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贝利—马丁基金会2000年度大事记(论文文献综述)
肖熹[1](2017)在《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一九三九年至二〇〇一年间的历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文史料的梳理,对戛纳电影节在策展选片、评审组织、奖项设定、形式沿革、重要事件、经典作品、美学倾向和文化策略等方面展开历史性分析。论文根据二十世纪对欧洲以及法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事件,以及戛纳电影节自身发展的重要事实,把戛纳电影节的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在每个时期大量参展、参赛的电影作品和电影现象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展开分析与评述。绪论部分先对电影节研究的趋势、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概括,重点围绕针对戛纳电影节的史料研判、文献类型和研究倾向进行了综合,并通过“艺术界”、“艺术惯例”、“世界电影”等理论构想,把“艺术等级体制”作为研究戛纳电影节历史的核心方法,重点研究不同时期在作品、名人和美学方面的积极倾向与历史特征。第一章通过对一九三九年到一九五八年间历史资料的爬梳,对戛纳电影节的充满对抗性和政治性的起源展开研究,对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五八年间戛纳电影节初创时期的展赛形式、选片规则、单元设定、举办时间、硬件建设、奖项设定等重要环节的调整与固定进行了考证,并分析了戛纳电影节早期通过明星效应来引起媒体关注,但扶植《第三人》《花都艳舞》这些边缘类型片和标榜《朱丽小姐》《神秘的毕加索》等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这些文化策略让戛纳电影节完成成长中的蜕变,从初创的电影节向国际化的电影节过度。第二章主要研究一九五九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到一九六八年“五月风暴”之间,重点结合史料,分析戛纳电影节如何通过“新浪潮运动”、“五月风暴”等重大电影史事件,介入欧洲的社会运动,把电影节的评选活动变成制造电影史的历史现场,成为见证电影史上重要的美学、电影运动和政治活动的特定时空。同时,戛纳在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等现代主义电影大师的创作不被承认时,抵制社会偏见和舆论偏见,支持他们的作品在电影节上加冕。第三章研究了从一九六九年“一种关注”单元的创立到一九八一年弗朗索瓦·密特朗赢得法国总统大选,戛纳电影节在选片、策展和评奖方面不断变化,逐渐运用新的竞赛单元和展映单元,把青年导演在性与政治方面具有挑衅性、争议性、探索性的作品呈现出来,在选片方面完成“去政治化”,由法国政府占主导的选片模式改为由电影节形成选片人制度,通过选片人和选片小组邀请优秀的导演和作品,同时也运用“争议政治”的策略进一步提高电影节在全球文化中的影响力,推出了《如果》《感官王国》等具有争议性的经典作品。戛纳在这个时期,通过对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等美国导演的支持,完成了对“新好莱坞”的历史建构。第四章从一九八二年雅克·朗格推行“文化例外”政策到一九九一年的冷战结束,结合个案作品研究了戛纳电影节如何在电影艺术的体系中巩固地位,强化电影作为艺术的地位及其纯粹性,强化电影创作的多元性,与美国商业电影展开对抗。因此除了在选片上更为开放,也强化电影作为表达工具的创作自由,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等在社会主义国家遭遇政治压迫和文化冷遇的导演提供文化流亡的栖居地,并通过《鸟人》《天堂电影院》等作品表达出观众在冷战后期对新鲜美学风格的呼唤。第五章的历史节点设定在一九九二年“冷战”结束到二〇〇一年“九一一事件”之间,戛纳电影节一方面把电影市场建成欧洲最大的电影贸易展会,一方面推行“去西方中心主义”,向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敞开大门,以消除冷战时期的文化对抗心理。这个时期是华语电影通过戛纳电影节在国际电影界迅速崛起的十年,陈凯歌、侯孝贤、王家卫、杨德昌等一大批优秀的华语导演被介绍到西方,以及把阿巴斯等伊朗电影推介到欧洲,同时,戛纳在一九九〇年代开始扶植美国新一代独立电影导演,通过《性、谎言、录像带》《巴顿·芬克》《低俗小说》等影片把美国新独立电影运动推向高潮。通过对史实、作品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认为,戛纳电影节通过积极的、策略性的评审和展映活动,已成为世界电影界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环节,尤其在生产电影经典、缔造导演和明星、培植电影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然而世界电影史研究中,往往忽视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在电影美学的发生、电影经典的缔造和电影人的流动交往等方面的贡献,戛纳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电影节,在于它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努力。首先,不断摆脱起源时携带的政治对抗性和文化外交属性,逐渐实现办展选片的独立性,这激发了戛纳电影节积极主动选择商业合作和媒体合作的发展路线。其次,把新的电影美学和艺术风格推送到观众面前,是戛纳最为坚定的美学策略,尤其对于大众难以理解、无法接受、充满争议的作品与风格,戛纳电影节始终推动这些作品与观众和国际电影界相遇。最后,戛纳电影节不断强化一种文化平等意识,发现和推送文化弱国、电影小国的作品,展示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优秀影片,建构了一个世界电影彼此相遇、相互影响、彼此竞争的文化空间,强化了电影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张英明[2](2016)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格拉布街文人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格拉布街(Grub Street)是位于英国伦敦西区墨菲尔德的一条以新闻出版产业着称的街道。1630年,“格拉布街”一词首次出现在英国诗人约翰·泰勒的诗中。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这一词的词义被固定下来,用来代指新闻出版业以及记者、政治小册子、其他即时性出版物的作者,也即“格拉布街文人”。早期的格拉布街文人生活困顿、煮字疗饥、声誉极低,为世人所嘲讽,他们被称为“格拉布街黑客”,没有固定的个人收入,完全为生计写作,按照写作行数来获得报酬,在日常生活中从事低等的文学活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的全面变革为格拉布街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随着街道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格拉布街文人的构成更加复杂化,数量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似乎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置身于大众写作浪潮冲击下的文人们大多处于失业境地,生活状态与工业革命之前几乎无异,经济拮据、生活困顿、煮字疗饥仍然是文人的生活现状。处于这样的境遇中,他们不得不通过借贷以维持生计,但是随之而来的债务入狱却成为了文人们挥之不去的梦魇,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极大伤害。尽管如此,街道文人顺应英国经济政治大变革的时世,对街道的新闻出版产业做出了变革,在他们的努力之下,街道新闻出版产业得以有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文人们利用新闻媒体的巨大影响力传播的自由民主思想对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民主意识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作用,他们亦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对社会时事、政府政策进行批判,对此时期英国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格拉布街作为英国近代下层文人的聚居地、新闻出版业的中心、重要的资产阶级公领域对当时的英国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此时期格拉布街文人的构成以及生活状态的研究,不仅可以以此窥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文人的构成变化以及生活状态,而且亦可以通过这些论述来以小见大,透视处于变革时期的英国和欧洲的政治文化大气候转变状况。希望通过对工业革命时期格拉布街状况的探究,拓宽国内研究的视野,为处在社会转型和城市化不断发展时期的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些许经验。
