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课后笔记的感受

写课后笔记的感受

一、撰写教后小记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婷[1](2021)在《清王善《治心斋琴学练要》研究》文中指出清代王善所撰《治心斋琴学练要》于乾隆四年(1739)成书,是中州琴派的重要传谱。它是现存明清琴谱中,第一部采用“右手—左手—两手合用”编纂体例编排指法谱字,和第一部采用“均—音”编纂体例编排诸曲的琴谱,可见撰辑者王善在琴谱编纂上的大胆尝试。其所采用的“右手—左手—两手合用”的指法谱字编纂体例在其后除《兰田馆琴谱》外罕有琴谱采用。更有价值的是,《琴学练要》是第一部在旋宫框架下的“均调”琴学理论体系中采用“均—音”编纂体例编排诸曲的琴谱,这一依照“均—音”进行曲谱编纂体例则颇具影响力。该谱卷首《凡例》中即阐明撰辑者王善关于指法、乐律及曲谱编纂等方面的主张。该谱卷一辑录并详解的85个指法中包含了部分特殊、罕见指法谱字,卷二对该谱所用琴律及“均调”理论作详述,后三卷中共收31首曲目,包含同曲五均五谱《平沙落雁》和不转弦而换调的“均调”实践,以及8首王善新谱曲目。全谱体现了作者所主张的中州琴派特征,以及作为一位琴家对三分损益律“最大音差”的矫正,并对“均调”理论作大胆实践。本文以《清王善<治心斋琴学练要>研究》为题,力求对王善生平及其治学之道,以及该书于弹琴指法上“正明指法,删定字母”、于琴律上“审音定律,按律成谱”、于琴调上“详究五调,细按弦徽”、于曲谱撰辑上“精谱操之源,创自我操”五个方面作详尽分析,以期窥知王善在清代古琴发展中的重要成就。

张茜[2](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王洋[3](2020)在《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文中研究表明金元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也是山西区域社会发生激荡转折的时期。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时段是1127年至1368年,这段时间内,山西处于金、元二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研究以金元时期的山西社会为考察范围,以山西金元时期留存的850通碑刻资料为基础资料,将碑刻中所反映的释道宗教、祠神信仰、水利营建、宗族发展四个面向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是一项关于地域社会史的研究,除碑刻资料外,同时运用史志、文集、家谱等资料,并注重田野调查,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以及“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以上四个面向中所体现金元时期山西基层民众面对社会剧变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在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中体现的能动性。文章旨在将基层民众从战乱和王朝更替下面目模糊的“黔首”,还原为充满主动性的行为主体,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社会变革下的民众行为进行解读,并最终探讨山西社会在金元时期社会整合过程中发生的嬗变过程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文章分为九章,按照时间顺序,设置了“金”与“元”的时间分野,第一章以“金代山西宗教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宋代以来,山西的佛教信仰氛围相当浓厚,而北宋徽宗在民间弘扬道教的举措也令道教具备了一定信众基础。金代之前已存在的大中型寺院通过经营庙产、收徒授业、弘扬教义等途径获得发展空间。在宗教管理制度方面,金代与前代不同的一点是开发了民间购买寺观名额的通道,在此政策影响下,基层民众具备了在村中开设合法寺观的条件,地方精英与僧道的交流、博弈也变得频繁起来,不少具有经济实力和道德威望的僧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一些新创的寺观成为村民共享的公共空间。第二章探讨了金代灾害频发的社会条件与民间创开水利的热潮。金元时期处在历史上气候波动较大的寒冷期之间,受气候影响,旱灾成为山西地区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虽能纾解部分困难,但也会出现有时力有不逮的情况。为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除对前代水利工程善加利用外,金代山西水利开发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民渠的大量开创和水泉的逐步利用。随着水利工程的开发,民间关于水权的纷争也随着出现,民众通过输财、论工、家族继承、道义因素等不同条件厘定用水权力。同时,通过对不同水案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发现,用水秩序中反映的国家话语与民间传统逐渐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官方通过地方精英对水利系统进行间接管理的制度逐渐形成。第三章论述了金代祠神信仰与山西社会的关系,由于灾害频发,被认为能够护佑地方风调雨顺的祠神成为民众寄予希望的另一途经。北宋熙宁年间曾进行过对民间祠神的大规模封赐,山西州县官员通过奏请封赐的方式为一部分地方祠神争取到了官方颁发的封号、庙额。由于金代未再度大规模封赐祠神,因此获得赐封的神灵群体基本维持北宋末的格局。在金代对祠神的管理中,地方官员、儒士与地方精英按照儒家经典,对一部分无额祠神进行了维护和再度诠释。通过对长子县上方村汤王庙的个案解读,可以形象地观察民间组织的内部结构、祈雨仪轨以及民众对异地设立“行祠”的看法。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僧道也逐步参与到祠神祭祀中来。第四章探讨金代宗族的发展情况,由于靖康之变后的社会动荡,原先地方大族拥有的纸质谱牒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以石质碑幢作为载体,记录家族世系等信息。北方以先茔为中心的宗族活动也有一定发展,国家鼓励累世聚居,并为七十以上老人赐官,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众宗族意识的不断完善。此外,本文还注意到山西社会中宗族与宗教之间具有的密切联系。第五章详述蒙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世侯的崛起,蒙元时期各州县地方武装与原金代官员等通过投降、依附蒙古,获得了当地军政权力,由于权力能够在家族内部继承,因此称为称为“世侯”。对于蒙元时期经历战乱的山西地区,世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生产,招辑流亡,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其次是僧道政治、经济地位的抬升,由于邱处机、海云等着名僧道的社会活动,蒙古统治者允许僧道蠲免赋税。以兴建纯阳万寿宫与刊刻“玄都宝藏”两大活动为主,全真教在山西地区迅速扩张。佛教则通过三次僧道辩论,争取蒙古统治者的支持,对全真教进行全面抑制。再次是儒士地位的相对下降,由于蒙元长达八十多年未行科举,因此儒士不得不寻求为吏、为学官等新的入仕的渠道,并在社会事务中强调自身权威,科举停废客观上为儒士深入地方社会提供了条件。第六章主要研究元代山西宗族建设的情况,山西世侯通过“根脚”和自身才干延续了家族仕途,他们是宗族活动实践的主要力量。在这一时期,世侯、平民、儒士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家族积极采用“先茔碑”与“世系图”来记录家族发展情况,经幢与墓塔作为先茔碑的补充,在元代也一直被沿用。先茔碑的创作以平实为主,儒士在其中发挥了指导作用,谱牒中并不排斥女性与出家的族人,一些世侯与地方精英还创建了“家佛堂”作为祭祖场所,“守坟寺”这一形式在元代也得到了发展。综合来看,山西这一时期的宗族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第七章论述元代的水利与社会关系,元代是山西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时期,民间水利管理体系在前代基础上作用愈加突出,以渠长为代表的地方精英在水利管理、人力组织、水规制定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亦不断加深。目前所见的一些地区,官方在推广“自下而上”用水经验与巩固渠长权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洪洞等水利规约较为完善的地区,共同的水神祭祀与使水户的身份认同关联起来,渠长的权力不仅包括在现实生活中监督渠务、分配水权,在水神祭祀体系中确立权威,进行资源竞争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们看到,通过神权、传说等方式巩固水权的行为,被证实是卓有成效的。此外,僧道等新晋社会精英对水权的把握,也是本章研究的重点之一。第八章主要讨论元代祠神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与金代相比,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较为松散,无封号的祠神在社会中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空间。