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方平原地区多层松散孔隙含水层地下水开发与地面沉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1)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自然界输入了关键驱动因子,因此在人类活动带来的强烈扰动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地质在一定周期尺度内发生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生态环境脆弱且容量有限。地下水是维系平原区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水源,长期持续大规模开采已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而由量变至质变导致生态环境演化发展,探究其内在机制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资源调查评价,综合运用地下水动力学、遥感解译分析、统计学、数值模型模拟等多学科研究技术手段,揭示了地下水系统水流特征和循环机理,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绿洲的演化规律,重点对其盐渍化的成因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从突出实践性的角度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了优化改进,对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和复核。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地形地貌、含水层特征、富水性特征、地下水流场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地表水河流展布等特点的相似性和关联密切性,将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划分为克孜勒苏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1)、盖孜河-库山河-依格孜亚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2-3-4)、恰克马克河-布谷孜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5-6),作为调查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理论基础;(2)根据均衡计算得出,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M≤2g/L)为14.61×108m3/a,其中:克孜勒苏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2×108m3/a;盖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20×108m3/a;库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48×108m3/a;依格孜亚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2×108m3/a;恰克马克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21×108m3/a;布谷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8×108m3/a;(3)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从更加突出功能导向、更加突出水质因素、更加突出优先保护、更加突出后备水源、更加便于基层管理出发,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优化改进,将一级功能区分为生活功能区(L)、生态功能区(E)、生产功能区(P);将二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的基础上又分为8类功能区,分别是生活功能区(L)中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备用优质水源区(L3),生态功能区(E)中的水源涵养区(E1)、生态脆弱区(E2)、生态保护区(E3),生产功能区(P)中的生产开发区(P1)、应急水源区(P2)。按照优化后的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喀什噶尔河流域共划分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4个,面积为49.86km2;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7个,面积为75.49km2;备用优质水源区(L3)2个,面积为1952.54km2;水源涵养区(E1)8个,面积为45302.54km2;生态脆弱区(E2)14个,面积为3949.56km2;生态保护区(E3)7个,面积为3457.97km2;生产开发区(P1)11个,面积为9104.73km2;尚未规划应急水源区(P2);(4)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尚未出现大范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萎缩、局部植被退化,局部已出现地下水超采,但程度尚不严重;(5)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2000~2010年期间、2010~2017年期间盐渍土主导变化类型均为极重度盐渍土向重度盐渍土转化。2000~2010年盐渍化严重度指数相对变化率为-6.68%,2010~2017年相对变化率为-8.05%,盐渍土的修复速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土壤盐渍化问题总体上正在趋于好转。NDVI、ET、LST三个参数的变化与土壤盐渍化严重度的变化呈显着线性关系(P<0.01),且△ET和△NDVI可有效解释盐渍化严重度变化量,其中△ET对盐渍化严重度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区地下水位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也是土壤盐渍化不断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6)对于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典型区域伽师县,现状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势必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地下水过度开采终将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的萎缩和天然植被的退化,或将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适度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将略微上升,生态环境将逐步趋于好转;相对较小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将缓慢回升,虽生态环境有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引发较大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风险。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制定适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
刘若愚[2](2021)在《基于多约束条件的宿州市城区地下水开采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埇桥区是宿州市唯一的市辖区,处在丘陵与平原的交界地段,以宿北断裂为界,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城西水源地位于南部平原地区,是目前宿州市区唯一的饮用水水源地,区内地表水与潜水水质性缺水严重,长期以来城市供水基本依靠开采埋深60~90m的中深层孔隙承压水,高强度开采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符离岩溶水源地位于宿州市北侧丘陵地区,地下水开发程度较低,水质较好,可作为一理想的替代水源,但是可开采量有限。因此,如何对区域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使得开采量既能满足需求,又不会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是目前宿州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情况的基础上,以地下水源置换为调整方向,将城西水源地内的部分开采量置换到符离水源地开采,根据压采比例的不同,提出两种优化开采方案,并将水位恢复、水质安全及水资源量平衡设为约束条件,采用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方案形成的地下水流场和浓度场的演变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再加以对比分析其环境效应,进而确定了最优开采方案,即:压缩城西水源地30%的中深层孔隙水开采量,全部置换到符离水源地开采地下岩溶水。