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主义自然观与浪漫主义自然观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史丽娜[1](2020)在《华兹华斯诗学研究》文中认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自然诗歌举世闻名,流传广泛。乔纳森·贝特认为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关注不仅为浪漫时代与环保主义思想搭桥,也开启了华兹华斯研究的新纪元。美国生态评论家劳伦斯·布伊尔也声称环境问题将取代种族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最迫切的问题。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生态批评兴起发展的关窍所在,因此,生态批评家们在追溯生态文学的源头时,英国浪漫主义被视为“一块肥沃多产的土壤”,作为浪漫主义的开山诗人,华兹华斯首先进入生态批评视野。他的诗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超时代的生态智慧,对后世的自然生态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值得重估。华兹华斯诗学思想中对自然的关注直接引导了后世英美文学创作中对自然的观察、感受和抒写方式。他对诗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强调与张扬,也是以大自然为源泉的。在他眼中,大自然永远充溢着激越的生命力量,他对诗学原则的思考,他诗歌创作实践中的背景、人物、风物、语言以及情感、哲学思想等等,几乎一切的要素都是他在大自然的恩泽、启迪与引导下完成的。他热爱自然、尊崇自然、敬畏自然。他将诗学建构与诗歌创作实践作为参与社会文学改革的工具,其诗学思想饱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既批判资本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也反思批判了资本科技理性对人们心灵的戕害。他终身都在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疗救复元人们被减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审美力而努力。而这种对人与自然间田园式相处的文学构建努力,既与当代生态批评遵循的生态整体论哲学信仰转变、呈现作家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立足生态的“环境想象”等几大批评原则一脉相通、也与生态存在论美学强调的“家园意识”以及当代生态伦理提出的“管理伦理”有着内在渊源,更是为生态批评的实践发展走向和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一种启迪与可能。泛神论宗教哲学观是华兹华斯诗学的基础。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加速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以自然万物“同一个生命和灵魂”为主要特征,注重在大自然中宣扬上帝的内在性,尊崇自然,以期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提高感受的敏锐度,培养人们的善德,帮人们产生更加坚定的信仰、缩小人与自然的距离。泛神论使华兹华斯成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自然先知,他以描写自然世界和自然人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含有浓厚的生态意识,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较早出现的对人类中心倾向的批判。他诗歌中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泛神意识,则是一种信仰纬度的转变,为当代生态哲学基础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同时,他的诗歌也可作为我们精神生活的源泉,与我们当代倡导的“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也是一脉相通的。感受崇高是华兹华斯的崇高观。他在18世纪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将心灵在感知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又继承前人朗吉弩斯、伯克的崇高思想,同时借鉴了同时代康德、柯勒律治崇高理论,独创了自己的感受崇高思想。他将传统崇高理论中典型的崇高体验对象——自然壮丽景观进一步扩展到一花一木,涵盖了自然万物。他借助想象力去弥合感性与理性间的裂隙,借泛神论思想,将神性内在化,赋予心灵超凡的感受功能。他的感受崇高思想有望唤醒人们为工具理性所麻痹的心灵,借助大自然的支持和培育,恢复心灵的感受功能和想象的自由。这也对转变传统中错误的认识论思想,应对当代的精神生态危机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华兹华斯诗歌的社会功能就在于通过风景权威的建立,来疗救人们的为资本妆害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作品可以被视作最早的典型的诗人有意识去构建的布伊尔式的“环境想象”。他认为诗乃人与自然之映像,相信诗歌在提升心灵的感动能力和疗救人们精神失衡方面的影响力,相信诗歌可以帮人们重建信仰,获得心灵解放。他尝试通过对湖区风景旅游的介绍和保护以及个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引领与回归,以期建立自己风景鉴赏的权威话语地位,这种对自然风景与人的理想相处模式的“环境想象”引导和改变了人们感受风景的方式,能够提升心灵的感受力,华兹华斯诗歌的治愈力得到了时代的认证。而他的风景权威地位的形成过程也恰为我们展示了环境文本是如何去引导和影响人们行为的,这正是当代的文学生态批评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所努力的方向。当然,在今天,华兹华斯眼中那个可爱的、能拯救人类的自然好似已经起了变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得以重构。针对满目怆然的自然的疯狂报复,在生态整体论指导下的“管理伦理”似乎可以让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看到一丝重归和谐的希望。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运动的标识性词汇之一。华兹华斯最独特的一点是,他将自然视为培育想象力的源泉与摇篮,认为人类想象之河发源于童年的自然之境。他说随着心灵的成长,为俗世所扰,这条河流可能会意外中断,但只要回归自然、热爱自然并尊崇自然,那减损的想象力就必能接续起来。他还对想象与幻想做了区分,认为幻想是一种穿越时空场景的能力,而想象的目标则是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永恒。他认为想象力是心灵的内在之眼,是个体超越世俗、追寻自由的最佳手段。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将文学想象与自然完美合璧起来,这成为当代生态批评中“环境想象”理论原则的滥觞。华兹华斯认为情感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基调。在他眼里,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这种强烈却是一种平静中的强烈,是回忆中往昔的情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被触发重现。这时的情感不同于一种强烈的情绪上的宣泄,它已经获得了永恒的价值。这样的情感在文学中呈现出来就能触发读者的感受力,收获一种普遍的同情。华兹华斯认为这种永恒的爱之情感也是自然导师赋予他的,他也由对自然之爱引发了对人之爱。华兹华斯的宗教情感虽不单纯却很虔诚。作为一名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学建构者,他对自然的虔敬和对人们心灵精神世界的始终如一的关爱,正是他呈现出来的一种较早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语言是华兹华斯进行诗歌实验依赖的直接工具。然而他又不仅仅将之视为一种表达工具,而是认为语言乃是思想的呈现与化身。他放弃古典传统中既定雕琢的表达习气,将日常生活用语入诗,强调语言的自然与纯朴。他为诗歌语言改革选取的主要是存在于大自然背景下乡村生活方式中的常人的语言。他打破了散文语言与诗歌语言的界限,认为散文语言也可以入诗。华兹华斯的诗学以自然思想为线索,将泛神论哲学观、诗歌功能论、情感论、想象论以及语言观融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无论对后世的自然文学创作、批评实践甚或是社会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诗歌和诗学中由“自然”生发的相关理论,在21世纪的生态文学批评实践中引起极大的关注,为当代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实践范本,也为了当代文学生态批评原则的建立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佐证,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生态诗学的构建。他对自然能提升人们感受力的抒写方式、对想象力乃永恒情感追寻手段的定位,都为当下身处“工具理性”统治下的人们带来一股思想上的清风,也为他们增添了一份应对精神生态危机的勇气。
