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钻饰三大流派(论文文献综述)
金鑫[1](2021)在《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研究》文中认为秦朝国祚短暂,然而这一时期的印章因上承战国、下启西汉,在中国印章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自元代前后印学发展以来,因出土秦印的数量并不多,对秦印的表述常出现在史书记载、印学论着、印谱序跋及印人们篆刻作品的边款中,并且文献表述的认知观念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在衍变。明清时期人们对秦印在认识观念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并且对于秦印风格的认识也存在一些误区。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出土秦印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术界对于秦印也有了科学的辨识标准,但是当代对秦印的认知与元明清以来的认知在观念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本文立足于历代对秦印的认知观念为视角,来探讨和厘清元、明、清以来对秦印的认知观念是如何生成与演进。自明、清以来,印人们对于秦印的认知较为模糊,大部分印人将部分战国古玺印称之为“秦印”,把秦印称之为“汉界格印”。在印人们所推崇的“印宗秦汉”“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的思想背景影响下,其所宗的“秦”是指哪一历史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印宗秦汉”具体指向是什么?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印宗秦汉”的观念是明清印人所提出的学习古印的理念之一,在当时由于对秦印认知模糊,他们所指的“秦”是包含有部分战国古玺在内的“秦印”,而真正的“秦印”又被当时的印人们归属到汉印中,所以造成了观念认知的差异。当代对秦印有了科学的辨识与具体的时代指向,但是以现在的时代所指去讨论明清时期的“印宗秦汉”思想,难免有强加于古人之嫌,故将此观念置身于历史语境中研究,从而论证了古人在具体时间指向和篆刻实践中是尊崇了“印宗古印”。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于时代语境视域下秦印的认知观念中存在的误读进行观念重构,并就印学史上有关“崇古观念”所产生的背景进行重新探讨。其一是在东汉造纸术普及以前,秦代人对印章的审美是建立在封泥之上的三维审美,而明清以来对于秦印的审美是建立在印章钤盖于纸上的二维审美。其二是许多集古类印谱都采用枣梨木板摹刻,而摹刻印刷失去了印章原本所呈现的剥蚀效果,难免会对秦印有一些误读。用两个不同时期的审美方式与认知观念对比研究,以印章实物钤盖的印蜕、压盖的封泥、印面展示的效果,将三者与集古类印谱中辑录的秦印展开不同时代审美差异的探讨。另外,本文从多个方面对秦印的认知观念展开余论及考察,对整体内容做一定的补充。如秦印、匋印、封泥之间的关系,传世秦印与出土秦印数量之少的原因,亦包括配饰印章、吉语印章、殉葬印章等。本文从观念上以不同的视角厘清了元、明、清及二十世纪以来有关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的缘由与演进过程。
杨国颖[2](2020)在《庐山博物馆藏《五百罗汉图》法器研究》文中提出现庐山博物馆有一组名为《五百罗汉图》的画卷。据《海虞画苑略》记载此组画作系清康熙年间嘉善人许从龙所绘,成画时凡200卷,供奉于庐山栖贤寺,然经时代变迁今仅有100余卷存世,但就其所遗存画卷而言仍保有颇多“历史秘密”可供发掘。本文以《五百罗汉图》中的法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出土文物、历史文献、佛教典籍、法器图像为分析基础并结合图像学、社会学及考古类型学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类、溯源,从而探寻其中隐含的象征寓意。同时列举此组画卷中代表性法器香炉、手炉、杖具、念珠、钵、拂尘、如意、莲花、戟、宝珠、金刚杵、金刚铃及塔十余种进行讨论,以此来证明《五百罗汉图》中所隐含的文化意涵。
王宇[3](2019)在《明清笺纸研究》文中认为笺纸是供书写与绘画的纸质艺术品,也是传统中国艺术文献的重要载体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笺纸,不仅能够满足作为书画载体的功能,还能够充当艺术文化传播的媒介,即笺纸、笺谱中所呈现的图像,既反映了文人阶层的书写礼仪和审美情趣,又兼具了画谱、金石图谱的作用。因此,笺纸本身不但是艺术文献的载体,亦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文献形式。晚明的制笺活动,继承了千百年以来潢纸中染色、砑光等技巧,并开创性地运用了饾版套印和拱花等印刷方法,最终以金陵《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宣告了笺纸图像时代的全面开启。这两部笺谱与同时代的其它墨谱、画谱和小说戏曲的插图相比,不仅尽情地展现了多彩的图像,还包括了浅浮雕式立体的花纹。大约在乾隆时期,出现了明清制笺史中的分界点,此后各地笺肆林立,而热衷于金石考据学问的清代文儒和城市自由职业书画家,纷纷投入到制笺活动中来,用笺纸以一化千的优势,广泛对外展示和交流艺术语言。逐渐北方京津地区以北京琉璃厂为中心,南方苏松地区以上海豫园为代表,出现了数百家南纸店与笺扇庄,此时笺肆、制笺主人、书画家、刻工和印工们,常常以笺肆为中心,不断笼络聚集、联谊造势,笺肆除了刻印各种画笺、代乞时人书画,甚至还设立画会、出版刊物,成为清末南、北画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本文旨在从明清笺纸这一看似寻常、微观的视角,去探究同时期艺术史中尚未被整合的文献材料,或可互为补征、以答阙疑。
彭熠璨[4](2019)在《摇滚乐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及其表达》文中认为本篇论文将以摇滚乐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及其表达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摇滚乐这一音乐体裁如何通过具体的女性摇滚音乐人的实践表达出女性主义思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女性在摇滚乐存在男性霸权的情况下,在摇滚乐的历史中受到忽视,而女性在创作摇滚乐的过程中受各流派女性主义理论的启发,用性别操演模糊其生理性别、展现女性身体特性的身体美学和歌词文本的文字挪用三种不同手段进行反抗,不仅挑衅了男性霸权,还证明了摇滚乐并不仅仅是男性的领域,女性的创造力也可以在此领域得到彰显。这样的行为同时也延展了摇滚乐这一音乐体裁,摇滚乐和女性主义思潮的耦合使摇滚乐具有了更加多维度的音乐形式以及内涵。
李琳[5](2017)在《20世纪20年代“国产电影运动”的文化景观》文中指出“国产电影运动”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实业救国”道路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等因素的影响,呈现日益萧条的局面。股票等交易场所成为新的投资渠道。面对实体工业的衰退、交易所的倒闭,《孤儿救祖记》票房大卖的商业刺激,资本家看到电影作为“新型交易所”的巨大市场潜力。随着电影资本涌入电影界,电影制片公司和影院的陆续建立,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体系也随之完善。这些电影公司的创办人、投资者的阶级出身和经济基础不尽相同,既有买办、小商人,又有力量薄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海外留学知识分子。他们在商业利益地驱动下,为谋求电影公司长久地发展,开始借助电影这一媒介讲述中国故事、民族精神,表达社会思想和文化理念。他们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和艺术性进行多元探索,各影片公司在市场竞争、文化交融的社会发展态势下形成自己独特的制片方针,并形成了群体创作的流派特点。本文结合20世纪20年代“国产电影运动”发生的背景、形成因素,通过对“国产电影运动”这一现象的产业与文化面貌进行梳理整合,阐释这一时期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探寻新旧文化之间的变化与创新。对这一时期的商业性和艺术性进行深入开掘,探讨其商业秩序和历史价值,描绘“国产电影运动”的文化景观。
