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艳,赵宏伟,赵颖,栾若星[1](2022)在《第三方物流企业KPI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模型》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迅猛发展,但对绩效评价缺乏整体研究,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主要运用关键成功因素法进行研究。构建KPI体系,将组织战略目标转化为衡量指标,把战略目标经层层分解后得到关键成功因素,结合关键控制点初步设立绩效指标,再经过测试和整理得出符合要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KPI;构建KLEE数学模型并计算各个KPI的权重;研究评价方法,运用变异系数法对单个指标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处理,通过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进行绩效综合评价。
张少麟[2](2021)在《基于偏序型DEA法的仓储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实现了快速扩张。仓储型物流企业作为物流业的重要形态之一,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仓储型物流企业的前身是大型国有仓储企业,在转型及发展过程中,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如何转变思想观念、实现科学化管理、运用现代技术提高仓储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等,成为仓储型物流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因此,现阶段研究仓储型物流企业如何提高绩效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一般的物流企业还是仓储型物流企业,绩效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现有研究成果,无论是绩效评价方法还是指标体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了对仓储型物流企业绩效的客观评价。因此,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改进仓储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同时优化仓储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达到合理评价储型物流企业绩效的目的。首先,本文在保留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制定的仓储企业星级评价体系有关人员、设备、收入、信息化水平等基本硬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仓储型物流企业特点和功能,从业务水平、服务水平、效益水平等三个方面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其次,本文在基本DEA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偏序型的DEA模型,利用偏序型DEA法对仓储型物流企业绩效进行评价。该方法无须设定指标权重,而是通过指定指标的权重顺序来反映决策者对评价指标的偏好。该方法既避免了层次分析法可能造成的结果片面的情况,又克服了传统的DEA法最重要指标不一定具有最大权重的缺陷。本文以仓储型物流M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本研究对研究模型的改进及指标体系的优化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仓储型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对仓储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有所贡献。
谷丽云[3](2020)在《低碳约束下第三方物流F公司综合业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政府压力、消费者推力以及媒体的多重作用下,乘着电子商务的东风呈井喷式协同发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经济流通的社会服务性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影响。然而目前在实务中,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绩评价大部分是基于股东价值导向,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其低碳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低碳经济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第三方物流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同时又是节能减排的要紧行业,应该选择一个更为满足当前现实需要的业绩评价方法。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典型的第三方物流F公司的综合业绩评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业绩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应用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的业绩三棱柱进行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后根据里氏五分量表设计了问卷,调查确定了 F公司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分别为投资者、客户、员工、政府和社区以及供应商。接着深入分析了这五类关键利益相关者在低碳约束下的需求、贡献和F公司相应的战略、流程与能力。然后基于以上研究,为F公司设计了三维立体的业绩三棱柱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并采用了功效系数法对F公司的综合业绩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只以股东价值导向进行评价,则会掩盖F公司在其他维度的不足,例如在员工维度,F公司的员工低碳文化认知度的得分较低;在客户维度,F公司的低碳物流信息化水平的得分偏低;在政府与社区维度,法律法规健全程度的得分偏低,F公司的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率的得分偏低;在供应商维度,F公司的低碳采购制度健全程度的得分偏低。另外,在股东维度,F公司的低碳技术投入率的得分也不高。因此本文针对F公司在低碳约束下的低碳发展,结合所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加大物流低碳技术的投入与研发;正向激励一线员工的低碳创新力;进一步完善低碳物流信息系统以及共同优化外部低碳物流环境的建设等等。本文在业绩三棱柱的框架中融入了低碳因素,从典型的第三方物流F公司内外部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的考察了第三方物流F公司在低碳约束下的业绩全貌,从而为其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思路。论文既丰富和补充了相关理论,也对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业绩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陈思婷[4](2020)在《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行业云计算、财务共享模式、互联网+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供应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实体制造业和虚拟互联网的高效协同发展,推动了中国供应链集成相关服务加速发展。