李丹丹[2](2020)在《“19世纪浪漫主义美学”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浪漫主义美学的发展为西方近代美学奠定了基础,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和美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由于哲学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对于浪漫主义美学的哲学价值也一直存在着各种争议。因此,为了获得对浪漫主义美学的客观准确认识,以及促进中西方哲学的繁荣发展,亟需重新界定浪漫主义美学的价值。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取美国学者凯伦·戈罗迪斯基(Keren Gorodeisky)所着的一篇学术论文“19世纪浪漫主义美学”(“19th Century Romantic Aesthetics”)。源文本侧重于以浪漫主义的美学至上观点为中心,从理性、认识论和形而上学、政治伦理和自然等特定哲学问题出发,解读19世纪浪漫主义美学。该文本与一般通俗读物不同,文中含有大量的哲学译名及背景信息,语言比较抽象,语义复杂多重,文化底蕴深厚,对原文哲学思想有清晰的认识,精准把握译名含义并恰当表达是翻译该类文本的关键。倘若译者采用传统的翻译理论,可能难以实现哲学文本的完全翻译,而读者在遇到陌生的哲学译名及背景信息时,可能就会造成理解或阅读障碍。此时,“厚重翻译学”就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国内外学者经常使用该理论研究典籍翻译、文学翻译或殖民文化翻译等,以期为读者呈现更加全面立体的译本,借助该翻译策略的优越性,重现异域民族文化风情。因此,笔者也以克瓦米·安东尼·阿皮亚所提出的“厚重翻译”为理论指导,针对源文中所涉及的相关哲学人物及作品、哲学译名及概念,通过添加脚注或者括号加注的形式,将源文本重新置于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本翻译报告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第三部分是此次翻译报告的核心,笔者借助厚重翻译理论所做的案例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
郭晓燕[3](2020)在《西方生态批评的博物文化传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博物学开始复兴。在科技史和文化研究领域的支持下,少数生态批评学者开始对博物学、博物写作及博物诗学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及生态价值进行重估。他们提出,生态批评的目的之一既在于恢复自然的在场身份,我们就不可能避开对自然史的追踪,而博物学——作为人类研究自然的古老学问、自然科学研究的四大传统之一,正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悠久而可信的溯源路线。在此背景下,本文试以国内外既有研究为基础,以发生学视角,追溯生态批评的发生语境,挖掘出其背后悠久的博物文化传统。通过对博物学作品、生态批评论文论着的文本细读,笔者还将进一步思考博物学与文学研究的间性关系,分析博物思维、博物知识及博物情怀在西方文学、文化中的具体运用。在文章最后,笔者尝试结合当代西方生态批评的发展趋势,研讨博物学与生态批评“再结合”的可能性,为生态批评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论文总体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将简要阐述本研究的选题视角、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思路及方法等,并对本文涉及的两个重要概念“生态批评”和“博物学”进行概念界定。第一章以英、美生态批评的代表,简要概括西方生态批评的缘起及发展过程、已经历的四波浪潮、几个重要的研究维度等,以图对它有一个全景式的介绍。第二章从发生学视角出发,依次介绍西方生态批评产生的社会背景、哲学基础和博物文化传统。其中,对生态批评博物文化传统的挖掘是本文的重难点。笔者将通过追溯西方早期生态批评家的博物学家身份,来勾连博物学与生态批评间的暧昧关系,并在回顾西方博物文化的基础上,研讨博物思维、博物知识及博物学生存的生态内涵。第三章进一步考察博物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及其对于自然的文化构建。笔者将以浪漫博物学时期(1)的博物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博物思维、博物知识及博物情怀在西方文学、文化中的具体运用。第四章将在博物学视阈下研讨生态批评的走向问题,主要将讨论三个问题:(1)为何博物学传统最浓厚的英国没能引领生态批评浪潮?(2)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是否需要博物学的加持?(3)生态批评是面对生态危机的权宜之计,还是人类文明的本来之道?由此,本文将得出结论:生态批评与博物学的结合是一条可行道路,它有助于生态意识普及和生态文明建设。余论部分谈及重新发掘中国博物文化传统,推广博物写作范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博物生态批评等问题。
谭潇潇[4](2020)在《1912-1937年中国油画中的女性肖像题材研究》文中提出从文化史和艺术史的两种叙事来看,1912至1937年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基于晚清民初妇女解放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中国洋画运动”的历史背景,催生了“中国油画”的新兴面貌。在东西文明的互撞与互鉴中,既引发了西方现代思想与中国传统观念的冲突,也促成了西方油画体系与中国油画形态的调和。中国油画家群体作为中国油画的创作主体,也同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致力于在东西文化中寻找国家命运的前路与民族艺术的前途。他们从“西学东渐”与“西画东渐”的双重路径,为实现“中国艺术复兴”展开了积极而有效地探索。面对中国现代转型的历史机遇,中国油画家以女性肖像为题材的艺术实践,则提供了一种可视的观念图像。女性肖像所蕴藏的思想内涵、美学价值以及社会意义,也集中体现在油画语言的风格演变之中。本文所提出的“女性肖像题材”研究,须要确认的是作为一个整体范围的类型研究,而不限于“女性肖像画”这个相对狭义的画科概念。具体而言,通过对“女性肖像”内容愈加精细的分类,梳理特定时期内油画题材与画种发展的独特形质。首先,在研究立意上,主要围绕两个中心展开讨论。一是关于中国油画本体的语言研究;二是关于整体社会文化的关系研究。其次,在研究内容上,主要结构设置为四章。分别为:女性肖像题材与中国油画的时代情境、语言形态、艺术实践、观念建构。这四个部分的内在线索是将历史、图像、话语与包含性别意识的“人”的主体认知相结合。在图像分析与阐释中,主要论及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蔡威廉、潘玉良、陈抱一、汪亚尘、李毅士、吴法鼎、秦宣夫、常书鸿、常玉、王悦之等代表画家的油画女性肖像案例。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反观女性肖像题材的油画实践,受制于创作手法、观看方式、思想观念等多重影响,产生了“写实”与“表现”两种主要风格倾向。可以说,这两种风格的演变是从一种“浪漫主义”的理想开始,再以中国油画家理解的“印象主义”的色彩和“自然主义”的形式为中间桥梁,最终出于各自不同的艺术主张而走向了风格的分野。基于此,本文试从中西油画的历史来源与文化观念的讨论中,多角度还原1912至1937年中国油画中女性肖像题材的发展情状。一方面,从时代情境聚焦艺术实践,以中国油画之义理解女性肖像之义;另一方面,从语言形态拓展观念建构,以女性肖像之义理解中国油画之义。通过从风格到观念的研究路径,展开整体性的考察,以明确中国油画的技术与艺术定位,进一步完善女性肖像题材研究的体例。同时,旁及中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提出全球语境下反思中国油画自身独特的“现代性”问题。
