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突发硫化物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法研究

水中突发硫化物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法研究

一、水中硫化物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晓琳,向洋,钱锋,孙晨,宋永会[1](2022)在《基于CiteSpace分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梳理我国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1995—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源,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特征、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等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技术领域起步较晚,文献数量不多,研究基础较薄弱,领军人物和核心研究团队还比较缺乏;应急处理技术主要集中在水环境领域,聚类分析发现,应急处理技术研究主要围绕应急监测、技术筛选、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等方面开展,关键词聚类时间线显示,未来发展的方向主要是技术筛选、活性炭吸附和应急监测等。

何蕾,韩施悦,黄启慧,夏威林,谢健强,陈立斌[2](2021)在《水质在线生物监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水体突发污染事件的频发,水质在线生物监测预警系统的发展与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国内外采用不同水生生物作为生物传感器进行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的研究历史及其发展现状,分析了以鱼类、发光细菌、藻类、贝类、蚤类、电化学活性微生物以及多种生物联合等作为探测生物进行水质预警的优势及不足,通过对比得出了与其他受试生物相比以贝类为受试生物的优势,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展望。

陈秀珍[3](2021)在《宽谱技术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中的应用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突发性水源污染事件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且发生频率不断升高,危害日益增大,已成为威胁我国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快速、简便、准确地应急监测技术的研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常用宽谱技术及其在突发性水源污染事件中的应用案例进行了介绍,初步探讨宽谱技术在突发性水源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刘柏佑[4](2020)在《金属改性污泥生物炭对水中磷的吸附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过量的磷通过污水排放和径流进入河涌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如何有效消除河涌水体的磷污染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诸多除磷技术中,吸附法因其操作简单,去除效率高,吸附速率快,能使水中磷含量降到较低水平且不产生二次污染,以及潜在的磷回收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选用废弃的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利用污泥热解技术制备生物炭,并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具有高吸附容量的生物炭复合材料用作新型除磷吸附剂,实践“以废治废”的绿色循环理念。采用多种分析手段表征生物炭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质,研究其吸附除磷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热解技术,制备了一种载锆废弃污泥生物炭(Zr-WSB)。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BET)、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表征其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组成、结构、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负载的锆主要以氧化锆形式存在,大幅提供磷吸附位点。系统研究金属负载量、吸附剂投加量、初始溶液p H、共存物质等因素对Zr-WSB吸附磷的影响及吸附特性。结果表明Zr-WSB吸附磷的最佳p H为2,水中共存离子(SO42-、CO32-)对Zr-WSB的吸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动力学数据。Langmuir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磷在Zr-WSB上的吸附行为。Zr-WSB在去除实际污水中的磷方面有较大潜力。(2)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泥生物炭的处理效果,将竹子和废弃污泥共热解制备生物炭并负载碳酸镧,制得碳酸镧修饰的共热解污泥生物炭(La2(CO3)3-CWSB)。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地引入到生物炭复合材料中,与单纯碳酸镧修饰的污泥生物炭(La2(CO3)3-WSB)和锆修饰的污泥生物炭(Zr-WSB)相比,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材料中,具有较高磷吸附能力,的磷吸附能力次之,Zr-WSB的吸附能力最弱;修饰生物炭可以减小体系p H对除磷过程的影响,和的吸附磷的最佳p H范围为4-7,而p H对Zr-WSB的除磷的能力的影响较大;水中共存离子和天然有机物对磷的吸附影响较小。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的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证明吸附过程由化学吸附主导。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单分子层吸附为吸附磷的主要形式。针对实际低浓度含磷污水,对磷的去除率达95%以上,具有良好吸附能力。

