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液化侧向变形对桩基受力影响及其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李骏[1](2019)在《黄土隧道围岩湿陷与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过程中,难免遇到隧道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层的情况,其地基潜在的湿陷变形会严重威胁隧道结构运营期间的安全稳定。因此,在勘察设计阶段对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的合理预测及其对衬砌结构危害性的正确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行规范的黄土地基湿陷变形评价方法仅适用于浅埋基础加载条件下的黄土建筑地基,难以对深埋卸荷条件下的黄土隧道地基做出合理评价,无法安全有效地指导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的加固处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发生的水-力条件、发展过程及隧道结构的力学响应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建立了适用于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工程的地基湿陷变形评价方法。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开展了国内外首个既有隧道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大型试坑浸水试验,通过原位观测隧道上方地表遭遇大面积长期浸水过程中地层水分入渗迁移、湿陷变形发展及隧道结构受力变形情况,揭示了实际工程条件下隧道基底地层湿陷发生的水-力条件以及衬砌结构的力学响应和破坏特征,为黄土围岩湿陷与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2)提出了一种依据土单元当前应力状态及湿陷变形特性计算湿陷变形的方法,将其嵌入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实现了黄土隧道湿陷变形数值模拟分析,该模拟程序可反映黄土围岩浸水湿陷过程强度骤降、变形突增及同一深度地层应力状态差异会发生不同湿陷变形的特点。通过黄土隧道场地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的反演分析,研究了围岩浸水湿陷过程中围岩应力场、隧道基底压力分布及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黄土围岩湿陷与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3)依据黄土隧道围岩浸水湿陷过程中围岩压力增大及围岩约束软化的特征,提出了考虑黄土浸水湿陷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及围岩基床系数与湿陷系数的关系,建立了黄土浸水湿陷变形作用下衬砌结构力学响应的荷载-结构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现场浸水试验过程中衬砌结构内力及基底压力变化过程,并与相应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进而,利用该方法分析了不同地基浸水湿陷条件下衬砌结构的力学响应特征及基底压力变化规律。(4)考虑黄土隧道基底受到卸荷作用及基底压力分布特征,建立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压缩应力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黄土隧道地基实际压缩应力作用下湿陷变形确定方法;考虑不同地基湿陷变形条件衬砌结构的自适应能力,并结合相应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提出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最终建立了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在卸载条件下的湿陷变形评价方法。
兰俊[2](2019)在《深部高地应力软岩隧洞流质充填衬砌支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核工业、国防工业、交通水利等行业地下工程规模和深度均在高速增长。由于地质条件、变形特征的复杂性,深部高地应力围岩变形和破坏出现了蠕变时间可长达3年,蠕变量高达1.6m,支护过早、过迟及衬砌受力极不均匀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世界性技术难题。针对此,本文提出深部高地应力软岩隧洞流质充填衬砌支护技术,具有以下4个特性:(1)可以给予围岩一定量变形空间(30cm50cm);(2)可在围岩蠕变过程中均化衬砌受力;(3)可在围岩蠕变过程中给岩体提供指定的支护力,使得围岩最终蠕变量大幅降低;(4)降低整体的施工成本。为了定量分析流质充填衬砌支护技术的支护效果和支护机理,开展了系列试验,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深部高地应力软岩流质充填衬砌支护技术,该技术分为流质充填衬砌初装阶段、低于卸压阈值均化增压阶段、充填物泄出卸压阶段3个阶段。(2)非泄出阶段不同流质充填物减载效果研究1)自主研发流质充填物非泄出条件下受力侧限装置,开展流质物非泄出条件下的加载试验,得出5种流质充填物在压密过程中提供给围岩卸力最大变形空间排序为8mm土体>4mm土体>8mm低强陶粒>粗砂>特细砂。2)流质物非泄出条件下,5种流质充填物均有较好的削减缓冲层顶部结构荷载峰值的减载效果。加载至极限荷载时,削减缓冲层顶部结构荷载峰值的减载效果排序为特细砂(削减缓冲层顶部结构荷载峰值达49.29%)>粗砂(削减40.36%)>8mm土体(削减25.20%)>4mm土体(削减17.43%)>8mm低强陶粒(削减12.33%)。3)研发可调侧限刚度的流质充填卸能效应装置,给出考虑围岩不同侧限刚度下填充特细砂、粗砂、粗粒土的减载规律。(3)可抽吸砂和工程碎屑物衬砌支护技术研究1)可抽吸试验表明跨中和1/4跨的挠度、弯矩和压力增长速率排序为无缓冲层衬砌>粗砂衬砌>特细砂衬砌,表明设置充砂缓冲层后衬砌结构受力较大的位置的弯矩随荷载增大速率大幅降低,减载效果显着,且特细砂衬砌减载效果优于粗砂衬砌。2)跨端的挠度、弯矩和压力增长速率排序为特细砂衬砌>粗砂衬砌>无缓冲层衬砌,表明充砂衬砌结构会将受力较大位置荷载均化到受力较小的位置,且特细砂衬砌均化效果优于粗砂衬砌。3)提出成本更加低廉的废弃土体和碎石作为填充材料,综合考虑支护、减载均化及流质泄出效果情况,给出最优排序为特细砂>粗砂>8mm废弃土>碎石。(4)流质充填衬砌支护技术可视化研究研发可视化加载卸压装置,建立流质泄出空腔区时空演化规律及对应卸载效果,给出确定流质泄出空腔区发育情况的技术方法。(5)砂和工程碎屑物衬砌隔震和抗冲击性能研究1)针对砂和工程废弃碎屑物衬砌支护,给出不同流质充填厚度下卸除震动和冲击荷载的规律,最终给出确定完全卸除震动和冲击荷载最适流质填充厚度的判别方法。2)给出冲击过程中任意时刻下冲击应力随沉降量的变化规律,并建立冲击应力?与速度v、时间t、沉降量s的关系式。(6)工程应用研究基于丹巴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将传统支护与流质充填支护受力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流质充填衬砌支护技术的可行性。并总结不同流质充填衬砌支护技术的效果,给出流质填充物材料特性及材料成本对比表,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闫钰丰[3](2019)在《地裂缝环境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极大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重要的“生命线系统”。西安市作为“一带一路”起点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西安市地裂缝发育,给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带来了严重安全隐患。地裂缝的活动可能导致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开裂破坏,进而引发次生灾害,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本文以西安市昆明路地下综合管廊穿越地裂缝带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查,厘清了拟建场地地裂缝活动特征并对其未来活动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和理论力学解析,系统研究了地裂缝环境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变形和力学行为,揭示了地裂缝错动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关的工程防治措施,为地裂缝发育地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西安市地裂缝的活动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基础上,厘清了西安市昆明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沿线地裂缝的活动特征并对其未来活动性进行了预测分析,确定了地裂缝在综合管廊设计使用期内的累积位错量。(2)基于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地下综合管廊和地裂缝不同交角下(30°、60°和正交)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研究了跨地裂缝带地下综合管廊及地层的变形和受力特征,确定了地裂缝错动对综合管廊的影响范围,揭示了地裂缝错动作用下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变形破坏机制。(3)基于结构力学理论,建立了地裂缝错动作用下地下综合管廊-围岩地层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对跨地裂缝带地下综合管廊的横截面内力进行了分析,推导了相应的内力计算公式,并通过计算实例对公式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分析。(4)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了跨地裂缝带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纵向变形和力学模型,将穿越地裂缝带的分段综合管廊划分成两段,即下盘锚固段和上盘受荷段,并求解获得了管廊结构的内力;分析了不同锚固长度(l2=10m、12m、14m、16m和18m)结构的内力值,确定了锚固段l2=14m是跨地裂缝带分段地下综合管廊的最优长度;通过位移反算的方法对公式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5)在地裂缝错动对综合管廊的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管廊外部结构可采取分段设缝、设置柔性接头和其他辅助措施等工程防治措施,并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对防治措施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采取安放可调支座、建立管道变形监测预警保证入廊管线安全的设防措施,为地裂缝发育地区修筑地下综合管廊等地下工程提供参考。