元代的地方儒士重视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民众的实际利益,他们成为地方祠神信仰正当性的辩护者。由于元代自然环境多自然灾害,地方官员、儒士、精英与民众集中在民间神祠之中,希望通过祷告达到消灾弭祸,风调雨顺的目的。地方神祠中出现的乱象与国家管理紊乱有关。但是,元末农民起义,战乱频发,严苛的社会氛围令官员与民众过分倚重民间神祠的灵验效应,是否符合“正祀”的要求则降至次要位置。另一方面,以姜善信、广胜寺僧人为代表的宗教人员广泛地参与地方祠庙的修缮活动,并参与祠神祭祀,以争取社会精英的合作。第九章研究元代山西宗教折衷求变,积极向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至元焚经”之后,全真教对道教的管理范围限于淮河以北,地方宫观的职能也由协调扩张转为以经营庙产为主。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则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政治、经济等多方支持。本文注意到,在世祖之后,山西不少寺观均将庙产立碑,这一活动反映了释道二教在基层社会的生存压力。通过以泽州道士苗道一为个案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元代宗教的发展环境与蒙元之初相比有着很大区别,作为全真掌教,苗道一的成就局限在宗教方面,而甚少涉足社会事务。而地方社会中的僧道们则积极适应以村社为中心的地域社会新格局,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致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崔灿[4](2020)在《《大公报》“文艺”系副刊内容演变研究(1928-1952)》文中指出《大公报》作为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曾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新记”《大公报》创立之后诞生出的各系副刊则为其迅速打开局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本文就着重以“文艺”系副刊为研究对象,将《文学副刊》、《小公园》、《文艺副刊》和《文艺》合并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全面、系统地对《大公报》“文艺”系副刊本身做一个梳理,旨在丰富报刊史的研究,还能为其他系副刊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和对比。本文还拉长了研究的时间线,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界给予充分关注的某一阶段,而是汇总了该系副刊的不同阶段来考察它的演变过程。并依据其演变过程中的特点和标志性事件,将其25年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序列:从何心冷最初主编的《小公园》副刊到萧乾最终接编的《小公园》副刊(1928-1935)、从吴宓主编的《文学副刊》到沈从文主编的《文艺副刊》(1928-1935)、从《文艺副刊》和《小公园》副刊合并产生《文艺》副刊之后至终刊(1935-1952),同时阐述划分依据和各个序列中副刊的发展情况。这样一来,便可以对《大公报》“文艺”系副刊的发展脉络做一个完整的勾勒,也更能证明从该侧面来透视中国报业发展史的客观性。接下来的内容便在此划分基础上,对各个序列中的内部图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从副刊的编辑方针、版面作品的体裁、主题以及创作群体这四个方面的演变着手,以使大众对其能有一个更加丰满、具体的认识。最后,本文得出演变规律:在全面抗战以前,《大公报》“文艺”系副刊的内容演变主要是人为因素主导,尤其是主编的个人能动性;而进入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演变便开始受社会形势主导,主编的个人能动性必须要为形势让步,顺应时代背景;但是,无论副刊的内容如何演变,“文学性”将始终是副刊不变的因素。总之,《大公报》“文艺”系副刊在《大公报》的历史乃至中国的报刊发展史上,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价值。它促进了近现代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为近现代出版内容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为《大公报》“文艺”系副刊工作的诸位工作人员,也用自己辛勤的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韦旭东[5](2020)在《胡承珙年谱》文中研究表明胡承珙(1776-1832),字景孟,号墨庄,安徽泾县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官至福建省台湾道。後辞官归里,键户着书。着有《毛诗後笺》《小尔雅义证》《求是堂诗集》《求是堂文集》等。胡承珙主要生活於朴学兴盛的乾嘉时期,锐意治经,卓有建树。所着《毛诗後笺》三十卷,对《诗经》的研究做出巨大贡献。为官的十四年中,参与宣南诗社,组织公祭郑玄,广结名士,与洪亮吉、郝懿行、陶澍、陈奂、马瑞辰、李兆洛、魏源等皆有交游。因此,一部详实的年谱不仅有益於了解胡承珙本人的思想、学行,也可反映当时学风之演变、儒林之交游。胡承珙无年谱传世,而目前学术界对其生平经历、交游也鲜有阐述。有鉴於此,笔者多方搜检,钩稽史料,拟对其一生进行详密考证。其诗文集是构成本谱的基础资料,此外,其师友诗文集、官方档案、地方志、家谱等都提供了大量补充材料。本谱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考证胡承珙家族源流、世系;(二)对胡承珙生平行事、交游逐一考辨编年,人物可考者缀以小传并於谱後附索引;(三)汇1胡承珙遗文、遗诗。

王营营[6](2019)在《俞德邻《佩韦斋文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俞德邻,字宗大,号太玉山人。宋末元初着名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乡间,有《佩韦斋文集》二十卷。本论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分三章,对俞德邻其人以及其着作进行全面的考察。第一章,对俞德邻家世、生平以及交游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三节,第一节旨在考证俞德邻早年随父亲迁居镇江的具体时间;第二节是俞德邻生平研究,主要论述其家庭情况、成长经历以及宋亡后俞德邻的游历轨迹;第三节以文集中的赠答诗以及题跋书序为线索,叙述俞德邻的交游情况。第二章是对《佩韦斋文集》几个常见版本的评述。第三章对《佩韦斋文集》中的诗文进行全面的研究。分两节,第一节从俞德邻的人生经历入手,探索他的诗歌题材和风格的变化原因;第二节从宋末元初的文学风气入手,研究俞德邻文章创作所受的影响,同时通过文本细读,叙述俞德邻文章创作的艺术风格。另外,因为已有硕士论文研究过俞德邻的诗歌,所以本论文第一部分研究的重点将放在俞德邻的文章研究之上,又因为杭州师范大学李佳臻对俞德邻《佩韦斋辑闻》较为深入全面,所以本论文不再单独研究《佩韦斋辑闻》,仅将其作为研究俞德邻之生平、诗文的材料。论文的下编为校注部分,校注将选取元刊本为底本,以傅增湘校跋本和四库本作为参校本,对《佩韦斋文集》中的一些字词、地名、人名、典故、名物、官职名、引语等进行注释。希望通过对俞德邻个案的研究,稍稍还原宋末元初之际底层文人的生活状态与思想转变。

王宇[7](2019)在《明清笺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笺纸是供书写与绘画的纸质艺术品,也是传统中国艺术文献的重要载体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笺纸,不仅能够满足作为书画载体的功能,还能够充当艺术文化传播的媒介,即笺纸、笺谱中所呈现的图像,既反映了文人阶层的书写礼仪和审美情趣,又兼具了画谱、金石图谱的作用。因此,笺纸本身不但是艺术文献的载体,亦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文献形式。晚明的制笺活动,继承了千百年以来潢纸中染色、砑光等技巧,并开创性地运用了饾版套印和拱花等印刷方法,最终以金陵《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宣告了笺纸图像时代的全面开启。这两部笺谱与同时代的其它墨谱、画谱和小说戏曲的插图相比,不仅尽情地展现了多彩的图像,还包括了浅浮雕式立体的花纹。大约在乾隆时期,出现了明清制笺史中的分界点,此后各地笺肆林立,而热衷于金石考据学问的清代文儒和城市自由职业书画家,纷纷投入到制笺活动中来,用笺纸以一化千的优势,广泛对外展示和交流艺术语言。逐渐北方京津地区以北京琉璃厂为中心,南方苏松地区以上海豫园为代表,出现了数百家南纸店与笺扇庄,此时笺肆、制笺主人、书画家、刻工和印工们,常常以笺肆为中心,不断笼络聚集、联谊造势,笺肆除了刻印各种画笺、代乞时人书画,甚至还设立画会、出版刊物,成为清末南、北画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本文旨在从明清笺纸这一看似寻常、微观的视角,去探究同时期艺术史中尚未被整合的文献材料,或可互为补征、以答阙疑。