陶宇夏[5](2020)在《河流突发性点源污染事故溯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突发性质的污染事故爆发频率上升,不仅会带来重大的环境破坏与经济损失,更是威胁居民用水安全,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然而当前污染源溯源问题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管道网络以及地下水,河流等地表水上发生的事故溯源方法依然存在适用范围小,短时间内获取的监测数据量有限,溯源结果稳定性以及精度不足等问题。为了保证河流水质,抑制事件发生后污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快速又准确的追溯突发事故所排放污染物的源头信息,对于相关部门展开有效的治理措施,从根本上进行水质管理控制以及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溯源问题是指根据实际监测获得的环境信息数据,来反演求解得到污染物排放量、污染事故发生时间和污染事故发生位置。针对河流上发生的突发性点污染源事故溯源,本文研究利用河流水质观测点获得的有限污染物浓度数据,结合污染物对流扩散模型,在传统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o Carlo)抽样算法以及差分进化法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新的基于贝叶斯推理的污染物溯源方法,即多链自适应Metropolis-Hastings方法和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两种方法在追溯未知污染源位置、强度和时间参数上各有优势,共同为河流突发性点源污染事故溯源问题提供决策支持。首先,本文对突发性点源污染事故溯源问题进行了数学描述,列举了瞬时点污染源排放条件下的污染物对流-扩散模型,污染物浓度解析解的推导过程以及污染源项参数的反演方法框架,并对污染事故溯源研究中的贝叶斯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抽样方法进行了阐述,总结了经典贝叶斯推理与溯源反问题的结合,以及如何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抽样最终获得污染源参数。其次,为提高污染强度、污染爆发时间参数的溯源精度,本文提出了自适应多链Metropolis-Hastings抽样方法,利用在实地河流上进行的实验数据和实际污染事故数据,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与传统方法做出了对比研究,说明了并行搜索的马尔科夫链数、不同的初始状态以及自适应调节的提议函数分布对于溯源结果波动性和精度的影响和意义。最后,为提高污染源位置参数溯源精度,本文提出了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再次结合先验信息,并考虑溯源问题中的不确定性,利用相同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在求解未知的源头信息之前增加了对水文参数的优化,进一步提高优化算法溯源精度。通过利用后验分布概率衡量溯源误差,同时反演强度、位置和时间的污染源信息,扩大了河流上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溯源范围,并提高了结果稳定性。

