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便民工购票广东专门设点(论文文献综述)
车志远[1](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李春亭[2](2018)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抗日战争加快了云南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步伐。抗战期间,云南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扩充,并逐渐覆盖到边远和民族地区,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加之医学院校和卫生人才内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卫生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不同等级的卫生院有了固定的经费投入,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得到一定保障。防疫是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的首要任务,制度建设和环境卫生则是其主要内容。通过构建省县两级卫生组织体系,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宣传卫生知识,开展空袭救护医疗,为抗战提供医疗卫生方面的支持。国际组织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社会各界捐款捐药、民众积极参与,在战争时期形成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合力。妇幼卫生和学校卫生,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进步。卫生政策和法规在实施中,充满了问题和矛盾,经济发展水平低、经费短缺、卫生人才紧缺、政策协调性差、贪污腐化使很多想法无法落到实处,公共卫生建设成效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当时,国家权力意图借助卫生,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效果并不理想。新式的报纸和期刊,在互动中传播了卫生观念。即使西医借助知识和权力,占据了卫生行政与医疗技术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却无法改变中医在医疗市场中的主体地位。社会上层和知识精英的医疗选择日趋多元,底层民众的健康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14年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公共卫生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绝不是让人满意的。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的卫生健康事业,要坚持健康优先原则,改善医疗卫生设施,培养卫生人才,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优化健康教育,重视调查研究。要在健康扶贫中深化“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提高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刘露[3](2017)在《《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春运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符号,已经存在了64年,春运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笔者选择《人民日报》这份全国性报纸1954——2017年这64年的春运报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力求从这份全国性报纸的春运报道与时代的相互映射中,探究春运报道框架的嬗变轨迹。本研究基于新闻传播领域的框架理论,将春运报道框架分为春运报道制度框架、春运报道行业框架和春运报道文本框架,从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体消息来源、版面位置、语言修辞这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春运报道的总体框架特征:在数量上保持逐年增长,报道主题日益丰富,消息来源广泛,语言风格愈加活泼生动。又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社会要素入手,对这557篇春运报道的框架嬗变轨迹进行原因解读,分析得出党和国家发展工作重心的变化、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户籍制度的限制紧松、高校扩招政策以及政府提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等要求对春运报道的媒介制度框架、行业框架、成员行为框架都有重要影响。为使研究结论更显清晰,增强文章说服力,笔者还在各阶段的春运报道中例举典型实例来体现这些变化轨迹。在文章最后一个部分,笔者对当前新形式进行深入思考,结合《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框架分析情况,对优化春运报道框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提出今后的《人民日报》在春运报道的制度框架中要体现政府政策号召;在春运报道的媒介行业框架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在春运报道文本框架中,要适当倾注人文关怀,从而为营造和谐有序的春运氛围作出大报表率。
