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四湖流域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

湖北省四湖流域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

一、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曹嘉铄[1](2021)在《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脆弱性研究》文中提出神农架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与生态脆弱性地带,以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禀赋而备受关注。伴随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脆弱性问题不断涌现。立足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的背景之下,本研究以神农架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自然保护区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基于3S等相关技术,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神农架地区的景观格局及典型环境因子在1996-2018年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此构建出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脆弱性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最终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策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提升区域景观与环境质量,降低生态系统脆弱性风险,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稳定,同时可为未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1996-2018年间,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特征显着,景观格局总体趋于整合而局部破碎化加重,典型环境因子反映出区域生态稳中向好。研究时段内,人工景观类型对自然景观类型的侵占作用明显,社会经济空间与生态空间相互融合的态势;区域植被覆盖状况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呈现良好态势,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较短时间尺度内人为因素是主要驱动力。经济、人口与政策等人为因素对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极为显着。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人工斑块对自然斑块造成侵蚀与分割;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有效的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3)1996-2018年间,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整体处于轻度脆弱,局部地区极度脆弱性风险逐步显现,生态脆弱性处于两极分化中。神农架地区大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处于健康稳定的状态,区域生态脆弱性整体上呈现出东北高而西南低的分布特征,其中极度脆弱与重度脆弱区域集中分布于神农架地区各乡镇主城区及公路沿线。(4)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及植被覆盖度是生态脆弱性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神农架地区整体生态脆弱性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是包括人为与自然因素在内的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5)生态脆弱性与景观格局具有较高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其中,斑块数量与聚合度指数对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度较高。(6)景观生态格局优化及生态分级分区提升是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策略。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三者的关系是推动神农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初亚奇[2](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庄杭[3](2020)在《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了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的关系演变。荆州古城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河网水系与荆州城市发展关系紧密。城市水系环境深刻影响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起源,从楚船官地发展成为秦汉南郡,历经三国至明清的荆州古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结合自然水系的水利建设,形成了内外联通的水网体系和完善的水利系统,实现了城市防洪、农业灌溉、商贸发展和军事防御等综合功能,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城市格局,依托水系的荆州古城所在区域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景观风貌。本文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考古成果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进行图纸叠加分析,推测不同时期水利系统的演变,对水利建设进行梳理,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对于水利系统演变的影响规律。分析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运行机制。从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四个方面探讨水利建设与城市关系。研究以水为核心的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并结合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的现状,提出保护发展建议。水利系统维护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运转,通过对于古代荆州城市水环境和水利建设发展脉络的梳理,从更为全面的视角看待城水关系的演变,进而总结古代荆州城市在人居环境营建中展现的历史智慧,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周士园[4](2020)在《基于情景模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其景观演化对城市整体的生态安全格局有着重要影响。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一个共性环境问题即一方面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造成大量自然湿地的丧失,另一方面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大量采煤沉陷湿地的形成,致使湿地的构成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威胁着湿地的景观生态安全并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优化湿地生态规划的视角出发,针对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的景观生态安全问题,在融合景观生态学、湿地学和生态规划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模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预警反馈”的研究框架,并以淮北市为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首先利用1988年、2002年和2018年的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湿地景观演化监测数据库,模拟了淮北从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综合经济、社会、自然、区位和政策的空间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30年间湿地景观演化的驱动机理。