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杏封造林技术

浅谈杏封造林技术

一、山杏封山育林技术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孙雪[1](2020)在《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质量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可持续发展和近自然抚育等理论为基础,根据由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周洁敏所提出,由内蒙古林业监测规划院森林资源调查中心,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过多次检验和修正的森林资源质量指数评价法,根据1996年至2018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乌奴耳林业局为例从各地类面积变化、蓄积量变化、林分起源变化、林分林种结构变化、有林地郁闭度等级结构变化等方面,依据森林的质量生物学指标和生态学指标,对乌奴耳林业局的森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分析近年来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资源质量变化情况。同时,针对乌奴耳林业局4种不同典型林分,通过典型样地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从树种重要值、平均胸径及平均树高、林分蓄积、密度、针阔比例、林木个体水平分布格局、林分竞争、林分多样性等指标因子进行分析,旨在为乌奴耳林业局森林的近自然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资源质量较好,森林面积172591.3hm2,森林覆盖率达到76.67%,林业建设和森林保护初见成效。以白桦、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森林最多,两树种间面积比为6:4,结构合理。森林生态功能正常发挥,具有完整结构或较完整结构的森林面积占99.81%,处于健康状况的森林面积占96.96%,森林受灾面积仅占0.04%,处于Ⅰ级,森林资源生物学、生态学指标评价较高。(2)落叶松在群落演替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大小比数顺序是演替初期<演替中期<演替顶级,进入过熟林阶段时,大小比数变小。在演替初期向演替中期过渡时,混交度增加,演替中期到演替顶级有所下降,过熟林阶段大幅提升。(3)林分中的兴安落叶松一直处于优势竞争状态,天然兴安落叶松纯林具有可改造的空间,天然兴安落叶松中龄林和过熟林的针阔比例都较为均衡。灌木与郁闭度关系密切,郁闭度越大,灌木越少;草本则是在林分密度的影响下,密度越高、生长越好。从而提出乌奴耳森林质量可以通过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境,清除劣质林木,缩短林木培育期。调整混交林比例,定向培育森林,着重本地树种的种植和培育,来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

薛珍[2](2017)在《“山”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本文以“山”为分析对象,对“山”的语义特征进行了梳理分类,归纳了“山”参构词的语义修辞化产生,并以语义分析为基础,研究了“山”神圣、永恒、道德、爱情、隐逸、阻隔、落后的象征义,并从山岳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三个方面分析了“山”的文化内涵。最后,结合泰国汉语教学现状,从汉字和文化两个角度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山”的教学策略。

侯淑艳[3](2013)在《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结构特征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北京市“十五”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对各区县人工林地块进行随机抽样与典型样地调查,以森林生态学、统计分析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可获取的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对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进行评价,并提出低效人工林的概念。通过正态等距划分法确定指标评判标准,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低效的等级隶属度。对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分为四个等级,并分别对四个等级进行分类,旨在为北京市森林经营发展提供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优势树种间植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相同林分类型由于受人为干扰、立地条件等因素影响,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差异也较明显。直径分布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近似正态分布、近似反“J”形分布、多峰或单峰山状分布,树高分布以近似的正态分布、单峰或多峰曲线分布为主。所有样地,除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较高外,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均较低。多样性指数方面,乔木层多样性变化幅度较大,草本层多样性指数最高。均匀度指数变化幅度中,乔木层变化较大。(2)构建了由一个目标层指标,四个准则层指标和14个指标层组成的指标体系。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确定分布根据相关标准判定四等分并赋予分值及采用正态等距分析法进行四等分,最后依据指标标准将北京市低效人工林分为四个等级。(3)低效人工林等级评价指标层各指标权重的总排序为:Ap=(0.09560.04780.01130.02910.04120.02770.02160.01250.13930.27850.13360.03150.07180.0586)(4)低效人工林样地中三级低效林最多,占样地总和的40.7%;其次分别是二级低效林、四级低效林和一级低效林,分别样地总和的29.6%、18.5%和11.1%。(5)对低效人工林进行了评价,并对北京市低效人工林等级评价进行了分类,结果如下:一级低效林:郁闭度为0.8-0.9之间,林分密度过密,土层厚度>50cm,林分结构差,林分过密而导致林内宿存枯枝、濒、枯死木较多;林下物种单一,人为干扰为轻度。对于此类林分应对宿存枯枝进行卫生伐,以避免火灾,还宜对过密,已死或者濒死的林分进行伐除,适当进行疏伐,以保证合理密度。二级低效林:郁闭度为0.4-0.5,林分密度稀疏,土层厚度在40-50cm之间,该样地属于没有适地适树而造成的发育差、林分生产力低下的人工林。对于该低效林应采取带状或块状伐除改造法,补植与该气候、土壤条件相适应的树种。三级低效林:平均郁闭度为0.4,林分密度较稀疏,土层厚度在20-40cm之间,林分结构较差,林内病腐情况严较重,林下物种多样性较单一,受到中度人为干扰。该低效林适合间伐补植和林下造林改造法。同时进行封禁管理,严禁人为负向干扰。四级低效林:郁闭度≤0.3,林分密度稀疏,土层厚度<20cm,林分结构差,林内病腐情况严重,林相败破,林分退化严重,林下物种多样性单一,受到重度人为干扰。该类低效人工林适合带状间伐补植改造。对于其土层较薄的问题,适宜在补植中采用客土补植法,并加以抚育,同时进行封禁管理,严禁人为负向干扰。

周建勤[4](2012)在《北京低山风景区残次林评价与改造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森林生态学、系统科学和景观规划为理论基础,以风景区残次林样地调查为基础数据,区分四种风景区残次林群落类型,对北京低山风景区残次林群落结构特征和植被进行了分析,同时构建风景区残次林判断指标,采用正态分析及等距分组法确定评价指标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调查数据对北京风景区残次常绿+落叶林、风景区残次落叶灌丛或小乔木林、风景区残次落叶阔叶林和风景区残次常绿林四种残次林类型进行残次等级判定。最后对四种风景区残次林群落类型进行改造研究,并且以鹫峰森林公园沐容亭周边风景区残次林为例,判断其残次等级,提出具体的改造设计规划,为北京低山的风景区残次林改造建设提供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区分四种风景区残次林群落类型,对风景区残次常绿+落叶林、风景区残次落叶灌丛或小乔木林、风景区残次落叶阔叶林和残次常绿型风景林进行结构特征分析。(2)对风景区残次林进行植被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四种风景区残次林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综合度指数比较表现为: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基本一致,均匀度指数表现为风景区残次落叶阔叶林最大,风景区残次常绿+落叶林最小,风景区残次灌丛或小乔木林和残次常绿型风景林几乎是相等的。T-Jsw表现为风景区残次灌丛或小乔木林>风景区残次落叶阔叶林>残次常绿型风景林>风景区残次常绿+落叶林;丰富综合度指数T-Jsw和T-Jgi两种指数在四种类型风景区残次林的比较上有差异,但都表现为最小值为风景区残次常绿+落叶林。(3)提出风景区残次林的概念,解释说明其内涵。构建了北京低山风景区残次林评价指标体系。(4)得到风景区残次林等级评价指标层各指标权重的总排序,有AP=(0.13750.1125 0.0374 0.0202 0.0354 0.0171 0.0165 0.0191 0.0168 0.0202 0.02210.0156 0.0295 0.0494 0.047 0.0635 0.0901 0.0999 0.0874 0.06627)对样地评价,统计结果表明,样地风景区二级残次林最多,比例为35%,风景区非残次林和风景区一级残次林的样地少,分别占7%和8%,三次风景区残次林样地的占27.5%。经过评价风景区残次常绿+落叶阔叶林,属于风景区一级残次林;风景区残次落叶阔叶林,属于风景区二级残次林。风景区残次落叶灌丛或小乔木林,属于风景区一级残次林;风景区残次常绿林,属于风景区二级残次林;总体风景区残次林,属于风景区一级残次林。(5)从风景区残次林的改造的原则和目标入手,根据立地条件、群落特征、游憩功能、视觉景观质量这四个目标为出发点,合理选择树种。提出残次常绿型风景林、风景区残次落叶阔叶林、风景区残次常绿+落叶阔叶型林和残次灌丛或小乔型风景林不同改造方式,且具体细分为远景设计、近景设计和观景平台周边设计三个层次。提出风景区残次林营建技术措施,从苗木的选择、苗木的规格要求、树种调剂、替代、改造的技术措施和改造施工的要点都做了详细的说明。(6)以沐容亭风景区残次林改造为例,判断沐容亭风景区残次林残次等级,依据残次等级进行分区改造规划设计,为风景区残次林改造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胡畔[5](2012)在《基于耗水规律的密云水源林营造技术与设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往的水源林造林规划设计里,存在功能目标模糊不清、树种选择及配置单靠经验和标准随意组合、缺乏对某个具体功能目标的定量描述与验证等问题。根据“十二五”关于开展低耗水水源涵养林营造技术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北京地区关于低耗水特性树种分类、林分结构对森林水文的影响、部分乡土树种的耗水量经验模拟公式以及基于“近自然理念”的密云不同立地条件水源林树种配置的相关研究成果,参考北京市水源保护林建设技术规程,以密云古北口镇北甸子村人工造林为例,进行了以相对低耗水量水平为目标(林分生长季耗水量不超过195mm,约占设计水平年降水量的35%)、兼顾经济景观效益的造林规划设计,总结了一套通过林分结构指标(树种、郁闭度、密度、林龄)与气象资料估算林地的林冠截留量、枯落物截留量、径流量、土壤蒸发量和耗水量(5-10月份累计值)的计算方法,并以此验证了规划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密云“低阳薄坚”立地条件下,需采取综合抗旱造林措施以改善立地条件;应选取耐旱能力强、具备单位叶面积低蒸腾速率或中等蒸腾速率的侧柏、油松、栓皮栎、刺槐、五角枫(元宝枫)为建群树种;为兼顾景观和林产游憩效益,选取黄栌、山杏等灌木作为搭配树种;营造初植密度为70株/亩的灌木-稀植乔木混交林能够满足耗水量目标。