崔志宇[4](2017)在《铁路客运市场在东北地区营销策略发展研究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铁路在振兴东北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铁路承担了旅客运输中大部分运量。相关学者针对铁路客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从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有序竞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不多,现有的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客运营销。多年来铁路实行的是统一管理,集中指挥的运输组织体制,不利于铁路产品的市场开发和产品定位。随着各种旅客运输方式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的旅客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是,开展客运营销除了受到陈旧的经营观念影响外,在长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铁路运输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制约了客运营销的开展,一些难点问题在刚刚起步的营销工作中逐步暴露出来。本文从东北地区铁路旅客运输市场的实际出发,针对如何开展铁路旅客运输市场营销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营销策略,通过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升东北地区铁路旅客运输市场竞争力。并对东北地区旅客运量、周转量、旅客运输市场票价、旅客发送人数及产品结构、旅客平均运输距离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旅客运输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论证并选择适当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从而拟定铁路对东北地区旅客运输市场营销策略,并提出若干具体建议。为实现铁路“稳住基本市场,争夺动态市场,不断开辟新市场”的营销战略提供理论基础。
陈元长[5](2016)在《1940年代兰州市民日常生活研究》文中提出兰州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有中国的“陆都”之称。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东部大片国土相继沦陷,众多处于沦陷区的民众为躲避战乱来到兰州,给兰州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变化。1940年代是各方面均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兰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亦概莫能外。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是研究城市发展以及社会变迁的重要切入点之一,1940年代,兰州市民的日常生活变化显着。物质生活方面,市民的衣、食、住、行变化明显,物质生活条件总体上较之1940年代前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受1940年代政府政策、经济发展、物价水平、收入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物质生活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且发展历程历经波折。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在1940年代出现了新的现象,传统的娱乐形式继续发挥着作用,同时,众多新颖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陆续出现,诸如电影、体育运动、广播、音乐会、文化沙龙等。新的市民文化场所的成立,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的充实和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市民结婚礼俗逐步呈现出近代化的特征,一些社会陋习遭到抵制并消除。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过程,折射出在1940年代的时代大背景下,普通市民思想观念的变迁。新的思想观念在市民中逐渐得到确立,并指导着市民日常生活的进行,成为兰州市民日常生活向近代化转型的标志之一。但是,不可否认,本时期兰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众多传统的、根深蒂固的问题,例如黄赌毒和迷信问题、疫病问题、自然灾害问题等。除这些问题外,新的问题逐渐显现,例如市政基础设施问题、交通安全问题、饮水问题、住房问题等。因此,对1940年代兰州市民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市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总结其发展脉络与变化原因,不仅可以呈现1940年代兰州社会的变迁历程,兰州市民生活的整体风貌,而且还可以为构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社会文化,提供些许参考。
陈童[6](2015)在《抗战时期重庆外籍人员研究》文中指出重庆地处西南内陆,自古以来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少。1891年,重庆开埠,这才真正开启了重庆对外交流的历史。此后,重庆海关建立,王家沱日租界设立。这些都为外籍人员来渝创造了有利条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府迁渝,来重庆的外籍人员大幅度增加,有普通商人、有传教士、有记者、有军人等。这些外籍人员在工作生活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与当地政府或民众发生相互作用。本文即以抗战期间外籍人员在渝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与重庆国民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在开篇论述了抗战时期来渝外籍人员的数量、国籍、职业等各方面的构成和变化,包括抗战期间在渝外籍人员的人口分布和人口构成以及国府迁渝前后重庆外籍人员人口数量的变化。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抗战期间重庆国民政府对外籍人员的管理,先是对晚清、民国时期政府对外籍人员较为不成熟的管理状况作了概述;其后又对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对在渝外籍人员的主要管理机构和分类管理政策作了详细研究;最后,对该时期重庆外籍人员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笔者详细论述了重庆外籍人员对重庆乃至中国抗战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在渝外籍记者、外籍军事人员及其他国籍人员对抗日战争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部分,笔者对抗战时期外籍人员与中国政府的交流互动作了总结性陈述。