刘晓男[5](2020)在《卢梭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对于理性完善与社会进步普遍持有乐观态度,而卢梭对启蒙理性与社会进步自觉地进行反思和批判,成为西方第一位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启蒙现代性的思想家,标志着西方美学的重要转折。卢梭深刻地洞见了生存于市民社会之中的现代人自我分裂的困境——从自然人的角度,他为自利情感所驱动;从公民的角度,他又不得不承担公共义务。布尔乔亚这种自利与正义人格的分裂,反公民性的异化本质正是卢梭现代性批判的焦点。面对“好人”与“好公民”的双重异化,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试图以弘扬古典城邦德性来拯救现代性,从培养自由人性的好人教育过渡到培养城邦善德的公民教育,以实现“好人”与“好公民”的统一。卢梭将“自然状态”作为人类的历史起点,并据此为核心构建新的道德及政治秩序。他以“回归自然”的口号启示人们:文明就是对自然的异化。卢梭对于自然与文明的独特理解不仅是其思想独创性的标志,也成为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基石。对于卢梭而言,自然不仅具有崇高之美,更是其精神的避难所,承担了启迪心灵与救赎人性的重任。在与自然的契合中,卢梭疏离处于文明社会中的“我”,以超越世俗的、自然的眼光重新审视世界,并以此赋予社会和他人全新的理解与意义,进而在“自然”的基础上试图实现“好人”与“好公民”的统一。18世纪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过度推崇导致情感受到理性的压制,卢梭较早论述了启蒙理性的弊端,主张道德的建构不应完全受理性支配,提出了道德情感论,以此批判启蒙理性及其社会道德原则。从公民教育的角度,他基于道德的立场对18世纪的法国艺术以及戏剧发动了审判。与此同时,在卢梭的着作中,情感获得了不依附于理性而独立存在的价值,成为一种对个人主体性和自由人性的追求与表达。卢梭的美学既以伦理标准要求美与艺术,强调“美”应该受到道德的规范,又推崇艺术作品的感性表达,承认“美”有其自身的逻辑方式。这一悖论充分体现了西方审美范式由古典向浪漫过渡时期的内在矛盾。“自然人”与“公民”双重教育理想的设定,使卢梭的审美教育观念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一方面,在卢梭的公民教育中,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它似乎只能在腐败的社会环境中为个体独善其身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在自然人教育中,卢梭所提倡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很多实际上却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在卢梭本人的创作实践中,审美教育本身也对人性的完整和复归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理性精神高涨的启蒙热潮中,卢梭以冷静的思考将“自由”视为矢志不渝追求的人生至高境界。通过卢梭的经历和作品,孤独的审美遐思是卢梭得以返回自然,实现自然与自由和谐统一的努力尝试。通过爱,卢梭实现了与他人和社会的连接,也对他人及社会有了全新的理解。通过哲学的写作,卢梭一方面将自我隐藏起来,在隐匿中获得了属于孤独者的自由与幸福;另一方面,与现实中的人与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了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却又实现了关注政治的目的。通过上述三个方面,卢梭在自然与自由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了“好人”与“好公民”的有限和解。卢梭对人类尊严的道德规范的阐释及其全部人类学观点深刻影响了作为德国古典美学开创者与现代美学奠基者的康德,其将审美视作认识活动与道德实践活动的桥梁和中介,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并在《判断力批判》中第一次证明了艺术的自主性;卢梭崇尚自然美以及情感表达的审美情趣对浪漫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批判启蒙理性的过程中,卢梭的美学思想表现出深刻的审美现代性。卢梭自然主义美学思想中体现的生态智慧有助于我们今天思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唯道德艺术论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构具有重要启示;其审美教育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命美学思想,对于当代美育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自然人”与“公民”双重美育理想的设定,使卢梭的美育思想充满了内在矛盾与冲突;卢梭的文艺观受到其道德政治思想的严格限制,进而阻碍个体生命创造的更多可能性。
王南湜[6](2020)在《马克思与怀特海自然观的异同及其意蕴》文中提出针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和怀特海自然观的误读,笔者在对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与怀特海的有机自然观进行阐发的基础上,对两种自然观的异同予以对比与澄清,并针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误读结合马克思与怀特海自然观之问题,探讨两位哲学家的思想中的可结合之处,为"将马克思和怀特海结合起来"提供另一种更为合理,从而更有价值的可能性。
徐萌萌[7](2019)在《爱默生的自然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爱默生是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文学家,他能够拥有如此成就,不仅在于其作品的文学价值高,还在于其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光辉照射人心。《论自然》是他文学生涯中出版的第一部作品,该书的撰写处于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导致人类精神空虚的社会背景下,爱默生作为当时的有识之士,批判继承唯一神教、新柏拉图主义、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和中国古典儒家思想,创造了一种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自然的全新自然观。爱默生认为自然的含义可以从普通意义和哲学意义上解释。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是未被人类改变其本质特征的有形自然,自然物、艺术和人的肉体等有形实体均划归于此。哲学意义上的自然指的是精神层面的无形自然,他相信人与自然源于同一种精神,两者拥有共同的起源。自然是上帝精神的象征,在自然中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力量。人类栖息在上帝的胸脯之上,从自然中吸取养分,根据自己的需要,使心灵获得无穷的上帝力量。人的心灵在与自然的和谐中,获得常规的知性、理性知识和道德真理,满足自己对真、善、美的诉求。随着其自然思想的广泛传播,引发了中国学界的热烈讨论,学者们各抒己见,对此产生的争议主要分为:第一,爱默生持贬低自然或尊重自然的态度;第二,爱默生的自然思想含有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倾向。笔者对此辩证分析认为爱默生的自然思想本身存在矛盾性,他对于自然的态度时而贬低,时而尊重,因此国内学者对此产生意见上的分歧。另外,笔者通过分析得出他的自然思想存在弱式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的生态中心主义的倾向。爱默生的自然思想不仅震撼了中国学界,他在美国学界也掀起了巨浪,深刻影响着以梭罗、狄金森和弗罗斯特为代表的美国自然作家,对梭罗的影响在于上帝精神和艺术观上,而对狄金森和弗罗斯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宗教观和象征主义上。爱默生的自然思想警示了美国人民警惕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端,转变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用和谐统一的眼光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在他的思想中蕴含着三方面的生态意义。第一,唤醒了以梭罗、狄金森和弗罗斯特为主的美国作家的生态意识,从美国国人日常接触到的书本中传递自然思想,更有效地从精神思想的根源改变民众的观念;第二,为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孕育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抬高了自然的地位,让人们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第三,体现了有机整体的生态美价值,站在生命共同体的角度,看到了自然万物之间隐藏的联系,实现“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整体美学思想。在生态文明日益严重的当今,爱默生的自然思想启示人们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
