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煤气化发电机组运行特性分析

地下煤气化发电机组运行特性分析

一、地下煤炭气化发电机组运行特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滕吉文,王玉辰,司芗,刘少华,王祎然[1](2021)在《煤炭、煤层气多元转型是中国化石能源勘探开发与供需之本》文中研究表明化石能源的勘探与开发对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面临着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此不同类型新能源广为提出与试验非常重要。中国能源发展与研究现状表明:(1)中国能源结构为少油、缺气、富煤。而煤乃是未来清洁化石能源开发的源地;(2)煤层气在天然气能源开发与供给中的潜力巨大;(3)煤炭多元转化型能(煤转型能)和煤炭高效利用的轨迹研究说明,21世纪煤层气和煤炭多元转型能必是中国能源匹配中开发供给的主力。

刘诗剑[2](2021)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新能源制氢市场推广的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越发急迫。如何构建包括氢能在内的新型能源系统、支撑我国能源转型的实现,是当前及未来能源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氢能有望在难以减排的领域实现深度脱碳,其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在我国氢能供给体系中,占主流的是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制氢方式。新能源制氢通过将新能源与电解水制氢技术相结合的形式,可以保障电解水制氢的电力来源是清洁能源,从而实现氢能产业在全生命周期中的清洁化和低碳化。新能源制氢能够连接新能源和氢能这两种能源,保障了氢气的制取过程是清洁低碳的,对于整个氢能产业的清洁化和低碳化起关键作用,从而有助于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因此,新能源制氢是我国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并且在目前阶段解决新能源制氢市场推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于我国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新能源制氢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并未大规模应用。而新能源制氢无法独立于目前的能源体系之外,必须与现有能源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助力于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新能源制氢可以应用于多个市场,为针对性地推广新能源制氢,本文选择其中的三个重点市场,即制氢产业的绿色化转型、综合能源系统中作为储能、电力市场中作为需求侧响应资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新能源制氢在这三个重点市场中推广的关键问题,本文的第3、4、5章分别对应这三个重点市场中推广的关键问题。除此之外,新能源制氢的推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本文的第6章对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开展研究,有助于绿色氢能市场的建设,对新能源制氢的市场推广起到了促进和扶持作用。本文详细的研究工作如下:(1)“综合制氢”对新能源制氢推广的影响研究。首先,从技术组合创新的角度,利用新能源制氢所具有的“负碳排放”特性,将新能源制氢技术和煤制氢技术进行技术组合创新,从而提出一种“综合制氢”方案;然后,为比较不同制氢技术的优劣势,根据制氢技术的特点,建立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最后,通过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综合制氢”方案、煤制氢和新能源制氢的技术效率进行综合评估,探讨不同制氢技术的效率差异,并在新能源制氢效率测算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综合制氢”区位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该部分的研究成果为新能源制氢推广提供一种新的制氢方案。该方案在传统电解水制氢收益的基础上,考虑“负碳排放”特性带来的环境收益,从而提升新能源制氢的综合价值,为新能源制氢项目应用的推广提供有力支持。(2)新能源制氢在综合能源系统中推广的经济性研究。首先,分别根据新能源制氢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储能方式的特点,设计电-储供能能源系统和电-热互补能源系统的基本构成思路,并明确以上两种储能方式的功能特性;然后利用改进的鸡群优化算法,以综合能源系统生命周期的年化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电-储供能能源系统和电-热互补能源系统的配置优化模型;最后,将上述模型用于案例分析中,从而比较新能源制氢和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负荷类型的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特性。该部分的研究成果将新能源制氢作为一种储能方式,并在“电-氢-电”情景的基础上扩展到“电-氢-电+热”情景,从而提升新能源制氢在储能应用方面的综合竞争力,可为新能源制氢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推广提供重要参考。(3)考虑需求响应的新能源制氢多主体的合作运行研究。首先,根据新能源制氢的高动态响应率和宽功率调节范围的特点,将新能源制氢和新能源发电的合作模式引入电力需求响应市场中;然后,通过合作博弈的收益分配理论,以风电场和风电制氢系统联盟的总收益最高为目标,构建多风电场与风电制氢系统联合优化模型;最后,将上述模型用于案例分析中,验证在风电现货市场的背景下,多风电场与风电制氢系统联合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市场具有多方共赢的特性。该部分的研究成果将新能源制氢作为一种灵活性的需求响应资源,从而挖掘新能源制氢新的附加价值,实现新能源和电解水制氢的协同发展,可为新能源制氢在需求响应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4)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研究。首先,对绿色氢能的定义以及识别进行介绍;然后,根据新能源制氢公司以及氢气销售公司的共同利益关系,构建基于非共享收益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模型和共享收益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模型;最后,将上述模型用于案例分析中,从而对在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下的氢能市场运作进行模拟。该部分的研究成果通过强制配额以及绿色氢能证书交易的机制,对新能源制氢推广起到了促进和扶持作用。