刘芙蓉[4](2012)在《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承载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是近几年国内出现的新桩型,本文主要研究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在设计和施工中所遇到的承载力问题。通过介绍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施工工艺,了解生产和使用过中单桩承载力保证的几个重要环节。对单桩进行了抗弯实验以了解该桩型的抗弯性能。其抗弯能力同截面的普通空心方桩结果相近,但净截面却小很多,更经济,比同直径的管桩相比大。通过截面抗压试验比较,指出空心方桩可以选择类似管桩的开孔尺寸。根据材料的截面特性,建议按照简化的工形截面进行结构承载力的计算,并对建筑桩基规范中未提的抗剪承载力公式进行了推导,对现行规范中的结构承载力公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议。通过对利用静载试验所获得的荷载沉降曲线数据推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几种常见分析处理方法的比较,指出各种外推方法都有其地质条件和地区应用的局限性,不能笼统选用。对桩端开口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常用的几个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推导了考虑土塞效应的砂土和粘土层中的桩端开口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理论公式。通过有限元分析了影响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竖向承载力各种因素。分析表明对等桩长等截面积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与圆管桩,其受力和变形方面很类似。土的闭塞程度越大,桩端承载力的分担比越大,且随着荷载的增大,部分闭塞和完全闭塞的结果越来越接近。而对于长径比的变化、桩端土的性质、桩侧土的性质、土塞模量对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承载力性状的影响,有限分析结果表明长径比对荷载变形影响最大,土塞模量相对较小。闭塞效应对长径比小的桩影响大,而长径比较大的摩擦型桩基影响较小,承载力计算可以不考虑闭塞效应。探讨了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方桩的压桩力和承载力关系,说明终压力和极限承载力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本文利用球形扩张理论推导了粘性土中的压桩力的理论公式。根据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随深度关系曲线的划分的三种类型(突变型;渐变型;跳跃型)的地质条件,对这三种地质条件下砂土中的贯入阻力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最后通过该桩型在各地的应用情况,对该桩型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上作了实例验证。建议在全国推广该桩型。结合不同地质和土层性状条件,不断积累设计和施工经验,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穆云雪[5](2013)在《城市地铁开挖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缓解了地上空间不断减少的现状,与此同时,许多大深基坑相继出现。城市地铁车站紧邻周边既有建筑,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多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基坑失稳、建筑物倾斜、开裂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地铁车站开挖引起的一系列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地铁车站开挖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就变得非常必要。论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基坑开挖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和地表变形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两个方面,本文对这两方面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长沙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位于城市中心繁华地段,基坑工程施工必定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论文对现场监测数据做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受力及其周边地表和建筑物的变形。论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FLAC3D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将基坑、坑周土体和周边建筑基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和模拟结果的研究,分析了地铁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其建筑物周边土体的应力、变形变化,总结了典型地质条件下,基坑工程施工对地表变形、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和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影响,并对建筑物沉降变形进行了监测数据和模拟值的对比,监测值和模拟值基本吻合。最后在实际工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地铁开挖对既有建筑物影响的防治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为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基坑开挖工程灾害风险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石玉玲[6](2011)在《地裂缝作用下桥梁与房屋基础灾变机理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裂缝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地质灾害,广泛的分布在汾渭盆地上,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地裂缝的活动也变得活跃起来,地裂缝所经之处的建筑物无一幸免地遭到破坏。由于地裂缝活动对建筑物破坏的不可避免性和长期累积性,地裂缝对建筑物的破坏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广大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汾渭盆地为研究背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4021)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与大陆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772183)地裂缝活动环境下的地层——地铁隧道相互作用研究和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641403)汾渭地区地裂缝地面沉降综合研究为依托,采用现场调查、大型物理模拟试验及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裂缝造成各种建筑物的破坏模式、破坏过程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警方法和防治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总结归纳了地裂缝活动环境下各种建筑物的破坏特征,包括道路、桥梁、地下管道和房屋等。(2)通过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了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与地裂缝在不同位置相交时,随地裂缝活动时的应力应变规律及变形破坏机制,为地裂缝地区修建桥梁提供了参考。(3)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正断层、逆断层及平移断层等不同形式断层形成的地裂缝对桥梁的应力变化规律及破坏模式。指出由于地裂缝形成的原因不同,对桥梁的作用不同,因而造成了不同的破坏模式,设计时应区别对待,这样才能采取更加合理的防治措施。(4)通过大型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分析,揭示了各种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在地裂缝活动环境下的响应。指出桩筏基础的桩虽然对土体起到了加固作用,但同时也对筏板产生了拉力,使得筏板在与桩接触的部位发生拉张破坏,对抵抗地裂缝活动的作用并不显着,反而起到了不利的影响;通过对筏板基础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得出了筏板基础在地裂缝环境影响下的受力模式;通过对同一基础与地裂缝在不同位置相交得出地裂缝相交位置对基础破坏过程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基础形式的对比得出地裂缝影响范围内应采取整体性好的基础形式,避免采取条基等整体性差的基础。(5)通过对基础模型破坏过程和破坏现象的分析,指出虽然不同基础表现出不同的塑性变形能力,但最终无一幸免全部遭到破坏,进一步验证了地裂缝对建筑物破坏的不可避免性。(6)通过对同一基础形式不同刚度和强度的对比说明,单纯依靠增加基础的强度和刚度来抵抗地裂缝对建筑物的破坏是不经济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7)在前期调查、物理试验及数值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桥梁、房屋、道路、地下管道等各种建(构)筑物在地裂缝活动环境下破坏的力学模式。(8)根据地裂缝对建筑物的破坏模式,提出了在地裂缝环境影响下的两种预警方法,根据预警信号做好处理措施。(9)通过对地裂缝活动环境下各种建筑物破坏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建筑物抵抗地裂缝应从两方面做起:即从结构上采取应对措施和对地基进行处理。对地裂缝带上修建建筑物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刘贺全[7](2009)在《京津城际客运专线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及沉降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无碴轨道铁路因其平稳舒适和免维护的优势使其成为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方向。无碴轨道结构型式对路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从而高速铁路路基路基的加固处理和工后沉降预测成为高速铁路路基研究的重要课题。