陈峰[8](2019)在《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学统四起、名家辈出的清代学术史上,王懋竑(1668—1741)因纂订《朱子年谱》而久负盛名,其经史考据的成就亦受到乾嘉以降后学的普遍推重。王懋竑身处康乾之时,朝野上下弥漫着尊崇朱学的浓厚氛围,学者以尊朱述朱为能事,然编排去取之间指向各殊。导源于明中叶的博古考据之风在此时亦渐次兴盛,成为乾嘉朴学的先声。与此同时,陆王心学仍有余绪,颜李学派也在学林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江南儒士的王懋竑,早年便与方苞、朱泽沄等人订交论学,与阎若璩、惠士奇、李塨、张伯行、陈鹏年等人俱有往还。在与学人互动的历程中,王懋竑抱持着尊朱的宗旨,既迎合了清廷形塑意识形态的举措,同时又不尚苟且调停之说,不因袭摘撮成篇的陈法,转而剖析《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中的时空人物信息,从文辞的探讨、语境的还原、事证的勾稽、义理的寻绎等方面深加用功,考订朱熹行年先后,编订朱熹着述真伪。《朱子年谱》的编纂,既在清代朱子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彰显了王懋竑独特的学术风格与思想旨趣,为后世研究清代学术史提供了鲜活的个案。作为记史之体的年谱,糅合编年与纪传两种体裁,依据时序对史料进行排比系年,其中的去取增删,与编纂者本人的身份背景、学术考量以及思想动因息息相关。从乾嘉之时迄于今日,学界对王懋竑的推崇与肯定,主要是从《朱子年谱》考据精审、辨伪详实的角度而立论。然而《朱子年谱》纂订的动机,表面上是为了指陈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之误、否定“朱陆调和”之类的观点,实质上是以考据为工具,对李光地所纂《朱子全书》、张伯行所编《朱子语类辑略》等风行之书作出批驳,对同时理学家的种种误读作出纠谬,更是对康熙“理学真伪论”的潜在回应。具体而言,《朱子年谱》围绕着朱熹的书写可分为四个主题,即考订早年学行、辨析朱张交游、形塑朱陆之争、论定晚年宗旨。王懋竑考订朱熹早年,删汰种种神异书写,指陈武夷三先生为学不纯,又讳言朱熹早年学禅的经历,更淡化李侗(1093—1163)对朱熹的影响,意在将朱熹从道南一脉的理学系谱中加以抽离,为重新书写朱熹形象作出铺垫。《朱子年谱》中对朱张、朱陆交游书写,分别代表朱熹与当时学人互动的两种类型。以王懋竑所见,张栻与朱熹论学大旨相契,故《朱子年谱》对朱、张通书详加考释,一字一句不肯放过,将张栻视作朱熹之附翼,意在揭示朱熹编订着述、诠解义理时的艰辛历程,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变”的一面。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学者,为学宗旨已与朱熹偏离,王懋竑在形塑朱、陆之争时又常常略去书信的具体语境,专就两家争讼之语进行解读,将朱、陆之争认定为朱熹思想演变的核心论题,凸显朱熹固守正统、贬斥异端的形象,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不变”的一面。这种书写的不对称性,在《朱子年谱》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只是潜藏于文献罗列与史事考订之中,未被此前研究者发掘。王懋竑对朱熹晚年宗旨的探讨,以考辨《玉山讲义》为先,认定朱熹晚年并不专言本体,本体当寓于工夫之中。同时,王懋竑考订朱熹书信,以主敬为朱熹工夫论之主轴,主静从属于主敬,二者绝不能等同;主敬既贯穿于穷理、反躬之中,而读书为学方是穷理、反躬的下手之处。三者层层递进之下,朱熹学术思想中的形上色彩被渐渐剥离,取得代之的是日用伦常之道、下手工夫之处,其中读书治学之法更被王懋竑视作晚年定论所在。相较元明年谱而言,朱熹玄远思辨、默契道体、遥接孔孟的道学因素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潜研经籍、好古深思、反躬践行的读书人形象,这与康乾时渐盛的考据学风密不可分。王懋竑对《家礼》、《周易本义》前九图的辨伪,清儒中尊信者不少,当代人非议者居多。造成聚讼纷纭的主因是学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认知。王懋竑辨伪《家礼》,既援引《仪礼》《书仪》等书以凸显《家礼》“于古非有所据”,同时关注明清之时社会礼俗的递变,强调《家礼》“于今又难以行”。当然,王懋竑辨伪《家礼》的取径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从朱熹的文集、语录之中发现破绽,论定朱熹生前未撰《家礼》。王懋竑考辨此问题时,所见文献有限。其实从陈淳、黄干等人的歧说异论之中,更可佐证王懋竑的这一创见。再如《周易本义》前九图,王懋竑校雠宋元旧本、寻绎朱熹文语,以为九图非朱熹所作。此论得失互见,充斥着清初儒者鄙薄《图》《书》之学的成见。要言之,王懋竑辨伪诸书,展现了清儒考据中旁征博引、多闻阙疑的特质,其深层意图则是将朱熹文献中不合时宜、或者潜在发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加以剔除,从而强化朱熹的正面形象。王懋竑在经史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读书记疑》之中。经学领域中,王懋竑辨《古文尚书》之伪,与阎若璩、惠栋之理路不谋而合。在疑古求是的同时,王懋竑亦认为《古文尚书》保存圣贤遗训,不可尽废,较阎若璩、惠栋所见更为持平。蔡沈《书集传》虽为功令所尊,王懋竑考据史事、融贯事理对蔡书提出不少批评。在对《诗经》的研讨之中,王懋竑力辨毛、郑之异以破前儒陈说,不攀附崇郑佞郑的时风;辨析朱熹《诗集传》早晚版本之别,又能改订朱注之误,对元明旧解多有发覆。在三《礼》之中,王懋竑对《礼记》着力最深,不仅校勘、订正《礼记》经文,又能折衷于郑玄、朱熹、陈澔诸说之间,博古求是,缘情说礼,以求济用。《四书》方面,王懋竑将主敬认定为《四书章句集注》的思想主轴,考据名物以羽翼朱熹之说,参酌《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以推求朱熹定论。不过,王懋竑将《大学》《中庸》重新回归到《礼记》的系统中加以诠释,既折射了清儒对礼学的推重,又可视为对朱熹《四书》学体系的消解,在清儒之中颇具典范意义。至于史学领域,王懋竑潜研史籍,以校雠之法,效长编考异之例,改订、补正《资治通鉴纲目》,意在远绍朱熹之志。在分析史事、评骘人物中,王懋竑逐渐跳脱出天理史观的束缚,通过比勘文献记载的歧异展现历史的复杂图景,在考订名物制度、还原历史过程之中探求史学的经世致用之效。在南宋以降的学术思想史上,朱熹学说的权威地位虽已奠定,然而朱熹的历史形象却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动态历程。李方子《朱子年谱》行世之后,取信而增详者有之,批评而改订者有之,显示了朱门后学在理解师说上种种差异。明清之时,尊朱已有定论,述朱却无共识。围绕着朱熹的年谱层出不穷,纂谱者或以标榜道统为宗旨,或怀彰显乡贤之心,或以弘扬祖德为职志。正因立场有别、旨趣各殊,编年记事之间往往暗寓作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理解。《四库全书总目》对《朱子年谱》推崇备至,归根究底,是因为王懋竑对朱熹的成功塑造,恰恰符合乾嘉考据学者的学术预设,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理学与经学间的张力消融于无形之中。与此相似,王懋竑逝世后,其学术贡献受到了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翁方纲、阮元、俞樾、陈澧等人的推重。在近代以来,唐文治、梁启超、胡适、钱穆等学者在讨论朱子学史、清代学术史时皆曾对王懋竑予以高度评价。在这些表彰与评议之中,无论是将王懋竑塑造为笃守程朱、深研考据的朴鲁学者,或是推阐宋明学术的朱学巨擘,抑或是扬州学派之先导人物,皆是立足于王懋竑学术思想的特定方面而立论。若就知识社会学的理路而言,王懋竑的学术形象亦经历着不断“再生产”的过程。作为偏居一隅的儒者,王懋竑撰作不倦,着书传世,在后来学者的追溯与书写之下,其学术形象虽无定论可言,亦跃升为学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便足证王懋竑的学术思想在乾嘉以降的深远影响。

徐红玲[9](2019)在《王蕴章戏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蕴章(1885—1942)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化名人,他拥有报人、教育家、文学家、戏曲家等多重身份,在文学、教育、报业等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本文聚焦于作为戏曲家的王蕴章,将其置于晚清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考量,从他的生平思想、戏曲活动及戏曲史地位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七章、结语及附录。绪论部分,首先明确王蕴章及戏曲创作的历史意义,其次介绍学界对王蕴章的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写作思路。第一章探讨王蕴章生平。此章以他人生中的转折性事件或重要节点为依据,将其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二章研究王蕴章的戏曲活动。此章主要从他与伶人的交往、观剧形式、清唱活动以及戏曲评论来展现他的戏曲活动。第三章考述王蕴章戏曲本事。他创作十一种戏曲作品,本章重点探析这十一种剧作的本事来源。第四章研究王蕴章戏曲作品的思想意蕴。这些剧作主要是想展现对女性的赞美、借古伤时的表达及文士情怀的抒发。第五章研究王蕴章戏曲作品的艺术成就。此章将王蕴章戏曲作品的艺术成就与晚清民国时期戏曲艺术的新变相联系,探讨王蕴章戏曲作品文体的变化、舞台艺术的新变及曲体格律的新变。第六章综论王蕴章戏曲贡献。此章从王蕴章的戏曲作品的影响及所创刊物对戏曲传播两方面论述他的戏曲史意义。附录一为王蕴章年谱,笔者竭力辑录其生平事迹,囿于学力,且民国报刊文献庞杂,因此未能穷尽,甚为遗憾。附录二为王蕴章作品目录,此目录为笔者目前所能搜集到的王蕴章作品。