孙皓[6](2017)在《春香传:从文学到电影》文中提出《春香传》作为盘索里类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在韩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与《沈清传》、《兴甫传》并称朝鲜民族古典文学的“三大传”,与《红楼梦》、《源氏物语》并称亚洲三大古典小说。《春香传》的故事素材源于民间传说,后来盘索里艺人“广大”将这些故事素材用盘索里的形式进行演唱,申在孝等有识之士将演唱的盘索里歌辞整理、记录下来,最后被坊间书商加工润色之后整理成了小说。几百年来,随着盘索里艺术的心口传承以及朝鲜王朝中、后期读者层的变化,《春香传》的内容一直被反复改写,先后诞生了汉文本、韩文本、手抄本、坊刻本等近143个不同版本,主人公春香也成为朝鲜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形象。上世纪三十年代起,随着《春香传》的小说文本被不断发掘、整理,这部庶民文学作品受到广大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春香传学”研究蓬勃开展起来。进入二十世纪后,《春香传》凭借其叙事上的开放性特征,先后被改编成为小说、诗歌、漫画、话剧、戏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并以此保持着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然而,面对解构主义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提出的消费时代“文学危机论”之论断,文学的发展能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值得我们深思。电影被誉为世界上的“第七艺术”。自从电影诞生的那天起,文学文本就注定成为电影剧本创作的主要来源,而那些优秀、脍炙人口的经典文学作品更是受到电影创作主体的垂青。文学故事用电影的方式以飨大众是文学作家们始料未及的事情,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不失为一种延续文学作品生命力的有效手段。纵观朝鲜半岛电影史,小说《春香传》被先后二十四次改编成电影,春香电影也见证着朝鲜半岛电影工业的兴衰起落。每当电影业出现重大的技术性变革或者陷入低谷需要重新崛起时,电影工作者首先想到的几乎都是小说《春香传》。可以说《春香传》默默开启着朝鲜半岛电影工业乃至电影史上的每个历史新纪元。本课题以电影改编观念为基本理论,以语言学、符号学、叙事学、接受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辅助理论,采取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艺术本体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图从整体上对朝鲜半岛电影史上的春香电影改编活动进行全面把握和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观照。考察由小说《春香传》改编而来的春香电影作品,探究“春香”这个女性形象在各个时代产生的变化,思考春香电影改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电影艺术对古典文学、特别是经典文学文本的现代化阐释带来的启示、价值与意义。本课题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在对春香电影改编研究史进行详细扫描之后,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第一章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此章对文本理论、改编的定义、方法、观念等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界定了“改编策略”、“改编方法”、“改编技巧”学界使用较为混乱的术语,最后对“改编”定义如下:改编是创作主体根据电影的创作规律,在对原着文本符号进行解码的基础上,使用视听符号进行重新编码的三度创作行为。第二章对《春香传》的小说文本进行了考察。此章以文学作品产生的内因与外因、影响与接受为横向线索,以民间传说到盘索里类小说的演进过程为纵向线索对小说《春香传》进行了作品的内部研究;同时以小说中涉及的朝鲜王朝身份制度、妓生制度、奴婢制度、御史制度等社会制度为切入点,对小说《春香传》进行了作品的外部研究。此章内容试图打破以往国内《春香传》研究中存在的单纯使用社会学分析方法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论范式、纠正一些错误的研究倾向,同时将韩国学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译介,旨在为国内的《春香传》研究提供有益参考。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按照电影草创期、默片期、有声期、复兴期、发展期和消费时代的时间断线,对朝鲜半岛电影业中的春香电影改编情况进行了考察。研究的重点内容放在有影像资料存世的1941年《半岛之春》、1961年《成春香》、2000年《春香传》、2010年《方子传》之上。其中,在第五章中对朝鲜电影史上的三次春香电影改编情况进行了论述,研究重点放在有影像资料存世的1980年《春香传》和1984年《爱、爱、我的爱》之上。此章的研究内容试图突破以往春香电影改编研究中将研究对象限定在韩国电影史的研究局限,进而将整个朝鲜半岛电影业中的春香电影改编情况补充完整。1922年,金小浪一派以连锁剧的形式拉开了春香电影的大幕。1923年,早川孤舟拍摄的《春香传》成为朝鲜半岛电影史上最早的使用民间资本拍摄的电影,也是朝鲜半岛的首部默片。1935年,李明雨拍摄的《春香传》宣告了朝鲜半岛首部有声片的诞生。李氏兄弟通过向日本学习摄影、录音技术,使用民间资本完成此部影片的拍摄,对依赖外国资本起家的朝鲜半岛电影业具有重要意义。《半岛之春》(1941)使用“片中片”的套嵌式结构,将《春香传》的拍摄情况与内部叙事相结合,为观众展现了日本殖民统治下朝鲜半岛电影业的困境与电影工作者的无奈。此片以爱情通俗剧的题材委婉地回避了殖民当局的检阅,是一部完成度极高的民族电影。《成春香》(1961)采用喜剧类型片的形式对《春香传》进行了多元化的改编,此片促进了新艺综合体的转换,加速构建了六十年代韩国电影产业结构和美学特征。春香的扮演者崔银姬将忍苦、未亡人的母亲形象成功带入到影片之中,唤起了当代女性观众的集体共鸣。尹龙奎导演的《春香传》(1980)是朝鲜电影史上第二部春香电影改编作品。这部彩色故事片将春香塑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阶级勤劳女性的典范形象。从整体看,本影片是严格遵循《电影艺术论》指导思想拍摄的严肃艺术作品,具有明显的人工斧凿之感。申相玉导演的《爱、爱、我的爱》(1984)是朝鲜电影史上的第三部春香电影,该片采取歌舞片的形式进行拍摄,表现出与以往春香电影大不相同的文艺面貌。林权泽导演的《春香传》(2000)“忠实”地对原着小说进行了全方位“还原”。通过“片中片”结构将朝鲜民族传统艺术盘索里的精髓融入到《春香传》之中,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试验,重新构建了韩国电影的美学体系。《方子传》(2010)以鲜明的后现代特点为观众演绎了一个古代服饰下现代人思维的《春香传》。影片中春香的欲望与现代女性追求的目标形成了有效互动,可以说此片是过往春香电影改编中叙事变化最为成功的一部,也为以后的春香电影改编提供了参考范式。最后,结论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本课题的研究局限在于以“互文性”理论为切入点,在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建立了联系,尚未使用戏仿(parody)理论对两种文本深层关系进行考察;改编观念中界定的相关术语未能在改编实践中检验其内涵;以“视听语言”为基本出发点,仅对有影像资料存世的春香电影进行了研究,对于其他以文献形式存世的春香电影也值得进行后续研究。改编观念的研究严重落后于改编实践的步伐,理论层面仍然不能形成分析电影改编作品的有效操作范式,此领域尚有待后续研究者对多部原着和改编后的作品进行分析,进一步丰富改编的相关理论内涵。视听媒体在未来肯定会长时间占据主流媒体的地位,因此电视剧、广播剧中的《春香传》改编作品也值得研究者进行后续研究。
