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亚洲遥感会议概况

第二届亚洲遥感会议概况

一、第二次亚洲遥感会议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任明哲[1](2021)在《东盟国家太空政策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利益诉求,近年来东盟国家愈加重视太空发展。本文根据国家实力的差异,以是否具备独立研制卫星能力为参照,将东盟国家依太空实力分为四个梯队,探讨位于不同梯队的东盟国家的太空发展战略,并对其太空政策进行评估。具体而言,东盟国家不仅在全球太空格局中崭露头角,而且尝试加强太空技术研发领域的协同合作,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东盟国家太空发展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和外部依赖性,且美国的太空霸权使其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东盟国家进军太空在未来不仅会促进太空多极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亚太地区的太空竞赛。对中国来说,东盟国家渴望进军太空是一个重要机遇,双方在此领域可以开展必要的合作。

牛春华,许倩[2](2021)在《推动安全应急国际合作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文中指出"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的重大倡议,事关我国和平崛起,事关现代化建设战略机遇期的延展。确保"一带一路"顺利推进需要多方面的保障,其中灾害风险识别及其有效防控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期主题围绕推动安全应急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一话题展开,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有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总工程师潘伟、中国红十字总会备灾救灾中心主任魏国、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运控室主任曹之玉、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副主任王志秋、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胡予红、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永彪、兰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牛春华、兰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许倩,《中国应急管理》杂志崔涛、张广泉、付瑞平等。

徐言[3](2021)在《北京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气污染的背景以及气溶胶研究的意义,概述了卫星遥感气溶胶的发展历程,利用卫星遥感宏观观测分析我国气溶胶十年间的主要分布位置,以此确定研究区为北京市;其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地基数据,根据季节详细分析北京地区各物理、光学参数变化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北京地区十年间的气溶胶类别以及辐射效应变化;最后结合气象资料利用HYSPLIT模型,采用后向轨迹模式聚类、潜在源分析等方法,按季节分析大气污染变化过程,分别就六大污染物(PM2.5、PM10、SO2、NO2、O3及CO)的浓度变化规律模拟潜在污染源,为北京地区的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北京地区AOD平均值2006年最高为0.97,2009年最低为0.70,十年间总的变化呈缓慢下降趋势。地表辐射强迫年平均为-84.3±11.52 w/m2,大气气溶胶年平均辐射强迫值为50.96±10.02 w/m2,大气层顶部辐射强迫年平均为-33.34±3.65 w/m2。十年间北京地区主要为粗模态与细模态混合存在,主要为强吸收性和中吸收性细模态大气颗粒物,几乎不存在非吸收性粗模态大气颗粒物,吸收与非吸收的混合型大气颗粒物中非吸收性粗细大小混合颗粒物同样较少。大气颗粒物以前向散射为主,散射相函数季节变化不明显。四季变化中,春季粗、细模态气溶胶粒子散射吸收的变化最多,其中吸收性混合型以及粗模态颗粒物占40%。夏季主要是非吸收性细粒子和弱吸收性细粒子气溶胶为主,四季当中强散射型细粒子含量为季节最高,受高温高湿影响O3含量明显增多。秋季的混合型气溶胶粒子少于春季,冬季由于城市供暖燃烧吸收型颗粒物增多,几乎不存在非吸收性气溶胶颗粒物。西北远距离输送一直贯穿四季,除夏季对北京地区影响较弱以外,其他季节的远距离输送基本均来自西北方向。本地源以及近距离输送在夏季和秋季占比较大。秋季和冬季西北远距离输送为主要风向,秋季轨迹污染物浓度最高。其中北京地区六项污染物PM2.5年平均值为80μg∕m3;PM10年平均值117μg∕m3。SO2年平均15μg∕m3;NO2年平均值54μg∕m3;O3年平均值为59μg∕m3;CO年平均1.2μg∕m3。一天当中SO2和O3约在中午或下午达到峰值,除SO2和O3之外其他污染物日变化规律均是从下午15点之后直至夜间浓度逐渐升高到峰值。全年SO2、CO几乎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全年浓度月变化规律均为夏季低冬季高。春季PM10主要来自于外蒙古国,PM2.5主要来自于石家庄南部近距离输送,而NO2和O3的污染输送也主要来自于石家庄南部。夏季同样受石家庄南部区域近距离污染较多,远距离输送占比最少。PM10污染轨迹条数仅有PM2.5的一半。秋季虽然由京津翼南部近距离污染的轨迹最多,多为清洁轨迹,但来自这个方向的污染轨迹浓度较高,且主要NO2污染来自这个方向。秋季易受蒙古国东部大气颗粒物影响,这个方向传输的PM10约占PM2.5的一半,O3主要来自这个方向。冬季轨迹主要来自西部以及西北方向的远距离输送,这个方向的污染物主要为PM2.5,且浓度较高,其次PM10,冬季NO2远距离输送显着。近距离输送轨迹仅占22.78%,并且多为清洁轨迹。WPSCF与WCWT分析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更直观的表现对北京贡献较大的污染源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模型结果能够互相验证。