商业物流企业通过与制造业进行深层次合作,从原来只承担简单物流、功能外包的第三方物流,转变为第四方物流,开始全面介入供应链。商业物流模式创新能否改善企业绩效?本文认为,商业物流模式创新涉及企业财务、经营等多个环节,是企业治理的关键,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显着且是全方位的。本文以物产中大为样本,探讨传统贸易企业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多维度的文献和理论考察,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该企业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的动因和核心要素,深入探讨了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对该企业绩效的产业、治理和经营三个层面的影响,揭示了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在该企业绩效提升方面的作用机理和实际效果。2015年以前,物产中大主要从事汽车销售、房地产、金融等业务,通过传统贸易中的买卖价差来获取利润。2015年起开始实施“流通4.0”战略,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为主体,金融和高端制造为“两翼”,以供应链思维,推进供应链上企业进行互利互惠的合作。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既有同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变化、数字经济浪潮等方面的外部因素,也有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减少关联交易所迫等方面的内部刺激。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突出体现在其核心要素,即消费者价值取向创新、盈利模式创新和关键业务创新三个方面。
邵博,冯昊,叶翀[5](2020)在《基于AHP-DEA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管理》文中研究表明适时、全面、有效地对物流企业绩效进行评估,是确保企业能够有效运行,实现企业自身价值和目标的基础和关键。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中的绩效评价问题,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构建AHP-DEA组合评价模型。该组合模型首先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指标层次分析,再将分析结果作为数据包络分析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DEA评价,并基于供应链视角为企业提供新思路,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客观评价企业物流绩效,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李燕[6](2019)在《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在新世纪之后,物流横空出世。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多元化的消费市场慢慢形成,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长,社会的需求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企业从前的投资和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市场生产发展的需要,物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目前,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还是新兴产业,第三方物流的经营还处于摸索阶段,相应的评估体系及对效率的评测方式并不是很完善。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只有优化自身的产业链,物流企业的服务才能不断地提高。在不断地对价值链进行完善管理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思索:如何采取最低的成本投入,让终端的顾客获得良好的体验?物流企业关注的重点开始转变为“如何提升价值链绩效”。在传统的效率评估中,行业只重视净利润,但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有所忽视。以往常用的企业绩效评估方式通常采用多种指标对企业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具体指标主要包括: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财务指标、投资回报率等。但传统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评估过程中过分关注结果,对企业绩效的反馈具有被动性和单一性的局限,不能对企业在管理经营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动态、实时以及全面地分析,不能将企业的战略管理方法和战略发展目标进行充分的融合。如何结合第三方物流自身的特点,建立起一个整洁高效的评价方法去科学地评估第三方物流的企业绩效问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论文通过不同种类财务指标评价最终结果的融合,得到企业价值的整体性结果。将非财务因素进行指标划分,以此为依据,研究企业价值活动的影响力度,得出企业的非财务指标的价值影响参数,再根据该结果修正企业价值评级结果。企业作为价值评价的核心,其新的价值链是由供应企业和顾客组成。供应企业为上游部分,顾客为下游部分。以该价值链为根本,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的时候,价值链的利益不可忽略,对两部分的结果进行综合考虑才是最为全面的。通过对国内16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绩效数据进行分析,笔者采用了价值链的理论,通过对企业内外部价值活动评价指标的设置,构建了物流企业内外部绩效评估指标。评定了国内16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总体动态绩效状况,以其最终得分进行动态绩效排名。模拟结果与实际排名相符,也验证了本文使用的绩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最后,通过对宁波港运用基于价值链的绩效评估方法展开纵向对比分析,得出其需要改进的方面,以指导企业管理实践。