贾莹[7](2013)在《重庆南坪中心城市商圈空间品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商圈作为城市繁荣形象的主要标志和世界性的城市发展现象,是商业文明和社会经济进步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大规模的城市商圈建设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空间问题。随着人们对城市空间品质的关注度和空间宜居性的要求越来越多,城市商圈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对其空间品质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我国商圈建设实践的特点,在城市规划科学发展要求下,充分吸收现有城市空间品质研究的经验与技术,提出影响城市商圈空间品质的要素构成,构建出针对于城市商圈空间品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以重庆南坪商圈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品质进行评价分析,并从中寻找商圈空间品质的提升和优化策略,为重庆这座山地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和城市空间品质的改善提供一种新思路。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与框架,系统的对国内外对于城市商圈、城市空间品质和城市空间品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城市商圈和城市空间品质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第3章):在前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商圈空间特征提出影响商圈空间品质的内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自然人口因素、经济社会因素、产业影响因素和基础设施因素;内部因素包括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两个层面,并在内部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商圈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9个一级指标要素和42个二级指标要素。为下文对南坪商圈的空间品质评价提供依据。第三部分(第4、5章):阐述了南坪商圈区域发展背景和空间格局演进过程,从空间使用人群的综合性需求出发,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以问卷的形式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对商圈空间品质进行综合性主观评价;然后再站在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对构成城市商圈空间品质影响因素的各个因子进行客观分析,作为对综合性主观评价结果的阐述和补充,最后综合以上评价分析总结出南坪商圈空间品质的问题所在。第四部分(第6、7章):国内外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案例研究和方法总结,针对上文对南坪商圈空间品质的问题总结提出提升和优化的策略。
刘潇女[8](2012)在《概念首饰及其市场推广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珠宝首饰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面临从“加工型”到“创意型”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国内概念首饰发展二十多年艺术成绩显着但一直与市场交集不多,二者之间需要相互交融,市场的风格化需求呼吁着概念首饰。概念首饰诞生于上世纪初,现代艺术各流派彻底颠覆以往所有艺术形式,概念首饰的出现开拓了人们的眼光,艺术性、原创性、实验性是概念首饰的三大特征,而从创作目的进行区分,概念首饰又包括表达艺术家情感、思想理念及人文感受,探索新材料的运用以及新制作工艺,追求新的形式美感与结构创新三大类。国外概念首饰发展不管是从艺术领域来看还是从市场来看都是前卫而有生命力的,新艺术理念层出不穷材料工艺推陈出新的同时,在市场上也得到了积极而健康的发展,包括工作室的成熟发展和艺术家与品牌的纷纷合作等等。我国概念首饰在市场的推广仍处起步阶段,独立工作室刚刚萌芽,企业成为概念首饰市场化的有力推手也在初步发展当中。而在首饰作品向市场进行推广时需要遵循一些商业规律,未来概念首饰独立设计师需要在尊重市场与保持自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最后笔者进行珠宝首饰设计的创作实践,希望传递一个理念:珠宝不一定那么高高在上,它美丽而亲切,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像糖果一样装点每个普通人的生活,让生活更加甜蜜。
高翔[9](2012)在《“觉木隆”职业藏戏及唱腔音乐研究 ——以西藏藏剧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觉木隆”职业藏戏,是西藏蓝面具藏戏中颇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也是以区域特性为其特征的民俗戏曲艺术。“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唱腔音乐高昂、明朗、刚劲而又婉转,其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朴实、真切而感人。它代表了西藏百姓的心声,是西藏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浓郁的乡土民俗艺术结合的产物。本文“‘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研究”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运用民族音乐学、民俗学、音乐民族志、民族地方志等研究方法,对“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份:一、西藏的历史文化及藏戏背景。这部份从西藏地理和社会发展,西藏独具特色的宗教,藏戏的形成发展及藏戏演出的主要习俗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形成与传承。这部份概述了“觉木隆”职业藏戏的戏艺历程,包括“觉木隆”民间职业藏戏的发展状况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发展状况,以及“觉木隆”职业藏戏班社名伶传记。还阐述了“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传承与发展,包括“觉木隆”职业藏戏培训组织与“觉木隆”职业藏戏的演艺戏场等;三、“觉木隆”职业藏戏表演综艺程式。这部分包括有“觉木隆”职业藏戏表艺概述,“觉木隆”职业藏戏角色类型与演表程式,“觉木隆”职业藏戏综艺舞美,“觉木隆”职业藏戏传统剧目内容要述;四、“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探析。这一章是论文主要论述的部分,它包括“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分析及乐队,“觉木隆”职业藏戏名伶传统戏段音乐探析,对各名家演唱的艺术风格、音乐形态及“觉木隆”职业藏戏与“觉木隆”民间业余藏戏演出形式作详细的论述;在学习“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的过程中,从民族音乐学、戏曲学的理论角度对其唱腔音乐的曲调类型作以探究,并提出我个人的观点:由藏戏大师米玛强村、扎西顿珠等首创的说唱风唱腔[谐玛当木朗达]、歌戏混合唱腔[谐玛朗达]以及悲调的[觉鲁朗达]等“觉木隆”职业藏戏的特有唱腔,不仅唱出了“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名家风范,同时也开辟出“觉木隆”职业藏戏的特色唱腔——藏戏“腔种”,成为“觉木隆”职业藏戏别于西藏民间业余藏戏的一种标志。五、“觉木隆”职业藏戏文化诠释,这部分包括“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娱乐功能,社会群体协和功能,审美取向功能以及诠释了“觉木隆”职业藏戏宗教思想和世俗观念。结语中阐述了“觉木隆”职业藏戏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民间职业戏班走向专业剧团;“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人文意义和文化艺术价值;“觉木隆”职业藏戏面临的生存危机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传承与保护。本文期望对“觉木隆”职业藏戏纵向的历史发展和横向的艺术形式予以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考证和研究,通过实证展示出“觉木隆”职业藏戏在当地民间生活中,作为民俗戏曲文化所包涵的民风民俗及其社会功能。
