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地下水与土地沙化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艳[1](2021)在《土地沙化与林业防沙治沙的有效性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林业作为可循环利用的森林资源的重要经济模式已经进一步被广泛应用,其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是在进一步实施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阶段,资源利用不当的情况屡见不鲜,使土地沙化加剧。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土地开发利用现状,结合防治沙化的相关措施,解决我国土地沙化问题,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郑翔天,关思萍,任红鸽,徐容乐,项波[2](2021)在《知识图谱在构建东北土地环境研究知识谱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其土地沙化、荒漠化、林地草地退化、森林退化、土地盐碱化等土地环境变化的原因及监测一直是科研的焦点。随着"美丽中国中脊带"的提出,位于该线东北段附近的土地环境相关的研究也不断开展。在涉及该区域土地状况的研究中,常用研究方法有实地考察以及基于遥感卫星影像来进行分析,而本文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来构建相关文献研究的知识谱系,从另一个角度探究东北土地的环境状况变化因素。首先,由于知识图谱可以广泛探究文本数据之间的关联,且便捷高效,因此本文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有关方法对目前探究东北地区土地环境变化影响因素的4318篇CNKI文献进行挖掘,再用关键词共现的方法提取大量文献中已探明的目标因素,从而构建比较全面的基于东北地区环境研究的知识谱系,这一方法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可以归纳出比较全面的影响因素;其次,结合聚类分析归纳出影响东北地区土地变化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分析。最后,选取词频前十的因素进行汇总,统计得出东北地区土地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影响土地沙化的因素中,频数最高的关键词有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等,影响土地沙化的因素中,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水资源不足等频数最高,这些因素分别代表了我国东北地区土地沙化、荒漠化、盐碱化、草地草场退化、林地退化、森林退化以及黑土地退化等土地环境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这一方法将为今后从知识图谱文本挖掘的方面深入探究地理、气候等自然现象的影响因素提供新的思路。
潘图力古拉[3](2021)在《蒙古族谚语中的生态意识研究》文中指出蒙古族谚语是人们游牧生活中经验性知识的结晶。谚语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体现了蒙古族对草原生存环境的认识,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蒙古族谚语强调对神化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也表现出蒙古族对动物的特殊爱护和伦理关怀;从生态管理的角度,蒙古族与生存环境间的情感因由深厚的乡土情怀和故土难迁的民族性格得到加强,这一点投射于谚语中,集中体现为对北方草原沙化环境的适应性处理方式以及重视植物的环境治理作用;从生态价值意识来看,蒙古族在游猎、游牧生活中加深了对山、水、草、树等个体生态要素的价值认识,也对这些个体生态要素与生态环境整体之间的关系有了科学认知,相关谚语强调尊重生态个体的存在方式,遵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研究蒙古族谚语中的生态意识及相关的民族生态文化,有助于利用语言这一媒介宣传蒙古族的生态意识文化,也能够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民族性和地方性知识,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道德观念,提高人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认识。
王金哲,张光辉,王茜,崔浩浩,刘鹏飞[4](2021)在《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紧缺,自然湖泊湿地、天然植被绿洲和土壤盐渍化程度对地下水生态水位具有强烈依赖性,因此,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对干旱区不同类型生态状况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关系的机制研究,构建了以浅层地下水埋藏状况为核心要素的"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它由地下水对自然湿地景观维持性、天然植被绿洲维持性、农田土地质量维持性及其隶属的6项要素指标构成;在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应用结果表明,该套指标体系可为西北干旱区地下水功能评价提供参考,同时还表征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脆弱,生态功能较弱和弱的分布范围占示范应用区总面积的87.86%,地下水生态功能强、较强分布范围仅占5.07%。由此可见,进一步提高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保护能力刻不容缓。
