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器的计算误差与计算精确度的研讨(论文文献综述)
吴艾霞[1](2021)在《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中平面几何”内容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互联网+教育”这一新模式正逐步渗透到数学教育领域中,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教育信息化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特别强调“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可见,信息技术与数学活动的融合正逐渐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虽然当前,信息技术与数学活动教学的整合已比较普遍,但研究表明,对数学活动的设计仍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容易存在设计理念陈旧、内容呈现不当,学习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课堂重负低效,学生兴趣不佳,如何优化数学活动教学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念的指导下,以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相关章节为例,提出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平面几何类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并探讨此策略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以期提升几何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维度进行详细探讨: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理论思辨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查阅相关文献,对动态数学技术、数学活动、初中平面几何等进行简要概述,梳理动态数学技术、数学活动以及初中平面几何在教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思考。其次,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念为指导,提出了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平面几何类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包括聚焦细节,促进观察思考;突出关键,发展几何直观;加强操作,助力猜想验证等,并对策略进一步解释分析以及提供相应的案例。最后,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为例,运用上述教学策略优化相似三角形系列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在实践研究方面,采用策略优化后的数学活动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以教学实验研究为主,辅以课例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检验在该教学策略下优化的数学活动教学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影响以及是否对传统平面几何教学起辅助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对促进学生平面几何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知识理解、问题解决、认知信念、情感态度等学习过程变量均优于对照班学生,此外,对传统平面几何教学也有辅助促进作用。
徐昊平[2](2021)在《中日高中数学教材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工具,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数学教材的比较如火如荼,但是关于数学教材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比中日两国高中数学教材以及实际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旨在为教材的编写及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建议与启示。本文选取中日两国具有代表性的高中数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的研究问题为:中日两国高中数学教材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如何?这些信息技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应用情况如何?通过建立包含信息技术“使用类型、应用主题、呈现方式、应用环节、应用目的”的研究框架,对两国教材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之处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方法包括比较研究、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调查等。研究结果表明,中日两国教材在处理信息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人教A版教材中信息技术的使用类型比例最高的为科学计算器以及动态几何软件;在函数以及代数应用主题中应用信息技术较多;在信息技术呈现方式方面,比例最高的为融入正文,添加旁注与设置专栏的比例并不高;在巩固练习与新知呈现这两个应用环节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在信息技术应用目的方面,比例最高的为数据计算。而日本数研社出版的高中数学教材在使用类型方面,最多的为没有明确具体软件的计算机应用,其次为电子表格;在代数与几何知识方面使用信息技术的比例高于我国;在信息技术的呈现方式方面与我国相同,比例最高的为融入正文;在应用环节方面,信息技术在新知呈现所占比例最高;最后在信息技术应用目的方面,比例最高的为可视化。通过对两国学生以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调查发现,中日两国实际数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比例远高于日本。此外,被访谈调查的五位高中数学教师均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应用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使用类型方面,我国教师用得较多的数学软件是几何画板,而GeoGebra软件暂时还未得到普及。研究启示:(1)数学教材的编写可适当在教材中例如函数部分附加一些二维码,旨在学生课后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观看函数演变过程,从而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2)数学教材的编写可适当增强在代数、几何等数学应用主题中信息技术的应用;(3)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佟威[3](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考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和应用》文中指出大规模考试通常指在国家范围或较大规模经济体内由专业考试机构组织管理,以选拔、评价和监测等为主要目的的考试形式。在我国,大规模考试主要是指高考、研究生考试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考试;国际上,大规模考试则包括SAT、PISA等一些知名考试和评价项目。本文研究对象聚焦的是我国的大规模考试,特别是高考。大规模考试和一般性考试有着显着区别。一般性考试由于人数较少,影响范围小,限制条件相对较低,模型和算法的适应性较强。大规模考试具有更广的关注度,更高的质量要求,更大的社会影响,特别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大规模考试形成了一整套相对传统的模式,包括一系列管理层面的措施,也有一系列技术层面的保障,以确保其平稳顺利。这种模式长期以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考试规模愈大,涉及因素就愈多,面临局面就愈复杂,适应和调整起来也就愈难。传统的试题质量保障机制当前正经受着剧烈冲击,只有做出改变才能应付不断出现的各种挑战。如何应对紧迫的形式和复杂的困境,成为大规模考试面临的重要课题。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改变和解决这种困境提供了重要支撑。如何实现深度学习技术与大规模考试的深度融合,成为改善大规模考试试题质量评估方法的重要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当前深度学习技术在考试中的应用刚刚起步,正处于探索阶段,在一些具体考试任务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考试的赋能仍需系统梳理和深入探索。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若干方法,旨在解决大规模考试中试题难度预估和相似题的判定等问题,并致力于付诸应用和实践。本文的工作和贡献可以概括如下:首先,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试题难度自动预测。试题难度预测是大规模考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过难或者过易都无法准确测量学生能力。传统的试题难度预测试是由命题专家人工完成或提前把试题由一小部分志愿者公开试答并通过作答数据分析计算试题难度。由专家预估的试题难度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难度系数不稳定;试答又容易导致试题泄露。更重要的是,两种预估方式彼此独立,没有把与试题相关的数据(文本和作答)进行统一考量。本研究基于深度表征框架,深入挖掘和利用试题文本信息,再结合大量学生作答数据,建立起试题文本和实测难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试题难度预测。具体地,试题经过数据预处理后,表示成分布式表征的向量集合,然后基于CNN和RNN模型来获取试题的局部信息和序列信息的技术方案。在loss函数中设计pairwise形式消除学生作答数据的样本依赖性,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关于试题文本和试题质量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高考数学试题难度预测这一任务,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次,基于语义关联关系,实现对试题的深度语义理解和质量把控。前一项工作主要对形式单一、独立设问的试题进行研究,针对的是以数学题为代表的理科类试题。然而,一些阅读类试题具有显着差异性,试题的难度需要结合试题基于的素材、试题的选项等信息进行研究。本项工作是在参考一些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引入了注意力机制,寻找影响试题质量的深层次语义信息,发现试题材料中与问题相关的重要部分,以提高试题特征挖掘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具体地,模型结构由四部分组成,输入层、双向GRU层、注意力层和预估层。其中,双向GRU层不仅可以学习整个输入序列的远程依赖关系,还可以同时从前向和后向学习上下文信息;注意力层采用的是AoA机制,可以提取与试题更相关的文档或选项中词语,作为特定试题难度预估的主要信息,有助于模型的可视化,提升其可解释性。第三,基于知识结构图表征进行试题相似度判定。试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是大规模考试领域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在高利害且强调选拔性的大规模考试中,一份试卷出现两道相似试题或者其中的试题与已考试题相似,都容易引起争议和社会关注。另外,相似试题对自动组成多套相似试卷的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于试题语义层面的相似性分析具有重要价值。以往的试题相似性预判依赖于命题专家,这种方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效率也不是很高。同时,一些基于浅层语义信息的试题相似性研究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本研究结合试题所具有的知识点图结构信息,实现了更加全面的试题表征用以判断试题之间的深层次语义关系。具体地,本文提出一个新的knowledge-aware的多模态深度学习网络(KnowNet)。该模型包括两个主要表征层:试题内容表征层(CRL)和知识结构融合层(SFL)。试题内容表征层(CRL)主要用来对试题的多模态信息(如图片和文本信息)进行联合表征,涉及到词嵌入方法、卷积神经网络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知识结构融合层主要用来表征知识点的图结构信息。