朱子龙[3](2021)在《集成碳捕集和煤气化的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的优化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控制是关系到扭转全球变暖趋势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基石,在我国的电力结构比例中煤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50%以上。大量的煤炭燃烧将带来污染物及温室气体CO2的大量排放问题。根据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的承诺,在燃煤电厂实施CO2捕集势在必行,否则将会被淘汰。在烟气中捕集CO2的传统方案之能量消耗较多,通常会造成燃煤电厂效率下降10%左右。因此需要对捕集CO2的方案进行优选。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在中高温热源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热效率,使得其在用于各种热源条件下的发电过程都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本文研究了以液化天然气或超临界水煤气化产物为燃料的纯氧燃料系统采用半封闭式s-CO2动力循环实现能量高效转化和CO2捕集过程的集成与优化,从而解决传统方法在捕集CO2过程中会引起电厂循环效率下降的问题。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Allam循环的透平进口温度较高(1150℃),对材料要求很高且流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并研究了一种系统较为简单的适用于透平进口温度为900℃左右的改进型循环(Allam-Z循环),并通过将透平背压直接设置为临界点附近(7.21MPa/30℃),从而可以避免Allam循环中因透平排气温度限制而采用较低背压,需要在回热过程结束后再使用压缩机升压到临界点附近来对环境排热的窘境。在冷凝温度为30℃,透平进口参数分别为30MPa/700℃与30MPa/900℃,Allam-Z循环和Allam循环的透平出口压力分别为7.21MPa和4MPa的条件下进行了比较,Allam-Z循环的发电输出效率分别为50.87%和43.64%,等效净效率分别为48.05%和40.83%,均比相同条件下的Allam循环高2.15%和2.96%。(2)构建集成了超临界水煤气化技术与纯氧燃料的s-CO2动力循环的新型发电系统(Allam-ZC循环系统),在较高的s-CO2透平背压下,使用高温透平的乏气(720℃-760℃)为超临界水煤气化炉提供反应所需热量;采用黑箱模型的热力学研究方法,寻找合适的透平参数的运行范围,并在固定的CO2冷凝温度下,推荐了透平进口温度的变化范围。由于透平乏气经过超临界水煤气化炉降温后,进入回热器的乏气的最高温度低于700℃(Allam循环回热器最高温度为760℃),因此也解决了高温回热器温度过高的问题。在循环最低温度为25℃(冷却水温度为15℃)、空分制氧比功耗为0.245k Wh·kg-1(O2)和透平进口参数为25MPa/1000℃的条件下,Allam-ZC系统在100%的CO2捕集率下净效率达到47.3%。(3)提出了通过增加一个燃料压缩机来提高合成气体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透平进口压力的方案(Allam-ZC2),消除煤气化反应压力对s-CO2透平的运行参数的限制。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案降低了回热器低温侧高压CO2流体的质量流量,改善了因回热器高温侧透平乏气的定压比热容较低而使得传热温差匹配不佳的问题。同时揭示了冷却水温度和透平背压对循环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在不同的冷却水温度情况下,通过在跨临界和超临界范围内调节透平背压,既满足用泵升压的要求又保持较高的循环效率的最佳匹配关系曲线。在透平进口参数为30MPa/1000℃,透平背压为6.4MPa或7.5MPa,相应的冷却水温度为15℃或25℃,ASU单位制氧功耗为0.245k Wh·kg-1(O2)时,Allam-ZC2循环净效率分别达到48.1%和44.9%。(4)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具有高效低阻且适合高温高压的优点。设计了一套发电功率为300MW的以超临界水煤气化合成气为燃料的Allam-ZC循环发电系统所涉及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总体方案。采用质心当量矩形(MCER)模型计算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螺旋流道的截面积,从而解决了现有最小截面积模型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无法实现以通用的雷诺数关联式预测壳程努塞尔数或摩擦系数的问题。先以透平乏气与循环CO2气体换热的回热器HX2为例进行主要结构参数对性能指标影响规律的讨论,结果表明小管径六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方案具有明显的优点;然后设计并给出了采用六分或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Allam-ZC循环换热系统各换热器的主要几何参数。计算结果为Allam-ZC循环系统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参考。本文在以液化天然气或以超临界水煤气化产物为燃料的纯氧燃料系统和半封闭式s-CO2动力循环的集成与简化改进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提出的循环流程不仅简化和优化,而且更切合现有透平材料所允许的技术水平,使循环系统与超临界水煤气化的加热过程用能更加合理和融合;本文成果为新型燃煤电厂实现高效发电与零碳排放提供了新的可行的技术路线。

杜德春[4](2020)在《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报告是基于对“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英中翻译任务的一份报告。所翻译的源语材料是国际能源署(IEA)为2019年二十国集团能源部长级会议而编写的一份报告。译者主要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Wordfast、Xbench以及Google Translate等完成了这一翻译任务。本报告采用定性分析,只针对该翻译任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翻译总结。译者所翻译的文本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科技英语中多用复合句,甚至会出现多重复合句的情况,因此复合句的翻译是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基于这一特点以及对所翻译材料的具体情况分析,译者着重选取了其中的定语从句的翻译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是概论部分,主要介绍对翻译任务的要求、翻译文本的特点分析、本报告的结构以及方法论。第二章主要介绍译前准备,包括文字识别、项目创建、术语库和记忆库创建、文件分析以及伪翻译处理等。第三章是对翻译过程的介绍,包括译后编辑、质量保证以及译文导出等。第四章是本报告的重点部分,针对该翻译任务中的有关翻译处理案例进行分析。译者基于对所选翻译文本的分析和总结,着重对源语材料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讨论。基于该翻译任务的具体情况,将定语从句的翻译处理方法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译为前置定语、译为主句、译为状语从句以及译为从属小句。其中部分大类中又进行了小类的细分,译为前置定语这一类别又分为译为“所+v.+的”结构做前置定语以及“v.+Obj.+的”动宾结构做前置定语。译为状语从句这一类别又分为目的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以及让步状语从句。译为从属小句的类别又分为完全重复或部分重复先行词引导分句、以及总结性重复先行词引导分句。第五章是译后反思与提高部分,通过对比译者译本与校对后的译本,总结翻译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在该部分,译者主要选取了三方面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探讨:“而且”与“并且”的辨析、逻辑关系的误用以及“对+obj.+进行+v.”结构,从而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也为其他译者或翻译爱好者作为提醒,避免出现类似错误。第六章对本报告进行了整体总结。本报告对科技英语翻译从业者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对科技英语翻译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本报告仅仅是基于所选翻译项目的案例,对定语从句处理方法的进行了定性总结和分析,因此,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利用相当大的扩展语料库进行类似的定量统计分析,其代表性和适用性则应更好。