李元征,冯智志,李立,安迪,王文静[5](2021)在《基于GIS的黄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生态敏感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整个黄河流域缺乏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且现有敏感性评价方法存在一些不足,该研究基于GIS采用改进的方法、对围绕高质量发展界定的黄河流域内的4种主要生态问题及其综合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主要生态问题依次是土地沙化、土地盐渍化、冻融侵蚀及水土流失,其极敏感性面积分别为33.54、3.80、2.72和0.69万km2,依次占流域总面积的16.20%、1.84%、1.31%和0.69%。(2)流域的综合生态敏感性较高,极敏感区面积为39.38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9.02%,集中分布在巴丹吉林、腾格里及乌兰布和沙漠及其周边、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阴山北麓至浑善达克沙地西部、黑河下游额济纳旗、柴达木盆地周边、青海东南部及邛崃山区。该研究可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白耀楠,刘宏伟,马震,蒋万军,苗晋杰,杜东[6](2020)在《康保县北部土地沙化特征及其地质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康保县北部是以防风固沙和涵养水源为主的生态脆弱区,肩负着构建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的任务,其土地呈现不同程度沙化,且有加速扩展趋势。研究区分布大面积不同粒度含水量低的砂层、冲洪积砂层是沙化的物质基础。土地沙化受气候、土壤类型与母岩来源、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埋深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浅部地层沉积特征与土地沙化程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全新世湖沼积、冲洪积及马兰组(Qp3m)分布区基本为土地轻度沙化区。基岩出露或埋深较浅区和迁安组(Qp3q)分布区大部分地段为土地中度沙化和重度沙化区。为解决好康保县北部生态环境问题对京津冀生态功能建设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建议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防风固沙生态功能;采用多种形式保护土壤,形成良好土壤结构;调整农牧比例,合理利用水资源。
侯薇,杨朝[7](2020)在《明代山西干旱灾害的灾害链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明代山西地区的干旱灾害的灾害链效应的概述和分析,针对五条灾害链之间的关系简要进行了总结。以山西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选取的干旱灾害的信息主要来自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的山西卷、《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和《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等已出版书籍,以及《明史》五行志、山西通志、各县县志等有关资料,寻找有关土地沙化、地面沉降、森林火灾、蝗灾、鼠疫、饥荒的信息,最后使用相关分析法确定干旱灾害和其次生灾害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山西地区的旱灾和土地沙化、地面沉降、森林火灾、蝗灾、疫病、饥荒之间存在五条明显的灾害链,而且五条灾害链效应之间并不是单一的形成影响,而是一个相互交错的网状链式作用图,明朝中后期万历年间和崇祯年间的大旱灾在经过一系列的旱灾灾害链效应过后,间接导致了明朝政权的灭亡。
解云虎[8](2020)在《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文中指出荒漠-绿洲过渡带是荒漠和绿洲两种自然景观转化最为剧烈、表现最突出的地区,是介于荒漠和绿洲之间的特殊生态脆弱带。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常年受西风环流控制,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风大沙多,多年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该区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失调,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不仅严重制约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也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所面临严峻的土地沙化形势,亟需开展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化土地治理工作。本研究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林滩为研究区,分析近30年格林滩土地沙化现状及演化趋势,确定风蚀发生敏感区位置,既荒漠-绿洲过渡带范围,分析土地沙化气候因素响应,并以此为依据,在格林滩荒漠-绿洲过渡带组建完善的绿洲防护体系,通过野外观测其风沙流特征、地表蚀积状况、沙尘沉降规律等评价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益,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格林滩沙化土地类型划分为重度沙化土地、中度沙化土地、轻度沙化土地及未沙化土地,面积分别为15.23km2、23.98km2、26.69km2、13.64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11%、36.39%、40.50%和17.15%。轻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南部及农田区的北部及东部,中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农田外围与荒漠的过渡地区,重度沙化土地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和南部。中度沙化土地为研究区沙化土地中转化最为频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分布区是潜在的土地沙化发生区,以此确定该区域为荒漠-绿洲过渡带。(2)荒漠-绿洲过渡带组建完整防护体系,防护体系组成西北~东南向由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组成,其中农田防护林网主林带以两行一带为主,副林带主要以一行一带为主。灌草防风阻沙带位于农田防护林网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过渡区,以天然灌木为主,覆盖度在10%~25%之间,带宽约500m。机械沙障固沙带位于灌草防风阻沙带外围裸沙丘,东北~西南向长度2.5km,宽290m,沙障材料为麦草,规格为1m×1m,防护体系划分为三个防护段面,分别为BF断面(包含裸沙丘和农田防护林网)、BSSF断面(包含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和BSF断面(包含裸沙丘、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3)防护体系近地层0~30cm风速变化明显,随着高度的增加防风效能值降低,6.67m/s测风条件下,靠近地表植被影响显着层防风效能值最高可达87.46。