在该层中,模型首先是通过一个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模块(CKA)对知识点和试题内容信息进行建模,然后通过树形卷积网络(TCN)对知识点的图结构信息进行表征。知识结构表征层不仅可以获取相关的结构信息,而且对基于知识结构的相似题的判定提供了一种可解释性的视角。最后,模型通过相似题打分模型(SSL)来对任意两个试题的相似程度进行评估。实验结果也证明KnowNet模型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和可解释性。最后,研究成果在大规模考试中的实践和应用中取得了显着效果,体现了社会价值。本研究的所有成果都与大规模考试的系统工程进行了深入融合。通过对难度预估算法训练得到的模型进行集成,每一道试题所对应的机器预估难度为命题专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试题属性自动标注是本研究的一个过程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试题的标注数据来训练模型实现试题属性的自动标注,目前也已经应用到具体命题工作。相似题判定的算法能够针对任何一个编制出来的新题提供出系统中与其相同或者相似的试题反馈,为命题专家提供参考。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已经集成在大型题库等信息化系统中,在考试行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大规模考试的数字化进程。基于本研究成果,多个与大规模考试相关的系统性工程都快速发展起来,如试题资源的标准化管理、教材检索、试题语义查询和检索以及大规模网络试题爬虫和试题素材收集等等。本研究成果探索了大规模考试和深度学习相融合的实践路径,提供了针对大规模考试个性化需求的解决方案,得到了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认可,为服务和保障国家考试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刘一敏[4](2020)在《中澳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A版与澳大利亚VCE课程为例》文中指出随着2019年新教材发布,新一轮的国际教材比较研究需要更新。“概率与统计”作为处理繁杂数据的有效工具,也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模块,对其进行研究必要和意义。本文选取中国人教版A版教材(2019年)和澳大利亚MM3&4(2016年)教材,对“概率与统计”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利用解释结构模型与概念图结合的方法和文本比较法,分别讨论“概率”与“统计”两部分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整体结构、知识的编排顺序和内容选取)进行教材整体上的比较,以对两国教材“概率”和“统计”有大致了解。其次,利用“课程难度模型”研究两国教材分别在“概率”与“统计”两部分的课程综合难度(课程的广度、深度、习题的难度)差异,并着重对习题(知识点数量、性质水平、情境水平)进行较为细致的对比分析。为了对澳大利亚的教材文本特色做深入比较,选择最有代表的模块——信息技术的应用(工具类型、内容环节和呈现方式、水平等级)进行深入挖掘。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到对中澳两国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领域结论以及对我国教材编写的启示和建议。通过对中澳两国数学教材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内容选择与编排方面,澳大利亚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更多、结构更简单,中国人教版教材是螺旋上升的编排模式。在内容编排方面看,中国人教版教材是按“统计→概率→统计”进行的,澳大利亚MM3&4教材是按“概率→统计”进行的。在内容选取上看,两国的内容选取差别主要在“统计”部分,而在“概率”部分的知识点重合较多,并且澳大利亚教材知识点选取较为丰富。课程综合难度方面,澳大利亚教材的广度大于中国教材且造成差异的原因来自“概率”部分;课程深度层面上看,在“概率”部分,澳大利亚高于人教版,在“统计”部分与此相反;澳大利亚的习题数量几乎是中国的两倍,中国教材习题难度大,原因在于中国注重习题的理解和掌握,澳大利亚则注重基础知识和对例题的模仿。从习题难度的角度可看出两国对学生赋予的期望,这也说明了中国对学生知识理解的高要求。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中国的信息技术工具类型较多于澳大利亚,主要是多在计算机数学软件方面,而澳大利亚只使用CAS计算器;中国的呈现方式较为均衡,而澳大利亚教材较为单调,大部分以“融合”为主;从内容环节上看,两国差异较大,中国人教版主要以探索新知为主,而澳大利亚教材以例题为主;两国都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展开。最后我们分析了两国教材在概率与统计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级,总体来说中国人教版信息技术运用比较均衡,但是澳大利亚的优势在于将信息技术融入教材正文,把它视为中学生测试的必要手段和必备素养,中国教材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基于此,提出了“概率与统计”内容在这三方面的启示:(1)内容的结构、选取与编排方面的建议:适当地调整“概率与统计”内容编排顺序;适当增加正态分布的知识内容,尤其是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2)课程内容难度方面的建议:适当增加概率部分的习题情景广度,注重多元文化背景结合。(3)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的建议:中国教材正文中适当加入易于学生实践的现代技术内容;中国教材重“融合”少“旁白”;中国教材重视信息技术在考试评价中应用。
刘公绪[5](2020)在《室内人员自主定位定向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位置服务需求的激增,室内定位已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相关定位定向问题被称为卫星导航与定位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室内定位总的来讲是确定人或物体在卫星信号拒止环境下的姿态、速度、位置等信息,属于导航、测绘、自动化、电子和通信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其战略地位显着如单兵作战、消防演习、矿井营救等。已有的定位定向技术主要分为四类,即基于无线信号交汇的定位定向技术,基于数据库的匹配定位技术,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航迹推算技术,以及基于信息融合的组合定位定向技术。然而传统的方法需要提前搭建无线传感网络或需要人工现场勘测,成本高、对环境依赖性强,自主性差;室内环境下无线信号衰减严重并存在多径效应;组网故障、通信故障、电源故障等各种故障源可能会导致传感器数据质量问题,从而使定位定向系统的底层数据不可靠,进而恶化定位定向精度;通常室内人员的运动是动态的、复杂的,缺少与运动状态结合的自适应位姿估计方法;室内电磁环境复杂,缺少有效的基于地磁的定位定向方法等等。上述原因使得至今还没有通用的解决方法以提供低成本、少外设、强鲁棒、高精度的定位定向服务。本文选题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类。考虑到各种技术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最适合的应用场景,难以用单独一种技术提供可靠的定位定向服务。这里利用惯性传感器航迹推算具有的自主性、隐蔽性、全天候、信息全等优点,以多源信息融合理论为切入点,将多个互补的或冗余的信息源进行有机组合以获得优于单一信息源定位定向的性能。本文围绕室内人员定位定向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磁力计、加速度计、速率陀螺(Magnetometer,Accelerometer and Rate Gyro,MARG),和广义可感知校准源(General Sensory Calibration Source,GSCS),开展低成本、少外设、强鲁棒、高精度的室内人员自主定位定向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总结如下:(1)低成本MARG传感器的关键指标协同优化研究。为改善低成本惯性传感器的性能,对其多个关键指标进行协同优化研究,提出了三重自适应方法。该方法将传感器量程,采样频率和输出频率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分辨率,效率和功率等指标的协同优化。所提出的方法改善了传感器原始数据的精度,提高了定位定向系统的续航能力。(2)MARG传感器的数据质量控制研究。针对MARG传感器的各种数据质量问题,提出一种在线的与可信的数据完好性监控方法。首先将数据故障建模为格式故障,时序故障和值故障,并提出几种启发式规则来检测和隔离数据故障;然后提出双重可变长度数据监控窗口机制,以提高数据恢复的可信度。最后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以动态权衡实时性,计算复杂度和可信度,有效改善基于MARG传感器搭建的定位定向系统的数据质量。(3)基于MARG传感器与GSCS的融合滤波与位姿校准研究。基于MARG传感器和GSCS分别提出半解析定向方法和自适应互补滤波方法:其中半解析定向方法是将磁失真判断、走廊结构的几何关系用于室内基于地磁的定向;所提出的自适应互补滤波方法是将MARG传感器的互补信息与运动状态信息进行融合,通过对运动状态的测量和估计,实现了搜索步长和融合参数的自适应调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实现室内人员高精度、高鲁棒的定位定向。(4)室内磁地图的快速建模与匹配定位研究。针对磁地图的测绘过程费时费力,其更新和维护难度大、费用高,基于磁地图的匹配定位方法复杂、精度低,定位结果不可信等问题,开展磁地图的快速建模与可信定位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蛇形航迹推算的室内磁地图的快速建模方法,和基于室内磁地图的聚焦式匹配定位方法。前者将约束型航迹推算方法用于磁地图的快速建模,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并使磁地图的更新和维护相对简单;后者通过粗匹配定位与细匹配定位自适应地结合实现低复杂度、高精度和高可信度的聚焦式匹配定位。
张迪[6](2020)在《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大型水库水温调控优化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依托强大的基建能力和西南地区的有力地形优势,我国建造了一批世界级的高坝大库,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性的绿色动力。这些高坝大库在充分利用水能优势实现发电效益、促进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高坝大库低温水下泄对鱼类生存繁殖等产生的不利生态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分层取水作为减缓低温水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而采取的重要工程措施,其运行效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分层取水设施的运行效果与水文、气象和调度方式等条件密切相关,现实条件下,来水情况一直处于变动状态中,根据来水情况,及时快速预报水体温度,并实施分层取水,是工程运行关注的技术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科学问题。传统基于物理意义的数学模型,在水库水温结构分析,特定工况下水温的预测和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水库实际运行调度中,数值模拟模型构建专业性强、参数率定复杂、计算耗时巨大,难以满足运行来水条件复杂情况下水库调度的快速决策需求。我国已建大型水电站的分层取水设施大多处于试运行和调试阶段,能够实际监测到的数据量有限,故其运行效果的评价方法尚未成体系。近年来信息及数据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为解决多因素影响问题提供了技术方法与途径。本研究以近年来信息及数据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契机,结合传统基于物理意义的数学模型和新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算法的各自优势,探索了水库下泄水温快速预报技术,开展了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效果评估及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利用Python3.5语言自主编制了基于AI算法的水温快速预测模型计算程序,程序核心模块包括: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in,SVR)、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门限元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GRU)5个子模块,具有参数设定、模型训练及存储、模型调用及预测等功能。(2)为满足AI模型训练对数据量和场景的需求,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综合考虑流量、气象、入流水温和叠梁门调度方案等因素,设计了 108种锦屏一级水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工况场景,并利用经过锦屏实测数据校验的EFDC模型,模拟了各类工况组合下的水库水温分布及下泄水温情况。