刘潇[7](2019)在《公共海外仓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H地区的样本数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一方面为跨境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另一方面也对跨境物流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与挑战。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商催生出了一种新兴的跨境物流模式——海外仓。但是,我国跨境物流仍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各方面发展得并不十分完善,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对海外仓绩效进行评价与比较,那将有利于企业找出自身不足,从而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计划。本文的绩效评价研究将着重探讨缺乏公允评价体系的公共海外仓。由于定量研究海外仓文献的匮乏,理论分析界定的混乱,导致无法指导实践,故本文在总结类似仓储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统一的指标设计原则,考虑公共海外仓与仓储物流企业的共性和个性,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公共海外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具体投入指标包括:海外仓面积、累计建设投资额、期末从业人数、员工总薪酬以及海外仓的总资产;具体产出指标包括:出库订单量、营业收入、服务企业数量、顾客满意度、运输信息及时跟踪率、货物周转重量以及税金总额,并对每一个具体指标进行了详细阐述。基于前述理论,本文选取了30个公共海外仓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的CRS、VRS和超效率模型对各个样本中的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并对得到的结果分别从DEA的有效性和投影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最终结果表明:从整体角度来看,大部分公共海外仓的绩效水平尚可,基本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但仍有一半的公共海外仓在运营绩效方面尚存在提升空间。最后,本文从微观主体最优行为角度推导宏观发展趋势,研究跨境海外仓运营绩效潜在影响因素及可能的作用机理,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Tobit回归,对可能影响公共海外仓的因素进行拟合。以公共海外仓的超效率值作为因变量,最终选取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最终消费支出、货物及劳务进口、技术人员占比以及总资产这五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计算结果表明,影响公共海外仓绩效的关键指标主要为:技术人员占比、居民消费支出以及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对海外仓综合效率有十分显着的影响,是促进公共海外仓运营绩效提升的重要内因。
邢馨月[8](2018)在《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绩效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是联结金融机构与融资企业及核心企业间的纽带,开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业务方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但由于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合作关系都不是稳定一成不变的,而且供应链本身也随着市场的发展循环调整。因此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需求开展相对应模式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这对于供应链金融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两者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的现有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的模式对物流企业绩效的各个维度是否都有正向影响,了解各个维度中正向影响最大的是哪种模式,从而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需求确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本文采用文献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归纳梳理相关文献理论,提出本文研究问题,结合实践确定本文研究的四种主要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和绩效维度,并选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16个具体绩效评价指标;其次,对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与选取的绩效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建立理论模型;接着进行问卷设计,通过预测试和听取导师专家意见的形式对问卷进行两次修改,保证问卷的信度效度,并通过各种关系网络进行问卷的发放收集样本数据;最后通过SPSS19.0对样本数据进行特征描述性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最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假设是否成立。本文通过以上的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仓单质押模式、融通仓模式、保兑仓模式、垫付货款模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财务绩效都有正向影响,且融通仓模式影响最为显着;除了保兑仓模式其余三种模式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绩效和内部业务流程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只有保兑仓模式和融通仓模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潜力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并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参考。
黄丽玲[9](2018)在《第三方上市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战略进程的加快,物流行业作为我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不仅对跨境电商的崛起起了催化作用,更为物流行业带来了一阵春风。但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发展仍不够成熟,流通基础设施以及物流行业发展表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我国物流行业面临着物流总费用额在GDP的占比相对较高,整体竞争力水平不高,物流体系运作过程中物流项目单一,物流仓储成本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运输市场分散程度高,效率低,专业信息化、服务化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等严峻问题。