李强[10](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提出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二、撰写教后小记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撰写教后小记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清王善《治心斋琴学练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本文运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王善生平与《治心斋琴学练要》治学之道
    第一节 王善生平
        一、王善其人
        二、王善的人际交往
        三、王善与中州琴派
    第二节 王善治学之道
        一、明音律之本,体教化之源
        二、审音定律,按律成谱
        三、撮取机要,阐究精微
        四、精谱操之源,创自我之操
        五、克承先志,嘉惠后学
    第三节 《琴学练要》主要内容
        一、琴学基础(卷一)
        二、琴律与琴调(卷二)
        三、琴曲(卷三、卷四、卷五)
    小结
第二章 正明指法,删定字母
    第一节 《凡例》之指法习弹及演奏理念
    第二节 “右手—左手—两手合用”的指法谱字编纂体例
        一、《字母解》指法谱字编纂体例分析
        二、《兰田馆琴谱》与《琴学练要》谱字分类异同
    第三节 《字母解》之指法谱字信息
        一、含音位走音信息的谱字
        二、含音高调性信息的谱字——“变”
        三、含节奏信息的谱字
        四、含速度信息的谱字
        五、含力度信息的谱字
        六、含曲式结构信息的谱字
    第四节 《琴学练要》特殊、罕见右手指法辨析
        一、“擘”“托”“大撮”“提擘”遵古法
        二、相似指法“剔”“摘”“滚”的区分运用
        三、相似指法“剔挑”“半轮”辨析
        四、“临”文本阐释与运用的差异
    第五节 《字母辨》之指法声情
        一、右手指法声情
        二、左手指法声情
    小结
第三章 审音定律,按律成谱
    第一节 依《上弦次序法》《转轸定弦法》考订其三分损益律
        一、《上弦次序法》之正调上弦法
        二、《转轸定弦法》之正调调弦法
    第二节 三分损益法定弦徽篇目
        一、《三准十二律诸调弦徽位次总图·附文》之律尺单位厘清
        二、《泛音徽节定位说》之泛音徽节定位
        三、《音律相生损益说》之三分损益求律定徽分
    第三节 《五调安弦内外弦徽之图》对三分损益律“最大音差”的矫正
        一、“隔一”“隔二”中的八徽半矫正
        二、“隔三”中的十二徽矫正
        三、“隔三”中的七徽七分矫正
        四、《三准十二律诸调弦徽位次总图》诸调弦徽的偏差值
    第四节 《平沙落雁》弦徽音位的使用
        一、五谱《平沙落雁》徽分
        二、《平沙落雁》同名琴曲弦徽
    小结
第四章 详究五调,细按弦徽
    第一节 《凡例》之“均调”理念
    第二节 “均—音”曲谱编撰体例的影响
        一、《琴学练要》之前的琴谱编撰体例
        二、《琴学练要》之后的琴谱编撰体例
    第三节 “先分五调,散分五音,次分三准”之均调旋宫理论
        一、以《还相为宫之图》定五均
        二、《五调十二律弦徽七音相次之图》之五均弦法
        三、《五调三准清浊生律定位之图》之五均三准定位
    第四节 曲谱中的“均调”理论实践
        一、三十一谱依毕曲音为审音之法
        二、《平沙落雁》移调记五均五谱
        三、三首变调曲分析
    小结
第五章 精谱操之源,创自我之操
    第一节 王善自创之操
        一、王善新操之明清流传情况梳理
        二、王善新操之当代打谱情况梳理
    第二节 八曲王善曲作的传谱分析
        一、据前谱改编得新作《陋室铭》
        二、《关雎章》《幽涧泉》《精忠词》(仅见《琴学练要》)
        三、《知止吟》《易春操》《潇湘夜雨》(后收录于《天闻阁琴谱》)
        四、《读易》(后收录于《蕉庵琴谱》《天闻阁琴谱》《琴学初津》)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清代山东经济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第二章 济南地区
    第一节 王士祯
    第二节 蒲松龄
    第三节 田雯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新城王氏
        二、淄川王氏
        三、历城朱氏
        四、德州田氏
第三章 青州地区
    第一节 赵执信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第三节 丁耀亢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安丘曹氏
        二、诸城刘氏
        三、诸城相州王氏
第四章 兖州地区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第二节 黄恩彤
    第三节 文学家族
        一、曲阜孔氏
        二、曲阜颜氏
        三、济宁潘氏
第五章 胶东地区
    第一节 宋琬
    第二节 高密诗派
        一、高密三单
        二、高密三李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福山王氏
        二、文登于氏
        三、文登毕氏
        四、即墨黄氏
        五、掖县赵氏
        六、高密单氏
第六章 其他地区
    第一节 吴重熹
    第二节 文学家族
        一、海丰吴氏
        二、惠民李氏
        三、曹县万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一、济南
    二、兖州
    三、青州
    四、登州
    五、莱州
    六、泰安
    七、沂州
    八、曹州
    九、东昌
    十、武定
致谢

(3)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区域、材料和思路
第一章 其兴也勃:金代山西宗教发展的特征
    第一节 入金以来山西地区的宗教生态
    第二节 金代基层社会购买名额敕牒的热潮
    第三节 金代山西地区释道二教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影响
    小结
第二章 秩序初建:金代山西民间水利建设的背景与过程
    第一节 金代山西的自然环境与主要灾害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
    第三节 金代山西的水利建设与水权分配
    第四节 金代水案分析
    小结
第三章 祠赛祈报: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与社会活动
    第一节 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格局
    第二节 “载在祀典”:金代政府对神祠的管理政策与民间应对方式
    第三节 官员的作为与态度
    第四节 金代民间神祠的组织与祈祷——以潞州长子县上方村“圣王庙”为中心的考察
    第五节 释道二教与祠神信仰的结合
    小结
第四章 碑幢存谱:金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族实践
    第一节 金代民间敬宗收族的路径
    第二节 以先茔为中心的收族活动
    第三节 孝亲聚族:金代民间宗族情况
    小结
第五章 蒙元征服:金元易代对山西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山西世侯的崛起
    第二节 释道二教地位的提升
    第三节 科举停废与儒士地位
    小结
第六章 先茔图碑:元代山西的宗族建设
    第一节 “迁转法”颁布后的世侯家族仕宦情况
    第二节 元代先茔碑创建的时间分野与家族类别
    第三节 今见山西元代谱系之特征
    第四节 以“尊祖敬宗”为中心的茔地建设
    第五节 义与利:元代宗族建设的双重属性
    第六节 祠堂与佛堂:宗族祭祀的宗教影响
    小结
第七章 承前启后:元代的水利与水规
    第一节 蒙元及元代官方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节 民间水利规约的继续完善
    第三节 僧道等精英的水权
    小结
第八章 以社为先:元代祠神祭祀中的多方角力