总的来说,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府迁渝的大背景下,来渝的外籍人员在人口数量、结构等方面均产生了较大的变化,重庆国民政府对来渝外籍人员的管理也根据时局的变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而在渝的外籍人员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重庆乃至中国抗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林建辉[7](2013)在《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前期策划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基本建设力度也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工程建设仍面临着以下问题.:工程项目策划脱离实际率高、形象工程数目大、“豆腐渣”工程频发、工程安全事故不断等。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过大。因此,如何在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策划中使用有效的资源和资金来实现尽可能地利润已经是当前非常重要的研究之一。本文选择以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前期策划及其实施控制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策划的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本文主要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从而分析出汽车客运站建设前期策划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定汽车站建设项目策划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为接下来的研究做铺垫。第二部分主要从两方面来入手。首先是介绍汽车站的特点,分析出汽车站建设项目与一般普通工程项目的区别。然后分析建设项目策划的意义,研究汽车站建设项目策划的特点,并介绍汽车站建设项目策划制定的方法和流程。最后对汽车站从基本任务、功能、规模大小来分类。其中根据交通部《汽车客运站等级划分与建设要求》对汽车站从规模、设备设施配备方面详细分类。第三部分主要从构建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策划的七部分来阐述和探究其研究方法,其中七部分分别为:市场调查和分析、项目构思及定位、经济策划、技术策划、组织及管理策划、风险分析、项目评估及项目决策。本部分通过结合汽车站的特点和性质,详细论述每一部分的基本理论方法。第四部分主要是从不确定分析角度考虑策划中的控制要素。首先探究策划和控制的关联,通过控制手段达到策划更具有操作性。再接着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来研究策划中敏感性系数较高的经济评价指标,针对这类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手段。最后,在全面策划理论方法及其控制理论上的研究,结合案例中详细的汽车站建设项目策划的内容,采用已建立的敏感性分析模型对该案例的经济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出该项目的敏感性系数较高的经济评价指标。在该策划在实际施工中,通过控制与该经济评价值指标有联系的各个相关因素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计划,从而确保工程策划的实际意义。
袁冬梅[8](2013)在《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提出志愿服务是一个社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当前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效应需要常态化志愿服务来传递正能量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的程度及提升社会文明度,而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决定了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及步伐。近年来,共青团直接领导下的大学生志愿者,强势出现在公众视野,打造了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突发性灾难救助等志愿服务品牌,大学生志愿者传递出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渐为大众所感知。高校志愿者已成为我国志愿服务最强大的有生力量,但这支志愿者生力军正处于制度化、专业化、常态性、自觉性志愿服务的发展瓶颈。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志愿服务理论研究成果,论述了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背景及意义,并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为例,结合南京亚青会志愿服务准备工作情况,研究了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可行性及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约因素,提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与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探索新形式下志愿服务发展路径等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议。