吴丹[3](2009)在《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 ——基于对有偿供血者、MSM与FSW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艾滋病在全球各地的蔓延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艾滋病的威胁。中国在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已经成为亚洲艾滋病蔓延最快的国家之一。艾滋病患者贫病交加的处境、社会经济地位的下降及其所遭受的歧视,使患者的个体支持网遭受较大的破坏。国家的救助政策与NGO的发展问题,也给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各类艾滋病患者人群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FSW(女性性工作者)的社会支持极弱,生存质量极低。因此,有必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地比较研究不同患者人群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具体而言,社会支持的研究层次包括个体支持、政府支持与组织支持;社会支持的研究维度包括客观维度与主观维度(需求与评价);社会支持的研究视角包括社会文化、歧视程度与微观情境、社会资本以及公共政策。论文的前两章是关于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从第三章开始研究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支持与生存质量,并提出对策建议。第三章是关于艾滋病患者的个体支持。首先描述与比较个体支持网的结构特征,包括支持网规模、网络趋同性与异质性、关系构成与关系强度以及网络成员的社会资本。三类人群存在显着差异,网络资本最高的是MSM(男男性接触者),其次是有偿供血者,最低的是FSW。其次描述与比较其个体支持的需求与评价。最后通过社会文化、歧视及社会资本三个角度分析发现,三者的个体支持网既存在鲜明的特点,又面临各自不同的问题:有偿供血患者的个体支持网差序格局化;其受歧视程度正在削弱,其与健康人群的互动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其低度的社会资本使其支持网络低质化。双重污名化使MSM患者的传统支持网陷入紧张和断裂;同性圈既为其重建了支持网络,但也带来各种负面的问题;艾滋病造成经济状况急剧下降,使患者难以获得同性朋友支持与伴侣支持。FSW患者从业前个体支持网的基础薄弱;多重污名化使FSW的传统支持网皱缩;低下的社会资本造成支持网的低质化,伴侣、同伴与顾客的支持远远小于其负面伤害。第四章是关于艾滋病患者的政府支持。首先对政府支持进行政策回顾;其次描述与比较政府支持的客观情况,三者在政府支持上存在显着差异,有偿供血者的支持情况好于其他两类人群;再次是描述与比较政府支持的需求与评价,发现三者存在显着差异,FSW的相关需求与评价明显低于其他二者。需求的差异,既与资源的匮乏程度相关,也与社会资本和权利意识相关,而满意度的差异,与支持的获得情况及需求相关。最后分析政府支持的问题与原因,一是救助政策在不同地区与不同人群上存在差异与不公;二是农村社区支持资源的分配模式问题;三是以社区为依托的艾滋病治疗与救助模式,包括户籍限制、基层医疗机构与定点机构的资源不足,都对艾滋病患者的政府支持造成负面影响。第五章是关于艾滋病患者的组织支持,首先是介绍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情况与功能,比较三类人群参加NGO的情况及评价。其次,以三个NGO为个案,分析三类人群的组织支持的情况及特点。最后分析组织支持的问题与原因,一是由于对资源的控制与争夺问题,导致组织的筹资能力受限及组织信任的破坏,从而使支持的质量受损;二是政策与法律环境给各类NGO提供支持带来负面影响;三是各类人群的社会资本及政策的控制力度,也影响其对组织支持的获得与利用。第六章是关于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首先描述与比较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具体领域的得分,MSM的生存质量最高,其次是有偿供血者,最低的是FSW。然后利用多元回归分析考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发现社会支持各因素,以及人口学、社会经济地位,机体免疫程度对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显着影响。社会支持的各因素对生存质量及具体领域得分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个体支持网的因素包括:是否有配偶、朋友、同学、同事、兄弟姐妹及性伴或情侣的数量、网络关系强度与网络成员的职业资本;而政府支持的因素包括政府支持的质量及满意度。这一研究结论证实了国内的相关研究结果,也得到一些新的发现,同时回应了论文前章对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的各项研究结论。最后是关于对策建议,包括完善和落实艾滋病的相关救助政策:鼓励和扶持NGO的发展,增强患者的组织支持;消减歧视,增强全社会的宽容与关怀。
黄书亭[4](2008)在《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南北战争以降的背景下,依托管理学基本原理,在多学科的视域中,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哲学、类型学、案例研究为框架,综合集成各种思想方法,以20世纪美国杰出CEO安德鲁·卡内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亨利·福特、艾尔弗雷德·P·斯隆、托马斯·J·沃森、小托马斯·J·沃森、李·艾柯卡、杰克·韦尔奇为线索,用比较的视角,实证的方法,述评的文体,对重大危机事件进行描述、对比、统计、总结、研究,基于案例进行推理,剖析决策过程,认识危机的发生机制与显着特征,分析危机管理策略,上升为方法论原则,回归到危机管理实践。危机的分类多种多样。危机的酝酿、发生和变化,关联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危机是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管理理论逻辑展开的结果,是人格缺陷、制度缺陷、美国难题的体现,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技术失灵”的后果,是领导与管理失衡的结果,是若干周期理论的折射,是现代化、全球化的伴生现象。较为科学的危机管理策略是:诚信,务实,盈利,专注,清醒,依法经营,肩负使命,洞悉人性,妥当归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财富观,承担社会责任。真诚面对公众,善待伙伴,擅长沟通,善于管理上司,防范环境污染,提防政治风险。热爱生活,忠于家庭,积极休闲,交往慎重。面对现实,反应适度,持续改进,创新商业模式,形成核心能力,摆脱行为惯性,不苛求完美。讲究方法,规避不确定性,创新品牌,警惕多元化陷阱。重视隐性知识,注重教育训练。保持历史感,避免简单化,建立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柔性的组织结构、规范的法律机制,建立“高瞻远瞩公司”。本文提供观察美国近现代史的新颖视角:多角度勾连企业、人物、社会与历史,构成研究美国经济制度史乃至美国历史的参照系,为理解企业管理与管理思想的发展,为观察新闻史、战争史及休闲史,为评价美国文化、美国内战、工人运动、城市化、新政、美国改革、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提供新视角;本文是案例研究的积极尝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核心概念,选择事例,分析数据,提炼观点,审视、验证和创新传统理论,弥补理论分析的空洞、乏味,避免随机、失控现象,兼顾量的研究与质的分析,在研究和运用上开辟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提供有益的建议,研究过程规范、标准;本文是学科交叉的有益探讨:涉及宽泛的时空范畴,涉猎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等领域,在管理学与多学科的融合中,剖析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阐释杰出CEO的历史地位、得失成败与现实价值,体现扎实的人文功底,有助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其研究策略、文体与叙述方式,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李子伦[5](2015)在《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文中认为总结人类千年发展史和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成败教训,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以工业革命为发端的产业结构升级历程既是启动经济增长的变革性动力,也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性时期,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挡,前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唯有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突破口,从供给端发力,在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以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内涵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因此,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应运而生,即应当如何定位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以现代化的经济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助推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本文以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国家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知识分立和政府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在探明产业结构升级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市场效率、市场失灵问题和政府失灵问题,勾勒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定位的新蓝图。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是人的劳动行为不断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类似信息群以及不同种类信息群,通过实现信息群结构关系的不断变迁而满足或更好满足人的需要及其组合的过程。信息分散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以探索并发现默会知识的自发性市场秩序较面对信息不完全和有限理性约束的政府的比较优势。加之政府行为的自身利益偏好属性,在以弥补市场失灵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介入的限制框架基础上,实现从强制干预型政府向增进扩展市场型政府的让渡必然成为构建现代经济治理格局的主体逻辑。