姜明岑[6](2019)在《基于水质指标的流域水环境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域水环境预警技术是流域水环境监控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目前我国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还不完善,典型流域缺乏有针对性的预警指标和阈值,阻碍了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的发展。针对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控与管理的需求,依托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工作基础,对基于水质指标的流域水环境预警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构建技术,水质预警指标筛选技术和水质预警指标阈值制定技术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分析。选择松花江流域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构建了松花江流域预警体系,并通过“松花江流域水质预警平台”对技术与体系进行了应用和验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水质指标的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的目标是对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及水质变化趋势的监控,因此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是体系预警指标筛选与阈值制定的基础。通过频度分析法构建了流域污染源排放特征分析方法,采用聚类分析和改进的自组织映射法构建了流域水质时空特征分析方法,改进后的方法可根据数据原始信息自动生成网格拓扑结构,保留了原始数据重要信息并能体现分类结果的层次性。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嫩江子流域CODCr、氨氮、总氮、挥发酚、砷、铅和汞排放较为突出;第二松花江子流域总磷、石油类、镉、总铬和六价铬排放较为突出;松花江干流子流域挥发酚和氰化物的排放较为突出。松花江流域水质总体呈逐年好转趋势,15年间水质变化可为3个时间段及3种水质情况。其中,肇源和嫩江口内断面水质状况最差,白旗、白沙滩、江桥和浏园断面水质状况较好,其余断面水质状况处于中等状态。根据最终分析结果,结合断面空间分布情况,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成了3个等级的预警分区。(2)结合层次分析法和重要指标筛选法建立了水质预警指标筛选方法,可对同一整体的预选指标从不同因素上进行交叉赋权,最终结果体现了多重因素对筛选指标的综合影响。构造了水质预警指标筛选系统层次结构,研究了准则层和指标层判断矩阵的构造方法。在构造水质特征因素下的指标层判断矩阵时,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对水质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对表达重复的因子进行了剔除。对松花江流域进行应用分析,筛选结果为:一级预警分区预警指标为氨氮、DO、CODMn、CODCr、BOD5、总磷、汞和氟化物;二级预警分区预警指标为氨氮、CODCr、DO、石油类、氟化物、p H值、总磷、BOD5和CODMn;三级预警分区预警指标为BOD5、总磷、CODCr、氨氮、石油类、电导率、水温、DO和CODMn。突破了水质预警指标阈值仅设置为浓度限值的传统方法,增加了模型参数阈值作为预警指标阈值的方法。构建了标准限值模型、统计限值模型、趋势变化模型和概率密度模型作为水质预警指标阈值制定的数学模型。依据预警指标的历史数据性质选择合适的阈值模型,分别对各个预警指标进行了阈值计算。(3)以松花江流域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收集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水质监测数据和污染源监测统计数据,对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及预警指标筛选与阈值制定结果进行了总结,构建了松花江流域预警体系。依托国控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数据,将松花江流域预警体系和水质预警指标阈值制定技术集成到“松花江流域水质预警平台”中进行应用实现,并对典型预警实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体系成功地对真实污染事件进行了预警,并且与传统预警,即按照“超过标准值”判定的预警相比较,在氨氮超出标准限值前,提前了6小时发现数据异常趋势,为预警应急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从而验证了体系和技术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李红叶[7](2019)在《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置中监控结合技术探讨 ——以川西某石化场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石化企业属于高危行业,易发生泄漏、爆炸等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尤其是川西某气田某站场包含6口开发井、1座脱硫站、1座天然气集输站及1套气田水综合处理装置,站场场地中的重大污染源多且密度大,场地地下水环境风险高,场地下覆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冲洪积砂砾卵石层,渗透系数大、渗透性强。为了降低场地地下水发生污染事件的可能性以及提高污染事件的应对能力,提出合理且有效的技术方法达到对场地地下水环境的保护目标十分必要。针对此类强渗透、高浓度型场地应做好地下水日常保护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早预警污染事故的发生,同时模拟场地发生污染事件,预测污染物迁移的范围和程度,根据预测结果分析讨论监控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即通过合理布置监控井的方式来达到污染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的时效性与应急性的要求。基于实际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产污环节分析,利用Visual Modflow预判污染范围,为监控井配置相应的监测设备,对地下水进行动态监测、及时预警,主要讨论监控井抽水影响因素,通过3种优化途径提出符合强渗透、高浓度场地的最优监控井布设方案使其达到监控结合、及时抽处的效果。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对石化场地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文献的查阅,提出满足场地地下水环保要求的日常保护措施;针对这类高浓度、强渗透场地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监控结合技术方法实现将地下水监测、预警与污染事故控制的结合,达到场地污染应急处置要求。(2)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以场地为中心的区域地下水三维水流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场地发生泄漏事故的污染物迁移范围进行预测,由此范围作为监测控制井布设的关键依据;为监控井配备监测设备、设置监测频率,使监控井能及早发现地下水中污染物以实现早期预警。(3)场地污染预测结果分析表明,场地发生气田综合利用装置污水泄漏72h,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高、迁移距离远、影响范围大,将此泄漏事件定为现场级事件,启动基于监测与控制相结合的技术作为该场地发生现场级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置,即通过前期布设的监测控制井来动态监测,发现污染物早期预警并及时利用监控井做抽水处理抽出污染物以控制污染羽迁移。(4)通过对监控井抽水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合理的井间距与滤网底板高程,针对石化场地设计33种监控井布设与抽水方案,运用加权平均法并综合考虑各项目标,结合应急状态下的技术要求,通过3种优化途径对设计的所有方案进行评分,最终推荐方案19作为该场地监控井的布设方式和抽水方案。(5)基于石化场地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置中监控结合的方法探讨,探讨提出与该场地同类型强渗透、高浓度场地发生地下水污染事故“动态监测、早期预警、监控结合、及时抽处”的应急响应机制。

王心宇,詹未,张永,田佩瑶[8](2018)在《饮用水中硫化物现场检测方法与实验室方法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利用便携式硫化物测定仪对水中硫化物进行现场检测,并与实验室方法[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DPD)法]进行比较。方法分别使用国产和进口便携式测定仪与国标方法(DPD法)进行测定,比较水样采集和保存、标准溶液和试剂配制的不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定量下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与实验室方法比较,水中硫化物现场检测方法所用仪器内置标准曲线,浓度直读,所以不需要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并省略了样品采集保存过程。现场检测方法、实验室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5 mg/L、0.010.2 mg/L。现场检测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1 mg/L,RSD<7.7%,回收率为70%94%,与国标方法结果一致。加入适量盐酸羟胺或甘氨酸均可以抑制水中余氯对硫化物测定的干扰。结论生活饮用水中硫化物的现场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势,更适合现场污染物的快速甄别,二种方法可以互为补充。