研究成果显示,城西水源地漏斗中心处水位在4年内上升了4.33 m,随后保持0.19 m/a的稳定上升速率,漏斗边缘水位则在略微下降后保持约0.07 m/a的上升速率,水位小于5、10、20m的降落漏斗面积均不断减小,水源地内水均衡状态从负均衡转为正均衡状态,且地表水对中深层地下水水质的污染程度最小;虽在符离水源地以该方案持续开采会导致水位下降更迅速,但在后期下降速率也趋于稳定,不会产生新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为宿州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广大北方地区地下水管理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王飞永[3](2021)在《地裂缝灾害的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裂缝是一种内部和外部地质动力过程所引起的浅表部破裂,是多场多尺度耦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因素包含构造性因素和非构造性因素,或者说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地裂缝灾害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区有汾渭盆地、华北平原和苏锡常地区,这些地区的构造和人类活动强烈,诱发了大规模地裂缝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地裂缝灾害的分类、分布、特征、结构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选题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汾渭地区地裂缝成因与灾害综合研究”和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华北平原典型地裂缝成因与监测预警研究”,选择国内的汾渭盆地、华北平原和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区,以这些地区的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测绘、槽探、钻探、物探及相关监测工作,从整体上总结了地裂缝的分类、分布规律、运动特征、破裂模式及灾变模式,从不同尺度研究了构造性地裂缝的内外动力多场耦合机理和非构造性地裂缝的水土耦合机理;从而为地裂缝的防灾减灾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性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和描述了地裂缝的分类与分析体系。按照不同要素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地裂缝的分类方式多样,比如地裂缝属性(构造性地裂缝与非构造性地裂缝)、纵深及营力因素(表部外营力控制型地裂缝、浅部人类活动控制型地裂缝和深部内营力控制型地裂缝)、其他因素(主次关系、力学性质、长度和宽度)。建立了广义地裂缝的概述性分析体系和典型地裂缝的详述性分析体系,分析了成生本质与表象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因素关联性。(2)总结了地裂缝的分布规律与立体破裂结构。地裂缝的分布规律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区域构造、断层活动、地下水开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强降雨等。立体破裂模式:平面多级分叉、走向差异分段、剖面变形分带、垂向结构分层、立体组合分形、非构形态单一。运动特征包括垂直位错、水平拉张、水平剪切、组合运动。活动特征包括渐进性、间歇性、跳跃性、差异性、渐灭性、滞后性和周期性,其中差异性包括分段差异性、季节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渐灭性和滞后性对于非构造性地裂缝表现较为明显。(3)总结了地裂缝的灾变模式及其效应。地裂缝对于田地道路的致灾模式包括垂直陡坎、串珠状陷坑、水平沟槽和带状破裂;对于房屋建筑的致灾模式包括竖向张裂、斜向陷裂、水平剪裂、镜像开裂、平面褶裂、三维扭裂和结构致裂。(4)提出了断裂蠕滑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断裂蠕滑地裂缝形成的内在动力来源于一系列深部地质过程,其深部孕裂育缝机制包括了拆沉伸展减薄作用、底侵熔融促展作用、重力均衡牵引作用和断裂蠕滑致裂作用;该机制促使沉积盖层上部的松散层破裂扩展,从而为地裂缝的形成和出露奠定构造原型和基础。浅部应力场多方位破裂成缝机制包括了断裂上盘应变模型、断裂下盘牵裂模型和应力应变传递模型。(5)提出了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地层不均匀压缩和差异形变是形成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破裂的前提和基础;在抽水作用下从三维空间上对含水层的应力、应变进行定量分析是研究该类型地裂缝破裂机制的突破口,这其中包含潜水层形变分析和承压水层形变分析。典型的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常常沿着漏斗边缘分布,这些地裂缝往往具有有限的深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拉张特性,这是由漏斗边缘较大的拉张应力造成的,比如区域沉降漏斗边缘、古河道肩部和基岩山脊处。(6)提出了降雨冲蚀型型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浅表部岩土体内部的隐伏裂隙可以作为水体下渗的优势通道,大量地表水沿着岩土体破裂裂隙向下渗流,这是一个由非饱和到饱和的渗流过程,其裂缝内部孔压的变化对于裂缝的扩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渗透过程的不断作用致使充填土内尤其是裂缝底部产生较为强烈的水蚀效应,这包括了水压致裂成穴机制、孔压激增成洞机制和溃决扩展成缝机制,并促使了地裂缝的快速出露。(7)提出了多因耦合型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断裂活动与超采地下水耦合形成的地裂缝常常发生大中型城市地区,造成的危害也较为严重,其耦合作用包括:差压增剪增弯作用、水平拖拽减抗作用、带内水压激增作用和剪切力偶偏移作用。区域构造活动与黄土湿陷耦合形成的地裂缝发生在黄土分布区,严重影响着农业灌溉和经济发展,其耦合过程包括了Green-Ampt水平入渗过程、黄土增湿变形过程和重力弯折成缝过程。
徐树媛[4](2020)在《厚黄土区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煤矿开采响应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中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第四系松散含水层中地下水既是居民生活与生产的重要供水水源,又是生态环境需水的重要保障。在薄基岩矿区,地下矿井的开采破坏了上覆松散含水层,造成含水层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而在采深较大的晋东南厚黄土区,煤层开采对松散含水层未造成直接影响,越流引起的松散含水层中地下水持续下渗、漏失常常被忽视。因此,综合研究厚黄土区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煤矿开采的响应机制,可为实现保水开采、构建绿色矿山,保障生态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以晋东南常村煤矿为研究基地,从水资源保护角度出发,重点关注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受煤层开采的间接影响,通过其底部弱透水层越流排泄这一事实,采用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研究了不同开采条件下覆岩及松散层底板相对隔水层的移动变形破坏规律,以及采动岩体的残余裂隙发育和分布特征,分析了松散含水层受矿井开采的影响机理;利用渗透实验测试了冒落带、裂隙带内不同裂隙率采动岩体的渗透系数,分析了采动岩体渗透性的变化规律与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厚黄土区松散含水层受矿井开采的影响程度及响应机制。研究获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相同开采地质背景下,同一层位采动覆岩的垂直位移量与覆岩高度、累计采厚呈正相关。不同层位的覆岩垂直位移量与其距离采区的远近呈负相关,位置越接近煤层,最大位移量越接近开采厚度。(2)煤层顶板采动覆岩的裂隙发育与采区长度、煤层累计开采厚度、覆岩高度呈正相关。采动覆岩裂隙率自下而上逐渐减少,采空区两侧裂隙发育区大于中部压实区。(3)采动覆岩裂隙场不同区域的渗透系数基本随裂隙率的增加而增强。冒落带采动岩体的渗透系数为0.081 cm/s~6.847 cm/s,裂隙带采动岩体的垂向渗透系数与水平渗透系数分别为0.067 cm/s~0.228cm/s与0.744 cm/s~2.546 cm/s。采动岩体渗透系数最大值位于规则冒落带的裂隙发育区,最小值位于煤壁支撑区与不规则冒落带的重新压实区。(4)松散含水层底板弱透水层的变形程度是松散含水层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变化的直接原因。松散含水层底板弱透水层的变形与煤层覆岩高度呈负相关,与开采厚度呈正相关,产生位移的宽度大于采空区长度。当松散含水层底部粘土层的最大下沉量大于0.9 m,或其弯曲下沉面积达156 m2时,即当粘土隔水层的垂直位移量与采宽的比值大于1:300时,隔水层结构遭到破坏,渗透性能发生变化,煤系地层上覆松散含水层稳定性受到采掘影响。(5)地下煤层开采对上覆松散含水层地下水的影响机理存在直接破坏与间接影响两个方面。其一,导水裂隙带沟通松散含水层,地下水直接渗入采空区;其二,煤层顶板裂隙水被疏干,其与上覆松散含水层间的水头差增大,松散含水层中地下水在高水力梯度的作用下,越流补给裂隙含水层,间接受到采动影响。(6)松散含水层受开采的影响程度分三级:含水层位于开采直接影响区内,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含水层被疏干;含水层位于开采扰动影响区内,隔水岩组遭到破坏,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出现波动与加速;含水层位于开采影响轻微区内,水位下降速率稳定,仅由水头差引起。(7)采煤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矿井开采条件、松散含水层底板弱透水层性质以及松散含水层水力特征等因素。开采条件与地质背景不变的情况下,基岩隔水层厚度大于140 m,含水层底板弱透水层厚度大于40 m或渗透系数小于10-6cm/s,均能有效防止松散含水层地下水位的下降。