韩霄[10](2012)在《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研究》文中认为三国故事说唱文学,是指以三国时期的历史和人物为题材的说唱类文学作品。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史书《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戏一起成为三国题材演变史上并列的文化现象,共同构成了“三国文化”现象的奇迹。以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为研究对象,具有重大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一,三国故事说唱文学是三国故事传播的重要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发展过程以及演变规律,了解数百年来三国故事说唱文学背后大众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观,本身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扩大“三国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及深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二,三国故事说唱文学是雅俗研究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文学史上还是艺术史上,雅俗互动是贯穿其中的重要规律。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作为俗文学的重要内容,其中蕴含了雅俗互动的内在规律,它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文人和民间艺人在叙事艺术上的互相影响以及借鉴。其三,研究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及其发展规律对研究文体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不仅对中国历史小说影响巨大,而且对整个古代小说文体的演变都具有重大意义。其四,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对于繁荣现当代文艺有着重要影响,它所蕴含的艺术规律成为现当代影视文艺的重要法宝。学者研究三国故事说唱的个案研究成果较多,对三国故事源流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是学者较多关注的是说唱作品对小说《三国演义》的成书的影响,缺乏以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为本位的整体研究。本选题以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为考察对象,宏观把握并描述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流变,揭示其发展变迁的各个层面的艺术表现,从而揭示出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全面的存在形态,全面评价三国故事说唱文学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肯定其在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以及影响。对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研究采取整体研究与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整体把握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发展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几部代表性说唱文学作品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研究注重联系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史书、小说的联系,同时也注重它们之间的比较。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追溯宋前三国故事的流变,主要考察南北朝三国故事的民间视角和文人视角;考察唐代三国故事在市井的流传以及唐释经注中三国故事的民间审美情趣;考察唐笔记小说三国故事与雅文学的审美重合和审美差异。第二章研究宋元三国故事说唱文学。重点考察《三国志平话》的民间叙事艺术;考察《三国志平话》的历史叙事与民间叙事;考察《三国志平话》世俗化的审美追求。同时也注意到说唱和雅文学诗文的联系与区别,考察“说三分”与雅文学在审美上存在的重合与差异。第三章研究明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本章重点考察《花关索传》的艺术成就以及重大影响。第一,考察《花关索传》的民间叙事策略;第二,分析《花关索传》“历史、英雄传奇、神魔”三位一体的结构艺术及其对小说文体的影响;第三,解析儒学视野下的花关索形象;第四,探索《花关索传》和小说《三国演义》之深层互动关系。考察《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的民间性和文人性。本章同时注重明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雅文学诗文以及同题材小说之审美重合。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研究清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第四章重点考察《三国志玉玺传》的艺术成就以及影响。第一,研究其三层包孕之立体结构艺术,《三国志玉玺传》的整体结构规模宏大严谨,采取主线和隐线相结合的结构形式,显示出弹词艺人构思的巧妙和独具匠心。第二,考察其世俗化叙事艺术,表现在对英雄家庭的关注和对世俗生活的描绘,这是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史上的一个新变。第三,对众多乱世女性群像进行读,这些女子身处乱世,命运悲凄:受一夫多妻的制度之苦;遭受贞节观之苦;遭受乱世战争之苦、与丈夫分离的相思之苦、甚至命如草菅等等。第三,《三国志玉玺传》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三国志玉玺传》与《红楼梦》在叙事结构上、悲剧意蕴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三国志玉玺传》的“玉玺”叙事结构艺术与《红楼梦》的“通灵宝玉”叙事结构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玉玺”与“通灵宝玉”的悲剧意蕴统领了对众女子的悲剧命运,共同关注了众多不幸女性的心灵世界。从二者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以及曹雪芹的创作时代背景看来,《三国志玉玺传》可能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车王府藏曲本《三国志》,考察鼓词《三国志》的版本系统、考察唱本所形成的可视化叙事艺术。同时兼顾清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雅文学诗歌以及小说的审美重合。第五章主要考察清代以来扬州评话、苏州评话《三国》和北方评话《三国》的发展演变。考察扬州评话康派《三国》的发展以及表演特色,康派《三国》话本的叙事艺术。考察张派《三国》的渊源与发展,张派《三国》话本的叙事艺术。比较南方评话《三国》和北方评书《三国》的风格差异。第六章主要探讨明清以来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和《三国演义》的关系。一方而关注《三国演义》对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影响,小说对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创作数量的影响;小说内容结构对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影响;小说人物形象对三国说故事唱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对《三国演义》之传播有着积极意义,当然也有传播的局限性。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三国演义》在叙事上存在差异,即情节的精雕细琢与轮廓化勾勒之差异;人物形象的多样性与类型化之差异;人物心理刻画的直白性与隐蔽性之差异。第七章主要考察三国故事说唱文学艺术成就及其影响,重点考察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艺术成就,即“定中有变”的叙事策略;人物形象之多维塑造艺术;诙谐幽默之审美风格。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对当代大众文艺有重要影响,如对影视三国的影响,如对三国历史的重新阐释;英雄--美人模式;诙谐媚俗之成分等几个方面的影响。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充满民间叙事的特征,如热闹有趣的故事情节、诙谐幽默的风格、异常简明的道德风格,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文人叙述的成果,从而获得自身的飞速发展,具有在文学史艺术史上占据一席之位的艺术价值。