蔡凌[9](2017)在《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国内外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员安全及生态环境等都产生了严重危害。因此,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对保障社会安定和人员安全、维护经济发展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十分复杂,相关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应急方法及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成果有限,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程度不够。因此对目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案例、技术及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对应急技术进行评估与筛选并构建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对提高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的决策效率,减少经济损失,降低人员伤害风险,避免二次污染都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突发环境事件案例的调研、分析,从应急执行的角度,针对现场应急的技术选择、污染预防、安全保障、环境监测等方面及应急废物处置所包含的废物现场收集、运输、存储,直到最终处理处置等诸多环节的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并首次建立了以高效环境应急管理为导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有效避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风险。其次,本研究以化学品事故特别是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突发环境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现行的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进行分析,指出了现行化学品名录及分类体系与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需求间存在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满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及应急废物处理处置工作需求的化学品分类体系。最后,在化学品分类体系构建完成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法对各种应急技术进行归类、总结和适用性分析;采用演绎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对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情形及各种情形下产生的应急废物性质进行了分析预测,并进而针对各种污染情形提出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选择方案及应急废物处理处置技术选择方案,构建完成了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处置技术库,该成果是对原有相关成果的深化与完善。其三,本研究建立了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技术评价方法,用于评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应急废物处置技术或技术方案。在选取评价技术指标时,综合考虑现场应急技术应用及应急废物处置技术应用的特征与需求后,选取了技术性能、环境影响、经济成本、社会影响等指标作为一级评价指标,进而构建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该方法为首次建立的简便快捷的技术评价方法,兼具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性及专家打分法的针对性和快捷性,并规避了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其评价结果可用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技术或应急技术方案的选择。同时,本研究立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需求,以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决策为主要研究方向,为提高该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效率,本研究在综合前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模拟分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技术进行了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的研究,构建的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情况预测,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生成,多方案比选等功能,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了预测结果的可视化表达,该系统的应用可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极大的实用意义。最后,本研究相关成果在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过程中进行了应用,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为该次事故的应急及事故产生的高浓度含氰废液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王守艳[10](2017)在《基于MATLAB的和尚山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的模拟》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日益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从国内外发生的诸多化学品泄漏及爆炸等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情况来看,许多事故由于对污染源及事故的发展趋势不够了解,导致处理技术方法不当,贻误了最佳处理时机,使事故的影响扩大,因此,研究突发污染事故的模拟,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非常重要。和尚山饮用水源地是三峡库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之一,服务人口为98万,供应大坪、杨家坪、石桥铺与中梁山区域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以及沙坪坝区、榆中区部分供水,一旦发生突发污染事故将带来严重的供水安全隐患。本文以重庆市九龙坡区长江和尚山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收集有关水文、水质数据资料,了解当地的区域自然环境,从固定风险源、移动风险源及流域风险源三个方向出发对和尚山饮用水源地的环境风险源进行辨识,确定水源地水质模拟模型,采用MATLAB强大的数据和图形显示功能,对和尚山饮用水源地突发镉污染事故的污染团的迁移扩散规律进行模拟研究,并提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旨在为相关应急管理人员及环保部门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主要的环境风险源有五种:一是工业企业污染源;二是装卸码头;三是航运船舶;四是公路运输车辆;五是引水工程。取水口处水体受污染的总时间为19.00分钟,预警时间为15.88分钟,水源地受污染总时间为34.09分钟。提出了应急监测流程和常用的应急监测方法,以及有毒有害污染物、重金属、油类及生物污染的应急处理措施。

二、水中硫化物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中硫化物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iteSpace分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现状
        2.1.1 发文量
        2.1.2 发文期刊
        2.1.3 研究作者
        2.1.4 研究机构
    2.2 研究热点
    2.3 研究趋势分析
        2.3.1 应急监测
        2.3.2 技术筛选
        2.3.3 技术方法
        (1)吸附法
        (2)化学混凝
        (3)氧化分解
3 结论

(2)水质在线生物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以鱼类为受试生物进行水质监测预警的研究进展
3 以发光细菌为受试生物进行水质监测预警的研究进展
4 以藻类为受试生物进行水质监测预警的研究进展
5 以贝类为受试生物进行水质监测预警的研究进展
6 以蚤类为受试生物进行水质监测预警的研究进展
7 以电化学活性微生物为受试生物进行水质监测预警的研究进展
8 以多种生物联合为受试生物进行水质监测预警的研究进展
9 结论

(3)宽谱技术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中的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内涵
2 常用的宽谱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3 结语