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研究认为在污染产生过程中,周边城市的工业排放以及车辆、供暖燃烧都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人为活动污染控制不可忽视,因此,关注周边城市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污染物,加强控制人为排放,并且关注西北方向远距离污染物输送,特别是在春季和冬季,这对后续能够针对性的进行污染防控以及制定相应的大气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范晓鹏[4](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张云芝,胡云锋,韩月琪,战胜[5](2021)在《全球主要生态退化区和研究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与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掌握生态退化区和研究热点区的空间分布、退化区生态系统的演变态势是认识生态问题、开展生态治理的基础,但目前缺乏全球主要生态退化区空间分布图等基础数据和相关知识。应用多源数据集成融合、长时序卫星遥感分析、互联网文献大数据建模分析等方法,对以荒漠化、水土流失、石漠化为代表的全球主要生态退化类型区的空间分布、演变态势、研究关注热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荒漠化区面积约15.4×106 km2,水土流失区面积约14.3×106 km2,石漠化区面积约1.1×106 km2;这些生态退化区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北边缘,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东欧平原南部,南亚印度河流域,中国西北地区、云贵高原,北美洲落基山脉以及南美洲阿根廷等地区。(2)2000年以来,上述退化区中约有3.9%的面积处于退化加重态势,73.3%的面积处于脆弱平衡状态,22.8%的区域出现好转趋势。(3)全球生态退化研究热点区的分布与全球生态退化区的分布总体呈现一致性。但在沙特阿拉伯中部、哈萨克斯坦北部,巴西大部,安哥拉、南非等生态退化区,存在生态系统继续恶化、缺乏研究界足够关注的情况。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全球主要生态退化区分布格局的认识,对于防范全球发展和建设中出现加重的生态退化等具有参考价值。

黄锦南[6](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李宗懋[7](2021)在《大连市街区典型空间热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筑所营造的空间,在舒适程度与健康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今的城市中,建筑高度的参差不齐,建筑体量的大小不一,建筑形态也因功能属性不同变得丰富多样,使得近地层的粗糙度增大,增强了对低层流的摩擦效应,影响了城市的散热。而目前广大建筑、城市规划以及工程设计师对于微气候环境的变化尚未足够重视。因此,对不同属性用地的空间形态与室外热环境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采用地表温度反演、局地气候分区与现场实测调研,从大连市1426个地块当中筛选出8个街区典型空间,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街区尺度下的室外热环境和热舒适情况。首先通过实测数据结合反演研究区域的地表温度(LST)与利用局地气候分区(LCZ)的结果,探讨大连市主城区的室外热环境情况。其次挑选出4种用地属性共8个典型点位,利用ENVI-met软件完成点位建模工作。并完成模型精度验证。最后将相同属性用地中的不同测点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典型点位中热环境影响因素与室外热舒适指标UTCI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各点位影响室外热舒适的关键因子。依据相关性分析和各属性用地的特征,提出相适宜的优化改造策略,并进行优化验证。研究结果发现:(1)从分类统计数量上来看,LCZ4成为了大连市商业用地、教育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典型形态特征;LCZ10为大连市工业用地的典型形态特征;LCZ9为大连市绿化用地的典型形态特征。(2)各属性用地的地表温度表现为工业用地(33.1℃)>教育用地(32.8℃)>居住用地(32.7℃)>商业用地(32.4℃)>其他用地(32.1℃)>绿化用地(29.9℃)。(3)为营造舒适街区室外热环境,通过软件模拟对比多种优化策略,发现将沥青材质的反照率优化为0.3、0.4、0.5,能分别实现22.3%,24.14%和23.85%的网格数量由极端热应力等级降为非常强热应力等级;密集种植乔木能够形成有效的“热缓冲”空间。(4)“热缓冲”空间能有效降低上风向空气温度,为下风向区域提供更为舒适的室外热环境;当街道高宽比变小时,街道内部热舒适则呈现为一个负优化状况,且高宽比每减小0.25,UTCI值则会上升1℃。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市不同属性用地的地表温度反演与实测调研,分析了不同属性用地之间的地表温度差异,评价了不同属性用地的室外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为大连市不同属性用地的室外热环境科学合理规划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微气候模拟软件分析探讨了多种优化策略对室外热舒适的影响程度,为今后大连市室外热环境改善提供了现实的技术指导。以正射影像图作为ENVI-met建模基础,用定性定量的方法从不同属性用地的视角进行街区空间形态的划分和针对影响各点位室外热舒适程度大的因素提出改善措施,均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刘桨[8](2021)在《AIRS和MODIS地表温度一致性评估及其时空变化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在全球和区域尺度水循环和能量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遥感反演的LST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气候研究。本文基于Aqua卫星上的AIRS(the 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和MODIS(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LST产品、再分析资料ERA5-Land LST产品和气象站点的气温数据,从遥感LST产品之间一致性、LST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遥感LST与站点气温关系三个角度分析了遥感产品白天LST的适用性和监测环境能力。这有助于加强使用遥感LST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信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全球陆地上MODIS LST产品总体上低于AIRS LST,平均差异在2K左右。