周丹[8](2018)在《近代机械论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机械唯物主义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如何理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依据,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论,完整准确地理解唯物辩证法固然重要,但完整准确地理解形而上学可能同样重要。长期以来,我们对辩证法的理解和界定比较清晰完备,而对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的界定,则停留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世界观”上。如果机械唯物主义是这样一种世界观,那它可能根本就不配做唯物辩证法或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对手,它也不可能有什么“基本内核”值得唯物辩证法去“扬弃”。更重要地是,学界有关辩证法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热点,而有关机械论的研究几乎寥寥。因而有必要追问作为唯物辩证法对立面的机械唯物主义是孤立、静止和片面的思维方式的真实意义。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机械唯物论是“孤立、静止和片面的世界观”的论断主要源自苏联教科书体系,这种理解抓住了机械唯物论的要害,但缺乏机械论本身经典的直接解读,只是引证了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的批判性话语。由于缺乏论敌方的文献支撑,这种对机械论的判定缺乏公平。从这一问题出发,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供的线索,重回近代机械论的原典文献(如机械论者伽森狄、笛卡尔、牛顿等的经典文本)。经过原典审读和当代研究的分析,我们发现所谓机械论作为“孤立、静止、片面”的世界观,并非常识意义上的“机器隐喻”那么简单,机械论是西方学术特别是哲学自古希腊哲学以来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古代原子论、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的数理传统和亚里士多德的因果论三种主要思想传统的汇聚。经过中世纪的沉淀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泛起,在17世纪形成了机械论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机械论的古典形式以及近代思想家的重建,我们可以概括出机械论的三个思想特征:第一,还原主义(分析-综合)的方法论;第二,世界及其运动的因果律;第三,对因果律的数学表达。机械论的世界图景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最具影响力的世界观,它创造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经典形式,深深地影响了当时人类对物质世界包括人类社会的理解。同时也应看到机械论思想的局限性:还原主义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发掘事物或运动的主要动因甚或根本动因,却难以描述事物或运动的普遍联系;因果律可以揭示事物或运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特别是单一因果之间的关联,却无法揭示多因多果、因果不断变异的现象或运动;数学语言便于精确地表达事物及其运动的因果关系,但当时的数学语言在精确地表达因果律的同时也把事物及其运动“绝对化”了。按照这种理解,我们应该正视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或形而上学的“扬弃”,重新思考机械论作为“孤立、静止和片面的世界观”的洞见与盲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它的唯物辩证法理论对机械论的“扬弃”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扬”或肯定与包容,其二是“弃”或否定与诫勉。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肯定与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世界是物质的基本判断,这已经得到共识;第二,对世界及其运动是有规律的判断,但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存在疑问,我们往往把世界运动的规律性归结到辩证唯物主义,其实机械论应该先于唯物辩证法系统地论证并践行了世界的因果规律,严格说来,关于世界运动的规律性,发明权不在唯物辩证法,而在于机械论,但唯物辩证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甚或超越于因果律的辩证发展规律;第三,还原主义(分析综合)的方法也是唯物辩证法应以正视的,马克思本人多次强调并在《资本论》等着述中反复说明,唯物辩证法对还原主义方法是包容而不是取代。而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否定与诫勉也有三个方面:第一,机械论造成的“绝对时空观”,这不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是有问题的;第二,被绝对化了的分析-综合方法,将分析方法绝对化成为还原主义,将综合方法绝对化成为经验主义,这种绝对化对于方法论而言都是有局限的;第三,将机械论在自然科学中的成就拓展到社会领域,得出唯心史观,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机械论最为要害之处。综上,通过对机械论思想史和机械论者的经典文本分析,其思想实质是以还原论的或分析综合推理和实验方法发现因果律及其数学表达的世界观。这种思维方式对哲学、科学以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正视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扬”和“弃”。既要重视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肯定,又要重视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否定,更好地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
韦震[9](2018)在《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伦·盖尔是澳大利亚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2017年盖尔出版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未来宣言》(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ManifestoFor the Future,2017),核心内容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的系统关注与阐释。盖尔本人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了大量“中国元素”,具有特色鲜明的“东方色彩”。盖尔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生态意蕴,主张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体,致力于谋求全人类的生态福祉,以保障人类文明健康永续发展。他倡导较为激进的社会转型方式,呼吁对工业文明完成超越,强调只有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与超越才能彻底消除生态危机,完成“资本逻辑”到“生态逻辑”的升级,实现生态文明。