    第一节 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
    第二节 蒙元前期多重社会精英对祠神信仰的重塑
    第三节 地方精英对传统信仰的维护
    第四节 村社——祠神祭祀的主体
    第五节 元代官员参与祠神祭祀的方式
    小结
第九章 折衷求变:元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教发展
    第一节 祖荫难庇:“至元焚经”后全真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泽州道士苗道一与全真教的“中兴”尝试
    第三节 元代山西佛教的发展
    第四节 “难持胜果”:元代中后期僧道生存空间的逐步压缩
    第五节 僧道的应对方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大公报》“文艺”系副刊内容演变研究(192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状况
        (一)《大公报》副刊的相关研究
        (二)《大公报》“文艺”系副刊的相关研究
    三 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框架
        (二)创新之处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公报》“文艺”系副刊发展概述
    第一节 《大公报》的演变史
    第二节 《大公报》“文艺”系副刊演变的三个序列
        一 从何心冷最初主编的《小公园》副刊到萧乾最终接编的《小公园》副刊(1928-1935)
        二 从吴宓主编的《文学副刊》到沈从文主编的《文艺副刊》(1928—1935)
        三 从《文艺副刊》和《小公园》副刊合并产生《文艺》副刊后至终刊(1935—1952)
第二章 从何心冷最初主编的《小公园》副刊到萧乾最终接编的《小公园》副刊(1928-1935)的内容演变
    第一节 主编编辑思想的演变
        一 何心冷:崇尚消闲、趣味,擅于批评讽刺
        二 萧乾:讲求文学性、艺术性,精办品牌专栏
    第二节 作品体裁的演变
        一 何心冷最初主编《小公园》副刊时期:杂文为主,随笔、小说为辅
        二 萧乾最终接编《小公园》副刊时期:摈弃杂文、随笔,改以更富文艺性的正统散文
    第三节 作品主题的演变
        一 何心冷最初主编《小公园》副刊时期:主题丰富,以讽刺现实为核心
        二 萧乾最终接编《小公园》副刊时期:创新蜕变,整体趋近《文艺副刊》
    第四节 作品创作群体的演变:从普通大众到名家初现
第三章 从吴宓主编的《文学副刊》到沈从文主编的《文艺副刊》(1928-1935)的内容演变
    第一节 主编编辑思想的演变
        一 吴宓:文化守成中的新文学选择
        二 沈从文:严肃独立文学观下的新文学发展
    第二节 作品体裁的演变
        一 吴宓主编《文学副刊》时期:以介绍性文艺新闻为主,旧体诗词成主要文学作品体裁
        二 沈从文主编《文艺副刊》时期:文学作品体裁增加,新诗全面替代旧体诗词
    第三节 作品主题的演变
        一 吴宓主编《文学副刊》时期:大量的新书介绍,丰富的诗歌主题
        二 沈从文主编《文艺副刊》时期:向现实生活靠拢,主题突出时代性
    第四节 作品创作群体的演变:从文学守旧派到文学革新派
第四章 由《文艺副刊》和《小公园》副刊合并产生的《文艺》副刊(1935-1952)的内容演变
    第一节 副刊编辑方针的演变
        一 全面抗战前(1935-1937)的编辑方针:高质量,多品种,重新人
        二 战时夹缝生存下(1938-1944)的编辑方针:打破纯文艺框架,开辟副刊的抗战文学
        三 抗战胜利后(1945-1952)的编辑方针:十字路口的左转选择
    第二节 作品体裁的演变
        一 全面抗战前(1935-1937):书评涌现,广告比重空前增加
        二 战时夹缝生存下(1938-1944):书评大幅缩减,抗日小说、散文成“主力”
        三 抗战胜利后(1945-1952):以左翼文学类型为主
    第三节 作品主题的演变
        一 全面抗战前(1935-1937):在继承《小公园》的基础上有所新增
        二 战时夹缝生存下(1938-1944):揭露暴行,动员抗战
        三 抗战胜利后(1945-1952):出现“歌颂或批判”的文学图景
    第四节 作品创作群体的演变:从左翼力量到抗战力量再回归左翼力量
第五章 《大公报》“文艺”系副刊总论
    第一节 《大公报》“文艺”系副刊的内容演变规律
        一 在全面抗战造成局势动荡以前:人为因素主导
        二 全面抗战开始后至终刊:社会形势主导,主编个人能动性降低
        三 “文学性”始终是《大公报》“文艺”系副刊的灵魂
    第二节 《大公报》“文艺”系副刊三个序列各自的主要作用
        一 从何心冷最初主编的《小公园》副刊到萧乾最终接编的《小公园》副刊(1928-1935):积极打造栏目,为副刊创新品牌
        二 从吴宓主编的《文学副刊》到沈从文主编的《文艺副刊》(1928-1935):新旧文学的战场,以新文学的胜利告终
        三 由《文艺副刊》和《小公园》副刊合并产生《文艺》副刊后至终刊(1935-1952):战争的后方阵地,革命的宣传发声器
    第三节 《大公报》“文艺”系副刊的历史价值
        一 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二 在出版史上的意义
    第四节 《大公报》“文艺”系副刊对当今报业副刊建设的启示
        一 回归“文人办报”传统,秉持“任人唯贤”态度
        二 以服务为前提,力争做读者的引路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表目录
附录 B 《大公报》“文艺”系副刊(1928-1952)样本目录(广告类除外)
致谢

(5)胡承珙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凡例
谱前
卷一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一岁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二岁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三岁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1779),四岁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五岁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六岁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七岁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八岁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九岁
    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十岁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十一岁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十二岁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十三岁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十四岁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十五岁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十六岁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十七岁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十八岁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十九岁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二十岁
    嘉庆元年丙辰(1796),二十一岁
    嘉庆二年丁巳(1797),二十二岁
    嘉庆三年戊午(1798),二十三岁
    嘉庆四年己未(1799),二十四岁
    嘉庆五年庚申(1800),二十五岁
    嘉庆六年辛酉(1801),二十六岁
    嘉庆七年壬戌(1802),二十七岁
    嘉庆八年癸亥(1803),二十八岁
    嘉庆九年甲子(1804),二十九岁
    嘉庆十年乙丑(1805),三十岁
    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三十一岁
    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三十二岁
    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三十三岁
卷二
    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三十四岁