进而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预测了2034年湿地景观格局在趋势发展情景、快速城镇化情景、农田恢复情景和湿地生态保护情景中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不同时期淮北湿地的景观生态安全水平。最后,研究构建了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的景观演化过程具有显着的动态性和阶段性差异。整体上,30年间淮北湿地的面积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其中1988年至2002年增长最快。研究采用了强度分析模型和叠加分析法分析了湿地与其他地类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湿地的转化强度为活跃状态,与农用地、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规模最大,主要集中于矿区范围内。研究采用了质心函数模型、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结果发现淮北湿地的质心呈先向东北方向迁移,后向西南方向折回的摆动式变化,与资源开发的过程一致;同时自1988年至2018年湿地空间分布的聚集性特征更为明显;此外,湿地在区域景观中的优势度不断增加,但斑块的稳定性不断下降,破碎化程度加剧。第二,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驱动下,至2034年淮北湿地面积仍将保持增加的趋势,但不同发展情景中湿地的景观格局有显着的差异。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识别了30年间影响淮北湿地景观演化的主导驱动因子。经济-社会因素中地下资源开发、城镇化和农业复垦为关键驱动力,政策因素发挥了重要的限制性作用,自然因素中高程是重要的解释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CA-Markov模型对淮北湿地景观格局在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中的变化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湿地生态保护情景中湿地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湿地率达到7.71%,高于趋势发展情景。在快速城镇化情景和农田恢复情景中湿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规模较大,因此湿地率小于趋势发展情景。第三,除快速城镇化情景外,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水平呈持续改善的趋势。综合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演化的特征,研究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方面构建了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从而计算了淮北不同时期的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LESI),结果表明:2018年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等级较2002年有所改善;趋势发展情景中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水平将继续提高,但仍处于Ⅲ级预警等级;在湿地生态保护情景和农田恢复情景中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等级提高至Ⅱ级较安全等级,然而在快速城镇化情景中则呈恶化的趋势。局部地区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的变化在各情景中有所不同,因此在湿地生态规划中应进行差异化管理。第四,构建了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结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背景,研究提出了预警机制构建的目的、准则和主要作用。进而从预警触发、警情分析和预警反馈三个方面建立了预警机制的运作框架。预警反馈方面,研究从湿地保护专项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两个层面提出了整体调控策略;同时从斑块、节点和廊道三个层次提出了具体调控措施,包括湿地公园保护模式、小微湿地保护模式和低影响开发模式。本文通过对湿地景观演化的模拟预测和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为完善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湿地生态规划分析技术和规划体系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同时,在当前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成果对于推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该论文有图88幅,表29个,参考文献222篇。

赵一霖[5](2020)在《秦岭北麓长安段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地域时空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尖锐。如何合理利用秦岭北麓的土地资源,并更合理的进行聚落规划,已经成为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研究亟待探索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现有的研究集中于短时间尺度景观格局动态、植被或水文等要素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极少涉及对长时间尺度的景观格局研究。本文认为,秦岭北麓聚落景观格局变迁是不同影响因子在不同的作用下发生并逐渐变化的。因而,以秦岭北麓长安段为研究对象,探寻引起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的原因及格局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因果关系的分析得到聚落格局变迁的特征及地域时空规律,以期通过利用这些规律得到既能顺应当代人各种需求的发展,又不破坏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聚落空间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点:(1)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提出。首先对“景观格局变迁”与“聚落”的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在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理论与历史地理学“历史复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驱动—状态—响应”模型提出了研究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二章);(2)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历史复原。对秦岭北麓长安段不同阶段形成的不同聚落景观格局进行描述,根据其空间格局从时间上划分为六个时期,并总结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特征(第三章);(3)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因果关系分析。