不同防护带内随高度的变化风速廓线整体呈J型分布,且符合对数函数分布规律,研究区风沙输送主要发生在4月、5月和10月,农田防护林网的输沙量:BSSF断面<BSF断面<BF断面,防护体系对阻滞风沙输移效果显着,平均相对湿度与月总输沙量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月平均风速和沙尘暴日数的增加是月总输沙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4)研究区蚀积状态主要以侵蚀为主,BSSF断面在不同月份由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侵蚀厚度逐渐降低,到农田防护林网略有堆积,不同风速梯度条件下,随着风速的加大,平均侵蚀厚度增加,BSSF断面农田防护林网主要以堆积为主,相比其他两个防护断面,堆积厚度相对增加,侵蚀厚度减少。蚀积强度的变化与蚀积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BSSF断面在阻滞风沙、降低侵蚀强度相对比其他两个防护段面效果更明显。(5)沙障固沙带表土平均粒径1.79Φ,相对比裸沙丘细化,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沉积物颗粒峰度值分别为1.0212和1.0020,均大于裸沙丘,土壤颗粒粒度分布相比裸沙丘分散。沉积物颗粒频率分布曲线均呈单峰型,沙障固沙带和灌草防风阻沙带颗粒分布相对比裸沙丘峰值降低且提前出现,颗粒分布范围变宽,研究区内细沙和中沙颗粒容易受到风沙活动的影响,极细沙和细沙为主要的风蚀颗粒,是影响防护体系内沉积物颗粒相对粗细的关键组分。(6)防护体系降尘主要发生在4月和5月,由裸沙丘-农田防护林方向降尘量逐渐减少,不同防护断面间相同防护带沙尘沉降速率BSSF断面>BSF断面>BF断面,BSSF断面裸沙丘和沙障固沙带沙尘沉降速率和风速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随着风速的增加,各防护带沙尘沉降速率逐渐增加,沙尘沉降颗粒物主要以局地物质为主,远源物质含量较低。
曾思燕[9](2020)在《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三十年中国经济“重速度、轻均衡”的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大量的优质耕地资源被城市或工矿占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还进一步污染了水土资源,严重威胁着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持续性。2014年国家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告》显示中国有19.4%的土壤点位数据超过国家发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全国9个主要稻米产区大米中镉超标占10.3%,这说明正视食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为践行“青山绿水即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逐步解决耕地污染问题,国家倡导实施休耕战略。先前学者已对休耕的内涵及其自然-经济-社会效益、农民休耕的意愿与补偿标准、耕地休耕具体的实施模式与对策等政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休哪里?”、“休多少?”、“怎么休?”这三个最根本的问题未作明确回答,这不仅涉及到我国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问题,还涉及到耕地质量、生态脆弱性、土壤污染程度等自然条件。此外,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如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从土壤污染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地下水超采区空间分布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影响休耕的主控因素入手,采用空间统计与分析方法,依据不同农区休耕的主控因素的差异对中国休耕区域进行划分,定量化评估不同的休耕情景(食品安全优先、耕地质量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对粮食安全潜在的影响,最终探索在粮食安全约束下,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的基于粮食安全优先的中国最优休耕方案。本文通过识别休耕主控因素、确定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为实现“藏粮于地”、农业发展可持续转型和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可为国家层面上的休耕规划提供依据,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平衡新时代耕地利用矛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影响中国休耕的四个主控因素在空间上呈不同的等级分布。中国耕地土壤总体复合污染占比为22.10%,以轻度污染为主,其中重度污染占比1.23%;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以中等地为主,低等地和劣等地共占总面积的17.69%;中国地下超采区主要集中于华北、东北地区,轻度、中度和重度区分别为3.66%、3.83%、0.68%;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内尚有耕地1961.6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4.52%,其中,一级生态保护红线内占3.57%。(2)不同情景概念模型评估了中国休耕的优先组合。基于食品安全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比例分别为4.94%、9.64%和15.30%;基于耕地质量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6.65%、9.83%和19.52%;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70%、10.01%和20.58%。(3)在不考虑国家粮食安全与财政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休耕总面积为4434.6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87%。依据不同区域休耕的主控因素差异,制定清洁去污型、地力提升型、节水保水型和生态保护型等休耕类别,并建议对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采取差异化的休耕治理措施。(4)不同休耕目标组合对粮食产能损失有着显着的差异。