(4)金属改性污泥生物炭对水中磷的吸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背景
    1.1 国内外河涌治理研究
    1.2 河涌磷污染的特点及现状
        1.2.1 磷的污染来源
        1.2.2 河涌污染现状
        1.2.3 河涌污染措施
    1.3 污水厂的污泥概述
        1.3.1 污泥的产生及现状
        1.3.2 污泥资源化处理
    1.4 金属修饰生物炭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污泥
        2.1.2 实验竹粉
    2.2 实验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污泥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2.3.1 载锆污泥生物炭的制备
        2.3.2 La_2(CO_3)_3-WSB与 La_2(CO_3)_3-CWSB的制备
    2.4 表征方法
        2.4.1 污泥挥发分与灰分的测定
        2.4.2 污泥成分的分析
        2.4.3 污泥重金属浸出液的测定
        2.4.4 扫描电镜分析(SEM)
        2.4.5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BET)
        2.4.6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7 热重分析(TG)
        2.4.8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 吸附实验
        2.5.1 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2.5.2 生物炭投加量的影响
        2.5.3 初始pH的影响
        2.5.4 共存离子及天然有机物的影响
        2.5.5 吸附动力学
        2.5.6 吸附等温线
        2.5.7 河涌水体中磷的吸附处理
    2.6 分析方法
        2.6.1 磷酸盐的测定
第三章 Zr-WSB的制备及吸附磷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生物炭的表征
        3.2.1 污泥成分和污泥挥发分与灰分
        3.2.2 比表面积分析(BET)
        3.2.3 污泥重金属浸出
        3.2.4 污泥重金属浸出
        3.2.5 X射线衍射仪分析(XRD)
        3.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3.2.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3.3 吸附实验
        3.3.1 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3.3.2 投加量的影响
        3.3.3 初始pH的影响
        3.3.4 共存离子及天然有机物的影响
        3.3.5 吸附动力学
        3.3.6 吸附等温线分析
        3.3.7 河涌水体中磷的吸附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a_2(CO_3)_3-CWSB的制备及吸附磷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污泥生物炭的表征
        4.2.1 污泥挥发分与灰分
        4.2.2 比表面分析(BET)
        4.2.3 污泥重金属浸出
        4.2.4 扫描电镜分析(SEM)
        4.2.5 X射线衍射仪分析(XRD)
        4.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4.2.7 热重分析(TG)
    4.3 吸附实验
        4.3.1 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4.3.2 质量比的影响
        4.3.3 投加量的影响
        4.3.4 初始pH的影响
        4.3.5 共存离子及天然有机物的影响
        4.3.6 吸附动力学
        4.3.7 吸附动力学
        4.3.8 河涌水体中磷处理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河流突发性点源污染事故溯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追溯污染事故发生的位置
        1.2.2 估计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
    1.3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2.1 水质模型方法
    2.2 模拟优化方法
    2.3 概率统计方法
    2.4 数学分析方法
    2.5 其他方法
    2.6 现有方法存在问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抽样的污染事故强度与爆发时间溯源方法
    3.1 污染溯源问题描述与假设
        3.1.1 问题描述
        3.1.2 问题特点与假设
    3.2 污染物在河流中的对流扩散规律
    3.3 贝叶斯推理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抽样方法概述
        3.3.1 贝叶斯推理
        3.3.2 后验概率密度函数的抽样方法
    3.4 传统Metropolis-Hastings抽样方法
    3.5 自适应多链Metropolis-Hastings抽样方法
        3.5.1 自适应提议分布选择与计算
        3.5.2 多链Metropolis-Hastings方法
    3.6 案例验证与结果分析
        3.6.1 案例一说明
        3.6.2 案例二说明
        3.6.3 案例一结果分析
        3.6.4 案例二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污染事故位置溯源方法
    4.1 问题描述
    4.2 现有基于优化算法的溯源方法
    4.3 基于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的河流突发性污染事故溯源
        4.3.1 溯源模型
        4.3.2 水文参数优化
        4.3.3 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4.4 案例验证与结果分析
        4.4.1 案例一结果分析
        4.4.2 案例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基于水质指标的流域水环境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的应用进展
        1.2.1 国内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的应用进展
