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特根斯坦与逻辑经验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平[1](2021)在《何谓“分析哲学的中国化”?——以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逻辑重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哲学的中国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狭义不包含"中国哲学的分析化",而其广义则包含之。所谓"中国哲学的分析化"就是将中国传统哲学应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表述出来,不求改变原意,只求表述得更为清晰和有条理。狭义的"分析哲学的中国化"是指应用逻辑分析的方法重建中国哲学,保留其核心观念的同时有所创新和发展,以致形成新的哲学体系。广义的"分析哲学的中国化"则把二者作为先后两个阶段,其内涵更为丰富和完整。这里的"分析"指逻辑分析的方法,是一切理性哲学的基本特征。冯友兰于20世纪30—40年代通过逻辑分析而把中国的旧理学重建为"新理学",与金岳霖等人一道开启了分析哲学中国化的广阔前景,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奠定了基础。
黄佳越[2](2021)在《维也纳学派的兴衰 ——其思想内核和社会建制的考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维也纳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在维也纳大学由一群具有数学、逻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术背景同时对哲学感兴趣的学者共同组织发起的倡导以科学的态度从事哲学研究的新兴哲学派别。维也纳学派的工作成为20世纪科学哲学兴起的标志。没有维也纳学派,就没有当今的科学哲学及其建制。维也纳学派当时的纲领、规划及实施已经成长为现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内容浩瀚丰富的科学哲学。就一个学科领域的兴起、成熟发展而言,学派更能见证该学科的兴衰变化,有时甚至成为学科兴亡的关键。因此,在维也纳学派诞辰即将百年之际,我们重新审思维也纳学派的兴衰演变对于当今科学哲学思想及建制化发展都具有历史启迪的参考价值。本论文主要包括引言、五章内容论述和结束语三大部分。引言,主要表明该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明确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思路的基础上,对论文的逻辑框架及内容进行简要概述。第一章“维也纳学派兴衰的再审思”,重点就为何要对维也纳学派兴衰进行考察的动因进行分析,并从思想内核和社会建制两个维度着手进行。本章具体主要阐明维也纳学派的思想及其建制化对于科学哲学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确定从维也纳学派的兴起、兴盛、衰落及转移的思想内核与社会建制化进程具体展开,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维也纳学派兴起的思想内核与建制化考察”,主要阐明数学逻辑和自然科学发展对传统先验思辨哲学的冲击、传统经验主义的缺陷、弗雷格数理逻辑的创立以及罗素数学哲学的逻辑主义方案表明逻辑分析的效用、数学和逻辑真理的分析性,以及由此造成的逻辑和经验主义结合为逻辑经验主义,这些成为维也纳学派兴起的思想根源;在社会建制化方面,阐明“归纳科学哲学”教席、石里克小组、维也纳学派成员构成及背景、以及两篇文章的发表正式宣告维也纳学派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学派诞生。第三章“维也纳学派兴盛的思想内核与建制化发展”,主要阐明拒斥形而上学、哲学的科学化与意义澄清、语言的逻辑分析、从逻辑实证主义到逻辑经验主义的转变、统一科学是维也纳学派兴盛期的主要思想;在社会建制化方面,统一科学国际科学哲学会议、《认识》和《统一科学国际百科全书》丛书的筹划出版、维也纳学派权威人物及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第四章“维也纳学派衰落及转移的思想内核与社会因素分析”,重点讨论逻辑经验主义的挑战主要来自蒯因提出的经验主义确证整体论和经验证实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从而造成维也纳学派的衰落及思想转移;在社会建制及影响方面主要从维也纳学派核心人物变迁、二战造成的维也纳学派成员流散、战后维也纳学派思想的传播进行考察分析。第五章“维也纳学派兴衰的启示”,通过阐明科学世界观、哲学的科学化与意义澄清、统一科学是维也纳学派建制化的思想根基,以及归纳科学哲学教席的设立、《认识》和《统一科学国际百科全书》的筹划出版、国际学术会议的定期举办等都是使维也纳学派成长为世界范围内科学哲学中心的可靠保证,明确思想根基和独特稳定的社会建制是学派成长发展的两大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结束语,是对全文工作的简要总结。
吴文浩[3](2020)在《意义分析与证实原则 ——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派哲学比较研究》文中提出