基于生态安全优先情景下高休耕目标组合造成我国粮食减产量为[17165.35,25386.62]万吨,远高于食品安全优先组合和耕地质量优先组合对粮食产能的影响。为保障国家粮食高度自给,中国最大可休耕规模为1818.27万hm2,并置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下综合制定了考虑粮食安全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休耕992.98、1732.32和2964.10万hm2。为切实保障农民生计,确保休耕补贴金额处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可接受范围内,且不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建议将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按1.7:5.1:3.2、3.9:2.4:3.7和2.3:3.6:4.5确定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远期(2031-2035年)的休耕规模。在中国不同地区实施休耕应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分时期实施推进休耕方案,以期实现国家农业转型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论文有图40幅,表25个,参考文献231篇。
陈自然[10](2020)在《小滦河上游地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文中指出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小滦河流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逐渐突出,因此查明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分布和变化规律,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对于保障该地区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基金项目“承德地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通过野外实际水文地质调查、抽水试验、航空遥感等方法,获取研究区水文地质参数,利用收集到的气象、水文、地下水开采量等数据,利用GMS软件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学模型,根据数值模拟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和成果:1、利用2016-2018年实测地下水水位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观测数据的拟合情况可以知道,数学模型模拟结果比较符合研究区实际地下水位变化特征,模拟模拟的可信度较高。2、通过模型计算研究区地下水均衡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降雨入渗,排泄量主要为蒸发排泄其次为侧向径流排泄,总补给量小于排泄量,所以模拟期内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处于负均衡状态,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变化,每年的平均下降高度在0.01m左右。3、通过对地下水流模型进行识别验证,应用预测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和源汇项参数建立预测模型,根据地下水开采的约束条件,设计出了当神仙洞地区1号开采井开采量为300m3/d,前园山子地区2号开采井开采量为400m3/d时,10年后整个区域地下水流变化不大,不会对该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浅谈地下水与土地沙化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地下水与土地沙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沙化与林业防沙治沙的有效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地沙化现状及土地沙化根源 |
1.1 我国土地沙化现状 |
1.2 我国土地沙化的根本原因 |
1.2.1 自然气候影响下的土地沙化 |
1.2.2 人为破坏导致土地沙化严重 |
2 森林资源保护 |
3 结合现实问题提出科学的沙化防治措施 |
3.1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 |
3.2 土地沙化区局部植被的有效保护措施 |
3.3 构建完整的防风固沙林建设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
3.4 封禁围栏 |
3.5 增加沙障,减少风沙 |
3.6 加强植被和植树造林 |
3.7 加强宣传力度 |
4 结语 |
(2)知识图谱在构建东北土地环境研究知识谱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来源 |
3 中文文献知识图谱构建 |
3.1 绘制科学知识图谱 |
3.1.1 关键词共现网络 |
3.1.2 聚类后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
3.2 聚类分析结果 |
3.2.1 聚类关键词统计 |
3.2.2 聚类时间线图 |
4 英文文献知识图谱构建 |
4.1 英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 |
4.2 英文文献关键词时区视图 |
4.3 英文文献关键词聚类视图 |
4.4 英文文献聚类关键词统计 |
5 关键词频数统计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3)蒙古族谚语中的生态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蒙古族谚语研究 |
2.生态意识研究 |
(1)国外生态意识研究 |
(2)国内生态意识研究 |
(四)研究思路 |
(五)语料来源及其情况说明 |
1.语料来源 |
2.语料说明 |
一、蒙古族谚语中的生态伦理意识 |
(一)对自然的敬畏与遵循 |
1.对神化自然的敬畏 |
2.对客观自然的遵循 |
(二)对动物的关怀与尊重 |
1.对畜养动物的爱护关怀 |
2.对野生动物生命的尊重 |
二、蒙古族谚语中生态管理意识 |
(一)谚语中的土地管理意识 |
1.对土地沙化问题的反思 |
2.适应性管理土地意识的萌生 |
(二)环境治理意识 |
1.“树”的治理作用 |
2.“草”的治理作用 |
3.“花”的治理作用 |
4.环境治理其他体现 |
三、蒙古族谚语中的生态价值意识 |
(一)对生态要素价值的认识 |
1.“水”的价值 |
2.“草”的价值 |
3.“山”的价值 |
4.其他要素的价值 |
(二)生态系统价值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