主张通过马克思主义中的激进启蒙思想摆脱全球资本主义对市场的奴役,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并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在实践层面,盖尔提出特色鲜明的目标:“为人类打造生态诗意家园,扩大单位家庭的生态参与度,从个人、地方社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角度创造条件让人们自由探索、发挥潜力,去追求幸福生活。(1)对于中国,盖尔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攻坚扶贫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主张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主张回到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精髓中培育中国本土的生态意识,特别突出“道”的重要生态意蕴。本文综合运用文本研读法、纵横比较研究法及深度访谈法,对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的“中国元素”进行了系统梳理、阐释评价、比较分析,旨在发掘其中蕴含的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益的因素与启示。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导论和五章正文,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背景与对象、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第一章系统梳理概括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主要通过介绍盖尔本人及其学术着作,还原其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轨迹,厘清其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呈现其思想历史脉络。本章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分为萌发期、形成期、发展期及成熟期。盖尔的生态思想不是单一维度的生态问题的总结,而是多角度、多维度综合绘制的一幅生态蓝图,既有经典马克思的思想内核,也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更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理论新视野,且相互交织,彼此映照,融汇于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第二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盖尔沿袭了传统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及其非理性使用的批判的传统及对真理求索的历史使命。盖尔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和欧洲文明的批判,奠定了“东方转向”的基础。第三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中国视野。集中论述了盖尔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要素的批判后一种未来向度的“视野重建”,为盖尔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推崇奠定了基础。核心内容包括对东方生态智慧的阐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诠释与辨析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期待。盖尔认为,“天人合一”目标为克服资本的奴役提供了理想路径。第四章,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智慧中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提炼核心生态观点,透过盖尔的视角对核心观点进行评析与解读,深度透析盖尔学术语言、价值取向中的“中国元素”,完成了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上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盖尔主张从“包容互鉴”、“开放创新”、“与时俱进”和“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汲取应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智慧。第五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本章重点在于评析盖尔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性,阐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包含揭示了文化和文化转型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生态话语权的重构、丰富了全球生态思想资源、继承与发扬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并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局限性分为其思想中的“乌托邦”色彩及对中国考察方面的“缺陷”两方面。启示包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以“教育”完成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设生态社区“共同体”、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刘凌[10](2017)在《熟悉的陌生化 ——论黑塞小说的新浪漫主义特质》文中研究指明自黑塞的第一部诗集《浪漫之歌》问世起,诗集之名清楚地表明了他本人和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自觉联系。他曾在当书店学徒期间相当全面地自行研究了德国浪漫主义及影响,并公开发表过评论文章在德国和瑞士的报刊上,因而黑塞和浪漫主义文学一直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从第一章梳理黑塞与新浪漫主义的渊源出发,提出新的研究视角,界定黑塞新浪漫主义的风格,逐步探索他作品中独特的新浪漫主义特质。第二章挖掘出黑塞小说创作的“自然、童年,艺术”三大主题,构成黑塞特有的创作理念,呈现出富有浪漫色彩的“自然观”“童年观”“艺术观”。通过小说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三者是黑塞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呈现出三位一体的特点,相互联系和影响。黑塞笔下的自然分为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他的自然观是集人性、理性与神性于一体的存在。对《彼得·卡门青》的具体文本分析中发现黑塞善于塑造自然之子的形象,其中彼得的成长是伴随着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的对话展开的。同时论述黑塞充满浪漫情感的童年观,并不是简单的逃避现实,不是渴望回到过去,而是真正回到人最初的状态,能按照内心的召唤回到真诚之中,找回失落的家园。文中进一步探讨了黑塞是如何继承和运用浪漫派的精神去搭建现实世界和人类内向的联系。第三章结合《德米安》《荒原狼》等小说创作的分析,围绕黑塞创作中“双极性”主人公形象的设置,黑塞新浪漫主义独创之辩论式的心理对话,以及小说中带有魔幻神秘色彩的三大审美特质来展开黑塞新浪漫主义的论述。第四章从黑塞所在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梳理黑塞是如何汲取德国浪漫派文学的精神特质和哲学思想,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以《玻璃球游戏》展开论述,从而得出黑塞是在吸收古老东方的思想文化中搭建起一座东西汇通的桥梁,成为东西文化交融的忠实守望者。最后总结出黑塞深受浪漫派文学的影响,延续了诺瓦利斯等浪漫先辈的传统,综合不同的学科以及后期借鉴东方的思想文化,来实现精神和自然的统一、浪漫和古典的结合,从而创造出众多充满新浪漫主义特色的作品,赢得世人和读者们的赞许。
二、现代主义自然观与浪漫主义自然观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主义自然观与浪漫主义自然观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华兹华斯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华兹华斯诗学的成因 |
