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芜湖长江大桥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王重阳[1](2020)在《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与科技创新》文中指出安徽省自1986年合宁高速公路开建以来,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6年年底通车里程已达4543公里,位居全国第十七位,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徽高速公路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人民的殷切期望。论文着重论述了改革开放以后安徽省高速公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的基本动力,阐述了全省高速公路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总结了过去30多年来全省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的建设管理和科技创新以及融入地域、人文、徽文化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为今后一个时期安徽省更好地建设高速公路提供借鉴并发挥指导作用。本文采用资料收集法、走访讨论法、实例探析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安徽省交通运输发展尤其是公路、高速公路的发展历史,详细阐述了高速公路在我省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建设起步阶段(1986-1991年);稳步发展阶段(1992-2003年);优化提升阶段(2004-2015年)。论文重点阐述了跨江(长江)桥梁、跨河(淮河)桥梁、其他典型桥梁、主要特长隧道、其他典型隧道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其他如:环保、安全、养护、营运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科技创新进行论述。结合具体实例重点阐述了马鞍山长江大桥造型设计和铜黄高速公路的“徽风皖韵”地域特色,泗县至宿州高速公路的“汉风楚韵”地域特色。
赵李源,马永红,曹雪,王一凡[2](2019)在《中铁大桥局:踏平沧海千层浪 铸就江河万里桥》文中研究说明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浩吉铁路荆州长江大桥、洞庭湖大桥、秭归长江大桥等建成;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沪通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贯通;五峰山长江大桥架设首片钢梁……中铁大桥局的员工用辛勤的汗水、无穷的智慧和一大批优质工程表达出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祝福和为国家建设不懈努力的决心。回首来路,我们被新中国70年间发生的巨变深深震撼,中铁大桥局也紧紧跟随新中国发展的脚步阔步向前。哪里有阻碍发展的天堑,哪里就有大桥人奋斗的身影。大桥人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飞渡黄河、横跨长江、越过深谷、挑战海洋,不断刷新"最长、最
王玉红[3](2019)在《长江安徽段跨江桥梁安全风险及对策分析与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交通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长江上掀起一股"建桥热",跨江大桥建设使天然航道变成限制性航道,影响船舶航行安全,本文对长江安徽段跨江桥梁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更好地维护管理桥区航道,保障桥梁与船舶的双重安全。
卢荣景[4](2018)在《开启皖江开发的序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4月,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带动安徽经济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省几大班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战略决策。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及时的,对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本期,特邀中共安徽省委原书记卢荣景回忆当时的决策经过,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刘阅[5](2017)在《天兴洲大桥合建部分维护管理》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铁路建设发展,跨越大江大河桥梁建设日益增多,同时跨越河流的桥址资源日益紧缺,特别是靠近城市地区,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地方政府和铁道总公司共同出资建设公铁两用桥梁的情况日益增多,虽然建国后我国也相继建成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一系列公铁两用大桥,但因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其由国家主导出资建设交由铁路和地方公路部门维护的管理模式,权责较为明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公铁两用大桥现主要是由铁路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如何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协调双方管理模式,做好合建桥梁的管理维护工作成为新的课题。