铁流,徐锦庚[9](2012)在《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引子苦涩的辉煌很多人还记得那个场面。1996年5月18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委员大会。这是20世纪中国民办高校的一次盛会。400多所民办高校齐聚一堂,场面宏大而热烈。翻出当年的合影,你也许能感受到这次大会的规模,并从中看到中国民办教育的希望。到了2002年,也就是这次会议后的第6个年头,短短几年的时间,当年的400多所民办高校,一路走过来,最后仅剩下40余所。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现更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曹勇安,就是当年这张照片中的一
熊昌锟[10](2012)在《明末至民国时期桂北圩镇与周边农村社会研究 ——以灵川大圩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圩镇是考察区域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圩镇既是地理实体、经济实体,也是复杂的社会实体。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人则满、无人则虚”的村落草市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固定市场和圩期的圩镇,一些位于交通枢纽的圩镇甚至发展成为一县或数县的货物集散中心。与此同时,由于明清以来赋役征银和农产商品化的倾向,使得圩镇和周围的村落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农村市场网络。圩镇与其周边农村是一个紧密的共同体,无论在政治体制、经济、文化或其他方面,圩镇的影响已渗透到周边的农村地区,圩镇也不能离开周边农村而独立存在。因此,考察圩镇时,不能孤立地讨论圩镇本身,必须在历史的语境中将与其周边的农村及所依托的城市结合起来。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岭南的开发进程。桂北圩镇的发展、兴盛与广西其他地区圩镇的发展进程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桂北圩镇的发展是湘商、粤商、赣商、闽商等省客商角力与合作的结果。同时,由于商业发展的开放性,使得桂北一带聚居着一大批的移民村落,对形成此地多元的文化、信仰形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故而通过考察桂北圩镇与周边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进而探讨明清以来民族经济融合与区域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以上认识,文章以桂北圩镇与周边农村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为切入点,结合明末至民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缓慢转型的宏大时代背景,以桂北圩镇为整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灵川大圩为研究主线,借助经济学、人类学、民俗学等跨学科的理论方法所提供的多维学术视野,力图全面深入地反映明末至民国时期桂北圩镇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变化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社会变迁,从理论上勾勒、揭示这一时期桂北圩镇,尤其是大圩发展演变的轨迹、特征、规律,为时下的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回顾明清至民国时期大圩商业发展的要素条件,其中包括良好的交通条件,商人群体在此所进行的商贸活动、多渠道的商品来源以及有关圩市商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第二章具体介绍明清至民国时期大圩这一圩市本身商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包括圩场的变迁,主要的商业街道、商铺、码头,以及为商业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的各种组织。第三章则从明清、民国时期政府力量对圩市的管理、商业发展与民间信仰的互动关系、圩市的人文环境等方面来探讨大圩商业发展有关的社会的秩序问题。第四章以“大圩周边的农村社会”为题,综合考察大圩的商业移民及其附近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明清以来,随着岭南开发进程的加速,大规模的外省客商、移民、客家人进入桂江流域两岸的圩镇和村落。人群的流动是构成西江流域圩镇与周边城市、村落之间联系的基础。对圩镇而言,人群的流动数量、速度、方式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实现圩镇与城市、村落之间交流的重要基础。第五章延续第四章的内容,探寻明清至民国时期大圩与周边农村之间的政治体制、经济、文化联系,以厘清圩镇与农村之间复杂的关系问题。圩镇是一定区域的经济中心,它与周边农村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规模、功能与形态。大圩与周边农村的经济联系主要依靠密集的水运网络以及部分古商道。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对圩镇与周边农村的交通条件以及客商进入桂江流域、商业会馆的分布空间等做一详细的梳理。此外,宋代以来,便有移民进入桂江流域,伴随的是中原文化的传入。明清之际,伴随着开埠通商和内外贸易的拓展,各族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日益加深,与此同时各族群在文化领域的交汇、冲突与融合也日益频繁。第六章主要关注明清至民国时期大圩与周边农村关系的逐步衰落,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产生这种变迁的原因。新桂系执政广西后,大力发展公路、铁路等交通,传统水运地位逐渐下降,沿江滨河的圩镇随之衰落。同时,由于民国后期以来高额的农业赋税,使得农村经济状况十分凋敝,农村日益贫困,农民的购买力不断下降,因而农村与圩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被打破,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变迁,进而产生对立,随之而来的是族群、文化、信仰形态等各方面关系的变迁。第七章为结语部分,拟对以大圩为代表的桂北圩镇,与戎圩、大乌圩、江口圩三大桂东南圩镇进行比较,主要从空间分布特点、经济基础、推动市镇发展的力量、市场范围等几个方面作为比较范围。在横向的比较过程中,找出圩镇发展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地区之间圩镇发展的特性,总结出圩镇发展的类型,并探讨建立此种划分标准的原因和依据。通过对大圩与周边农村关系的研究总结,得出对当前市镇与农村关系研究争论与困境的启迪。因此,希冀通过一种理论或一种模式来解释中国千差万别的地方市场显然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