二、现代钻饰三大流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钻饰三大流派(论文提纲范文)
(1)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概念阐释 |
一、研究现状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集古印谱版本与馆藏秦印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元代、明代秦印认知观念流变 |
第一节 秦印认知观念产生的背景 |
一、元代以前秦印名称与概念表述 |
二、集古活动与集古印谱的刊行 |
三、 “印宗秦汉”观念的产生 |
第二节 元代、明代对秦印的认知与表述 |
一、印谱序跋中有关秦印的记述 |
二、印学论着中的秦印审美观念 |
三、万历年间集古印谱的兴盛与秦印审美观念 |
四、印人篆刻创作中的秦印审美观念 |
第三节 元代、明代集古印谱选辑秦印的认知观念与流变 |
一、集古印谱中秦印选辑与编次方式 |
二、印谱钤盖与木板摹刻的传播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秦印认知观念流变 |
第一节 清代初期秦印的认知观念与背景 |
一、集古印章与观念表述 |
二、清代“印宗秦汉”观念与流派印人的审美取向 |
第二节 清代对秦印的认知观念 |
一、印论中的秦印认知观念 |
二、印谱序跋中的秦印审美观念 |
三、篆刻作品中的秦印审美观念 |
第三节 秦印的界定方式与认知观念转变 |
一、印论中对古玺印认知的突破与多元审美取向 |
二、陈介祺等人对秦印的界定方式与认知观念 |
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以来秦印认知观念流变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以来秦印认知观念产生的背景 |
一、出土秦印与认知观念的改变 |
二、二十世纪以来学者的科学解读 |
第二节 对秦印的认知观念与表述 |
一、印学通识的教科书表述 |
二、印学着述中的解读方式 |
三、出土秦印对印谱辑录秦印固有观念的冲击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以来对秦印的认知方式 |
一、战国—秦—汉初印章风格流变问题的探讨 |
二、秦印风格与制作工艺探讨 |
三、秦印界定与“田”“日”字界格使用的上下年限探讨 |
第四节 秦印的审美观念与转变 |
一、秦印在不同时代的审美 |
二、钤盖印蜕与压盖封的审美差异 |
三、秦印媒介之间的交叉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元明清以来秦印认知观念中的误读与重构 |
第一节 元明清“印宗秦汉”观念的误读与重塑 |
一、秦代工匠的造型观念 |
二、“印宗秦汉”观念的重构 |
三、元明清以来秦印风格的篆刻创作 |
第二节 认知观念中的承袭方式与误读 |
一、集古印谱与传播的方式 |
二、木版摹刻印刷的审美局限 |
三、印蜕与封泥的审美差异 |
第三节 元明清以来秦印数量较少的主要因素 |
一、秦代的金属管制及旧印回收 |
二、少量的出土官印与大量的封泥职官印 |
三、秦人的配饰印章和冥器印章 |
第四节 秦印认知观念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秦印印文思想渊源与历史传承 |
二、当代对秦印认知观念的表现 |
三、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庐山博物馆藏《五百罗汉图》法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价值和方法 |
四、研究对象释义与研究范围界定 |
第二章 许从龙《五百罗汉图》法器的分类及论述 |
一、分类方法 |
二、法器论述 |
(一)庄严器具类 |
1.香炉 |
2.手炉 |
(二)生活器具类 |
1.杖具 |
2.念珠 |
3.钵 |
4.拂尘 |
5.如意 |
(三)自然类 |
1.莲花 |
(四)密宗法器类 |
1.戟 |
2.如意宝珠 |
3.金刚杵 |
4.金刚玲 |
5.佛塔 |
第三章 《五百罗汉图》法器的文化意涵 |
一、《五百罗汉图》法器的文化渊源 |
(一)汉传法器的文化渊源:以杖具为例 |
(二)密宗法器的文化渊源:以佛塔为例 |
二、《五百罗汉图》法器隐含的文化意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明清笺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清笺纸图像的文献叙事结构 |
二、明清笺纸的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三、明清笺纸的研究价值及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明清制笺史发展概略 |
第一节 明代砑光笺的转变 |
一、宋元砑光笺至晚明的转变 |
二、传自宣德宫笺的松江谈笺 |
第二节 晚明江南制笺业的繁荣 |
一、苏笺与吴门张氏 |
二、金陵萝轩变古与十竹斋穷工极变 |
第三节 清代笺纸的适时性与多样化 |
一、李渔的芥子园名笺 |
二、清宗室怡亲王府制角花笺 |
三、嘉兴“山静居图皆金阁造”笺纸 |
第四节 清末南、北两大制笺中心的形成 |
一、京津地区的南纸店 |
二、苏松地区的笺扇庄 |
三、其它地区的制笺业发展 |
第二章 明清制笺主体及笺纸的谱系 |
第一节 制笺主人及其制笺室名、堂号 |
一、制笺主人的创作意图 |
二、笺纸的行市和价格 |
三、明清制笺的室名、堂号 |
第二节 笺纸的类目及其图像系统 |
一、制笺的选题与分类 |
二、制笺选题的图像来源 |
三、屠隆《笺纸铭》与方于鲁《方氏墨谱》 |
第三节 画稿、刻印技艺对笺纸图像的表达 |
一、画稿优劣决定了笺纸的品第高下 |
二、刻印的巧拙关系着制笺的成败 |
第四节 传教士与明末丘比特之笺 |
一、西方图像的传播与融入 |
二、笺纸传播天主图像的契机 |
第五节 文人士大夫私家制笺的流行 |
一、文士私家笺纸别于笺肆 |
二、闺阁、女史、侍婢制笺 |
第三章 明清文士用笺的审美趣味 |
第一节 明清文士书仪注重用笺 |
一、明代拜帖盛行副启为要 |
二、明末徽州人创制的题头画 |
三、文人用笺的审美要求 |
第二节 金石博古笺的赏玩与考据 |
一、朴学影响下的清代金石考据学 |
二、名物训诂、博而好古的金石派制笺 |
三、清代金石博古笺题材的多样性 |
四、金石博古笺与金石学研究 |
第三节 从笺纸风尚看明清文士的经世思想 |
一、晚明笺纸图像中呈现的“道德经世” |
二、清代“经世致用”思想下制笺的发展 |
第四节 明清名人用笺与尺牍、手札的鉴定 |
一、笺纸的翻版与仿造 |
二、笺纸的署年与纪年 |
三、笺纸与名人尺牍、手札的鉴定 |
第四章 明清画笺与绘画艺术 |
第一节 明清画笺与笺谱、画谱 |
一、画谱出类者可以入笺 |
二、辑笺成谱亦可视作画谱 |
第二节 苏杭嘉地区“诗画笺”的兴起 |
一、源于笺谱画诗的诗画笺 |
二、诗画谱对诗画笺的影响 |
三、画笺比画谱更加广为流传 |
第三节 技艺相交的拱花与?画 |
第四节 画笺促进文人画的传播与发展 |
一、制笺主人临写的名家笔意 |
二、从历代画作中寻找制笺选题 |
三、嘱托当世名家为制笺画稿 |
第五章 制笺中心与南、北方画坛 |
第一节 清末京津地区南纸店与京津画派 |
一、秉承传统、兼通海西的京津南纸店 |
二、北方南纸店与京津画派的发展 |
第二节 清末苏松地区的笺扇庄与海上画派 |
一、开埠后商业文化中的笺扇庄 |
二、南方笺扇庄与海上画派的崛起 |
第三节 南纸店、笺扇庄与早期美术社团 |
一、以笺肆为中心的书画家群体 |
二、由笺肆向现代商业画会的转变 |
结语 |
附表:明清(民国)时期制笺之室名、堂号一览表及图录刊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摇滚乐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及其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论题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述 |
第一节 摇滚乐的定义 |
第二节 摇滚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美国社会的变化 |
二、“黑”“白”音乐传统的交汇 |
三、青少年受众群的形成 |
第三节 摇滚乐的社会学意义 |
一、摇滚乐与音乐产业 |
二、摇滚乐的原真性和流行乐 |
三、摇滚乐与政治 |
第四节 摇滚乐中的性别论题 |
第五节 摇滚乐的音乐特征 |
一、音色 |
二、人声 |
第六节 女性主义理论及流派 |
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