李兰花[6](2011)在《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调节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森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森林功能的发挥,随着造林数量的逐年增加,营林质量也逐渐被大家所重视。而北京市低山区由于人类活支干扰、造林技术不合理,立地条件所限等一系列因素,从而导致大量残次林的生成。为此,急需要对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及质量的评价。为下一步提高林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在北京低山区6个区县的典型区设置了40块标准样地,对油松、侧柏、刺槐、栎类、山杨、灌木丛林等群落个体进行每木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了灌木、草本、幼苗更新状况、同时进行立地条件调查、土壤调查、水文调查等相关调查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兹分述如下:(1)北京低山区植被结构呈不稳定趋势从对北京市低山区进行植被调查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林分结果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这种情况一方面受树种或栽植技术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当地立地条件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立地条件对其影响会更直接。(2)构建了合理的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及专家咨询筛选出三级共17个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涉及林分完整性、林分稳定性及其立地条件三项一级指标。运用模糊矩阵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确定每一指标的标准。(3)建立了评价综合模型运用层次分析与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评价指标确定一权重,利用SPSS数理统计学方法最终确定了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价模型。所建立的综合模型的公式为:s=(?)WiXi根据模型计算及前面所确定的每一指标的标准划分,再运用系统分析软件SPSS对评价得分综合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残次林等级分为四级:①综合评价值大于8分的为优质林;②综合评价值在6-8分为一级残次林,属生长潜力型,即停止人为干扰,加以时日即可自行恢复;③综合评价值在4-6分为二级残次林,属抚育改造型,采用疏伐或其他一些措施即可恢复;④综合评价值在4分以下的为三级残次林,属砍伐重建型,将现有林分全部砍倒,再按合理树种及合理结构重新栽植。(4)运用评价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对所取40样地进行评价确定了所属北京6区县的40个样地的残次林等级,根据权重值中每一指标值分析残次林形成原因,为进一步采取改造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何鹏[7](2010)在《基于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森林资源状况,为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合理的森林资源综合分析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对象,依托1999年和2004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景观生态学、模糊评价等手段,对研究地域的森林资源组成、结构、空间格局和生态效益做出了时空动态的定量分析,建立起了一套基于二类调查数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同时,在ArcGIS Engine的支持下,二次开发出了配套的计算机程序,初步实现了森林资源统计、景观生态分析和生态效益的运算。研究结果表明:①延庆县森林资源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04年研究地林木绿化率和森林覆盖度分别达到66.13%和55.75%,非林地向林地转变,森林质量、结构稳步提升,人工造林、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效果明显。②在以土地利用类型和优势树种组为依据的二级景观类型划分标准下,通过形状指数、多样性、连接度等13个景观指数计算分析,研究区域以有林地为基质的景观格局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并且有升高的趋势,非林地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斑块形状的不规则性进一步加剧。③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换算,对延庆县森林资源在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固碳效益、空气净化等方面效益做出了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域森林生态功效表现强劲,林业的生态效益日益凸显。④使用层次分析法、梯形状均匀分布隶属度函数和模糊综合评价,对延庆县各个乡镇和整体区域做出了等级划分,结果较为理想,研究区域变化较为平稳,并有向“优”级发展的趋势。⑤在共性技术层面,以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演算变换可以缔造出一个较为完善的,涵盖林地利用率、蓄积、郁闭度、平均胸径、林龄结构、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等16个底层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使用ArcGIS Engine在.NET环境下的二次开发,研建出了与以上研究配套的具有林业行业特色的森林资源综合分析评价GIS软件,并在此平台上可实现森林资源统计分析、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生态效益分析、图形操作、专题图制作等功能。

高岗[8](2009)在《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效的保护水资源是当前重要的生态任务之一。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在水源涵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大多数人工林结构单一,难以起到高效发挥森林水源涵养的功能。为此,需要对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人工林分进行结构调整,使其有效地发挥高水源涵养的功效。本文以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境内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从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因素入手,着重讨论了林分结构、土壤结构等方面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并对流域内各种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本着操作性强、科学性高的原则筛选出影响水源涵养功能发挥的林分外在表现因子和辅助因子,针对流域及流域周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林分的特点提出低功能林的概念、界定标准和定向更新技术措施;尝试用干扰指数来定量描述林分结构,提出了该流域内发挥水源涵养功能人工林的目标林分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各种森林类型合理面积的配置和以水源涵养为目标区域森林覆被率的发展目标,提出了调整建议和目标结构。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运用邻体干扰模型研究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等林分结构得到,林分干扰指数与林木的胸径、树高和树冠面积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林木的高径比呈正相关关系;确定了林分类型在特定条件下的邻体干扰半径,即丘陵小叶杨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混交林、浅山小叶杨纯林、平原小叶杨林带杨树邻体影响半径分别为3m、5m、6m;油松纯林邻体影响半径为5m;华北落叶松邻体影响半径为3m。