第一节 逃离城市:华兹华斯的自然人生和心灵成长 |
第二节 诗学原则自身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前维多利亚时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状况 |
第四节 浪漫主义思潮的硕果——湖畔派 |
第二章 华兹华斯诗学之泛神论宗教哲学观 |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诗歌与“同一个生命和灵魂”的泛神论思想 |
第二节 华兹华斯的泛神论思想与生态意识 |
第三节 “同情”是华兹华斯诗学中泛神论的精髓 |
第三章 华兹华斯的崇高观——“感受崇高” |
第一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三节 “感受崇高”与精神生态危机 |
第四章 华兹华斯的诗歌功能论——使心灵感动 |
第一节 “诗是人与自然之映像”——华兹华斯的诗歌事业 |
第二节 自然与华兹华斯诗歌的感受力和治愈力 |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重构 |
第五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想象论 |
第一节 浪漫主义想象力:对自然的认知与超越 |
第二节 想象力与审美力的削弱与复元——对风景“如画”的批判 |
第三节 幻想与想象的区分:穿越时空场景与追求情感永恒 |
第四节 想象力:“在生活常态中洞见一个新世界” |
第六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情感论 |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情感观与大自然的“秀美与震慑” |
第二节 未来“瞬间”与平静的情感 |
第三节 感受力、同情与情感 |
第四节 “对自然的爱引致对人的爱” |
第五节 宗教情感——大自然是“至爱” |
第七章 华兹华斯的语言观 |
第一节 日常语言的适用性: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之争 |
第二节 语言是思想的呈现和化身 |
第三节 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有机统一 |
第八章 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对英国自然生态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与欧陆浪漫主义文学的对话 |
第三节 对美国社会改革与生态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19世纪浪漫主义美学”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英语原文 |
汉语译文 |
翻译报告 |
前言 |
1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任务来源 |
1.2 翻译任务简述 |
1.2.1 翻译文本简述 |
1.2.2 文本作者简介 |
1.3 翻译项目意义 |
2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理论的准备 |
2.1.2 背景知识的搜集 |
2.1.3 翻译工具的准备与译名表的制定 |
2.2 翻译初稿的分析与修改 |
2.2.1 译名翻译的准确性 |
2.2.2 译名翻译的一致性 |
2.3 翻译二稿的分析与修改 |
2.3.1 语句翻译的确切性 |
2.3.2 语句翻译的连贯性 |
2.4 翻译终稿的分析与润色 |
3 翻译案例分析 |
3.1 厚重翻译学在本案例中的适用性分析 |
3.2 基于厚重翻译理论的翻译方法 |
3.2.1 释义 |
3.2.2 释物 |
3.2.3 释因 |
3.2.4 释源 |
4 翻译实践总结 |
4.1 译名意识的树立 |
4.2 文化知识储备的拓展 |
4.3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
4.4 翻译理论学习的加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译名表 |
附录二 人名对照表 |
附录三 书刊名对照表 |
(3)西方生态批评的博物文化传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视角及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4.1“生态批评”概念界定 |
1.4.2“博物学”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西方生态批评的兴起和发展图景 |
1.1 西方生态批评的源起 |
1.1.1 美国生态批评 |
1.1.2 英国生态批评 |
1.2 生态批评的阶段性发展 |
1.2.1 生态批评的四波浪潮 |
1.2.2 生态批评的四个维度 |
第二章 西方生态批评的发生学分析 |
2.1 生态批评的发生语境 |
2.1.1 社会背景 |
2.1.2 哲学基础 |
2.2 生态批评的博物传统 |
2.2.1 生态批评家的博物学家身份 |
2.2.2 西方博物文化 |
2.2.3 博物学与文学 |
第三章 浪漫博物学时期的自然写作 |
3.1 博物诗学 |
3.2 博物精神与浪漫主义并蒂 |
3.2.1 旧大陆:人文博物写作与生态浪漫主义 |
3.2.2 新大陆:对浪漫博物写作的借鉴与反叛 |
第四章 博物学视阈下生态批评的走向问题 |
4.1 为何博物学传统最浓厚的英国没能引领生态批评浪潮? |
4.1.1 英国反田园浪潮 |
4.1.2 博物学走向式微 |
4.2 生态批评的未来是否需要博物学加持? |
4.2.1 生态批评的两种范式:“科学的”与“审美的” |
4.2.2 生态批评的挑战:走出学院圈 |
4.3 生态批评:面对生态危机的权宜之计还是人类文明的本来之道? |
余论 对中国生态批评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1912-1937年中国油画中的女性肖像题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立意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关键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二、涉及研究方法的理论及阐释 |
三、选题研究的创新点及价值 |
第一章 女性肖像题材与中国油画的时代情境 |
第一节 历史来源:“西画东渐”中的女性肖像 |
一、中国油画历史分期中女性肖像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油画历史转型中女性肖像的“三种类型” |
第二节 思想启蒙:“西学东渐”中的文化语境 |
一、从“西学”到“女学”——女性意识觉醒 |
二、从“先觉”到“自觉”——自我人格独立 |
第三节 创作主体:中国油画家的角色建构 |
一、负笈西行的留学生群体 |
二、本土美术教育中的油画家群体 |
第二章 女性肖像题材与中国油画的语言形态 |
第一节 油画语言的风格形成 |
一、“第一次全国美展”西画中女性肖像风格的特征 |
二、“二徐之争”对中国油画中女性肖像风格的影响 |
第二节 油画语言的再现功能 |
一、轮廓线:结构的确立 |
二、色块:意象的唤起 |
三、笔触:质感的塑造 |
第三节 油画语言的中国意味 |
一、形式语言的“至善”与“尽美” |
二、色彩语言的“纯化”与“调和” |
第三章 女性肖像题材与中国油画的艺术实践 |
第一节 男画家的选择与立场 |
一、“美色妙像”:徐悲鸿写女子之美 |
二、“艺术叛徒”:刘海粟绘人性之真 |
第二节 女画家的觉醒与坚守 |
一、“无我之境”:潘玉良的《假面具》独白 |
二、“人类之爱”:蔡威廉的《自画像》宣言 |
第三节 作为“中国艺术复兴”理想图像的女性肖像 |
一、“中国艺术复兴”的精神理想 |
二、《关紫兰像》及其象征意义 |
第四章 女性肖像题材与中国油画的观念建构 |
第一节 民族特质:油画观念的多元化倾向 |
一、中国油画的“调和观” |
二、中国油画的“自然观” |
第二节 观看方式:油画观念的差异化合作 |
一、两种女性肖像类型的观看方式 |
二、中国油画家的观看方式 |
第三节 “整体观”的建构及其重要性 |
一、创作视域的整体观 |
二、研究视域的整体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卢梭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好人”与“好公民”:卢梭美学思想的源起 |
第一节 “好人”与“好公民”的矛盾与统一 |
第二节 古典理性主义哲学中的“好人”与“好公民”问题 |
第三节 卢梭面临的问题:“好人”与“好公民”的双重异化 |
一、卢梭对美好生活的运思 |
二、“卢梭的榜样人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卢梭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
第一节 西方美学传统中自然观的历史嬗变 |
一、古希腊时期的自然观 |