因此,加强对物流行业绩效管理,提升物流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研究专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览和总结,并了解了相关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关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其次,针对当前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特征及现状做了阐述,并对部分研究方法和模型进行了介绍;再次,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介绍样本的选择以及数据来源,并对数据的标准化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构建了基于E-TOPSIS方法的静态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和基于动态激励的动态绩效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26家样本企业的2012-201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另外,对2016年静态评价结果和2012-2016年动态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分析其静、动态结果出现差距的原因,并选取了排序变动最大的4家企业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以期对其他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刘春艳[10](2017)在《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模型探究——以绍兴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在分析绍兴市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绍兴市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四个层面的一级评价指标和十三个二级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模型既可以作为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评估自身运营情况的依据,也可以作为客户评价企业服务水平的参考标准。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第三方物流企业KPI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KPI体系构建 |
1.1 关键成功因素 |
1.2 关键绩效指标 |
2 KLEE计算权重 |
2.1 数学模型 |
2.2 计算权重 |
3 绩效评价方法 |
3.1 单因素评价 |
3.2 综合评价 |
4 绩效评价实例 |
5 结束语 |
(2)基于偏序型DEA法的仓储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绩效的概念 |
2.1.2 绩效评价的概念 |
2.1.3 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仓储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3.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3 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 |
3.3.1 业务水平方面 |
3.3.2 服务水平方面 |
3.3.3 效益水平方面 |
3.4 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排序 |
第四章 偏序型DEA模型的构建 |
4.1 数据包络分析的说明 |
4.2 传统的DEA基本模型 |
4.2.1 CCR模型 |
4.2.2 BCC模型 |
4.3 偏序型DEA模型的构建 |
4.3.1 偏序型的CCR模型 |
4.3.2 偏序型的BCC模型 |
4.4 偏序型DEA用于仓储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可行性说明 |
第五章 仓储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5.1 样本企业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
5.2 评价结果 |
5.3 结果分析 |
5.3.1 综合技术有效性分析 |
5.3.2 纯技术有效性分析 |
5.3.3 规模效益分析 |
5.3.4 DEA的投影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6.3.1 本文的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低碳约束下第三方物流F公司综合业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何谓“第三方物流” |
2.1.2 “综合业绩评价”的概念阐释 |
2.1.3 低碳约束 |
2.2 相关理论 |
2.2.1 低碳经济理论 |
2.2.2 低碳物流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第三方物流F公司业绩评价的现状 |
3.1 F公司简介 |
3.2 F公司业绩评价的现状分析 |
3.3 业绩三棱柱评价方法概述 |
3.3.1 业绩三棱柱评价方法 |
3.3.2 必要性分析 |
3.3.3 可行性分析 |
4 低碳约束下第三方物流F公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1 设计思路 |
4.2 F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
4.3 利益相关者分析 |
4.4 设计原则 |
4.5 F公司业绩三棱柱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5 低碳约束下第三方物流F公司综合业绩评价 |
5.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 实施及效果分析 |
5.2.1 业绩评价指标数据 |
5.2.2 评价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处理 |
5.2.3 综合业绩评价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1 加大物流低碳技术的投入与研发 |
6.1.2 正向激励一线员工的低碳创新力 |
6.1.3 进一步完善低碳物流信息系统 |
6.1.4 共同优化外部低碳物流环境建设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F公司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范围筛查表 |
附录B 关于低碳约束下F公司业绩三棱柱评价指标的筛选 |
附录C 关于F公司业绩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D F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值原始数据汇总表 |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物流服务供应链 |
2.1.2 物流企业商业模式 |
2.1.3 企业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资源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核心能力理论 |
2.2.4 波特价值链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物流企业创新模式研究 |
2.3.2 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 |
2.3.3 物流企业创新绩效研究 |
2.3.4 物流企业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
2.4 简要述评 |
3 案例介绍 |
3.1 行业基本情况 |
3.1.1 供应链集成服务加快发展 |
3.1.2 物流企业开始全面介入供应链 |
3.1.3 供应链物流管理行业加快资源整合 |
3.2 物产中大基本情况 |
3.2.1 公司简介 |
3.2.2 物产中大财务状况 |
3.3 物产中大的商业物流模式 |
3.3.1 原有的商业物流模式 |
3.3.2 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商业物流模式 |
4 案例分析 |
4.1 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的原因 |
4.1.1 行业竞争激烈 |
4.1.2 市场需求变化 |