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
三、激进女性主义 |
四、后现代女性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摇滚乐中的女性音乐场景 |
第一节 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 |
一、歌词文本 |
二、音乐处理 |
三、视觉表达 |
第二节 暴女运动:比基尼杀戮(Bikini Kill) |
一、歌词文本 |
二、音乐处理 |
三、视觉表达 |
第三节 椎名林檎(Sheena Ringo) |
一、歌词文本 |
二、音乐处理 |
三、视觉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摇滚乐中的女性反抗策略 |
第一节 女性摇滚中的性别操演 |
第二节 女性摇滚的身体美学 |
一、视觉 |
二、行为 |
三、兴趣 |
第三节 女性摇滚的文字挪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20世纪20年代“国产电影运动”的文化景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国产电影运动”的性质界定 |
二 史料研究基础与历史价值 |
三 研究方法与行文构思 |
第一章 单向传输:“国产电影运动”生成语境 |
第一节 滑稽短片向故事长片的过渡 |
一 隐射现实的国产电影短片探索 |
二 以市民生活为蓝本的长故事片试制 |
第二节 《孤儿救祖记》的成功范式 |
第二章 方兴未艾:“国产电影运动”产业与文化 |
第一节 制片机构的勃兴 |
第二节 发行放映业蓬勃发展 |
第三节 现代商业文化建构 |
第三章 兼收并蓄:“国产电影运动”群落创作特色 |
第一节 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伦理改良 |
一 “明星”的市民情愫 |
二 “民新”的自由婚恋意念 |
第二节 新派知识分子的银幕理想 |
一 “长城派”:激进的社会现实批评 |
二 “神州派”:含蓄的写实性再现 |
三 其他新派知识分子 |
第三节 两种极端话语共处 |
一 上海影戏公司的西方浪漫诗情 |
二 “天一”的传统劝善意识 |
三 “大中国”的“戏装”传意 |
四 “大中华百合”对国民性的颠覆和恪守 |
第四章 共荣共存:“国产电影运动”文化内涵 |
第一节 中西文化碰撞融合 |
第二节 现代与传统对峙交融 |
第三节 改良与守旧对立共存 |
结语 |
附录:1923-1926年国产故事片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6)春香传:从文学到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一节 文本理论 |
一、互文性 |
二、功能理论与行动元模式 |
第二节 改编观念 |
一、改编的定义与合法性 |
二、改编观念的流变 |
三、改编方法考略 |
第二章 《春香传》的创作背景与作品世界 |
第一节 故事素材与盘索里传唱 |
一、故事素材来源 |
二、盘索里艺术概观 |
三、盘索里的表演形式与盘索里辞说 |
第二节 小说形式的形成 |
一、《春香传》之于盘索里类小说 |
二、《春香传》的异本世界 |
三、完版八十四张本的个性 |
四、中国古典文学之于《春香传》 |
第三节 《春香传》与朝鲜王朝的社会制度 |
一、身份制度 |
二、妓生制度 |
三、奴婢制度 |
四、御史制度 |
第三章 草创期、有声期中的《春香传》改编 |
第一节 默片时代的《春香传》改编 |
一、活动写真的传入与连锁剧的盛行 |
二、首部默片的诞生 |
第二节 有声片时代的《春香传》改编 |
一、基于本土拍摄技术的首部有声片 |
二、被夺去的土地能否逢春? |
第四章 复兴期、发展期中的《春香传》改编 |
第一节 《春香传》召唤韩国电影的复兴 |
一、战后电影业复兴与李圭焕版《春香传》 |
二、新艺综合体的出现与申Film产业化的形成 |
第二节 基于类型电影的多元化改编 |
一、六十年代初的春香大战 |
二、《成春香》:原着精神的喜剧化改编 |
三、改编方法分析 |
四、音乐、镜语分析 |
五、《成春香》中的春香形象 |
第五章 朝鲜电影中的《春香传》改编 |
第一节 朝鲜电影业概况与首部春香电影 |
一、朝鲜电影业概况 |
二、朝鲜首部春香电影 |
第二节 朝鲜电影美学体系指导下的春香电影 |
一、朝鲜电影的美学体系 |
二、基于《电影艺术论》的改编实践 |
第三节 申相玉在朝鲜的《春香传》改编 |
一、打破禁忌、消解隔阂 |
二、歌舞片形式的新突破 |
三、改编方法分析 |
四、音乐、镜语分析 |
第六章 消费文化时代的《春香传》改编 |
第一节 植根盘索里艺术的忠实性改编 |
一、依托盘索里形式对小说灵魂的完美呈现 |
二、商业与艺术对峙中的双重性 |
三、“性”作为艺术表现手段 |
四、音乐、镜语分析 |
第二节 陌生化效果强烈的颠覆性改编 |
一、通过主、配角逆转进行的叙事突围 |
二、追寻主题的现代式表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重庆南坪中心城市商圈空间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城市空间关注度的提升 |
1.1.2 城市商圈大规模建设时代的来临 |
1.1.3 我国城市商圈建设所存在的现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城市商圈空间品质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商圈 |
2.1.2 城市空间品质 |
2.2 城市商圈理论研究概述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研究小结 |
2.3 城市空间品质理论研究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3.3 研究小结 |
2.4 城市空间品质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研究 |
2.4.1 城市空间品质评价方法理论研究 |
2.4.2 城市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4.3 研究小结 |
3. 城市商圈空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
3.1 城市商圈空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目标和原则 |
3.1.1 构建目标 |
3.1.2 构建原则 |
3.2 城市商圈空间品质影响要素分析 |
3.2.1 外部影响因素 |
3.2.2 内部影响因素 |
3.3 城市商圈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指标体系构建 |
3.3.2 城市商圈空间品质评价思路和方法选取 |
3.3.3 评价方法的运用策略和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4. 南坪商圈区域发展背景与空间格局演进 |
4.1 宏观层面—重庆多商圈城市格局研究 |
4.1.1 重庆多商圈格局的形成机制 |
4.1.2 重庆五大商圈形成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特点 |
4.1.3 多商圈建设在重庆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
4.1.4 研究小结 |
4.2 中观层面—南坪商圈区位环境研究 |
4.2.1 南岸区区位 |
4.2.2 南岸区经济产业概况 |
4.2.3 南岸区人口与居民生活概况 |
4.2.4 南岸区发展优势 |
4.2.5 研究小结 |
4.3 微观层面—南坪商圈发展模式和空间格局演进 |
4.3.1 南坪商圈的发展模式 |
4.3.2 南坪商圈空间形态格局演化过程 |
4.3.3 南坪商圈经济产业概况 |
4.3.4 研究小结 |
5.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评价研究 |
5.1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评价路径和方法 |
5.2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综合性评价 |
5.2.1 空间评价人群选取 |
5.2.2 多级模糊评价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
5.2.3 指标权重计算 |
5.2.4 综合性评价 |
5.3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单因子评价研究 |
5.3.1 用地功能布局 |
5.3.2 空间交通系统 |
5.3.3 硬质空间要素 |
5.3.4 软质环境要素 |
5.3.5 空间基础设施 |
5.3.6 地下空间开发 |
5.3.7 空间维护水平 |
5.3.8 商业业态管理 |
5.3.9 空间文化内涵 |
5.4 本章小结 |