在干旱气候的裸地类型例如山脉、高原、沙漠存在超过6K的较大差异。除了热带雨林的大部分区域两套数据的时间序列相关系数超过0.8。在热带地区差的一致性揭示云干扰遥感观测的现象。(2)2003-2017年间,遥感和再分析资料年平均LST总体上具有时空一致性。上升趋势主要在45°N以北特别是亚洲的俄罗斯地区。回归分析表明降水(P)、入射地表短波辐射(SW↓)和入射地表长波辐射(LW↓)可以解释除热带森林地区的年际LST变化。45°N以北的LST变化主要受LW↓的影响,而P和SW↓在其他地区起更重要作用。在局地上,亚洲俄罗斯的变暖与LW↓和云量同时增加相关。在亚马逊南部地区LST升高发生在干旱季节,这主要受P降低的影响。此外,与气溶胶减少相关的SW↓升高是导致LST升高的另一个因素。(3)LST和气温的数值差异与森林覆盖率相关。遥感LST和站点日最高气温的时间序列有高一致性。LST趋势信号得到了站点气温结果的确认。并且LST的趋势能监测到森林砍伐的信号。此外,极端干旱事件下遥感LST与站点气温的距平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因此,卫星数据对于灾害监测可以提供良好的补充信息尤其是在站点分布稀疏的地区。

顾文亚[9](2021)在《BEMD地形分解支持的不同尺度地形下中国月降水分布网格化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形对降水的时空分布具有极其显着而复杂的影响,是导致天气系统中局地天气异常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的地形分布复杂,小地形与中、大尺度的地形错综分布。部分小地形对降水分布有增强作用,而部分小地形对降水分布的作用等同于噪声,移除这部分小地形有助于提高降水拟合的精度。然而由于小地形广泛分布于大、中尺度地形中,导致小地形无法被量化定义,也无法被简单移除。本文创造性地引入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的思想,通过逐步提取微观地形实现对小地形的平滑,进而构造不同尺度(不同光滑程度)的地形;随后分析变化的DEM高程、坡向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证明不同尺度地形下降水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最后建立基于不同尺度地形的分月降水模型来验证上述结果并分析小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全国的DEM数据进行地形分解。将空间分辨率为1km的DEM作为输入数据,引入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算法(BEMD),解决地形分解的关键问题,实现对DEM地形数据分解,从而获得频率由高到低的8级微观地形及其对应的余量函数。(2)基于地形分解的结果,结合地貌分类指标,实现地貌分类。基于地形分解的结果,建立微观地形波长的概念,借助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实现对微观地形频率的分类:将微观地形分为高频微观地形、中频微观地形和低频微观地形,进而将宏观余量地形的分级为高频余量地形(ORIG3尺度地形)、中频余量地形(ORIG5尺度地形)和低频余量地形(ORIG8尺度地形)。基于微观地形和宏观余量地形,结合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度等关于地貌分类的指标,实现对地貌的划分,将我国地貌可分为三个大类,22个小类。(3)分析不同尺度地形对降水空间分布影响的差异性。地形尺度发生变化,地形的DEM高程、坡度和坡向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降水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其中坡向变化对降水分布差异的影响最为显着。坡向的变化使得气象站点的主导降水方位产生变化:随着地形尺度的增大,局地地形对主导降水方位的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主导降水方位空间分布的拟合精度(主导降水方位与盛行风向的一致性)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不同地貌区域,主导降水方位的变化规律变化不一致。坡向的变化使得坡向因子分布发生变化:不同尺度地形下,山体的坡向因子分布存在差异;随地形尺度的增大,坡向因子的拟合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坡向因子拟合度最高的地形尺度受地貌类型的影响。地形尺度变化还导致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发生变化:各月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随地形尺度的增大而增大;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与各月的降水量有关,降水量越大,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越大;在ORIG3~ORIG5地形下,各月主次降水方位的降水差增大的变化率最大,这表明中频微观地形的提取对降水集中的影响较大,而高频和低频微观地形对降水差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随地形尺度的增大,坡向的变化导致降水分布向迎风坡集中的程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4)搭建基于不同尺度地形的网格化月降水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比较各尺度地形下模型的精度,选择最优模型并分析小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在各尺度地形上融合TRMM降水数据,搭建分站分月降水量估算模型B0-B3(B0对应DEM尺度地形,B1-B3依次对应ORIG3、ORIG5和ORIG8尺度地形)。选择相关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作为精度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评价各模型:随地形尺度的增大,模型的精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并在模型B2达到精度的最大值;与TRMM反演的降水模型A相比,加入地形因子的降水模型B0的MRE降低4.54%,MAE降低1.72,表明地形对降水分布影响显着;模型B2的MRE比模型B0低1.13%,MAE比模型B0低0.77,表明中、高频小地形对降水拟合有干扰作用。