刘洪林[5](2018)在《煤层气—煤气化一体化开采模式及发展前景》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天然气短缺矛盾进一步突出,供需缺口持续加大,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攀升。国内天然气短缺也刺激了煤制气的建设热潮。截至目前,全国提出煤制气项目70余个,产能规划超过2000×108m3/a,但仅4个项目投产,大量项目停滞不前,存在地面煤制气技术不成熟、单位产能建设成本高等问题,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随着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等革命性新技术出现,本文认为如果能够在煤层气富集区发展地下煤气化技术,实施一体化开采模式,如果获得成功,能将制气成本降低50%,同时基本杜绝污染,结合煤气制甲烷工艺,从另外一条途径实现低成本煤制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天然气资源不足问题,应尽快开展煤炭地下气化目标研究,优选有利区块。

叶超[6](2018)在《煤炭部分气化分级转化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一次能源在目前以及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以煤炭为主,面对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以及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如何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转化技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煤中不同组分的不同性质将热解、气化与燃烧有机结合,实现煤炭资源的梯级利用,提高了煤炭的利用效率,是解决我国如何实现清洁高效的利用化石燃料问题的技术之一。浙江大学针对目前煤炭资源利用方式单一、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双流化床煤炭部分气化分级转化技术,将循环流化床煤炭部分气化技术和循环流化床半焦燃烧技术有机结合,将煤炭中易于转化的部分转化为煤气,煤气可用于燃气轮机发电或者化工原料,半焦经燃烧后用于发电。通过对煤炭的分级转化利用,可实现煤炭高效清洁的利用。本文在煤颗粒在不同气氛中的反应机理以及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气化特性研究基础上,在lMWt双流化床中试试验台上进行验证性试验研究,并模拟了煤炭部分气化能量转化系统,对其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在改造后的热天平试验装置上开展了煤炭半焦的部分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半焦在H20,CO2以及H20和CO2混合气氛下的气化反应动力学试验结果。实验过程中,采用均相反应模型和Langmuir-Hinshelwood(L-H)模型联立预测了半焦气化的反应速率,分析了温度和反应气氛对气化速率的影响,验证了不共用活性位和共用活性位反应机理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H2O和C02的混合气氛下,当温度不高于900℃时,不共用活性位假说更符合实验结果;当温度高于9000℃共用活性位假说更符合实验结果。结合对不同碳转化率下半焦比表面积的测试得出,随着反应的进行,气化反应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反应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大反应速率,半焦比表面积对气化速率有重要影响。然后,在自行搭建的小型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开展了典型煤种的部分气化实验,分别采用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氧气两种气氛,获得了气化温度、氧煤比和蒸汽煤比等运行参数对于部分气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化温度或者氧煤比的提高,有效气体成分、合成气低位热值、半焦产量、焦油含量均下降,而碳转化率上升;随着蒸汽煤比的增加,有效气体成分、合成气低位热值、半焦产量、焦油含量以及碳转化率均增大。在水蒸气-氧气的实验工况下,气化气有效成分最高含量可达70%,此时氧煤比为0.46,蒸汽煤比为0.31,气化温度为900℃,碳转化率为84.23%,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和傅里叶红外分析仪对不同条件下的半焦进行测试,拉曼光谱的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半焦中无序碳结构显着减少,石墨化程度总体上提高;而在二氧化碳-氧气气氛中,有效气体成分随着氧煤比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氧煤比为0.57时达到最大,约为40%,合成气低位热值为5.58 MJ/Nm3。通过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可以发现,随着反应气体进入煤颗粒内部,颗粒表面的孔隙逐渐打开,CO2进入半焦内部并与半焦发生反应,产生更多的含氧官能团和芳香族化合物,含氧官能团及芳香族化合物的产生使得半焦无序性增加。在lMWt双流化床气化燃烧实验台上开展煤炭空气部分气化实验,该实验主要分为三个工况,气化温度分别为790℃、850℃和920℃,每个工况持续3个小时左右。试验期间,各工况下系统运行稳定,调节方便,燃烧炉和气化炉能够正常协调运行。气化炉以空气作为气化介质进行部分气化,产生煤气和焦油,并将半焦送到燃烧炉中稳定燃烧,燃烧炉在燃用全部半焦的条件下可以稳定运行。试验结果表明,以空气作为气化介质时可以获得较高的煤气产量,随着工况温度的提高,依据煤气放散流量计算的每千克煤气产量也相应的提高,920℃工况下的煤气产量最高;在三个运行工况下,获得的焦油产量都很低,尤其是在920℃下,基本不产生焦油;燃烧炉燃用来自气化炉气化所剩半焦时运行稳定可靠,从密相区至炉膛出口沿炉高方向温度分布均匀,并获得较好的燃烧效率。在Aspen Plus软件平台上开展了煤炭部分气化分级转化系统的流程模拟,构建了给煤量为4320t/h的常压部分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加压部分气化发电系统以及煤炭部分气化甲醇电力多联产系统,其技术路线为:煤炭首先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中与O2/H2O发生反应产生煤气;煤气经过净化处理后送至燃气轮机发电或者用于甲醇合成;剩余的半焦用于燃烧发电,蒸汽参数为超临界参数。通过系统模拟,获得了气化压力、碳转化率、蒸汽煤比、氧煤比、甲醇合成温度等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及设备投资性能等参数,并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碳转化率的增加,系统效率先增加后减少,在碳转化率为80%左右时,系统效率达到最高,此时加压部分气化发电系统的效率达到了 55.96%,常压部分气化系统的发电效率为54.43%,均高于IGCC的系统效率(53.11%);随着甲醇合成温度提高,甲醇产量和系统效率均下降,随着循环尾气比例的提高,甲醇产量随之提高,系统效率随之下降,当甲醇合成温度为220℃,循环尾气比例为0.5时,此时的甲醇产量为76220kg/h,系统效率为56.8%。在经济性方面,常压部分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投资回报率为15.2%,远高于IGCC的3.4%;投资回报期为7.21年,远短于IGCC的18.06年,而煤炭部分气化甲醇电力多联产系统的内部收益率为24.1%,投资回报期仅为4.14年。由于在进行经济性分析的过程中,未将公司分工、员工福利等因素考虑在内,因此煤炭部分气化能量转化系统的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报期都好处于较高水平。结果表明,基于煤炭部分气化技术的三类系统具有较高的系统效率,在经济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一项值得推广利用的煤炭利用技术。最后,利用Aspen Plus软件构建了煤炭处理量为4320t/h煤炭空气部分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和煤炭空气部分气化热电燃气联产系统,其中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技术方案为:煤炭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中与空气发生反应,产生煤气;煤气经过净化后送入低热值燃气轮机进行发电;剩余半焦送入循环流化床燃烧炉中燃烧,产生的热量用于生产高参数蒸汽,进而用于发电。热电燃气联产系统的技术方案为:煤炭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中与空气反应产生煤气;煤气经过净化后直接供应给工业用户;剩余的半焦用于燃烧发电。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了空气煤比、碳转化率等对于气化温度、燃气组分、燃气热值及系统效率等参数的影响,并获得最佳运行参数,并对两个系统的经济学性能进行分析,获得其设备投资、内部收益率及投资回报年限等参数。通过热力学分析可得,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达到了 53.56%,热电燃气联产系统的系统效率为69.19%,两个系统的效率远高于IGCC系统效率及现有的常规煤粉电厂效率。通过经济性分析可得,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内部收益率为17.1%,投资回报年限为5.79年,热电燃气联产系统的内部收益率为30.2%,投资回报年限为3.29年。根据计算结果可知两个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毛飞[7](2016)在《煤炭地下气化是我国化石原料供给侧创新方向》文中指出中国能源需求量巨大,在富煤、贫油、少气、可再生能源总量有限且增速较慢的能源格局下,如何安全、清洁、高效开采和利用煤炭已成为讨论的焦点。为此,剖析了当前煤化工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等煤炭利用方式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一种符合现实需求的选择。研究结果认为,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在安全与环境、优势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可行性等多个方面都具有优势,可作为煤化工和IGCC的前端支撑和保障。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推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发展:(1)加强技术产品的研发,建立可行性研究综合评价体系,制订产业化行业的相关标准;(2)给予煤炭地下气化产品精准的市场定位,关注产品全流程综合经济指标,先技术可行,后经济优化;(3)建立完善的运作及管理模式,严格把控高效、环保、安全、和谐、简洁的产业链目标。结论认为,实现煤炭地下气化的规模化将有力推动我国化石原料供给侧的优化创新。