(2)通过树干解析资料,对流域内主要乔木树种小叶杨、白榆(Ulmus pumila)、油松、华北落叶松的生长过程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的树高、胸径、材积累积生长量遵循3次多项式曲线;同时各树种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原因除受立地环境尤其是水分因子的限制外,也与林分密度有关;小叶杨、白榆、油松、华北落叶松等树种数量成熟龄分别为14a,20a,13a,17a。(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角度,对流域境内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涵养功能量化指标变动范围为1.95~8.91,顺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阔灌混交林>针灌混交林>灌木混交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在该流域内表现较好,其次是阔叶林、针叶林、阔灌混交林、针灌混交林,桑(Morus mongolica)杏(Prunus sibirica )灌木混交林、柠条灌木纯林水源涵养功能较低。(4)通过对枯落物层、土壤层涵蓄水分因子与林分表现因子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8种森林植被类型14项林分表现因子对涵蓄水分因子典型相关性均较大,其中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为树高、胸径、公顷蓄积量、年蓄积生长量、郁闭度、地被物盖度、下木盖度、群落结构等8项因子,依此可运于划分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高低的林分指标因子。(5)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贝叶斯判别分析、典型判别分析等方法分别对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等级进行判别,并对功能等级属于第Ⅳ类的低功能林分列出划分技术参数。(6)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敖汉旗以水源涵养功能为目标的森林植被类型组成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树种结构组合为针阔叶林21.78%,杨树林21.54%,油松针叶林为20.97%,山杏林12.28%,柠条林11.8%,经济林果11.63%;区域目标规划森林覆盖率为47.86%,流域规划森林覆被率为69%。(7)通过综合效果测度对研究区主要乔木树种、灌木树种、混交树种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种乔木树种达到适生要求,其中杨树和榆树表现出较广的适生范围,其次是柳树、油松成为当地荒山荒坡生态治理的主栽树种;灌木树种在该地区适生性较强,其中山杏表现出较广的适生范围,其次是沙棘、柠条、杨柴;乔木树种混交中,阔叶树混交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针阔叶树种混交表现出强的适宜性、其次是乔灌混交。(8)根据低功能林分布的特点、立地条件和所处的龄级等,在近自然理论和森林健康理论的指导下,经过调查、规划、改造等步骤稳步推进杨树、油松、华北落叶松和灌木低功能林分的更新技术,提出了各种林分更新改造模式。

李晓印[9](2009)在《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分析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泉城济南因其泉水而闻名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而南部山区是泉城的重要水土孕育区。本文综合运用遥感、GIS、生态学、环境科学及系统科学等理论和技术,对这一典型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规律进行研究。提取了研究区1987、2001和2006年土地覆被的卫星遥感信息,确定了评价因子,进行了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流失的DEM分析。在GIS技术的支持下,研建了针对该区特点的生态环境评价信息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分析和求得该区生态系统的净第一生产力、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固C、释放02、净化环境功能价值量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编制了专题图,对该区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以改善和促进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王乃江[10](2008)在《陕西黄土高原黄龙林区森林经营及恢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陕西省黄龙林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为以油松、辽东栎和白桦等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区,是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森林集中分布区和绿色生态屏障之一,在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建设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战略地位。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自1998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黄龙林区停止了任何形式的森林采伐和抚育作业。森林的禁伐,使森林以封山育林的形式完全被保护起来,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森林抚育工作基本停滞,随之带来森林自然枯死、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等一系列经营问题,森林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对于天然林的禁伐效果,一直成为人们争论的问题,甚至有人提出禁伐不是解决森林保护问题的最根本的办法。根据黄土高原森林和植被建设以水土保持效益和生态保障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基本定位和原则,本研究针对黄土高原现有的森林现状和经营水平,从森林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性、林地生产力、森林近自然经营技术的应用、群落生态功能和演替趋势等不同方面,应用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该地区过去近50年来的森林经营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和科学研究,系统分析了该地区天然林的特征和恢复机理,为采伐解禁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的森林经营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陕西黄龙林区天然次生林森林群落可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3个结构层次,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性总体上都表现为正关联,乔木层和灌木层多物种间总体关联较为显着;草本层总体关联不显着,种间无关联的成分较多。在乔木层,主要种群种间关联不明显,表现出相互独立的特点。辽东栎和油松,油松和茶条槭,茶条槭和白桦,杜梨与辽东栎、油松、茶条槭、白桦等7个种对存在一定正关联。辽东栎与漆树,茶条槭与山定子,山杨与榆树、山定子,白桦与山杏、漆树等6个种对存在一定副关联。山杏和榆树、柳树无关联,独立性强。灌木层中,南蛇藤和悬钩子、水栒子和红瑞木、胡枝子和华北丁香之间存在极显着的正联结;华北绣线菊和野葡萄、冻绿和栓翅卫矛、南蛇藤和野葡萄、南蛇藤和葱皮忍冬之间存在显着的正联结。草本层种间联结较为松散,种对间无关联的种对数多达21个。另外,在进行种间联结性研究时,不要根据一个指标就得出结论,最好多个指标配合使用来说明种间联结程度。2.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可以合理地评价和计算森林的近自然度,解决森林近自然经营理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证明,黄龙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近自然度不同,其自然化程度和群落特征有明显差异。主要森林类型的近自然度依次为油松林0.9462、辽东栎0.9025、白桦林0.8790、松栎林0.8747、松桦林0.7142、栎桦林0.8193。油松林近自然度最高,初步认为油松林的自然化程度最好,辽东栎林、白桦林、松栎林和栎桦林基本一致,松桦林最小。油松林和辽东栎林属于该地区的顶极森林群落,白桦林、松栎林和栎桦林属于演替过渡时期的森林类型,松桦林是向顶级过渡但不很稳定的森林类型。3.可以从生态功能、演替趋势、林地生产力和人为干扰等四个方面,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人为干扰、土壤养分、物种均匀度、优势种群幼龄数量比、林分蓄积量、森林总郁闭度、放牧情况、幼苗数量和林下灌木草本生物量等十项指标,建立了天然林质量评价模型,确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森林质量评价结果为油松林最好,辽东栎林、栎桦林和白桦林较好,松桦林和松栎林较差。4.黄龙林区森林生产力可以主要用林分蓄积量、林下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等指标来表示。油松、辽东栎、白桦林、松桦林、松栎林和栎桦林等六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林分蓄积量分别为113.09 m3.hm2、51.07 m3.hm2、61.08 m3·hm2、92.72 m3·hm2、104.37 m3·hm2和40.24 m3·hm2。油松林的蓄积量最大,以油松为主要优势树种的林分,蓄积量明显大于其它森林类型。在显着水平P<0.05条件下,油松林、松桦林和松栎林的蓄积量无明显差异,辽东栎和栎桦林差异不明显,白桦林明显不同于其它森林类型。黄龙林区林下灌木分布较均匀,生物量远远大于草本。林下灌木生物量平均为4.987t/hm2,草本为0.755t/hm2。在同一森林类型中,林下灌木生物量在干、枝、叶根等营养器官中的分配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同森林类型差异不明显。在辽东栎、松栎林和白桦林中,灌木生物量较高,栎桦林、油松林和松桦林相对较低,油松林和栎桦林基本保持一致。5.