整理形成了包含近2万条一一对应的流量、气象、入流水温、叠梁门运行数据、水库水温分布数据和下泄水温数据的数据集。(3)水库下泄水温是受水库特性、运行方式、入流条件、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非线性问题。本文通过输入因子优选、参数优化搭建了适合用于锦屏一级水库下泄水温预测的机器学习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以水库的主支库入流量、主支库入流水温、出库流量、叠梁门运行层数、取水口深度、气温、太阳辐照度、相对湿度、风速等作为模型的输入因子,以水库下泄水温作为模型输出,搭建的AI模型能够实现对下泄水温的预测。(4)通过模型性能比选,多角度对比分析了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新型深度学习算法的性能优劣,结果显示,RNN、LSTM、GRU3种新型深度学习算法的预测精度和不确定性明显好于SVR和BP神经网络2种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具备良好的工程实用性。同时,AI模型可以通过建立关键影响因子历史数据与当前时段下泄水温之间的响应关系,实现对锦屏一级水电站简单运行工况下(不启用叠梁门),15天内下泄水温的较高精度预测,复杂运行工况下(启用叠梁门),7天内下泄水温的较高精度预测,可为分层取水方案的制定和叠梁门的起落预留操作时间。(5)相比于传统的EFDC等数学模型,训练完成后的AI模型操作使用方便,仅需输入当前时刻的各项输入因子数据,即可完成对下泄水温的预测,同时模型的预测速度可达秒级响应,能够满足水库调度的快速决策需求。(6)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效果评估体系,基于评估体系和AI水温快速预测模型,提出了“方案设计-下泄水温预测-效果评估-优化比选”的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方案优化设计流程。同时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丰、平、枯3种典型年的水位条件,根据此方案设计流程,分时段提出了分层取水设施的优化运行方案建议。总体而言,从生态效益的角度出发,多层叠梁门运行方案下的生态效益一般较高,可作为优先备选方案,但当多种叠梁门运行方案的生态效益相近时,出于发电效益的考量,可优先选择叠梁门运行层数较少的方案,以降低发电损失量。
王奋平[7](2020)在《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下的数学教育改革越来越国际化,包括数学教科书比较在内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鉴于国内外数学教科书比较大多集中于文本内容分析及学科知识的深度、难度探索,本研究主要解决两个目标:第一、探索形成一个适合认知效率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第二、依据第一步评价指标比较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在认知效率视野中的质量。其中包含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进行教科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第一步,通过学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进步教育思想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梳理中、英文献,参考国际、国内有代表性的、比较权威的教科书评价理论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形成评价指标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并参考了各国教科书评价指标体,初步构建了一个教科书评价指标结构,通过调研数学教育研究专家获取各初始指标权重的意见,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处理专家数据后获取各指标权重,并据此分解指标形成问卷,在基层一线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专家等群体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对问卷指标的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一个简洁而易于在教科书评价实践中操作的高学习效率视野下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7个一级指标为:学习目标、学生基础、学习动机、知识结构、探究反思、学习评价、学习环境。第二步,依托建构的评价标准,邀请五位数学教学专家和数学教育研究专家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样本教科书进行评价打分,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工具处理评价数据,获得三国教科书评价比较结果。第三步,通过一个教学实验验证评价结论。评价指标建构遵循以下原则: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建构更加公允;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建构教科书评价标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融入教科书质量评价因素;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教育公平等观点。依据本研究制定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受邀数学教育专家群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结论:美国教科书质量较好,中国教科书次之,英国教科书质量较差,中、美、英教科书在七项指标以及二级指标中各有较好的表现。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认知效率影响较小;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数学认知效率可能存在影响;中国教科书传统设计模式中的优秀元素值得保留。评价结论表明:认知效率视角的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而且重视开放性问题解决;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重视非智力因素;学习者对数学的理解是高质量教科书主要目标;高质量教科书重视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英国教科书分模块编写,此研究中英国教科书样本采用纯数学(核心数学)教科书,因此在其中应用性指标方面的表现必然影响其质量。应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选择性吸收西方教科书设计的元素。影响教科书质量因素复杂。教科书使用效率的评价很难做到涵盖所有影响因素的教科书质量因素,本研究只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视野中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的评价指标建构及教科书比较。
王琼[8](2020)在《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高难度的系统工程。因制造工艺、人为认知和外部环境等的影响,汽车碰撞的实际工程问题中存在着如材料属性、结构几何尺寸和载荷等各种不确定性。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基于传统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可能会产生较大分析偏差,已难以很好地满足汽车碰撞安全的设计需求。随着人们认识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汽车碰撞安全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应运而生。不确定性优化设计可充分考虑优化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约束可行域或目标变化范围的影响,以获得能够满足优化要求的设计结果。虽然考虑不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研究在过去很长时间受到了科学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还未发展成熟,仍然需要改进和完善,特别对参数含复杂不确定性问题、优化设计求解及其效率等方面尚存在一系列技术难点亟待解决。为此,本文针对汽车碰撞安全设计中存在大容差多参数关联非精确概率的不确性优化难题,从不确定参数样本变化信息量、各种相关关系、不确定性描述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研究思路从设计变量或设计参数的有界不确定性、多源不确定性、混合不确定性和复杂非线性相关性几个角度出发,力求对考虑各种参数不确定性的分析模型与优化求解效率工作给出一些探索性方法,最终为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提升和有效设计给予指导和借鉴。首先为了降低不确定性参数在有界范围内波动的敏感性,针对容差问题,采用区间模型描述参数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种考虑公差设计的汽车碰撞安全稳健性优化模型,进一步考虑到不确定性参数的多源相关性问题,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处理区间参数独立性和相关性的汽车碰撞安全稳健性优化设计模型,并且发展了高效的优化算法;其次考虑到非精确概率分布的非单一不确定性问题,将区间不确定性与概率不确定性相融合,建立了一种汽车碰撞安全混合可靠性优化模型并发展了高效设计方法。另外,还考虑了存在复杂参数相关性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了汽车碰撞安全可靠性分析与高效设计方法。鉴于上述思路,本文开展和完成了如下研究内容:1)基于区间不确定性分析,发展了一种考虑参数有界不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汽车碰撞优化中主要设计部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容差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表示对称公差形式的区间模型度量参数的不确定性。根据稳健性理论,将目标函数的半径作为稳健性评价指标。结合参数设计和公差设计,引入公差评价指标,建立一种同步优化设计变量名义值和公差的稳健性优化模型。利用基于可靠性的区间可能度处理模型中的不确定约束,将考虑公差的稳健性优化问题转换为确定性嵌套多目标优化问题,并且发展了相应的优化算法。通过在车身耐撞性优化设计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同步调整设计变量的名义值和公差可在保证碰撞安全性稳健的同时实现公差范围的最大化,提高制造工艺性能,避免设计的重复性,降低生产成本。2)基于区间不确定性的相互关联关系,发展了一种考虑参数多源不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汽车碰撞优化中存在独立和相关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融入一种平行六面体凸模型来度量参数的多源不确定性,使得独立和相关参数得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描述,进而建立一种考虑多源不确定性的稳健性优化模型,对目标函数的中点和半径进行优化。采用一种独立性转换技术,将不确定性参数转换为标准的独立区间参数,多维平行六面体不确定域转化为多维立方体域,从而含多源不确定性的稳健性优化模型转换为标准的独立区间稳健性优化模型,大大方便后续的稳健性分析和优化设计。利用基于可靠性的区间可能度处理不确定约束,将独立区间稳健性问题转换为确定性的多目标嵌套优化问题。以高效的微型多目标遗传算法作为框架,结合独立性转换和基于一阶泰勒展开的区间分析,发展了一种有效的稳健性优化算法,消除了嵌套问题的内层优化。通过在考虑乘员损伤的女性和男性假人约束系统优化设计的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保证安全性能的稳健性还能提高优化结果的准确性。3)基于非单一区间不确定性,发展了一种考虑参数混合不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汽车碰撞优化中含有非精确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问题,虽然难以给定参数的精确概率分布函数,但给定其分布类型和分布参数变化区间是可能的,引用参数化概率盒度量此类概率-区间混合不确定性,进而以保证汽车碰撞安全性指标的可靠性为约束,建立一种关于汽车碰撞安全问题的混合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考虑到区间参数的存在,对约束的评估遵循保守原则,在经典序列优化与可靠性评估(Sequential Optimization and Reliability Assessment,SORA)方法理念的基础上,基于功能度量法(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pproach,PMA)得到混合可靠性最差情况时的MPP和区间向量(最不利点),再利用该MPP并结合最不利信息构造移动向量,通过解耦算法使原优化问题变为确定性设计优化与可靠性评估交替执行的序列迭代过程。由此,避免了内外层嵌套寻优,可实现汽车碰撞混合可靠性优化设计的快速收敛和高效性。通过在车身耐撞性和考虑乘员损伤的约束系统优化设计的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保证安全性能的可靠性还能提高优化结果的准确性。4)基于相关性的多元化,发展了一种考虑参数复杂相关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汽车碰撞优化中不确定参数存在各种相关性的问题,融入Copula函数度量参数的弱非线性、强非线性及尾部相关性,以保证汽车碰撞安全性指标的可靠性为约束,建立一种关于汽车碰撞安全参数相关问题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根据样本点数量选择使用贝叶斯方法或参数估计法挑选与已知样本匹配度最佳的Copula函数来构造参数间的联合分布函数,将不确定性参数的相关性集成到可靠性分析中。在经典SORA方法理念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可考虑参数间相关性的解耦算法,将嵌套优化问题转换为基于Copula函数的可靠性分析和确定性优化交替进行的序列迭代过程,以快速实现汽车碰撞安全在考虑不确定性参数复杂相关情况时的可靠性设计。通过在车身耐撞性优化设计的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保证安全性能的可靠性还能提高优化结果的准确性。