黄温钢[8](2014)在《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与稳定生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残留煤资源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现有复采技术难以适用所有类型残留煤资源的条件,煤炭地下气化作为一种新型残留煤复采技术,可以与传统复采技术形成优势互补,对构建完善的残留煤复采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残留煤地下气化复采技术为背景,综合采用文献调研、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内残留煤资源量及分布特点、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不同注气工艺的地下气化特性以及燃空区围岩稳定性控制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平均采出率仅为34.45%,形成的残留煤资源量达到1266.44亿t,残留煤资源分布广泛。根据成因和特点,可划分为“三下”残留煤资源、薄煤层残留煤资源、保护性煤柱残留煤资源、因条件复杂而无法开采的残留煤资源、采空区残留煤资源等五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留煤资源,构建了残留煤资源复采技术体系。(2)从资源条件、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安全保障、能耗水平等六个方面对残留煤地下气化可行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选取了89项因素作为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可行性评价指标,构建了残留煤地下气化项目可行性评价的多层次结构模型,并建立了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3)现场试验表明,变换注气工艺过程中,气化炉内状态会经历“平衡—破坏—再平衡”三个阶段,从而影响产气的稳定性,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尽量维持注气工艺的稳定性。单纯改变鼓风速度对地下气化的产气效果影响有限,而提高氧气浓度能显着提升煤气热值,且配注蒸汽时效果更好,故富氧蒸汽连续法气化工艺适合于地下气化的产业化生产。此外,构建了一个适宜煤炭地下气化过程的半理论计算模型,可用于地下气化项目的前期研究。(4)在现有条带开采极限跨距预测方法基础上,引入热应力,并考虑地下气化高温对围岩的影响,推导出了地下气化条带的开采宽度计算公式。同时,基于统一强度理论(UST),建立了地下气化条带开采的煤柱极限强度、屈服宽度和煤柱宽度的统一计算公式。对地下气化燃空区超高水充填工艺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了一种地下气化“条带+充填+跳采”开采工艺,可实现地下气化大规模生产时的围岩稳定性控制。(5)结合山脚树煤矿地下气化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合理的气化工艺和条带尺寸,并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地下气化条带开采后燃空区围岩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火焰工作面向前推进,开切眼处围岩表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岩体内部约2m区域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但温度传导范围逐渐扩大。与常规条带开采相比,地下气化条带开采后,主断面处的煤柱承受载荷显着提高,顶底板所受压应力增大、拉应力减小、剪应力升高,同时燃空区附近区域的围岩变形量增大,但远离开采区域的岩体变形量却减小。