就此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前期相关文献资料对我国建国以来长江上公铁两用大桥的建设、管理情况进行梳理,摸清我国合建大桥的管理变化脉络,借鉴前人对合建大桥管理养护的经验,初步确定了进行专业项目管理的主要思想。其次通过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的调查,总结出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管理模式,同时对现存的两种模式各自的特点、适用情况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比,希望能找到可供天兴洲大桥借鉴的管理模式。通过对天兴洲大桥设备情况和目前管理情况的梳理,查找出目前模式存在的不足和急需改进的地方。借鉴芜湖长江大桥经验确定了强化项目管理的改进方向。目前像芜湖长江大桥那样成立公司负责维护的条件还不完善,考虑到武汉天兴洲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能,提出了在资产管理委员会下成立项目管理部的改进建议,该方案既避免了成立公司的困难,又可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效能。针对武汉天兴洲大桥管养特点,提出了项目人员组织、管理机制建议方案。总体思想是各司其职,尽量减少总人数,强化质量和成本管理。应为一座大桥的维护总体工作量不大,但项目技术复杂、维护成本较高。项目管理人员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质量管理不严会造成设备养护不到位,危及设备安全。成本管理不到位会造成投资双方纠纷,浪费国家资产。通过本论文研究,在充分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适合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大桥合建部分维护的管理制度,解决了项目计划、质量、成本控制等问题,为国内同类型桥梁的维护管理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借鉴方案。
施翔[6](2016)在《长江铜芜段桥区船舶失控原因分析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桥区航道一直是航道、海事部门维护的重点河段。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长江铜(陵)芜(湖)段桥区航道航行船舶失控数量逐年增多,已成为影响长江航道通航安全的一项重大隐患,并严重威胁桥梁自身安全。本文简要介绍了部分船舶失控事故案例,从船舶失控原因出发进行系统论述,提出有针对性的船舶失控防范措施,让船舶操作人员有所了解,提高警惕,以期降低事故发生几率。
杨明[7](2016)在《碍航桥梁对长江航运的影响及改造必要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滚滚长江自西向东不远万里日夜奔腾不息,孕育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璀璨夺目的历史文明,无愧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长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并必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从经济层面讲,长江航运具有运力大、成本低、节能环保等突出优势,已经成为支撑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运输通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续发挥长江水道对长江流域经济的巨大牵引作用,大力挖掘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潜力,以上海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为龙头,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大转移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中国当代人的重大使命。继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路一带”大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伟大战略决策。船舶、航道和港口及其相关附属设施共同构成了长江航运的三大基石,而船舶的发展又受到港口和航道条件的制约。没有合适的航道和可供停靠的港口,再好的船舶也不能发挥其效能,因此船舶的发展往往会滞后于港口和航道的发展,但港口和航道的改善反过来又会促进船舶的发展,这一点在三峡库区体现得十分明显。就航道而言,除了航道本身的宽度和水深等天然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跨江建筑物也会对航道的通航能力的产生影响。众所周知,在目前制约长江航运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中(即三峡大坝、跨江桥梁和航道条件)有两个因素都是由于跨江建筑物造成的,即三峡大坝和跨江桥梁。如果说三峡大坝对库区航运的发展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又带来一定的影响的话,跨江桥梁对长江航运的发展则更多地体现在其对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的阻碍方面。长江黄金水道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支撑作用主要是通过长江航运物流来体现的。受上述因素的影响,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潜力无法充分释放出来,不足以支撑长江经济带对长江黄金水道的运力要求。三峡大坝和航道等碍航因素已经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对中下游航段低净空跨江桥梁的碍航影响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着重研究了长江中下游碍航桥梁对长江中上游航运发展的影响。