尹贻旭[4](2020)在《张申府的逻辑经验主义思想》文中指出张申府(1893-1986)是维也纳学派的逻辑经验主义哲学思想在国内的首批宣传者。他出生在清朝末期,是最先接触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人之一,曾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同时他也非常崇拜罗素的思想,被誉为中国“研究罗素第一人”,在接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教育中,随着时代的变革,他对罗素的逻辑解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翻译了维特根斯坦的《名理论》,在罗素与维也纳学派成员的影响下,大力宣扬逻辑经验主义思想。在唯物辩证法和逻辑解析的双重作用下,提出了他的“大客观”和“科学法”的思想。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本位文化论战中提出了自己文化综合的观点,否决全盘西化和文化复古。本文是对于张申府已有传统哲学思想研究其他方面的补足。他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消除因语言含混不清而发生的误会,逻辑经验主义学派的哲学思想才是科学哲学的正统思想,有着对于处理哲学任务的科学方法。同时,哲学与逻辑两者不可分离,日常的哲学命题只有通过逻辑分析才能达到“分”的思想,使命题更加具体。另外还要与辩证唯物主义“全”的思想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以达到对整个系统“分”与“合”的同时贯通。利用两者结合的哲学思想发展中国落后的文化,以构建一种综合的文化观来应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本文共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写选题缘由,对研究内容给出大致的概括。第二章写张申府的生平简介及其哲学思想来源,以及通过哲学思想提出的文化会通。第三章是本文的主题章节,对张申府的逻辑经验主义思想进行分析阐述,首先介绍张申府的逻辑在哲学中的运用,以及逻辑解析法对于哲学命题的解释。第二节主要介绍逻辑解析在哲学中的方法应用,第三节主要介绍逻辑解析的特殊性质,在逻辑经验主义学派的理论中,形式逻辑与拒斥形而上学是最大的特点之一。第四节论述张申府所认为在逻辑经验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法,新启蒙运动中理性的应用和实在论。第四章主要写张申府逻辑经验主义的影响及其意义,张申府的哲学思想怎样融合,对当时文化建设的争论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对其胞弟张岱年哲学思想发微的奠基。第五章对张申府的逻辑经验主义思想进行了总结。本文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张申府的逻辑经验主义思想,他的思想为当时的哲学发展道路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方向,并指导文化的综合,这也是张申府所融创哲学思想的意义。没有他的逻辑经验主义思想,也无法全面了解张申府,这是他学术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超[5](2020)在《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文中认为关于视觉的哲学问题历来都是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然而,传统的知识论哲学一直都没有真正找到人类如何通过视觉获得知识的答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视觉技术的普及让大众日益陷入了视觉信息的大爆炸之中,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视觉及其衍生物具有不可估量的认知作用和社会功能。但视觉认知的本质、具体的发生机制、科学的解释方案等问题都还不甚清晰。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视觉的哲学考察和哲学评价变得越来越紧迫,正在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选择感觉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因为视觉感觉是视觉发生的最初阶段,比视觉经验还要更早,其结果被呈现为一种在场的影像。影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强调视觉感觉发生时所具有的那种即时感和现场感,是视觉感觉活动的直接对象,也包含了外在视觉对象所拥有的真实属性。而与影像类似的图像、意象、图式等内容,都是由影像派生而来,所以只有选择感觉影像才能真正实现对视觉的完整考察。知识论作为哲学的基本论域之一,从感觉影像出发的知识论研究对主体、哲学、科学等不同维度的认知价值,具有最大化的统摄效力。为此,本文确定了视觉感觉影像在知识论研究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在传统知识论研究中,感觉影像的认知价值没有得到前人的普遍认同,特别在哲学的语言转向和科学实在论的兴起之后,感觉影像因为主流哲学对语言和科学拥护,而被认定为没有逻辑属性的非概念性感觉材料。这是本文不能同意的。如果这种反对是正确的,那我们将无法解释心灵如何能获得关于真实世界的知识之问题,人类知识系统的客观性也会面临被丢失的威胁。故而有必要重新审视视觉感觉及其影像在知识论证中可能发挥的认知功能,这样不仅能使人清晰明白地了解视觉的认知机制,还能保护人类知识的根基不被动摇。故此,本文立足于康德直观理论和当代概念论理论,讨论了感觉影像在定义问题中存在的分歧和混乱,从词源学的角度界定了影像概念的应有之意;之后,尝试对感觉影像可能具有的认知功能进行了哲学论证,重点分析了影像的概念性特征和逻辑性本质,对感觉影像在科学知识系统中的框架基础地位进行了辩护;回应、答辩了感觉影像在传统哲学中可能遇到的理论争议,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自笛卡尔以来,大部分讨论视觉的哲学家都区分了视觉在不同认知阶段中的不同表征,可能是缺少关注的原因才导致了Image概念的混乱,且要理解其真正的概念需要建立在相关论点的本体论基础上才能实现。影像不仅是人类与世界直接接触的重要媒介,其内部本质也是包含了理性运作的概念性命题内容,正常的感觉主体可以直接通过感觉影像对世界做出客观判断。(2)感觉影像及其技术性的延伸所具有的逻辑性应用价值,已经体现在现代科学理论研究的观察、确证和交流等步骤中,感觉影像的直接认知能力为这些应用的可靠性奠定了基础。在科学中,影像不仅承担着意义的表征功能,还为科学理论的整体系统提供了方法论的框架基础。(3)虽然影像的知识论价值在传统哲学的语境中没有被广泛接受,但从朴素实在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的感觉影像,可以合理地为自身提供有效的哲学辩护,这种辩护立足于博物式自然主义观念,以还原论和非还原论的论战、他心可知和不可知的争论、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为切入口,反驳了来自物理主义和科学自然主义的理论批判,论证了感觉影像在主流哲学语境中依然具有合法的认识论地位。总之,视觉感觉影像,是感受性的、现象性的、逻辑性的认知存在,从它出发,可以更新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可以夯实我们的知识根基,还可以在科学哲学层面服务于哲学思辨和科学推理,从而实现影像、主体、哲学和科学的多赢。