在划分完时间阶段的基础上找出形成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原因,及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与影响聚落景观格局变化之间的变化规律(第四章);(4)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划分完时间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阶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对秦岭北麓长安段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五章);(5)总结前文的变迁规律,提出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理论模型,分析相应的变化趋势,预测当前的影响因子作用于现状聚落景观格局将会产生的生态环境变化情景,并根据预测结果与历史聚落景观格局变化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进而给出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空间策略(第六章)。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复原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的变迁历程,探究聚落景观格局的变迁特征;(2)基于一套完整的长时间历史分析的规划研究方法,揭示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的地域时空规律,构建适用于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理论模型;(3)基于规律判断了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的变迁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空间策略,为长安区政府未来聚落空间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开发建议。

杨建辉[6](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冯梦姗[7](2019)在《基于景观演变的浐河河源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空间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浐河河源地区地处秦岭北麓生态敏感地带,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近年来区域内汤峪镇、岱峪镇等村镇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河流污染、水土流失等区域生态破坏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主要目标是从土地和空间层面解决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首先通过景观演变分析寻找区域根本矛盾所在,继而应用生态敏感性评价工具,将用地矛盾与问题空间化,最终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景观空间优化策略。本文具体展开了以下四方面研究工作:(1)对景观格局与过程理论、生态敏感性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构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分析框架,指导后续章节研究(第二章)。(2)对浐河河源地区不同时期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确认历史生态问题及人地矛盾区域,构建从格局到功能关系模型,指认研究区域水源涵养及水调节、土壤保持以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受损,并运用相关性分析识别出可运用到生态评价中的空间格局要素(第三章、第四章)。(3)在景观演变分析及格局要素识别的基础上,构建浐河河源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运用评价工具,对识别出的格局要素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区域现状的生态功能受损区域与受损程度,即人地矛盾尖锐区域(第五章)。(4)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提出景观空间优化策略。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尺度针对识别出的问题区域提出优化策略,进行景观修复,以缓解用地矛盾,为后续建设规划提供依据(第六章)。本文的结论有三点:(1)通过浐河河源地区景观演变研究识别出坡度、地形起伏度、降雨量、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河流缓冲区等七大可供景观生态评价的空间格局要素因子,将历史研究融入景观规划设计中。(2)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识别出生态功能受损区域,即人地矛盾尖锐区域集中在河流两岸及浅山区洪积扇区域。(3)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宏观尺度的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中观尺度的景观生态廊道构建策略以及微观尺度的典型节点景观优化策略。

刘迪[8](2019)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及其风险分区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文中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等生态脆弱区对全球变化具有极强响应,脆弱的自然本底与农耕活动并行背景下区域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轨迹上,该区域的生态风险研究已成为地理学与生态学应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米脂县为研究区,构建“风险概率—敏感性—损失度”(PSI)的三维评价框架并以子流域为评价单元进行数据整合,分析了米脂县2009—2015年准则层及综合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并探究了综合风险的空间集聚模式及其重心的时空演化,最后基于风险主导因子给出米脂县风险防范分区及降险对策。结果如下:(1)2009—2015年风险概率分别为0.499 3、0.529 2,表现为上升趋势;生境敏感性分别为0.611 9、0.600 8,整体下降了1.8%,生境质量趋好;系统损失度分别为0.424 5、0.456 7,有增加的趋势;(2)综合生态风险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研究期间综合风险分别为0.145 2、0.152 0,风险有所升高;风险Moran’I系数分别为0.461 7、0.484 4,说明风险值呈现正相关且自相关程度升高;风险重心向西南转移跃入银州川道且风险演化主体方向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3)风险预警区、生态恢复区、预警恢复兼顾区、自然调控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7.53%、6.57%、23.86%、62.04%。基于子流域进行空间差别化的风险防范分区及其对应措施可有效促进风险消解与区域生态安全。

田莉娟[9](2018)在《南四湖流域城镇扩展的时空演变及其模式优化》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城镇规模随之扩大,使得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深化。本文以“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对南四湖流域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探讨在水安全约束下城镇如何进行合理的扩展,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和水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从时间角度上,1987-2016年间南四湖流域总体城镇规模逐渐扩大,但扩展类型处于低速扩展状态;从行政区划角度上,济宁市、枣庄市、泰安市和徐州市城镇扩展动态度指数先增加后降低,菏泽市、临沂市城镇扩展动态度上升;子流域水平上,湖东流域城镇化水平高于湖西流域。城镇扩展弹性指数显示南四湖流域城镇空间扩展速度高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2)从空间上,运用象限方位法选取典型城镇进行城镇扩展方位分析,菏泽市近30年来东、东北、东南方向扩展强度领先;任城区1987-2016年间各个时期空间差异不大;枣庄市中心区城镇扩展速度缓慢,向西、东北方向上有较小的扩张。空间形态上,南四湖流域紧凑度指数逐渐减小,形状指数增大,说明南四湖流域空间形态逐渐分散化,复杂化;最后运用景观扩张指数表明,边缘式扩展是南四湖流域城镇扩展的主导模式,跳跃式扩展模式逐年增强。(3)通过构建水安全格局,可知南四湖流域水生态阻力值呈现“中间小,东西大”的趋势,湖东山地地区阻力值最大;根据阻力值的大小划分城镇建设用地水安全等级,其中适宜建设区和一般限建区所占总面积比例较大,分别达到15.67%、58.9%,严格限建区、相对禁建区和绝对禁建区的面积较小,分别占总面积的9.35%、7.69%和8.39%,主要包括南四湖湖泊、主要河流、水库、水塘以及东部、东北部坡度较大的山地地区。从现状建设用地与水安全格局的关系可以看出,流域城镇扩展模式不完全有利于南四湖流域水生态安全,需要进行调控和优化。(4)以水安全格局为约束条件,通过模拟无水生态阻力约束情景、经济发展为主—低水平安全格局、生态与经济并举—中水平安全格局和生态服务优先—高水平安全格局下四种城镇发展情景,可以看出在中水平格局下建设用地扩张阻力增大,不再无序扩张,生态用地得到了更大限度的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城镇空间扩展,最能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平衡,并从建立空间管制区、倡导城镇用地集约高效和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对流域城镇扩展进行引导。