朱芙蓉[8](2015)在《芜湖长江大桥雷电危险性分析及防护实践》文中指出基于安徽省芜湖地区2006—2011年闪电数据,分析了该区域雷电活动规律、芜湖长江大桥面临的雷电风险、雷电对大桥的可能危害方式等,按照雷电防护原理,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阐述了雷电防护C、D、B、S、E 5项措施在芜湖长江大桥雷电防护中的实践应用,并指出桥梁雷电防护的重点措施是等电位连接和电源、信号线路的屏蔽。
韩艳红,陆玉麒[9](2014)在《基于时间可达性的城市吸引范围演变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文中认为本文运用场强模型,在时间可达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不考虑权重和考虑权重两种情况下,南京都市圈城市吸引范围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建议。得出的结论如下:1城市的吸引范围与行政区范围不完全一致,城市吸引范围扩展至江北的沿江城市有芜湖和镇江。2不考虑权重的情况下,南京、芜湖的吸引范围总体增长,扬州、镇江、巢湖、滁州、马鞍山的城市吸引范围总体下降,淮安的城市吸引范围变化不大。3考虑权重的情况下,南京和芜湖的城市吸引范围上升,淮安、镇江、巢湖的城市吸引范围下降,扬州、滁州、马鞍山的城市吸引范围波动下降。南京的城市吸引范围占南京都市圈的绝对优势。4建议芜湖、马鞍山等沿江城市进一步完善过江通道,实现沿江城市的跨江发展;通过加快交通建设和淡化行政界限,增强城市间联系;根据城市吸引范围调整行政区划,如拆分巢湖并入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句容并入南京市。
王玉红[10](2014)在《长江支汊裕溪口水道上段开通公用航道的航标配布探讨》文中提出长江支汊裕溪口水道上段开通为公用航道意义重大。裕溪口水道上段航标配布涉及众多因素,情况复杂,文章对长江支汊裕溪口水道上段开通为公用航道的航标配布方案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从裕溪口上段进出船舶安全系数,降低船舶航行成本,提高航行效率。
二、芜湖长江大桥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芜湖长江大桥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与科技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二章 安徽省公路建设发展历程 |
2.1 新中国成立前 |
2.2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
2.3 改革开放以来 |
2.3.1 高速公路起步阶段(1986-1991年) |
2.3.2 高速公路稳步发展阶段(1992-2003年) |
2.3.3 高速公路优化提升阶段(2004-2015年) |
第三章 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 |
3.1 桥梁工程 |
3.1.1 跨江(长江)桥梁 |
3.1.2 跨河(淮河)桥梁 |
3.1.3 其他典型桥梁 |
3.2 隧道工程 |
3.2.1 主要长大隧道 |
3.2.2 其他典型隧道 |
3.3 路基工程 |
3.4 路面工程 |
3.5 环保 |
3.6 安全 |
3.7 养护 |
3.8 营运与信息化 |
第四章 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科技创新 |
4.1 典型桥梁工程建设科技创新 |
4.1.1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 |
4.1.2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 |
4.1.3 太平湖大桥 |
4.2 典型隧道工程建设科技创新 |
4.2.1 明堂山特长隧道 |
4.2.2 试刀山隧道 |
第五章 “徽风皖韵”和“汉风楚韵”的地域特色 |
5.1 马鞍山长江大桥造型设计建设中的徽派特色 |
5.1.1 总体美学造型 |
5.1.2 主体构件设计 |
5.2 铜黄高速公路——“人文高速”的楷模 |
5.3 泗县至宿州高速公路的“汉风楚韵” |
5.4 六武高速公路安徽段“展老区风韵、筑生态大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中铁大桥局:踏平沧海千层浪 铸就江河万里桥(论文提纲范文)
建成学会在变局中勇挑重任 |
自力更生在困顿中不懈探索奋进 |
传承创新在攻坚中铸造技术丰碑 |
坚守质量用高品质守护人民生命 |
逐梦速度以新成就助力高铁发展 |
面向未来守勤勉心跨深蓝联世界 |
(3)长江安徽段跨江桥梁安全风险及对策分析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安徽段航道概况 |
2 安徽段跨江桥梁情况 |
(1)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 |
(2) 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 |
(3)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 |
(4)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 |
(5) 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 |
(6)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 |