孟祥宇[6](2020)在《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洪谦师从着名科学哲学家石里克,通过在维也纳学派多年的学习和与其他维也纳小组成员的探讨和辩论,继承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想,并注重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哲学与科学上的问题,弘扬和发展了逻辑经验主义。作为维也纳学派的唯一中国成员,洪谦把逻辑经验主义带到了中国,其一生致力于研究、传播逻辑经验主义的哲学理念、方法和精神,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科学哲学思想。此外,他严谨自律的学术风格为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在探究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了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价值。具体来说,全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探究洪谦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包括洪谦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即洪谦的求学之路、回国后的工作历程及20世纪上半叶中国哲学发展的现状;维也纳学派哲学和石里克哲学是洪谦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第二部分系统阐述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洪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是意义澄清的活动及统一科学的理想;第三部分深入挖掘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理论价值体现在弘扬和发展了逻辑经验主义理论、理清了石里克与维特根斯坦之间的关系、对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之间关系的新理解以及使得科学哲学重新燃起了对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兴趣;现实价值体现在对中国哲学和美学产生的重要影响。
李栋[7](2020)在《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话语层面思考课程是西方概念重建学派的重要思想,其核心精神就是“话语”与“理解”的语言逻辑思维,即何种样态的课程话语造就何种样态的课程理解。这一课程理论前提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课程言说或课程话语的建构最终是为课程理解服务的;第二,课程世界是一个由各家之言组成的“万花筒”。这构成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创生一种课程话语,寻得一种课程理解的方式。这一思路同时也暗合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话语精神,最终能为我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或启示。课程话语的言说现状,特别是当今课程话语的表述问题是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话语体系应遵循的现实逻辑。当今课程市场正像培根在其四大隐喻中提到的“市场隐喻”一样,充斥着诸多语言问题。其中,课程表述的二元对立问题、课程理论、学派间缺乏沟通的问题、不同课程言说主体自说自话的问题、近来对课程思辨体系拒斥的问题、固守课程表述精确性的问题等都是当今国内外课程领域的显性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特别是这些问题的哲学言说逻辑,发现这些表述问题或多或少地受近代以来的实体哲学思维影响的,因为实体哲学思维推动了认识论哲学,同时也影响到了一切以认识论为依托的学科、理论等,当然包括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二级学科。要对以上实体思维导致的话语问题进行超越与消解,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基于以上的考量,本研究将回顾大量的文献,包括国内外“语言意义”、“话语”、“课程话语”三个方面的研究,意在为研究提供一种背景性深度;并对课程中的“话语”进行“思想考古”,意在理清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自觉”之路;考察课程话语意义的重要来源——哲学,并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过程哲学进行深刻研究。