裔兆宏[10](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二、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1.3.2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1.3.3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生态环境演变及脆弱性理论研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生态环境的内涵
        2.1.2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2.2 生态环境演变理论研究
        2.2.1 生态环境构成
        2.2.2 生态环境演变
        2.2.3 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评述
    2.3 景观格局演变理论研究
        2.3.1 景观生态学
        2.3.2 景观格局
        2.3.3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评述
    2.4 生态脆弱性理论研究
        2.4.1 生态脆弱性成因
        2.4.2 生态脆弱性分析框架
        2.4.3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2.4.4 生态脆弱性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环境
        3.1.4 自然资源
        3.1.5 社会经济基础
        3.1.6 旅游发展现状
    3.2 数据来源
        3.2.1 遥感影像的获取
        3.2.2 多源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
    3.3 遥感影像解译与精度评价
        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3.2 遥感图像分类
        3.3.3 遥感解译精度评价
        3.3.4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演变分析
    4.1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4.1.1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4.1.2 景观格局分布重心变化分析
        4.1.3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4.2 典型环境因子提取与分析
        4.2.1 地形地貌分析
        4.2.2 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4.2.3 气候变化分析
        4.2.4 水环境变化分析
    4.3 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4.3.1 人为驱动因素
        4.3.2 自然驱动因素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分析
    5.1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5.1.3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5.2 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法的生态脆弱性评价
        5.2.1 空间主成分分析
        5.2.2 生态脆弱性指数标准化
        5.2.3 生态脆弱性分级
        5.2.4 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
    5.3 生态脆弱性动态变化分析
        5.3.1 回归拟合分析法
        5.3.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趋势
    5.4 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
        5.4.1 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年际变化
        5.4.2 分乡镇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分析
    5.5 讨论
        5.5.1 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5.5.2 生态脆弱性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神农架地区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脆弱性耦合分析
    6.1 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6.1.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6.1.2 典型指数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6.2 景观格局对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度分析
        6.2.1 偏回归平方和分析
        6.2.2 典型指数对生态脆弱性贡献度分析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7.1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策略
        7.1.1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7.1.2 景观生态格局的优化
        7.1.3 生态环境的分级分区提升
    7.2 神农架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7.2.1 生态环境保护模式
        7.2.2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7.2.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2.1.3 研究评述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4 研究评述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3.3.1 理论基础
        3.3.2 理论框架
        3.3.3 技术路线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5.1.1 自然条件现状
        5.1.2 水土资源分析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荆州古城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市格局
        1.1.2 城市与周边水系的关联极为密切,水利建设历史悠久
        1.1.3 快速的城镇化冲击景观风貌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梳理古代荆州城市水利系统建设过程
        1.2.2 探讨古代荆州城市水利建设与人居环境营建展现的历史智慧
        1.2.3 以水为核心的传统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和发展延续
        1.2.4 水利系统对于城镇特征、安全、景观、生态、文化的综合意义
        1.2.5 未来荆州城市建设的有益借鉴