第1章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价值,在回顾评价了目前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干预思想的两大主要理论基础即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之后,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角度出发,研究了政府从强制干预型向增进扩展市场型的转变在由单极独揽到多极共治的权力解构和各级公共权力相对化已成定局的当今中国基本国情下的重要意义。本章还系统回顾了涉及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派在内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第2章从哲学、心理学和行为学入手,通过劳动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对立与统一的分析,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即是以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信息组合为本质的劳动过程在总量和结构层面的扩张。从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的总结可以提炼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两种方式即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升级,前者包括既存有效信息复制速率提高和不完全一致信息组合的复制,后者指新信息组合的复制。从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家精神。本章还构建了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和节能环保能力在内的具有公共品属性和外部性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它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基础。第3章从对市场过程理论的分析得出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确立应当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原则,具体表现在保护产权、管理并协调市场信息传递和维护市场组织效率三点旨在维护市场机制的职能和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一点旨在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职能。第4章以建国以来的美国、 “二战”后的日本和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渡时期的拉美地区为比较对象,通过对美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借鉴性回顾,对日本战后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和对拉美地区不同国家政府职能分化所展现的不同产业结构升级绩效诠释了以维护市场为首要责任,以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为重要职能的政府职能选择原则,并系统探讨了产业政策的效率问题。第5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职能变迁历程进行了总结性回顾。第6章建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考核体系,并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效率。第7章为我国准确界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贡献有:(1)完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体系,探究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2)构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理论框架。(3)比较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国际实践经验与教训。(4)尝试构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和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绩效。(5)给出了完善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政策建议。
林牧茵[6](2012)在《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领域,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交流,影响对象是年轻一代,参与主体是知识界、学术界,因此教育交流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构筑两国观念层面的沟通与认同意义深远。虽然过程较为缓慢,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持久而深入人心。而新闻教育交流又涉及到在国际关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因而愈发值得关注。本文研究聚焦中美两国的新闻教育交流,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考察并分析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来到中国后,对中国新闻教育、新闻业、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之所以会选择这一独特的中美关系研究视角,是因为在中美两国教育交往的历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某些着名高等院校对中国某些学术和专业领域曾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追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美关系的新路径。据此探寻国际关系中,通过教育交流建立起观念、文化、知识的认同,进而对对方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标志着世界近代新闻教育的发端。当时的密苏里大学还不为中国人所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密苏里模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被不断复制,在特定时期甚至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模板,20世纪上半叶,它在中国的移植尤为成功。虽然解放后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有约30年的断层期,但是而今,密苏里新闻学院仍旧是中国新闻学子向往的学校,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跨越历史,仍旧在影响中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新闻院校。为什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会对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密苏里模式的魅力和生命力何在?是什么力量推动它来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为什么愉快地接纳了它,而没有像抵制其他西方国家文化那样抵制它?中国知识精英为什么将新闻教育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有哪些人物在中国新闻教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思想碰撞后,如何交融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如何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设置篇章展开研究探讨。第一章,密苏里模式的形成。研究美国新闻教育起步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归纳密苏里模式的核心理念、主体教育方法和国际化的外延特征,并从新教传教运动、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四个角度来分析密苏里模式由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动力。第二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横向”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从美国到中国。“移植”是一种最初的状态,指中国新闻教育起步阶段几乎照搬美国模式。结合中国当时面临的民族危机,尝试解答为什么密苏里模式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那样在中国遭遇阻力,相反被知识界和教育界愉快地接纳。这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创立发展阶段与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往来。第三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密苏里模式移植到中国之后,如何真正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这一过程离不开一大批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人的推动。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个体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群体如“密苏里帮”及受密苏里模式影响的中国新闻人。他们都在实现自己事业人生理想的同时,推动了美国新闻理念在中国社会更深广的领域中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第四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借助文化适应与变迁理论,进一步揭示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新闻教育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中国新闻教育由最初全盘移植密苏里模式,到逐渐融合本土需求和中国文化特征,最后形成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过程。