2 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要素评价指标等级与划分机制 |
2.1 地下水对自然湿地景观维持性要素评价指标 |
2.2 地下水对天然植被绿洲维持性要素评价指标 |
2.3 地下水对农田土地质量维持性要素评价指标 |
2.3.1 土地荒漠化与地下水关联度 |
2.3.2 土壤盐渍化与地下水关联度 |
3 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及属性状况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
4 应用实例 |
5 结论 |
(5)基于GIS的黄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生态敏感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研究区 |
1.1.2 数据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一生态问题的生态敏感性 |
2.1.1 土地沙化敏感性 |
2.1.2 冻融侵蚀敏感性 |
2.1.3 水土流失敏感性 |
2.1.4 土地盐渍化敏感性 |
2.2 综合生态敏感性 |
3 结论和讨论 |
(6)康保县北部土地沙化特征及其地质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环境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1.2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2 土地沙化特征 |
3 土地沙化影响因素 |
3.1 气候因素 |
3.2 地质因素 |
3.2.1 土壤类型与母岩来源 |
3.2.2 地形地貌因素 |
3.2.3 地下水位埋深 |
3.3 人类活动因素 |
4 浅表沉积物质空间分布与土地沙化物源关系 |
5 结论与建议 |
(7)明代山西干旱灾害的灾害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资料和方法 |
三、典型干旱灾害的确定 |
四、干旱灾害的灾害链效应 |
(一)旱灾———植被减少———土地沙化 |
(二)旱灾———人畜饮水困难———超采地下水———地面沉降、塌陷 |
(三)旱灾———空气干燥———森林火灾 |
(四)旱灾———蝗灾、虫灾———粮食减产———饥荒———社会动荡 |
(五)旱灾———疫病 |
五、结论 |
(8)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沙化及驱动机制 |
1.2.2 近地表风沙过程 |
1.2.3 绿洲防护体系配置模式 |
1.2.4 绿洲防护体系气流活动及蚀积状况 |
1.2.5 绿洲防护体系降尘特征 |
1.2.6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特征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状况 |
2.5 土壤和植被 |
2.6 社会经济状况 |
2.7 防护林建设状况 |
3 材料和方法 |
3.1 防护体系地表风沙流监测 |
3.2 防护体系地表蚀积监测 |
3.3 防护体系风沙沉降监测 |
3.4 防护体系地表沙物质样品采集及测试 |
3.5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3.5.1 影像数据来源 |
3.5.2 影像数据处理 |
3.5.3 荒漠化差值指数构建 |
3.5.4 分类精度评价 |
3.5.5 沙化土地动态分析 |
3.6 风速统计分析 |
3.7 防风效能 |
3.8 输沙通量模型拟合 |
3.9 降尘量的计算 |
3.10 沙尘沉降尘源分析 |
3.11 地表蚀积量测算 |
3.12 土壤粒度参数计算 |
3.13 沉积物颗粒累积频率分布间平均距离计算 |
3.14 沉积物颗粒敏感粒度组分提取 |
4 格林滩绿洲沙化动态演变及气候因子分析 |
4.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分类结果 |
4.1.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现状 |
4.1.2 沙化土地分类结果评价 |
4.2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
4.2.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时间动态变化 |
4.2.2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空间动态变化 |
4.2.3 格林滩绿洲土地沙化程度变化 |
4.3 格林滩绿洲土地沙化的气候响应 |
4.3.1 气候变化的线性趋势检验 |
4.3.2 沙化土地面积与气候突变相关性 |
4.4 小结 |
5 绿洲防护体系构建 |
5.1 绿洲防护体系组成 |
5.2 沙障固沙带的设置 |
5.3 防护断面的设置 |
5.4 小结 |
6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特征 |
6.1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层气流水平分布 |
6.2 绿洲防护体系防风效能 |
6.2.1 绿洲防护体系对防风效能值的影响 |
6.2.2 绿洲防护体系风速廓线特征 |
6.2.3 绿洲防护体系下垫面粗糙度特征 |
6.3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月际变化 |
6.3.1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月际变化 |
6.3.2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变化的气候因素响应 |
6.3.3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随高度的分布 |
6.4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结构 |
6.4.1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输沙量变化特征 |
6.4.2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输沙量随高度变化特征 |
6.5 小结 |
7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蚀积特征 |
7.1 绿洲防护体系蚀积月际变化 |
7.1.1 绿洲各防护体系蚀积形态特征 |
7.1.2 绿洲防护体系地表蚀积量变化 |
7.1.3 绿洲防护体系蚀积强度变化 |
7.2 绿洲防护体系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特征 |
7.2.1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形态特征 |
7.2.2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量变化 |
7.2.3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强度变化 |