从过去50年来,多种森林经营方式的作业效果的比较来看,油松林、松栎林和松桦林等以油松为优势木的林分定株间伐、综合抚育效果好或较好,二次抚育效果差;辽东栎和栎桦林封育效果好,低产林改造和带状间伐效果差;白桦林封育效果好,低产林改造效果中等。另外,辽东栎和白桦林低产林改造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经营效果,带状间伐不太适合辽东栎林的经营和抚育。所有森林类型的封育效果较为明显,封育后林分质量明显好转。6.在陕西省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应用森林近自然经营理论,采用目标树单株木森林经营体系,建立了油松林和松栎林四块“森林近自然经营试验示范林”(40hm2)。对示范林进行了林木分类和标记,并实施采伐作业。采伐后(2年)的林分稳定性良好,林分年龄结构和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优势木比例和0~20cm土壤速效N含量明显增加。虽然林内小生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物种多样性变化不明显。油松林下灌木和草本生物量比松栎林略有增加。在陕西省黄龙山林区,森林近自然经营理论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这种以目标树单株木经营为核心内容的近自然经营理论和技术可以在黄土高原退化天然林和人工纯林的近自然化改造中加以推广和应用。该研究是对黄土高原森林区天然林的一次系统研究,对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下退化天然森林的保护、植被建设、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和对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山杏封山育林技术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杏封山育林技术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1)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质量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2 理论和方法基础
    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
        2.1.2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特征和目标
    2.2 近自然抚育经营理论
        2.2.1 近自然抚育经营理论概念
        2.2.2 近自然抚育经营理论重要性
    2.3 森林质量的认识过程
        2.3.1 “木材利用”的森林质量
        2.3.2 “木材生产和生态建设”的森林质量
        2.3.3 “生态建设”的森林质量
    2.4 森林质量的界定
        2.4.1 森林质量的概念
        2.4.2 森林质量的内涵
    2.5 森林质量综合评价标准
        2.5.1 森林资源质量指数评价法
        2.5.2 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2.6 林分特征研究方法
        2.6.1 树种重要值
        2.6.2 林分竞争分析
        2.6.3 林分多样性分析
3 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质量变化和现状分析
    3.1 乌奴耳林业局基本情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
        3.1.4 水文
        3.1.5 土壤
        3.1.6 植被
    3.2 各地类面积变化
    3.3 蓄积量变化
    3.4 林分结构变化
        3.4.1 林分起源变化
        3.4.2 林分龄级结构变化
        3.4.3 林分林种结构变化
        3.4.4 有林地郁闭度等级结构变化
        3.4.5 林分平均因子变化
    3.5 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质量分析
    3.6 小结
4 乌奴耳林业局不同林分特征分析
    4.1 林分基本因子分析
        4.1.1 树种重要值
        4.1.2 平均胸径及平均树高
        4.1.3 林分蓄积
        4.1.4 林分密度
        4.1.5 针阔比例
    4.2 林分水平结构分析
        4.2.1 林木个体水平分布格局
        4.2.2 林木空间隔离程度
        4.2.3 林木直径分化程度
    4.3 林分竞争分析
    4.4 林分多样性分析
        4.4.1 乔木多样性
        4.4.2 灌草多样性
    4.5 小结
5 乌奴耳林业局提升森林质量的途径
    5.1 积极开展森林抚育,调整森林结构
        5.1.1 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境
        5.1.2 清除劣质林木,缩短林木培育期
        5.1.3 提高抚育技术,培养专业人才
    5.2 合理经营混交林,调整森林类型
        5.2.1 提倡近自然森林经营,坚持适地适树
        5.2.2 调整混交林比例,定向培育森林
    5.3 小结
6 结论
7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山”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山”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山”的辞书释义
    第二节 “山”参构词的语义分析
    第三节 “山”部字及其语义场分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山”参构的单义词语义修辞化产生
    第一节 “山”参构的单义词语义的比喻生成
    第二节 “山”参构的单义词语义的借代生成
    第三节 “山”参构的单义词语义生成的其他修辞途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的文化象征义
    第一节 “山”的文化象征义:神圣、永恒、道德
    第二节 “山”的文化象征义:爱情、隐逸、阻隔、落后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与古代崇拜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山岳崇拜
    第二节 “山”与祖先崇拜
    第三节 “山”与鬼神崇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泰国汉语教学中有关“山”的教学
    第一节 泰国汉语教学中“山”的汉字教学
    第二节 泰国汉语教学中“山”的文化教学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结构特征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1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1 人工林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中国人工林的发展
        1.1.2 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
        1.1.3 人工林林下植被研究
    1.2 低效林研究进展
        1.2.1 低效林概念研究
        1.2.2 低效林的类型划分
        1.2.3 低效林成因研究
        1.2.4 低效林改造研究
    1.3 林分结构研究进展
        1.3.1 概念研究
        1.3.2 直径分布研究
        1.3.3 树高分布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型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水文
        2.1.5 植被
    2.2 北京山区社会经济概况
    2.3 北京市人工林概况
        2.3.1 北京市森林发展历史
        2.3.2 北京市人工林的发展及组成
    2.4 各研究地点概况
        2.4.1 西山林场
        2.4.2 延庆县
        2.4.3 房山区
        2.4.4 密云县
        2.4.5 怀柔区
        2.4.6 门头沟区
        2.4.7 昌平区
        2.4.8 平谷区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研究目标
        3.1.2 主要研究内容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调查
        3.2.2 人工林结构特征分析方法
        3.2.3 物种多样性分析
        3.2.4 人工林评价
4 低效人工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4.1 低效人工油松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4.1.1 低效人工油松林树种组成结构
        4.1.2 低效人工油松林直径分布
        4.1.3 低效人工油松林树高分布
    4.2 低效人工侧柏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4.2.1 低效人工侧柏林树种组成结构
        4.2.2 低效人工侧柏林直径分布
        4.2.3 低效人工侧柏林树高分布
    4.3 低效人工刺槐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4.3.1 低效人工刺槐林树种组成结构
        4.3.2 低效人工刺槐林直径分布
        4.3.3 低效人工刺槐林树高分布
    4.4 低效人工栓皮栎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4.4.1 低效人工栓皮栎林树种组成结构
        4.4.2 低效人工栓皮栎林直径分布
        4.4.3 低效人工栓皮栎林树高分布
    4.5 低效人工杨树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4.5.1 低效人工杨树林树种组成结构
        4.5.2 低效人工杨树林直径分布
        4.5.3 低效人工杨树林树高分布
    4.6 低效人工林密度对蓄积量的影响分析
    4.7 小结
5 低效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5.1 优势树种多样性分析