邓木子然[10](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敏感性高、易产生石漠化、尤其是兼具风景名胜区属性的遗产地存续受旅游产业干扰度大。旅游产业效益监测与调控是实现遗产地保护与展示的有效途径,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旅游产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旅游学、地球空间信息学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影响、目标决策等理论,针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协同对旅游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喀斯特地区选取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作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遗产地野外考察、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阐明不同属性遗产地旅游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差异,揭示旅游产业发展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发展、价值保护展示的影响机制与内在规律,为喀斯特类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遗产地土地覆盖格局、植被覆盖率、石漠化景观时空变化分析,表明第一、二期“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成功前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各土地覆盖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遗产地旅游产业的存在并未给遗产地生态环境状况造成负面影响:荔波-环江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植被覆盖率有明显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草地与灌木林地大幅度转换为郁闭度更高的乔木林地。施秉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变化较小,总体植被覆盖率有微弱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有一定减少,其他林地与灌木林地转换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之间相互转换,但草地转向灌木林地的比例低于灌木林地转向草地的比例,同样说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明显。道路用地和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面积相对稳定,道路面积略有增加,说明经济与社会效益良性发展。2.通过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对旅游产业效益数据挖掘与主要驱动因子信息提取建立了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并对两类遗产地进行时序变化研究,表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这15年间整体上为增加趋势,旅游产业的调整与发展策略有效促进了喀斯特遗产地的生态成效、经济回收、社会开放:2005-2020年期间,入选时间早,旅游产业规模成熟的荔波-环江喀斯特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良好、经济收益显着、社会开放度高。入选时间较晚,旅游产业规模较小的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保持了稳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近十五年来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10.51%、34.1%、18.5%;近十年来施秉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2.2%、12.2%、2.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对遗产地真实情况反映效果良好,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于产业与遗产地管理措施的差异性导致。3.针对喀斯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多维贫困特点、价值保护展示目标等三大现实壁垒,重组指标评价旅游产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得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期间均产生了一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不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之间存在的结构差异性可能与遗产地属性有关:近十五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双属性及自然保护区单属性的荔波-环江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44.6%、50.6%、28.9%、63.1%;近十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双属性的施秉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14.4%、19.0%、9.0%、21.2%,根据综合效益指数评价等级表,荔波-环江喀斯特综合效益保持高速发展水平,效益等级为好,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从差提升至较差,有不断提速的趋势。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地区情况显着影响了其衍生的产业效益特点,自然环境本底的脆弱性与不可恢复性促使产业发展必须保持高效可持续性、邻近社区的石漠化环境造成的广泛贫困促使产业收益必须拥有高速益贫性、山地人文环境的封闭性与保守性促使产业价值必须具备高质量的传播性、先进性。针对不同保护展示背景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如何规划以达到产业同时满足可持续效益高、扶贫效益好、“两山”效益充分问题值得商榷。未来研究可结合更多类遗产地的不同现实需求进行研究手段的补充与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的更广泛应用与旅游产业评价体系的普适性提高。