配方以中铁六局北京公司承建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北京段为工程背景,就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路基沉降监测及工后沉降预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论文介绍了我国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第二章综述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主要包括垂直荷载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性状以及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爱力特点,从而说明CFG桩复合地基区别于其它桩复合地基的优点,以及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适用性。并就CFG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了讨论。论文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的发展,对比分析了振动沉管CFG桩施工工艺以及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施工工艺。根据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北京段的地质条件,重点对施工过程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应处理措施进行了论述,根据现扬试桩试验,得出了施工控制参数。论文较系统地阐述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点和沉降预测方法,通过在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北京段设置的106个沉降测试断面测得的沉降数据,采用采用双曲线法和星野法,对CFG桩复合地基总沉降进行了预测,并对工后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断面的工后沉降满足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同时两种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双曲线法较星野法更易操作和偏于安全。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CFG桩复合地基的特性、施工、沉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可为后续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汪明元[8](2009)在《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的界面特性及加筋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工格栅加筋技术对膨胀土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特殊效果,但目前对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界面特性的研究不足,使其发展受到制约。关于加筋土的研究,对拉拔试验中筋土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不足,试验结果存在偏差;对加筋机理的研究不足,加筋土计算理论不完善;对加筋影响范围的研究不足,加筋间距、布筋方式与范围缺乏理论依据。以南水北调中线膨胀土渠坡破坏机理与处治技术问题为背景,重点研究了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的界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拉拔试验中筋土相互作用机理及试验参数的分析方法、加筋膨胀土的变形特征与破坏模式、加筋阻断土体剪切带并导致其强度提高的机理以及加筋影响范围等问题。通过拉拔试验,对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的界面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不同上覆荷载下及不同拉拔位移时筋材的变形与刚体平动过程,研究了界面摩阻力渐进发挥及非均匀性变化过程。分析了筋材变形对界面特性的影响,提出了界面平均摩阻力的两种影响机制。研究了膨胀土含水量与干密度,土工格栅的模量、几何特征与类型,筋材与试验箱边壁距离、拉拔速率与上覆荷载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的界面模型及其参数。对拉拔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筋土相互作用过程,发现了筋材法向应力、筋土相对位移及界面摩阻力分布的非均匀性、界面的非真实软化与非真实非线性特征,并研究了其发生机制。研究了界面渐进屈服过程,提出了拉拔试验结果的分析方法与试验结束的标准。研究了界面平均摩阻力峰值与界面强度的差异,以及分别以拉拔端、自由端或平均相对位移估算界面切向刚度的误差,提出了参数反馈分析方法并对试验参数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拉拔箱刚性前壁摩擦特性对试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土工格栅加筋膨胀土进行了无侧限压缩试验和固结不排水剪试验,研究了加筋对膨胀土强度与变形特征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并对加筋层数、干密度、含水量和围压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对加筋土进行了饱和固结排水剪试验,研究了排水条件的影响。试验发现,加筋可阻断土体的剪切带发展,改变其破坏模式,改善其变形性能,并使其强度提高。对平面应变和轴对称条件下加筋土的变形与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加筋对土体侧向变形的约束效果,对竖向变形的均化效果,以及加筋土荷载—位移响应过程的加载速率效应。以加筋土应力状态为核心研究了加筋机理,发现了加筋抑制剪切带发展、导致土体破坏模式变化的机理,以及加筋土强度提高并呈应变硬化的机理。发现了加筋抑制土体应变软化的机理,以及侧向压力及界面切向刚度对加筋效果影响的机理。证实了筋材通过对筋土界面一定范围土体应力状态的影响而发挥加筋作用,提出了加筋土的计算应以应力状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了加筋影响范围及界面强度参数对加筋范围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工程实际应力状态下加筋影响范围的布筋原则。该研究工作为加筋控制膨胀土地质灾害技术的开发、大型膨胀土工程的处治方案、界面拉拔试验方法与控制标准的统一以及加筋土计算理论的完善提供了依据。
柏松平[9](2008)在《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云南省公路通车里程19.85万公里,至200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500公里,但高等级以上的公路仅占公路通车里程的1/20。故我省公路升级改造和路网加密任务仍将十分繁重,因此,云南公路建设仍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全国高速公路进入山区修建和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时期,公路地质环境严重制约了公路建设的建设周期和成本,制约和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和运输安全。由于结合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机理研究,尚不系统和全面,十分必要研究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以指导云南今后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公路发展概况,分析和总结了公路发展及其特点,简述了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了公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和云南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公路地质环境致灾的对策研究现状等内容。其次,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环境、活动性构造带、公路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以及云南公路地质环境条件。在这些内容中,将云南迄今为止的所有通车和在建的高等级公路(二级以上公路)与云南主要山脉分布、地貌分区、大地构造分区、深大断裂和地壳厚度、构造体系、新构造运动、主要活动断裂、地震震中分布、区域稳定性分区、工程地质分区以及云南膨胀土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对应和叠加处理。由于最近十多年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阶段,涉及了更多更全面的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同时,在建设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公路地质病害治理经验,取得了许多科技创新,加上这些公路分布在云南的广阔地域,为今后就近区域公路的升级和路网的加密将起到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结合云南公路建设中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主要地质病害类型及其展布特征,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的时间和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和分析了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公路地质病害的致灾因素,总结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探索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总结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链。针对云南公路主要地质病害,从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特殊岩类(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和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技术优选等方面,全面分析和论述了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本文从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技术、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技术及其病害处治、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等方面,通过较为全面的研究,探索和总结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模式。