为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构建与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对课程的核心概念以及对“课程目标话语”、“课程知识话语”、“课堂话语”及“课程评价话语”的过程哲学赋义,以达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落地”的效果,因为任何课程话语,只要它不能形下化为具体的表述,它都将是空疏无用的;最后,将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与几种经典的课程话语,比如“主智主义课程话语”、“经验本位课程话语”、“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人本主义课程话语”、“现象学派课程话语”及“后现代课程话语”进行一种理论上的比较,以期发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在课程理解上的优劣势。
孙明哲[8](2019)在《后期维特根斯坦与知识的社会性——论D.布鲁尔对维特根斯坦的知识社会学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在提出了知识研究的"强纲领"后,D.布鲁尔致力于对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解读。借助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布鲁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早期知识论思想中的缺陷,并精致化了其对知识的社会性的论证。基于对语言游戏理论、意义有限论与规则遵守等思想的阐述,布鲁尔对意义决定论与逻辑必然性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社会性是知识的首要属性。尽管布鲁尔的知识论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但是布鲁尔基于社会学视野对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解读有助于进一步发掘维特根斯坦思想中的当代价值,尤其有助于发掘维特根斯坦在社会哲学领域的价值。
徐德凯[9](2019)在《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着名哲学家塞拉斯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深刻、最系统的思想家之一。本文立足于塞拉斯整体哲学思想,通过析取塞拉斯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理论中的认识论思想,即系统、完整地呈现其认识论思想的整体样貌,又勾勒出其综观、系统、多元、深刻、独到的哲学思想体系的轮廓。通过梳理塞拉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确立了塞拉斯分析哲学、实用主义、整体论、反基础主义及自然主义的哲学立场。塞拉斯的认识论思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活世界、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知识的辩护”问题是其关注的焦点,其核心问题是“观察报告”何以获得认知上的优先地位。塞拉斯主张人的认识是以人所形成的整体性的概念框架为前提,并以此批驳了“所予神话”,反对用直接给予人意识的东西为知识奠基。人的概念框架包括“外显影像”和“科学影像”,或“观察框架”和“理论框架”,外显影像或观察框架在方法论意义上是第一位的;科学影像或理论框架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是第一位的。人通过习得语言和社会实践规范获得为知识辩护的“理由的逻辑空间”,这个空间中充足的语义话语和理论话语资源使得“观察报告”获得了理论的解释功能,它是非推理性的、非自我辩护的知识,是为知识奠基的知觉和内省的基本信念。基于以上观点,塞拉斯发展了集概念整体论、科学实在论、心理唯名主义、准规范功能主义的意义理论、符合论的真理理论和温和融贯论的辩护思想为一体的认识论思想。塞拉斯对于基础主义、还原论和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英、美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被罗蒂、布兰顿和麦克道威尔视为思想先驱,为认识论、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对于“知识辩护”问题的经典论述使得认识论陷入了另一个困境,被英美哲学界称为“塞拉斯的困境”,本文认为融贯论和直接实在论是较合理的解困之策。
张远林[10](2019)在《从逻辑形式到神秘之域 ——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说与显示的形而上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很清楚,维特根斯坦哲学可简单地划分为前期哲学、后期哲学两个组成部分。前者主要与分析哲学中的逻辑分析学派、人工语言学派有关,后者主要与分析哲学中的日常语言学派有关。罗素、摩尔分别是这两种风格的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形成都发生了关键影响。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是强调本质主义的,这与倡导语言游戏、意义即用法的后期哲学有着鲜明的不同。当然,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某些思想线索也并非全然是是一成不变的。例如,维特根斯坦在前期着力论述的不可说的东西这一重要思想对象。起初,在最早的逻辑笔记、向摩尔口述的笔记中,不可说的东西主要意指逻辑形式。逻辑形式是命题、语言以及事实、世界共有的东西。因为命题和事实同构,即它们具有共同的逻辑结构,所以命题可以通过成为事实的逻辑图像而图示事实。后来,在战时笔记、逻辑哲学论中,不可说的东西仍然包括所谓逻辑形式,但更重要的是,此时不可说的东西之内涵有了增添。