二、第二次亚洲遥感会议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次亚洲遥感会议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东盟国家太空政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 东盟国家在太空领域的利益诉求
    (一)促进社会发展是东盟国家制定太空政策的初衷
    (二)太空商业化是东盟国家发展太空技术的经济驱动力
    (三)发展太空技术是东盟国家的地缘政治战略手段
    (四)发展太空技术出于东盟国家应对安全挑战的需求
    (五)保护生态环境助力东盟国家发展太空技术
二 东盟国家太空政策的分类与特征
    (一)第一梯队:印尼和新加坡
    (二)第二梯队: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
    (三)第三梯队:菲律宾、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四)第四梯队:文莱
三 东盟国家太空政策进展及其影响
    (一)东盟国家太空政策取得的进展
    (二)东盟国家太空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东盟国家太空政策的影响
余 论

(2)推动安全应急国际合作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推动“一带一路”安全应急国际合作的意义与背景
    灾害跨国性和级联特征需要“一带一路”国家加强安全应急国际合作
    防灾减灾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提供安全应急国际公共产品是强化大国责任担当的应有之义
“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依托区域合作平台促进“一带一路”多双边应急合作
    组建科学计划和科技联盟提供科技合作与支撑平台
我国参与“一带一路”安全应急国际合作的重要实践
    共建共享为灾害监测预警贡献“中国智慧”
    多元主体在灾害救援互助中展现“中国力量”
    坦诚开放为疫情有效防控输出“中国经验”
“一带一路”安全应急国际合作的重大挑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灾害风险数据匮乏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薄弱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灾害信息共享不充分
    “一带一路”安全应急合作存在科技短板
    “一带一路”国际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尚未成熟
“一带一路”安全应急国际合作的对策思考
    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安全应急联动机制
    加强“一带一路”应急管理人才技术交流
    搭建“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平台
    强化“一带一路”安全应急合作科技支撑
结语

(3)北京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基及卫星气溶胶遥感研究基础
    2.1 气溶胶定义
        2.1.1 气溶胶的类别及来源
        2.1.2 辐射效应
    2.2 AERONET地基遥感
        2.2.1 全自动太阳光度计(CE-318)介绍
        2.2.2 地基大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计算方法
    2.3 卫星遥感气溶胶概况
        2.3.1 气溶胶遥感技术发展
        2.3.2 气溶胶遥感反演原理
        2.3.3 气溶胶研究难点
    2.4 卫星遥感宏观观测我国气溶胶十年间分布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地区气溶胶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分析
    3.1 北京地区十年间气溶胶物理特性分析
        3.1.1 气溶胶光学厚度
        3.1.2 Angstrom参数
        3.1.3 气溶胶谱分布
        3.1.4 物理特性年变化分析
    3.2 北京地区十年间气溶胶光学特性分析
        3.2.1 细颗粒比例
        3.2.2 单次散射反照率
        3.2.3 复折射指数
        3.2.4 不对称因子
        3.2.5 散射相函数
    3.3 北京地区十年间气溶胶类别分析
    3.4 北京地区十年间直接辐射强迫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地区污染特征及潜在源模拟分析
    4.1 HYSPLIT模式
        4.1.1 理论基础
        4.1.2 轨迹聚类及六大污染物变化特征
        4.1.3 污染输送潜在源模拟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全球主要生态退化区和研究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1.1 基础数据
    1.2 研究方法
        1.2.1 总体技术路线
        1.2.2 多源数据集成
        1.2.3 变化趋势分析
        1.2.4 研究热度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生态退化区空间分布
    2.2 生态退化区变化态势
    2.3 生态退化研究热点区及其演变
3 讨论
    3.1 退化区与研究热点区
    3.2 生态退化与生态治理
4 结论

(6)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大连市街区典型空间热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内容与趋势
        1.2.1 室外热环境及风环境研究
        1.2.2 计算机模拟研究
        1.2.3 用地属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及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数据采集及处理
        2.2.1 气象数据采集
        2.2.2 监测程序与结果处理
        2.2.3 正射影像图采集
    2.3 微气候环境模拟方法
        2.3.1 软件选择
        2.3.2 软件特点
        2.3.3 软件模拟方法
    2.4 微气候环境评价指标
        2.4.1 模拟精度评价
        2.4.2 热环境相关评价指标
    2.5 室外热舒适影响因素
3 大连市街区典型空间热环境分析
    3.1 城市热环境问题