第五章,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探讨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相互作用。选取了相关的三个领域进行考察,新闻教育领域、报业领域、政治领域。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与流变是近代中美交流互动的一种折射,与20世纪初美国寻求海外扩张及中国经历民族危机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无论美国输出新闻教育模式,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实现其普世价值,在客观上,它的确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游战洪[7](2006)在《科学家与国际政治 ——论帕格沃什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意义》文中提出帕格沃什运动是罗素、爱因斯坦、约里奥—居里等着名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发起的反对核武器和战争的科学家国际和平运动,被誉为“世界科学之花”。帕格沃什运动的行动指南是《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主要活动是召集科学家年度会议、专题研讨会和专家小组会,议题涉及核武器、生物化学武器、能源、环境、地区冲突、全球安全及太空安全、科学家的责任等。帕格沃什运动在军备控制、核裁军、国际安全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国际威望。由于为裁军与和平所做的努力,帕格沃什运动的发起人之——约瑟夫·罗特布拉特及其组织机构“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被授予1995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在冷战背景下,为什么帕格沃什运动能为裁军与和平做出积极的贡献,并引出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能促成一系列的科学家国际会议,引发一场经久不衰、延续至今的科学家国际和平运动? (2)为什么在东西方严重对立、国际关系紧张的冷战岁月里,科学家们能够突破政治上的森严壁垒和严重分歧,连续举行国际会议,讨论高度敏感、严格保密的核武器、核战争和国际政治问题? (3)科学家们不代表任何国家、政府和组织,只代表自己参加帕格沃什会议,为什么还能够影响有关政府和联合国的裁军政策?他们又是如何影响政府决策的?这种影响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实际作用? (4)帕格沃什运动今天对中国科技界有何借鉴意义? 本文抽查了帕格沃什会议在不同时期发布的声明、报告、会议录、通讯、论文和专题研究的样本,参考了帕格沃什成员、世界和平运动研究专家和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学者对帕格沃什运动的负面评价,按照帕格沃什运动本身兴起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把历史事件作为例证,从不同角度去剖析帕格沃什运动早期成功的主要因素。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帕格沃什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 (1)超越集团利益与意识形态之争,维护全人类的生存与安全,努力保持客观、中立和独立,赢得东西方国家的科学家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2)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跨学科密切合作,寻求创造性的、切实可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机制,为军备控制、核裁军与国际安全献计献策:
侯建国[8](2005)在《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拿大高等教育发端于1663年,至今有340多年的历史。在300多年间,加拿大借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高等教育模式和先进经验,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高等教育实行分权管理,教育结构、教育制度、教育机构的类型呈现多样化特点;重视教育质量和教育评估,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沟通与协调作用;注重教育改革与发展,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九十年代,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多项指标位居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前列。 本论文以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介绍了本论文研究意义和框架结构。第二部分(第一、二、三、四章)论述了加拿大高等教育创立、发展、改革情况。第三部分(第五章)分析了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因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四部分(第六章)研究比较了加拿大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异同。
杨发祥[9](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于健[10](2019)在《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叶美国重要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化活动家。他的一生创作有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近百部,此外还发表有自传、回忆录、游记等多部。他的小说创作是他的主要文学成就,铸成了他的文学大师身份,并历来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文化意蕴着称于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包括福克纳、海明威、T.S.艾略特在内的诸多美国作家和评论家都曾高度评价他的小说创作,认定他的创作在美国文学传统中所占的奠基地位及对后世美国文学的重大影响。他们的评价引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着名作家、评论家对吐温的小说创作做出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吐温小说艺术中具有持久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要素?这些要素在吐温的小说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对于说明小说艺术规律具有怎么的意义?鉴于诸多评论家也曾刻意强调他的创作所具有的意象化特征,我们很自然地将目光集中到了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上。我们发现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在美国民族文学传统初步形成的时期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这也意味着,他的小说创作所包含的意象描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种价值无论对于吐温在美国民族文学史上占有的位置,还是对于在世界文学范围内美国文学地位的确立,以及世界文学总体形态的构成,都有成立的理由。同时,这种意象描写不仅在和同时代美国其他作家的对比上,而且在和世界文学史上相当普遍的小说艺术创作的对比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化和体系化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吐温各体小说(长篇小说为主,中、短篇小说为辅)包含的意象描写,考察和研究其小说意象产生的成因、特征、艺术技巧,以及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兼及他的小说意象对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做出的美学贡献。期望对其意象创造的经验做出客观的考察和理论性的总结,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经典的范例和有益的借鉴。研究吐温小说的意象,就必然依靠对于意象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本文依据中国古典意象观念,借助中国历代主要意象理论,形成阐述吐温小说意象的理论视角,据此对马克·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加以考察阐释,以便深入挖掘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深层含义以及个人化的形式技巧,探索到推动马克·吐温创作的动力性因素,即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和人格特质中推动他进行艺术创造的因素,以及美国社会现实中产生的创立美国民族文学的历史要求。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为了解决学术研究的前提问题,本文在第一章中便对涉及到的若干重要概念做一简要的说明。这些概念包括意象、核心意象、象征型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意象理论观念。在梳理概念范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中形成的意象概念和西方国家的意象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方社会在古代时期对意象很少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主要从戏剧形象,即演员的扮演形式和装束方面,关注到这一艺术因素。