        1.2.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3 选题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1.3.1 地方志和水利专志
        1.3.2 现有主要研究基础
        1.3.3 现有研究局限性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创新:水利系统运行机制及城水关系演变规律研究
        1.6.2 研究方法创新: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的叠加分析
2 区域自然地理
    2.1 荆州历史城镇迁移
        2.1.1 荆州区域建置的历史沿革
        2.1.2 江陵城市起源与发展
        2.1.3 荆州古城
    2.2 江汉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2.2.1 江汉平原地形地貌
        2.2.2 江汉平原的发育
        2.2.3 荆州区域江汉历史河道变迁
    2.3 本章小结
3 水利系统发展兴废的历史过程
    3.1 水运通渠肇始期:先秦至两汉
        3.1.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1.2 水利建设
        3.1.3 先秦至两汉水利建设特征
    3.2 堤堰城防初建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3.2.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2.2 水利建设
        3.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水利建设特征
    3.3 良田漕运发展期:隋唐五代
        3.3.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3.2 水利建设
        3.3.3 隋唐五代水利建设特征
    3.4 军事水工兴盛期:宋
        3.4.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4.2 水利建设
        3.4.3 宋代水利建设特征
    3.5 垸田水利矛盾期:元明清
        3.5.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5.2 水利建设
        3.5.3 元明清水利建设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水利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机制
    4.1 城南荆江大堤
        4.1.1 荆江大堤
        4.1.2 沿江筑城、江势改徙与城南江堤修建
    4.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
        4.2.1 城外历史湖泊沟渠系统
        4.2.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近现代演变
    4.3 古城水系
        4.3.1 荆州古城历史格局
        4.3.2 荆州古城城壕水系
        4.3.3 清代1788年洪水后荆州古城水系格局
        4.3.4 荆州古城水系功能
        4.3.5 荆州古城近代水系格局演变
    4.4 本章小结
5 水利-城市聚落关系演变
    5.1 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
        5.1.1 荆州古代城市洪水威胁
        5.1.2 荆州古代城市防洪体系
    5.2 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
        5.2.1 垸田兴筑
        5.2.2 农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
        5.2.3 古代农田水利治理
    5.3 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
        5.3.1 运河与航线
        5.3.2 城市商贸发展
    5.4 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
        5.4.1 荆州军事地理
        5.4.2 军事水工对于军事地理局限性的补足
        5.4.3 军事扩张和城市防御
    5.5 本章小结
6 水利系统的风景化
    6.1 结合水利系统的风景建设
    6.2 区域风景体系形成
    6.3 水利风景与城市生活
    6.4 风景的诗意化
    6.5 本章小结
7 现状及保护发展
    7.1 现代水利建设
        7.1.1 堤防加固
        7.1.2 区域性大型水利工程
    7.2 保护发展
        7.2.1 延续历史,保护依水营城的古城城镇特征
        7.2.2 保护自然系统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7.2.3 水城融合,城市与水互动
        7.2.4 城市风光的延续发展,指导城市风景空间的营造
    7.3 本章小结
结论
    1 结论
    2 研究不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纸采集情况汇总
附录B 历代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建设资料汇总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基于情景模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特征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资源概况
    2.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的特征
    2.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演化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淮北湿地景观时空动态演化过程
    3.1 淮北市概况
    3.2 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3.3 湿地时空动态转化过程
    3.4 湿地空间分布格局演化过程
    3.5 本章小结
4 淮北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力分析
    4.1 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因子的选取与处理
    4.2 影响其他地类演化的驱动因子
    4.3 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力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4.4 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力Logistic回归结果与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多情境下湿地景观演化的空间模拟
    5.1 CA-Markov模型的原理
    5.2 趋势发展情景模拟
    5.3 快速城镇化情景模拟
    5.4 农田恢复情景模拟
    5.5 湿地生态保护情景模拟
    5.6 本章小结
6 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6.1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
    6.2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6.4 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变化
    6.5 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的地区差异
    6.6 本章小结
7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与调控
    7.1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内涵
    7.2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构建
    7.3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调控策略
    7.4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调控模式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秦岭北麓长安段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地域时空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秦岭北麓历史相关研究综述