王蕊[9](2019)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 ——测度与实证分析》文中认为一直以来,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外部环境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英国脱欧公投事件,以及美国领导人更替导致的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事件频发,使得我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内部环境来看,我国经济进入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发展阶段转变的新常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体现得非常明显,体制性改革、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中国经济面临着更大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着国家的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等各个方面,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故而,探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测度以及其经济效应,不仅是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效应以及传导机制等理论研究的有益补充,也为有效制定防风险等相关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给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定义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进行测度,再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以及贸易需求三个视角出发,考察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全文具体内容与结论如下:(1)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定义与测度。通过梳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经济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是从经济主体的视角出发,事件的结果是无法完全预知的,并且没有具体概率分布,单一经济指标不确定性是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离,即不可预测部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衡量指标可以通过各经济指标不确定性的加权平均来实现。在此定义的基础上,借鉴Jurado等(2015),应用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随机波动(FAVAR-SV)模型,采用2002年一2018年156个宏观与行业指标测度我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结果表明:(ⅰ)样本内1-12期不确定性指数的预测值波动情况基本一致,测度结果稳定。(ⅱ)该指数能够清晰识别发生概率小于10%的经济波动和冲击,克服已有测度存在频繁波动的情况。其中两个高于1.65倍标准差的波动区间很好地解释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相对最困难的一年。(ⅲ)进一步比较分析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股票不确定性指数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更好地体现了整体经济非预期波动的共同趋势,而相比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而言,股票不确定性指数波动频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重大经济不确定性的识别上存在模糊性,同时测度结果存在一定的时滞性。(2)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投资需求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影响的传导机制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终形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借鉴已有文献以固定资产投资为被解释变量,采用2005年—2017年30个省市地区的年度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在产能过剩情况下引入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产业结构调整指数以及两者交互项。研究结果表明:(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时,投资量会下降。(ⅱ)在第二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性地抑制了长期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是导致中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阶段的重要原因。(ⅲ)第三产业被人们誉为国家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平抑经济波动,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会缓解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的负向冲击。(3)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消费影响的传导机制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终形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由于长期以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所以分别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角度,分析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消费的影响。借鉴已有研究在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模型中引入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采用2003年—2018年30个省市地区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ⅰ)城镇居民相对农村居民而言,拥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信自身能力并对未来持有乐观的态度,因此,在面对经济不确定性时,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并不强烈,负向影响不显着。(ⅱ)农村居民经济基础薄弱,储蓄结构单一,在面对突发性经济波动时,农村居民表现更加敏感,存在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产生了较显着的负向影响。(4)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传导机制与贸易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终形成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选取20个目标国,应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采用2005年—2015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出口贸易以及进口贸易均产生了抑制作用。(ⅱ)分别采用股票不确定性指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替代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稳定,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ⅰ)在测度方面,应加强数据库建设,丰富多频多类别数据,为基于大数据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提供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大数据模型,完成多维度多层次的不确定性测度。(ⅱ)在投资需求方面,国家应及时而有力地采取宏观调控政策,降低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冲击并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从而增强投资者信心,并且应发展本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逐步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而且应该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与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向高质量经济发展转化。(ⅲ)在消费需求方面,政府应增强政策的可预见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应该保障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还需要加强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ⅳ)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营造稳定的经济环境,降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水平,应加强与贸易国之间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便利化水平,还应该抵制“逆全球化”思潮,积极参与双边或多边对话,对接国际规则,加强国际间的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多边合作机制。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ⅰ)多维指标数据集构建的创新。有别于国内多数研究存在严重遗漏信息的情况,借鉴Jurado等(2015)应用扩散指数测度我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但又不同于Jurado等(2015)选取的月度数据,本文依托于宏观经济不确性定义,选用多频数据,并在数据集构建时加入能够体现政策方面的财政指标以及各行业指标。(ⅱ)通过比较测度结果验证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方法的实际效果,弥补了基于Baker(2016)方法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识别重大经济不确定性时的模糊性以及测度结果的时滞性等不足。(ⅲ)从总需求视角,分别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以及贸易规模层面出发,分析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首先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的抑制影响,并结合产能过剩,在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下,为研究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次,分别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视角探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两个群体人均消费的影响。最后,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进口以及进出口贸易的抑制影响。