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首次将云南在建和已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与云南公路建设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情况进行系统的联系和对比,为今后云南公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环境分析资料,对于新建公路,可借鉴就近区域已建公路的成功经验和需注意的事项。为新建和改(扩)建公路提供了针对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措施对策经验。2、结合云南公路建设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开展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包括自然状态下的公路地质病害、工程扰动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以及公路地质环境的脆弱性、稳定性评价以及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岩类(岩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公路工程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体系。3、首次系统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类型及其展布特征。系统分析了云南地质病害的时空特征、发育特征,较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特征和野外判别方法。4、首次系统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致灾因素,从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形成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破坏形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破坏机理。5、针对公路工程路基、桥梁、隧道建设的实际,结合云南公路建设的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系统总结了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对策。其中,首次提出并成功实施了“侧向限制法软土处理技术”、“亲水隧道设计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6、从公路选线技术、公路工程地质病害危险性评估、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公路养护技术、公路工程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研究。7、研究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建设技术对策,构建了云南公路地质环境公路工程技术对策理论与方法体系,对公路建设的科技进步和加强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保护,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卢敦华[10](2007)在《土体液化诱发的侧向扩展对桩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始,特别是在1964年日本新泻大地震、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造成广泛的饱和砂土地基液化失效、大规模结构破坏后,人们对地震破坏的严重性给予了更广泛的重视,对土体因地震而失稳破坏的原因、机理、土体的动力特性、饱和砂土液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混凝土桩由于能较好地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和各种荷载情况,并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沉降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重型厂房、桥梁、港口码头等深基础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兴建,有关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土体液化诱发的侧向扩展对桩基础影响的研究,自然便成为现阶段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论文通过收集前人资料、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机程序模拟,首先对土体液化诱发的侧向扩展对桩基影响的研究现状作了归纳和总结;并根据单桩或群桩对土体液化诱发的侧向扩展的响应主要取决于桩自身的特性、土体液化后的性能、桩土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液化层内土的变形模式等因素,对砂土的液化及不排水抗剪特性、液化土体水平位移导致桩体变形的力学分析模型、桩的弯曲性能、单桩或群桩对土体液化诱发的侧向扩展的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以非线性旋转弹簧来模拟桩体弯曲时的非线性材料响应,以弹簧滑块单元来模拟桩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包括表面摩擦力和侧向压力,建立了一个数学分析模型以评价桩体因土体水平位移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相关试验结果表明,砂土在单调荷载及循环荷载作用下将出现应变软化特性,表现为液化或有限液化。在砂土液化后施加循环荷载或静荷载,其变形特性是不一样的。砂土液化再固结体体变主要取决于循环荷载过程中试样结构的破坏程度,而其中的绝大部分发生在有效应力接近于零的阶段。通过对混凝土、钢筋的力学分析和钢筋混凝土的抗震性能分析,建立了一个模拟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抗弯强度和弯曲变形的模型,并对作用在桩上的侧向力特征、桩体的破坏机理加以阐述。通过分析桩体材料、桩径、轴向荷载、土体位移大小、桩土相对刚度对桩体响应的影响,对混凝土桩在侧向力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造成桩体破坏所需的最大土体位移进行了量化确定。在给定桩的轴向荷载、桩土系统的特性长度、液化土层厚度的条件下,根据文中建立的分析模型,由程序模拟计算得出桩体破坏后的形状。模拟结果比较真实地的反映了地震过程中因土体液化侧向扩展而导致破坏的桩基特性,说明文中相关的分析、假设及模型的选择是合适的。对群桩在土体液化诱发的侧向扩展下的响应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建立了一个简化分析模型,对群桩间的土体剪切刚度变化对桩的影响进行阐述,对群桩桩帽连接对群桩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群桩与单桩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对2×2、3×3、4×4群桩的分析结果表明,当群桩受到液化土体的侧向扩展作用时,桩间土体的刚度起着重要的作用,群桩内土体的剪切刚度的大小会影响到土体流动条件的形成。
二、地震液化侧向变形对桩基受力影响及其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液化侧向变形对桩基受力影响及其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隧道围岩湿陷与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黄土湿陷性及其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1 黄土湿陷成因及湿陷机理研究 |
1.2.2 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研究 |
1.2.3 黄土湿陷变形量化方法研究 |
1.2.4 现有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方法及相关研究 |
1.3 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评价研究现状 |
1.3.1 现有湿陷变形评价方法对黄土隧道地基适用性分析 |
1.3.2 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评价相关研究进展 |
1.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思路 |
2 既有隧道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大型试坑浸水试验研究 |
2.1 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
2.1.1 试验场地基本情况 |
2.1.2 场地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及湿陷变形评价 |
2.2 既有隧道场地试坑浸水试验方案设计 |
2.2.1 地表试坑测点布设 |
2.2.2 隧道断面测点布设 |
2.3 试坑浸水试验过程概况 |
2.4 黄土隧道围岩浸水湿陷及衬砌结构力学响应特性分析 |
2.4.1 黄土隧道场地地层水分入渗特性 |
2.4.2 黄土隧道场地地层湿陷变形特性 |
2.4.3 围岩湿陷衬砌结构力学响应特征 |
2.4.4 地表浸水条件对黄土隧道影响作用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黄土围岩湿陷与隧道结构相互作用机制数值模拟分析 |
3.1 黄土隧道围岩湿陷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3.1.1 现有黄土湿陷变形数值模拟的主要方法 |
3.1.2 黄土隧道围岩湿陷变形数值模拟方法及关键问题 |
3.1.3 黄土隧道围岩湿陷数值模拟的实现 |
3.2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反演计算分析 |
3.2.1 现场试验反演分析模型建立及计算参数选取 |
3.2.2 地层沉降变形及裂缝发展分布 |
3.2.3 隧道围岩应力场变化规律 |
3.2.4 隧道基底压力变化规律 |
3.2.5 围岩湿陷引起衬砌结构变形及内力变化 |
3.3 黄土围岩湿陷与隧道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黄土隧道围岩湿陷力学作用的荷载-结构模型分析方法研究 |
4.1 荷载-结构模型分析思路及关键问题 |
4.1.1 荷载-结构模型对黄土隧道围岩湿陷力学作用的分析思路 |
4.1.2 考虑浸水增湿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4.1.3 考虑浸水湿陷的黄土围岩基床系数确定方法 |
4.2 现场试验隧道围岩湿陷作用计算分析 |
4.2.1 模型建立及计算参数选取 |
4.2.2 衬砌结构内力变化及破坏部位判定 |
4.2.3 隧道基底压力变化规律 |