        3.1.1 城市热岛效应
        3.1.2 城市风场效应
        3.1.3 影响因素
    3.2 街区典型空间热岛效应分析
        3.2.1 研究范围
        3.2.2 数据获取及基本原理
        3.2.3 反演结果与分析
    3.3 典型空间街区尺度形态特征
        3.3.1 局地气候区分类
        3.3.2 局地气候区地表温度反演结果
    3.4 街区尺度热环境物理因素实测调研及典型点位选取
        3.4.1 街区尺度热环境物理因素实测调研
        3.4.2 商业用地热环境分析
        3.4.3 居住用地热环境分析
        3.4.4 广场用地热环境分析
        3.4.5 教育用地热环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街区典型空间点位的模拟与验证
    4.1 典型空间模拟点位确认
        4.1.1 基于地块现存数量评价
        4.1.2 基于温度数据评价
        4.1.3 确定典型点位
    4.2 广场用地典型点位
        4.2.1 典型点位模拟
        4.2.2 典型点位验证
        4.2.3 典型点位室外热环境分析
    4.3 教育用地典型点位
        4.3.1 典型点位模拟
        4.3.2 典型点位验证
        4.3.3 典型点位室外热环境分析
    4.4 商业用地典型点位
        4.4.1 典型点位模拟
        4.4.2 典型点位验证
        4.4.3 典型点位室外热环境分析
    4.5 居住用地典型点位
        4.5.1 典型点位模拟
        4.5.2 典型点位验证
        4.5.3 典型点位室外热环境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大连市街区典型空间健康舒适热环境营造
    5.1 室外热环境影响因素探究
        5.1.1 广场用地室外热舒适度评价
        5.1.2 教育用地室外热舒适度评价
        5.1.3 商业用地室外热舒适度评价
        5.1.4 居住用地室外热舒适度评价
    5.2 室外物理要素与热舒适度的相关性分析
        5.2.1 广场用地相关性分析
        5.2.2 教育用地相关性分析
        5.2.3 商业用地相关性分析
        5.2.4 居住用地相关性分析
    5.3 舒适街区室外热环境营造策略
    5.4 优化策略应用
        5.4.1 广场用地A
        5.4.2 教育用地C
        5.4.3 商业用地F
        5.4.4 居住用地H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AIRS和MODIS地表温度一致性评估及其时空变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遥感地表温度产品一致性研究进展
        1.2.2 地表温度时空变化机制研究进展
        1.2.3 地表温度与站点气温关系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
        1.3.1 存在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数据、研究区及方法介绍
    2.1 研究数据
        2.1.1 地表温度
        2.1.2 大气、地表条件及辅助数据
        2.1.3 站点气温
    2.2 数据处理
    2.3 研究区概况
        2.3.1 全球主要陆地
        2.3.2 巴西为例
    2.4 研究方法
        2.4.1 AIRS与 MODIS地表温度一致性研究方法
        2.4.2 地表温度时空变化机制研究方法
        2.4.3 地表温度与日最大气温关系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AIRS和 MODIS地表温度产品一致性分析
    3.1 AIRS和 MODIS地表温度一致性时空分析
    3.2 不同地表和气候类型下的地表温度一致性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与环境因素关系分析
    4.1 地表温度趋势一致性时空分析
    4.2 地表温度趋势与环境因素关系分析
    4.3 讨论
        4.3.1 地表温度趋势的讨论
        4.3.2 地表温度时空变化与环境变量关系的讨论
第五章 遥感地表温度与站点日最高气温的时空关系分析
    5.1 遥感地表温度数值与日最高气温测量值的关系分析
    5.2 遥感地表温度和日最高气温测量值变化趋势一致性分析
    5.3 极端干旱下遥感地表温度和日最高气温的标准化距平分析
    5.4 讨论
        5.4.1 遥感地表温度与气温数值关系的讨论
        5.4.2 地表温度与最高气温变化趋势的讨论
        5.4.3 极端干旱事件下地表温度与日最高气温标准化距平对比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BEMD地形分解支持的不同尺度地形下中国月降水分布网格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降水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
        1.2.2 地貌类型划分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目的
        1.3.2 技术路线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1.2 气候特征及降水概况
    2.2 资料介绍
        2.2.1 气象观测资料
        2.2.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2.3 TRMM卫星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二维经验模态分解及流程图
        2.3.2 降水空间化模型
第三章 BEMD地形分解和地貌分类
    3.1 BEMD地形分解
        3.1.1 一维经验模态分解
        3.1.2 二维经验模态(BEMD)地形分解
        3.1.3 同一分辨率下不同尺度地形的定义
    3.2 地形尺度分级
        3.2.1 微观地形波长的定义
        3.2.2 微观地形分类指标
        3.2.3 不同尺度地形的分类
        3.2.4 不同尺度地形的波长分布特征
        3.2.5 不同尺度地形下DEM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
    3.3 基于BEMD地形分解的地貌分类
        3.3.1 不同尺度地形的地形起伏度