        5.1.1 油松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5.1.2 侧柏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5.1.3 刺槐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5.1.4 栓皮栎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5.1.5 杨树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5.2 物种多样性与生长型的关系分析
        5.2.1 物种丰富度与生长型的关系
        5.2.2 物种多样性与生长型的关系
        5.2.3 物种均匀度与生长型的关系
    5.3 小结
6 低效人工林评价体系及其判定标准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
        6.1.2 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6.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 评价指标解释
        6.2.1 林分多样性
        6.2.2 林分结构
        6.2.3 林分稳定性
        6.2.4 立地条件
    6.3 评价指标标准
        6.3.1 定性指标标准
        6.3.2 定量指标标准
    6.4 低效人工林的概念
    6.5 小结
7 低效人工林评价
    7.1 指标权重计算
        7.1.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7.1.2 构造判断矩阵
        7.1.3 判断矩阵层次排序及一次性检验
        7.1.4 各指标权重值计算
    7.2 确定单项指标隶属度
        7.2.1 隶属度确定的指标类型划分
        7.2.2 隶属函数的确定
        7.2.3 样地模糊评价矩阵的建立
    7.3 综合隶属度叛别
    7.4 低效人工林样地等级评价结果
    7.5 不同树种低效人工林评价
        7.5.1 油松低效人工林评价
        7.5.2 侧柏低效人工林评价
        7.5.3 刺槐低效人工林评价
        7.5.4 栓皮栎低效人工林评价
        7.5.5 杨树低效人工林评价
    7.6 低效人工林等级评价分类
    7.7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2.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北京低山风景区残次林评价与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残次林和低效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风景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水文
        2.1.5 植被
    2.2 森林资源概况
        2.2.1 北京市森林资源概况
        2.2.2 北京山区的森林资源概况
    2.3 风景林分布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
        3.1.1 研究目标
        3.1.2 研究步骤
        3.1.3 技术路线
        3.1.4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获取及处理
        3.2.2 评价模型构建
4 风景区残次林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4.1 风景区残次林概念及内涵
        4.1.1 概念
        4.1.2 内涵
    4.2 风景区残次林群落类型
    4.3 风景区残次常绿+落叶林群落结构特征
        4.3.1 树种组成结构
        4.3.2 直径分布
        4.3.3 树高分布
    4.4 风景区残次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
        4.4.1 树种组成结构
        4.4.2 直径分布
        4.4.3 树高分布
    4.5 风景区残次灌丛或小乔木林群落结构特征
        4.5.1 树种组成结构
        4.5.2 直径分布
        4.5.3 树高分布
    4.6 风景区残次常绿林群落结构特征
        4.6.1 树种组成结构
        4.6.2 直径及树高分布
    4.7 小结
5 风景区残次林的组织结构分析
    5.1 植被资源特点
    5.2 群落综合重要值及优势度分析
    5.3 群落综合特征测度分析
    5.4 群落综合生态位宽度值分析
    5.5 风景区残次林群落类型优势种的确定
        5.5.1 群落类型物种组成
        5.5.2 风景区残次林群落优势种的确定
        5.5.3 群落类型多样性指数比较
    5.6 风景区残次林存在的问题
        5.6.1 常绿型风景林
        5.6.2 常绿+落叶风景林
        5.6.3 落叶阔叶风景林
        5.6.4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风景林
    5.7 小结
6 风景区残次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标准与指标的概念
        6.1.2 构建评价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
        6.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6.2 评价指标分析
        6.2.1 视觉景观质量
        6.2.2 生态环境质量
        6.2.3 游憩功能
        6.2.4 立地条件
    6.3 评价指标标准
        6.3.1 定性指标标准
        6.3.2 定量指标标准
    6.4 小结
7 风景区残次林评价
    7.1 指标权重推求
        7.1.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7.1.2 构造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
        7.1.3 评价指标层构造矩阵一致性判断检验
        7.1.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7.2 确定单项指标隶属度
        7.2.1 隶属度确定的指标类型划分
        7.2.2 隶属函数建立
        7.2.3 模糊评价矩阵建立
    7.3 综合隶属度判别
    7.4 残次等级评价结果
        7.4.1 样地残次等级评价结果
        7.4.2 风景区残次常绿+落叶林等级评价结果
        7.4.3 风景区残次落叶阔叶林等级评价结果
        7.4.4 风景区残次落叶灌丛或小乔木林等级评价结果
        7.4.5 残次常绿型风景林等级评价结果
        7.4.6 风景区残次林等级评价结果
    7.5 小结
8 风景区残次林改造技术研究
    8.1 改造目标
    8.2 改造原则
        8.2.1 建设原则
        8.2.2 植物选择原则
        8.2.3 植物配置原则
        8.2.4 艺术原则
    8.3 改造树种选择
        8.3.1 树种选择经营对策
        8.3.2 根据季相景观特色选择树种
        8.3.3 根据功能特性选择树种
        8.3.4 根据林分垂直结构选择树种
        8.3.5 根据造林带状结构选择树种
    8.4 植物群落生态设计
        8.4.1 理论基础
        8.4.2 设计方法
        8.4.3 设计的基本程序
        8.4.4 改造总体设计
        8.4.5 典型群落生态设计
    8.5 改造技术
    8.6 施工要点说明
        8.6.1 栽植
        8.6.2 树种配置
    8.7 小结
9 沐容亭风景区残次林改造实例研究
    9.1 改造依据
    9.2 改造范围
    9.3 改造原则
    9.4 改造目标
    9.5 改造对象
    9.6 改造总体布局
        9.6.1 改造A区布局
        9.6.2 改造B区布局
    9.7 沐容亭风景区残次林概况
        9.7.1 林分结构
        9.7.2 景观效果
        9.7.3 残次等级评定
    9.8 风景区残次林改造
        9.8.1 改造理念
        9.8.2 改造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9.8.3 改造模式
        9.8.4 树种选择
        9.8.5 A区及B区改造设计
    9.9 改造技术
        9.9.1 苗木的选择
        9.9.2 苗木规格要求
        9.9.3 林地准备工作
        9.9.4 疏伐和卫生伐
        9.9.5 整地挖穴,回表土
        9.9.6 栽植
    9.10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讨论
        10.2.1 研究创新点
        10.2.2 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在读博士期间成果清单
致谢

(5)基于耗水规律的密云水源林营造技术与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水源涵养林研究现状与进展
    2.1. 水源涵养林水文与生态效益
        2.1.1. 水源涵养林的降水再分布作用过程
        2.1.2. 水源涵养林的水土保持效益
        2.1.3. 水源涵养林的水质净化功能
        2.1.4. 水源涵养林的其他功能
    2.2. 水源涵养林的功能效益评价
    2.3. 水源涵养林的营造技术
        2.3.1. 水源涵养林的营造基本原则
        2.3.2. 北京水源涵养人工林造林技术
    2.4. 水源涵养林林分结构对功能的影响及低功能水源林改造
        2.4.1. 林分结构对功能的影响
        2.4.2. 低功能水源涵养林的原因与改造方法
    2.5. 研究展望与低耗水水源涵养林建设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
    3.2. 地形地貌
    3.3. 气候水文
    3.4. 地质土壤
    3.5. 植被状况
    3.6. 试验区概况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思路