狄胜同[5](2020)在《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全过程宏细观演化机理及趋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生命之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地下水开采量超25亿m3,全国目前有约400多个城市在开采利用地下水,占到城市使用淡水总量的30%以上,其中在西北、华北等部分地区占比高达70%以上,不合理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导致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地面沉降并衍生出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加强对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的机理及规律研究,有利于完善和推动地面沉降领域的理论发展,掌握土体变形及地面沉降对不同地下水开采条件的响应规律,提出科学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对保证国民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控项目资助下,开展了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的全过程分阶段理论分析,研究了地下水开采条件下土体变形及地面沉降的相似准则;设计研发了一种考虑地下水环向补给及采水井结构的开采承压水引发地面沉降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不同条件下的物理模型试验;分别开展了采水条件下含水层砂土的细观结构演化试验和固结条件下粘土的微观结构电镜扫描试验,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结构参数量化及宏细观参数相关性分析;基于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研究了地下水开采条件下土体变形及地面沉降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分布规律,并对土体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基于颗粒离散元的流-固耦合理论研究了地下水开采条件下土体颗粒细观运移特性及规律,探讨分析了地面沉降发生的本质机理;在华北平原鲁北地区开展了地下水超采导致区域性地面沉降特征研究,并对其不同地下水开采条件下的地面沉降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全过程分阶段理论分析。将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全过程划分为地下水开采改变渗流场、采水层土体层间耦合效应及非采水层位沉降传递三个阶段,分别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了考虑地下水开采量、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全过程地面沉降传递规律计算公式。同时,基于相似理论对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全过程进行了相似准则分析,得到了模型试验与原型试验相似时相应物理量所应遵循的相似比尺。(2)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物理模型试验系统研发及模型试验。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设计研发了一种充分考虑采水井结构及地下水三维补给条件,适用于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宏细观机理研究的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基于该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采水条件下的模型试验,得到了有无水源补给条件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含水层与隔水层变形沉降的比例关系及其沉降滞后性,明确了采水条件下含水层渗透系数时变规律及土体中空气负压的产生及演化规律。(3)砂粘土体微细观结构演化试验及其宏细观参数相关性分析。开展了采水条件下砂土变形沉降模型试验,并基于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其进行了细观结构演化规律分析,揭示了采水条件下砂土变形沉降宏细观结构演变过程及规律;开展了固结条件下粘土 SEM微观电镜扫描试验及其参数量化分析,对比研究了固结荷载对粘土不同尺度下微观结构参数演变规律的影响,表明更小尺度下的微观结构具有更大的荷载影响区间和应力敏感性,粘土表观孔隙比与常规孔隙比呈现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表观孔隙比与压缩系数呈现较好的指数型增长关系。(4)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宏细观数值模拟分析。基于Biot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宏观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在不同含水层开采相同地下水量时的土体变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规律,并讨论了地面沉降对土体主要参数的敏感性及响应程度,结果表明在含水层内,渗透系数>弹性模量>Biot-Willis系数>泊松比;在隔水层内为:弹性模量>渗透系数>Biot-Willis系数>泊松比;基于颗粒离散元的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细观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地下水开采条件下土体颗粒运移规律及颗粒结构调整过程,分析了颗粒间接触力链及流场演变规律。(5)地下水开采导致区域性地面沉降特征分析及计算预测方法研究。以华北平原鲁北地区滨州市博兴县为工程背景,详细深入研究了该地区地下水动态分布特征及地面沉降演化规律,建立了该地区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的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还原了地面沉降发展演化过程,并分别对当前地下水开采量及减小地下水开采量不同方案下的地面沉降演化趋势做出预测分析,提出当减小20%地下水开采量时是较为合理有效的地下水开采方案,同时应采取因地制宜措施,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阶梯式递减开采方案,以实现研究区地面沉降的合理有效防控。
李海君[6](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陆向勤[7](2020)在《三江平原松花江-挠力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规模巨大,地下水资源是三江平原农业生产重要的供水来源,同时也是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维持因素之一。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地下水井灌溉种植水稻的兴起,地下水处于大规模高水平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逐年增加,区域地下水是否超采的问题日益引发关注。因此,确定水资源使用下限、合理地调配和利用水资源成为保证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以及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三江平原松花江-挠力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等资料数据,分析研究区地下水超采状态,确定区域性地下水生态水位和河道生态基流,通过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不同用水方案下的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情况。具体包括:(1)从年内地下水位动态规律、年际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区域地下水流场动态特征、降落漏斗的演化特征以及地下水资源蓄变量变化对地下水超采状态进行判断,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上处于轻度超采状态,但由于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的差异,地下水超采主要发生在挠力河中下游地区。(2)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等资料,采用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地下水临界埋深,确定区域尺度的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上限阈值为0.08m4.03m;综合考虑地面沉降、第四系含水层疏干、湿地植被退化以及地下水与松花江地表水脱节等因素,确定区域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下限阈值为2.20m19.68m。(3)采用湿周法,并考虑满足松花江通航要求,计算研究区内松花江和挠力河的河道生态基流量,确定了松花江佳木斯水文站、挠力河宝清水文站和菜嘴子水文站的生态基流量分别为601.90m3/s、6.34 m3/s和13.01 m3/s。(4)在气象、水文以及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Visual MODFLOW程序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并分别通过1年、5年的时段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和验证。(5)通过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给定方案下的地下水位以及河道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如果在现状年的开采度下持续开发地下水,区内多处将新增较大范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下水超采状态将进一步恶化;如果采用地表水部分置换地下水方案,可以遏制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计算分别给出了以利用地下水为主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利用的优化方案。