7.3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特征 |
7.3.1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组成 |
7.3.2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参数 |
7.3.3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频率分布特征 |
7.3.4 防护体系对风蚀颗粒物范围的影响 |
7.4 小结 |
8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特征 |
8.1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量月际变化规律 |
8.2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气候响应 |
8.2.1 气候因素对沙尘沉降量的响应 |
8.2.2 气候因素对沙尘沉降的相对贡献率 |
8.3 不同风速条件下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速率变化特征 |
8.4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源分析 |
8.4.1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粒度组成 |
8.4.2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源判断 |
8.5 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与逻辑框架 |
2.1 基本概念 |
2.2 逻辑框架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 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研究 |
3.1 中国耕地土壤污染状况 |
3.2 中国耕地质量特征 |
3.3 中国地下水超采对休耕的影响 |
3.4 生态保护红线对休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差别化休耕区的评判与区划研究 |
4.1 休耕空间综合评判 |
4.2 不同休耕区的划分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休耕多情景模拟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
5.1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空间特征分析 |
5.2 不同休耕情景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
5.3 粮食安全约束下的最优休耕方案探索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小滦河上游地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条件 |
2.1.3 水文特征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地质概况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概况 |
2.3.3 岩浆岩 |
2.3.4 地质构造 |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 |
2.4.2 地下水类型与含水岩相的水文地质特征 |
2.4.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4.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4.5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6 地质环境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水文地质参数的构建 |
3.1 降雨入渗系数 |
3.2 潜水蒸发系数 |
3.3 渗透系数及给水度 |
3.4 本章小结 |
4 小滦河流域地下水数值模拟 |
4.1 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1.1 模拟范围 |
4.1.2 含水层的概化 |
4.1.3 边界条件概化 |
4.1.4 补给项和排泄项设置 |
4.2 建立数学模型及求解 |
4.2.1 数学模型 |
4.2.2 数学模型求解 |
4.3 模型识别与验证 |
4.3.1 模型识别验证的依据 |
4.3.2 模型识别验证的原则 |
4.3.3 模型识别验证结果分析 |
4.4 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水开采预测 |
5.1 地下水的开采约束条件 |
5.2 预测开采井分布位置 |
5.3 预测模型的建立 |
5.4 预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浅谈地下水与土地沙化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沙化与林业防沙治沙的有效性探究[J]. 杨红艳. 林业科技情报, 2021(04)
- [2]知识图谱在构建东北土地环境研究知识谱系中的应用[J]. 郑翔天,关思萍,任红鸽,徐容乐,项波.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06)
- [3]蒙古族谚语中的生态意识研究[D]. 潘图力古拉.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 王金哲,张光辉,王茜,崔浩浩,刘鹏飞. 地质学报, 2021(05)
- [5]基于GIS的黄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生态敏感性评价[J]. 李元征,冯智志,李立,安迪,王文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1(04)
- [6]康保县北部土地沙化特征及其地质影响因素[J]. 白耀楠,刘宏伟,马震,蒋万军,苗晋杰,杜东.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20(03)
- [7]明代山西干旱灾害的灾害链效应研究[J]. 侯薇,杨朝. 地方文化研究, 2020(03)
- [8]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D]. 解云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 曾思燕.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小滦河上游地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D]. 陈自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