4.1.3 数字经济浪潮 |
4.2 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 |
4.2.1 消费者价值取向创新 |
4.2.2 盈利模式创新 |
4.2.3 关键业务创新 |
4.3 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的产业绩效 |
4.3.1 形成以供应链集成服务为主体格局 |
4.3.2 商业物流模式创新赋能传统产业 |
4.3.3 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对产业绩效的直接影响 |
4.4 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的治理绩效 |
4.4.1 资源配置优化绩效 |
4.4.2 股权结构优化绩效 |
4.4.3 整体上市规避同业竞争绩效 |
4.5 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经营绩效的变动趋势分析 |
4.5.1 市场效益分析 |
4.5.2 资产周转效率分析 |
4.5.3 资产结构效益分析 |
4.5.4 研发能力效应分析 |
4.5.5 规模效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AHP-DEA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现状 |
2 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 |
3 理论模型 |
3.1 层次分析法 |
3.2 数据包络分析 |
4 基于AHP-DEA的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4.1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指标体系选取 |
4.2 基于AHP确定绩效投入、产出指标 |
4.2.1 明确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体系 |
4.2.2 建立指标判断矩阵 |
4.2.3 确定各绩效指标综合权重 |
4.3 基于DEA计算绩效评价值 |
5 结论 |
(6)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价值链的基本理论 |
2.1.1 价值链内涵 |
2.1.2 价值链的特点 |
2.1.3 价值链与传统业务模式比较分析 |
2.2 物流企绩效效评估的相关理论 |
2.2.1 物流企绩效效评估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
2.2.2 企业绩效评估系统 |
2.2.3 企业绩效评估系统要素对指标选择的影响 |
2.2.4 传统企业绩效评估及其局限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3.1 企业内部价值活动评价指标设置 |
3.1.1 研发活动的指标选取 |
3.1.2 学习与成长方面指标 |
3.2 企业外部价值活动评估指标设置 |
3.2.1 上游供应商方面 |
3.2.2 下游顾客方面 |
3.3 物流企业绩效评估的构建思路 |
3.4 物流企业内部绩效评估指标设置 |
3.5 物流企业外部绩效评估指标设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1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定义 |
4.2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2.1 财务层面绩效评估内容分析 |
4.2.2 财务层面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4.3 客户层面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4.3.1 客户层面绩效评估内容分析 |
4.3.2 客户层面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4.4 动态绩效评估模型的构建 |
4.4.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2 静态绩效评估 |
4.4.3 动态绩效评估 |
4.4.4 综合动态绩效评估结果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估应用分析 |
5.1 权重的确定与分析 |
5.2 主成分分析 |
5.3 灰色关联分析 |
5.4 应用的结果分析 |
5.4.1 横向评估值分析 |
5.4.2 纵向评估值分析 |
5.5 应用的结果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公共海外仓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H地区的样本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我国海外仓发展环境分析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绩效评价概述 |
一、绩效的含义 |
二、绩效评价的演进阶段 |
第二节 国内外仓储物流企业绩效评价述评 |
一、国外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绩效评价方法 |
第四节 海外仓的相关研究成果 |
一、海外仓的运作模式 |
二、海外仓的风险问题 |
第五节 简要述评 |
第三章 公共海外仓的绩效评价内涵与方法 |
第一节 海外仓绩效的内涵 |
一、海外仓的经营模式 |
二、海外仓绩效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公共海外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一、指标设计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指标说明 |
第三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一、利用DEA法分析公共海外仓绩效的可行性 |
二、DEA法的基本模型 |
第四节 基于H地区样本数据的测算 |
一、数据来源 |
二、DEA法模型求解结果 |
三、DEA的有效性分析及投影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海外仓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企业绩效机理分析 |
一、技术外生性假定下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分析 |
二、技术内生性假定下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分析 |
三、其他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模型与指标选择 |
一、Tobit回归模型 |
二、指标选取及说明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模型结果与分析 |
三、若干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供应链金融服务理论 |
2.1.1 供应链金融服务定义 |
2.1.2 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历程 |
2.1.3 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参与主体 |
2.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理论 |
2.2.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定义 |
2.2.2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动因 |
2.2.3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服务的意义 |
第3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要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