段天宏[9](2014)在《煤炭地下气化的热解模型实验及气化指标研究》文中指出煤炭气化指标无论是对地面气化还是地下气化,都尤为重要,它为气化及其后续工艺的工艺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最原始的基础数据。本文首次实现了600℃以上的温压状态下的原位煤热解实验,建立了模拟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煤炭热解的实验方法,得到了温压状态下的原位煤热解产气规律:1)随着应力的增加,产气率和半焦(焦)产率增加,但焦油产率下降;2)随着应力的增加,热解气中的CH4和CO2含量增大,H2、CO含量减小;3)无论是产气率、焦油和半焦(焦)产率还是各气体含量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化需要在超过一定的温度之后才能显现出来;4)热解煤气中C2H6含量在800℃附近有一个峰值点,超过这个峰值点后C2H6含量曲线急剧下降。在这个峰值点之前,C2H6含量随应力增大而增大,但是超过这个峰值点之后,C2H6含量随应力增大而减小;C2H4含量在600℃1000℃之间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曲线在750℃800℃之间增长缓慢,但在800℃之后迅速增长;C3H8含量在600℃1000℃之间随应力增大而减小;5)从单位应力导致的产气率、焦油产率和半焦(焦)产率以及各气体含量的变化值来看,挥发分高的煤种在各个温度点都相应要大一些;6)无应力状态下主要热解气组分H2、CO、CH4和CO2在800℃或者850℃就趋于平稳,而C2H6、C3H8和C2H4则在900℃才趋于平稳,各种应力状态下的各气体组分的变化曲线形态与无应力状态下的变化曲线基本类似,但是C2H6、C3H8和C2H4含量在各应力状态下在超过900℃的高温下变化非常显着,表现出与无应力状态下不同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煤炭地下气化指标的两段式反应平衡计算法,并应用matlab编制了煤炭地下气化的空气蒸汽连续法、富氧蒸汽连续法和纯氧蒸汽连续法的气化指标计算程序。应用计算出来的气化指标对现场试验的设计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稳定后的实际现场试验数据吻合度非常高,证明模型和程序能够很好地对煤炭地下气化进行模拟。本文还建立了二氧化碳回炉的煤炭地下气化指标的两段式反应平衡计算法,进行了纯氧蒸汽二氧化碳连续法和空气蒸汽二氧化碳连续法的煤炭地下气化的气化指标计算。模拟中发现:二氧化碳相对于水蒸汽来说是一种更快调节气化炉温度的气化剂;二氧化碳部分代替了水蒸汽。本文提出煤炭气化指标中应该包含综合气化效率和热煤气综合气化效率这两个指标作为煤炭气化过程能量转化效率的评价指标并给出了相关计算方法。实例情境下的纯氧蒸汽二氧化碳连续法煤炭地下气化的冷煤气效率要比德士古气化高出6.48个百分点,综合气化效率要比德士古气化高出10.56个百分点,热煤气综合气化效率要比德士古气化高出11.28个百分点。在其它条件一定的前提下,气化剂中汽(二氧化碳)氧比直接决定着气化炉能量转化效率,各工艺条件下都有一个最优的汽(二氧化碳)氧比。计算结果表明,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的加入对于提高煤炭地下气化的综合气化效率和热煤气综合气化效率都是有利的,而一定量纯氧的加入对于提高煤炭地下气化的综合气化效率是有利,但是对于提高煤炭地下气化的热煤气综合气化效率并无直接的关系。本论文有图115幅,表56个,参考文献210篇。

王立杰,宋明智[10](2012)在《巴基斯坦塔尔煤田开发的经济性分析》文中认为结合巴基斯坦能源状况和煤炭资源条件,为该国合理、高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缩小电力缺口,提出了不同开发方案。分析了当地煤田露天开采的经济性问题和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在当地的适用性和成本优势。采用灰色物元分析法对各类开发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对比。