也就是说,不可说的东西此时也包括神秘的东西、伦理学与美学等内容。特别是神秘的东西,具有鲜明的超验色彩。于是,不可说的东西,开始主要关涉着逻辑形式这经验世界中的存在,维特根斯坦强调逻辑形式是不可说但可显示的,虽不完全等同于经验但毕竟是合乎经验的、与经验密切相关的,逻辑形式是经验的前提条件。可见,不可说的东西之意义前后并非始终如一。开始时不可说的东西仅仅是经验世界中非神秘的存在。后来,不可说的东西的内容增加了超验与神秘的成分。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思想转变。不可说与神秘二者之间是不可简单地划等号的。神秘的东西是不可说的,但不可说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神秘的。这一思想变迁,意味着维特根斯坦哲学观、形而上学思想发生了关键的变化。其中反映的是两种迥异的本体论与抽象形而上学概念系统。文章的核心工作便是考察这一重大的思想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上层形而上学的内涵之转变。进而,促成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这种内部变化的关键因素,也是需要予以寻觅、论述的。维特根斯坦在分析哲学阵营内部首次明确把握了语言的本体性而且对语言的表述功能给予了逻辑图像论式的充分解答,文章皆会对这些内容进行正面的澄清与呈现。前期维特根斯坦的独特形而上学是意蕴丰富的,我们对它的考察将会得到不乏启发性的分析。需要指出的是,维特根斯坦不是完全拒斥形而上学的人,他对不可说但可显示的形而上学即关于神秘的东西的形而上学是极为珍视的。这与维也纳学派的卡尔纳普等人对形而上学的看法显然是有差异的。
二、维特根斯坦与逻辑经验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特根斯坦与逻辑经验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何谓“分析哲学的中国化”?——以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逻辑重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逻辑分析:一切理性哲学的基本特征(2) |
三、新理学:一个分析性的中国哲学体系 |
四、正方法和负方法的结合:中西哲学的共同归宿 |
五、结 语 |
六、余 论 |
(2)维也纳学派的兴衰 ——其思想内核和社会建制的考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维也纳学派兴衰的再审思 |
1.1 维也纳学派兴衰考察的动因 |
1.1.1 维也纳学派之于科学哲学的兴起与发展 |
1.1.2 维也纳学派的兴衰与建制化 |
1.2 维也纳学派兴衰的维度分析 |
1.2.1 维也纳学派兴衰的内核维度 |
1.2.2 维也纳学派兴衰的社会维度 |
第二章 维也纳学派兴起的思想内核与建制化考察 |
2.1 维也纳学派兴起的思想内核考察 |
2.1.1 数学和自然科学发展对先验思辨哲学的冲击 |
2.1.2 传统经验主义的缺陷 |
2.1.3 弗雷格数学逻辑主义的失败 |
2.1.4 科学的世界观——逻辑实证主义 |
2.2 维也纳学派兴起的建制化考察 |
2.2.1 维也纳大学的哲学传统及教席 |
2.2.2 石里克小组 |
2.2.3 维也纳学派及其成员背景 |
2.2.4 《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 |
2.2.5 《逻辑实证主义:欧洲哲学中的一场新的运动》 |
第三章 维也纳学派兴盛的思想内核与建制化发展 |
3.1 维也纳学派兴盛的思想内核考察 |
3.1.1 拒斥形而上学 |
3.1.2 哲学的科学化与意义澄清 |
3.1.3 语言的逻辑分析 |
3.1.4 从逻辑实证主义到逻辑经验主义的转变 |
3.1.5 统一科学 |
3.2 维也纳学派兴盛的建制化发展 |
3.2.1 统一科学国际科学哲学会议 |
3.2.2 出版物:《认识》和《统一科学》丛书 |
3.2.3 维也纳学派的权威人物及影响 |
3.2.4 维也纳学派成员国际学术流动 |
第四章 维也纳学派衰落及转移的思想内核与社会因素分析 |
4.1 维也纳学派衰落及转移的思想内核分析 |
4.1.1 经验主义确证整体论的挑战 |
4.1.2 经验证实的非充分决定性 |
4.2 维也纳学派衰落及转移的社会因素分析 |
4.2.1 维也纳学派核心人物变迁 |
4.2.2 二战造成的维也纳学派成员的流散 |
4.3 战后维也纳学派思想的转移及传播 |
第五章 维也纳学派兴衰的启示 |
5.1 思想内核作为学派建制的根基 |
5.2 学派发展的社会因素建制支持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张申府的逻辑经验主义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及其综述 |
2 国内研究现状及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目标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张申府逻辑经验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
(一)张申府的生平经历 |
(二)张申府逻辑经验主义理论来源 |
(三)哲学综合的文化会通 |
第三章 张申府逻辑经验主义的思想内容 |
(一)逻辑与解析 |
1 逻辑的运用 |
2 何谓逻辑解析 |
(二)逻辑解析之学 |
1 哲学方法在于解析 |
2 逻辑解析之功用 |
(三)逻辑解析的特质 |
1 型式逻辑 |
2 拒斥形而上学 |
(四)科学法中的实证之学 |
1 何谓科学法 |
2 注重理性 |
3 论“实” |
第四章 张申府逻辑经验主义思想的影响及意义 |
(一)逻辑经验与辩证法的融合 |
(二)为文化建设与创造提供方向 |
1 中国文化建设方向的论争 |
2 建设综合文化来源之一——孔子 |
3 综合文化的融创 |
(三)对张岱年哲学思想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1.1 传统感知知识论路径的困境 |
1.1.1 直接性和所予性的概念争论 |
1.1.2 感觉材料论 |
1.1.3 非概念论 |