赵宇豪[8](2020)在《常州地铁深基坑承压水减压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文中认为地下水是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风险源,随着国内地铁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基坑深度与规模不断扩大,地下水尤其是承压水的控制已成为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常州地铁基坑建设所涉及到的地层大多包含潜水含水层和多个承压含水层,由地下水引发的安全风险较高。本文以常州地铁典型基坑降水工程及抽水试验为依托,对常州地区水文地质及承压水分布特征、区域应力历史、基坑减压降水的环境影响以及控制措施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常州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地质分层特点等开展系统调研,总结分析了常州地铁车站抽水试验结果与水文参数。常州地铁车站抽水试验目标含水层第(5)层及第(8)2层渗透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79E-03cm/s及2.75E-03cm/s,均为中等透水性。在常州两个典型基坑工程场地分别进行无止水帷幕与悬挂式止水帷幕的抽水试验,计算了第Ⅰ1层承压层的水文参数,结果表明止水帷幕对地下水的阻隔作用明显,无止水帷幕时平均出水量228m3/d,影响半径156.2m,最大地表沉降7.2mm;相似降深时采用悬挂式止水帷幕的平均出水量及影响半径为32m3/d及90.1m,最大坑外沉降1.98mm,相比前者明显减小。(2)基于抽水试验观测及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基坑降水诱发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包括分层总和法、有限单元法、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沉降计算方法等。结果表明,常州地区地下30m以内广泛分布超固结比在1-12之间的超固结土,对基坑工程降水沉降预测影响较大;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误差极大,超过200%,而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沉降计算方法误差约为45%,计算准确度相对更高,可以应用这种方法对常州地区大降深基坑降水引起的周围地表沉降量进行估算;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与抽水试验沉降监测值拟合程度较高,误差为20%左右,当需要对基坑降水引发的周围环境影响精细化计算分析时,可作为一种可靠工具和预测手段。(3)基于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将常州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划分为五类,并分别选取典型车站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分析不同设计情况下基坑降水的环境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水层结构简单、厚度较小的基坑类型,如第一类基坑降水造成坑外最大地表沉降及水位降深为3.2mm与0.62m,这些类型基坑降水对环境影响不大且易于控制;含水层结构复杂、层间相互连通、层厚较大的基坑类型,如第五类基坑降水造成坑外最大地表沉降及水位降深为16.4mm与2.38m,这些类型基坑承压水减压降水对环境影响较大,需采取保守的降水设计与严格的控制措施。(4)统计了常州地铁车站止水帷幕设计情况,并以最典型的第二类基坑——博爱路站为例,针对不同基坑降水设计因素对降水效果及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止水帷幕插入深度时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同降水井布置位置对基坑降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州地铁超过70%的车站基坑止水帷幕将Ⅰ2承压含水层完全隔断,整体设计偏保守;随着止水帷幕插入承压含水层深度增加,基坑降水的影响范围不断减小,止水帷幕插入Ⅰ2承压含水层深度为25%、50%、75%及100%时,坑外最大地表沉降分别为50.2mm、36.5mm、17.1mm及9.2mm,因此在止水帷幕设计时可不必完全将Ⅰ2承压层隔断,具体设计深度需根据基坑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而定;对于降水井的位置,坑内降水时坑外最大地表沉降为8.35mm,坑外降水时最大地表沉降为28.9mm,相同条件下坑内降水抽水量要比坑外降水小,对坑外因降水引起的环境影响小,是大多数基坑降水的首选方案。(5)对常州地铁车站的五种典型类型基坑进行了止水帷幕的形式及其与承压含水层位置关系的优化设计研究,提出了每种类型基坑的止水帷幕设计建议及基坑降水的环境控制措施。
秦丽[9](2020)在《涡阳县城孔隙承压水开发利用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涡阳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中西部,是一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县;县城位于涡河中游南岸。近20年来,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城人口由2005年的10万人,迅速增长至2019年的36万人;城区生活用水量也快速增至6万m3/d,预计2025年将增至8.4万m3/d。受区域水资源条件的限制,县城生活用水单一,依赖于新生界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埋藏深度120~300m);随着县城不断向外围扩展,早期在老城区外围建设的开采井已逐渐被新城区所包围。城区范围内,孔隙承压水长时间高强度的开采,开采层地下水水位呈快速持续下降的趋势,现已形成涉及县城城区、城西镇、闸北镇一带,总面积为112.2km2的地下水降落漏斗;由于城区、开采区和限采区(即安徽省第34163112号地下水限采区的范围)3区的范围高度重合,若地下水持续高强度开采,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本文依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在确保涡阳县城生活供水的前提下,以不形成严重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满足地下水限采规定为基本要求,确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孔隙承压水开采方案。首先,根据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之后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相应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地下水流场的演变趋势。其次,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对10个抽水井群的抽水量进行抽样,得到抽水量样本数据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对其进行训练和检验。最后,将经过训练检验的替代模型与优化模型相耦合,建立以控制总抽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并满足需水量、控制点水位降深小于限制值等约束条件的孔隙承压水开采优化管理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佳优化开采方案。研究表明,在实例的特定条件下,所确定的优化开采方案可以满足城区生活用水6.0万m3/d;与现状方案相比,在规划期(2020~2025年)内,限采区孔隙承压水在第II承压含水层形成的水位小于-20 m的范围缩小了约7.95km2,小于-16m的范围缩小了约10.20km2,开采中心水位上升最大值为3m,满足地下水限采要求。