4.2.4 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验证分析 |
4.3 不同地基湿陷条件下衬砌结构力学响应及基底压力变化规律 |
4.3.1 黄土隧道地基湿陷模拟工况设置 |
4.3.2 不同湿陷条件下衬砌结构内力变形及基底压力变化规律 |
4.3.3 不同湿陷条件下衬砌结构强度破坏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评价方法研究 |
5.1 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评价方法概述 |
5.2 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量的确定 |
5.2.1 大断面黄土隧道基底标高竖向压力分布函数的确定 |
5.2.2 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竖向压缩应力计算方法 |
5.2.3 大断面黄土隧道基底湿陷变形量的确定 |
5.3 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基底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的确定 |
5.3.1 隧道基底湿陷变形条件设置 |
5.3.2 衬砌结构沉降与基底剩余湿陷量的关系 |
5.3.3 衬砌结构强度破坏与基底剩余湿陷量的关系 |
5.3.4 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基底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 |
5.4 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评价实例-宝兰客专下庄隧道 |
5.4.1 隧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5.4.2 “黄土规范”法与本文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深部高地应力软岩隧洞流质充填衬砌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深部高地应力软岩流质充填衬砌支护技术原理 |
2.1 深部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变形的力学机理 |
2.2 高地应力区域卸荷作用对岩体应力状态的影响 |
2.3 隧道围岩大变形及其类型 |
2.4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机制 |
2.5 软岩隧道围岩破坏及力学理论解析 |
2.6 高地应力软岩流质充填衬砌支护技术原理 |
2.7 小结 |
3 非泄出阶段不同流质充填物减载效果研究 |
3.1 不同流质充填物非泄出支护技术力学机理研究 |
3.2 可调侧向刚度的流质充填卸能支护技术研究 |
3.3 小结 |
4 可抽吸砂和工程碎屑物衬砌支护技术研究 |
4.1 不同砂粒径下充砂式衬砌支护及卸砂效果研究 |
4.2 可抽吸粗土和碎石衬砌支护效果研究 |
4.3 小结 |
5 流质充填衬砌支护技术可视化研究 |
5.1 充砂式衬砌支护技术可视化研究 |
5.2 充砂式衬砌抽吸空腔区扩展发育理论计算分析 |
5.3 小结 |
6 砂和工程碎屑物衬砌隔震和抗冲击性能研究 |
6.1 冲击荷载和地震荷载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影响 |
6.2 砂和工程废弃土体充填衬砌的抗冲击性能研究 |
6.3 砂和工程废弃土体充填衬砌的隔震性能研究 |
6.4 小结 |
7 工程应用研究 |
7.1 工程概况 |
7.2 力学参数 |
7.3 不同衬砌条件下受力分析 |
7.4 不同流质材料成本分析及支护技术效果对比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地裂缝环境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活动断层对隧道或管道工程影响及防治的研究现状 |
1.3.2 地裂缝对地下工程影响及防治研究现状 |
1.3.3 地下综合管廊领域研究现状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安市地裂缝基本特征及其对综合管廊影响分析 |
2.1 西安地裂缝的基本特征与成因 |
2.1.1 西安地裂缝空间分布特征 |
2.1.2 西安地裂缝成因 |
2.1.3 地裂缝历史活动性及发展趋势 |
2.2 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 |
2.3 昆明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地裂缝及其影响分析 |
2.3.1 昆明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概况 |
2.3.2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3.3 f3地裂缝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
2.3.4 f3地裂缝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可能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地裂缝环境下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性状数值模拟分析 |
3.1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3.1.1 工程背景 |
3.1.2 计算的基本原则和约定 |
3.1.3 地裂缝活动等关键技术处理 |
3.1.4 计算参数的选取 |
3.1.5 计算工况 |
3.2 地下综合管廊正交穿越地裂缝带数值模拟分析 |
3.2.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3.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地下综合管廊60°斜交穿越地裂缝数值模拟分析 |
3.3.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3.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 地下综合管廊30°斜交穿越地裂缝数值模拟分析 |
3.4.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3.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三种工况对比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地裂缝环境下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力学性状理论解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结构力学理论的地下综合管廊横截面内力解析 |
4.2.1 跨地裂缝带地下综合管廊设计荷载 |
4.2.2 管廊-围岩计算模型 |
4.2.3 基于结构力学理论管廊内力解析 |
4.2.4 计算实例和结果分析 |
4.3 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的地下综合管廊纵向力学解析 |
4.3.1 地裂缝环境下地下综合管廊力学分析模型的构想 |
4.3.2 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的管廊纵向内力解析 |
4.3.3 计算实例和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裂缝环境下地下综合管廊病害防治对策 |
5.1 引言 |
5.2 地下综合管廊穿越地裂缝带结构防治对策 |
5.2.1 基于数值模拟的综合管廊纵向设防长度 |
5.2.2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防治措施 |
5.2.3 综合管廊结构病害控制措施合理性验证 |
5.3 地裂缝作用下地下综合管廊入廊管线病害防治对策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承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特点 |
1.3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情况 |
1.4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竖向承载力性状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施工工艺 |
2.1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制造工艺流程 |
2.2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混凝土混合料的制备 |
2.3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离心成型工艺 |
2.4 管桩的养护 |
2.5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沉桩工艺简介 |
2.6 本章小结 |
3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结构承载性能 |
3.1 力学性能 |
3.2 结构力学性能试验 |
3.3 结构承载力的验算 |
3.4 预应力钢筋布置方式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4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竖向承载力 |
4.1 利用静载荷试桩资料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
4.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经验公式的推定 |
4.3 本章小结 |
5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受荷后的工作性状数值模拟 |
5.1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力应变对比 |
5.2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不同闭塞程度下土塞效应的承载性状分析 |
5.3 影响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承载性能的主要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6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压桩力的探讨 |
6.1 压桩力与竖向承载力的关系 |
6.2 利用原位试验结果和压桩试验结果估算压桩力和单桩竖向承载力 |
6.3 压桩力的理论计算 |
6.4 压桩终压力和终压条件的确定 |
6.5 本章小结 |
7 工程实例 |
7.1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在各地的应用情况 |
7.2 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5)城市地铁开挖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环境岩土工程定义 |
1.2.2 环境岩土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
1.2.3 国内外发展动态 |
1.2.4 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地铁基坑开挖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