二、方便民工购票广东专门设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便民工购票广东专门设点(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
注释 |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
注释 |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
注释 |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
注释 |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与现实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国外医疗史研究概况 |
(二) 国内医疗史研究概况 |
(三)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研究概况 |
三、概念与论域界定 |
(一) 公共卫生 |
(二) 研究的时空断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资料概况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因势而动: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因应 |
第一节 近代公共卫生建设的时代背景 |
一、自知者“明”:中国人眼里的“不卫生”状况 |
二、旁观者“清”:西方人记述的“不卫生”形象 |
三、医疗与救国的想象 |
第二节 20世纪初至抗战前云南卫生概观 |
一、“积弱”的边疆云南 |
二、“瘴气”的区域影响 |
三、疫病的传统应对 |
第三节 近代云南公共卫生事业的开端 |
一、清末民初云南医疗卫生的革新 |
二、民初至抗战前云南公共卫生的发展 |
三、民初至抗战前云南公共卫生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规模粗具: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公共卫生组织体系的形成 |
一、卫生行政体系的变革 |
二、公共卫生人才的培训 |
三、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地方公共卫生的运作 |
一、经费保障 |
二、业务开展 |
第三节 卫生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
一、卫生法规的制定 |
二、卫生法规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救死扶伤:疫病防控与空袭救护 |
第一节 疫病防控 |
一、疫病的流行:抗战时期云南传染病的流布 |
二、官方的措施:构建防疫体系 |
三、民间的应对:以1942年呈贡县霍乱防治为例 |
第二节 空袭救护与毒气防御 |
一、空袭救护 |
二、毒气防御 |
第三节 战时卫生资源的整合 |
一、由外而内:国家卫生的在场 |
二、人道主义:国际力量的援助 |
三、无问西东:社会资源的整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新月异: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入 |
第一节 清洁:公共空间的卫生治理 |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 |
二、基层环境卫生的改善 |
第二节 保健:妇婴卫生 |
一、新法接生 |
二、儿童保健 |
第三节 教养:学校卫生 |
一、卫生教育 |
二、环境卫生 |
三、预防传染 |
四、健康检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阐释转化:卫生知识、医疗行为与卫生治理 |
第一节 卫生知识的大众化 |
一、卫生的动员 |
二、卫生知识的灌输 |
三、卫生知识的互动 |
四、卫生的消费——以报刊医药卫生广告为中心 |
第二节 日常疾病及其医疗 |
一、昆明及其周边地区的疾病与医疗 |
二、边区的疾病与医疗 |
三、中西医之争下的医疗选择 |
第三节 边疆卫生治理模式的探索:以边疆开发方案为中心 |
一、扑灭“瘴疠” |
二、改良环境卫生 |
三、发展医疗卫生设施 |
四、发展社会生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顾展望: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成效与启发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面临的困难 |
一、经济发展滞后 |
二、局势动荡 |
三、工作经费匮乏 |
四、贪污腐化严重 |
五、卫生观念滞后 |
第二节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成绩 |
一、为抗战提供医疗卫生支持 |
二、加快了云南公共卫生建设 |
三、奠定战后云南医疗卫生发展的基础 |
四、促进云南边疆开发建设 |
第三节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局限 |
一、政策协调性差 |
二、制度难以落实 |
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充分 |
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 |
第四节 边疆民族地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启示 |
一、坚持健康优先原则 |
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
三、注重政策衔接 |
四、培养卫生人才 |
五、优化健康教育 |
六、深化研究与评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及意义 |
1、研究动机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六)研究问题的初步确立与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的初步确立 |
2、研究设计 |
第一章 本文核心概念和理论介绍 |