5.4.1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优势总结 |
5.4.2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问题总结 |
6.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提升和优化策略 |
6.1 核心问题与原则 |
6.1.1 核心问题 |
6.1.2 提升原则 |
6.2 提升和优化策略 |
6.2.1 优化功能分区和布局 |
6.2.2 构建畅通的绿色交通体系 |
6.2.3 打造和谐的商圈风貌 |
6.2.4 提供丰富的空间服务设施 |
6.2.5 完善一体化的地上地下空间 |
6.2.6 制定科学的空间管理手段 |
6.2.7 统筹多元化的商圈业态布局 |
6.2.8 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商圈 |
7. 结语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存在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南坪商圈问卷调查 |
C.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
D. 南坪商圈商业业态调研信息汇总 |
(8)概念首饰及其市场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首饰的前世今生 |
2.1 概念首饰源起 |
2.2 概念首饰的定义和范围 |
2.3 概念首饰在市场的发展起源 |
2.4 概念首饰作品在市场的经营模式 |
第3章 概念首饰设计特征及类型分析 |
3.1 概念首饰的设计特征 |
3.2 概念首饰类型分析 |
第4章 国内概念首饰的发展状况 |
4.1 概念首饰的创作主力军——学院派 |
4.2 概念首饰市场的弄潮者——工作室 |
4.3 概念首饰市场化的推手——企业 |
第5章 概念首饰在市场推广运用的商业规律及实践 |
5.1 市场推广需遵循的规律 |
5.2 笔者的设计实践介绍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觉木隆”职业藏戏及唱腔音乐研究 ——以西藏藏剧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西藏的历史文化及藏戏背景 |
第一节 西藏地理及社会发展 |
一、西藏的地理环境 |
二、西藏的社会发展 |
第二节 西藏独具特色的宗教 |
一、西藏苯教 |
二、佛教 |
三、佛苯共存 |
第三节 藏戏的形成、发展及习俗 |
一、藏戏系统 |
二、藏戏形成的因素 |
三、藏戏的形成与发展 |
四、藏戏演出的主要习俗 |
注释 |
第二章 “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形成与传承 |
第一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戏艺历程 |
一、“觉木隆”民间职业藏戏发展状况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发展状况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班社名伶传记 |
第二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传承与发展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培训组织 |
二、中国戏剧家协会西藏分会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演艺戏场 |
四、西藏藏戏文物古迹与“觉木隆”职业藏戏谚语、歌谣 |
注释 |
第三章 “觉木隆”职业藏戏表演综艺程式 |
第一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表艺概述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的艺表范式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写意风与写实风表作 |
三、藏族民间歌舞与职业藏戏的融合 |
四、“觉木隆”职业藏戏的抒情性 |
五、“觉木隆”职业藏戏表演的灵活性 |
第二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角色类型与演表程式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角色沿革与类型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身段与作打 |
第三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综艺舞美 |
一、藏戏舞美沿革及“觉木隆”职业藏戏舞美简述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面具类型及化妆造型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戏装行头 |
四、“觉木隆”职业藏戏道具及布景灯光 |
第四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传统剧目内容要述 |
一、西藏传统藏戏的剧目构成形式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代表剧目要述 |
注释 |
第四章 “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探析 |
第一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分析及乐队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唱腔音乐综艺阐释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各类唱腔结构功用分析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乐队简述 |
第二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名伶传统戏段音乐探析 |
一、班典旺久的[达仁朗达]分析(见下文藏剧团《朗萨雯蚌》剧中唱段分析) |
二、阿旺顿珠的[达珍朗达]分析 |
三、次仁拉姆的[谐玛朗达]分析 |
四、班典旺久的[谐玛当木朗达]分析 |
五、梅朵的[觉鲁朗达]分析 |
六、阿玛西洛的[达珍朗达]分析 |
第三节 民间业余“觉木隆”藏戏剧目与“觉木隆”职业藏戏剧目比较分析 |
一、民间业余“觉木隆”藏戏与“觉木隆”职业藏戏《朗萨雯蚌》—剧各场次表演的剧情内容比较分析 |
二、民间业余“觉木隆”藏戏与“觉木隆”职业藏戏《朗萨雯蚌》—剧演出场地与场次的比较分析 |
三、民间业余“觉木隆”藏戏与“觉木隆”职业藏戏《朗萨雯蚌》—剧舞美、服装、化妆等的比较分析 |
四、民间业余“觉木隆”藏戏与“觉木隆”职业藏戏《朗萨雯蚌》—剧音乐的比较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觉木隆”职业藏戏文化诠释 |
第一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文化涵义诠释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娱乐功能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群体协和功能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审美取向功能 |
第二节 “觉木隆”职业藏戏宗教及世俗涵义诠释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的宗教性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世俗性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统一 |
注释 |
结语 “觉木隆”职业藏戏发展的现状及其传承保护 |
一、“觉木隆”职业藏戏由封闭走向开放展开横向的艺术交流 |
二、“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人文意义和价值 |
三、“觉木隆”职业藏戏面临的生存危机 |
四、“觉木隆”职业藏戏的传承与保护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10)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发展、分类以及研究构思 |
第一章 宋前三国故事的流变 |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三国故事的发展 |
一、史书系统三国故事的民间视角 |
二、志人笔记三国故事的文人视角 |
第二节 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 |