    4.2. 技术路线
5. 低耗水水源涵养林耗水规律分析
    5.1. 林地蒸发散
    5.2. 植物蒸腾
    5.3. 低耗水水源涵养林造林树种选择及其单木耗水规律
    5.4. 植物蒸腾耗水的林分尺度扩展及估算
    5.5. 基于林分蒸腾耗水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
    5.6. 典型树种不同年龄阶段单木耗水估算
    5.7. 林冠截留特征与结构功能模型
    5.8. 典型林地枯落物结构对截留减沙效益的影响
    5.9. 林分结构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5.10. 基于近自然理论的密云人工水源林树种配置模式
6. 密云低山区水源林造林技术体系的构建
    6.1. 密云水源涵养林人工造林及经营基本原则
    6.2. 立地类型划分、树种选择与搭配
    6.3. 营林模式与造林技术措施
    6.4. 林分密度与耗水量水平
7. 密云低山区低耗水水源涵养林造林规划设计
    7.1. 造林地立地类型概况
    7.2. 造林地小班划分
    7.3. 古北口北甸子人工林造林规划设计原则与典型设计
        7.3.1. 北甸子造林规划设计依据
        7.3.2. 北甸子造林规划设计目标
        7.3.3. 北甸子造林模式典型设计
        7.3.4. 综合抗旱科技措施
8. 水源林典型造林模式的耗水量与水文效益估算
    8.1. 林分典型配置模式与估算内容
    8.2. 气象特征与设计典型年
        8.2.1. 降雨特征与年际差异
        8.2.2. 大气相对湿度
    8.3. 新造林生态水文效益估算
        8.3.1. 不同林分配置下的林冠截留特征
        8.3.2. 新造林坡面静态径流产沙特征
        8.3.3. 不同林分配置下新造林的土壤蒸发特征
        8.3.4. 林分耗水量
        8.3.5. 基于不同结构配置下的林地水文分配
    8.4. 中龄林生态水文效益估算
        8.4.1. 中龄林不同配置林分的林冠截留特征
        8.4.2. 中龄林不同配置下枯落物截留与静态径流产沙特征
        8.4.3. 中龄林不同配置下的土壤蒸发特征
        8.4.4. 中龄林林分耗水量估算
        8.4.5. 基于不同结构配置下的中龄林林地水文分配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果讨论
    9.2.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介绍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保持林研究概况
        1.2.2 残次林研究概况
    1.3 我国水土保持残次林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森林资源概况
    2.4 各研究地点的概况
        2.4.1 海淀区试验点
        2.4.2 平谷区试验点
        2.4.3 延庆县试验点
        2.4.4 房山区试验点
        2.4.5 密云县试验点
        2.4.6 怀柔区试验点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研究目标
        3.1.2 主要研究内容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调查
        3.2.2 指标量化的方法
        3.2.3 北京低山区植被分类方法
        3.2.4 物种多样性
4 北京市低山区植物群落现状调查
    4.1 优势树种多样性分析
        4.1.1 油松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2 侧柏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3 刺槐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4 栎类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5 杨树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6 灌木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2 优势树种群落结构分析
        4.2.1 直径与树高结构分析
        4.2.2 幼苗更新分析
        4.2.3 林分密度分析
    4.3 立地条件分析
5 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标准的确定
    5.1 残次水土保持林概念的提出
    5.2 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指标的选取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5.2.3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1 立地条件指标
        5.3.2 林分结构指标
        5.3.3 多样性指标
    5.4 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标准的建立
        5.4.1 技术规程直接规定
        5.4.2 正态等距分析法划分指标标准
6 水土保持残次林评价综合模型的建立
    6.1 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6.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1.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6.2 各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及技术处理
        6.2.1 直线型无量纲化法
        6.2.2 折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6.2.3 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6.3 综合模型的建立
        6.3.1 线性加权和函数法
        6.3.2 乘法合成法
    6.4 建立残次水保林的综合评价模型
7 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1 油松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1.1 利用综合模型的评判
        7.1.2 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分类
    7.2 侧柏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3 刺槐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4 栎类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5 杨树类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6 灌木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2.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基于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经费来源及基础条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森林资源评价的概念
        1.2.2 森林资源评价的研究尺度
        1.2.3 森林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1.2.4 森林资源评价的方法
        1.2.5 森林景观结构评价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森林资源概况
        2.1.3 林业政策及相关工程
    2.2 数据概况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的预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森林资源分析方法
        2.3.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2.3.3 生态效益分析方法
        2.3.4 综合分析评价方法
        2.3.5 计算机程序实现
第三章 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
    3.1 面积变化分析
        3.1.1 林地类型面积变化分析
        3.1.2 林种面积变化分析
        3.1.3 林分起源面积变化分析
    3.2 总蓄积变化
    3.3 几个林分因子的变化分析
    3.4 优势树种的变化分析
    3.5 林分龄组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分析
    4.1 景观要素划分
    4.2 景观格局及动态分析
        4.2.1 景观要素组成结构分析
        4.2.2 斑块特征
        4.2.3 景观异质性
        4.2.4 空间分布格局
    4.3 小结
第五章 森林生态效益时空动态分析
    5.1 涵养水源功能
    5.2 土壤保育功能
    5.3 固碳功能
    5.4 净化空气功能
    5.5 小结
第六章 森林资源综合评价研究
    6.1 评价指标的建立
    6.2 确定指标间权重
        6.2.1 判断矩阵标度定义
        6.2.2 构造判断矩阵
        6.2.3 层次单排序权重系数计算
        6.2.4 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6.2.5 单排序权重值及一致性检验计算过程和结果
        6.2.6 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及一致性检验
    6.3 森林资源的模糊评价过程
        6.3.1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6.3.2 各指标评价等级的确定及隶属度函数的选用
        6.3.3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6.4 小结
第七章 基于ArcGIS的森林资源分析评价软件
    7.1 系统开发思想
        7.1.1 目标与需求
        7.1.2 开发原则