3.1 仓单质押模式 |
3.2 融通仓模式 |
3.3 保兑仓模式 |
3.4 垫付货款模式 |
第4章 研究设计及方法 |
4.1 研究假设 |
4.1.1 供应链金融服务与财务绩效 |
4.1.2 供应链金融服务与客户绩效 |
4.1.3 供应链金融服务与内部业务流程 |
4.1.4 供应链金融服务与发展潜力 |
4.1.5 理论模型 |
4.2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的测量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确定绩效评价指标 |
4.3 问卷设计 |
4.3.1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的原因 |
4.3.2 问卷设计方法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样本特征分析 |
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检验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5.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2 四种模式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
5.3.3 四种模式对客户绩效的影响分析 |
5.3.4 四种模式对内部业务流程的影响分析 |
5.3.5 四种模式对发展潜力的影响分析 |
5.4 研究结果讨论 |
5.4.1 对财务绩效影响的讨论 |
5.4.2 对客户绩效影响的讨论 |
5.4.3 对内部业务流程影响的讨论 |
5.4.4 对发展潜力影响的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第三方上市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1.2.2 绩效评价方法与模型 |
1.3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体框架 |
第2章 第三方上市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概述 |
2.1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1.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界定 |
2.1.2 第三方上市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3 “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上市物流企业特征 |
2.1.4 第三方上市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
2.2 典型绩效评价方法及模型介绍 |
2.2.1 平衡计分卡BSC |
2.2.2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2.2.3 层次分析法 |
2.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章 第三方上市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第三方上市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3.3.1 样本的选择 |
3.3.2 数据来源 |
3.4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4章 第三方上市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
4.1 基于E-TOPSIS法的静态绩效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
4.1.1 基于Entropy的权重确定方法 |
4.1.2 基于E-TOPSIS法静态绩效评价模型 |
4.1.3 模型应用 |
4.2 动态绩效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
4.2.1 基于动态激励的绩效评价模型 |
4.2.2 模型应用 |
4.3 小结 |
第5章 静、动态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1 第三方上市物流企业整体静、动态对比分析 |
5.2 典型企业静、动态评价对比分析 |
5.2.1 珠海港静、动态评价对比分析 |
5.2.2 厦门港务静、动态评价对比分析 |
5.2.3 天津港静、动态评价对比分析 |
5.2.4 连云港静、动态评价对比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模型探究——以绍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1、第三方物流的界定 |
2、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界定 |
二、绍兴市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现状 |
1、绍兴市中小型3PL企业发展现状 |
2、绍兴市中小型3PL企业绩效评价现状 |
三、绍兴市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1、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2、评价指标模型的构建 |
四、绍兴市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模型 |
五、结论 |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三方物流企业KPI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模型[J]. 王丽艳,赵宏伟,赵颖,栾若星.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1)
- [2]基于偏序型DEA法的仓储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 张少麟.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3]低碳约束下第三方物流F公司综合业绩评价研究[D]. 谷丽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及效果分析[D]. 陈思婷. 暨南大学, 2020(04)
- [5]基于AHP-DEA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管理[J]. 邵博,冯昊,叶翀. 物流科技, 2020(01)
- [6]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D]. 李燕.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7]公共海外仓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H地区的样本数据[D]. 刘潇.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5)
- [8]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绩效影响研究[D]. 邢馨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12)
- [9]第三方上市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 黄丽玲. 南昌大学, 2018(12)
- [10]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模型探究——以绍兴市为例[J]. 刘春艳. 新西部, 2017(31)
标签:绩效评价论文; 第三方物流论文; 绩效指标论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 仓储成本论文;