付宇[10](2019)在《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深圳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也是我国岩溶分布的主要地区。目前探查出的可溶岩面积约占城区面积的10.8%,且多为覆盖型岩溶,埋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必须借助于勘探手段,才能查明岩溶的发育程度或分布情况。如何准确、经济的确定城市地下岩溶性质及位置规模等特征,是当前城市岩溶探测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开展城市岩溶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深圳地区早期曾发生过20多次岩溶塌陷,分布在全市各区覆盖层较薄区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居民房屋倒塌、工程项目停顿等,损失巨大。目前深圳已被划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大,国际影响大,一旦发生岩溶塌陷灾害将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不可估量的损失。城市作为人口与经济的集中区,塌陷引发的风险最为突出。因此,从防灾减灾角度出发,探明城市地下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开展城市岩溶塌陷风险评价研究,是确保位于岩溶分布区城市地质安全的重要措施,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本文以深圳某区30km2范围为研究区域,采用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对城市岩溶的探测、发育分布、塌陷风险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岩溶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采用了适合城市岩溶的综合探测方法,揭示了地下岩溶的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在岩溶塌陷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研究区塌陷点岩溶塌陷的作用机理。基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将城市法定图则应用于风险评价,结合岩溶塌陷形成的基础地质条件、人为条件、承灾体易损性条件,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法,构建了研究区风险评价体系和模型,实现了研究区地面塌陷灾害的风险等级评价。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是:(1)综合研究了岩溶区地质环境背景区域可溶岩为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的大理岩、灰岩,主要分布在第四系冲洪积和残坡积下,少量位于石炭系测水组砂岩和花岗岩之下。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岩溶水的富水程度为中等,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富水程度为贫乏中等。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存在多条断裂,将研究区与周围切割开。北西向碧岭断裂、北东向的汤坑断裂、北东向的坪山断裂、北西向的咸水湖断裂对区域岩溶发育影响最大。(2)采用了适合城市环境下的岩溶综合探测方法以前期科研成果为基础,遵循重点区域重点调查原则,以探明溶洞、土洞为目标,使用了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弹性波CT、瞬变电磁这四种物探方法以及钻探手段对重点区域展开探测,共完成高密度电法测线48条,地质雷达测线14条,弹性波CT成像3对,瞬变电磁测线2条,地质钻孔共43个。经反复对比试验,综合考虑采用高密度电法对研究区岩溶进行探测,对重点区域实施钻探验证,搜集片区已有钻探数据对物探成果进行补充,探明了研究区溶洞的位置、规模、形态及填充,是一种快捷、经济、无损且较好地反映城市地下岩溶信息的有效方案。(3)揭示了城市岩溶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区岩溶主要是覆盖型岩溶,分布全区。岩溶发育形态以溶洞、土洞、溶蚀溶槽为主,岩溶总体上处于弱中等发育的水平。溶洞多为半填充、全填充溶洞,从西到东,溶洞填充物呈现出含砾粘性土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细沙、中粗砂这一变化过程。大部分无填充,半填充溶洞处于发育期。溶洞剖面整体呈现出椭圆形或不规则面状。溶洞总体分布呈现出较大的不均匀性,溶洞发育以小中型溶洞为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及西部,大型溶洞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仅有少量大型、特大型溶洞分布。多层溶洞主要分布在硼茜矿区东侧,牛角龙区域和咸水湖区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岩溶高程分布规律呈西高东低的趋势,与区域地势变化一致。岩溶垂向分布规律表现为随深度增加发育逐渐减弱,总体在1540m埋深范围比较发育,多层溶洞发育深度较浅。随着埋深的增加,小型、中型溶洞比例逐渐降低,而大型特大型溶洞比例逐渐增加。反映在平面上岩溶发育深度规律为西部发育较浅,中部发育最深,东部发育深度次之。岩溶发育主要受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条件的影响。其中地质构造起主导作用,区域内存在多条断裂构造,在丰富的的地表水系、地下水补给作用下,不仅为地下岩溶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控制了岩溶发育方向。(4)研究了岩溶地面塌陷成因与机理分析得出研究区岩溶塌陷主要受岩溶发育、岩性、盖层条件影响,并存在大气降水、地下水位波动、人类抽排地下水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了研究区塌陷点受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下降的致塌机理。对咸水湖塌陷点的降雨下渗致塌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在覆盖层较薄的岩溶地区,在降雨或积水影响下,当上部土体达到饱和或有一定深度的降水,土体重度增加,可能发生岩溶地面塌陷。(5)构建了城市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敏感因子分析、专家决策等多种方法,主要考虑了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水位变幅、岩溶发育深度这三种基础因子对塌陷的影响,重点考虑到城市岩溶塌陷受人类活动强度这一人为因素的影响,将城市法定图则纳入评价计算,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风险度评价数学模型进行风险性计算,对研究区进行了岩溶塌陷的风险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高、中、低、无四个风险等级,其中岩溶塌陷的高风险区,面积为2.53km2;中等风险区面积为6.5km2,低风险区面积约为4.74km2。无风险区为研究区内非碳酸盐岩分布区,面积约为15.44km2。
二、北方平原地区多层松散孔隙含水层地下水开发与地面沉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方平原地区多层松散孔隙含水层地下水开发与地面沉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气象条件概况 |
2.3 流域水系概况 |
2.4 地形地貌概况 |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2.6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
3.1 重要控水地质构造 |
3.2 地层岩性 |
3.3 地下水系统划分 |
3.4 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系统均衡计算分析 |
4.1 研究中的辩证法应用 |
4.2 研究尺度选择 |
4.3 均衡计算单元 |
4.4 地下水均衡法 |
4.5 地下水均衡计算 |
4.6 水均衡分析 |
4.7 地下水资源量 |
第5章 基于水质考量的地下水系统功能区评价 |
5.1 地下水系统质量评价 |
5.2 地下水系统功能区划分 |
5.3 超采区划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6.1 数据与预处理 |
6.2 生态地貌遥感解译分析 |
6.3 超采区划定复核 |
6.4 盐渍化程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典型区域地下水系统生态策略 |
7.1 模拟范围 |
7.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
7.3 数学建模 |
7.4 数值方法 |
7.5 参数选用 |
7.6 模型参数率定 |
7.7 模拟结果和预测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多约束条件的宿州市城区地下水开采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约束条件下的地下水开采管理研究进展 |
1.2.2 宿州市水资源情况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1.4 河流水系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城西水源地地质概况 |
2.2.2 符离水源地地质概况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岩组的划分及特征 |
2.3.2 含水层组间的水力联系 |
2.3.3 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 |
2.3.4 区域地下水动态 |
第三章 区域水环境条件分析 |
3.1 地表水环境条件分析 |
3.1.1 污染源 |
3.1.2 地表水水质评价 |
3.1.3 地表水污染组份分析 |
3.2 地下水环境条件分析 |
3.2.1 地下水水质评价 |
3.2.2 地下水污染组份分析 |
第四章 地下水流及溶质运移数值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1 城西水源地 |
4.1.1 城西水源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1.2 城西水源地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3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4.2 符离水源地 |
4.2.1 符离水源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2 符离水源地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3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第五章 基于多约束条件下的地下水开采方案研究 |