(一)本文核心概念 |
1、春运 |
2、春运报道 |
(二)新闻框架理论 |
1、框架 |
2、新闻报道框架 |
第二章 《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框架概览 |
(一)《人民日报》春运报道制度层面框架概览 |
1、新闻报道的制度层面框架 |
2、《人民日报》报道制度层面框架 |
3、《人民日报》春运报道制度层面框架 |
(二)《人民日报》春运报道媒介行业层面框架概览 |
1、新闻报道的媒介行业层面框架 |
2、《人民日报》报道行业层面框架 |
3、《人民日报》春运报道行业层面框架 |
(三)《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文本层面框架概览 |
1、新闻报道文本层面框架概览 |
2、《人民日报》报道文本层面框架概览 |
3、《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文本层面框架概览 |
第三章 《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框架嬗变和影响因素 |
(一)影响媒体报道框架嬗变之社会因素 |
1、政治因素 |
2、经济因素 |
3、媒介技术因素 |
4、媒介理念因素 |
5、文化传统因素 |
6、突发的社会重大事件 |
(二)《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框架嬗变历程 |
1、春运报道制度层面框架:响应国策号召,展现年代风采 |
2、春运报道行业层面框架:提升报道深度,凸显重点关注 |
3、春运报道文本层面框架:从普通到灵动,彰显语言魅力 |
第四章 新形势下《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框架的创新 |
(一)《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框架之合理性 |
1、春运报道框架符合中国新闻事业特征 |
2、春运报道框架反映社会发展实际情况 |
(二)新形势下《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框架之创新 |
1、新形势:新局面,新风尚,新愿景 |
2、新形势下《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框架之创新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4)铁路客运市场在东北地区营销策略发展研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东北经济现状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现状 |
1.2.1 国外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现状 |
1.2.2 我国铁路客运市场的结构及特征 |
1.2.3 国内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东北地区旅客运输市场现状分析 |
2.1 我国旅客运输市场的发展现状 |
2.2 东北地区旅客运输市场调查分析 |
2.2.1 东北地区旅客运输量调查 |
2.2.2 东北地区管内旅客运输市场现状分析 |
2.3 旅客运输市场票价情况调查分析 |
2.4 旅客出行需求分析 |
2.5 旅客平均运输距离分析 |
2.6 旅客列车经济效益分析 |
第三章 东北地区旅客运输市场目标定位 |
3.1 东北地区旅客运输市场细分 |
3.1.1 按运营里程长度进行细分 |
3.1.2 按客流的职业和出行目的进行细分 |
3.1.3 按旅客家庭月收入进行细分 |
3.1.4 按旅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细分 |
3.2 东北地区旅客运输产品目标市场 |
3.2.1 短距离城郊目标市场 |
3.2.2 中长距离目标市场 |
3.2.3 特殊客流目标市场 |
3.3 东北地区旅客运输产品目标市场定位 |
3.3.1 短距离城郊客运目标市场定位 |
3.3.2 中短距离客运目标市场定位 |
3.3.3 中长距离客运目标市场定位 |
第四章 东北地区旅客运输市场营销 |
4.1 东北地区旅客运输市场营销策略 |
4.1.1 旅客运输客票销售策略 |
4.1.2 旅客运输产品营销策略 |
4.1.3 旅客运输产品定价策略 |
4.1.4 旅客运输产品促销策略 |
4.2 东北地区旅客运输市场营销的具体建议 |
4.2.1 创新客运营销模式,加速客运市场改革 |
4.2.2 调整旅客列车运行结构,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 |
4.3 东北地区旅客运输市场营销策略发展的趋势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1940年代兰州市民日常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40年代兰州市民的人居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第二章 1940年代兰州市民物质生活综论(上) |
第一节 市民衣着的变化 |
第二节 饮食情况概述 |
第三章 1940年代兰州市民物质生活综论(下) |
第一节 住房状况考量 |
第二节 出行方式的变迁 |
第四章 1940年代兰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的变动 |
第一节 传统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的延续和新生 |
第二节 新式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的出现和推广 |
第五章 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的社会问题及政府应对 |
第一节 市民增多与公共卫生环境问题 |
第二节 公共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问题 |
第六章 1940年代兰州市民日常生活特点论述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近代化趋势 |
第二节 外生性的日常生活 |
第三节 新与旧的纠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抗战时期重庆外籍人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以国籍为基础的研究 |
1.2.2 以城市为基础的研究 |
1.2.3 其他方面的研究 |
1.3 外籍人员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外侨与外籍人员的概念界定 |