        7.1.3 可行性分析
    7.2 系统总体设计
        7.2.1 软硬件环境
        7.2.2 开发组件ArcGIS Engine
        7.2.3 数据分析流程
        7.2.4 数据格式及要求
    7.3 系统实现
        7.3.1 加载引用ArcGIS组件
        7.3.2 欢迎界面及主界面
        7.3.3 "文件"模块
        7.3.5 "查询与统计"模块
        7.3.6 "森林资源统计"模块
        7.3.7 "景观分析"模块
        7.3.8 "生态效益分析"模块
        7.3.9 "专题图"模块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机理研究
        1.2.2 林分结构对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研究
        1.2.3 土壤结构对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研究
        1.2.4 森林空间配置对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研究
        1.2.5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研究
        1.2.6 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改造研究
    1.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3.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3.2 低质低效人工林更新改造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水文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森林资源概况
    2.4 试验区概况
        2.4.1 自然环境概况
        2.4.2 流域土地利用
        2.4.3 森林资源分布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流域内主要森林植被结构特征分析
        3.2.2 流域内主要树种生长过程及生物量研究
        3.2.3 流域内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及综合评价
        3.2.4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评判标准
        3.2.5 流域内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更新改造技术
    3.3 研究方法
        3.3.1 流域内森林植被状况及生长效应调查
        3.3.2 流域内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方法
        3.3.3 流域内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研究方法
        3.3.4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评判标准研究方法
        3.3.5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更新改造、定向恢复与重建技术
    3.4 资料整理与数据处理
    3.5 研究技术路线
4 流域内主要森林植被结构特征分析
    4.1 小叶杨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4.1.1 小叶杨人工林树种组成
        4.1.2 小叶杨人工林树高分布
        4.1.3 小叶杨人工林直径分布
        4.1.4 小叶杨林分树高与直径关系
        4.1.5 小叶杨林分树高与直径回归模型
        4.1.6 邻体干扰指数分析小叶杨林分结构
        4.1.7 小叶杨树种邻体影响半径的确定
    4.2 油松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4.2.1 油松人工林树种组成
        4.2.2 油松人工林树高分布
        4.2.3 油松人工林直径分布
        4.2.4 邻体干扰指数分析油松林分结构
        4.2.5 油松树种邻体影响半径的确定
    4.3 华北落叶松白榆混交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4.3.1 华北落叶松白榆混交人工林林分树种组成
        4.3.2 混交人工林林分树高分布
        4.3.3 混交人工林林分直径分布
        4.3.4 邻体干扰指数分析落叶松~白榆混交林林分结构
        4.3.5 华北落叶松白榆混交林邻体影响半径的确定
    4.4 灌木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4.5 小结
5 流域内主要树种生长过程及生物量研究
    5.1 流域主要树种生长过程
        5.1.1 小叶杨生长过程
        5.1.2 油松生长过程
        5.1.3 白榆生长过程
        5.1.4 华北落叶松生长过程
        5.1.5 生长过程曲线拟合
    5.2 流域主要林木及林分生物量
        5.2.1 小叶杨柠条混交林分地上生物量
        5.2.2 华北落叶松白榆混交林分地上生物量
        5.2.3 油松沙棘混交林分地上生物量
    5.3 小结
6 流域内不同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与综合评价
    6.1 流域内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6.1.1 流域内不同森林植被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特点
        6.1.2 流域内森林植被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
        6.1.3 流域不同森林植被林地蓄水量
    6.2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6.2.1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6.2.2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2.3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主成份分析法)
    6.3 森林植被类型涵蓄水功能与林分因子关系的探讨
        6.3.1 林分因子与枯落物层涵蓄水分功能的关系
        6.3.2 林分因子与土壤层涵蓄水分功能的关系
        6.3.3 林分因子与枯落物层、土壤层综合涵蓄水分功能的关系
    6.4 小结
7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评判标准研究
    7.1 低功能林概念的提出
    7.2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评判因子选择
    7.3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的评判
        7.3.1 杨树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的评判
        7.3.2 油松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评判
        7.3.3 华北落叶松低功能水源涵养型森林植被评判
        7.3.4 灌木林低功能水源涵养型森林植被的评判
    7.4 小结
8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更新改造技术研究
    8.1 低水源涵养功能类型划分和采取的经营措施
    8.2 低功能水源涵养型森林植被的更新改造
        8.2.1 树种结构的调整
        8.2.2 目标林相的选择
        8.2.3 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区域森林覆被率确定
        8.2.4 更新改造树种的选择
    8.3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林分改造技术措施
        8.3.1 杨树林分改造技术
        8.3.2 油松林分改造技术
        8.3.3 华北落叶松林分改造技术
        8.3.4 灌木林分改造技术
    8.4 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1 概述
    1.1 生态环境评价概述
    1.2 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1.2.1 生态环境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2 GIS/遥感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评价
        1.2.3 开展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生态环境评价现状
        1.3.2 国外生态环境评价现状
        1.3.3 生态环境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1 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依据
    2.2 生态环境评价的内容和程序
    2.3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3.1 指标选取的原则
        2.3.2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选取步骤
        2.3.3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2.4 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2.5 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的一些重要技术与方法
        2.5.1 RS与GIS技术的应用
        2.5.2 主要评价方法简介
    2.6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的选择与基础地理数据需求
    3.1 研究区选择原则
    3.2 典型区域概况