2.1 基坑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变形问题 |
2.1.1 坑底土体隆起 |
2.1.2 围护墙位移 |
2.1.3 支护结构后地表沉降 |
2.1.4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 |
2.1.5 基坑失稳 |
2.2 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地表变形估算与预测 |
2.2.1 佩克曲线法(Peck法) |
2.2.2 稳定安全系数法 |
2.2.3 时空效应法 |
2.2.4 “日本道路工程规范”方法 |
2.2.5 地层损失法 |
2.3 地表变形对建筑物的危害 |
2.3.1 建筑物损伤的定义 |
2.3.2 建筑物有关变形变量的定义 |
2.3.3 建筑物损伤评估的经验方法 |
2.3.4 建筑物损伤评价的结构工程方法 |
2.4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防治措施研究 |
2.4.1 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模型 |
2.4.2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治理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
3.1 有限元软件概述 |
3.1.1 ANSYS有限元软件概述 |
3.1.2 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概述 |
3.2 有限元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
3.3 本构模型 |
3.4 FLAC3D的求解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实例现场监测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工程概况 |
4.1.2 五一广场站工程概况 |
4.1.3 工程地质条件 |
4.1.4 水文地质条件 |
4.1.5 场地类别及地基的地震效应 |
4.1.6 工程影响范围内市政管线与既有建(构)筑物状况 |
4.2 基坑施工工艺 |
4.2.1 接力开挖法 |
4.2.2 基坑开挖技术要点 |
4.2.3 横撑支护 |
4.3 现场监测分析 |
4.3.1 监测目的 |
4.3.2 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 |
4.3.3 监控量测基本方法 |
4.3.4 监测原理 |
4.3.5 现场监测点为布置 |
4.4 监测结果分析 |
4.4.1 基坑背景 |
4.4.2 监测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
5.1 有限元建模 |
5.1.1 模型的简化及模型尺寸选择 |
5.1.2 网格的划分 |
5.1.3 模型物理参数的选取 |
5.1.4 边界条件的设定 |
5.1.5 初始应力条件 |
5.1.6 施工工况模拟过程 |
5.2 基坑开挖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5.2.1 基坑开挖后应力的研究 |
5.2.2 基坑开挖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5.2.3 数值模拟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的影响与现场监测的对比 |
5.3 城市地铁开挖对既有建筑物影响的防治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地裂缝作用下桥梁与房屋基础灾变机理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裂缝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地裂缝对建筑物破坏的研究现状 |
1.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裂缝作用下建(构)筑物的破坏特征 |
2.1 引言 |
2.2 地裂缝作用下房屋的破坏特征 |
2.2.1 地裂缝垂直错动时的建筑物破坏的特征 |
2.2.2 伴有水平拉张的垂直错断裂缝作用下的建筑物破坏特征 |
2.3 地裂缝影响下不同材料的建筑物破坏特征 |
2.4 地裂缝穿过墙体转角时的破坏特征 |
2.5 地裂缝对不同结构形式桥梁的破坏特征 |
2.5.1 地裂缝对简支桥的破坏特征—以西安市南二环长安路立交为例 |
2.5.2 地裂缝对整体式桥梁的破坏特征—以绕城高速立交桥为例 |
2.5.3 地裂缝对悬臂钢箱梁立交桥的破坏特征—以互助路立交为例 |
2.6 地裂缝对道路及其他市政的破坏特征 |
2.6.1 地裂缝对道路的破坏特征 |
2.6.2 地裂缝对其它市政设施的破坏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裂缝对桥梁工程致灾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 |
3.3 地裂缝作用下桥梁致灾机理模型试验研究 |
3.3.1 试验原型概况及试验目的 |
3.3.2 试验原理与装置 |
3.3.3 模型试验设计 |
3.3.4 模型设置与测试系统 |
3.3.5 测试元件布置 |
3.3.6 试验步骤 |
3.4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土体沉降分析 |
3.4.2 地表裂缝扩展情况 |
3.4.3 竖向土压力分析 |
3.4.4 桥面板的受力变形分析 |
3.4.5 盖梁变形破坏分析 |
3.4.6 桥墩对地裂缝活动的响应 |
3.4.7 桥梁的整体破坏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裂缝对房屋基础致灾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试验研究的目的 |
4.3 模型试验原型概况 |
4.4 模型试验设计 |
4.4.1 模型相似关系 |
4.4.2 模型尺寸 |
4.4.3 基础配重 |
4.4.4 模型材料 |
4.4.5 模型布置及制作 |
4.4.6 模型布置及加载 |
4.4.7 试验原理与试验装置 |
4.5 试验测试内容和测量仪器 |
4.5.1 钻孔灌注桩钢筋应变 |
4.5.2 筏板钢筋及混凝土应变 |
4.5.3 条基钢筋及混凝土应变 |
4.5.4 土体压力的变化 |
4.5.5 沉降观测 |
4.5.6 测试设备与量测仪器 |
4.6 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1 桩筏基础中钻孔灌注桩的应变规律分析 |
4.6.2 桩筏基础中筏板应变规律分析 |
4.6.3 筏板基础应变分析 |
4.6.4 条形基础应变分析 |
4.6.5 土体模型及基础模型的沉降曲线 |
4.6.6 土体压力变化规律分析 |
4.7 基础破坏特征及过程分析 |
4.7.1 加强型桩筏基础破坏特征及过程分析 |
4.7.2 桩筏基础破坏特征及过程分析 |
4.7.3 筏板基础破坏特征及过程分析 |
4.7.4 加强型筏板基础破坏特征及过程分析 |
4.7.5 条基破坏特征及过程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裂缝对建筑物破坏的数值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参数选取 |
5.2.1 有限元模型的总体建模思路 |
5.2.2 边界条件及裂缝活动模拟实现 |
5.3 桥梁在地裂缝活动下破坏的数值分析 |
5.3.1 计算软件 |
5.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3 地裂缝活动过程中桥梁的响应 |
5.4 房屋基础在地裂缝活动影响下破坏的数值分析 |
5.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4.2 地裂缝活动过程中基础的响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物在地裂缝活动下的破坏模式及预警和防治措施研究 |
6.1 引言 |
6.2 地裂缝对建筑物的破坏模式研究 |
6.2.1 地裂缝对桥梁的破坏模式研究 |
6.2.2 地裂缝对道路的破坏模式研究 |
6.2.3 地裂缝对建筑物的破坏模式研究 |
6.2.4 关于地裂缝对建筑物的绕行模式 |
6.3 地裂缝对建筑物破坏的预警 |
6.4 地裂缝对建筑物破坏的防治措施研究 |
6.4.1 地裂缝对桥梁破坏的防治措施研究 |
6.4.2 地裂缝对房屋建筑破坏的防治措施研究 |
6.4.3 地裂缝对道路等其他市政设施破坏的防治措施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7.1.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7.1.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京津城际客运专线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及沉降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2 CFG桩复合地基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CFG桩复合地基技术研究现状 |
1.2.2 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CFG桩工作机理 |
2.1 CFG桩桩体材料及其特性 |
2.2 CFG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 |
2.3 垂直荷载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性状 |
2.3.1 桩、土受力时程曲线 |
2.3.2 桩、土荷载分担 |
2.3.3 不同部位桩的受力 |
2.3.4 桩传递轴向力的特征 |
2.3.5 桩间土应力分布 |
2.4 CFG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
2.4.1 置换作用(桩体效应) |
2.4.2 排水加速固结作用 |
2.4.3 减载作用 |
2.4.4 挤密-振密作用 |
2.4.5 桩对土约束作用 |
2.4.6 褥垫层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 |
3.1 CFG桩施工技术发展概况 |
3.2 CFG桩施工工艺简述 |
3.2.1 振动沉管CFG桩施工工艺 |
3.2.2 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施工工艺 |
3.2.3 施工工艺比较分析 |
3.3 CFG桩复合地基在京津城际客运专线中的应用 |
3.3.1 工程概况 |
3.3.2 CFG桩复合地基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4.1 地基沉降理论 |
4.1.1 瞬时沉降 |
4.1.2 主固结沉降 |
4.1.3 次固结沉降 |
4.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模式 |
4.2.1 加固区土层压缩量S_1的计算方法 |
4.2.2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S_2的计算方法 |
4.3 复合地基沉降预测分析方法 |
4.3.1 双曲线法 |
4.3.2 星野法 |
4.4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4.4.1 同时设置横剖管及沉降板段路基沉降分析 |
4.4.2 仅设置沉降板段路基沉降分析 |