1.1.4 副词理论 |
1.1.5 意向理论 |
1.2 外在实在的确证危机 |
1.2.1 现象主义 |
1.2.2 表象主义 |
1.2.3 直接实在论 |
1.3 感觉影像的形而上学困难 |
1.3.1 怀疑主义 |
1.3.2 物理主义还原论 |
1.3.3 科学自然主义 |
1.4 为什么是感觉影像 |
1.4.1 视觉的进化论地位 |
1.4.2 科学实践中感觉影像 |
1.4.3 感知觉之别 |
1.5 小结 |
第二章 影像的本体论辩护一:界定定义 |
2.1 影像的概念:从笛卡尔出发 |
2.1.1 影像的中外词源考察 |
2.1.2 笛卡尔的态度 |
2.2 影像概念的历史演进:从德谟克利特到休谟 |
2.2.1 古希腊时期的影像 |
2.2.2 传统经验主义的影像 |
2.3 影像概念问题的当代方案 |
2.3.1 认知科学的态度 |
2.3.2 对认知科学态度的哲学辩护 |
2.3.3 影像概念的应有之意 |
2.4 小结 |
第三章 影像的本体论辩护二:概念论的正当性 |
3.1 非概念论感觉影像及其困难 |
3.1.1 非概念论者的路径 |
3.1.2 影像的内容转换困难 |
3.1.3 古典经验主义的态度及其困难 |
3.1.4 塞拉斯的概念论及其困境 |
3.1.5 康德直观观念的真实态度 |
3.2 自然的概念性影像之辩护 |
3.2.1 辩护一:从麦克道尔出发 |
3.2.2 辩护二:以康德的直观纲领为基 |
3.2.3 辩护三:对传统感觉理论的反驳 |
3.2.4 辩护四:对语义逻辑的反驳 |
3.3 小结 |
第四章 影像的知识论辩护一:以概念论为基 |
4.1 辩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4.1.1 被默认的非认知影像 |
4.1.2 世界的丢失和非概念的空想 |
4.1.3 单向依赖和两极化问题 |
4.2 对感觉影像的知识辩护 |
4.2.1 命题性感觉的合理性 |
4.2.2 直接实在论的影像 |
4.2.3 感觉知识的判断和信念 |
4.2.4 对错觉的反驳 |
4.3 小结 |
第五章 影像的知识论辩护二:可能的回应及反驳 |
5.1 实在论间对感觉影像的争论 |
5.1.1 直接实在论的可能回应及问题 |
5.1.2 间接实在论的可能回应与问题 |
5.1.3 朴素实在论的辩护:以析取论之矛 |
5.2 还原论对感觉逻辑的批判 |
5.2.1 还原论的主张 |
5.2.2 整体论的反还原论辩护 |
5.3 他心知可能吗? |
5.3.1 他心问题的可能反驳 |
5.3.2 他心问题的不可知辩护 |
5.4 由感觉而起的形而上学论战 |
5.4.1 博物学自然主义及其心物关系 |
5.4.2 对等级秩序哲学观的批判 |
5.4.3 进化论、连续性和实用主义 |
5.5 科学确定性危机的影像解释 |
5.5.1 确定性的立场:从牛顿到维特根斯坦 |
5.5.2 视觉影像:基础性的私人知识 |
5.5.3 知识多样性反驳和答辩 |
5.5.4 影像知识论:对随机性的辩护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及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 |
(一)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1. 洪谦的欧洲求学之路 |
2. 回国后的工作历程 |
3.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哲学发展的现状 |
(二)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
1. 维也纳学派哲学 |
2. 石里克哲学 |
二、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
(一) 洪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
1. 逻辑经验主义的“拒斥形而上学” |
2. 洪谦关于形而上学的独特见解 |
(二) 哲学是意义澄清的活动 |
(三) 洪谦的统一科学理想 |
三、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价值 |
(一)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提升呼唤教育话语的创生 |
(二)话语的建构功用应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得到深化 |
(三)过程话语利于教育难题的消解并开创出新的课程世界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课程 |
(二)课程话语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语言意义”的研究 |
(一)国外“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
二、关于“话语”的研究 |
(一)国外“话语”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话语”研究概况 |
三、关于“课程话语”的研究 |
(一)国外“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
第三章 话语与课程世界 |
一、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面相”及“自觉”之路 |
(一)话语即行动——话语“沉溺”在课程的语言游戏中 |
(二)话语即修辞——话语被窄化为一种语法 |
(三)话语即工具——话语沦为无意义的课程表述结构 |
(四)话语即话语——话语在课程中的本体地位得以显现 |
二、话语之于课程要素的重要性 |
(一)话语与课程思维 |
(二)话语与课程理论 |
(三)话语与课程知识 |
(四)话语与课程意义 |
(五)话语与课程权力 |
(六)话语与课程理解 |
(七)话语与课程实施 |
(八)话语与课程研究 |
三、话语意义的课程来源 |
(一)课程主体 |
(二)课程问题 |
第四章 哲学与课程话语――课程话语理论基础考察 |
一、哲学之课程话语“先在性”身份 |
(一)“课程”概念本身是由哲学辨明及丰富的 |
(二)课程话语的“搭建”需借用哲学“脚手架” |
二、哲学之课程话语逻辑衍生“母体”身份 |