    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三十五岁
    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三十六岁
    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三十七岁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三十八岁
    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三十九岁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四十岁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四十一岁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四十二岁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8),四十三岁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四十四岁
卷三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四十五岁
    道光元年辛巳(1821),四十六岁
    道光二年壬午(1822),四十七岁
    道光三年癸未(1823),四十八岁
卷四
    道光四年甲申(1824),四十九岁
    道光五年乙酉(1825),五十岁
    道光六年丙戌(1826),五十一岁
    道光七年丁亥(1827),五十二岁
    道光八年戊子(1828),五十三岁
    道光九年己丑(1829),五十四岁
    道光十年庚寅(1830),五十五岁
    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五十六岁
    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五十七岁
身後
附録
    附録一 传、祭文
    附録二 着述及版本
    附録三 遗诗、遗文
参考文献
後记

(6)俞德邻《佩韦斋文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价值
上编
    第一章 俞德邻的生平及交游
        第一节 俞德邻迁居时间辨析
        第二节 俞德邻的生平
        一、“从师谩学屠龙技,报国元无汗马功”——宋亡前的入世经历
        二、“聊种邵平瓜,且植渊明菊”——入元后的隐者生涯
        第三节 俞德邻的交游
        一、名臣
        二、文人名士
        三、方外之士
    第二章 《佩韦斋文集》版本评述
        一、元刊本
        二、清初抄本
        三、《宋百家诗存》本
        四、四库全书本
        五、傅增湘校跋本
        六、黄丕烈藏本
        七、十万卷楼藏本
    第三章 俞德邻诗文研究
        第一节 俞德邻诗歌研究
        一、俞德邻诗歌的主题
        二、俞德邻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俞德邻文章研究
        一、俞德邻的韵文创作
        二、俞德邻的散文创作
    总结
下编
    凡例
    佩韦斋文集序
    卷一
        古意五首
        吴郡斋遣怀
        龚圣予号翠岩晚岁更号岩翁为赋
        闲居遣怀三首
        闻角
        遣兴十首呈孟兵部使君
        石门洞
        灵乌
        赠成雷师
        寿沿江黄制置七首
        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
        赠雷岩赵相士
        题补跖翁图
        为马受益题韩滉画子母牛图
        甲戌游盱江,六月二十二日发武林
        甲戌秋过丫头岩有感
        甲戌六月十四日月食过半,七月十四日抵广信月岩有感而作
        仙人岩即事
        为孟希圣题孛落鹤鹑画扇
        吴江夜泊
        过钓台
        兰溪臾
        龙门岭
        丽阳祠
        前哀哉行
        后哀哉行
    卷二
        秋夜杂兴三首
        常州天庆观画龙二,世传仙笔一点睛,乘雷电飞去,一经兵火亦不复存
        独孤桧
        春怨
        鹁鸪词
        送丹山林秀才
        次韵陈静佳治中九日见寄
        题寒江听雨图
        聂道录和王寅甫外郎雪诗因次韵仍依白战体
        望夫石
        三五七言诗
        次韵陈彦实游罗汉寺
        陈登夫再和用韵奉答共说江南社禅
        次韵陈登父风雨枕上书怀
        舟行
        题郭元德所藏龚圣予瘦马图
        京口遣怀呈张彦明刘伯宣郎中并诸友一百韵
        宿高邮露筋祠
        次韵答王国华
        赠朐山孙画师
        双清堂诗为石民瞻赋
        山阳客中杂言四首
        以竹院逢僧为韵,集杜工部句赠鹤林老别流禅师四首
        题王谢燕游图为杨少监作
    卷三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课仆诣田所偶用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韵
        连雨独坐旅楼有作
        为郭元德题和靖探梅图
        次韵萧静安元夕书感
        小楼诗为汤计议作
        郭元德席上赋红牡丹,分韵得粉字五言十韵
        赠月蓬戴相士
        跋韩仲文所藏史共山草书
        古意八首
        赠丹阳邢尉
        猫燕行
        沽酒行
        陪赵明叔侍御游茅山次韵二首
        次韵麟洲龙仁夫游三茅山
        次韵龙仁夫种菊二首
        题白廷玉所藏白马图
        次韵陈彦寔醉中杂言
        水墨兰
        病中谢亲友四首
    卷四
        金山寺
        曲肱
        舟过桐庐作
        陈索郎滩
        行寿昌道中
        庚午(1270)读邸报
        闻筑鹿门
        金陵板桥别弟
        古寺
        秋月客中
        书斋
        赠静斋赵使君淮
        常山道中
        鹭鸶林
        白兔山庵
        次韵朱子厚九月十一日见寄三首
        登六和塔
        客中别友
        次韵简黄监簿淳宗三首
        次韵碧窗聂道录
        雪
        哭涂移愚教授
        春日苦雨二首
        金坛邑中作
        次韵陈登父桃花
        赠蒋文学三首
        记梦
        午睡
        泛湖
        金坛郊外
        八月十五夜
        观潮
        古琴一张,徽弦不具,持赠刘汉卿经历因赋
        闲居即事
        次韵陈登父小楼述怀
        通津田舍
        游鹤林寺
        客怀
        夜坐
        次韵陈登父送春有感
        臂疾示儿
        闲居遣兴
        次陈登父中秋游古竹院韵
        秋残
        养拙
        无题二首
        正月十日理发三首
        送王舍人之燕山
        游宣慰载酒泛溪即席有感作
        陪游宣慰游霅归赋
        次韵简林绍先诸友三首
        客窗夜雨
        息寮王教授挽词二首
        梅雨
        老病
        遣怀
    卷五
        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
        次韵崔郎中游西湖
        范仲山以碉谷居自号为赋二首
        山房遣兴
        游灵岩
        次韵赵提举二首
        山林乐四首
        淮楚绝无行乐地万柳池边有开元小寺稍洁因载酒约淮上翁荀桂叔林绍先诸友同游
        次韵夏楚材登山阳故城有感
        初度留山阳
        答淮上翁二首
        怀林绍先三首
        寓山阳天庆馆作
        次韵陈教授见寄二首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
        次韵程道益见赠二首
        病中三首
        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秋壑堂
        怀聂道録二首
        病愈出游
        舟行欲访三茅践许宗师鹤会之约
        夜卧旅邸梦入三茅山,一道士病一道士鼾睡因作诗纪其概云
        人日
        郭朝奉挽词二首
        悼俞仁则
        吴门逢友人
        送张师道
        送道士孙雪房
        送董左丞二首
    卷六
        闲居遣怀
        为汤提刑赋南园玉绣球花二首
        次韵陈静佳咏梅
        古寺