        3.2.1 研究区范围
        3.2.2 自然条件
        3.2.3 社会经济状况
    3.3 研究区生态环境概况
        3.3.1 研究区的生态功能
        3.3.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4 地图投影与比例尺选择
        3.4.1 地图投影
        3.4.2 比例尺
    3.5 空间尺度的选择与确定
        3.5.1 眼睛辨识效果与栅格大小
        3.5.2 数据精度与栅格大小
        3.5.3 数据量与栅格大小
        3.5.4 数据特征与栅格大小
    3.6 研究数据与软件环境
        3.6.1 研究数据
        3.6.2 软件环境
    3.7 本章小结
4 主要生态环境因子遥感分析
    4.1 遥感数据源与信息提取技术流程
        4.1.1 遥感数据源
        4.1.2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流程
    4.2 土地覆被遥感信息提取及分析
        4.2.1 遥感数据特征与土地覆被信息提取
        4.2.2 土地覆被遥感分析
    4.3 研究区水土流失遥感分析
        4.3.1 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分类
        4.3.2 研究区水土流失现状的总体特征
        4.3.3 研究区水土流失土地覆被类型分析
        4.3.4 研究区水土流失DEM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GIS的区域生态环境评价
    5.1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5.1.1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数据库设计
        5.1.2 生态环境GIS数据库的建立技术流程
    5.2 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5.2.1 评价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5.2.2 不同生态服务功能测算
        5.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体评价与预测
    5.3 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5.3.1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2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3.3 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5.3.4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措施
        5.3.5 基于GIS的栅格优势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6.1 生态环境评价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6.2 系统设计
        6.2.1 系统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6.2.2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6.2.3 数据库设计
        6.2.4 模型库设计
    6.3 系统开发
        6.3.1 系统开发的原则和过程
        6.3.2 系统用户界面
        6.3.3 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
        6.3.4 模型库的建立
    6.4 系统应用
        6.4.1 研究区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6.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陕西黄土高原黄龙林区森林经营及恢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立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黄土高原子午岭和黄龙林区森林植被研究概况
        1.2.2 森林质量评价研究
        1.2.3 森林资源质量评价
        1.2.4 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健康评价
        1.2.5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2.6 城市森林和生态环境评价
        1.2.7 森林景观、旅游资源评价
        1.2.8 森林评价的特点
        1.2.9 森林近自然经营技术研究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势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
        2.1.4 植被
        2.1.5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调查
        2.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主要种群种间关系研究
    3.1 黄龙林区主要种群种间关系研究
        3.1.1 研究方法
        3.1.3 结果
        3.1.4 结论
    3.2 油松林主要种群种间关系研究
        3.2.1 油松林主要种群种间关系
        3.2.2 结论
    3.3 辽东栋林主要种群种间关系研究
        3.3.1 辽东栎林主要种群种间关系
        3.3.2 结论
    3.4 白桦林主要种群种间关系研究
        3.4.1 白桦林主要种群种间关系
        3.4.2 结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森林近自然经营
    4.1 森林近自然经营概况
        4.1.1 近自然林业产生的背景
        4.1.2 近自然林业的基本内涵
        4.1.3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
        4.1.4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核心技术
        4.1.5 目标树单株木林分施业体系
        4.1.6 森林动态监测评价技术
    4.2 主要森林类型顶级适应值和近自然度分析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黄龙山林区森林质量评价
    5.1 评价的概况和方法
        5.1.1 评价的基本概况
        5.1.2 层次分析法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黄龙山森林质量评价
        5.2.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2.3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主要森林类型的生产力研究
    6.1 天然次生林林下植被主要树种含水率
        6.1.1 研究方法
        6.1.2 结果与分析
    6.2 主要森林类型及其林分蓄积量研究
        6.2.1 研究方法
        6.2.2 结果与分析
    6.3 天然次生林林下植被生物量研究
        6.3.1 研究方法
        6.3.2 结果与分析
        6.3.3 小结
第七章 森林经营措施效果评价
    7.1 森林经营效果评价
        7.1.1 研究方法
        7.1.2 研究结果
    7.2 森林近自然经营效果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研究结果
        7.2.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图

四、山杏封山育林技术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质量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 孙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山”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D]. 薛珍.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3]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结构特征与评价研究[D]. 侯淑艳.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4]北京低山风景区残次林评价与改造研究[D]. 周建勤.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5]基于耗水规律的密云水源林营造技术与设计的研究[D]. 胡畔.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6]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D]. 李兰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7]基于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评价研究[D]. 何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5)
  • [8]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技术研究[D]. 高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 [9]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分析评价[D]. 李晓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03)
  • [10]陕西黄土高原黄龙林区森林经营及恢复机理研究[D]. 王乃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标签:;  

浅谈杏封造林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