1.3.2 外籍人员管理概念界定 |
1.3.3 时间界定 |
2 抗战时期重庆外籍人员的构成及其变化 |
2.1 外籍人员入渝 |
2.1.1 外籍人员入渝的历史过程 |
2.1.2 外籍人员入渝对当地的冲击 |
2.2 外籍人员的人.分布及其原因 |
2.3 外籍人员的人.构成及其特征 |
2.3.1 国籍构成 |
2.3.2 职业构成 |
2.3.3 性别、年龄构成 |
2.4 外籍人员数量的变化及演变趋势 |
2.4.1 抗战全面爆发前重庆外籍人员数量的变化 |
2.4.2 抗战时期重庆外籍人员数量的变化 |
3 抗战时期重庆外籍人员的管理概况 |
3.1 抗战前政府对外籍人员的管理 |
3.1.1 清末条约制度的建立及外籍人员管理权的缺失 |
3.1.2 民初外籍人员的区别化管理 |
3.1.3 抗战前在渝外籍人员的管理概况 |
3.2 抗战时期在渝外籍人员的管理概况 |
3.2.1 管理机构 |
3.2.2 管理政策 |
3.3 抗战时期重庆外籍人员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3.3.1 特点 |
3.3.2 问题 |
4 重庆外籍人员与中国抗战 |
4.1 外籍记者与中国抗战 |
4.1.1 外籍记者在重庆 |
4.1.2 国民政府对外籍记者的管理 |
4.1.3 外籍记者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
4.2 外籍军事人员与中国抗战 |
4.2.1 重庆的外籍军事人员 |
4.2.2 国民政府对外籍军事人员的管理 |
4.3 其他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 |
4.3.1 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费正清 |
4.3.2 反战志士:绿川英子和鹿地亘 |
4.3.3 宗教人士:文幼章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前期策划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内汽车客运站建设发展史 |
1.2.2 国外汽车客运站建设发展史 |
1.3 汽车客运站策划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
1.4 汽车客运站前期策划的必要性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汽车客运站及其策划的相关特点 |
2.1 汽车站的特点 |
2.2 汽车客运站策划的定义及特点 |
2.2.1 建设项目策划的意义 |
2.2.2 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策划的特点 |
2.2.3 建设项目策划的流程 |
2.3 项目策划的方法 |
2.4 汽车客运站的分类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汽车客运站策划方法的探讨 |
3.1 市场调查和分析 |
3.1.1 市场调查 |
3.1.2 市场分析 |
3.1.3 市场需求预测 |
3.2 项目构思及定位 |
3.2.1 项目构思 |
3.2.2 项目定位 |
3.2.3 汽车客运站规模确定 |
3.3 经济策划 |
3.3.1 投资估算 |
3.3.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3.4 技术策划 |
3.5 组织及管理策划 |
3.6 风险分析 |
3.6.1 风险识别 |
3.6.2 风险评价 |
3.6.3 风险处置 |
3.7 项目评估及决策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敏感性分析策划实施控制研究 |
4.1 策划与实施控制的关系 |
4.2 不确定性分析 |
4.2.1 盈亏平衡分析 |
4.2.2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策划实施控制模型的构建 |
4.3 策划实施控制系统 |
4.3.1 技术措施 |
4.3.2 合同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客运站策划及其控制应用研究 |
5.1 吉首汽车客运站策划应用研究 |
5.1.1 吉首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背景 |
5.1.2 吉首汽车客运站构思的产生 |
5.1.3 吉首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的选址 |
5.1.4 吉首汽车客运站建设规模 |
5.1.5 可行性研究 |
5.1.6 吉首汽车客运站的组织管理 |
5.1.7 吉首汽车客运站建设风险分析 |
5.2 汽车客运站策划实施控制管理应用 |
5.2.1 基于敏感型分析模型的应用及分析 |
5.2.2 汽车客运站的施工总体目标及施工部署 |
5.2.3 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手段 |
5.2.4 吉首汽车客运站施工中的“三控”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财务统计分析表) |
致谢 |
(8)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
1.2.2 国内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与不足 |
2 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行性分析 |
2.1 社会发展趋势 |
2.1.1 社会文明度与经济的发展 |
2.1.2 中国共产党重视志愿服务 |
2.1.3 党的领袖重视志愿服务 |
2.2 青年志愿服务发展趋势 |
2.2.1 共青团志愿服务的发展 |
2.2.2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 |
2.2.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打造 |
2.3 南京亚青会志愿服务准备工作情况及经验分析 |
2.3.1 促进志愿服务理论及实证研究 |
2.3.2 亚青会志愿者招募与培训 |
2.3.3 亚青会志愿者激励 |
2.3.4 亚青会志愿工作启示 |
3 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约因素分析 |
3.1 志愿服务社会支撑不到位 |
3.1.1 志愿服务计量尚处于起步阶段 |
3.1.2 志愿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
3.1.3 志愿者注册制度形同虚设 |
3.2 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不到位 |
3.2.1 志愿服务停留在阶段性活动阶段 |