        故枢密使陆公挽词三首
        次韵答郦学正见赠三首
        次韵陈教授见寄二首
        夏五园亭对雨漫成六首
        秋泊吴门寄友
        次韵薛晚翁教授
        闲境
        小园漫兴四首
        怀萧道夫
        泊阎桥有怀
        戏简友人二首
        次郭元德二首
        次韵郭元德旅怀
        偶题
        村居即事二首
        赠良常山人
        富安田舍二首
        田家喜雪
        除夕二首
        次韵郭元德闲居二首
        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
        饯杨少监
        杨刚中分教京口,有司以冗员罢去,诗为别就次韵以饯其行二首
        赠程秀才
        姑苏有赠
        天竺山
        游金山寺次壁间韵
        醉中偶书
        甘露寺火后登多景楼故基有作
    卷七
        金陵道
        晓行沙上
        客中雨
        寻春
        春日山行
        晚醉
        何山白水田
        题米友仁远景
        为石民瞻题风雨溪桥手卷
        访徐叔咏教授山庵迷道而作
        到徐叔咏居
        次韵周遗直京城苦雨五首
        六言
        题瘦马图
        为徐彦昌题画扇
        为陈登父题画扇
        题兰亭图
        戏题王吉甫居壁二首
        游鹤林即席分韵,代率上人赋日字
        广信道中留别故人二首
        题明皇卧吹箫图二首
        闲居遣怀六言四首
        过高邮新开河
        淮阴侯庙三首
        漂母墓二首
        淮安天庆观夜坐
        感事二首
        梅花三首
        扬州天庆观作
        癸未(1283)游杭作口号十首,因事怀旧,杂以俚语,不复诠释
        谨题丞相赵忠靖公墨梅为张宣参作
        次韵张受益六言,兼戏方使君二首
        题古木寒泉手卷
        题叶劝农对山楼次韵二首
        赠武当山孙道士二首
        桐庐县作
        泊东馆
        郊居
        访三茅,舟至金沙,雨阻,因游龙山书院
        村舍
        次韵山人见寄
        闲居
        泊湖头
    卷八
        荽茗赋
        斥穷赋并序
        佩韦斋箴并序
        鲁瑑铭并序
        蟠室铭并序
        蒙泉铭
        止斋铭
        熟斋铭并序
        靖节先生画像赞
        清凉居士赞并序
        无文颂并序
        瞶阜
        书杨东里诗集后
        域民、固国、威天下如何论
    卷九
        郊行记
        济南张氏万卷堂记
        梦牛亭记
        困学斋记
        镇江路儒学成德堂记
        代重修大成殿记
        颐贞斋记
    卷十
        竹间俚语序
        送寻贤相士序
        北村诗集序
        送陈茂叔序
        纪德纬诗序
        送刘伯宣尚书序
        山鸡自爱集序
        奥屯提刑乐府序
        刘媪搏虎图诗序
        送牛子明序
        曹之才诗序
    卷十一
        双莲图诗序
        送韩仲文赴安丰序
        送王国华归东平序
        葛元白诗序
        赠京口外医戚君序
        梅南诗稿序
        送王应夫序
        龙兴样符戒坛院分韵诗序
        送盛元仁序
        宋宣慰文集序
    卷十二
        送蒋守文序
        盛童子遗稿序
        李侍郎母夫人庆寿诗序
        刘悦心诗序
        薙草说
        左近仁字说
        李御史二子名字说
        张圣瑞字说
        义猫说
        祭两浙运使闲邪李公文
        代祭祖龚常卿文
        代祭叔龚朝奉文
    卷十三
        贺郊祀庆成表
        谢郊礼庆成肆赦表
        谢赐新历表
        谢赐历日表
        贺生皇子表
        谢生皇子肆赦表
        诞皇孙贺皇帝表
        贺皇太子笺同前
        圣节进贺礼物表
        蝗不为灾谢御笔奖谕表
        彗星肆赦谢表
        明堂礼成加食邑谢表
        谢赐腊药表
        册皇太子妃贺皇帝表
        贺皇后笺同前
        贺皇太子笺同前
        周国公主下嫁礼成贺皇帝表
        贺皇后笺同前
        贺东宫笺同前
        谢知镇江府兼淮东总领到任表
        谢皇太后表同前
        知镇江府到任谢表
        辞免知镇江府申省状
        再辞免知镇江府申省状
    卷十四
        贺王左相启
        贺礼部冯尚书兼给事中同修国史启
        贺刑部陈侍郎仍兼宗正卿兼修史启
        贺鲍殿院启
        贺陈司谏启
        贺工部危侍郎兼修国史启
        贺太府徐少卿兼侍讲启
        贺淮阃加宝文学士升大使启
        贺淮阃边事撤警启
        贺讼江吴制置兼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启
        通贺镇江赵徽猷启
        贺宁国文知府启
        贺池州李守改知江州启
        贺赵吏侍兼侍读启
        贺陈秘监兼侍立修注官启
        贺冯侍郎除右侍郎兼国史启
        贺浙西洪提刑启
        回镇江蒋教授启
    卷十五
        贺镇江赵徽猷启
        贺卢戎监兼侍立修注启
        贺吕都承正除兵侍启
        贺步帅徐节度使总统军马启
        贺常运使除检正兼户部侍郎启
        上赵宪求易削启
        再上赵宪启
        贽见讼海陈制置启
        上京尹潜尚书启
        谢潜京尹易削合颖启
        谢孟提刑举改官亲民任使启
        谢洪尚书举升陟启
        代上平章启
    卷十六
        回淮阃李大使贺生辰劄子
        答台郡贺生辰札子
        送物贺汪守易镇潭州劄子
        元正贺宫使赵制置劄子
        元正贺平章劄子
        元正贺淮阃劄子
        元正回汪守送物劄子
        元正答送本府官劄子
        元正府官免往复劄子
        答董总干袖启求荐劄子
        答寿词不受札子
        回郭漕使元正送物札子
        回王安抚贺正札子
        回元正寄居贺札子
        回汪守贺正札子
        元正送物总卿札子
        冬至送物郡守札子
        冬至总所免往复札子
        冬至回寄居札子
        冬至回都统免往复札子
        贺雪与郡守札子
        镇江路罗汉寺募缘建水陆堂疏
        镇江天庆观化修造疏
        南高峰烟霞山清修院化缘疏
        镇江妙善尼寺化缘疏
        赵庵化缘疏
        为封秀才求赙疏
        镇江天庆观修正殿藏殿疏
        镇江还京门外修街疏
        鹤林禅寺塑金刚榜
        无锡富安乡化城庵行者募缘披剃疏
    卷十七
        原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卷十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卷十九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卷二十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明清笺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清笺纸图像的文献叙事结构
    二、明清笺纸的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三、明清笺纸的研究价值及文献综述
第一章 明清制笺史发展概略
    第一节 明代砑光笺的转变
        一、宋元砑光笺至晚明的转变
        二、传自宣德宫笺的松江谈笺
    第二节 晚明江南制笺业的繁荣
        一、苏笺与吴门张氏
        二、金陵萝轩变古与十竹斋穷工极变
    第三节 清代笺纸的适时性与多样化
        一、李渔的芥子园名笺
        二、清宗室怡亲王府制角花笺
        三、嘉兴“山静居图皆金阁造”笺纸
    第四节 清末南、北两大制笺中心的形成
        一、京津地区的南纸店
        二、苏松地区的笺扇庄
        三、其它地区的制笺业发展
第二章 明清制笺主体及笺纸的谱系
    第一节 制笺主人及其制笺室名、堂号
        一、制笺主人的创作意图
        二、笺纸的行市和价格
        三、明清制笺的室名、堂号
    第二节 笺纸的类目及其图像系统
        一、制笺的选题与分类
        二、制笺选题的图像来源