5.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5.2 地下水开采的约束条件 |
5.2.1 水位约束 |
5.2.2 水量约束 |
5.2.3 水质约束 |
5.3 地下水开采方案 |
5.4 符离水源地各开采方案模拟结果预测 |
5.4.1 方案一开采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
5.4.2 方案二开采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
5.4.3 对比分析 |
5.5 城西水源地各开采方案模拟结果预测 |
5.5.1 现状方案开采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
5.5.2 方案一开采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
5.5.3 方案二开采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
5.5.4 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地裂缝灾害的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裂缝研究的特性 |
1.2.2 地裂缝成因机制研究 |
1.2.3 存在的不足与瓶颈 |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裂缝的定义分类及分析体系 |
2.1 引言 |
2.2 地裂缝的定义 |
2.3 地裂缝的分类 |
2.3.1 分类研究基础 |
2.3.2 地裂缝分类的图表说明 |
2.4 广义地裂缝的概述性分析体系 |
2.4.1 表部外营力控制型地裂缝 |
2.4.2 浅部人类活动控制型地裂缝 |
2.4.3 深部内营力控制型地裂缝 |
2.5 典型地裂缝的详述性分析体系 |
2.5.1 分析体系的建立 |
2.5.2 因果及关联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裂缝的表象发育特征 |
3.1 引言 |
3.2 地裂缝的平面分布规律 |
3.2.1 与区域构造关系 |
3.2.2 与断层活动关系 |
3.2.3 与地下水开采关系 |
3.2.4 与地形地貌关系 |
3.2.5 与地层岩性关系 |
3.2.6 与强降雨关系 |
3.3 地裂缝的立体破裂模式 |
3.3.1 平面多级分叉 |
3.3.2 走向差异分段 |
3.3.3 剖面变形分带 |
3.3.4 垂向结构分层 |
3.3.5 立体组合分形 |
3.3.6 非构形态单一 |
3.3.7 发育深度探讨 |
3.4 地裂缝的运动活动特征 |
3.4.1 运动特征 |
3.4.2 活动特征 |
3.5 地裂缝的灾变特征及模式 |
3.5.1 农田道路 |
3.5.2 房屋建筑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断裂蠕滑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 |
4.1 引言 |
4.2 深部构造场多尺度孕裂育缝机制 |
4.2.1 拆沉伸展减薄作用 |
4.2.2 底侵熔融促展作用 |
4.2.3 重力均衡牵引作用 |
4.2.4 断裂蠕滑致裂作用 |
4.2.5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
4.3 浅部应力场多方位破裂成缝机制 |
4.3.1 断裂活动的弹性位移场模型 |
4.3.2 断裂正断活动上盘应变模型 |
4.3.3 断裂正断活动下盘牵裂模型 |
4.3.4 隐伏断裂应力应变传递模型 |
4.3.5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 |
5.1 引言 |
5.2 抽水作用下的三维形变分析 |
5.2.1 潜水层形变分析 |
5.2.2 承压水层形变分析 |
5.3 典型应力集中分析 |
5.3.1 区域沉降漏斗边缘成缝力学模型 |
5.3.2 古河道河肩部位成缝力学模型 |
5.3.3 基岩山脊成缝力学模型 |
5.4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
5.4.1 古河道地裂缝模拟 |
5.4.2 基岩起伏地裂缝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降雨冲蚀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 |
6.1 引言 |
6.2 渗透变形机制 |
6.2.1 非饱和裂隙渗流分析 |
6.2.2 饱和裂隙渗流分析 |
6.3 水蚀扩展机制 |
6.3.1 水力致裂成穴过程 |
6.3.2 孔压激增成洞过程 |
6.3.3 溃决扩展成缝过程 |
6.4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
6.4.1 裂隙颗粒运动迁移的微观过程 |
6.4.2 隐伏裂缝水压扩展的宏观过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因耦合型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 |
7.1 引言 |
7.2 断裂活动与抽水形变耦合作用机制 |
7.2.1 差压增剪增弯作用 |
7.2.2 水平拖拽减抗作用 |
7.2.3 带内水压激增作用 |
7.2.4 剪切力偶偏移作用 |
7.2.5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
7.3 构造节理与黄土湿陷耦合作用机制 |
7.3.1 Green-Ampt入渗过程 |
7.3.2 黄土增湿变形过程 |
7.3.3 重力弯折成缝过程 |
7.3.4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厚黄土区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煤矿开采响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动覆岩破坏的研究现状 |
1.2.2 采动对含水层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3 矿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 |
2.1.4 水文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质条件 |
2.2.2 水文地质特征 |
2.2.3 工程地质特征 |
2.3 松散含水层地下水贮存现状 |
2.3.1 含水层空间分布 |
2.3.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3.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2.3.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采动覆岩移动及其对松散含水层影响的相似模拟 |
3.1 地质原型概况 |
3.2 实验方案与模型设计 |
3.2.1 实验方案 |
3.2.2 实验材料与模型 |
3.2.3 实验监测 |
3.3 采动覆岩破坏特征 |
3.3.1 采动覆岩移动变形规律 |
3.3.2 采动覆岩裂隙发育规律 |
3.3.3 采动裂隙分布特征 |
3.4 煤层开采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 |
3.4.1 水位下降情况分析 |
3.4.2 水位下降速率变化原因分析 |
3.5 采煤对上覆松散含水层的影响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动岩体渗透性能实验研究 |
4.1 采动岩体内的地下水流特征 |
4.2 冒落带采动岩体渗透实验 |
4.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4.2.2 实验方案 |
4.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裂隙带采动岩体渗透实验 |
4.3.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4.3.2 实验方案 |
4.3.3 实验步骤 |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采动岩体渗透性的空间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动松散含水层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1.1 模拟区范围 |
5.1.2 含水岩组 |
5.1.3 模型边界的概化 |
5.1.4 含水介质与水力特征概化 |
5.1.5 水文地质参数概化 |
5.1.6 源汇项概化 |
5.2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5.2.1 数学模型 |
5.2.2 模型离散 |
5.2.3 初始流场 |
5.2.4 边界条件 |
5.2.5 源汇项的确定与处理 |
5.2.6 水文地质参数 |
5.3 模型识别与检验 |
5.3.1 识别时段的确定 |
5.3.2 初始流场校正 |
5.3.3 观测孔水位拟合结果 |
5.3.4 水文地质参数校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煤矿开采响应的数值模拟 |
6.1 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煤矿开采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
6.1.1 采煤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
6.1.2 数值模拟方案 |
6.2 不同开采条件下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煤矿开采响应特征 |
6.2.1 预测方案 |
6.2.2 松散含水层为间接充水含水层 |
6.2.3 松散含水层为直接充水含水层 |
6.2.4 不同开采条件对松散含水层地下水的影响 |
6.3 不同弱透水层参数条件下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采煤的响应 |
6.3.1 预测方案 |
6.3.2 不同弱透水层参数对孔隙含水层地下水流场的影响 |
