝对差异时序分析
        3.相对差异时序分析
    (三)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1.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划分
        2.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四)本章小结
四、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1.制度因素
        2.城镇化因素
        3.生产要素因素
        4.经济基础因素
    (二)指标选取与计量模型构建
        1.指标选取
        2.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3.空间权重矩阵
    (三)空间计量结果及其分析
    (四)本章小结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1.创新体制机制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提高计划生育、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4.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3 理论分析框架
第3章 广西禀赋、经济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禀赋
    3.2 广西的经济演进(1949-2019)
    3.3 广西经济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4 小结
第4章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维差距
    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方法
    4.2 区域经济发展多维差距评价指标体系
    4.3 区域板块间经济发展差距
    4.4 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
    4.5 县际经济发展差距
    4.6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4.7 小结
第5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估
    5.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5.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5.4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
    5.5 小结
第6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机遇
    6.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6.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7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与保障措施
    7.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与格局
    7.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7.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扶贫开发成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1.2.2 扶贫开发成效的模式研究
        1.2.3 扶贫开发成效的实现路径研究
        1.2.4 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及其成效相关研究
        1.2.5 述评
    1.3 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与贫困地区
        2.1.2 扶贫开发
        2.1.3 扶贫开发成效
    2.2 扶贫开发成效的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
        2.2.1 扶贫开发成效的影响因素
        2.2.2 扶贫开发成效的评价
    2.3 依据的主要理论
        2.3.1 新增长理论
        2.3.2 贫困陷阱理论
        2.3.3 大推进理论与不平衡发展理论
        2.3.4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2.3.5 习近平扶贫论述
第3章 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3.1 广西贫困地区概况
        3.1.1 贫困地区界定
        3.1.2 贫困地区特点
        3.1.3 贫困人口与贫困户贫困分析
    3.2 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历程
    3.3 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实践
        3.3.1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3.3.2 提升扶贫管理水平
        3.3.3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3.3.4 坚持产业扶贫开发
        3.3.5 夯实粤桂扶贫协作
        3.3.6 筑牢经济建设基础
第4章 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的评价与分析
    4.1 扶贫开发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选取
        4.1.3 指标的解释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权重
        4.2.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2.2 构建判断矩阵并确定指标权重
    4.3 扶贫开发成效评价结果
        4.3.1 目标层扶贫开发成效评价结果
        4.3.2 第一指标层扶贫开发成效评价结果
        4.3.3 第二指标层扶贫开发成效评价结果
        4.3.4 各贫困县扶贫开发成效评价结果
    4.4 扶贫开发成效的评价结果分析
        4.4.1 取得的主要成效
        4.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4.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5 扶贫开发成效的案例研究
        4.5.1 昭平县“4+4”扶贫新模式
        4.5.2 昭平县扶贫开发成效评价
        4.5.3 案例研究评述
第5章 提升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开发规划,增强工作前瞻性
    5.2 推进统筹协调,促进均衡发展
    5.3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蓄持久长远发展的源动力
    5.4 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助力扶贫脱贫
    5.5 培育多元扶贫主体,健全结对帮扶制度
    5.6 聚焦健康扶贫薄弱环节,因势利导推动医疗改革
    5.7 发挥自身优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调整产业布局
    5.8 创新金融体制机制模式,确保扶贫资金效率与安全“双赢”
    5.9 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边境贸易活力
    5.10 注重文化传承,搞活文化经济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10)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民族节庆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研究区范围
    3.2 地理位置
    3.3 自然条件
    3.4 民族文化条件
    3.5 社会经济条件
    3.6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概况
    3.7 广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
第四章 全域旅游驱动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4.1 民族节庆旅游发展历程
    4.2 民族节庆旅游资源调查与特点
    4.3 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市场分析
第五章 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品牌知名度不高
    5.2 开发层次较浅
    5.3 民族节庆旅游与产业融合不足
    5.4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5.5 智慧旅游体系平台不健全
    5.6 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第六章 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6.1 案例借鉴
    6.2 启示小结
第七章 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对策
    7.1 “全空”布局,优化整合民族节庆旅游资源
    7.2 “全景”引客,扩大民族节庆旅游吸引力
    7.3 “全时”迎客,打造全天候民族节庆旅游活动
    7.4 “全业”好客,共建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举办地
    7.5 “全民”留客,发挥全民参与能动性
    7.6 “全程”服务,提高民族节庆旅游服务质量
    7.7 “全制”保障,塑造民族节庆旅游大环境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创新与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成果
致谢

四、基于生态足迹的县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D]. 林玲.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中国履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研究[D]. 李保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3)
  • [4]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D]. 魏博阳. 广西大学, 2020(07)
  • [5]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D]. 朱浩.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6]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研究 ——以上林县大浪村为例[D]. 唐羽薇. 广西大学, 2020(02)
  • [7]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浩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D]. 陈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9]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研究[D]. 邓克鹏. 广西大学, 2019(06)
  • [10]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研究[D]. 杨润春.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基于生态足迹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