二、地下煤炭气化发电机组运行特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煤炭气化发电机组运行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煤炭、煤层气多元转型是中国化石能源勘探开发与供需之本(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煤炭的聚集与潜力巨大
    1.1 中国煤炭存储、产能与消耗
    1.2 中国的煤炭产量,产能与需求
        1.2.1 全球视野的产区分布特征
        1.2.2 中国煤炭产地的分布特征
        1.2.3 中国煤炭能源的未来需求
        1)煤炭在中国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会改变
        2)未来20年的煤炭需求
        3)煤炭能源潜力巨大,向第二深度空间(800~3 000 m)要煤
        4)中国能源中煤炭能源“永葆青春”
        5)煤炭多元转换对煤炭能源的未来设想
2 煤层气及化石能源存储、开发和利用
    2.1 煤层气的存储、产气量与分布
        2.1.1 世界煤层气大国
        2.1.2 中国的煤层气
    2.2 中国煤层气的潜能和反应
        2.2.1 中国华北克拉通西部的大气田——苏里格大气田
        2.2.2 中国80个含天然气沉积盆地的天然气类型
        2.2.3 全球各国煤层气的存储,开采和潜力
3 煤炭绿色、清洁、高效与能型转换
    3.1 发展洁净煤利用技术的重要性
        3.1.1 发展洁净煤技术是煤炭业创新的必然途径
        3.1.2 煤炭多联产技术是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主要发展趋势
        3.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1)世界煤制油概况
        2)中国煤制油的概况[70-75]
        3)近年发展快速
        4)到2020年煤基替代能源路线
        5)煤炭高效燃烧是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
        6)煤热解技术
        7)地面煤炭煤气化
    3.2 煤炭液化与其在能源发展中的路线之一
        3.2.1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
        3.2.2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
        3.2.3 中国科学院在煤炭清洁高效能源转化研究中的进展
    3.3 煤炭地下气化、发电与其在能源发展中路线之二
        3.3.1 煤炭地下燃烧气化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乃必然选择
        3.3.2 可行性与基础-资源保障
        3.3.3 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3.3.4 已有研究成效和工程与工艺的可行性
        3.3.5 中国实施煤炭地下气化的边界条件
        1)资源背景
        2)潜力分析
        3)技术要求
        4)地下煤田区
        5)地下煤炭燃烧气化产出与热能与发电并举
        6)中国地下煤炭燃烧气化与发电
    3.4 煤系资源在发展过程中的思考
        3.4.1 全球煤层气的资源量估计
        3.4.2 中国煤层气分布特征
        1)不同成煤时期的煤层气技术可采储量各异
        2)煤炭资源分布与煤层气资源分布
        3)可采资源量
        4)发展态势
        3.4.3 产能强化研究的几个方面
4 结论
    4.1 煤层气作为未来主体能源,潜力巨大
    4.2 煤炭、煤层气与其转型在中国能源配置的主力地位不会改变
        (1)中国煤业必须“革命”方可崛起。
        (2)创立新型煤炭资源高效利用新“链条”。

(2)能源转型背景下新能源制氢市场推广的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新能源制氢市场推广的关键问题
        1.2.1 兼顾低成本和低碳排放的制氢方案问题
        1.2.2 综合能源系统中作为储能的经济性问题
        1.2.3 需求响应中多主体合作运行问题
        1.2.4 推广过程中政策支持的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新能源制氢市场推广的影响因素研究
        1.3.2 新能源制氢评价的研究动态
        1.3.3 新能源制氢综合利用的研究动态
        1.3.4 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研究动态
        1.3.5 总体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能源制氢的概念界定
        2.1.2 其他相关概念界定
    2.2 基础理论介绍
        2.2.1 新能源制氢的评价理论
        2.2.2 能源系统规划理论
        2.2.3 合作博弈理论
        2.2.4 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综合制氢”对新能源制氢推广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综合制氢”方案原理
        3.2.1 化石燃料制氢技术
        3.2.2 新能源制氢技术
        3.2.3 “综合制氢”方案
    3.3 制氢方案的效率评价模型
        3.3.1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评价模型
        3.3.2 效率指标构建和数据来源
    3.4 制氢方案的效率评价结果
        3.4.1 化石能源制氢与新能源制氢的效率对比分析
        3.4.2 “综合制氢”对新能源制氢效率的提升分析
    3.5 “综合制氢”的区位推广潜力分析
        3.5.1 区位推广潜力评价模型
        3.5.2 区位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5.3 区位发展潜力评价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能源制氢在综合能源系统中推广的经济性研究
    4.1 引言
    4.2 新能源制氢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作用
        4.2.1 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框架
        4.2.2 新能源制氢作为储能的原理
        4.2.3 电-储供能系统
        4.2.4 电-热互补系统
    4.3 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成本收益模型构建
        4.3.1 能源管理策略
        4.3.2 规划成本收益目标函数
        4.3.3 模型约束条件设定
        4.3.4 基于鸡群优化算法的模型求解框架
    4.4 算例分析
        4.4.1 电-储供能情景下新能源制氢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4.4.2 电-热互补情景下新能源制氢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需求响应的新能源制氢多主体的合作运行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需求响应的合作运行原理
        5.2.1 新能源消纳中需求响应的作用与原理
        5.2.2 新能源制氢参与需求响应的合作运行原理
    5.3 合作运行情景的构建
        5.3.1 新能源制氢中各主体合作运行的优化模型
        5.3.2 相关的考虑及假设
    5.4 基于合作博弈论的收益分配模型
    5.5 算例分析
        5.5.1 基本数据
        5.5.2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绿色氢能的定义与识别
    6.3 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模型
        6.3.1 问题描述
        6.3.2 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模型构建
        6.3.3 基于收益共享的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模型构建
        6.3.4 模型求解
    6.4 案例分析
        6.4.1 参数设置
        6.4.2 优化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3)集成碳捕集和煤气化的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的优化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评述
        1.2.1 s-CO_2动力循环发展历史简介
        1.2.2 超临界水煤气化研究现状
        1.2.3 超临界水煤气化s-CO_2动力循环系统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论文所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1.3.2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基于O_2-LNG的半封闭式s-CO_2循环性能研究
    2.1 基于O_2-LNG的半封闭式s-CO_2循环流程概述
    2.2 基于O_2-LNG的半封闭式s-CO_2循环基本假设与热力学模型
        2.2.1 关于CO_2工质的说明
        2.2.2 基于O_2-LNG的半封闭式s-CO_2循环基本假设
        2.2.3 热力学模型与评价指标
        2.2.4 透平进口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2.3 基于O_2-LNG的半封闭式s-CO_2循环计算结果
        2.3.1 额定工况下的性能分析
        2.3.2 与Allam循环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超临界水煤气化的半封闭式s-CO_2循环
    3.1 超临界水煤气化发电系统集成方案
    3.2 基于超临界水煤气化的半封闭式s-CO_2循环介绍
    3.3 基本假设与热力学模型
        3.3.1 基于超临界水煤气化的半封闭式s-CO_2循环关键基本假设
        3.3.2 热力学模型与评价指标
    3.4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3.4.1 气化炉反应温度条件对循环透平参数限制
        3.4.2 透平参数对循环性能影响
        3.4.3 循环最低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3.4.4 ASU单位制氧功耗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3.4.5 额定工况下的循环性能分析
        3.4.6 与相似研究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超临界水煤气化的半封闭式s-CO_2循环系统优化分析
    4.1 基于超临界水煤气化的半封闭式s-CO_2循环改进系统介绍
    4.2 循环基本假设与关键部件热力学模型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透平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4.3.2 透平背压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4.3.3 冷却水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4.3.4 其他因素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4.3.5 特定工况分析
        4.3.6 与相似研究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超临界水煤气化的半封闭式s-CO_2循环换热系统设计
    5.1 换热系统介绍
        5.1.1 循环系统换热器具体细化的流程
        5.1.2 换热系统热力学模型与评价指标
    5.2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热力设计
        5.2.1 换热系统分析理论基础
        5.2.2 壳体内径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5.2.3 管外径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5.3 换热系统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Overview
    1.1 Task Description
    1.2 Text Features
    1.3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1.4 Report Structure
    1.5 Methodology
Chapter 2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2.1 Character Recognition
    2.2 Project Creation
    2.3 Creation of Glossary and Translation Memory
    2.4 File Analysis
    2.5 Pseudo-translation
    2.6 Summary
Chapter 3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3.1 Editing of Target Segments
    3.2 Quality Assurance
    3.3 Translation Export
    3.4 Summary
Chapter 4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4.1 Translation into Pre-modifier
    4.2 Translation into Main Clause
    4.3 Translation into Adverbial Clause
    4.4 Translation into Subordinate Clause
    4.5 Summary
Chapter 5 Contrast between Translator’s and Proofread Versions
    5.1 Distinction between “而且”(erqie) and “并且”(bingqie) in Chinese
    5.2 Misinterpretation of Logical Relationship
    5.3 “对(dui)+obj.+进行(jinxing)+v.” Structure
    5.4 Summary
Chapter 6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amples of Source Text in PDF Format
Appendix Ⅱ Glossary
Appendix Ⅲ Translation Versions
Acknowledgements