二、中世纪时期的自然观 |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 |
四、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观 |
第二节 “回归自然”思想的含义 |
一、“自然”与“文明”对立 |
二、作为社会形态的“自然” |
三、作为人性的“自然” |
四、作为审美意象的“自然” |
第三节 自然美的独特蕴含 |
一、自然美与道德相联 |
二、自然美:卢梭的精神避难所 |
三、自然美高于人工美 |
四、自然主义美学思想的生态智慧 |
第四节 从卢梭到席勒——自然概念从自由到美的转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情感与道德的统一:卢梭道德政治视野中的艺术观念 |
第一节 西方传统的道德理论:情感与道德的分离 |
第二节 卢梭的道德情感论 |
一、良心:道德的根基 |
二、情感内在的道德性 |
三、情感与审美 |
第三节 对18世纪法国艺术的批判 |
一、对新古典主义艺术原则的批判 |
二、“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 |
第四节 对戏剧的道德批判 |
一、戏剧与道德风尚 |
二、悲剧和喜剧的社会效果 |
三、对莫里哀喜剧的道德批判 |
第五节 对情感与自然的追求:肯定文学和音乐 |
一、激情与情感:艺术的源泉 |
二、文学表现情感与自然 |
三、音乐美学——卢梭与拉莫之争 |
四、音乐与绘画之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卢梭美育思想的两岐性 |
第一节 卢梭美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
一、自爱心与怜悯心 |
二、感觉论 |
第二节 美育的目标 |
一、培养自然人还是公民 |
二、自然人与公民的矛盾 |
第三节 美育的作用 |
第四节 美育的方法 |
一、创设审美情境 |
二、寓教于乐 |
三、情感体验教育 |
四、以艺术培养感觉能力 |
第五节 审美与公民道德教育 |
一、社会环境塑造公民 |
二、广场狂欢与公民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然与自由的和谐:“好人”与“好公民”的和解 |
第一节 机械决定论与18世纪法国哲学的自由观 |
一、启蒙时代的机械决定论 |
二、自由是对必然的服从 |
第二节 卢梭对自由的理解 |
一、“力学规律完全无法解释”的“纯精神的活动” |
二、“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三、自由与人的“自我完善化能力” |
四、天然的自由、社会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 |
第三节 自然与自由关系的历史转向 |
第四节 公民教育:培养文明社会中的自然人 |
一、孤独状态中的审美遐思 |
二、个体与他者的连接:爱 |
三、个体与社会的连接:哲学写作 |
本章小结 |
结语:卢梭美学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马克思与怀特海自然观的异同及其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机马克思主义提出的问题 |
二、重申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 |
三、马克思与怀特海自然观之异同 |
四、马克思与怀特海的科学观之异同 |
五、马克思与怀特海自然观结合的可能性 |
(7)爱默生的自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爱默生自然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来源 |
1.1 爱默生自然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
1.1.1 家庭文化的熏陶 |
1.1.2 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 |
1.2 爱默生自然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 |
1.2.1 唯一神教的影响 |
1.2.2 新柏拉图主义 |
1.2.3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
1.2.4 儒家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爱默生自然思想的内涵 |
2.1 自然的含义 |
2.2 自然的构成 |
2.2.1 自然物 |
2.2.2 艺术 |
2.3 自然的价值 |
2.3.1 馈赠物质 |
2.3.2 象征精神 |
2.3.3 培养知性与理性 |
2.4 自然之美 |
第三章 爱默生自然思想中的对立与冲突 |
3.1 贬低自然或尊重自然 |
3.1.1 国内学界关于贬低自然或尊重自然的争议 |
3.1.2 爱默生自然思想存在人对自然态度的矛盾性 |
3.2 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 |
3.2.1 国内学界关于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争议 |
3.2.2 弱式的人类中心主义与弱式的生态中心主义 |
第四章 爱默生的自然思想对后世美国作家的影响 |
4.1 亨利·戴维·梭罗与爱默生的“自然” |
4.1.1 亨利·戴维·梭罗与爱默生的“上帝精神” |
4.1.2 亨利·戴维·梭罗与爱默生的“艺术” |
4.2 艾米莉·狄金森与爱默生的“自然” |
4.2.1 艾米莉·狄金森诗中的宗教观 |
4.2.2 艾米莉·狄金森诗中的“自然”意象 |
4.2.3 艾米莉·狄金森诗中对“自然”的态度 |
4.3 罗伯特·弗罗斯特与爱默生的“自然” |
4.3.1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中的宗教观 |
4.3.2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中的象征主义 |
第五章 爱默生自然思想的生态意义 |
5.1 唤醒美国作家的生态意识 |
5.2 孕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 |
5.3 促进有机整体的生态美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8)近代机械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四、重要概念的界定与区别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机械论的评判 |
第一节 马克思对机械论的论述 |
(一)马克思早期哲学对机械论的分析 |
(二)马克思哲学创立时期对机械论的批判 |
(三)马克思哲学成熟时期的机械论判断 |
第二节 恩格斯-列宁对机械论的批判 |
(一)自然图景立场批判机械论 |
(二)哲学世界观角度对机械论的论述 |
第三节 斯大林对机械论的批判 |
第四节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对机械论的评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机械论思想发展历程考察 |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机械论思想萌芽 |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原子论 |
(二)近代机械论在中世纪的基础 |
第二节 近代机械论的发展历程 |
(一)哲学领域的发展 |
(二)科学领域的发展 |
(三)近代机械论在欧美的发展 |
(四)遭遇的质疑和批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机械论思想:机械论者文献的考察 |
第一节 伽森狄的机械论思想 |
(一)伽森狄机械论思想文献研究状况 |
(二)伽森狄的机械论思想 |
第二节 笛卡尔的机械论思想 |
(一)笛卡尔机械论思想文献研究状况 |
(二)笛卡尔的机械论思想 |
第三节 牛顿的机械论思想 |
(一)牛顿机械论思想文献研究状况 |
(二)牛顿的机械论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械论的理论性质 |
第一节 还原主义的方法论 |
(一)还原主义的传统源流 |
(二)机械论以还原主义为方法论 |
(三)还原主义对现代科学的适用性 |
第二节 科学探索的自然因果律 |
(一)古代科学的实质是探寻自然因果律 |
(二)近代机械论的实质在于发现自然因果律 |
(三)现代科学的本质依然是发现自然因果律 |
第三节 数学语言表述科学 |
(一)古代科学的表述语言 |
(二)近代科学以数学表述科学 |
(三)现代科学仍以数学表述科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械论作为世界观的影响及局限 |
第一节 机械论思想的哲学效应 |
第二节 机械论思想的社会价值 |