(一)话语逻辑 |
(二)哲学的言说逻辑 |
(三)哲学如何影响课程话语逻辑 |
三、哲学在课程话语中的谱系——以英美和欧陆哲学为视角 |
(一)英美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
(二)欧陆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
四、为什么是过程哲学 |
(一)过程哲学的应景性——从哲学研究的世情上看 |
(二)过程哲学体系 |
第五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意在改善的言说问题 |
一、意在改进实体哲学层面下课程表述问题 |
(一)表达逻辑问题:课程表达的主-谓模式(主客) |
(二)话语定位问题:简单定位谬误,语言的乌托邦 |
(三)表达程式化问题:囿于结构主义言说方式 |
二、意在改进解构性后现代下的课程表述问题 |
(一)失衡问题:思辨性课程话语体系式微 |
(二)范式问题:课程话语的范式之争 |
第六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建构思路 |
一、课程概念体系:建构过程哲学式的课程要素话语 |
(一)课程思维:“主体-超体”逻辑 |
(二)课程理论:有观点更要有体系 |
(三)课程知识:广狭义并重 |
(四)课程意义:要明确意义的语境 |
(五)课程权力:拓展权力的关系力量 |
(六)课程理解: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并存 |
(七)课程实施:自由与纪律相结合 |
(八)课程研究:基于经验,重视思辨 |
二、课程结构体系:运用过程哲学思维优化课程言说 |
(一)课程目标话语: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节奏 |
(二)课程内容话语:超越镜像知识 |
(三)课程实施话语:让生成话语焕发课堂活力 |
(四)课程评价话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
第七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同类比较——一种基于课程理解的考察 |
一、“课程话语”与“课程理解”的关系逻辑 |
(一)“课程话语”来自于“课程理解” |
(二)“课程话语”造就“课程理解” |
(三)两者通过意义不断地互相“重塑” |
二、“课程理解”概念解读 |
(一)“课程理解”的哲学原理 |
(二)“课程理解”的方式机制 |
(三)“课程理解”的取向 |
(四)“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
三、课程话语的比较——以几种主流的视角为例 |
(一)主智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二)经验本位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三)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四)人本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五)现象学派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六)后现代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结语 |
一、对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研究总结 |
二、对未来中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后期维特根斯坦与知识的社会性——论D.布鲁尔对维特根斯坦的知识社会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布鲁尔与维特根斯坦 |
二、《知识和社会意象》中的知识论思想 |
三、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对布鲁尔的影响 |
1.语言游戏 |
2.意义有限论 |
3.规则与规范 |
4.规则遵守与规训 |
5.数学的约定性 |
四、维特根斯坦的社会哲学价值 |
(9)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塞拉斯认识论思想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缘起 |
第一节 塞拉斯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经历 |
一、哲学与科学的新发展 |
二、塞拉斯的哲学经历 |
第二节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康德的认识论思想 |
二、现代分析哲学传统 |
三、美国实用主义的传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拒斥所予神话:对经验论基础主义的批判 |
第一节 对感觉材料理论的批判 |
一、所予论的嬗变 |
二、感觉材料理论的模糊性 |
三、感觉材料语言理论中的所予性 |
第二节 对表象化理论的批判 |
一、“是”与“看起来”之间的逻辑 |
二、“看起来”的非命题性质 |
第三节 对所予神话的治疗方案 |
一、理由的逻辑空间与知识的规范性描述 |
二、概念整体论 |
三、可误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在、认识与语言 |
第一节 常识与科学的认识论意义 |
一、外显影像与科学影像的区分 |
二、两种影像在认识中的地位 |
第二节 理论实体的认识论意义 |
一、理论的实在性 |
二、观察框架和理论框架在认识中的地位 |
第三节 认识与语言 |
一、对行为主义的修正 |
二、言语行为主义视角下的心理唯名主义 |
三、对休谟经验论的改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理与语用 |
第一节 塞拉斯的真理观 |
一、真理的语义维度 |
二、真理的图像维度 |
第二节 规范与真信念 |
一、信念、推理与规则 |
二、准规范功能主义 |