在古罗马抒情诗人那里,尽管描绘到众多意象诸如自然山川和诸神象征,但也没有达到近代以来对于象征方法的热衷程度;在中国,则呈现出另一趋势。早在《诗经》《楚辞》形成的时代,诗人就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和象以及辞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老庄一派哲学伦理学,对中国古代的意象观念发生了深刻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运用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理论对吐温小说意象进行分析阐述时,既考虑到中外意象观念的差别,又侧重利用了两者的一致之处,使文本的分析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为了探讨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个人成因,本文对促成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社会和个人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特别是对具有直接作用意义的吐温个人性格特征做了比较细致的总结概括。为此,本文在同是基础部分的第二章,对马克·吐温生活的时代生活和美国社会基本状况做了一般性说明,对吐温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乃至一般性格心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论证,目的是要揭示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如何相互作用,并同时对吐温的小说意象的产生发挥了实质性作用。再次,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艺术的构成。这部分是在初步整理吐温的小说意象描写的分布、类型、呈现方式、基本构造后,对若干具有重大意义的意象所做的尽可能全备的分析论证。这部分内容属于本文的重心所在,分别由第三、第四、第五章加以展开。其目的是将把吐温小说的意象体系从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背景中分离出来,以便单独就其审美内涵和象征意义加以分析论证。具体做法是研究其内部构造,审美机能,以及具有持久认同作用的审美含义和审美题旨,并根据其意象描写的实际成果,将自然意象、人物意象、民族国家意象分别予以讨论,对其中包含的自然观、人性观、以及包括道德和宗教观在内的民族国家意识等核心内容予以分析论证。最后,在全文的结论部分,对吐温小说意象的审美风格特征、文学史地位、艺术经验价值等问题做一简要总结。这部分是综合以上研究所形成的佐证,对其意象体系进行具体的美学风格和艺术内容的总结,目的是在总体风格上得出意象艺术的规律认识和相关结论,以便论证该意象体系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意象艺术贡献和地位,表明支撑马克·吐温小说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核心性要素的美学地位。
二、贝利—马丁基金会2000年度大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贝利—马丁基金会2000年度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电影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戛纳电影节的地位与影响 |
二、戛纳电影节的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五个研究方向 |
二、三种研究立场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理论预设 |
一、戛纳的历史与文化战略 |
二、戛纳电影节是文化生产机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一、生产自身 |
二、生产经典作品 |
三、生产名人与明星 |
四、生产艺术等级 |
第一章 戛纳电影节的缘起与形塑(一九三九—一九五八) |
第一节 戛纳的缘起与自我塑造 |
一、戛纳的缘起:与威尼斯对抗 |
二、戛纳的初创与形成:组织、评选与仪式 |
三、冷战中的电影、外交与政治 |
第二节 边缘类型片的舞台 |
一、《第三人》 |
二、《花都艳舞》与《四海一家》 |
三、《恐惧的代价》 |
第三节 名人与明星的传奇场域 |
一、孤傲艺术家:让·谷克多 |
二、失落的明珠:大卫·里恩 |
三、新现实主义领袖:德·西卡 |
四、印度电影灵魂:萨蒂亚吉特·雷伊 |
五、明星神话:褒曼与格蕾丝·凯丽 |
第四节 现代主义的转折 |
一、黑色电影的加冕 |
二、现代主义美学的发端 |
第二章 电影史的现场(一九五九—一九六八) |
第一节 见证电影史的现场 |
一、参赛片与市场的扩大 |
二、狂欢派对与评委升级 |
三、第三世界的大门 |
四、组委会制的确立 |
五、商业宣传的阵地 |
第二节 新浪潮的兴起 |
一、从《广岛之恋》到《四百击》 |
二、瓦尔达与德米 |
三、回归本真的《男欢女爱》 |
第三节“五月风暴”的电影史现场 |
第四节 现代电影的舞台 |
一、现代生活观念的兴起 |
二、现代美学风格的彰显 |
第五节 作者论视野下的风格家 |
一、类型改良家奥托·普雷明格 |
二、风格大师小林正树 |
三、《饥饿》与《洞》 |
第三章 议题政治的年代(一九六九—一九八一) |
第一节 多板块化与再政治化 |
一、“导演双周”与多元板块的形成 |
二、一九七二年的转折 |
三、弗朗索瓦·萨冈事件 |
第二节 新好莱坞的推手 |
一、戛纳的宠儿科波拉 |
二、罗伯特·奥特曼的《陆军野战医院》 |
三、沙茨伯格的《稻草人》 |
第三节 政治介入主义 |
一、黑名单上的人 |
二、政治争议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 |
三、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与戛纳 |
第四节 宗教批判与天主教奖 |
一、戛纳的宗教问题 |
二、《如果》对教会寄宿学校的批判 |
三、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
第五节 性禁忌的边界 |
第四章 文化例外的博弈(一九八二—一九九一) |
第一节“文化例外”与戛纳 |
一、电影节升级 |
二、周年纪念奖和一种关注单元 |
三、从戴安娜王妃到麦当娜 |
四、美法的文化博弈 |
五、冷战的结束与戛纳 |
第二节 流亡者的圣地 |
一、塔可夫斯基与戛纳 |
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追问 |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噩梦 |
一、一片多奖 |
二、双黄蛋 |
三、双金棕榈 |
第四节 法国电影的舞台 |
一、新浪潮在继续 |
第五章 东方电影的崛起(一九九二—二〇〇一) |
第一节 推陈出新的全球化电影舞台 |
一、金棕榈中的金棕榈 |
二、新旧更替与全球视野 |
三、争议中的法国新电影 |
第二节 华语电影的崛起 |
一、华语电影与戛纳电影节的早期交往 |
二、“第五代”的登场 |
三、侯孝贤与李安:两种命运 |
四、杨德昌的《一一》 |
五、《鬼子来了》一鸣惊人 |
第三节 美国独立电影的博兴 |
一、“天才”索德伯格与《性、谎言、录像带》 |
二、“鬼才”塔伦蒂诺与《低俗小说》 |
三、“怪才”特里·吉列姆与《恐惧拉斯维加斯》 |
第四节 戛纳的性别政治 |
一、简·坎皮恩与女导演加冕 |
二、阿莫多瓦的女性形象 |
第五节 后冷战时期的加冕 |
一、乌托邦绘图员: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
二、希腊历史的沉思者安哲罗普洛斯 |
第六节 阿巴斯与伊朗电影的发现 |
结论 欧洲电影节体系的作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工业革命时期的格拉布街文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论文架构 |
第一章 格拉布街的起源及发展 |
第一节 早期格拉布街 |
一、街道早期状况 |
二、街道出版印刷源起 |
第二节 格拉布街的发展 |
一、作家潮的到来及新闻出版业的巨大发展 |
二、工业革命中格拉布街的发展 |
第二章 格拉布街文人 |
第一节 早期的格拉布街文人 |
一、文人黑客 |
二、不幸处境的原因 |
第二节 工业革命时期的格拉布街文人 |
一、阅读时代的写作浪潮 |
二、格拉布街文人的构成以及职业 |
第三节 工业革命时期的文人生存状态 |
一、煮字疗饥的文人 |
二、街道文人入狱危境 |
三、慈善补贴 |
四、慈善机构的不足 |
第三章 街道文人的社会作用 |
第一节 街道文人对新闻出版产业的贡献 |
一、媒介批评 |
二、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 |
第二节 街道文人的批判 |
一、文人批判力的增强 |
二、激进报人批判的冲击 |
三、议会进程报道的努力 |
四、“第四等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格拉布街大事记 |
附录二:格拉布街图片 |
致谢 |
(3)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 ——基于对有偿供血者、MSM与FSW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社会支持研究 |
一、概念的源起与发展 |
二、社会支持的分类 |
三、社会支持的研究视角 |
四、社会支持的测量 |
第二节 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研究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
一、生存质量研究概述 |
二、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 |
三、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现状描述 |
四、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
五、不同患者人群生存质量的比较研究 |
六、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第二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对象 |
三、理论假设 |
四、研究思路 |
五、文章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定量和定性方法的融合 |
二、测量方法 |
三、资料收集方法 |
四、资料分析方法 |
第四节 调查对象概况 |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