        1.5.2 聚落变迁相关研究综述
        1.5.3 格局变迁规律相关研究综述
        1.5.4 总结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论文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景观格局变迁
        2.1.2 聚落
        2.1.3 地域时空规律
    2.2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2.2.1 景观格局
        2.2.2 景观过程
        2.2.3 景观功能
        2.2.4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3 历史地理学“历史复原”理论
        2.3.1 逆行法
        2.3.2 系列横剖面法
        2.3.3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2.3.4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
        2.4.1 “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
        2.4.2 “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的应用
        2.4.3 基于“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的调整与扩充
    2.5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结
3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历史变迁
    3.1 秦岭北麓长安段概况
        3.1.1 地质地貌
        3.1.2 植被土壤
        3.1.3 历史文化
        3.1.4 现代交通
    3.2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历程
        3.2.1 聚落数据来源
        3.2.2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数量的变迁过程
        3.2.3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整体变迁
    3.3 各阶段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特点
        3.3.1 秦汉时期
        3.3.2 隋唐-宋元时期
        3.3.3 明朝时期
        3.3.4 清初-清中叶时期
        3.3.5 清末-民国时期
        3.3.6 建国后时期
    3.4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的变迁特征
        3.4.1 聚落密度不断增多
        3.4.2 聚落呈空间集聚分布
        3.4.3 多轴延伸、圈层扩展
        3.4.4 聚落呈低海拔分布
        3.4.5 沿河流趋向显着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因果关系的研究
    4.1 秦岭北麓长安段各时期聚落景观格局形成的影响因子
        4.1.1 秦汉时期
        4.1.2 隋唐-宋元时期
        4.1.3 明朝时期
        4.1.4 清初-清中叶时期
        4.1.5 清末-民国时期
        4.1.6 建国后时期
        4.1.7 聚落景观格局形成的影响因子汇总
    4.2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因果关系
        4.2.1 影响因子的分类
        4.2.2 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式
        4.2.3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因果关系
    4.3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规律
        4.3.1 缓坡、临下
        4.3.2 坡向无指向
        4.3.3 趋水、贴路
        4.3.4 扇群,多中心
    4.4 本章小结
5.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1 秦岭北麓长安段生态环境的变迁
        5.1.1 初始期(原始-秦汉)
        5.1.2 平衡期(隋唐-宋元)
        5.1.3 过度期(明)
        5.1.4 转折期(清初-清中叶)
        5.1.5 失衡期(清中叶-民国)
        5.1.6 恢复期(建国后)
    5.2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2.1 生态环境变化要素及其影响过程
        5.2.2 聚落景观格局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
        5.2.3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3 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5.3.1 耕地面积的扩张
        5.3.2 建设用地的扩张
        5.3.3 水环境下降
        5.3.4 动植物种群减少
    5.4 本章小结
6.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规律及策略
    6.1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理论模型
        6.1.1 规律揭示
        6.1.2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理论模型
    6.2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趋势
        6.2.1 聚落景观格局影响因子变迁趋势
        6.2.2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趋势
        6.2.3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趋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3 聚落景观格局空间策略
        6.3.1 秦岭北麓长安段景观格局框架
        6.3.2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适应性发展模式
        6.3.3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发展策略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Ⅰ图片索引
附录-Ⅱ表格索引
致谢

(6)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景观演变的浐河河源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区域背景
        1.1.2 现实问题
        1.1.3 学科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4.4 秦岭北麓
        1.4.5 浐河河源地区
    1.5 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景观演变
        2.1.2 生态敏感性评价
        2.1.3 空间策略
    2.2 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2.2.1 格局、过程及功能介绍
        2.2.2 格局—过程—功能关系模型构建
        2.2.3 与本研究的关系
    2.3 生态敏感性理论
        2.3.1 生态敏感性及敏感性评价
        2.3.2 生态敏感性评价对象
        2.3.3 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方法
        2.3.4 生态敏感性评价步骤
        2.3.5 与本研究的关系
    2.4 从理论到实践的分析框架
    2.5 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步骤
3 浐河河源地区景观演变分析