        3.3.2 基于地形分解的地貌划分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不同尺度地形对降水空间分布影响的差异
    4.1 不同尺度地形下坡向的变化及其对降水分布影响的差异
        4.1.1 不同尺度地形下主导降水方位的变化
        4.1.2 不同尺度地形下坡向因子的变化
        4.1.3 不同尺度地形下平均主次降水方位降水差的变化
        4.1.4 不同尺度地形下降水分布的变化
    4.2 不同尺度地形下DEM高程的变化及其对降水分布影响的差异
        4.2.1 研究背景
        4.2.2 不同尺度地形下DEM高程的变化规律
        4.2.3 不同尺度地形下DEM高程变化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4.3 不同尺度地形下坡度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月降水量高空间分辨率网格化模拟验证
    5.1 降水的宏观趋势项
    5.2 不同尺度地形下月降水量高空间分辨率网格化模拟
        5.2.1 不同尺度地形下构建模型的站点数的确定
        5.2.2 不同尺度地形下全国降水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5.2.3 典型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3 最优降水空间分布模型
        5.3.1 不同尺度地形下降水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5.3.2 降水空间化模型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5.3.3 最优降水模型的降水空间分布
        5.3.4 典型地貌地区最优降水模型的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教育经历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10)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天空地一体化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三)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喀斯特遗产地治理的启示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处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1 天空地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四 旅游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一)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1 土地覆盖
        2 石漠化类型
        3 植被覆盖度
    (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1 旅游业总收入
        2 旅游从业人数
        3 人均可支配收入
        4 旅游者人数
        5 旅游业带动效应
        6 旅游设施数量
        7 基础设施变化
        8 生活保障变化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因子选取
        3 指标筛选方法
        4 指标体系
    (二)指标因子标准化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三)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确定
    (四)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建立
        2 模型确定
六 综合效益监测评价分析
    (一)单一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二)综合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1“两山”效益
        2 扶贫效益
        3 可持续效益
        4 综合效益
    (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效益评价信息系统开发
        1 系统目的
        2 系统登录
        3 系统操作
        4 旅游目的地微信指数监测
        5 数据采集
        6 旅游文件上传
        7 评分标准
        8 热点客源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第二次亚洲遥感会议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东盟国家太空政策探析[J]. 任明哲. 东南亚研究, 2021
  • [2]推动安全应急国际合作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J]. 牛春华,许倩. 中国应急管理, 2021(09)
  • [3]北京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D]. 徐言. 吉林大学, 2021(01)
  • [4]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全球主要生态退化区和研究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与演变[J]. 张云芝,胡云锋,韩月琪,战胜. 生态学报, 2021(19)
  • [6]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7]大连市街区典型空间热环境研究[D]. 李宗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AIRS和MODIS地表温度一致性评估及其时空变化机制研究[D]. 刘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9]BEMD地形分解支持的不同尺度地形下中国月降水分布网格化模拟研究[D]. 顾文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10]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邓木子然.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第二届亚洲遥感会议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