        1.2.2 国外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的应用进展
    1.3 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构建研究进展
        1.3.1 流域水环境预警目标
        1.3.2 预警体系设计要素
        1.3.3 流域水质预警指标与阈值
    1.4 流域水污染特征分析研究进展
        1.4.1 指数类分析方法
        1.4.2 模糊数学类分析方法
        1.4.3 多元统计类分析方法
        1.4.4 灰色系统理论类分析方法
        1.4.5 人工神经网络类分析方法
        1.4.6 其他类型分析方法
    1.5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构建技术研究
    2.1 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分析
        2.1.1 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要素
        2.1.2 预警指标筛选与阈值制定原则与依据
    2.2 流域污染源排放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2.2.1 方法原理
        2.2.2 应用分析
    2.3 流域水质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2.3.1 流域水质特征分析必要性
        2.3.2 水质时空特征分析方法比选
        2.3.3 流域水质时间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2.3.4 流域水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质预警指标筛选技术研究
    3.1 水质预警指标筛选方法研究
        3.1.1 筛选因素分析
        3.1.2 筛选方法建立
        3.1.3 方法原理
    3.2 判断矩阵构造方法研究
        3.2.1 准则层判断矩阵构造方法
        3.2.2 指标层判断矩阵构造方法
        3.2.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3.3 筛选方法应用分析
        3.3.1 预警指标初筛
        3.3.2 判断矩阵构建
        3.3.3 预警指标筛选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质预警指标阈值制定技术研究
    4.1 水质预警指标阈值制定分析
        4.1.1 水质预警指标阈值含义
        4.1.2 数学模型构建
    4.2 标准与统计限值模型
        4.2.1 标准限值模型原理
        4.2.2 统计限值模型原理
        4.2.3 模型应用分析
    4.3 趋势变化模型
        4.3.1 趋势变化模型原理
        4.3.2 模型应用分析
    4.4 概率密度模型
        4.4.1 概率密度模型原理
        4.4.2 模型应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研究-松花江流域预警体系构建
    5.1 研究区域数据信息
        5.1.1 水质监测数据
        5.1.2 污染源数据信息
    5.2 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及管理需求
        5.2.1 流域污染源排放特征
        5.2.2 流域水质特征
        5.2.3 流域管理需求
    5.3 流域水质预警指标与阈值
        5.3.1 预警指标
        5.3.2 预警指标阈值
    5.4 松花江流域预警体系的应用实现
        5.4.1 平台概况
        5.4.2 主要功能模块
        5.4.3 典型预警实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置中监控结合技术探讨 ——以川西某石化场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研究现状
        1.2.2 地下水抽水井系统及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石化场地地下水污染事故的预防
    2.1 高浓度、强渗透场地的特点及环保要求
        2.1.1 不同类型场地的环保要求
        2.1.2 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
        2.1.3 某石化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2.2 石化场地地下水环境的日常保护措施
    2.3 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处置
第3章 污染事故的预判与预警
    3.1 场地地下水污染预判
        3.1.1 事故情景假设
        3.1.2 场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3.1.3 场地数值模型建立
        3.1.4 事故中污染物迁移的预测
    3.2 地下水动态监测方案
第4章 基于监控技术结合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4.1 监控井的应急响应机制
    4.2 监控井的布设原则
    4.3 抽出技术的影响因素
        4.3.1 井群排列的影响
        4.3.2 井间距的影响
        4.3.3 抽水井滤网放置高度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监控结合的抽出优化方案研究
    5.1 监控井布设方案设计
    5.2 监控井设置最优方案的确定
        5.2.1 成本控制最优方案确定
        5.2.2 时间控制最优方案确定
        5.2.3 环境友好最优方案确定
    5.3 小结
第6章 石化场地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置中监控结合方法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饮用水中硫化物现场检测方法与实验室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原理
    1.3 测定方法
        1.3.1 现场检测方法
        1.3.2 实验室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样采集保存
    2.2 标准溶液和试剂配制
    2.3 方法的定量下限
    2.4 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回收率
    2.5 方法的准确性
    2.6 检测方法中的干扰
        2.6.1 水中余氯对硫化物检测的干扰及消除
        2.6.2 亚硝酸盐氮对水中硫化物检测的干扰
        2.6.3 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对硫化物现场检测的干扰
3 小结