(7)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 |
(8)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 |
(9) 商合杭高铁芜湖长江公铁大桥 (在建) |
(10)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 (在建) |
3 安徽段跨江桥梁安全现状 |
3.1 在建桥梁在施工期存在的主要特点 |
(1) 施工期航道特点变化 |
(2) 施工工期长 |
(3) 施工水域通航环境复杂 |
3.2 已建桥梁存在的主要风险 |
(1) 部分桥梁缺乏防撞设施, 防碰撞能力弱 |
(2) 应急能力不足 |
(3) 部分桥区航道航标仍按施工期的航标配布设置 |
(4) 部分桥梁选址不足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
(5) 轻视水下桥墩养护而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
(6) 部分桥梁管理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安全隐患问题较为突出 |
3.3 其它条件对船舶安全过桥的影响 |
3.3.1 桥梁净空高度对船舶安全过桥的影响 |
3.3.2 桥梁净宽对船舶安全过桥的影响 |
3.3.3 桥梁管理单位没有支付桥区航道航标维护费用, 使桥梁安全存在潜在安全隐患 |
4 保障桥梁安全应对措施 |
(1) 严把桥梁选址关 |
(2) 新建桥梁净空高度与航宽尽可能匹配远期规划的航道 |
(3) 切实落实桥梁业主单位或管理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
(4) 完善桥墩防碰设施 |
(5) 在桥梁营运期, 航标配布方案应在桥梁施工期间完成审查 |
(6) 利用高科技手段, 完善桥区监管保障措施 |
5 结束语 |
(5)天兴洲大桥合建部分维护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
第二章 公铁两用桥梁管理现状 |
2.1 目前较为典型公铁两用大桥维护情况 |
2.1.1 早期公铁两用大桥管理现状 |
2.1.2 早期公铁两用大桥管理模式优缺点分析 |
2.1.3 近期具有代表性的公铁两用大桥管理现状 |
2.1.4 近期具有代表性公铁两用大桥管理模式分析 |
2.2 天兴洲大桥维护管理现状 |
2.2.1 天兴洲大桥设备产权、管辖划分以及费用出资 |
2.2.2 天兴洲大桥设备管理养护单位情况 |
2.2.3 天兴洲大桥设备维护要求 |
2.2.4 天兴洲大桥养护流程 |
第三章 天兴洲大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1 天兴洲大桥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
3.2 天兴洲大桥维护质量控制机制不足 |
3.3 天兴洲大桥成本控制不严 |
3.3.1 尚未形成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 |
3.3.2 缺乏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
3.4 天兴洲大桥费用结算不及时 |
第四章 改进建议 |
4.1 天兴洲大桥管理借鉴选择 |
4.2 天兴洲大桥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建议方案 |
4.3 建立健全天兴洲大桥维护质量控制体系 |
4.3.1 分析清楚合建大桥维修项目质量管理难点 |
4.3.2 严格遵循质量管理原则 |
4.3.3 准确把握项目质量管理的三个重要阶段 |
4.3.4 落实项目质量三全控制 |
4.3.5 落实项目质量控制的措施 |
4.4 强化项目管理为基础强化维护成本控制 |
4.4.1 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
4.4.2 建立项目成本控制责任制 |
4.4.3 落实施工队分包的成本控制 |
4.4.4 做好天兴洲大桥专项委托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
4.4.5 落实天兴洲大桥维护成本结算 |
4.5 强化项目风险管理,做好应急处置 |
4.5.1 天兴洲大桥公铁合建部分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
4.5.2 天兴洲大桥公铁合建部分突发撞击事故应急措施 |
4.5.3 天兴洲大桥公铁合建部分突发桥梁爆炸事故应急措施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工作 |
5.2 下步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长江铜芜段桥区船舶失控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铜芜段跨江大桥概况 |
2.1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 |
2.2 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 |
2.3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 |
2.4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 |
2.5 芜湖长江大桥 |
3 近年来典型事故案例 |
4 船舶失控事故总体统计分析 |
4.1 事故年度统计 |
4.2 事故月份统计 |
4.3 事故地点统计 |
4.4 事故原因统计 |
5 桥区船舶失控原因分析 |
5.1 船舶技术状况 |
5.2 操作人员 |
5.3 通航环境 |
5.4 管理因素 |
6 船舶失控后的应急处置 |
6.1 保持平稳心态 |
6.2 迅速展开自救 |
6.3 职能部门现场救援 |
7 桥区船舶失控的预防措施 |
7.1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 |
7.2 做好船舶设备维护保养 |