(6)煤炭部分气化分级转化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国能源背景
    1.2 中国的煤炭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1.2.1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况
        1.2.2 煤炭利用现状
    1.3 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利用技术
2 煤炭部分气化多联产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2.1 浙江大学提出的煤炭部分气化技术
    2.2 东南大学提出的煤炭部分气化利用技术
    2.3 山西煤化所提出的煤炭部分气化技术
    2.4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提出的煤炭空气部分气化技术
    2.5 “展望21”计划中的部分气化模块
    2.6 英国三井煤炭部分气化技术
    2.7 本文工作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2.7.1 本文研究工作的必要性
        2.7.2 本文研究内容
3 典型煤种部分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装置
        3.2.3 实验过程
    3.3 反应动力学模型选择
    3.4 实验数据分析
    3.5 实验结果
        3.5.1 在单一气氛中反应气氛浓度和温度对半焦气化的影响
        3.5.2 半焦在CO_2和H_2O混合气氛下的反应特性
        3.5.3 半焦结构对于最大反应速率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煤炭循环流化床部分气化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程序
        4.2.4 分析测试方法
        4.2.5 气化反应
        4.2.6 碳转化率、煤气低位热值的计算方法
    4.3 在O_2/H_2O气氛下的实验结果
        4.3.1 氧煤比对部分气化特性的影响
        4.3.2 蒸汽煤比对部分气化特性的影响
        4.3.3 碳平衡计算
        4.3.4 半焦特性分析
    4.4 在O_2/CO_2气氛下的实验结果
        4.4.1 氧煤比对煤炭气化特性的影响
        4.4.2 碳平衡计算
        4.4.3 气化过程中半焦特性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1MWt双流化床煤炭空气部分气化试验研究
    5.1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5.1.1 试验装置
        5.1.2 试验系统操作流程
        5.1.3 试验煤种
        5.1.4 测试分析方法
        5.1.5 试验工况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典型煤种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中的气化特性分析
        5.2.2 气化炉焦渣特性
        5.2.3 半焦及灰渣特性
        5.2.4 燃烧炉烟气特性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O_2/H_2O气氛的煤炭部分气化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6.1 前言
    6.2 基于煤炭部分气化技术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和甲醇电力多联产系统介绍
        6.2.1 双流化床煤炭部分气化半焦燃烧单元
        6.2.2 空气分离单元
        6.2.3 煤气净化单元
        6.2.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单元
        6.2.5 甲醇合成单元
    6.3 系统模拟
        6.3.1 双流化床煤炭部分气化半焦燃烧反应单元
        6.3.2 空气分离单元模拟
        6.3.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单元
        6.3.4 甲醇合成单元
        6.3.5 IGCC系统模拟
    6.4 计算方法
        6.4.1 热力学性能指标
        6.4.2 经济学性能指标
    6.5 结果与讨论
        6.5.1 系统参数对于煤炭部分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影响
        6.5.2 系统参数对于煤炭部分气化甲醇电力多联产系统的影响
        6.5.3 优化参数
        6.5.4 煤炭部分气化半焦燃烧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甲醇电力多联产系统与IGCC系统的性能对比
        6.5.5 经济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煤炭空气部分气化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7.1 前言
    7.2 分析方法
        7.2.1 热力学参数
        7.2.2 经济性参数
    7.3 基于煤炭空气部分气化技术的联合循环发电和热电燃气联产系统介绍
        7.3.1 双流化床煤炭空气部分气化半焦燃烧单元
        7.3.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
        7.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7.3.4 系统经济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煤炭半焦在不同气氛下的反应机理研究
        煤炭循环流化床部分气化特性研究
        煤炭部分气化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教育经历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7)煤炭地下气化是我国化石原料供给侧创新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炭地下气化及其研究现状
    1.1 产业历程
        1.1.1 国外研究进展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1.3 国内外代表性研究项目分析及趋势
    1.2 已经解决的问题
        1.2.1 煤炭气化相关理论基础问题
        1.2.2 规模化生产基础配套
2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相对优势
    2.1 煤炭地下气化的安全与环境优势
    2.2 煤炭地下气化的资源综合利用及能效优势
    2.3 煤炭地下气化的经济可行性
3 当前存在的难点及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3.1 当前存在的难点
        3.1.1 技术问题
        3.1.2 产品结构与经济性
        3.1.3 组织管理
    3.2 发展建议
        3.2.1 技术研发重点方向
        3.2.2 产品市场定位及经济性
        3.2.3 运作及管理模式
4 结论