黎盈盈[10](2019)在《高考改革背景下“6选3”模式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 ——基于广西A校2016-2018届学生的分析》文中提出2019年,我国高考将由传统“6选3”模式进入新“6选3”高考模式。随着高考课程选择组合模式从2种增至20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在高考课程相互交融中课程之间的组合形式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虽然高考改革背景下“6选3”模式提高了考生对优势课程的自主选择权,但现有研究多数停留在对高考现状、高考改革等方面的描述性研究,并未结合学生实际高考分数成绩进行理论探讨。本研究选取了高考改革背景下“6选3”中“政治、历史、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两种经典课程组合模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对象数据进行降维,通过构建“政治、历史、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模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分别对样本学生在上述模式下的高考成绩进行交叉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高考成绩进行对比,同时挖掘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九门课程之间的关联程度。研究发现,学生在两种差异性最显着的模式下高考成绩差异较小,说明不少学生的优势课程不集中于两种经典课程组合中,而是分布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不同学科性质的课程中。因此,影响学生高考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高考优势课程组合的选择。此外,本研究还证实了九门课程相关性较强,为高考改革“6选3”模式的课程组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从教育管理(学校、教育部门)和参与主体(家庭层面、个人学生、教师)二个维度,为高考改革背景下“6选3”模式的实施提出建议。
二、计算器的计算误差与计算精确度的研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器的计算误差与计算精确度的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中平面几何”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概述及思考 |
2.1 关于动态数学技术的研究概述 |
2.1.1 动态数学技术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动态数学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概述 |
2.1.3 动态数学技术的研究评述 |
2.2 关于数学活动的研究概述 |
2.2.1 数学活动的内涵研究 |
2.2.2 数学活动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
2.2.3 数学活动的研究评述 |
2.3 关于初中平面几何的教学研究概述 |
2.3.1 初中平面几何的相关概念界定 |
2.3.2 初中平面几何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
2.3.3 初中平面几何的研究述评 |
2.4 文献述评与启示 |
第3章 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初中平面几何数学活动教学策略的探讨 |
3.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理念概述 |
3.2 初中平面几何教学的基本问题 |
3.2.1 初中平面几何的特征 |
3.2.2 影响初中平面几何学习的因素 |
3.3 数学活动设计的理论探讨 |
3.3.1 数学活动的特征分析 |
3.3.2 数学活动设计的原则 |
3.3.3 数学活动设计的流程 |
3.4 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初中平面几何数学活动教学策略及应用案例 |
3.4.1 聚焦细节,促进观察思考 |
3.4.2 突出关键,发展几何直观 |
3.4.3 加强操作,助力猜想验证 |
第4章 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初中平面几何数学活动的教学实验研究 |
4.1 实验方案设计 |
4.1.1 实验假设 |
4.1.2 实验对象 |
4.1.3 实验变量 |
4.1.4 实验方式 |
4.1.5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 |
4.2.1 实验前测成绩分析 |
4.2.2 实验后测成绩分析 |
4.2.3 数学学习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4.2.4 《图形的相似》章节教学的调查问卷分析 |
4.2.5 《图形的相似》章节教学的访谈分析 |
4.3 实验结论 |
第5章 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初中平面几何数学活动的课例研究与评析 |
5.1 《相似多边形》的教学案例分析 |
5.1.1 课例背景 |
5.1.2 课例教学设计对比评析 |
5.1.3 课例片段教学实录对比评析 |
5.2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的教学案例分析 |
5.2.1 课例背景 |
5.2.2 课例教学设计对比评析 |
5.2.3 课例片段教学实录对比评析 |
5.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案例分析 |
5.3.1 课例背景 |
5.3.2 课例教学设计对比评析 |
5.3.3 课例片段教学实录对比评析 |
第6章 结束语 |
6.1 研究回顾 |
6.1.1 理论回顾 |
6.1.2 实践回顾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前测) |
附录2 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后测) |
附录3 |
附录4 《图形的相似》章节教学的调查问卷 |
附录5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日高中数学教材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
1.1.2 课程标准中融合信息技术的要求 |
1.1.3 数学教材中融合信息技术的趋势 |
1.2 理论框架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术语定义 |
1.6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教材比较研究现状综述 |
2.2 教材中应用信息技术比较研究现状综述 |
2.3 中日数学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应用理念的比较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过程 |
3.3.1 教材内容的编码 |
3.3.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3.3 在职教师的访谈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中日两国教材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的比较 |
4.1.1 教材中信息技术的使用类型 |
4.1.2 教材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题 |
4.1.3 教材中信息技术的呈现方式 |
4.1.4 教材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环节 |
4.1.5 教材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目的 |
4.2 数学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在实际课堂中应用的情况 |
4.2.1 对中日两国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
4.2.2 对中国的高中数学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的结果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第六章 研究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2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调查问卷(日文版) |
附录3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访谈提纲(中文版) |
附录4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访谈提纲(日文版) |
致谢 |
(3)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考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大规模考试的发展 |
1.2.2 现代考试技术的发展 |
1.2.3 当前大规模教育考试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4 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考试的融合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贡献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概述 |
2.1 引言 |
2.2 大规模教育考试的两个主要特点 |
2.3 考试领域研究现状 |
2.3.1 考试领域的质性研究 |
2.3.2 考试量化研究——考试测量技术 |
2.3.3 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及与考试的融合 |
2.3.4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第3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试题难度自动预估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2.1 文本建模 |
3.2.2 难度预测 |
3.3 模型框架 |
3.3.1 问题定义 |
3.3.2 模型整体框架 |
3.3.3 模型结构 |
3.3.4 模型训练 |
3.3.5 难度预测 |
3.4 实验 |
3.4.1 数据集介绍 |
3.4.2 实验评价指标 |
3.4.3 对比实验 |
3.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5 案例分析 |
3.5 结论 |
第4章 基于语义关联关系挖掘的试题理解和质量把控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2.1 传统试题难度研究 |
4.2.2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本理解 |
4.3 模型框架 |
4.3.1 问题定义 |
4.3.2 模型整体框架 |
4.3.3 RCNet模型结构 |
4.3.4 训练策略 |
4.3.5 难度预估 |
4.4 实验 |
4.4.1 数据集介绍 |
4.4.2 对比实验 |
4.4.3 实验评价指标 |
4.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结论 |
第5章 基于知识结构图表征的试题相似度判定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2.1 结构学习 |
5.2.2 相似题判定的相关研究 |
5.2.3 多模态学习 |
5.3 基本定义 |
5.3.1 知识结构 |
5.3.2 问题的定义 |
5.4 模型 |
5.4.1 试题输入 |
5.4.2 试题内容表征层 |
5.4.3 结构融合层 |
5.4.4 相似度得分层 |
5.4.5 KnowNet模型训练 |
5.5 实验 |
5.5.1 数据集 |
5.5.2 实验设置 |
5.5.3 Baseline |
5.5.4 实验结果对比(RQ1) |
5.5.5 抽样策略对模型训练过程的影响(RQ2) |
5.5.6 试题内容和考查知识点相关性的可视化分析(RQ3) |
5.5.7 外部关联性的可视化(RQ4) |
5.6 结论和展望 |
第6章 研究成果在大规模考试中的实践和应用 |
6.1 引言 |
6.2 相关背景 |
6.3 应用系统部分功能概述 |
6.3.1 试题数据管理 |
6.3.2 相似题任务的索引 |
6.3.3 系统简要流程 |
6.4 典型应用案例 |