3.2.2 志愿者人员流失量大 |
3.2.3 忽视志愿者工作满意度 |
3.3 志愿服务认识不充分 |
3.3.1 志愿者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
3.3.2 民众对青年志愿服务认同度低 |
3.3.3 志愿者本身对志愿服务认识不充分 |
4 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议 |
4.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与加强志愿服务宣传 |
4.1.1 完善志愿者注册制度 |
4.1.2 营造社会志愿服务氛围 |
4.1.3 培育校园媒介 |
4.2 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 |
4.2.1 构建有效志愿服务组织机构 |
4.2.2 成功的志愿者招聘与激励 |
4.2.3 注重志愿者培训与团队精神培养 |
4.2.4 满足志愿者志愿服务需求 |
4.3 探索新形式下志愿服务发展路径 |
4.3.1 建立校长契约联盟 |
4.3.2 培育志愿服务团队 |
4.3.3 政府购买志愿服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明末至民国时期桂北圩镇与周边农村社会研究 ——以灵川大圩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回顾与展望:市镇(集镇、圩镇)史研究评述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文章的基本思路和资料来源 |
前言 概述 |
第一节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
第二节 气候、物产 |
第三节 大圩历史沿革、成圩时间 |
第一章 圩市商业发展的要素 |
第一节 交通系统 |
一、水运条件 |
二、陆路交通 |
第二节 商人 |
一、行商、坐贾 |
二、地域商帮 |
三、回民商人 |
第三节 主要商品 |
一、谷米 |
二、白果 |
三、桐油 |
四、草席(草帽) |
五、马蹄及其它 |
第四节 商业和税收政策 |
一、明代商业和税收政策 |
二、清代商业和税收政策 |
三、民国时期商业和税收政策 |
第二章 圩市商业发展的空间结构 |
第一节 圩场的变迁 |
第二节 商业街道 |
一、老圩街 |
二、地灵街 |
三、隆安街 |
四、兴隆街 |
五、塘坊街 |
六、鼓楼街 |
七、福星街 |
八、泗瀛街 |
第三节 商铺的数量统计 |
第四节 水运码头 |
第五节 社会组织 |
一、行政组织 |
二、会馆 |
第六节 其它的公共空间 |
一、桥梁 |
二、寺庙 |
三、雨亭 |
第三章 圩市商业发展的秩序 |
第一节 政府对圩市的管理 |
第二节 民间信仰与商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
一、“普化宗教”---几种神祗历史变迁进程 |
二、“神的结盟”---大圩周边祭祀圈的形成 |
三、“熟人网络”---商业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
四、“神的名义”---民间信仰对商业的促进 |
第三节 圩市的人文环境 |
一、良好的教育 |
二、多元的文化 |
三、完善的公益 |
第四章 农村、圩市、城市之间的联系 |
第一节 检讨“施坚雅模式” |
第二节 大圩与周边农村的联系 |
一、“从乡里到镇村”——行政体制上的联系 |
二、水陆相通——交通上的联系 |
三、卖买市场——商业上的联系 |
四、人群流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 |
第三节 点、面结合的圩市体系 |
一、重要的点——部分农村圩市 |
二、发散的面——高度结合的市场体系 |
第五章 大圩周边的农村社会 |
第一节 经济、文化融合——聚居的移民村落 |
第二节 文化根——移民的信仰形态 |
一、妈祖、三圣母信仰 |
二、禹王信仰 |
三、姑婆信仰、真武信仰 |
第三节 冲突与调解——农村水利纠纷 |
第四节 宗族认同的强化和村落联盟的形成 |
一、以祖先崇拜和宗祠为纽带,加强宗族认同 |
二、以龙王信仰为基础,结成村落联盟 |
第五节 “乡规民约”体系下的农村社会 |
第六章 农村的衰落及其与大圩关系的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土地问题及农民收入状况 |
一、农村的土地问题 |
二、农民的收入状况 |
第二节 农民的赋役负担和借贷情况 |
一、明清时期赋役的演变和农民的赋役负担 |
二、农民的借贷 |
第三节 大圩与周边农村关系的变迁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历史的选择:大圩兴盛原因及地位 |
一、大圩兴盛的原因 |
二、大圩的历史地位 |
第二节 历史发展的多面相:与桂东南三大圩镇的比较 |
第三节 借古鉴今:对今后大圩及周边农村发展道路的思考 |
一、时下的状况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碑铭 |
附录二:大圩图史 |
附录三:考察日记 |
附录四:考察大事记 |
表格目录 |
读硕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方便民工购票广东专门设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2]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研究[D]. 李春亭. 云南大学, 2018(09)
- [3]《人民日报》春运报道框架研究[D]. 刘露. 新疆大学, 2017(01)
- [4]铁路客运市场在东北地区营销策略发展研究的探讨[D]. 崔志宇.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7(03)
- [5]1940年代兰州市民日常生活研究[D]. 陈元长.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6]抗战时期重庆外籍人员研究[D]. 陈童. 重庆师范大学, 2015(06)
- [7]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前期策划及其应用研究[D]. 林建辉. 湖南大学, 2013(01)
- [8]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袁冬梅.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7)
- [9]中国民办教育调查[J]. 铁流,徐锦庚. 中国作家, 2012(22)
- [10]明末至民国时期桂北圩镇与周边农村社会研究 ——以灵川大圩为中心[D]. 熊昌锟. 广西师范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