二、个案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 艾滋病患者的个体支持 |
第一节 个体支持的客观维度:以网络分析为方法 |
一、基本概念及测量 |
二、艾滋病患者个体支持网的基本情况 |
三、结论与分析 |
第二节 个体支持的主观维度 |
一、对个体支持的需求 |
二、对个体支持的评价 |
第三节 个体支持的成因探析 |
一、社会文化与关系结构 |
二、道德、微观情境与歧视 |
三、社会资本 |
第四节 三类人群个体支持的特点与问题 |
一、有偿供血患者 |
二、MSM患者 |
三、FSW患者 第四章 艾滋病患者的政府支持 |
第一节 政策回顾 |
第二节 政府支持的客观维度 |
一、医疗支持 |
二、经济支持 |
第三节 政府支持的主观维度 |
一、对政府支持的需求 |
二、对政府支持的评价 |
第四节 政府支持的问题与原因 |
一、救助政策的地区与人群差异 |
二、农村社区支持资源的分配问题 |
三、以社区为依托的艾滋病救助模式 第五章 艾滋病患者的组织支持:以NGO为例 |
第一节 组织支持的基本情况 |
一、艾滋病防治领域的NGO |
二、组织支持的调查情况 |
三、讨论与分析 |
第二节 组织支持的个案分析:以三个NGO为例 |
一、有偿供血患者:“新希望小组” |
二、MSM患者:“河北爱之光” |
三、FSW患者:“苦草工作室” |
第三节 组织支持的问题与原因 |
一、资源的控制与争夺 |
二、NGO的政策与法律环境 |
三、三类人群组织支持的特点与问题 第六章 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 |
第一节 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研究 |
一、生存质量的基本情况 |
二、生存质量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
一、基本问题和研究假设 |
二、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
三、生存质量具体领域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讨论与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艾滋病患者的个体支持 |
二、艾滋病患者的政府支持 |
三、艾滋病患者的组织支持 |
四、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 |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
一、完善和落实艾滋病救助政策 |
二、鼓励和扶持相关NGO的发展 |
三、消减歧视,增进全社会的宽容与关怀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4)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意义与背景 |
1.3 案例研究论考 |
1.4 理论框架与篇章结构 |
1.5 成果及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美国杰出CEO的综合背景 |
2.1 美国近现代史概观 |
2.2 CEO与"美国的世纪" |
2.3 企业环境的综合透视 |
2.4 哲学视域中的管理与危机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
3.1 基本概念的进一步考察 |
3.2 危机管理的理论渊源 |
3.3 危机管理的类型学分析 |
3.4 危机管理的多重研究向度 |
3.5 危机成因剖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泰罗、法约尔、韦伯时代(1890-1929) |
4.1 卡内基:蓝海战略与危机管理 |
4.2 卡内基&弗里克:罢工事件与连锁反应 |
4.3 摩根:危机管理中的传媒攻略 |
4.4.本章小结 |
5 西奥多、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1901-1972) |
5.1 福特家族:家族企业与危机管理 |
5.2 托马斯·沃森:企业文化、大型活动与危机管理 |
5.3 斯隆:组织变革与危机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德鲁克时代(1945-2005) |
6.1 小托马斯·沃森:向上管理与危机管理 |
6.2 艾柯卡:企业家社会的危机管理 |
6.3 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探析——以韦尔奇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案例的危机管理拓展研究 |
7.1 休闲与创新 |
7.2 军旅生活对CEO危机管理策略的影响 |
7.3 杰出CEO人际关系策略考论 |
7.4 "事业部制"理论应用研究 |
7.5 危机管理策略的文化哲学批判 |
7.6 危机管理策略述要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3 若干建议 |
8.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5)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理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逻辑 |
1.1.2 市场决定:经济治理思维的根本性变革 |
1.2 相关理论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放经济体下的产业结构自发升级——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1.2.2 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追赶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1.2.3 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转移升级——产业结构转移理论 |
1.2.4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角色——从强制干预型到强化市场型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论文重要概念界定与区分 |
1.4.1 政府与国家 |
1.4.2 产业与产业结构 |
1.4.3 产业政策与政府职能 |
1.5 论文可能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可能创新 |
1.5.2 论文不足 |
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
2.1 经济增长 |
2.1.1 需要与人类行为 |
2.1.2 劳动行为与经济增长的本质 |
2.1.3 从经济增长思想史看经济增长的三种方式 |
2.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
2.2.1 从劳动行为的本质看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
2.2.2 从经济增长看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形式 |
2.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 |
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
2.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的提出 |
2.3.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的外延 |
2.3.3 以公共品为基本属性和外部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
3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与市场的权衡 |
3.1 从市场过程理论看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作用 |
3.1.1 市场过程理论简介 |
3.1.2 市场主体决策自由的作用 |
3.1.3 市场价格机制的特性 |
3.1.4 市场竞争机制的本质 |
3.1.5 市场供需机制的作用 |
3.1.6 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 |
3.2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原因 |
3.2.1 外部性与市场供给失灵 |
3.2.2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效 |
3.2.3 规模递增与垄断组织结构 |
3.3 国家理论中的政府职能演替 |
3.3.1 制度契约论视角下的政府——合作之手 |
3.3.2 古典经济学中的政府——扞卫之手 |
3.3.3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掠夺之手 |
3.3.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政府——阶级间暴力压迫的工具 |
3.3.5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政府——诺斯悖论 |
3.3.6 小结 |
3.4 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 |
3.4.1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塑造合格市场主体 |
3.4.2 加强市场监管构建透明健全市场体系 |
3.4.3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确保市场组织效率 |
3.4.4 合理运用经济政策有效弥补公共品市场供给失灵 |
4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新比较经济学分析 |
4.1 自由市场经济体的经验:以美国为例 |
4.1.1 一般性制度构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
4.1.2 支持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 |
4.1.3 从美国信息产业崛起看政府的优选产业政策 |
4.2 从“通产省奇迹”到“失去的十年”: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
4.2.1 以通产省为核心的日本产业政策奇迹(1945-1973) |
4.2.2 九十年代“失去十年”的深层原因 |
4.2.3 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