6.5 结论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中澳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A版与澳大利亚VCE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材比较研究 |
一、国际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教材比较研究类型 |
四、概率与统计教材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工具的综述 |
一、教材知识结构研究工具 |
二、课程难度模型研究工具 |
三、教材研究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节 澳大利亚VCE课程 |
一、课程体系 |
二、课程组合 |
三、评价方式 |
四、考试方式 |
五、澳大利亚VCE课程的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一、基于ISM的概念图制作流程 |
二、基于郭玉峰改进的课程难度模型 |
三、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的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 |
第四章 中澳教材概率与统计的知识结构与编排顺序比较 |
第一节 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整体结构比较 |
第二节 概率与统计内容编排顺序比较 |
一、概率部分的比较 |
二、统计部分的比较 |
第三节 概率与统计内容知识选取的比较 |
一、概率部分的比较 |
二、统计部分的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中澳教材概率与统计的内容难度比较 |
第一节 课程广度G的量化 |
第二节 课程深度S的量化 |
第三节 习题难度水平X的量化 |
一、习题难度操作性定义 |
二、概率与统计内容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
第四节 概率与统计课程难度量化结果 |
第六章 中澳教材概率与统计的信息技术运用比较 |
第一节 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的分析框架和技术路线 |
一、中澳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的分析思路 |
二、中澳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的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 |
三、中澳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等级划分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工具类型 |
二、呈现方式和内容环节 |
三、应用形式 |
四、水平等级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概率与统计”内容的结论 |
一、内容的结构、选取与编排方面 |
二、课程内容综合难度方面 |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 |
第二节 “概率与统计”内容的建议与启示 |
一、内容的结构、选取与编排方面的建议 |
二、课程内容难度方面的建议 |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的建议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室内人员自主定位定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无线信号交汇的定位定向技术 |
1.2.2 基于数据库的匹配定位技术 |
1.2.3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航迹推算技术 |
1.2.4 基于信息融合的组合定位定向技术 |
1.3 发展动态与技术瓶颈分析 |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4.1 指标优化问题 |
1.4.2 质量控制问题 |
1.4.3 融合滤波问题 |
1.4.4 位姿校准问题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MARG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与优化 |
2.1 引言 |
2.1.1 加速度计 |
2.1.2 陀螺仪 |
2.1.3 磁传感器 |
2.2 性能指标 |
2.2.1 零偏 |
2.2.2 比例因子 |
2.2.3 交叉耦合 |
2.2.4 随机噪声 |
2.2.5 分辨力与分辨率 |
2.2.6 其他指标 |
2.3 多指标协同优化方法 |
2.3.1 研究背景 |
2.3.2 算法主流程和适用条件 |
2.3.3 量程自适应估计 |
2.3.4 采样频率/输出频率自适应估计 |
2.3.5 数据融合 |
2.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测试平台 |
2.4.2 转台实验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MARG传感器的时空配准与质量控制 |
3.1 引言 |
3.2 时空配准 |
3.2.1 坐标体系 |
3.2.2 坐标变换 |
3.2.3 坐标变换误差分析 |
3.2.4 MARG传感器误差模型 |
3.2.5 拓扑型多MARG传感器的时空配准 |
3.3 数据质量控制 |
3.3.1 研究背景 |
3.3.2 主要流程图 |
3.3.3 数据故障建模 |
3.3.4 启发式规则 |
3.3.5 算法初始化与读取传感器数据和时间戳 |
3.3.6 格式/时序故障的检测与隔离 |
3.3.7 格式/时序故障的恢复 |
3.3.8 值故障的检测、隔离与恢复 |
3.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测试平台搭建 |
3.4.2 数值仿真实验 |
3.4.3 静态实验 |
3.4.4 转台实验 |
3.4.5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融合滤波与位姿校准 |
4.1 引言 |
4.2 圆锥运动与旋转矢量法 |
4.3 广义可感知校准源的概念 |
4.4 半解析定向方法 |
4.4.1 解析定向方法 |
4.4.2 走廊几何关系辅助航向估计 |
4.5 自适应互补滤波方法 |
4.5.1 加速度计对应的四元数估计 |
4.5.2 磁力计对应的四元数估计 |
4.5.3 陀螺仪对应的四元数估计 |
4.5.4 融合四元数估计与位姿求解 |
4.5.5 运动状态度量 |
4.5.6 参数自适应调整 |
4.6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1 半解析定向方法 |
4.6.2 自适应互补滤波方法 |
4.6.3 分析与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室内磁地图的快速建模与匹配定位方法 |
5.1 引言 |
5.2 约束型航迹推算方法 |
5.3 基于蛇形航迹推算的IMM快速建模方法 |
5.3.1 定位区域设定 |
5.3.2 参考坐标系建立 |
5.3.3 MARG模块的佩戴或安装 |
5.3.4 数据采集 |
5.3.5 姿态矩阵计算 |
5.3.6 位置戳计算 |
5.3.7 磁数据投影到参考坐标系 |
5.3.8 磁指纹与位置戳关联 |
5.4 基于IMM的聚焦式匹配定位方法 |
5.4.1 基于EDC的粗匹配定位 |
5.4.2 IIM细化LIMM |
5.4.3 MMFF匹配定位 |
5.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1 IMM快速建模方法 |
5.5.2 基于IMM的匹配定位方法 |
5.5.3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室内定位定向技术的测试与评估 |
6.1 引言 |
6.2 室内定位的参考坐标系 |
6.3 性能指标 |
6.3.1 评估点选择与测绘 |
6.3.2 精度指标 |
6.3.3 相对精度 |
6.3.4 可信度 |
6.3.5 鲁棒性 |
6.3.6 启动时间 |
6.3.7 时延 |
6.3.8 其他 |
6.4 测试场景 |
6.4.1 建筑类型 |
6.4.2 移动模式 |
6.4.3 预设轨迹 |
6.5 综合评估 |
6.5.1 精度评估 |
6.5.2 边界评估 |
6.5.3 多因素评估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教育背景 |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1 发表学术论文 |
3.2 申请(授权)专利 |
3.3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 |
(6)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大型水库水温调控优化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水温生态影响研究 |
1.2.2 水温影响减缓措施研究 |
1.2.3 分层取水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 |
1.2.4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效果研究 |
1.2.5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AI算法的水库水温预测模型框架构建 |
2.1 AI水温预测概念模型 |
2.2 AI算法原理 |
2.2.1 SVR算法介绍 |
2.2.2 BP神经网络算法介绍 |
2.2.3 RNN及其衍生算法介绍 |
2.3 基于Python语言的AI水温预测程序 |
2.3.1 数据前处理模块 |
2.3.2 AI水温预测模块 |
2.3.3 数据后处理模块 |
2.3.4 其他功能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I模型训练数据集构建 |
3.1 AI模型训练数据集形成的总体思路 |
3.2 EFDC模型简介 |
3.2.1 EFDC模型概述 |
3.2.2 EFDC主控方程 |
3.3 锦屏一级水电站概况 |
3.3.1 水电站基本信息 |
3.3.2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规程 |
3.4 模型构建 |
3.4.1 数据资料 |
3.4.2 参数敏感性分析及设定方案 |
3.5 模型验证 |
3.5.1 实测水温与模拟水温对比 |
3.5.2 水温时空分布规律 |
3.6 AI模型的水温数据集形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I算法的水库水温预测模型研究 |
4.1 基于AI算法的水库下泄水温模型构建 |
4.1.1 模型数据基础 |
4.1.2 模型精度评价指标选取 |
4.1.3 输入因子的二次筛选 |
4.1.4 SVR模型参数优选 |
4.1.5 神经网络模型主要参数优选 |
4.2 AI算法在不同叠梁门调度方式下的适用性研究 |
4.2.1 预测结果分析 |
4.2.2 实测值预测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库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效果评价体系 |
5.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搭建 |
5.1.1 评价指标遴选 |
5.1.2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
5.2 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评分标准 |
5.2.1 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5.2.2 各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
5.3 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3.2 评价指标赋权 |
5.4 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优化方案研究 |
6.1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方案优化设计流程 |
6.2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方案设计 |
6.3 不同运行方案分层取水效果评价 |
6.3.1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对下泄水温提高度 |
6.3.2 下泄水温与历史同期水温接近度 |
6.3.3 长丝裂腹鱼对下泄水温适宜度 |
6.3.4 短须裂腹鱼对下泄水温适宜度 |
6.3.5 细鳞裂腹鱼对下泄水温的适宜度 |
6.3.6 鲈鲤对下泄水温适宜度 |
6.3.7 综合评价 |
6.4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效果与发电效益权衡 |
6.5 分层设施运行优化方案推荐 |
6.5.1 丰水年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方案优化建议 |
6.5.2 平水年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方案优化建议 |
6.5.3 枯水年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方案优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的范围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数学教科书研究状况 |