4.4.3 分析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8)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的界面特性及加筋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筋土界面特性 |
1.2.2 界面摩阻力发挥机理 |
1.2.3 加筋土试验 |
1.2.4 加筋机理 |
1.2.5 加筋土工程的工作性状与破坏模式 |
1.2.6 膨胀土边坡的变形与破坏机理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2 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的界面特性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法与方案 |
2.2.1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
2.2.2 试验方案 |
2.3 试验材料特性 |
2.3.1 土工格栅的应力应变特性 |
2.3.2 膨胀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
2.4 拉拔试验中土工格栅的应力与变形分析 |
2.5 单向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的界面特性 |
2.6 双向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的界面特性 |
2.7 膨胀土状态对界面特性的影响 |
2.7.1 含水量的影响 |
2.7.2 干密度的影响 |
2.8 土工格栅对界面特性的影响 |
2.8.1 土工格栅类型的影响 |
2.8.2 土工格栅模量的影响 |
2.8.3 土工格栅几何特征的影响 |
2.9 试验条件对界面特性的影响 |
2.9.1 土工格栅与试验箱边壁距离的影响 |
2.9.2 拉拔速率的影响 |
2.10 土工格栅变形对界面特性影响的机理分析 |
2.11 小结 |
3 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界面拉拔过程数值仿真 |
3.1 引言 |
3.2 数值仿真模型 |
3.2.1 界面模型及其参数 |
3.2.2 界面接触算法 |
3.2.3 拉拔试验数值模型 |
3.3 拉拔过程中筋土相互作用特征 |
3.3.1 土工格栅法向应力的非均匀性 |
3.3.2 界面摩阻力的非均匀性 |
3.3.3 筋土相对位移的非均匀性 |
3.4 拉拔试验中界面的非真实特征及参数分析方法 |
3.4.1 界面渐进屈服过程 |
3.4.2 界面摩阻力的分布及其非真实软化与非真实非线性 |
3.4.3 界面平均摩阻力的非真实非线性 |
3.4.4 界面参数的分析方法 |
3.5 界面参数的误差与修正 |
3.5.1 界面切向刚度的误差与修正 |
3.5.2 界面强度参数的误差与修正 |
3.6 试验条件影响的机理及拉拔试验控制标准 |
3.6.1 试验箱刚性前壁摩擦影响的机理 |
3.6.2 土工格栅模量影响的机理 |
3.6.3 拉拔试验控制标准 |
3.7 小结 |
4 土工格栅加筋膨胀土的变形特征与破坏模式试验 |
4.1 引言 |
4.2 无侧限压缩试验 |
4.2.1 变形特征与破坏模式 |
4.2.2 含水量的影响 |
4.2.3 干密度的影响 |
4.3 固结不排水剪试验 |
4.3.1 变形特征与破坏模式 |
4.3.2 含水量的影响 |
4.3.3 干密度的影响 |
4.4 固结排水剪试验 |
4.5 小结 |
5 加筋土变形与破坏过程数值仿真 |
5.1 引言 |
5.2 数值仿真模型 |
5.2.1 平面应变模型 |
5.2.2 轴对称模型 |
5.3 未加筋土的变形与破坏过程 |
5.4 平面应变条件下加筋土的变形与破坏过程 |
5.4.1 荷载—位移响应过程 |
5.4.2 破坏模式 |
5.4.3 变形特征 |
5.4.4 界面摩阻力分布 |
5.5 轴对称条件下加筋土的变形与破坏过程 |
5.5.1 荷载—位移响应过程 |
5.5.2 破坏模式 |
5.5.3 变形特征 |
5.5.4 界面摩阻力分布 |
5.6 加筋土变形与破坏过程的加载速率效应 |
5.6.1 加载速率对荷载—位移响应过程的影响 |
5.6.2 加载速率对破坏模式的影响 |
5.6.3 加载速率对界面摩阻力分布的影响 |
5.7 小结 |
6 加筋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界面摩阻力对加筋土应力与变形的影响 |
6.2.1 界面摩阻力对加筋土变形的影响 |
6.2.2 界面摩阻力对加筋土应力状态的影响 |
6.2.3 界面强度参数对应力扰动程度的影响 |
6.3 平面应变条件下界面摩阻力历程及加筋机理 |
6.3.1 界面摩阻力与荷载历程 |
6.3.2 加筋抑制剪切带的机理 |
6.3.3 加筋土强度提高的机理 |
6.4 轴对称条件下界面摩阻力历程及加筋机理 |
6.4.1 界面摩阻力与荷载历程 |
6.4.2 加筋抑制剪切带的机理 |
6.4.3 加筋土强度提高的机理 |
6.5 加筋抑制土体应变软化的机理 |
6.5.1 平面应变模型 |
6.5.2 轴对称模型 |
6.6 侧向压力对加筋效果影响的机理 |
6.6.1 平面应变模型 |
6.6.2 轴对称模型 |
6.7 界面切向刚度对加筋效果影响的机理 |
6.7.1 平面应变模型 |
6.7.2 轴对称模型 |
6.8 加筋影响范围及界面强度参数的影响 |
6.8.1 加筋影响范围 |
6.8.2 界面强度参数的影响 |
6.9 加筋土计算方法探讨 |
6.10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历 |
发表的论文 |
出版的论着 |
获得的奖励与成果鉴定 |
负责或主要参加的项目 |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历届博士学位论文目录 |
(9)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公路发展概况 |
1.1.1 公路发展及其特点 |
1.1.2 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
1.1.3 公路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公路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
1.2.1 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 |
1.2.2 公路建设的地质灾害和危害 |
1.2.3 公路建设地质环境问题 |
1.3 公路地质环境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公路建设发展情况的研究 |
1.3.2 公路地质环境研究 |
1.3.3 公路地质环境研究方法 |
1.3.4 公路地质病害研究 |
1.3.5 公路地质病害对策研究 |
1.4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
1.4.1 选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1.4.2 选题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实用意义和学科前沿性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1.4.5 论文研究支撑 |
1.4.6 研究进度 |
1.4.7 研究主要成果及创新性 |
第二章 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 |
2.1 地形地貌 |
2.1.1 地貌轮廓 |
2.1.2 地貌类型 |
2.2 地质构造环境 |
2.2.1 构造单元 |
2.2.2 地层单元 |
2.3 活动性构造带 |
2.3.1 新构造特征及其分带 |
2.3.2 地震活动 |
2.3.3 区域地壳稳定性 |
2.4 水文地质环境 |
2.5 工程地质 |
2.6 云南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条件 |
第三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类型及展布特征 |
3.1 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类型 |
3.1.1 软土 |
3.1.2 膨胀土 |
3.1.3 岩溶 |
3.1.4 采空区 |
3.1.5 泥石流 |
3.1.6 岩堆 |
3.1.7 滑坡 |
3.1.8 红层软岩 |
3.2 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1 软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2 膨胀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3 岩溶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4 采空区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5 泥石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6 岩堆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7 滑坡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8 红层软岩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3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特征 |
3.3.1 公路地质病害的时间展布特征 |
3.3.2 公路地质病害的空间展布特征 |
第四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 |
4.1 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 |
4.1.1 岩土体结构 |
4.1.2 地质体面状结构 |
4.1.3 地下孔隙 |
4.2 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 |
4.2.1 现状地质灾害隐患 |
4.2.2 不良地质作用隐患 |
4.3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分析 |
4.3.1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鉴别 |
4.3.2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的工程危害 |
4.4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 |
4.4.1 地理地质环境因素 |
4.4.2 工程地质环境因素 |
第五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 |
5.1 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 |
5.1.1 公路路基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
5.1.2 公路桥梁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
5.1.3 公路隧道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
5.2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 |
5.2.1 软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2 膨胀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3 岩溶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4 泥石流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5 崩塌/岩堆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6 滑坡的破坏机理研究 |