6.4 不同松散含水层水力特征条件下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采煤的响应 |
6.4.1 预测方案 |
6.4.2 松散含水层性质对孔隙含水层地下水流场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全过程宏细观演化机理及趋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发生现状 |
1.2.2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计算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不足及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全过程机理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前言 |
2.2 地下水开采条件下渗流及水压分布规律 |
2.2.1 基本物理概念 |
2.2.2 地下水渗流基本控制理论 |
2.2.3 地下水开采条件下水压分布及影响规律 |
2.3 地下水开采条件下地面沉降机理及传递规律 |
2.3.1 地下水开采条件下土层间耦合效应机理分析 |
2.3.2 地面沉降传递机理及规律研究 |
2.3.3 工程算例分析 |
2.4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过程相似理论分析 |
2.4.1 地下水渗流相似理论分析 |
2.4.2 土体固结沉降相似理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物理模型试验 |
3.1 前言 |
3.2 试验目的及原理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原理 |
3.3 试验装置及系统 |
3.3.1 试验装置及系统研发 |
3.3.2 试验系统操作步骤 |
3.3.3 试验系统有益效果 |
3.4 研究内容及试验方案 |
3.4.1 研究内容 |
3.4.2 试验方案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土体分层变形特征及沉降规律分析 |
3.5.2 采水层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分析 |
3.5.3 采水层渗透性与开采强度关系分析 |
3.5.4 粘土层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分析 |
3.5.5 空气负压分布及演化规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土体微细观结构演化试验 |
4.1 前言 |
4.2 含水层砂土细观结构演化试验 |
4.2.1 试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4.2.2 试验原理及方案 |
4.2.3 砂土宏观变形沉降分析 |
4.2.4 砂土细观结构演化特征及规律分析 |
4.2.5 砂土表面沉降宏细观对比分析 |
4.3 粘土体微观结构演化试验 |
4.3.1 试验步骤与方案 |
4.3.2 常规固结变形特性分析 |
4.3.3 粘土体微观结构特性分析 |
4.3.4 粘土体微观结构参数演化规律分析 |
4.3.5 宏细观参数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宏细观数值模拟分析 |
5.1 前言 |
5.2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宏观数值模拟分析 |
5.2.1 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与方法 |
5.2.2 模型建立与计算模拟方案 |
5.2.3 地面沉降时空演化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
5.2.4 附加应力演化分析 |
5.2.5 土体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细观数值模拟分析 |
5.3.1 流-固耦合颗粒离散元理论与方法 |
5.3.2 模型建立与计算模拟方案 |
5.3.3 土体颗粒细观运移规律分析 |
5.3.4 土体颗粒接触力链演变规律分析 |
5.3.5 含水层流场细观变化规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性地面沉降特征及演化趋势预测 |
6.1 前言 |
6.2 研究区概况 |
6.3 地下水动态分布特征 |
6.4 地面沉降历史与现状 |
6.5 地面沉降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建立 |
6.5.1 地面沉降模型建立 |
6.5.2 模型有效性及准确性验证 |
6.5.3 地面沉降发展过程分析 |
6.6 地面沉降防控与演化趋势预测分析 |
6.6.1 现状开采条件下地面沉降趋势预测 |
6.6.2 减小开采量对地面沉降影响趋势预测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申请的发明专利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获得荣誉及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构造条件 |
2.2.1 地层条件 |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
2.2.3 深部地质构造 |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
2.4.2 水文地质特征 |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
2.5.1 地壳运动形变 |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
3.2.1 构造本底条件 |
3.2.2 岩土地质条件 |
3.2.3 人类主要活动 |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
3.3.1 数据库的内容 |
3.3.2 数据库的形式 |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
5.2.1 评价方法概述 |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
6.1.1 灾害风险理论 |
6.1.2 研究方法 |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三江平原松花江-挠力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条件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土地利用情况 |
2.6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3章 地下水超采状态分析 |
3.1 年内地下水动态特征 |
3.2 年际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 |
3.3 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 |
3.4 研究区超采区确定 |
3.5 地下水超采量计算 |
第4章 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确定 |
4.1 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上限阈值 |
4.2 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下限阈值 |
第5章 河道生态基流确定 |
5.1 基于湿周法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 |
5.2 河道通航基流计算 |
5.3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结果对比及确定 |
第6章 区域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 |
6.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6.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6.3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求解 |
第7章 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分析 |
7.1 地下水开发利用方案设计与模拟分析 |
7.2 地下水开发利用设计方案优化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常州地铁深基坑承压水减压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渗流与土体相互作用研究 |
1.2.2 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基坑减压降水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常州地区基坑降水对环境影响的抽水试验分析 |
2.1 常州地区水文地质概况 |
2.1.1 区域水文概况 |
2.1.2 水文地质条件 |
2.1.3 第四系地质分层 |
2.1.4 常州地铁车站水文参数统计 |
2.2 典型敞开式抽水试验 |
2.2.1 工程概况 |
2.2.2 抽水试验概述 |
2.2.3 单井抽水试验 |
2.2.4 群井抽水试验 |
2.3 典型悬挂式帷幕抽水试验 |
2.3.1 工程概况 |
2.3.2 抽水试验概述 |
2.3.3 群井抽水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州地区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3.1 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计算方法 |
3.1.1 分层总和法 |
3.1.2 有限单元法 |
3.1.3 工程实例计算 |
3.2 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常州地区抽水沉降计算方法 |