        三、屠隆《笺纸铭》与方于鲁《方氏墨谱》
    第三节 画稿、刻印技艺对笺纸图像的表达
        一、画稿优劣决定了笺纸的品第高下
        二、刻印的巧拙关系着制笺的成败
    第四节 传教士与明末丘比特之笺
        一、西方图像的传播与融入
        二、笺纸传播天主图像的契机
    第五节 文人士大夫私家制笺的流行
        一、文士私家笺纸别于笺肆
        二、闺阁、女史、侍婢制笺
第三章 明清文士用笺的审美趣味
    第一节 明清文士书仪注重用笺
        一、明代拜帖盛行副启为要
        二、明末徽州人创制的题头画
        三、文人用笺的审美要求
    第二节 金石博古笺的赏玩与考据
        一、朴学影响下的清代金石考据学
        二、名物训诂、博而好古的金石派制笺
        三、清代金石博古笺题材的多样性
        四、金石博古笺与金石学研究
    第三节 从笺纸风尚看明清文士的经世思想
        一、晚明笺纸图像中呈现的“道德经世”
        二、清代“经世致用”思想下制笺的发展
    第四节 明清名人用笺与尺牍、手札的鉴定
        一、笺纸的翻版与仿造
        二、笺纸的署年与纪年
        三、笺纸与名人尺牍、手札的鉴定
第四章 明清画笺与绘画艺术
    第一节 明清画笺与笺谱、画谱
        一、画谱出类者可以入笺
        二、辑笺成谱亦可视作画谱
    第二节 苏杭嘉地区“诗画笺”的兴起
        一、源于笺谱画诗的诗画笺
        二、诗画谱对诗画笺的影响
        三、画笺比画谱更加广为流传
    第三节 技艺相交的拱花与?画
    第四节 画笺促进文人画的传播与发展
        一、制笺主人临写的名家笔意
        二、从历代画作中寻找制笺选题
        三、嘱托当世名家为制笺画稿
第五章 制笺中心与南、北方画坛
    第一节 清末京津地区南纸店与京津画派
        一、秉承传统、兼通海西的京津南纸店
        二、北方南纸店与京津画派的发展
    第二节 清末苏松地区的笺扇庄与海上画派
        一、开埠后商业文化中的笺扇庄
        二、南方笺扇庄与海上画派的崛起
    第三节 南纸店、笺扇庄与早期美术社团
        一、以笺肆为中心的书画家群体
        二、由笺肆向现代商业画会的转变
结语
附表:明清(民国)时期制笺之室名、堂号一览表及图录刊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史料取用
    1.4 内容架构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论世与知人:王懋竑的家世、交游与着述
    2.1 世风与家学
        2.1.1 清初学风
        2.1.2 扬州学术
        2.1.3 白田家学
    2.2 交游与转益
        2.2.1 学林硕彦
        2.2.2 理学名臣
        2.2.3 乡贤名士
    2.3 着述与流传
        2.3.1 《朱子年谱》
        2.3.2 《白田草堂存稿》
        2.3.3 《白田草堂续稿》
        2.3.4 《读书记疑》
        2.3.5 《朱子文集注》
第3章 背景与历程:《朱子年谱》纂订前后
    3.1 背景与动因
    3.2 过程与意图
    3.3 取鉴与采择
        3.3.1 李默《紫阳文公先生年谱》
        3.3.2 洪嘉植《朱子年谱》
        3.3.3 朱玉《朱文公年谱事实》
        3.3.4 邹琢其《朱子年谱正讹》
        3.3.5 朱泽沄《朱子圣学考略》
第4章 笔法与心证:王懋竑对朱熹学行的书写
    4.1 考订早年学行
        4.1.1 删汰神异书写
        4.1.2 考辨武夷从学
        4.1.3 讳言学禅经历
        4.1.4 改订延平授受
    4.2 辨析朱、张交游
        4.2.1 过程的序列
        4.2.2 史料的辨析
        4.2.3 立场的审视
    4.3 形塑朱、陆之争
        4.3.1 书写鹅湖之会
        4.3.2 重释南康之会
        4.3.3 揭示“辨陆学之非”
    4.4 论定晚年宗旨
        4.4.1 本体与工夫之辨
        4.4.2 主静与主敬之辨
        4.4.3 穷理与读书之辨
第5章 独断与考索:王懋竑对朱熹着述的辨伪
    5.1 参酌今古:《家礼》辨伪的逻辑进路与思想意义
        5.1.1 征于古今礼书
        5.1.2 验诸人情风俗
        5.1.3 考之朱熹行年
        5.1.4 余论
    5.2 黜虚崇实:《周易本义》前九图辨伪的学术考量
        5.2.1 校雠于版本
        5.2.2 寻绎于师说
        5.2.3 决疑于本事
        5.2.4 小结
第6章 考古与新诠:王懋竑的经学成就
    6.1 辨伪与求是:王懋竑《尚书》学发微
        6.1.1 治《书》历程
        6.1.2 辨《古文》之伪而论衡今古文得失
        6.1.3 申朱熹之说而订正蔡《传》之误
        6.1.4 考据史事、融贯事理而自成一说
    6.2 通贯与自得:王懋竑《诗经》学申述
        6.2.1 治《诗》历程
        6.2.2 辨毛、郑之异
        6.2.3 订朱熹之注
        6.2.4 创自得之说
    6.3 纂辑与明断:王懋竑《礼记》学析论
        6.3.1 治《礼》历程
        6.3.2 纂礼求通
        6.3.3 博古求是
    6.4 推阐与补订:王懋竑《四书》学述略
        6.4.1 推阐主敬工夫以揭橥《集注》之旨
        6.4.2 考据名物史事以羽翼《集注》之解
        6.4.3 采摭《文集》《语类》以发明《集注》之义
第7章 校雠与论衡:王懋竑的史学成就
    7.1 校雠以判史实
    7.2 尊朱以申《纲目》
    7.3 博古以通世用
第8章 历史影响与学术地位
    8.1 《四库全书总目》的论定
        8.1.1 着作的评价
        8.1.2 观点的征引
    8.2 清代儒者的评议
    8.3 郡邑后学的表彰
    8.4 民国以降的回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清儒王懋竑年谱新编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着清单

(9)王蕴章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蕴章的生平
    第一节 居乡期(1885—1907)
    第二节 从业期(1907—1938)
    第三节 晚年期(1938—1942)
第二章 王蕴章的戏曲活动
    第一节 戏曲创作
    第二节 伶人交往
    第三节 观剧研究
    第四节 戏曲评论
    第五节 戏曲研究
第三章 王蕴章戏曲的本事
    第一节 取材于历代笔记或诗文
    第二节 取材于历史故事
    第三节 取材于其他
第四章 王蕴章戏曲的意蕴
    第一节 女性的赞歌
    第二节 借古伤时的表达
    第三节 抒发文士情怀
第五章 王蕴章戏曲作品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晚清民国戏曲发展的变化
    第二节 戏曲文体变化
    第三节 戏曲舞台艺术
    第四节 戏曲曲体格律变异
第六章 王蕴章的戏曲史贡献
    第一节 王蕴章戏曲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所创刊物对戏剧的传播
结语
附录一 王蕴章年谱
附录二 王蕴章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10)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表格索引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四、撰写教后小记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清王善《治心斋琴学练要》研究[D]. 李佳婷. 武汉音乐学院, 2021(09)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D]. 王洋. 山西大学, 2020(03)
  • [4]《大公报》“文艺”系副刊内容演变研究(1928-1952)[D]. 崔灿.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胡承珙年谱[D]. 韦旭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俞德邻《佩韦斋文集》研究[D]. 王营营. 广西大学, 2019(12)
  • [7]明清笺纸研究[D]. 王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D]. 陈峰. 湖南大学, 2019(07)
  • [9]王蕴章戏曲研究[D]. 徐红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10]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标签:;  ;  ;  ;  

写课后笔记的感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