7.3 严格执行桥区通航规定 |
7.4 职能部门严把检验关 |
7.5 落实桥梁安全管理责任制 |
7.6 优化桥区航标和航道 |
7.7 完善应急救助机制 |
8 结语 |
(7)碍航桥梁对长江航运的影响及改造必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架构 |
第二章 长江航运发展现状 |
2.1 概述 |
2.2 长江水运的成本优势分析 |
2.3 长江干线运输船舶情况 |
2.3.1 概况 |
2.3.2 客运船舶 |
2.3.3 货运船舶 |
2.3.4 集装箱运输船舶 |
2.3.5 省际内河液货危险品运输船舶 |
2.3.6 长江干线船舶发展趋势分析 |
2.4 长江干线运输完成情况 |
2.4.1 客货通过量情况 |
2.4.2 船舶交通流量分布情况 |
2.5 主要港口生产情况 |
2.6 长江干线航道建设现状 |
2.6.1 长江干线航道基本情况 |
2.6.2 航道养护标准 |
2.6.3 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碍航桥梁对长江航运发展影响分析 |
3.1 制约长江航运发展的主要因素 |
3.1.1 长江干线航道等级低 |
3.1.2 三峡船闸通过能力 |
3.1.3 长江干线碍航桥梁多 |
3.2 长江干线主要碍航桥梁 |
3.2.1 南京长江大桥 |
3.2.2 芜湖长江大桥 |
3.2.3 铜陵长江大桥 |
3.3 碍航桥梁对长江航运发展的影响分析 |
3.3.1 碍航桥梁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 |
3.3.2 碍航桥梁限制航道技术等级的提高 |
3.3.3 碍航桥梁限制了船舶尺度,降低了航道通过能力 |
3.3.4 碍航桥梁对长江干线水运运价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造长江低净空跨江桥梁的必要性 |
4.1 概述 |
4.2 改造长江低净空跨江桥梁的必要性分析 |
4.2.1 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国家重点战略的需要 |
4.2.2 助推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4.2.3 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和减少碳排放的需要 |
4.2.4 促进长江流域水运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8)芜湖长江大桥雷电危险性分析及防护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芜湖长江大桥概况 |
2 雷电对大桥产生的危害 |
2.1 雷电对大桥拉索力学性能危害可能性分析 |
2.1.1 刚度分析。 |
2.1.2 弹性模量分析。 |
2.2 雷电对大桥钢筋和混凝土高温粘结性能危害分析 |
3 芜湖地区及大桥区域雷电环境分析 |
4 芜湖长江大桥雷电防护措施的实践 |
4.1 雷电防护系统 |
4.2 芜湖长江大桥雷电防护等级的确定 |
4.3 雷电防护措施 |
4.3.1 直击雷与侧击雷的防护 (传导措施) 。 |
4.3.2 引下线的设置 (分流和接地措施) 。 |
4.3.3 等电位连接 (均压和屏蔽措施) 。 |
5 结语 |
(9)基于时间可达性的城市吸引范围演变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方法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低等级公路主导时期 |
(2)高等级公路大发展时期 |
(3)高等级公路主导时期 |
(4)高铁崛起时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可达性的演变 |
3.2 不考虑权重的城市吸引范围演变 |
3.3 考虑权重的城市吸引范围演变 |
4 南京都市圈发展设想 |
4.1 完善过江通道,实现跨江发展 |
4.2 加快交通建设,增强城市间联系 |
4.3 根据城市吸引范围调整行政区划 |
5 结论与讨论 |
(10)长江支汊裕溪口水道上段开通公用航道的航标配布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裕溪口水道上段开辟为公用航道的意义 |
二、裕溪口水道上口段水道基本概况 |
三、裕溪口水道上段航标配布方案 |
(一)裕溪口水道上段航标配布复杂性 |
(二)航道航标配布的依据 |
(三)航标配布类别 |
(四)航道维护尺度 |
(五)航标配布方案 |
1.方案一:桥孔单向通行 |
2.方案二:桥孔双向通行 |
四、建议与存在的问题 |
五、结语 |
四、芜湖长江大桥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与科技创新[D]. 王重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中铁大桥局:踏平沧海千层浪 铸就江河万里桥[J]. 赵李源,马永红,曹雪,王一凡. 建筑, 2019(24)
- [3]长江安徽段跨江桥梁安全风险及对策分析与探讨[J]. 王玉红. 中国水运.航道科技, 2019(01)
- [4]开启皖江开发的序幕[J]. 卢荣景. 江淮文史, 2018(06)
- [5]天兴洲大桥合建部分维护管理[D]. 刘阅. 华东交通大学, 2017(02)
- [6]长江铜芜段桥区船舶失控原因分析及对策[J]. 施翔. 中国水运.航道科技, 2016(05)
- [7]碍航桥梁对长江航运的影响及改造必要性研究[D]. 杨明.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 [8]芜湖长江大桥雷电危险性分析及防护实践[J]. 朱芙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1)
- [9]基于时间可达性的城市吸引范围演变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 韩艳红,陆玉麒. 人文地理, 2014(06)
- [10]长江支汊裕溪口水道上段开通公用航道的航标配布探讨[J]. 王玉红.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