2.2 教科书比较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
2.2.2 国内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
2.3 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
2.3.2 国外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
2.3.3 国际上主要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和工具简介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思路 |
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2 研究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
3.3 评价专家的选择 |
3.4 教学实验设计 |
第4章 认知效率视角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的理论分析 |
4.1 认知效率视角下数学教科书评价框架的理论基础 |
4.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观点 |
4.1.2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 |
4.2 对教科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建构的启示 |
第5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 |
5.1 教科书评价模型设计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5.4 教科书评价初始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
5.5 教科书评价指标的修订 |
5.5.1 “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确定 |
5.5.2 “学生基础”评价标准确定 |
5.5.3 “学习动机”评价标准确定 |
5.5.4 “知识结构”评价标准确定 |
5.5.5 “探究反思”评价标准确定 |
5.5.6 “学习评价”评价标准确定 |
5.5.7 “学习环境”评价标准确定 |
第6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 |
6.1 “学习目标”指标的比较 |
6.2 “学生基础”指标的比较 |
6.3 “学习动机”指标的比较 |
6.4 “知识结构”指标的比较 |
6.5 “探究反思”指标的比较 |
6.6 “学习评价”指标的比较 |
6.7 “学习环境”指标的比较 |
6.8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整体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
第7章 教科书质量教学验证实验 |
7.1 教学实验过程及结果 |
7.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第8章 中美英数学教科书比较结果分析讨论 |
8.1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目标”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2 中、美、英教科书“学生基础”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3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动机”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4 中、美、英教科书“知识结构”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5 中、美、英教科书“探究反思”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6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评价”内容比较结果分析 |
8.7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环境”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 |
9.1 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分析 |
9.1.1 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 |
9.1.2 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的建构更加公允 |
9.1.3 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和广阔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 |
9.1.4 基于技术的量化质性研究相结合建构和使用教科书评价指标 |
9.1.5 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作为评价指标的因素 |
9.1.6 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 |
9.1.7 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及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
9.2 高质量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主要特征 |
9.2.1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学习者全方位素质的发展 |
9.2.2 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 |
9.2.3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 |
9.2.4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是高质量教科书的重要特点之一 |
9.2.5 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 |
9.2.6 促进理解性数学学习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的目标 |
9.2.7 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 |
9.3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总体差异分析 |
9.3.1 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 |
9.3.2 将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中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 |
9.3.3 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 |
9.3.4 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可能影响认知效率 |
9.3.5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学习效率影响较小 |
9.3.6 中国数学教科书在继承基础上兼容并蓄模式值得保留 |
第10章 对本研究的反思 |
10.1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10.1.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0.1.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10.2 反思和建议 |
10.2.1 辩证看待量化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限性 |
10.2.2 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 |
10.2.3 选择性吸收美国教育改革结论和实践经验 |
10.2.4 教科书改革应是充分论证和一定阶段教学实验基础上的改革 |
附录1 爱德思(Edexcel)考试委员会各数学模块及主要内容 |
附录2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3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问卷 |
附录4 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及其内涵 |
附录5 问卷指标共同度 |
附录6 英国教育部A水平大纲对学生(16-18)的学习要求 |
附录7 内华达州教材评价标准指标(2015年前) |
附录8 贝尔的教科书评价标准 |
附录9 英国SMP14-16岁CSE(或GCSE)数学教科书内容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编着作 |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
获奖 |
致谢 |
(8)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汽车碰撞安全分析及确定性优化 |
1.2.1 车身结构耐撞性分析与优化 |
1.2.2 考虑乘员损伤的约束系统分析与优化 |
1.3 汽车碰撞安全不确定性优化设计 |
1.3.1 基于概率不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 |
1.3.2 基于非概率不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 |
1.4 汽车碰撞安全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考虑参数有界不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 |
2.1 引言 |
2.2 有界不确定性的区间度量模型 |
2.2.1 目标函数的不确定性处理 |
2.2.2 约束的不确定性处理 |
2.3 基于区间度量的稳健性优化设计模型及求解 |
2.3.1 考虑公差的区间稳健性优化模型 |
2.3.2 确定性转换 |
2.3.3 优化设计求解 |
2.4 车身耐撞性设计参数的区间稳健性优化 |
2.4.1 车身结构参数尺寸公差设计 |
2.4.2 车身结构参数形位公差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参数多源不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多源不确定性的平行六面体度量模型 |
3.3 基于平行六面体度量的稳健性优化设计模型及求解 |
3.3.1 考虑多源不确定性的稳健性优化模型 |
3.3.2 独立性变换 |
3.3.3 确定性转换 |
3.3.4 优化设计求解 |
3.4 乘员约束系统稳健性优化设计 |
3.4.1 女性驾驶员约束系统设计 |
3.4.2 男性驾驶员约束系统设计 |
3.4.3 综合考虑男性和女性驾驶员约束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参数混合不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混合不确定性的P-box度量模型 |
4.3 基于混合度量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及求解 |
4.3.1 混合可靠性优化模型 |
4.3.2 约束混合可靠性分析 |
4.3.3 优化设计求解 |
4.4 车身耐撞性混合可靠性优化设计 |
4.4.1 100%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分析 |
4.4.2 100%正面碰撞设计变量和不确定参数分析 |
4.4.3 100%正面碰撞目标函数和约束分析 |
4.4.4 100%正面碰撞HRBDO模型 |
4.4.5 100%正面碰撞优化结果分析 |
4.5 乘员约束系统混合可靠性优化设计 |
4.5.1 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分析 |
4.5.2 乘员约束系统设计变量和不确定参数分析 |
4.5.3 乘员各损伤值灵敏度分析 |
4.5.4 乘员约束系统HRBDO模型 |
4.5.5 乘员约束系统优化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参数复杂相关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参数复杂相关性的Copula度量函数 |
5.3 基于Copula函数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及求解 |
5.3.1 RBDO模型 |
5.3.2 约束的可靠性分析 |
5.3.3 最优Copula函数选择 |
5.3.4 优化设计求解 |
5.4 汽车100%正面碰撞可靠性优化设计 |
5.4.1 100%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分析 |
5.4.2 100%正面碰撞设计变量和不确定参数分析 |
5.4.3 100%正面碰撞目标函数和约束分析 |
5.4.4 100%正面碰撞RBDO模型 |