(9)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情况与研究进展
        1.2.2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1.2.3 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全过程管理研究
    2.1 引言
    2.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流程分析
    2.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全过程管理流程
        2.3.1 应急废物处置准备工作
        2.3.2 应急废物的现场收集
        2.3.3 应急废物的运输管理
        2.3.4 应急废物的厂内管理及处理处置
    2.4 加强应急废物处理处置管理能力建设的相关建议
        2.4.1 地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建议
        2.4.2 应急废物处置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建议
        2.4.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研究建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库构建
    3.1 引言
    3.2 适于突发事件应急的化学品分类研究
        3.2.1 我国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的衍变
        3.2.2 适于突发事件应急的危险化学品分类
    3.3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情形及后果分析
        3.3.1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情形分析
        3.3.2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情况预测
    3.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及废物产生情况分析
        3.4.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废物产生情况分析
        3.4.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适用性分析
    3.5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库构建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评价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评价方法的确定
        4.2.1 常用技术评价模型应用特点分析
        4.2.2 应急技术评价方法的确定
    4.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评价方法构建
        4.3.1 评估指标选取的原则
        4.3.2 评价指标体系整体逻辑层次性原则
    4.4 技术评价方法建立
        4.4.1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4.4.2 制定专家评定表
        4.4.3 技术评价方法计算
        4.4.4 应急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评分准则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构建
    5.1 引言
    5.2 系统需求分析
        5.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5.3 系统结构
        5.3.1 系统体系结构
        5.3.2 系统功能结构
    5.4 系统设计
    5.5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5.5.1 文件管理模块
        5.5.2 处置单位信息检索模块
        5.5.3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污染情形预测模块
        5.5.4 事故应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生成与比选模块
        5.5.5 事故应急废物处置运输最佳路径选择模块
        5.5.6 事故应急法律法规标准查询模块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含氰废液应急处置案例研究
    6.1 引言
    6.2 事故概述
    6.3 需求分析
    6.4 含氰废液处理处置单位选择
    6.5 含氰废液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6.5.1 含氰废液现场收集管理
        6.5.2 含氰废液转运管理
        6.5.3 含氰废液接收管理
        6.5.4 含氰废液应急处置管理
    6.6 含氰废液处理处置过程
        6.6.1 含氰废液处理技术选择
        6.6.2 含氰废液处理技术选择
    6.7 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示范
        6.7.1 基于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的高浓度含氰废液处理技术研究
        6.7.2 高浓度含氰废液快速分析平台构建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库
附录B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操作指南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MATLAB的和尚山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概念及特点
        2.1.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概念
        2.1.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
    2.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饮用水源地的影响
    2.3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模拟的研究
        2.3.1 在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水质模拟方面的研究
        2.3.2 在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
        2.3.3 在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方面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与风险源辨别
    3.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气象
    3.2 风险源辨别
        3.2.1 固定风险源辩别
        3.2.2 移动风险源辩别
        3.2.3 流域风险源辩别
        3.2.4 风险源评估与分析
    3.3 研究区水质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源地水质模拟模型的建立
    4.1 模型的确定
        4.1.1 模型基本方程
        4.1.2 模型假设
    4.2 模型求解
        4.2.1 无岸边限制的河流瞬时点源排污事故的模型
        4.2.2 有岸边限制的河流瞬时点源排污事故的模型
    4.3 参数确定
        4.3.1 横向扩散系数
        4.3.2 纵向离散系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的模拟
    5.1 事故源设计
    5.2 MATLAB在突发污染事故模拟中的应用
    5.3 突发污染事故的模拟结果
        5.3.1 控制点的模拟结果
        5.3.2 整个水源地的模拟结果
    5.4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5.4.1 应急监测
        5.4.2 应急处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附录2 MATLAB模拟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水中硫化物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iteSpace分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技术研究进展[J]. 谢晓琳,向洋,钱锋,孙晨,宋永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2(01)
  • [2]水质在线生物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 何蕾,韩施悦,黄启慧,夏威林,谢健强,陈立斌. 绿色科技, 2021(22)
  • [3]宽谱技术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中的应用初探[J]. 陈秀珍. 低碳世界, 2021(10)
  • [4]金属改性污泥生物炭对水中磷的吸附行为研究[D]. 刘柏佑. 广州大学, 2020(02)
  • [5]河流突发性点源污染事故溯源方法研究[D]. 陶宇夏.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6]基于水质指标的流域水环境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D]. 姜明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7]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置中监控结合技术探讨 ——以川西某石化场区为例[D]. 李红叶.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3)
  • [8]饮用水中硫化物现场检测方法与实验室方法的比较[J]. 王心宇,詹未,张永,田佩瑶.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8(05)
  • [9]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D]. 蔡凌. 天津大学, 2017(01)
  • [10]基于MATLAB的和尚山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的模拟[D]. 王守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标签:;  ;  ;  ;  ;  

水中突发硫化物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