一、隋朝《三国》水饰考 |
二、唐三国故事考 |
第三节 唐三国故事与雅文学的审美重合与差异 |
一、民间视角与史家视角的审美重合与差异 |
二、大众情怀与个人情怀的审美差异 |
第二章 宋元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宋元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繁荣 |
一、两宋“三国”讲史的繁荣 |
二、元“三国”讲史的繁荣 |
第二节 《三国志平话》的民间叙事艺术 |
一、《三国志平话》的民间虚构艺术 |
二、《三国志平话》的历史叙事与道德叙事 |
三、《三国志平话》世俗化的审美追求 |
第三节 宋元“说三分”与雅文学的审美重合与差异 |
一、宋元“说三分”与雅文学史家视角的重合 |
二、宋元“说三分”与雅文学道德视角的重合 |
三、宋元“说三分”与雅文学集体视角与个人视角的审美差异 |
第三章 明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研究 |
第一节 《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传》研究 |
一、《花关索传》的民间叙事策略 |
二、“历史、英雄传奇、神魔”三位一体的结构艺术及其对小说文体的影响 |
三、儒学视野下的花关索形象 |
四、《花关索传》与小说《三国演义》之深层互动 |
第二节 明代说书《三国》研究 |
一、明代说书之盛况及明代之说《三国》 |
二、关于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中说《三国》考 |
第三节 《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说唱三国研究 |
一、《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说唱三国的民间性 |
二、《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说唱三国的文人性 |
第四节 明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诗文、小说之审美重合 |
一、明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诗文的审美重合 |
二、明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文人小说之审美重合 |
第四章 清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研究(上) |
第一节 清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概述 |
一、清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分类和常见曲目 |
二、清代民间短篇三国故事说唱文学 |
三、清代文人三国故事说唱文学 |
第二节 弹词《三国志玉玺传》研究 |
一、三层包孕之立体结构艺术 |
二、《三国志玉玺传》世俗化叙事艺术 |
三、乱世女性群像解析 |
四、《三国志玉玺传》对《红楼梦》创作之影响 |
第三节 车王府藏曲本《三国志》研究 |
一、长篇鼓词《三国志》的版本系统以及来源 |
二、车王府藏曲本《三国志》之可视化叙事艺术 |
第四节 清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诗文、小说的审美重合 |
一、清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诗文的审美重合 |
二、清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文人小说之审美重合 |
第五章 清代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研究(下) |
第一节 清代评话《三国》之发展演变 |
一、扬州评话《三国》之发展演变 |
二、苏州评话《三国》之发展演变 |
三、北方评书《三国》之发展演变 |
第二节 康派《三国》叙事艺术研究 |
一、康派《三国》的发展演变 |
二、康派《三国》话本的叙事艺术 |
第三节 张派《三国》叙事艺术研究 |
一、黄派—张派《三国》的渊源与发展 |
二、张派《三国》话本的叙事艺术 |
第四节 北方评书《三国》和南方评话《三国》之风格比较 |
一、整体大局化和局部细节化的差异 |
二、情节的拘束严谨与天马行空的差异 |
三、噱头的含蓄化与明显化之差异 |
第六章 明清以来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三国演义》关系之探讨 |
第一节 《三国演义》对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影响 |
一、《三国演义》对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创作数量的影响 |
二、小说内容结构对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影响 |
三、《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对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对《三国演义》传播的影响 |
一、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对《三国演义》传播的积极意义 |
二、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对《三国演义》传播的局限性 |
第三节 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三国演义》的叙事差异 |
一、情节的轮廓化勾勒与精雕细琢之差异 |
二、人物形象的类型化与多样性之差异 |
三、人物心理刻画的直白性与隐蔽性之差异 |
第七章 三国故事说唱文学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
第一节 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的艺术成就 |
一、“定中有变”的叙事策略 |
二、人物形象之多维塑造艺术 |
三、诙谐幽默之审美风格 |
第二节 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对当代大众文艺的影响 |
一、对三国历史的重新阐释 |
二、英雄----美人模式 |
三、诙谐媚俗的成分 |
结语:三国故事说唱文学在文学史艺术史上的地位及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与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相关的几个问题 |
一、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同题材戏曲的关系 |
二、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文人的关系 |
三、三国故事说唱文学与出版业之关系 |
附录二:三国故事说唱文学总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现代钻饰三大流派(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研究[D]. 金鑫.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
- [2]庐山博物馆藏《五百罗汉图》法器研究[D]. 杨国颖.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3]明清笺纸研究[D]. 王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4]摇滚乐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及其表达[D]. 彭熠璨. 上海音乐学院, 2019(02)
- [5]20世纪20年代“国产电影运动”的文化景观[D]. 李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3)
- [6]春香传:从文学到电影[D]. 孙皓. 吉林大学, 2017(12)
- [7]重庆南坪中心城市商圈空间品质研究[D]. 贾莹. 重庆大学, 2013(03)
- [8]概念首饰及其市场推广应用研究[D]. 刘潇女. 北京服装学院, 2012(06)
- [9]“觉木隆”职业藏戏及唱腔音乐研究 ——以西藏藏剧团为例[D]. 高翔.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10]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研究[D]. 韩霄. 扬州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