5.4.5 100%正面碰撞优化结果分析 |
5.5 汽车40%偏置碰撞可靠性优化设计 |
5.5.1 40%偏置碰撞有限元模型分析 |
5.5.2 40%偏置碰撞设计变量和不确定参数分析 |
5.5.3 40%偏置碰撞目标函数和约束分析 |
5.5.4 40%偏置碰撞RBDO模型 |
5.5.5 40%偏置碰撞优化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 ——测度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评述 |
1.3.2 国内研究评述 |
1.4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4.1 结构安排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本文有待改进的不足 |
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 |
2.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理论与定义 |
2.1.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理论 |
2.1.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定义 |
2.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方法比较分析 |
2.2.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方法 |
2.2.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方法评析 |
2.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计量框架构建 |
2.3.1 因子模型与预测估计方法 |
2.3.2 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随机波动计量框架(FAVAR-SV) |
2.3.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统计分解 |
2.4 数据集的构建与处理方式 |
2.4.1 数据集的构建 |
2.4.2 数据的处理方式 |
2.5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结果与比较分析 |
2.5.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结果分析 |
2.5.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与股票不确定性指数比较分析 |
2.5.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比较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投资需求 |
3.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影响的传导机制 |
3.1.1 实物期权传导机制 |
3.1.2 金融摩擦传导机制 |
3.2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3.2.1 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数理分析 |
3.2.2 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潜力分析 |
3.3 计量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3.3.1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及系统广义矩估计(GMM) |
3.3.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3.4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3.5 实证分析 |
3.5.1 控制变量传导路径分析 |
3.5.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产业结构调整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
3.5.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产业结构交互项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消费需求 |
4.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消费影响的传导机制 |
4.2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4.3 计量模型设定 |
4.3.1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
4.3.2 计量模型构建 |
4.4 研究对象与变量数据 |
4.4.1 研究对象分类 |
4.4.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5 实证分析 |
4.5.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分析 |
4.5.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进出口贸易 |
5.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贸易的传导机制 |
5.1.1 需求渠道 |
5.1.2 预期渠道 |
5.2 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5.2.1 开放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
5.2.2 对外贸易乘数 |
5.3 计量模型设定 |
5.3.1 随机前沿模型经济学理论基础 |
5.3.2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
5.4 样本范围与变量数据 |
5.4.1 目标国样本范围 |
5.4.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5 实证分析 |
5.5.1 解释变量预期符号与影响机制 |
5.5.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5.5.3 股票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5.5.4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 |
6.1.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需求的影响 |
6.1.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
6.1.4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6.2 政策建议 |
6.2.1 针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的建议 |
6.2.2 针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影响的建议 |
6.2.3 针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消费影响的建议 |
6.2.4 针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建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高考改革背景下“6选3”模式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 ——基于广西A校2016-2018届学生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高考模式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考模式现状 |
三、高考课程关联研究 |
四、高考成绩管理研究方法 |
五、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应用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考改革背景下“6选3”模式 |
二、高考改革背景下“6选3”中的典型代表模式 |
三、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 |
四、样本A校学生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方法 |
一、基本思想 |
二、数学模型 |
三、几何解释 |
四、推导过程 |
五、计算步骤 |
第三节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
一、基本概述 |
二、建模思想 |
第四节 相关理论的应用 |
一、相关理论的优势 |
二、相关理论的应用 |
第三章 “政治、历史、地理”模式高考成绩预测模型 |
第一节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一、数据收集 |
二、数据预处理 |
第二节 降维处理 |
一、初步分析 |
二、数据降维 |
三、降维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线性回归的建模过程 |
一、模型的建立与参数估计 |
二、残差分析 |
第四章 “物理、化学、生物”高考成绩预测模型 |
第一节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一、数据收集 |
二、数据预处理 |
第二节 降维处理 |
一、初步分析 |
二、数据降维 |
三、降维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线性回归的建模过程 |
一、模型的建立与参数估计 |
二、残差分析 |
第五章 学生高考成绩交叉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预测成绩参照标准 |
一、预测成绩参照标准 |
二、预测样本对象 |
第二节 “政治、历史、地理”模式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模式成绩预测 |
一、交叉预测 |
二、预测误差 |
第三节 “物理、化学、生物”模式学生的“政治、历史、地理”模式成绩预测 |
一、交叉预测 |
二、预测误差 |
第四节 影响学生高考成绩的因素 |
一、典型“6选3”模式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 |
二、课程之间的联系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 |
第六章 高考改革背景下“6选3”模式的实施建议 |
第一节 教育管理角度 |
一、学校 |
二、教育部门 |
第二节 参与者角度 |
一、家庭 |
二、学生 |
三、教师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计算器的计算误差与计算精确度的研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中平面几何”内容为例[D]. 吴艾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日高中数学教材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D]. 徐昊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考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和应用[D]. 佟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中澳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A版与澳大利亚VCE课程为例[D]. 刘一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室内人员自主定位定向方法研究[D]. 刘公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大型水库水温调控优化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为例[D]. 张迪.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7]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D]. 王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8]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汽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D]. 王琼. 湖南大学, 2020
- [9]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 ——测度与实证分析[D]. 王蕊.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10]高考改革背景下“6选3”模式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 ——基于广西A校2016-2018届学生的分析[D]. 黎盈盈.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