4.3 从拉美国家产业结构矮化看政府的失败——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度时期 |
4.3.1 过度时期的产业结构矮化 |
4.3.2 结构主义时代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
4.3.3 对拉美国家政府失败的反思 |
5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变迁历程 |
5.1 计划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
5.1.1 总路线指引下的产业政策 |
5.1.2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5.1.3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失衡 |
5.2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
5.2.1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
5.2.2 转轨摩擦中的体制变革 |
5.2.3 产业结构的恢复性调整 |
5.3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
5.3.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
5.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
5.3.3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 |
5.4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5.4.1 经济体制是决定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 |
5.4.2 国家产业政策有效性值得商榷 |
5.4.3 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是政府职能的着力点 |
6 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的实证计量分析 |
6.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6.1.1 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标准 |
6.1.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6.1.3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相关性 |
6.2 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化改革红利 |
6.2.1 市场化进程指标体系构建 |
6.2.2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数据测算 |
6.2.3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模型 |
6.3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财税政策效应 |
6.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国际比较 |
6.3.2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历史统计分析 |
6.3.3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时间序列模型 |
7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相关政策建议 |
7.1 加快完善市场体系,确保市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决定性作用 |
7.1.1 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
7.1.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
7.1.3 建立新型市场监管体制 |
7.2 深化国企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产权体系和企业制度重塑合格市场主体 |
7.2.1 以完善产权制度为保障,锻造市场决定的发展新逻辑 |
7.2.2 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走出国有资本管理模式改革新道路 |
7.2.3 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抓手,构建国有企业运营新形式 |
7.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国家创新体系 |
7.3.1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7.3.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育高效技术市场 |
7.3.3 深化公共科技资源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基础制度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7.4 以财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为依托,构建市场决定的大国经济下现代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
7.4.1 健全中央与地方间财政体制,重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政府间责任与权力配置 |
7.4.2 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制度,铸就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强大助推器 |
7.4.3 加强财税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建立统一完整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激励机制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文献综述 |
三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借鉴 |
四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意义 |
五 篇章结构 |
第一章 密苏里模式的形成 |
第一节 美国新闻教育萌芽与社会文化 |
一 孕育萌芽 |
二 理论思潮 |
三 理念更新 |
第二节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
一 学院的创建 |
二 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 |
三 对新闻界的贡献 |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输出的动力 |
一 新教传教运动 |
二 理想主义出发点 |
三 现实主义出发点 |
四 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 |
小结 |
第二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 |
第一节 特定的历史背景 |
一 世纪之交中国报界列强纷争 |
二 新闻教育被视为一条救国之路 |
第二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的发端 |
一 开办新闻教育大势所趋 |
二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
三 早期的新闻学着作 |
第三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蓬勃开展 |
一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 |
二 燕京大学新闻系 |
三 新闻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普遍确立 |
小结 |
第三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 |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中国布道者 |
一 沃尔特·威廉密苏里模式之父 |
二 沃尔特·威廉的中国情结 |
三 沃尔特·威廉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密苏里帮”在中国 |
一 “密苏里帮”及其中国理想 |
二 “密苏里帮”代表人物 |
三 “密苏里帮”对中国的辐射 |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影响下的中国新闻人 |
一 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 |
二 个案考察 |
三 群体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 |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传入与冲击 |
一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基本规律 |
二 在冲击中不断适应与变迁 |
第二节 中美新闻教育的交融与整合 |
一 中美文化交流的一根纽带 |
二 由照搬到形成自身特色 |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闻教育模式 |
一 教育理念:培养中国富有服务精神的新闻人 |
二 学制选择:按中国社会需求进行多样化设置 |
三 课程设置:通识化理论与中国报业实践相结合 |
四 资源配备:强调本土化兼具国际化 |
第四节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反思与启示 |
小结 |
第五章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 |
第一节 与中国新闻教育近代化 |
一 提供借鉴样板 |
二 共享教育方法 |
三 建立基本学制 |
第二节 与中国报业近代化 |
一 促进报业观念近代化 |
二 催生报业从业者职业化 |
三 创新报业经营及编排模式 |
四 推动中西方报界交流 |