5.3 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诱发链 |
第六章 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 |
6.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
6.1.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技术 |
6.1.2 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桥梁技术 |
6.1.3 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技术 |
6.2 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
6.3 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 |
6.3.1 软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技术 |
6.3.2 膨胀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和隧道工程技术 |
6.4 特殊岩类(岩区)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 |
6.4.1 红层软岩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桥梁、边坡及路基技术 |
6.4.2 岩溶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桥梁、路基工程技术 |
6.5 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 |
6.5.1 岩堆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建设技术 |
6.5.2 滑坡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建设技术 |
6.5.3 泥石流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建设技术 |
6.6 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技术优选 |
6.6.1 采空区公路路基处治技术 |
6.6.2 采空区的桥梁建设技术 |
第七章 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 |
7.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病害防治模式 |
7.2 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 |
7.2.1 基于地形环境的公路选线原则 |
7.2.2 基于地质的公路选线原则 |
7.2.3 基于地质、地形、环境等的公路综合选线原则 |
7.2.4 基于地质环境的公路选线总原则 |
7.3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
7.3.1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要求 |
7.3.2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
7.3.3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
7.4 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
7.4.1 基于公路建设诱发地质病害的防治技术勘察 |
7.4.2 基于防治技术的公路地质病害勘察 |
7.5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地质环境监测)及病害处治 |
7.5.1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桥梁工程的病害治理 |
7.5.2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工程的病害治理 |
7.5.3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路基工程的病害治理 |
7.5.4 公路养护中几种特殊路基病害的防治 |
7.6 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 |
7.6.1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
7.6.2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 |
7.6.3 公路工程景观营造 |
7.6.4 关于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的思考 |
7.7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对策集成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工作和科研项目 |
(10)土体液化诱发的侧向扩展对桩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土体液化诱发的侧向扩展对桩基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1 原型观测 |
1.2.2 模型试验 |
1.2.3 理论分析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数学模型 |
2.1 分析模型 |
2.1.1 对模型的要求 |
2.1.2 桩土相互作用的静力学分析 |
2.1.3 模型选择 |
2.2 计算方案 |
2.2.1 梁单元 |
2.2.2 旋转弹簧单元 |
2.2.3 弹簧滑块单元 |
2.3 运算法则 |
2.3.1 程序说明 |
2.3.2 运算法则 |
2.4 初步检验 |
2.4.1 小变形弹性问题 |
2.4.2 大变形弹性问题 |
2.4.3 旋转弹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砂土的液化及不排水特性 |
3.1 概述 |
3.2 单调荷载作用下砂土的不排水特性 |
3.2.1 稳态强度 |
3.2.2 峰值强度与破坏特性 |
3.3 循环荷载作用下砂土的不排水特性 |
3.3.1 砂土的变形特性 |
3.3.2 剪胀性土的变形特性 |
3.4 液化后砂土变形特性 |
3.4.1 液化后施加循环荷载的变形特性 |
3.4.2 液化后静加载的变形特性 |
3.4.3 砂土液化后再固结体变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特性分析 |
4.1 混凝土和钢筋的基本力学性能 |
4.1.1 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
4.1.2 钢筋的基本力学性能 |
4.2 钢筋混凝土桩的弯曲刚度 |
4.2.1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4.2.2 加筋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
4.2.3 受方形筋圈约束的混凝上的应力-应变曲线 |
4.2.4 受圆形筋圈约束的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4.2.5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拉伸硬化 |
4.2.6 力矩—曲率关系 |
4.3 相关钢筋混凝土模型的验证 |
4.3.1 弯曲试验 |
4.3.2 计算所得的力矩—曲率关系 |
4.3.3 荷载—位移曲线的确定 |
4.3.4 力矩—转角关系 |
4.4 混凝土结构抗(地)震性能的特点 |
4.5 单调荷载下的混凝土结构延性 |
4.5.1 延性的概念和表达 |
4.5.2 塑性区转角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桩对土体液化诱发的侧向扩展的响应研究 |
5.1 侧向土体的响应 |
5.1.1 p—y曲线 |
5.2 桩的失效模型和变形特性 |
5.2.1 基本假设 |
5.2.2 桩的失效模型 |
5.2.3 压屈状态分析 |
5.3 影响参数分析 |
5.3.1 参数的取值范围 |
5.3.2 收敛性分析 |
5.4 分析结果 |
5.4.1 350mm直径桩对土体侧扩的响应 |
5.4.2 1000mm直径桩对土体侧扩的响应 |
5.4.3 刚性桩对土体侧扩的响应 |
5.4.4 轴向荷载对桩体响应的影响 |
5.4.5 最大土体位移 |
5.5 分析结果与实际观察震害比较 |
5.5.1 桩体损坏的数值模拟 |
5.5.2 模拟结果讨论 |
5.6 工程实例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群桩对土体诱发的侧向扩展的响应研究 |
6.1 侧向荷载作用下群桩的特性 |
6.1.1 群桩对侧向外作用荷载的响应 |
6.1.2 群桩对侧向扩展引起土体运动的响应 |
6.1.3 桩帽对群桩响应的影响 |
6.2 群桩对土体侧向扩展响应的分析模型 |
6.2.1 桩帽连接模拟 |
6.2.2 群桩的弯曲刚度 |
6.2.3 桩间土的剪切刚度 |
6.3 群桩对土体侧向扩展的响应 |
6.3.1 初步分析 |
6.3.2 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地震液化侧向变形对桩基受力影响及其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隧道围岩湿陷与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 李骏.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2]深部高地应力软岩隧洞流质充填衬砌支护技术研究[D]. 兰俊. 三峡大学, 2019(03)
- [3]地裂缝环境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性状研究[D]. 闫钰丰. 长安大学, 2019(01)
- [4]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承载性能研究[D]. 刘芙蓉. 武汉大学, 2012(05)
- [5]城市地铁开挖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D]. 穆云雪.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3(S2)
- [6]地裂缝作用下桥梁与房屋基础灾变机理模型试验研究[D]. 石玉玲. 长安大学, 2011(05)
- [7]京津城际客运专线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及沉降分析研究[D]. 刘贺全. 西南交通大学, 2009(S1)
- [8]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的界面特性及加筋机理研究[D]. 汪明元. 浙江大学, 2009(10)
- [9]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D]. 柏松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1)
- [10]土体液化诱发的侧向扩展对桩基的影响研究[D]. 卢敦华. 中南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