3.2.1 常州地区典型土层应力历史 |
3.2.2 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沉降计算方法 |
3.2.3 工程实例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常州地铁典型车站基坑降水对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4.1 常州地铁车站水文地质结构分类及特征 |
4.2 数值模型校验与分析过程 |
4.2.1 三维数值模型建模 |
4.2.2 三维数值模型校核 |
4.2.3 基坑降水三维数值模拟计算 |
4.3 常州地铁典型车站基坑降水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4.3.1 工程概况 |
4.3.2 数值分析模型 |
4.3.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4.4 不同类型基坑降水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4.4.1 不同含水层联通情况分析 |
4.4.2 不同类型基坑降水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4.5 不同基坑降水设计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4.5.1 止水帷幕深度 |
4.5.2 降水井位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常州地铁车站基坑降水对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研究 |
5.1 第一类基坑降水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
5.2 第二类基坑降水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
5.2.1 地下二层车站 |
5.2.2 地下三层车站 |
5.3 第三类基坑降水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
5.3.1 地下二层车站 |
5.3.2 地下三层车站 |
5.4 第四/五类基坑降水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涡阳县城孔隙承压水开发利用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超采区管理的研究进展 |
1.2.2 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气象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河流水系 |
2.2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区域地质 |
2.2.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3 区域地下水动态 |
2.3 区域水环境概况 |
2.3.1 地表水环境概况 |
2.3.2 地下水环境概况 |
2.4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4.1 研究区开采现状 |
2.4.2 地下水限采区与开采井的关系 |
第三章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3.1.1 模拟区的范围 |
3.1.2 含水层结构的概化 |
3.1.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3.1.4 初始条件的确定 |
3.1.5 源汇项的处理 |
3.1.6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3.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
3.2.1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3.2.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
3.3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3.3.1 模型识别 |
3.3.2 模型验证 |
第四章 研究区开发利用方案研究 |
4.1 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概述 |
4.1.1 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的组成 |
4.1.2 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的分类 |
4.2 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4.2.1 神经网络替代模型的建立 |
4.2.2 优化管理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2.3 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特征 |
1.2.2 岩溶探测方法 |
1.2.3 岩溶塌陷风险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地质环境背景 |
2.1 气象水文特征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2.4 可溶岩分布特征 |
2.5 地质构造特征 |
2.6 水文地质特征 |
2.6.1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
2.6.2 地下水水位埋深特征 |
2.6.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6.4 地下水化学特征 |
2.6.5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3 城市岩溶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 |
3.1 城市岩溶探测 |
3.1.1 地球物理勘探 |
3.1.2 地质钻探 |
3.1.3 探测方法对比 |
3.2 岩溶发育特征分析 |
3.2.1 岩溶类型 |
3.2.2 岩溶形态特征 |
3.2.3 地下溶洞填充特征 |
3.2.4 岩溶发育程度 |
3.3 岩溶发育空间分布规律 |
3.3.1 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 |
3.3.2 岩溶发育规模 |
3.3.3 岩溶发育深度 |
3.4 岩溶发育控制条件 |
3.4.1 水文条件 |
3.4.2 地形地貌条件 |
3.4.3 地质构造条件 |
3.4.4 岩性条件 |
4 城市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 |
4.1 岩溶地面塌陷基本特征 |
4.2 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分析 |
4.2.1 岩溶地面塌陷典型案例分析 |
4.2.2 岩溶地面塌陷成因 |
4.3 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 |
4.3.1 地表水下渗致塌机理分析 |
4.3.2 地下水下降致塌机理分析 |
4.4 岩溶地面塌陷数值模拟分析 |
5 城市岩溶地面塌陷灾害风险评价 |
5.1 风险评价方法及研究思路 |
5.1.1 风险评价方法 |
5.1.2 塌陷风险评价思路 |
5.2 评价因子选择与评价模型构建 |
5.3 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 |
5.3.1 评价模型建立 |
5.3.2 评价条件层及因子层权重计算 |
5.3.3 判断矩阵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5.3.4 评价因子量值划分 |
5.3.5 危险性评价 |
5.4 岩溶地面塌陷易损性评价 |
5.4.1 评价模型建立 |
5.4.2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5.4.3 易损性评价 |
5.5 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北方平原地区多层松散孔隙含水层地下水开发与地面沉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D]. 王博.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多约束条件的宿州市城区地下水开采方案研究[D]. 刘若愚.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地裂缝灾害的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D]. 王飞永. 长安大学, 2021(02)
- [4]厚黄土区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煤矿开采响应机制的研究[D]. 徐树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5]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全过程宏细观演化机理及趋势预测研究[D]. 狄胜同. 山东大学, 2020(01)
- [6]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7]三江平原松花江-挠力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分析[D]. 陆向勤. 吉林大学, 2020(08)
- [8]常州地铁深基坑承压水减压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D]. 赵宇豪. 东南大学, 2020(01)
- [9]涡阳县城孔隙承压水开发利用方案研究[D]. 秦丽.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D]. 付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