第三节 与中国政治近代化 |
一 模式探讨 |
二 人才培养 |
三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
四 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
小结 |
结语 |
一 全文主要观点概述 |
二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对美国的影响 |
三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回归 |
参考文献 |
一 主要中文着作 |
二 主要中文论文 |
三 主要档案资料 |
四 其他主要资料 |
五 主要西文文献 |
附录:英文人名汉译表 |
后记 |
(7)科学家与国际政治 ——论帕格沃什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主要问题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图 |
第三节 其他学者对帕格沃什运动的研究与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撰写提纲 |
第二章 帕格沃什运动概述 |
第一节 帕格沃什运动的目标、组织、活动、成员与议题等 |
第二节 帕格沃什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越集团利益与意识形态 |
第一节 罗素对核战争的忧虑和对全人类的关怀 |
第二节 帕格沃什运动的客观、公正和独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密切合作 |
第一节 罗素与罗特布拉特、爱因斯坦等自然科学家的合作 |
第二节 对第一次帕格沃什会议的分析 |
第三节 对第一次帕格沃什专题研讨会的分析 |
第四节 常务委员会与理事会成员的专业背景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唤醒公众到影响其他科学家和青年学生 |
第一节 罗素的广播演讲和新闻发布会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
第二节 帕格沃什运动对其他科学家和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间接影响政府和联合国的政策 |
第一节 帕格沃什运动影响政府决策的前提条件 |
第二节 影响军备控制与核裁军政策的例证 |
第三节 调解局部武装冲突与防止核战争的例证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科学家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帕格沃什运动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帕格沃什运动对中国科技界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目录 |
后记 |
(8)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章 二战前的加拿大高等教育 |
第一节 二战前加拿大高等院校的创立与发展 |
第二节 二战前加拿大高等院校课程的演变 |
第三节 加拿大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
第四节 欧美对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影响 |
第二章 1945—1970年加拿大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
第一节 推动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二节 高等院校课程的变革 |
第三节 社区学院的创建 |
第四节 研究生教育的扩展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加拿大高等教育的调整 |
第一节 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加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情况 |
第三节 联邦政府高校拨款政策的变化 |
第四节 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措施 |
第四章 1990年以来加拿大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动向 |
第一节 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 |
第二节 从大学排名看加拿大大学的教学质量 |
第三节 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
第五章 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
第一节 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特点 |
第二节 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经验 |
第三节 加拿大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六章 加拿大与美国高等教育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加拿大和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 |
第二节 加拿大和美国的教育体制 |
第三节 加拿大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第四节 加拿大与美国高等教育重要指标比较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
二、 农村:村级自治 |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
一、 生育政策比较 |
二、 生育现状比较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
一、 国际舆论 |
二、 国际人口奖 |
结语 |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后记 |
(10)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意象与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 |
第一节 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意象观念 |
第二节 意象问题在晚近中国和外国 |
第三节 核心意象及其范例 |
第四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范例 |
第五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特征 |
第二章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与客观基础 |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主观、客观基础的理解 |
第二节 马克·吐温的童年记忆 |
第三节 马克·吐温的人格特质 |
第四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自觉 |
第五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客观依据 |
第三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自然意象 |
第一节 密西西比河意象 |
第二节 西部旷野意象 |
第四章 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少年儿童 |
第一节 汤姆·索亚意象 |
第二节 哈克贝利·芬意象 |
第五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美国梦幻者 |
第一节 塞勒斯意象 |
第二节 萝拉意象 |
第六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国家意象及其他 |
第一节 美国国家意象 |
第二节 吐温小说的其他意象 |
第三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风格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贝利—马丁基金会2000年度大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D]. 肖熹.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8)
- [2]工业革命时期的格拉布街文人探究[D]. 张英明.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3]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 ——基于对有偿供血者、MSM与FSW的比较研究[D]. 吴丹. 武汉大学, 2009(09)
- [4]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 黄书亭.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5]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D]. 李子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10)
- [6]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D]. 林牧茵. 复旦大学, 2012(03)
- [7]科学家与国际政治 ——论帕格沃什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意义[D]. 游战洪.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06(09)
- [8]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 侯建国. 河北大学, 2005(08)
- [9]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10]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D]. 于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电影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