    3.1 浐河河源地区概况
    3.2 浐河河源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2.1 自然演化阶段——远古时期
        3.2.2 人类初步干扰阶段——农业文明时期
        3.2.3 人类深度干扰阶段——工业文明时期
        3.2.4 近十年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3 各时期格局特征总结
    3.4 本章小结
4 景观空间格局要素——评价因子识别
    4.1 浐河河源地区生态问题识别
    4.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历史受损区域及原因
        4.2.1 土壤保持功能
        4.2.2 水源涵养及水调节功能
        4.2.3 生物多样性功能
    4.3 影响受损功能的景观空间格局要素指认
        4.3.1 景观格局与生态服务功能关系构建
        4.3.2 受损功能与景观空间格局要素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景观演变分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5.1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构建
        5.1.1 评价因子的选取
        5.1.2 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
    5.2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5.2.1 数据来源及软件平台
        5.2.2 坡度敏感性评价
        5.2.3 地形起伏度敏感性评价
        5.2.4 降雨量敏感性评价
        5.2.5 土壤类型敏感性评价
        5.2.6 植被覆盖度敏感性评价
        5.2.7 土地利用敏感性评价
        5.2.8 河流缓冲区敏感性评价
    5.3 综合敏感性评价
        5.3.1 指标权重
        5.3.2 综合敏感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景观空间优化策略
    6.1 宏观尺度下的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6.1.1 景观空间划分意义
        6.1.2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景观分区
        6.1.3 浐河河源地区景观空间优化导则
    6.2 中观尺度下的景观生态廊道设计导则
        6.2.1 景观生态廊道宽度设计
        6.2.2 景观生态廊道断面优化设计
    6.3 微观尺度下的典型节点景观优化设计
        6.3.1 长安区小寨村节点景观优化
        6.3.2 蓝田县敬家村节点景观优化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图录
附录Ⅱ-表录
附录Ⅲ-调查问卷

(8)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及其风险分区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一般生态风险评价
        1.2.2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1.2.3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1.2.4 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1.2.5 国内生态风险评价区域选择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三章 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3.1 综合生态风险模型构建
        3.1.1 风险概率
        3.1.2 生境敏感性
        3.1.3 系统损失度
    3.2 指标标准化及权重设计
        3.2.1 指标标准化
        3.2.2 权重设计
    3.3 空间化途径
    3.4 探索性空间分析
        3.4.1 全局空间自相关
        3.4.2 局部空间自相关
    3.5 标准差椭圆及其风险重心
第四章 单一维度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分析
    4.1 风险概率时空分异
        4.1.1 风险概率的空间分布
        4.1.2 风险概率的时序变化
    4.2 生境敏感性时空分异
        4.2.1 生境敏感性的空间分布
        4.2.2 生境敏感性的时序变化
    4.3 系统损失度时空分异
        4.3.1 系统损失度的空间分布
        4.3.2 系统损失度的时序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综合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及其风险分区
    5.1 综合生态风险时空分异
        5.1.1 综合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
        5.1.2 综合生态风险的时序变化
    5.2 空间自相关分析
    5.3 风险重心时空跃迁分析
        5.3.1 风险重心时空变化
        5.3.2 标准差椭圆参数分析
    5.4 风险防范分区
        5.4.1 分区依据
        5.4.2 风险分区的空间分布
        5.4.3 基于风险分区的降险措施探讨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南四湖流域城镇扩展的时空演变及其模式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南四湖流域城镇发展概况
    2.4 数据的来源及预处理
3 南四湖流域城镇扩展演变研究
    3.1 城镇扩展的时间过程分析
    3.2 城镇扩展的空间过程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南四湖流域城镇扩展的水生态阻力约束
    4.1 南四湖流域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
    4.2 南四湖流域城镇扩展水生态阻力分析
    4.3 南四湖流域城镇扩展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4 流域城镇扩展与水生态安全格局空间关系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水安全的南四湖流域城镇空间扩展优化策略研究
    5.1 基于水安全的城镇发展情景模拟
    5.2 南四湖流域城镇扩展优化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Conclusions)
    6.2 不足与展望(Problems and Prospects)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脆弱性研究[D]. 曹嘉铄.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3]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D]. 庄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情景模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D]. 周士园.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秦岭北麓长安段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地域时空规律研究[D]. 赵一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景观演变的浐河河源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空间策略研究[D]. 冯梦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及其风险分区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D]. 刘迪. 西北大学, 2019(01)
  • [9]南四湖流域城镇扩展的时空演变及其模式优化[D]. 田莉娟.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10]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标签:;  ;  ;  ;  ;  

湖北省四湖流域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