(8)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与稳定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目标
2 我国残留煤资源量、分布特征及分类
    2.1 残留煤资源的定义
    2.2 残留煤资源量及特征
    2.3 残留煤资源的类型划分及复采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残留煤地下气化可行性影响因素分析
    3.1 资源条件
    3.2 技术方案
    3.3 经济效益
    3.4 环境影响
    3.5 安全因素
    3.6 能耗水平
    3.7 本章小结
4 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4.1 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4.2 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与建模方法
    4.3 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4.4 评价实例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注气工艺的地下气化特性
    5.1 资源条件与试验系统
    5.2 试验方法、过程及结果
    5.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4 地下气化过程的计算模型
    5.5 本章小结
6 燃空区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技术
    6.1 气化条带合理采留宽度
    6.2 燃空区充填工艺
    6.3 地下气化大规模开采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工程设计
    7.1 资源条件概况
    7.2 气化工艺
    7.3 气化条带采留宽度
    7.4 地下气化条带开采数值模拟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煤炭地下气化的热解模型实验及气化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煤炭地下气化的热解模型实验
    2.1 常压下煤的热解产气普遍规律
    2.2 煤炭地下气化的热解特点
    2.3 无应力状态下的煤炭热解实验研究
    2.4 有应力状态下的原位煤热解实验研究
    2.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煤炭地下气化指标的两段式反应平衡计算法
    3.1 计算方法与原理
    3.2 计算结果及对现场设计的指导
    3.3 现场数据测量及与计算结果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二氧化碳回炉的煤炭地下气化指标的两段式反应平衡计算法
    4.1 计算方法与原理
    4.2 水蒸汽浓度不变时的纯氧蒸汽二氧化碳连续法
    4.3 氧气浓度不变时的纯氧蒸汽二氧化碳连续法
    4.4 水蒸汽浓度不变时的空气蒸汽二氧化碳连续法
    4.5 空气浓度不变时的空气蒸汽二氧化碳连续法
    4.6 本章小结
5 煤炭地下气化的能量转化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5.1 计算方法的建立
    5.2 计算方法的应用
    5.3 本章小结
6 提高煤炭地下气化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
    6.1 选择合理的汽(二氧化碳)氧比
    6.2 充分利用煤气显热
    6.3 选择合适的制氧工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巴基斯坦塔尔煤田开发的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发背景
2 煤田开发与电力联产方案
    2.1 煤田露天开采与坑口电站
    2.2 煤田地下气化与循环发电
3 方案优化分析
    3.1 灰色物元的概念
    3.2 优化原则

四、地下煤炭气化发电机组运行特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炭、煤层气多元转型是中国化石能源勘探开发与供需之本[J]. 滕吉文,王玉辰,司芗,刘少华,王祎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22)
  • [2]能源转型背景下新能源制氢市场推广的关键问题研究[D]. 刘诗剑.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集成碳捕集和煤气化的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的优化改进[D]. 朱子龙. 东南大学, 2021
  • [4]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D]. 杜德春.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煤层气—煤气化一体化开采模式及发展前景[A]. 刘洪林. 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新进展——2018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8
  • [6]煤炭部分气化分级转化关键技术的研究[D]. 叶超. 浙江大学, 2018(01)
  • [7]煤炭地下气化是我国化石原料供给侧创新方向[J]. 毛飞. 天然气工业, 2016(04)
  • [8]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与稳定生产技术研究[D]. 黄温钢.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9]煤炭地下气化的热解模型实验及气化指标研究[D]. 段天宏.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10]巴基斯坦塔尔煤田开发的经济性分析[J]. 王立杰,宋明智. 煤炭经济研究, 2012(04)

标签:;  ;  ;  ;  ;  

地下煤气化发电机组运行特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