第三节 知识的辩护 |
一、非推理性的辩护 |
二、观察报告的辩护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哲学坐标 |
一、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特征 |
二、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价值 |
三、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理论困境 |
一、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张力 |
二、塞拉斯认识论思想困境的可能出路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从逻辑形式到神秘之域 ——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说与显示的形而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箴言与献诗 |
1 导论 |
1.1 引子 |
1.2 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目的意义 |
1.3 关于文本 |
1.4 研究综述 |
2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及此前的文本发展线索 |
2.1 《逻辑笔记》(1913年) |
2.2 《向摩尔口述的笔记》(1914年4月) |
2.3 《1914-1916年笔记》(《战时笔记》) |
2.4 冯·赖特编号体系中的手稿104号 |
2.5 《逻辑哲学论》阶段及其他 |
3 从逻辑形式到神秘之物:前期维特根斯坦深层哲学观念变迁 |
3.1 前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最初的理解与变化 |
3.2 从“不可说的”东西到“神秘的”东西:从逻辑形式的观点看 |
3.2.1 《逻辑笔记》与《向摩尔口述的笔记》中的不可说的东西 |
3.2.2 《战时笔记》与《逻辑哲学论》中的不可说的东西与神秘之物 |
3.3 从逻辑原子主义思想到关于神秘的东西的形而上学: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形而上学 |
3.3.1 《逻辑笔记》与《向摩尔口述的笔记》中的形而上学 |
3.3.2 《战时笔记》与《逻辑哲学论》中关于神秘之物的形而上学 |
4 促成前期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观念转变的主要因素之分析 |
4.1 前期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观念之转变:初步分析 |
4.2 前期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观念之转变:逻辑分析视角 |
4.3 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之逻辑分析方法的主要渊源略探 |
4.4 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其他理论来源之初步探究 |
4.5 相关性的附录与补遗 |
5 结语 |
附录一: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二: 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
一、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 |
二、摹状词理论的主体内容 |
三、亲知的知识与摹状的知识 |
四、斯特劳森等的批评与商榷 |
五、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意义 |
附录二之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1、维特根斯坦着作中文文本 |
2、外文参考文献 |
3、其他参考着作 |
4、国内期刊以及硕博士论文 |
致谢 |
四、维特根斯坦与逻辑经验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何谓“分析哲学的中国化”?——以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逻辑重建为例[J]. 陈晓平. 哲学分析, 2021(05)
- [2]维也纳学派的兴衰 ——其思想内核和社会建制的考察分析[D]. 黄佳越. 山西大学, 2021
- [3]意义分析与证实原则 ——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派哲学比较研究[D]. 吴文浩. 湖北大学, 2020
- [4]张申府的逻辑经验主义思想[D]. 尹贻旭.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D]. 关超. 山西大学, 2020(10)
- [6]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 孟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D]. 李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后期维特根斯坦与知识的社会性——论D.布鲁尔对维特根斯坦的知识社会学解读[J]. 孙明哲. 世界哲学, 2019(05)
- [9]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研究[D]. 徐德凯.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10]从逻辑形式到神秘之域 ——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说与显示的形而上学研究[D]. 张远林. 海南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