第三节 机械论思想局限性的批判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扬弃 |
二、机械论思想实质 |
三、机械论的现实价值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9)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对象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创新及不足 |
一、论文创新 |
二、论文不足 |
第一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述 |
一、盖尔简介 |
二、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 |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 |
四、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 |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欧洲文明的虚无性与侵略性 |
二、西方工业文明与全球性生态危机 |
三、生态环保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四、资本主义制度与苏联模式的弊端 |
第三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渊源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
二、生态哲学及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拓了理论新视野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 |
第一节 盖尔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一、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 |
二、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应用的批判 |
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精英”及教育的批判 |
四、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
第二节 盖尔生态危机批判理论 |
一、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
二、对西方文化的批判 |
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
四、对异化消费方式批判 |
第三节 盖尔对虚无主义的批判 |
一、需要克服虚无主义的原因 |
二、虚无主义对生态的破坏 |
三、如何超越虚无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视野 |
第一节 盖尔视野下的东方生态智慧 |
一、李约瑟:盖尔关注东方传统生态文化的引路人 |
二、聚焦中国之前:盖尔早期对苏联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
三、多维观照之下:盖尔描述的东方生态文化特点 |
第二节 盖尔视野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
一、中国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
二、对中国生态文明基础理论辨析 |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的契合度 |
第三节 盖尔对中国生态文明的期待 |
一、文明形态的交替与更迭:对欧洲文明的超越 |
二、生态话语权重构的主导者: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
三、中国生态文明意境:幸福、自由与文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 |
第一节 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
一、儒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
三、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
第二节 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
一、道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盖尔对道家思想生态的价值评析 |
三、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
第三节 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
一、佛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
三、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 |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评析 |
一、理论价值 |
二、局限性 |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启示 |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 |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 |
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四、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 |
五、以“教育”实现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 |
六、建设生态社区“共同体” |
七、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 |
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阿伦·盖尔与笔者邮件目录 |
附录二 阿伦·盖尔的简历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熟悉的陌生化 ——论黑塞小说的新浪漫主义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继承和裂变:从浪漫主义到新浪漫主义 |
第一节 继承:19世纪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
第二节 裂变:黑塞的新浪漫主义之路 |
第三节 发展:开放的新浪漫主义阶段 |
第二章 黑塞新浪漫主义的三大表现 |
第一节 自然观:塑造自然之子 |
第二节 童年观:结合精神自传 |
第三节 艺术观:抵达生命之真 |
第三章 黑塞新浪漫主义的审美特质 |
第一节 双极性的表达方式 |
第二节 辩论式的自我意志 |
第三节 魔术性的奇幻色彩 |
第四章 黑塞新浪漫主义的哲学内涵 |
第一节 文学传统:浪漫派最后的骑士 |
第二节 人文传承:东西文化交融的实践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现代主义自然观与浪漫主义自然观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兹华斯诗学研究[D]. 史丽娜. 山东大学, 2020(01)
- [2]“19世纪浪漫主义美学”翻译报告[D]. 李丹丹. 河南大学, 2020(02)
- [3]西方生态批评的博物文化传统研究[D]. 郭晓燕.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4]1912-1937年中国油画中的女性肖像题材研究[D]. 谭潇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5]卢梭美学思想研究[D]. 刘晓男. 黑龙江大学, 2020(12)
- [6]马克思与怀特海自然观的异同及其意蕴[J]. 王南湜.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2)
- [7]爱默生的自然思想研究[D]. 徐萌萌. 济南大学, 2019(01)
- [8]近代机械论思想研究[D]. 周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4)
- [9]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D]. 韦震. 海南师范大学, 2018(12)
- [10]熟悉的陌生化 ——论黑塞小说的新浪漫主义特质[D]. 刘凌.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